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5 15:30:16
學習次第 : 進階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 上冊 道前基礎 親近善士 

「親近善士」:

甲四以正行教授引導弟子的方法:

第四,「以正行教授引導弟子的方法」分二: ()道之根本親近善知識的方法。()親近善知識後的修心步驟。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善知識的方法:

親近善知識(: dge ba’i bshes gnyen)的方法分二: ()為令生起定解略作廣釋。()略說修習之法。

丙一為令生起定解略作廣釋:

阿底峽尊者於《心髓攝要》(: Hrdayaniksepa-nama。藏: Snin-pones-parbsdus pa shes bya ba。又作《攝訣定心藏》):

住於大乘種性的補特迦羅,應當親近善知識。

還有,鐸巴(: Dol ba)所整理的《博朵瓦語錄》(: Po to ba’igsung sgros) 亦說:“不舍善知識是一切要門教授(: man ngag)之中的根本教授。

因此,善知識是一切現前、究竟功德的根源,最初能令弟子心中生起一種功德,減少一種過失,最後具足一切證德。所以,最初依止善知識的方法是極為重要,如《菩薩藏經》(: Arya- bodhlsattva-pitaka-nama-mahayana-sutra。見《大寶積經》第十二品)所說:

總之,獲得圓滿一切菩薩行,並同樣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 gzungs。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又作陀羅尼。梵: dharani)、回向、願、辯才及一切佛德,皆是依仗上師而有。上師是它們生起的根本,上師是它們的生處及作者,它們依上師而廣大增長,它們依於上師,上師是它們的因。

博朵瓦亦說:

對於追求解脫的人來說,是沒有任何事情比上師更重要。試看現世那些可由觀摩別人而學習的事情,沒有導師尚且無法學成,何況我們剛從惡趣轉生過來,而且還要前往從未到過的地方,又怎能無師自通?

因此,親近善知識的方法分六: ()所依善知識的德相。 ()能依弟子的德相。()弟子依止善知識的方法。()依止善知識的功德。()不依止善知識的過失。()總結上述五者的意義。

丁一所依善知識的德相:

總之,經論均從各乘的觀點宣說多種善知識的德相。但此處所說的,乃是能教導弟子三士道次第,引領弟子趣入大乘成佛之道的善知識。彌勒菩薩於《大乘經莊嚴論》(: Mahayana-sutralamkara-karika) :

應依止具足:調伏、寂靜、極寂靜、德勝、具精勤、教富饒、達實性、善巧說、悲憫、離厭的大乘善知識。

意指弟子必須依止其備這十種功德的善知識。

未能調伏自身者便沒有調伏他人的條件,所以能調伏他心相續的上師,必須先能調伏自心相續。那麼他們要怎樣才能調伏呢?假如只是隨便修持一下,就說獲得證悟功德,這樣便全無益處可言。他們必須擁有一種能與總體佛教相配合的調心方法,而這種方法定非「三學寶」莫屬,而彌勒菩薩在論中是以「調伏」、「寂靜」、「極寂靜」這三個名相來代表它們。

論中所說的「調伏」是指「戒學」。《別解脫戒經》(: prat imoksa-sutra。比丘、此丘尼於每月十四或十五,與二十九或三十的其中兩日,舉行布薩誦戒時,必須念誦這部律典):

意馬不停四處賓士,不斷努力仍難駕馭,而別解脫戒便是錄滿尖釘的韁繩。

《律分別》(: Vinaya-vibhanga。即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亦說:

這是未調伏的弟子的韁繩。

上文是說,根門(眼、耳、鼻、舌、身、意)猶如野馬,令我們不停追逐邪境。正如練馬師用優良的韁繩馴服野馬一般,善知識學習戒律,調伏根門,以極大的毅力令行為改邪歸正,所以善知識必須把野馬般的心相續調伏。

「寂靜」是指成就「定學」。心意內攝,靜寂安住的心境便是「定」這是依仗守護戒律,捨棄惡行,修習善行的正念、正知而獲得。

「極寂靜」是指成就「慧學」。這是依仗心得堪能的奢摩他,專觀「真實義」而達成。

然而,僅擁有調伏心相續的三學證德並不足夠,善知識還要真備聖教功德(教正法)。所以「教富饒」就是能對「三藏」等教法博學多聞。善知識敦巴(仲敦巴大士):

大乘上師在說法時,必須令弟子獲得深入瞭解。在修持教法時,必須顯示出在聖教衰微時 (修持正法)能有什麼利益,在當時的情況下能有什麼用處。

「達實性」是指通達「法無我」的殊勝「慧學」。或可以這樣說,善知識若能現證「真實」(: chos nyiddebzhinny idyang dag nyid。又作法性、真如性、實相。)固然最好,假如不能的話,由教理通達「真實」也可以。

善知識縱能具備教、證功德,但是,其功德若比弟子低劣或與弟子相等,仍不足夠,所以他的功德必須勝於弟子。《親友書》(: Mitra-varga):

