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頁|第二頁回首頁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異同
『藏傳佛教』與『藏密』之不同
『紅教重修持。黃教重教理研究。』此話對嗎?
藏傳佛教各教派之間不同點在哪些方面?
進入佛門的第一大法是甚麼?
『佛教只關心來世,不關心今世』此話對嗎?
修密法需要具備甚麼樣的條件?
為甚麼說佛教不是迷信?
有人說:『藏傳佛教寺院是靠錢求學的,沒錢的人學不了法,只能當苦工。』情況是這樣的嗎?
學佛的人可以經商嗎?
念佛必須吃素嗎?
學藏傳佛教如何入手?
佛教的人生觀、宇宙觀和價值觀是甚麼?和其他宗教有何區別?
不受戒,但依戒修行,能否成佛?
何法是成佛之法?
佛經是文字般若,對開悟沒有作用?
禪宗的『見性成佛』和密宗的『即身成佛』有何不同?
自創的佛法是不是佛法?
佛法修證成就的高低是什麼?
無信仰的人能不能學通佛法?
認識到緣起性空的道理和見性開悟不同
在高科技社會,佛教為何能有廣泛的信仰?
佛教和自然科學有何異同?
佛教是講諸法性空的虛無主義嗎?
生命轉世之說,如何證明?
『命由心造』這句話符合佛教的觀點嗎?
佛教是向往來世,不重視現實的消極宗教嗎?

學佛『以心為本』的說法和『萬法唯心』的說法是否相同?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相同的方面:
【一】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屬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通特點,如承認四法 印皈依三寶,四眾弟子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破除三界煩腦,追求解脫與苦因等等。
【二】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因此有大乘佛教的共通特點,如以利益眾生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以六度修福慧資糧,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無二正見破障,追求不同於小乘佛教的不住二邊涅盤等等。
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 藏傳佛教是顯教菩薩乘和密教金剛乘合二為一的教派,而漢傳佛教是大乘顯教。唐代雖然譯過一些密經,但皆屬下部密,且早已絕傳。有人將淨土宗歸為密宗,但從教義上來看恐怕難以成立。藏傳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其密法是無上密,所謂即身成佛之法也只有在無上密法中才有,因為下三部密中雖有多種成就的修法但都沒有幻身和光明識的修法,即生成佛卻離不開這兩種成就。
【二】 藏傳佛教各派都以龍樹中觀見為主,雖然各派對中觀二諦義的理解方面有天壤之別,但沒有一個尊唯識見者。唯識學研究只是為了從反面認識中觀真理。漢傳佛教早期的天臺、三論、禪宗等教派都持中觀見,唐玄奘法師出唯識宗門,在弘揚法相唯識學,對唐以下的漢傳佛教影響很大;六祖解說事理契合中觀,但後期禪家輕視經教,雖言重理,但不學經論而所得之「理」,也很難說清楚是怎樣的「理」。現在的漢傳佛教大部份是淨土宗,其認為:理深解微,末世斷惑證理甚難,乘佛愿力,往生淨土為易行之道,因此,不習中觀唯識之理,只誦經典、佛號求往生。由於這些原因,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事理二諦上見解有很大的差異。
【三】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由於各自所處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信眾的生存條件、生活習俗不同,因此在飲食起居、典章制度、寺殿佛像的造型風格、信仰習俗、信眾的心理素質等眾多文化內涵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總而言之,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之間雖有這些不同,但在本質上沒甚麼不同,其有不同之處,也只在非本質的方面表現。


『藏傳佛教』與『藏密』之不同
『藏傳佛教』與『藏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藏傳佛教包括顯宗菩薩乘和密宗金剛乘兩部分顯以『三藏』為經典,教授戒定慧三學,成就顯宗四身佛;密宗以『四續』為經典,教授四部瑜伽,成就密宗雙合七支持金剛佛。雖然雖然藏傳佛教從總的方面來看,都主張先顯後密,顯密結合,但各教派也有不同的側重點,如噶當派主修菩提道,不倡學密;薩迦、噶舉、寧瑪等主修密法;只有格魯派主張顯密並舉,因此以藏密來稱呼藏傳佛教並不確切。


『紅教重修持。黃教重教理研究。』此話對嗎?
『紅教重修持。黃教重教理研究』的說法是不合實際的。以理管事,以事正理。任何一種高層次的修持,都不能不以掌握相應的高深理論來進行指導;同理,一個重試研究,掌握高深教理的教派,也不可能不懂得解行並重的道理和學習教理的[真正目的是甚麼。正確的修持需要有正確的理論來指導;高深的理論必然隨應著高深的修持。這是個顯見的辯證道理。在實際上,寧瑪派(紅教)真正大德圓滿的高僧都是解深道高的善知識。而格魯派(黃教)不但在經典教理的研究上有卓越成就,在密法的修持上也是博采眾長的。


