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9 07:35:16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精髓 十三講文字整理 三

  學佛次第講座

  上日下常法師主講

第六講 應學道次——“已具學習條件,應學些什麼?

  今天我們接下去講第六講,第六講說我們應該學習什麼?那前面不是已經說了學佛嗎?那麼為什麼又要談這個問題呢?我把整個的這個前面來龍去脈簡單的瞭解一下。透過頭上面三次,一、二、三、經過了這樣的嚴密的選擇以後,我們應該覺得學佛,怎樣才能夠從根本上面解決,我們真正想解決的人生,一切問題,可是問題來了,我們有這個願望,可是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達到我們希望達到的這個願望呢?沒有。我們人人希望過最好的日子,希望最有學問,並不說是我有這個希望,事情就能出現,因此要獲得這個能力上頭,就還有一些條件,那我們說要學,要學佛。那麼這個第四,第五兩講呢?最主要的就是,要想你學你該學的東西,首先必須要把學這樣東西的障礙拿掉,就這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我們用一個現在大家共同認識的比喻來說,我們現在覺得,希望最好的要去念書,因為要去念書,所以必須要找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問題是有了這樣的學校,你夠不夠資格去上這個學校?因此在這個地方啊,前面的第四、第五兩講的真正重要的關鍵就在這裏。

  那這樣可以避免兩種我們常犯的錯誤:一個是自以為是,我們稱它為學我;一個是閉門造車。我們有一句俗話常講的,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同樣的不依師匠,師就是老師,匠就是一個名匠,你不能出人才,學不成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在我們要學是佛,而前面有二、三兩講,這個學佛的內涵,比之于科學遠遠超越。居然連世間的標準都達不到,能學嗎?那當然不行,那麼現在呢?同樣我們曉得了,喔!說我們必須要求知識,必須要好好的念書,那麼眼前呢?我們必須經過這樣的,好好的深入,那麼才不浪費自己的努力,說我能夠做這樣好好的準備,考上這麼一所好學校,考上這所好學校的時候,並不表示你已經是個學士,或者是一個博士,還必須在這個地方,好好的下一番苦功,那麼把這個裏邊要學的東西學好,那個時候才是,所以這個地方,現在我們談,那麼要學些什麼?

  這個地方特別指出來,應該學《菩提道次第論》。這本題目叫《應學道次》。我們要達到這個無上菩提,是要經過一番努力的修行,相當於說,我們要達到目的地,要經過一個漫長的一條道路,那麼這個道路是有它的次第,無誤層層深入的,那麼菩提呢?就是覺悟,從凡夫到覺悟,這個也是前面說過的,從我們雜亂的這個認識的心識,怎麼淨化了以後,變成功更純粹的絕對的智慧,也就是說從迷到覺這條道路這樣的次第,這個次第有一個完整的說明論,就是說明,那麼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這樣的學到我們應該學的,才能夠學好我們所想學的,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才能夠將整個佛法圓滿無缺的學好。

  平常我們在佛門當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一個指示,我們應該對於我們該學的,佛門當中總別相。這個是華嚴六相門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基本概念,所以總別相,這個總別相瞭解了以後,我們才能夠依次步步深入。否則的話,要想在我們短短的一生當中,然後呢,面對這個無限深廣的佛法大海,根本找不到下手處,就是平常我們說望洋興嘆。大家覺得佛法好,很羡慕。但是不得其門而入,因此我們現在對這個地方,怎麼進去的這個總別相,先簡單的說明一下,使我們對這件事情,有一個基本認識。我們平常說,所謂,實際上總呢?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完整的整體,比如我們講一棟大樓,這樣這個建築師畫出來,然後你看,啊!這很美的一棟大樓,那麼這個是它的總相,那麼這個總相也就是它那個整個完整的整體,那麼整體裏邊,它是由做成功這個整體的個別內涵,那就是它個別的一步一步,應該有它必然的次第,一步一步的完成。

  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這個總別之間,有它這樣一個密不可少的關係,談起來說,總相別相。好比說兩件事情,實際上任何一件事情,它是必不可少的,好像科學上面,有一個名字叫宏觀跟微觀之間的關係,我不曉得,我揣摩揣摩看,不曉得對不對,如果說錯的話,請你們各位來指正。那這個因為宏觀,微觀,那個是從西方引進來的,我這概念當中,好像所謂叫macro,micro這兩樣東西對吧!這並不是說一個我學那個天文的,這個叫巨觀或者叫寵觀,不是,任何一件事情,從它的整體來看,那個叫macro但是怎麼去完成它呢?那就它的局部一步一步要去做,那平常我們就說,比如談一個人嘛,他這個人做事情,倒是蠻有頭腦,蠻精細,很認真的去做,可是他不懂得整體的概念的話,這個人不能就為一個格局,沒有什麼格局就這樣,或者我們另外舉一個比喻來說,在個大公司裏面,然後他蠻勤勤懇懇的做,他只能做一個小職員,或者部分的一個職員而己,所以他不可能掌握全局的,當然他不是老闆,乃至於不可能被老闆提升為一個總經理,所以一個老闆也好,總經理也好,他必須要能夠掌握全局,那麼這個掌握全局,我們稱它為總相,反過來說呢?

  你能夠看見事情的整體,說有宏觀,可是啊,如何完成你這個深遠的目標,它怎樣一步一步次第無誤的上去,縱向的橫向的配合,這個沒有的話,儘管你有一個很大的格局,還是不成氣候。因此呢?佛法當中對我們來說,我們真正要想學進去,也同樣的非常重要,要把握住這樣的內涵,那現在我們要學的這個道次第,在這個基本觀念上面,要把握得非常完整,不管是我們剛才說的一個大樓,這樣,其實事無巨細,不管是大的也好,大樓外面的外表很好,可是裏面呢?當然你一定要說,啊,這個是會議廳,剛進去的應該是什麼,不管是你做哪一項事情,沒有一個例外,比如說我們今天,這樣的一個法會,那法會的話,說有人願意聽,然後呢?有人能夠講,根據這樣的條件,對於聽眾,你能夠提供他些什麼,然後在什麼地方,這個是不是,都是組成功這樣的一個整體,必須要的內涵,所以如果我們仔細去看的話,那其實事無大小,都有這樣的總別相,現在一點小事情,本來無關緊要,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處都是可以不談,現在這樣完整的一個佛道次第,居然我們不要這些東西,就是茫茫然的摸進去,有這個可能,會學得好嗎?這個所以說,真正我們要去學的時候,這個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

  既然我們現在瞭解了這個,那麼請問,我們要學的這個菩提道次第論有些什麼內容呢?那這些內容啊,我們從兩個角度去看它。第一個呢?先談這個論的內容,另外一個問題呢?談造這個論的作者。

  我們先簡單的談一下,為什麼要分成這兩個呢?有一個前提,我們現在去學這個佛法的人,對於佛法來說是外行,因此今天,你是一個外行要去選的話,你怎麼能夠辨別它的是非真偽,雖然這個細部的,是非真偽很難辨別,但是初步的,我們卻有共同的客觀標準,所以在平常我們呢?談造論,對於作者很重視的原因,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的比喻,比如我們圈內,現在經常成功的,人家說王永慶,喔,大家說沒問題,因為他的確經營的事業,經營得非常成功,而且很認真,那另外一個小公司,名不見經傳的你願意選哪一個。這世間無有例外,所以同樣的,造成這個論的作者,是一個重要的關鍵。那麼其次呢?造這個論的作者就是他本身做很多事業,拿世間來說也是一樣,佛法來說,他指導各式各樣的人,講各式各樣的法,那麼這個儘管是造論的人或者他自己本身,有很高圓滿的成就,說了這麼多法,你選他法當中的哪一個呢?因此對於這個作者,卡定了以後,他所講的法的內涵,我們同樣的要加以做一個很正確的選擇。因此另外一部份就談論,我們學的論的內容。

  我們現在先把該學的《菩提道次第論》這個內容講一下,在我們學佛的整個過程當中,原則上面,我們必須應該學的哪一個,然後呢,看看這部論是不是滿足了這個條件,而這個論的內涵,應該分三大部份來說明它,第一個是應該他包含一切佛法的精要,這個一點也不能遺漏,這是根本。這樣,那我們就說,既然佛講的根本的話,那學佛的經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學論呢?我當年也是這樣,那個佛是最了不起的,現在我們學佛的話,當然學佛的經,論是菩薩造的,佛講的是經,現在你不學佛的經,卻講次要的菩薩造的論,這個說不過去。我當年始終在這個問題上面卡住了很多年,那到後來非常幸運的,遇見了真正的好老師,而自己也並沒有很固執,固執自己的成見,否則今天啊,在佛法當中雖然出了家,還是個門外漢。那麼,我在這個地方簡單的說明一下。首先我們就是以佛親口告訴我們的經來說,他有一句很有名的名言,他說跟阿難尊者說:說我啊,已經講過的經,現在我們看看,那個佛經啊《三藏十二部》,啊,好多好多,可是佛怎麼講的,我已經講的經典啊,就像大地一樣,大地上面他用指甲挑一點點土,我真正講過的像指甲上的土,沒有講的像大地。還有這麼多沒講,儘管是講了已經這麼多,照我們一個凡夫,要想一生的精力學,學的好嗎?學不好,再說你不曉得要學哪一個好呀,有人說這個好,有人說那個好,翻開來看看,它認識你,你不認識它,那怎麼辦呢?

  這已經是一個問題,我們前面已經說,如果說,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我們學這些東西的話,那都是望洋興嘆,其次還有一個重要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佛講經他有一個基本原則,他是已經正式成就的人,所以成就的果呢,最究竟圓滿,他出來的目的啊,都是要幫助別人,要把那些眾生從苦海當中救出來,佛是絕對有這個悲心,有這個智慧,可是被救的人不一定夠這個條件。就像我們現在的大教授,那個幼稚園的學生跑了去,大學教授對他,只好跟他一起辦家家酒,那個大學教授,真的要想提你的內涵是沒辦法講的,所以佛真正講的內涵是針對著那些條件已經夠的人,而條件夠的人,是個個差別不同,所以跟這個人講這樣,跟那個人講那樣,佛經已經浩如煙海,而且他所講的物件是各個不同,我怎麼曉得這個對我相應,這個對我不相應,而他所以講成功這樣的話,因為那些人已經經過了蠻長一段修行。我舉個比喻來說,我們從這裏要到高雄去,我現在已經跑到台中,然後再下面去怎麼走不知道,然後有人告訴你怎麼走,所以他把說著清清楚楚,我現在在臺北,也拿著這個話,要想去走的話,那你不曉得要走哪里去了,這是有它實質上的,一個問題在,所以前面是說它困難度,現在這地方是指它實質上經的特點,因此對那個經來說,我們就算是有這樣,我們要瞭解那個經,經是很深的,所以那些菩薩祖師們要把那經解釋,所以叫《釋經論》,透過了解釋我們才懂,否則我們以為懂了,講完了半天講講可以,照他修不行,為什麼講完了不能修行?因為它真正講的道理,我們還是不懂,所以要透過佛菩薩消化了以後,然後呢重新組織告訴我們。針對這個別條件的需要這樣,對我們整體的來說呢?

  同樣地,必須還要菩薩把整個的佛法能夠融貫了以後,他重新的把它組合,怎麼樣從凡夫下腳第一步,開始一步一步一步走到最究竟圓滿成佛的這條路去,所以菩薩造的兩種論,前面說的,針對著一部的經典,叫做《釋經論》。解釋這個佛經的這個論,另外一種論叫《宗經論》。宗是宗旨,中心宗仰的宗呀,祖宗的宗,因為這個經的整個內涵,它實實在在要告訴我們的,指出世間的真相,世間的真相是什麼?苦集,世間的真相是一個苦,然後為什麼有它的原因,那我們要想解決一切問題的這個狀態,所以不外乎這個幾個的特點,那個論的中心是這樣,《宗經論》呢?就把握住這基本精神,引導我們怎麼從初機進去,然後呢,步步深入,從深、廣兩個方向,漸漸的達到我們能夠走到的最後的結果,是《宗經論》,那麼我們瞭解了喔,所以為什麼必須學論而不是學經的原因。經要不要?要!因為這是根本,拿這個東西來互相印證,我們透過論是認識這個經,拿那個經證成這個論,這樣一方面保證不錯,一方面次第無誤,沒有錯誤,使我們凡夫能夠有下腳處,一步一步深入,達到究竟圓滿的狀態。那麼夠不夠呢?不夠。

  第二個條件呢?是既然透過了這些菩薩祖師們的解釋,當然,這個菩薩祖師,是要具有幾個條件,因為佛法整個的來說,它有兩個大的支脈,我們稱這個叫廣行,一個叫深見。這兩樣東西,我們不妨這樣舉個比喻吧,比如說這一塊布,經線、緯線,這個互相的交叉,那我們造成房子的時候,鋼筋水泥,其實哪一個部份都是有這個幾個最重要的,這樣的配合起來,那麼因此在佛門當中呢?佛門的真正的中心思想是講性空緣起。這樣對那個緣起的重重無盡緣起,這方面特別的宣說的,我們稱它為廣般若,這個般若就是智慧啊,所以深廣、無暇的這個重重關係,然後呢對它那個空性的特徵叫深般若,那是佛傳下來是兩個大弟子,然後呢?這個大弟子,就是我們當來下生彌勒菩薩,他所傳的代表的那個就是廣般若。一個呢,文殊菩薩是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更是妙,在《法華經》上面,他本來就是我們世間說的,把佛傳下來的這個深般若,那麼他們兩位再下來呢?就是印度當年最了不起的大祖師,一個是龍樹菩薩代表深般若。一個是無著菩薩代表廣般若。經過了這樣的兩位大菩薩以及這個龍樹菩薩跟那個無著菩薩這個以後呢?就是能夠把佛的最深廣無涯的內涵漸漸的有次第,然後昵?

  簡單精要的告訴我們,然後稀釋了以後,使我們能夠吸收,能夠遵循著步步深入,所以你看,這個祖師的位次也很好玩,佛在世時候,佛是最究竟圓滿,能夠代表他這個精神的兩個是屬等覺菩薩跟他只差一截,我們稱為大地菩薩的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等覺,最後呢再到妙覺,佛在世的時候,剛剛傳承兩位是等覺菩薩,到後來再傳下來,慢慢的慢慢地,很多學的人,通常我們眾生的根性條件也比較差,所以要教我們,當然也不能用這麼深廣的,所以教的老師也慢慢的這個標準放低,所以無著跟龍樹菩薩,他們的位次呢是初地菩薩,就是一個是大學,或者是研究所,研究所的話那下面就是大學了,如果是大學的他變成中學,如果中學變成小學,但是都是絕對夠標準的老師,所以第二個它這個論的內涵,一定要把這個兩個性宗,相宗,或者深般若,廣般若這個傳承要次第無誤的包含在裏面,這兩樣東西經緯線是互相交融增長的,那我們現在未法的時候,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性相二宗,本來是互相輔助交融增長,我們現在變成互相對立,像那個鋼筋水泥一樣,我們看見造房子,這東西要配合的天衣無縫,現在鋼筋放在一堆,兩個人互相吵架,說造房必須要我,你這個沒用,因此為什麼具足這兩個,不但有內容,而且有祖師,他是親自驗證告訴我們的,那是第二點。

  那麼第三點呢?有了這內涵,我們學上去的人,還是有它必然的次第,所以一定要依著學上去的次第,剛開始怎麼樣,中間怎麼樣,向上如何,依照著學的人,以及引導的整個內涵,下、中、上。像我們念書的時候,小學、中學、大學這樣的次第,亳無錯誤的引導,那現在呢?我們所學的《菩提道次第論》,具足這樣的條件,必須這個條件,是不管當年在印度,乃至於傳到我們漢地或者現在。

  這本我要介紹給諸位,《菩提道次第論》,它有幾個版本,最完整的叫做《廣淪》,中間的叫《略論》,還有一個最簡單最簡略的《三要道》,這個以後再談,那其次呢?就說單單以這本論自己說,他造這個論,這個裏邊它有四點,他的論本身有四個特點,前面我們就是說造論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那麼這本論,它自己重新組成了以後,說明有幾個特徵,這幾個特徵,我們應該瞭解。第一個特點是說,它也是一樣的,這是根本,能夠總攝所有一切聖教,通常我們講聖教是經、律、論。各位手上有一張單子,這個經、律、論,是互相輔助,互相無違,相互相攝,然後呢?慢慢慢慢地漸次增上,所以它不會彼此有矛盾的,或者深淺的角度層層深入,或者從深廣兩個方向互相互融互攝,漸漸漸漸的契入,這個基本的關鍵,對我們非常重要,說來說去,它有基本的原則,讓我們瞭解世間的真相,世間的真相是這個樣的,所以世間的真相,佛告訴我們這叫苦諦,這樣這裏需要說一下,苦諦這個諦字不要忘記,不是苦是苦諦,苦跟苦諦不一樣喔,當初我自己想我學了佛,很多年以後我的老師問我,苦跟苦諦是同是異?是一樣東西還是不一樣東西?我現在不妨問問你們,你們覺得一樣不一樣?假定你們學過了,你們分辨的出來,如果你們淺學過的話。我想你們跟我一樣,對啊,我想了半天,苦跟苦諦到底一樣不一樣的?不敢說是,也不敢說不是,不知道嗎?

