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0:02:44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7-2講)

又說到了一個比喻,就像是如果我們進入到一個非常黑暗的房間裡面,雖然這個房間裡面,色彩繽紛的裝飾,可是我們雖然用眼睛,但不一定能夠看見。同樣的道理,我們生為人道,具有人身,雖然我們具有智慧,但沒有聽聞的緣故,所以不知道何謂所取,何謂所捨;就像有眼睛,但是卻看不到黑暗房子裡面,色彩繽紛的裝飾品一樣。所以聽聞可以讓我們的眼睛,就像具有燈光一樣的眼睛,能夠看到諸色法,能夠看到這些裝飾品等。所以由聽聞我們能夠知道何謂所取,何謂所捨,何謂是非善惡的。

《本生論》裡面又有說到:因為聽聞的緣故,所以我們才有辦法知道三寶身語意的功德,才有辦法真正發起對三寶的信心。依由聽聞律藏的緣故,所以我們才能夠歡喜的來行善法、斷惡業,才有辦法作出令人歡喜的善行,而且讓別人尊重我們,成妙歡喜。依由聽聞禪定的功德,依由聽聞經藏的內涵,禪定三摩地的殊勝功德,所以我們才會依由九住心,去修學專注一境的這種禪定,讓我們的心獲得堅住。依由聽論藏的內涵,所以我們啟發智慧,才有辦法消除一切的愚癡,具有智慧的殊勝功德。所以聽聞會給我們帶來戒、定、慧,三者的功德。所以縱使要以自己的手足去換取聞法的殊勝功德,也是值得的。

於是又說到了,聽聞的這些種種功德。例如什麼呢?去除無明,尤其是愚癡的最主要明燈,最主要就是來自於聽聞正法。所以說到「聞除癡暗為明燈」,因為唯有聽聞才有辦法讓我們啟開智慧;啟開智慧之後,才有辦法對於實際狀況的不了解,或者顛倒的這種執著,才有辦法去斷除的。

而且聽聞之後,所獲得的這個知識,是所有財產裡面最殊勝的財產,最好的財產。為什麼呢?因為一般的財產,都有可能會被盜走,或者很難拿走,會有這些種種的問題;可是由聽聞所得到的智慧,這是沒有人可以盜取的,也沒有所謂拿不動的這種問題,你也不須為了守護它,又去買個保險櫃等等。像是我們在印度,就有很多的螞蟻,會把我們所留下來的這些像食品等等,把它吃光;如果你有依由聞法所生的智慧,它本身又沒有所謂會被螞蟻吃掉的危險性。所以盜等難攜最勝財,確實是如此。

智慧是摧毀愚癡的最好工具,所以是摧愚怨器開示方便教授最勝友。同樣的這個智慧由聞法而產生的智慧,是自己最好最好的一個朋友,也就是當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是自己最好的老師,來教導我們如何解決問題,違緣轉為道用。也是自己最好的助手,因為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由聽聞所得到的智慧功德,可以讓我們化解現有的危機,轉為成佛的順緣。

而且自己變得再怎麼樣的貧窮,可是由聽聞正法所生起的智慧,它不會放棄我們的,所以它是我們唯一的對我們最好的親人,所以雖貧不變是愛親。我平常有說到像有些人,有權又有錢的時候,他的周遭就會多了很多的朋友,這種的朋友我們就得要小心了,有可能會成為酒肉的朋友。因為當有一天,你真的沒有權,又沒有錢的時候,這些人連看都不會看你一眼的,所以這種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有時候遇到困難,我們才可以真正看到友情和友誼在那裡,誰才是我們真正的朋友,確實是如此。

總言之,由聞法所生的智慧,不會因為我們的貧窮,或者沒有權力而放棄我們,是絕對不會的。他會隨時讓我們的內心保持自信,無論在怎樣艱難的情況下,所以他永遠不會放棄我們。如果我們生病,服用藥物,有時候服用這個藥,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所以雖然這個藥對某一個病況的化解雖然有幫助,但是可能又會產生另外一種病情;可是由聞法所產生的智慧,是去除一切病情的最佳藥物,而且沒有任何的副作用,所以無所損害愁病藥。

