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13 02:24:07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2)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9904120

 

首先一開始在場的每一個人,在還沒有聞法前,都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動機,也就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的如母有情,我希望能夠速速的成辦圓滿的佛果,也就是因此我來到上師的前面,聽聞大乘的法類,請以這樣的方式來調整動機。

接下來請看到《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第2頁,科判裡面提到了「介紹本論的正文」。介紹正文的方式又分為:第一個部分「介紹的方式,依照著過去的智者們的主而宣說」,這段的原文,此中,如同吉祥比噶瑪希拉寺之諸智者,於初承許造法者之殊勝、法之殊勝、如何講聞彼法之理三者最為重要。過去的智者們在宣說正法前,一開始會提到「造法者的殊勝」,以及「法的殊勝」,以及「如何講聞彼法之理」這三點。過去除了比噶瑪拉希拉寺之外,最有名的不外乎就是那爛陀寺,而宗大師在宣說菩提道次第時,最主要依據的是「後時」,也就是比噶瑪拉希拉寺的這些智者們的主張,而來宣說菩提道次第,所以在第二個部分「正式介紹本論」,提到到了「如是菩提道次第之引導分四」。

如是菩提道次第引導分四:

甲一、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

甲二、令於教授起恭敬故,開示法之殊勝。

甲三、如何講、聞具有二種殊勝之法。

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甲一、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

整個菩提道次第,最主要的科判都包含在這四者當中。第一「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為了要讓弟子們了解所聽聞的法,是否是清淨的,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有提到造法者的殊勝。如果造法者本身是一位具量的上師,就可以知道,這樣的上師,他所造的論也是清淨,沒有染污的。所以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造法者殊勝。第二「令於教授起恭敬故,開示法之殊勝」,更進一步的為了弟子們,對於造法者所造的論,生起恭敬心的緣故,所以開示法的殊勝。第三「如何講、聞具有二種殊勝之法」,第三個科判裡最主要談的是,上師應該如何的講,而弟子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聽聞具有以上兩種殊勝的正法。第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這個部分是道次第當中,最主要的核心。之前的三個科判最主要講到的內容,是前行的部分。

 首先看到第一個科判「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總此教授,是至尊彌勒所造《現觀莊嚴論》之教授;特其基論為《菩提道炬論》。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以總相而言,這個地方所要介紹的教,也就是道次第的內涵,是至尊彌勒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最主要的核心教授。「特其基論」這當中的「基論」指的是最主要的依據,也就不管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是《略論》,所有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論》,也就是因此「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由於《道炬論》是一切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最主要的根源,因此《道炬論》的造者,也就是阿底峽尊者,也能夠稱之為是道次第的造者,「亦即此是造者」。所以接下來就提到了,彼復即是大阿闍黎吉祥燃燈智,別諱共稱具德阿底峽。

在之前我們介紹了所有道次第最主要的根據,就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論》。而《菩提道炬論》又是根據,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闡釋的。而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它的根據是導師釋迦世尊所造的《般若經》。《般若經》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廣、中、略三種的《般若經》。而所有的《般若經》所詮釋的內涵,簡單的來分,也可以分為「顯義」以及「隱義」這兩種。所謂「顯義」就是在字面上《般若經》所詮釋的是甚深空性的道次第,而「隱義」就是在字的背後它所呈現的內涵,是現觀的道次第。而對於顯義的部分而言,龍樹菩薩造了《中觀正理六論》之後,而將顯義的部分闡釋出來。至於隱義的現觀道次第的部分,透由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而將它的內涵完全的開闡出來。所以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整個道次第它最主要的依據,還是導師釋迦世尊所造的《般若經》。所以雖然本論是宗大師所造的《略論》,但實際上它最主要,最剛開始的造者,卻是導師釋迦世尊。 

以上簡單的介紹了整個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就是《菩提道炬論》,而《菩提道炬論》的造者,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他有什麼殊勝的特點?

