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3/11 17:31:28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 第三講

 

蔣哲曲傑‧日宗仁波切講授

 

時間︰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星期日)下午14:00~16:00

地點︰台北市中山女高

 

我們可以觀想佛以及如同虛空當中一切有情眾生,從今天開始,一直到還未成就圓滿的菩提之前,我希望能夠誠摯的皈依佛、法、僧三寶,並且在內心當中生起了皈依的這顆心之後,進而觀想,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早日成就圓滿無上的佛果,從內心當中生起一顆菩提心,以這樣的一種動機意樂,來聽聞道次第的法門。

 

在昨天的課程當中,我們是談到了「暇滿身勝於如意寶」這個偈頌,這偈頌當中,暇滿身—也就是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它具有閒暇以及圓滿二種特性,所謂的閒暇,是遠離了八種不暇的狀態,我們稱之為閒暇,而現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就是具足了閒暇以及圓滿的種種殊勝,「勝於如意寶」這句話最主要是強調義大的部分,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是能夠承辦許多的心要;「能獲是身亦僅有此次」,而這句話裏面最主要是談到了暇滿的難得;「難得易失如空中閃電」,這句話一般的人會將它解釋成我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是相當的難得,但是在獲得之後,由於他的本質是處在一種無常的狀態,所以就有如虛空當中的閃電,是很容易消失的,甚至呢會以無常的方式,來解釋這句話的內涵。事實上,是可以藉由這種方式來解釋並沒有錯,但是我們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這句話的含義,當我們在談到暇滿義大的時候會有談到,義大可以從現前的角度、究竟的角度,以及在當下的一剎那來探討,當下我們所獲得的人身,是能夠承辦所有的心要。以現前的角度而言,透由當下的人身,我們能夠承辦的是增上果位;以究竟的角度而言,藉由人身,我們能夠承辦解脫及一切遍智的佛果;甚至說在當下的每一剎那,不管是一分鐘,甚至是一秒鐘,如果我們懂得如何去善用我們所獲得的人身的話,在一分一秒的狀態當中,他都能夠承辦許多的心要,在此同時能夠積聚廣大的資糧。也是因此,這句話當中是有談到,我們所獲得的人身,他不僅是相當難得,而且他的本質是相當容易消失的,也就是說,他是一分一秒都在改變的,既然他是一分一秒都在改變的話,要是我們能夠把握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善用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在此同時,我們就能夠藉由當下的人身而承辦許多的心要,也是因此,在解釋這句話的同時,我們可以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做解釋也是可以的。

 

在之前,我們有談到閒暇以及圓滿這兩個部分,所謂閒暇,就如同之前談到的,他是遠離八種不暇的狀態,我們稱之為閒暇;而圓滿,是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外在的順緣以及內在的種種順緣都具備的狀態,我們稱之為圓滿,「勝於如意寶」,這句話就如同我們昨天所談到的,再多的如意寶、再珍貴的寶物,都沒有辦法承辦人身所能承辦的最小的利益,如果我們能夠善用當下我們所獲得的人身,甚至我們能夠如理的去思惟,人身難得、可貴、並且義大的話,我們可以知道說,過去的諸佛菩薩,都是藉由獲得人身而成就圓滿殊勝的佛果或者是獲得種種殊勝的功德,甚至在過去,不管是在中土,或是在藏地的祖師大德們也是藉由獲得人身之後,進一步的修學佛法而獲得了種種的成就,所以即使我們所談論的,一生一世成就佛果,這種殊勝的果位,也必須要藉由人身,甚至說這個人身,必須要是南瞻部洲的人身,而且南瞻部洲的人身當中他必須要具備的是胎生、具六戒功德的人身,而當下我們所獲得的人身正是如此殊勝的人身,因此,從這麼一個角度我們去探討,我們會發現我們所獲得的人身,是相當珍貴的。

 

