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5:58:06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五之二 甘丹赤巴2010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戊三、希求

若念:「僅具此二,足耶?」如果只有前面的這兩個條件,是足夠的嗎?這也是不足夠的。縱有此二,然若如同畫中聽聞法者,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釋中加入恭敬法及說法者、專注其意二者,共說為五。並且在《釋論》當中提到了,除了以上的這三個條件之外,加入了「恭敬法以及說法者」,並且在聽聞的當下,要能夠「專心聽聞」的這兩個條件。

在之前「希求」的這一段作一個補充,如果只有具備了「正直」以及「分辨善惡法的智慧」,這兩個條件就足以作一位聽聞正法的弟子嗎?這樣是不足夠的,因而提到了「縱有此二,然若如同畫中聽聞法者」,如果只有具備以上的這兩種條件,就如同在畫當中,有時候我們在畫唐卡的時候,我們會將裡面的聽法者,畫得非常的專注,也就是他是在專心的聽上師講法的樣貌。但是相同的,如果我們只是外貌表現出來,很專心的在聽課,但是內心沒有什麼樣的希求心的話,「仍非其器」。如果內心沒有對於正法,生起一種強烈的希求,縱使你的外表,表現出來你相當的專心在聽課,其實這也是不足夠的,這個地方作一個補充。

接下來「共說為五」,也就是加上了釋中的這兩個條件,所以總共有五種的條件。而下面的這一段,「成辦具有四種條件之順緣,以及去除違緣。」如是可分為四,將之前所說的這五種條件,簡單的來區分,我們可以總攝在四者當中:一、於法具大希求、二、聽聞之時專注其意、三、於法及說法者起大恭敬、四、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之順緣為具慧,除其違緣即是正住。我們可以將上面的這五種,濃縮為四種的條件。而要成辦這四種條件的順緣,就提到了「具慧」;如果是要去除生起這四種條件的違緣,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正住」。

接下來這一段當中(科判)第四個部分,「要努力具備這些條件」。正文提到,應當觀察堪為上師引領之法是否具足。如果我們想要成為一位能夠被上師所帶領的弟子的話,我們就必須要觀察,我們是否具足以上所說的這些條件。若具足者,應修歡喜;若不具者,其後應於能具之因勵力而修。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接下來第三段,「彼應如何依師之理」。這個段落當中重點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要依止一位具有德相的上師」。如是自身具足器相,應當如前所說,觀察上師是否具相。如果我們自己本身具備了以上,弟子所應該具備的這些條件的話,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內容,我們應該也要觀察上師,是否具備一位上師所必須要具備的這些條件。應於具相者前,受取法恩。

第二個部分,「依止具德相的上師的方式」。如是總受法恩;特於以圓滿教授善妙導心之善知識,依止之理分二。如果在觀察之後,我們發現到這樣的一位善知識,他具備有以下種種功德的話,對於這樣的一位善知識,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作依止呢?下面提到了兩種的依止方式。

接下來要藉由兩種的方式來作依止的話,這兩種方式分別是:

戊一、意樂依止之理(分二)

己一、根本修信

己二、隨念深恩應起恭敬

戊二、加行依止之理

己一、根本修信(36頁)

第一個部分「根本修信」,這個部分最主要的內容可以分為五個段落:第一個段落,「說明信為一切功德的基礎」。在佛陀所宣說的寶炬陀羅尼經》云:提到了「信為前行猶如母,生護增長一切德。」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謂信能令功德未生者生,如果我們的內心當中能夠生起信心,之前所未生的功德,能夠新生。已生令其安住,之前已生起的功德,它不會退失,能夠保持住。漸次向上增長,並且能夠不斷的向上增長。《十法經》中亦云:「由何生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信依止。藉由什麼樣的方式,能夠引導我們,讓我們進入佛地,獲得等同導師釋迦世尊的功德呢?「信為最勝乘」。「信」是眾多的方法當中,最殊勝的一種方法。所以一位具有智慧的人,應該要追隨「信」的腳步來依止上師。諸不信之人,不生眾白法,如火燒種子,豈生青苗芽?」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功德之本。進退門」指的就是如果有信,它就能夠生起功德;相反的,如果沒有信,一切的功德皆沒有辦法生起。就有如同是一顆種子,如果被火燒過之後,它怎麼能夠生出青色的苗芽呢?相同的,如果我們的內心中不具有信,這時候種種殊勝的善法功德,是沒有辦法生起的。

