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4:23:05
尊貴達賴喇嘛尊者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炬論釋(第1講)2012年

達賴喇嘛尊者

(一)2012年10月1日 上午 北印度達蘭薩拉 大乘法苑

如果你們之前有來過的話,請舉手!之前沒有來過的話,請舉手!大部分是沒有來過了,肯定是!

之後我們用中文來唸誦《心經》,《心經》完之後,我們一起用中文唱誦:「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這四句的偈頌文。你們在唱誦的時候,可以了解到詞義所要表達的內涵,記住詞義所要表達的內涵之後,再一起唱誦,這樣才會更有效果。因為這句偈頌文,它代表的涵義非常的深遠,所以是非常有加持力的偈頌文,我覺得這是很不錯的一個開始,它包含了大小乘所有的內義。

今天最主要要講授的對象,就是來自於台灣的這些信眾們,為你們傳授《菩提道炬論》。剛剛我們有討論到,在《菩提道炬論》的教授之後,如果能夠獲得開許灌頂、或者開許加持的話,可能會更為殊勝,曾經有這樣的提議。通常我的作法是先談佛法的內要、結構,透過這樣的介紹,讓你們知道什麼叫做佛法,之後我們再正式進行這部論典的解釋。“

在談到說法前的內容的時候,想先跟你們聊到我的想法,無論在哪裡、或遇到誰,我都會說「我們同樣都是人,我們都是相同的人」,我會把這個概念傳遞給他們。在這世界上無論是六十億人口、或者七十億人口,我們同樣都是人,所以屬於人的層次上是沒有差別的。當然人與畜生(或者動物)不同的特質,是在於人有不可思議的智慧、判斷是非的能力,這是我們人與畜生(或動物)不同的特質、或特徵。但是就屬於人的層次、或層面來講的話,七十億人口都是一樣,「生」的時候也差不多的生法,生相差不多;「死」的時候,死相也都差不多。當然像是一些官員、或者是上師,他們生相的時候應該是差不多,在少數的情況下,可能死相會有一點不一樣,這是特例,但是基本上來講都是差不多的。總言之,我們都是人,在這個層次上沒有任何的區別;我們同樣的都有離苦得樂的想法,在這點上沒有差別;我們同樣的都有七情六慾,都有貪、都有瞋、都有癡,這一點來講沒有差別;我們同樣的都有潛能,也有能力去愛、或者被愛,具有慈心、悲心,以擁有這種能力的層面也沒有差別。

這種層次叫做第一層次,最原始的一個層次。人和畜生(或者是動物)的相通點,如同剛才所說的,就是所謂的離苦得樂;人與畜生(或者動物)的不同點,就在於人他擁有這種非常明確的、或者強而有力的判斷是非的能力。還有另外一種共通點,人還有畜生(或者是動物)相同的特質,就是透過了生理上的感受,而產生了所謂的快樂和痛苦,在這個層次上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無論是人、或者是動物,都會藉由五根而帶來五受,這五受有可能是快樂的、或者是痛苦的。所以透過了眼根,我們看到了色法,透過漂亮或美麗的色法,而產生了快樂的感受;或是透過了耳根,聽到了美麗的聲音,透過美麗的聲音而獲得了快樂的感受,所以在這個層次上也是一樣的。

可是人有一個不同點,因為人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他看的不是暫時的,而是看得更遠。因為人具有其他動物沒有的這種智慧,所以人可以看得更遠,從此而獲得什麼樣的結論呢?人所想要的會更多、人懷疑的可能也會更多,因為他所想的不是暫時的、他可以想更遠的關係,所以產生更多的希望、或更多的期望、以及更多的憂慮,這也是隨之而來的。在這個情況下,人們所擁有的痛苦和快樂的感受,絕非像是動物所擁有的快樂和痛苦那麼的單純。因為人具有這種智慧、具有這種期望、還有憂慮,所以由這種期望和憂慮所帶來的另外一種感受層次,這是動物不會擁有的。

