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1:23:21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3 21:20:31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9講)

CD(中)上士道 6-1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在看上士道之前,我們先看《菩提道炬論》,有說到上士道的這個部分,也就是:

5、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

由上述所說的,這種對於煩惱的一個厭離,以及對於解脫的一種希求,從自身去體會的話,這叫做出離心。可是我們同樣的一個厭離心,轉移到他人的身上,那我們就可以生起悲愍心,由此而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種無上菩提心,所以叫「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所以離苦得樂的一種希求,不只在自身上,同樣的,遍一切的有情,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所以叫永盡者,一切痛苦都能夠消滅,具有這種的大善心、大發心的話,「彼是上士夫」。

6、為諸勝有情,求大菩提者,當說諸師長,所示正方便。

7、對佛畫像等,及諸靈塔前,以花香等物,盡所有供養。

8、亦以普賢行,所說七支供,以至菩提藏,不退轉之心。

9、信仰三寶尊,雙膝著於地,恭敬合掌已,先三遍皈依。

10、次一切有情,以慈心為先,觀惡趣生等,及死歿等苦。

11、無餘諸眾生,為苦所苦惱,從苦及苦因,欲度脫眾生,

立誓永不退,常發菩提心。

12、如是發願心,所生諸功德,如華嚴經中,彌勒應宣說。

13、或讀彼經或師聞,了知正等菩提心,功德無邊為因緣,如是數數發其心。

於是講到了發起願心的功德:

14、勇施請問經,亦廣說此福,彼略攝三頌,今此當摘錄。

15、菩提心福德,假使有色者,充滿虛空界,其福猶有餘。

16、若人以寶珍,遍滿恒沙數,一切佛世界,供獻於諸佛。

17、若有人合掌,心敬大菩提,此供最殊勝,其福無邊際。

18、既發菩提願心已,應多勵方遍增長,此為餘生常憶念,如說學處當遍護。

這以上就是說到了,發願心以及為令心堅固,所以說到了受願心儀軌的部分。我們現在再看《廣論》。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敬禮至尊成就大悲諸善士足。

203頁)如是恆長修習生死種種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證解脫息滅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學三學道,能得解脫脫離生死。又此解脫無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斷過及所證德僅是一分,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後佛勸發當趣大乘。故具慧者,理從最初即入大乘。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無力引發世間利,畢竟棄捨此二乘,一味利他為性者,應趣佛乘由悲說。」又云:「知樂非樂等如夢,見癡過逼諸眾生,捨棄利他殊勝業,此於自利何精勤?」如是見諸眾生墮三有海與我相同,盲閉慧眼不辨取捨,履步蹎蹶不能離險,諸有成就佛種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應正理。即前論云:「盲閉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間有佛種,何人不起悲愍心,誰不精勤除其愚?」當知此中,士夫安樂、士夫威德、士夫勝力,謂能擔荷利他重擔,唯緣自利共旁生故。

明明知道三界一切有情都跟自己一樣,具有相同的能力,相同的權利,以及相同的欲望離苦得樂。明明知道這種的實際情況,我們又怎麼能夠只為自己的離苦得樂,而來思惟呢?明明看到別人也在受苦了,我們怎麼能夠自己一個人獨自享受呢?如果是如此的自私自利,或者是只求自利的這種心態來講的話,我們太自私了,這是不應有的。或者是我們只能夠滿足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的眷屬,只能夠滿足如此的狹小利益的話,那畜生道的這些眾生們,他們也能夠作得到。像是動物牠們不只捕捉獵物,或者是尋找食物的時候,不只自己可以填飽肚子,也可以讓自己的兒女填飽肚子一樣,這樣的話跟動物幾乎是沒有兩樣的。

所以在此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故諸大士本性,謂專一趣注行他利樂,弟子書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獲水亦歡飲,士夫此為勤利他,此聖威樂士夫力。日勢乘馬照世遊,地不擇擔負世間,大士無私性亦然,一味利樂諸世間。」(204頁)如是見諸眾生眾苦逼惱,為利他故而發匆忙,是名士夫亦名聰叡。即前書云:「見世無明煙雲覆,眾生迷墮苦火中,如救頭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聰叡。」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樂本源,能除一切衰惱妙藥,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見聞念觸,悉能長益一切眾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當思:希哉!我今所得誠為善得,當盡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此如攝波羅蜜多論云:「淨慧引發最勝乘,能仁遍智從此出,此是一切世間眼,具足照了如日光。」由種種門觀大乘德,牽引其意起大恭敬,而當趣入。

