更新日期:2014/03/15 20:01:15
宗喀巴大師
尊貴達賴喇嘛尊者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毗缽舍那14

宗喀巴大師著    達賴喇嘛尊者

如果是無因而生,那麼生滅就不需要觀待因緣了。如果生滅不需要觀待因緣,有就是永遠有,沒有就是永遠沒有。因為不需要觀待因緣,沒有的東西,要靠什麼來讓它生起呢?已有的東西,沒有因緣能讓其壞滅,那就會永遠有。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世人為了得到果子,而去種種子就沒有道理了。

 

如是由見四生違害,即能成立四邊無生,於此能立皆無性生,如前遮止余邊時說。故于諸法皆無自性,亦由依此而生定解。此是依止應成作用引生比量,非有論式親成所立。《入中論》:「諸法非從自他共,無因而生故離性。」總說違害四生義者,是顯安立應成果中依止正因,雲何引生比量之理,非從最初便對敵者,安立如是他許比量。如是若依破自性生,能解有事無自性者,次於無事亦易獲得無性定解,故易獲得達一切法性空中觀。如第七品雲:「若法是緣起,其自性寂滅。」《入中論》:「若法依緣生,分別不能觀,故此緣起理,斷諸惡見網。」依緣起因,若能定解芽等性空,斷諸歧途於心最顯,故略宣說。如立他比量:「芽無自性,依自因緣所生起故,譬如影像。」譬如本質所現影像,諸兒童等於彼所現眼耳等事,不謂於心如是顯現,非如所現實有斯義,反執眼等自性實有。諸有情類於自所受,所見諸法,不謂由心如是顯現增上安立,妄執此義如所顯現,於彼境上自性實有,即是增益有自性理。彼境自性即是自體自性自在之義。若有彼性,依他因緣則成相違。若不相違許已成瓶,依諸因緣不須更生,不應道理。

 

破除四生的方式,是應成式,是以尋找他許論式中的矛盾之處而來作破斥的,不是以親自承許的正因方式而來破除他人的邪見。

 

在破除自性的眾多因當中,最好的理由就是緣起。依由“緣”故,不觀待的常邊自性就會被消滅;依由“起”故,讓我們瞭解到並非是完全沒有,可以防止墮落于斷邊。“緣起”二字,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趣入中道,而不會墮落于二邊。

 

在此,宗喀巴大師以“芽有法,因無自性,因緣所生故。譬如影像”的論式,來略微宣說緣起之意。凡夫在看任何一法的時候,都會覺得是從境上顯現自性而讓我們看到,這是因為凡夫未學過空性道理的緣故,所以會去增益自性、執取自性,會覺得自己所看到的是對的。可是,如果真的是有自體、自性、自在,那就跟緣起完全相違了。

 

《四百論》:「若法緣起有,即應無自在,此皆無自在,故我終非有。」其釋說:「若法是有自性自體自在,不依他性,則由自有應非緣起,然一切有為皆是緣起。如是若法是緣起有,即非自在,依仗因緣始得生故。此一切法皆無自在,故皆無我,皆無自性。」言自在者,義謂現似有自性時,所現實有,覺非依仗諸識而現。然以不依因緣為自在義,則破彼義對自部師不須更成。又破彼義不能立為得中觀見,故於境上,若由自性能自立性,是自在義。故性空義,即是離彼自在之性,非謂全無作用之事。故緣起因能破自性,即前釋:「是故此中是緣起故,離自在性,離自在義即是空義,非謂一切皆是無事。」故見全無作用事者,是謗如幻染淨緣起,是顛倒見。又若見有自性之事,亦是顛倒,以此自性無所有故。即前釋論無間又云:「故謗此中緣起如幻染淨因者是倒無見,又無性故,見有實事亦是顛倒。故說諸法有自性者,無有緣起成常斷見而為過失。」故欲遠離常斷二見,應當受許無性如幻染淨緣起。

 

我們在看任何東西的時候,會覺得是跟唯識安立毫無相關的,好象是從境上獨立產生不需觀待的。從境上自己存在,從它本身就擁有,是自性義。“所現實有,覺非依仗諸識而現”,不依仗的內涵不是指不依賴因緣,如果是不依賴因緣的話,說實派的自部論師們也可以遠離這種不依見的,這不能立為中觀正見。

