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9/01/18   報導

 

瑪倉法王  貢日噶瑪仁波切簡介

                                                          

殊勝尊貴的活佛-瑪倉法王第十二世貢日噶瑪仁波切出生於景色秀麗的西藏芒康地區,為當今藏傳佛教瑪倉噶舉派第三十八任傳承持有者; 承自瑪倉噶舉派創始者曲傑瑪巴謝樂怡希(1134-1203)代代嫡傳從不間斷的法脈。法王精研熟讀佛法與博通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經籍,其著作被收藏於印度達蘭薩拉的西藏圖書館; 著作之一的『瑪倉菩提道次第廣論』除了深入淺出有系統地圓滿學修道次第的體系,總結所有經義以及各宗派觀點,在對於佛法中最為甚深的難點-空性更有獨特實修見解; 各修行要訣,依著次第和盤托出,是一切修行者修持的珍貴指南。法王作育英才, 西元1993年返回西藏芒康建立百年以來,芒康內第一所提供教育、醫療的佛學學院與孤兒院,教授佛法與西藏醫學,饒益眾生無數。自西元2008年後長居於英國長達十年深居簡出整理傳承上師們的修行心要、瑪倉大手印前行、瑪倉大手印、那洛六法與著『瑪倉菩提道次第廣論』、『瑪倉廣論精髓』、瑪倉噶舉各本尊修法儀軌與薈供儀軌等等。在西方國家漸漸培養出許多優秀的佛學老師或行者,堪為現代傑出的佛學學者與佛法實踐行者。此世由達賴喇嘛、薩迦法王、寧瑪法王楚西仁波切認證為虹光大成就者第十一世貢日噶瑪仁波切的轉世

 

西元1964年,藏曆木蛇年,瑪倉法王第十二世貢日噶瑪仁波切出生於西藏芒康育坡村村莊。其父親貝瑪甲措為尊者第十一世貢日噶瑪仁波切的在家弟子,在貝瑪甲措成為一位誠心奉獻的在家弟子之前,貝瑪甲措曾於孩童時期在陽日卓瑪山與仁波切相遇並欲隨仁波切出家。

在法王出生的一年前, 蓮花生大士在夢境中告訴貝瑪甲措,他將最近會有一名兒子,必須對他傾注超凡的教養。貝瑪甲措謹記在心。

草原上的草漸漸長了起來,綠意盎然、百花爭艷。轉眼,族長貝瑪甲措之妻央鐘已九月懷胎近臨盆日。六月中旬的天氣涼爽乾燥,讓人身曠神怡,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因瞬現的彩虹平添幾分姿色,好美! 貝瑪甲措這天提早誦經完後,倚靠著椅子漸漸入睡,睡中一位騎乘俊逸靈敏山羊的威武護法來到貝瑪甲措面前,叮嚀他不可忘記蓮師之前所託。貝瑪甲措之妻央鐘在夢裏見一位莊嚴美麗的女子自天空徐徐而降,託付一團似奶油的東西給她。當朝陽上昇時,貝瑪甲措與妻子央鍾甦醒時,法王竟已呱呱落地了,且包於肉團中。當產婆剖開肉團,法王坐於肉團裡,身上洋溢著無比的清香且明顯浮印著"拱塌"痕跡由左肩至右膝蓋上。

密勒心子悲海轉法輪    乘願綻放覺如淨蓮中

掌教宣法眾生霑甘露   似是明燈照耀五濁中

(寧瑪派法王楚西仁波切所題(1996))

 

當法王三歲時,貝瑪甲措領著他到附近山區過夜旅遊。翌日清晨,當他們步行返家時,走到一個岔路上,其中一條路是直接返抵村莊的路。在此時,法王堅持走另一條路,貝瑪甲措因而看見遠方飄揚的經幡。貝瑪甲措即刻意識到,此路是通往他的上師-第十一世貢日噶瑪仁波切的閉關之處。

出於好奇,他問兒子:「你的家在哪呢?你可以帶我前去嗎?」就這樣,這男孩牽著其父親的手抵達閉關處。貝瑪甲措再問:「是誰居住在如此沒有窗戶或門帘的地方呢?」他的兒子回答:「像我一樣沒有翅膀的鳥所居住的呀。」男孩接著請他父親喝茶,當貝瑪甲措指出此處並無水源時,其兒子帶領他至關房外盛天然泉水,說:「父親,水在此處。」此時,貝瑪甲措確信他的兒子就是上師的再來轉世!

