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2:41:1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3 22:38:10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38講)

CD(中)六度四攝 5-4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午二、發堅固力

314頁)堅固力者。堅固力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作任何的事情之前,還沒有答應,還沒有許下承諾,作某件事情之前,應該要以智慧來觀察,我有沒有這個能力可以去成辦它,有沒有辦法有始有終,如果沒有能力的話,最好不要答應。否則的話,我們變成到時候答應很多事情,最後沒有一件事情成辦。如果養成了這種壞習慣的話,不只今世一事無成,後世也沒有辦法成就任何的事業,所以為了使自己的精進能夠堅固,所以穩當的方式,就是不要馬上答應任何的人,我們不要馬上承諾作任何的事情,應該好好的觀察自己有沒有辦法,一旦答應就要馬上作到有始有終,於是說到堅固力的這個部分。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此本文裡面有說到:堅固力者。謂於何事發起精進,即於彼事究竟不退。此初不應率爾而行,當善觀察,見其能辦次乃進趣,若不能者則莫趣入,與其既行中間廢捨,莫若最初不趣為勝。其因相者,以於中間棄捨誓願,若成串習,由此等流,則餘生中亦棄所受學處等故。於現法中增長眾惡,於餘生中增長苦果。又因先思作此事故,未修餘善,退捨先作其果下劣,即此一事亦未究竟,故其所作終無圓滿。總之誓作何事,其事未成亦障餘事。由其等流,令其誓願所受律儀,亦不堅固。如云:「先應觀加行,應作不應作,未作為第一,作後不應退。餘生亦成習,當增諸惡苦,障餘及果劣,此亦未能辦。」

是故願令誓願究竟,應修三慢,所以為了使我們所答應的事情都能夠作到,都能夠圓滿,所以在此有說到修三種慢。在此的慢心並非是煩惱的慢心,相反的而是破除煩惱的慢心。三慢是那三慢呢?如云:「於業、惑、功能,三事應我慢」業慢、惑慢、功能慢這三者。

什麼叫業慢呢?其業慢者,謂自修道全不賴他為作助伴,唯應自修。也就是說,我自己絕對有辦法作到,我自己絕對可以作到,給予自己自信,如云:「謂我應自為,此即事業慢。」親友書亦云:「解脫唯依於自修,非他於此能助伴。」此是念其我當自修,不希望他,與慢相似,假名為慢。在某一個部分跟煩惱慢是有一點相似的,就是煩惱慢它會認為說,什麼都是我為主,它會把這個「我」拿出來。因為業慢的時候有說到,我絕對可以作,所以在某個部分上是有點相似的緣故,取名為慢,但是實際上並非是煩惱慢。

第二、功能慢者,謂諸眾生隨煩惱轉,尚不能辦自己利義,況能利他?念我能引自他利義而勤修行。功能慢的意思就是說,眾生隨煩惱的緣故,自己的自利都無法成辦了,可是我今天卻不是如此,在善知識的引導,內外因緣具足的情況下,我知道法義,我有辦法來成辦圓滿自他二利的事業,因為我知道如何作,因為我懂得法義了。所以以這一種方式來策勵自己,給予自己自信,而精進修學,如云:「此世隨惑轉,無能引自利,眾生非如我,故我應修此。」又此諸人於下劣業且勤不捨,我今此業能引妙果何故不為?作是思已而正修習。如云:「餘尚勤劣業,我如何閑住?」(315頁)然修此二,非輕蔑他而自憍慢,謂應觀為可悲愍相,可是上述二業,也就是業慢、還有功能慢,並非是輕視他者,而自己傲大的一種感覺。而是具足悲愍相的情況下,而去說到了這種功能慢和業慢,所以並非是煩惱慢,所以無慢雜糅,並沒有真正慢心的混雜。如云:「非以慢修此,自無慢為勝。」由念我能餘則不能,與慢相似假名為慢。因為前兩者,最主要是以我能夠作到的這種相為主的緣故,所以在某個角度下,是跟慢很相似的,所以取名為慢,實際上並非是慢心。

