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3/11 17:48:09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  第四講 

 

蔣哲曲傑‧日宗仁波切講授

  

時間︰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星期日)下午19:00~21:00

 

地點︰台北市中山女高 

 

之前的那一堂課當中,最後我們有談到若不勤思苦諦諸過患,不生真實求解脫之心,這個部分我們最主要是要認識輪迴以及苦諦的內涵,所謂的輪迴,是透由業以及煩惱以及束縛之後而形成的蘊,我們稱之為輪迴。只要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的狀態,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控制,這時候,我們都脫離不了痛苦的本質。

 

 

接下來,不思集諦流轉之次第,不知斷除生死根之理。既然透由業以及煩惱的束縛,會形成有漏之蘊的話,我們必須要了解,一切痛苦的本質皆是來自於有漏之蘊,而有漏之蘊的形成並不是沒有任何的因緣,它就能夠形成出來,有漏之蘊的形成,是在業以及煩惱的狀態之上形成的,所以在這個之後就有談到了達生死為何所繫縛,我們必須要知道,為什麼會在輪迴當中流轉,最主要的根本是我們心中的煩惱,而煩惱的根本是談到了無明我執,之前我們所談到的業,最主要是談到了有漏之業,而煩惱為什麼在這兩者當中,它會占著比較主要的地位,最主要是因為,沒有煩惱,縱使你的心相續當中有有漏之業的話,不會因此而在輪迴當中流轉,但是相反的,縱使你的內心當中,去除了有漏之業但是有煩惱的話,透由煩惱的力量,我們還是會再次的創造出新的有漏之業,所以就是因此,業以及煩惱這兩者當中,以煩惱為主要。

 

談到煩惱,我們主要是指六根本煩惱,而六根本煩惱當中,最究竟的根源是談到了無明我執。在之前我們有談到,在輪迴當中流轉,最主要而且最究竟的根本,是談到無明我執,這也正是十二因緣法當中的第一支,也就是無明支。對於無明我執的認定,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這個部分裡面,最主要是以中觀自續派以下的這種論點來闡釋所謂的補特伽羅有我的執著,因為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談到的在奢摩他之前的這些部分裡面,最主要依據的經論,是以無著菩薩所造的論為基礎,在這個之上而闡釋了道次第的內涵,所以在中士道裡面,談到我執得時候,是以中觀自續派以下的論點來闡釋我執的這個部分,但實際上最究竟而且與實際現象相符合的,應該是以中觀應成的角度而談到我以及我所,是有自信有自方的這種執著,那這樣的一種執著,我們內心當中生起時,會是什麼樣的狀態呢?我們會認為,所謂的我是不須要藉由分別心安立,並且在境界的那個方位會有一個很真實的境呈現出來而執著著有我,並且在這個之上,對於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種種美好的受用,會生起我所的這種念頭,也就是在我以及我所的這個念頭之上,而生起貪或者是瞋甚至說我們內心當中的種種執著都是因此而生起的,也是我們內心有許多的煩惱以及負面的情緒,所以會造下種種流轉生死之業。

  

這種業當中,可以分為善業以及惡業,造做了惡業,會讓我們在惡道當中流轉,而造做了善業,會讓我們在善道當中流轉,總而言之,如果是以我執作為造業的出發點,也就是在我執之上,以我執為動機而造下了業的話,不管是善業也好、惡業也好,這種業都是讓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的一種業。平時,當我們在研閱廣大的經論的時候,都是會看到所謂的空性正見,之所以在經論當中,要特別的解釋空正見的內涵,不外乎是希望能解決我們的一切的問題,在輪迴當中流轉的同時,我們都不想要遭遇到輪迴當中的種種痛苦,但是,我們很少會去認識到說,要去除輪迴當中的苦,必須要能夠真實的了知道空性的內涵,但實際上,如果你對於空性的內涵沒有辦法深入的了解的話,是絕對沒有辦法去除你當下所遭遇的種種痛苦,所以平時當我們在談到空正見或者是空性的時候,我們不能夠不把它當成是一般世間的學問,或者覺得說它只是用來解釋的一種法門;實際上,為什麼要談到空性,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在輪迴當中流轉,既然你不想在輪迴當中流轉,不想要受苦的話,我們必須要去除痛苦的根源,想要去除痛苦的根源,唯有透由了知空性、通達空性的內涵,才有辦法斷除輪迴的根源,所以因此,為什麼在平時修學佛法時,我們要進一步的了知空正見的內涵,原因就是如此。而倒是釋迦世尊在宣說佛法的時候,也會透由各種不同的方式,相順著眾生的種性以及不同的想法,而宣說了不同的空正見之法,原因也是在此。

  

