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7 11:21:11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八 菩提道攝頌 什麼方式念死 2011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31 上午

文殊怙主、三界眾生之上師至尊法王宗喀巴大師,曾經在《菩提道攝頌》當中有提到:

死後難保不墮諸惡趣,能救此畏唯有三寶尊,

是故應令皈依及堅固,終不違犯皈依諸學處。

此復有賴善思黑白業,及其果已如理作取捨,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欲解脫亦應如是行。

在這個偈頌裡面最主要的大意是提到,在死後我們的生命並不會完全的結束,還是必須要再一次的投生,而我們會投生在哪兒?並不是我們能夠作決定的。提到了這一點,在之前「念死無常」的這個單元當中,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念死?簡單的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們必須要思惟死是決定的」,第二個部分「什麼時候死,並不是我們能掌握的」,第三個部分「在死的時候除了正法之外,其餘的輪迴當中一切安樂之事,對於我們都沒有任何的幫助。」其實要了解這三點,對我們來說並不困難,絕大部分的內涵我們都了解,只不過平時我們沒有去思惟罷了。

講到「念死」的部分,我們接下來看正文當中第27頁。現在是上到第三點,「思惟死時,除正法外餘皆無益。」在死的當下除了正法之外,我們周邊的親友、或者是我們所擁有的資財、甚至我們所擁有的身體,這對我們而言都沒有任何幫助。

這一點在《迦尼迦書》當中有提到: 

「能生諸異熟,先業棄汝已,與新業相係,死主引去時,

     當知除善惡,餘眾生皆返,無一隨汝去,故應修妙行。」

「能生諸異熟,先業棄汝已,」過去生所造的業,能感得今生的異熟果,而這當中的「先業」,指的是在過去生所造作的業。過去生所造作的業,在感得今生的異熟果之後,表示過去的業已經完全的成熟,這時感得異熟果的我們,跟過去的業之間,已經沒有什麼關聯性了,因而提到「先業棄汝已」。「與新業相繫」,而這時我們投生在今世,我們與能夠感得來生異熟的新業形影不離的在一起。「死主引去時」,而當死主引領我們前去後世的時候,「當知除善惡,餘眾生皆返,」在這個時間點,我們必須要知道除了所造的善惡業之外,其餘的任何一切,不管是親友、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資財,這一切對我們都沒有任何的幫助,沒有一者能夠跟隨著我們前往後世,「無一隨汝去,故應修妙行。」

接下來吉祥勝逝友也說:
      「天王任何富,死赴他世時,如敵劫於野,獨無子無妃,

      無衣無知友,無國無王位,雖有無量軍,無見無所聞,

下至無一人,顧戀而隨往,總爾時尚無,名諱況餘事。」

「天王任何富,死赴他世時,如敵劫於野,」這當中的「天王」指的是國王,任何的財富在你死了之後,就如同你一個人獨自在荒郊野外,被敵軍所搶奪與攻擊,當時(在那個時間點)你會顯得非常的落魄。「獨無子無妃,無衣無知友,無國無王位,」這時候你周邊不會有任何的親友,甚至你也不會有衣服、也不會有好友、沒有國土、也沒有王位,「雖有無量軍,無見無所聞,」過去你雖有無量的大軍,但是在死的時候,這一切你都看不到、也聽不到,「下至無一人,顧戀而隨往,」平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跟我們要好的朋友,或許能夠陪伴在身邊,但是在死的時候,這時跟你再要好的朋友,也都沒有辦法陪伴著你走到來生。因而提到「下至無一人,顧戀而隨往,總爾時尚無,名諱況餘事。」總而言之,到那個時候,連你的名字,也都只會留在這個世間,無法跟隨著你;如果連名字都無法隨你而去,更何況是其他人事了!

