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1:10:54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9-2講) 

113頁)第三隨念悲故,亦應安立於諸眾生於是道理者。謂由悲愍,隨能安立諸餘有情令受歸依。

第四隨作何事,有何所須,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捨世間諸餘方便者。謂隨作為何種所作,隨見何等緊要重事,應依三寶及興隨順三寶供養,於一切種,不應依止不順三寶邪道等儀,一切時中應當至心歸憑三寶。也就是無論做任何的事情,都要以三寶為先。就像如果我們在家裡,有大大小小家事要處理的話,我們會先問家中的長輩。同樣的道理,當自己的內心與三寶完全貼緊在一起的時候,自己生活的一切大大小小的細節,都應依三寶所教誡的為主,而來行事,要以這種原則來做日常生活的修行上的實踐。所以無論作任何事情,都要有感覺說三寶就在我們的身旁。

第五由知勝利,晝三夜三,勤修歸依分二:一、攝分所出勝利。二、教授所出勝利。初中有二四聚。在攝分裡面有說到,歸依三寶的殊勝功德。先講前四者功德,第一者就說到了「獲廣大福者」,依由歸依三寶的緣故,能獲廣大福報。

初四聚中,一、獲廣大福者,如無死鼓音陀羅尼云:「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說到了歸依三寶,所發起的善果是不可思議的。為什麼呢?因為歸依的對象,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法的功德不可思議,聖僧的功德不可思議,以及相信三寶的信心不可思議的緣故,所以說感得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

攝波羅密多論亦云:「歸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測量。」這是第一者,所以歸依三寶的福報,如果它是有形色的話,那三千大千世界都沒有辦法容納如此歸依的福報。

二、獲大歡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諸日夜中,能隨念諸佛,正皈依佛者,此是人所得。」於餘二寶亦如是說。我今獲得依止如是三寶歸宿,是為善得,作意思惟,增長歡喜。由歸依三寶的緣故,所以我們可以生起廣大的歡喜心。因為三寶田,就像你旁邊隨時有一個很大的福田,隨時隨地都可以種下你的福報資糧,有這麼好的機會誰不歡喜?他就像是你隨時隨地無論在那裡,只要你的心隨時跟三寶相應的話,就像是一個生意人,他隨時隨地都有他自己所擁有的銀行,而且這個銀行你只要存錢進去,他就給你比本金還要更多的利息,而且這種的倍數是一萬、十萬、百萬、千萬,如此的一直增長,有這麼好的銀行,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任何生意人都會歡喜的一種銀行。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的內心相應於三寶的時候,就等於我們隨時隨地在自己的旁邊都有一個累積、並生長福報利息的資糧田在,能夠去應用這三寶資糧田的話,我們為什麼不歡喜呢?而說到了極大歡喜。

三、獲三摩地,依由我們好好的利用這個三寶資糧田,所以由此的集資淨障,累積廣大福報資糧,所以我們在修任何戒定慧的時候,都能夠非常容易趣入,容易獲證戒定慧三者的證量,所以易獲三摩地。

四、獲大清淨者,謂由等持及以慧學而得解脫。所以不只能夠獲得之前所說的定學三摩地以外,戒學和慧學也能夠容易獲得,因此而獲得解脫的緣故,而說了獲大清淨者,這是前四聚。後四聚是什麼呢?

114頁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歸依三寶的緣故,所以我們內心一直向著三寶,所以我們自然就會去遵守三寶對我們的教誡,所以我們不敢放逸、不敢懈怠,而且我們都會遵守三寶跟我們說的學處。所以我們可以從許多的惡業當中防護,不只如此,因為歸依三寶的緣故,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三寶的加持,依由三寶力的緣故,所以我們可以從非人,還有人的障礙當中獲得守護。所以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