以上我們所為大家介紹的這個部分,是屬於中士道的部分,在這個當中,最主要是談到透由思惟輪迴當中種種的痛苦,而對於輪迴生起厭離,並且對於解脫生起強烈的希求。在這個之上,最主要修學的法類,是以三學為主,也就是因此,中士道的整個法類當中,最主要強調的是強調修學戒、定、慧三學,而修學戒定慧三學,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行者的內心當中能生起證得無我的智慧,透由證得無我的智慧,才能夠斷除無明的我執,斷除了無明的我執,才有辦法得到究竟的解脫。但實際上,就如同小乘的行者,不管是聲聞或者是獨覺的行者,透由修學了小乘的法之後,他們的確能夠斷除了輪迴,並且得到真實的解脫,但實際上在得到解脫的當下,只能夠斷除煩惱障,而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也就是因為所知障沒有辦法斷除的緣故,在當下沒有辦法現證諸法,也就是煩惱雖然斷除了,但是煩惱的習氣還是留著,也就是因為內心當中有煩惱習氣的緣故,所以沒有辦法現證一切的萬事萬法,也就是因此,小乘的阿羅漢他們心相續當中的證功德是不圓滿的,也就是因為證功德不圓滿的緣故,小乘行者內心的斷功德是不圓滿的,也就是因為斷功德不圓滿的緣故,所以證功德也們有辦法圓滿,也就是因此,他沒有辦法了知諸法,也就沒有辦法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為了要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還是必須要進入大乘道而修學大乘法。也就是因此,剛開始在修學佛道時,如果先進入小乘道,而最後再進入大乘道的話,就等於是在繞遠路,而且會花很多的時間,這倒不如我們一開始就進入大乘道,所以在進入大乘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想到,就如同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時,必須承受眾多痛苦的逼迫,身邊的一切有情眾生也是如此,所以當我們在看待身邊的這一切有情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在我們的內心培養慈心、悲心、並策發菩提心,透由生起菩提心,才有辦法進入大乘道,也就是因此,菩提心又可稱為進入大乘之門。再生起菩提心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思惟菩提心的勝利,在思惟菩提心勝利之後,我們內心才會再生起一種好樂感,想要修學大乘法,甚至說在內心當中會進一步的想要培養一顆利他的菩提心。

 

接下來們看到正文:發心乃為大乘道之樑。

 

這當中是談到了發起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道當中最主要的一根棟樑,有如同是我們在塑造佛塔,或者是造佛像的時候,在佛塔以及佛像當中,我們都會安置所謂的命根,甚至說,當一位畫匠他在畫一幅唐卡的時候,中間的那一條線必須要畫得相當的直,這時候他所畫出來的佛像才會好看,相同的道理,如果在修學大乘道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內心能夠生起堅固的菩提心,這時候大乘道的根本也才會堅固。

 

菩薩廣大行持之根基,所以也就是在生起菩提心之上,菩薩們能夠行廣大的菩薩行,於二資糧猶如點金漆,我們當下所造的善業,要是沒有菩提心作為攝持的話,我們所造的任的一種善業,都沒有辦法成為是佛陀成就色身與法身的因緣,也就是說,我們當下所造的善,要是沒有菩提心作為攝持的話,是沒有辦法成為福德以及智慧資糧的。以小乘的行者,不管是聲聞的阿羅漢或者是獨覺阿羅漢,雖然他們能夠現證空性,也斷除了輪迴的痛苦,但為什麼他們沒有辦法累積廣大的福智二資糧?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沒辦法生起菩提心,如果能夠生起菩提心,縱使你當下所行的善行是微不足道,甚至說這看起來這也不算是什麼善行,譬如說你拿食物去餵狗吃,如果你的內心能夠生起菩提心的話,當下你所累積的資糧,就能夠成為福德資糧或者是智慧資糧。如果你當下所造的善,它是透由菩提心以及空正見作為攝持的話,它就有辦法成為智慧資糧,那如果是有菩提心作為攝持的話,它是能夠成為福德資糧的。因此在這個當中,就有談到於二資糧猶如點金漆,攝集無量善聚之福藏。那這句當中,最主要是談到如果沒有生起菩提心,縱使你花了多生多劫的時間行善,但是實際上,眾多的善業他所累積的力量,還沒有辦法跟你生起菩提心,在一天當中、或者是一座法當下所行的善行相比較!

 

佛子勇士如是了知已,所以佛子,也就是菩薩,當他了知了菩提心如此殊勝的特點之後,執持菩提心寶為心要。他會以觀修菩提心作為最主要的觀修內涵,菩薩之所以可以稱之為勇士,最主要的是因為菩薩能夠棄捨自己並且以利他為出發點,縱使自己本身要墮入地獄道中受苦,他也寧可為他人付出多一分,這就是菩薩們的勇氣,並且在最後提到執持菩提心寶為心要。我們一般的人會認為是說皈依發心的這個偈頌,是在我們行善之前或者聽法之前來調整我們的動機心念的一個偈頌,如果我們認為皈依也好、發心也好,這是在前行我應該準備的一部分,甚至說在結行的時候,我們也希望能夠生起一顆菩提心,把功德回向給一切有情眾生,但實際上,觀修菩提心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正行,所以這當中,有特別的強調執持菩提心寶為心要。實際上其他的一切法,從依師軌理開始一直到毗婆舍那這當中,一切的善法都只不過是觀修菩提心的一種支分罷了。如果你真正想要修學大乘道的話,你必須要以觀修菩提心為最主要的觀修內涵,而其他的善法它都指是生起菩提心的一種善緣或者是一種支分法。菩提心的重要性,從阿底峽尊者的公案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阿底峽尊者的前生,曾經是五百世的大班智達,在過去,他也曾多生的觀修了菩提心的內涵,甚至說他在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說,這個人他的心相續是有菩提心存在的,但他不因此而感到滿足,甚至說花了十二、三個月的時間,到了金洲大師的面前,為的就是獲得菩提心的殊勝教授。而平時,我們一般人在看到朋友的時候,都會問說:欸,你最近身體好嗎?或者是你過得如何?但是阿底峽尊者他看到弟子或者是看到朋友的時候,他會問說:你最近的內心當中是否能夠生起善心?而且平時他對弟子所做的教誡,最主要就是有談到棄捨今生、觀修菩提心。之所以要棄捨今生,最主要的內涵是因為如果你要修學清淨的法,你必須要捨棄今生,更進一步的,如果想要修學大乘法的話,必須要觀修菩提心。也就是因此,這句話他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字,但是這句話,尊者本他身是這樣如實的造作,而且也是以這樣子方式來告誡弟子。而今天在菩提道次第攝頌當中,並沒有仔細地為我們講述到如何的觀修菩提心或者是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次第,因為這個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菩提道次第略論當中,都已經有詳細的講述到。所以今天在菩提道次第攝頌裡,最主要是提到發起菩提心的勝利。而實際上,所謂的菩提心,是具備了二種希求的一顆善心,這一點從現觀莊嚴論當中的兩句話裡面,我們可以看得出來。