藏傳佛教各教派之間不同點在哪些方面?
藏傳佛教各教派之間不同點在以下兩方面:
【一】 各個教派所修的經典、法的種類、教授傳承不同,形成各自的修學重點 和特色。
【二】 對正見的認識方面各教派之間在存在分歧。自古以來佛教內部各教派在皈依三寶、持戒、行善等事法方面沒啥差別,但在涉及空有等哲理正見方面則存在許多分歧。會產生分歧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客觀上的原因,理論是高度抽象的認識境界,是超超思維和語言的境界,所以說:『真實理論非分別思維對象』。在從主觀來看,人類的一般分別思維對超理性的真理很難瞭解,加上人們的認知能力,粗淺的研究和深細的研究、學識等方面的差別,對同一句經文、概念,就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因此產生了他空、自空、非空非有、非思言境等許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釋。這便是各教派相互爭論不修的原因了。


進入佛門的第一大法是甚麼?
進入佛門的第一大法是皈依法。三寶皈依法是三乘佛教的入門法,也是包羅萬象,一有俱有,一無俱無的根本法。三乘佛法,歸納成一句話就是皈依三寶。但此皈依並非初入佛門的人所理解那種粗淺意義的皈依,而是指佛法所包含的本源、道路、目標等在內的深層意義上的思想信念皈依。所以許多的藏傳佛教大師曾說:『佛教從入教、發心到成佛的整個過程都是皈依』。所以皈依的意義為:誠信三寶,歸靠求助三寶,一切思想言行符合佛法的要求,以佛為導師以聖潔的僧眾為修行的榜樣。


『佛教只關心來世,不關心今世』此話對嗎?
此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來世是今世的繼續,今世是前世的來世。三世是一個相對的觀念,代表生命流轉的過程。佛教所關心的是一切生命流轉過程和部分眾生從流轉中解脫昇華的特殊過程。而那種只考慮今世利益而不考慮影響未來善惡結果;只考慮今世苦樂處境而不追溯前世因緣,是種見樹不見林的局部觀念。世俗觀念的階段性和支離破碎性便表現在這類問題上。佛教來世的幸福並非一種虛幻的追求,而是建立在今世的道德行為上的造福行為。這種行為為利己利眾行為,本身是立足於現實,有利於自己及社會的今世見效行為。


修密法需要具備甚麼樣的條件?
大乘顯乘和密乘事是大乘佛教不可分割的兩大部分,顯法是基礎,密法是上乘修持,所謂『無顯不入門,無密不成佛』。密法被稱為『快速成就法』,不只密法本身有許多特殊方便修法,而且對修行者的智慧、品行、素質要求很高也是一個原因。所謂:『法的層次高,要靠人的層次高』。
學修密法首先必須具備的三個先決條件:
一、 必須信仰佛法誠心皈依三寶。連顯教之門都未入何論入密教之門?
二、 必須具顯教學修基礎。否則學密如空中樓閣。顯教學修基礎就是阿底峽【道燈論】及宗喀巴【菩提道次第】中指示的三士道修法。若沒有學習菩提道的全部內容,最低限度要學修出世心、菩提心、性空見等佛法三根本。必須在充分認識人間無常,世間充滿弊病,報應不爽等中、下士必修的基礎上激發出出世心和慈悲發心,修舍、戒等般若行,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學修緣起性空大慧,有紮實的顯教基礎。
三、 學修密法前須經合格的灌頂。『灌頂』一詞代表授權、傳法。傳法包括菩薩戒和密宗戒、傳授修煉程序和具體方法。『合格』指合格的灌頂上師和傳承、合格的儀式等。在得到合格的灌頂基礎上,嚴守戒律,在上師的指導下,嚴格依法修持,方能獲得成就。



