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11/17 00:02:04
尊貴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燈論 第二堂課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獅吼音•開示集

〈喜瑪拉雅課程〉「菩提道燈論」開示日誌.第二堂課

一切佛教法,都是解脫法

一切佛經,都是口訣,經中任何一字,都和解脫有關,都能幫助我們調伏自心。

時間:2010年12月10日下午3:00~5:20


下午1:00起,大眾陸續入場。2:50,維那師帶領大眾念誦〈二十一度母祈請文〉、〈普賢行願品〉中的「七支供養」偈。

3:05,法王升座,念誦傳承祈請文後,繼續「菩提道燈論」第二堂課的開示。

■法王開示:

《菩提道燈論》作者殊勝、內容殊勝,具有四種殊勝的功德,現在我們就講說這樣殊勝的論集。

第一個功德:了知「三乘教法,皆是解脫法」

阿底峽尊者所著的《菩提道燈論》,一切教法都無違背的涵攝其中,包含佛說「教法」(四部續典及各種經典),及「證法」。詳讀「燈論」就會瞭解,佛教法雖然在世俗上有顯乘和密乘、大乘與小乘的分別,還有律典上有開遮的不同說法,但大小顯密都是佛教法,三乘一切教法都是幫助我們成佛的,就不會此是彼非或取捨分別。

當然你要實際修持才會瞭解的,一些咬文嚼字的學者可能會覺得文字上有不同,還有不同的教派也都會說自己的教法最殊勝,為了教派的興盛,這樣說也是可以的;但究竟而言,都是佛教法。但現在卻有讚譽自己、貶損他宗的狀況。洛桑確傑大師曾說,「如果你有真正的了知和證悟,就會將所有教法圓融合一;如果沒有證得,就會妄作分別。」專心用在法上,真正去修持,你會發現各位大師都是沒有分別的。

佛陀為了弟子不同的根器,而有時說了義法,有時說不了義法,有時說實有法,有時說空性義,由此來看,佛陀真是具有大悲心和善巧方便的老師。佛陀不是很有主見的非說什麼不可,而是看弟子需要什麼就說什麼,我們要瞭解佛陀緣於大悲而說不同法教的深意。「燈論」從最初的皈依到最後的雙運,都是根據弟子不同的心、不同的根器而說。這部論的功德,就是能幫我們全面瞭解佛陀法教的內容。

但我們並不是迷信的加以全部相信,所以聽聞之後要加以分析思維,要以自己的修持去驗證,與自己內在的體驗相結合,才會生起真實的信心。

第二個功德,了知「一切佛經所說,皆是口訣」

所謂「噶當」派,意思是「一切佛教法,都是可以修持的口訣」。如果我們對「燈論」好好聞思修,對三乘、顯經密續各種教法就不會起分別,就會瞭解:一切佛教法,都是可以幫助我們究竟成就的口訣,都是可以降伏自心的方法。比如你想要解釋一件事,你不但會用口說,你還會站起來,甚至用照片、影像説明瞭解;同樣的,一切佛經也是這樣,用盡一切方法,就是要幫助我們瞭解解脫的方法。

不過,即使你背下三藏十二部經典,但不懂它的甚深密意,也是沒辦法幫助你成佛。雖然整體佛教法,都是證悟的方法,但某些方法對某些人特別有效,所以依據根器,尋找適合的道次第非常重要。譬如噶當派的教法中,教導「轉心四思維」,一個扎實修完才能修另一個,修完「人身難得」,才能再修「觀死無常」;但有人覺得這樣太緊,可以先修比較有感受的思維,如先修「因果業力」,生起覺受信心之後,再往前修「人身難得」,就比較容易契入,這樣也是可以的。看法很多,都不算錯,對不同的修行人都是有效的方法。

適度轉換方法是必要的,就像醫師,針對病人的病,有時得換藥、換各種不同的醫療方式;但太常換也是有問題的。譬如有人依止上師,過一段時間就換個上師,好象連上師和本尊都有「過期」的問題,不新鮮就換一個。還有人接受續部的寂靜尊或忿怒尊灌頂,灌頂灌了一大堆,收集本尊好象收集郵票,對不同的本尊起優劣的妄想分別,以為忿怒尊就比較厲害,這樣的心態就不如法了。

還有些人說,「噶舉不是沒諍論的嗎?」,「噶舉派不是實修派嗎,為什麼還要辯經?」有些人一下真會被問倒,其實佛經中沒有一個字和證悟無關,有些透過邏輯思維,有些透過念頌祈請,方法不同,但都是幫助我們解脫的。

戈倉巴大師說,所有修持者,應對聞思者恭敬,甚至對拿鐵錘的鐵匠感到恭敬,祈願他們成佛。第十三世法王曾說,所謂修行者不要變成呆呆坐在那兒、什麼事都不做的人,對經論要勤作聞思,要閱讀《量論》、《俱舍論》,如果大部頭的《俱舍論》讀不完,至少要讀傳承祖師的重要著作,如第三世Gmb讓炯多傑的《甚深內義》、《明示如來藏》,岡波巴大師也說應觀修《寶性論》。如果你能真正修持,一切佛經都是修持方法;如果不真正實修,把大手印、大圓滿的教法放在你手裡也是沒用的,就算金剛總持示現在你面前來教你,你自己不修也不會了悟。

第三個功德:瞭解佛密意、證得佛果位

從初學到無滅的佛果,其中都有佛陀的密意,幫助我們更容易實修。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的根器是上中下士夫。

第四個功德:能防止謗法的惡行
最壞的惡行,是謗法。迦葉佛的教法為何會壞滅,是因為弟子懈怠;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之所以會壞滅,則是因為弟子、教內諸大師之間的諍論。

