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7 09:00:51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之歸敬頌()
 

見悲青增

甲二、造論誓言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複乏理辯教義力。

造論前都會宣誓,宣誓的人會講以前的人有什麼缺點什麼我造這本論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值得一讀。

此偈亦是宗喀巴大師總述學法者的弊端。「今勤瑜伽多寡聞」者把修行和學法別別分開,認為學那麼多沒用,還是要去修才有用,勤修禪的人因為寡聞,所以沒什麼內容什麼修,會修他自認的佛法,但佛法其實沒有那麼容易瞭解,連無著、龍樹菩薩智慧如此之高,都無法靠自力瞭解,必須祈求彌勒、文殊菩薩教導才能夠瞭解。另有些人雖廣聞,卻不會修,將聞思與修看成是水火不容。我的家鄉有一些師父、居士,他們經由灌頂專修某一法門,禮拜、持咒非常虔誠,但跟他們聊幾句,會發現他們沒有佛法的內涵,所以我們會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不過是關在房子裏關了二十幾年,他們也會認為我們為了學佛出家,可是只會辯經,跟別人吵了二十幾年。宗喀巴大師的意思是聞、修二者都需要,缺一不可。

即使是有學有修的,也只是「觀視佛語多片眼」,看典籍時,只看中觀見或只看唯識見,有的就只學顯,不學密,或只學密,不學顯,只修學片面的。「複乏理辯教義力」,有的人瑜伽修得滿不錯,亦多聞、廣閱佛經,但缺乏理辯分析的能力。因此無法全面完整的瞭解,更無法把佛陀所有的法整合到三主要道等上面。

故離智者歡喜道,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故我心意徧勇喜。

若有上述過失,就會離開佛歡喜的菩薩道,所以要走菩薩道,上述過失的導正就缺一不可。通常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真的要學這麼多嗎?還不如好好實修比較好,學那麼多,其實也修不出來,每個人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其實答案就在這裏,世尊修了三大阿僧祗劫才成就佛果,世尊智慧那麼高,都要修三大阿僧祗劫,換成我們,即使要修六大、九大、十八大阿僧祗劫,已經算是便宜我們了。成佛沒有那麼簡單,千萬不能想只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修;我們現在就是只想透過一些灌頂或是一個特殊的方式修持就好,其實沒有這種方便。此處便明必須勤修瑜伽,不可孤陋寡聞,佛語都要通、不可片觀,佛典三百多部都要看,不只是看,理論架構必須全部弄清楚,只有這樣才能夠入道,想進入菩薩道,必須具備這些條件。但是話講回來,西藏佛典雖多達三百多部,但歸納起來就是三藏,再歸納之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一切佛語扼要全部在裏面,故讀《菩提道次第廣論》相當於讀一切佛典,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是學一切法,通《菩提道次第廣論》相當通一切法,修《菩提道次第廣論》相當修一切法;就如佛陀雖然在許多典籍裏講了無常,惟若瞭解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無常,亦會瞭解其他佛典所講的無常。

《菩提道燈論》總攝龍樹、無著菩薩二大車軌之一切佛語扼要,故是最勝圓滿之教授。此偈是明宣誓,宗喀巴大師為何要造《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因為別人學法有以上所說種種錯誤的地方,因為這些錯誤,故修道時離開智者的歡喜道及離開圓滿的教授,而宗喀巴大師我斷除了以上的過失,圓滿的教授二大車軌圓滿的道,故我歡喜造此論。總之,指《菩提道次第廣論》遠離了以上所有過失,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會沒有以上的過失,它是佛子的歡喜道之意。

禮贊文與造論誓言的關係是正面及負面的關係,正面講要修學圓滿無缺的道,反過來不能只修支字片語,其實是深入討論兩者的利弊;禮贊文由正面主要講述要獲得自利利他之果,就必須圓滿修學般若等,造論誓言則講,反之認為只修止觀,或只聽一二部經論,及即使廣聞,但智力不足,都無法獲得智者歡喜之道。

主要聽聞一切經教,還要思惟一切經教,才可能有通達一切聖教無違、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極大罪行自趣消滅等四種殊勝。若不聞不思,就不可能有獲得四大殊勝的機會。而如果對此無法獲得定解,也將無法獲得成就。佛法在西藏的黃金時期三大法王的時代、噶當派的時代、宗喀巴大師父子時期,都是聞思的黃金時期,最提倡聞思的時代,這些我們可以透過歷史資料、上師傳記等清楚瞭解。總之,聞得越多,思得會越多,思得越多,修得也會越多。