以這一點我們做一個總結,在人死的那一瞬間,縱使一生當中所累積的財富比須彌山還要高,但是在死的當下,沒有辦法帶走任何一分的財富。在死之前,周邊的親友縱使千百成群的圍繞著你,但是你也帶不走任何一個人。甚至投生進入母胎之後,從母胎生下來跟我們形影不離的血肉之軀,在死的那一刻,它的名字就稱之為是「屍體」,我們也沒有辦法帶著走。所以這一切,我們所喜愛的輪迴盛事,在我們死的那一刻,沒有一件事情能夠幫助我們。

接下來,在「念死」的最後一段做了一個總結,在總結當中有提到:我們必須要思惟死是決定的,死是沒有定期的,在死的時候除了正法之外其餘的一切都沒有任何的幫助,因此更進一步的生起想要修學正法的心念。而在諸多的正法當中,最主要修學的正法,是以修學菩提心為主。所以藉由這種思惟方式,把「念死無常」的內涵轉化成是「修學菩提心的支分」。“

接下來所要提到的是「業果」。在《修心日光》當中,並沒有直接提到「皈依」的部分,但是透由介紹了「業果」的內涵,會間接的告訴我們「皈依」的這些特點。為什麼透由直接告訴我們業果的道理,會讓我們間接的了解皈依它的重要呢?

提到了「死」,在死之後,我們必須要進一步的來作思惟,死之後我們的生命並不會完全的消失,我們還是必須要繼續的投生。如果說人死了之後是不需要投生的話,或許我們還有些許的機會。像有一些人他不承許有宗教、不承許有來生,他們會認為「反正就只有今生」,所以在今生當中,要盡可能的想盡辦法,獲得想要獲得的這些快樂,而至於來生,他根本連想都不會去想。對於這些人來說,「沒有來生」就不需要探討所謂的正法、或者是佛法、或者是宗教信仰等等相關的問題。

但是如果真的有來生的話,這時候我們就要避免來生受苦,我們希望來生比今生更進步。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探討「是否有來生」的這一點,如果沒有來生,其實什麼法都不用談;如果有來生的話,我們就必須要設法在今生多做一些善行、少造一些惡業,讓我們的來生能夠獲得多一分的快樂、少一分的痛苦。

為什麼我們要特別的提到「前後世」的這個概念?這是因為「前後世」就像一條界線,劃分出「法」與「非法」之間的距離。所謂的「法」是什麼樣的內涵?所謂的「法」指的就是我們必須要以「來生」作為出發點,而造作我們想要造作的業,來改善我們的來生。所以如果沒有來生的話,其實根本就不需要討論正法,也就是因為有來生的緣故,來生它成為是「有法」跟「無法」之間的一條界線。

如果我們的心念只是緣著今生,這時我們所造作的業,就不能夠稱之為是「正法」;相反的,如果我們的心念能夠緣到來生的話,當下我們所造的善業就能夠稱為正法。因此對於「來生」、或者是對於「前後世」的觀念生起定解,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對於前後世生起定解,你在內心還是不斷的懷疑說:「我真的會有來生嗎?」這時候由於你心中會有這種疑惑作祟,你當下所造的業就會不紮實,甚至你所造的業都不能夠稱之為是正法。

如果真的有來生的話,這時我們必須要仔細的思考:「來生如果墮入惡趣,該怎麼辦?」先不要說我們眼睛所無法看到的地獄道或者是餓鬼道,先討論畜生道。如果來生投生在惡趣,生為一隻畜生的話,不管是一頭牛或者是一隻羊,這時我們能夠親身的去感受,這些動物們所必須要承受的痛苦時,你就會覺得「我並沒有辦法忍受這種狀態」。

對於這一點,龍樹菩薩曾經提到:

日日恒憶念,極寒熱地獄,亦應念飢渴,

憔悴諸餓鬼,應觀及憶念,愚苦諸畜生。

這個偈頌裡面有特別強調一個觀念:對於地獄道、以及餓鬼道的苦,由於我們沒有辦法親見的緣故,只能夠透由內心的力量來作思惟;但是對於畜生道的苦,龍樹菩薩有特別的提到:「應觀及憶念」,必須要用我們的肉眼去觀察,更進一步的,在內心當中思惟:我們周遭的這些畜生道有情眾,必須要承受什麼樣的苦?所以,這一點龍樹菩薩在他的論著當中有做了一個簡別。

    因此提到了「前後世」,或者是提到了「來生有可能墮入惡趣」,這些觀念都是導師釋迦世尊所告訴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告訴我們什麼呢?如果我們在今生造惡,來生就有可能墮入惡趣受苦。這時我們必須對於導師釋迦世尊所說的這些言教,內心當中生起信心。但是現今絕大部分的人,甚至有很多學佛的弟子會認為說:導師釋迦世尊所說的地獄,真的是存在的嗎?如果是存在的話,有誰會墮入地獄當中?或者現今在地獄,到底有誰在那邊受苦?地獄到底在哪裡?內心總是會有許多的疑惑。但是這種觀念是不是導師釋迦世尊、或者過去的成就者,故意捏造出來的?並不是!因為這些聖者捏造這些事情,對他們並沒有任何的利益。

這一點在《念住經》當中就講得非常清楚,佛親口在《念住經》裡面提到:輪迴當中的眾生,如果造作了十惡之後,來生會感得什麼樣的苦果?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果造作了十善,來生會得到什麼樣的快樂?眾生造業的時候,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造業?在造業之後感果的同時,他所感得的果,又是什麼樣的苦樂果?佛陀在《念住經》裡面講得非常清楚。

為什麼在直接講述「業果」的道理時,能夠間接的闡釋皈依的內涵?這是因為在皈依裡面,有提到「法是正皈依」。所謂的「法」,提到的是「滅諦」以及「道諦」的功德。為什麼滅諦以及道諦稱之為是正皈依?這是因為如果我們的心續中,沒有辦法生起「道」以及「滅」的功德,這時我們是沒有辦法獲得解脫(也就是沒有辦法跳脫現今所處的這種困境)。因此「法」或者是「滅、道」的功德,可以稱之為是正皈依。但是對於現今的我們而言,我們的心續中,想要快速的生起道滅的功德是很困難的,因此退而求其次,這時「業果」變成是我們修學最主要的內涵。

對我們最有幫助的,不外乎就是現今透由所獲得的人身,努力的去行持斷十惡的律儀,這一點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我們想要進一步的去修學斷十惡的律儀,我們必須對於佛所說的「業果」的道理生起信心。所以提到了業果,我們必須要知道導師釋迦世尊宣說了業果的道理。導師釋迦世尊在三皈依當中,他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宣說正法者」。而他所說的正法裡面最主要提到的是「業果」,我們必須要對於「業果」生起強大的信心。而導師釋迦世尊在宣說了業果的法則之後,有許多的人、有許多的聖者按照著世尊的教誡如實的去行持,這就是三寶當中的「僧寶」。

因此提到了「業果」,這時候會更進一步的講到「皈依」。是誰宣說了業果的法則?是導師釋迦世尊,而導師釋迦世尊所說的業果法則,是能夠讓我們暫時脫離惡趣、更進一步的跳脫輪迴的一種方法。而現今我們在修學佛道的同時,周邊有一群同行善友、跟著我們一起學習業果的道理,所以這當中就提到了「佛、法、僧」三寶的內涵,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平時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努力的培養對於三寶的信心,而在內心生起「皈依」,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透由誠信的皈依三寶,了解業果的道理,更進一步的對於過去以及現今所造的惡業心生懺悔,並且更進一步的,盡自己的一分心力如實的去行善。在這個地方我們提到「皈依」,有一派的說法是說到,如果我們在今生能夠皈依三寶;或者是在臨終時,內心當中能夠生起皈依三寶的這種心念,來生能夠不墮惡趣。縱使是在一生當中作奸犯科、造作許多惡業的一個犯人,他在臨終的時候內心只要能夠生起悔恨之心,告訴自己「我在今生所作的這些事情是不應該的,我所作的這一切傷害到了別人,我對不起別人、也對不起自己。」這時候內心感到悔恨。