在第一個部分,說明了信心是一切功德的基礎,既然信是一切功德的基礎,更進一步「介紹信的內涵」其中總說雖有深信三寶、業果、四諦多種,然於此中,為信上師。一般而言,「」可以分為深信三寶、深信業果,或者是深信四諦的法則,多種的信心。但是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信」,是信上師。而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三個段落,既然我們要對於上師生信的話,我們要對上師生起什麼樣的信心呢?在這裡我們必須要對於上師生起「視師如佛」的信心,也就是我們要將上師觀想成如同佛一般,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

此復於師,應如何觀?我們要用什麼的方式,來看待我們所要依止的這一位上師呢?《金剛手灌頂續》云,在佛所說的密續當中,「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也就是我們是如何的看待佛,就應該以相同的方式,來看待我們自己的上師。大乘經藏及《律經》中亦如是說。此等之義:這當中的意思是什麼呢?若知是佛,則於彼不起尋過之心,而生思惟功德之心;如果我們知道對方是斷除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佛,這時候我們對於他人,就不會去生起「想要尋求他到底有什麼過失」的這種心,反而能夠思惟對方的功德。相同的道理,對於我們的上師,如是於師亦應於一切種,在任何的狀況下,特須棄捨尋過之心,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特須」的這兩個字,也就是當我們在依止上師的時候,我們一定或多或少會看到上師的過失。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上師的過失?因為今天上師為了要調伏我們,他必須示現出凡夫的面貌,既然示現出凡夫的面貌,我們就一定會看到凡夫所具有的過失。所以當我們看到了這些過失之後,不應該把我們的心專注在「過」的這個層面上面,而應該多去思惟對方的功德,因此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到了「特須棄捨尋過之心」,修習觀察功德之心。反而我們應該更進一步的,不斷的去思惟上師,他到底具有什麼樣的功德?而生起觀察功德的這種心。  

在之前有提到,我們必須要對上師生起「視師如佛」的這種信心,而這個地方特別的強調「視師如佛」,也就是要看待我們的上師,就如同是跟佛一樣。而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看待這樣的一位上師?平常我們在觀修資糧田的時候,在資糧田的某一個角落,我們應該要觀想我們自己的上師。這時候如果我們的上師,他呈現出的是有病痛,或者是他的雙眼沒有辦法看清楚等等…的一些身體上的問題時,我們在觀想資糧田時,不應該觀想這個部分,而應該把他觀想成是完整無缺的。但是這個地方,我們在觀想「視師如佛」的這個部分時,縱使我們的上師有種種的過失,我們也都應該將他如實的觀想出來。

比方說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也會有生老病死,其實生老病死它就算是輪迴當中的一種過失。甚至有一些上師他會生病,有一些上師他有某一種的過失(比方說他可能很容易生氣),或者他不善於宣說佛法,或者他有某一種的行為是不如法的。但是當一位弟子跟隨著這位上師之後,他要觀想視師如佛的這個部分,他的上師具有什麼樣的過失?其實他都應該如實的觀想出來。而在觀想之後,雖然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有種種的過失,但是我們應該將我們的心往上師的功德面上,專注的去作思惟,而不是將我們的心專注在「上師到底有什麼樣的過失」上面。如果我們將心專注在上師的功德面上,而能夠對於上師生起強大的信心,信心的力量越強,我們會去看到上師的過失的這顆心,它的力量相較之下就會慢慢的減弱。

有一些人,對於這個問題,也就是視師如佛的這個部分,或許會產生許多的疑惑,會覺得所謂的佛,就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聖者,既然我的上師他呈現出這麼多的過失,就表示他不是一尊佛,為什麼我要把他等同是佛來作看待呢?所以更進一步的,我們就提到了「需要視師如佛的原因」。所以在這個地方有提到了,這個科判當中的第四個部分,『如果我們去觀察上師的過失,它會產生什麼樣的過患』?