以上的三個時代,是西藏講經說法最勝的三個時代,也是成就者最多的三個時代。借鑒歷史,我們自己一定第一步要廣聞佛法,還要深入佛法,獲得一定程度的深入後,就要用三士道次第把自己所學編排好,三士道或三主要道,要像一面可以放大也可以縮小的鏡子;放大的時候,可以看到三世諸佛的八萬四千法門,而縮小的時候,只有三士道,只有三主要道,再縮只有歸依發心。達到如此理解時,達到了通達一切經教無違等,此時才有能力以四方道修一切法,能時時刻刻無餘的修一切法。

這些內容我們既可以透過阿底峽尊者傳記瞭解,也可以用宗喀巴大師傳記理解,兩位尊者都有大量廣聞三藏的史記,也有廣修三學的史記,對三藏及三學無一偏差,都非常重視,利益他人或為佛法的貢獻,也都由這些內容成辦。接下來雖然只大體講一下阿底峽尊者的傳記,但自己要去多看看宗喀巴大師傳。

總之,只有廣聞廣思,才會通達一切經教無違等,也只有有了這些基礎,才可能做到佛講的任何法,對行者自己來說都是最無上的法,最無等等的法。

甲三、勸請諦聽

諸有偏執暗未覆,具辯善惡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諸具善者專勵聽。

此偈是勸請諦聽。具有何種條件者才是此論的當機眾?此處便言「具善者」。如何才是「具善」?有三條件:諸有偏執暗未覆、具辯善惡妙慧力及欲令暇身不唐捐。具此三者就該好好諦聽這部論。

諸有偏執暗未覆:所謂偏執就如現今臺灣藍綠二黨;藍黨絕對不會說綠黨的好話,綠黨也不會說藍黨的好話,因為他們有黨派之爭,所以無法公正。故有偏執者容易落在一邊,很難正直;若對道次第有偏見,對道次第的想法永遠不會公正,能夠進入道次第的門就被關掉了。故要修學道次第,首須持見公平公正,此是產生正確智能的條件。

具辯善惡妙慧力:雖然沒有落黨,但不具智慧,也很難辨析正誤、辨析善惡取捨。此處所講的智慧不同于世智辯聰;有些人腦筋很好,可以邊講電話邊打字,還可以招呼別人,此只是表示他有敏銳的智慧。有些有智能的人,往往是看起來傻傻的、半天回答不出一句話,因為他必須深思熟慮,想清楚才回答。在三大寺學經教,以我自己的觀察,有些人頭腦很敏捷,剛開始表現得非常好,但十年、二十年過去,他們的進步有限;反是那些看起來像傻瓜的人,因為長時的深入思考,故十幾年之後,他就變得非常厲害,穩如泰山,原先那些頭腦敏捷、伶牙俐齒的人此時就動搖不了他,這種智慧是一種能深入經藏辨析的能力,還有清晰的智慧等。

前述第一項是先決條件,你必須公正,若不公正,即使深入經藏也沒有用。第二要有深入經藏的深廣等智慧,如此就能獲得善說妙義。第三個條件「欲令暇身不唐捐」。

用智慧深入觀察三士道的內容合不合理。雖然合理,可是你就不要它,就如你去臺北街上找好吃的食物,一直觀察哪一個最好吃,而你也找到了,可是卻沒吃就回家,這樣就很奇怪!故此句有要努力修行、不要浪費人身的意思。換言之,不令暇滿人身浪費要怎麼做?就是要修學佛法。故佛法不是「你要相信我,我是佛,你相信我會有好處」,而是「你先不要對我有偏見,正直地觀察我講的話對不對,若不對就丟棄,沒有任何問題。」若確定學佛是對的,就要盡力好好修學!

總之,具有以上三種條件者要好好諦聽,如果你願意浪費你的人身或不具正直、智能者,對此部論有偏見,就不要來聽,因為聽了也沒有用。

【問】佛教不同的傳承之間有何差異?佛教與外道的分野又是什麼?

