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1:13:13

喇嘛網 日期:2010/06/03 21:11:21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7講)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七

CD(中)共中士道 5-4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接下來講的是十二緣起,若要認識生死如何流轉,是靠什麼而輪轉;或者生死流轉的過程,想要詳細了解,十二緣起的認知就非常重要了,就是靠十二支因緣來輪轉的。先講十二支裡面的第一支無明,也就是一切生死根本的緣故,所以稱為十二緣起裡面的第一支。

十二緣起中的第一支「無明」,所謂無明的意思,並非是遮止明叫做無明而已。什麼叫做遮止明呢?並非是明,叫做無明嗎?不是的。所謂無明的意思,是與明的顛倒者,這才叫做無明。就像我們所謂的好或不好來講,不好的意思不是說,不是好而已,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壞的意思。所以不好的意思是指壞,而不是單純沒有好,或者不是好而已,這不叫做不好,不好的意思是指壞的意思。

同樣的道理,無明的意思並不是沒有明而已,而是與明顛倒的執著,這個叫做無明。所以不是不了解實際的狀況而已,而是要顛倒的執取實際的狀況,這個是法稱論師的主張,所以法稱論師所說的十二緣起裡面的第一支無明,生死一切輪轉的根本無明,必須要與實際狀況顛倒的執取,而不是不了解實際的狀況而已,這是法稱論師所說的。可是無著論師,還有世親菩薩,無著論師兄弟,他們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無明對實際狀況無有了解,未解心這個叫做無明。但是兩者都認為,消除無明的唯一方式就是透過無我的正見。所以生死一切的根本,先對第一支無明支而作這個解釋。

有了無明之後,有了對實際狀況顛倒的執著之後,我們會作什麼呢?依由這種顛倒執著,所以我們的身語意,都有它的作用,都會產生一些動作。身語意的動作,最主要以意業為主,由意業再去引發語業和身業的。如果意被這種顛倒執著給控制所轉,那由此所造的業,就是輪迴之業了。因為它是顛倒的業,由顛倒執著所產生的業,看不清楚實際狀況而產生的業,所以就會產生痛苦了。因為它沒有搞懂實際的狀況,很多的痛苦都是來自於不了知實際狀況而產生的,所有的痛苦都是不了解實際狀況而產生的,所以由無明產生「行」。

行的意思就是會帶來痛苦和快樂,會有這種動作的緣故,而說了行;會產生快樂,會產生痛苦的緣故,而稱為行。以藏文來講就是行樂,或是行苦的緣故,稱為行,有這種的說法,以辭面上而言是這樣子的解釋的。

這種的行,這種動作會感果,可是有很多的業,是在好幾劫以前所造的業,可是感果的時候,是在好幾劫以後所感的果。中間這個銜接最主要是來自於那裡?是因為來自於意識的續流,我們的意識續流不會間斷的緣故,所以之前所造的業,就會感果,因為意識續流會一直延續下去,所以說了識。這也是為什麼會繼續輪迴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識的關係。要不然的話,如果我們人只有一生的話,那這個業我們雖然造了,可是還沒有感果之前,我們死掉,完全都沒有的話,那佛說行就沒有意思了。可是我們過去世所造的業,它不是完全的消失,它不會隨著今世的死去就完全結束,它會繼續感果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意識的續流不會間斷,所以說了識者。意識續流,無有間斷的流轉當中,所以過去所造的業會感果的,而說了第三支「識」。

所以有了無明而去造業,也就是第二支行,有了行之後必會感果,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意識的續流沒有間斷,所以絕對會有感果的一天。由造業的意識續流,無有間斷帶到後世,讓我們去感果的。這個意識續流,怎麼到後世去呢?一開始到後世的時候,會形成第四支「名色」。名就是五蘊裡面的受想行識,這四者是屬於名;名色裡面的色,就是五蘊裡面的色蘊。所以由無明去造業,帶著這個業,能力的意識續流到後世去的時候,會形成五蘊。