而且由聞法所產生的智慧,可以讓我們消滅許多的罪業,因為我們知道了,何謂是善,何謂是惡,所以我們會盡量的預防,這種所有惡行的造作。所以不只是今世,可以讓我們的惡業減少到最低以外,將來墮落於三惡道了,或是將來對增上生有幫助的這些善法,我們都去修學,所以是摧大罪軍最勝軍。

而且聞法所產生的智慧,是我們一切美譽的來源,也是一切功德的來源,怎麼說呢?就像一般的世間法來講,有了知識,我們才有好的工作,我們才有薪水高的工作,這是因為有了知識的緣故。因為有了知識了,所以我們才有自信,所以做什麼事情才會順利,所以這些都是因為有知識的緣故。因為有了知識,所以我們無論是透過演講的方式,或者是受到別人的尊重等,才有辦法具有所謂的美德,因此才有辦法變得有名氣,人氣才會旺,我們的名譽、美譽是如此產生的,最主要是有知識的關係。所以亦是譽德最勝藏。

所以聞法所生的智慧,確實是最好的保障,因為他不會讓我們貧窮,而且只要這個知識存在,我們永遠都會獲得功德,所以它是最好的如意寶。而且有了這個聞法所生的智慧的話,我們可以在知識份子當中,我們並不會因為處於知識份子當中,而感到沮喪,或者是退怯,不會!我們因為有了智慧,所以我們可以跟他們同起同坐,而且可以跟他們談有智慧的內涵。所以對一個善士來講,它是最好的禮物。否則的話,沒有知識,沒有智慧,這些無論是說上流社會的知識份子也好,或者是具有智慧的這些善士也好,當他們要問你問題的時候,你腦筋裡面空白,沒有辦法回答,會有這種危險。但是由聞法所生的智慧,因為我們具有的緣故,所以縱使在這種知識份子裡面,我們也不會覺得退怯的,反而會有自信的,與他們互相的交流,而且感覺非常的自然,所以遇諸善士為勝禮。

於大眾中智者愛,具有智慧的人,他才能真正獲得智者的喜愛、的喜歡,因為他能夠非常如法的知道,何謂該作?何謂不該作?所以在他的思想上,或者在他的行為上,都是非常符合道德倫理的,確實是如此。

所以宗大師在說完聞法的勝利、殊勝之後,作了一個總結,我們現在在聽聞的,並不是一般的像是聽歷史一樣,或者像世間的學校一樣,只是學一般的知識而已,不是的!我們現在所要聽聞的是什麼?就是「什麼因緣能夠讓我們快樂,什麼樣的因緣會造成痛苦」,於是來作取捨的內涵,這是我們要去聽聞的。所以我們必須把所聽聞的內涵,轉為實際上生活的一種行為,這樣我們才有辦法遠離生死城。為什麼我們把生死輪迴比喻為生死城呢?

因為如果城門,或者城牆很高,城門鎖緊的話,我們不容易脫離這個生死城,所以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經典裡面,時常看到輪迴把它比喻成生死城,是因為城牆很高,或城門也鎖住,我們不容易脫離。但是如果我們有了聽聞,而且如是的來修行的話,我們就可以很容易的來脫離生死城。所以我們現在看本文。

《聽聞軌理》

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中分三

乙一、聽聞軌理(分三)

丙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丙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丙三、正聽軌理

乙二、講說軌理

乙三、於完結時共作軌理

丙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15頁)首先講丙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宗大師說到,聽聞集云:「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如是由聽聞,能知善惡法。」本生論亦云:「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啟發智慧無愚癡,用自肉買亦應理。聞除癡暗為明燈,盜等難攜最勝財,是摧愚怨器開示方便教授最勝友。雖貧不變是愛親,無所損害愁病藥,摧大罪軍最勝軍,亦是譽德最勝藏。遇諸善士為勝禮,於大眾中智者愛。」又云:「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於其所說諸聞勝利,應當決心發起勝解。

或是可以依由《菩薩地論》裡面所說的,以五種想來思惟聞法的殊勝。首先第一叫做「珍寶想」,就是佛出世是非常稀罕難遇的,同樣的佛所說的教法也是如此,因為稀貴故,所以作珍寶想。