【答】佛教有多種傳承,如南傳及北傳,藏系與漢系皆屬北傳。自佛在世至現今,佛教發展出小乘的有部、經部及大乘的唯識宗、中觀宗等四宗。判別外道與佛教的指針即是四法印[13],尤其外道與佛教的差別在於外道不講空,認許諸法是實有,故佛教與外道的區別基本上是以空正見建立。小乘只承許一種空即人無我,大乘承許二種空即人無我及法無我。大乘又可分為般若乘(顯教)及密乘(或稱金剛乘),密乘又分事部、行部、瑜伽部與無上瑜伽部,這些宗派對於空性的定義及修持有各自不共的主張。外道會有創世主或一切皆是神造的概念,世間的一切皆是由主或神隨自己的意志自由創造變化所成,佛教則從基(見解)、道(所修道)、果(證果)建立由修道證果的方式,就像是你是什麼樣的什麼,要以怎樣的方式調養,就可以達到無病的狀態。「基」即是基礎、事實,一切事物的事實是空,因事實上是空,故可以修空性的道,從而成就佛果,四宗皆有自己不共他宗之基、道、果的建立。

 【問】有說密教是在本尊心中顯現上師,有說上師是本尊的化身,到底顯教、密教對上師如何觀想?

【答】一、小乘觀法——視師如佛:若去看小乘典籍,會強調須尊師重道,弟子一定要聽從師長的教導;在別解脫戒中,不聽師長教導會有許多懲罰。雖然很尊師重道,但不大會說要把師長看成佛,法王有好幾次在開示時說有部不會談須視師如佛,但《菩提道次第廣論》有引《毗奈耶》,說小乘戒律須對師長起大師想,故視師如佛的說法雖不普遍,但整體上會說視師如佛;師長如佛的意思是,雖然師長是師長、佛是佛,但師長等同佛,師長與佛等高,無孰輕孰重之意。

二、大乘觀法——視師即佛:大乘則更進一步,會說師長本質是佛;雖然師長外相如此,但本質與佛無異,是佛化現成師長的模樣。三、密乘觀法——師長是本尊、本尊是師長:密續會把師長觀成佛;不僅本質是佛,連外相亦是真正的佛。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者會觀修二種資糧田;一種是道次第資糧田(歸依境):中尊是世尊,世尊心間畫有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心間畫有自己的師長;意思是說宗喀巴大師及佛都是師長化現的,本質不僅是佛相貌亦是佛。另一種是上師瑜伽資糧田(格魯派歸依境):中尊是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心間是世尊;意思是說雖然看過去是宗喀巴大師的模樣,但宗喀巴大師本質是佛世尊之義。師長即佛是大乘中觀宗、唯識宗的觀法。此二種觀修的其餘部份是一樣的,只是第一種將師長外相觀想成佛更像密續的修法,會更慎重、深奧一些。故修上師瑜伽時,主尊要修宗喀巴大師等師長像。若修密續本尊,就要把師長觀成如文殊、觀世音等,雖然看過去是本尊,但事實上是師長之意。

故觀師長的方式有視師如佛、視師即佛與師長是本尊(師長與本尊無二無別)的三種層次。

佛在密法所表的外相與聲聞乘、獨覺乘及大乘顯宗很不一樣,我在西藏家鄉未出家時受過一次空行母的灌頂,長像很可怕,灌完時不知他是神或鬼還是羅剎,只知要敬畏他,對他的階位到底為何的疑惑直到去印度學法前都還存在。在臺灣,很多人也有同樣的疑問,到底密續的佛和顯教的佛一不一樣?其實一樣。無論顯密,佛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所表的外相不同。以前的行者只會認真修一個本尊,如只修大威德金剛或只修密集金剛,雖只修一尊,但沒有人不即身成佛。後來的人大多是二尊皆修,但即身成佛者就少了,現在的人是修很多本尊,可是離成佛很遠。有個說法是,印度人只修一個本尊,但沒有人不成就的;西藏人會修一百個本尊,可是沒人成就一尊。

密教除本尊外,也有一些護法及空行。「謢法」是護持佛法者,護法與本尊的差別是護法不一定都已成佛,本尊須有一套成佛之道,如大威德金剛有其一套修法,依其續典可從凡夫一直到成佛,故有一套完整成佛之道的本尊觀修法才是本尊,若無就僅只是你的最愛、是你把他當成本尊,事實上不是本尊。護法不需要具備成佛之道,只要護持佛法就可以,故護法不見得是佛,登地菩薩也可當護法。「空行母(父)」照密續道次第是證加行道以上,故修證層次亦須很高。本尊、護法、空行母(父)的界限就是這些,可是我們有時會亂套,為了說好話、讚美某一護法或空行母,就把他們說成是本尊,所以贊辭中贊他是本尊,他不見得是本尊,真正的本尊須具上述條件。

【問】為何要透過龍樹、無著菩薩二大車軌來修學佛法?