第三、煩惱慢者,謂一切種輕毀煩惱,我當勝此,終不使此有勝於我,為欲摧伏諸所治品,令心勇悍令心堅穩。我絕對能夠消滅煩惱,煩惱絕對沒有辦法消滅我,就像我們生起了一般的高傲我慢的話,會想說他絕對沒有辦法勝我,我絕對可以羸他,那個感覺是一樣的。可是在此的對象不是針對於補特伽羅,而是針對於煩惱。所以在此說到了煩惱慢。如云:「我當勝一切,不使誰勝我,諸佛獅子兒,應住此我慢。」若不如是而退弱者,障品雖小亦能為害。如云:「若遇死毒蛇,烏亦如鵬鳥,若我太軟弱,小罪亦為損,怯劣棄功用,豈能脫匱乏。」霞惹瓦云:「棄法之樂,較往昔樂全無過上,於現法中若棄正法,應思當來所受諸苦無有邊際。若自不能勤加功用,煩惱亦必不覺悲愍,對治不說汝不能修,我自圓滿,諸佛菩薩亦不能救。」若能生起如前我慢,障品雖大不能為障,是故應須發起慢心。如云:「若起慢功用,障大亦難勝,故心應堅固,摧伏諸罪惡。」若不爾者,修行之人為罪所勝,猶願戰勝三界煩惱,實為智者所恥之處。如云:「我為罪所勝,勝三界可笑。」此由輕毀諸煩惱故,欲為摧伏,故假名為煩惱我慢。諸作釋者雖有異說,然覺此說與論相符。如是應斷希望於他,當擐誓甲願我自作,此復覺其非餘所能,唯我始能自負其任。如是見已,正修之時令心堅固,唯應向外摧伏煩惱,不令煩惱向內摧伏,更思中途棄捨誓願所有過失。善思擇已,隨所作事,一切誓願悉願究竟,乃至未獲堅穩以來淨修其心。

午三、發歡喜力

第三發歡喜力者,也就是說,我們不只要產生勝解力,還有堅固力以外,在精進的這個過程當中,無論是初中後三,保持一種歡喜心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有一種不歡喜,悶悶、沈沈的一種心態來學習,而是應該發起極大的歡喜心而來修學的。所以在此說到:發歡喜力者。如是其猛利欲樂勝解之力,精進未生能令生起。又令已生不退之因,謂由成就堅固之力或我慢力。最初入時歡喜而入,已趣入時,於其事業不欲斷絕無飽意樂者,即歡喜力,不只一開始進入的時候,是非常的歡喜,在中途的時候,這種歡喜的感覺一直沒有間斷,這是很重要的,故應引發。應發何等無飽之理,如云:「此於所作業,如欲遊戲樂,應著其事業,喜此業無飽。」謂應勵力發起喜心,如同小兒遊戲之業,無飽足心。又如樂果無所飽滿,其因之業亦應無飽,如諸俗人於安樂果能不能得,尚有猶預且策勵轉,況行此業決定能生安樂之果。如云:「成樂否無定,尚為樂作業,若業定感樂,不修云何樂?」

如果世間有一個絕對會賺錢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去作,因為他是絕對會賺很多錢的一個事業,那每一個人都會作這種工作了。可是問題是世間沒有這種生意可作,沒有百分之百的保證絕對賺錢的生意,可是我們都非常歡喜的去作的話,更何況是百分之百絕對會帶來圓滿自他二利一切的功德,一切的福報,一切美好的一切的這種正覺果位,我們為什麼不去作呢?我們應當歡喜的去作才是呀!比起世間這種身外之物的錢財、利樂來講的話,那後後世世、生生世世永久的自他事業圓滿的利樂,我們更應該歡喜才是。

又以此理亦不應飽足,如云:「諸欲如刃蜜,尚且無飽足,況福感樂果,寂靜何故飽?」如鋒刃蜜雖亦略有甜味可嘗,但若舐之必能割舌,可愛欲塵雖與現前少分安樂,然生現後極大痛苦,其受用者尚無飽足。況諸資糧能與無罪現前久遠無邊安樂,何應飽足?如是思已,應當發生無飽意樂,故為圓滿所修善業,乃至未生如日中時,日熾諸象趣向可意蓮池之心,應善修習。如云:「為圓滿業故,如日中熾象,遇池而入池,亦應趣其業。」