如同太陽生起的時候,陽光能夠照耀一切世間所擁有的一切事物般,是非常無私的來照耀所有世間,驅除一切的黑暗。所以同樣的,想要去利益一切有情的這顆殊勝善心,他像是消滅一切黑暗的太陽般,來利益一切有情,成就一切眾生的利樂。所以如是的大乘的發心,在因位上,因為他所緣一切,以及乃至虛空未盡之前,要利樂一切有情眾生,所以發心非常的廣大。由此發心所行的善行和所思惟的法義,也是非常的廣大殊勝,所以所得的果報,也是非常的圓滿無量,故稱大乘。因為在因地上、正行上,以及他的果位上,都是無人能及,非常廣大殊勝的緣故,而稱為大乘。我們今天要隨喜自己的因緣,具有如此的善根,能夠聽聞大乘的教法,在此應該善諦聽大乘教授。

由是因緣於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菩提)心 

佛說了兩種大乘,也就是波羅蜜多大乘,也就是顯教裡面我們一般所謂的大乘;以及密咒的大乘,那就是金剛乘,除此之外沒有其餘第三者的大乘了。但是無論這兩乘是任何一者,要進入大乘的時候,唯一的入門只有菩提心而已。換句話說,無論是誰,在他的心續上,生起這顆殊勝菩提心,縱使沒有其他的功德,也稱為大乘人,因為他入了大乘了。無論是誰,離開了這顆菩提心,縱使有現證空性的智慧,縱使是聖者,可是便會墮入於聲聞或者是獨覺等地,退失大乘。不只許多大乘的經典有如此說,而且透過正理,我們也可以如此的善安立。所以如果要進入大乘的話,唯有透過發此菩提心,才有辦法進入大乘了。所以大乘的功德,是隨諸有無此心而為進退的。所以在此我們可以從宗大師的本文裡面可以看到: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何?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故大乘者,隨逐有無此心而為進退。如入行論云:「發菩提心剎那後,諸囚繫縛生死獄,然應稱為善逝子。」

205頁)又云:「今日生佛族,今為諸佛子。」此說發心無間,即為佛子。無論是處於畜生道或者是地獄道的眾生,只要發起了這顆菩提心,瞬間就會成為了菩薩,也就是所謂的佛子了。聖彌勒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剛寶石,然能映蔽一切勝妙金莊嚴具,亦不棄捨金剛寶名,亦能遣除一切貧窮。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金剛寶石,縱離修習,然能映蔽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莊嚴具,亦不棄捨菩薩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貧窮。」此說雖未學習勝行,雖沒有證得現證空性的智慧,然有此心便名菩薩。龍猛菩薩云:「自與此世間,欲證無上覺,其本菩提心,堅固如山王。」

金剛手灌頂續云:諸大菩薩,此極廣大,此最甚深。為什麼宗大師在此要引用《金剛手灌頂續》呢?因為之前有說到,縱使進入密乘,也是需要菩提心的。所以宗大師引用的經論,不只是顯教波羅蜜乘的這種經文以外,也引用了《金剛續經》密咒的這個經典。「諸大菩薩,此極廣大,此最甚深,難可測量,秘密之中最為秘密,陀羅尼咒大曼陀羅,不應開示諸惡有情。金剛手!汝說此為最極希有,昔未聞此,此當對何有情宣說?金剛手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時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爾時此諸菩薩行菩薩行、行密咒行,當令入此大智灌頂陀羅尼咒大曼陀羅。若菩提心未圓滿者,此不當入,亦不使彼見曼陀羅,亦不於彼顯示印咒。」所以如果沒有了菩提心的話,不只不能進入壇城以外,連密教的這些續經都不會給予顯示,更何況說是成就呢?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故法雖是大乘之法,不為滿足,尤其是大乘裡面密咒,金剛乘裡面又有分四部,四部裡面無上瑜伽部。縱使所學的是無上瑜伽部,可是如果沒有發起菩提心的話,光是所修的法是最殊勝的法是沒有用的。就像我們有最好的一個機器,可是完全不會使用一樣,那是沒有利益的。所以如果沒有菩提心為基礎的話,縱使有最殊勝的法門,也無法滿足,沒有辦法獲得成就。最最要是彼補特伽羅入大乘數。最主要是要他發起菩提心,變成佛子菩薩來修學才有用。

所以在此又說到,如果我們對於菩提心的認知,只是一種定義上,或者是他的分支界限的認知的話,所認知的大乘也只是表面上、辭面上的認知而已,並非是內心真正的功德。可是如果我們在心續上,真的生起如此殊勝、德相圓滿的菩提心的話,我們所證得的大乘,那就是真正的德相圓滿的大乘了。所以在此我們從本文裡面可以看到:

205末)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僅有解了,大乘亦爾,只是了解而已,我們只了解大乘,並非是真正的發起。若有此心德相圓滿,則其大乘亦成真淨,故當勤學。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當獲定解,故更釋之。