二、於一切種邪勝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者,謂由信解歸依惡師惡法惡友增上力故,造諸惡業,皆得輕微,當得清淨。因為歸依三寶的緣故,所以我們能夠遠離惡師、惡友,或者是以前依止惡師,親近惡友等,而去生起了這種,或者造作這種種的惡業,依由清淨歸依三寶,內心完全相應於三寶的緣故,所以使得這個惡業沒有辦法增上,而且他的力量還消弱。

三、得墮入正行正至善士數中,由歸依三寶的緣故,所以我們所行的一切,都是令諸佛歡喜的善行,所以我們等於是善士之一,所以就入列為善士數當中。

四、為其大師同梵行者,及於聖教淨信諸天愛念歡喜者。謂得趣入善士數中,為大師等之所喜樂。諸天如何歡喜者,謂彼歡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歸依,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歸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因為自己所行的一切都是善行,所以不只諸佛菩薩歡喜以外,眾天龍八部也是歡喜,會去護持我們。因為我們真的歸依遵守三寶的學處,以及內心相應於三寶的緣故,所以所行的一切都是善業,因此我們由這個善業感得投生於人天的增上生。所以這些行善法的世間天人,他們也會歡喜。他們會想,此人依由歸依行善法的緣故,將來會投生於我們的地方,成為我們的伴侶,我們的朋友,我們的法友,於是而作此讚歎。這以上的部分是屬於攝分的部分,現在是屬於教授的部分。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

一、得入內道佛弟子者,也就是成為佛教徒是因為歸依的緣故。內道和外道的區別,雖

然許多人做這種區別上的解釋,但是如同覺窩阿底峽以及寂靜論師所說為標準的話,那就是以歸依來做為判別。也就是從心深處深信三寶,具有如此的能力能夠使我們從三惡道,或者是從輪迴當中獲得解脫,相信三寶有這種能力,並且如此的承諾,那就是具有歸依了。那是心量上的思惟和承諾,如果我們心念上沒有如此的承諾,或者沒有這種的信賴,那就變成非佛教徒了。所以只要我們的心上,有歸依的量,那就是佛教徒,那就是佛弟子;如果沒有這種歸依量的話,在我們的意念上沒有這種的概念,或沒有這種的深信,那就不是佛教徒。所以是不是佛教徒,並非是外相,像是一種證書呀!

像是我聽說華人,佛教界裡面歸依是由歸依證來作判別的,並非是如此。真正的歸依是什麼呢?最主要是靠自己心念上的一種承諾,而來做判別的,而不是一個證書來作判別的。所以內外道之間的差異,也是由歸依來作判別的。有沒有歸依呢?最主要是靠心念上,而不是外相上。所以在此說到:

總有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然共稱許覺窩與寂靜論師,以有歸依而為判別,謂得歸

依,乃至未捨。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此若無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數。這是第一成佛教徒、佛弟子。

第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者,如果沒有歸依的話,任何內道的戒體都不能得。因為歸依是唯一所有內道戒體的根本,也就是成為佛弟子了,如果要接受或者得到佛教所說的戒體,戒的傳承也好,就是戒體、戒學的話,一定要有歸依,因為歸依是一切戒的學處。所以在俱舍釋裡面有說到:

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者,俱舍釋云:「受歸依者,是受一切律儀之門。」歸依七十論亦云:「近事歸三寶,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謂由歸依而能堅固涅槃意樂,從此意樂律儀發生。所以沒有歸依的話,是得不到任何佛教的戒體的。

三、先集業障輕微滅盡者,也就是因由歸依,所以我們能夠淨除許多過去所造的惡業,

如同集學論中,顯示歸依能淨罪時,說云:「此中應以生豬因緣,而為譬喻。」謂有天子當生豬中,由歸依故,即未生彼,是由歸依能淨當生惡趣因故。「若有歸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說。故先集罪,有者輕微,有者罄盡。

至於這種詳細的業,它是會轉變的呢?還是會淨除的呢?依由歸依的緣故,他到底會變成什麼樣的業?這就很難說了。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因為誠心歸依了,就是歸依的緣故,由歸依的這個很強大的力量,使得我們之前所累積的惡業轉變,或者是他的力量消弱,甚至於完全的消失,他變成一種惡業的障礙,一種惡業的違緣對治力,就是因為歸依的緣故。