更進一步的,很誠心的來作懺悔的話,縱使這個人在今生當中造作了無數的惡業,但是藉由這種力量,至少能夠讓他的來生不墮地獄。提到業果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透由思惟業果的法則,而在內心生起一種「勝解信」也就是強而有力的這種定解、這種信心的話,其實這在經論裡面就提到:這樣的一種信念,稱之為是「世間的正見」。如果我們缺少了世間的正見,我們的內心會對於業果生起懷疑,甚至更進一步的生起種種的邪見,生起邪見對於我們來說它的危害是相當大的。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一生造惡的人如果在臨終的時候,能夠生起皈依、如實的懺悔,來生能夠不墮地獄。對於這一點,過去曾經有一個公案,有一位龍王牠對世尊說:「為什麼我過去剛投生為龍王的時候,周邊都沒有什麼眷屬?而現在我周邊的眷屬一年比一年還要多。」這是因為龍王牠的壽命非常長,所以在多生多劫之前,牠就投生為龍王,但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之後,牠還是一隻龍王,但是牠周邊的蝦兵蟹將、諸多的眷屬人數是越來越多,所以這時他對於這個現象非常的好奇,而請教了世尊。這時世尊就告訴他說:這是因為過去在某一尊佛的時候,有某一些人因為他內心或多或少對於業果能夠生起「信解」(也就是他對於業果的道理是了解的),但是由於他沒有辦法如實的、如法的去持戒,甚至說他的行為本身有很多的缺失,因此他的來生就會墮入畜生道當中。

所以這時世尊就告訴這位龍王說:過去在某一尊佛的時候,因為有這種現象,所以這些人投生在海裡面。而在另外一尊佛的時候,又有了一群人做了什麼樣的事情,而投生為你的眷屬,所以你周邊的眷屬是越來越多的。

所以從這一點裡面,佛要告誡弟子們的是什麼事情?如果我們的內心當中,或多或少對於業果能夠生起「定解」,了解到說我造惡來生會感得惡果,光藉由這種信念就能夠讓我們來生不墮地獄當中;雖然會投生在畜生道,但是相較於地獄道、畜生道好太多了,因為畜生道牠不需要承受地獄道的這種痛苦。所以光有這種念頭、光有這種信念,就能夠讓我們的來生不墮地獄道當中受苦。

甚至佛更進一步的授記,如果我們的內心中,對於「業果」能夠生起些微的「定解」的話,至少在賢劫千佛之前,一定會有一尊佛為你做授記,除非你在這段時間之內發了大乘的菩提心、必須要累積三大阿僧祇劫的資糧之外,賢劫千佛之內一定會有一尊佛為你做授記。“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三個部分「思惟業果」。在「死」之後,生命不會完全消失,而需要再一次的投生,投生之處除了善趣以及惡趣之外沒有其他的地方。將投生於何處,我們並沒有辦法自主,完全被「業」所控制,所以我們應該精勤如理的取捨黑白二業。對我們來說,業果是正皈依,我們必須要如實的行持業果的道理,才有可能獲得究竟的解脫;如果沒有辦法如實的行持業果的內涵,縱使佛今天來到我們的面前,也沒有辦法救我們。