接下來就說到了,有了陽光、水份、肥料等,再加上稻的種子,才會產生稻芽。同樣的,有了陽光、水份、軟土等,再加上麥的種子,才會產生麥芽般,所以陽光、水份、肥料等,這些屬於稻和麥的共同因。那不共因是什麼呢?麥的種子遇到任何的因緣,都不會產生稻芽,只會產生麥芽;所以麥的種子,是麥芽的不共因緣。同樣的道理,能夠成就佛芽的不共因緣,唯有菩提心。空正見像是陽光、水份等的這種順緣般,這是三乘共同成就的因緣。因為聲聞乘,為了要成就阿羅漢,也必須透過空正見;獨覺乘為了要成就阿羅漢的果位,也必須要空正見;菩薩為了能夠成就佛果位,也必須要空正見,所以這是屬於共同的因緣。

唯一不共的因緣,大小乘的差別是在那裡呢?最主要是在有沒有菩提心為主,所以能夠成辦佛芽的不共因緣,唯有菩提心。所以又說到了菩提心為父,空正見為母。就像是這個孩子是屬於藏人、漢人,或者胡人等,最主要是看父親,而不是母親。因為母親是共同的,但是父親算是決定的,具有這種的差別而說。所以在此我們可以看到本文裡面有說到:

此如水糞及暖土等,與稻種合為稻芽因,與麥豆等種子相合為彼芽因,故是共因。如麥種子任會何緣,終不堪為稻等芽因,故是麥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攝水糞等事,亦皆變成麥芽同之因。如是無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猶如種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糞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故寶性論云:「信解大乘為種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謂菩提心如父之種,證無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決定不生漢胡等子,父是子姓決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種種子,故是共因。龍猛菩薩云:「諸佛辟支佛,諸聲聞定依,解脫道唯汝,決定更無餘。」此讚般若波羅蜜多,聲聞、獨覺亦須依此,故說般若波羅蜜多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證空慧,不能判別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廣大行而分判之。所以大小乘的差別,是由菩提心方便品的這種廣大行,而來作區別的。寶鬘論云:「諸聲聞乘中,未說菩薩願,大行及回向,何能成菩薩?」此說不由見分,當以行分。大小乘的區別,不是以智慧而去分別,而是以行為來作區別的。如是證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況諸餘道?故若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正修習,僅於起首略憶文句,而於餘道微細一分多殷重修,顯然於法知見太淺。所以如果我們不以菩提心為主要的修行,那只是了解到一些偈頌文的內涵,了解到某一個法門的內涵,雖然是殷重修行,但是卻自稱大乘的話,那是代表對法義的認知太淺了。

總如生子俱須父母,雖然唯有菩提心是屬於大乘不共的因緣,可是要成就大乘的話,不只菩提心以外,也是需要空正見的,那才能獲得大乘的成就,就像生子須具父母,道支圓滿亦須方便、智慧二品。特須方便上首發菩提心,智慧上首通達空性。設修一分而未全修,若唯希求解脫生死,於奢摩他須莫誤為毗缽舍那,善修無我空性之義。然若自許是大乘者,是則必須修菩提心,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以慧遮止墮生死邊,以悲遮止墮寂滅邊,慧不能遮墮寂滅故,不墮有邊小乘有故,菩薩道者,正所斷除,墮寂邊故。

「智不住三有」也就是因為有空性的智慧,所以去消滅自性執著的時候,由自性執著不會再次的造業,就不會再次的墮入於輪迴三有,叫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依由緣眾生的悲愍心,所以菩薩們不會像小乘阿羅漢等,享受在一種獲得個人別解脫的一種寂滅,非常安寧的狀態當中。他寧可出定,來為利有情,而住在三有世間。可是他住在三有,並非是透過業力,而是以悲願的力量,而來住三有的,所以這就是菩薩的偉大行為,希有善行。 

207頁)解佛密意堪為定量諸佛子等,若有如此寶貴之心,於內生起執為希有,歎生如此希有妙道,若內心生愚夫所愛微分功德,則不執為如是希奇。入行論云:「餘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勝心寶,先無今得生。」又云:「豈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識,豈有如此福。」又云:「誰發勝心寶,即禮彼士身」,又云:「從搖正法乳,出此妙醍醐。」此說是出佛語心藏勝教授故。是故吉祥阿底峽尊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中實相之見,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為師中恩最重者。

所以在佛陀的眾多三藏十二部教授裡面,最主要的精髓,最強而有力的法門,就是菩提心。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阿底峽尊者,雖然具有中觀的正見,所以以正見上來講的話,是勝過自己的老師金洲大師的唯識正見。可是阿底峽尊者的菩提心的教授,是來自於金洲大師的緣故,所以阿底峽尊者說:在我的師中,恩最重者唯金洲大師。所以我們可以從阿底峽尊者的傳記,能夠了解到,菩提心在整個道次第上,有多麼的重要。

