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5 08:37:51
學習次第 : 進階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 下冊 止觀自性

 

至尊宗喀巴大士造論

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

「止觀自性」

醜三止觀的本質:

「止」的性質,就像《解深密經》所說:

獨居於僻靜之處,正確地令注意力向內集中,專注于曾經仔細思維的法義,令注意力相續不斷向內專注。當進行這種修持的心能屢屢這樣安住,並且生起「心輕安」和「身輕安」,即稱為「奢摩他」。菩薩便是這樣求學「奢摩他」。

經意是說,我們可採用「五蘊」等任何一種已獲得定解的「十二部經」法義來作為修定的所緣境。然後,應以不散亂的「正念」和「正知」,令注意力(亦即「作意」,藏: yidla byed pa)相續不斷地專一安住於這種所緣境,這樣,心意便能夠隨意安住于所修境之上,當生起身心輕安的喜樂時,這種三摩地便會轉成「奢摩他」。這只須要透過令注意力內攝,不讓所修境散失便能夠產生,並不需要通達諸法真實。至於「觀」的性質,在《解深密經》是這樣說:

在獲得身心輕安之後,便要捨棄其他「心相」而安住於這種狀態之中。這時,便要向內分辨思索勝解三摩地所行影像。任何與這種三摩地有關的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察、周遍伺察、忍、欲、分別、觀見,通達所知義,均稱為「毗缽舍那」。這樣便是擅修「毗缽舍那」的菩薩。

傳說堪布支那和尚看見這部經典極明確且不容否定地指出「觀」就是「觀察慧」時,竟出言譭謗「真不知道這怎會是佛經?」更把經書踐踏。因為他認為凡是思維分別皆屬執相,必須捨棄觀察慧,心無所念才是修習甚深法義。由於這部經典和他的見解不一致,所以便做出這樣的事情。可是奉行這種宗規之輩,依然大有人在。

經文中的「思擇」(藏:rnam par ’byed pa)是指抉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是指抉擇「如所有性」。聖無著說,當有「慧」的分別作意在取「相」時,使是「周遍尋思」。而正確的尋思便是「周遍伺察」。

「尋思」(藏:rtog pa)是指粗略思索,「伺察」(藏:dpyodpa)是仔細辨析。這裏所說的「取相」並不是「實有執」,而是明辨對象的細相。所以,抉擇「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兩者各有「周遍尋思」和「周遍伺察」。《寶雲經》亦如《解深密經》明申此意:

「奢摩他」就是一心專注(心一境性),「毗缽舍那」就是觀察思擇。

至尊彌勒在《大乘經莊嚴論》亦說:

應要知道,「止道」就是總攝諸法的名稱。應要知道,「觀道」就是辨析諸法的意義。

(據格魯派大師巴索卓之堅贊所說,「總攝諸法的名稱」的意思就如把「諸行無常」總攝為「無常」,然後專心安住于「無常」之上。見《廣論》英譯本附注。)

同論又說:

以正住作為基礎,把注意力集中於自心與及分辨諸法,便是「止」和「觀」。(住,藏:gnas ’cha’,即是安住。「正住」便是「正定」)

意指依仗正定的「住心」便是「止」。辨別諸法的「慧」就是「觀」。由於這種解釋與上述的經義相同,所以不可採用其他意思來解釋這些經文。《菩薩地》亦說:

令自心專住于某種完全不能言詮的事物或意義的所緣境,是一種盡離戲論,盡離心散亂而認取任何所緣境專注認知。於各種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以至專注一趣、等持,皆是「奢摩他」。什麼是「毗缽舍那」?運用與修習「奢摩他」相同的專注力,思維先前所思的法相。從如理揀擇、最極揀擇,極揀擇法,以至任何廣泛運作的才智皆是「毗缽舍那」。

這種說法與上文所引用的經論極為符合。它能同時闡明經意及至尊彌勒的論意。所以,必須對上文於「止」和「觀」所作出的說明取得定解。《修習次第》的中篇亦說:

把外境散亂止息後,安住于任運相續趣向內所緣境的歡喜輕安心,即稱為「奢摩他」。在安住「奢摩他」時,思擇真實境,即稱為「毗缽舍那」。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論》亦說:

「止」的所緣境是「盡所有性」或「如所有性」的無分別影像。

「觀」的所緣境是「盡所有性」或「如所有性」的有分別影像。

論意是說,無分別安住於「如所有性」或「盡所有性」便是「奢摩他」。思擇這兩種物件便是「毗缽舍那」。《解深密經》這一段文字的意趣也是這樣:

世尊,奢摩他的所緣(藏:yul。「所緣」即是「境」或「物件」)有多少?