對於「思惟業果的道理」可以分為四點:第一點、思惟業是決定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苦樂,皆隨善惡之業而生,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來自於善;藉由不善業,在任何的時間點,都沒有辦法感得樂果。對於這一點縱使是投生在惡趣的眾生們,不管是地獄道、或者是餓鬼道,雖然他們所投生的位置是惡趣,但是投生在惡趣之後,縱使只是一陣微風,讓他們的內心當中感到些許的抒緩,但是這樣的一陣微風,也都是善業的果報;相同的道理,我們投生為人,雖然所投生的地點是善趣,但是投生為人的同時,如果有頭痛、或者是被芒刺所刺的話,這種痛苦的感受,也都是完全來自於惡業而感得到的一種苦果。所以想要藉由惡業感得樂果,或者想要藉由善業感得苦果,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對於這一點在龍樹菩薩所造的《寶鬘論》當中曾經提到:

備不善感諸苦,如是諸惡趣,善感諸善趣,一切生安樂。」

「不善感諸苦,如是諸惡趣,」我們所造的不善業,它會讓我們感得諸多的痛苦,相同的也會讓我們感生惡趣,「善感諸善趣,一切生安樂。」所造的善業,它能夠讓我們感得善趣,甚至說讓我們的生生世世都能夠獲得快樂。這一點導師釋迦世尊說得非常清楚,所以絕對沒有所謂的模糊地帶,對於這一點是不需要有任何懷疑的。“

提到了這個部分,現今有許多的人在內心當中,或許會有以下的疑惑。有很多人會覺得,周邊有這麼多的人,他們都沒有在學佛,甚至整天都是在做壞事,為什麼他們還能夠享樂?而且他們的現狀看起來似乎比一個自認為是有學佛的「我」還要好!我學佛學了這麼久,為什麼我的狀況還是這麼的糟糕?我的生活還是這麼的貧苦?那這個世間上,到底有沒有業果呢?

其實在五濁惡世的現今,這種現象特別的明顯。很多的人雖然他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學佛、也不了解業果的道理,甚至他在今生做了許多的壞事,但是為什麼他能夠感得快樂的果報?這是因為在過去生某一世當中,他有造作善業,而這個善業在今生感果了。而我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裡,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現狀是每下愈況,甚至在學佛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的違緣障礙。」這是因為透由修學佛法,淨化了我們心續當中的惡業,我們過去生造作了許多惡業,可以藉由今生修學佛法,將這種惡業而在今生以種種的方式讓它呈現出來,所以其實這是一種好現象。

但是這當中還有一個問題,有時候我們自認為自己在學佛,但其實我們所作的事情,可能跟佛法都沒有相關性。有時你會覺得:「我每天都有按時的做功課,我都有做一些跟佛法有相關的事情。」但是這只是你自己覺得罷了,你所作的事情,它能不能夠稱之為是善業?能不能夠稱之為是正法?這是有待考慮的。如果我們真的在修學正法,而且用心的在修學正法,但是發現周邊的違緣越來越多的話,其實你並不用緊張。因為佛世尊過去就親口的告誡弟子們:「如果你們想要了解我所說的善法(佛世尊所說的善法指的就是空性法),你們在學習善法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會有許多的違緣障礙產生,這是因為空性的法則它相當的珍貴,因此一般的人想要學習的話,會遇到許多的逆境,這時你們就要懂得如何的去突破逆境。」

導師釋迦世尊是如此的來告誡弟子,所以在五濁惡世的現今,我們也應該用這種方式來作思惟,否則的話,你看到周遭許多的人沒有學佛、沒有行善,但是能夠享樂的當下,你的內心有可能就會對於業果產生懷疑、更進一步的生起邪見,這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點,「業會增長廣大」。任何的業,不管是善業或是惡業,都會隨著因緣而不斷的增長廣大。如果我們在行善之前,能夠對於業果的道理生起強大的信心,藉由這種心念來攝持而去行善的話,縱使所行的善業的本質是微小的,但是藉由這種信念的攝持,這樣的業是很容易增長廣大的。

提到了「業會增長廣大」的道理,由於業果的法則是「內在」(我們所沒有辦法親眼見到的),所以在提到內在的因果道理時,我們可以藉由外在的因果法則,更進一步的來解釋內在因果會增長廣大的這個內涵。