我們有談到,藉由獲得暇滿的人身,能夠成辦獲得一生一世、成佛的殊勝果位,或許你們會認為,所謂的一生一世成佛,這是密法,說實在的,在修學密法的過程裏,必須要具備有六戒的人身,這是很重要的關鍵,甚至你們可能會認為,我們所獲得的人身,之所以殊勝的特點,可能是以密法的角度來做解釋。但是實際上,以顯教的角度來做解釋的話,我們所獲得的人身,還是相當的珍貴,這一點,從龍樹菩薩所造的親友書當中就有談到,在獲得人身的同時,要是能夠生起菩提心的話,人身之上所生起菩提心的力量,會遠遠超過天人、或者是龍王的身上所生起的菩提心,這兩者之間的力量,是沒有辦法相比的,雖然我們平時都會發願,希望能夠投身在淨土當中,我們都知道在淨土,不會有任何的痛苦,甚至在這個地方,我們會過得相當的快樂,很自然的,投身在淨土當中,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會慢慢地減輕,但是實際上,投身在淨土之後,我們內心假使生起了菩提心,他的力量是沒有辦法跟在人道當中生起菩提心的力量相比較的,那麼如果,我們所生起的菩提心他的力量不夠強大的話,我們怎麼能夠藉由菩提心的攝持生起廣大難行的菩薩行呢?這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如果沒有辦法行難行廣大的菩薩行,我們又怎麼能夠快速的成就圓滿的佛果呢?亦因此,投身在淨土當中的菩薩以及天人等,他們會不斷地發願,希望能夠投身在人道當中,而我們一般的人卻不會有這樣的一種想法,甚至我們會不斷地發願希望投身在淨土裏,但是實際上,已投身在淨土當中的,不管是天人也好,或者是菩薩們也好,他們都打從內心當中發願希望能夠投身在人道,最主要的方便也是在此。

 

能獲是身亦僅有此次」,我們當下所獲得的暇滿人身,可能是在過去生當中都沒有獲得過的一種殊勝的人身,並且在未來,想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獲得如此殊勝的人身,這也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其實,在談到暇滿難得的時候,可以藉由外在種種的譬喻,以及成辦暇滿人身的因緣條件等諸多方面來做探討,但是最主要,在探討暇滿難得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以『成辦暇滿人身的因』的這個角度來探討人身是難得的,『果』是否是難以成辦的,完全是要看待成辦果的『因』來做決定,如果因本身很容易獲得的話,相較之下,眾多因緣所和合的果它本身就是容易獲得的,相反的,如果因本身是相當難以具備、難以成辦的話,透由眾多的因緣所和合的果當然也是相當難以獲得的。從譬喻的角度來探討暇滿難得的時候,我們大部份的人都認為說,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一種事情,甚至你對這樣的一種譬喻,根本就沒有辦法想像,心裏也沒有辦法接受。但是實際上,當我們在探討暇滿難得的時候,必須透由『成辦暇滿人身的因』的這個角度來做探討,就比如說,如果這個東西,它是黃金所打造的話,又好比說一棟房子,它是由眾多珍貴的寶物所砌成的話,我們都會認為這整件東西,或者是這棟房子它價值連城,並且它是很寶貴的一件東西,之所以會認為這東西寶貴的原因,是因為成辦果的因緣條件本身相當的珍貴,所以從因的角度,我們會認為果是相當的殊勝、或者是相當的珍貴,相同的,暇滿的人身之所以這麼珍貴,之所以這麼難得,是必須要從成辦暇滿人身的這個因來做探討。也就是因此,我們必須從成辦暇滿的這個角度來做為暇滿難得的譬喻。

 

談到成辦暇滿人身的因,有談到三個必須具備的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談到,必須有以持守清淨的戒律為基礎,必且在這個基礎點之上,以行布施等六度為助伴,最後在回向的時候,必須要發無垢的淨願;從成辦暇滿人身的因,也就是這三種因緣條件之下,我們來探討的話,我們就會知道,要獲得暇滿人身,是何等困難的一件事情。反觀內心,以我們自己本身而言,我們可以仔細的檢討在持戒的過程裏,我們是否可以持守清淨的戒律,說實在的,這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更進一步的,我們其實是否能夠行布施等六度的內涵,不用說修行六度,就連六度的內涵,我們可能都不清楚。到最後,我們都已經成辦了之後,是否能發無垢的淨願呢?這不用說也是很困難的。一般的人都對於今生安樂生起強烈的貪著,所以如果你對今生安樂生起強烈貪著的同時,你所發的願,幾乎都是不清淨的,也就是有染污的,如果你想要發無垢的淨願,第一你必須要棄捨今生的安樂,並且最主要回向的發願,是應該以來生為主,希望藉由你當下所累積的善業、福德或者是種種的資糧,能夠成辦你來生獲得暇滿人身的因。也就是因此,當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反觀自心,檢查我們平常的行為,就可以發現到說,不管是持戒,或者是行布施等六度,甚至於說最後發垢的淨願,這對於我們而言都是無比的困難的。我們現今之所以能夠得到暇滿的人身,一方面是在三寶的加持下,一方面或許我們過去真的是在這方面做得相當的好,所以在今生才有機會獲得暇滿人身,但來生,你是否還能夠再次獲得如此殊勝的人身,最主要的關鍵點完全在於你自己本身。所以當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反觀內心,看我們自己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成辦暇滿人身的因。