若有了解聖教扼要,觀此傳記,於道扼要有大了解。若勤修此生真實心,雖施烏鴉少許飲食,由此攝持亦能墮入菩薩行數。若無此心,縱將珍寶充三千界而為布施,亦不能入菩薩之行。如果真正的我們發起自然任運的這種菩提心的話,縱使只是給烏鴉少許的飲食,依由這顆心的緣故,所以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而且這個行為就稱為菩薩行,就能數入為菩薩行。但是如果沒有這種的發心,縱使三千界充滿了珍寶,供養三寶或作為布施,但是也不成為菩薩行為。如是淨戒乃至智慧,修諸本尊脈息明點等,皆不能入菩薩之行。

同樣的自稱修學無上瑜伽部等,說「我有要在修本尊,脈息明點等」,這些都不是真正密乘的行為,因為它不是大乘的行為,因為不是菩薩的行為。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菩提心的緣故。如同之前說到的,有了菩提心去作供養的話,這才是真正的無上供養,沒有比這個更殊勝,更好的供養了。也沒有比菩提心,更殊勝的一個集資淨障的法門了,一切的資糧由此心,快速的圓滿,一切的罪障由此心快速的淨治。生起菩提心的話,過去許多的罪障,依由這顆心,能夠瞬間的消除,所以使得一切的非人,還有罪障,都不能損害我們。

確實是沒有錯,如果真正有非人來損害我們的話,沒有比觀修菩提心更好驅除非人障礙的方式了。因為非人正在傷害我們,可是我們卻珍惜他,愛他勝過於愛己,這樣去為他回向,為他觀修慈悲,把善業回向給他,還有什麼法門,比此更好除障的方式。沒有!不只自己可以獲得利益以外,他人也可以獲得利益,所以他又怎麼會來傷害我們呢?因為他深深的看到說,這個修行者,愛我甚過於愛他個人,愛他本身,所以這個非人也沒有辦法造成傷害了。所以沒有比觀修菩提心更好的,去除非人障礙的一個方式了。

有了菩提心我們能夠成辦一切的順緣,去除一切的逆緣,那這樣的話,道諦功德就能夠快速的成長,這是一切利樂的根本。所以昆倫喇嘛有說到,若要利益一切有情,觀修菩提心;若要讓自己成為一切有情眾生的親友,要更多的好朋友的話,觀修菩提心;要更多的善知識的話,觀修菩提心;要成辦自利的話,觀修菩提心;要圓滿他利的,觀修菩提心;要使教法久住的話,觀修菩提心;要證得涅槃功德的話,觀修菩提心。生氣也觀修菩提心,我們就不會生氣了;貪心我們觀修菩提心,我們就能夠懂得滿足;沮喪我們觀修菩提心,我們就能夠拉起慈心;成就觀修菩提心,我們就不再生起傲慢。所以這是一切此生、後世一切利樂的根本。懶惰的時候,散亂的時候,觀修菩提心,我們就能夠精進;痛苦的時候,觀修菩提心,乃至虛空未盡之前,我願意住在苦的世間,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發起如此的心力,又有什麼困難,能夠難倒我們呢?所以真的菩提心,是一切功德的根本,能夠讓我們快速的累積資糧,淨除一切的障礙,的確真的是如此。

難怪,為什麼成就佛果位的唯一因緣,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緣,這種不共因緣是菩提心,確實是如此。如同經中所說的,確實是如此。

猶如世說刈草磨鐮,若此寶心未至扼要,任經幾久勵修善行,無甚進趣,如以鈍鎌刈諸草木。若令此心至於扼要,亦如磨鐮雖暫不割使其鋒利,其後刈草雖少時間,能刈甚多。一一剎那亦能速疾淨治罪障,積集資糧,雖微少善能令增廣,諸將盡者能無盡故。入行論云:「大力極重惡,非大菩提心,餘善何能映?」又云:「此如劫火一剎那,定能燒毀諸罪惡。」又云:「若思為除療,諸有情頭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無量。況欲除一一,有情無量苦,欲為一一所,成無量功德。」又云:「餘善如芭蕉,生果即當盡,菩提心樹果,恆無盡增長。」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分四)

        庚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

庚三、發起之量

庚四、儀軌受法

庚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分三)

208頁)初中有三,初從四緣發心道理者。發心的四個理由,是那四個理由呢?一、若見諸佛及諸菩薩難思神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依此發心,謂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這是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二、雖無如是若見若聞,而由聽聞依於無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發其心,這是第二個理由了。第三個理由,三、雖未聞法,由見菩薩正法將滅,便作是念而發其心,謂念如是正法久住,能滅無量有情大苦,我為令此菩薩正法久安住故,定當發心,這是第三個理由。第四個理由,四、雖未觀見正法欲滅,然見惡世上品愚癡,無慚、無愧、嫉妒、慳等,便作是念:於此世中雖於聲聞、獨覺菩提能發心者,尚屬難得,況於無上菩提發心?我且發心餘當隨學,見難發心而發其心,共為四種。