 

若作是念,作用緣起破自在性,離自在義即緣起義,汝何破我,我許緣起有作用故。故汝與我全無差別。汝雖亦許緣起因果,然如愚兒見質影像執為實質,即于緣起增益自性,說為諸法實有自性,故于緣起非如實知,非如實說。我許無性故說緣起彼即差別,即前釋論無間又雲:「若作是思,無自在義即緣起義,若爾汝難何損於我,汝我何別。答曰:汝未如實了知宣說緣起之義,此即差別。如諸愚童不善言說,于諸影像增益實有,反破如實住性空性執有自性,不知是影。汝亦如是雖許緣起,然未瞭解等同影像緣起性空如實住性,於無自性而不執為無自性故。于非有性反增益為有自性故,亦不善說。不能宣說無自性故,反說諸法有自性故。」雖同受許因果緣起,然許無性與有性故,說於緣起如實證知與不實知,如實善說與不善說,所有差別。由此若說,許作用事與實事師許彼實有諍有無諦實,唯諍於名,如是若謂許名言中有作用事與自續師諍名言中有無自相,唯諍於名,以自續師說名言中有自相故,此諸妄執顯然亦破。如是說者,猶如說雲:「諸數論師,說耳識境所聞義常,故若許此耳識境義,然破聲常唯瞋於名。」諸余有情許因緣生,依此反執實有自性,故成系縛。余諸智者依彼因緣破有自性,於無自性引生定解,斷邊見縛。故緣起因成立無性,是最稀有善權方便。世尊由見此義,故雲:「若從緣生即無生,其中非有生自性,若法依緣即說空,若知空性不放逸。」初二句說從緣生者,皆無性生,第三句說依仗因緣緣起之義即性空義,第四句顯通達空性所有勝利。如是又雲:「聰睿通達緣起法,畢竟不依諸邊見。」說達緣起能斷邊執。若有自性,佛及弟子當能觀見,然未曾見。又彼自性非緣能改,則執有實相諸戲論網,應不可斷故無解脫。如《象力經》:「設若諸法有自性,佛及弟子當見知,常法不能般涅槃,聰睿終無離戲論。」三四五品破處蘊界自性之理,決擇法無我雖亦甚善,然恐文繁故不廣說。

 

實事師反駁說:你如何能透過緣起的正因來破除我的自性呢?因為緣起的道理,我也一樣認許啊?

 

宗喀巴大師回答說:雖然你也說你知道緣起,但是你所瞭解的緣起是非常表面的,並不瞭解緣起的真正內涵。因為你說諸法有自性,這不是真正的通達緣起,你所認知的緣起和我所知道的緣起相差太多。你所說的緣起,是指諸法從它的境上產生了作用才說的緣起,那不是真正的緣起,因為一切的作用並非是從境上真實產生,而完全是由意識安立所形成。最細微的緣起就是依賴著名言識安立而有,但你卻不這麼認為,反而把從境上產生的作用,視為是最基本的存在,之後再去詮釋另外一種緣起。這樣就太粗淺,在名言上會產生種種的問題,也會被理智所破。如果真有自性,那麼諸佛及其佛弟子、羅漢們應該能看見才對,但是卻沒有被看到。《中論》的第三、四、五品,也由破處蘊界自性之理,抉擇法無我。

 

克主•洛桑嘉措,中文翻譯過來是寶海大師,是克主傑大師的主要心子,也是第二世嘉瓦仁波切根敦嘉措的根本上師。在克主•洛桑嘉措的許多禮贊文中說到,他即生獲得三身果位,無論是在教理上還是在個人證量上,都是一位不可思議的大成就者。他曾經有說:“通達圓滿正見已,由依能知根識力,見各各境為顯現,莫須正理及因相,即能生起空性憶。猶如某人因眼翳,無有二月悉知力,見二月即知非有。如是通達空性義,於何時處見何境,唯名取有即能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叫做通達空性呢?當我們以眼、耳、鼻、舌、身任何的根識去看境時,光是看到個別境而不需要透過任何的理由,就能夠馬上生起無有自性的憶念。比如有一個人因為眼睛患病的緣故,當他看到天上有兩個月亮的時候,會馬上知道實際上只有一個月亮存在,因為他在眼睛沒有患病之前就知道天上只有一個月亮。同樣的道理,通達空性也是如此,無論在何時看到任何境,只是一看到,不需要籍由其他的理由,就馬上能夠成立唯名取有的概念,這就叫做圓滿通達空性。