難得易失如空中閃電」這句話當中的內涵是有談到說,無始以來我們在這個輪廻當中不停的流轉,我們投身的次數是無數次的,但是我們要獲得暇滿人身的機會卻是相當的渺茫,這有如同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都會覺得時間相當地漫長,但是實際上,天空當中會有下雨,甚至打雷的機會並不多,縱使在天空當中會有閃電、或者是打雷的現象發生,但它也是一陣一陣的,其實呢它會馬上消失。相同的,雖然我們在輪廻當中不停的流轉,也不斷地投身,甚至我們所獲得的『身』,已經沒有辦法計數了,但是實際上,在這當中想要獲得暇滿人身的機會,就有如天空當中的閃電般,它是一陣子,並且呢,它的時間是馬上就會消失的。「思惟此諸道理即了知」,當我們如實地去思惟暇滿義大,以及難得的內涵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如果我們當下的所做所為,只是為了要成辦今生的安樂,和解決今生當中的痛苦的話,這是相當不值得的一件事情。「世事猶如簸揚榖糠秕」,就有如同是不管是麥、或者是稻,如果我們將它裏面的精華去除之後,實際上稻穀的本身是沒有什麼利用價值的,相同的,對於世間的事物而言,外表我們可能看起來都會覺得它相當地的美好,但是實際上,我們仔細的去思惟,在這個美好事物的背後,其實它一點內涵都沒有。對於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相較之下,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不僅義大而且難得,如果在獲得義大難得的人身的同時,你所想、所做的都只不過是世間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話,這實在是很不值得的。甚至說,如果你被這些外在的事物所欺騙,而整天忙於這一切的話,實際上,你是自己在欺騙你自己。

 

並且在「難得易失如空中閃電」當中,字面的結構它所要闡釋的內涵是談到了無常的概念,無常當中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而這個部分相信你們平常都一定相當的熟悉,是有談到人是一定會死,並且死是沒有一定的期限,並且在死的時候,除了法之外,其餘任何的一切都對我們沒有任何幫助,現今你所獲得種種美好的受用,以及外在的名聲、地位、權利這一切,對當下的你,在人身的時候而言,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是我們一般的人,卻不會看清這一點,時常都對外在的這一切,形形色色各類美好的事物所影響、所欺騙,並且在這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無常這概念。接下來就談到

 

 

死後難保不墮諸惡趣  能救此畏唯是三寶尊

是故應使皈依極堅固  終不毀犯皈依諸學處

 

並且在死之後,我們都知道,我們必須要再次的投生,如果死後我們不用再次地投生的話,那麼成辦今生的安樂以及今世的圓滿這是情有可原的一件事情,但是實際上我們死後,我們的心續都會再次地投生,而我們投身之處除了善道之外,就是惡道,而且在投生之前,我們自己本身並沒有選擇的餘地,在投生的當下這一切,都是決定在你所造的業。也是因此,如果你所造的業是以惡業居多,那這時候,我們就會投生在惡道裏;如果你所造的業,是以善業居多的話,透由善業的力量,我們來身是能夠投生在善道當中。但是實際上,當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也反觀內心,仔細地思考一下,我們平常所造的業是善業居多,還是惡業居多;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確實也有不少的善業,但是這些善業,在和惡業相較之下,它的數量是極為微少,並且呢它的力量也是相當微薄的;相反的,我們平時所造的惡業,它的數量是如此地龐大,並且呢它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所以當做這樣一個比較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到說,來生是否能夠投身在善道,是完全取決於我們當下所造的業,也就是善業的力量以及它的數量是否能夠超過惡業。但是實際上我們仔細的想一想,這或許是一件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不過既然我們在這輪廻當中流轉的同時,我們所做的善業它的力量是如此地渺小,而且它的數量是如此地微少;相反的,我們所造惡業的力量,每一個惡業的力量都是如此地龐大,那麼這樣的話,我們來生有沒有可能會再次投身在善道呢,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也是因此「死後難保不墮諸惡趣」,仔細的思惟之後,我們就知道說,來生投身到惡道的這件事情,幾乎可以是確定的一件事。「能救此畏唯是三寶尊」,那麼既然來生必須要墮入惡道的這件事情已經成為一件事實的話,在還未墮落之前,我們必須就要尋求皈依,也就是因此,在這兩句話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生起皈依的因緣。第一點,以共下士道的角度而言,我們必須透由思惟三惡道的苦,而對於苦生起一種恐懼感,並且呢,進一步的,對於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也就是三寶,生起強大的信心。因此呢,這兩句話當中,最主要是談到的是生起皈依的因緣條件。

 