這以上說到了發心的四種理由。第一個就是說,看到了諸佛菩薩的廣大神通力,而產生隨喜而發起菩提心,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多聽聞大乘法藏,信解佛智,而發其心,而發菩提心的,這是第二者。第三者,是看到現在正法將要消滅了,如果佛法衰敗的話,將會損失許多有情的利益,所以為使正法久住,而應發其心,這是第三者。第四者,看到菩提心的利益殊勝功德,非常的珍貴,於是而發起菩提心,有說到這四種的理由。

發心之理,論說於大菩提發心,故是發心欲證菩提。由何緣者,因為論說有這四種的道理,所以我們發心的緣,最主要就是來自於這四者了。所以我們在此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初由見聞希有神變生希有想,念我當得如是菩提。第二謂從說法師所,聞佛功德先生淨信,次於此德發欲證心。第三謂由不忍大乘聖教遷滅,於佛妙智發欲得心。此中由見聖教不滅,則能滅除有情大苦,亦緣除苦而發其心,然其發心主要因緣,是由不忍聖教寢滅,若不爾者,則與下說依悲發心有重複過。

209頁)第四由見此心大利極為希貴,正由此緣之所激動,便於佛所發欲得心。又此發心,由於菩提發欲得心而為建立,非就所為而為安立。若不於佛功德修信,則於佛位不希證得,不能滅除於辦自利執唯寂滅為足之心。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第四種因緣所發起的這個菩提心,最主要是欲求菩提,看到菩提的功德,或者菩提心的功德,而為建立菩提心,並非是為了眾生而發的。所以「又此發心,由於菩提發欲得心而為建立」,最主要是看到菩提功德而為建立。「非就所為而為安立」非就所為,就是說並非是為了眾生,並非是為了為利一切有情的那個所為一切有情的這個目的而來發起。「若不於佛功德修信,則於佛位不希證得」也就是說,沒有得到佛位的話,絕對不會證得佛的圓滿功德果位,如果沒有得到佛的這個圓滿果位的話,我們就不應該因由寂滅而為滿足。所以透過對於佛的圓滿功德的認知,還有這種的信心,才能夠滅除,為能成辦自利而追求寂靜感到滿足的這種執著,這是因為看到佛的功德,而來滅除這種因由自利,而成辦寂滅為足的這種執著。

若由修習慈悲門中,見於利他須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於利他中執唯寂滅為足之心,不能遮前滿足執故。透過慈悲心,所以我必須要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因此我不應該依由寂滅而滿足的這種想法,雖然可以遮擋寂滅為足之心,但是不能遮止之前所說的,因由自利所以希求寂滅為足之心。如果以自利的角度來講的話,那這種的寂滅為足之心,要怎麼樣去斷除呢?是透過佛功德的思惟來斷除的。如果光是寂滅為足之心,並非是自利的理由,只是一個寂滅為足之心的話,那可以透過他利的一種思惟,或者是大悲心的力量,而來破斥這種寂滅為足之心。所以除了這兩者以外,沒有其他的方法能夠去遮止寂滅為足之心。又無餘法能遮彼故。又於自利執唯寂滅為足之心,非不須遮,依由自利的理由,而去產生的寂滅為足之心,是要遮止的,為什麼呢?以於小乘唯脫生死,唯有一分斷證功德,其自利義亦不圓滿故。因為如果具有這種心的話,那就跟小乘,為了個人別解脫,而去圓滿解脫功德的內涵是一樣的。可是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而去成就別解脫圓滿的這個解脫功德,它並非是真正的圓滿,縱使在自利上也沒有完全的圓滿。

又此雖脫三有衰損,然未解脫寂滅衰故,又經宣說圓滿自利是佛法身故,故於佛德淨修信已則能觀見。雖然小乘羅漢,他已經解脫了三有的這種衰損,可是他還沒有從寂靜邊的這種衰損而獲得解脫。而且經裡面說到了,所謂圓滿自利是什麼呢?是具有佛陀的法身故,而說了圓滿自利的。可是小乘阿羅漢,並沒有佛陀的法身,況云利他,即辦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況且要成就圓滿利他事業的話,必須去圓滿自利,要圓滿自利的話,不成佛是絕對沒有辦法的。所以如是的這樣思惟,是為不退小乘最大因緣。又前所說初二發心,曾未見說慈悲所引,諸餘經論亦多僅說見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發心。那之前兩種的因緣,前兩種因緣所說的發心,雖然並沒有看到經中裡面有說,這是由慈悲所引發的一種發心,只是很單純的因為看到佛陀的色身功德、法身功德,而說到了追求佛果的這種發心,這是前兩種因緣所起的發心的一個性質。