彼之殊勝分三:

乙一、生於圓滿種姓之理 

乙二、其身獲得功德之理

乙三、得已於教所作事業之理

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他所投生的地方。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投生之後,他所獲得的功德。第三部分是獲得了功德之後,他如何的行利眾事業。

乙一、生於圓滿種姓之理

第一個部分「生於圓滿種姓之理」,如譯師讚云,這個地方的譯師,指的是那個時代西藏最出名的兩位譯師之一,這位譯師叫做納措譯師。過去西藏人為了要迎請阿底峽尊者,將印度的佛法帶入西藏,所以他們派了許多的小孩子到印度去學佛法。而這當中最有名的就是精進獅子以及納措這兩位大譯師,這位譯師他所提的讚當中有提到:「東薩霍勝境,「薩霍」另外一個名稱又稱之為「班加拉」,其中有大城,謂次第聚落,這個大城的名字就叫做「次第聚落」。此中有王宮,宮殿極寬闊,名為有金幢。資財權勢盛,等漢東國君。其王善吉祥,這是阿底峽父親的名字,后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曰蓮華藏、月藏、吉祥藏。太子蓮華藏,有五妃九子,長子福吉祥,今為大智者,共稱道那喜;幼子吉祥藏,比丘精進月;次子為月藏,即今至尊師。」而這當中的「至尊師」指的就是阿底峽尊者。

  這個偈頌當中有一句話提到了「等漢東國君」,「東國」的這兩個字,在藏文有提到「東昆」的這兩個音,所以這個字是從「東昆」的音,直接翻譯成中文的,我們這兩個地方翻譯成是「東國」。由於藏文原文的「東」這個字,代表的是「千」,一千、兩千的千。所以過去有很多西藏的論師們,他們在解釋這一句話時,都會誤認為,這是指當時的中國有一千頭的大象,或者是用其他方式來解釋「東昆」的這兩個字。而之後有一位論師,他就破斥說,這是因為以前西藏的論師,都不懂中文的緣故,所以不知道「東昆」的這兩個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其實「東昆」的這兩個字,它代表的意思就是「東國」,也就是現今的「中國」的意思。

  接下來第二個科判:

乙二、其身獲得功德之理(分二)

丙一、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之理

丙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之理

丙一、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之理(4頁)

  所獲得的功德簡單的來分,就分為「教的功德」跟「證的功德」這兩個部分,而第一個部分「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之理」。這個科判的內容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也就是第一段當中最主要詮釋的是「尊者在學習一般的明處的情形」,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於二十一歲前,學習內、外共明處,「內」指的就是內道,「外」指的是外道。以下所要介紹的這四種的明處,是內道以及外道,這兩道都必須要共同修學的明處,所以稱之為是「四共明處」。而這四共明處分別是:聲明、因明、工巧明及醫方明,而尊者在二十一歲前,就已經非常精通這四種的明處,所以提到了,極盡善巧;特於十五歲時,聽聞一次《正理滴論》,後與一位以善巧推理聞名之外道興辯,令彼折伏,美譽遍揚,此為大綽龍巴所說。尤其是在十五歲的時候,尊者只聽過一遍《正理滴論》,所謂的《正理滴論》,這本論它最主要詮釋的是「正量」的部分。法稱菩薩造的論當中,有七部詮釋正理的論著,而七部的論著裡面,最主要的是廣的「釋量論」,中的「定量論」,以及略的「正理滴論」。尊者在十五歲的時候,只聽過一遍的《正理滴論》,就能夠與一位善巧推理的外道辯論,並且能夠擊敗外道,所以在當時他的聲名遠播,這是大綽龍巴尊者所說的。

在第二段最主要介紹的是,尊者在學習一般的明處之後,更進一步的學習密法的狀況。這時候或許各位會有疑惑,會覺得在學完一般的明處之後,應該先學顯教,再學密教。實際上對初學者而言是沒有錯的,在還未學習密教之前,必須要先學習顯教的內容。但是對於尊者而言,我們都知道阿底峽尊者,他連續五百世都投生為大班智達,所以在他成為大班智達時,他不僅是精通顯教,而且是精通密教的。由於過去生所留下來的習氣,所以他一開始在學習佛法的時候,就先趣入了密法的內涵,這是因為他過去所留下來的習氣,而感得的果報,這跟我們一般的初學者是不相同的,對一般的初學者來說,應該先學習的是顯教,再進一步的學習密法。尊者從母胎投生之後,十八個月就能夠寫詩。並且他有一次來到皇宮裡面,他發現周遭有很多的人,看到這些人的時候,他都能夠為他們祈請、發願,希望他們都能夠獲得種種殊勝以及圓滿的果報。所以在他所寫的詩詞當中,完全呈現出菩提心的特色,而這樣的特點,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是很難達成的。