第二是作「眼目想」,因為由聽聞我們會生起智慧,所以我們能夠看到何謂是所捨,何謂是所取,並且如實的去取捨,所以作眼目想。

第三作「光明想」,因為我們有智慧的眼目,所以能夠透過聞法,看到所有的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不會讓自己像處於黑暗當中的眼睛一樣,我們會具有光明,用眼睛去看到所有的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所以作光明想。

第四作「大勝利想」,什麼叫大勝利想?就是依由聞法所生的智慧,我們不只可以獲得暫時,更能獲得究竟利益。所以由聞法的這個智慧,可以讓我們圓滿究竟利益的緣故,獲得大勝利。作大勝利想。

依由聞法所生的智慧,所以涅槃還有大菩提的主要因緣,奢摩他還有毗缽舍那,止觀兩者我們會發起;因為由聞法所生的智慧,可以讓我們知道止觀的殊勝功德。所以當我們發起止觀之後,能夠生起止觀的這種不共安樂;但是在這個安樂當中,卻又不會造作任何的惡業,而且沒有所謂的散亂,以及沈沒等這種的罪行,所以故作「無罪想」。由這五想,來思惟聽聞的功德和勝利。所以我們現有看本文。

16頁)復次,應如菩薩地說,須以五想聽聞正法,謂──佛出世極罕難遇,其法亦然,由稀貴故作珍寶想;時時增長俱生慧故,作眼目想;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故,作光明想;於究竟時能與涅槃菩提果故,作大勝利想;現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觀樂故作無罪想──作是思惟即是思惟聽聞勝利。

丙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因為導師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因為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是非常殊勝莊嚴,所以導師釋迦牟尼佛自己,作了自己講法的法座,於是安住在法座上面,而宣說正法的。同樣的道理,雖然說法者,不一定具有很高的道諦成就,可是因為說法者,如法的去傳授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義,如法的傳述給予我們。所以我們應該把他視為是一個佛語的傳達者,傳達佛親自所說的法門,所以讓我們聽到,所以以這種心態,要尊重說法者,要視說法者為佛一樣,如是的去恭敬承事才是。而且再加上四不一裡面,有說到「依法不依人」,因為這個說法者,他所說的這個教法,是具有傳承,具有根據,而且是如法所說的緣故,所以光是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去尊重。

如同《地藏經》裡面說到,對於法以及說法者,不應該誹謗。若是如法的一個說法者,我們不應該對他所說的法,和說法者本身而作誹謗;反而應該視為佛,以獅座等恭敬利養而為供事,不應該斷除尊敬心,應該要斷除不尊敬心才是。所以在《菩薩地》裡面,有說到在正聽聞的時候,應該遠離雜染,以及不應作意法師,傳法者的五種過失。

宗大師在解釋《地藏地論》的時候,有說到應該「遠離傲慢」來聽法。什麼叫做遠離傲慢的意思呢?就是應時聽聞,發起恭敬,發起起承事,不應忿恚,以及隨順正行,不求過失等,以這六事而作聽聞。

什麼叫做「遠離雜染」,就是要尊敬法以及傳法者,不應對法以及法師產生輕蔑之意。

不應作意法師的五種過失,那五種呢?我們說傳法者他的戒衰敗了,或者他是種性是下劣的,或者他長得好醜,或者他用的語言或文辭不美,或者他講的聲音很難聽等,如果有這種的想法都不應該的,都應該要去捨棄。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宗大師著作的本文裡面說到:

丙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者。如《地藏經》云:「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誹謗,於說法師供養者,謂於師起如佛想。」應視如佛,以獅座等恭敬利養而為供事,斷不尊敬。應如菩薩地中所說而正聽聞,謂應無雜染,不應作意法師五處。離高舉者,應時聽聞,發起恭敬,發起承事,不應忿恚,隨順正行,不求過失──由此六事而聽聞之。離輕蔑雜染者,謂極敬重法及法師、及於彼二不生輕蔑。不應作意五處所者,謂戒穿缺(戒體有毀敗過,或戒不清淨者)、種性下劣、形貌醜陋、文辭鄙惡、所發語句粗不悅耳,便作是念──不從此聞──而棄捨之。如本生中亦云:「處極低劣座,發起調伏德,以具笑目視,如飲甘露雨。起敬專至誠,善淨無垢意,如病聽醫言,起承事聞法。」