午四、暫止息力

317頁)暫止息力者。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休息無間仍發精進,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如云:「若時力衰乏,為後故暫捨,為趣後後故,善竟即應捨。」此後所說極為重要,若以前德而為喜足,則能障礙修證眾多勝功德故。此又顯示發精進規,謂應俱斷,太為熾然,功用過猛及太散緩,應該要在一個中庸的,像五分鐘的熱度這麼的強烈也不需要,可是你也不需要太散緩的這種,好像非常軟弱的一種精進功效,應該是以剛剛好,中庸的一個精進功效,最主要是當恆相續如瀑流水。吉祥敬母云:「修殊勝德時,尊曾無急緩,故尊諸勝德,前後無差別。」博朵瓦亦云:「如席摩主巴之逐盜者無益,應如絳巴之逐盜者,初先預備,次乃至未及盜處而追,如是緩追,又須耐久。譬若全不停息,速猛而進,走至極乏,坐不能起,等同未進。」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二終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

318頁)如是了知精進三種違緣,修習對治。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順緣,謂勝解力,若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謂堅固力,修彼業時不欲斷絕者,謂歡喜力,更以息捨力勤發精進。若於此理已得善巧,則於精進當發欣樂之力,茲當宣釋。

巳三、依止二緣發勤精進

發勤精進斷所斷時,如云:「如與慣戰敵,鬥劍於陣前,當避煩惱劍,返擊煩惱敵。」如慣戰智者與諸怨敵鬥劍等時,不應專謀害他。時常在戰場上,非常有經驗的將軍,他與怨敵在鬥劍的時候,不會只有一心一意的去殺害他而已,他不只有攻,還有守。所以同樣的道理,當善二事,謂須善避他來擊刺,及返害他。行者亦爾,與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二須依止對治更進害他。若不爾者,雖以對治滅除一分煩惱作用,然餘煩惱則又劫奪一分善法,或令心中起一大罪,損利平均,則諸善行極難生故。所以不只要懂得攻煩惱以外,也要懂得從煩惱當中獲得守護,否則的話,損利平均,最後什麼都沒有了。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此以多聞雖能除遣無知之愚,若不防慎諸餘煩惱,即於爾時染多惡行,致令身心極不調順。就像我們認為說,要修法的話,應該要知道,所以以了解為修行的最主要的目的。所以依由多聞,聽聞許多的法義,所以他把重心擺在聞法上,可是卻沒有以正念正知去防護煩惱的侵擊的話,所以最後讓自己隨著煩惱造出許多的惡業,身心沒有辦法獲得調伏,就有這種問題了。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說,又如念云:調伏身心要於多聞,比多聞還要來得重要,若專重其修不防愚敵,不聞不學正法,即自所受律儀進止之處,亦極愚蒙,則亦恆為眾罪侵害。如果覺得說只要好好修就好了,不需要多聞的話,那也是有危險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多聞多學的話,那至於所受的律儀的學處是什麼?我們己經得戒了,可是戒條不懂的話,那又變成容易犯罪了,所以這樣也不行的。所以我們不只要攻擊煩惱以外,也要懂得守護、防護自己,不被煩惱所侵害。又如臨陣手劍失落,恐被他殺,無間拾取。如是與煩惱鬥時,若失明記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恐墮惡趣,亦須無間依止正念。如云:「臨陣劍失落,畏怖速拾取,如是落念劍,畏地獄速取。」龍猛菩薩亦說此念極為重要,如云:「大王佛善說,念身為共道,故應勤守念,失念壞諸法。」又所念境先以慧別,次乃念取,以念無擇境力故。慧須分別何法者,謂總緒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若能於彼住念正知,其所修法乃能圓滿,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又如陣中,先必勵力令劍不失,設有所失無間急取,是因實畏所殺,非僅空言故。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記取捨所有正念,設有所失無間能修者,亦因心中實畏忘失念時,為罪染著墮惡趣果,非虛言故。能生此心,尤以修習業果為要,吾等若未知此為甚深教授,則為斷絕道中精髓,聰叡所愛功德之本。若爾何須於微小罪見大怖畏,無間滅除不令相續耶?