由形成五蘊的緣故,所以我們六處也會跟隨著產生,不只有了色受想行識,也會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所以形成第五支「六處」。

有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有了第五支六處的時候,我們又會產生什麼呢?就是第六支觸。因為有眼,所以有眼根,再加上有色聲香味觸的五欲,所以由五根接觸到五欲的時候,五境的時候,就會產生了五種的根識。所以由意根遇到了境,而產生的意識,所以又產生了觸。因為根境識,三種和合的緣故,而產生了這種的接觸,而產生了第六支「觸」者。

有了觸之後,就會產生受,感受。就是緣可愛的境,而產生了樂受,緣不可愛境而產生了苦受,緣既非可愛,也非非可愛的這種捨境,而產生了捨受。而形成了第七支「受」者。

有了受之後,會怎麼樣呢?我們自然會對快樂感受會產生不離愛,對於痛苦的感受,會產生乖離愛,就是想要遠離的這種想法,這種的貪心。對於快樂感受我們想擁有,所以叫不離愛,不想離開;對於痛苦感受我們想要排斥,想要遠離有一種乖離愛,而產生的貪欲,貪愛。但是光是受,還有觸,光是觸和受,會不會產生愛呢?不會的。還須要無明,所以有了無明,有了觸有了受之後,才會產生「愛」,那是貪心的一者。

這種愛,這種的貪欲,會增長,增長到非常強烈,足夠滋潤過去所造的業的話,那這種的貪心,我們把它稱為「取」,這是更為強烈的貪心。

在這個取的時候,它就有能力可以去滋潤過去所造的業了,當它去滋潤過去所造的業的時候,由第八支愛和第九支取,於是就會產生第十支「有」。有就是過去的業,依由被第九支取給滋潤的緣故,而形成非常強烈的力量,強烈的一種業力,這種的業我們稱為第十支有。

這種的強烈業力產生之後,我們會隨著這個強而有力的業力,再次的投生,所以產生了第十一支「生」。生的最後是什麼?當然就是老死,其中之一者。第十二支「老死」其中一者。十二支緣起,也就是講到整個生死流轉的詳細過程,現在看宗大師的本文裡面所說的。

辛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

壬一、支分差別

壬二、支分略攝

壬三、幾世圓滿

壬四、此等攝義

壬一、支分差別

181頁)十二緣起支中,初無明者,先講第一支「無明」,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

無明的意思並非只有遮止「明」而已,就像不好,並不是說沒有好,不是好叫做不好。不是這個意思,不好的意思是說壞的意思,並非是不好而已,還要更深一層的意思。同樣的無明並非只是沒有明,而是應該說,與明顛倒才說了無明。就像什麼呢?講到非親的時候,那是跟語言文化背景有關,我們講到非親的時候,並不是說不是親人而已,而是講到怨敵者,仇人的時候,而說了非親。所以非親不是說不是親人而已,而是指仇敵。同樣的非實,並不是不說實語而已,而是講假語,不是實語不一定是假語。就像瓶子和柱子來講,它並非是一種言語,所以它無所謂實語、假語,所以瓶子和柱子並非是實語,可是瓶子和柱子並非是假語。所以同樣的非實語的時候,並不是說不是實語而已,而應該說是虛誑語,所以在此宗大師就作此解釋了。