 

第三修習此見斷障之理。如是若見我及我所無少自性如微塵許,由修彼義便能滅除我我所執薩迦耶見。彼見若滅,則欲取等廣如前說四取皆滅。此取若滅,則無取緣所生之愛,故以愛緣結蘊相續其生亦盡,便得解脫。

 

我和我所的自性執著被斷除,薩迦耶見也就跟隨著斷除。薩迦耶見被斷除,就不再會有煩惱生起。煩惱如果被斷除,往昔所造的業雖然還存在,但是因為沒有任何的順緣去滋潤它,就不能夠成熟,所以由煩惱銜接的後世的相續也就被斷除,而後獲得解脫。

 

如十八品雲:「我我所滅故,無我我所執。」又云:「若於內外法,盡我我所慢,即能滅諸取,彼盡故生盡。」取是煩惱,有即是業,其生之因業惑已盡,故得解脫。即前論雲:「業惑盡解脫。」由盡何法業惑乃盡,即前論雲:「業惑從分別,分別從戲論,戲論以空滅。」此謂流轉生死,系從業生,唯污染心三業諸行,乃是能感生死之業,故業從煩惱生。若不令起非理分別,于境增益淨不淨相,則不能生薩迦耶見為本一切煩惱,故薩迦耶見為本,貪瞋等煩惱從非理分別生。唯由妄執世間八法男女瓶衣色受等實,乃有非理作意分別分別諸境,故彼分別從執諦實戲論而生。

 

昆努喇嘛丹增堅贊說:戲論於空滅和戲論以空滅,兩者的意思是一樣的。如果是講到以空滅,就是以瞭解空性的現量,反復思惟來消滅戲論。主張滅諦是空性的這一派認為,我們的煩惱於何處消滅呢?是於心的自性空中消滅,因此滅諦是空性,叫做於空滅。

 

以空滅,就是透過反復思惟空性的道理,以這種的觀察思惟來生起空正見,這個通達空性的正量叫做比量。再生起緣空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當生起緣空的奢摩他時是資糧道,但生起緣空的毗缽舍那時就是加行道了。透過緣空的毗缽舍那反復地去觀空,慢慢地,緣空性的二相就會被逐步地稀釋,最後當緣空的境識二相或義共相完全消除不見時,就是以現量現證到了空性。此時就是從凡夫地到了聖者地,無論大小乘都是如此。如果是大乘,就是大乘見道的初地菩薩;如果是小乘,就是小乘見道的聖者果位。之後再配合著初入道時的菩提心與菩薩廣大的六度行,再去入定,反復地以根本定和後得道雙運觀修,到八地的時候就會斷除一切的煩惱障。煩惱障未斷之前無法斷除所知障,所以煩惱障必須要先斷,在八地之前斷除。為什麼未斷煩惱障就無法斷除所知障呢?因為所知障是煩惱留下來的習氣,從無始以來到現在,煩惱的串習實在是太堅厚了,煩惱不斷除的話,煩惱的串習就沒有辦法斷除。如同經典中的比喻,如果不把蒜頭從碗中拿掉,碗裡始終都會有蒜味一樣。同樣的,不先斷除煩惱,煩惱的串習也就無法被斷除,所以在八地之前要先斷除煩惱障。八地、九地、十地,因為清淨了煩惱障的緣故,所以被叫做清淨三地。斷除了所知障,就是成就了一切遍知正覺的果位,這就是“戲論以空滅”的意思。

 

《顯句論》云:「世間戲論皆以空滅,謂由觀見一切法空,故能滅除。雲何能滅,謂緣實事乃有如前所說戲論。若未曾見石女之女,諸貪欲者緣彼戲論即不生起。若不戲論,則於彼境亦定不起非理分別。若不分別,則從貪著我及我所薩迦耶見以為根本諸煩惱聚皆不得生。若不生起薩迦耶見以為根本諸煩惱聚,則不造諸業。若不造業,則不更受生及老死生死輪轉。」由達空性滅彼之理,即前論雲:「由依如是,戲論永滅,行相空故,能離戲論。由離戲論,滅諸分別,分別滅故,滅諸煩惱。由惑業滅故生亦滅,故唯空性是滅一切戲論行相,名曰涅槃。」此說極顯,即此顯示空見違害三有根本,成立等同解脫道命,於此當得堅固空解。