  在之前的五百世都投生為大班智達,並且精通顯密圓融的教法之外,另外一個會先修學密法的原因,也是因為他遇到了,跟他業緣非常深厚的一位上師,也就是接下來所要介紹的「羅怙羅古達」的這位上師。雖然在還未親近羅怙羅古達上師之前,尊者也有親近其他的上師,但是跟其他的上師之間,並沒有深厚的法緣關係,直到依止了羅怙羅古達上師之後,才在這位上師的面前,聽聞許多密法的教授。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在當時如果沒有羅怙羅古達上師出現的話,尊者是否能夠從在家的身分,變成是出家的身分,這可能都有它的難度。當阿底峽尊者在依止羅怙羅古達上師時,在這位上師的面前,接受了許多密續的灌頂,並且在接受了灌頂之後,聽聞了許多密乘的教法。由於他如實的觀修密法的緣故,在當時就能夠生起一定的證量,由於他生起了一定的證量,所以他有資格呈現出異於常人的種種行為。這個時候,他的上師為了要讓他從在家的身分,轉變成是出家的身分,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希望尊者能夠裝成是一位瘋子,並且這位上師也變現出許多的化身,跟隨著尊者一起回到之前所居住的皇宮。一路回去的時候,當地的居民,或者是當時的國王,看到了這種情形,都感到非常的害怕,也相當的失望,最後國王在不自主的情況下,就讓尊者遠離了他。也就是這樣的因緣,尊者在一開始修學佛道的時候,是以修學密法為主的。

後於黑山道場,依止瑜伽自在羅怙羅古達上師,而這位上師他具有什麼樣的功德呢?此師能親見吉祥喜金剛,並獲得金剛空行母授記。尊者於前接受一切灌頂,立密諱為智密金剛。阿底峽尊者他在這位上師的面前,接受了一切的灌頂,這時候上師為他取的密名,密教當中的名字,就稱之為是「智密金剛」。直至二十九歲前,於諸獲得成就師前學金剛乘,這句話清楚的強調出來,尊者一開始在修學佛道的時候,是以學習金剛乘為主。精通一切經論、教授,並且在學習金剛乘時,他能夠精通的了解,密乘當中所有的經論以及教授。其後心生:「密法唯我善巧。」由於他自己相當精通密法的經論教授,所以在內心生起了慢心,覺得在這個世間上除了我以外,沒有人比我更懂得密法的內涵。作是念已,諸空行母於其夢中,陳示眾多昔所未見密乘經函,摧其慢心。由於尊者生起了這樣的我慢,所以在夢中空行母,就展示出種種尊者之前所沒見過的密乘經函,而這些密乘經函,不要說它的內涵,就連它的名字,尊者都沒有見過。所以在尊者醒來之後,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密法,是我沒有聽聞過的,因此而摧伏了當下所生的慢心。

接下來看到第三段,這一段最主要的內容是「出家並學習內明三藏的情形」。其後諸位上師、本尊,於其面前或於夢中作勸請云:「若能出家,則於聖教及諸眾生生起大利益。」依此因緣,請大眾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趣入實性一分之三摩地者,其號戒鎧為親教師,而正出家,其諱名為吉祥燃燈智。在修學密法之後,有很多的上師本尊來到尊者的面前,或者是在他的夢中勸請尊者,希望他能夠出家,所以提到了「若能出家,則於聖教及諸眾生起大利益」。當時尊者,他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發現,在這一排的最前面,有導師釋迦世尊,並且在導師釋迦世尊的身後,有很多尊佛,一直到他。當時他並沒有現出家相,所以在最前頭的導師釋迦世尊,就指著阿底峽尊者說:為什麼你沒有出家?你在想什麼,你不覺得出家是比較好的一件事情嗎?這時候導師釋迦世尊就指著阿底峽尊者說:為什麼你沒有出家?由於他做了這樣的夢,所以在夢醒之後,他就發現到:我是不是應該要往出家的這一條路上去前進?如果當時尊者,沒有生起這樣的念頭,由於他對密法非常的精通,甚至在修學密法之後,已經生起了一定的證量的緣故,所以那時他大可以修學無上瑜伽的密法,讓他在一生一世中,成就圓滿的佛果。要是我們一般的人,應該都會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在短時間之內成佛,但尊者在當時並沒有選擇這樣的路。

因為他發現,佛的教法是否能夠住世,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僧團是否能夠合和,出家的法師是否能夠如理的持戒,而不是在於密法是否興盛的。所以當他看到這一點之後,他就認識到出家的重要性,是很難形容的。由於他生起了這樣的念頭,之後就請了大眾的持律上座,而這一位上座的功德,是已經獲得了加行道,趣入實性一分之三摩地的大成就者,他的名字就稱之為「戒鎧」。他請這位上師作為他的親教師,而在他的面前出家,而當時他所取的出家之名,就稱之為「吉祥燃燈智」。