動物牠們可以透過五根去享受五境,(在此稱為五欲功德,有五欲:色聲香味觸),而獲得了這種感受,動物牠們會為此而感到滿足,牠們不會想要更多,因為牠們不會想得更遠。我們人並不是不要這些,我們要的!我們身體要健康,我們要這些五欲,所以我們才稱為五欲功德,不是說不要!只是因為我們人要的痛苦和快樂,不是像動物那麼的單純,僅存於生理上所產生的層次而已;因為他有更深層次的,是心理上的痛苦和快樂的感受,所以這方面我們絕對不能忽略,我要強調的是這一點。

透過我們的經驗,當內心裡面充滿了焦慮,無論身體的情況是再怎麼的舒適,也沒有辦法克服內心的憂慮,身體的舒適沒有辦法帶來內心的安樂;可是相反的,當內心裡面決定一件事情值得我去做,哪怕再辛勞我也願意去做、我也歡喜去做的時候,身體遇到怎麼樣的困難也不會感到辛勞,因為我覺得這件事是值得的。所以從這種經驗我們可以知道,心裡的痛苦和快樂的層次,其力量遠大過於身體感受所帶來的痛苦和快樂層次上的力量。換句話說,身體痛苦可是心裡快樂的話,也是快樂的;相反的,心裡是痛苦的,身體再怎麼快樂,你還是痛苦的。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心的力量遠大過於身。“

我平常有這樣做解釋,大約在三、四千年前,有所謂的宗教信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候人們內心空虛,需要尋求心靈上的依靠、或者心靈上的依賴,所以他們相信有看不到的神、或者是造物主、或者是他皈依的對象,透過這種皈依、透過這種依靠、依賴,來解除內心的憂慮。但是在兩百年前,因為科學的發展、還有科技等等的研究,人們可以透過了科技、或者透過一些機器、現有的這些工具,來解決身體上很多不足的問題,所以讓我們在暫時利益的領域上,獲得很大的滿足。所以使得人們忽略了,過去三、四千年前留下來的文化精髓,反而重視了現有科技的發展,因為它可以幫我們解決暫時的問題。

之前我去比哈省這個城市,主要的首都叫潘那的這個地方,因為他們有一個佛教寺院要開幕,在當時,地方首長就先獻上開幕詞,他說到:「願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加持,使比哈省能夠更興隆」,於是接下來就輪到我說話了,我就說:「如果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加持,能夠讓比哈省興隆的話,應該興隆了才對,但是現在還不興隆!所以比哈省的經濟發展,是要透過地方首長的努力,再搭配著佛陀的加持,才能夠真正有所發展。」在二十世紀末的時候,無論是經濟上、或者是物質的生活水準上,都是非常優渥的,可是人們發現了這種優渥的物質生活,沒有辦法解決內心的痛苦。當金錢沒有辦法取代內心快樂的時候,內心的快樂從哪裡來?內心的問題要怎麼解決呢?於是人們慢慢的朝著內在的世界來探索,他們覺得心的問題,唯有從心才有辦法去解決。

在這個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醫學、或是腦細胞研究的這些專家們,他們雖然是透過腦細胞來解釋什麼叫做心,但是在最新的研究裡面,他們發現到,好像隱隱約約(也不能完全說是、也不能完全否定的情況下),他們有說到第三者的力量。什麼叫做第三者的力量呢?透過了心的冥想、或者心的訓練,會使腦部的細胞產生變化,如果真的透過了冥想的訓練,會影響到腦細胞、會讓腦細胞產生變化的話,這是不是要透過第三者的影響力、或者第三者的力量、或者第三者的因素呢?他們現在是保持一種懷疑的態度,但是至少是處於這種階段。總言之,我要強調的是,他們發現到內在世界的重要性,因為他們知道內在世界的痛苦和快樂,並不等於外在、或者是物質上的痛苦和快樂,所以內在世界的苦樂感受,必須要從內在世界裡面去探索,我們可以陸陸續續的看到這方面的好奇心和興趣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二十世紀,我們可以發現到,無論是科技或者是科學,它的進展速度之快,但是這不代表它給人類帶來的,完全是正面的影響;也更因為科技或者是科學的發展,人們創造了大毀滅性的武器,無論是核彈或原子彈。在過去的社會裡面,兩國之間的戰爭,是手持著刀劍直接砍下去的,再怎麼傷害就是一對一的,不會按一個按扭,一個核彈飛過去,就瞬間毀滅好幾百萬人的性命,不會的!可是就是因為科技、也是因為科學,人們的貪瞋去使喚了科技,換句話說應用了科技的工具,作為貪瞋的結果。所以光是科技或科學本身並不會有正面的效果,是這個背後、它幕後的動機是什麼?這才是最主要的。