彼續又云:「應取軌範德,永不執其過,取德獲成就,執眾過不成。」應如續中所說而行。如是上師功德雖大,然若從其少許過失之面而作觀察,則必障礙自身成就;續中的這段話,宗喀巴大師作了以下的解釋,提到說:如果我們的上師,雖然他具有種種殊勝的功德,但是弟子們,如果在看待這位上師的當下,是以看他的過失面為主,而且不斷的去觀察上師他到底有什麼過失的話,「則必障礙自身成就」這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們想要獲得成就,就是必須要依賴上師,但是在依止他時,如果我們不斷的去觀察上師有什麼過失的話,這對於我們想要獲得成就而言,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產生另外一種的阻礙。

過失雖大,倘若不觀過失之面,從功德面而修信心,則為生起成就之因。相反的,縱使我們的上師他有許多的過失,但是如果我們在依止他的當下,我們所著重的重點,並不是去觀察他的過失,而是從他的功德面來作思惟,培養內心當中對於上師的一種信心的話,「則為生起成就之因」這樣的一種觀修方式,它反而是能夠讓我們獲得成就的一種助緣。所以我們將這段的內容總攝,我們就知道,為什麼我們要視師如佛?縱使我們的上師,他不是一尊真佛,但是由於我們自己本身想要獲得成就,想要生起功德的緣故,如果能夠視師如佛的話,我們能夠獲得我們想要獲得的這些殊勝的成就。相反的,縱使我們的上師是一尊佛,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把他當成佛來看待,這時我們想要獲得的成就,是沒有辦法成辦的。因此在論典當中有提到,我們之所以要視師如佛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想要獲得利益,我們都不想要有所損失。因此對於一位佛教徒而言,他想要獲得的利益是什麼?他想要獲得的利益,就是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獲得種種殊勝的成就,甚至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果位。既然是如此,我們看待我們的上師的同時,如果觀察他的過失,對我們自己本身一點好處都沒有,因此這是需要視師如佛的原因,也就是我們是想要獲得好處,想要獲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損失,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我們提到的是,有些人他會覺得,上師既然不是佛,為什麼我要把他當成佛來看?把他當成佛來看,對於上師他是不是本身會有一些差別呢?其實這不能夠從上師的角度,來看待這樣的一件事情。我們把上師當成佛來看,他也不會變成一尊真佛,我們不把他當成佛來看,對他而言他一點損失都沒有。因此,以弟子的角度,不管我們是否能夠視師如佛,其實上師他本身一點差別都沒有。既然上師他本身沒有任何的差別,就表示我們要視師如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想要獲得好處。想要獲得好處,想要獲得成就,我們就必須這樣的來作練習。因此如果我們可以從自身的角度來觀察,並且對於上師生起強烈的信心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想要獲得的成就,就能夠透由「信」的力量,快速的成辦。我們想要透由正理來證成「一切的上師都是佛」,說真的,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沒有任何的一種正理,能夠來證成「只要是上師,他就是佛」,這是沒有辦法的。但是由於弟子們,他想要快速獲得成就的緣故,所以從弟子的角度,把上師當成是佛來看待,對於弟子而言只會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比方說現今各位都可以看到我身後有一幅資糧田的唐卡,這資糧田當中有很多的諸佛菩薩的聖像,說真的,他們是真佛嗎?並不是。他們只不過是一塊布上面,所畫的一個圖案,所以你說他是真佛嗎?他並不是。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的因緣具足了,比方說我們已經獲得了大乘的資糧道的話,面前我們所看到的這幅唐卡當中的聖眾,就能夠呈現出真佛的影像。所以縱使境界本身它不是一尊真佛,但是由於我們自己本身的信念,甚至由於我們自己本身的條件具足了之後,我們將沒有辦法見到諸佛的業障淨化了,這時候縱使境本身它不是佛,但是它也能夠呈現出如同佛的這種功效。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看到諸佛,這是因為我們的心續中,有一種沒有辦法見到諸佛的業障。如果我們有這樣的一種業障,縱使今天佛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也沒有辦法看到他,因為這樣的一種業障沒有辦法完全的淨除。但是如果在業障淨除的情況下,各種因緣都具備時,我們都知道佛他的事業、他的功德、他的加持是遍於十方的,所以只要種種的因緣和合的當下,縱使這個對境之前並不是一尊真佛,但是在因緣和合的情況下,我們就能夠看到佛的面貌。

