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0:44:2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3 20:43:12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3-2講)

146頁)惡淨之理者。透過四力去淨除,是怎麼樣淨除呢?是不是一切的業障都會瞬間的消失,還是由大變小呢?是怎麼樣的情況?叫做惡淨之理者。謂諸能感於惡趣中極大苦因,或令變為感微苦困,或生惡趣,然不領受諸惡趣苦,由懺悔的緣故,隨著自己懺悔的力量大小,和有沒有持續去做,來決定所淨的業障,淨除的層次能夠到達多少。當然如果我們恒常的以四力來懺悔,恒常的去做,而且每一次做的時候,都非常的發起心力,以大勢力來做懺悔,就可以把所有的業障徹底的消除,就是讓它不感果。如果懺悔的時候,力量並非是如此的強大,那我們可以使這個苦果由大化中,由中化小,由小化無,這也是有辦法作到的。所以隨著自己懺悔的力量,變成將來要在惡趣裡面感得極大苦果的,因為懺悔的力量,使得今世感得小苦,感得稍微的苦果,這也是有可能的。或者是墮入於惡趣,但是也不會這麼樣的痛苦,這也是有可能的。或於現身稍受頭痛,即得清淨。

所以有時候我們要行善法的時候,會覺得怎麼障礙這麼多,平常不會生病的人,怎麼修了善法,怎麼病好像越來越多?其實我們不用太過於擔心,因為這是一種淨相,也就是隨著我們心向於善,所以我們把所有的專注力放在修善的內涵上面。就像一個人如果他要做大事情,他一旦方向決定了,他所作的一切都會朝這個方向走。同樣的道理,既然你的重心已經擺在修善了,依由善業的力量,會去化轉,由這個因緣會使得以前的惡業轉了方向,讓你變成將來要墮落於惡趣,將來會墮入於地獄的這種苦果,變成在修善法的時候,稍微的頭痛,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你把所有的重心點,擺在善業了,這個善業的力量變得非常強大的時候,因為善業的力量是善的,所以他所帶來的影響都是正面的,都是善的。所以會影響到惡業,所以會把惡業力量消弱,或者是轉變,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在行善法的時候,會覺得為什麼障礙這麼多,其實是由現在的小苦,取代將來的大苦。

同樣的像這種十惡不赦的這種罪人,他為什麼會這麼的順利?是因為他完全的重心點擺在行惡上,他有少許的善業,因為行惡的關係,所以讓這種將來能獲得極大善行、極大善果的善業,轉換了方向,讓他變成短促今世的善果而已。所以因果這種很細微的業果,真是不可思議,這唯有相信佛所說的,我們才能夠了解到最細微、最精準的部分,這叫極細微隱蔽分。但是因果的力量是絕對存在的,同類因感同類果,這是絕對的。而且善業的力量能夠轉變惡業,這也是決定的。至於怎麼樣轉變,他是怎麼樣去轉變,很詳細的情況這就必須得靠佛經,我們才能夠了解。這是很細微的部分。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或於現身稍受頭痛,即得清淨。如是諸應長時受者,或為短期,或全不受。應該要長時間受的痛苦惡業,依由四力懺悔的力量,依由因緣轉變成短期受苦,或者是完全不受。此復是由淨修之人力之大小,而判斷的,四力對治,圓不圓具,勢猛不猛,及時相續恆促等門,故無定準。要看自己的力量是否強大,四力有沒有圓滿,或者是時間有沒有恒常去做四力懺悔等,所以他沒有一定的標準。

諸契經中及毘奈耶皆說:「諸業縱百劫不亡。」雖然經中有說「諸業縱百劫不亡」,好像是不能被摧毀的樣子,但是今天所說的原意是什麼?意謂未修四力對治,是說未修四力對治的話「諸業縱百劫不亡」,應該多加這句話才是。若如所說而以四力對治淨修,雖順定受,亦說能淨。為什麼要多加未修四力對治的話「諸業縱百劫不亡」,為什麼要多加這個「未修四力對治」這句話呢?因為以四力來作對治,任何的定業都可以被淨除,這是經典中所說的,所以沒有一種業不能被四力給淨除的。所以毘奈耶和經中所說的,「諸業縱百劫不亡」是不存在的,因為一切的業都可以被四力給對治,給淨除的。在毘奈耶及契經所說的「諸業縱百劫不亡」其意思是什麼呢?如果沒有被四力給懺悔的話,這個業是不會被消滅的,應該這樣去解讀才是。所以宗大師就引經據論說到:

八千頌大疏中云:「謂若凡是近對治品,可損減法,彼由成就有力對治,能畢竟盡如金穢等,正法障等一切皆是如所說法,由此正理,則妄執心,所作墮處可無餘盡。諸經說云,諸業雖百劫等者,應知是說,若不修習能對治品。若不爾者,則違正理及違多經。說順定受,應知亦是如此所說。說不定者,雖不修習能對治品,然亦應知不定感果。」如是由悔及防護等,傷損能感異熟功能者,雖遇餘緣,亦定不能感發異熟。

也就是透過四力,最主要是後悔心,還有防護心這兩者,在四力裡面,四力的力量強不強大最主要是,看它的防護、還有後悔的力量強不強大。防護力量強不強大,最主要是看後悔,所以悔心是最重要的。悔心的力量強不強大,是看對於業障的過患認知強不強大,所以對業障的過患認知越深,後悔的力量就越強大。由此防護的力量就會強大,於是四力的力量就會強大。如果四力力量強大,去傷害懺悔這個惡業,這個惡業它將來感果的能力就會受到阻礙,就像能夠生苗芽的種子,放在火裡面去烤,去燒一樣的感覺。縱使種在田裡面,它也不會發芽感果了。同樣的,雖遇餘緣,亦定不能感發異熟。如同我們可以透過四力懺悔去懺悔惡業,惡業能夠被淨除般,同樣的邪見、瞋心等也能夠消滅善業,因為善業它本身也是依由因緣而改變,所以在此宗大師又說到了:

如是由生邪見瞋恚,摧壞善根,亦復同爾。分別熾然論云:「若時善法,由生邪見,瞋恚虧損。或諸不善,若由厭訶,防護悔除,是等對治,傷損其力。彼等雖得眾緣會合,然由傷損若善不善種子功能,豈能有果從彼感發。由無緣合,時亦遷謝,豈非從其根本拔除。如經說云,『受持正法,雖其所有順定受惡,亦當變為於現法受。』又如說云:『復次諸往惡趣業,此唯能感頭痛許。』設作是云,『若尚有果,唯頭痛者,豈是從其根本拔耶?』諸惡業果,無餘圓滿,謂當感受那落迦苦,若尚不受那落迦中諸輕微苦,豈非即從根本拔除?於此略起頭痛等故,豈是本來原無果報?」雖未獲得真能對治壞煩惱種,然由違緣令傷損故,縱遇眾緣亦不感果,內外因果,多是如是。故雖勤修眾多善法,若不防護瞋恚心等壞善之因,則如前說。

有時候覺得我們己經累積了足夠的善法,於是就感到滿足,這是錯的,還是要小心。因為所累積的善業,也是隨著因緣而改變的,也是有違緣去傷害的。這個違緣像什麼呢?像是瞋心、邪見等。如果沒有防護瞋恚心、瞋心的,再多的善業也是會被傷害的,所以我們要特別的小心。故須勵力防護瞋等,精勤修習不善還出。我們不要隨著煩惱來懺悔掉我們之前的善業,這要特別的小心。

有一派的人就說到了一個疑惑,現在您說四力懺悔能夠淨除一切惡業,在經典裡面有說到,唯除先業所有異熟不能懺除,其他都可以啊!這句話不是有所矛盾了嗎?因為你不是說一切的惡業,都可以被懺除嗎?這怎麼跟經典所說的有出入,不相同?產生了這種疑惑。所以在此說到:

147頁)若能盡淨有力之業,云何經說唯除先業所有異熟?在此宗大師說到,所謂四力去懺除的這個惡業,是因位上來作懺除的,已經感果,要懺除就非常困難,因為它已經感果了。現在要懺除的時候,最主要是在因地上來懺除,讓它不要感果,所以在因地上盡量去消滅感果的那個能力,讓這個能力從大化中,從中化小,從小化無,這是可以做到的,那是在因地上。可是已經感果的話,要去懺就困難了,就像如果隨著以前的惡業,已經感果變成瞎子,那透過四力懺悔會長出眼睛嗎?那是沒有辦法的。可是還沒有形成滿業之前,可以懺嗎?可以的。這個異熟果報還未形成之前,我們可以透過四力懺悔的力量,讓它生果的能力大大減少,或者損害,這是可以做到的。在此宗大師又說到:謂感盲等異熟之時,已經感果之後,變成盲人等的這種異熟之時,現在對治難以淨除。若在因位,尚未感果,則易遮止。密意於此,故如上說,無有過失。經上所說的是說「異熟難以」,除了先業所有異熟以外,都可以懺除,在此的異熟並非是因,而是講到果,所以沒有任何的過失。

分別熾然論云:「設作是云,若諸惡罪至極永盡,云何說除先業異熟耶?意謂已受生盲,一目缺足,顛跛及啞聾等,自性因果,故作是說。何以故?以諸業果,若已轉成異熟位體,非有功能,令其遍盡。若因位思,正造作者,獲得所餘思差別力,能令永盡。猶如開示指鬘,未生怨,娑縛迦,殺父及無憂等。設作是云:未生怨王及殺母等,若已生起所餘善思,何故其業未得永盡,生無間耶?

又有一個問題,如果阿闍世王透過四力懺悔,已經把業淨除,為什麼阿闍世王後來又墮落於無間獄,為什麼呢?在此回覆到:是為令於所有業果,發信解故,現示感生諸無間等,非是未能,無餘永盡所有諸業。是為了讓後來的佛弟子眾,能夠相信業果的緣故,所以示現墮落於無間地獄,並非是沒有盡除。就像我們打籃球的時候,把籃球拍下去,它碰到地面馬上就會彈上來、往上彈,所以如擊綵球,隨擊而躍,生彼即脫,所以雖然墮落於地獄了,但是瞬間的,他就馬上遠離地獄。雖那洛迦火燄等事,亦未能觸。由是則成,最極拔除諸惡根本,亦非諸業全無果報。」由這種的示現讓我們了解,一切的業它都具有生果的能力,所以它都會感果的。可是透過懺悔的力量,可以把感果的能力,徹底的消滅了。由這個示現上,我們可以知道因果的微妙關係,但是對於一些特別的補特伽羅,不一定就像阿闍世王一樣,能夠瞬間的從無間地獄遠離了,這就不一定都像阿闍世王一樣,如同三摩地王經裡面有說到。

148頁)補特伽羅差別一類,不決定者。三摩地王經說:「勇授大王,殺華月嚴,遂起追悔,為建塔廟,經九十五俱胝千歲,廣興供養,一日三時,悔除罪惡,善護尸羅,然壽沒後,生無間中,經六十二阿庾他俱胝劫,受盲目等無邊眾苦。」於是宗大師作了說明,雖則如是,然其悔罪非為唐捐。並非是沒有意義。若不悔除,須受極重恆常大苦,尤過彼故。如果沒有懺悔的話,會比這個苦果還要來得長久,既然犯罪可以透過四力去懺悔,那為什麼在許多的經典裡面又說到,如同防護自己的性命般,要守護自己的學處,守護自己的戒體,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縱使犯了,也是可以懺悔的。宗大師在此針對這一點,這一種的邪執,來作解釋了。