四、積廣大福者,如前所說。之前有說到,歸依的福報,如果是有形色的話,三界都沒有辦法容納的,在之前有說到。

五、不墮惡趣,由前應知。因為歸依的緣故,所以他會改變之前惡業的方向,轉變惡業的性質,甚至完全消失,所以現在沒有惡業的話,那要如何墮落惡趣?所以不墮惡趣。

六、人與非人不能為難者,如經云:「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及歸諸園囿,歸所供樹木。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若時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此歸為尊勝,此歸是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此中應以成就風索外道等緣,而為譬喻。

七、隨一切想悉當成辦者,隨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養歸依三寶,祈禱成辦,則易成就。

八、速能成佛者,如師子請問經云:「由信斷無暇。」謂由獲得殊勝閒暇,遇歸依處,學殊勝道,由此不久當得成佛。如是憶念諸勝利故,於日日中,晝三夜三,勤修歸依。

115頁)第六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者。身命受用,定當捨離,若為此故,棄捨三寶,則一切生輾轉受苦,故任至何事,不捨歸依。無論造任何的事情,都不應該捨棄歸依。如果生命的話,生命一定會捨棄,只是遲早的事情。可是一旦歸依捨棄的話,變成生生世世要再遇到三寶,再行歸依的話,那就非常困難了。作是念已,數起誓願,雖為戲笑亦不應說捨歸依語。所以縱使是開玩笑,也不應該說我要放捨歸依,這是絕對不行的。諸先覺等說一學處謂隨往何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未見根據。

還有一些的先賢大師他們雖然有說到,無論我們要去那一個方向,如果我們要朝東方走的話,就要對東方的佛世尊作禮拜、作歸依;要去西方,就要對西方的佛而作禮拜歸依。因為我們說十方諸佛,在每一方都有一個不共業緣的如來安住著,所以我們朝那一個方向走的時候,就要針對這個方向的如來作此歸依,有這種的說法。宗大師說,可是我並沒有看到根據。宗大師在寫著作的時候,是非常講究,而且是非常仔細的。所以在此宗大師說到了,雖然有一些的大師,他們有這樣的說詞,可是在大論典裡面我沒有看到根據。宗大師真是不簡單,這麼細節的部分,都幫我們解說得、整理得這麼好、這麼的仔細。

於是宗大師在此,就針對上述所說的六種共同的學處,而來引經據論的,說出這些種種的根據,所以先說到:如是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說。各別學處初三種者,契經中說。後三種者,出於歸依六支論中。如彼說云:「應於形像頌,及諸碎黃布,信解為大師,親口說諸法,不謗應頂戴,淨未淨諸人,應觀為善士。」攝決擇中所說此等,迦摩跋云,噶當派的格西,叫迦摩跋。雖然法王有說迦摩跋是噶當派的格西,但是這部分是我作的補充。如果我們講大寶法王的話,藏王的正確翻譯叫「迦爾瑪巴」,在迦的時候有捲舌音,所以我們不要誤會,這裡是只是很單純的迦摩跋,而不是有捲舌的迦爾瑪巴。現在講的迦摩跋,是講噶當派的一位格西,他有說到:「此諸學處,內鄔蘇跋,想亦宣說,我二同從阿蘭若師所聞。」此語出於此師所傳隴跋縛道次第中。

接下來是說,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算是我們捨棄了歸依呢?違犯了什麼學處,等於我們棄捨歸依呢?所以在此宗大師就說到這個內涵,我們可以看本文:

116頁)「若有違犯此諸學處,當成虧損及棄捨之理者」什麼樣的情況下叫虧損?什麼樣的情況下叫棄捨?棄捨和虧損不同,棄捨就變成完全沒有歸依了,之前有歸依,可是現在沒有,這個叫做棄捨。虧損就是,你的歸依量還在,你現在還是有歸依,可是你已經違背了歸依的學處,所以叫虧損,它是有不同。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有說違犯六種成捨」,那六種呢?「謂初三種各別學處,及恆修歸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在個別學處的時候有說到,遮止學處以及修成學處,所以在個別學處的時候有說到兩種,一個是遮止、一個是修成。遮止的學處部分屬於初者,修成的部分是屬於後者。

所以這一派的人認為,如果我們違背了個別學處裡面的第一者,也就是遮止學處這三者的話,就算是棄捨歸依;不只如此,如果我們沒有做到恒修歸依的話,也等於棄捨歸依;如果我們違背了「為命不捨」,就是縱使需要犧牲生命,但是也不願意捨棄歸依的學處,如果有違背的話,這也算是棄捨歸依;同樣的沒有恒常供養三寶的話,也等於棄捨歸依,他說了捨棄歸依的六因,這是有一派的人有這麼說。

宗大師說到了,「有說」兩個字的話,就代表並非是宗大師自己所說的,而是說到有人這麼說的意思。那另一者的說法是什麼?「有說由其九種成捨」又說了捨棄的九因,也就是加上了個別學處的後者,後者就是修成學處的三者,之前是說遮止學處三者,現在是多加了後者,修成學處這三者,所以共同為九者。「謂加違後三種各別學處,其餘僅是虧損之因」,其餘的部分是屬於虧損。

宗大師卻不認為如此,所以在此說到「然作是思─若與為命亦不棄捨,有違犯者,實捨歸依。」如果我們真的,打從心裡的想說生命比較重要,歸依是次要,如果有這種的想法,那就變成了違背了「為命不捨」的學處,這樣的話,我們的歸依就真的不存在了,這叫做棄捨。這樣的話,實屬捨棄歸依。

「如是雖未棄捨三寶,然俱愛執三寶異品、大師等三」,但是如果我們從內心深處,並沒有捨棄三寶,而是我們不只喜歡三寶以外,也喜歡其他教派的外道的大師,外道的教法,外道的修行者,也喜歡的話,變成有二心,這樣只是違背「不言有餘」的學處而已,這並沒有棄捨。可是在這種的情況下,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至誠歸依大師的話,或者至誠歸依三寶的話,那就是捨棄。如果內心還是至誠的歸依,可是是三心二意的,那邊也信,這邊也信的話,只有是違背學處,只屬於虧損的因緣,並非是捨棄的因緣,所以我們這裡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說到:

116頁)若有違犯此諸學處,當成虧損及棄捨之理者。有說違犯六種成捨,謂初三種各別學處及恆修歸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這是一者的說法,就是六因,是那六因?再重覆一次,三寶的遮止學處,這是前三者,第四者恒修歸依,第五者為命不捨,第六者供養三寶。這是屬於如果沒有作到,那就是屬於捨棄三寶的六因,這是有一派的說法。第二派的說法是說,不只加上遮止學處的三個個別學處以外,又多加了修成學處這三者,所以總共六者,再加上恒修歸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所以總共九因。其餘的是屬於虧損之因。所以在此說到,有說由其九種成捨,謂加違後三種各別學處,其餘僅是虧損之因。然作是思,若與為命亦不棄捨有違犯者,實捨歸依。如是雖未棄捨三寶,然俱愛執三寶異品大師等三,亦違不言有餘大師,心未誠歸,故亦成捨。如果我們沒有棄捨三寶的情況下,也愛護、或者也想歸依其他的宗教導師、教法,以及修行者的話,是違背了「不言有餘」的學處,如果內心還是至誠歸依三寶的話,只是違背學處而已,他並沒有說棄捨歸依。可是如果內心沒有至誠歸依三寶的話,那就是會成為捨棄的因緣。所以叫做「故亦成捨」,因為「心未誠歸」。若未犯此,僅違學處,非是捨因。如果內心深處並沒有所謂要捨棄,只是三心二意的話,那只是違背學處,並不算是真正捨棄歸依。