為什麼要害怕這一種的小罪呢?答:譬如毒箭略傷於身,以此不久毒遍全身,故當速割。如是惡行略傷心時,若捨不顧速遍全心,實非微小速能廣大,故於最初須滅令不生,設已生起無間應斷。如云:「如毒依於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亦能遍全心。」若爾欲勝煩惱陣者,云何依止念正知耶?如云:「如執滿缽油,執劍住其後,溢則畏其殺,禁者如是勵。」謂應如是策勵廣如迦旃延那因緣,應當了知。如是策勵之時,總諸惡行,特見睡等懈怠之因現在前者,應不忍受迎面遏止。如云:「如蛇入懷中,故應急起立,如是睡懈生,皆應速遏止。」

320頁)非但斷除,應於犯罪心生不喜,謂我往昔如是轉故,乃至現在漂流生死,尤以正受菩薩律儀,而反安住學處障品極可訶責,及願今後於如是罪定不令生,防護當來,於彼二心應多修習。如云:「一一罪生時,應當自訶責,必不令更生,恆思如是行。」應勵修學能相續生有力正念最深之因,謂與善師善友共住及應依止多聞等因。如云:「於此等時中,謂當串習念,此因能遇師,或行應理事。」總須多聞善辨菩薩學處取捨,次於所知法義,一切威儀,恆依正念發勤精進,故於所精進處要無錯誤。

巳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第四、身心由此堪能之理。謂自在之力,如不放逸品說:「必須善學菩薩學處,及受已不學過患極重,當視煩惱猶如仇敵,於諸難行莫覺為擔,應發心力視為莊嚴。」於未修業前先修此等,破除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一切怯弱,學菩薩行令成輕利。令成輕利就是變成很容易去行善,而且沒有任何的困難。如云:「定於修業前,令一切有力,憶不放逸論,令自成輕利。」如是勵力能發何等精進耶?謂如樹棉,去來飄動隨風而轉,自內身心於善勇悍,隨勇悍轉,此後精進能善成辦。由生精進乃能成辦一切資糧。如云:「如樹棉去來,隨風飄動轉,如是勇悍轉,由是事皆成。」又諸難行唯應策勵,不應棄捨,如吉祥敬母云:「不修難行業,不獲難得位,故佛不自顧,令精進增長。」

卯四、正修行時應如何修

321頁)第四、正修此時應如何行?隨發何精進,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及六波羅蜜多。精進施者,謂自住精進而安立他,餘如前說。

卯五、此等攝義

第五、此等攝義。應當隨念,發菩提心為諸行依而勤修習,則於精進為欲安立諸有情故,策發修學漸令增長。次於大地所發精進修為願境,於初發業所行精進隨力勤學,尤應斷除精進不共所治諸怯弱等。又於所得菩提及為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經極長時,集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先當勇悍擐精進誓甲。妙手問經說:「若略發此廣大意樂,即已積集廣大資糧。」故當勤學。若不學者,不能增長種性堪能,恆為眾多惡行染著,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諸菩薩行。如是知已,雖尚未能如實修學,然心亦應趣向彼品,隨力隨能發勤精進,如妙手問經說,則於餘生少以功力無諸苦難,速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寅五、學習靜慮波羅蜜多分五

卯一、靜慮自性

卯二、修彼方便

卯三、靜慮差別

卯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

卯五、此等攝義

卯一、靜慮自性

因為奢摩他的部分,在下面會非常詳細的說到有關禪定的內涵,所以在此宗大師只是簡略的說到。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本文裡面說:(322頁)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這就是定的定義了。如菩薩地云:「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缽舍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靜慮自性。」入行論云:「既發精進已,意當住等持。」

卯二、修彼方便

第二、修彼方便。謂當思惟,修習靜慮所有勝利及不修過患,奢摩他時茲當廣說。

卯三、靜慮差別

第三、靜慮差別。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謂世、出世。就品有三,就作業分,謂身心現法樂住靜慮,引發功德靜慮,饒益有情靜慮。初謂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輕安所有靜慮,二謂諸靜慮能引神通解脫遍處及勝處等,共諸聲聞所有功德;三謂有靜慮能引十一種饒益有情事。

卯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

第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隨修何善三摩地,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六波羅蜜多,自住靜慮亦安立他,是靜慮施餘如前說。

卯五、此等攝義

第五、此等攝義。隨念發心為諸行依而正修習,則於無漏靜慮,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勵修學。此堅固增長已,以地上諸靜慮作所願境,雖未能生圓滿靜慮,亦應時時精進不捨,隨力學習心一境性諸三摩地。若不爾者,恆違學處罪所染著,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菩薩等持所有學處。若能學者,即於現法亦少散亂心,所修善行勢力強盛,當來亦如妙手問經說,身心喜樂靜慮波羅蜜多極易圓滿。於奢摩他時當廣解釋,故此不說。