此後至三十一歲前,學習相乘內明上、下諸藏;特於能飛聚落,法鎧師前,十二年中聽聞《大毗婆沙論》,精通根本四部教典。《大毗婆沙論》也是一本介紹律,介紹戒的一部論。並且他花了很長的時間,修學了律經當中的內容,精通根本四部教典。「根本四部」是屬於四部宗義當中的「有部」,而「有部」當中最主要又可以分為:大眾部、說一切有部、上座部以及正量部。尊者他花了十二年的時間來聽聞《大毗婆沙論》,而精通了根本四部當中所有教典的內涵。故於各部之受食等,諸取捨處雖極微細,然無雜亂而遍了知。所以對於各部的「受食」,這是屬於出家的法師,在接受他人供養時,所應該表現出來的行為,我們將它翻譯為是受食。對於這種非常細微的部分,什麼是該取?什麼是該捨?非常細微的部分,尊者都能夠完全沒有雜亂的,完全的通達,完全的了解。所以從這段文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佛法是否能夠興盛,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律、在於戒。如果有人願意持戒,甚至有人願意在這方面,不斷的花時間去作聽聞、修學的話,佛的正法就有興盛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沒有人願意持戒,只想要修學密法,其實縱使密法再興盛,也不能夠稱之為是佛法興盛的特點。

丙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之理(分三)

     丁一、具有戒學

丁二、具有定學

丁三、具有慧學

丁一、具有戒學

  接下來看到「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之理」,之前所介紹的是「教」這方面的功德;現在這個部分所介紹的是「證」的功德。提到了功德,以佛教的角度而言,所謂的「功德」分為「教」以及「證」這兩種功德。對於一般的世間人而言,我們可能會覺得,長壽、不生病、有錢,稱之為是功德,但是以佛教的角度來說,這都不能稱之為是功德。所以身為一位佛教徒,所想要獲得的功德簡單的來分,就是分為教以及證這兩種功德。而「證功德」當中,簡單的來分,分三:具有戒學、具有定學、具有慧學。而具有戒學的這一段,它最主要強調的內容是,一切的「證」功德都可以含攝在三學當中,所以正文裡面提到了,總說勝者一切之教聖教,悉皆攝入三藏寶內,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

  「總說勝者一切之教聖教」,這當中的「勝者」指的就是佛。佛所宣說的一切教聖教,他所宣說的一切教法,都能夠攝入經、律、論三藏寶中,「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所以證這方面的功德,它也必須要能夠融攝在戒、定、慧三學當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聯性呢?因為如果佛所宣說的教法,都能夠攝入能詮,也就是所宣說法的經、律、論三藏裡面的話,就表示透由修學經、律、論三藏,就能夠生起三藏當中所詮的內涵,也就是戒、定、慧三學。所以如實的修學經、律、論之後,是能夠在內心生起戒、定、慧的三種功德。所以教的聖教,它要能夠總攝經、律、論三藏裡,而透由修學經、律、論三藏之後,所生起的功德,也必須要能夠總攝在戒、定、慧這三學當中。

  所以在這個地方最主要提到的證功德,它是必須要能夠總攝在戒、定、慧三學當中。而平常我們所熟知的,比方神通或者是神變等種種的功德,它只能夠稱之為是普通的功德,它並沒有辦法稱之為是主要的功德。這個地方,我們最主要想要獲得的證功德,就是戒、定、慧三學的功德。所以對於出家的法師,尤其是比丘而言,我們會稱之為是「具有三學」的一個人。這當中的三學,指的就是戒、定、慧三學。雖然在家的居士,如果如理的修持,也能夠生起戒、定、慧三學,但是這三學當中唯有比丘,才能夠獲得最圓滿的戒學功德,所以會特別以「具有三學者」這樣的名稱,來稱呼出家的比丘們。

    現今有很多的法師都會覺得,自己的頭銜上,如果能夠冠一個「格西」的名稱,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如果能夠冠上「具有三學者」的名稱,是更珍貴的。所以這個地方進一步的提到了,其中戒學,經典及釋論中,多次讚為定、慧學等一切功德之所依處,戒定慧三學當中,在許多的經典以及釋論當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戒學是定以及慧,一切功德最主要的根源,故須先具以戒學為主之證功德。所以三種的功德當中,必須要先具備的是戒的功德。如果具備了戒,要生起其他的功德,相較之下就會顯得比較容易;但是相反的,如果沒有戒作為基礎,想要生起其餘的功德,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出家的法師,尤其是比丘能夠持守清淨的戒律,對於佛陀的聖教而言,是會有直接的幫助的,這一點相當的重要。

  此中分三:

戊一、具有最勝別解脫律儀

戊二、具有菩薩律儀

戊三、具有金剛乘律儀

戊一、具有最勝別解脫戒律(6頁)

