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10 18:11:48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之二  甘丹赤巴2010

宗喀巴大師造 甘丹赤巴尊者講授﹝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四個部分,「能夠趣入成辦自他一切義利之道,應生歡喜而入。」正文當中,故大乘為自、他一切利樂之源;是除一切衰損之藥;一切智士所行之大道;這句話它所指的意思是提到了,透由菩提心以及大乘道,它能夠讓所有的智者們趣入無上菩提之道。見、聞、念、觸亦能長養一切眾生;不管是眼見、耳聞、心念、身觸,如果能夠接觸到大乘法,尤其是菩提心的教授,都能夠對於眾生產生絕對的幫助。由行利他兼成自利,雖然大乘道最主要的精神是提到了利他,但是在成辦利他的同時,也能夠成辦自利,無所缺少具大善巧方便。能入此者,應思:「稀哉!我今所得誠為善得。」應盡士夫所有之力,趣此勝乘。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正說上士道」。如是於上士道次修心(分三)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起此心之理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之理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192頁)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八:一「大乘分為顯密二乘,然其入門唯是發心。」念云:「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為何?」什麼樣的法,它能夠稱之為是入大乘之門呢?此中,佛說波羅蜜多乘與密乘二種,除此無有其餘大乘。所謂的大乘,佛親口宣說的法當中,大乘法分為波羅蜜多乘以及密乘這兩種。除此之外,沒有其餘的法,能夠稱之為是大乘法。於此二乘任入何門,其入門者唯菩提心。所以不管是趣入波羅蜜多大乘,或者是趣入密乘,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在菩提心。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能否成為大乘人的關鍵,唯有菩提心。」如果一位補特伽羅,他具有殊勝的菩提心,縱使沒有其餘的功德,比方沒有眾多的神變、神通、證得空性等等的功德,他還是能夠稱之為是一位大乘的行者,能夠稱之為是一位菩薩。相反的,縱使這位補特伽羅能夠現證空性,跳脫輪迴,就像是聲聞以及獨覺的羅漢般,但是如果他的心續中,沒有辦法生起殊勝的菩提心,也沒有辦法進入大乘,稱之為是菩薩。所以在之前有提到,「於此二乘任入何門,其入門者唯菩提心」。它的原因是什麼呢?此於相續何時生起,縱未生起任何餘德,亦能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所謂「何時離此」指的就是,之前生起了菩提心之後,但是透由外在的違緣,而使得菩提心退失的話,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入聲聞等地,退失大乘此為眾多大乘教典所說,並以正理亦能成立。故大乘者,隨以有無此心而為進退。最後一句話它指的意思是提到說,如果有菩提心,就表示這個人他能夠進內大乘道;相反的,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話,就表示這個人,他已經退出了大乘道的行列。因而提到了,「隨以有無此心而為進退」。

第三個部分,「單靠發心就能成為佛子勝過小乘」。如果三惡趣的有情,不管是地獄、餓鬼或是畜生道的有情眾們,能夠在心續中生起菩提心,在此同時,他們也能夠稱之為是菩薩。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入行論》云:發起此心,當下即是佛子;如果能夠生起菩提心,縱使是在輪迴當中困苦的有情眾生,在此同時他也有資格稱之為是佛子,或稱之為是菩薩。《彌勒解脫經》中亦云:「善男子,譬如金剛寶石縱使破碎,然能勝過一切勝妙金飾,亦不失其金剛寶石之名,一切貧苦亦能消除;善男子,如是於一切智發起金剛寶石之心,這邊的「金剛寶石之心」,指的就是菩提心。如果能夠對於一切種智(也就是佛果),生起如同金剛寶石的這一顆菩提心,縱離殷重修習,在生起了菩提心之後,縱使沒有受菩薩戒,並且也沒有勤行六度,然能勝過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飾,亦不失其菩薩之名,一切輪迴貧苦亦能消除。」此說雖未修學菩薩妙行,然有此心便名菩薩。所以這段文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如果能夠生起菩提心,縱使沒有受菩薩戒,也沒有修學菩薩所應行的布施等六度妙行,但是光有這樣的一顆心,他就有資格可以稱之為是菩薩,並且他的種性是勝過小乘的種性。

接下來我們看到下一個部分,這個科判當中的第四個部分,「不能只有所學的法是大乘法,應使發心不流於文字。」正文當中,故法雖是大乘之法,不為滿足,重要是彼補特伽羅入大乘列。修學大乘法的人,最主要是希望自己本身透由修學大乘法之後,能夠進入大乘的行列,而不是只是自己所學的法是大乘法這樣就足夠了。又做大乘之人,全賴於菩提心,是故若於此心僅有理解,則大乘人亦與此同;能否進入大乘的關鍵,如果是在於菩提心,而我們如果對於菩提心只有表面字上面的理解的話,所謂的大乘人,也只不過是表面的大乘人罷了。此心若具德相,則大乘人亦成清淨,如果菩提心它的各種的條件都具備了,它是具量的菩提心,則大乘人亦成清淨,這樣的一位補特伽羅,他就能夠稱之為是一位清淨的大乘行者。是故於此應當勤修