所以不只是我這麼講,有一些專家他們透過了研究發現到,二十世紀因為科技和科學的發展,人類們創造了大毀滅性的武器,讓更多人產生畏懼。我們做過統計,在二十世紀的時候,大約死亡人數有二億人,就在二十世紀的時候,因為戰爭而死亡的人數;也是因為如此,二十世紀我們可以把它稱為血腥的世紀。所以 從歷史的教訓,我們可以學習到,光是科技和科學,它沒有辦法帶來世界的和平和安樂,這沒有直接關係的;世界的和平和安樂,是跟內心的、內在的價值有直接的聯繫。要如何產生互相的信賴?要如何產生互相的關懷?這才是讓世界帶來真正和平最主要的起源,這個並不是透過科技或科學的影響就可以成辦的。所以在這世界七十億人口,必須都要有一個共同的想法,我們都是擁有在第一層面的,也就是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想要離苦得樂,在這個點上我們沒有任何的差異,這個觀念我們必須要普及化,讓大家都得到這個訊息。

我之前去夏威夷的時候,當地的人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他就說到了:「你們身上流的血,就是我身上流的血;你們體內的骨髓,就是我體內的骨髓」,是不是以此類推就變成:「你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如果七十億的人,都是朝著共同的痛苦、或者是共同的快樂,而去努力、而去離苦得樂的話,就沒有所謂不和的危險,沒有任何的空間可以讓人類不和,永遠都是安和的、和睦相處的,這才是讓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因素。我再強調一次,光是透過科學或者是機器,甚至於財經或者是經濟等等,這沒有辦法跟世界的和平劃上等號的,世界的和平最主要是來自於內心、或者一種共識的認知。“

在人類的社會裡面,我們可以知道人類有善良的天性,那就是需要愛,我們要愛他人、也需要被愛。這不代表人類所有的天性都是正面的,像是貪、瞋是屬於負面的一種,也算是人類的天性之一,所以人的心靈世界是非常複雜的,它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這個有點像是在研究物理的時候,可以透過物理的研究、或者是學習,知道哪一種物質對身體有害,要盡量的避免這方面的物質;或者哪一些物質對身體有益,可以多多的去飲用它、或者服用它等等。同樣的道理,對外在的物質,我們都要努力去學習,了解何謂有益、何謂有害的話,更何況是內在的世界呢?我們必須要去認知,內在世界的哪一些的想法,會帶來正面的、或者積極的影響;哪一些的想法會帶來負面的,或者是傷害、消極的影響。

像貪瞋就是非常直接了當的,我們可以知道,誰生起了貪、誰生起了瞋,有強烈貪瞋產生的時候,這個人本來是很寧靜的、很溫順的,他馬上瞬間就待不住了,會有這種感覺。像貓和狗,牠平常很溫順,可是強烈貪瞋產生的時候,東跑跑、西跑跑,東跑跑、西跑跑,牠就是停不下來。有時候聰明的貓或者是狗,還會看主人的臉色,主人生氣的時候,牠就不會靠近主人的,所以連貓狗都會知道,今天主人有貪心、或者今天主人有瞋心了。總言之,如同透過外在物質的學習,知道哪一種的物質對我們有利、對我們有害,我們如實的取捨般,同樣的,透過內在心靈的認知或者是學習,來知道哪一種心態是我們要的,哪一種心態是我們不要的,而來進行如是的取捨。