人們若依止比自己低劣的人便會退步,依止同等的人則同等,依止比自己優勝的人則會優勝。所以要親近勝過自己的人。你們若依止具有殊勝的極寂靜、具戒及勝慧的人,便會成為比那些殊勝者更殊勝的人。

朴穹瓦(: Phu chung ba。迦當派祖師):

當我聽聞大德的生平傳記,便會生起見賢思齊之心。

塔西(: mTha’-bzhi):

我是以熱振寺(: Ra-sgreng。是迦當派的根本主院)的上座大德們為榜樣。

所以,我們必須效法那些功德勝過自己的人。

以上六種(調伏、寂靜、極寂靜、達實性、教富饒、德勝)是自己所要具備的功德,其餘(真精勤、善巧說、悲憫、離厭)則是攝受他人的功德。有說:

「能仁不能以水洗淨罪過,不能以手去除眾生的苦惱,也不能把自己的證德轉移給別人,而是向眾生開示法性真諦,令他們得解脫。」(欽一切智mchims thams cadmk hyen pa于《阿毗達磨俱舍論疏》 mchims mdzod gyi ’grel pa mngon pa’irgyan 說此頌是出於慧鎧論師Prajnavannan 所造的《法句經道品釋》Marga-varga 及《法句經優陀那品釋》Udana-varga。待考。參見《廣論》英譯本: 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Enlighten ment)

所以,諸佛除了以無謬開示道軌來攝受眾生外,可沒有以水淨除他人罪過等這類事情。

在四種攝受他人的功德之中,「善巧說」是指在說法時具有清淨的發心動機,意指善知識是以慈悲發心說法,而非為了求取利養、恭敬等等。博朵瓦(: Bo do ba。迦當派教傳派祖師)曾對慬哦瓦(: sPyan snga ba。迦當派修傳派祖師):

黎摩(: Li Mo)之子(慬哦瓦)!不論我說了多少教法,從來沒有對一句感謝讚歎的說話感到歡喜,因為一切眾生無不處於無助的苦境之中。

所以,善知識也應該像這樣。

「具精勤」是指以利他為樂事,永無間斷。

「離厭」是指能忍受說法的艱苦,屢屢講說,永不厭倦。

博朵瓦說:

三學、悲憫、達實性這五種功德是最重要。我的軌范師向尊(: Zhang btsun )既不博通經教,亦不能忍受挫折,就連感謝他人幫忙的話也不會說,但是,由於他具有這五種功德,所以凡是來到他面前的人皆能得益。甯教(: gNyanston)是個極為不善辭令的人,他每次進行供養回向時,只會這樣想:“這裏沒有一個人能明白我的說話。但是,由於他擁有這五種功德,所以凡是親近他的人皆能得益。

所以那些僅以稱讚、宣說學處的功德來謀生活,而不能精進修行這些學處的人,便不適合作為善知識。這種毫無實義的虛言,就像有人以演說旃檀木的好處來謀生一般,當有人問他「你有沒有旃檀?」,他卻回答「沒有」。《三摩地王經》說:

末世的比丘多無戒律,徒尚自誇博學多間,他們雖然讚歎戒律,但是不會精勤守持自己的戒律。

經中對於定、慧、解脫也有這樣的說法:

有些稱讚旃檀的好處者,大談旃檀是怎樣芳香樸鼻,但是,若有人問他們.「請問有沒有你口中所贊的旃檀呢?」他們卻回答:「沒有,我只是靠稱讚這種妙香來謀生活的。」同樣,在末世會出現一些不勤修習瑜伽的比丘,他們也是靠稱讚戒律來謀生,但本身卻不具戒律。

所以,經中對定、慧、解脫三種功德的說法悉皆相同。

能幫助我們達成解脫的上師,便是究竟意樂(成佛意樂)的根本,所以凡是希望依止上師的人必須認識這些德相,並要盡力尋求具備這些德相的人。希望為人師者,也要知道並力求具足這些德相。

在這個濁世時代,極難獲得十德俱全的善知識,假如不能求得這樣的善知識,應怎麼辦?應如《妙臂請問續》(: Ar ya-subahu-pariprccha-nama-tantra。又作《聖賢臂所問續》。漢譯名為《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屬於「事續部」的經典)所說:

正如獨輪車一般,即使有馬匹亦沒法在道路上行走。同樣,若無修行的助伴,有情便不能獲得成就。修行的助伴應擁有智慧,形貌端正純淨,種性高貴、心向教法,具足自信,堅毅不拔,諸相調伏,言語和悅,能行佈施,有悲憫心,能忍饑渴苦惱,不拜婆羅門及外道天神。他們應要專注熟練,知恩圖報,敬信三寶。由於具足這些功德的人,在「門諍時」極為稀有難得,所以,咒師可依止能具備其中的半數、四分一數或八分一數的人為助伴。

文意是說,助伴應完全具備這些德相,最低限度也要具備八分之一的德相。在鐸巴整理的《博朵瓦語錄》中,提到大依怙(阿底峽尊者)曾說:

上師的德相也是與此相同。

所以,這裏所說的各種易得及難得的上師德相中,能具有八分之一便是上師德相的最低標準。

丁二能做弟子的德相

聖天論師(: Aryadeva,又作提婆。)於《四百論》(: Catuh -sataka):