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與明正相違的意思而說無明。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此乃法稱論師所許。這以上是法稱論師所主張的內涵。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在倒執實義和蒙昧實義兩者裡面,無著論師兄弟認為是後者,就是對於實際狀況的不了解,而叫做無明。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但是當在講到破除無明的最主要對治力的時候,兩者都說是通達無我的智慧,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這無明在《集論》裡面有說到,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有兩者,由業果的顛倒執著,由否定業果的緣故,所以會讓我們造墮落於三惡道的業。由真實義愚,對於實際狀況不了解的緣故,所以我們所造的業,會墮落於生死輪轉,所以在此有說到,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業有分福業、非福業和不動業等,在此就如同上述所說的內涵。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這是業的部分。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雖然經中有說到不同的業,像是九識,六識,三識等,有不同的說法,但是大部分都說到六識。在這個當中,如果認為有阿賴耶識,就說到八識,當然會以阿賴耶識為主,可是如果不認為有阿賴耶識存在的話,就最主要是以意識為主。如不許者,則為意識。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識又可以分兩者,因位識和果位識。因位識就是造業當下的那個意識,果位識是感果的時候的這個意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也就是說由自性執著的緣故,而去累積的這種不動業,在造業的當下是因位識,之後由這種的業力讓我們投生到上界、色界的,而來結生的那個意識,是果位識。所以識又可以分,因位時候的識,和果位時候的識兩者。

接下來講第四支「名色」。(182頁)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如果投生在無色界的話,就沒有名色兩者,只有名,沒有色了。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除此以外,像是羯羅藍,在胎位的時候,嬰兒所形成的模樣,我們稱為羯羅藍,這也應該要了解到,這是名色裡面的色。只有在無色界才沒有名色兩者以外,色界以下,都是有名色兩者的。所以明白講,四支中其中之一支者,會這樣嚴謹的去做區分,因為說到其中之一者的話,就能夠遍佈三界了。

第五支「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同樣的六處來講,因為眼耳鼻舌身,這五者在無色界裡面是沒有的,唯有意者,第六處意處存在的緣故,所以我們有說六處之其中之一者。

現在看第六支,「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因為透過了根和境,還有識結合之後產生觸,觸是因為根、境、識三者,接觸的緣故,而產生觸。

由觸而產生受,所以說到了第七支,「受」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那三種感受呢?謂苦、樂、捨。有了受之後,因由無明又未斷,所以由無明而去觸受的時候,就會產生愛了,所以在此說到第八支,「愛」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如果沒有無明的話,有觸、有受,也不會生愛。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當第八支「愛」的力量,慢慢變為強烈的時候,這種的貪欲就會轉為,能夠滋潤引業的這種貪欲了,我們把這種貪欲取名為取,也就是第九支「取」者。取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那四境呢?色聲香味,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惡見係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有分四取,欲取最主要是針對欲界的眾生而說到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最主要是緣上界的眾生而說到這三取。

由「取」去滋潤這個過去所造的業,所以使得業的力量增長廣大,這種具有強大力量的業,我們把它取名為第十支「有」。現在說到,「有」者,謂昔行於識,熏業習氣,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是於因上,假立果名」的意思是,雖然在第十支「有」的時候,還沒有後世的「生有」,可是因為有了這個「有」,就等於已經決定將來一定會有「生有」了,所以把它取名為「有」的意思。也就是說,雖然他還不是總統,可是他是準總統的緣故,我們有時候把他取名為總統,但是他當下還不是總統,而是透過人民的選擇,他已經確定將來會成為總統的緣故,而先說總統。同樣的道理,第十支「有」者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後世的「生有」,可是因為有了第十支「有」者,已經決定後世會有「生有」的緣故,所以在因上取名假立果名,以果去取名為因,是這個意思。

第十一支「生」者,有了第十支「有」的話,因為後世就絕對會有「生有」,而說到第十一支「生」。「生」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有了「生」之後,會有什麼呢?「老死」其中之一者,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在此是以普遍共同的說法而講的,一般嚴格上來講,「老」是生後的第二剎那起,就是老了。死謂棄捨同分諸蘊。這以上就說到了十二因緣,十二支緣起。透過十二支緣起,我們才可以詳細了解,我們是如何輪轉於生死當中的。

壬二、支分略攝

183頁)第二、支分略攝者。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上述所說的十二支緣起,又可以歸類為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這四者。