  實際上不是,苦是一種感受,譬如說今天天氣很熱啊,覺得很難受,跌一個跟鬥你覺得很痛苦,這是一種感受;苦諦不是,苦諦是把我們現在世間的真象指出來,這是苦諦。比如說我們現在有,有很多上了毒癮,告訴他這件事情本身是一個苦事,可是上毒癮的人,他絕對否認,因為他究竟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苦諦是仔細指出,世間真象的究竟狀態,諦是真實的意思。這樣我們要了知,單單講苦,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佛法跑過來救我們跌了一個跟頭,要佛來給我們搓一搓說不要哭,不要哭,哪有這樣的事情啊?佛是指出世間究竟的真象,作為我們徹底的來指引我們,這樣,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無非是告訴我們這個真象,為什麼有這樣呢?有它的原因,當我們找到了原因,從根本上把它解決了,這個世間的痛苦,自然整個徹底的解決,當你徹底解決的時候,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的功德,也就是我們需要的功德,也是達到相對程度的提升,如果你希望達到圓滿,應該怎麼樣,或者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下個題目將要談到的,三法印跟一實相。因為這裏面,整個的涵攝這件事情,這種狀態,並不是普通我們稍微三腳貓,通一點或者理論上通一點,或者好象有這麼一點功夫,這個不算,不但不算,而且佛法當中,很重視一件事情,什麼叫相似法?你完全是外行,外道來破我們破不掉,譬如人家不管怎麼說,這個佛法是啊,是不行,他根本是外道,他罵了個半天,是根本沒辦法真正的啊針對著問題,那我反過來,現在有很多修學佛法,修學了以後把握不住重點,人家以為他修行,然後呢實際上,他並沒有把握住佛法的中心,都跟著他去學,那現在糟了,學佛的人學錯了,然後所有的人將誤解了佛法,是這樣,佛法就毀掉了,因此這個地方所謂重視一切佛所說的經、律、論,能夠絲毫無差無違的,那不是那種相似法,這個我們一定要抉擇出來,這樣,那第二點昵?

  特別是本論上面,這《菩提道次第論》上面告訴我們,它能夠告訴我們,一切的經、律、論的聖教,這些論上面都是現為教授,這個要簡單的解釋一下,教授也就是說告訴我們道理,根據這個道理,然後呢我們去思惟、觀察、接受,接受了也照著去修行,然後呢產生的效果,能夠去掉我們面對整個苦諦,而得到整個的離苦得樂,究竟安樂的狀態,或者簡單的來說,你迷路了跑得去,人家告訴他怎麼走,向前面跑到哪里,紅綠燈轉一個彎,右轉或者左轉在那裏,然後你上了高速公路,就這麼一走,就這樣。這個告訴我們的這個理論,或者是這張地圖,你可以遵循著它走下去的,那為什麼我們要這樣講,現在佛法你從表面上面去看,還是好像蠻興盛,講佛法的人很多,可是講完了講經說法,講的道理講的頭頭是道,講完了以後修行了怎麼辦?這本書不要了,只要念阿彌陀佛,只要四個字,既然多一點只要六個字,既然只要六個字,我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何必長篇大論,講什麼道理呢?再不然好一點說,我去參禪,參禪怎麼參,參一個說這樣,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全副精神貫注下去參,既然參這個東西,那麼這邊長篇大論的經,講了又有什麼用呢?

  也就等於說,佛法裏面所以告訴我們,說這個佛法真正告訴我們的是兩樣東西,一個呢?是,一個是。什麼叫教,什麼叫證呢?教是指理論,這個理說了以後,第一個呢?使我們對它產生真正的信仰,說這個才是我要的,透過了這個信仰才能夠擺脫我們以前種種的牽累,否則我要忙這些事情,現在我有正確的認識以後,才發現我人生真正需要的是要這個,所以轉變過來,轉變過來照著他,告訴我們引導的方式,做為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行持的標準,這個叫教。然後照著去做的是修行,它會達到它要提供給我們以及正是我們所希望的這個結果。通常我們說地圖,地圖上面告訴你向東走,然後右轉彎,看完了地圖,然後你開車的時候,偏偏向西走向左轉彎,牛頭不對馬嘴你跑到哪里去?所以這個教授是這樣,那平常我們現在未法了,不瞭解,總覺得經上面講講道理,真正修行不要,那既然這樣的話,佛是一再告訴我們人生苦短,要修學佛法非常難,分秒必爭不要浪費,結果佛他自己在的時候,就跟人家長篇大論,說好了修行,修行不要了,然後呢,你們去念念佛,參參禪就可以了啦,佛不是就在帶著我們做一個大戲論嗎?說大戲論是佛最排斥的,這簡直開玩笑,你講完了以後,真正要修的時候說不要了,說的通嗎?我們又偏偏說,我們是佛弟子信得過佛。結果呢?
  假定以剛才這個標準說的話,佛豈不是第一個帶著我們做大戲論的人,他講的話,完全百分之百的矛盾,我們還要相信他,有這種道理嗎?所以我們不瞭解經,並不是經的不對,而是說,我們條件不夠,就像前面我們已經說的,為什麼不學經,而要學論的根本原因。那現在既然學論的話,這個論上面一定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說透過了這個論,讓我們去看,我們就體會得到,啊,原來千真萬確。一切經、律、論都講的現在正確的指導方向,所以透過這本論,讓我們瞭解所有的佛經,眼前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授,這是第二點,不過有一個問題來了,它雖然是最好的教授,我們自己去摸,條件不夠摸不通,所以需要有善知識來引導,不但有善知識引導,善知識還把經重新把它扼要提出來,以我們相應的程度,重新組合告訴我們,所以雖然它是正確的教授,不透過善知識,只由我們去學的話,我們長年累月,就算是找到會花極大的浪費,花太多的時間,現在真正的找到善知識,那就很容易得到,所以它第三點,易於獲得聖者諸佛的秘密的意趣,我想這個大家,現在世間一般都有這個經驗,不管我們是那一個,要跑到那裏去也好,好老師就是上面一講,講的善知識,正確的方法,就是這裏講的這本論。這樣,所以這本論第三個特點呢?它是說易於獲得聖者的密意,這個聖者就是佛菩薩。

  最後一特點呢,有一個特點叫罪行自淨,平時我們哪很多錯誤的地方,自然就消失掉了,這個話怎麼講呢?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人家現在這個時代。總是希望找一個捷經,捷經有沒有呢?有人說沒有捷經,有人說有,如果簡單的來說,不走冤枉路就是捷經,比如說,前面談的一些問題,你可以找一個過來人,我們不管稱他為佛教當中說的善知識,還是世間上面講一個好的老師,沒什麼關係,憑他自己以過來人的經驗,以及他有教學的熱忱,你跟他去學,條件夠,攤開來給你一看,幾句話解決的。你現在就要自己去摸索,長年累月,儘管你摸的出來,這兩個比起來,那前者是捷經,否則的話你很多冤枉路要走。所以如果說有的話,就是這個,沒有別的了,那麼當你走冤枉路的時候,犯了很多的錯誤,如果是前面這幾個條件對啦,那個過錯自然就消失掉了,就這樣,那個罪行也就是說一種錯誤,這個錯誤不但浪費我們時間,而使我們產生反效果,佛法裏面特別有不同的名字,說善跟惡來區別我們,所以根據這本論,告訴我們這樣的幾個內涵,這是我們所要學這論的內涵,這個必須是這樣的一個提供。

  下面我們再把那個作者重新再來這裏檢查一下,根據經論上面說明,凡是能夠造論,也就是能夠解釋佛的這個佛經,深入內涵的很深奧,很嚴密的這個內涵的這些祖師菩薩需要什麼條件呢?那個是一個通則,這個通則在當年印度,它有非常嚴密的通則,就像我們現在說,你需要做一個大學教授,那你要有些什麼?通過幾個關口要那些,這樣一來,具足三個條件當中任何一個就可以了。

  第一個叫博通五明,這個就是印度當年做學問的說,明就是明白,普通一般人對這個東西都不清楚。印度話叫班智達,班帝達,拿我們現在來說是博士,最好的。那麼應該了解說內明,醫方明,工巧明,還有聲明,因明。就是這樣,而這五樣東西就不細說了。內明就是專門講佛法,是內在的,可是這個佛法,是一定不離開世間的,我們面對的一切,所以其他的四明,比如說,我們世間的這些的輔助條件,就像我們現在說要想念書,要想學什麼東西,前面必須小學、中學,學很多這個基本的必修課,有了這個工具,然後你才能夠深入要做學問的課堂,這個五樣東西,在印度當年來說已經涵蓋了整個我們面對這個世間的一切,博通,不是說我馬馬虎虎,稍微瞭解了一些三腳貓,要很廣博非常善巧,當然具足這個條件夠了。

  第二個呢?還要另外一種條件是這樣,你要得到這個真實的教授,所謂這個教授就是心要,那這個教授怎麼來的呢?從佛世尊傳下來,中間完全沒斷過,平常我們講禪宗,常常很重視這個,啊大迦葉尊者傳佛心要,然後他很講究傳承,一代一代祖師,師師相授,這個老師傳給弟子,這個弟子像老師一樣,懂得親自修行驗證,夠了條件再要造一個夠條件的弟子,條件不夠的弟子傳了也沒有用,然後呢,再一代一代的傳下去,要沒斷。換句話說,他學到的東西,是正是佛法告訴的絲毫無差,要具有這個條件。

  另外第三個條件呢?就是你修行,修行了親能夠見佛菩薩,假定我見到佛菩薩以後,希望造論的要佛菩薩允可,佛菩薩告訴你,對,你造的沒錯,你可以或者你已經夠條件寫了,要這三種條件有一樣就可以。

  那現在這個本論的作者,這三個都具足,現在我們想想看,這三個具足了,也就是說明他要解釋佛菩薩的內涵,佛菩薩說你不但可以,你現在造的絲毫無錯,就等於說佛菩薩親自造的。因為要造的內涵,是用語言、文字,我們面對一切來表達的,所以要博通五明,他要真正指示的內容,確是佛的最最的精要,這是佛傳下來的教授,沒有斷掉。那現在造這個論的祖師具足這三個條件。那現在呢?造成論的作者是誰呢?

  那麼直接從《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是宗喀巴大師,就是說這個傳承中從哪里來的,上面要把他一脈相承的傳承簡單說一下,我就提出兩位祖師,除了這位宗咯巴大師以外,另外還有一位是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是印度人,宗咯巴大師是西藏人,或者我們說宗咯巴大師是青海人,不過他是藏族,在西寧附近,而他後來呢小的時候就到西藏去,一生都在西藏,這兩位大師的一生的事蹟簡單說明一下,來證成造論的作者,夠這樣的條件,如果說諸位對這個有興趣,或者真的想深入,這兩位大師的傳紀值得我們看一下。而且這個傳紀裏面也隱隱約約的告訴了我們,修學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以及學哪些東西,那麼這個呢?我們這裏有送,一本《阿底峽尊者傳》,一本是《宗咯巴大師傳》。

  我現在這裏先把《阿底峽尊者傳》這個內涵,簡單說一下。阿底峽尊者是印度人,那麼這本書傳紀上面,分三部分敍說他一生的事蹟,第一部份說他真正的出生圓滿;第二部份他自己修行的結果;第三部分弘法幫助人家。我們現在修學佛法,講佛菩薩都是說自利利人。是這樣,從他的事業來說,是必須幫助別人,可是他所以能夠這樣,必須自己有所成就,那麼平常我們一般來講的話,這個就夠了嘛,所以我們民間有一句傳說,就是英雄還是好漢啊!英雄不論出身低,好像這個何必講呢?出身如何呢?這是拿我們世間看的,佛法不然,佛法告訴我們,人身是無限無限的相續,要想學好真正的佛法,如果沒有宿生的深厚的基礎,短短的一生很難學得好,如果我們真的透過這個佛法去看的話,其實這個無限的人生當中,真正的佛菩薩帶頭的話,那都是已經前面走過很多生,走的很高很高,所以他一開頭的出生的背景,就遠比常人來的高,我們必須從這個角度去看,才懂得為什麼佛法的傳紀當中啊,要把這個出生寫出來,現在有很多人,往往不瞭解這個特點,所以往往就說,那他本身就是個普通人,你何必一完要捧得他很高呢?

  這是我們一種誤解,那我順便講一下,那個真正的傳紀上面就說,他出生的地方是東印度一個大國王子,一個非常大的大國,國勢強盛,然後呢?非常富庶,人才鼎盛,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這個出身背景是非常好的,那麼他也是個王子,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具有一個條件,貴,貴在佛法當中特別說明什麼因感得貴,有很多人這個身份很貴,身份很高,腦筋很笨,這個就沒有用了。所以他腦筋是絕頂的聰明,然後這個人,腦筋絕頂聰明做壞事,他又不是。那從小的時候啊,就有非常強烈的跟佛法相應的這種德行,那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去看,這裏面我只舉一個很小的故事來說明一下,他本來是一個王子,然後呢他又是絕頂聰明,這父母啊從小就看好,希望把王位傳給他,但他從小就不歡喜世間,後來去學佛,然後父母不放他,他裝瘋,結果父母感覺他瘋掉了也沒辦法,明明曉得他是裝瘋,只好就讓他去。然後呢腦筋聰明也舉一個例子,在印度當年做學問啊,有一樣東西很重視,因明,因明就是種邏輯思,相當於我們現在所學的邏輯,它是重視辨論的。就這樣,平常的時候考試給你那個題目你可以,閉上眼睛細細的想,辨論不是,當對方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你馬上就要回答,稍微一個答錯,那對不起下面一個全盤皆輸,那個當年很多外道跟佛法互相論辯,就這樣他們辯勝了以後啊,有一把傘,這個是標誌,表示是辯勝,那通常要得到幾把傘。那個都是很不簡單很不簡單。如果我們現在來說的話,我不曉得有沒有互相辯的這個學問方面,像下棋,人家說幾段幾段對吧,大家互相,因為這個有個共同的標準。

  那麼當年阿底峽尊者剛剛出家的時候,跟他的老師,他的老師是當年印度絕頂有名的一個高人,那麼有一個外道要跟他辯,這個外道很出色,很成名,所以一般的佛弟子當中,非常出色的人啊都辯不過他,輸給他,那麼那一次啊,只有他那位老師最精彩,可以跟這個外道互相辯論。那天臨時談好了,決定要辯論的時候啊,老師突然生病了,這個辯論是要全部精神放下去,然後這精神不好的話,就算你條件夠,辯也辯不勝,所以這樣很為難,他就想要請假,可是人家會說你,看他辯不勝,然後呢自己故意說這個,非常為難,叫別人去那一定輸。所以那個時候,阿底峽尊者已經去過了,所以大家覺得這個還蠻好,就問阿底峽尊者,你願不願意試試看,他就冒冒然的說好,那我來。大家都覺得這個傢伙真是,誰都不敢去,那麼多大上座大家都不敢去,剛剛跑得來的人,居然這個初生犢兒不知虎,冒冒然居然去了。結果妙的是,他一去,把那個非常有名的大外道辯勝了。那個大外道非常奇怪,我走遍全印度,就是啊,打遍天下無敵手,怎麼來一個年輕人一辯就輸得一塌糊塗呢?想不通說這個哪里來的,這就說明這個人腦筋絕頂聰明,因此他那個出生背景說明他貴、富、智慧、道德,從他出生背景中說明是大有來歷,下面呢?