提到了外在的因果,過去世尊曾經對一位婆羅門說:在印度當地有一種樹它名字叫達拉,這種樹的種子比白芥子還要小,但是這粒種子在透過灌溉、孕育之後,它能夠長出非常高大的一棵樹,而且這種樹的品種枝葉相當的茂盛,這棵樹的高度跟它左右的寬度是一樣的。所以過去在經典裡面也有提到,佛世尊衪的身材就猶如同是這種樹一般,佛世尊衪的身高,從頭到腳的高度、跟衪左右兩手張開來的長度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大致上來說,如果佛將衪的左右手伸展開來的話,就是猶如同是一個正方形,它的高度跟它的橫向的寬度是一樣的。

所以提到了這種樹,在印度的這種樹,由於它非常的高,而且左右兩邊的枝葉相當茂盛的緣故,在這一棵樹的樹蔭下,可以容納五百輛的馬車,但是一開始它的種子卻是比白芥子還要小。藉由這個例子可以告訴我們,外在的因果是會不斷的增長;而更進一步的,內在的因果它增長的速度、比外在的因果還要來得快速。也就是因為業會不斷的增長,因此再小的惡業我們都不應該輕忽,而再小的善業我們都應該謹慎的去對待它。“

在過去曾經發生過一個公案,也就是有一個人他取笑對方,叫別人小偷,或者開玩笑的叫別人是一隻狗。這個時候可能因為所造的業,而讓他感得來生五百世都投生為一隻狗。

甚至過去有一位比丘,他看到一位沙彌的行動相當的矯健靈活,這個時候這位比丘開玩笑的跟這位沙彌說:「你的身手非常的矯健靈活,就像一隻猴子一樣。」雖然他這句話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是讓這位比丘在來生的五百世都投生為一隻猴子。

而過去導師釋迦世尊在還未成道之前,有一世他投生為轉輪聖王,他稱之為是我乳。而這一位轉輪聖王他能夠統治四大洲以及帝釋天,那為什麼他能夠統治四大洲以及帝釋天呢?這是因為過去生,他有一世是一個小孩子,這時他想要去供養一尊佛七粒的豆子,所以他就將七粒的豆子,撒向天空當中想要供養佛。但是這七粒的豆子裡面,有四粒掉到了佛的缽裡面,藉由這種善業的力量不斷增長廣大之後,有一世世尊投生為轉輪聖王時,他能夠統治四大洲;而掉出來的幾粒豆子,所造善業的力量,能夠讓他統治帝釋天等其他的地區,這就是業會增長廣大的公案。“

接下來在第二點文中提到的是,「思惟業會增長廣大之理」。縱使是由微小的善惡因,也能感得極大的苦樂果。對於這一點在《集法句》當中有提到,所謂的《集法句》,之前在介紹噶當六法的時候,有將《本生傳》跟《集法句》這兩部典籍一起來作介紹。之所以要同時的介紹這兩部典籍的原因,是因為這兩部典籍的內容,在仔細的思惟閱讀之後,會容易讓弟子們生起信心的緣故,而《集法句》當中它的內容相當的多,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內涵。

而在《集法句》裡面就提到了:

「雖造微小惡,他世大怖畏,當作大禍害,猶如入腹毒。」

「雖造微小惡,他世大怖畏,」雖然在今生我們所造的惡業非常的微小,但是來生可能讓我們生起極度的恐懼。「當作大禍害」,所以它所造成的痛苦,並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藉由這種小小的惡業,它所感得的惡果是相當大的。「猶如入腹毒」,也就是當我們不小心把毒吃進肚子之後,它所帶來的痛苦並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

「雖造微小福,他世引大樂,亦作諸大義,如諸穀豐熟。」

造了小小的善業,在來生能夠感得非常大的樂受,這一點就有如同是一顆小小的核桃種子,在種下去之後,它能夠長成一棵很大的核桃樹,並且結出很多的桃子。

更進一步的在論中又有提到:

「如鳥在虛空,其影隨俱行,作妙行惡行,隨彼眾生轉。」

    「如鳥在虛空,其影隨俱行,」如同一隻鳥飛在虛空中,這時地面上的影子是會跟隨著牠而前進的。「作妙行惡行,隨彼眾生轉。」所以我們所造的善惡之行,會跟隨著我們而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

「如諸少路糧,入路苦惱行,如是無善業,有情往惡趣:

如多有路糧,入路安樂行,如是作善業,有情往善趣。」

在出遠門的時候,手邊的乾糧有限的話,上路之後,一路上都會感到很辛苦;相同的,在輪迴當中流轉之時,如果我們沒有造作足夠的善業,這時我們來生就會投生在惡趣。相反的「如多有路糧,入路安樂行,」身邊有足夠的乾糧,上路之後就會一帆風順;相同的「如是作善業,有情往善趣。」如果我們能夠造作足夠的善業,這時就會投生在善趣當中。

  又說:

「雖有極少惡,勿輕念無損,如集諸水滴,漸當滿大器。」

雖然只是少少的惡,但是我們也不應該輕忽它,覺得「造這個惡業對我並沒有什麼傷害!」我們所造的惡看似微小,但是它就猶如同是水滴,水一滴一滴的滴在容器裡面,總有一天這個容器當中的水是會滿出來的。

又提到:

「莫思作輕惡,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器,

如是集少惡,愚夫當極滿。莫思作少善,不隨自後來,

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瓶,由略集諸善,堅固極充滿。」

「莫思作輕惡,不隨自後來,」我們不應該思惟,我們所造的小小的惡業不會跟隨著我們而來,「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器,如是集少惡,愚夫當極滿。」相同的道理,對於一個愚夫來說,他自以為自己所造的惡業是非常的微小,但是不斷的累積之後,這樣的愚夫就是因為惡業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增長,這時候他所感得的果報,就是在輪迴當中不斷的受苦。

另外一種人稱之為智者,「莫思作少善,不隨自後來,」這時我們也不應該思惟少少的善業,似乎也不會對我們有太大的利益,「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器,由略集諸善,堅固極充滿。」對於智者而言,智者對於業果的道理,在內心中透由生起信念的緣故,所以縱使他所造的善業看似微小,但是由於業會不斷的增長的緣故,其實這種業力是相當堅固的。“

接下來(29頁)第三點,「思惟業未作不遇之理」。如果沒有積聚能感苦樂之因(也就是善惡之業),就一定不會感得彼業之果。提到了這一點,有人提出以下的問難,問難的內容是:世尊藉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累積了圓滿的福智資糧,並且在成就圓滿的佛果之後,為眾生宣說正法。而聽法者(也就是所化機的我們),並沒有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累積資糧,那為什麼我們有這種福德,能夠慶幸的聽到導師釋迦世尊說法、或者是能夠親見導師釋迦世尊呢?這時候大師就回答說:「雖然我們沒有累積如同世尊般的資糧,但是至少我們也要造作相順的一分善業。所謂的「相順的一分善業」,是指我們所造的業跟世尊所造的業,至少要有一種密切的關聯性。也就是我們的業力當中,有一者是能夠聽到世尊講法的業,而世尊衪所造的業裡面,也有一者是為某一些弟子親自宣說正法的業;所以世尊衪之所以能夠對某一些的弟子親口宣說佛法,這是因為所化機的弟子、以及講述佛法的世尊,這兩者之間他們有一種業力,緊緊的讓他們能夠伴隨在一起。

