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7 20:26:03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十四 發心為利他 欲正等菩提 2011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36 下午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50頁,修習希求利他菩提心的主要內容,這個科判當中有提到「希求利他的菩提心」。希求利他的菩提心是不是真的菩提心呢?並不是!它只是成辦菩提心的「因」,但並非是真實的菩提心,所以這個地方以因為果來作取名,因此取名為「希求利他的菩提心」。為什麼希求利他之心,沒有辦法稱之為是真正的菩提心?因為菩提心必須要藉由兩種希求之心,才有辦法圓滿的成辦,而「希求利他之心」是兩種希求之心當中的其中一者。

這一點在《現觀莊嚴論》裡面有提到:「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如果我們想要生起殊勝的菩提心,在此之前必 須要 先生起希求利他之心;而更一步的,為了成辦圓滿的利他,而對於自利(也就是菩提)生起強烈的希求──發起菩提心。而這當中有提到,為了成辦「利他」而對於「菩提」生起發心,這當中的「利他」,最主要指的是其他有情心續當中的「無住涅槃」,也就是法身。為了讓其他的有情,都能夠成就如此殊勝的法身果位,所以自身對於「自利的菩提生起強烈的發心──生起菩提心。所以一顆圓滿的菩提心,它必須要具備有這兩種的條件,所以希求利他的菩提心並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而這個部分最主要的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正行的修持;第二個部分,正行之後與座間時的修持。首先看到第一個部分「正行的修持」,當中又可以分為:一、修習慈心,二、修習悲心。首先第一個部分「修習慈心」。

在《修心七義》裡面有提到:「雜修取捨二」。在這之前「眾過皆歸一」,講的是我們必須要思惟我愛執的過患,「修一切大恩」更進一步的思惟愛他執的利益,而這個地方「雜修取捨二」,最主要提到的是,必須要進一步的修學慈心以及悲心。這當中的「捨」最主要是將我們所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施捨給其他的有情,藉由這種方式來練習內心當中的慈心。而「取」的這個部分,最主要是希望將他人的痛苦取回來到自己的身上,以這種方式來練習悲心。

這個地方在提到科判的時候,《修心日光》裡面只有提到修習「慈心」以及修習「悲心」。但是在大師所造的「道次第」的論著裡面,「希求利他之心」可分為:希求慈心、悲心以及增上意樂這三個科判;但是在《修心日光》裡面並沒有提到「增上意樂」的這個部分。“

在正文當中有提到,藉由將「身體、資財、善根」施予他人來修習「慈心」。在一開始如果我們能夠思惟修習慈心的利益,則能生起猛利歡喜,所以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修學慈心的利益。這一點在《三摩地王經》當中有提到:

「遍於無邊俱胝剎,盡其無量眾供養,

以此常供諸勝士,不及慈心一分數。」

這當中是提到了,相較於以廣大的供物,恆時供養無量無邊的究竟之田,相較於我們以廣大的供物,長時供養無量無邊的究竟之田,能夠修習慈心的話,修學慈心的當下,所累積的福比前者還要來得廣大。

在《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當中也曾經提到:

「於東北方有大自在王佛,彼之世界名千莊嚴,其中有情皆具安樂,如諸此丘入滅定樂。在這一尊佛的淨土當中,一切的有情就猶如像是小乘的羅漢,由於獲得了息滅眾苦的寂靜果位之後,這些有情長時入滅定樂,也就是安住在滅苦的這種狀態當中,所以他們的內心能夠生起恒常的大樂。設於彼土修淨梵行,經過百千俱胝之年,假設說在這樣的一個淨土當中,修習淨梵行,並且修習的時間經過了百千俱胝之年,若於此土下至於彈指頃,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在煩惱熾盛、痛苦眾多的南瞻部洲,在短短的時刻當中,緣一切有情生起慈心,其所生福較前尤多。如果能夠在短短的一彈指當中,對一切的有情心生慈心,這時所累積的福德比前者還要多。況於晝夜安住於此。」那就不用說在白天以及晚上,任何時刻都將心安住在慈心上了。