是故歸依,是於佛教,能入大門。若有歸依,非唯虛言,則是依止最殊勝力,內外障緣不能違害。功德差別,易生難退,倍轉增長。故如前說,由於怖畏及由憶念功德等門,受持歸依,勵力不違歸依學處,是極扼要。

設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後當生惡趣,而起怖畏,能從其中救拔歸處,是為三寶。若歸三寶不違學處,然其歸處,如何救拔?如集法句云:「能斷有箭道,我教示爾等,如來是大師,爾等應須行。」在此說到,我們會畏懼後世會墮落三惡道,所以我們相信三寶具有如此的功能,能夠使我們從三惡道中獲得救護,那三寶是如何救護我們,所以在說到:佛是歸依大師,僧是歸依正行助伴,故正歸依是為法寶。為什麼呢?若能得此,解脫畏故。也就是真正能夠救護我們的,佛是透過引導的方式,僧眾是透過法友的方式,來幫助我們的,可是真正能夠直接幫助到我們的,從畏懼當中獲得解脫救護的,是我們內心裡面的法寶,也就是當自己的內心上生起了滅道兩種功德的話,真正生起滅道二諦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從三惡道,或者是輪迴的畏懼當中而得到了救護,故成正歸依。就像最下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所以真正法寶的生起是要慢慢的,一個過失遮擋之後,生起一種功德,由學習一種功德再去斷除另一種過失,而去增長另外一種功德,以這種的方式而來慢慢增長的,並非是突然間而產生的。所以滅諦功德是怎麼形成的呢?第一次我們獲證滅諦的時候,是在見道、解脫道的時候,會去獲證斷除見道所斷的滅諦功德,這個是由見道無間道的現證空性的智慧而去獲證的。見道無間道,這種現證空性的智慧,去正對治見道所斷,所以在第二剎那見道、解脫道的時候,才有辦法獲證第一次的滅諦。所以先有道諦,後有滅諦,這道諦最主要是現證空性的智慧。

現證空性的智慧要怎麼形成呢?要必須先有通達空性的止觀雙運,長時間反覆的觀修,於是對於緣空性的時候,而產生的這種二相,慢慢的稀釋,慢慢的淡化掉之後。當我們之前緣空性的這個證量,能夠現前的看到空性,並非是以比量的方式,而是以現量的方式看到空性的話,這叫做現證空性的智慧。可是之前要以比量的方式,慢慢的修學空性。在修學空性的時候,有所謂的異共相,這個異共相,緣空的時候這個異共相要慢慢的把它稀釋掉,所以透過加行道的煖、頂、忍、世第一法,這樣慢慢的稀釋了我們這種緣空性時候的異共相,最後才有辦法現量證空性。

所以在之前必須先通達空性,在這個同時,也必須要成辦緣空的、通達空性的止觀雙運,是要如是慢慢的去成辦的。所以滅諦和道諦的功德,絕非是突然間,或者我們認為說好像證悟空性,只要通達空性,馬上就可以獲得解脫,絕非是如此的。光是通達空性,還是要反覆的去串習,首先先以比量去串習,而且光是以比量去串習不夠,因為沒有足夠的禪定力量去專注緣空的話,我們對空性的一個緣注力,它是很容易散搖的,很容易動搖的,所以要有奢摩他的方式去緣空。可是光是奢摩他去緣空也不夠,必須加上毗缽舍那,來更專注的清楚的看到空性,所以要緣空止觀雙運,這樣才有辦法把緣空的時候,所產生的異共相,慢慢的稀釋,最後轉為了以現量去現見空性。