為甚麼說佛教不是迷信?
佛教是一種實證經驗為基礎的思想信仰體系,它要求人們培養美德,開發真智,用智慧抉擇是非,認識對錯,反對盲目迷信。佛曾對弟說:『眾比丘,善知識,你們要像鍛、切、磨、試黃金以鑒別其真假那樣對我的教言進行鑒別,不能因為尊重我而盲目信從』。
迷信是經不起研究考察的,因此凡是迷信都不允許人們懷疑,要求絕對的信從;不許人們學科學,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教理要求信眾越愚越好。因為迷信說不出合乎邏輯、合乎客觀的教理,因此要裝神弄鬼、故弄玄虛來博得群眾的信仰。佛經中的一些說法如元子論、相對論、事物源起論、天常論等等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都已經證實。有些原理雖然以感性為基礎的實驗方法解決不了,但卻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得到合理的、合乎邏輯的證明。所以人說:『佛教是科學的宗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人說:『藏傳佛教寺院是靠錢求學的,沒錢的人學不了法,只能當苦工。』情況是這樣的嗎?
這是歪曲藏傳佛教學制的宣傳,沒有比這種說法更可笑的!在藏傳佛教的歷史上有許多赴印度、尼泊爾的高僧獻金求法的事例,但並非他們貪財賣法,而是為了顯示密法的珍貴和引起世人對以黃金換取來的密法的重視。但在藏傳佛教的寺院裡,對學生從不收費。進入各寺院聞思學院的學生,根據學僧的水準,都由寺院安排,不能自己選擇。學院外的傳法灌頂師,可以自己選擇,但並不用花錢。有些社會地位高、供養多的上師反而還拿出供養的錢來資助學僧求學。如果要靠錢求學,那像宗喀巴、一世嘉木樣、米拉日巴等靠行乞求學的千萬僧人永遠也登不上大善知識的成就。要想瞭解藏傳佛教寺院的學制和學僧求學的情況,就要查閱各大寺廟的歷史文獻和活佛名僧的傳記,不能相信此種別有用心的宣傳。


學佛的人可以經商嗎?
佛教徒可以經商。而且佛陀釋迦牟尼在世時就有許多經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不論做甚麼事,都要堅持佛門人做人的道德原則,社會公德,要遵守法紀,要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眾,為害社會。凡經商都是為了謀生和營利,沒有營利不會經商。但要把握在道義上及法律上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則會變成惡化,並招來惡報。


念佛必須吃素嗎?
佛教以慈悲為懷,禁止殺生的宗教,以道理和禁戒的角度上來說,不應該吃眾生的肉,應該要吃素。不但修顯宗的人要吃素,修下三部密,特別是修觀音、度母法的,按續部禁戒藏傳佛教也要求吃素。那也許有人問,藏傳佛教為什麼禁止吃肉?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 藏族生活在海拔3千公尺以上,氣候寒冷的青康藏高原上,生存需要食物中足夠的能量。
【二】 藏族以從事畜牧業為生,長期以畜肉及乳酪為食。這樣的生活方式決定了藏族的飲食結構。所以要藏傳佛教要求吃素是很難的。
【三】 佛律中並無完全禁止吃肉,而允許吃三淨肉,就是:眼淨、耳淨、心淨。眼淨指沒有親眼看到殺生的情景;耳淨指沒有親眼聽到殺生的情景;心淨只心中沒有殺生吃肉的意念。
【四】 無上密法中需要酒肉貢品,有將五肉化為甘露的加持法,並不禁止吃肉。有此種種原因,藏傳佛教只要求部分吃肉。但從佛教教義上來看,應該是要吃素的。


學藏傳佛教如何入手?
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系統完整精密的知識理論基礎上的理性信仰,對佛教的起信、入道、證果,不能靠神明的啟示,不能靠盲目迷信,也不能靠幾條咒語和盲修的幻覺,而要靠系統正確嚴密的教理和修證理論的指導。因此,無論是藏傳佛教或漢傳佛教,無論是密宗還是禪宗只要是佛教,他的正確入手處理所當然是拜師,學習掌握系統的教理,按聞思修程序進行。由於這個原因,【菩提道次第】第一章就是『親近善知識』。宗喀巴等藏傳佛教各教派的高僧大成就師所走過的歷程,可以歸結成這樣的一個模式:尋師求法艱苦修持獲得成就收徒傳法,著作立說。