在《寶鬘論》當中也有提到:

「每日三時施,三百罐美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

    在每天早、中、晚三時,布施三百罐的美食。這當中的「罐」在藏文裡最主要提到的是以土去熬製成的小容器,而將這些容器裡面裝滿著美食,布施給其他有情所獲得的福德,「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這還比不上我們在短短的幾秒鐘、幾分鐘之內,在內心修學「慈」所獲得的福。

  「天人皆慈愛,彼等恆守護,心喜多安樂,兵器毒不侵。」

「天人皆慈愛」,如果我們能夠對於他人生起慈心,這時我們周遭的人、或者是天,也會善待我們、保護我們,「彼等恒守護,心喜多安樂,」如果能夠修學慈心,我們的內心會感到歡喜,我們的身體也能夠感到安樂,「兵器毒不侵」,這時外在的兵器以及種種的劇毒,是沒有辦法侵害我們。平常有些人的身上會帶護身符,但是這個護身符到底能不能夠保護你?這是值得考慮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你的內心中,能夠時常的觀修慈心的話,其實「慈心」是最能夠保護你的一個護身符。

  「無勞得大義,當生梵世間,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

「無勞得大義」,透由修學慈心的內涵,在短暫的時間之內,我們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心血,就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並且在將來能夠投生在梵天的世界中,最後成就圓滿的佛果。縱使在短時間之內,我們沒有辦法成就佛果、也沒有辦法獲得一己的解脫,「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縱使沒有辦法獲得解脫,也能夠獲得修學慈心的八種功德。

若有慈心,天人慈愛自然聚集,如果我們的內心能夠培養慈心,這時周遭的天人,也會以相同的方式來愛護著我們,並且自然的靠近我們,佛世尊也以慈力擊敗千百萬的魔軍。對於這一點過去達賴喇嘛法王曾經提到說:「看看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他的手上沒有拿任何的武器,但是縱使再多的魔軍也沒有辦法傷害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搞不懂,為什麼大威德金剛、或者是很多憤怒的本尊,他們的手上都要拿這麼多的武器呢?為什麼不學導師釋迦世尊來修學慈心這樣就好了呢?何必拿這麼多的武器?」這個時候,法王就會半開玩笑的講述。世尊是以修學慈心的方式,來阻擋外在種種魔軍的干擾,所以藉此我們可以知道,修學「慈心」它能夠成為我們最殊勝的一種守護。“

接下來下一段,一般在經論裡面有談到,我們要多修學慈悲心,但是「以布施自己的身體、資財、善根來修慈心」的這一點,在什麼地方有特別的強調呢?這一點在《入行論》裡面,由儀軌受持菩提心時,也就是藉由傳授儀軌的方式受持菩提心的時候,在加行儀軌之後正行儀軌時,也就是在加行儀軌之後、立誓儀軌之前,有特別的介紹到慈悲心的所緣行相時,就有提到說,我們要藉由施捨自己的身體、資財、以及種種的善根,以這種方式來修學慈心。所以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而說布施這些東西的內涵,也就是我們之前所提到的,不管是身體、資財、善根,說要布施這些東西的內涵,經典裡的說法,之後會加以說明。

接下來在正文當中,必須要修學施捨的目的,是為了圓滿福智二種資糧的緣故,而施捨身軀、資財以及善根。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
    
  「身體與資財,三世一切善,為利有情故,應無惜布施。」

     我們所擁有的身體、資財以及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業,為了要利益有情的緣故,在修學布施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不要感到任何的惋惜,以這種方式來修學布施。在這當中布施身體的這一點,一般而言不能觀想以血肉等不淨相來作布施。這個地方提到布施,最主要講到的是以「顯教」方式來作布施,所以除非是特殊的情況,不然一般來說,不能夠觀想以血肉等不淨物來作布施。但對於血肉等不淨物有希求的人,這時其施捨之理於下述說,對於布施血肉等不淨物的道理,在之後會作講說。