  他自己的修行,我想這裏啊,我只能簡單的說一說,,這印度除了很多各式各樣的國家啊,小國林立以外,大大小小還有印度的哲學思想是非常發達,通常佛法當中是九十六種,哇,各門各派,佛法裏邊也是一樣,大、小、性、相、顯、密,單單佛法的部派,就分成功十幾個主要的部派,彼此間大家互相對立,互相攻擊。這樣,要想真正統一是非常難非常難的。阿底峽尊者在當年,外道固然是沒有一個人敵過他。當年在印度所有的佛教各宗各派大、小、性、相、顯、密都把阿底峽尊者看成他們這部的頭,因為在印度所有的內涵,不管是理論屬於教量,行持屬於證量兩樣東西,阿底峽尊者完全通達,完全證得。這個非常不容易,非常不容易,單單憑這一點的話,當年稱他為佛陀再來,第二佛陀。然後他弘法的事業也是一樣,那麼這個弘法的事業,所謂最後利他的部份,在印度部份,在西藏部份,西藏當年佛法已經衰退了,後來經過了藏王到印度把阿底峽尊者請到西藏,經過幾十年全國的力量,阿底峽尊者請得去以後培育了一批人才,又經過了三百多年,那時候人才樹立起來。通常我們說百年樹人。的確不簡單啊!

  經過了這麼長的穩定培養了,到宗咯巴大師時代,又出來一個絕頂的頂端人物,那就是宗咯巴大師,宗咯巴大師的整個內涵。我在這裏不細說,大致的情況也是如此,他出生的背景是非常了不起,然後呢?一樣的遍學,西藏當時所有各宗各派的不管學說也好,修行驗證也好,儘管當年他們稱他為新葛當派。阿底峽尊者到了印度以後,人家稱他這一派為葛當派,他那個傳承都從這邊過來的。然後他能夠涵攝當年所有的心得,照理說,凡是新的一派起來的時候,都是不容易站立。他新的起來以後不但站立,而且後來漸漸變成西藏啊極大部份——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他那一派的派系。這個派是人家跟他說,也就是說,他能夠涵蓋所有的佛法真正精要的內涵。因此說不管是他的自行,然後呢他的利人方面,都達到這樣究竟圓滿的狀態。


  第七講 佛法的法印——“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今天我們繼續下去,開始講這一次整個的第七講。第七講的名字,就叫佛法的法印,佛法的法印,大家可以看參考的資料,這裏面共講重要的兩個概念,。一個講一實相印,另外一個叫三法印,那麼這裏邊有一樣東西蠻重要的,談到這個佛法的真正內涵,特別是一實相印,大乘基本的理念。二諦:一個叫勝義諦;一個叫世俗諦。講下去的時候,那個參考資科上面會有,我們一路上面下來,,從我們現在的人生現實問題上面,然後談到必須以教育來改善提升我們。因此,我們從教育上面談到科學,從科學進一步談到佛法,談到學佛法,我們必須以什麼樣的內、外條件。在這樣具足條件之下所學的,那這個不是普通一般的佛法,平常我們講的結緣式的,那大家有一個機會結個緣,以後碰巧的時候大家再來啦,實際上,像我們這樣嚴密的次第,一步一步上來,那當然不是說碰巧以後再說,是說我們眼前就希望照著它能夠受用,這樣這個受用也就是可以實質上面幫助我們,改善我們身心兩方面,乃至於究竟地解決一切問題,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學道次第,從那個總別兩個方向談,那麼這個道次第呢?我是特別推薦一本書《菩提道次第論》。

  今天要講的呢?就是站在整個佛法的整體,總別兩個方向談,那總相是站在哪一個角度呢?就是我們所求的這個目標來說,我們普通是一個凡夫,我們希望究竟離苦得樂,這總體的內涵,就是無上菩提,就是佛陀,這也是一種方法,或者他之所以成為佛陀,之所以成為佛陀而跟世人不一樣的根本的原因,我們世人,是用我們眼前的所謂心識,不管你聰明也好,笨也好,我們這個認識作用,本身是有問題,而佛陀本身,這個認識的心識,他是透過了正確的主法,徹底淨化的,因此這種認識,淨化了這個認識以後,所創造的他,這個世界跟我們不一樣,那麼我們為求這一點,我們說這個是一切智智,那今天我們用的三法印,是另外一種角度或者一實相印就是法印,是用另外一種角度來談那個總相。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我們不用前面兩種而用這個法印呢?原因是現在這個世界,是一個邪見充滿的世界,錯誤的跟佛法不相應,在這種不相應的當中,有一樣東西是對學佛的佛弟子來說最注意的,叫做相似。他如果跟你完全對立的,那沒關係,也許他完全不接受,可是他沒有辦法真正破壞,佛法當中最可怕的一種,是破壞的叫做相似法,好像跟你一樣,實際上他的內容不一樣,因此人家不信佛,根本就是說我不相信,但他確實承認有這樣東西在,他今天說相似法那種人,他覺得我就是佛法,然後不管相信不相信,以為這個就是佛法。大家把佛法正確面貌,透過這一種被這種人染汙了。以後錯掉了,我們稱它為叫附佛外道。他是一個外道根本不是佛法,但是他裝的一附學佛法的面貌,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易於分別他,然後呢?

  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談,所以今天用法印這個角度來談這個總相,早一陣子,我曾經在向各位同學介紹中說,怎麼以三法印來鑒別,嚴密的來辨別一下,什麼才是佛法?什麼是外道?不過這裏有一個問題,你講三法印,他既然是附佛外道的話,他也講三印法,大家講的一樣,就是說你比如講得很好,他也把你講的錄音帶也去背熟了,也講一套,那你怎麼分辨得出來呢?對,所以說,假定說不是對佛法有正確認識的人,單單講還不行,而且你要照著去實踐。如果拿這個標準去衡量,那他這個狐狸尾巴就沒有地方可以隱藏,狐狸尾巴沒地方隱藏,附佛外道一定能夠分辨得出來。因此今天同樣講總相的時候,是以法印來說明,所以這個特點,必須要把下面幾講,第七講是總相,法印,第八以下,從皈依一直到最後結束的時候,跟這個總相相應的別相。

  下面我就是簡單的把這個法印,法印呢?我們通常有兩種說法,一個就大乘來說的,一實相印。然後平常我們中國人或者漢地來說,說三法印是小乘,真正的內涵不是,它究竟達到究竟狀態,那就是一實相印,可是我們進入的次第,是遵照著三法印,所以這個三法印是三乘的共法,不管是大、小、中這樣。所以今天把這個實相印跟三法印都簡單地說明一下。首先我先在這裏談一下,這個什麼叫印?又什麼叫法印?又什麼叫實相印跟三法印?印,平常我們說印經印章,我們拿著印來鑒別真偽,這第一個,真的假的,還有如果你證得了,佛法所告訴我們的印,法印你親自驗證以後,有什麼功效呢?我們就在三界之內通行無阻,平常我們三界,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天上再高的叫色界天,最高一層叫無色界天,他雖然在天上面,實際上他還是在生死輪回當中,假定說我們透過佛法的認識,理解照著修行徹底驗證了以後,那我們不再被三界所困,就在這個裏邊能夠世出世間通行無阻,因此我們這樣的印叫做法印。那麼當然,這個法到底講些什麼,佛法裏面所謂的法,就是指所有的宇宙間的一切現象,包括抽象的,以及實質的,都稱它為法,也就是說,我們根據我們的認識心靈,能夠認識的所有物件。

  一般來說,實際上,現在這個法還要廣泛,那麼我們認識物件的這個,說物件固然是法,我們能認識物件的那個心,心識還是佛。佛法我們分它有為法,無為法。因為我們這個人,不但人所有的一切有情,對這個法的認識,以及對它的想法,是一千差萬別,個個不同,現在呢請問,以佛正確的瞭解,正確地瞭解世間真象的,那位究竟圓滿的覺悟者,都有這些現象是怎麼看法的。為什麼要談這個問題?不是我們要學佛法嗎?就說我們看見的是這樣的,那麼世尊看見是什麼樣呢?因此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叫法印,說佛看這件事情是這樣的,那現在我們來看一看,佛告訴我們很有趣,非常有趣的一個現象,說我們眼前看見的,各式各樣千變萬化,無窮無盡的這些法,萬事萬物,這是什麼,只有一個相,我們明明不是看見很多嗎?什麼相,無相,沒有的,根本沒有這樣東西。

  因此在這個裏邊,我們看這個參考表上面,有《法華經》上面,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諸法就是所有的這些東西,本來從它自己的本來面貌去看的話寂滅相,現在這個寂滅相,下面等一下解釋,這是比較難以瞭解的,不過我們現在眼睛看,看不見的,佛告訴我們,信得也就是了,要怎麼樣才能夠看見呢?說佛子行道已,你也聽到了這個道理,你覺得對,你願意照著去做,照著這樣去做叫做行,照著這個道理去做,最後你也能夠象佛一樣,完全正確認識這個世界,那時候你會看見,原來世間的萬事萬物,無相就是一個相,它雖然是無相,卻是有千變萬化。

  所以下面這個《無量義經》,這是法華三經,就是佛出世到最後說的,最究竟圓滿的大法,《無量義經》上講:無量義從一法生,一法即是無相,如是無相名為實相。這個無量義是千變萬化各式各樣,這個各式各樣我們世俗上面去看,是千變萬化,世俗上面看是千真萬確,這佛法有個專門名詞叫俗諦,也就是世俗上面看是真實的,那這個的確有它各式各樣的內涵,但是這個各式各樣的東西,只有從一樣東西生起來,一法即是無相,那有什麼呢?就是什麼都沒有,這個對我們是很難體會得到的,而這個是所有萬事萬物的真實的相狀,所以如是無相名為實相,這樣的原來什麼都沒有,這是它真實的行相,所以它下面有解釋,不管我們現在苦空無常,或者我們不願意苦,我們以為常的,常樂我盡,常樂我盡就是相反,就是跟苦空無常相反的。佛告訴我們這樣,我們看見的就是說,恒常不變蠻快樂的一個我。諸如此類不管是大是小,不管是生是滅,所有的一切無相,沒有,實在沒有,所以說法性法相本來空寂,不管是他行相方面,法的行相,以及他的本質方面,他本來就是空無所有這樣,因為空無所有,所以寂然不動,它本來就沒有嘛,也沒有來,也沒有去,也沒有出,也沒有沒,這個是無量義經上頭的,那談到這地方,就有問題來了,說這個我們明明看見眼前的所有這些東西到底這是什麼?這個需要解釋一下,我們眼前看見的,剛才說這個桌子,這些東西,佛法來說一相無相。那麼,請問科學怎麼說?科學也告訴我們,這我們看見的說這個是桌子,這個是什麼啊!

  實際上不是,這是一群能,以很高的速度不斷的在流轉,這是我們大家信得過的,那這個說明什麼?前面我們講佛法,講無相,我們不能接受,可是科學的話,我們就是心安理得的覺得是視為當然的。第一個就證明的我們眼前眼睛看得見的,我們身體所感觸到的東西,的確不一定像我們看見的東西所存在,但是它並不是沒有,它是看這種功效的,因此在佛法裏面,特別關於這些事情啊,就分兩點來說,一個叫勝義諦或者叫真諦,諦,就是真實的,就是以聖人的眼光來看,它是真實狀態,所以我們叫勝義諦或者叫真諦,還有一種呢叫世俗諦,就是拿我們世俗的眼光去看,那麼這個世俗的眼光是怎麼一回事情呢?世俗的眼光就是以我們的心識所認知的相對世界,所謂相對世界對應於我們身、心,正常人、一般人,大家都能夠感覺得到的。這個情況來說,這個相對的現象,這個現象是有的,所以叫俗諦。這樣,那我們除了這個,我們不妨說電影,科學是我們信得過,我們很少人看見,至少我從來沒看見過,這電影我想大家都看過,明明這個電影也是個銀幕,在還沒有放的時候,你看白白的什麼都沒有,等到電影一放的話,那上面是千變萬化,那我們很清楚明白這個東西,只是相對應於我們這視覺當中,有這一個東西,它這銀幕上面,其實什麼都沒有,這一點就告訴我們,並不是我們看見的東西,都是真實的,因此這個情況,我們稱它為俗,世俗的,那我們現在眼睛看見的叫俗諦,那麼事實的真相,不一定就是如此,這一點我們瞭解了以後,進一步然後我們再談。那佛法看這些東西呢?告訴我們說,這些東西啊,實際上是,並不像我們相象當中存在的。

  那因此下面這個偈啊,這個偈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中論啊!中論是佛門當中一位最了不起的,佛出世以後最了不起的一位大菩薩。他這個說明都可以代表佛法而正確無誤的,如果我們後面佛弟子能夠信得過他是絕對不會錯的,那麼他寫的這本論,就是使我們不會弄錯,而透過他的解釋,而真正認識佛法的,看一下這個偈子: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第一個呢?以世俗諦,眾生就是告訴我們,佛是成了佛的,已經覺悟的人,眾生是還沒覺悟的人,一旦覺悟了,也就是佛,他用兩個面貌,用兩個標準,一個叫做世俗諦,就是我們看得見的。

  還有一個呢?第一義諦,我們稱它為勝義諦,也就是我們稱它為真諦,這樣的來說明,而普通人如果不能瞭解這個二諦之間的關係,那對於真正的佛法,我們就不可能瞭解,這樣,那現在我這一個地方要簡單的說明的就是,我們看見的是萬事萬物不是沒有啊,這個千萬不要誤解啊,如果它沒有話,佛法當中有個專有名詞叫斷滅見,佛我們也就是稱他為中道,為什麼稱他為中道呢?我們常常說哦,不偏不倚之為中,這個是我們中庸上頭的說法,佛法說世間的一般人的認定,不是屬於常就是斷,常是永遠不變的,斷是死了以後就沒有的,不是,它是什麼呢?不常不斷,這個就不大容易懂,那麼真正的內涵,我們以後慢慢的細細的來說明這個道理。那麼這個地方呢,我們就是啊,只是簡單的來介紹這個概念,就是中的話,就是說明它那個事實的真相。那麼這個也就是說現象上面你是有這個現象的,叫做俗諦。
  但是就它的真實內涵呢?它就是沒有的,那我們現在呢,因為迷了這個,所以不瞭解世俗的真相,會有種種執著,產生種種問題。當我們真正的瞭解了以後,透過了佛法,相信它,步步深入,照著佛陀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理論上的認識照著它去修行,親自的驗證的最後結果,會像佛一樣,感覺原來世間的所有的這些東西統統不見了。所以佛經當中有說,所有的這些東西啊,一相無相,只有一樣東西,無二之相是為實相。所有的這些東西啊,再沒有其他東西了,這個是真實的形相,那我們稱這個東西,有它的功用,我們稱這個功用叫緣起有,它的真實的內涵是,沒有,這叫緣起性空,等一下下面再會提到它。那麼說這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有絕對關係,不是我們從希望,離苦得樂嗎?要想使得圓滿這個人生嗎?

  可是我們忙了半天呢,總覺得問題重重,實際上這個有一個原則,因為眼睛看見的畢竟有限,當我們看見那個部份覺得這個對我們好處,要去追求的時候,我們通常很難看得見,這種事情的背後,還有很多副作用,我們只看見那一面,當這個得到的時候,當初我們完全不瞭解,會有這麼多副作用來,而且副作用已經在這裏,我們都看不見。譬如現在這個世界,說科學發達了,大家覺得啊,好、好、好,實際上帶來太多的問題,最近,我經常介紹人家看幾本書,前次跟人家介紹的是《新世紀的飲食》,我最近又看見一本書叫《頻危的地球》,這兩本書跟佛法是一點關係都沒有,也沒有一點宗教色彩。這兩本書充分的說明什麼?就是剛才這種,我們以為這個很好,實際上其他的副作用根本看不見。這個是真正的重要的幾個特點,那麼現在我們呢?不談這些問題,說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那學了這個佛法以後,告訴我們有什麼好處?