佛教的人生觀、宇宙觀和價值觀是甚麼?和其他宗教有何區別?
佛教的人生觀、宇宙觀的大概括是『四法印』,即: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盤寂靜。諸行無常的『行』指一切有為之法,因緣而形成一切事物。有形的色法和無形心法皆屬行法。『無常』粗分講,有生就有滅,變成無常:細分講,任何事物無一剎那的永恆,在剎那之間有著生滅的變化,生即是滅。『有漏』的『漏』指貪嗔痴慢疑等煩惱,煩惱為諸苦之根源。諸法無我的『我』,指一切事物不依因緣的獨立自性和實際存在的規定性,任何事物包括自己都是眾緣形成之物,並無任何自我實際存在的規定性,所以是諸法無我。『涅盤』指生命消除煩惱,脫離業力轉回的自由平靜狀態,是苦海的彼岸,是人間嚮往的理想境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惡業報不爽,珍惜難得的人生,皈依三寶,戒惡行善,下世求得人天之身,享人天之樂,這是下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雖得人天之樂,也終究無常,想要常樂,就要脫離苦海。因此,修德修慧,追求脫苦涅盤,這是中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轉回無窮的生命邏輯中得出一切眾生曾經是自己的父母的結論。為報父母之恩,放棄自己的苦樂,盡心盡力,為眾生的利益服務,為最大限度的利樂眾生,一心一意追求成佛,這是上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佛教分大乘小乘,小乘的價值觀是約束自我諸惡莫做,大乘的價值觀是無我無私,奉行諸善,利益眾生。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差別是別的宗教信仰上帝,認為上帝是萬象眾生的創造者、造物主、人類的拯救者、救世主,一切苦樂靠上帝。佛教認為眾生的業力創造世界,也創造自身。世界上沒有造物主,生命是自己的創造者、拯救者,覺悟要靠三寶的啟示,離苦得樂要靠自身的努力。


不受戒,但依戒修行,能否成佛?
佛法的『法』,含法規和法則。要想修佛道,必須按經典法規辦事,一般情形下沒變通之法。經中說:『善戒如大地』。萬物生長離不開大地,世與出世的一切善功德都生於戒地,依於戒地。無戒地一無所成。因此,進入佛教之門是皈依受戒。無論大小乘共有的分別解脫戒,還是大乘菩薩戒,密乘密戒都要經過受戒的程序。八類分別解脫借即男女比丘戒,男女沙彌戒,男女居士戒,正學女戒,一日戒等必須按律法規,在具戒德,合乎傳戒的戒師面前受戒,否則,無戒傳乘不生戒體。不經過接受的自動持戒行為在律中稱為非善非惡的『中性法』,不具善戒的功德。對於菩薩戒唯識及中觀兩派主張完全不同。唯識派主張,受菩薩戒者必須先受分別解脫戒,不具備受分別解脫戒的眾生,理所當然沒資格受菩薩戒。中觀派傳乘,沒有先受分別解脫戒的先決條件,授戒的對象也沒限制,只要願意發心者皆可受菩薩戒。在不具傳戒師的特殊情況下,可在佛像前自己發心受戒。密戒必須經過灌頂,在上師及佛祖前受戒,恢復壞戒也必須在佛祖前進行自入灌頂。


何法是成佛之法?
從大方面來說,一切佛法都是成佛之法,但有些是直接成佛,有些是間接成佛;有些是主要法,有些是從屬法;有些是快速成就,有些是常速成就。想要成佛,就要先知什麼是佛,簡單來說,佛是心續消除煩惱所知二障,達到徹底純淨的狀態-『法身』。法身如法身如太陽光明本質,報身如太陽的本體,化身如普照的陽光。三身合稱色法二身。二生的成因是智德兩種資糧:色身的因緣是福德資糧,法身是因緣資糧,二資糧缺一也成不了佛。福德資糧指大悲心引起菩薩發心和捨戒忍等般若大行;智慧資糧是悟緣起性空,修二無智。簡而言之,真正的成佛之道只有兩條,即菩提心和二無智慧。【文殊親教】中說:『成佛之道雖有多種,但最根本只有三條。即出世心、菩提心、和性空智慧』。這三條是全部佛法的精華。想成佛就要修這三根本道。


佛經是文字般若,對開悟沒有作用?
文字般若是指佛經和一切講解般若義理的佛法論著和說教言論;道般若是指修證般若的實踐過程、五道、十地等;實相般若是指佛陀獨有的遍及一切的最高智慧。文字般若如地圖和地理知識,既不是行走的實踐,也不是達到目的地真實景物的感受。但如果不掌握地理知識、沒有地圖,怎麼能確定方向、距離和路線?怎能保證不誤入歧途而順利到達目的地?文字般若和言教雖不是真般若智慧,但它都是開發、培育真智慧不可缺少的。