正住、具慧、精進的人才是聞法法器。這樣說法者的功德便不會轉變,聽眾的功德也不會轉變。

聖天是說能真備這三種功德的人,才適宜聞法。又說若我們具足這些功德,說法者的功德便會現為功德,而不會現為過失。不僅如此,對於這種具足功德的補特迦羅而言,聽眾的功德亦能現為功德而非過失。月稱(: Candrakirti )在論疏中(指月稱論師所造的《四百論疏》。梵: Bodhi sattvayogacar ya-catuh-sataka-tika)提到聽者若未圓具這些法器德相,即使說法的善知識極為清淨,但是也會被聽者本身的過失影響而變成有過失,而且還會把說法者的過失視為功德。所以,即使我們能獲得一位德相圓滿的善知識,但是仍難以認識它們(指善知識的功德)。因此,若要認識具備一切德相的善知識而作依止,弟子必須具備這三種德相。

三種德相之中的「正住」是指不偏袒﹒假如懷有門戶之見,便會被自己的偏見蒙蔽,不能認識功德,從而無法得知善說的真義。清辨論師(: Bhavaviveka)於《中觀心論》(: Madhyamaka-hrdaya-karika):

偏袒令心意苦惱,永遠不會證得寂靜。

偏袒的意思就是貪著自己的宗派及敵視他人的宗派。應當反觀自心,把這種偏執捨棄。《菩薩別解脫經》(: Bodhisat tva-pratimoksa-catuska-nirhara-nama-mahayana-sutra。即是大乘菩薩戒本。):

應捨棄自己的成見,尊敬並安住於親教師及軌範師的論點。

僅具有一種德相便足夠嗎?假如我們缺乏辨別善說正道及邪說相似道的慧力,縱能「正住」仍不適合聞法,所以必須具有認識正邪二說的智慧,才能去蕪存菁。

只具有這兩種德相便足夠嗎?即使能夠具備這兩種德相,但是,假如我們像畫中所繪的聽法者一般,毫無生氣活力,那麼仍不適合聞法,所以,必須具有大精進心。月稱論師於《四百論疏》說:

在三種弟子功德之後,加上專注尊敬教法法師兩種功德,總數便有五種。

這五種功德又可歸納為四種:

()於教法極為精進希求。

()在聽法時善能令心專注。

()對教法及法師具有大恭敬心。

()捨棄惡說,受持善說。

「具慧」是引生這四種功德的順緣,「正住」則能遠離偏袒違緣。

應觀察這些令我們堪受上師指導的特質是否齊全,如果齊全,便要修習歡喜心。若未齊全,便一定要盡力在後生之前獲得能令它們齊全的因緣。所以便要知道聽者的功德,假如不知道這些德相,便不會察看它們是否齊全,於是便會失去我們的大目的。

丁三弟子依止善知識的方法:

具備這些合宜法器德相的人,應善觀察上師是否真備上述所需要的德相,然後即應向真相善知識領受教益。然而,格西仲敦巴及桑朴瓦(: gSung phu ba)的傳記卻不相同。桑樸瓦有多位上師,而且凡有說法便會前往聽間,所以,當他由康區前來時,甚至在途中聽聞一位在家居士說法,眾弟子對他說這種聞法方式實不恰當,但桑樸瓦答道:

我已獲得(聞法、隨喜)兩種利益。

格西仲敦巴的上師甚少,其數不多於五位。某次博朵瓦與公巴仁青(: Gom ba rin chen )討論這兩位上師的作風是哪一位較好,最後,他們一致認為在未曾修心,容易看見善知識的過失而失信心時,應以格西仲敦巴的作風較為妥善。這種說法頗為切實,所以師長不宜過多。

總於曾經領受法恩,別于以全圓道軌教授善巧指導我們的善知識,應如何依止的方法分二: ()意樂依止之法。()加行依止之法。

戌一意樂依止之法:

前者「意樂依止之法」分三: ()總示依止善知識的心態。()別明修習信心根本。()念恩起敬。

己一總示依止善知識的心態:

《華嚴經》(: Ganda-vyuha-sutra)說有九種親近承事善知識的心態,能包含一切依止善知識的心態的關鍵扼要。這九種心態可略攝為四種心態:

()如孝子心-即是把己的自主放棄,順從上師的意願。孝順的兒子會懂得鑒貌辨色,順從父母的意願或說話而行事,不會堅持己見,看待善知識的態度也要這樣。《聖現住佛前三昧大乘經》(: Arya-pratyutpanna-budd ha-sammukhavasthita-samadhi-nama-mahayana-sutra。漢譯名《般舟三昧經》):

如法親近善知識的弟子,絕不要自作主張,必須按照善知識的意願行事。

經文的意思是對向德相圓滿的善知識而說,可不是說任人牽著我們的鼻子走。

()如金剛心-意指善知識與弟子的關係堅固親密,不會被任何魔鬼、惡友等拆散。同經(《聖現住佛前三昧大乘經》):