【答】我們可以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歸敬頌:「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複乏理辯教義力。故離智者歡喜道,圓滿教要勝教授,見已釋此大車道,故我心意遍勇喜。」此二偈頌非常重要!何謂學佛、修行?每個宗派、或個人都有一套可講;南傳有自己的說法,漢傳、藏傳也都有一套講法。

我們現在在講讀《菩提道次第廣論》,別人會問你有沒有修行?你就回答在讀《菩提道次第廣論》,別人就會說看《菩提道次第廣論》是蠻好的,可是還是要修一下,不修一下,再怎麼看書也沒用,我們也只能回答是、是。故何謂修行?很多人認為要擺個儀軌,最好是大威德金剛的儀軌,然後就手執鈴、杵呤呤當當,天天修儀軌,就說我每天有修半個鐘頭或一個鐘頭,或是每天打坐半個鐘頭、一個鐘頭,認為這些就是修行。或是有人想修止觀,就自己翻《摩訶止觀》,可是翻完整本書,就是看不出到底要怎麼修止觀,因為書裏談的是四諦、發菩提心、五蘊、十八界、四禪八定等等。其實是自己看不出來,事實上整本書都在談止觀,因為自己想像的禪跟書中所示的禪不一樣,故體認不出。同樣,有人認為自己很忙沒時間,想到法場聽一場法,用幾天時間馬上學上一招很好用的法。總之,現代人對修行的看法很多。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任何幫助,但我們學的是成佛之道,其次是解脫之道,再其次是為了這一輩子及下一輩子都好。惟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未學佛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今生,讀了那麼多年書,有些人做那麼多生意,非常辛苦,但今生的幸福其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單單是今生的幸福都那麼難,今生跟來世加在一起就可想而知,難度會更大。同理,解脫的難度更強,成佛的難度比解脫更大,所以才說成佛需三大阿僧祗劫。三大阿僧祗劫真的是很不容易等待的時間,且三大阿僧祗劫是對已證資糧道的行者言[14],若是我們,可能六大、八大、十幾大阿僧祗劫已算是快了,所以成佛真的是很不簡單!

故我們心中不可有以一招半式就成佛或是聽幾場開示就可成佛的盤算,因這是不可能的。從古到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以為受個灌頂,就可上山閉關,此如同「猴子閉關」,猴子閉關十年能閉出什麼?它是猴子,不可能如佛法中所言去思惟。在三大寺,若沒學個十幾二十年,不會教你去閉關,根本看不起沒學好經教就去閉關的人,理由是,憑自己的想像去閉關,有什麼好閉?若學過許多年經教,該修該證的道理都瞭解,如此去閉關就會給予肯定,所以閉關沒有那麼簡單。總之,不通經教就閉關以及認為受灌頂修儀軌才是修行的以自己的想法修行的人都成不了佛。
宗喀巴大師在此講「今勤瑜伽多寡聞」,只是辛苦地修禪而沒有廣聞其實是修不出來的,也有很多人是「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複乏理辯教義力。」雖然看佛經,但只是選一小部分看,或雖廣聞,卻抓不住心要,且佛經不是依文解字就可,須用正理研究,沒有因明、邏輯,其實是看不通的,故會離開菩薩所歡喜的道。其實這是宗喀巴大師在說諷刺話,雖然你們會喜歡這種修行人,但菩薩卻不喜歡這種修行人。