又說誓願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發心。故此二中,雖一一分亦應預入發心之數。圓滿一切德相發心者,僅見利他必須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猶非滿足。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光是看到佛陀色身功德,或者法身功德所起的發心,不能夠足以成為菩提心的一個發心之量。為什麼呢?因為經中裡面又說到,「誓願安立一切有情而成佛,亦名發心」所以這兩者都應該要列入為發心之數,所以能夠成就發心的因緣,必須要兩個。第一個為利有情而成佛的這種發心,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看到佛陀的色身、法身功德,因此我必須要成就佛果位,這兩者因緣都必須具足。所以在此說到,「雖一一分亦應預入發心之數」。那這句話的藏文原文直接翻譯過來的話,這兩者每一者都應該要列為發心之數,所以要成為發心的話,這兩者都是必須要有的。

所以圓滿一切德相發心者,僅見利他必須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猶非滿足,即於自利,亦見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所以這兩者都是需要的情況下才有辦法。又此亦非棄捨利他,亦須為求利益他故,所以宗大師引用了《現觀莊嚴論》而說到發心的兩大因緣,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說此雙求菩提與利他故,所以為了自利,也為了他利,這兩者因緣具足的話,才叫做發菩提心。

之前是談到四緣發心,現在是講到四因發心者,四因,那四因呢?(210頁)二、從四因發心者。謂種姓圓滿,善友攝受,悲愍有情,而不厭患生死難行,依此四因而發其心。

三、從四力發心者。謂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這是第一者。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第二者。昔習大乘,今暫得聞諸佛菩薩稱揚讚美而能發心,是名因力,第三者。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修善法,名加行力,這是第四者。依此四力而發其心。菩薩地說依上總別八種因緣,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發心者是名堅固。

為什麼呢?因為像自力來講的話,就是依由自己往昔的串習力,而發起的大菩提。最主要不是靠他人的力量,或者是善知識在你的旁邊,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而去產生對於大菩提的追求心,而發起菩提心,所以自力是為堅固的。為什麼因力為堅固的原因,是因為過去世對於大乘的串習力量非常深厚,所以在今世只要聽到諸佛的名號,或菩薩的一種稱讚的話,自然就能夠發起菩提心,那是因為過去串習的力量,所以自力和因力是名堅固。

又由依止此諸因緣,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發心者名不堅固。如是善知識總諸聖教及大乘教,將近隱滅,較諸濁世最為惡濁,現於此世應當了知至誠發心極為希少。當依善士聽大乘藏,諦思惟等,勤修加行,非唯他勸,非隨他轉,非為仿效其規式等,當由自力至誠發心樹立根本,以其菩薩一切諸行皆依此故。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分二)

辛一、七種因果教授(分二)

辛二、寂天教授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從大覺窩所傳來者現分二種,一修七種因果教授,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所以阿底峽尊者具有這兩大傳承,七因果還有自他換的傳承。先講第一、七因果,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這個菩提心是從那裡來的呢?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報恩,報恩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知母、念恩、報恩、慈、悲、增上意樂「六因」,再加上第七者菩提心的「果」,所以說到了七因果。

辛一、七種因果教授(分二)

壬一、於其漸次令發定解(分二)

癸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癸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壬二、如次正修

癸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在大乘的修行裡面,大悲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初中後三者而言都是重要的。因為菩提心會不會堅固,最主要是看大悲心會不會堅固,大悲心堅固菩提心就會堅固,大悲心弱菩提心就弱了。所以大乘的入門,菩提心而言,大悲心也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對於初而言,大悲心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中而言,大悲心也是重要的;對於後而言,大悲心也是重要的。所以在此有說到初中後重要之理三者,先講初者,

211頁)初中有三。初重要者,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悲初重要,如無盡慧經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伽耶經云:「曼殊室利!諸菩薩行,云何發起,何為依處?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若不修學至極廣大二種資糧,終不能滿如是誓願,觀見是已轉趣難行廣大資糧,故為轉入諸行所依。