要遠離交情和顏面的無常變遷。

()如大地心-即是為上師擔起一切事業的責任,絕無懈怠,不負所托。博朵瓦對慬哦瓦的弟子說:

你們既能遇見我這位如菩薩一樣的善知識(此指博朵瓦的同儕慬哦瓦,而非仲敦巴大士),且能如教奉行,實有極大的福德。今後應以此為榮,切勿認為這是一種負擔。

(博朵瓦、慬哦瓦、樸穹瓦三位迦當派的大善知識,是(仲敦巴大士座下的三大弟子,世稱「三昆仲」。)

()承擔責任的方法-這裏又可分為六種心態:

(1).如山嶽心(舊作如「輪圍山心」)-不論生起什麼苦惱,絕不為其所動。慬哦瓦住在汝巴(: Rug-pa)一地時,公巴雲丹壩(: sGom pa yonTen’bar)的健康因嚴寒而轉差,於是便請教依怙童稱(: gZhon nu grags) 應否離開當地,但是,童稱對他說:「我們曾多次住在莊嚴舒適的帝釋(: Indra)天宮,但是只有今天才能親近大乘善知識,聽聞正法,所以留在這裏才是最正確的。」

(2).如世間僕使心-即使要從事最低賤的工作,亦毫不猶豫。例如,班智達(阿底峽尊者)與他的譯師們一同住在後藏時,該處有一灘泥濘,格西仲敦巴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清掃污泥,又不知從何處找來乾淨的白土把泥潭覆蓋,然後還在阿底峽尊者之前堆設了一個曼達。尊者驚喜地說:「啊呀(: ah re,表示歡喜的呼聲)我在印度也有一個像你一樣的弟子。」

(3).如除穢人心-意指要完全斷除一切慢心(: mana。藏: nga rgyal)及優越感(法尊法師譯作「過慢」梵: atl-mana),對於上師應自居低下。

正如格西仲敦巴所說:「我慢高峰上,難積功德水。」慬哦瓦亦說:「應看看青草在初春季節是從山頂開始滋長,還是從山下的谷地開始滋長。」

(4).如地基心(又作「如車乘心」)-上師的事情即使極難處理,亦能樂意承擔重任。

(5).如犬心-被上師貶抑或責駡時,不可心懷怨憤。如朵壟巴(: sTod Jung pa) 每次碰見善知識拉索(: dGe bshes lHa bzo)也會責駡他。拉索的弟子勒摩瓦(: Nyag mo ba) :「這位阿闍黎很不喜歡我們師徒。」但是,善知識拉索卻告訴他: 「你認為他在責駡我嗎?但是在我看來,我每次被他責駡時,就像得嘿嚕噶 (: Heruka。即是本尊勝樂輪)加持了一次。」《八千頌般若波羅密多經》(: Aryasta- saha srika-prajnaparamita-sutra):

即使說法師對求法者貶抑忽視,我們也不要介意計較,應該百折不撓,精進不退,殷勤求法。

(6).如舟船心-不論要來回奔走多少遍,只要是上師的事情,便不會感到厭煩。

己二別明修習信心根本:

《寶炬陀羅尼》(: Arya-ratnolka-nama-dharanimaha yana -sutra。全名《聖寶炬陀羅尼大乘經》):

信心就像母親一般,是產生一切功德的首要因素,能守護功德,令功德增長。能去除疑感,救度我們脫離四大暴流(欲暴流、有暴流、邪見暴流、無明暴流),令我們處於安樂妙善的大城之中。信心能破除暗冥,令心明淨,信心能斷除慢心,是恭敬的根本,是珍寶及寶藏。信心就像我們的雙手,是搜集善法的根本,是趣向解脫的神足。

《十法經》(: Dasa-dharmaka-sutra)亦說:

信是最勝的車乘,必定能把我們載至佛位。所以,有智慧的人應以信心為前導,缺乏信心的人不能生起善法。試問被火燒焦的種子,又怎能長出青綠的苗芽。

經文是依有信心和無信心的得與失來說明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格西仲敦巴曾對阿底峽尊者說:「西藏有許多修行者,但是卻沒有證得殊勝功德的人。」尊者說:「大乘所包含的一切大小功德,均是依仗上師出生。你們這些藏人僅把上師視作常人,又怎能夠生起功德? 」又有一些人向尊者高聲大喊:「阿底峽,請傳教授。」但尊者笑著說:「哈哈,我的耳朵還不錯。我傳給你們的訣竅教授便是!!。」由此可知,信心是極為重要的。

總之,信心是有多種,如:信三寶、信業果,信四諦,但是這裏所說的是信上師。至於弟子看待上師的方式,如《金剛手灌頂續》(: Arya-vajra pany-abhiseka-maha-tan tra。全名:《聖金剛手灌頂大續》)所說:

若問:「秘密主(金剛於菩薩vajrapani),弟子應怎樣看待阿闍黎? 」答案便是要像看待世尊薄伽梵一樣來看待他們。若弟子能這樣看待阿闍黎,便能時常修習善法,快速成佛饒益一切世間。