丙三、正聽軌理

正聽軌理分二

丁一、斷器三過

丁二、依六種想

丁一、斷器三過

17頁)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淨潔,並雖淨潔,若底穿漏,天雖於彼降以雨澤,然不入內;及雖入內,或為不淨之所染污,不能成辦餘須用事;或雖不為不淨染污,然不住內,當瀉漏之。如是雖住說法之場,然不屬耳,或雖屬耳,然有邪執或等起心有過失等。雖無上說彼等眾過,然聽聞時所受文義不能堅持,由忘念等之所失壞,則其聞法全無大益,故須離彼等。

這以上本文所要表達的內涵,也就是以一個聽法者來講,必須有三種過失要斷除。就像一個器皿,如果我們要使用這個器皿裝乾淨的水,也必須要離開三種過失,才有辦法具有所謂盛淨水的作用。那三種的過失呢?覆器、染器、漏器,這三者。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器皿是顛倒的,這樣的話縱使我們想要裝更多乾淨的水,也是裝不下去,因為它的器皿本身是顛倒的,所以叫「覆器」。

還有一種情況,雖然並非是覆器,它的口是向上的,可是瓶子裡面很髒,或者器皿裡面很髒,那縱使我們再怎麼樣倒入乾淨的水,因為器皿本身是骯髒的,所以水倒入進去之後,乾淨的水又變成不乾淨,所以這也是沒有用的,所以就是「染器」的過患。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並非覆器,因為它的口向上,它裡面也是乾淨的,所以並非是染器;可是它的底有漏洞,就是「漏器」的問題,這樣的話再怎麼倒入乾淨的水,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同樣的道理,我們雖然身體坐在說法的會場,可是如果我們連聽都不聽,那就像「覆器」一樣;所以上師跟我們說再好的法,我們也聽不進去,因為根本沒有注意去聽,所以像覆器一樣,這不應有。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有聽,可是內心的意樂,卻是因為競爭比較之心,或者是想要炫耀的,隨著這種煩惱所相應,這麼清淨的法,卻因為我們內心的這種污染煩惱相應的緣故,所以法變得不清淨了,所聽的內容隨著煩惱而走了,所以又有染器的過患。

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有專心聽,而且以清淨的意樂去聽,但是在聽的時候,之前沒有意樂去想說,我今天一定要把所聽聞的內容給它記起來,沒有這種強烈的意樂來引發,只是想:我聽聽。動機雖然是純淨的,但是正念正知,沒有隨時都保持的,也沒有作筆記;像現在來講就是所謂的錄音機,很方便,但是也不作筆記,也不錄音;就想說聽聽,為了眾生而聽聽,只是一種看起來像軟綿綿的這種動機來聽聞。那當然在聽的時候,可能聽得懂,聽完之後就完全忘記了,這樣也是沒有用的。所以時常要以正念和正知,來反覆的提醒自己,這樣就可以避免「漏器」的過患。

有時候我們以清淨意樂想要去聽法,在聽的時候確實有專注在聽,可是有一種習慣就是好像不是很在意;雖然我們意樂是正確的,可是沒有說很認真,或者說我來聽聽,好像是一種習慣似的,反正內心裡面沒有發起極大殷重的尊敬心,隨著散亂的心這樣去講法的會場,這時候非常有危險。也就是上師所說的教法,從左耳進,右耳出去,會有這種的危險。所以在聽法之前,一定要發起極大對法的殷重心,讓自己的頭腦,好像才剛醒來的情形,而不是想要睡覺時候的昏沈沈沒的感覺而去聽,這個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讓自己的頭腦非常的清楚,精神非常良好的情況下去聽,這樣我們才能夠記得比較清楚,絕對有這個差別的。一開始所謂的招引力,一開始我們的心力有沒有提起,跟之後會不會記得清楚,絕對有關係的。當然我們講這麼久的法,不一定說完全都記得住,可是我們現在可以作筆記,我們可以把它寫下來,反覆的去思惟,這是很重要的。