 

在現觀莊嚴論當中談到菩提心,是講到了發心為利他,欲證等菩提。這當中的發心,就是發起菩提心,發起菩提心的目的,是為了要利益如虛空般的廣大有情眾生,希望這一切的有情眾生,也能夠在不久的將來獲得圓滿殊勝的涅盤,也就是圓滿的佛果。所以在這個地方,最主要是談到了希求利他之心。

 

欲證等菩提。為了要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而生起希求自利的發心,也就是因此,菩提心他是必須要具備有兩種希求的發心,而生起菩提心的方式,最主要的可以分為:七因果的教授以及自他 相換的 教授。七因果的教授,是由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而自他 相換的 教授,是由文殊菩薩而傳給寂天菩薩。所以平時,如果是以修學大乘法為主的行者,應該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以觀修菩提心作為最主要的觀修內涵。在之前我們有談到生起菩提心的教授,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七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換的這兩種教授。這當中,對於安立七因果教授的這個部分,有一些重點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而詳盡的內涵,當然是要參閱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原文。但實際上,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一開始,它就有提到七因果的一種修學方式,也就是前前跟後後的關係,在還未觀修菩提心之前,光從他的次第裡面我們仔細地去研閱的話,都會有一種似乎如果沒有藉由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做觀修,是絕無可能生起菩提心的感受,應該在此同時,會在內心生起。

 

我們平時在解釋七因果教授的時候,會談到菩提心是果,而之前的這六個部分是因,透由六種因緣而生起了菩提心的善果,一般的人會以這樣的方式來解釋七因果教授的內涵,也就是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的果;但是,如果僅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解釋七因果教授的內涵的話,是沒有辦法完全從這個部分裡面,體會到七因果教授的殊勝特點。這一點,在我自己過去學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我所依止的上師是第九十四世的甘單赤巴法王。上師在教這個部分的時候,就有特別談到說:七因果的教授,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科判裡面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科判當中,在解釋七因果的時候,並沒有以前前是後後的因來解釋七因果,那以科判的角度而言,是如何的來解釋七因果教授的內涵呢?在前面那個科判裡面,他有提到說:大悲心是修學大乘道的根本。而在解釋大悲心為大乘道根本的時候,引了入中論當中的一個偈頌,並且透由這個偈頌解釋了大悲心在修學大乘法的前、中、後三個階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想要在內心當中生起菩提心,最主要的關鍵、最主要的根本,就是在於大悲心!也就是因此,我們內心當中的大乘種性,是否能夠成熟?是否能夠顯現?最主要的關鍵也是在於你的內心是否能夠生起大悲之心。也就是一開始,我們必須要能夠探討、必須要能夠了解大悲心是整個大乘佛道最主要的根本,並且在認識了這一點之後,而去探討大悲心的因,也就是既然大悲心是大乘道的根本,那要生起大悲心之前,我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因緣?所以呢,在七因果教授當中,才會談到了知母、念恩、報恩以及悅意慈的這個部分。

 

那生起了大悲心之後,在生起菩提心之前,需要具備有什麼因緣,這時候就談到了增上意樂。所以從這個科判裡面,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說,大悲心是整個大乘道當中最主要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關鍵。那要生起如此殊勝的大悲心,在這之前需要具備有什麼條件?在這後要如何策發菩提心?我們從這個科判裡面就可以看得相當的清楚。那這個部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辦法為大家詳細的做介紹,這個部分,你們回去要多花一些時間閱讀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的原文。

 

而另一種生起菩提心的教授,談到了自他 相換的 教授,在自他相換的法門裡面,剛開始是談到了自他平等,並且在此同時我們要思惟愛我執的種種過患,以及愛他執的種種勝利。透由這樣的一種方式來策發起內心當中的菩提心,自他相換的修學方式,是利根者在生起菩提心的過程當中,最主要修學的一種法門。

 