如果配合著科判我們來研討的話,昨天我們是探討到『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這個科判當中簡單地來分可以分為『道之根本親近依師軌理』以及『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第一個科判最主要是談到了『依師軌理』,而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呢是談到了『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以及『取心要之次第』,第一個科判裏面最主要是談到了暇滿人身的內涵,這當中又分為『正名暇滿』、『思其義大』以及『思惟難得』,而這一部份在我們之前所談到的「此暇滿身勝於如意寶」的這個偈頌當中有簡單地為大家做介紹,而更進一步的,『如何攝取心要』這點當中,接下來分就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於共下士道次修心,於共中士道次修心,以及於上士道次修心。

 

那首先呢,我們所看到的是第一個部分:於共下士道次第當中,那麼這當中呢,簡單的來分又可以分為二部分:第一個部份是談到了「發生希求後世之心」,那這個部份當中有談到了「念死無常」的這個內涵。那這一個部份:「依止後世安樂方便」,那既然我們知道說,在獲得了這個人身之後,終究都必須要面對死亡,並且在死後,我們會再次投生的話,我們就會去探討,在有生之年,我們所造的業是善業居多,還是惡業居多。在探討過以後,我們會發現到說,我們所造的惡業是遠遠超過於善業的力量以及它的多寡。也就是因此,來生我們是很有可能會墮入在惡道當中受苦,那既然會墮入在惡道當中的話,那應該藉由什麼樣的善巧方便才能夠脫離惡趣苦呢?這時候我們就談到『依止後世安樂方便』。既然你知道來生是有可能墮落的話,在還未墮落之前,我們應該想辦法讓來生能夠不墮惡趣受苦,這當中談到的善巧方便就是談到了『皈依』以及在皈依三寶之後我們必須要修學業果的內涵。而這實際上這才是真正的法的本質。在皈依之前,我們所談到的這些內涵是修法的前行,也就是我們必須要能夠先認識人終究都有死,並且在死後人是會繼續投生的,那如果我們不念死的話,想必我們就不會想要修學佛法,不想要修學佛法,它所帶來的是只有過患,而不會有任何的勝利。所以在死後,既然必須要投生的話,我們都知道說,人是會有來生,既然會有來生,你就會對於來生生起一種希求,既然會生起一種希求的話,你就會知道說,要透由修學佛法,才能夠讓來生繼續不斷的增上,所以你才會正式的想要修學佛法。而修學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談到了皈依,並且在皈依三寶之後,要同時修學業果的內涵。那這一部分最主要是談到了下士道的法類。

 

是故應使皈依極堅固」這句話當中最主要談到的內涵,是強調我們在內心必須生起一顆堅固的皈依心。平時我們所唸的皈依的偈頌,這只不過是代表皈依的一種層次罷了,說實在的,它並不是真正的皈依。真正的皈依,是必須在你內心當中,打從內心裏對於三寶生起一種強大的信心,而想要去依靠他的這種心態,才能夠稱為尋求皈依之心。而這顆心在生起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思惟三惡道的苦,透由思惟三惡道的苦,而在內心當中對於苦生起一種強烈的恐懼。並且在這之上,我們要相信三寶是有能力,能夠救護我、能夠使我從三惡道的苦跳脫出來,我們必須要相信,三寶具有這樣子的一個能力,而對於三寶生起強大的信心。我們所皈依的三寶,不外乎是指佛、法、僧三寶,佛是皈依的導師,而法是我們的正皈依,僧是我們修學皈依時最主要的助伴,我們當然都知道說,三寶祂具有保護我們是說使我們遠離惡趣苦的種種殊勝能力,而對於三寶生起強大的信心。透由這二種的因緣條件,我們在內心當中,會對於三寶生起一種極想要依靠祂,而得到祂庇護的這種感覺,而這種感覺,或者是我們內心的心理狀態,才能夠稱之為是真正的皈依心。

 