 

是故龍猛菩薩諸論,明顯宣說聲聞獨覺亦證一切諸法無性,以說解脫生死要由無性空見乃成辦故。聲聞獨覺乃至未儘自心煩惱當修彼見。若煩惱盡,以此便足不長時修,故不能斷諸所知障。

 

自續派以下的說法,認為煩惱障和所知障的差別,是源於不同的執著。尤其是自續和唯識認為,人我執是煩惱障、法我執是所知障。所以宗喀巴大師就引用了龍樹菩薩著作的論典,很明顯地說到:聲聞和獨覺必須要證得法無我性。換句話說,就是只有破除法我執,才有辦法解脫生死。小乘的羅漢只有斷除了煩惱障而已,可是他必須要斷除法我執。從這裡我們就可以明顯知道,法我執並非是所知障。因為聲聞、獨覺只在內心煩惱未斷除時會精進修學,煩惱障斷除之後他們就覺得滿足了,不會再去修行,因此不能斷所知障。聲聞、獨覺的阿羅漢斷除了法我執,但卻沒有斷除所知障,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法我執絕非是所知障。

 

 

諸菩薩者,唯斷煩惱自脫生死不以為足,為利一切有情欲求成佛,故至斷盡諸所知障,經極長時無邊資糧莊嚴而修。如是拔除二障種子,真能對治,雖是前說空性正見,然由長時修不修故,有唯能斷諸煩惱障而不能斷所知障者。譬如唯一通達無我,俱是見惑修惑對治,然由唯能現見無我,若斷見惑不斷修惑,斷修惑者須長時修。如是斷除所知障者,僅長時修猶非能斷,亦必觀待學余眾多廣大妙行。不修對治諸所知障,唯修能斷諸煩惱障所有方便,故說聲聞獨覺證法無我,無圓滿修。《入中論釋》云:「聲聞獨覺,雖亦現見此緣起性,然而彼等於法無我未圓滿修,有斷三界煩惱方便。」由是因緣,余中觀師許為法我執者,在此論師許為染汙無明。又雖斷彼修法無我,然法無我無圓滿修,當知如前及此所說。

 

但是菩薩們不會滿足於僅僅是斷除煩惱障,為利一切有情欲成就無上菩提,還必須要斷除所知障,而且要透過很長時間積集無邊資糧,才有辦法斷除所知障的種子。因為透過前說無我正見的通達,雖然可以斷除見道所斷的見惑,能夠現證空性,但卻無法斷除修道所斷。要斷除修道所斷,就要花更長的時間來斷除九品的煩惱,光是長時間修也不夠,還必須要具足廣大的妙行。

 

佛護論師和月稱論師認為,法我執是煩惱障,為了能夠斷除煩惱障必須要修學法無我,如果沒有圓滿修學法無我,就沒有辦法脫離生死輪轉。這裡,我們要分清楚小乘和小乘宗義者。一般,小乘佛教或大乘佛教是就宗義而言,而小乘宗義者或小乘宗義論師是指承許有部或經部宗義主張的人。小乘宗義者不一定是小乘者,也不一定是大乘者。如果已任運發起了菩提心,但內心的宗見卻是有部或者經部的,他是大乘菩薩,是大乘者,又是小乘宗義者。如果他是小乘宗義者,但是既沒有發起菩提心,也沒有出離心,那他並非是小乘者,也並非是大乘者。因為要成為小乘者,必須要進入小乘資糧道,而生起自然任運的出離心才是入小乘資糧道的標準,沒有自然任運的出離心就不是小乘者。同樣的道理,大乘宗義者和大乘者也是有差別的,能夠承許唯識、中觀宗義的人叫做大乘宗義者,可是大乘宗義者不一定是大乘者,因為他不一定發起了菩提心。一個屬於宗義部分,一個屬於修行部分,這是兩碼事。大乘宗義者也可能會是小乘者,比如有人雖然主張應成派的宗見,但是在修行上卻沒有辦法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只能夠為了自己而追求解脫,生起了自然任運的出離心,那他是大乘宗義者,又是小乘者。一切的小乘阿羅漢,一定是大乘宗義者,因為只有應成派最究竟的見解才有辦法獲得小乘羅漢的果位;要獲得一切聖者的果位,都必須要成為中觀應成論師,否則就沒有辦法現證空性,這是肯定的。

 

有人問道:以應成派的角度來講,什麼叫做所知障呢?