佛陀回答:有一種,這就是「無分別影像」。

毗缽舍那的所緣有多少?

佛陀回答:有一種,這就是「有分別影像」。

兩者的所緣有多少?

佛陀回答:有兩種,這就是「事邊際」和「所作成辦」。

《阿毗達磨集論》說「事邊際」是兼指「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兩者。所以,就如寶生寂論師(寂靜論師)在上文所說「奢摩他」或「毗缽舍那」皆可以採用「如所有性」或「盡所有性」來作為修所緣境。由此可知「奢摩他」及「毗缽舍那」並非就它們各自的所修境而區分,因為既有通達空性的「寂止」,亦有不通達空性的「勝觀」。

「寂止」(藏:zil gnas,「止」的全稱)是令心馳散於外境的活動靜息(即「寂」zil的意思),然後停住(即「止」gnas的意思)於內所緣境。

「勝觀」(藏:lhag mthong,「觀」的全稱)則是一種殊勝卓越(即「勝」Ihag 的意思)的見解看法(即「觀」mthong的意思)

有一些人認為內心處於缺乏「明瞭力」( : gsal cha ’ingar,或作「了分力」)的無分別狀態便是「止」。若內心具有「明瞭力」則屬於「觀」。這種說法不合道理,因為它有違於佛所說經,慈尊、無著的論典(如《辨法法性論》、《辨中邊論》、《現觀莊嚴論》、《無上相續論》、《大乘經莊嚴論》)與及(蓮華戒大師的)《修習次第論》等各種詳盡確立止觀定義的教典,這些經論明言「止」是一念專注于修所緣境,「觀」是正確揀擇所知境(: shes bya) 的意義的智慧。於無分別心有或沒有「明瞭力」,純粹顯示三摩地是有「沉沒」( :bying ba)還是沒有「沉沒」,所以,若說「止」與「觀」的分別是在於「明瞭力」的有無,實在毫不合理。因為任何一切「寂止三摩地」也必定要斷除「沉沒」,凡是遠離「沉沒」的三摩地也必定會有「澄淨分」的心境。(澄淨分,藏: dwangs cha。或作「澄分」。「 澄淨分」和「明瞭力」在下文將會作出解釋。)

所以,專緣「如所有性」的「定」和「慧」,是就內心證或未證(人、法)兩種無我(梵:anatman。藏:bdag medpa) 而分,非就內心是否住于樂(藏:bde ba)、明(: gsalba)、無念(藏:cir yang mi rtog pa) 的狀態而分,因為內心未趣向無我實相的行者亦有多不勝數的樂、明、無念三摩地。所以,縱使未能獲得通達諸法實性見地的任何一切無分別心亦足以引生「樂」和「明」。又即使不能瞭解空性,亦絕不會對引生「無分別定」做成障礙。若我們長期以這種方法攝持自心,便會令風息(藏:rlung)變得堪能(藏:las su rung ba,又作「堪任」,意指足以勝任)。只要這種情形出現,便沒有什麼事情會阻礙「樂」的生起,因為能引發身心喜樂便是這種「堪能」的自然本質,當「樂」生起時,在喜樂覺受之中的「明瞭力」使會令心明瞭清晰。因此,認為一切樂、明、無念三摩地皆是證悟真實(空牲)之說,是完全缺乏清淨依據。在證悟空性的三摩地之中雖然是有樂、明、無念存在,但是,樂、明、無念亦常常出現在未趣入空性的三摩地之中,所以必須清楚分辨這兩種三摩地的差別。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