現量現見空性的時候,是正對治見道所斷的煩惱,所以在見道無間道的時候,是正在對治的狀態之下,在這個的第二剎那,見到解脫道的時候,就獲得了第一次滅諦的功德,那是在見道位。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了「最下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得到滅諦之後,那時候還是入定狀態,於是修行者,會發現到自己緣空的這種空證現量,他沒有辦法再次斷除更細微的煩惱了,於是他會出定。出定之後他會去累積廣大的福報資糧,如果福報資糧未夠之前,再去以現量入緣空三摩地的話,這個緣空三摩地是沒有辦法去斷除更深奧的這種執著的。所以當他發現緣空的現量沒有辦法去斷除更深奧的障礙的時候,他會再出定,又會再去累積廣大資糧,直到廣大資糧足夠的時候,再去讓自己入三摩地,這時候現證空性的三摩地,才可以斷除、或正對治更深層的修道煩惱。

那修道煩惱有九品,上中下品,上品又有分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所以那時候才會去對治修道上上品的粗分煩惱。首先先以無間道去對治,之後再獲得解脫道,那時候就是第二次的滅諦功德。這時候再次的以現量去緣空性,他發現到沒有辦法再去對治修道上中品的煩惱的時候,於是再次出定,再去累積廣大的資糧。當資糧福報足夠的時候,再去入定,於是再去斷除正對治修道上、中的所斷煩惱,是以這種的方式而來修學的。所以在此說到了「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故於此時,是須善巧,善不善業及果差別,如理取捨而修正行,是為修法。若不久思二業及果,如理取捨,則不能遮諸惡趣因,縱畏惡趣,然亦不能脫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惡趣,須於因時,糾治其意隨不善轉,此復依賴於諸業果得深忍信。

所以如果我們不要三惡道的痛苦的話,我們要從三惡道的苦因上來作對治,只要一旦苦因遮止,苦果就不會產生。遮止苦因的時候,要如何去遮止呢?為什麼遮止苦因就不會感得苦果呢?所以這種的因果、業果之間的關係,我們必須要去深信。如果我們不相信的話,就不會為了預防苦果而去遮止苦因,因為你對業果本身就不相信。這樣的話,你會覺得它為什麼,要去為了遮止苦果而去預防苦因,甚至斷除苦因呢?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在此為了能夠讓我們不墮落於惡趣,所以我們必須先去預防苦因,甚至去斷除苦因。為了能夠徹底的做到這種取捨的修持,所以我們必須去相信業果,所以在此宗大師就說到了,業果的內涵。說到第二、引發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中,又可以分三。

所謂四聖諦的內涵,最主要就是針對污染地和清淨地,而說到兩種因果關係,各兩邊的因果關係。污染地的因果關係就是說,我們不要的是什麼?就是痛苦。痛苦最主要是來自於煩惱所產生的緣故,所以說到污染地的因果二諦,也就是苦諦還有集諦。清淨地「顧名思義」,遠離了痛苦和苦果的緣故,故說清淨,那就是我們要的快樂,因為我們眾生都想離苦得樂的。針對於快樂的果,以及快樂的因,我們把它取名為清淨地。清淨地的因果二諦,就是道諦以及滅諦的功德。

真正的四聖諦的內涵,是在中士道的時候才說到,可是在下士道的時候,也可以按照四聖諦的解說,來詮釋共下士道。為什麼呢?因為下士夫他不想要三惡道的痛苦,所以三惡道的痛苦,是下士夫的苦諦;三惡道的痛苦是來自於十惡業,所以這個是以下士道而言的集諦。因為下士夫他們不想要三惡道,不想去三惡道,所以他們不想要的痛苦就是三惡道的痛苦,所以痛苦本身是苦諦;這個因緣就是來自於十惡業的緣故,所以十惡業是在此的集諦。

由此暫時獲得解脫,而獲得增上生的緣故而說了滅諦;如何獲得增上生的方法,那就是十善,行十善業、行十善道,而來獲得增上生,所以十善業或十善道是在此的道諦。這是以下士道而說的四聖諦的內涵。雖然他並非是真正四聖諦的內容,可是也可以按照中士道四聖諦的解說方式,來說到下士道的快樂與痛苦的因果次第,而去說到這種下士道的四聖諦的內容。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