在我們看來,若有人很苦地在山上閉關幾年,我們會很恭敬他,認為他是大修行者,或是在樹下不吃不喝不動打坐三年,就會轟動全世界。可是菩薩不喜歡這種人,這些只是苦行,未經過聞、思階段,只是自找苦吃,對解脫沒有幫助。沒有學問就去苦修,會離開菩薩歡喜的道;有一大堆學問,但沒有融會貫通,亦是離開菩薩歡喜的道。如何才是真正走菩薩歡喜的道?「圓滿教要勝教授」指的就是龍樹、無著菩薩的大車道,走龍樹、無著菩薩二大車軌才是菩薩歡喜的道。宗喀巴大師自己瞭解到此歡喜道,故言我要宣說此歡喜道予具善者,具善者須好好諦聽。

現在世間有很多錯誤觀念,有的人非常精進持咒,因咒本身的力量,其實可以修出天眼通等特異功能,西藏有許多人有特異功能,惟此舉使世人誤會佛法;他什麼都不什麼就是好好持咒,結果現在多厲害,滿多的病都被他摸沒了,也會講出很多很准的話。雖持咒有它的功德,但與成佛的功德相比真的差太遠。既然我們要修成佛之道,就是要修龍樹、無著菩薩二大車軌開創的道,因我們對佛法太生疏,故一聽到有人卜卦很准、很神奇,就會肯定他,可是此為跟成佛之道其實無關。

我們必須肯定成佛沒有那麼簡單,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成佛,沒有任何事比成佛更難。我們可以試想佛教有多少經典,以西藏大藏經言[15],內容真的很龐大,丹珠爾全部都在解釋龍樹、無著菩薩所言,幾乎無任何例外。為何要一再解釋二大車軌?此說明彼等所言值得解釋;雖然前人有那麼多的解釋,還是無法使後人理解厘清,故才一再解釋,此亦表示學通經教、如實理解佛陀的意趣沒有那麼簡單。

可能有人會這樣想:既然連很精進修持的古大德都很難成就佛果,那我們根本就不要碰它。但我們要這樣思惟:既然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祗劫,就表明成佛之路是生生增長上去的,不需要求今生會有什麼成就什麼生有無成就無所謂,反正我們求的是成佛,只要今生種下一些種子,能夠生生增長就好了,就如今年當縣長,明年當市長,後年大概就是總統了。能夠做到這種情況就是要學三士道,雖然拜懺、持咒會有功德,惟就如瞎子摸象,佛法是一很龐大的知識系統,你只取其中一項修持,雖然會有一些好處,但這種好處對你生生增長或許無太大利益,特別是持咒產生的一些神通,神通不是不好,它有正面的效果,亦有負面的影響。又如你一直累積福報,問題是,累積福報的結果,可能你下輩子會成為如秦始皇或康熙等皇帝,但你多年累積的福報就在那一輩子全部花完了,所以,以佛教整體如三士道的概念種下種子是很重要的!

在三大寺及西藏祖師大德非常提倡一定要學,佛法一定要用學的,它的內容不同於其他宗教,佛法的心要雖然是慈悲與智慧,但它必須透過學習,不是只用情操就可以產生的;佛法是一門科學,學懂了才按照它所講的去操作。此處這些偈頌單從字面上看不出我剛才所講的,但大家可以去看法王的書,法王一再開示須學龍樹、無著菩薩等二勝六莊嚴或十七班智達的論著,一再教導我們,佛法一定要用學的,不會教你禮拜、持咒或做其他行持。雖然我們是要修,惟初始必先從聞法開始,《菩提道次第廣論》會一再強調須聞、思、修,惟第一階段以聞為重,聞就是修;若你沒有聞過,對你來說最好的修行就是聞,若你覺得不需要聞,應該去思,你的次序已經顛倒了,不可能有什麼效果。你聞通了,思對你而言就是最好的修行。通過聞、思二階段,你再去修或是閉關,對你來說就會變成適合的修行,否則你的次序顛倒。修持的次序顛倒,即使最聰慧如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都辦不到,所以我們如果不是怪胎,可能是辦不到的,故我們現行首要是聞法。

 

甲四、解釋書名及所銓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此段是宗喀巴大師透過解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書名來說明書的內容。

佛語(佛經)很多,能把這些全都歸納進來而不遺漏的也不少,如般若心咒[16]及般若「阿」字亦是含攝一切經教。但只有像大中小品《般若經》才能從內容、編排、名相等方面不多不少的攝一切佛語扼要。《菩提道次第廣論》不僅含攝一切佛語,即《般若經》,且是以龍樹、無著菩薩及阿底峽尊者的編排方式使我們走上成佛之道。故第一個大前提是含攝一切佛語心要,指此論主要講的是《般若經》。第二、此是龍樹、無著菩薩開創的道;一般要走成佛之道是很易走錯的,是有極大障礙的,可是有了車軌就比較不會。第三、龍樹、無著菩薩的智慧及方便的道之大車軌用阿底峽尊者的三士道次第來修,就很容易走到佛地。