於是在此就有人問到:上述所說的這十二支緣起,它是講兩重因果,還是一重因果?如果是一重因果的話,那就在「無明」之後「行」,行之後說到了「識」,這應該是因位的識;「因位識」之後,應該要有「愛、取、有」,之後才「果位的識」,之後才「名色、六處、觸、受、愛」等,應該要這樣講才對。所以中間不應該有「果位的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一些。你應該要在「因位識」講完之後,直接講「愛、取、有」才對,所以這不應道理,如果是一重因果的話。因為一重因果就是,以因果的前後次序,按照這一種的模式來輪轉。

如果在此所說的十二支緣起的前後次序,是按照兩重因果而說,那也不成道理,為什麼?如果是以兩重因果來講,因為每一次的因果,都必須要有「無明、行、識」,如果你說兩重因果的話,那在後面的因果就沒有「無明、行、識」了,因為你之前已經講完了。而且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在前因果當中,如果要圓滿一次因果,十二支緣起的話,要有「愛、取、有」,可是前因果裡面沒有愛取有。所以這十二支緣起,到底是依據一重因果而說,還是兩重因果而說呢?這緣起次第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

宗大師在此回答說:沒有過失的。其實所引之法,也就是「所引支」,也是由「能生支」所產生的,同樣的「所生支」,也是由「能引支」的因緣而去產生的,所以雖然在後重因果裡面,沒有直接講到「無明、行、識」。同樣的在前因果裡面,很沒有明顯的說到「愛、取、有」,實際上都已經包含在這個內涵裡面了。所以十二個緣起的前後次序,如同上述所說的,是為了兩重因果而說的。在此我們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

第二、支分略攝者。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若爾引生兩重因果,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顯兩重耶?這是一重因果呢?還是兩重因果呢?若如初者,若是一重因果的話,則已生起果位之識,乃至於受,後生愛等不應道理。因為在「因位識」之後,如果以因果前後次序,在「因位識」之後,就要產生「愛」了,所以不應道理。如果是兩重因果的話,在每一次因果當中,一定要有「無明、行、識」,可是你在後重因果裡面沒有。同樣的為了要圓滿一次的因果,你也必須要有「愛、取、有」,但是前者裡面的因果沒有啊!提出這個問題。若如第二,則後重因果中缺無明、行及因位識,前因果中缺愛、取、有。

於是宗大師回答說。答:無過。雖然沒有顯示,但是我們要知道,謂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於此立生老死故。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這樣的話,為什麼在此要說到兩重因果呢?是為了讓我們能夠了解到,「引果」的苦諦和「生果」苦諦,各有不同的原因。什麼是「引果」苦諦呢?引果苦諦就是「能引支」和「所引支」這兩者,也就是從「無明、行、識」,而說到了「名色、六處、觸、受」,這叫「引果」苦諦。「生果」苦諦,就是由「愛、取、有」,於是說到了所生支「生、老死」,這是不同的。為了能夠了解到這不同意義的緣故而說。

如何不同呢?像是能引支「無明、行、識」來講,「無明、行、識」它只是一個感果的種子,還並沒有說馬上會讓我們感果,實際上它是蘊藏著將來會感果的能力,所以由「能引支」可以讓我們知道。可是由這個感果的能力,感果的種子,要經過多久會感果呢?這個我們無從得知。可是我們要知道有了「無明、行、識」的話,我們知道將來會感果,可是沒有辦法知道多久以後會感果。所以「能引支」所帶來的「所引支」的引果苦諦的部分。

至於生果苦諦的部分,就像說如果我們今世有了能生支的「愛、取、有」的話,我們絕對感果,因為尤其有了第十支「有」支的話,因為業非常強大的緣故,所以我們絕對會感果。我們可以知道說,現世極苦,這是由生果苦諦,也就是「能生支」和「所生支」的內涵,我們可以了解的,這是理由之一。