第五個部分,「菩提心能生佛果,如同種子。」《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如一切佛法之種。」於此須獲定解,故應闡釋

第六個部分,「單就能生佛果而言,菩提心比空正見等更為重要。」談到了這個部分,我們先探討,所謂的菩提可以分為三種,依次是聲聞的菩提,獨覺的菩提以及大乘的菩提。空正見能夠稱之為是,這三種菩提的共因。也就是獲得任何的一種菩提,在獲得之前,都必須要生起空正見。但是菩提心它是大乘菩提的不共因,也就是唯有生起菩提心,才有辦法獲得大乘的菩提。所以單就能夠成就佛果而言,菩提心比空正見更為重要。正文,水分、肥料、溫度及土壤等,若與稻種聚合,即是稻苗之因;與麥、豆等種子聚合,則成彼苗之因,是故彼等皆是共因。這當中的「彼等」指的是水份、肥料、土壤以及溫度,這些都是稻苗、麥苗、豆苗的共因。青稞種子任遇何緣,亦不能成稻等苗因,故是青稞苗之不共因也;而青稞的種子縱使遇到其他的因緣,它也沒有辦法成為是稻苗的因,所以青稞它是青稞苗的不共因。由此所攝水、肥等物,亦皆能成青稞苗因。而與青稞的種子聚合之後,而產生的力量,這時候與青稞的種子聚合的水份、肥料、溫度以及土壤等外緣,它也能夠稱之為是青稞苗的因,但是它並不是不共因,它是共因。

相同的道理,如是無上菩提之心,是佛苗因中如種子之不共因;菩提心它是成就佛果的因當中,如同種子的不共因。證空性慧,如水、肥等,是三種菩提之共因。故《寶性論》亦云:「勝解大乘為種子,這當中的「勝解大乘」也就是對於大乘的佛果,生起強烈希求的菩提心,為成就佛果的種子。「慧」就是指證得空性的智慧,慧是能生佛法母。」它是母親。此說勝解大乘如父之種,證無我慧如同慈母。譬如父是藏人,必定不生漢、蒙等子,是故父是決定其子種姓之因;母是藏人,則能生各種子,故成共同之因

第七個部分,「大小二乘不以正見來作區分,而是以菩提心等行持來作分辨。」我們在分辨大乘以及小乘,這兩者最主要的差別時,我們並不是以見的角度來區分大小乘,而是以行的角度來作分辨的。在正文當中有提到,龍樹菩薩亦云:「諸佛與獨覺,諸聲聞定依,解脫道唯汝,定無有其餘。」不管是佛、獨覺、聲聞,如果想要成就自己所追求的菩提,都必定要依靠著解脫道,也就是證得無我的智慧,「定無有其餘」除此之外,沒有其餘的方式能夠獲得菩提。此讚般若波羅蜜多,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稱讚的對象,也是證得無我的智慧(也就是般若)。聲聞、獨覺亦須依此,是故亦說般若為母,不僅是大乘的行者,小乘的行者,聲聞、獨覺在成就菩提前,也都必須要依止般若,因此般若的智慧是成就三乘果的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以證空性慧,不能辨別大乘、小乘,而以菩提心及廣大行作分辨。《寶鬘論》云:「諸聲聞乘中,未說菩薩願,行儀及迴向,何能成菩薩?」在小乘的經論當中,並沒有提到,菩薩願或者是菩薩的行儀,以及菩薩在行善之後,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作迴向的內容。「何能成菩薩」,既然在小乘的經論當中,並沒有提到這些內涵的話,透由修學小乘法,怎麼能夠成為菩薩呢?此說不以見分,而以行分。所以這段當中最主要的內容,是提到了大小乘並不是以「見」來作區分的,而是以「菩提心」等行持來作分辨。