般若就是智慧,波羅蜜多是到彼岸的意思,學習智慧到彼岸。可以分五。

寅六、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分五)

卯一、慧之自性

卯二、生慧方便

卯三、慧之差別

卯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

卯五、此等攝義 

卯一、慧之自性

什麼叫做智慧呢?智慧對於所觀察的事物,所要觀察的這個事物是符合實際的狀況,並非是不符合實際的狀況,對於這個所要理解的,所要緣的這個實相而言,具有觀察作用的一個心所,具有這種作用的心所,這稱為叫慧。所謂的揀擇在《廣論》的本文裡面說到:

323頁)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所謂揀擇的意思,有觀察以及通達,這兩者的意思,所以具有觀察和通達的這種作用的心所,稱名叫慧。如菩薩地云:「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揀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所要了解的事物,大約分五種內涵,那就是五明了。五明是那五明呢?內明、因明、醫明、聲明、工巧明,這五明。所以在此說到:一內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當知即是菩薩慧之自性。」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所以在此《菩薩地論》裡面所說的,未悟入以及已悟入的智慧的差別,是說到凡夫還有聖者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說未得初地,那是以針對大乘而言。以大乘的角度來講的話,未證得初地菩薩的話,就是沒有得到大乘聖者,這個叫做能悟入慧者。已悟入慧者就是證得了初地以後的智慧,這個智慧要如何生起呢?

卯二、生慧方便

第二、生慧方便。謂當思惟生慧功德及未生之過失。如同之前前五度一樣,所以在此也是多多思惟,生起慧智的功德,以及不生智慧的過失。所以我們可以從本文裡面看到,其有無通達如實無我性慧之功德過失,毗缽舍那時茲當廣說。至於談到更詳細的,像是有沒有通達空性的智慧的過失,還有他的殊勝功德而言,因為之後在毗缽舍那的時候會說到,所以在此是針對一般的智慧殊勝功德而說的,比較詳細的,像通達空性的空正見的殊勝利益,或者是未證的過失,這個在毗缽舍那的時候會說到。

今當略說所餘德失,先說功德,此中慧是現後一切功德根本者,智慧是一切現在以及將來所有功德的根本,如龍猛菩薩云:「慧為見不見,一切功德本,為辨此二故,應當攝受慧。明是求法義,及大解脫本,故應先敬持,大般若佛母。」慧如施等五度之眼者,如攝頌云:智慧如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的眼睛,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沒有智慧的話,再多的布施,也都會變成生死輪轉的集諦而已,所以再多的持戒、忍辱、精進還有靜慮都沒有辦法成為解脫之因,其原因是因為缺乏了智慧,那這個智慧,就是現證空性的智慧了。所以唯有現證空性的智慧,才有辦法使之前所有的廣大善行,轉為解脫之因。否則的話,就會變成隨著自性執著而轉,而來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還有靜慮。所以為什麼布施,沒有辦法成為布施度的原因,也是因為沒有智慧的緣故。所以慧如同其餘五度的眼睛一樣。

所以在此說到,如攝頌云:「若時為慧所攝持,爾時獲眼得此名,如畫事畢若無眼,未畫眼來不得值。」於餘功德皆須慧者,譬如妙金所作莊嚴雖已殊妙,若更嵌飾帝青等寶,尤為可意。如是從施乃至靜慮,五種金莊嚴具,若以揀擇理非理慧鈿寶嵌飾,更為希有。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

324頁)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由意顯其力。」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在此的「等」字就包含了精進、念、定、慧這其他四者,也就是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五根還有五力,在此是說到五根,五根是那五根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還有慧根,最主要是以慧為主。若有慧主,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如云:「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由這個智慧也能夠發起,不只它是前五度的一個名言以外,它更能夠由這個智慧發起強烈的五度,所以也如同五度的一個助緣啊!我們在此可以看到:

又諸菩薩將自身肉施諸求者,如從藥樹而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亦因智慧現證真實。又由慧故,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尸羅能令戒淨。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令心調伏則邪行眾苦,無能奪轉。由慧善知為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極昇進。又住真實靜慮所有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如云:「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又云:「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象王,堪多業差別,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又云:「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靜慮妙喜樂?」又二功德似有相違,由是慧故能令無違。