  大家我想在坐的各位啊,都會念《心經》或者聽過,即使沒聽過我介紹大家,佛法當中有一經叫《心經》,它的全名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非常簡單,但是佛法的精要部分,它專門講無相或者叫性空的,頭上幾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到這裏就可以了。觀自在菩薩是一個人。我們稱他為觀世音菩薩,但是為什麼這個地方不稱為觀世音而叫觀自在呢?觀,這個是特別佛門當中的專門名詞叫止觀,也就是說到了這種程度,他的智慧現起,他能夠看見事實的真相,其實不僅僅是觀世音菩薩,所有的菩薩到了這個程度都可以。那麼現在這本經,只是觀世音菩薩告訴舍利弗尊者如此而已,說觀自在菩薩,那麼他平常的時候要,在什麼情況之下看的呢?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行,就是修行啊,平常我們所有的行為,我們的行為就是做普通的事情,現在學佛的佛弟子呢,專門很認真的,照著佛告訴我們的道理一步一步去深入,這個指專門指修行而言。那麼修行有很多內涵,所有的佛弟子從剛皈依開始,到後面成就佛道都是叫修行,那現在或者我們叫大乘當中所謂六度四攝,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這樣呢,然後禪定,智慧,那這個部分,特別是講智慧部分,他修行什麼呢?深般若波羅密多,六度當中的智慧度,那專門修行這個要修很深的時候,不是很膚淺的,膚淺譬如我們講講,我們也懂了,就聽聞這個叫聞慧,然後呢?經過思惟抉擇,確定信得過,我們也會照著這個方法去做,那叫思慧,修,就不是我們普通人。但是我們照著這個次第去做,一定也能夠達到,不但修而且要很深,說達到這個程度以後,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這個時候啊照見,就是它不是用我們的心裏面去,這樣,這是真正得到無分別智。

  這個無分別智,看事情就像鏡子照東西一樣,所以它叫照,那個時候照出來五蘊皆空。五蘊是什麼啊?色、受、相、行、識。色,就是我們這個色,肉體部分,對我們身體來說是這個身體,實際上呢?包括宇宙的所的一切的實質上的東西,下面的受、想、行、識就是什麼啊?心靈或者身心兩樣東西,皆空,實際上沒有像我們所感受看見的這樣,結果所有的痛苦消失掉了。度一切苦厄,度過所有的痛苦,我們之所以痛苦是為什麼?因為有一個相對的東西在。我覺得這樣東西可愛,我去貪,得不到就嗔,事實的真相看不見癡,所有的東西都在這上面來,所以所有的痛苦都在這上面來,那現在呢?透過了佛告訴我們正確方法,然後照著去修行,他就看見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實際上為什麼佛要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為什麼說這是總相,就是懸在那裏,那我們要求的,實際上這個東西是一相無相,沒有這樣的東西,這是我們在無明當中,所以看見它,透過了佛告訴我們的方法,如果我們一步一步下去,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能夠真正深觀,看見事實的真相,那發現五蘊皆空,所有的痛苦徹底解決,一實相就是講這個,但是這個實相,畢竟是最究竟圓滿,不是我們普通人一口氣走得到的,所以把這個一實相整個究竟的內涵分成功幾個次第去講的話,那我們不是用一實相來表達它,而是用三法印。

  那下麵呢?緊跟一步就介紹那個三法印。法印兩字跟前面一樣,就是前面叫一實相印,現在這個地方叫三法印,那麼,現在請問三法印講些什麼呢?首先把三法印的這個三個法印說一下。諸位看,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就是三個印三句話,在有一些地方南傳的有的時候叫四法印,四法印實際上跟那個三法印一樣,不過解釋稍微多一點,為了大家多瞭解一點,第四個法印叫有漏皆苦,那麼有漏呢?實際上呢就是指煩惱,只要這個煩惱沒斷,我們叫漏,那都會苦的,現在我們這個先不談,那麼我們現在這裏只把那個三法印解釋一下。

  那首先第一個說,諸行無常,什麼叫?平常我們說行為,那個行字本身呢?有特別意義,叫流動的,變遷的,所以行是流遷義。那現在這個地方的行叫有為法,佛法當中把這個法分面功叫有為,無為。這些新的名詞,相關部分我在這兒解釋一下,什麼叫有為法呢?是由造作它會生起,它會消滅,譬如說我們現在以佛法來說,說世間的所謂,所謂有為法,有一種行相叫生、住,異、滅。這個是物質上的,假定說我們講我們的人生。有情的話叫生、老、病、死。這個,沒有的生起來了。叫生這樣,生起來了以後呢?暫時的安住一段時候,我們肉眼去看好象蠻長,實際上不一定喔叫、住,然後呢開始變化,到最後滅消失掉了,如果對我們人來說呢?當然除了我們人以外,所有動物也是一樣,生,這樣,然後呢?

  慢慢的現在我們曉得生了以後,不是不動的喔,慢慢在變化,剛開始很小變成很大,大了以後變成老,老了以後呢?生老病死,那凡事所有這些東西叫有為法,那麼這個地方呢。諸行,是指所有的一切有為法這個有為法,無常。平常我們講到無常嘛,就好象講死,這個是時時無常的,沒錯,但是無常並不單單用死來表達,就是說所有這些有為法,所有這些一切行,我們平常的絕對沒有恆常不變的,這叫無有恆常不變的特性,那它變化的狀態呢?是非常迅速,所以以前如果要講這個道理的話,實在不大容易講,現在科學發達了,科學對我們多少一點幫助,那我們透過科學,我們信得過沒錯,就是這樣,那所有的一切的有為法都是這樣。

  那進一步來說,佛就告訴我們說;無常故苦,苦故空,空故無我。那我不細講,這單簡單的來說,我們用我來感受這件事情,生存在這世界認識這件事情,那我們想去我快樂,實際上是有痛苦,是有快樂,拿世間人來說,如果我們當佛法是,佛法告訴我們都是苦的,也不對啊,我也感覺說,有快樂啊,沒錯,我們以前曾經講過,苦跟苦諦不一樣,苦是跟樂相對的東西,苦諦不是,是另外一個,說所有這個世間的,這些有為法都真實的,實性是苦的,那這個的話怎麼講呢?這苦的當然是苦。樂的呢!它有個名字呢,叫壞苦,它會壞的,為什麼壞啊,因為是變化不拘行。所以它內在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存在的叫行苦,就是諸行的行,它不會恒常不變的,一直在變,因為無常,所以本質一定在變,如果變的話,對不起,你就沒辦法,真正把握得住你要的東西,這就是苦,因為這樣,所以無我,那為什麼這地方講無我呢?通常我由兩個不同的角度去解釋,有個印度的苦哲學家,當佛在世的時候,當然他要斥破告訴那些外道,你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從這個角度去談我,有的普通一般人都能感受得到的這個我,我們談我,我就是我嘛,不過我們隱隱約約,這當中有一個我,我是可以作主的,每個人對他自己是可以作主的,我是跟周圍不一樣的,所以我,你,他,兩個我對立,所以除這個以外,所有其他的萬事萬物都有它,因此這個我隱隱約約當中,有一個跟世間不一樣獨立的,而且這個我是永遠不變的,在印度的外道看起來,說他們叫作靈魂,可是這個人,這個靈魂,就像譬如現在我們說,這棟房子有人住在裏頭,房子會壞的,這個人不會壞,那麼我們現在,這個人有一個靈魂,住在裏頭,這個身體會壞的,這為死,可是住在這裏,身體的靈魂不會死,所以這是恒常不變的。印度的外道是這樣看,那我們現在呢?科學上面說,死了就算了所以叫,剛才講的斷見跟常見就是這樣,所以當我們承認了,以為有一個靈魂的話,那我們不知不覺當中,就有一個我是可以作主的,我是跟外面的周圍是對立的,分開的,我是恒常不變的,再不然我死了就沒有的,這個三樣東西就是我的特徵,有沒有這個東西?沒有。所以從無常我們可以感受到,的確沒有這個,現在理論上也告訴我叫做諸法無我,那現在就有兩個現象,一個是這個有生命的,我們的有情生命,還有所有世間的一切現象。我們總覺得這個東西,有他實質上自己本體存在的,有沒有這東西,沒有。所以叫諸法,沒有他本來天生如此,恒常不變的這個東西在,明明看見這些現象,這現象是什麼呢?這並不是指他沒有,如果這個東西沒有,那叫斷滅掉了,這個是佛法也同樣的指出是一種錯誤,這樣的存在,這個存在,他是同樣的肯定的,叫俗諦,以世俗的眼光是存在的,不過這個存在,不是以他的自己真實天生如此的,不是,這個存在是緣起,他是很多條件組合起來的。

  我們佛法當中,我想大家都聽過說,佛法最重要的中心思想叫空。空不是沒有,是緣起,因為是緣起,所以緣起是很多條件組成功,所以他一定不是本性如此的,所以是緣起的東西,一完整是性空,性就是本質,他並不是本身天生如此的,他是緣起的,所以緣起性空,是一件事情的兩面分不開的,當我們談這個東西,緣起的時候是他無自性的,有時候我們稱它為性空,有時候稱為無自性,有的直截了當的叫無我,因為這個東西,是這樣的一個東西,所以諸法無我是這樣,那因此呢?現在我們佛法整個的法印,所以眼前我們看得見的,有為法是無常,然後呢?無常的現象一定是無常,因為所有的一切東西它是緣起的,凡是緣起的東西,它是種種由緣條件拼成功的,所以它不是自己天生來的,所以叫諸法無我,凡是這樣緣起所存在的東西一定是無常,為什麼原因?因為這個東西的存在是不是要各種因緣條件組合起來的,可是因緣條件在變化的,這既然因緣條件在變化,你怎麼叫它固定不變,這是一定的道理,理論上面我們就瞭解這個,所以這個性空不是沒有,這個性空緣起。佛真正的出世,主要的告訴我們的說這個叫性空,這個叫緣起,就它最究竟的圓滿來說,叫一相無相,就這樣無二之相是為實相,但是這個不是沒有,這是性空而是緣起的。因此你造了惡業就有痛苦,造了善業就有好事出現,這些東西都是世俗的現象,佛不但不否定,佛是肯定,因為它是性空,所以肯定它有緣起。這樣佛對這個緣起的這個道理有幾句很有名的名言,就是下面我們看:無我者,性空緣起之義。這一章的在參考的最下行: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這個有了,這個也有了,這個生起了,這個也生起了,就這樣,下面這幾句都是一樣: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拿我們簡單的來說,譬如兩支筷子,有兩支就可以用了,請問這兩支,我們說兩支筷子用的時候,到底哪一支撐哪一支,這個互相為緣的,當你撐它的時候它也撐你,這緣起法相對待而存在的,他不是天生來如此,所以這支筷子,這個有的時候,這個也有,這個生的時候,這個也生,世間所有的現象都是這樣,但是我們普通一般人看不見這個現象,因為看不見這個真實的現象,所經佛稱這種狀態叫做無明。不瞭解世間的真相,是緣起性空的,看不清楚這個。因為這樣無明,所以此有故彼有。那下面怎麼講。

  十二因緣「流轉門」:無明名色六入老死。我們每人具每一個有情,在生命流過程當中,他怎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一生一生。生了以後又老,老了以後死,死了以後再來,永遠在這轉,因為看不見事實的真相,所以叫此生或者此有故彼有,這個有下面緊跟著都來了,因此佛對這種狀態,叫做流轉,流是流落在生死輪回當中,永遠輾轉無窮,所以我們痛苦的根源是無明,產生的現象叫流轉在生死當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因此這種狀態,我們稱他為凡夫,這個凡夫也是相對的。對聖人而言,那請問聖人是怎麼樣,他認清楚了這個現象。明,現在我們不稱為明,佛法當中,三明六通大阿羅漢,佛是最了不起的。是什麼?把這些事情看得徹底,看得清楚,我們現在用另外一個名詞叫智慧,看清楚了這個以後,說這個無明消失掉了,不見了,這個無明並不是說無明跟明,兩個是敵對相反的東西,並不是說把這個東西搬走,再搬一樣東西進來,不是這樣。就像我們這房裏,光明在時候黑暗自然不見,不是要把黑暗搬出去以後,再把光明搬進來,凡是敵對相反的東西,就是這樣,當你智慧增長,明見現起,無明自然沒有了。所以下面緊跟著,此滅故彼滅,或者此無故彼無。它還是緣起法。這個無明滅,無明沒有了,滅,就是行為。那我們下面,再下面第二講的話,下面說皈依業果,業就是我們造的行為,造成的行為,它會有這種現象發生,我們前面不是說,這個真相,眼前真正的特徵是沒有的,但是它有它的作用,其實這種作用,我們在科學上面我們也看見。說你真正看見這張桌子,或是我們眼前的東西,堅固實在不變不動的東西,是沒有,可是有一群力量,但是科學家不知道,這個力量來自哪里,佛就告訴我們這個業叫做業力,這個到後我們再去談。

  十二因緣(還滅門)無明滅行滅識滅名色滅六入滅觸滅受滅愛滅取滅有滅生滅老死滅。如果我們瞭解了這真相以後,同樣的緣起變成什麼呢?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那本來在流轉,現在還過頭來,這種痛苦消失掉了,這就是聖人。達到這個境界以後,是什麼境界呢?涅槃寂靜,所以你如果不瞭解世間的真相,世間的真相是什麼?諸法無我。無我者不是沒有,無我者,性空緣起。你不瞭解在無明狀態當中,所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流轉生死,這流轉生死,我們詳細一點講,叫十二因緣,剛才說無明、行、識、名色、六入等……假定簡單扼要來說苦、集、滅、道。集就是苦的因,你造了這些苦的因,一定會感到苦的果,反過來說,如果說你照著道理,佛告訴我們的道理,然後做種種滅苦的行為的話,那感得的就是痛苦的消滅。一個是流轉,一個是還滅。因此由於這個諸法無我,緣起性空的特點,在我們凡夫身上不瞭解,所以做種種的行為,這個行為就是我們的行為包括在裏頭,包括外在的裏邊的,它永遠在變化當中,這個變化那就是流轉生死,痛苦就從這個地方來,反過來說,現在我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不再走以前的老路了。

  然後呢?慢慢的透過了正確的認識去修行,把以前錯誤的這種認知拿掉,於是產生叫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那麼叫還滅,那產生的效應叫涅槃寂靜,這涅槃二個字什麼意思?涅槃是印度的梵文,那麼翻成功我們中文的話,因為很難翻,所以直接把音譯翻過來,那個內涵我們看一下注解。翻成功中文的話叫圓寂,為什麼叫做圓寂,它有很多不同的翻法,什麼滅呀什麼的,所以稱為圓寂的話,他的德沒有不圓滿的,德無不備,因此叫做圓,種種的好事功德通通具足了,圓滿無缺,然後呢?為什麼要做很多功德呢?要去除我們種種的錯誤,這種錯誤會影響我們,會把我們擋住形成功障礙,使得我不能在三界當中解脫,所以這功德就是去掉障礙的,因此在這種狀態當中,所有的障礙無不盡,沒有一點點遺留,徹底圓滿拿掉了這個叫做寂,寂就是整個消失掉了,所以這個涅槃真正的意思,叫做圓寂,怎麼會得到的呢?是透過我們智慧,這樣,那為什麼叫簡擇力呢?簡是撿別,先去把它透過我們的腦筋,好好去想這個對不對,不對的不要,對在我們把它選取叫簡擇,這個不是浮浮泛泛的,還要很認真的,所以叫簡擇力,而這個力量如果說我們從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那稱它為叫智慧,這種智慧分三種;聞、思、修。從聽聞而思惟照著支產修行,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力量,到後來產生力量了,然後呢?