所以有了大悲心的話,才會引發菩提心,才會圓滿廣大兩種資糧。如果大悲心弱的話,菩提心也會跟著衰弱,那這樣的話很容易就退轉菩提心了,所以大悲心於初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現在講中者部分。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劫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所以在行廣大的菩薩行的時候,因為時間非常的久遠,而且再加上眾生的這種種種惡劣的行為,所以大悲心不夠堅定的話,很容易退失。如果一旦大悲心退失的話,菩提心就沒有根本了,也會跟著退失,所以應該要恒習的修學大悲。所以縱使進入了大乘,生起了菩提心了,可是在行廣大的菩薩善行的時候,也是要堅定我們的大悲心的。於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厭捨,故易圓滿一切資糧。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如聖發生信力經說:『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決定當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212頁)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義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小乘阿羅漢證得果位的時候,會入定安住這種寂靜的涅槃。可是菩薩們成就果位,也就是圓滿正覺果位的時候,不會像小乘一樣住寂靜邊的,而是虛空未盡之前,利益有情眾生。其原因是什麼?依由大悲心的緣故。所以不只是大乘一開始,入大乘門的時候,大悲心為重要;在中間行菩薩行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要以外;縱使是成就了佛果位了,圓滿正覺,可是由大悲心的緣故,才有辦法真正的來圓滿利他事業的。所以在此,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盡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大悲。」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後三,悲為最要。

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由見此義,正攝法經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謂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薩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

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窩所雖請教授,終唯教云:捨世間心,修菩提心。」善知識敦巴譏笑告曰:「此是掘出覺窩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種,唯尊知堅實,餘凡莫能曉。」

所以今世我們好不容易獲得了暇滿人身,遇值大乘教法,在內因緣、外因緣都具足的時候,真的想要作一個有意義的人身的話,那就要去發起一切利樂的根本菩提心。可是菩提心最主要的根本,是來自於大悲心的緣故,所以我們大悲心要策勵的精進去學習觀修。如果大悲心堅固的話,利益有情的悲愍心堅固的緣故,所以利他的事業,還有利他的發心,自然就會堅固,由此所形成的菩提心,才能夠堅固。這樣的話我們才可以在短促的今生,能夠累積大乘殊勝的善隨眠。由這種善的種子,我們才有辦法快速的成辦這種道諦的功德,這樣才是真正的能夠圓滿有意義的暇滿人身,這才是暇滿真正的大義。

癸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接下來就說到了,因為悲心在大乘的初中後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的悲心是能夠發起增上意樂的悲心;並非是一般的悲愍心而已,所以它是一種特別的悲心,能夠生起增上意樂的一種悲愍心。所以為了能夠生起這種大悲心,我們也必須要知道,這個悲心的因果從何而來,會得到什麼樣的果位,會成就什麼樣的果位等。所以在此就說到:

213頁)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是這個能夠成辦,或者生起增上意樂的這個悲愍心的因果之理。因的部分是什麼呢?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為什麼知母一直到慈,這中間有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心,為什麼會成為悲心因緣的理由呢?大悲之因的理由是什麼呢?所以在此就說到了,透過上述所說的,種種痛苦的行相和過患,反覆的思惟,從自身上先去體會,再從有情身上去體會的話,雖然能夠生起希望有情也能夠離苦的這種想法。可是如果要使此心能夠容易生起,而且是猛烈的生起,以及生起之後成為堅固的話,那不只是要思惟痛苦以外,也要愛眾生,像愛己般的。至少要作到愛己般的去愛一切有情眾生,那才有辦法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大悲心,也就是能夠發起增上意樂的大悲心。否則的話,只是變成說希望他們能夠遠離痛苦,只是這種的想法而已,他不會真正的想要去幫助眾生遠離痛苦。所以在此宗大師說到了:

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所以必須要把有情視為是一個非常可愛、悅意的對象,而來愛護珍惜,像是至少要像愛己般的去愛一切有情。否則的話,我們就會像凡人一樣,就像我們看到親友遭苦的時候,我們就無法忍受。怨敵有痛苦的時候,我們心裡面還反而歡喜,不只不會想要希望他遠離痛苦以外,還會心生歡喜。至於並非是親、也非是怨的這種中庸者,若有痛苦,我們也好像這不是我的事情一樣,也不會給予理置,會有這種的危險,這樣的話我們生起的大悲心,就沒有辦法遍佈一切有情了,所以在此有說到:如親有苦不能安忍,怨敵有苦心生歡喜,親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捨置。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其中初者,對於親友的痛苦我們無法安忍的原因,最主要是因為,這個因緣上有個可愛相在作祟的。也就是對親友的愛多少,所以對於他痛苦的不忍的程度,就會受此影響,所以下品的愛而產生了下品的不忍,上品愛而產生了上品的不忍。所以在此說到了:

其中初者,因有可愛,此復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有了愛就會產生不忍的這種痛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若極親愛,如果是上品愛,非常強烈的親愛的話,雖於微苦,雖然對方所得的是少許、少許,這麼一點點的痛苦,亦能生起廣大不忍。相反的見敵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願更大願不離苦,對於親友的不忍心,這是因為對於親友的愛,但是看到敵人有痛苦的話,不只不會想到要讓他離開痛苦,反而希望他不要離開痛苦,而且這種的心會非常強烈。為什麼呢?最主要原因是不悅意相之所致。因為內心不喜歡嘛,不歡喜他嘛,所以對方遭受痛苦,我們的內心會不會產生不忍,最主要是來自於對於對方的悅意相,會不會真正的珍惜愛護對方的影響所致。