又由悔護清淨無餘,因為有悔和護的四力懺悔,可以使得惡業清淨無餘,然從最初無罪染之清淨,及由悔除清淨之二,有大差殊。之前完全沒有造惡的人,以及犯了罪之後,透過懺悔完全清淨,這有差別的。猶如菩薩地中所說,犯根本罪,雖可重受菩薩律儀,而能還出,在三律儀裡面,別解脫戒、菩薩戒和金剛三昧耶戒,菩薩戒和金剛三昧耶戒是可以再次重受的,可是「而能還出」,也就是可以懺悔,還可以再重受。然於此生,決定不能獲得初地。可是因為已經犯根本罪,雖然根本罪可以再重受,透過四力懺悔可以把犯根本罪的罪行把它懺淨,可是今世原本可以獲得初地的你,獲得初地加行道的菩薩,卻沒有辦法獲得初地了。

攝研磨經亦云:「世尊!設若有一,由近惡友增上力故,造作如此誹謗正法,世尊!爾時如何能脫此罪?作是請已,世尊告妙吉祥童子云:曼殊室利,設七年中,一日三時於罪悔罪,後乃清淨,其後至少須經十劫,始能得忍。」才能得加行道。此說諸惡雖已清淨,然得忍位,煖、頂、忍、世第一法,加行道的第三位忍位,任如何速,須經十劫。無論再怎麼快,還要經過十劫的時間。是故無餘清淨之義,謂是能感非悅意果,無餘永淨。在此所說的,透過懺悔的力量,能夠懺悔一切的惡業,使它清淨的意思,是說它不會感果的意思,這叫清淨之義。如果講到道諦功德證量生起,會不會形成障礙呢?是會的。這部分是沒有辦法,透過懺悔的力量來懺除的,懺除只是不讓這個惡業感果而已,不讓這個惡業感得異熟果,可是在自己生起道諦功德證量的時候,還是會形成障礙的。所以業它會影響的層面,是非常細微的,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我們會認為這個業所感得的果就是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就是這麼單純而已,其實不然。它影響的層面非常的大,就像由惡業會使得善業的時間縮短,原本後世可以得大善的樂果,依由惡業的力量影響到今世,使得大善變成小善,在今世享受。這種很細微的影響層面,確實是不可思議。所以雖然惡業可以透過懺悔的力量,不讓它感異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可是依由這種惡業的影響力,卻會影響道諦功德的增上。所以這種細微的業果,真的要如同經中所說的,我們要去深信。起道證等,極為遙遠,故應勵力,令初無犯。是故聖者,於微小罪,雖為命故,不故知轉。

若懺悔淨,與初無犯二無差別,是則無須如是行故,如果透過懺悔能夠完全的清淨,以及一開始沒有犯罪的這種清淨,兩者是一樣的話,那佛經裡面不需要作這種的差別,不需要說到這種的差異,所以這兩者是有差別的,不是沒有差別的,就像即如世間,亦可現見傷手足等,雖可治療,然終不如初未傷損。我們手腳受傷,雖然可以透過治療讓它痊癒,可是就不會像以前一樣,沒有受傷時候的手足了。

149頁)如是勵力,如集法論云:「若作諸惡未修福,誤失正法得非法,具惡業人死怖畏,如於大海散朽船。若已修福未作惡,行諸善士妙法軌,此則終無死亡怖,如乘固船登彼岸。」莫依前作,應如後行。此復若說眾多應理言辭而放逸轉,義利微劣。若有僅知微少法義,然隨所知正行取捨,義利殊大。

我們一旦了解就要馬上去做,不要說了一大堆,最後什麼都沒有做,這樣就沒有什麼意義。相反的,如果知道並不多,可是所知道都去做,這樣才會有意義。

集法句云:「若人宣多如理語,放逸而不如是行,譬如牧人數他畜,彼非能得沙門分。設雖少說如理語,然能正法隨法,及能遠離貪瞋癡,此等能得沙門分。苾芻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自導出惡趣,如象出淤泥。苾芻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能抖一切惡,如風吹樹葉。」如是親友書亦云:「若希善趣諸解脫,願多修習於正見,若人邪見雖妙行,一切皆具苦異熟。」此於緣起二業因果,正觀見者,乃是能成一切諸乘,及辦一切士夫義利,必不容少根本依處。故應多閱前文所說,及念住經、賢愚因緣、百業、百喻,及毘奈耶,阿笈摩中,諸多因緣,並諸餘典,令起猛利恆常定解,應當持為極扼要義。