所以這個部分,一開始就提到了戒的功德。而尊者具有戒的情況,又可以分為三種:一「具有最勝別解脫律儀」,二「具有菩薩律儀」,三「具有金剛乘律儀」。首先第一個部分「具有最勝別解脫律儀」。

受比丘律儀已,猶如愛尾氂牛,若尾一縷掛著於樹,雖見獵人將害己命,寧捨己命護尾不斷;縱於一一輕微學處,尚寧捨命防護,況其所受重大學處?是故能成大持律上座也。當尊者獲得了比丘戒之後,接下來舉了一個譬喻「猶如愛尾的氂牛」。這當中的「氂牛」並不是指任何一頭氂牛,而是指特定雪山當中的一種氂牛。這種氂牛牠非常愛護自己的尾巴,如果牠的尾巴被東西纏住了,縱使牠知道有人要傷害牠,牠也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尾巴弄斷。所以尊者在獲得比丘戒之後,不要說是重大的學處,縱使對非常輕微的學處,他也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來守護他所獲得的比丘戒,也就是因此他能夠成為大持律上座。

戊二、具有菩薩律儀(7頁)

  對於一個持戒的人而言,持守自己所獲得的戒律,就猶如同是愛護自己的眼睛一般。我們都知道,如果空氣中有很多的灰塵,這個時候我們馬上會用手遮住眼睛,這表示我們對於自己的眼睛,會格外的愛護,格外的珍惜。相同的對於我們自己所獲得的戒律,也應該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它。第二個部分「具有菩薩律儀」。

  修習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眾多教授;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所以這句話非常清楚的闡釋出來,要想生起菩提心,必須要以慈悲作為根本;沒有菩提心是不需要以悲心作為根本就能夠生起的,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強調了「修習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眾多教授」。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尊者在小時候,他的內心就能夠任運的生起菩提心,所以他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像他一樣,能夠對佛法生起信心,也希望他生生世世都能夠值遇三寶。所以從它的詩詞當中,就可以知道,其實尊者他能夠生起任運而起的菩提心。但是尊者並不以此為滿足,所以之後他特別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來依止金洲大師,在金洲大師的面前學習菩提心的教授。

  在正文提到了,特依金洲大師,長久修習由至尊慈氏及妙音傳授無著與寂天之最勝教授。依止了金洲大師之後,尊者所學的菩提心教授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慈氏,也就是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的教授。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的傳承,我們稱之為是廣行派的傳承,而廣行派的傳承當中,宣說菩提心的教授,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七因果教授。而第二種教授是由妙音,也就是文殊菩薩傳給寂天菩薩的教授,而文殊傳給寂天的傳承,我們稱之為是加持派的傳承,而這當中宣說菩提心的教授,稱之為是自他相換的教授。因此尊者他依止了金洲大師,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學習七因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換的這兩種教授,是故內心發起愛他勝己之菩提心。所以在他的內心,能夠生起愛護他人,勝過愛護自己的菩提心,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平常很多的人都會念皈依發心偈,甚至在我們的心中也能夠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但是這樣的心,它有沒有辦法稱之為是菩提心?並沒有辦法。為什麼我們心中所生起的「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它沒有辦法稱之為是菩提心?因為它不是以慈心、悲心作為根本的。所以沒有一種的菩提心,它是不需要依賴慈悲,就能夠任運生起。如果想要生起慈悲心,就必須要修學「如何生起慈悲」的教授,所以這些教授簡單的分為七因果的教授,以及自他相換的教授。所以對我們而言,我們的內心雖然也能夠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但這樣的心,它並沒有辦法稱之為是真正的菩提心。

  阿底峽尊者他到西藏時,發現西藏有很多的人,都自認為自己有生起菩提心。為什麼能夠生起菩提心?因為他說:我會念皈依發心的偈頌,當我念皈依發心的偈頌時,我就能夠生起菩提心。這時候尊者就說了:西藏有很多不知道修學慈悲的菩薩,指的就是並不了知慈悲是什麼的內涵,但是卻自認為是有菩提心的,這一點也是相當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宗大師所造的論典當中,會不斷的提到「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這樣的名詞。

  接下來,以此願心所引行心,菩提心簡單的來分,分為願心以及行心。在生起了願心之後,更進一步的生起了行心。並且在生起「行心」之後,承許修學廣大菩薩妙行,學習所有學處,以賢善行,所作皆不違越諸佛子之制限。