  最後證得了一種叫擇滅無為,前面我們叫諸行,叫有為的,達到了這種狀態當中停止了,所有的諸行就是此有故彼有,這種現象通通消失掉了,這種消失的境界,我們這個地方稱它無為,這個無為透過擇滅,擇就是選擇,它不是莫明其妙而來的。透過很嚴密的選擇然後呢?才把這種障礙通通去除掉,叫擇滅,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什麼?寂靜、安穩、永遠。這個才是真正又妙又清淨,而又沒幹撓,這種境界就是涅槃境界,修學佛法我們真正要達到的就是這個境界,我們在談一實相印的時候,曾經念了心經上的一段話,這裏同樣的有效,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度過了這個苦厄的境界,達到了這種程度,我們稱它為涅槃境界。因此把所有的這些東西通通去掉了,在這裏所講的所謂三法印。那這個三法印比起一實相印就不一樣了,一實相印,一相無相,無二之相是為實相,你根本就不得其門而入。所以現在它有很明確的次第,讓我們瞭解眼前的所有這種狀態是諸行無常,那我們所以對這些東西,很寶貝等等的話,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總覺得,這個常保不變對吧,但這個無常並不僅對好事,對壞事也是一樣。我們壞事無法忍受這個無常,這是業感的,反正你只要懂得無常的特徵,好固然會過去,壞也會過去,可是問題是它會繼續不斷的一直會來呀,下面來你該怎麼辦,它就告訴我們這樣,所以說三法印本身同樣的內涵。真正重要的內涵還是剛才講的這個一相無相,因為無相稱它為性空,可是性空不是沒有,叫做緣起,所以我們前面用真俗二諦來說,透過我們世間凡夫世俗的相對的認識去看,這些都是存在的,可是它真實狀態沒有的,那怎麼修行呢?所以它說這個是整體,說這個整體真正講修行的時候,它不是用一實相印跟三法印來說明的,就象我們前面說,本來是一個大總相,佛擺在這裏,佛是佛,那我們怎麼辦呢?修行有他一定的次第,關於剛才這個內涵,如果我們談修行的時候,通常情況之下,不是用這樣的法印來介紹我們,那用什麼?

  我們就用像剛才講的真俗二諦,或者用苦、集、滅、道四諦來解釋這個,今天晚上我只簡單說明一下,苦集滅道這四諦的特徵,首先說一下它的歸屬性,我們知道四諦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苦諦這兩個不一樣,佛告訴我們世間的所有這些東西,真實的現象是苦的啊,我們應該知道。四諦:此是苦汝應知,集諦:此是集汝應斷,滅諦:此是滅汝應證,道諦:此是汝應修。那苦怎麼來的,有它的原因的,這一部份,苦的原因稱它為集諦,此是集汝應斷,說這個集應該斷,斷掉之後那個苦就沒有了,斷到什麼境界呢?說:此是滅汝應證,你應該證得那個境界就是滅諦,這個滅諦剛才前面講的涅槃境界,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這個特點。那麼怎麼樣才能達到這個滅諦呢?此是道汝應修,你應該修這樣的一條道,然後你能夠證得這個滅,真正講修行的時候,它是用這個四諦來說明,那麼這個歸屬呢?這個無常因包括了苦、集、道三諦。無我印這個法印當中,諸法無我,包括所有的苦、集、滅、道,然後最後一個涅槃寂靜。包括了最後這個滅諦。那因此它整個的修行過程當中,我們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不是用一實相印或者三法印來說明它,是用苦、集、滅、道,或者是真俗二諦,所以當你們真正開始學或者已經有人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它一開頭就給我們介紹,很清楚明白的說,這個整個的內涵,所有說的內涵,無非都是什麼?苦、集、滅、道四諦。那麼這個苦、集、滅、道還是一個整體的總綱,怎麼樣照著次第步步深入呢?那就是它的道次第,今天就談到這裏為止。


  第八講 皈依三寶——“進入佛的門檻

  今天啊,我們向下繼續講第八講——皈依。從我們這個整體的理念當中,瞭解了他的整體的理念,然後為了完成這樣整體的總目標,應該如何按照次第,一步一步深入整個的內涵。通常我們稱這種叫《宗經論》,譬如《瑜珈師地論》,譬如《大乘起信論》,這種都是《宗經論》。那我們現在這裏依據最主要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當然它也一樣的參考所有的三藏,那麼今天講的皈依?從五個角度去看,一般我們來說皈依是入佛法之門,就是說跨進去第一步,當然在這前面,多多少少已經有機會聽聞瞭解,有了一點基本的信心,那這個時候才會推動我們願意照著它去深入,那麼這個時候從皈依開始,這地方分五點來說明它。我想各位都有一張參考的表。

  第一,什麼是皈依;
  第二,皈依之因;
  第三,皈依的物件,皈依的境;
  第四,如何皈依;
  第五,皈依已,應如何行?

  那皈依這個字就是皈投依靠。首先我們說一下依靠,作為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有生命的,實際上如果我們世間觀察的話,沒有一樣東西離得開依靠。那這個依靠為什麼還要加一個皈投呢?這裏說明一下。因為以前呢?我們習慣照著以前這種方式過日子,可是學了佛以後,或者我們從我們這一次的講說研討,會發現以前有一些問題,最後呢?發現這個問題的根本在哪里,就是說我們稱它為無明,正因為我們平常由於對事實的真相看不清楚,欠缺正確的認識,雖然我們有心想離苦得樂,那既然我們苦樂也不知道,怎麼得到離苦得樂,正確的方法也不知道。忙了半天,恰恰相反,好象得到一點實際上真正的快樂,離我們越來越遠,反過來痛苦是愈來愈多。因此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必須要改弦易撤,改一個方法,所以以前是向這方向,現在我們改過來,把錯的去掉,所以這個皈投有這樣的一個意思。那麼本來這個歸,就是皈投的皈,歸家的歸,回去的歸,這個皈很特別啊,那個字是另一種寫法,不是我們回家那個歸,白、反、白字旁一個反,意思是什麼,就是我們以前依靠的方式是錯誤的,那我們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黑暗的,不認識事情的真相了,現在卻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這個是白。這個白跟黑是恰恰相反,也就是說你有了智慧,這個看不清楚的這個,自然消失掉了,反過來沒有的話一定看不清楚。作這樣的皈依,這個才是真正的皈依,不是世間我們的從這個地方皈投到這個地方,所以這個皈依是這樣的寫法,是有它特別的意義,因此所皈依的物件,也不是我們普通的,是一個正確的,必須對世間的真相認識清楚,他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讓我們正確的去做,因此在正式的去皈依的時候,我們要檢查檢查是什麼原因,那不是茫然的,也並不是情緒性的。

  因此第二點我們就談到,那皈依的原因是什麼?這裏邊有兩點,第一點,我們要瞭解世間的苦,因此一心希望從這個地方跳出來。我們跳出來能找一個投靠的人,這個人我們對他一定信得過,他能徹底救我們。譬如說我們生了病,那時候我們會找醫生,這個醫生有很多個。啊!中醫、西醫各式各樣的人,然後呢?當地的土方,所以你去現在找你所找的,你是對他有信心,信得過,或者是透過我們嚴密理智的抉擇,或者是大家覺得是這樣,不管我如何,我是信得過他,所以現在我們這地方所談的,這樣嚴密的皈依,也同樣的對皈依的物件,要有正確的信心。那平常我們呢有很多人,我們已經皈依了,可是皈依是皈依了。自己的信心好象不夠強,這原因就說我們並不有啊,能夠很實在如理的去檢察一下,觀察一下,我們所皈投的依靠,人家說這個好啊,或者也許你是從小父母帶大,或者你的親戚朋友。實際上這個也並不壞,但是單單這個夠不夠,不夠。

  我們曾經說過佛法除了信以外還要智慧,當智慧漸漸增長的話,你的信心漸漸就會不一樣的內涵出現,所以在這個地方呢?對於我們所信的物件,我們要加以很嚴格的認真的抉擇一下。因此在這個地方啊,我們從五方面去觀察,我們所要皈依的物件,使得我們啟發確定的信心,哪五方面呢?我們是有問題,它一定不會有問題,第一個身、語、意清淨,而且它能救我們,這樣所以他有大悲心,而且他的成就至所以成就,因該是最究竟的。否則你皈依了他,他有些問題,我們從五點上面觀察他。現在看看世間,哪些人才具足這個條件,具足這樣的條件的人,他才真正究竟圓滿的。所以很多經論上面說,我之所以皈依佛,是有特別原因,就是根據這樣嚴密的檢查。在印度當年,佛出世的時候,是印度整個歷史哲學那個時代,思想是最輝煌蓬勃的時代。如果拿我們漢地來說,中國人來說等於說春秋戰國那個時候,百家爭鳴,各式各樣的人,那時候人才鼎盛。所以下面我們把這個五點,一點一點來加以說明。

  首先呢?我們談這個身、口、意三業清淨,首先總說一下他為什麼清淨,為什麼一般人不清楚,主要的原因就是說,他是一切以智慧為引導,這個我們前面一再談起這個問題,看很多事情,以徹底的究竟的正確的認識,這個作為引導的方式,由於這樣的引導的方式,所以他的行為照著這樣去做,所以三業身、口、意、三業都清淨。我們前面曾經說過。他這個智慧有幾個特徵,第一個叫勝根本智,這是非常重要的。由於這個智,我們才能夠不受任何染汙,當這個以勝根本智,前面是理論上的認識,認識了以後我們能夠如實的去照著步步深入的話,那見到我們所有看見的萬事萬物,原來是一相,無相,並不是真實的存在。那既然我們說,以為有的這個現象使得我們生貪,使得我們生嗔,得不到的生嗔,然後呢不瞭解的是一種癡,乃至於並不瞭解所以懷疑他,因為這樣的種種問題通通去掉。可是實際上呢?明明世間有的這種現象,這個功效怎麼來的昵?所以他不但以勝根本智,所以見真,而且還要以後得智,得到了根本智以後,還要繼續的修習,我們稱之為後得智,那因為後得智呢?哦!看到世間的一切,這種現象的現起,是由業力所感,什麼樣的業感什麼樣的果,那誰才能正確的瞭解呢?對這樣事情完全正確瞭解的還是佛陀。所以他還是要照著這樣去做,所以不僅透過前面,他把貪嗔癡拿掉,我們稱它為無貪無嗔無癡,三個善根。這是基本。夠不夠,不夠,我們不這在這個基礎上面,還要進一步,因為貪,不但拿掉貪,還要佈施,嗔,不但拿來掉嗔,還要忍辱,所以佈施,持戒,忍辱,而且努力的行精進,要得定,慧這些。那個六度本身,就是佛法裏講的六度,度是解決我們自己的錯誤,還要四攝。從這個上面還要進一步,為了幫助別人,要經過非常長遠,通常我們說三大阿僧祗劫,這樣長時的薰習以後,因此到最後,不管在任何時候,不管在任何地點,在任何情況下,他的行為沒有一點點不清淨,沒有一點點不妙不善,在這種狀態當中,他這個善業才是清淨的。

  因此我們如果分開來講的話,那麼我就身業是什麼樣呢?那經論上面有種種的描述。我們現在這裏,非常簡單扼要地說一說。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他的身體不像我們的粗粗的,他的身體透明的,所謂光明瑩澈,如何如何,總之一句話我們任何人一看見他,就會從內心深處產生無比的喜悅。這一般來說,我們是不大容易體會得到。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事實,這個我們人人可以感覺得到,假定我們周圍,有一個熟識的人,而這個人,他的行為本身是非常自愛,也非常守法,而且很尊重別人,這是指他自己的操守方面,進一步呢?處處能夠利人,處處地方幫助別人,請問在我們周圍任何一個人,有這種人的話,是不是人見人喜,這個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那現在佛就這種特徵,是經過三大阿僧祗劫,他唯一的行為就是幫助別人,所以我們用我們實際上的認識常識,進一步也可以真實地體會到,平常我們不斷地去否定它。這說明是,要嘛佛法沒有正確地提供給我們,再不然的話呢?我們自己很愚癡,所以這個地方可以體會得到,為什麼佛有這樣的功德。

  同樣的,他開口也是一樣,因為經過了長期的熏習以後,所以他的語業也有幾個行征。第一個特徵,他講的這個聲音是非常的柔和叫你一聽就歡喜,有很多人一聽你就討厭,然後他用的文辭非常優雅,非常美妙,而說的內涵義理本身這是最重要的,要具足兩個條件,所謂合乎道理,不但合乎道理,而且合乎你的根性,可是佛經上面,還有一個特點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他還有一種特點,他在一種語言,同一個時候,所有的人去聽,都能夠跟他個別特徵,個別的個性相應瞭解信受。那實際這裏邊說明什麼,他意功德。那真正功德,實際上說起來呢?這個意功德裏邊,分成兩部份來說,一部份是智慧,一部份是大悲。所以悲下面第五條哦第四條會來談。那個智慧呢,我們現在這地方,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談一談。通常我們說,佛具有四無礙辨或四無礙智,他的智慧達到最究竟圓滿,能夠沒有任何一點東西掛礙,沒有一樣東西能夠障礙得住他,哪四樣東西呢?

  法無礙智,然後呢?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或者叫做樂說無辨就是講的,我們上一講當中,一切法任何東西,這是表達這樣東西的,所用的名、句、文身,通常我們經論上面就是說,可以用種種的自然的,社會的,東方的,西方的,哲學的,實質的,這叫法無礙,然後呢,這個法講的一切裏邊的意義,是這個東西有它的內涵的,對這個內涵本身,也一樣的通達沒有一點掛礙,然後昵?用的辭,文辭,最後一個樂說無礙,就是前面三種,他能夠為一切眾生樂說無礙,而且特別真正重要的,又能夠契理,契理就是跟真理相應,契機那我們說過了,能夠毫無掛礙,沒有一點問題的,能夠來分析說明的,讓聽的人正確的瞭解,這個究竟圓滿的這種狀態,只有佛有,而且他說的時候,我們稱他叫做四無所畏,還有一個特點,平常我們講的時候心裏想想,因為我們不太瞭解啊?所以心裏面多多少少,我想我們多少講的時候,心裏面有一點自己啊,也許我嘴巴裏面很硬,可是自己心裏面有點虛虛之感。在我們想,我們大概都可體會得到,佛絕對不會有這樣的狀態,所以叫四無所畏。

  那麼他說些什麼呢?也有個內涵,一切智,說一切智無所畏。經論上面說。佛在任何一切大眾當中作獅子吼,獅子吼最了不起。他是一切智人,所有世間的,不管什麼道理,徹底瞭解,沒有一個人難得倒他,所以他心裏面,因為自己完全徹底瞭解,所以毫無怖畏,沒有一個人難得倒他,所以他心裏面,因為自己完全徹底瞭解,所毫無怖畏,他有這種大威神力。然後第二個呢?他說的內涵,說漏無畏,真正要告訴我們的,還是一個苦樂問題,所以苦是因為煩惱。這個地方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漏,漏就是煩惱,他講的內涵能夠漏盡,他講的煩惱已經絲毫沒有,這樣已經斷盡一切煩惱。平常我們都有,多少有這個特點。然後呢?還要說的內涵呢,說障道法無畏,他告訴我們的無非是道,最後一個說盡苦道無畏,佛告訴我們怎麼盡苦。然後呢這個地方可以說佛法的無上的威神。因此現在我們看,那個他有這樣的智慧,這個就是他意業當中,剛才說意業當中具悲智,那悲呢?

  這個地方另外特別立一點,那這什麼不放在意業當中呢?意業是他內在的。悲是實際上他的形象上去看,這對我們是非常重要。假定他沒有悲心的話,他雖然行道了,你去求他對不起,今天我不想救你,那你無可奈何啊。或者說,我跟你有什麼關係我才行,他那個悲,悲到什麼程度呢?其實我們世間,多少也有同情憐憫,特別是父母而尤其是母親,可是佛有這樣一個特點,他把所有一切眾生,像母親一樣,而且遠遠超過,你是他的親人固然是就是你是他的仇人,他還是要救你,所以他那個悲心是大悲遍轉。當然以我們現在想,我們無法想像,當時我也想怎麼可能,普通我們只為想自己,他怎麼會專門想別人呢!可是等我瞭解佛法的內涵,我會感覺到真荒唐,這個道理我們學下去,自然很清楚明白會瞭解,他不但這樣的悲心,而且長時習,薰習到什麼程度呢?最高的成就,所以第五點呢?