佛陀曾講說一則他成佛前的本生故事,那時他是一位名叫「確」的比丘,而措哇養達比丘則是成佛前的阿彌陀佛,當時措哇養達比丘根據眾生根器不同而宣說不同的法,確比丘則宣說甚深空義。措哇養達因為善巧因應眾生根器說法,所以弟子眾多,而確比丘則因宣說空性,弟子雖有因此而證得阿羅漢,但空義甚深所以弟子不多,確比丘因此嫉妒的說:措哇養達宣說不了義法,是「邪命比丘」,不是「正命比丘」。確比丘以此之故,落入地獄,經過很久時間才得重生為人、重新修行,最後也是在不淨的娑婆世界成佛,不像措哇養達在清淨的阿彌陀佛淨土成佛。這都是過去世謗法之故。這在《解脫經》上都有記載,所以對不瞭解的法行千萬不要亂說、妄加批評,不要謗法。

有位國王曾在夢中,夢見佛教會分裂成十八部,互諍對方不是佛法。有人說,「佛法越辯越明」,或有些教法有式微的危機,所以需要辯證讓它昌明,但祖師們並不是因為嗔恨心所以辯論。

那洛巴大師說,我的教法壞滅無妨,只要整體佛教法興盛就可以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有緣的教法,當你在持守、修持、弘揚自己的教法時,也要有整體佛教的觀念。有人要求一位甯瑪上師祈願甯瑪教法興盛,這位上師說,不需要祈請自己的教派興盛,只需要祈願整體佛教法興盛即可。我們也要有這樣的精神。

謗法比五無間罪更重,會斷除善根,成為暫時的「斷滅種姓」,所以千萬不要謗法。損壞佛教的因,是諍論。尤其是帶著貪嗔之心的諍論。所以,即使我不能興盛佛教法,至少我不要成為毀壞佛教法的人。《三摩地王經》中說:「若人毀壞南贍部洲一切佛塔,另有人譭謗佛經,此二罪業相比,謗法之罪尤為嚴重」,因為謗法即是斷滅有情解脫的因,罪業極重。

■感同身受,即是大悲心

我們再說回大悲心。首先要回到自己身上,要觀照自身,看看自己是不是受著苦、為什麼受苦,因為自己受的苦,所以瞭解其他有情受的苦,對他人的苦能感同身受,就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入菩薩行論第一品〈菩提心利益品〉說──

彼等為自利,尚且未夢及,況為他有情,生此饒益心?

對自身的苦都不瞭解,連作夢都夢不到,那更別說瞭解別人的痛苦。連自己有什麼痛苦都不瞭解,那就連解脫自己都做不到了,何況解脫別人。

大悲心是兩面的鏡子,一面是出離心,一面是大悲心:想到自己痛苦的時候是出離心,想到他人的痛苦時是大悲心。透過自身的苦,了知其他眾生的苦,只想自利、解脫自己的「中士道」,就可以轉化提升為自利利他的「上士道」了。

有人問一位大師說:如何才能「一生成佛」?大師答:無非是「甚深空性」和「菩提心」。如果你連「無我」的空性都不瞭解,也沒有菩提心,卻想修持可以一生成佛的甚深密續,這是沒有意義的。

■這是我當下就要修的法

回到「燈論」書本身,首先是稱禮書名:

梵語雲 菩提巴遝劄迪邦
藏語雲 菩提道燈論
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
這次最主要是根據楚布寺法嗣第四世嘉察仁波切的釋論,還有夏拉瓦大師的內容,要生起真實的信心,了知:「這是我當下、今天就要開始修的法」。

稱念梵文書名,主要有三點:
一是感恩傳承,
二是緣起清淨,
三是瞭解其意。

一、感恩傳承:我們都在一個不知取捨的狀況下,佛法就在幫助我們知所取捨。說法者世尊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西藏因為佛法的關係,一直很感恩印度的傳承,甚至連印度來的乞丐,都稱呼為「阿查拉」(論師,有學問的人)。

二、緣起清淨:稱念梵文書名,是標記法緣、法脈清淨。因為佛法的泉源是印度,看到梵文容易生起信心,當年在印度,能成為論典,都經過很多檢驗,一定是智者才寫得出來。

三、字義清楚:書寫梵文,可以讓書名源頭字意清楚。
以下是「燈論」內文。
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

1.禮敬三世一切佛及彼正法與僧眾,應賢弟子菩提光,勸請善顯覺道燈。

首先是禮供文。
為什麼禮敬三寶?要消除著作障礙,讓我們心上得加持。尊重前輩、上首。

阿裡地方一個身為贊普(國王)的弟子菩提光,請了這個法。如法修持此法。

2.由下中及上,應知有三士,當書彼等相,各各之差別。

3.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樂,但求自利益,知為下士夫。

4.背棄三有樂,遮止諸惡業,但求自寂滅,彼名為中士。

5.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

明天早上講解皈依,想領受皈依的法友,可以準備。明天也同時給居士戒,也就是五戒。後天早上可能給「菩提心戒」,但還不一定,因為還沒有人請這個戒(此時,大眾響起一片掌聲)。

今天的重點是,我們要對所有佛陀教法,都平等看待,都看作可以幫助解脫的法。重點是,要用這些法,讓自己的心有所改變。

■餗煙供,利益亡者與中陰眾

4:50,法王開示,接下來要作「餗」的煙供,要供養此地的中陰眾生,過去有很多阿羅漢來這裡,說這裡有很多中陰眾生和亡者,我們要修「餗」的煙供,對他們作供養,以利益亡者與中陰眾生。

接著,在維那師帶領下,全體大眾開始修持餗煙供,在菩提迦耶迅速暗下的暮色中,至5:10圓滿。

(回向,並念誦「發菩提心文」之後,結束第二堂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