理由之二,也就是讓我們知道說,痛苦的來源最主要來自於兩者,投生後世繼續受生的最主要兩個因緣,不只是「愛、取」去滋潤以前所造的業,而感得後世以外;還有另外一個理由就是,因為在這之前,有「無明」還有「行」還有「識」,才會使我們感得後世無有間斷的輪轉。為了能夠了解的緣故,所以十二緣起這樣的安排,有它特別的用意的,為了讓我們知道,有所謂的「能引支」還有「能生支」而去產生十二支緣起。現在可以看到宗大師的本文裡面有說到,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

答:為顯引果苦諦,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前者,於所引位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這理由一。第二又為說明果之受生有二種因,謂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說二重因果。如本地分云:「問:識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雜相,何故說為二種相耶?答:為顯苦相異故,及顯引生二差別故。」又云:「問:諸支中幾苦諦攝,及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果位。

如果我們能夠了知,宗大師在後面說到的這句話,「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果位。」的這句話的內涵,那我們就可知道為什麼十二因緣,是如此安排的奧妙。也就是說,第七支「受」,第八支「愛」,乍看之下好像是同一個緣起所形成,但是實際上它是不同緣起。為什麼呢?因為在第七支「受」,而去引發的第八支「愛」,第七支和第八支他們兩個相同的緣起的「無明、業」,還有「識」,都是不同的。

像第七支「受」,跟它相同緣起,跟它同重緣起的「無明、業」還有「識」來講,就是第七支「受」,還未形成之前,在前世依由「無明」造「業」就是第二支「行」,由「識」帶到今世,所以而感得了「生」或「名色、六處、觸、受」等,這是屬於第七支「受」,跟這個「受」相同重因緣的「無明、行」。

可是第八支「愛」,跟它相同,同一輪緣起的這個無明,就非是第七支「受」的無明了,為什麼呢?因為跟這個第八支「愛」,同一輪緣起的這個「業」,也就是第二支「行」,並非是第七支「受」同一輪的「行」。為什麼呢?因為第七支「受」的同一輪緣起的「行」已經過了;可是第八支「愛」,跟他相同、同一輪緣起的「行」,是正在要去滋潤當中,所以由「愛」和「取」去滋潤它,雖然它是不同輪緣起的,乍看之下好像是同一個緣起,實際上是不同的。

如果了解到這一點,我們會有什麼好處呢?這意味著什麼重大內涵呢?一輪的緣起,還未盡之前,其實我們已經造作無比的、無量的、更多的新的緣起,所以源源不斷,一直都在輪轉當中。以因果的前後次序來講,應該是這樣子的,「無明、行」之後「識」,「識」的時候是「因位識」;因位識之後,由「愛」和「取」去滋潤過去的「業」,而產生「有」,由「有」去帶來「生」,「生」再帶來「名色、六處」,於是「觸」和「受」,其實最後就應該是「老死」了。可是導師在「受」之後並沒有直接講「老死」,受之後卻講「愛、取、有」,這代表什麼呢?我們緣起十二支的輪轉,不是只有轉一輪而已,而是一輪還沒有轉完之前,我們就會隨著「無明」又去造更多的「業」,所以又會再一次的引發新的輪轉,又會再一次的引發新的輪轉,所以「受」之後,不是直接跳到「老死」,而是受之後,跳到了「愛」,由「愛」再去滋潤之前由「無明」所造的「業」,再去引發另一個新的緣起。所以為了能夠了解到這個內涵,所以在此十二緣起的這種安排,次第如是的安排,而說到了二重因果,有如此深奧的意趣存在著。

184頁)四相當知能引、所引。我們針對能引支,還有所引支的這個部分內涵,有四個必須去了解的。像是以所引和能引的部分來講,一、何為所引?所引什麼呢?也就是「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因為果位識是算識的一半,所以在此說到四支半,因為識有分因位識和果位識兩者。所以在此說到四支半。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二、以何而引?謂依無明之行。就是由「無明」「行」而去引發的。三、如何而引?