禪宗的『見性成佛』和密宗的『即身成佛』有何不同?
禪宗的『見性成佛』就見性二字講,只獲得性空正見。是成佛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佛不但要有見性智慧,還要有福德資糧為因緣的報身化身,及色身。單一的見性智慧是大小乘所共有的,只能破除粗分的煩惱障,獲得小乘的四果。成佛還要完成大慈大悲心和利眾成佛心(菩提心)為動力的六波羅行,即菩薩大行。見性真智是破除見惑獲得的成就,在見道時就可以獲得,但其圓滿在佛道,即無學道。見性到成佛,其間還要經過一地到十地的修道。按【現觀庄嚴論】的觀點,從見道到十地,要經過兩個阿僧祇劫的修持。所以說,成佛必然見性,見性未必成佛。密宗的『即身成佛』是今生今世成佛。成佛是指成就破除二障、具備色法二身的真佛,非指單一的『見性』。一生能完成相當於三個阿僧祇劫的福誨資糧,這正是密法不可思議之處。但即身成佛不是一切密法的特點,在四部密法中,只有無上密才有即身成佛之法,但修無上密的人未必都能成佛,原因是即身成佛需要具備許多條件,並不是隨便唸咒、觀想就能成佛。如宗喀巴大師所說:『密法光靠法的特殊不行,還要修學密法之人的根器特殊』。又說:『具備顯法三根本修證基礎的修密弟子成就的速度比單修顯法的人快,不具備顯法三根本修證基礎的修密弟子成就的速度反而比單修顯法的人慢』。因為,顯法雖然成佛速度慢,但可以成佛,但單獨修密法成不了佛。


自創的佛法是不是佛法?
佛法指佛陀所傳之法。佛法分顯密兩部分,顯法佛經為三藏,即經、論、律三藏;密法佛經為四續,即事、行、瑜珈、無上瑜伽等四續經。三藏、四續都是佛陀所說或大乘菩薩所說,而佛陀親自認可之法,是佛祖示寂後,由菩薩、阿羅漢大弟子經過數次集結、整理成文字資料而流傳下來,後來又翻譯成各種文字。凡是顯宗佛教都有三藏經典和龍樹、彌勒、無著、世親等佛陀親自授記解經的大菩薩所作的經論的經典根據;凡是佛弟子所作的論釋,都是佛經的解說,沒一樣是自己新創的;凡是密法都有密續部佛經的根據。佛法只有立教、宣傳的教主才有資格說,因為佛法是斷二障,證四身,獲遍知的無漏大法,只有親斷二障,親證無上果位成就的佛陀才有現量經驗和說法的『四無礙』和『四無畏』智慧,別說無明覆蓋的凡人,就連十地菩薩都沒有創造佛法的資格。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那些所謂的自創、自悟之法,都是魔入心竅,弄虛作假,亂法害人者所為,一律不可信奉。若信奉宣揚此虛法便違犯三皈戒律而毀壞善根。


佛法修證成就的高低是什麼?
佛教修證成就的高低從總方面講,就是戒、定、慧的修證成就。『戒』的修證成就是戒惡行善的行為。戒惡就是戒除自己污染清淨心性的貪心、嗔恨心、無明心、傲慢心、懷疑心、不相信善惡報應之類邪見等惡行惡習氣;行善就是以慈悲心、利眾心為基礎的無私無我的利眾善行。『定』的修證成就就是心情平靜,排除散亂思想不受喜怒哀樂情緒的干擾驅動,應用自如。『慧』的修證成就是,獲得無分別的直覺自然功用,智慧如日當空,'光明普照。佛教修心成就主要看戒、定、誨的修證成就。普通的學佛弟子修佛有無成就,就看思想行為符不符合戒惡行善的原則,能不能在利害得失面前表現出超然的解脫姿態,能不能做到誠實暗言行一致等等。至於五眼、六通之類,只是定慧的一種境界的標志,不是學佛追求的目標。若無菩提心,神通再大也進入不了菩薩乘之門。若無真誠皈依信念,雖有神通也無法超越世間有限神通的範圍,改變不了下墮惡道的命運。神通猶如泥像鍍金,只是表面的富麗堂皇;菩提心有如純金,做成任何形狀都不失去其價值。


無信仰的人能不能學通佛法?
學佛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對佛教有信仰的人,從信仰的角度學習佛法;一種是研究知識學問的人,從瞭解學問知識的角度學習佛法。有信仰的人通過深入學習佛理,可以客服盲目的信仰,樹立起理性的信仰。從研究學問知識角度學習佛法人,也有幾種情形:一種是在學習佛法之前受過反佛思想教育,思想上已形成頑固的偏見,不能客觀的對待佛教,這類人根本無法獲得佛教正見,無法精通佛理;一種是雖然接受各種邪說的影響,但卻有分辨能力,不受邪說影響,一進入佛學之門就會認識到佛教哲學的合理性,自然而然皈依佛法,這類人能從正確角度來看待佛教,能掌握佛理的奧妙;還有一種既無信仰,也無理性思維的辨別能力,學點佛教知識卻不求甚解。總之,任何一種真正的理論都是與實踐相結合,只憑讀書無法達到真正精通,作為重實踐的學問,佛學更是。