在大乘的經典之中也說應生起視上師如大師(佛陀)的想法,而律藏的經典亦有這種說法。經中的意思是說,我們若能把某人視如佛陀,便會注意此人的功德而不會觀察他的過失。同樣,應如《金剛手灌頂續》所說,要完全捨棄分別上師過失的念頭,學習觀察上師功德:

應執持阿闍黎的功德,不應執著他的過失。思念阿闍黎的功德能得成就,但執著他的過失卻不可能

即使上師功德多而過失少,但是只要我們觀察這些過失,即會障礙我們自己的成就。相反,假如裁們能對他的功德一心修信,不觀他的過失,即使上師過失甚多,我們亦能獲得自己的成就。

所以不論其人的過失是大抑小,只要此人是我們的上師,便要思維觀師過失的害處,由屢屢思維來把這種心態斷除消滅。假如當我們被放逸或強盛的煩惱影響,對上師產生尋求過失之心,便要盡力懺悔,誓不再犯,這種念頭的影響力便會逐漸減弱。

還有,應該著眼於上師的戒律、多聞、淨信等功德,並要思維這些功德。能依此修習的話,即使發覺上師有一些小過失,但是,由於我們是著眼于功德之上,所以便不會對我們的信心做成障礙。譬如,雖然我們看見自己不喜歡的人具有多種功德,但是由於我們的見過失心十分強盛,於是便會把見功德的心遮蔽,又譬如我們雖然察覺自己具有許多過失,但如果見己功德的心十分強大,便會把見己過失的心遮蔽。

還有一個同類的例子,大依怙(阿底峽尊者)是奉持「中觀見」,而(他的上師)金洲大師(: Ser ling pa)則奉持「真相唯識見」(: mam bden pa)。雖然阿底峽尊者的見地勝於他的上師,但因為尊者是依仗這位上師才能獲得菩提心及總體的大乘道次第,所以在尊者的所有上師之中,金洲大師被奉為無與倫比的上師。

即使我們僅從他們聽受了一句偈頌,也不可以有輕重的分別,又即使他們是有犯戒等過失,也應該思維他們的功德,不要尋找求他們的過錯缺點。《寶雲經》(: Arya-ratna- megha-nama-mahayana-sutra。全名:《聖大乘寶雲經》):

假如知道依止上師能增長善法,令不善減少。那不論我們的親教師是否多聞博學,持戒是否圓滿,也會生起他是大師”(:ston on。即是佛陀)的想法。對於親教師亦會像對軌範師一般,產生敬信景仰。想到尊敬侍奉軌範師,便能圓滿成佛的資糧,能把仍未斷除的煩惱斷現,便會感到歡喜雀躍。所以對於上師所教善法應當奉行,對上師所教的不善法便不應奉行。

《勇猛長者所問經》(: Arya-grhapati-ugrapariprccha- nama maha yanasutra。全名:《聖鬱伽長者所問大乘經》,即漢譯《大寶積經》鬱伽長者會第十九):

長者,有一些菩薩會精勤求取聖教口授及精勤誦讀。他們若從軌範師聽聞教法,獲得口傳或開示佈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等積集菩薩道軌資糧的四句偈頌,即應由於這些教法而尊敬軌範師。軌範師所說的偈頌有多少名詞、多少句子、多少文字,他們便會以多少劫時間來恭敬侍奉軌範師,供養各種各樣的供物。長者,雖然他們是以軌範師應得的敬重方式來侍奉軌範師,但是尚嫌不足,何況不恰當的恭敬方式。

己三念恩起敬:

《十法經》說:

對於善知識應這樣想:我在生死輪回長時流轉時,他們到處尋找我。我被愚癡障覆長時昏睡,他們能喚醒我。他們把我救出深不可測的有海”(三有深如大海)。我誤入惡道時,他們為我揭示善道,令我脫離有獄”(三有如囚牢)的束縛。我被病患長時侵損時,他們是我的良醫。我被貪等(指各種煩惱的)烈火焚燒時,他們是息滅烈火的雲雨。

《華嚴經》亦說:

善財童子(: Sudhana),善知識能救護我們脫離惡趣。他們令我們瞭解法平等性”-切萬法皆是名言安立,本無自牲,所以本性平等)。他們為我們開示安樂之道或不樂之道。他們教導我們普賢行。他們給我們指示通向一切智城”(即是佛位)的道路。他們令我們趣入法界大海。他們為我們開示三時(過去、現在、未來)法海。他們為我們揭示聖眾的曼陀羅。善知識能增長我的一切善法。想到這裏便會感激流淚。

應依此經所說憶念善知識的大恩,在每一句讚頌善知識恩德的經文之中的「他們」改成「善知識們」。然後,在善知識的畫像之前,誦讀經文,一心專緣文義。先前所引的經文(《十法經》)也可這樣處理。《華嚴經》說:

我這些善知識是宣說正法,普示諸法功德,圓滿開示菩薩行的人,我善財一心為此而來。他們能令我生起這些功德,猶如母親。他們能賜給我功德乳汁猶如乳母。他們能教導我徹底修習菩提支分,這些善知識能遣除有害的事情,他們令我解脫老死猶如良醫。他們普施甘霖猶如帝釋天王。他們令賢善白法滿盈猶如滿月。他們明示寂滅之道猶如日光。他們對於親友與怨敵猶如山嶽。他們的心意穩定猶如大海。他們不遺餘力地救護我猶如船長,我善財便是因此而來。這些菩薩能令我發起覺心(菩提心),他們能成就菩提猶如佛子,所以諸佛皆稱讚我的善知識。我善財便是懷著這種善念而來。他們救護世間猶如勇士,他們是大商主、怙主及皈依處,他們是賜予我安樂的眼睛。我便是懷著這種想法來恭敬侍奉善知識。」

應唱誦這些頌文來隨念善知識的恩德,誦時可用自己的名稱代替「善財」。

(據《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所載,善財童子是福城長者之子,在入胎及出生時,種種珍寶自然湧現,故名善財。善財曾南行參訪功德雲比丘,受學念佛三昧法門,又先後參訪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羅門、長者、醫師、船師、國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樹神等五十五位善知識,聽受種種法門,最後得過普賢菩薩而成佛道,證入無生法界。善財是大乘佛教即身成佛的榜樣,他的求法過程是代表華嚴入法界的次第。)

戌一加行依止之法:

馬鳴菩薩(梵:Asvaghosa)在《上師五十頌》(: Guru- panacasika):

何須多說!應盡力觀察兩種事情:凡是上師歡喜的事情便要去做,凡是上師不歡喜的事情便要斷除。須知世尊金剛持曾說,成就是由如理依師所生,所以一切事情務須令上師歡喜。

總之,我們必須盡力達成令上師喜悅的事情,並斷除任何令上師不悅的事情。能令上師歡喜的方法有三種: ()以財物供養、()以身語侍奉、()依教修行。()以財物供養-彌勒菩薩在《大乘經莊嚴論》說:

「要以恭敬、財物、服務、修行來親近善知識。」又說:「堅固者只要依師所教修行,即能令上師喜悅。」

《上師五十頌》說:

妻子、兒女及自己的性命等不可以施予的事情,尚應用來供獻誓句軌范師,何況其他身外的財物。

又說:

時常供養誓句軌範師,即是時常供養一切諸佛,供養師長便是福德資糧,由福慧資糧能獲得殊勝的覺悟成就。

拉梭瓦(: Lag sor ba)也亦說:

假如我們擁有好的東西卻供養下劣的東西,便會違犯三昧耶戒。除非上師喜愛又或我們只擁有下劣的東西,才不會違犯。

《上師五十頌》也有類似的說法:

希望求取無盡果位者,應以任何喜愛及最殊勝的東西供養上師。

還有,弟子與上師的立場是有分別的,就弟子的立場而言是必須這樣供養的,因為上師是弟子積集福慧二資糧的無上福田,但是,就上師的立場而言,卻是絕不可以計較供養的。霞惹瓦(: Sha ra ba)曾說:

上師"這個名稱是用來稱呼那些喜愛修行,絕不計較財物供養的人。與此相反的人便不足以作為求解脫者的上師。

()以身語侍奉上師-即是沐浴、按摩、擦身除垢、照料疾病等身體行為,與及讚譽上師功德的語言行為。

()依教修行-最重要的就是遵照上師的教導實行,絕不違背。《本生鬘》說:

報答恩德的供養便是依照我的教授實行。

假設我們必須遵照上師所教實行,可是我們所依止的上師要引領我們走向邪道,又或命令我們從事一些違背三種戒律(別解脫戒、菩薩戒、三昧耶戒)的事情,那我們應依他的說話去做嗎?功德光論師的《律經》曾說及這個問題:

假如親教師的教導與正法不符合,便要拒絕。

《寶雲經》亦說:

善事應當遵照上師的說話實行,惡事則不應遵照上師的說話實行。

所以,我們不應聽從不善的教授。《本生鬘》第十二品亦明確開示勿作不應理事的意義(佛陀於過去生行菩薩道時,曾轉生為婆羅門,一天他的師長故意宣說惡法來考驗眾弟子,但是弟子們對師長的說話毫無異議,只有菩薩直言其非,因此得師長褒揚稱讚)。儘管如此,我們也不應以此為理由,對上師做出種種不敬、輕蔑、斥責的不當行為,應該委婉地推辭,而非依教奉行。《上師五十頌》說:

假如不能遵照上師所教而行,則應以委婉的語言推辭。

還有,在我們這樣親近上師時,是要獲得上師的一分正法,如《大乘經莊嚴論》所說:

我們依止善知識是為了獲得功德,分享上師的一分正法,而不是為了獲取財物。

博朵瓦曾說:

阿難尊者(: Ananda)擔任大師佛陀的侍者時,由於念及後世的學佛者,所以立誓在侍奉佛陀時,不論任何情況,既不會取用佛陀未穿著的法衣,亦不會食用佛陀剩下的食物,讓自己能在任何時間自在親近佛陀(求取正法)。反觀,我們這些現今的學佛者,對於佛法毫不重視,但是卻對上師給我們的一碗茶汁斤斤計較,以此來衡量自己在上師心中的地位,這正是一種墮落的表現。