 

宗喀巴大師回答說:因為反復串習的緣故而產生了堅固的習氣,由這種習氣的力量,使得雖然沒有自性,但卻看起來有自性二相,這叫做所知障。在未證佛果之前,所有的根識或意識,除了現證空性以外,都會有自性幻象的存在,看到境與識二相,故而一切識都是錯亂識。這種的二相或錯亂相叫做所知障。

 

有問:在後得道的時候看諸法猶如幻化;後得道的時候沒有現證空性的智慧,看諸法都是自性有、真實有;把諸法看成幻化有與把諸法看成真實有,難道不是相違嗎?

 

答:我們可以用幻化師的比喻來瞭解。幻化師把石頭變成象馬的時候,自己心裡知道所看到的非是真實,但觀眾卻不知道,觀眾認為自己所看到的象馬是真實的象馬。兩者根識所見沒有差別,幻化師和觀眾都看到了象馬,但是幻化師內心知道象馬是幻化的,而觀眾的內心卻執象馬是真實。同樣的道理,菩薩現證空性之後,雖然在出定的時候看到諸法如同幻化有,可是自性有的看法仍然存在,因為所知障的緣故。

 

問:以大乘的角度而言,何時斷除所知障呢?

 

答:如果是一開始沒有經過小乘,就直接進入大乘,只有在第八地的時候才會斷除煩惱障。如果之前經過小乘羅漢的果位,則不一定是八地才斷除煩惱障,這是有差別的。開始時先進入小乘,慢慢地經由小乘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斷除了煩惱障,證得了羅漢的果位;後被佛陀彈指出定,在佛陀的勸導下發起了菩提心,再進入大乘,這樣他在大乘資糧道的時候就已經斷除了所有煩惱障,他的道地功德的增長最主要依靠廣大的福報資糧的修學,再慢慢升到大乘資糧道、見道、二地、三地……一直到八地,這時候就和一開始進入大乘的菩薩一樣。當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即所知障,被徹徹底底斷除之後,就是佛正覺果位。

 

聖者父子說大小乘了義見同。此中可引二種稀有定解,一況雲成佛,若無通達一切法無性正見,無餘方便解脫生死。由此定解,以多方便發大精勤,求彼淨見。二能判大乘小乘不共特法,謂菩提心及諸菩薩廣大妙行。由此定解,于諸行品特能認為教授中心,受菩薩戒學習諸行。此說頌云:「佛在共稱靈鷲峰,最勝稀有大山王,六返震動此大地,神變光明滿百剎。能仁妙喉善演說,猶如經咒二道命,生諸聖子為大母,無比善說名慧度。授記勇識曰龍猛,如理解釋造勝論,名為吉祥根本慧。如日共許其釋中,佛護佛子無比論。於彼善說為善說,善通達已廣解釋,謂月稱論顯句義。彼等無垢清淨宗,謂於無性如幻法,生死涅槃緣起理,作用皆成略顯說。修習甚深中論友,汝心雖覺全無性,因果緣起難安立,然彼乃是中觀宗。依此宣說最端嚴,不爾為他所立過,自宗不能如實離,願謂無宗尚應學。如是聖父子,論中求見理,令作此善說,為佛教久住。」

 

龍樹父子說大小乘的空正見是一樣的,此中可引二種稀有定解:一、如果沒有通達法無我,那麼就連生死輪回都無法解脫,更何況是成佛呢?二、大小乘的差別是在方便品上而不在智慧品上。任運生起了緣自己解脫的出離心,當下就進入小乘資糧道;同樣的,任運生起菩提心就是菩薩,當下就進入了大乘的資糧道。所以大小乘的差別最主要是方便品,而不是智慧品。就智慧品而言,大小乘的成就都必須要透過空性。

 