之前,我們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了生起菩提心的兩種殊勝教授,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是不是一定要修學這兩種教授才能生起菩提心呢?這也並不是,你能夠以你比較相應的方式修學其中的一種教授,如實的修學,那在你的內心當中就能夠生起菩提心,並不是說這兩種的教授一定都要觀修;但實際上,這兩種教授是可以互相的配合來做觀修的。而這個內涵在掌中解脫的這本論裡面,有仔細的談到。那最主要的是你在觀修的過程裡面,你對於這兩種教授中,哪一種教授比較相應,你就以那樣的一種教授來作為觀修最主要的法門。

 

接下來的偈頌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六度。而在介紹六度的時候,最主要是介紹到修學六度的勝利。而實際上,修持的方式,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已經有詳細的為大家介紹。因此在菩提道攝頌的原文裡,並沒有很清楚的談到應該藉由什麼方式來修學六度的內涵。

 

首先我們看到布施度的這個偈頌:

 

施乃成滿眾願如意寶,斬斷慳貪結使最勝劍,

 

勇悍心力所生佛子行,美名遍揚十方之根基。

 

如是知已智者恆依止,盡施身財善根之善道,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句話,施乃成滿眾願如意寶。透由布施,我們能夠使身邊的有情眾生獲得滿足,就有如同是如意寶般,它能夠成辦眾生種種的希願。

 

斬斷慳貪結使最勝劍。並且它也是斬斷我們內心當中慳貪結最鋒利的一把寶劍,也就是說,透由修學布施它能夠減低我們內心當中的慳貪之心,也就是因此,布施能夠成為慳貪的正對治。但是不是說我們的內心當中完全的去除了慳貪,就表示能夠圓滿布施度呢?這並不一定!以聲聞或者獨覺、阿羅漢而言,他們的內心並沒有慳貪,但是實際上,他們也沒有辦法圓滿布施度,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的內心沒有慳貪,並不代表說你就能夠讓你內心的布施度而呈現出圓滿的這一面,要讓我們的布施能夠圓滿,是在不慳貪的狀態之上而修學「捨」的這顆心,唯有修學捨心才能夠圓滿我們的布施。

 

勇悍心力所生佛子行。如果你的內心有這樣的一顆心的話,不管是你的身或者是你的種種圓滿的受用,你在布施的當下能夠生起勇悍之心而行布施。美名遍揚十方之根基。如果能夠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布施身體或者是布施我們所擁有的財物的話,我們的美名會遍揚十方。

 

如是知已智者恆依止,盡施身財善根之善道。菩薩們能夠如是的了知布施的種種勝利,所以在修學布施的過程當中,會盡可能的將自己的身體、或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以及所累積的種種善業或者是善根,布施給一切的有情眾生。他能夠布施的他會盡可能布施,暫時沒有辦法布施的,他也會在內心當中練習施捨的這顆心。也就是因此,布施最主要的內涵,是在培養我們內心當中「捨」的這顆心。我們要不斷的增長內心當中的「捨心」來修學布施。

 

下面一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持戒」的部分。第一句:戒如水能洗滌惡行垢。透由持戒能夠洗滌種種惡行的污垢,譬如說以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而言,透由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能夠淨除身、語、意種種惡行所產生的污垢。亦如月光能除煩惱熱。透由持戒,一開始我們是淨除了身、語的惡行,並且更進一步的,我們能夠慢慢的對治我們內心當中造惡的動機,也就是煩惱。這一點就如同是我們洗一件骯髒的衣服,剛開始我們會洗掉比較明顯的污垢,那更進一步的,你多花一些時間、多花一些心力,就能夠洗盡一些比較不明顯、比較細緻的一些污垢。相同的道理,持戒的內涵也是如此,剛開始透由持戒,我們能夠淨除的是身以及語所造的粗分的惡行;更進一步的,透由持界的力量,也能夠慢慢的淨化我們內心當中的一些煩惱。

 

也就是因此,第二句話裡面談到了-亦如月光能除煩惱熱,處眾生中如須彌威嚴。一位持戒清淨的行者,在眾生當中就有如同是須彌山王一般,如此的威嚴。不以力恐眾生咸禮敬。並且這個人,他不必刻意的去對眾生施加壓力,其他的眾生也會對他生起一顆非常景仰、或者是仰望的心而對他禮敬。

 

如是知已於所受淨戒,諸善士夫守護如眼目,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那之前我們是談到了持戒的這個部分,而持界的本質是談到了斷惡之心。接下來,忍為力士殊勝妙莊嚴。以下的這個偈頌,最主要是談到了忍辱的內涵,所謂的忍辱,就是當對方透由某一種方式而傷害你的時候,你的內心要能夠安忍,如果你有能力反抗的當下,或者是你有機會透由某一種方式,而反抗對方的行為,這個時候你能夠修學忍辱的話,這是相當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有時候對方傷害你,由於我們自己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反抗能力,在那當下,我們是不得不忍,所以以這種狀態來修學忍辱,這還不怎麼稀奇,因為你自己沒有能力反抗,所以你是不得不修學忍辱。但是在有一種情況,對方傷害你、你本身有能力反抗對方,但是你在此同時,要是能夠讓你的心平靜下來,而修學安忍的一顆心,這個時候這是相當了不起而且相當莊嚴、殊勝的一種行為;一般在世間的人,如果有這樣的一種情形產生的話,他四周圍的人可能會因此讚嘆他,會覺得說其實他是可以反抗的,甚至說他也可以相同的方式去傷害對方,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所以他是一個好人,或者說他的忍辱、他的肚量很寬廣,我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讚嘆這個人。也就是因此,第一句話當中就談到:忍為力士殊勝妙莊嚴,摧伏煩惱最勝之苦行。這當中有談到所謂的苦行,如果我們想辦法,想要遮止、或者是對治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而觀修某一種法的內涵,這都能夠稱之為一種苦行,因為我們知道要對治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這是何等困難的一件事情,因此想辦法對治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這種行為我們可以稱之為是一種苦行。但是在眾多的苦行當中,透由修學忍辱而來對治瞋恚,這樣的一種苦行是最殊勝的一種苦行。

