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5 10:55:06
學習次第 : 進階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 中冊 上士道 入大乘門

 

至尊宗喀巴大士造論

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

上士道

敬禮至尊成就大悲諸善士足

「入大乘門」:

從各種不同觀點長時這樣修習生死輪回的過患後,便會看見三有一切如同火坑,於是我們便會全心全意求取證得惑苦息滅(即是苦、集盡滅)的解脫。只要我們學習「三學寶」的道軌,便能夠證得了生脫死,決不退轉的解脫,不會像輪回善趣盛事那般。不過,我們所斷的過失及所證的功德尚未究竟,所以不能圓滿成就自利,亦只能夠以有限的方式成就利他。要到最後得佛陀策勵,我們才會趣入大乘,所以,具有慧力的人在最初便應該進入大乘。如《攝波羅密多論》所說:

若我們永遠舍離沒有力量帶來世間利益的二乘,即應趣入世尊釋迦牟尼佛慈悲開示,純以利他為主的()乘。

同論又說:

當世人看見「快樂」與「不快樂」猶如夢境,眾生因愚癡之過而墮落時,又怎會為了努力追求自利而捨棄殊勝的利他事業?

當我們目睹有情眾生和自己一樣,由於慧眼已閉,無法分辨應取和應舍的事情而墮入三有大海,步履蹣珊,不能邁向正途。具有佛種性者若不悲憫他人,不努力利益他人,那還有道理可言嗎?所以,同論又說:

任何具有佛種性,為饒益世間而工作的人,有誰不會對那些慧眼閉合,步履蹣珊的人生起悲憫,有誰不會精進淨除這種愚癡?

這裏我們應以大士(: skyes bu。或作士夫)的喜樂(: dga’ ba),大士的威德(:brjid bag)和大士的力量來擔負起利他的重大任務,因為唯重自利是一種連旁生也會具有的性格。因此,唯獨重視成就他人的利益和安樂才是大士的本性。《弟子書》說:

牲畜也會把輕易獲得的一小口青草吃掉,在極口渴時它(母牛)們也會歡暢地喝掉所得的清水。於此,盡力利他的人,以其威德、喜樂及卓越的力量利益別人。大士的無私本性就像日光普照十方,如乘馬車遍遊世間,如大地承托世界毫不計較負擔,他們只會關心那些能令世間有益和安樂的事情。

當我們目睹有情眾生被上述各種痛苦逼迫折磨,而趕緊從事利他的工作,這樣便稱為「大士」或「智者」(藏: mkhaspa)。同書又說:

由於看見眾生被覆蓋世間的無明煙雲擾亂,無助地墮入猛烈苦火之中,於是趕緊努力利他,如同要撲救自己頭上的火焰。這樣的人便是稱為「大士」或「智者」。

所以「大乘」是一切自他利樂的根源,是能消除一切憂患的靈藥,是一切有識之士所行的康莊大道,凡是見、聞、念、觸此乘者,即能長養一切有情。由於他們真足廣大善巧方便而從事利他,所以亦能間接圓滿成辦自利。能趣入此乘者,應思維: 妙極了!我已經找到要找尋的東西了。」我們要盡自己所有的殊勝士夫力量來趣入這種無上勝乘之中。《攝法羅密多論》 :

大能仁的遍智便是從這種由淨慧所證悟的勝乘產生。佛陀猶如世間的眼目,又如紅日高升光明耀亮。

所以,當我們從不同角度看見大乘的功德而對她生起大恭敬心後,就應該趣入大乘。

戌三上士道的修心次第:

「上士道的修心次第」分三: ()說明發菩提心是趣入大乘的唯一門徑。()怎樣發起菩提心。()發起菩提心後應怎樣學習菩薩行。

己一說明發菩提心是趣入大乘的不二法門:

(:)假如我們應以上述的方法趣入大乘,那能趣入(大乘)的門徑又是什麼?

(:)勝者(佛陀)曾說,除了「波羅密多乘」和「密咒乘」之外,此外便沒有其他「大乘」。在這兩者之中,不論趣入哪一者,也是以「菩提心」為其不二門徑。只要我們的心相續一旦發起這種心,那就算我們尚未生起其他功德,亦能被視作大乘行人,假如舍離此心,那就是具有通達空性等功德,也會從大乘退轉而墮入聲聞等境地之中。這一點在許多大乘教典之中已有說明,並且以理證成。

最初趣入大乘的門徑,唯獨取決於是否發起此心,以後離開大乘也是唯獨取決是否退失此心。所以,是否大乘行人乃視乎此心的有無而定。發起此心之後,便會立即成為「佛子」。正如《入菩薩行論》(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

被系縛在生死牢獄之中的痛苦有情,只要發起一刹那的菩提心,便立即稱為善逝之子。

同論(第三品「持守菩提心」)又說:

今日我已生於佛陀的家族,成為諸佛的子嗣。

這就是說,當我們發起這種菩提心,便可以稱為「菩薩」。《聖彌勒解脫經》(: Arya-maitreya-vimoksa-sutra)亦說:

善男子,即使破碎的金剛寶石,依然勝過一切殊妙的黃金嚴飾,它不會喪失「金剛寶石」的名稱,還能夠消除一切貧窮。善男子,同樣,若能發起信解一切種智的菩提心金剛寶石,縱使缺乏修習,仍然勝過聲聞、獨覺功德黃金嚴飾,不會喪失「菩薩」的名稱,還能夠消除一切生死輪回的貧窮。

意思是說,即使尚未修學菩薩行,但是,只要具有菩提心,便可以稱為「菩薩」。怙主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亦說:

倘若你們與世間希望證得無上正覺,那它的根本便是像山王一般堅固的菩提心。

《金剛手灌頂續》(: Vajrapany-abhiseka-maha-tantra)亦說:

大菩薩文殊師利,這種最極秘密,最極深遠廣大,難以測度的密咒曼陀羅,是不適宜對那些邪惡的有情開示。

金剛手,你說這種曼陀羅是非常稀有,我是前所未聞的,那麼應該對哪些有情開示呢? "

金剛手答:“文殊師利,當有情已經修習菩提心並成就菩提心的時候,文殊師利,這些修持能入密咒門的菩薩行的菩薩,便可以進入大智灌頂密咒曼陀羅。但是,那些未能圓滿成就菩提心的人,便不可進入。此輩不但不應進入曼陀羅,就連看見曼陀羅也不可以,更不可以把「手印」和「真言」傳授給他們。"

所以,教法是屬於大乘之法尚未足夠,最重要的乃是補特迦羅須是大乘的行人。還有,能否成為大乘行人是純粹取決於菩提心的體證而定,所以,假如我們對於菩提心僅具有知識上的理解,那我們所謂的大乘行人亦是徒托空言。菩提心能究竟圓滿,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大乘行人,所以必須精勤修學。《華嚴經》說:

善男子,菩提心如同一切佛德的種子。

由於我們必須徹底瞭解這句經文的意思,因此必須加以解釋。正如水、糞肥、溫暖、泥土等各種「緣」與稻米的種子結合時,它們便會成為稻苗的「因」。假如它們與大麥、碗豆等種子結合,便會成為它們的苗芽之因,所以,這些「緣」是芽苗的「共因」。即使大麥的種子和這些「緣」會合,亦不可能成為稻苗等芽苗之因,因此,麥種才是麥芽的「不共因」而與麥種結合的水、肥等事情便會變成麥芽的「共因」。同樣道理,無上菩提心就好像種子一般,是各種佛果芽苗的「共因」當中的「不共因」,而瞭解「空性」的智慧則是三種菩提(聲聞菩提、獨覺菩提、大菩提)的「共因」,就好像水、肥等事情是芽苗的「共因」一般。因此《無上相續論》亦說:

信解(: mos pa)勝乘是種子,慧(: shes rab)是能生佛德之母。

這就是說,「菩提心」是像父親的種子,而證知無我的「慧」則像母親。譬如父親若是西藏人,便絕不會生出印度、蒙古等兒子,因為父親乃是兒子族性的「不共因」,相反,藏族的母親卻能誕下各種種族的孩子,所以母親是其子的「共因」。依怙龍樹菩薩于《般若波羅密多贊》(梵:Pra jna-paramita- stotra)說:

諸佛、辟支佛、聲聞所依仗的解脫道就只有這一種,肯定沒有其他。

由於「聲聞」和「獨覺」均須依仗「智慧」所以「般若波羅密多」(般若搜羅密多,梵: prajna-paramita。藏:shes rabkyi pha rol tu phyin pa。又作智慧波羅密多,智慧度彼岸、智慧度)是大乘所化(藏:gdul bya)和小乘所化的母親,所以便稱之為「母」。因此,小乘和大乘是不能以證空之「慧」來區分,而是以菩提心和菩薩廣大行來區分。《寶鬘論》說:

既然在聲聞乘之中未有說及菩薩的願、行及回向,那怎能由此而成為菩薩?