終不毀犯皈依諸學處」在誠心的皈依了三寶之後,我們必須要能夠如實的修學皈依的學處,在皈依的學處當中,有分為『別學』、『共學』以及『遮止應學』等種種學處,那在這個地方,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並不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而這裏提到,皈依的學處當中是強調了業果,我們必須要對業果生起強大的勝解信心,這當中提到的內涵不外乎是談到行善能夠獲得安樂,而造惡是會感招痛苦的這種業的道理。那如果我們內心當中,對於這種業果的內涵生起懷疑的態度的話,就表示說你並沒有辦法對這一點生起強大的信心。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基本認知,我們想要獲得快樂或者是種種殊勝善果,它是觀待於我們所造的白業也就是善業而決定的,我們想要避免的痛苦,它也是觀待於我們所造的黑業也就是惡業來做決定的。也就是因此,「又復善思黑白業果已」,我們要如理地去思惟黑白業,也就是善惡之業、善惡因果的這種因果道理,在思惟之後,我們也應該要努力的去行善斷惡。而行善斷惡的第一步,不外乎是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透由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我們才能夠在來生免於墮入惡趣當中受苦,而投生在善趣,這是我們自己本身有能力,也應該去做到的一件事情。我們現今之所以能夠投生在善道,而遠離惡趣之苦,這是在過去生,我們曾經持守過斷十惡業的律儀而感得的一種果報,也就是因此,來生你想要要跳脫惡趣,而再次的投生在善道當中的話,第一步,也是我們有能力做到的,就是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去行十善業,而斷十惡業的律儀或者是行十善業這是建立在皈依以及業果的內涵之上,我們其實都知道說滅諦以及道諦是我們最究竟的皈依處,但是說實在的,我們的心相續當中並沒有滅諦以及道諦的功德,這都是未來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有可能會生起的,但是當下,如果你想要讓來生不墮入惡趣的話,你就必須要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而好好的行十善律儀,這是我們自己在當下有能力也必須要做到的一件事情。如果以後如理的來行持的話,來生再次投生在善趣這是不用懷疑的的一件事情。

 

又復善思黑白業果已  方能如理取捨勤修持 

瑜珈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這兩個偈頌裏面最主要強調的,是我們必須要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而行十善業道,因此呢在行十善業之後,來生我們很有可能投生在人天的善道裏,但實際上,是不是說我們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就能夠永遠脫離惡趣苦呢?這是沒有辦法的,透由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只能讓我們暫時的遠離惡趣而投生在善道當中,也就是說,如果你有辦法持戒,你就有機會投生在善道裏,但是如果你在投生善道的同時,沒有辦法再繼續的持戒,而造下種種惡業的話,那來生你還是必須要墮落。也就是因此,修學的第一步,我們至少要讓來生不墮入惡趣,因此,不墮惡趣最主要的方便,在這個地方是談到皈依並且在皈依上我們要盡心的去行十善業道。那接下來談到

 

若未獲得圓具德相身  修習勝道進程極緩慢

故應修學此之圓滿因  淨治三門所染罪惡垢

 

那之前,透由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我們有機會能夠再次獲得人身,但是如果我們在獲得人身的當下,短命、多病或者是形色醜陋,或者是種性低劣的話,想要藉此而成辦解脫以及一切徧智的圓滿佛果,這是相當困難而且不容易達成的一件事情。所以在獲得人身之上,我們希望能夠再次的成辦八種的異熟功德,也就是因此,在這句話裏面,有特別的談到「若未獲得圓具德相身」,這當中的圓具德相身,就是在獲得暇滿身上,我們希望能夠獲得八種的異熟功德。如果沒有獲得這八種的異熟功德,「修習勝道進程極緩慢」,想要藉由當下所獲得的人身,來修學殊勝的佛道,他們所呈現出來的力量,以及成長速度會顯得格外的緩慢。「故應修學此之圓滿因」,也就是因此,我們不僅僅是希望在當下能夠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也希望能夠成辦獲得這八種異熟的殊勝因緣,這八種異熟是有談到『受用圓滿』、『形色圓滿』、『種性圓滿』、『自在圓滿』等八種異熟功德,因此,這八種不同的異熟有八種不同的因緣條件,因此必須要藉由不同的因緣而成辦不同的異熟功德。也是如此,在這句話裏面有特別談到「故應修學此之圓滿因」。

 

淨除業障尤為切要者  故應恆常依圓滿四力

瑜珈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在之前我們有談到,獲得人身的同時,我們要盡可能的去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但是說實在的,我們內心當中煩惱過於熾盛,而且平時在修學佛道的當下,我們會很容易放逸我們自己本身,所以雖然我們知道要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但是由於內心當中煩惱熾盛以及過度放逸的緣故,我們還是會造下種種惡業,那萬一,我們造下惡業之後,它是否有彌補的機會呢?實際上是有辦法的,當我們造惡之後,我們必須要透由四力來做懺悔,因此呢,在這一段裏面最主要是談到了四力懺悔的內涵。說實在的,一開始我們就要盡可能的不要去造惡,一開始如果能夠不造惡的話,那想必來生是不會墮落的;但如果你不小心造惡,如果能夠好好地去懺悔的話,透由懺悔之後,來生我們也是不會墮落的。所以一開始不要造惡與造惡之後能夠如實地懺悔,而將罪惡淨除的這兩點,都能使我們來生不墮惡趣而再次地投生在善道。那這兩點最大的差別是在於哪裏呢?如果一開始我們就能夠不造作種種惡行的話,這對於我們內心當中要培養善良的心態以及在修學佛道的過程裏想要生起種種「道」以及「證」的功德是比較快速的;但如果我們造惡,而透由四力懺悔,雖然能夠將惡業淨除,但我們在內心當中想要生起善念,或者是想要生起種種「諦」「道」功德,它的時間會拉長,而且呢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在造惡當下,我們的心是趨向於惡的這一方面,雖然之後,你可能會藉由四力懺悔的力量而將它完全淨除,但是由於你之前惡念留下了這種惡行的緣故,之後,你要想生起善念,或者是想要進一步地生起「諦」「道」功德,都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不管怎麼說,要是我們不小心造惡之後,我們必須要藉除四力,也就是「破壞力」、「防護力」、「對治力」以及「依止力」這四力來做懺悔。