親近上師的時間要多長,博朵瓦曾說:

一位弟子來到我這裏,我的負擔便會加重一分。一位離開,我的負擔亦會減輕一分。但是,若離開上師便不能獲益,所以應在距離適中的地方,長期修習。

丁四依止善知識的功德:

親近善知識能令我們接近佛果,諸佛喜悅,未來不會缺乏善知識,不會墮落惡趣,不會被惡業、煩惱壓制,由於對菩薩行具足正念,所以不會違反菩薩行,於是功德資糧便會不斷增長,能達成一切暫時目標及究竟目標。由意樂(思想)、加行(行為)侍奉善知識之後,我們便能成就自他二利,圓滿福德資糧及智慧資糧。《華嚴經》亦所說:

善男子,得善知識扶持的菩薩是不會墮落惡趣。得善知識思念的菩薩是不會違越菩薩學處。得善知識關懷的菩薩,能夠勝出世間。侍奉善知識的菩薩,其行為是不會忘失任何菩薩行。得善知識照顧的菩薩,是不會被惡業、煩惱戰勝。

又說:

善男子,遵從善知識所教而行的菩薩,能得諸佛世尊歡喜。對善知識言教歡喜不違的菩薩,能接近一切種智位。不懷疑善知識言教的菩薩,即能親近善知識。思念善知識的菩薩,一切目的皆能實現。

《不可思議秘密經》(: Arya-tathagatacintya-guhya-nir desa-nama–mahayana-sutra。全名《聖如來秘密不可思議大乘經》。即漢譯《大寶積經》第三品密跡金剛力士會。):

善男子,善女人,應以大恭敬心依止,親近,侍奉,尊重善知識。若能這樣做,你的意念便會由聽聞善教而轉善,從而,你的修持也會轉善。由造善業而轉成善行,能令你們的善友喜悅,又因你們只會修善,不造惡業,所以不會為別人或自己招感苦惱。由於能防護自己和他人,所以便能夠圓滿無上正覺之道,我們亦因此而有能力利益誤入邪道的有情眾生。由此可知,菩薩依止上師即能圓滿一切功德資糧。

此外,侍奉善知識能減輕於惡趣所受的果報。侍奉善知識的行為能減輕這些苦果,僅於現世身心感受輕微的損苦,又或在夢中感受(亦即重報輕受)。還有,侍奉善知識的利益非常巨大,譬如,其所得的利益比供養無量諸佛所生的善根更大。《地藏經》(梵:Ksitigarbha-sutra)說:

得善知識護念的人,能淨除令他們於無量俱胝劫流轉惡趣的業,這些惡業將會透過在現世感受瘟疫、饑荒等種種身、心損苦而淨除。又或僅由承受責駡或夢境等小苦而淨除。他們在一天上午所種的善根,比向無量十方諸佛獻供、禮拜及守持學處所種的善根更多。侍奉上師者能具足種種不可思議功德。」又說:「應知一切諸佛的無量功德神變,皆是由如法依止善知識所生。所以,應像依止、親近、侍奉、恭敬諸佛一樣來對待善知識。

《本生鬘》亦說:

有智慧的人不應遠離善士,應以調伏的態度依止善士。親近善士之後,他們的功德就像微塵一樣,自然會黏著我們。

博朵瓦說:

我們許多人也犯了像破皮衣的過失。我們就像拖著破皮衣在路上行走一般,皮衣只會沾滿污泥,而不會沾滿金泥。同樣,假如我們只是偶然親近善知識,便不能沾染他們的功德,但是卻會沾染他們的一些小過失。所以必須時常不斷親近善知識。

丁五不依止善知識的過失:

若我們已接受某人為善知識,但卻不能如法依止,那不僅今生會被非人及疾病侵損,來世還會墮落惡趣,在無盡的時間之中,身受無量痛苦。《金剛手灌頂續》(梵:Vajrapani-ab hiseka-maha-tantra)說:

世尊,譭謗軌範師的人,會招感什麼果報?世尊答道:金剛手,不要問這個問題,因為它的答案會令天人和世間驚恐畏懼,但是,勇士秘密主,我也可以略說一二,應當諦聽。我說這種惡業所招感的果報,便是生於任何難以忍受的地獄,還要留在那裏無量劫。所以在任何情況下,也不可譭謗軌範師。

《上師五十頌》亦說:

譭謗軌範師者是最極愚昧的人 ,他們將會死於毒物、魔眾、瘟疫、痳瘋、熱病等疾病。又或被帝王、火災、毒蛇、水災、空行(: daka,指世間空行)、盜賊、非人、礙神(梵:Vighnayaka。音譯毗那夜迦。又作施礙、邪引天、歡喜天)所殺,死後還會墮落地獄。絕不可擾亂軌范師的心意,若由愚癡而做出這種行為,便一定會在地獄中被烤炙,佛陀曾說,譭謗軌範師的人,將會住於無間地獄等各種可怖的地獄之中。