佛是在靈鷲峰這座山上講《般若經》的,所以此山被稱為是“最勝稀有大山王”,非常殊勝。龍樹菩薩曾被佛陀授記,會來到這世間弘揚般若波羅蜜多廣大正見。龍樹菩薩眾多的理聚論中,最主要的是《中論》,是一切中觀論師的依據,“名為吉祥根本慧”就是指《中論》。對《中論》解釋最最圓滿的,是佛護論師著作的《佛護論典》。而月稱論師又對《佛護論典》作了顯明廣釋,《顯句論》是對《中論》的詞面義所作的消文解釋,《入中論》則是對《中論》的內義所作的解釋。這些論師們著作雖多,但其最主要的宗義,即最殊勝的見解是什麼呢?“謂於無性如幻法,生死涅槃緣起理,作用皆成略顯說”。宗喀巴大師在此說“略顯說”,可是我們怎麼覺得這麼難呢?最主要的見解就是:一切都無自性,一切的作用如同幻化般存在。

 

第二觀之差別。如是依止《修次中篇》所說,親近善士,遍求多聞,如理思惟,毗缽舍那三資糧已,若有正見證二無我,次當修習毗缽舍那。若爾所修毗缽舍那總有幾種?此暫不重宣說大地毗缽舍那,正為顯示異生所修毗缽舍那,圓滿修彼毗缽舍那,謂修四種三種及修六種毗缽舍那。

 

問:所修毗缽舍那有幾種?

 

宗喀巴大師答:如果是到了具有很高功德的大地菩薩的果位,會有許多種不同的毗缽舍那功德。在此不以這個為主要內涵,而是針對凡夫所修學的毗缽舍那作分類:有修四種、三種及六種的毗缽舍那。

 

一、四種者,《解深密經》說思擇等四。正思擇者緣盡所有,最極思擇緣如所有。初有周遍尋思周遍伺察之二,第二亦有尋思伺察之二,謂粗細相思擇其義。如《聲聞地》雲:「雲何四種毗缽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于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雲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或於善巧所緣,或於淨惑所緣,能正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如所有性,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審諦推求周遍伺察。」《集論》毗缽舍那道,亦說彼四。《慧度教授論》明彼等相,如《聲聞地》。

 

修四種的毗缽舍那,《解深密經》說思擇等四:正思擇者和最極思擇。正思擇者分周遍尋思和周遍伺察兩者,最極思擇也分尋思和伺察兩者。所以總共有四者。尋思,是以簡略的角度去瞭解觀察對象的大意,雖也是觀察,但卻觀察得不夠仔細;伺察,是觀得非常地深入和仔細。正思擇的意思,是緣盡所有,即緣世俗諦的觀察所看到的一切;最極思擇,就是緣如所有即勝義諦,真如本性是無有自性。

 

 

 

又三種者,如《解深密經》云:「世尊,毗缽舍那凡有幾種。慈氏,略有三種,一者有相毗缽舍那,二者尋求毗缽舍那,三者伺察毗缽舍那。云何有相毗缽舍那,謂純思惟三摩所行有分別影像毗缽舍那。雲何尋求毗缽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瞭解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毗缽舍那。雲何伺察毗缽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瞭解一切法中。為善證得極解脫故,作意思惟毗缽舍那。」《聲聞地》說:「謂于所聞所受持法,或于教授,由等引地作意暫思,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若複于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若複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複審觀察,如是名為於已尋思隨伺察行。是名三門毗缽舍那。」總此諸義,初者例如緣無我義,作意彼相,不多抉擇。第二于前未決定義為決定故,正善抉擇。第三謂於已決定義,如前伺察。

 

修三種的毗缽舍那:第一,對止觀無我的內涵沒有多作觀察;第二,透過觀察而生起了定解;第三,雖然已經產生了定解,但是為了要去看更深層的內涵,而作更深入的觀察。

 

又六種者,謂緣六事,此是尋思毗缽舍那。尋思之理,謂尋思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複審伺察。尋思義者,謂正尋思如是語中有如是義。尋思事者,謂正尋思此為外事,此為內事。尋思相者,謂正尋思諸法二相,此是自相,此是共相,或共不共。尋思品者,謂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及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尋思時者,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尋思理者,謂正尋思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謂諸果生,觀待因緣。此別尋思世俗勝義及彼諸事,二作用道理,謂一切法各有作用,例如火有燒作用等,此尋思相謂此是法,此是作用,由此法故作此作用。三證成道理,謂所立義不違諸量,是正尋思於此法中,有無現比至教三量。四法爾道理,謂火燒熱性,水濕潤性等,於彼法性應發勝解,是為世間共許法性,難思法性,安立法性。不應思惟有餘道理,令其如是。