 

從這個內涵裏面,我們也可以再次地探討暇滿,它是相當珍貴的這個部分,就比如說,在短短的時間之內,要是我們能夠具足四力,而誠心的懺悔的話,當下我們所造的惡業,是能夠減輕甚至完全淨除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在造惡的時候,如果我們誠心想要懺悔的話,在一個月、一天、甚至於幾小時以內,透由懺悔的力量,它可能可以改變你來生的去處。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有一個人,在早上他犯下了根本墮,如果他在下午就必須要投生的話,他來生一定會投生在惡道當中受苦,但是如果他能夠在犯下根本墮的時候,透由四力馬上的懺悔,而且懺悔得力的話,那麼他下午投生,就能夠從惡道當中轉向善道。所以就是我們雖然造作種種惡業,但是如果在造業之後,能夠很誠心並且具力的來懺悔的話,懺悔的力量要是能夠提升,我們所造惡業的力量就能夠依次地盡除。叫我們不要造悪,那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在造惡之後,我們應該要馬上地懺悔,甚至在懺悔的時候,我們內心應該要覺得說有一種:我當初的惡業在懺悔之後,心情比較平靜的感覺。那如果是相當大的惡行,透由不斷誠心的懺悔,到最後它可能會有種種一些懺悔的相會呈現出來,也就是,當惡念之後,會有一些淨除惡業的形相會呈現,那我們可以透由這方式來看我們所造的惡業是否被淨除了!但是在懺悔的過程裏面,最主要我們必須要對於業果,以及懺悔的內涵生起信心,如果你是抱持著一顆懷疑的態度,抱著一顆懷疑的心來懺悔的話,說實在的,這對我們而言,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的;也是因此,在懺悔的當下,我們必須要對於過去以及當下所造的種種惡行,內心生起悔恨之意,並且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裏面,能夠盡可能的不要再次造作相同的惡業。在這之上,我們在內心必須要至誠的生起皈依以及發心,透由這三種力量,做為一股思惟空性的內涵,以及做任何的善業,它都能夠藉由善念的力量而將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淨除掉,這就如同是在天空當中,有時候會是烏雲密佈,但是如果天氣突然轉晴,天空當中的烏雲在一刹那間可能完全地消失,相同的,我們所造的惡業,就有如天空當中的烏雲,如果它碰到了種種的善緣,就能夠將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完全淨化掉,也就是因此,懺悔在我們修學佛道的過程裏,他所扮演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我們是可以透由懺悔的力量,而將過去所造的惡業完全淨除。

 

在過去有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魏生苑王(????),這個人他在一個因緣之下,殺害了自己的父親而造下了無間之罪,並且呢在犯下了這個惡行之後,他自己本身生了重病,所以他內心感到了相當的後悔,而且相當的焦慮;這時佛世尊替這個人說法的時候,這個人內心根本沒有想要聽法的這種心態,他覺得說,他已經沒有必要再聽法,因為他殺了自己的父親,來生除了惡道之外,什麼地方他都沒有辦法去,所以他那時候根本就沒有辦法仔細地去聽佛世尊講經說法。但是佛世尊為了要改變他的念頭,在當下就對他說:父母親是可以殺害的!殺害父母親是沒有關係的一件事情,那這句話在佛世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字面上佛宣說了父母親是可以殺害的這一點,而這時候當國王他聽到了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內心有了不同的轉變!而生起了一顆想要聽法的心態,而這時,佛世尊又進一步的跟他解釋說,我之前所說的所謂父母親可以殺害,這當中的父母親是以什麼樣的意思來做解釋的,那透由不斷地為他宣說佛法,而這位國王在思惟了佛法的內涵以後,在那一生就獲得了小乘阿羅漢的果位。這樣的一種公案,在過去印度時常會發生,我們也知道,過去在印度有一位惡人,他曾經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但是之後,也就是透由懺悔的力量而將惡業完全地淨化,在當下也就是在這一生,就能夠獲得了小乘阿羅漢的果,所以透由懺悔,確實是能夠懺悔惡業。