所以這兩者當中,聽法的弟子也需要造一分善業,而講法的上師他也必須要造作一分跟弟子們有相關聯性的善業,所以弟子他並不一定要造作如同上師般的這種善業。所以在文中就有提到,我們能夠受用大師所集無數資糧之果(也就是聽到導師釋迦世尊講說正法),雖然不需要積聚所有一切的善因,但是也一定要積聚這當中的其中一分。“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第四點,「思惟業已造不失之理」。我們所造作的業,不管是善業或是惡業,並不會無故的消失。所造的惡業,如果不經由懺悔的力量,將惡業力摧毀的話,惡業是不會自動消失的;相同的道理,我們所造的善業,如果不是經由瞋恚等種種的逆緣將它的力量抵消的話,善業它還是有感果的能力。也就是善惡之業,並不會在無因緣、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因為時間的關係而自動的消失,這一點是不會發生的。而這個地方我們提到「業已造不失」,最主要的「業」是什麼樣的業?是「定受業」,以定受業的角度來解釋業已造不失的這個道理。

對於這一點,《超勝讚》當中有提到:

「梵志說善惡,能換如取捨;尊說作不失,未作無所遇。」

外道他們是如何的來解釋善惡之業的呢?他們解釋說:善業跟惡業是能夠拿來交換的,「如取捨」,所以我們也可以取別人的善業、而捨棄自己的惡業。「尊說作不失,未作無所遇。」但是世尊衪又是如何的來說善惡的業果之理?這時候衪說了:我們所造的善惡之業,並不會無故消失,「未作無所遇」,如果沒有造作某種的善惡之業,就不會感得某種的苦樂之果。

這一點《三摩地王經》當中更進一步的提到:

「此復作已非不觸,餘所作者亦無受。」

「作已」,指的是在自身造業之後,「非不觸」,並非不需要承受它的果報,這當中的「觸」,指的就是承受的意思。簡單的來說,自己所造的業、自己必須要去承受,「餘所受者亦無受」,對於他人所造作的業,我們自己是沒有辦法代替別人來承擔這些惡果的,或者說沒有辦法代替別人來承受這些果報,因而提到「餘所作者亦無受。」

《毗奈耶阿笈摩》也說:

  假使經百劫,諸業無失亡,若得緣會時,有情自受果。

有情所造的業,不管是善業或是惡業,縱使經過了百千萬劫,它也不會無故的消失。業力它會逐漸的感果,但是感果的方式,是我們的心續當中力量比較強大的這些業,它會先感果;而力量比較微弱的這些業,它會留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等到將來因緣成熟的時候,它還是會感果的,並不會因為它的業力微小,所以它就會因為時間的關係而逐漸的消失在我們的心續中,這一點是不會發生的。

所以提到「諸業無失亡,若得緣會時,」這當中的「緣」,最主要提到的是外在的因緣,也就是某一種的時間點,「會」,眾多的因緣在某一個時間點相聚集之後,我們所造的業它自然還是會感果,因而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這個觀念。

我們在提到業果的時候也有強調,有一些業的力量非常的強大,所以這樣的業能夠讓我們在今生感得苦樂之果;有一些業,它的力量會稍微的微弱一點,而這樣的業會讓我在來生感得某一種的果報;而有一些業它的力量又更微弱,它感果的時間就會更漫長。“

接下來在最後的一段文裡面,這段文最主要提到的是,當我們了解了業果的道理之後,對於「黑業」這時我們不應該輕忽,我們要盡可能的遮止「造作惡業的可能性」,不要說付諸於身語的行動,就連內心當中「生起造惡的動機」,這一點我們都應該要設法阻止;相反的,對於「善業」縱使是再小的善行,我們也要盡可能的去成辦;如果短時間我們沒有辦法成辦某一些的善行,也應該打從內心底好好的來發願。而在眾多的善行當中,最殊勝的善行不外乎就是「修習菩提心寶」,修習菩提心寶是眾多的善行當中,最主要、而且最殊勝的。因此以這種思惟方式,將思惟業果的這個部分,轉為是修習菩提心的支分條件。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