「菩提」指佛果菩提,「道」即是勝士法范或菩薩道,也就是般若道,這個道要透過龍樹、無著菩薩所開創的二大軌道,加上阿底峽尊者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之道,以這樣所有次第無所缺少的道引導具善者趣向佛地,就是此部論所要詮釋的內容。

三主要道[17]是文殊菩薩傳給宗喀巴大師的,可是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寫的是下、中、上三士道,文殊菩薩就問宗喀巴大師:「難道我說的三主要道不夠嗎?為何要寫三士道?」宗喀巴大師就說:「我用阿底峽尊者的三士道來莊嚴您的三主要道。」文殊菩薩聽了就很讚歎。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其實講的是三主要道,惟是透過阿底峽尊者的三士道次第來講三主要道、成佛之道。

 現代人可能認為佛教就是要慈悲,人家打你,你不還手,人家罵你,你也笑嘻嘻,做到這些就是佛教。惟真正的佛教就只有大乘及小乘,想成佛者即是想走大乘道,想脫離三界輪回者走的是小乘道,所以只有大小二乘,沒有其他佛教。可是不管解脫或成佛都不容易,如果沒有前行,解脫、成佛都會成為空中樓閣;當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等最無上的高深大法一出現,低的法就看不上眼,低的法看不上眼時,其實高的法也修不起來,如此就什麼都沒什麼。故雖然佛教只有大小二乘,惟要修持的亦只有大小二乘的道,但因為無前行,以至於什麼都修什麼來,所以阿底峽尊者就編排出下士道的人、天層次及統攝大小二乘成為中士道及上士道等三士道次第,讓下士道作為中士道解脫、上士道成佛的基礎。

「士夫」即丈夫,有大、中、小三種丈夫;為了成佛而努力者是大丈夫,走解脫道者是中丈夫,若顧及今生及來世而造種種善是小丈夫,沒有來世的想法就不是修行者。所以可以把人分為修行者及非修行者,修行者有大、中、小三種,不追求來世、只求今生者非是修行者,故勤快地頂禮、繞塔、持咒等不是修行者的定義。所謂「修行」,即使你三天三夜睡在那裏根本不理事,只要心裏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想法是以來世為主,其實已經是修行者。沒有來世的想法,無論你再怎麼努力地繞塔、念經,其實不是修行者。來世的想法中,若只有下一輩子不墮三惡趣就好的想法,是最小的修行者;一定要解脫才可以是中修行者;一定要成佛是最上等修行者。佛教只有這三種修行者,沒有第四種,《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把這三種士夫要修的道講得清清楚楚。

雖然《菩提道次第廣論》講了三個次第,惟此中所顯非是你想修下士的道就來看這本書,你想修中士的道也可以來看這本書,想修上士道亦可看它,不是這個意思;雖然三種都講,但目的是要讓你成佛,非是趣向下士及中士,而是要用前前的基礎建立後後,用此種方式來成佛。這才是最方便、最快速、又最有力的修般若道、修菩薩道的方式。總之,對初行者及中行者,即使是大行者來說也好,用下士道修上士道,比用上士道修上士道要來的好、更有力,才能更加落實修上士道。

-----------------------

[13] 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14] 三大阿僧祗劫是從證資糧道開始算起。

[15] 西藏大藏經有甘珠爾、丹珠爾及桑波三部份;甘珠爾是佛講的經續典籍,丹珠爾是印度大班智達對甘珠爾的注釋及論著,而桑波是西藏大師的注釋及論著。

[16] 般若心咒即「得雅他??嘎得?嘎得?巴拉嘎得?巴拉僧嘎得?菩提梭哈」。玄奘大師譯為「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得雅他」是「如是」之意,「嘎得?嘎得?巴拉嘎得?巴拉僧嘎得?菩提梭哈」即「去吧、去吧,去彼岸吧,正到彼岸去,安住於菩提。」 

[17] 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