再舉一個例子,比方以我自己而言(我是以上師的角度來談論這件事情)。比方以我自己而言,我是一位上師,我也有很多的弟子,因此我能夠稱之為是一位善知識,或者是稱之為一位上師。但是我是不是佛的這件事情,其實這個捫心自問,我就可以知道我自己是不是佛。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要證成「一切的上師都是佛」,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有很多的人,會從這個觀點,來看待視師如佛的這件事。他會認為「我既是上師,又不是佛」,所以「一切的上師,都不應該是佛」才對,這樣的話反而會造成他修學佛法上的一種障礙。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能夠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作思惟。如果你從這樣的角度,也就是「我雖然是上師,但是我並不是佛」的這個角度,來推論其他的上師也是如此的話,這時候想要生起視師如佛的信心,想要生起視師如佛的證量,這是絕無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不能夠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反而是當我們在依止這位上師的時候,不管他是不是佛,其實這並不是我們探討的重點,他是佛也好,他不是佛也好,但是以弟子的角度,如果能夠將上師看成佛,對我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既然是如此,為什麼你不把上師當成佛來作依止呢?

對於這一點,現今的達賴喇嘛法王,在說法的時候,也曾經提到說:由於我們有業障的緣故,所以我們並沒有辦法親眼見到諸佛,縱使諸佛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也沒有辦法看到他。如果真佛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都沒有辦法親眼見到真佛的話,更何況是一尊本身就不是佛的人,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要如何的把他看成是佛呢?我們當然沒有辦法透由我們的肉眼把他看成是佛。這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有業障的緣故,所以我們自然會看到有過失的這種影像。但是當我們看到有過失的這個影像的時候,我們應該要知道,這只不過是上師他所示現的一種面貌,而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佛他是遍於十方的,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佛的存在。但是由於我們有業障的緣故,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感覺到,我們沒有辦法親眼見到「諸佛就在我們的四周」。

我們之所以要視師如佛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把上師看成是佛,對於上師而言他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其實對於上師來說,我們把他看成佛,他也沒有辦法成為一尊佛;我們縱使沒有把他當成佛來看待,其實對他來說,他沒有任何的差別。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待視師如佛的觀點,我們就知道,之所以要視師如佛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修學的弟子本身,想要從視師如佛的過程當中,快速的生起功德、快速的生起證量,而藉由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觀察。

甚至我們也知道資糧道的菩薩、以及加行道的菩薩們,他們也都會為眾生宣說佛法,所以從眾生的角度而言,這位資糧道的菩薩,加行道的菩薩,他都能夠稱之為是上師。但他是不是一尊真佛呢?並不是。他只不過是一位菩薩。所以從各種的角度我們來作分析,我們都知道,宣說正法的上師,是沒有辦法跟真佛畫上等號的。但是從弟子們的角度,他如果能夠把上師當成是佛來作依止,他想要獲得的成就就能夠快速的生起,所以我們必須要從這樣的角度來作思惟。