我覺得對於認知內在世界的學習,這是必要的、這是很重要的,這個跟宗教學習沒有關係。如果我們把內在好壞的認知,列為是一種宗教的學習的話,這是錯誤的,那我們範圍就大大的縮小,這不是我們要的。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個內在世界的好壞差別,是為了快樂啊!因此,我們必須要遠離宗教的小小範圍,應該把這個範圍給擴大,讓它普及於整個教育系統。讓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果要快樂的話就必須得認知,內在的想法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我們必須要透過正當教育的受訓、或者正當的教育系統,來給新一代的、或者現有的學生們,讓他們認知內心的重要性。但是到目前為止,全球比較普及化的教育系統、或教育制度,都是偏在於比較現實面的、或者是物質面的,很少去強調內在的世界。所以我一直在強調一種道德觀念,那就是非宗教性的道德行為、或非宗教性的道德觀念。也就是說,我們要強調這個道德觀念的理由,不是寄予宗教的信仰,而是很單純的因為我要快樂,所以我必須要認知內在世界的好與壞的這種想法,進而去取捨,所以這種非宗教性的道德觀念,我們要努力的讓它普及化。

我最近也寫了一本書叫《超越宗教》,裡面就談到一個觀念就是說,非宗教信仰的道德觀念,必須要搭配著非宗教性的教育制度一起並行。所以我覺得「非宗教性的」,我們談到道德的時候,不要把宗教的因素加進來,應該讓它非宗教化、或非宗教信仰化,這樣讓它普及於全球、普及於全人類,我覺得這才是重點。很簡單的一個理由,我們要的是快樂、我們要今生的快樂,要快樂的話就要有道德,唯有透過道德的觀念和行為,才有辦法讓我們真正的快樂。以上這個部分是屬於第一層次的。“

我們現在談到,所謂善和惡的區別是什麼呢?善惡的區別,跟宗教信仰所定義的善惡是沒有關係的,宗教信仰所定義的善惡,不是我現在在此要詮釋的善惡,我在此要詮釋的善惡定義是什麼呢?因為我們要離苦得樂,什麼東西對我們快樂有幫助,這個叫做善;什麼樣的行為、或者什麼樣的因素,對我們的痛苦有幫助、或者會造成我們痛苦,這個叫做惡。是在跟自己的離苦得樂有關的情況下,來定義「善、惡」這兩個字的。

透過科學家的研究,曾經有提到這種觀念,無論是誰,平常擁有畏懼、或者很容易生氣的人,這個人身體的免疫系統通常是比較差的;如果這個人平常不容易生氣、或者他刻意壓抑自己,比較不容易生氣、比較平靜,而且比較不會有畏懼,這個人通常免疫系統是比較好的,他們有作這樣的研究。我最近讀了一個有關科學的文獻,這個文獻上面曾經有說到這麼一句話:「誰說的謊最多,他的內心壓力就最大」,我想這個應該也算是符合邏輯,因為就只有自己知道在撒謊,所以很擔心這個撒謊、這個謊言什麼時候會被戳破,很擔心會被戳破的那一天,所以他內心一直有壓力,所以「誰撒的謊最多,誰內心的壓力就最大」。

這個跟宗教信仰的介紹是完全沒有關係的,跟宗教信仰的角度、或者詮釋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很單純的,這是科學家他們研究出來的結論、報告。所以連科學家們也知道,人要正直、不要撒謊,它不是來自於教父所說的、也不是來自於出家人所說,它就是很單純的,由科學家研究出來的,跟我們身體有直接影響的緣故,所以作出這個結論。確實!如果時常保持疑惑、時常撒謊的話,怎麼可能會擁有真心的朋友呢?不可能的!到處撒謊的人,有誰敢跟他在一起,有誰敢跟他作知心的朋友?沒有辦法!連自己的家人都不相信自己了,都被自己家人所唾棄了,更何況是其他的人?所以一直撒謊的人,最後會變成一個人、很孤單的一個人,這種孤獨會帶來沮喪的感受。“

至於這本《超越宗教》的書名,這個不是我取的,這是出版社取的。「超越」,好像意味著比宗教還要來得更加高深的感覺,不是這個意思,其實就是與宗教無關的情況下,要保持的一種道德觀念,應該是這麼說。這個剛剛好就是非宗教性的道德觀念,就是最基本的、或者是第一層次的這種道德觀念,正是所有宗教在詮釋道德觀念的基礎,他們就是用這樣的基礎、或者在這個概念下,再以自己的宗教教義來作更深一層的詮釋。換句話說,第一層面或第一層次的道德觀念,間接的幫助所有的宗教,因為更奠定了他們的基礎。所以大力的去傳播這種概念,其實對整個宗教的道德觀念是有幫助的。