認識到緣起性空的道理和見性開悟不同
從理論上認識緣起性空說的道理是理性上的分別作用,見性開悟是一種非理性的直覺經驗。前者是世俗智達到的境界,後者是自生聖智的境界。理性分別作用是抽象的思維,如分別思維認識『蜂蜜』,只是概念性抽象的認識,無法真實體驗真實蜂蜜的滋味,也得不到真實蜂蜜,在沒有蜂蜜的情況下也可以想像蜂蜜,在這樣的情況下,蜂蜜只是一個抽像的觀念。非理性的直覺體驗是沒有思維活動,也沒有任何名稱觀念,猶如口嘗蜂蜜,親自體驗蜂蜜的滋味,無論知不知道蜂蜜的名稱和蜂蜜和其他東西的相關連,嘗到蜂蜜滋味都是一樣的,這種體驗是具體的感受,絕非語言概念所表達的抽象概念。世人對蜂蜜這種具體的實物來說,既可以用抽象的思維來認識,也可以具體的感受。但對於心性、物性之類的法性本質,世俗智慧只能達到概念性的理解和想像的接近,所以世間道的最高位,對空性的認識仍然無法超越概念性的認識。只有見道中出世第一智,即聖智才能達到直覺現觀,對空性的直覺現觀,稱為開悟見性。從世俗分別智境,達到無分別現觀聖智境界是一種智能類型的轉變,絕非一般認識程度上的差別。這是一個佛教哲學的核心問題,也是一個語言表達在客觀上受到限制,理解上很容易產生很大分歧的難題。所以被稱為非思議、非言說境。


在高科技社會,佛教為何能有廣泛的信仰?
和平和發展始終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兩大課題。所謂『和平』是指人類的和平生活。人類的和平生活,是傲靠自己維護。和平的反面是暴力和戰爭,其乃是人類的自私貪欲和嗔恨,若不徹底改變人類這種自私貪欲和嗔恨的本性,暴力和戰爭的消除,只是善良人們的願望,很難實現。『發展』總的來說,指人類社會的綜合條件,即經濟、科技教育的發展。有利於人類社會的發展,應該是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協調發展,但西方世界的精神和物質分離的哲學思想誤導下產生純物質主義的自然科學,雖然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資源的開發利用,對社會經濟和物質財富的增強等方面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在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環境污染,創造殺傷性武器等方面產生了後果嚴重的副作用。現代科技發展的地區和國家產生了物質富裕,精神貧乏,犯罪和暴力活動日趨嚴重的不良後果,近幾十年來有許多社會學家和自然學家已開始認識到現代科技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副面影響,西方知識社會對經濟、科技比較落後,但精神文明具有悠久歷史的東方哲學開始產生興趣,心理學研究和現代物理領域、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的研究,證明了古老教哲學觀點的正確性。佛教非暴力思想,保護環境,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愛護動物,視眾生為父母兄弟的慈悲心和利眾奉獻精神才是幸福之本的價值觀和哲學思想在西方世界引起極大的共鳴。人們對佛教的養生益智,開發智慧潛能,調解心理失衡,消除精神疲勞,擺脫內心煩惱,提高精神品質等許多方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藏傳佛教在西方各國遍地開花是佛教在科技社會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有力證明,有人對佛教在現代科技社會得到發展感到不解是受了宗教邪說的影響造成。


佛教和自然科學有何異同?
一、 佛教是社會科學,是人學,是人生哲學,是生活哲學。佛教的主要對象是人,是人的精神屬性,而自然科學的主要對象是自然界,是物質。
二、 自然科學所關注、所研究的是有形的物質,採取的是實驗的研究方法。在佛教的研究對象中有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兩種,對物質方面的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有所不同,但也不排斥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佛教的天文學,物質結構論,萬物無常觀,因果觀,相對觀等在現代科學研究中提供了實驗證明,特別是在原子世界量子場研究中心佛教的哲學觀點得到了高度的評價。在精神世界的研究方面,佛教與哲學有許多相似和相同點,主要使用思辨推理和自證經驗兩種方法,與自然科學沒有可比性。從涵括的範圍來說,佛教是包羅萬象的學問,大至宇宙無量世界,小至基本粒子結構,從有形的現像世界到無形的理念世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應有盡有。因此,自然科學包含在佛教當中。佛教不同於自然科學的最大特點是把物質和精神,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來看,並不像西方哲學家將兩者分開。中觀哲學是最客觀的哲學,它把物質和精神看作是對立的統一體,小至人體,大至宇宙都是互為前提,互相關連的精神和物質的統一體,是眾緣合之存在。物質和精神分離的觀點,不但從社科學的觀點看是錯誤的,就從自然科學的研究證明也是不符客觀的。