 

瞋恚毒蛇之敵金翅鳥。就有金翅鳥是毒蛇的天敵般,忍辱正是瞋恚的正對治。遮粗語刀亦如堅韌甲。如果我們能夠如實的修學忍辱,就有如同身上穿著非常堅固的鎧甲,縱使對方透由粗語、粗話想辦法來傷害你,這把利刀也是沒有辦法穿破如此堅韌的鎧甲,這當中都是談到忍辱的種種殊勝的特點。也就是因此,

 

如是知已以諸多正理,修持殊勝忍辱之鎧甲,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下一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精進,精進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擐甲精進、攝善法精進以及饒益有情精進這三大類。這三類當中最主要強調的是第一種精進,也就所謂的擐甲精進;這種精進的狀態是縱使我們自己本身必須墮入地獄道當中受苦,它的時間可能長達幾個月、幾年,甚至多少生、多少劫,我們在內心當中也很願意的要去幫助他人,不管是布施我們自己的身體也好,或是要持守清淨的戒律也好、或者要修學忍辱的內涵也好,縱使我們自己本身的利益可能會有損失,可能會因此而墮入地獄道當中受苦,但是我們也希望、甚至我們也願意透由我們自己本身的力量,而利益其他有情眾生的一種精進狀態。所以在這個當中就有談到:若披堅固不退精進甲。最主要就談到擐甲精進。教證功德增長如初月。如果能夠不斷的在內心當中培養精進的這種意識型態的話,我們內心當中的功德,不管是教或者是證,種種的功德就有如同上弦月般能夠不斷增長。平時修學佛道的當下,我們大部分的人遇到了困難就會退縮,然後就是找一些比較簡單的事情來做,如果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學佛道,你的內心當中教證的功德絕無生起的可能性。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克服這些困難,在克服困難的當下,教證的種種功德才有辦法現起。

 

一切所行皆具足義利。一位肯精進的行者,不管是在行、住、坐、臥的任何的一個狀態,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事情。隨所作事悉皆如意成。並且他內心想要達到的目標,他一定會盡可能、並且盡自己的全力的去完成它。以上是談到了精進種種的特點。

 

如是知已佛子勤修持,盡除一切懈怠大精進,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下一個偈頌最主要是談到了禪定度,在講述禪定的時候,是配合著奢摩他來做講述的。這當中有談到:禪定於心如權勢國王。無始以來,我們是被於內心,也就是被我們的心所控制的,而我們的心又是被煩惱所控制的,我們為什麼會被我們的心所控制?從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得出來,在短短的五分鐘或者十分鐘當中,我們都沒有辦法控制我們自己的內心狀態,我們是完全被內心控制,而我們的內心又是被煩惱所控制的,也就是因為煩惱以及心控制了我們的緣故,我們不想要受苦,但是在此同時還是必須要承受許多的苦;所以這當中就有談到禪定於心如權勢國王。禪定的一顆心或者是奢摩他的一顆心,他是相當穩固並且能夠時常緣著善法的一顆心,透由這顆心他能控制我們的意識型態,讓我們的心大部分時間是緣在善法之上。所以這當中就有特別強調說:禪定或者是奢摩他,他就有如同是一位有權勢的國王,它能夠控制我們的內心安住不動,這當中的安住,是奢摩他能夠安住在善的所緣境之上,並且安住之後,就有如同是須彌山般堅穩而且不動。

 

起定遍緣一切善所緣。如果在內心能夠生起奢摩他,就能夠完全的緣在善的所緣境上。能引身心輕安之大樂。並且透由奢摩他的力量,能夠使我們獲得身、心的種種輕安,並且在輕安之上獲得一種快樂的感受。現今,如果我們拜佛的話,不久之後我們會覺得全身疲乏,思考一件問題,或者思考一件事情,我們也很容易有一種疲累的感覺,這就表示說,我們的身跟心皆無法輕安,也就是沒有辦法隨順我們自己本身的想法而去做一件事情,透由修學的奢摩他,能夠使我們的內心當中,風-也就是能夠淨化我們內心當中「風」的這個層面,那淨化了「風」就能夠獲得身以及心的種種輕安,並且在這個之上,獲得安樂的這種感受。

 