所以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布施自己的身體」,如何施捨自己的身體呢?對於這一點引了顯教當中的《華嚴經》提到:

      「願我轉成能長養一切有情的如意身。」

這時在《華嚴經》裡面就有提到: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變成是有如同是如意寶的一種身體,藉由這樣的如意身,它能夠長養一切的有情、利益一切的有情。

並且在《金剛幢幡經》中也有提到:

「四大者,以種種門、種種理、種種異名而長養一切眾生;菩薩自身軀願成長養一切眾生的資生之事,亦復如是。」「四大者」地、水、火、風四大,以各種的方式來利益一切的有情,不管是情世間、器世間,都是由地水火風所組成的,所以地水火風以種種的方式長養了這個世間上的一切有情;相同的,菩薩自己本身的身體,也希望能夠成為是長養一切眾生之事,這當中的「事」指的就是根源、或者是根基。“

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裡面也有提到:

     「為成有情利,願成如意身。」

  一如所說,是以任隨所欲的行相而作施捨,也就是對方想要什麼,我們就以心的力量變現出這些東西而布施給他人。並且在《入行論》裡面也有提到以下的這兩段文:

「於彼凶年饑饉劫,願我化身供飲食,有情貧困乏資財,

願我成為無盡藏,隨心所欲諸資具。」

「於彼凶年饑饉劫,願我化身供飲食」,對於長時身處在戰亂、或者是飢荒地區的有情眾,願我能夠化身為飲食而布施他們,解決他們的飢餓痛苦。「有情貧困乏資財,願我成為無盡藏」,對於貧困的有情,也希望我能夠變成無窮無盡的寶藏,來滿足他們的所求,「隨心所欲諸資具」,所以變現出對方所喜愛、所追求的這種資具。

接下來在《入行論》裡面也有提到:

「路人無依怙,願為彼引導,並作度者洲,船筏與橋樑。

求島即成島,欲燈化為燈,覓床變作床,須僕成彼僕,

願成如意牛,寶瓶如意寶,明咒及良藥。如意諸寶樹,

如空及四大,願我恒成為,無量眾有情,資生大根本。

待至虛空際,有情種種界,直至涅槃間,願成資生因。」

「路人無依怙,願為彼引導,」如果有一個人他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如果沒有人引導他前進的話,希望我能夠化身為一位引導他的人,帶領著他而往正途前進。「並作度者洲,船筏與橋樑。」對於想要渡海、或者是渡河的人,希望我能變成一艘船、或者是一座橋,而讓他能夠順利的渡過海、以及渡過河。

「求島即成島」,有一些的眾生,由於長時生處在有淹水的地區,所以這時候他的內心中所希望的就是一座島;對於想要求島的有情,我希望變成一座島,而讓他能夠安住在這一座島上。「欲燈化為燈」,想要燈的,我就化為燈。「覓床變作床,須僕成彼僕,願成如意牛,寶瓶如意寶,明咒及良藥。」這當中的「咒」或者是「藥」,最主要是去除病苦的一種明咒、或者是一種良藥。

   「如意諸寶樹,如空及四大,願我恒成為,無量眾有情,資生大根本。」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虛空」、以及地水火風「四大」?因為不管是「虛空」、或者是地水火風「四大」,它並不會分辨它的敵人、或者是親人,也就是它並不會在有情當中做如此的分辨,它都是以自己本身的能力,藉由外在的因緣來利益周遭的有情,所以它是一切有情生起利樂的最主要根本。「待至虛空際,有情種種界,直至涅槃間,願成資生因。」所以,菩薩他們也希望在虛空未盡之前,一切的有情還未證得圓滿的菩提前,都希望能夠利益一切的有情。“

更進一步的,在《菩薩地》當中也有提到:

「諸菩薩來至靜處,菩薩來到安靜之處,向內攝心,清淨意樂,發起心中的菩提心,由衷淨信,普為作意,打從內心底發起菩提心,以菩提心作為行善的動機,所施諸法信解種種行相,廣大無量,施予眾生。這時候透由內心的力量,觀想變現出種種的法類,這當中的「法」也就是種種美妙的事物,但是這當中的「事物」並不包含兵器或者是毒藥。這時透由內心的力量來作觀想,把要布施的物品觀想成無量無邊,施與眾生。藉由這樣的方式,菩薩極小劬勞、極短時際,廣增無量資糧,菩薩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花最小的氣力、累積到最多的資糧,彼即是菩薩具足大慧布施也,這種布施方式,是具足智慧的一種布施,縱使你身邊沒有這些資財、沒有這些器具,但是透由心的力量,以菩提心作為動機來行布施的話,雖然它只是一種觀想的布施,但是它可以稱之為是菩薩具足大智慧的一種布施。」“

下一段,(53頁)對於這方面的思惟,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施捨情世間,二、施捨器世間。第一個部分又分二:一、供養未入道的補特伽羅,二、供養已入道的補特伽羅。第一個部分「供養未入道的補特伽羅」。

這時我們將自己的身體,施捨給一切等活等八大炎熱地獄的眾生、寒疱等八大寒冷地獄的眾生、近邊地獄的眾生以及獨一地獄的眾生;猶如點金漆將鐵轉成金,這時我們必須要藉由思惟觀想的方式,將三惡趣的這些有情眾的身體,觀想成是如意的這種身體,有如同如意寶般的身體,就如同是金漆點在鐵上面之後,鐵會變成金是一樣的,思惟所有眾生獲得了饒富七聖財、具七功德的善趣暇滿身。

猶如從如意寶珠能得衣食等任所需欲,思惟由轉為如意身而令此諸所緣境具足百味飲食,就如同從如意寶珠,我們能夠獲得衣食等任何的所需,相同的希望藉由當下我們所獲得的如意身,布施給這些有情之後,希望這些對境也都能具足百味的飲食、千種的衣飾、五百層樓房,並且有共同願力的圓滿助伴。這當中的「共同願力」指的是在同樣一個地區,每個人他都有一種共同的希願,而造作了一種共業,我們希望也能夠獲得如此圓滿的助伴。並且要思惟能受用的所依身、所受用的資財、以及一切受用的眷屬,將來都能夠成為修大乘法的順緣。

更進一步的思惟這些眾生,在修大乘法時最主要的外緣──希望能夠被具足圓滿德相的大乘善知識歡喜攝受,而外緣能夠在大乘善知識的攝受下,聽聞顯密圓融的教法。而以聽法者本身,他所具備的內緣,希望能夠具足信等七聖財,以及持戒等三學寶的內涵。總而言之,思惟這些眾生他的心中,已經生起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行持六度諸行,並且能究竟圓滿二種資糧成就佛果。這些有情的心續中,都能夠具足法身的安樂。“

接下來(54頁)思惟施捨自己的身體,給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三十六種餓鬼的一切有情,並且如前成就佛果,這個地方思惟的方式,跟之前思惟地獄道眾生的方式是相同的。在成就佛果之後,具足了法身的安樂。同樣的,施捨世間的畜生,不管是住於海中、或者是住於地面上,也是用相同的方式來作思惟。同樣的,施捨自己的身體,給予十方一切世界四大洲、八小洲這當中投生為無暇處的人道有情、以及在此生不具修解脫道的福緣者,也以同樣的方式來作思惟。施捨自己的身體,給予在今生具足生起解脫道福緣的人道,並且希望這些人道的有情,在修學解脫道的同時,內外的因緣都能夠具備,因此提到了,希望能夠圓滿具足一切修道外緣、以及內在意樂之緣,也以同樣的方式來作思惟。