很奇怪,同樣都是智慧,可是智慧又可以分很多的不同的智慧。如同經典裡面有說到,大智、明智、極智以及深智。智慧有所謂大、明(明顯的明)、極(就是非常敏捷的、反應非常快速),以及深(深奧的深),深智等。雖然同樣都是智慧,可是它的作用,還有它所偏向的能力,卻有不同。尤其是講到了所謂的不遺念,也就是完全不會遺失,或者忘記任何的這種正念,這個是絕對可以成辦。為了讓我們的記憶力提昇,有時候我們練「帝」字,也就是文殊室利菩薩的心咒,是有幫助的;我們可以念文殊室利菩薩整個心咒「嗡阿惹巴雜那帝」,或只有念誦「帝、帝、帝」,這對我們記憶力的增長有幫助。

但是最主要、最主要的還是,你對那一個內容越清淨,越熟悉,你對這個內容就越不容易忘記了,這是最主要的。為什麼很容易忘記,就是因為不熟悉,你要反覆的去聽聞學習,你要去相應它、接近它,這就不容易忘記了。

有一次我跟昆倫喇嘛仁波切,我們兩個在談話的時候,仁波切以前在康地所學的經典的內涵,有些是我還沒有出生之前,已經有四十多年了,這中間,可是仁波切卻像現在、或昨天才看完經典一樣,能夠這麼明顯的把經文的文字,引經據論的為我解說。於是我那時候就跟仁波切說:哇!仁波切你的記憶力真好!如果是我,我今天看的今天還不一定說得出來!我甚至還跟仁波切這樣講。

仁波切那時候,跟我講了一個偈頌文,仁波切說「依目複習勤精進」用你的眼睛反覆的去看,精進努力去學習,確實是這樣子。我自己本身也沒有反覆的去看這個經典;所以當我看到這個經典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懂了,覺得自己懂了之後就放棄了,沒有反覆的一次再一次的去看它。看了第一次之後,沒有再繼續去看第二次、第三次,如果有的話,我就會記住,可是沒有。

有一句俗語叫做「智慧易放逸」,我的頭腦還算不錯,可是因為這樣而放逸懈怠了。一半是來自於確實是沒有時間,一半確實是自己的不精進、放逸所致成的。總言之,對於這個經典沒有反覆的去接近它,反覆的去串習它,因此容易忘記,這是絕對的。

尤其是像《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這部論典來講,可說是內容深奧,用辭淵博。因為宗大師在解釋這些深奧內容的時候,以不同的文字來形容,不同的比喻,所以他的比喻非常的廣,他所用的文字非常的精美。所以平常我們有這種的說法,也就是當你讀了《廣論》九次之後,在每一遍都會產生對於《廣論》不同的領悟,確實是如此。

它不像讀故事書一樣,如果像是小說或故事書等,我們讀了一次之後,再讀第二次,它是同樣的內容,所以沒有所謂不同的領悟。可是當一個著作者,他以非常精美的文字,去詮釋非常深奧內容的時候,第一次讀的時候好像幾乎都懂了,會有這種的感覺;可是在讀第二次的時候,會覺得說奇怪我明明第一次讀的是同樣的文字,但是為什麼在讀第二次的時候,可領悟到的內涵,卻是跟第一次不同,反而更深奧、更深入了,會有這種的感覺。的確是如此,因為宗大師用辭非常非常的精準,也非常的精美,再加上所詮釋的內容本身,也非常的深奧。

總言之,為了能夠使自己對某一種的內容的記憶力,非常的堅定,我們要反覆的去串習,讓自己的心去接近它、相應它;所以縱使我們忘記了,也要反覆的去學習。一開始只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沒有跟這個內容接近,所以很容易忘記;忘記了也不要說灰心,反覆一次再一次的去閱讀它、看它,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記住了。

尤其在三大寺裡面,以辯論的方式來觀察大論典的內涵的這種習俗,確實對我們的記憶力的增長,或對於經典法義的正念的堅定,的確有很大很大的幫助。真的辯論制度對我們來講是非常有恩惠的,因為透過辯論,我們才會反覆的去思惟到法義的內涵。如果你平常不反覆思惟法義,你在辯論場上你拿什麼跟別人辯?這是沒有辦法的。尤其加上辯論它本身,就會讓你對法義的記憶力,有很大的穩定作用。所以辯論制度確實對我們來講,尤其是一個對於法義的修行者,或觀察者而言,學者而言,確實帶來極大的利益。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