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第三如何而引,就是為什麼會引這個「所引之果」呢?所引支呢?是因為在因位識上有這種習氣,所以才會引發果位識,還有名色、六處、觸、受等。四、所引之義。如何引發的?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如何引發,就是遇到「愛、取」的話,自然就會滋潤這個業而產生成「有」,所以而去引發眾多的眾苦。這是能引和所引的四相。

在能生和所生的內涵上,有三相我們必須去了解。三相當知能生、所生。能生和所生的三相是那三相呢?由何而生,所以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就是以「愛」和「取」而生的。二、何為所生?所生的內涵是什麼呢?就是謂生老死。三、如何而生?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怎麼產生的呢?對於之前在意識上,所留下來的「行」的業力,來滋潤它,所以使得這個業力增長廣大,而生後世的「生」和「老死」的。緣起經釋中,以生一支為所生支,老死則為彼等過患。在《緣起經釋》裡面有說到,能生支和所生支。所生支的時候,是以生為主,並沒有說「生」還有加上了「老死」兩支,並沒有這樣說。但是「老死」這兩支,卻是說成了「生」的過患,但是以所生支來講,是以「生」為主。

由「因果愚」而去造了不善行,透過因位的意識,帶有的這種惡業的力量,所以由愛和取數數的去滋潤,讓這種業的力量增長,而感得了後世的三惡趣,於是感得生還有老死。同樣的由「真實義愚」的無明而去造業,無論是欲界的業,或者是色界和無色界的這種不動業等。在透過意識的續流,帶著這種業力,之後透過了愛和取,數數的去滋潤它,令這種業增長廣大,投生於善趣,於是而產生了生和老死。

我們可以從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裡面可以看到:由是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熏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又由愚無我真實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及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如是十二有支,復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十二緣起的性質來講,可以分成三者,煩惱性、業性還有苦性,這三者。

如龍猛菩薩云,龍樹菩薩有說到:「初八九煩惱,第一支無明,第八支愛,第九支取,這三者是屬於煩惱性。二及十為業,第二支行,第十支有,這是屬於業。餘七者是苦。」其他的七者是屬於苦性。稻稈經說十二有支攝為四因,謂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潤以愛水,遂於母胎生名色芽。

壬三、幾世圓滿

185頁)第三、幾世圓滿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也就是能引支「無明、行、識」,還有所引支「名色、六處、觸、受」這兩者,可以容許有無量劫而來間隔。像是我們在好幾劫以前,造了一個惡業,這個惡業當然是由無明所發起而去造的,所以無明、行、識,因為那時候有因位識。可是這中間一直沒有被愛、取來滋潤以前所造的業,間隔好久,之後隨著某種的因緣,好不容易去滋潤它,於是而墮入於惡道,或者是投生到善趣等,中間有隔無量劫,這是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就是,今世所造的業,今世由無明所造的業,由今世的愛取去滋潤,而後世馬上感果,沒有其他世去間隔,這種情況也是有,這是能引支和所引支的差異,中間會是幾世來圓滿的差異。

可是能生和所生,就絕對沒有間隔了。因為愛、取、有,愛和取去滋潤的那個業,中間不會間隔,而是會馬上就去感果,隨著那個業的力量增長的緣故,所以我們後世所投生的這個後世,絕對是由今世的愛取而去滋潤的業所引發的。所以中間不可能有間隔,所以在此說到:

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速者二生即能圓滿。在整個十二緣起輪轉來講,最快是兩生能夠圓滿,一生是不可能的。一生之內不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無明去造業,還有因位的識,這個業必須有愛和取去滋潤。愛和取去滋潤之後,業增長廣大,之後去投生才會產生後世的生、名色、六處,所以不可能在一世裡面圓滿十二支緣起,這是不可能的。可是最快、最快的話是兩生。兩生的情況,就是今世造業,因由無明去造業,所以無明有了,行有了,還有因位的識有了。今世所造的業,由今世的愛、取去滋潤,而去感得第十支有,所以今世成辦了五支半。後世依由業的力量,投生到後世,後世就成辦了生、名色、六處、觸、受,以及老死,還有果位的意識,這些由後世成辦,所以最快的話,是需要兩世,兩生才能夠圓滿。但是最遲的話,也不會超過三世,無論它中間間隔是多久,現在是講圓滿的時間。