同樣的,在四大王眾生等欲界六天,從梵天到廣果天之間的色界十二處天。平常我們在提到色界的時候,會提到色界的十七處天,但是為什麼在《修心日光》的這段文裡面,只有提到從梵天到廣果天之間的色界十二處天?最主要這十二處天都是凡夫的處所,而另外的五處天它是聖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這個地方特別的強調,是凡夫所居住的處所。及住於無色四處天,還沒有進入解脫道的每一位有情,也都希望他能夠圓滿的具足種種的資財,而這時我們以這種方式來思惟布施的道理。並且施捨住於三有間的諸中陰有情,也以同樣的方式來作思惟。

而在眾多的有情當中,特別是對於曾經傷害我們的這類有情,這時在思惟的時候,更進一步的想到說,透由我們自己的身體,變現出許多的衣服、食物、住處等種種的外緣,希望能夠布施給這些有情眾。所有對於我曾經做過傷害的這些有情眾生,希望能夠藉由我們內心當中菩提心的鐵鉤,將這些眾生帶到我們的跟前,並且對彼等宣說以下的諦實語,告誡他們說:「汝等無始以來曾多次為我的母親,在做我母親的當下,竭盡所能的以各種方式來利益我,並從諸多危害及痛苦中救護我,對我相當有恩。」以這種方式讓我們內心中,能夠對這個有情眾生起一顆清淨的心。(55頁)

「除此之外,無始以來我曾經吃你們的肉、喝你們血、啃你們的骨、穿你們的皮、捶打殺害你們、搶奪你們的財物,積欠了許多的宿債。所以今生這一切都應該要由我來承擔,對於你們曾經付出的恩,我應該想辦法來報恩;對於我所積欠的這一部分,我也應該想辦法來償還,所以這一切都應該要由我來承擔,而且這一切要怎麼做?都由你來作主。因此如果你想吃、就給你吃,如果你想要穿衣、我就給你衣服,你想要住處、我就給你住處,如果你想要有朋友、想要有僕人,我就給你這一切。而且在所吃的飲食當中,如果你想要『三白』我就給你『三白』,如果你想要『三甜』我就給你『三甜』。

欲血肉行相者,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如果這些有情眾,他想要有血肉的不淨行相,他想要有這種不淨物的話,這時我們也可以藉由觀想的方式,將不淨的血肉之物布施給他們,在當下完全沒有任何其餘的考量。如果你想要吃肉、你就吃肉,你想要喝血、你就喝血,你想要啃骨、你就啃骨,你想要穿皮、你就穿。若匆忙,則生吃,如果你很忙的話,你吃生的;如果你不匆忙的話,煮熟再吃也可以。──盡己所能的來作布施。以這種方式來布施,我們所布施的這些境界在受用之後,我們必須要思惟:這些有情他暫時感到身心飽足、遠離飢渴、貧窮之苦,息滅一切欲作傷害的兇狠念頭、以及一切罪惡之心;進而在內心中,能夠生起利他的菩提心、圓滿二種資糧,心續當中具足了法身的安樂。而更進一步的告誡他們:

    「利果即為樂,害果則為苦,以自身為喻,切勿行害他。」

如果你想要獲得快樂,必須要想辦法去利益他人,因為傷害他人的果是會獲得痛苦的。因而提到:「利果即為樂,害果則為苦,以自身為喻,切勿行害他。」這時候你看看你自己本身,你想要他人傷害你、讓你感到痛苦嗎?你一定不想。如果你自己不想要藉由他人的傷害,而獲得痛苦的話;相同的,你也不要以這種方式去對待他人。因而提到「以自身為喻,切勿行害他。」

有時,對於東方等方所、分位所區分的有情依次來作施捨,施捨自己的身體給東方如恒河沙數世界的一切有情,思惟如前獲得。以相同的方式,西、南、北各個方位也以同樣的一種方式來作觀想思惟。“