而我們在視師如佛的當下,以顯教的角度來說,我們在看待上師為佛的同時,他是不是需要具備有三十二相,八十種的隨形好呢?並不用。只要我們將上師的本質,等同是佛來作看待,並且更進一步的來依止他這樣就足夠了。但是如果以密教的角度而言,修學密法的人,不要說是上師,就連自己本身都應該觀想成是與本尊無二無別,更何況是他所要依止的上師?所以縱使他的上師所呈現出來的面貌有種種的不圓滿,但是對於弟子而言,他在觀察的時候,他在觀想的時候,也應該要把上師他的本質,以及他所呈現出來的面貌,觀想成是跟諸佛沒有任何的差別。這樣的一種觀想方式,他能夠生起強大的信心,透由強大的信心,修學密法就能夠快速的生起密法的這種證量。所以為什麼修學密法,會比修學顯教的法,從某一種的程度面來說,它的力量會比較強盛,其實視師如佛是一個最主要的關鍵。

故凡自之上師,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所以只要是我們的上師,不管他的過失是大或者是小,這時候我們在依止的同時,都必須要去思惟,我們刻意去尋求上師過失之後,所會帶來的種種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當我們了知「我們刻意的去探索上師具備有什麼樣的過失」時,會帶來的過患,這時候我們就應該要生起斷除這顆心,而希望能夠將它徹底的根除的這種念頭。

下面(科判)第五個部分,「防護觀察過失」。若由放逸或煩惱熾盛等,生起尋過失之心時,亦應勵力懺悔、防護。如果說由於放逸,或者是我們內心當中煩惱非常的熾盛,而不小心在內心中生起尋求上師他的過失的這種心,這時候我們應當要努力的去懺悔,並且去防護它。

而接下來下一段,之前我們所提到的是我們「需要」視師如佛,而這個部分他所提到的是我們「能夠」視師如佛。有些人他可能會認為,我們確實需要把上師當成是佛來看待,但是我到底能不能夠把上師當成佛來看待呢?他的內心會產生以下的這種疑惑。但是我們不僅「需要」把上師看成是佛,而且我們也「能夠」把上師當成是佛來看。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倘若如是串習,縱見少許過失,然心執取功德品故,亦定不能障礙信心。如果我們不斷的串習,縱使我們會看到上師具有些許的過失,但是由於我們的心是專注在上師的功德面上,所以縱使我們看到了他的過失,也不會障礙我們對於上師所生起的信心。

並且在這個地方就舉了一個例子,譬如阿底峽尊者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實相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比方說金洲大師,他雖然是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但是以見的角度而言,阿底峽尊者他所持的是中觀最清淨的正見,而他的上師金洲大師所持的見,只不過是唯識實相派的正見。所以以「見」的角度來說,上師金洲大師所持的見,是比他的弟子阿底峽尊者的中觀正見還差的正見,所以「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總大乘道次及菩提心,是依於彼方能獲得,故執金洲大師為諸上師中無能匹敵者。但是阿底峽尊者,他所想要學的,以總相來說的整個大乘的道次第,尤其是這當中的核心,也就是菩提心的教授,是透由依止金洲大師才能夠獲得的緣故,所以金洲大師是阿底峽尊者諸多上師當中,他所認為其他上師所沒有辦法匹敵,也就是最珍貴、最殊勝的一位上師。