這以上結束了業果,還有共下士道的種種內涵。現在宗大師就說到,共下士道和下士道生起的量,生起的標準在那裡?也就是原本我們認為今世是最重要的,後世都不會去在乎,後世是忽略它。現在透過法義的訓練,透過這樣的思惟,我們顛倒了,變成今世次要,後世重要,如果能夠油然生起這種的概念,這種信念,就是生起共下士,或者生起下士道之量。在此宗大師有說到:

己二、生此意樂之量

150頁)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謂先有無偽,希求現世,其求後世,唯虛言辭。即換其位,就是顛倒過來,令成希求後世為主,現在為副,則為生起。然須令堅固,故此生已,仍須勵力善為修習。之後又有一派的人認為,佛所說的一切業和煩惱所生都是輪迴,這些都不是圓滿呀!我們為什麼要獲得增上生呢?因為增上生,後世的人天身,都還是在生死輪轉當中,所以我們不應該對增上生發起追求之心。宗大師就針對這個問題作了解答:我們要追求的目標有兩者,一個是屬於暫時的,一個是屬於究竟的。如果我們把增上生視為究竟的目的,那如同您說的是對的,那就是不應有的想法,因為增上生絕對不是究竟的目標。可是要獲得究竟目標,並非是一世可以成辦,必須生生世世,雖然生生世世來修學增上生的話,不可能在惡趣修,所以必須透過增上生,才有辦法生生世世走上解脫之道,所以必須要增上生才有辦法,所以增上生是暫時的目標。如果把增上生視為是究竟目標的話,那就是錯了。如同您說的過患的確會有的,可是我們不是要把增上生視為是究竟的目標,究竟目標是決定勝,就沒有您所說的這種矛盾問題了。在此可以看到宗大師所說的本文裡面有說到:

己三、除遣此中邪執

第三、除遣於此邪分別者。謂有一類,以佛經說,悉應背棄生死所有一切圓滿,為錯誤事,作是念云:身受用等諸圓滿事,增上生者,皆是生死,發求此心不應道理。說完這個問題之後,宗大師回覆,然所求中略有二類:謂於現位,須應希求,及是究竟所應希求。生死之中身等圓滿,希解脫者,於現法中,亦須希求,以由輾轉漸受此身,後邊乃得決定勝故。非凡所有身及受用,眷屬圓滿,增上生事,一切皆是生死所攝。以其身等圓滿究竟,即佛色身,圓滿佛土,佛眷屬故。故莊嚴經論於此密意說云:「增上生謂受用身,圓滿眷屬勤圓滿。」在此又說到了,並非所有的身、受用、眷屬的圓滿,都是屬於生死所攝的。因在究竟勝佛地的時候,也有佛的身圓滿、受用圓滿、眷屬圓滿等,這個因緣佛經裡面有說到,由前四度去成辦,所以在此宗大師有說:此說由前四度,成辦增上生。又多教典,說由此等成色身故。是故修種智者,種智就是佛陀的一切遍智,經極長時,修諸極多,諸極殊勝,戒施忍等,亦是希求彼等妙果,最極殊勝身等勝生。成辦究竟決定勝者,謂如入行論云:「由依人身舟,度脫大苦海。」是須依止,以人所表善趣之身,度諸有海,趣妙種智。此復須經多生,故能辦此身勝因尸羅,是道之根本。

151頁)若善趣身而不圓滿一切德相,僅能成就一少分德,縱使我們獲得了增上生,但是沒有具足上述所說的八種異熟功德,在修行道路會有困難的,沒有辦法很順利的來成辦解脫之道,或成佛之道。雖修諸道進程微少。故定須一最圓滿者,我們為了確保後世能夠很順利的走上解脫和成佛之道,必須圓滿一切的因緣,此中護求寂等未圓學處,以出家人來講,不應為了沙彌戒就感到滿足,在此的求寂是指沙彌戒的未圓學處,猶非滿足,故須勵力,護苾芻等圓滿學處,應該要比丘的具足戒而為圓滿學處。