如是知已修持瑜伽王,摧伏散亂之敵恆修定,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我們平時會行很多的善業,但是我們所造的善,為什麼力量沒有辦法呈現出來?這是因為我們行善的當下,內心過於散亂的緣故,我們也時常的去觀修佛法當中的內涵,但是為什麼在觀修之後,果沒有辦法呈現?甚至在我們的內心裡,教證種種的功德沒有辦法增長,最主要的就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沒有辦法安住,甚至說我們的心不穩固,如果你是在這樣的一種狀態當中,縱使你花了多生多劫的時間來觀修本尊或者是持咒的話,實際上觀修本尊或者是持咒的這種能力,是沒有辦法呈現出來的。所以如果你想要讓你的修行得力,甚至說想要讓你所造的善業,它的力量能夠增強的話,你必須透由修學禪定的力量,而讓你的心能夠慢慢穩定下來,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行善。

 

下一個偈頌:慧乃觀照深空之眼目。這個偈頌當中是談到了智慧,這裡面的智慧最主要是強調證得空性的智慧。證得空性的智慧就有如同是人的雙眼,它能夠清楚的看到外境最究竟的本質。根除輪迴根本之勝道。並且想要斷除輪迴就必須要斷除輪迴的根本,也就是無明我執。透由證得空性的智慧,它不僅能夠斷除無明我執,更進一步的,能夠斷除無明我執所留下來的習氣,因此第二句話當中就有談到根除輪迴根本之勝道。

 

一切聖言所讚功德藏。在入行論當中,有強調「此前諸要目,佛為智慧說」。也就是佛陀在宣說六度的時候,其他五度的內涵是為了要配合智慧度而宣說的。為了要讓行者的心相續當中能夠生起了知空性的智慧,而在之前宣說了前五度的法,所以也因此,一切的功德不管是解脫、或解釋一切遍智的佛果,或者是佛所擁有的功德也好,諦道的種種殊勝功德也好,有學、無學的一切的功德,都是透由智慧所開展出來的。而布施等方便的這些內涵,只是我們在修學佛道當中,也是生起智慧時的一種助伴罷了。真正能夠引發我們內心當中種種殊勝功德的,唯有透由智慧才有辦法引發。

 

下一句話:譽為滅除癡暗最勝燈。證得空性的智慧也是滅除愚痴黑暗的一盞明燈。如是知已求解脫智者,發大精進修習此妙道,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下一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止觀雙運的這個部分。

 

若見僅修專注之禪定,無力斷除輪迴之根本。如果我們的內心只生起了堅固的禪定,但是沒有證得空性的智慧作為輔助的話,是絕對沒有力量來斷除輪迴的根本。若離止道幾多修觀慧,亦未堪能斷除諸煩惱。相同的道理,縱使我們的內心當中,有證得空性的智慧,但沒有辦法配合著奢摩他或者是禪定來做觀修的話,也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根本,之前的奢摩他並不一定只侷限在於緣著空性的奢摩他,也就是說,一般而言,我們談到所謂的奢摩他,奢摩他的所緣境可以分為多種,譬如緣著佛像或者是緣著外在的事物,能夠培養我們內心當中的奢摩他。但是在這個地方,「若見僅修專注之禪定」,這當中的禪定,也就是所謂的奢摩他,最主要是談到緣著空性的奢摩他,如果我們的內心當中,有緣著空性的奢摩他,但是沒有證得空性的智慧作為相輔助的話,縱使有緣空的奢摩他,你還是沒有辦法斷除輪迴的根本。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若離止道幾多修觀慧。但是遠離了奢摩他,或者是遠離了禪定之後,縱使你花多的時間來觀修空性的內涵,也在內心當中生起了證得空性的智慧之後,但是因為沒有奢摩他的緣故,還是沒有辦法斷除輪迴的根本,也沒有辦法斷除煩惱。因此在觀修的過程當中,止跟觀這兩個部分應該是要互相的配合,在生起了證得空性的智慧之上,我們必須要能夠與緣空的奢摩他來相互配合而做觀修。

 

並且在之後就又談到:故須究竟通達空性慧,騎乘堅固不動疾止馬。其實在這個地方談到止觀雙修,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譬喻:譬如說我們到寺院裡面,或者到一棟房子當中,我們想要看清楚牆壁上面到底畫的這些東西是什麼樣的東西的話,我們在看的當下,必須要有一盞明燈,而且這盞明燈是處在一種不晃動的狀態下,我們才能夠清楚的看到牆壁上的這些壁畫。相同的道理,如果你想要透由證得空性而斷除內心當中的煩惱,一方面我們必須要生起證得空性的智慧,一方面我們的心也要能夠安住在空性的這種境界狀態當中,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兩者相互的配合,我們才有辦法斷除輪迴的根本。

 

因此在這之後就有談到:故須究竟通達空性慧,騎乘堅固不動疾止馬。在這個地方就做了一個簡單的譬喻-古時候人要出外打仗的時候,他是必須要騎馬,而這匹馬就有如同是奢摩他或者是禪定,而騎在馬上的這位將軍或者是這個人,就有如同是智慧般。

 

執持離邊中觀智利劍。這個時候騎在馬上的這個人,他手上所持的劍是中觀的正見。透由中觀的正見才有辦法破除一切常邊以及斷邊的種種邪執,所以最後一句話裡面就有談到破除一切邊執所緣境;這個地方最主要強調的觀念,就是強調止觀雙修的這個部分。

 