這就是說,我們不能以「見」(藏:lta ba。即是「見地」或哲學觀點)來區分,而是以「行」來區分。如果證空性的慧尚且不是大乘的不共道,那麼其他共道更不用說了。

若我們把菩提心視為心要教授,可是並未實修,而是在上座開始時,略略憶念(菩提心的)文句,然後便以極大的努力專念修習一小部分的道軌,這樣便明確顯示出我們對於正法的認識極為淺薄。

總者,正如生孩子必需父母兩者同在,同樣,圓滿的道軌亦須完具「方便」(梵:upaya。藏:thabs)。「智慧」(梵: prajna。藏:shes rab)。別者,我們必須具備主要的方便-「菩提心」,及主要的智慧-「通達空性」。

假如我們只修習其中之一,純粹追求解脫生死輪回,那我們就必須修習無我空義,而且切勿把「寂止」錯誤認作「勝觀」。但是,若我們是以大乘行人自居,這樣便一定要修持菩提心。其理何在?因為我們必須以「慧」來防止墮入「有邊」(生死輪回),以「悲」來防止墮入「寂邊」(寂滅涅槃)。所以,「慧」是不能防止我們墮入「寂邊」的。正如至尊彌勒(在《現觀莊嚴論》梵:Abhisamayalamkara)所說:

「智」能令我們不住於三有。

「悲」能令我們不住於寂滅。

假如我們是大乘行人,便一定要修持菩提心,因為即使在小乘之中也不會墮入「有邊」,但是,在菩薩道上主要要斷除的事情,便是墮入「寂邊」。

當那些能正確闡明勝者密意論典的佛子,內心生起這種寶貴的菩提心時,便會因為這種妙道已經生起而驚歎不已。但是,若他們成就某種凡夫喜愛的微小功德,卻不會產生同樣的感受。《入菩薩行論》(菩提心利益品)說:

其他人即使為了自利,尚且不能生起饒益有情的心。若能發起這種殊勝的心靈珍寶,那就真是稀有難得了。

(在「菩提心利益品」)又說:

怎會有和這相等的善行呢。怎會有像這樣的善知識呢。怎會有像這樣一般的福德呢。

(同品)又說:

誰人生起這種殊勝的心靈珍寶,我便會禮敬他的身體。

(《入菩薩行論》持守菩提心品)又說:

它是從攪拌正法鮮乳而得出的精純醍醐。

(醍醐,梵語manda。是從牛乳精製而成的酥酪精華。乳、酪、生酥、熟酥、醍醐合稱「五味」,而醍醐便是牛乳之中的最上美味,所以經典常以醍醐來比喻最殊勝的教法)

意指「菩提心」是出自聖教精髓的最勝教授。

所以,雖然吉祥阿底峽尊者是奉持「中觀見」(梵:Madhyamaka。藏:dBum ma),而他的師長金洲大師(藏:gSer-gling-pa) 則奉持「實相唯識見」。但是,阿底峽尊者是依止金洲大師而獲得「菩提心」,所以尊者把金洲大師譽為恩德最大的上師。瞭解聖教心要的人只要觀看尊者傳記的這一部分,便會對道的扼要取得廣大瞭解。(實相唯識,梵:Satya karavadin。藏:mam bden pa。又作「真實唯識」。西藏所傳的唯識派是分為「實相」和「假相」兩派。當眼識認取青色、黃色等境時,認為在眼識之中生起的青相或黃相是真實者,便是「實相唯識見」,反之便是「假相唯識見」。)

如果我們經精勤修習而真實生起這種心,那即把少許食物施予鴉雀,也會受菩提心所攝持而被視為菩薩行。但是,假如我們缺乏這種心,那就是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來作供施,也不會被視作菩薩行。同樣,從「持戒」至「般若」等「波羅密多」,與及修習自成本尊或脈(藏:rtsa)、風(藏: rlung)、明點(藏:thig le) 等等,亦不算是菩薩行。

若我們的珍寶心(菩提心)未能實證修持的扼要,那不論我們以多長時間努力修善,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就好像用一柄極鈍的鐮刀割草。然而,若我們的菩提心已能實證修持的扼要,這就好像割草和磨利鐮刀一樣,就算我們現在不用割草,但是也要把鐮刀磨利,待我們要割草時,只要花很少的時間便能割下大量青草。同樣,這種圓滿實證的菩提心,在一刹那之間便能迅速清淨罪障,積集福慧資量。即使微小的善行亦能令它增長廣大,那些在某些時間之後將會罄盡的(功德)也不會罄盡。《入菩薩行論》(菩提心利益品)說:

罪惡的勢力極度巨大強烈,除了圓滿的菩提心外,還有什麼善法能克制它?

(在「菩提心利益品」)又說:

(菩提心)其好比劫末的烈火,能在一刹那間燒毀各種罪惡。

(同品)又說:

如果有人僅想到:我要消除有情的頭痛。能具有這種利益意願的人即能獲得無量福德,何況想要解除每一位有情的無量不安,及成就每一位有情的無量功德呢?

(同品)又說:

其餘的善行就像芭蕉樹一般,長出果實之後便會枯萎。菩提心則像如意樹一般,常常結果但卻永不枯萎,而且欣欣向榮。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