佛教是講諸法性空的虛無主義嗎?
大乘佛教講『空』,但空的含義是什麼,不但教外之人不瞭解,教中一般人也只能從字面上粗淺解釋,難以掌握其真正的意思,甚至連那些智商較高的小乘人也不理解空真正的意義。因此,很多人只從字面上去瞭解佛教,甚至學術界的人都認為佛教是虛無主義。但正因為空的意義難解,沒有相當慧根悟性的人會對其意義產生誤解,墮入頑空,導致否定因果報應、善惡和三寶的作用等反造惡墮之業。故對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說空也是違犯菩薩戒的。
佛教哲學將一切事物,即萬法,分為性相兩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觀象,現象就是世俗智能認識到把握到的事物表面現象。『自性』是經過理性思辨才能認識的東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認識到的事物,稱為俗諦,聖智和思辨所認識到的事物的自性稱為理諦。事物的現象按世俗智的標準,全部承認其有,事俗諦如三界六道,器世界和六道眾生,苦集滅道,生死轉回,並力受生,因果報應,世間法與出世法等等,不能說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內,在世俗諦中無法否定它的實際存在。若不承認世俗諦事物的存在,就會墮入否定一切的頑空,這是佛家最反對的。事物的自性有兩種,一種是世俗上稱的自性,如人、動物、山水等等,都有它的自性,因為有這種物自性,才不會相互混淆,才有各不同的形象和作用。對這類物的自性,佛教從不否定。那麼空是指什麼呢?是指一種『特殊自性』的空。『特殊自性』是指一種不依賴任何別的事的單一、獨立、自在的物我自性。這種『特殊自性』觀念是一種無明形成的虛妄觀念,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的自性。實際情況是,包括物質和精神意識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之物。既然如此,怎麼會有不依賴眾緣的單一獨立自在,這自性不就是空嗎?這就是以思辨的方法認識的性起緣空之理,但從思辨的角度認識的空,不是理諦『真空』,而理諦的真空是開悟後的聖智的直覺經驗,不是空有的對立,而是空就是緣起、緣起就是空的空有統一境界,這是思辨智慧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性空的難悟也在此。總之,緣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虛無主義,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為一體的直覺經驗。


生命轉世之說,如何證明?
生命轉世、無始無終的觀點是一切宗教的基礎,也是佛教的思想基礎。若轉世的觀點不能成立,佛教的思想基礎就會產生動搖。因此,對生命轉世的問題,要從邏輯推理和現實證明兩方面進行。先介紹【因明邏輯】論證生命轉世的方法。
一、 生命具有先行同質因,一切事物都是眾緣合成的,事物從本質上來分,一類是物質,一類是精神。物質實體都是物質的基本分子集聚的物質眾緣和合體,精神意識是以極短的時分為單位的生滅連續不斷的意識的續流,如河流、電流,前一剎那的意識是後一剎那意識的同質因,後一剎那意識是前一剎那意識的同質果。剎那意識,前後鄉續,因果連續不斷,便形成生命意識之流。瓜種不出豆,石變不了花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任何事物無因不生。人的意識,也是無因不生。意識和物質,雖然相依,卻非同質。意識中生不出物質,物質中也生不出意識,因果同質性無法改變的事實。從因果必然同質之理可推出,人的意識前因必然是意識而非物質。既然人的意識前因是同質的意識,人在母胎中形成的第一剎那的意識的前因從何而來?作為人的有形的物質肉體,其同質的物質因,來自父母的精血,與肉體相連而性質又完全不同的意識,不會沒有同質先前因,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後一剎那意識,還會有什麼呢?
二、 續流先前因。意識不是物質分子集合體,而是先後相續不斷的續流-意識流。既然意識是續流,不是突然滅亡,而是一種與時間相同的無始無終的生滅連續過程,既然是前後相續的過程,怎麼會沒有先前之流和後續之流,只有現時之流呢?以現實的意識為例也能證明意識先後相續的道理。如識別作用和回憶都離不開先前意識,知識和經驗的累積,也是先後意識連續不斷的證明。意識續流的每一階段,都是總體續流的一個階段,現實生命,從生到死,這一時段也是生命總流轉過程的一個階段,並非全過程。
三、 習性規則。生命活動中的每一種重復的實踐,會變成習性。這種習性,也稱本能。牛犢和象仔剛生下幾分鐘就會找母奶來吃,人和動物的異性相求,也不需要誰來教,這都叫做本能。這種本能習性,若無先天的實踐活動,怎會形成呢?機器人為什麼沒有本能?本能習性是從實踐中形成的,因此幼兒身上出現的本能反應,也必定有先前的實踐活動。若有先前的實踐活動,初生生命的先前實踐活動,不在前世,又怎麼會有可能在今世呢?
四、 前世回憶。回憶是指對過去經驗的事件的回憶。沒有經驗過的事情不會有回憶。現實世界中有許多回憶起前世的兒童,有許多根據會憶認定前世住址、家庭、親人的國內外事例,古今中外的傳說記載,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認定中回憶,也無法斷定否定許多兒童能回憶認定前世的實例。通過邏輯推理和現實事例,完全可以證明生命轉世理論的正確性,能證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樣證明生命定有後世。