所以平常,我們都知道,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過失,但是卻不容易看到別人具有什麼優點,他有什麼樣的功德。之所以會容易看到別人的過失,是因為我們的雙眼,都不停的在觀察別人,而不會反觀我們自己。所以當我們不停的在觀察別人的行為時,我們就很容易的,很自然的會看到別人的行為當中,是帶有過失的。但是當我們在反觀自己的時候,我們容易看到的卻是自己的功德,因為我們很少會去探索「我們到底有什麼樣的過失?」我們很容易的會認為自己,我的優點是什麼?我具有什麼樣的功德?而對於自己的這個部分生起慢心,而對於他人,我們會看不起對方。甚至不僅我們會容易看到自己的功德,我們也容易看到周遭跟我們的關係比較密切、比較好的這些親友,或者是朋友們,他們的優點。我們會覺得我有哪一個朋友、我有哪一個親人,他真的是相當的好,他有很多的功德,所以在你讚歎他的當下,縱使他有一些過失,你也會覺得這沒有什麼,因為他有很多的優點是值得讚歎的。相反的,當我們在看到我們的敵人,或者是跟我們的關係比較遠的這些人,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沒有什麼!因為他全身從頭到腳都是過失」,所以對方縱使有許多的功德、有許多的優點,但是我們也都完全的看不到。這個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當中,我們仔細的想,我們就會知道,其實我們會有這種毛病。

所以我們是否能夠看到對方的優點?或者是我們是否能夠看到對方的缺點?最主要的關鍵,並不是在於對方他是否真的有這種功德,或者是他是否有這樣的一種過失,而是我們看待的人,是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對方的。如果對方他真的是具備有功德,但是由於我們仇視對方,我們忽略了他,這時候縱使他有功德,我們也看不到。相反的,如果對方不具有功德,但是由於我們偏袒他,由於我們愛護他的緣故,縱使他有許多的過失,我們甚至會把它當成是功德來看待。所以,之所以會看到過失或者是功德,並不是從境界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而是從我們自身的角度,我們是怎麼樣來看待對方的。所以這個時候,面對我們的上師也是如此,既然我們要依止這位上師,並且從依止的過程中,能夠希望快速的生起種種的功德。這個時候觀察上師的功德,不去刻意的觀察他的過失,對我們才能夠產生直接的幫助。

現今的上師,為什麼我們在依止他的當下,會看到他的過失?是因為上師他呈現出凡夫的這種面貌。為什麼上師在教化弟子、攝受弟子的時候,要呈現出凡夫的面貌?為什麼他不呈現出真佛的面貌,這不是更好嗎?如果你有這樣的疑惑,我們在下面就會為你作解答。如果佛,他呈現他的真實面貌,這時要不呈現出的就是法身的面貌,要不就是呈現出色身的面貌。以法身的面貌而言,佛的法身,是只有佛彼此之間才能夠親眼看到的一種佛身。而以佛的色身而言,佛的色身可以分為佛的報身以及佛的化身。以佛的報身來說,佛的報身是只有登地的菩薩,才能夠親眼看到的佛身。而佛的化身,比方導師釋迦世尊他所呈現出來的這種佛身,就稱之為是佛的化身。而這樣的一種佛化身,也只有業清淨的眾生,才有辦法清楚的看見。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如果佛他要是呈現出真佛的面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是沒有辦法看見的。因為我們既沒有辦法看到佛的法身,也沒有辦法看到佛的報身,也沒有辦法看到佛的化身,這是因為我們的業沒有清淨的緣故。但是佛又要來利益我們,又要來攝受我們的話,他唯有示現出具有過失的這樣的一位凡夫的面貌,才有辦法來攝受我們。

所以自然而然的,我們在依止這位上師的時候,會看到他具有種種的過失,這當中就包含了生老病死等種種的過失。但是當我們看到這些過失時,我們應該想到,其實上師之所以會示現出有過失的這種面貌,這是因為我自己本身條件不具足的緣故。由於我的條件不具足,沒有辦法看到真佛,所以當佛要來幫忙我,利益我的時候,他不得不示現出凡夫的面貌來利益我們。所以在這個同時,如果你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去作思惟,在思惟的當下,縱使你看到上師的過失,你也會覺得這是上師的一種功德。你會覺得上師,之所以要呈現出過失的面貌,是因為他要來攝受我的緣故,所以才示現出來的。所以這樣的一種思惟方式,反而能夠將上師的過失,當成是功德來看待。再加上,佛在他所宣說的佛經裡面也清楚的提到,我們在依止善知識、依止上師的同時,我們要將上師當成是佛來作依止。更進一步的,我們之所以會認識這個上師,是因為我們過去生跟他有法緣的關係,並且能夠在他的座前聽聞佛法的內涵,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有直接、間接的幫助,所以上師對我們來說是有恩的。