戊三、具有金剛乘律儀

  具有觀自身即本尊之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之三摩地,故成瑜伽師中尊主;特於誓言如理守護,不越制限。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生起次第以及圓滿次第這兩個部分。並且在觀修密法時,他也對之前所獲得的戒律,如理的守護,不越制限。

接下來是提到了「如理守護」。三種律儀戒律學處,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不越制限;這個地方有提到三種律儀,也就是之前所介紹的:別解脫律儀、菩薩律儀以及金剛乘律儀。對於這三種的律儀,以及種種的學處,對於尊者而言「非僅勇受」,這句話非常的重要。也就是尊者在面對他所獲得的這三種戒律,以及種種的學處時,並不是只是勇敢的想要去接受這三種的戒律,而不好好的去持守。對我們來說,剛好是顛倒過來,在受戒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勇敢,不管是別解脫戒,或者是菩薩戒,或者是密乘的戒律,在受戒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勇敢,都希望能夠好好的持守。但是當他在受戒回去之後,當他發現原來這些戒,我一條都沒有辦法持守,並且久而久之,就忘了這件事情。所以我們一般的人,只是想要勇敢的來承受這些戒律,但是我們並不知道該如何的來守戒,但是尊者剛好是相反的,所以提到了「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就如同他所獲得的這些律儀,他獲得什麼樣的律儀,就希望能小心的去防護它「不越制限」。若有少許違犯,如果不小心,或者因為短時間的放逸,而違犯了之前所受的律儀的話,亦速速以各各還淨儀軌令其清淨。這個時候他會想辦法懺悔,將他所造的惡業,在短時間之內完全的懺悔掉。這是很重要的功德,但是對於一般的人而言,會覺得擁有神通這是比較好的功德,至於持戒,甚至犯戒之後應該要懺悔而言,對於我們來講不會認為這是一種功德,但對於尊者而言,他會認為這是眾多的功德當中最主要的一種功德。這個從過去的公案,我們就可以知道,尊者是如何的來看待他所獲得的戒律。

有一次他跟一群人出門在外,在一個非常危險的路段,他突然叫身邊的人停止下來,不要再繼續的前進。這個時候他跟身邊的人說,我因為剛剛不小心犯了一個非常微小的戒,所以希望馬上的懺悔。但是周邊的人都覺得很納悶,明明現在的這個路段是非常危險的,為什麼不等過了這段路之後,再回到自己的住處,好好、慢慢的去懺悔?為什麼要在危險的路段馬上懺悔,這時候很多人是很納悶的,甚至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尊者聽到時,他就說:我怎麼知道我能不能夠回到我住的地方?如果在還沒有回去之前,我就不小心死亡的話,有一種可能,會因為這樣的惡業讓我墮入惡趣,你怎麼知道這樣的情形是不會發生的?也就是因此尊者出門在外,隨身都會帶著一個佛塔,當他發現已經違犯了所受的律儀時,就會將佛塔拿出來,並且在這個佛塔面前,誠心的作懺悔。

丁二、具足定學(8頁)

  具足定學有二:一、共者,得堪能之奢摩他心;不共者,具有極堅固之生起次第。定學當中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共與不共。「共」就是奢摩他,「不共」就是密法當中的生起次第。又於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之前有提到羅怙羅古達上師,當尊者在依止羅怙羅若達上師之後,由於精勤的修學密法,在他的心續中生起了非常高的密法的證量。這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有一派說,尊者花了三年的時間,修明禁行。另外一派說,尊者在當時,花了六年的時間修明禁行,所以這個地方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所以文中提到了「又於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明禁行」指的就是當一個密法的行者,在內心生起了非常高的密法的證量之後,在某一個時間點,必須要修學一些異於常人的這種外在行為,就比方剛剛所說的,他可能會呈現出像瘋子,或者是展現出與平常不同的面貌,而這樣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是明禁行。

丁三、具足慧學

  具足慧學中,也分為共與不共這兩者:共者,獲得止觀雙運毗缽舍那之三摩地;不共者,獲得圓滿次第之殊勝三塺地。

乙三、得已於教所作事業(分二)

丙一、於印度所作事業

丙二、於西藏所作事業

丙一、於印度所作事業(8頁)