第二個部分,供養已入道的補特伽羅之理。對於小乘的補特伽羅,思惟我們的身體,它能夠變現出許多的如意身,變化出種種美妙的行相來作供養。希望藉此供養,在此生每一位小乘的補特伽羅,都能夠圓滿具足現證佛薄伽梵果位的內外眾多因緣,並且在因緣具足之後,加以串習圓滿二種資糧,心續當中具足了法身安樂。更進一步的,對於安住大乘資糧道、加行道及十地的諸大菩薩,思惟我們的身體如前緣念而作供養,也能夠圓滿二種資糧,他們的心續中也能夠具足法身的安樂。

最後對於根本上師、或者是間接的上師、以及安住在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的諸佛們,這時必須要思惟觀想,我們的身體在變現出種種的美妙姿態之後來作供養。在每一位的上師、每一尊佛前,變化出許多的身體,而我們的每一個身體,也變化出許多的支分以及支節,並且在還未行禮拜之前,緣念諸佛的因果功德,廣行禮拜;並且以我們所變現出來的如意身,思惟廣大無邊不可思議的一切供物來作供養,藉由此供養思惟彼等(也就是上師以及諸佛的心尖)生起無漏的大樂。

這個部分他跟之前的觀想內容稍有不同,之前藉由我們所變現的如意身,給予眾生一切所需之物;並且希望眾生的身軀,就猶如同是鐵點上了金漆之後,能夠瞬間的改變成是如意身。但是對於我們的上師、或者是諸佛,由於他們的功德都已圓滿的緣故,所以這時我們是藉由自身所觀想的身體,藉由觀想的力量變現出無量無邊的殊勝供物來作供養,藉由供養的方式再次的觀想,上師以及佛的心尖能夠生起無漏的大樂。

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

願彼一切諸有情,多次悉供諸如來,

諸佛妙樂不思議,願彼常時皆具足。

願諸菩薩利眾生,悲心憶念咸成就,

依怙悲心所憶念,願諸有情皆圓滿。

如是獨覺及聲聞,願令悉皆得安樂。

在這之前簡單的介紹了施捨情世間的這個部分。

接下來剩下的時間,對於在之前課堂上的一些問題,今天在這個地方做一些回答。在之前課堂上有提到「自他相換」的這種修學方式,是利根的菩薩在修學菩提心的時候所使用的方式。對於利根的菩薩來說,在還未生起真實的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在內心中先生起通達空性的智慧,而七因果教授卻不用如此。藉由七因果教授的修學方式,想要在內心中生起菩提心,並不見得一定要了解空性的道理。為什麼這兩者之間會有這樣的差別?為什麼藉由自他相換的這種修學方式,在修學自他相換的時候,還未生起菩提心之前,要先了解空性的內涵?有什麼根據呢?

這一點在大師所造的「道次第」的論著裡面有特別的提到,修學自他相換最主要的障礙有兩種的障礙。第一種的障礙是提到了,當我們在面對「自我」以及「他人」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自我」跟「他人」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有如同是藍色跟青色一樣。這是什麼意思呢?藍色它不論是觀待什麼顏色、它永遠都是藍色,黃色它不管觀待什麼顏色、它永遠都是黃色。所以在我們內心當中所認知的「自我」以及「他人」,就有如同是藍色跟黃色般,是不需要彼此互相觀待,就能夠獨立形成的個體,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為什麼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自我」的念頭時,我們會很愛惜、很愛護「自我」?而在想到「他人」的時候,為什麼會有一種很明顯的距離感?雖然說提到「我」的這個名詞,一切的補特伽羅其實可以跟「我」劃上等號,一切的補特伽羅都是我。但是這當中的「我」,如果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待的話,一切的補特伽羅當中,以自我的角度來看待「我」的這個名相的時候,「我」就只有一個;但是在此同時,以自我的角度來看待他人的時候,除了我之外的一切有情都可以稱為是「他」。所以從我們自身的角度來看待自我、以及他人的同時,自我是單一的、他人是多數的;但是我們卻會對單一的個體,把它視為是最重要一的個主體,想辦法的保護它、愛護它,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其實在此同時,我跟他這兩者的形成,也是透由觀待而形成出來的。