更以如理觀察廣大慧,增長了悟空性之智慧,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下一個偈頌:非僅專注修持能引定,即由如理所行妙觀察,

 

            亦見堪能引發緣空性,無動至極堅固三摩地。

 

            是故於此止觀二雙運,勤修習者乃是最稀有,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之前在前半部當中,有談到非僅專注修持能引定,即由如理所行妙觀察。透由了知空性的內涵,我們能夠將心緣在空性之上,而在內心當中生起緣空的奢摩他,這是有辦法達成的,但是在緣空的奢摩他之上,也就是我們的心完全的安住在空性的狀態當中,在這個狀態裡,要能夠辨別空性內涵,或者是思惟空性的內涵,透由思惟的力量,而引發的毗婆舍那是相當困難,而且以這樣的方式如果能夠生起毗婆舍那的話,這是相當殊勝而且相當稀有的一種方式。所以這段偈頌當中,最主要是有談到說,緣空的奢摩他,透由稍微了知空性的內涵之後,如果你將心緣在空性的狀態當中,是有辦法生起緣空的奢摩他,這一點是比較容易達到的。但是在緣空的奢摩他之上,也就是我們的內心完全安住在空的境界,或者空的狀態裡面,我們要能夠再一次的去思惟或者分辨空性的內涵,而透由思惟、分辨的力量,而引發的毗婆舍那,這是所謂的止觀雙運的內涵,這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之前緣空的奢摩他是存在的,也就是在我們的內心當中,確實有緣空的奢摩他,但是在緣空的奢摩他之上,要能夠以緣空的奢摩他去引發所謂緣空的止觀雙運、或者是緣空的毗婆舍那,這適合等困難的一件事情。

 

下一個偈頌:定中修習如虛空空性,後得修習如幻化空性,

 

            稱讚雙運智慧與方便,能達菩薩勝行之彼岸。

 

首先,在這個之前,我們先談到緣空的止觀雙運,或者是證得空性的毗婆舍那,要是我們的內心當中,能夠生起證得空性的毗婆舍那,或者是緣空的止觀雙運的話,我們就能夠進入三乘道的加行道裡面,不管是聲聞、獨覺或者是大乘的菩薩,要從資糧道進入加行道的第一個關口,就是他必須在他內心當中生起緣空的止觀雙運,或者是證得空性的毗婆舍那,這是第一個關口。並且在生起(進入)加行道之後,會依次的生起煖、頂、忍以及世第一法這四種不同的加行道,透由這四種加行道的增長,如果能夠現證空性的話,就表示說你能夠進入三乘道的見道裡,見道是以現量的狀態來證得空性的,在這個之前,不管是資糧道或者是加行道,證得空性的行者在證得空性的當下,是必須要與空性之上的異共相相配合之後,也就是摻雜著異共相才有辦法了知通達空性的內涵。但是在進入了見道之後,此時行者他的內心當中,是能夠透由現量來證得空性的道理,所以這當中的第一句話定中修習如虛空空性。這當中的定,就是談到了見道入定的狀態,在見道裡,入定的行者緣著空性的時候,就有如同緣著虛空般,他能夠遮止所有世俗的影像,在遮止世俗的影像的同時而現證空性的內涵。

 

後得修習如幻化空性。並且在出定的時候,他所看到世俗諦的這一切,就有如同是幻化的空性,這當中的幻化就有如同是我們看到彩虹的那種感覺。出定的這位行者,在他四周圍他所觀見的這一切世俗諦的法,在看到的同時,就會有一種如同看到天空當中的彩虹,或者是看到魔術師在變現出種種幻化的那種感覺;他並不會在內心當中對於境界生起一種強烈的執著,也不會認為境界本身是以很真實的狀態呈現出來的。所以這就談到了,在出定的一位行者他面對世俗的境界的一種狀態。

 

稱讚雙運智慧與方便。因此不管是修學大乘或者是小乘的行者,在入定以及出定的狀態當中,都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在面對所謂的空性或者是一般的世俗諦。那這當中以大乘的行者而言,稱讚雙運智慧與方便,就是在入定以及出定的狀態當中,來修學智慧以及方便的內涵,透由如此的修學,能達菩薩勝行之彼岸。

 

如是知已諸具智慧者,不恃片面之道而自滿。就如同一隻鳥,必須透由兩隻健全的翅膀才有辦法飛翔在天空當中;相同的,想飛到佛國的彼岸,我們自己本身也必須要同時修學智慧以及方便這兩種道次第的內涵。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下一個偈頌:如是於此因與果大乘,二種勝道所需共通道,

 

            如實生已依善舵手怙,趣入續部教法廣大海,

 

            修習圓滿殊勝之教授,獲此暇身具足大義利,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這當中有談到因的般若密乘以及果的金剛乘。那這兩種道都是必須要建立在因,也就是般若密乘的這個共道之上,因此顯教或者是般若密乘是這當中所謂的共通道。在共通道的基礎之上,我們必須要能夠修學密法,這個時候,在修學密法之前,要找尋一位具量的上師,並且在上師的面前獲得灌頂,接受了灌頂之後而如實的修學密法。以這樣的一種方式:獲此暇身具足大義利,以這樣一種方式來修學密法話,才不會白費我們當下所獲得的暇滿人身;並且也希望透由這個人身能夠快速的成辦種種殊勝的利益。