甚至達賴喇嘛法王,他在作一個偈頌是來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偈頌的時候,在偈頌裡面他也有提到,如果我自己說我自己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其實這是不恰當的。但是如果以弟子(也就是你們)的角度,來看待我的時候,如果你們可以把一個凡夫當成是一位菩薩、或者是當成是一尊佛來看待,並且來依止的話,確實你們是可以得到菩薩以及佛的加持力的。所以達賴喇嘛法王,他也是這樣來告誡他的弟子。

甚至在過去,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公案。這個公案當中有提到一個老母親,她很希望能夠得到佛陀的舍利。她有一個兒子時常需要到印度去作買賣,所以這個母親她就告訴她的兒子說:你這次去印度的時候,記得幫我買一顆佛陀的舍利回來。但是由於他的兒子非常的忙碌,所以時常忘記這件事情。最後一次當這個老母親在告訴她兒子,請你拿一個舍利回來的時候,她告訴他說:如果這次你再忘記,我就死在你面前。所以這個兒子他這一次到印度,心心念念就有想到這件事情。但是他怎麼找就是找不到,甚至他到最後要回家之前,他又忘了要帶舍利的這件事情。所以當他在回家的路上,他心裡面就開始擔心,我這次又沒有把母親所交待的這件事情做好,所以這時候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就拿到了一顆狗牙,並且拿到這顆狗牙之後,他把這顆狗帶回家洗乾淨,然後包在一個非常漂亮的布裡面,拿給他的母親說:這就是佛的舍利,而且它是佛牙的舍利。他母親看到這個狗牙的時候,他的母親就以為「這真的是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牙舍利」,並且每天的瞻仰它,並且每天的對它作頂禮。而且對於面前的這一顆,她不了解的狗牙,生起了強大的信心,她就認為這真的就是佛牙的舍利。而確實在她生起強烈信心時,這顆狗牙也散發出了非常強烈的光芒,而這位母親她也得到了諸佛的加持。

相反的,在佛的身邊(導師釋迦世尊的身邊),有提婆達多跟眾多的外道弟子們,這些人雖然可以每一天都見到導師釋迦牟尼佛,但是由於他們對導師釋迦牟尼佛,沒有辦法生起信心的緣故,所以他們看了釋迦牟尼佛一輩子,也沒有生起任何的功德。所以從這兩個公案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縱使對方他不是佛,如果我們能夠從「把他當成是佛」的角度來看待他,去依止他的話,其實最後受益的是我們自己本身。但是相反的,縱使對方是一尊真佛,我們每一天都能夠親近他,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從中看到他的功德,對我們而言,也不會有任何的幫助。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彌勒菩薩跟無著菩薩的這個公案。無著菩薩一開始他在閉關的時候,他就希望能夠親見彌勒菩薩。雖然無著菩薩,他當時的證量已經到達了一個程度,但是他閉關許久,也沒有辦法親見彌勒菩薩。甚至當他在放棄的那一刻,他看到的彌勒菩薩竟然是一條老母狗,而且這隻母狗,牠的下半身是完全腐爛的。所以透由這樣的一個公案,我們也可以知道,我們所看到的境,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面貌,這都是業因緣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果報。

甚至過去在印度有很多的大成就者、或者是班智達,他們在依師的同時,所看到的師長,有時候呈現出來的面貌,也不過是乞丐,或者是一般普通人的這種面貌。所以他們一開始也沒有辦法見到真佛,但是由於他們對於他們的善知識,不斷的練習信心、不斷的去作如實的依止,到最後他們的業障,慢慢、慢慢的淨化之後,他們自然而然的就能夠看到了一尊真佛。其實這個部分是很重要的,我們平常都應該多花一些時間來作思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