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5:22:10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四之二 甘丹赤巴2010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四)2010423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講說之理」,也就是講法者,這位上師在講說正法的時候,必須要具備的這幾個條件。

乙二、講說之理(分四)

丙一、思惟說法之勝利

丙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

丙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

丙四、於何境應說、不說之差別

丙一、思惟說法之勝利(25頁)

《俱舍論》云:「法施即無染,如實示經等。」布施可以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種。而這當中法的布施,「法施即無染」,如果我們要作法的布施,首先我們自己本身宣說正法的動機,必須是清淨的,不是為了利養恭敬,或者是為了追求現世的種種利益,而為他人宣說正法,所以我們的動機本身必須是要是清淨的。「如實」我們講說方式,也必須要是正確的,不能夠誤導他人。「如實示經等」以清淨的動機意樂、以正確的方式,告訴他人「經」或者是「論」當中的內涵,這樣的一種方式,才能夠稱之為是法的布施。

其自釋云,而在《俱舍論》的自釋當中也有提到:「是故諸凡倒說正法、心懷染污,欲求利養、恭敬、名聞而宣說者,彼等是壞自身大福。」如果我們自己本身宣說正法的動機不清淨,我們只是為了要追求世間的利養、恭敬、名聞而為他人宣說正法,這不僅沒有辦法累積到福德,反而是破壞了我們過去生所累積的諸大福德。故以清淨動機說法極為重要。此又應如往昔貢巴所云:「我未曾不先修習一座無常,而後說法。」這位大師他在說法之前,都會先觀修一座的無常法之後,再為他人宣說正法。於開始時調整動機極為切要。《勸發增上意樂經》云:不圖利養、恭敬等而行法施,能生兩類各二十種勝利。《勇猛經》中亦云:出家僅施一偈正法,較在家施無量財物,其福尤勝。

丙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

如大師說《佛母經》時,自設座等,正法亦是諸佛所應恭敬之田,故應憶念法及大師之功德、深恩,生起恭敬。如同導師釋迦世尊在宣說《佛母經》的時候,他自己去擺設了他要所要坐的這個法座。所以從這當中,我們也可以知道,正法它也是諸佛菩薩所應該要恭敬的對象。由此透由思惟正法,以及導師釋迦世尊他們的功德以及深恩,對於導師釋迦世尊以及他所宣的正法生起恭敬心。

丙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分二)

                         丁一、意樂

                         丁二、加行

丁一、意樂(26頁)

首先我們看「意樂」的部份。應作《海慧請問經》所說五想。這五想當中,跟之前的六想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六想裡面,有一種想是「於殷重修起療病想」,但是在五想當中並不具備有這樣的一種想。而這當中說法者,他必須要具備有哪五想呢?一、於己起醫師想。二、於法起藥品想。三、於聞法者起病者想。四、於如來起聖士想。五、於正法理起久住想,並於徒眾修習慈心。並且對於周遭的這些徒弟們,或者是來聽聞正法的信眾們,生起慈心。斷除恐他高勝之嫉妒、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厭倦、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吝,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於法慳吝」。有一些人,他在為他人宣說法的時候,他為了怕別人了解的比他更多,所以他都會留一手,只告訴別人某一個部分的道理,而沒有全部把正法的內涵為他人介紹,這就是對於法生起了慳吝心,圖衣食等財物。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佛果故,說法福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以上的種種,這些都是必須要斷除的。在斷除了這些內涵之後,我們在內心中,應該要生起什麼樣的一種想法呢?「為令自、他得佛果故」不管是自己或者是他人,我們都希望獲得圓滿的佛果,既然要獲得圓滿的佛果,就必須要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所以對於我們而言,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其他世間的利養恭敬,這對於我們想要成就佛果而言,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幫助,所以這個地方就提到了,「為令、自他得佛果故,說法福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丁二、加行

先行沐浴保持潔淨,著鮮淨服,於清潔悅意之處所,坐於法座。《海慧請問經》云:若念誦「伏魔咒」,則其周圍百由旬內,魔及魔類諸天皆不能至;縱使前來亦不能障,故應念誦此咒。在說法前,說法的上師,他必須要念誦「伏魔咒」、或者是念誦《心經》,透由念誦「伏魔咒」、或者是念誦《心經》,周圍百由旬之內,魔以及魔類的諸天,他都沒有辦法靠近我們;縱使他有辦法靠近我們,也沒有辦法傷害我們。次以和顏悅色,具足令他理解義理之分支──譬喻、正因、經教,而作宣說。