從我們的角度,會認為自己就是「我」;從他人的角度,他也會認為他自己就是所謂的「我」,所以一切的有情其實可以跟「我」劃上等號。但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說的話,「我」是單一的,而「他」是多數的。所以從這裡面我們可以先探討,所謂的「我」跟「他」是必須在觀待的情況下才有辦法形成,這一點就有如同是「此山」跟「彼山」的道理是一樣的。

「此山」是指靠近我們的這一座山,相對於「此山」,離我們比較遠的那一座山,我們稱之為是「彼山」。但是對於站在「彼山」山頂的人而言,他所站的這座山叫做「此山」,而靠近我們的這座山,反而對於他來說是「彼山」。所以「此山」跟「彼山」這兩者,也是在互相觀待之後,才有辦法安立的一個個體,並不是在一種獨立的情況下而形成出來的。

所以如果以我們自己的角度,我們發現「我」是單一的,而「他」是多數的、甚至是無量無邊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而忽略捨棄他人的利益,其實這種想法是很不應該的。這種想法不要說修學大乘法的人,縱使是沒有修學大乘法的人,甚至把佛法看成毒藥的一般民族團體,這些社會裡面他們也會認為,應該要以多數人的利益為考慮的原則,而不應該只是考慮到單方面少部分的族群。

所以一般的世間團體,都有這樣的想法的話,那更何況是我們修學大乘法的人?如果在相較之後,你發現自我是單一、獨立的,而他人是廣大、無邊的同時,你還是覺得自己是最重要,必須要保護自己而棄捨他人的話,這種想法是必須要考慮的。“

所以對於這一點,在之前我們有提到達賴喇嘛法王尊者,他並不會完全的反對共產主義,因為共產主義的教義裡面,有提到很多的觀念,是以多數人的利益為前題,而列出來的這些教條;這些教條它是以多數人的利益、為多數人著想的情況下所制定出來的。只是後人在實踐的過程中,沒有辦法好好的實踐,所以共產主義到最後會瓦解。其實這一點跟我們的現狀是很像的,我們現今自認為在修學大乘法,口口聲聲說要利益一切的有情,但是我們真的有去實踐利益有情的內涵嗎?並沒有!所以到現今自認為學大乘法的我們,到現今還是一事無成,所以我們的現狀跟共產主義的現狀是沒有太大的差別的。

而更進一步的提到,對於利根的菩薩而言,為什麼在還沒有生起菩提心之前,他必須要先了解空性的內涵?這是因為對一個菩薩來說(尤其是一個利根的菩薩),由於他想要解脫輪迴的苦,他想要利益一切有情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這時候他會更進一步的去探討:痛苦的來源是來自於何處?這時他會發現痛苦的來源是來自於「無明」。既然來自於無明,無明的這樣一顆心是否能夠消滅?這顆心它是正確的心,還是顛倒的心?它所執著的方式就有如同它所執著般是存在的嗎?這時候如理的思惟會發現,這顆心它執著境界的方式「其實是不存在的,它是一顆顛倒的心」。

因此如果在內心中,能夠生起了知空性的這種智慧,或許能夠藉由這種智慧,去除我們內心當中的這種邪見。如果去除了這種邪見,或許煩惱是能夠斷除;煩惱斷除的話,或許就能夠去除一切的痛苦,這時候他會以這種方式循序漸進的來作思惟。而不會像有些人遇到痛苦的時候,由於他不想要承受痛苦,所以馬上會說:「我想要離苦得樂」,但是他根本就沒有進一步的去想「該如何離苦得樂」?離苦用什麼樣的方式離苦?我們真的能夠遠離痛苦嗎?這都是我們必須去考慮的問題。

現今有很多的科學家,其實他們的思惟方式,就跟利根的菩薩的思惟方式是很像的。當他們沒有辦法找到一個根據、找不出一個正因的時候,他們就不會承許別人所承許的這些內涵。所以現今有很多的科學家,雖然他並不否認前後世的存在,但是他也不完全的認同前後世是百分之百存在的。