有作是說,護持尸羅,若是為辦諸善趣者,則近事等亦能獲得,何須艱難,義利微少,諸苾芻等?又有另外一種的說法,如果我們守戒律只是為了獲得後世的增上生,那何需要受比丘戒呢?因為受居士戒,或近事等的這種戒體,都能夠使後世獲得增上生,何需要這麼努力的去學、或遵守比丘戒呢?這是沒有道理。這是一派的說法。

又另外一派說,又餘眾云:若別解脫所有要義,是為獲得阿羅漢故。然苾芻者,未滿二十,則不堪受。近事之身,亦有能得阿羅漢者,應讚其身。難行少義,苾芻何為?

還有另外一派的說法,如果我們受的比丘戒是為了解脫而受,那近事之身也有辦法,那何需要去受比丘戒呢?更何況比丘戒必須二十歲之後才能受的,所以應該多多讚歎近事之身才對!如果有這種說法,宗大師回答說:應當知此是全未知聖教扼要,極大亂言。

之前其實宗大師已經說到了,由所依門而說的業力的輕重差別,宗大師引經據論的說到,在家菩薩行再多的供養,也就是三千所有一切有情,都發起了菩提心,變成了轉輪聖王,而且以最好的器具,如同大海般的去供養三寶,可是這種的福報,不及出家菩薩用小燈燭去供塔的百分之一的福報。所以如果能夠圓滿善業,當然要選擇最圓滿的因緣,最圓滿的戒體是什麼?當然就是比丘戒體了。所以上述所說的這兩種邪執,是對於教法不了解,而說的極大亂言。應以下下律儀為依,受上上者,委重護持圓滿學處。已說於共下士道次,淨修心訖。

所謂修法而放棄了今世的貪著利益,當然有一些人能夠真正的完全的放棄今世的瑣事,今世所有的一切放棄,到深山裡面去閉關修行。但是這是非常少數的人,才能真正的做到,具有這種大魄力、大決心的人,是值得我們去隨喜的,這並不是我們多數的人能夠真正做到的。如果我們沒有放棄對今世的貪著,就不算是修行者,可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又沒有辦法到深山去閉關修行,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放棄對今世的貪著,並不是叫我們對今世完全不要理睬,絕對不是這回事的。而是今世和後世兩者比較之後,那一者為重要?那一者才是次要?以後世為主,今世為次,以這種的方式去修行,不只同時可以成辦後世的利益以外,今世也可以一起兼顧到,這就是斷除對於今世貪著的意思。

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以今世為主,後世幾乎就沒有去想它,縱使想了也是後世為次,這樣對自己長久利益來講,是有損害。既然我們要的快樂不只是今世的快樂,後世也要快樂的話,那應該以後世為主,今世為次,以這種的方式而去學習、修行,這樣的話,所行的才有辦法真正的相應於法,而並非以今世為主。所以如是的思惟上述所說的業果的,白業的功德,黑業的過患之後,如是的思惟,並且去遵守這業果時候,對我們教誡的學處。只要我們好好的遵守十善業道的這個斷除十惡業的戒體的話,當我們對十善業道有把握的時候,幾乎對後世的增上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先賢大師他們都有說到,業障沒有任何的好處,唯有一個優點,就是業障去懺的話,是可以被懺除的。

所以對於過去已造的業,我們透過四力去懺悔,並且防護將來不再犯同樣的惡業,才能遮止惡業繼續的造作。在這個同時累積善業,這樣的話,後世增上生絕對能夠獲得。在此我們可以看到,《菩提道炬論》裡面也有說到,「若以何方便,唯於生死樂,但求自利益,知為下士夫。」透過何法,對於生死的安樂當中,而去追求自己後世增上生的利益,如是的追求方式,是為下士道。如此追求的補特伽羅,是為下士夫或共下士夫。這是《菩提道炬論》對下士道的一個詮釋,也是《廣論》在共下士道的這部分,所講的所有內容,最主要的依據了。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五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