 

以上我們是為大家介紹了三士道當中下士道的法類,那接下來我們是談到了中世道的部份;在下面的這偈頌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中士道的內涵,也就是說在之前,下士道的部份時我們談到了,必須在內心生起皈依三寶的一顆心,並且思惟業果的道理,對於業果生起強大的信心,在這樣的一種信念之上,如實地去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如果能夠以這樣一種方式來持守戒律,本身脫離惡趣、投生善趣,甚至獲得人身,這都是可以肯定的一件事。但是不是來生能夠投生在善趣當中,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呢?並不是!以當下而言,我們也是投生在善道,並且能夠獲得人身,但是在獲得人身的當下,我們都知道,我們所面臨的還是種種的痛苦,甚至來生,我們還是有可能會再度的墮入惡道當中,所以現今,只能說是我們暫時地投生在善道,這是一種休息的狀態而遠離了惡趣。但是要是在當下,我們還是造種種的惡業,來生我們還是會墮入惡趣當中受苦。也就是因此,在這之上,也就是在下士道的法類之上,我們要進一步的來修學中士道的內涵。而這當中是有談到

 

若不勤思苦諦諸過患  不生真實求解脫之心 

不思集諦流轉之次第  不知斷除生死根之理 

 

應厭三有而希願出離  了達生死為何所繫縛 

瑜珈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這個偈頌如果配合著道次第當中的科判的話,在道次第當中有談到『思惟苦諦生死過患』以及『思惟集諦流轉次第』,而前面的這句話,也就是「若不勤思苦諦諸過患  不生真實求解脫之心」,最主要是談到了『思惟苦諦生死過患』的內涵。一開始,我們必須要認識苦諦,以及認識輪廻的痛苦,當我們能夠真實的認知苦諦以及輪廻的種種過患的時候,不斷地思惟,我們是能夠對於輪廻生起一顆想要遠離或者是厭離輪廻的這種心態,而進一步的在內心生起對於解脫的一種強烈希求心;相反地,如果沒有辦法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思惟苦諦或是思惟輪廻的種種過患,是沒有辦法在內心當中對於解脫生起一顆強烈的希求。

 

不思集諦流轉之次第  不知斷除生死根之理」,這兩句最主要是談到了『思惟集諦流轉次第』,我們必須要能夠認知到,透由集諦當中的因,而我們在輪廻當中不斷的流轉,而流轉的方式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在流轉呢?如果我們不了解,透由集諦的內涵,而在輪廻當中流轉次第,就沒有辦法去斷除流轉生死的根本,也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無明我執。那在這之前,我們有談到,必須要去思惟苦諦,以及輪廻的種種過患,而在內心當中,真實的認識到了不管是苦諦或是輪廻過患,而對解脫生起強烈的希求,當我們在思惟苦諦,以及輪廻的種種過患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也會生起一種強烈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它是必須要與之前思惟三惡道的苦所生起來的恐懼感劃上等號這才可以。我們一般的人,在思惟三惡道的苦,或者是想到三惡道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三惡道的苦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想像,也不想去承受三惡道的苦,所以對於三惡道的苦,我們的內心自然會有一種恐懼的感覺。但是當我們思惟苦諦,或是輪廻的苦的當下,大部份的人都沒有辦法生起這樣的一種感覺,但是實際上,不管是思惟輪廻,或者是苦諦當中的苦,都必須與思惟三惡道的苦生起相同的感受才是。如果你對於苦諦以及輪廻的苦藉由思惟之後,能夠在內心如實地生起恐懼感,你就會進一步的想要去斷除苦因,如果苦因沒有斷除,苦是絕對沒有辦法結束的,因此在斷除了苦因以前,我們必須要能夠先認識苦因,在認識了苦因之後,才有辦法去對治苦因,而完全地斷除苦因。

 

在之前我們有談到「若不勤思苦諦諸過患  不生真實求解脫之心」,這當中最主要有談到,我們必須要思惟輪廻以及苦諦的諸多過患。那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思惟輪廻以及苦諦的過患呢?在下面的偈頌當中就有談到。

 