所以這時候我們必須要先去了解,痛苦的根源為何?找到了痛苦的根源之後,這樣的心它是正確的?還是顛倒的?如果是顛倒的,是否能夠藉由對治的方式、將它對治而完全的淨化?如果能夠淨化的話,到最後能夠獲得什麼樣的果位?以這種方式來作思惟。所以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思惟空性的內涵,才有辦法藉由證空的智慧來生起菩提心。“

過去印度有一位國王名叫阿育王,這位國王他曾經推動三次的民主運動,但是都沒有成功;在西藏也是如此;而過去中共所推展的共產主義,似乎看起來也是沒有辦法成功的。為什麼各國所推動的這些理想、概念都沒有辦法成功?這是因為雖然有一些教義、有一些內涵是不錯的,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有我愛執,所以到最後通常都是不了了之。不要說這些人,想想我們自己我們就知道,口口聲聲說我們在學大乘法,告訴自己我要為了一切的有情眾生付出我的心力、我的時間,但是真的有成功嗎?也不過是這樣而已,這就是因為我們的內心中有我愛執的緣故。如果透由佛、以及菩薩、以及傳承袓師們,一再的告誡我們的、教導我們的利他行,我們都沒有辦法成功的話,那就更何況是一般世間的人要推動所謂的民主、或者是共產主義的思想。

在另外一方面,我們剛剛有提到,所謂修學自他相換的兩種阻礙。剛剛的第一種阻礙是提到了,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自我是獨立形成的、是不需要觀待」,所以只要我好,其他人怎麼樣根本就不需要去管他,只要我好、這樣就好、一切都圓滿;這表示我們看待自己的這種心態,是在完全沒有觀待的情況下,以非常獨立自主的思考方式來作思考,會覺得「自我」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點,覺得自己是最偉大的,這個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在「道次第」裡面提到的第二種阻礙是提到說,縱使他人有苦,但是他人的苦對於我並不會造成傷害,所以我並不需要想盡辦法去去除他人的痛苦,我只要想辦法去除我自己的苦這樣就好了,因為我自己的苦是由我自己來承擔,而他人的苦跟我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性,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去處理他人的問題?跟本就沒有必要。

這個時候自宗就回答說:「如果是這樣的話,當你的腳被針扎到了,這時候你要不要用你的手去去除這種痛苦?你要不要用你的手去把這根針拔掉?如果以你之前所提出來的論點,『因為他人的苦,對於我自己本身沒有任何的影響、沒有任何的傷害,所以我不需要去除他人的苦。』以這種方式來回答的話,你也不應該用你的手去去除你的腳的痛苦,因為你的手並不是你的腳,你的腳也不是你的手。更進一步的,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也不需要花這麼多的時間累積金錢、來為老的時候作準備。因為老的苦並不會傷害到這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完全感受不到老的時候會承受到的苦;如果老苦不會傷害到這個年輕人的話,這個年輕人何必為老的時候作準備呢?也不需要準備了。」

當自宗提出了這個反駁之後,這時他宗就回答說:「不管是手、或者是腳,雖然手不是腳、腳也不是手,但是至少手腳它是同一個聚合體裡面的支分。所以只要是同一個聚合體裡面的支分,這時一者有難、另外一者就應該想辦法幫忙。而老跟年輕這兩點,雖然他們不是同一個聚合體的支分,但是他們是同一個相續,所以同一個相續的兩種不同的個體,也應該是要互相幫忙才對。」所以他宗在回答的時候,是以「有自方、有自相」的這種論點回答的。

而這時自宗在回答的時候就直接切入了:「其實這一切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自方,你所謂的自方成立是完全不存在的,一切都是皆由分別心安立來出來的。」所以這個地方的問以及答,其實仔細的思考的話,它是有很深厚的內涵在裡面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