我剛剛忘了翻譯了一點,現在突然想到,對不起!這種非宗教性的道德觀念,像在場有八百個台灣人(八百個華人),由這八百個華人傳授給你們的親朋好友,讓他們知道,這種非宗教性的道德觀念有多麼的重要,讓他們去接受、讓他們去認可。由八百個人傳到八千人,由八千人傳到八萬人,這樣才有辦法影響到自己的家庭,更能夠影響到整個社會、還有自己的國家,這樣才有辦法真正帶來社會和國家之間的和平。不只是在場的華人、還有在場西方的朋友,我也希望你們能夠跟大家一起傳授或傳遞這個訊息。“

以悲愍心為根本,能夠普及化的這種道德觀念,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堅持,否則很容易隨著自己的宗教信仰,而產生強烈的執著,這樣的話,就會產生宗教之間的突衝,這是相當不好的一件事情。在阿根廷有一個科學的會議,在這個會議場上有一位科學家,他是量子力學專業的一位科學家。他曾經說到:「雖然我研究的專業是量子力學,可是我不會因量子力學而產生執著、或者是偏執」,我覺得他用「偏執」這個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像我身為佛教徒,如果我對佛教產生了強烈的貪著,變成了偏執的話,那我就不客觀了。在不客觀的情況下,很容易去毀謗其他的宗教,這就是為什麼宗教之間會有衝突的原因吧!所以不能忘掉、或者不能忽略原本的初衷,也就是第一層次的道德觀念,這個必須要保持的。

各派的宗教信仰,為了加強第一層面的道德觀念,各各宗教才對他們的教義作更多、更深一層的詮釋,所以基本上我們都是同一個起跑點,為什麼要互相的爭執?沒有意義的。所以,哪怕我是佛教徒,也不應該對佛教的教義產生偏執、或者產生執著,這樣才能永遠保持客觀的態度去看待所有的事情。客觀的態度,像《四百論》裡面就說到了:「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這句話也說到了正直性的重要、或者客觀態度的重要。否則的話,如果我們忘掉了原本初衷的好意,過分的偏執在意自己的宗教信仰,而產生衝突的話,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不小心的話,外表有宗教信仰的外形、或者服裝,看起來好像是在傳播道德觀念,實際上是偽裝的。因為他內心裡面已經失去了原本的道德信念,沒有把原則把握住,所以他所傳授的道德觀念,只是嘴巴形式上的道德觀念,不就是偽裝了嗎?

以我個人來講的話,現在我在這個法座上,高高在上的一個法座上,你們對我又非常的恭敬,如果這時候我忘掉了原本的原則、或者是自己的信仰,忘掉了道德的信仰和原則的話,心裡想:「我真的很厲害了,我怎麼……等等的話」,我就變成世間八法的奴隸了,這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非宗教性的道德觀念,這是人類最原始的、最初衷的、必要有的一種道德的理念,這是永遠不應該被遺棄的;在這種基礎之下,再來用自己的宗教教義,去作更深一層的詮釋,這樣才有辦法使自己的教義讓它增長、增上。我把它稱為人類的價值、或者普世的價值,也就是我剛剛所談到的第一層面的、或者最初的這種道德觀念。現在我們跟德里大學有作這方面的努力,我們有設計一些課程,有效率的把它編排於課程當中,讓大家都能夠接受到普世價值的重要性,這個跟宗教信仰是沒有關係的,或者跟宗教信仰的詮釋也是沒有關係的。“

精深到第二層次或第二階段了,那不只是外在的物質,更重要的我們要專注在內心。如同剛剛所說的,我們談到第一層面,現在我們要談到第二層面的意思就是說,寄予上述所說的基礎下,透過個別的宗教信仰,來認知有什麼需要再詮釋的、或者有什麼地方可以被補充的,這是我們接下來要談到的內容,我們把它歸類於第二層次、或第二階段。