 

最後一個偈頌:造此正為修習自心故,之所以會造下菩提道次第攝頌的這部論,一方面是我希望能夠對於整個成佛的道次第有更深厚的體會;兼為利益諸餘善士夫,並且我也希望能夠利益到我以外的一切有情眾生。諸佛所喜圓滿清淨道,淺易宣說所獲諸福德,而在當下我所造的這部論典裡面,是以很簡單的方式來為大家介紹諸佛所歡喜,並且相當圓滿的一條清淨善道。因此在介紹的過程當中,我所累積的一切福德,我都希望能夠回向給一切的有情眾生。

 

祈願一切諸有情含識,永不離此清淨妙善道,

 

瑜伽行者我亦發是願,汝求脫者亦應如是發。

 

那就如同大師他是如此的來發願,而我們修學的弟子也應該如同大師一起發下如此殊勝的善願。

 

今天在這個地方將菩提道次第攝頌的講說傳承傳給諸位,以我自己本身而言,菩提道次第攝頌的傳承,我從達賴喇嘛法王尊者以及■永真仁波切的座前,我都有獲得這一方面的傳承,甚至說在過去藏地,我也曾經在上一世的■墀江仁波切的座前,獲得道次第的八大教授所有的傳承。也因此,在道次第的八大教授當中,就有包含了菩提道次第攝頌的這部論文,今天在這個地方很榮幸的能夠將這部論的講說傳承傳給諸位,實際上這個傳承是相當的殊勝,並且說實在的,以這部論本身而言,是造者,也就是宗大師在生起了證量之後所造的一本論著,所以這本論當中的每一句話,都有絕對的加持力。而今天在這各地方將這部論的講說傳承傳給諸位。

 

而實際上,在場有很多的人都是以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甚至有很多的人,你們都是常師父的弟子,有機會能夠在常師父的座前,聽聞菩提道次第 廣論的 教授。那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這本論著呢?以現場而言,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信眾,你們抱著強大的信心而前來聽法,甚至說在場也有以鳳山寺住持為主的諸多法師們,你們也都來到這個地方來聽我講經說法。

 

但實際上,在常師父-也就是你們的恩師圓寂之後,你們必須以一種報恩的方式,來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這本論著。在師長還未圓寂之前,常師父他有許多弘法利生的事業,這當中包含了園區、學苑以及僧俗二眾一切的佛法活動。那就如同世間人,父親的未完成的心願,應該是透由兒子來承辦的一般。相同的道理,上師未完的心願,也應該由你們這些弟子好好的來承擔。

 

雖然常師父圓寂之後,在承擔教法或者是修學佛到的過程當中,你們一定會多多少少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在遇到困難的同時,應該是要想辦法克服這些困難,並且以一種不退轉的心念來修學佛法,以這種方式來學習,我們才能夠報答師長對於我們所付出的這一切。雖然常師父他暫時的離開了你們,但是常師父他所講的錄音帶,或者是有很多的手抄稿的著作,是你們現今還有辦法聽到或者是閱讀到的。對於這方面的內涵如果有不清楚、不了解的部分,你們也可以去問其他的人,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不斷精進努力的修學,想必對你們還是會有絕對性的幫助。

 

而實際上,當我們在探討佛法是如何的傳入藏地或者是漢地的時候,我們都知道當佛法還未傳入藏第之前,是先傳入了漢地;並且在漢地當中,佛法興盛了一段時間。接下來,當佛法進入了藏地之後,佛法也在藏地當中興盛了一段時間。甚至到現在,我可以看到有很多的藏傳師長,也就是這些上師們會為漢地的這些弟子講經說法,而跟漢地或者是漢人結下這段法緣,這也是相當殊勝的。並且在佛親口授記的一些經文當中,不管是在般若八千頌、或者是其他的經文裡面,我們都可以在在的看到佛有授記到說:將來祂所傳下來的教法,會在北方宏揚開來。

 

因此,這一世的達賴喇嘛法王,在處理西藏政治這一方面的事情的時候,會顯德格外的小心而且謹慎。法王他會時常講到如果藏地的政治是純粹的政治的話,他根本沒有任何的必要、也沒有任何的理由來插手管這興事情。但實際上,西藏當地的政治是與西藏的教法有絕對的關係,所以因此他今天會以這樣的一種面貌呈現出來,並且會插手管西藏當地政、教這兩方面的事情,也是有絕對的原因的。因為就如同佛受記般,如果教法真的能夠在北方宏揚開來的話,這對於全世界的眾生而言,是有絕對的幫助的,雖然現今在西方各國,有很多的西方人他也升起了絕對的好樂而修學佛法,但是否能夠產生很廣大的效益是有待考慮(觀察)的一件事情。但不管怎麼說,在場大部分的人,你們都有宗教信仰,甚至在眾多的宗教當中,你們選擇了佛教作為你們本身的宗教信仰;既然在修學佛法的過程裡,你對佛法能夠生起些微的信心,就是透由這一點點的信心,我們應該要好好的來修學佛法,以一種精進的態度來修學的話,相信透由佛法的內涵,對於各位都一定會有所提升。因此我們必須要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學佛法的內涵。

 

我們這次的講課就到此告一個段落。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