此亦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親怨中庸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亦無歡喜,是由俱無悅或者非悅意相之所致。如是應知,所以為了能夠利益一切有情,而去產生這種能夠生起增上意樂的大悲心,所以我們必須,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所以我們要觀待一切有情眾生,像是自己最親、最親的親友一樣,來觀修這個悅意之相。那在眾多的親屬裡面,親之究竟是為慈母,一般來講的話是自己的母親,但是如果有個別不同的個案的話,像是有一些人因為沒有母親,所以父親對他來講最有恩惠,或者是他的親友等,或者是其他人,對他最有恩惠的話,可以作如此的觀想了。所以在此母親只是一個象徵性的解說,並不是說一定要觀修成母親。最主要的是,我們能夠從何處產生感恩,那這種恩人的角色我們要去觀想說,一切有情眾生都曾經作過對我們如此具有恩惠的一個恩人。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所以因此而說到了,知母以及念恩,還有報恩這三種的因緣,是為引發悅意可愛而說的。

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所以生起大悲心之前,要有一個悅意慈心,就是真正的愛護眾生,至少要像愛自己般的去愛一切有情眾生,這種悅意慈心至少要有。那這個悅意慈心要怎麼發起?要怎麼去愛眾生呢?那就要像愛自己親屬般的去愛護他。那對一切有情眾生我們要如何去愛,像自己親屬般的去愛護他呢?因為一切有情眾生,都跟你今世的恩人一樣沒有差別,而說到了知母。因為無論是前世、今世,都對你有恩的緣故,所以我們要念恩。因此我們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所以生起大悲心之前,要有一個悅意慈心,就是真正的愛護眾生,至少要像愛自己般的去愛一切有情眾生,這種悅意慈心至少要有。那這個悅意慈心要怎麼發起?要怎麼去愛眾生呢?那就要像愛自己親屬般的去愛護他。那對一切有情眾生我們要如何去愛,像自己親屬般的去愛護他呢?因為一切有情眾生,都跟你今世的恩人一樣沒有差別,而說到了知母。因為無論是前世、今世,都對你有恩的緣故,所以我們要念恩。因此我們必須報恩,所以說了念恩、報恩還有知母這三者,是屬於悅意慈的前三果。所以由此即能引發悲心。

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現在講到一般而言,希望他人獲得安樂的這個慈心,以及希望他人遠離痛苦的悲愍心,慈、悲這兩者來講的話,是沒有固定的因果。可是現在當我們談到了能夠發起增上意樂的大悲心,以及悅意慈心的話,那就是有因果了,這是因果決定的。所以宗大師在此交代得非常詳細說到了:「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這是以一般性而言,可是在此是針對特別的情況而說的緣故,故知母等三種所緣,即是與樂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於此中當勤修學。所以知母、念恩、報恩,這三者來講的話,不只是一般慈心的因緣以外,能夠使一般的慈心增長以外,也能夠使一般的悲心增長,所以他是兩者共同的因緣,故於此中當勤修學。又發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者,是月稱論師及大德月,蓮華戒論師等之所宣說。之前談完了發起增上意樂大悲心的因緣,也就是從知母,一直到悅意慈心的大悲心因的部分,那現在講大悲心果的內涵。所以在此說到:

214頁)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也就是在此有人問到:那我們講到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心、大悲心,自然就會想為利有情我要成佛啦!何須多加一個叫增上心、增上意樂呢?在此宗大師回答到:為了希望有情離苦得樂,所以真正這種四無量的慈悲心,聲聞、獨覺也是有的。可是聲聞、獨覺小乘羅漢,他們的這種四無量的慈悲心,只是希望有情能夠離苦得樂的這種「希望」而已,並非以一種責任感,來承擔一切有情眾生的安樂,只有大乘才有這種的悲愍心了。所以在大乘裡面強調的大悲心,初中後三者為重要的大悲心,並非是希望一切有情眾生遠離痛苦,得到安樂的一種期望而已,而是需要一種負責任的大悲心,能夠發起增上意樂的悲愍心,所以在此我們特別的說明了增上意樂的重要。所以在此的大悲並非是無量悲,而是能夠發起增上意樂的大悲,所以在此有說:

欲令有情得樂離苦,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須發此心力強勝增上意樂。是故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樂、云何離苦,非為滿足,並不是說,喔!只是想一切有情眾生能夠離苦得樂而已,就感到滿足,而是什麼呢?須自至誠荷此重擔,而是自己真正從心深處,想去承受負有這種責任感,故當分辨此等差別。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