丙四、於何境應說、不說之差別(27頁)

如《律經》云:「未請不應說」。如果他人並未作祈請的話,照道理來說,是不應該為他人宣說正法的,因而提到了,未作祈請,不應宣說;雖作祈請,亦應觀器;而縱使他人提出了請求,這個時候說法者他也應該要觀察,對方是否具備聽聞正法的條件。有一些人他聽聞佛法的動機,只是為了要在文字上面作鑽研,或者是為了名利。如果是以這種方式來作聽聞,其實是可以不需要為他宣說正法,所以這個時候說法者,必須要觀察對方是否具器。若知是器,縱未祈請,亦可宣說,如果知道對方,他已經具備了聽聞正法的條件,縱使他沒有作祈請,但是說法者知道,為這樣的人宣說正法,他不僅能夠對於他人產生幫助,而且能夠對於正法也產生幫助的話,是可以破例為他宣說正法的,此為《三摩地王經》中所說。諸餘威儀,則如《律經》所說。而其他的威儀,比方在聽法時候,聽法者的位子,應該是比說法者的位子要來得低;並且在聽聞的期間,頭上不應該帶帽子;在聽聞的當下,也不應該動來動去,這些種種的威儀,都應該要如同《律經》當中所說而實踐它。

乙三、於完結時共作之理

這個科判當中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完結時應如何行」,也就是在講說聽聞完之後,應該要作什麼樣的動作?如是講、聞所造善根,應以《普賢行願品》等清淨願文封印。也就是在講說、聽聞之後,所累積的善根,應該要透由《普賢行願品》等清淨的願文來作回向。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如果我們這樣作的話,它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利益呢?」若以此理講、聞正法,雖僅一座,亦定能生如經所說所有勝利。若講、聞法能得要領,依此則昔所造於法及說法者不恭敬等一切業障皆能淨化,亦能中止一切新造。

第三個部分,「先賢們他們的作法」。聽聞之理得要領故,所講教授於相續上亦成饒益。總之,所有先賢由見此故,遂皆於此殷重而行;特此教授之昔諸上師,極為殷重而行。這當中的「特此教授之昔諸上師」指的就是道次第的傳承祖師們,他們對於講說的內涵是非常重視的。

第四個部分,「如果不這麼作,則會有很大的過失。」此為極大教授,現見極多於此未獲定解、心未轉故,任說幾許深廣正法,如天成魔,次彼正法反成煩惱之助伴。如果對於「講聞」的內涵,我們的內心當中沒有辦法生起定解,或者是我們的內心沒有辦法因此而轉意,改變我們內心當中原有的想法。這個時候不管上師對我們說再深、再廣的正法,「如天成魔」。所謂的天,我們講到了天人,天人是來幫助我們的,而魔是來傷害我們的;但是如果天,他變成是魔的話,這個時候他也會傷害我們。相同的,「正法」照道理來說是要幫助我們的,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聽聞正法,該如何實踐正法的內涵,這就有如同是「如天成魔」。我們聽再多的正法,到最後反過來可能都會傷害到我們,甚至它會變成我們內心中生起煩惱的助伴,因而提到了「如天成魔,次彼正法反成煩惱之助伴。」

是故如云:「初一若錯,直至十五。」如果一開始我們聽聞正法的動機就是錯誤的,這時候縱使你聽聞再多的正法,對於你所言也不會有任何的幫助。因為你的一開始,你的方向就已經是錯的於此講、聞入道之理,諸具慧者應當勵力,凡講、聞時,下至應令具有一者。以此講聞入道之理」不管是講說、或者是聽聞,我們最主要的目的,都是為了要調伏我們的心續。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在講說、聽聞的當下,進一步的調伏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或者是調整我們的心續,「諸具慧者應當勵力」具有智慧的人對於這一點,也就是透由講說、聽聞來調伏自身相續的這一點,應該要努力的去成辦。「凡講、聞時,下至應令具有一者」,對於之前所提到的,講說或者是聽聞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縱使短時間之內沒有辦法全部都具備,但至少也要讓自己具備這其中的一點。所以提到了「凡講聞時,下至應令具有一者。」示教授之最勝前行,即是此故。

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分二)

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是提到了,如何藉由最主要的教授來引導弟子。整個《菩提道次第略論》當中的正文,都是包含在這個科判當中,而這樣的科判又分為:

乙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之理(分二)

丙一、為令起定解故略為廣說

丙二、總攝而示修持之理

乙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

丙一、為令起定解故略為廣說(29頁)

首先,第一個科判,「為令起定解故略為廣說」,為了讓弟子對於依師的內涵,生起定解的緣故,在這個地方稍加的為弟子們廣泛的宣說,這個部分的道理。而這個部分簡單的來分,分為兩種:第一「一切功德都需要依賴上師,所以要依止上師。」正文當中:弟子之相續中,下至生起一德、減少一過,一切善樂之根本為善知識。故於最初,依師之理極為重要。

而這個科判當中第二個部分,「依止的方式」此中分六: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德相

丁二、能依弟子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丁四、依止之勝利

丁五、未依之過患

丁六、攝彼等之義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德相(29頁)

首先我們看第一個部份,「所依善知識之德相」。這個部分當中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介紹上師」,或者是「介紹善知識」。總諸經典及釋論中,依各各乘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是於三士道中漸次引導,後能導入大乘佛道之善知識。以總相而言諸多的經典,以及釋論當中,從不同的乘,不管是小乘、大乘,大乘當中分為顯教跟密教。每一乘、每一教他們所說的善知識,必須具備的德相都不相同。既然是如此,在這麼多的善知識當中,我們這個地方所說的善知識,是什麼樣的一個善知識呢?「然於此中所說,是於三士道中漸次引導,後能導入大乘佛道之善知識。」這位善知識他對於弟子們,要藉由下、中、上三士道的內涵,漸次引導,而到最後能夠導入到大乘佛道。我們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善知識,必須要具備這樣的一種條件。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上師所必須要具備的德相」,也就是上師他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上等的上師、中等的上師,以及下等的上師。」上等的上師分為二:第一個部分,「自身所必須要具備的功德」。此者,《經莊嚴論》中云:「善識調伏寂近寂,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此說弟子須依具足十法之善知識。這個地方所提到的善知識,是最殊勝,也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上等」的善知識,一位上等的善知識,他必須要具備有《經莊嚴論》當中所說的這十種功德。又有說云:「自身尚未調伏,然能調伏他者,不合道理。」是故調伏他人之師,須先調伏自身相續。如果我們自己本身,都沒有辦法調伏自己的心相續,怎麼能夠調伏他人呢?所以「自身尚未調伏,然能調伏他者,不合道理。」所以一位要調伏他人的上師,一位要調伏他人的善知識,他必須要先能夠調伏自身相續。上師之所以要為弟子們宣說佛法,不外乎就是希望弟子們,能夠調伏自己的心相續。如果這樣的一位上師,他連自己的心相續都沒有辦法調伏,怎麼能夠藉由說法來調伏他人的心相續呢?如果想要調伏自己的心相續,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調伏呢?是不是有片面的功德,或者是他的心地很善良,他的行為非常的好,就能夠調伏心相續?並不是。

所以在正文當中,更進一步的就提到了,若爾,須如何調伏耶?如果是這樣的話,應該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調伏心相續呢?於相續中任一修行,取證功德之名,全無益處。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任何的一種修行(比方神通或者是襌定),任何的一種修行我們將它取名為是「證功德」,這樣的一種方式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這對於調伏我們的心相續而言,不會有直接的幫助。如果是這樣的話,應該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調伏呢?故須一種相順於佛教總相之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學寶,必須藉由戒、定、慧三學,才能夠調伏心相續,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其中第一個條件,調伏即是戒學。經莊嚴論》當中的「善識調伏寂近寂」當中的「調伏」指的就是三學當中的戒學。對於這一點,《別解脫經》云:「恒勵所驅逐,心馬難駕馭,百利針順銜,此即別解脫。」當我們的心想要去行善的時候,時常要花很大的心力,追逐難以駕馭的心馬,這時要用以上百根鋒利的針所作成的銜來制伏這匹心馬,而這樣的一種方式,就是別解脫戒。如馴馬師以上等銜調伏野馬;根如野馬,我們的五根就有如同是野馬,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隨邪境轉,並且被外在的境所轉,若其趣向非應行時,應當制伏。這時候如果發現我們的五根,我們的心,趣向於我們不應該去的這個方向,我們的內心生起了煩惱、雜念的時候,就應該要當下制伏,學習戒律,由多勵力趣向所應行品,調伏心馬。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