『命由心造』這句話符合佛教的觀點嗎?
這句話不完全符合佛教的觀點。佛教認為人的身世命運是自己的業力造成的。『業』指身言意的行為動作,人的行為動作受思想意識的支配,從這個意義上講,思想意識即心在造業上起主導作用。但心在造業過程中起動機的作用,在身業和言業上,若只有思想動機,沒有身言實驗行動,就不構成造業行為,如有殺人心和行淫心,不等於殺人、行淫,也構不成比丘的毀墮犯戒行為。業是惑與行結合形成的,雖有惑(思想意識),若無行(實際行動)造不了業。如為破除思惑的登地菩薩,雖有思惑,但有真智護持,不產生造業的行為,故不會形成業力轉世和墮落。命由心照,若從字面來理解,還會造成心能改變現實命運的誤解,實際上光靠心想是改變不了命運的。若靠心想的意念就能改變命運的話,饑餓的人心想有食物就該得到食物,窮人想有錢就該有錢,這真能辦到嗎?所以命由心造是不合理的。


佛教是向往來世,不重視現實的消極宗教嗎?
這是外人對佛教缺乏瞭解的不當評論。俗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佛教是立足現實,追求長遠的一種高瞻遠矚的智慧性宗教。佛教的目標體系有世間和出世兩類。世間目標是脫離畜牲、餓鬼、地獄三惡道,爭取轉世人天二道和人天之中的富貴、快樂的人天之身。出世目標又分無苦涅盤和成佛兩種。佛教是因果論者,任何一種目標都是建立在實在的因緣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來世的優勝轉世和解脫成佛的目標都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為基礎上的。信教徒的一切行善利眾的道德行為目的雖然是為了來世的幸福和永遠離苦得樂,但善行道德本身影響到今生今世的生活行為。如利眾行為,目的雖然是來世的幸福,但行為本身對現實社會和眾生有益,也與行為人本身有益,如行善利眾之人在社會上倍受尊敬。只關心眼前近利,目光短淺,缺乏長期目標,因此也處理不好眼前事物,如眼前的經濟利益,不斷的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帶來長遠的危害和不相信死後的善惡報應而肆無忌憚的進行危害人類社會的犯罪行為等都是愚昧短見的現實例子。佛教徒為來世和永世的幸福,為眾生的幸福,淡化和放棄自己眼前的利益,鄭是佛教博大的價值觀體現。對人類社會生存發展有益無害的價值觀怎是消極的呢?


學佛『以心為本』的說法和『萬法唯心』的說法是否相同?
以心為本和萬法唯心的含意完全不同。學佛以心為本是佛教界的同一關點,而萬法唯心只是唯識派一家的觀點。
以心為本的觀點並不排除思想意識以外的一切法,即客觀世界的存在,但萬法唯心的觀點,排除了除思想意識以外的一切客觀的存在,即境空識有。因此,不能把這兩種說法混為一談。佛教從本值來說,是以脫苦得樂、去染還淨為終極目標的一種意識型態。苦和樂是思想感受;染和境是是心性的狀態。因此上說,學佛的根本是心。又因,生命的流轉本質是苦,受苦根源是煩惱和造業行為,而煩惱是受染心的心理活動表現,造業行為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身言活動。兩者又離不開心,學佛的根本是修心。因為心明才能分辨善惡是非,心善才會棄惡揚善,心誠才能精進學修,心慈才能利樂眾生。入定是散亂心的排除,見性是心智功能的質變,神通是定心的功能,成佛是兩種菩提心的結果。事事物物離不開心,受心的影響。所以說,修佛以心為本,這句話只是點明了心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並沒有否定心法以外的色法、不相應法和天為法的客觀存在。但萬物唯心指的是哲學上的見解。這種觀點認為一切外境事物都是思想意志的展現,猶如夢中境物,心無二物。正宗的唯識觀,對境空識有,識境無二等有一套比較嚴密的思辨方法。不像現今庸俗的唯識觀說的那樣,公然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把山河大地都說成是自己心識的表現。這種觀點不但違背科學,就連佛教中的中觀、經論派都不予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