在介紹第二個階段、或第二層面的時候,可以把它分成兩大類:有一些的宗教信仰,它是沒有宗教教義,這部分的宗教信仰我們就不談了,因為它沒有教義所以沒有什麼可談。在有教義的宗教信仰裡面,可以分成兩大派:一派的相信有造物主的存在,另外一派相信沒有造物主的存在、或者是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又可以分成兩派:相信有前後世,有前世今生、有輪迴的一派,以及否定了有輪迴的一派。

以現有最主要的傳統宗教信仰來講的話,像是天主教、或者基督教、回教、或者是猶太教等,他們都是一致認為有造物主的,這世間是由某個造物主創造的;同樣的,像印度婆羅門教,有所謂的梵天派,他們相信大梵天是造物主等等,這以上就是在宗教教義裡面,相信有造物主的這一派的宗教信仰。另一派的宗教信仰,是不相信有造物主存在的,這一派大致上分三者:第一個叫做數論無餘派,數論派又可以分有餘、無餘兩者,在此指的是無餘的數論派;第二個是赤裸派;第三者是佛教徒。這三者是屬於沒有造物主的,否定造物主存在的這種宗教信仰。“

雖然在宗教的教義上有不同的詮釋、不同的說法,可是我們不要忘記,這種不同說法的最主要根本是來自於,他們都是相同的、都是要宣傳一個理念,那就是愛、關懷、滿足、要如何去修忍辱、要如何去知足等等,這種種的道德觀念。無論是天主教、或者是基督教、或者是回教、或者是世界上的傳統宗教,為了能夠減少人們心中負面的情緒,他們都採取了自己的一種解讀方法。像是基督教、或者是認為有造物主的這一派宗教仰信,他們就說到了:「我們都是被造物主、都是被上帝所創造的」,透過這種方式來宣傳愛、或者是慈悲的觀念,其實這也是相當強而有力的。怎麼說呢?像我們在學習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曾經有說到一句話:「放棄了自力,完全隨著善知識的他力而轉」,也就是說完完全全把自身供奉給上師的時候,自己幾乎沒剩什麼,所有的一切都完完全全的交給了、托付了上師,讓他幫我們安排一切了。

所以當您對自己的造物主、或者當您有了造物主的信仰,你完完全全的相信上帝,你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奉獻於衪的時候,這個跟依止善知識所說的這句話幾乎是很相似的,這樣的話「我執」怎麼會產生呢?不會的!從這個點上「我執」大大的減少了。所以每一個傳統宗教信仰都認為,這個「我執」會帶來麻煩,不只是佛教,而是所有的傳統宗教信仰都認為,過份的把自己看太重的這種「我執、偏執」會帶來問題的。他們採取的方法是這樣,而且確實也是有效的,因為你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給上帝之後,自己沒有剩什麼東西了,你就完全聽順於他人。聽順於誰呢?不是隨便一般的人,而是上帝。上帝衪不是叫我們要打架、吵架的,上帝叫我們要怎麼去關懷別人、愛別人、要如何去知足的,所以當我們完全相信上帝,自然就要相信衪的話,衪給我們的話是什麼呢?衪叫我們做什麼呢?衪叫我們要知足、叫我們要愛他人、叫我們要幫助他人,剛剛好就是符合了宗教信仰為什麼要傳播教義的原始初意。最初原始的本意,就是傳播愛和關懷的這個理念了。

所以哪怕我們看到的是不同的宗教教義,但實際上它的背後,產生這種多不同教義的最原始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要傳播愛和關懷的理念,只是大家採取的方法不同而已。不同的方法是需要的,因為這世界上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所需、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脾氣、不同的想法,因此不同的方法是確要的、是需要的、是必要的。