大善巧成就論師寶生寂(梵:Ratnakarasanti。藏名:Santipa。又作寂靜論師)在所造的《黑炎摩續難處釋》(梵:Sri-krsna -yamari-maha-tantra-raja-panjika-ratna-pradipa-nama)亦引用以下的經文說明:

即使僅聽聞一句偈頌,但假如不把說法者奉為上師,將會轉生為狗一百次,之後還會受生為下賤種性。

而且,未出生的功德將不會出生,而已出生的功德卻會退轉失壞。正如《聖現住佛前三昧大乘經》所說:

假如弟子對上師心存怨恨,桀驁不馴,滿懷敵意,便無法獲得功德。假如不能生起善知識與大師佛陀無異的想法者,同樣不能獲得功德。若不尊敬第三乘的補特迦羅(即是大乘的菩薩)或說法的比丘,又或不以大師佛陀或上師的想法來看待他們,那不但無法獲得未得的功德,還會把已得的功德白白浪費掉。由於對這些補特迦羅不恭敬,我們心中的正法便會泯滅。

還有,假如我們親近惡知識及惡友伴,也會令功德逐漸減少,而各種過失則會增加,一切厭惡的事情將會陸續出現,因此必須遠離他們。《念住經》(梵:Sad-dharmanusmrty-upasthana –sutra。漢譯名為:《正法全處經》)說:

惡友是一切貪、嗔、癡的根本。他們就像一棵有毒的樹。

《大般涅槃經》(梵:Maha-parinirvana-sutra)亦說菩薩不害怕狂象,但是卻害怕惡友,因為狂象只能摧毀肉身,但惡友卻能把善法和清淨心一起摧毀。經中又說狂象能摧毀色身,惡友能摧毀法身,還說前者不能把我們擲入惡趣,而後者卻肯定可以。《諦者品》也說:

心靈被惡友操縱的人,就像被毒蛇侵襲,由於他們已捨棄像除毒妙藥一般的善知識,所以縱使能夠聽聞寶貴的妙法,可是仍會墜進放逸的大深淵之中。

《親友書》亦說:

智者不應與無信心,慳吝、說謊、挑撥離間的人交友,不應與惡人結伴同行。假如親近這些惡人,即使自己沒有作惡,也會令人產生懷疑,從而產生不愉快的事情。假如我們親近那些不應親近的人,自己也會因此蒙上過失,就像把塗了毒藥的箭放進一般的箭袋之中,便會令其他無毒的箭沾上毒藥。

由於親近惡知識,我們不但不能減輕先前已有的「性罪」和「遮罪」惡行,更會令新的「性罪」和「遮罪」惡行增加。格西仲敦巴說:

下等人若與上等人同行,最多亦只能變成中等人,但是,上等人若與下等人同行,很快便會成為下等人的一份子。

丁六總結上述五者的意義:

所以,應知上文所說的教授便是舉世推崇的「上師瑜伽」(這裏所說的「上師瑜伽」是指一心修習依止善知識的法們,並把這些法門應用於修持。)然而,若我們只是修學某種所緣境一次的話,便完全沒有作用可言。所以在我們至心修持正法時,必須長時親近能無謬引導我們的殊勝善知識,又應像伽喀瓦(藏:mchad ka ba)所說:

在依止上師時,也會有捨棄上師的危險。

意思是說,若我們不懂得依止的方法,不僅無益可得,反會有所損失,所以這些依止善知識的法規,確是究竟願欲的根本,遠比其他一切事情重要。有見及此,本人(宗喀巴)特引用各種容易明白且具啟發性的無垢經論,並以勤行經義的善士語教作為嚴飾,對此作出概要的說明。詳細可從其他教典得知。

我們的煩惱非常粗重,有一些聞法者雖然從許多善知識處聽法,但由於他們不懂得依止上師的方法,又或知而不行,所以反而會引起無數不如法依止上師的罪行,而且難以生起懺悔過往罪行及防止未來造罪之心,所以,當我們已明瞭上述種種利益及過失後,便要屢屢思維它們的意義。那些在過去多生從未如法依止善知識之輩,應當至心懺悔及防止造罪,還要盡力實修那些令自己成為合宜法器的教法,反覆思維善知識的圓滿德相。應廣大發願啟請,積集褔慧資糧,以此作為我們在未證佛果菩提之前,能獲得這種善知識照顧之因。能夠這樣做的話,我們很快便會變得像勇猛至極的佛子常啼,與及尋求善知識永不厭足的善財童子一般。

(佛子常啼亦即常啼菩薩。梵:Sadaprarudita。又作普慈菩薩、常悲菩薩。這位菩薩因見濁世有情身受苦惱,所以時常悲哀哭泣,故名常啼。這位菩薩具大勇猛心,修習般若波羅蜜妙行。他在夢中得聞東方有般若波羅蜜大法,因此東行求法途中為供養其師而賣身,最後得見曇無竭菩薩,求得妙法。「佛子」又作「勝者子」亦即「菩薩」。)

 

至尊宗喀巴大士造論

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