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4/19 14:57:05
菩提心
出離心
學習次第 : 進階

發心為本

濟群法師 

   問:1.出離心和菩提心是什麼關係?

   2.菩提心對學佛非常重要。那麼,清淨心和真心是否重要?

   3.發菩提心和持咒的關係如何?

   4.怎樣才能不退初心?

   5.未能持好戒,又厭離凡夫心而發菩提心,能否了脫生死?

   6.什麼是菩提心?有什麼重要意義?如何成就菩提心?

   7.如何正確認識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之間的關係?

   8.學佛所發的願心,和妄想分別的心,有什麼不同?

   9.如何避免自己所發的願陷入凡夫心中?

  

  答:1.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論》中,將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稱為修學佛法的三主要道,這也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何為出離心?即出離輪回之心。我們在前面講到,應不斷思維三惡道之苦。這種思維的意義,正是為了對出離輪回產生迫切感。如果意識不到三惡道之苦,或許覺得輪回挺有意思。尤其在物質豐饒的今天,多數人的生活環境相當舒適,很容易迷失在物欲中。佛經說人生是苦,可能不少人無法產生共鳴:“人生哪裡苦呢?不是有很多快樂嗎?”倘能如理思維三惡道苦,就會發現,這些快樂只是漂浮在輪回苦海的一堆泡沫。出離輪回,才是究竟擺脫痛苦的唯一出路。出離心有兩種走向,一是趨向個人解脫,證得阿羅漢果;一是以出離心為基礎,然後引發菩提心,最終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所以說,出離心不僅是成就解脫的保障,也是成就佛果的基礎。

  何為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沒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行者,就不能成為菩薩,更無法成就佛果。但菩提心又需要以出離心為基礎,需要看到在這個世間,不僅我們自己長劫輾轉輪回,一切如母有情也在苦海中生生死死,無有了期。當我們具備這種認識後,才可能發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在自己解脫苦海的同時,進一步救拔眾生。如果缺乏這種認知,菩提心只是一句口號,修行也往往缺乏動力。有了菩提心,我們才會心甘情願地利益一切眾生。真正將菩提心發起來、發到位、發圓滿,成佛就沒問題了。

  2.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三大核心之一。至於清淨心,有相對意義上的清淨心,也有絕對意義上的清淨心。相對的清淨心,指妄想減少時的安寧狀態;絕對的清淨心,便是真心。 

  從本質上說,真心和菩提心並無差別。但就修行作用而言,則有所不同。菩提心有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等,當它作為世俗的修行願望時,還是妄心而不是真心。一旦證得空性,將世俗菩提心昇華為勝義菩提心,和真心在本質上就是一樣的。

  3.作為修學大乘法門的佛子,不論持咒還是誦經、念佛,都要以菩提心去做。那樣的話,我們所修的一切善行將迅速增長。如果說,每做一件善行能使我們離佛道更近一步。而發菩提心去做,這一步所跨越的距離,或許會是原來的百千萬倍乃至更多。因為菩提心是無限的,所成就的功德也是無限的。

  4.俗話說,“學佛一年,佛在心中;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怎樣才能不退道心?必須有善知識指導,並依修行次第持續修習。如果既無老師指導,又不能持之以恆,就很難保持初心。因為我們的心行基礎是凡夫心,所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勇猛精進,才有足夠的力量抵抗凡夫心,逆流而上,不退初心。

  5.戒律未持好,凡夫心未完全棄舍,是很正常的。對大小乘各種戒律毫無違犯,確實有一定難度。如有違犯,應立即懺悔,誓不再犯。發起菩提心之後,也不會立刻解決所有問題。對於凡夫來說,初發心只是世俗菩提心,而且只是一念的力量。所以,還要積極克服凡夫心,以空性見消融我法二執。如此,才能具足了生脫死的自主能力。

  6.菩提心,是我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這比“解放全人類”的目標更宏大。因為一切眾生不僅包括人類,也包括動物,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生命。我們應從內心發願,希望盡自己的所有力量幫助他們解脫痛苦。

  發起這一願望,意味著要徹底打開心量。我們不妨想一想:自己心中裝著幾個人?有的或許只有一個,有的或許多幾個,還有的或許裝著更多。發起菩提心,就意味著要把一切眾生納入心中,不論人或動物,不論熟悉或陌生,也不論喜歡或討厭。總之,對於一切眾生,都願給予平等無別的關愛,無私無我的幫助,這就是菩提心。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是我們不願幫助的,就不是圓滿的菩提心。

  當我們具備這一願望後,便能成就觀音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觀音菩薩並非生來就是菩薩,也是在不斷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過程中,完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生命品質。如果我們像佛菩薩那樣胸懷一切眾生,盡力幫助他人,也能完成和觀音菩薩,乃至十方諸佛菩薩同樣的生命品質。

  7.三者是相輔相成的。當出離心、菩提心作為一種願望生起,覺得“我要出離輪回”,或“我要利益一切眾生”,是建立於世俗心的願望。真正的出離心,是一種解脫的能力,這種能力離不開空性見。同樣,勝義菩提心的成就,亦須以空性見為前提。不僅如此,它們在本質上也是相通的。佛陀已究竟圓滿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若這些是彼此獨立的,難道佛陀的人格中,還會分為各自為政的幾部分嗎?

  但三者在作用上又是不同的。因而,在具體修習過程中,必須分步完成。修了出離心,不等於修了空性見;修了空性見,也不等於修了菩提心。只有通過不同途徑的修習,才能完整開顯空性或菩提心具備的功德。聲聞人成就了出離心、空性見,但最後只能導向解脫,而非無上佛果。可見,三者雖然關係密切,但不等於說,修習一項之後,就可以彼此替代,就什麼都成就了。

  8.願心萌芽時,也是妄想。只不過,這一妄想不是為了個人,而是要利益一切眾生。通過這種願心,可以擴大並成就我們的慈悲心,進而藉空性見之力,將其中的雜染成分逐步剔除,使之清淨無漏,成就佛菩薩那樣究竟圓滿的大慈大悲。

  我們現有的心行基礎是妄心。就修行而言,不僅離不開妄心,還須運用妄心完成對心的改造。包括慈悲心、空性見的成就,皆離不開有漏意識的作用。

  9.如果所發的願只是單純的願望,未輔以正見引導,就很難擺脫凡夫心,擺脫我法二執。儘管起初是想著利益眾生,但做到後來,我執很可能會轉而利用這一發心,使我們陷入顛倒妄想、人我是非等各種困境。事實上,不少人都經歷過這種變化。初發心,確實是想著“我要幫助別人”,想著“我要利益眾生”,待有了一定利益後,就想著為自己服務了。因為我執的力量太大,在沒有利益干擾時,許多負面心理還不容易被調動起來。而有一定利益後,如果沒有定力,沒有空性正見,很容易被誘惑帶走。

  什麼都沒有時,發心可能會比較單純。等你要什麼有什麼時,還要保持這份單純,就需要一些真功夫了。所以,必須以修空觀引發無漏智慧,契入空性,否則還是逃不出凡夫心的左右。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