  於金剛座大菩提寺,「金剛座」就是我們平常所熟悉的菩提迦耶,「大菩提寺」在當地有一間寺院,曾三次以正法擊敗外道惡論,尊者曾經三次,透由辯論的方式擊敗外道。當時在印度,想要擊敗外道,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除了你跟對方辯論,能夠辯得嬴之外,在當時如果想要跟對方辯論,就必須要將自己所住的,比方說是內道,或者是外道,拿來當成是辯論輸嬴之後,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也就是如果你辯輸了,跟隨你的些弟子們,如果都是佛弟子的話,這個時候就必須要進入外道的體系,去學習外道的教法。相反的,如果外道辯輸的話,這些外道就要跟隨你,來修學佛法的內涵,所以當時要跟外道辯論並不是容易的事。在辯論的時,要迎請當時許多的成就者、智者,甚至國王、大臣來到現場,在他們的面前,看到底是內道的這個人比較厲害,還是外道的這個人他的教法比較精通。所以這個時候,尊者曾經多次,透由辯論的方式來擊敗外道,住持佛教。

  並於自部上、下聖教,「自部」就是以內道而言,有分為上跟下,所謂的「上」就是指的四部宗義的唯識以及中觀,「下」指的就是經部以及有部。對於四部宗義的內涵,所有未達、邪解、疑惑之諸惡垢,亦善遣除,弘揚聖教。所以對於不了解四部宗義的內涵,或者對於四部宗義的內涵生起邪解,或者有疑惑的這些部分,尊者都能夠完全的將它去除,來弘揚聖教。故一切部,不分宗派,皆視其為頂嚴。以尊者的見而言,他本身的「見」是中觀的正見,而以持戒的「部」而言,他是根本四部當中的大眾部。所以不管是以見的角度,或者是以持戒的角度,由於他都精通各宗各派的內涵,所以不管是任何的派別,任何的一部,他們都願意視尊者為他們的頂嚴,也就是他們最終皈依的對象。所以最後有提到,「故一切部,不分宗派,皆視其為頂嚴」。

丙二、於西藏所作事業(9頁)

  這個科判當中第一段,它最主要介紹的內涵,是消除對佛法所生的邪分別,速勵心悔。

天師叔姪發大精進,依次派遣譯師精進獅子及納措戒勝二人,數數前往印度迎請;菩提光時,請至阿里上區,祈請治理佛陀聖教。依此因緣,遂造《菩提道炬論》等,總攝一切顯、密要義,彙集而成修持次第,而興聖教。一開始提到的是天師叔姪,「叔」指的就是智光王,「姪」指的就是菩提光。雖然在智光王的時代,就一而再的想要請阿底峽尊者到西藏來弘揚佛法,但是並沒有成功,直到菩提光王的時候,才順利的迎請尊者來到西藏。當時雖然派遣很多的人,多次去印度迎請,但絕大部分都沒有成功,最後是派遣了譯師精進獅子以及納措戒勝這兩位譯師,最後才成功的迎請尊者來到了西藏。所以在「菩提光時,請至阿里上區,祈請治理佛陀聖教」。藉由這樣的因緣,所以尊者造了《菩提道炬論》,而這本論它總攝一切顯密最主要的內涵,並且將它轉變成是一般人,能夠修持的道次第,以這樣的方式來弘揚聖教。

  過去西藏在君三尊的時代,透由靜命論師以及蓮華生大師,西藏當時的佛教相當的興盛。但是之後由於中國的和尚,以及印度許多不懂佛法教義的這些人來到了西藏,而將一些錯誤的見解,灌疏給當地人之後,所以當時西藏有很多的人,他們認為顯密這兩種教法,不僅沒有辦法互相配合,而且他們就猶如同是冷水跟熱水般,是彼此互相排斥的。所以當時有很多的邪知,就是在那個時代產生的,所以尊者來到了西藏之後,陸續的將這樣的錯誤觀念扭轉過來,而弘揚了佛陀的聖教。

  此復住於阿里三年、聶塘九年、前藏後藏餘處五年之中,為諸具善緣者,無餘開示顯密教典、教授。聖教規模諸已沒者,重新建立;諸略存者,令其增廣;諸為邪垢穢所染污者,皆善淨除,令聖教寶遠離垢穢。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尊者在西藏的這個時間點,由什麼樣的方式,將西藏的佛教,重新的治理過之後,而讓它興盛?其實尊者會來到西藏,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種敦巴尊者。我們都知道種敦巴尊者,他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由於尊者跟觀世音菩薩之間有深厚的業緣,所以這也是他來到西藏的其中一個原因。

  並且他還未來到西藏之前,他都會請示度母,而請求他的加持以及授記。這個時候他就問度母說:如果我到西藏,對於當地的佛教,能不能夠呈現出利益,能不能夠幫助當地的人?那個時候度母就授記他說:如果尊者你到了西藏,對於西藏的佛法而言,會有絕對的幫助,但你的壽命會減少二十年。如果你留在印度,能夠對佛法所作的貢獻,是有限的,但是你的壽命會比較長。這個時候尊者想了一想,能夠多活二十年,如果沒有辦法利益到眾生,沒有辦法利益到聖教,其實它所能夠呈現出來的功效,也是有限的,所以他就毅然絕然的到了西藏,縱使少了二十年的生命,他也願意為西藏、為佛教來付出他一分的心力。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按照度母為他授記的內容,前往西藏弘揚佛陀的聖教。