圓滿的時間就像說無明、行、識,為一世。這個業就一直沒有被愛和取給滋潤,時間隔了一陣子,這是一世的部分。之後在某一世,被愛和取給滋潤的時候,而形成了有。所以無明、行、因位識,為一世;愛、取、有,為一世,所以有兩世了;由這個業力增長的緣故,所以無有間隔的這個後世,就產生了果位的識、生、名色、六處、觸、受、老死,剩下的就在這個的後世去成辦了。所以最遲不會超過三世。所以在此從宗大師的本文可以看到:速者二生即能圓滿。

如於現法新造天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那就是無明、行,還有因位識,謂無明行及因位識。臨終以前,就在這一生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並圓所生二支分故。遲久亦定不過三生,謂其能生及二所生並三能引各須一生,如果講到三世來圓滿十二支緣起的話,就是能引支,就是無明、行、還有因位識;還有能生支,就是愛取有;所生還有所引,這兩者同時間為一世,那總共就三世了。就是能引支一世,所引支一世,所生還有能生這兩者為一起算一世,所以最遲不會超過三世。

諸所引支於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雖然在能引支的愛、無明、行、還有因位識,還有其能生支的愛、取、有,中間可以會經過好多劫,或好多世,可是這中間間隔的這一切的生死,是其他的緣故,並非是他們兩個之間的緣起。我們現有是針對他們兩個之間,就是同一輪的緣起來講的話,三世就能夠圓滿。此未別算中有之壽。這中間不算中陰身。

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全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

從十二支緣起,我們可以知道說,在一輪的緣起還未盡之前,只要無明未斷的話,又會隨著新的煩惱而去感的業,由業再次去造作新的緣起輪迴,無有間斷。所以從三出生二,由三種的煩惱,也就是無明、愛、取,而去反覆的造業,這個業就是行,第二支行,還有第四支有,第四支有是靠愛和取,第二支行是由無明,所以由此而生起。在這七者的苦性裡面,我們又會去造業,又不斷的去造業,他又產生三者,就是煩惱這三者,這三者又去造業,又去形成了「行」還有第四支「有」,所以這種的輪轉,是沒有斷間的。

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此中樸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淨修其心,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透過十二支輪轉,所有還滅的次第,我們也可以了解到整個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內涵,也是有助於三士道的觀修。

此復是說,思惟惡趣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下士類。次進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中士類。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所以十二支的流轉和還滅次第的思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有了「無明」,有了第一支,絕對會有第二支,也就是「行」。有了行之後,當然意識的續流不會間斷。所以我們以前所造業的力量,沒有刻意的四力對治去懺悔破除的話,絕對會跟著我們的意識續流走下去的。而且再加上「愛」和「取」去滋潤,那絕對會感果的。感果之後,我們就要受到許多的「名色、六處、觸、受」的這些種種的苦性,在這個同時間當中,無明沒有斷的緣故,又會再次的去造業,所以只要有第一支無明,其他後後支都會有,這叫做流轉次第。

還滅次第,為了要滅老死,必須要滅除生;要滅生的話,讓我們產生「生」的主要的第十支「有」,非常強而有力的這個業,我們必須去消滅;要消滅的話,必須要去消滅「取」,因為由取去滋潤;取要消滅的話,也要消滅「愛」,因由愛所生的取。所以為了由能夠消滅後後支,我們必須要去消滅前前支,這叫做還滅次第。所以透過這種流轉和還滅,也就是這種的趣與遮的次第的思惟,來思惟十二支因緣,這是非常重要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