接下來第八個部分,「不應不主修菩提心,而修其他微細的支分。」如是證空性慧,尚不能成大乘不共之道,況諸餘道?證得空性的智慧,如此殊勝的道都沒有辦法成為大乘的不共之道的話,那更何況是其他的神變、神通等等的諸道。是故,須以菩提心為教授核心而作修習。對於這一點,大師也有特別的提到,菩提心是一切大乘法的根基,藉由菩提心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快速的累積福德以及智慧兩種資糧。所以對於一位想要修學大乘法的行者,如果了解這一點的話,就應該以修持菩提心作為整個修學教授的核心。而至於菩提心以外的其他法類,有一些是修學菩提心的前行,有一些是修學菩提心的支分。所以對我們來說,如果我們想要修學的是大乘法,這時候我們就不應該以觀修本尊,念誦儀軌,或者是持咒作為我們修學的核心。一個大乘行者最主要修學的內涵,是應該要修學菩提心,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任何的時間,行住坐臥任何的威儀下,我們都應要思惟菩提心的內涵。

 己二、如何發起此心之理(分三)

                   庚一、修習菩提心之次第(分二)

                            辛一、依阿底峽尊者所傳七因果教授而修

辛二、依寂天菩薩之論著所示而修

庚二、發起之量

庚三、由儀軌而受持之理

辛一、依阿底峽尊者所傳七因果教授而修(195頁)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簡略說明」,二「詳細說明」。首先第一個部分,「簡略說明。」七種因果:正等覺從菩提心生;彼心又從增上意樂;增上意樂從悲;悲從慈心;慈從報恩;報恩從念恩;念恩從知母生,是為七種。在這個部分簡略的說明,七因果教授當中的「七」,指的是什麼?並且這當中,之所以是有因果的關聯性是提到了,後後如果要生起,必須要依賴前前的因,所以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如果以生起次第來作介紹的話,一開始提到的是知母,之後是念恩、報恩、悅意慈、悲心、增上意樂,以及最後的菩提心。所以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的果。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詳細說明」。

此中分二:

壬一、於其次第生起定解(分二)

                                      癸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分三)

子一、初重要

子二、中重要

子三、後重要

癸二、諸餘因果為其因、果之理

壬二、依次正修

 子一、初重要(196頁)

第一個部分,「於其次第生起定解」,分二。首先在「於其次第生起定解」的這個科判當中,它最主要要介紹的是,我們必須要對於七因果的教授,生起強烈的定解。也就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為什麼在菩提心之前,要先生起增上意樂?而什麼樣的因,它能夠成為是生起增上意樂的因緣?這時候提到了悲。而在悲之前,悅意慈它的本質是什麼樣的一種心?而它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生起?這時候我們必須要能夠如實的了解。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於其次第生起定解」。而這個部分當中的內容分二: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諸餘因果為其因、果之理」。

大師在科判當中有特別的強調,「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平常我們在介紹七因果這個教授的時候,通常大部分的人,都會以「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的果」來介紹七因果的教授。但是實際上七因果的教授,它並不是只有這樣的一個內涵,這從大師所造的科判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所謂的七因果教授裡面最主要的關鍵,提到的是「大悲」。所以一開始提到了「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我們必須要了解,在七因果教授當中的大悲心,它是大乘道的根本。「諸餘因果」而大悲心以外的其餘因果法則,「為其因、果之理」大悲心外的其餘因果法類,是大悲心的因,以及大悲心的果,要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了解所謂七因果的教授。並不是只是單指「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的果」。而是在七因果的教授當中,最主要的根本(大乘的根本)是提到了大悲,而其餘的因果(法類)是大悲的因,以及大悲的果,要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理解。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整個七因果教授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提到了大悲心,而其餘的因果法類,則是大悲心的因,以及大悲心的果,要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認識七因果的教授。對於這一點,這一世的達賴喇嘛法王,也一再的在講經的過程中有提到,「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這樣的一個名詞,在講述菩提心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是以「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這樣的一種名相,來為各位介紹菩提心的內涵。所以從這個當中就可以知道,能否生起菩提心的真正關鍵,其實就是在於「慈悲之心」。

因而第一個科判當中,「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這個部分分三:一「初重要」,二「中重要」,三「後重要」。第一個部分「初重要」,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三:一「擔負眾生之擔,有賴悲心。」若由大悲策發其心,為救拔一切有情出輪迴故,定發誓願;倘若悲心微弱不能如是。如果我們想要救拔一切的有情眾生跳脫轉迴,這時候,我們的內心必須要生起堅固的大悲心。透由大悲心的策發,我們才有這種擔當的勇氣,是故擔負救度一切眾生之擔,全賴於此;因此如果想要肩負救度一切眾生的重擔,就有賴於悲心。若不擔負此擔,便不能入大乘列故,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一肩挑起救度一切有情眾生的重擔,這時候就沒有辦法生起增上意樂,沒有辦法生起增上意樂,就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也就沒辦法進入大乘之列。大悲於初是為重要。所以這當中有特別的強調,擔負救度眾生的重擔,這樣的發心,其實就等於是七因果教授當中的增上意樂。增上意樂跟悲心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就有如同是煙跟火的關係。要生起煙,必須要有前因的火,如果沒有火,就不會有煙。相同的道理在生起增上意樂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生起悲心,才有辦法生起想要救度一切有情的增上意樂。所以這個部分,是以正理來證成悲心它的重要性。