就像什麼呢?就像菩薩們作了轉輪聖王,擁有著四大洲的一切金銀財寶,一切眷屬,可是卻不會隨著貪欲所轉,這是因由智慧的功德。菩薩依由智慧,雖然對眾生生起強烈的悲愍心,還有悅意慈心,可是卻沒有絲毫的貪著,還有雜染,這是因為智慧的功德。菩薩會因由眾生的這種痛苦,而產生非常強大的悲愍心,可是卻不會因此而懈怠、墮落,或者是憂惱,內心不歡喜,這是因為智慧的功德。菩薩內心時常產生歡喜,非常強烈的一種歡喜心,可是卻不會因此,卻讓一個人覺得好像是很散亂,很放逸一樣,因為一般我們很高興的時候,好像整個人都快飛了起來似的,非常的輕浮,會有這一種的感覺,可是菩薩卻不會如此,內心非常的歡喜,可是卻是非常的穩重,一點都不輕浮散亂。菩薩雖然具足大平等捨,可是卻未曾放棄對於眾生的利益,這都是由智慧所成辦的。所以在此我們可以看到,由這種智慧功德,能夠使兩種功德類似相違,可是卻由智慧令他無違。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遷轉,是由具足慧臣之力。

325頁)如是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雜染,見有情苦,雖生恆常猛利難忍大悲,然無懈怠憂惱蔽覆不樂善行。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於所緣全無散動。又雖具足大平等捨,然於眾生所有義利剎那不捨,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滅除此等力均之障。如云:「菩薩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變非理,是慧臣德力。慈心純利他,然無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憂懈低劣。雖喜無散動,捨不棄利他,諸德所治品,由慧滅故妙。」又如讚應讚云:「不棄捨法性,亦隨順世俗。」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於此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捨,然與世俗內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無違隨順。菩薩們因為對於法性獲得大定解,而不棄捨,所以不會執取任何的自性執著,像是我執或真實執著等,任何的這種分別執著,或者是相縛執著都不會的。可是菩薩卻又不會捨棄內外因緣所生的這種善果,又不會放棄善行,明明了解到諸法無有自性,可是卻又非常精進的修學善法,沒有任何的、絲毫的這種相違,這是因為智慧的緣故。因為菩薩了解性空,由性空現緣起的緣故,所以更加的修行善法而斷除惡法,不會因為性空而遮擋一切好與壞的認知,完全都排除,菩薩卻不會如此。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然具慧者皆能隨順令無所違。

所以我們一般人來看的話,講到無自性的時候,從此我們可以知道說不應貪,不應執著,如果智慧不夠的人,他就認為說無自性既然不應貪、不應執著的話,對善法也不應執著啦,那為什麼要去行善呢?這就是沒有智慧的人,會覺得說這是完全相違的。可是唯有智者,才能夠知道說,就因為無有自性,所以我們更需要斷除惡業,不應貪著,更應該要去修學善法,這是因為無有自性的緣故。所以一般的人認為非常相違的事情,依由智慧能夠去除這種違緣,而且不只去除違緣而已,令它非常的隨順相合。

如前論云:「若開若遮止,佛語或有定,或是不決定,然皆不相違。」謂大小乘及經咒中,見有眾多開遮不同,若以一人雙修二事,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諸愚無慧雖覺相違,然諸智者實見無違,亦是慧之所作。如是無慧覺為相違,及有慧者見不相違事雖有無邊,然二諦建立及經論中互相開遮眾多不同,以慧分辨意趣無違,即是智慧無上功德。一切功德皆從慧生者,所以我們在修學這種不同法門的時候,因為佛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說適合眾生相應的法,因為眾生的根器本身就不同,所以我們乍看之下,會覺得法義也不一樣,好像會有一種相互矛盾的感覺。這是唯有透過智慧,才能通達聖教無違,才能了解到我們導師的究竟意趣。尤其是在二諦的建立上,更有矛盾之處,乍看之下,可是實際上幾乎完全沒有矛盾,相反的下下部的見解,卻能夠輔助上上部,這是透過智慧才能夠讓我們去體證的。

如同前論裡面有說到:如云:「世間圓滿從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善逝十力超勝力,一切無等最勝事,及餘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世間藝術及勝藏,所有如眼諸經典,救護覺慧及咒等,種種建立法差別。眾多異門解脫門,彼彼利益世間相,大力佛子所顯示,此等皆從慧力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