  得到最究竟圓滿成就。我們簡單的把這個五點總結起來,成為四個特徵。那第一個呢就是極善調性,那個參考資料上面,因為他自己的問題整個解決掉了,如果他不能解決,怎麼幫助別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呢?他不但自己徹底的解決,而且瞭解怎麼解決法。如果他不瞭解,他自己解決了,你去求他,他說對不起,我是解決了,可是我不曉得怎麼告訴你。所以人家說啞巴吃黃蓮,他自己吃下去曉得苦,可是要他說,說不出來。所以第二點要善知方便。那第三個呢?還要具大悲心,這個大悲心,已經說過了。那第四個點,是很特別也重要的。說世尊哪,平常不管是對佛有恩無恩或是做什麼,他真正最歡喜的是正行供養最歡喜,這一點為什麼要特別說明。因為佛是具有大悲大智,他那個悲是專門要救一切眾生,然後呢?有這樣悲心而沒有智慧,不行,還要有智慧,曉得怎麼救一切眾生。不但如此,還要具有一種大威神力,有這種能力救別人,照理說這樣的話,那我們不是都應該救起來了呀?

  實際上因為佛有智慧,瞭解一切的真相,他只能把道理告訴我們,告訴我們,我們要照著他告訴我們的方法正確去做,這樣我們才能夠得救,所以佛是真正的是告訴你照著正確的做。因此不管你什麼其他的多多少少,那當然只要照著去做對你有好處,他會歡喜,可是最重要的是正行供養,也就是說這個人,我們現在檢查的這個人,絕對不會從他那個角度去看,對我有好,那我幫你,對我不好,這不行。佛完全不是,他完全對你好,而且如法的你這去做,這個才是。當我們經過嚴密的觀察抉擇,具足這個條件,這樣的一個聖者,那對,這就是我們皈依的物件,我們不是前面說嗎?第一個知道苦,然後呢?要求脫,要找求脫,能幫忙我們的這個物件,要具足這個條件。現在具足這個條件的人,我們稱他為佛,因此他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對呀,他是依照這個方法步步解決的,所以這個法也就是我們應該皈依的,而且正式要照著法去做的話,還要不斷的練習。所以照著這個法,正確行持的這個僧,也是我們應該皈依的,因為我們稱這個三樣稱為三寶。

  那為什麼稱他為寶呢?這個才是真正的寶貝,原因是說,比如世間的,我們說,哇!各式各樣的珍寶,無價之寶雖然值錢,買不了生死,買不了苦樂,這平常我們瞭解的,而只有這三樣東西才能夠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這三樣東西,絕對不是世間的寶貝能夠相比擬的,這是我們世間來看,說是最珍貴的,那我們稱他為寶吧!所以要皈依的這一個,那下面順便一提的,通常我們經論上面有講的,正式皈依的體,也就是真正皈依的特徵應該是什麼,這裏要說一下,說佛有幾種,現在我們來看,說我們畫一個佛像,然後我們雕塑一個佛像,這個是佛,說這個是佛涅槃了以後,我們後面的子弟意念他,佛也告訴我們的,正式的佛是兩三千年以前出世的,這個佛叫化身佛,佛實際上有三身,叫化身、報身、法身。我們真正皈依的佛的法身,也就是說完全證得跟法相應的,才是真正皈依的佛。那麼皈依的法呢?也就是說,他所說的這個是涅槃之法,也就是說透過理路的認識,正確的行持,也就是說佛所證得的果法。那僧呢?聖賢僧,要依著無漏智,得相應的無為法的,這是沒有圓滿之前,那這叫做僧。

  那下麵呢?我們就怎麼皈依呢?瞭解了皈依,皈依的原因,然後因為這種原因,所以我們選擇皈依的物件,這個也選對了,下面怎麼皈依?分四點:一、知功德(身、語、意、業);二、知差別;三、自誓受;四、更無餘皈依處。余,再沒有其餘的皈依處了,這個把他簡單的說一說。

  那麼什麼是知功德呢?就是曉得我們現在皈依了三寶,首先當然是佛來說,因為我們人人都希望離苦得樂,你看這個人真的達到了,所以看他的身功德,看他的語功德,看他的意功德,還有一樣東西看他的業,說他做的什麼,做一些什麼事情。那關於這個身語意,上面我們已經說過,所以不在這裏細說,那麼下面呢他的業,不過我們隨便也不妨講一個關於那個語功德,《金剛經》上面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話,《金剛經》上面說:如來是真語者,是實語者,是如語者,不狂語者,不異語者。那為什麼要說這麼多呢?這裏就解釋一下,叫真語、實語、如語這三樣東西。真是真實的行相,也就是說我們平常講的真諦,他以無分別勝智,所看見的真實的真相,這個才是實相,可是這個實相夠不夠,不夠,還叫如語者,什麼叫如語者,就象這個事情的真相一樣,如就這樣,所以這個如,並不是空無所有的到此為至,而是說有業感緣起。幻相是有的,這個幻相為什麼有幻相,是緣起的,而且是真實的,比如我們講我,我們講無我,並不是我現在這個身體沒有了,不是,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這個大邪見,我們對我們的身體,對我們感覺上面的我,說這個是緣起存在的假相,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他本來如此,我們能做得了主永遠不變,不是這個東西。不狂語呢?他絕對不會說任何一點點不實在的話,這個實在包括上面這兩樣東西。

  如果拿我們上一講所說的,真俗二諦都融通圓滿,要這樣。最後什麼叫不異語呢?這個有他特別的意義,就是說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佛,達到最高成就的沒有一位佛例外,都是一樣,叫不異語,也就是說菩薩也一樣有這個,可是跟佛還差一點點。所以因此,菩薩儘管是等覺菩薩,跟佛還是有一點差異,只有達到了這個境界,沒有任何一點差異,這個是究竟圓滿的,那這個叫做佛,所以他的語功德是這個樣。因此我們在這個地方,平常要去思念,不斷的去意念,那當我們去意念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就產生這樣,所以第一個要曉得他的功德。那身語意以外呢?還有他的業,業就是他的行為,他做的事情,那佛做些什麼事情,佛現在忙只有一件事情,在一切時,在一切處,在任何狀態他一直是以,由於他悲心推動,他智慧去觀察,凡是世間十方一切世間,他條件到了,可以救,他就救他。這個狀態有幾個特點,第一個時間上面絕對沒有一點間斷,那怕一秒一刹那,還有他救這件事情任運他不要用心。比如我們要動腦筋他不要,因為這是長期修習的功德,這個就是他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如果我們把那個佛的功德歸納起來的話,也可以分為六大點,第一個圓滿,這個所有我們真正能夠看得見的功德,是最究竟的。還有第二個呢?無垢,垢就是我們的煩惱啊!有錯失啊!凡是有問題的地方,沒有一點點遺留,然後呢要得到的地方,是沒有一點點不圓滿,他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不為一切外道天魔所動。

  比如說我們外面有人來干擾了,我們就會被他動搖,佛不會,而且達到這種程度呢!無等,無等跟剛才上面那個,這個不異一樣,世間的所有東西啊!可以跟他相等,達到這個程度,再沒有世間任何一個,沒有證得佛,能夠跟他相等,這樣的一個條件。還有這第四,第五呢?他所有做的事情,都是唯有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而且他最後一點,利益安樂眾生的,這個救度眾生的事業是任運無間的,而且又無窮無盡,永遠不會窮盡的,這個就是佛的真正功德。所以我們要瞭解,當我們真正知道這功德,不斷去思惟,自然而然策發我們內心的好樂。不過下面有一個問題又來了,既然佛這樣的話,那我們都應該被救了,為什麼我們好像還是凡夫,這個要說明一下,經論上面告訴我們說:大師外支已成,佛已經成了,但是我們要沒有被救的人,如果不去向佛有信心跟他學,這是沒用的,這舉了比喻,就像日光,那太陽是光明,它自己本身也是任運,它絕對不會這個地方我要不照,那個地方我要去照,但是被遮蔽的房子裏,這光線照不進來,被雲遮住了照不進來,這個特點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瞭解了這個特點以後,自然而然我們懂得,他那個真正的問題不是在佛陀,而在我們自己。也許並不瞭解,也許信心不夠,也許沒有照著他去做。所以這個第一點我們叫知功德

  還有呢知差別,這差別是佛、法、僧三個,有他個別的不同的。這個我們分六點來說明,第1、佛是怎麼樣,這個佛是他自悟,不要老師的,那曾經有人說,我們不是講親近善知識要老師嗎?佛自己沒有老師的,那我們怎麼說呢?這個是佛之所以為佛的根本原因。拿我們世間來看,我們是短短的一生,可是瞭解了佛法以後,它是無限的生命相續。所以他剛開始學的時候,絕對不可能沒有老師,生生努力,當他最究竟圓滿的時候,他只剩下來一件事,已經自己達到了,可是他當初發願要救一切眾生,所以他最後一生的時候,他不需要老師的。這個結果出現的時候,這個果出現的時候,自然而然這樣。就像我們任何一樣東西做到最究竟圓滿的時候,他自己就到達這個最高標準,這個也就說明他最高的那個程度,那個自然覺悟的這個是佛。那麼他所證的果法,講的道理,這個就是法。還有照著佛講的道理能夠正確的如理如法去修行,這個叫僧。所以我們皈依的物件,應該曉得這個佛法僧是不同的。

  差別當中第2個叫業差別,它的功效呢?它的做法呢?就是說佛的這個業,佛所做的事情,經論上叫善轉教業,轉是轉*輪,轉那個*輪,教化眾生,這就是佛的事業。為什麼我們稱他為轉*輪呢?這有幾個意義,我只簡單來說,佛他自己覺悟的,大家不知道。怎麼從一種善巧方便,從他內心當中認識的輾轉的,傳遞到被救的人身心上頭去,因此象一個車子一樣,把那個輪子轉動了以後,那個車子能夠從這裏可以到達要到的地方去,因此我們稱他為轉*輪。使佛所證的法,透過這樣的教化,轉到我們眾生內心。當然其他還有解釋,在這裏不細說。那麼法呢?我們修學的人,包括佛在以前,斷煩惱苦,所緣為業,斷是斷除,我們現在真正要修行的,因為我們有煩惱,我們有煩惱,接下來造了種種的業。現在比如說,我們隨便所緣,就是我們所對任何一樣東西,看見這個東西,我們會有一種感覺,然後好的東西我們會貪,不好的東西,我們去嗔等等,我們一定會增長煩惱的,現在這個佛法,如果我們以這個為緣,為物件,對這個佛所講的法,我們就瞭解,這不要再去貪它,無可貪,不要嗔,所以如果我們真正要修行,就應該要緣這個法,這個就是它的功效,斷煩惱,煩惱斷掉了,這個業就斷掉了,業斷掉了,苦也斷掉了,所以斷煩惱苦所緣,假定我們希望要斷掉苦,因為苦的因是業,業的因是煩惱,那麼緣著這個就可以斷掉的,這個叫法。僧呢勇猛增長業,出家人做這件事情,非常勇猛,把他那個善法不斷的增長,這是第二。
  第3個信解差別,信解差別就是對佛,我們親近去奉持他,對法呢?內心中一心一意,希求證得,說我也希望要照著如理瞭解真實得到,譬如說我們聽見有一樣好東西,我們內心當中非常強大的希望我也獲得。僧呢?是和合同一法性,這裏就不細說了。

  然後信解了以後,要照著去修行,要照著去做了。第4是個修行差別。對佛是供養承事,要去供養他,要去侍候他。供養有三種:財敬供養,身語承事,如法修行,這個以後會詳細的說。法呢?叫瑜伽正行,瑜伽就是怎麼樣跟他相應,包括我們從開始的聽聞、讀誦、背、瞭解、辯論,照著去修行思惟,這個都在這裏,要正確跟佛告訴我們的去做,這個就是修行。僧是共受財法,因為我們真正修行的時候,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身體要,所以共受財是滋養身體的,共受法是滋養心靈的,就是這個差別。

  第5叫隨念差別,我們要不斷的去思惟,腦筋當中以前的習性在這裏,所以我們現在要隨念,念著佛,念著法,念著僧,這個叫隨念差別。

  最後生福差別,有什麼樣的對我們的好處,當我們瞭解了這些,那就是佛。那就是這樣的,而且是獨一的,為什麼這樣說呢?佛出世在三千大千世界,一定是獨一出現的,在這個時代他不會第二個了,雖然現在我們當然在藏系,密教裏邊說有很多佛,這個佛我們要辨別,顯教跟密教當中是有差別的,這裏不去細說。法呢?就是我們所講的佛法。僧就是照著佛修行的那一群人,僧主要的是一群人,如果聖賢僧是一個也可以,如果普通是凡夫那是一群,這個道理不在這裏細說,他有很大的福,那個福後面我會詳細講。

  那麼知差別以後,第三叫自誓受,要自己哲願,為什麼要說明這一點呢?因為這件事情,必須是自覺自願的,譬如說平常人家說,啊,我們大家一起去呀,你遷就人家,皈依這個東西,如果你被人家拉去遷就的話,那沒什麼意義的,所以正確的皈依的話,清淨的皈依話,一定應該是自己,從內心上面瞭解覺悟了以後,然後誓願這個才是要的,這是必須的條件。

  最後一個呢?不言還有餘,說除了這個三寶以外,佛以外再沒有其他的了,為什麼要這樣?也許我們會問,所有的這些外道們,都是說我是獨一無二的,你這個皈依我,你這個還不是跟人家一樣,表面上面去看一樣,內容上面去看就不太一樣,因為這裏是經過非常嚴密的抉擇,這樣的理論,它這理論是絕對經得過考驗。而且實際上有所驗證,正因為理論上面,非常嚴密的抉擇,如果說你覺得還有其餘的,它不是說皈依的,對象還有漏洞,如果有漏洞能不能徹底圓滿,解決你的問題,問題還有漏洞沒有解決,功德還有圓滿,這樣的人你去皈依,你還有的人去皈依,那還有後面的,所以這個不是絕對的,既然佛是這樣絕對的,請問還有沒有所餘處,所以這裏邊有兩個根本東西,這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在這個地方,說我們怎麼的皈依法,一定要曉得這幾點,然後真正瞭解以後,自然而然我們內心當中,說我們要的東西啊在這裏,而且的皈依的時候,是有他的不同的,佛是這樣,法是這樣,僧是這樣,而且這個是我內心當中,從我們內心上面徹底瞭解了以後,決心要做的,再沒有其他的了,因為我們既然是覺得痛苦要拿掉,功德要去求得,經過了這樣嚴密的次第。這樣的皈依,才是內心當中才生起的,真正的內涵,那現在最後皈依以後了以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個是最後一點,現在呢?

  這個通常這裏要比較,仔細的來講,因為世事這個教法,到後來傳承有兩路,一路我們稱他為相宗,一路稱他為性宗,平常我們介紹的剛才這一種,譬如說《瑜珈師地論》,這個是相宗非常的典箱,厚厚的一百卷,那麼性宗的龍樹菩薩的譬如說《中論》等,那這個是性宗,所以在我們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頭,他以性相兩宗,這個是必須互相配合的,實際上他兩路都是能夠完整採納,不過他是偏重于性宗,因此《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他主要講的教授中出,那部份我在這裏就不太詳細的講,名位因為既然後面,《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會有比較說明,關於相宗就是《瑜珈師地論》上面講的。

  我在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皈依了以後應學的通常說,《瑜珈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有兩類,每一類都分成四點,第一類呢?說哪四點呢?(1)親近善士;(2)聽聞正法;(3)如理思惟;(4)法隨法行。這個四點,不過諸位有這本書的話,那個廣論上面都有,像《瑜珈師地論》上面,那是整卷很多地方都引這個,那廣論上面非常簡單的,因為簡單,所以我在這裏簡單地來介紹一下,這裏邊最重要的親近善士,這個親近善知識,我照著廣論上面,《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解釋一下,它分成五個大項目,去談這個問題,第1個項目,我們要親近這個善知識,那善知識要什麼條件才算,上次我們曾以談過,要十種條件,有了這樣的圓滿的行相的善知識,我們去親近他,做學生做弟子的人,應該什麼條件這是第二點,所以做為學佛法的弟子,應該具有什麼現象。

  第三點呢?去學的時候怎麼個依法,依止善知識怎麼法依?那依止善知識又分為說,內心說意樂,我們心態動機應該如何,上次我們曾經講過九心,那個《華嚴》上面告訴我們很多種,好象四十種之多,這只是擷取裏邊大概,分為四個大綱,九種心四個特徵,除了這樣的總說以外呢?對善知識為心當中有信心,所以要修信,還有一人叫念恩,我們平常很強調一個觀功念恩,我想在座的很多同學都瞭解,相信有很多同學,透過這個方法已經受用,還有呢親近善知識第四點,有什麼好處,還有不親近有什麼害處?這些都有他個別的內涵,所以這個是第一個。第一個親近善知識呢?那麼親近善知識幹什麼?