就像以我們佛弟子來講的話,佛陀並沒有跟我們說:「你必須要相信我這一句話」,在佛教的教義裡面有三乘、四宗義等等的內容,衪並沒有說:「只有這個你們要去相信」,並沒有這樣說。像我們來講的話,我們是跟隨龍樹菩薩,我們自視為是龍樹菩薩的弟子,所以自視為自己的宗教信仰、或者自己的教義,是屬於中觀的教義,但是也不會因此而去毀謗了有部、或者是經部的內涵,因為有部、經部同樣也是佛所說的。所以從這個點上我們可以知道,「信」與「敬」要分開的。我們尊敬有部和經部的教法,因為它是佛所說的,但是這個尊敬不代表我要相信,我相信的是中觀的思想,而不是有部和經部的思想;可以信自己的信仰、信自己的宗義,但是不太代表我們不要尊敬他人,還是可以保持對他人的尊敬。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去尊敬其他的宗教信仰呢?就如同剛剛所說的,這些宗教信仰在過去確實幫助了很多人,透過他們一套的方式、一套的教義,確實讓很多人帶來利益了,光憑這一點就足以我們去尊敬,但是這不代表我們要去相信他。我們可以相信自己原有的信仰,但是在此同時,跟其他的宗教信仰保持從心生出的尊敬,這個並不矛盾,還是仍然可以尊敬其他者,所以信、敬這兩者的區別,我們必須要分開,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因為如此,宗教之間的和諧就相當、相當的重要,否則的話,你不覺得很丟臉嗎?如果所有的宗教信仰都說:「外在物質不是很重要,內心的世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須要為了內在的世界,我們必須要稟持善心、必須要稟持善念」,講這個的人之間又互相鬥爭的話,這不是很丟臉的一件事嗎?所以現在我們有宗教信仰了、我們現在是佛教徒了,我們是有信仰的人了,所以這是我們特別的一個責任,要怎麼樣去輔助宗教之間的和諧。因為我們現在擁有了信仰,所以我們有一個特別的、不可否定的、或者不可卸下的責任,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去努力的方向。

在佛教徒裡面,我們會用這樣一個詞,「我們、你們」,這好像也不是很好的用詞。藏傳佛法裡面也是時常看到「我們、你們」這個用詞,這個代表內心心胸太狹窄了。因為我們現在有了宗教信仰,所以我們必須要給自己一個使命,這個使命就是什麼呢?我必須要去輔助宗教之間的和諧。這是佛教的介紹,你們會覺得,我是來聽佛教的,才不是聽你之前講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這樣的想法嗎?沒有!“

佛教強調了兩個很大的原則,就是「緣起見」、「不害行」,不損害、不損惱、不要去傷害他人的行為,就是不害行。所謂的「緣起見」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剛剛有說到了,像是無餘數論派、還有赤裸派,他們雖然不主張有造物主,但是他們應該是沒有緣起見,但是沒有緣起見並不代表他們不承認有因果,他們認為有因果,就是因與果之間的關係他們是承認的,對他們來講是成立的。這個因果的理論,其實跟達爾文的理論有某一種相似之處,因如何產生果,果如何依賴因而生。但是跟佛教的緣起見不同點是什麼呢?他們認為,正在經歷這些因與果的有情、或者生命體,就以「我」來講的話,這個「我」是常、一、自主的,他是跟我的身心分別的,所以叫做「常一自主的我」。因為他們有這方面的堅持,或者是在他們的立宗上面承許了這種內涵,所以不能完全符合於佛教所說的緣起見。

佛教的「緣起見」是什麼呢?不只是有因果的關係以外,正在經歷因果的這個我、或者這個生命體,他是由身與心二蘊安立而有的一個假相而已,所以他否定了常一自主的我的想法,而說到了緣起見,這是佛教的一個見解。「緣起見」,是佛教的四派宗義都共同主張的一種見解,我們稱為叫做緣起見,這個「緣起」最主要指的是「因果緣起」,所以以因果緣起見來講的話,是四派共同主張的。

因為有這個見解了,所以我們、或者是四派的宗論師都深信,只要我們做出傷害他人行為的事情,將來就會被傷害、將來就會遇到痛苦。這個痛苦往往是我不要的,因為我不要痛苦了,所以我現在開始就不要造作任何讓自己痛苦的因。讓自己痛苦的因是什麼呢?就是傷害別人,所以我不應該傷害他人,「不害行」是這樣來的,透過緣起見而產生的。因為我要快樂,所以我必須要累積讓自己將來能夠快樂的因,這因是來自於哪裡呢?就是現在開始讓別人快樂,讓別人快樂將來自己也快樂,因為我要快樂所以我必須要讓別人快樂。所以「不害行」,不只是單純的不要害他人而已,更是要能夠幫助他人。如果能幫助他人是最好的,如果幫不了他人的話,至少不要傷害他人。所以這兩大點「緣起見」和「不害行」,這是佛教不共的特質。“