應厭三有而希願出離」,這句話裏面最主要是有談到,在思惟苦諦以及輪廻過患的當下,我們必須要對於『三有只是輪廻』的這一切都生起強烈的出離,這句話其實是有它背後的涵義存在的,其實我們一般的人在思惟苦的時候,不外乎思惟生、老、病、死等種種的痛苦,我們都知道這種狀態,是苦的一種狀態,但是實際上,這種狀態,人以外的其他眾生,就連畜生它也能夠感覺的出來,所以當畜生遇到了強烈的痛苦時,它也會想辦法看是否能夠減輕痛苦,而完全的解決它當下所遭遇的痛苦。所以這一點,是所有的眾生都共同具有的一種能力,但是最主要的,我們在思惟輪廻的苦的時候,並不是要思惟如此粗分的苦,我們要進一步思惟的是輪廻的安樂,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跳脫、沒有辦法對於輪廻生起一種強烈的厭離心,最主要的關鍵,是我們不斷地思惟輪廻當中粗分的苦,而在內心會對於這樣的一種苦生起出離;那對於粗分的苦生起出離的同時,我們會容易貪著輪廻當中種種的安樂,如果你用這種方式來思惟苦諦,或者是思惟輪廻當中過患的話,對於我們而言,一點幫助都沒有!所以當我們遇到粗分的苦或者是強烈的生起種種痛苦,我們都覺得內心沒有辦法寧靜,甚至說你會不斷的抱怨,但是實際上我們所要思惟苦的內涵,並不是侷限在於這樣子的一個層次,我們要更進一步的去探討我們所認為的安樂,也就是輪廻當中的這一切圓滿的事物,它最後的本質也是痛苦的!由於你看到輪廻當中安樂的這一切都是有過患的,你才會想辦法在輪廻中,想要透由一種方式,而從輪廻的這種狀態中跳脫出來,這個時候你才會有可能去探討出離的可能,而不是僅僅把你思惟的範圍,侷限在生、老、病、死等粗分的痛苦上。那更進一步的,我們必須要了解,在獲得人身,或者是流轉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只有遭遇生、老、病、死以及種種痛苦,最主要的根源,是我們藉由業以及煩惱的造作而獲得的這樣的一種蘊,在這個蘊之上,它很自然的會呈現出很多的痛苦,其實最主要的關鍵,是因為業以及煩惱的造作而獲得的一種蘊,而在蘊之上會有種種的痛苦生出來。所以也就是因此,我們必須要認識,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跳脫,是因為我們內心當中的貪心所生的果,之所以在內心當中生起貪念,是因為我們貪著著世間的安樂而形成的一種痛苦,雖然我們都知道當下,我們所遭遇到的粗分的痛苦,我們都會很重視它,也都會覺得它是很嚴重的一件事情,但是事實上它並不是讓我們束縛在輪廻當中最主要的一個正因,所以眼前,雖然它們很嚴重,我們也會很在乎這些事情,但是實際上,真正讓我們沒有辦法跳脫的,並不是輪廻當中粗分的痛苦,反而是輪廻當中的安樂,由於我們沒有辦法思惟輪廻當中的安樂,及沒有辦法看到它的過患,所以很自然的對這一切會生起強烈的貪著而被於這樣的一種貪念束縛住。就像是我們在談苦諦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用『苦諦』這兩個字來詮釋輪廻當中的苦,是有它本身的內涵在這當中的,所謂的『諦』就是談到了真實,那為什麼要以這兩個字來詮釋輪廻當中的苦呢?這當中就有一個譬喻,就比如說,以一般人的手而言,如果我們拿著有刺的東西或者是拿針,去刺一般人的手的話,這個人他當下一定會有反應,但是如果我們將一根毛放在他的手上的話,一般普通的人是不會有任何的反應,甚至是完全沒有辦法察覺到。但是如果我們將這根毛放在眼睛裏面的話,我們當下馬上就會有感覺,覺得會相當的不自在。相同的,凡夫就有如同是我們的手,我們的手只有辦法感覺到粗分的苦,而沒有辦法感受到細分的痛苦;但是相反的,聖者就有如同是我們的眼一般,他不僅能夠感覺到粗分的痛苦,也能夠在這個之上,而感受到細分的痛苦;而且他感覺到細分的痛苦的那種感覺,是很強烈的。所以呢,就如同聖者他所看到的地方實際上是輪廻當中,不管是粗分的苦,或者是輪廻當中的安樂這一切皆是痛苦的本質,所以聖者他看到的這一切輪廻的面貌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對於輪廻當中的苦或者是輪廻當中的安樂,我們會安立上「苦諦」的這個名稱。最主要是希望讓我們了解到說,我們所認知的苦一般是建立在粗分的痛苦之上,但更進一步,我們必須要探討的是輪廻當中的安樂,而了知輪廻當中的安樂的背後所蘊藏的是另外一種痛苦的本質。那這一堂課我們就上到這邊。

~~ 第三講結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