在當時情勢下,統治中國的共產黨禁止西藏的宗教與文化信仰活動,但貝瑪甲措不畏惡勢與危險,決心要讓其子接受正式的教育。芒康地區有一位極富有聖名的瑜珈士曲札甲措,隱居於山林中。因此這天半夜,他連夜帶著孩子前往拜訪這位瑜伽師。當人靜半夜時,三人悄悄地來到瑜珈士曲札甲措門前,而曲札甲措早已知道今晚會有貴客蒞臨,已依循西藏尊貴的法王來訪的待遇,先將屋內清潔,沿路用藏香薰染,並鋪上紅毯,備好上等酥油、珍饈佳餚與茶等候。不僅以法王之禮,更用上師之禮來門口迎接。自此以後,每當夜深人靜時,法王與哥哥格西丘殿便悄悄地來此學習。

當法王年滿十二歲時,中國政府放寬對於西藏的限制,法王與家人自此能夠較自由旅行。貝瑪甲措便帶法王與格西丘殿至卡瓦格博(Kawagarbo)山區,據傳聖哲蓮花生大士與密勒日巴皆於此聖地修行。區域山間有一著名聖陵,其旁已經枯竭的山泉,傳說中唯有活菩薩蒞臨時泉水才會湧現。當法王來訪時,清泉瞬時大量湧出,村落長老們更前來展現敬意迎接,並且表示他們已經於夢中知道法王的光臨。

在印度研讀佛法十三年後,1993年法王在達賴喇嘛與薩伽法王的祝福下,順應父母與鄉民的請求回到西藏芒康弘揚佛法。當法王返抵芒康時,即使當天天候冷峻嚴酷,但約有一百名僧侶與眾多村民前來迎接,並以煙供粉、酥油、牛奶與鮮果致敬。法王在家鄉創辦佛學學院與孤兒院,講授佛法並且讓他們與現代科學接軌,培養孤兒們研習西藏醫藥學。 百年以來,這是康芒內第一所提供教育、醫療並且協助地方社區的佛學學院。

仁波切一路於旅經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尼泊爾、不丹與台灣、英國,致力弘揚佛法與延續瑪倉噶舉歷代上師代代相傳的心法,饒益眾生,為重建瑪倉噶舉佛學院而奔波,與從不間斷地照顧弱勢家庭與孤兒。自西元2008年後長居於英國長達十年深居簡出整理傳承上師們的修行心要、瑪倉大手印前行、瑪倉大手印、那洛六法與著『瑪倉菩提道次第廣論』、『瑪倉廣論精髓』、瑪倉噶舉各本尊修法儀軌與薈供儀軌等等。在西方國家漸漸培養出許多優秀的佛學老師或行者,堪為現代傑出的佛學學者與佛法實踐行者。在台灣與英國,皆有設立瑪倉噶舉佛學中心轉法輪。 倫敦肯頓市長與各重要佛教中心會長皆蒞臨英國瑪倉噶舉倫敦佛學中心開光,西藏流亡政府前總理桑東仁波切來信祝賀。西藏流亡政府立法院院長、副院長為瑪倉噶舉官方網站揭幕。

 

後續:

曲傑瑪巴的心子-卓貢仁千(1170-1249) 於1200年在藏東芒康興建中陀內薩寺。曲傑瑪巴與卓貢仁千雙雙於寺院內教授無數學生、更有數以千計的弟子於此研讀佛法與閉關,即身成就者眾多。卓貢仁千晚年預知瑪倉噶舉未來將會遭遇障礙與破壞,他發願轉世護傳承,饒益與此傳承有緣分的行者,並預言轉世至以“噶瑪”為名化身時,肩負瑪倉噶舉的復興。其預言在1639年發生,蒙古軍隊摧毀兩所寺院,雖經重建,卻於1718年再度受準噶爾蒙古人破壞,教派自此進入式微。然即使歷經顛簸,法脈仍代代相傳不受間斷完整地傳承至第十一世貢日噶瑪仁波切,於後經認證為卓貢仁千的轉世。

乘願轉世十六生,境域無盡眾生護,

後歷經逾七百年,噶瑪之名我示現,

芒康噶陀草原上,雖建寺院被魔毀,

十八障礙險脫後,瑪倉之名復燃旺,

大禁行名揚過海,怙渡無量有情眾.

                                                                                                   卓貢仁千尊者所預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