「緣起見」最初的解釋,就是初轉法輪「四諦法輪」,佛陀為了要讓衪的弟子了解什麼叫緣起見,所以佛陀講了「四諦法輪」。也就是我們不想要痛苦的話,痛苦來自於哪裡?於是佛陀跟我們介紹了痛苦的因叫做「集諦」,痛苦是由集諦而產生的。佛陀也解釋到了,痛苦的性質可以分三者:苦苦、壞苦、行苦這三者。「行苦」是其他兩者痛苦最主要的根本,所以只有把行苦拿掉、行苦斷除了,所有的痛苦才能夠澈底的斷除;在澈底斷除行苦的當下叫做「滅諦」,滅除了一切的痛苦,所以叫滅諦,這個是我們要追求的快樂。也就是遠離一切痛苦的當下這個「滅諦」,佛陀把它詮釋為這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境界、目標。這個「滅諦」也不是無因而生、無緣而有的,它也是需要因緣,因為之前我們說到了緣起見,也是觀待因緣而有的。這個因緣是什麼呢?絕非是透過回向、祈禱就可以獲得的,是必須要努力的去實踐,於是佛陀說了「道諦」。所以從四諦裡面我們看到,針對不想要的痛苦,污染的這個部分,我們叫污染諦的這部分,佛陀說了兩個因緣「苦、集」;對於清淨諦,我們想要快樂的這個部分,佛陀說了兩個因緣就是「滅、道」。所以四諦的內涵,其實也是根據著緣起見而產生的。

因此,佛陀在傳授四聖諦的時候、或者是轉四諦法輪的時候,是以三種的角度來轉四諦法輪的,以四諦的性質、以四諦的作用、以四諦的果實的角度來作詮釋的。佛陀剛開始在介紹「四諦性質」的時候,是搭配著根道果(基道果)。所謂的根道果的「根」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實際的狀況。在實際的狀況下、現有的狀況下,我們要去認知什麼呢?要去認知跟自己痛苦有關的苦集、跟自己快樂有關的滅道這兩者。所以佛陀在詮釋「四諦性質」的時候,我們要取什麼、要捨什麼的,這方面的解釋並沒有,衪只是把現實的狀況跟我們詮釋而已。以現實的狀況來講的話,跟我們痛苦有關的叫做苦、集,跟我們快樂有關的叫做滅、道,就是講「苦、集、滅、道」這四個字而已。

但是在第二個「四諦作用」的時候,佛陀這時候說到了,「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因為實際狀況是如此的,加上我們想要離苦得樂,要怎麼樣去面對不想要的痛苦、要怎麼樣去面對苦集呢?佛陀跟我們講方法了。對於痛苦我們要了解「知苦」,對於「集」我們要去「斷」,所以叫做「知苦、斷集」。實際的狀況既然講到了滅、道,我們要怎麼去面對「滅、道」呢?佛陀說了,對於「滅」我們要去「證」,對於「道」我們要去「修」,所以就說了「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在此說到了四諦的作用,也就是說搭配著實際的狀況,接下來是我們該如何去取捨的時候了。

如是的去取捨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果實呢?於是佛陀說到了四諦的果實,「知苦不得知、斷集不得斷、證滅不得證、修道不得修」,也就是說當你澈底了解痛苦之後,就沒有新的痛苦可以了解了,因為你已經完全斷除痛苦了,所以這時候你已經獲得解脫,因為痛苦完全斷除了,自身再也不會體會種種的痛苦了,因為沒有痛苦讓你體會了,所以「知苦不可得知、斷集不可得斷」,就沒有新的要去斷除的意思了。所以當我們了解到四諦作用的時候,滅諦雖然我們現在沒有,但是不代表它是不存在的。所謂「滅諦」,以大經典的詮釋來講的話,真正滅諦的內涵,是內心空性的性質叫做「滅諦」,了解這個性質叫做「道諦」,所以這不是沒有的意思,是有的,只是我們現在沒有而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