  2、聽聞正法,因為實際我們更正確的內涵,如果不親近善知識,我們絕對不可能瞭解,也就是說如果不親近善知識聽不到正確的方法,聽到了以後夠不夠,不夠。

  3、如理思惟,他告訴我們,我們聽懂了,實際上這個時候還是他的,自己聽懂了以後,要不斷去思惟觀察,那這個時候自己會生起一個決定的信心,哦!原來這事情是這樣的。通常我們說,經過了如理思惟以後,產生勝解,什麼叫勝解呢?它有一個特點,譬如說現在我們身體不舒服,我們去找一個醫生,人家說這個很好,這個很好,我想這個人不錯,可是心裏還猶豫,當你真正得到了,這個醫生的治療以後,也許你覺得很好,我決定不去找他,也許你確曉得,這個醫生的確好的,就像他所描述的這個狀態,就像你心目當中需要的,而且他看好了這個病,於是你也決定去找他,經過了人去思惟抉擇了以後,內心上面產生這樣的決心,一定要照著去行動,這個力量都是透過思惟,既然我們修學佛法,並不是做一點學問,要真正解決問題的話,那個是非常重要的,等到了思惟決定了以後,最後一個叫法隨法行,決定了以後要照著去做,因此最後,

  4、叫法隨法行,那個法就是佛告訴我們的法,有沒有證,現在我們要照著這樣的理論去聽聞,去思惟,然後照著去修行,最後能夠證得跟佛一樣內涵,這個才是, 我們, 親近的,這個意趣,也就是說既然皈依了,他必須後面跟著這樣來,最後我們也能夠成就佛,這是第一個,說皈依以後應學的,我們不要把那個應學的四點希望在短短的一生當中,那個不需要,我們瞭解了生命的無限,只我們繼續下去的話,自然我們正規的路走,問題整個會解決,下面會繼續的再說,那麼第二個呢?

  下面有幾個特點,叫做另外四點。第1個叫諸根不掉,根就是我們的六根,諸根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掉是掉舉的掉,掉的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心裏面有歡喜的貪心,所以心裏面也想這個,也想那個,這一個實際上就是《瑜珈師地論》特別的說明叫根律義,廣論上面叫密護根門,我們好好的保護我們,我們心裏動起了東張西望,心裏面胡思亂想,真正的聽聞了佛法以後,要全部精神把這個收回來,緣著正確的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就象我們念書,假定說又要去玩,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心裏樣樣放不下,你怎麼可能,所以把那些東西收回,幹什麼呢?第2個叫善學學處,或者愛學學處,佛告訴我們這個才是該學的,這個就是戒,戒有幾種,攝善法戒,僥益有情戒,這個才是佛告訴我們該學的,從戒定慧步步深入。第3個叫悲憫有情,這個佛之所以成佛,有他的特別的內涵,他有大悲心,所以既然我們學佛,這個也要,最後一個4、勤修供養,對於供養三寶為什麼要勤修供養,因為我們現在修學佛法。他需要集很大的資糧,實際上佛並不要真正我們的供養,但是我們要如法去供養,對我們是有好處的,供養分三方面通常我們說財施,法施,無畏施,那是佈施上面來說的,對我們來說呢?第一個叫財敬供養,當我們賺來的這個財物錢財去供養他,身語承事,這個就相當於前面一個財施,一個無畏施,然後法施呢?自己學好了,法就是供養的時候正行供養,這個是有它一定的次第的,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他就是會生很大的福德,不過有一點最後一件說,正皈依是正皈依法,為什麼說正皈依法,一切的功德都是斷證二德,斷煩惱,然後呢證功德,因此下面再下面講講業,業就是我們怎麼去做,這個等到下一次再講,今天到這裏為止。

  第九講 黑白業果——“一切善樂之根本

  今天哪,我們開始講這個,佛學道次的第九講黑白業果,從上面呢一路下來,從現世的人生問題探究,這個人生問題一步一步的追溯上來,那麼覺得只有皈依三寶,才是真實的解決之道。因為這是經過我們很嚴密的理智抉擇以後這樣,所以說佛是正皈依,但是佛告訴我們的道理,他說他是怎麼成佛的,也就是說必須依照著這個道理,該做的去做,不該做的要斷掉,因此是不是能夠達到象佛一樣的圓滿,主要的就是佛所講的道理,佛也是這樣的,既然我們仰慕這樣的一個人生,所以正皈依是皈依佛講的法,也就是如佛告訴我們的,這個道理去行持,應該做的要做好,不應該做的應該把他拿掉,在這一部分呢,我們稱它為業,所以講皈依了以後,我們就談到整個的業的問題,也就是說上一次皈依了以後,把這個總相整個的綱要,然後這一次照著這個綱要的次第的步驟步步深入,那麼這個題目叫做黑白業果,是一切好的快樂的根本,這個分幾個大綱來講。

  第一對業應有之基本認識,業的內涵是非常深廣,但是這個部分最根本的最起碼的,假定已經基本認識了以後對我們現在走上去,那是把握住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個業之種種差別。

  第三如何取捨修行。

  那這裏呢,這個基本的認識,第一個大專案當中分四個小條:(1)業的定義,(2)業的特性,(3)業之形成,(4)業所感果。那麼第一個我們現在來談一談定義,也就是說什麼是業,那個業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一種作用,是一種功能,那因為平常我們每一個人都自己很清楚的,內心當中想這個問題,看這個問題怎麼去選擇,所以我們稱他為佛法當中,思惟分別抉擇或者是選擇,在這個地方呢,它的業分為:思業;思已業。也就是說先開頭是,我們內心當中去分別種種我們所觀察的事情,然後呢?加以思考加以選擇,所以這個完全是從內心當中,心的作用,那麼這個心的作用,也可以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我們叫省慮思,省就是省察,慮就是考慮,來想想這個好,這個不好,這個是這個非種種,那麼經過這樣的嚴密的思惟抉擇了以後,我們就選擇我們該做的。所以第二步呢叫決定思,這個省慮思跟那個決定思,那是次第上面的不同,這個都是內心上頭的叫思業,經過決定了以後,於是我們就採取行動,所以就透過我們身、口,採取行為這個叫做思已業,所以這個思已業所表代的是身、口的行為。那麼這種另外一個叫動發思動發思就是說,當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內心當中還會推動我們的身心。實際上呢?業的內涵,所以這個也就是業的定義。

  在這裏我們瞭解一個事實,當我們要去做事情,一定是從內心出發,而且經過了內心的策發以後,它不管是思惟,然後再行諸於身口,它回過頭來在我們內心上面,又會留下一種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會向後輾轉影響我們以後,而且這個輾轉無窮的影響。我舉個非常簡單的比喻來說,今天我們到這裏來一定聽課,比如說你第一天來,坐在哪里,也沒有人告訴你坐在哪里,你自己選,你就隨便找個地方,這第一次根本沒有什麼道理可講的,坐在那個地方。第二次你再來的時候,你不知不覺當中,會找到你原來的地方。我是隨便舉個例子,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沒有一個事情例外,都是會這樣。假定你前面一點概念都沒有就定了,如果有一個概念,那個概念會幫忙你去做決定,決定了以後,那下次就會這樣,這個說明什麼呢?就說明我們任何一個行為,或者是內心當中透過思考,或者沒有思考直覺的,一旦有了這個行為以後,然後下次來的時候,這個行為,這次的行為就會影響你下一次。所以凡是我們造了這個任何的這種業,前面說或者僅僅內心當中的,我們稱它為思業。或者是透過了思惟,以後生起的動作所講的話,所以思已業,那總之就是身、口、意三業,會留下一個深刻的影響,輾轉的影響。

  那麼這個向後的影響,它有一個原則可循,因此我們對這個就稱它為業的特性。這個業的特性又分成共四點,(1)業果決定;(2)增長擴大;(3)未造不會;就是沒有做的事情絕對不會碰到。(4)作已不失;如果我們自己造的業,它也永遠不會失去。這個簡單的來說一下。第一個叫業果,業就是我們前面的行為,因此業我們也稱它為業因,這個因地當中,造了這樣的一個業以後,它將來到後面一定會根據我們所造的業,會形成一個果報,這樣所以我們稱它為叫因果。這個因到果之間什麼樣的關係昵?是百分之一百,絲毫無差,經論上面告訴我們,乃至於很小的一點點小事情,比如我們兩個人一起在馬路上走,然後地上有一個鐵釘,你踩到了,他沒有踩到,為什麼你會踩到,因為你有這個業。我們大家坐在這個地方,然後一陣風吹過來,偏偏吹到你,吹不到我,哪怕這麼微小的地方,它都是由業來決定的,所以這個是值得我們很認真去思惟觀察的事情,這個我們稱它為業果決定,或者說一切的事情,都由業來決定,彼此之間的關係,是沒有絲毫的改變。關於這一點是我們所有正信佛法的佛弟子必須要認識的根本,這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個基本概念。當我們瞭解了,凡是都有因果必然關係以後,那對我們人生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個瞭解並不是說文字上面,文字上面你稍微聽一下你就懂得了,真正重要的是怎麼樣對於這個認識,我們要找很多觀察他,這個觀察要多方面,第一個呢,使得自己對這個道理確信不疑。如果有沒有什麼漏洞,漏洞一定要去找到它,然後正確的認識,還要長時觀察,使得自己對這件事情有正確認識,會指導我們人生照著這樣去實踐,這是非常重要的,假定說這個做不到,我們只是文字上面認識,嘴巴上面談談講講的話,那表面上面是個佛弟子,實際上這個對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麼真實的意義。所以這個在佛經論上面,經常提醒我們一句話,佛法是正確的認識,而必須要我們遵照著去實踐,並不是嘴巴上面講講,假定嘴巴上面講講,內心當中不能產生正確的堅固的認識,不照著去做,有個專有名詞叫做戲論,開玩笑,這是我們必須應該認識的。所以第一點呢,這個業的特徵當中,是業果決定的。


  第二個呢?這個業增長廣大,也就是說我們造的時候,可能很小的一點點,但是它將來感果的時候,會變得很大,那麼這個不是個理論,因為這是個實際的狀態,這是佛陀世尊他是徹底的看見了,因此在這裏呢,我願意講兩個佛經上頭的公案來說明這件事情,那麼第一個公案呢?出在《賢愚因緣經》上面微妙比丘尼的這個公案,微妙這兩個字就是,我們現在說這個東西很微妙。比丘尼是個女的出家眾,他是那個時候佛在世,那麼佛在世經常講經說法的地方很多,有一個地方就是舍衛國,那個舍衛國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國王是波斯匿王,他是個非常信佛的,後來他的兒子是個琉璃大王。那個琉璃大王個性是非常暴虐的,非常暴虐,所以他老皇帝走了,這個琉璃大王出來的時候,他做種種很顛倒的事情,那麼特別是虐待那些有錢的貴族,所以很多的有錢人或者出家人的很多,通常那個貴族出家,因為過慣有錢有勢的生活,所以出了家以後就不能好好去做,那麼想去請教人家。第一次請教的時候,人家就說呀,你們這些過慣舒服的人,真是要出家出不來啦,我勸你們還是回家去算了,過你們舒服的生活,哎呀,我們是因為遇見世間的不理想,聽佛來講的,怎麼你們反而來勸我呢?這個不對,另外去找一個人。可是另外又找一個人,找第二個人,那個就是現在要說的微妙比丘尼的事情,然後她把她自己的一生所經歷告訴那些人,那些人一聽了以後,唉呀拼命用功,最後很多人證果。為什麼她那個故事會這樣的吸引人呢?那現在我把它敍述一下。這經論上面說的,這微妙比丘尼,她本身出身背景也非常好,印度它階級很分明。一共有四種階級,最高的一個叫婆羅門種,第二個刹帝利種,刹帝利種就是貴族,然後第三個叫吠舍首陀羅,第三個就是商人階級,最後一個奴隸農奴階級。前面兩種可以互通,特別最後一種是賤民。所以她是最高這個種族的,家裏邊也非常好,她也結了婚,然後又懷了孕生兒子,印度人有個習慣生兒子要回娘家去的,所以到期了快生兒子的時候,她先生就護了她回娘家去,那是第二胎,已經有一個孩子,當然這個孩子還蠻小了,再加上有了身孕,跑也跑不快,到最後半路上荒野的地方,沒辦法了只好生,好在印度天氣蠻暖和的,偏偏那個冷是不冷啊,那個毒蛇很多,結果半夜裏邊那個小孩生了,生的時候那個毒蛇來,就把那個先生咬死掉了,你看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呀,遇到這樣的一個嚴重的打擊,可是人就有這樣的意志,遇到了一個打擊以後咬緊牙關,第二天,天一亮,然後就收拾收拾帶了兩個孩子就再繼續向前,再過去前面有一條河,所以她就想那這樣,把那小兒子先把他送到河的對岸,送到了以後再來接那個大兒子的時候,那個大兒子看見媽媽來了,好高興那個一撲,這一撲叭一下掉到河裏面,那河水又很急哇!一下那個孩子被沖走不見了,啊那個媽媽你看看多傷心,可是一想不好還有一個小兒子在那裏趕快回過頭來,去想抱那個小兒子,就剛剛跑了一半,來隻狼就把那個小兒子叨走吃掉了。諸位想想看,要我們是無法忍受的事情,人就是這樣,等到遇見真正困難的時候,這個意志心力就會挺起來,唉,她就想沒辦法了,那好了。那就趕快回娘家去,所以她就跌跌撞撞回去,就快到娘家的時候呀,就看見一個熟人,那個熟人一幅很狼狽的樣子,正好出來,一看見她,咦!你不是某家的女兒嗎,你怎麼這個時候來呢?就告訴她,啊,這樣的很不幸,昨天你們家裏火燒,你父母通通燒死,通通燒光了。就這樣,她想想怎麼辦呢?現在父母都在屍陀林,屍陀林就是現在的墳墓了,所以她不是回娘家去,房子也燒掉了,父母也燒死了,就跑到那個屍陀林,收拾好了,就看見很有意思,屍陀林另外一個男人也在那裏。那個男的呢?剛剛他的太太不曉得什麼原因死掉了,所以他很悲傷,結果那個女的她自己的丈夫、兒子,然後父母通通死光了,最後自然而然同病相憐,所以那個男的很好,最後曉得了這個情況,他說好了,你也無家可歸了,我的太太剛死掉你到我家去吧,好、好、好,最後她們結為夫婦,這個男的蠻好,但是那個男的有一個惡習慣,會喝灑,每次喝總會喝得稀爛,喝醉了以後就會亂來,然後會打那個太太,那太太沒辦法可想呀,只好讓他去,過了一陣子以後,她又懷孕了,那麼後來呢?到滿月了以後就生小孩,那天那個丈夫正好出去,幹什麼?喝灑。這個真麻煩,他到半夜這個喝醉的丈夫,喝得稀爛的回來,叭叭打門。那個太太正在生孩子,結果那個太太,那個先生就凶極惡的乒乒乓乓的來,本來因為他並不曉得這個孩子會突然的來臨,所以先生出去,也沒辦法去找,我們說那個時候沒有醫生,所以叫什麼收生婆,也沒有辦法找,她只好自己照料。結果那個先生就吃醉了灑,就拼命打門打不開,最後破門而入,那個孩子也出世了,說是一句啊,那還是完全喝醉了。因為她太太不來開門,所以大怒,看見太太生了一個孩子,把那個孩子就把他抓走了,送到廚房裏放到鍋子裏邊,把他煮爛,把他煮得稀爛。那這多麼殘忍的事情,結果煮得稀爛還不算,逼著那個太太把他吞下去,拿了一把刀來了這樣,你說碰到這個情形你怎麼辦?所以她實在是感覺到,真是受到這種情況之下,她就勉強把她兒子咬了一口。結果咬了一口,她先生就叭的,喝醉灑了嘛,跌下去昏掉了。她連夜逃走,這下流浪在外面,最後又被好心人士收留去,收留去了以後,又遇見一個男的,這個男的性格非常好,也沒有喝灑,也不會有惡習慣,她說總算最後,還是又找到了一個地方歸宿,沒想到這麼好的一個先生,最後那個先生沒多久死掉了,這印度人的習慣,如果是夫妻之間很好的話,丈夫死掉了,女的要陪葬,這下把那女的活活埋在這裏,他家裏又很有錢,就活活埋在那裏。妙的是他很有錢,然後呢殉葬,家裏又沒有人,結果半夜裏邊,那個小偷跑了來盜墓,結果呢又把她挖出來了,人家這小偷根本不知道啊,她自己昏在裏面,挖了墓,財產把它搬走了,半夜裏面,她醒過來了。咦!怎麼一個洞,好不容易逃出來,現在到哪里去,沒辦法就跑了去想到啊,那這下拼命跑到那佛那裏去,所以佛居然接受了她,那我們看經上面說,佛會說,善來比丘,現在善來比丘尼,鬚髮自落現了出家相,她一生遭遇到這麼痛苦的事情,所以佛跟她講那個四諦,苦集的時候,別人要講了半天要思惟,她遇見短短的幾年之內,這麼嚴重的事情,她非常清楚,啊,世間是無常,沒有一樣東西可靠。所以她聽了佛的這個道理,很快能夠如理的去證得,最後證了果,結果證了果以後,她就問那個佛。她就把那個公案說出來,人家曉得了以後,大家覺得奇怪,說這個人,據佛講她一定是有她的業果,她假定說完全造了惡業,她怎麼可能遇到佛出家,乃至於證果,反過來說假定她有善業,她怎麼前半生會遇見這麼惡劣的情況。佛就告訴她,前面整個全公案,她說佛動不動都是多少年以前,那時候有一個大戶長者,家裏非常有錢,然後有一種事情,很不妙的事,沒小孩,然後說這個大戶長者有一個大太太,那個大太太不生小孩,到了中年以後,這個家財萬貫,不生小孩,這是個很嚴重的事。所以那個先生又取了一個小太太,結果取了沒多久,小太太生了一個白白胖胖非常好的兒子。這個大太太實在受不了,表面是這樣,可是心面非常嫉妒,最後大太太害了一個毒計,把那個小太太剛生的兒子弄死了,怎麼弄法呢?她就先說呀!好表面上面裝得非常好,要來照顧看那個小孩呀,她在那個小孩頭頂上面,我們平常剛生的小孩,這個叫什麼會碰碰跳的那個地方,用一根針塞在裏面,這個多麼的殘忍,然後因人家看不到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她以為塞在裏頭把他蒙起來,那個小孩當然哭呀!啼呀!看不好死掉了,死掉了以後,這個小太太就覺得這個是大太太做的壞事情,這個家裏怎麼可能,大太太就發惡誓,我怎麼可能,我沒有小孩,你來了非常好,假定我害死的話,我將來會怎麼、怎麼。她就發那個願,自己的先生會被毒蛇咬死,自己生的兒子會被水漂走,然後被狼吃掉,然後父母會燒死,然後自己生的兒子會被自己吞下去,這樣,就前面說的這些東西一一說,我還被活活的活埋。大家看她這麼發惡誓的話,那也就算了,事情過去掉了。前面就因為這樣,發了這個惡誓,所以今天這些惡報一一現起,這當年就是發了這個惡願,就是惡誓。應該說另外呢,她另外一世,不是同一世,那有一個辟支佛,辟支佛就是我們稱為獨覺啊。無佛之世,佛不在世的時候他會出來,然後呢成了佛,成了這個我們就說獨覺,這些人也是在山裏面修行的,平常都是會出來討飯,所以經常到她家去,那麼她就很高高興興的供養,到最後這個辟支佛啊,到臨涅槃,是不是臨死的時候,因為經常供養他,所以到那家人,人家家裏邊現了一個神變,十八變飛到空中,各式各樣的神變,到最後下來走了。所以供養他的有一個女的,看了非常歡喜就發了一個願,啊,希望我將來也能夠遇見佛,像他一樣,要證得果。就這樣,當時就是這樣的兩個願,惡的今天感到惡果,善的感的善果,另外還有一點呢?儘管她今天已經證得了,羅漢果,可是她那個頂門啊,經常像火燒一樣,這個業還在,只是羅漢果沒有煩惱了,她這個痛苦還在,像這個公案,充分告訴我們一個特點,就是業造的絲毫不爽,還有呢增長擴大,因地當中小小的一點,將來果位上面增得這麼多。