  建立如是六種事者,謂瑜伽師所知唯三,謂言說義及所知中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第一故,立義尋思。依第二故,立事尋思自相尋思。依第三故,建立餘三及共相尋思。《聲聞地》云:「如是六事差別所緣及前三門毗缽舍那,略攝一切毗缽舍那。」謂彼所說能攝一切毗缽舍那。又初四種毗缽舍那其門有三,即彼三中隨尋思行,說有六種尋思之理,是故三門六事尋思,攝於前四。又前所說,力勵運轉作意等四,《聲聞地》說是奢摩他毗缽舍那二所共同,故毗缽舍那亦有四種作意。《慧度教授論》云:「如是四種毗缽舍那修習圓滿,便能解脫諸粗重縛,九奢摩他修習圓滿解脫相縛。」諸大論中多作是說,故修觀者,謂如《解深密經》所說,由思擇等四門而修。其修止者,謂由無分別九住心修。

 

修六種的毗缽舍那,有六種尋思毗缽舍那: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其中第六尋思理又有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即尋思因果觀待的道理。二、作用道理,尋思每一法都有不共的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如果這樣承許會有如此的過患,不這樣承許會有如此的功德,透過這種的成立來作決定即是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就是法性的道理,每一法都有它自己的性質,比如火是熱的、水是液體等,或者果是觀待因而生,並非是造物主創造出來,這些都是法性的道理。

 

第三、修觀之法分二:一、破他宗,二、立自宗。

  初中有四:破第一宗者,有作是說,雖未證得無我正見,但能執心令無分別,便是修習本性實義。以實義空,永離一切是此非此,如是住心與彼實義隨順轉故,以境全非有,心全無執故。當問彼云:如是修者,于諸境界全無所有,為已了知全無所有,次隨順彼心全無執而安住耶?為先未知由境實義無所有故,心無執住即為修習境實義耶?若如初者,雲彼未得正見而成相違,汝許彼是了義見故。若如我說彼乃未明正理所破界限,凡有所許,便見正理之所違害。其次全無所受取處,是誹謗見,故住彼上,非是修習無倒真空,前已廣說。若作是思,若以觀察實義正理推察諸法,其諸有事無事法等皆非正理,能立其有。故于勝義,諸法永離一切戲論,雖彼補特伽羅未如是知,然彼住相與彼相順,是修空者,太為過失。一切根識皆不妄執此是此非順境實義,應彼一切皆修實義。又如前說,一切外道無分別止,皆應修空。此等尚多。又境本性與彼住心,二相隨順,唯由餘人證知便足,則外道等皆成修空,無可遮遣。若謂不同,此要由彼補特伽羅自知隨順次乃安住。若知如是隨順道理,即得正見,雲未得見無執安住便是修空,成相違失。若謂任隨分別何事,一切分別皆系生死,故無分別住是解脫道,前已廣破。若如是者,則于和尚派,亦無少過可設。《修次後篇》云:「起如是思,立如是論,諸分別心,起善不善業增上故,令諸有情受善趣等果流轉生死。若全不思惟,全不造作,則解脫生死。以是因緣,當全不思惟,全不應修施等善行。修施等者,唯為愚夫增上而說。彼乃譭謗一切大乘,大乘既是一切乘本,由謗彼故謗一切乘。言不思惟,謗觀察慧,審觀察慧是正智本,謗彼即謗出世間慧,斷其本故。言不應修施等善行,畢竟謗毀施等方便。總其智慧方便,是名大乘。如聖《伽耶經》說,諸菩薩道略有二種,何等為二,謂慧及方便。聖《如來秘密經》說,方便智慧,由此二種,總攝菩薩一切正道。故謗大乘作大業障,由是因緣,譭謗大乘是諸寡聞執者我見,未能承事聰睿丈夫,未能瞭解如來語言,自害害他違越教理。彼毒語言,凡諸聰睿自愛樂者,猶如毒食,而當遠棄。」此先安立和尚所許,顯然說其若如是許,則是誹謗一切大乘,如是敵者汝當了知。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