接下來以經教來證成悲心的重要性,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部分,「是一切大乘道的前行」,也就是「悲」它是一切大乘道的前行。《無盡慧經》中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是何以故?是前行故。大德舍利弗!譬如氣息內外出入,乃是人命根之先決;如是諸菩薩之大悲,是正修大乘之前行。」就有如同是「人」如果要活命的話,他的先決條件是什麼呢?是這個人,他必須要有呼吸的這種能力。相同的,對於一位修學大乘法的菩薩而言,在修學大乘法之前,最主要的前行工作,就是在心中生起堅固的「悲心」。這是第二個部分。

第三個部分,「由悲能夠發起菩薩行」。《伽耶經》云:「文殊!諸菩薩行,由何發起?何為依處?文殊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

子二、中重要(197頁)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中重要」。在之前我們有介紹到,如果想要進入大乘修學大乘法,一開始生起堅固的悲心,是相當重要的。第二個部分「中重要」,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若不一再修習悲心則會墮入小乘」。雖然在一起開始的時候,生起悲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生起悲心之後,如果沒有辦法一再的修習悲心的話,還是有墮入小乘的可能性。正文當中提到,如是雖曾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劣;學處亦極難行、量無邊際;尚須歷時無量,見已心生畏怯,其後退墮小乘。雖然在一開始能夠發起悲心,而且準備要進入了大乘的行列,「然因有情數量眾多」但是看到了所要利益的有情他的數量是無邊的,而且他們的行為是相當的惡劣,「學處亦極難行」所要修學的菩薩行它是非常難行的,並且它所要修學的量是沒有邊際的。「尚須歷時無量」並且修學的時間是非常長遠的時間,所以對於一個悲心不堅固的人而言,當他看到了這一點的時候,他的內心會感到害怕、恐懼,「其後退墮小乘」。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對於利他無有厭倦,易於圓滿一切資糧。」如果能夠生起堅固的悲心,這時候對於利他,我們的內心就不會感到厭倦,並且藉由悲心的力量能夠容易圓滿一切的資糧。正文當中,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串習漸令增長,並不是只發起一次的大悲心這樣就足夠了,我們應該花很長的時間,讓心中的悲心能夠漸次的增長。不顧自身苦樂,於利他事毫無厭倦,故易圓滿一切資糧。

子三、後重要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正說後重要」,二「教誡應以菩提心作為教授的核心」。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正說後重要」,這個部分的內容分二:一「在正文當中」。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亦不如同小乘住於寂滅,而於盡虛空前,利益眾生,亦是大悲之力。若無此者同聲聞故。佛透由長時間修學六度,累積了福智兩種的資糧之後,最後獲得圓滿的果位時,之所以不會如同小乘的行者,沈浸在定的樂受當中,而會在盡虛空前利益一切的有情,最主要的關鍵也是在於大悲心的力量,「亦是大悲之力」如果沒有大悲心作為攝持的話,這時候佛縱使成就了圓滿的佛果,也會如同像聲聞的羅漢般,沈浸在定的樂受裡面。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外在的三個譬喻,都是比喻悲心。」這一點在月稱論師所造的《入中論》的「皈敬頌」當中,有提到「禮讚大悲」的這個偈頌,在這個偈頌裡面最主要強調的是,「悲」在初時有如同種子般的重要,在中時如同水分重要,在最後的時候如同果實成熟般重要。因而在正文當中提到,譬如莊稼初以種子、中以水分、後以成熟為最重要;如是於佛勝果,初、中、後三,大悲亦為重要,此乃具德月稱所說。以外在的譬喻而言,種子在最初的時候扮演著最重要的角度,但是雖然它在初時是重要的,但在之後的中時以及最後的後時,它所扮演的角度色不是如此的重要。相同的水分以及成熟,是在自己本身的這個階段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其餘的兩個階段,它的重要性就沒有辦法跟自己所處的這個階段相提並論。雖然外在的三個譬喻,是在三個不同的時間點,呈現出它的重要性。但是它們所譬喻的對象,也就是「悲」,卻是在初中後三時,都是重要的。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如是於佛勝果」,如果想要成就佛陀圓滿的果位,悲心它在「初、中、後」三時都是重要的。它在最初有如同種子般的重要,在中間的時候有如水分般的重要,在最後有如同果實成熟般的重要。對於這一點,是在月稱論師所造的《入中論》的「皈敬頌」當中,有詳細的說明到。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