  接下來第二段當中,最主要介紹的內容,是介紹造論時所需的三種圓滿因。之前提到當尊者來到西藏之後,為了治理西藏的佛教,所以造了《菩提道炬論》。而更進一步的提到了,造論時所必須要具備的三種圓滿因。正文當中提到,如是造論闡明能仁密意,復有三種圓滿之因:一、精通五種所知明處。第一個是他自己本身要精通五明。二、具有口訣。「具有口訣」是什麼意思呢?修持彼義扼要教授,從正等覺至聖士,中無間斷。也就是他所要造的論,最主要的內容,最主要的教授,必須是從導師釋迦世尊,一直傳到他的根本上師,這當中沒有任何的間斷。三、親見本尊,獲得宣說正法之開許。而這當中提到的親見本尊,最好是能夠親眼看見,如果沒有辦法親眼看見,至少也要在夢中夢到本尊開許你,能夠造這樣的一部論,所以提到了「親見本尊,獲得宣說正法之開許」。此等任具其一雖能造論,其實這三種的因,只要具備其中一者,就有造論的資格。然具三者最為圓滿,但是如果能夠同時具備這三者,是最為圓滿的。此大阿闍黎三者皆備,而對於尊者而言,這三個條件他都具備了。

  接下來這三段最主要提到的內容,就是具備了以上這三種的圓滿之因之後,尊者他是能夠圓滿的來抉擇闡釋勝者的密意,所以這當中提到了,此中,為本尊所攝受者,這個部分就是之前所提的三種圓滿的最後一點「親見本尊」。如讚云:「具德喜金剛,立三昧耶王,勇士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親見得許故,他能夠親見諸佛以及本尊菩薩,並且能夠得到宣說正法的開許。夢中及現前,常聽聞甚深,及廣大正法。」

  「師傳承中」這個部分最主要就是,之前三種圓滿因的第二個部分「具有口訣」。師傳承中,有「共乘」及「大乘」二種傳承;簡單的來分,它分為的共以及大乘這兩種。後者分為「波羅蜜多乘」及「密乘」二種。而「大乘」當中又分為波羅蜜多乘的顯教,以及密乘,也就是密教這兩種。波羅蜜多乘中有「見傳承」及「行傳承」二種;而「波羅蜜多乘」當中又可以分為見跟行這兩種傳承。行傳承中有從慈氏及妙音傳來二種,共三種傳承。「行傳承」當中,又有慈氏所傳下來的廣行派的傳承,以及文殊所傳下來的加行派的傳承。所以簡單的來說,「波羅蜜多乘」它可以分為見跟行這兩個部分,而「行」當中又分為廣行以及加持派,這兩種不同傳承的緣故,所以波羅蜜多乘它簡單的分,就是分為這三種的承傳。於密乘中亦有五派傳承;這當中的五派傳承分別是:一切密續之傳承,密集金剛的傳承,以及母續的傳承,以及事部、行部、瑜伽部的三派傳承,以及大威德金剛的傳承,共五種的傳承。又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種種教授傳承等眾多傳承。直接聞法之上師,如讚云:「恒常所依師,為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又特從龍樹,相繼所傳來,深廣諸教授,尊者悉具足。」共許有十二位得成就之上師,餘者尚多。所以在當時大家所熟知的阿底峽尊者的上師裡面,有十二位是獲得殊勝成就的上師,而其餘的還有許多位上師。

  精通五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抉擇勝者密意。此阿闍黎於印度、喀什米爾、鄔金、尼泊爾、西藏諸地,雖有弟子不可思數,接下來這個段落最主要介紹的是尊者,在印度以及阿里以及西藏這三個區域,有哪一些弟子?然主要者於印度有四:與阿底峽尊者智慧相等之大班智達比朵巴、法生慧、中觀獅子、地藏,或又加入友密為五;阿里則有寶賢譯師、納措譯師、天師菩提光;後藏則有噶格瓦及軌庫巴天生;洛札則有恰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袞巴瓦、智慧金剛、恰達敦巴;前藏則有庫、俄、種三。然於其中,能廣弘尊所有事業之大繼承者,則為度母親自授記之種敦巴勝生。以上略說造法者之殊勝,廣則應從廣傳了知。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校稿中)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