  在這裏我想,我另外再講一個公案,這都是佛經上頭的,讓我們從這個公案裏面,去瞭解它因果的關係,這個公案是這樣的。印度人的習慣,他們覺得很多財寶,很多非常值錢的東西,都在大海裏邊,所以經常有很多商人,到海裏去取寶,這個路是非常兇險,所以一定要找一個非常條件夠的人做他們導師,他們這幾百商人,就約好了一起找個導師,那導師的確是非常精彩的人,而且受了五戒,所以這個導師,也答應帶他們去,那麼他們就帶了幾百商人到海裏面去采寶,采寶的時候,那個海神曉得了這件事,看看他們,找了個五戒的這個人,是當地很有聲名的,是人家很尊重他的賢人君子,他就試試看。通常那個賢人君子的話,不但德行好,而且學問夠,所以他那個海神就來試驗他。那個海神啊!當他們進入海裏邊航海時,海神有一天叫海裏邊突然昌出一個大的夜叉鬼,那個夜叉鬼長得非常難看非常難看,樣子很可怕,牙齒長得非常可怕,所以他就站起來,海裏邊突然間長出了個大鬼,那就問說你們有沒有看見過,像我這樣長得非常可怕的人。喔,那幾百個商人都害怕的要命,那趕快請他們這個老師出來,老師一看說:你有什麼問題啊?他說:你們有沒有看見過長這麼可怕的人?然後呢?他們那個導師就說:你這個沒什麼可怕”“喔!還有比這更可怕的嗎?”“是啊,真正可怕的是,我們不懂佛法,生得到了好好的人身,造了惡業,最可怕的是惡業將來下地獄。下地獄後被火燒,被刀砍,用種種不成人形,這才是真正可怕。這個夜叉想了一想有道理就跑掉了。他一跑掉好高興,繼續再開,

  開了以後那海神第二次又變,又變了另外一個大鬼,那個鬼啊!瘦得要命,皮包骨頭,簡直是不成樣子,又忽然之間,海裏邊出來個大鬼,又把他擋住了,同樣的這個也重演了一番,第二次的問題不一樣了,說問他們:你們有沒有看見象我這樣,瘦得皮包骨頭的人?大家又沒有辦法回答,所以再把他找出來,這個導師就給他說:你這個不算瘦。”“比我這個還要瘦的嗎?這一點肉都沒有。他說:如果人在人道當中,然後慳貪不知道佈施小氣,這樣的話將來墮入餓鬼,餓鬼長卻不問江水之名,然後呢?嘴巴大的要命,肚子大的要命,喉嚨像針一樣,這個才真正可怕,才真正的痛得可怕。想一想對,有道理,他心想兩次最糟糕問不倒他,

  所以他第三次又變了一個非常端莊美麗的一個神,又從海裏面昌出來,問他們在世間有沒有看見長著這麼美麗端莊的人?同樣的,當然這些商人無法回答,再把他導師請出來。這導師說這沒什麼。”“這個還沒什麼,那怎麼樣才好呢?”“假定說我們得到人身以後,能夠遵從佛法,好好地去修行佈施,廣行十善,這樣的話升天,升了天,那天人的端莊才是,像你這樣的啊!放在天人前面,像瞎眼的猴子一樣。佛經上常常說瞎彌猴,這猴子已經長得夠醜的了,還要瞎了眼晴,那就是說你簡直不能比,那海神想了半天,對有道理,所以海神問不倒又回去了,

  最後一次又來了,那海神就以海神的樣子,然後他又擋在前面非常巨大,他手上捧著一掬水,就問他這海裏的水多,還是我手上的水多?結果同樣的,當然,這明明是海裏的水多,可是他提出問題來,總有他裏邊的特別意義,所以那麼幾百個商人又不敢回答,沒關係找我們的老師來,所以他請那個導師又來了,那導師說那手掌的水多!這簡直是大家都曉得,明明海裏的水多,怎麼會手上的水多啊?拿印度的習慣他們來說,到最後寂靜的時候,也就是說,地球最後毀滅的時候啊,這個九日並出那個太陽的熱量增長九倍,然後海水通通把它曬乾掉了,不但曬乾掉了,而且大地著火。那個須彌山都燒得光光的,這海水還算什麼?可是你捧出來的一點點,這手上一捧的水,假定我們能拿這一點點的水以自己的清淨心來供養的話,那這福德是無量無邊的!那海神想想對有道理,所以這個海神,最後一次不是變化,他就覺得這個人的確有智慧,所以既然你們看這麼有智慧來引導來取這個財寶,那海神不是在海裏嘛,你們不要取了,我就給你,所以就給他大量財寶,你們就回去吧!不過還有一件事要拜託你,你得到那些知識怎麼得來的呢?我是聽佛告訴我,我所以持佛的五戒。好你也給我帶一份禮物去供養佛跟僧,這幾百個人好高興,自己采到了寶,還帶了這一份禮物去供養,以及供養這出家人。

  這個公案當中告訴我們,那因果的必然關係,我們世間只看見那個果,可是這個帶幾百人入海的,受了佛戒的弟子曉得,真正可貴的是因,如果你造了惡因,那眼前可怕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惡因,造了善因眼前最美妙的不好,這個才真的重要,所以讓我們瞭解業果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增長擴大的特徵,然後下面最後的二點,就是第三第四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沒有造,碰不到。反過來造了以後絕對不會失去,所以經上面告訴我們一個特點,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之,就是不曉得經過多少長遠的時候,造了業不會之失的,因緣合會時,因緣碰到的時候果報還自受。因此當我們真正的瞭解這個特點以後,對我們的人生就完全不一樣。我們平常總覺得佛法好象很消極,其實不是,真正講積極的佛法。如果說我們每一個人對業的內涵,有這樣正確的認識以後,那有什麼效應呢?當你遇見不如意事情的時候,你會不會抱怨,沒什麼好抱怨,這是我自己的業,以前不知道造了,今天我瞭解了以後,我要把它扛起來,要把它以自己的力量,把它扭轉,反過來說當你得到了好的,你也不會覺得僥倖,那我自己努力,更會策勵我們努力向上,所以這個關係因此啊!佛經上面一再的告訴我們說,我們對這個業,一定要產生很重要的根本的認識,那麼這些問題,我們儘量的可能回去的時候以種種方法多去看書,聽聞、思惟、觀察,今天我只能簡單的講到這裏,關於這個。下麵呢?

  第三點請問這個業是怎麼組成?怎麼形成的呢?那麼我們看這個綱要,大綱上面講:事,意樂,加行,究竟。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候,有幾個特性。比如說就是說,假定這麼說啊,我幫人家忙,這樣也就是說被幫忙的人,以及給他的東西這叫。我以什麼樣的心情去做這件事這是意樂,意樂就是內心當中的狀態。然後我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這就是加行。然後達到最究竟圓滿的狀態,這叫究竟。任何一個業的圓滿,一定經過這四個步驟。那麼在關於那個意樂部份,因為它的確內心當中有種種的不同,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把內心當中也分成三點:想,欲樂,煩惱。

  這個簡單地說一下,什麼叫?什麼叫欲樂?什麼叫煩惱?比如說我要幫一個人,當然反過來說,你要傷害一個人,那假定說傷害一個人,因為這個人我討厭他,或者對我有怨,幫助一個人對我有恩,所以為了我們容易瞭解起見,假定是說這個人有怨,我要傷害這個人,所以當你動腦筋去想的時候,去做這件事情,先腦筋當中準備好了,然後他來了,你就想這個傢伙來了,實際上呢?比如說你想像當中這個人是張三,結果他不一定是張三對吧?你明明想傷害張三,結果李四跑來,所以李代桃僵,那怎麼辦呢?所以這個想,要想對,你把他當你,要傷害的是張三,然後這個人來的時候,你要把他想成張三,這個時候他雖然不是張三,可是因為你覺得張三,你去做這個業是正的,再不然的話呢?這個所以他有四種,是張三非張三,第二個是可能是張三,然後你想是不是他?可能是,不是吧,所以他本身的確是,可是你覺得懷疑它,或者覺得不是,另外一種呢?李四來,你以為他張三,以為他不是張三,是,這有四種分別。真正講,那個上面對於這個想,是非分得非常的嚴密,因為今天晚上只介紹一個大綱,特別現在講道次第,它並不是很嚴密抉擇這個,所以這個部份不太細講。

  欲樂呢?就是我內心當中作這件事情的動機,煩惱就是作任何事情,一定有煩惱,有的時候由貪心,有的時候由嗔心,有的是癡心,什麼叫貪心嗔心,以及癡心呢?比如說我要去傷害一個人,或者幫助一個人,傷害一個人的時候有貪,比如說我們要吃很多東西,吃肉,那是為什麼吃肉食,貪心,對吧,那還有一種呢由做很多事情,因為貪心要吃而殺生,這是貪,還有一種吃因為嗔,比如你看見一個毒蛇,那時候絕對不是因為貪心,因為嗔心。除了這個認識,什麼是癡心呢?有一種人的說法,說這世間的動物啊,天生來給我們吃的,所以他沒有貪,並沒有嗔,但是他得到那訊息,那概念是不合道理的,這叫癡。反正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會有這種不同的內心當中貪嗔癡,因為貪嗔癡是造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那麼這種都屬於內心上頭的。把這三點我們總的拼合起來,叫意樂。

  那麼最後一點呢?就是業所感的果,造了這個業以後,所感的果,我們分為三種。(1)異熟果;(2)等流果分:領受等流,造作等流;(3)增上果。

  什麼叫異熟呢?也就是造了這個業以後,前面的業會感得我們這個報,這個是總報,異熟也就是說造了業,下一世,這一生造了業,下一世我們會感得人、感得天、感得畜性、地獄、餓鬼,這樣的下一生,感得了整個的總報,這個體叫異熟。那為什麼稱為異熟呢?這是專門名詞叫異時、異處、異性。這個這裏就不太細說它了。總之凡是造了這個業以後,下一世去的總報那地方,整體的來說。

  那麼什麼叫等流呢?等流有兩種:(1)領受等流;(2)造作等流。平常的時候我們這兩種等流,我們有的時候,對它稱作真等流,造作等流是真等流,另外領受等流是什麼意思呢?假定說我們平常業啊,平常一般來說,歸說十業:壞的叫十惡業,好的叫十善業,假定說我們造的是殺,那麼造了以後呢?將來等流果是什麼樣子,你就是為多病短命,因為這個情況,跟你造的時候相等,同樣的流類,流延下來的所以叫等流。所以你造的時候怎麼樣做,將來你感受的時候,也會遭到這種。假定說你偷盜的話,你歡喜偷東西,搶東西怎麼辦呢?這時也有兩種:第一種呢?你會很窮,還有呢?就算你有錢,常常被人家弄走。第三個呢?假定說你淫的話怎麼辦呢?那眷屬會不和,然後你的配偶經常會有外遇,這個就叫等流。我下面不一一細說,諸位瞭解了這個。你們可以在經論上面,然後多去聽聞。

  那麼什麼叫造作等流呢?就是說以前前生造因的時候,造這業因的時候你怎麼做的,這一生你有這種習性,歡喜殺生的人,這一世來的時候,他就又歡喜這樣。反過來很慈悲的人,他就不歡喜殺,也許我們現在不大注意,特別的小時候,你看見有很多小孩子,看見小動物就歡喜虐待,你看有很多小孩子,看見小動物就去保護他,他這一生沒有學什麼,就宿生帶來的習氣。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時候,我們也會感受到這個,這個叫造作等流。因地上怎麼做的,現在這一生感得這個異熟體以後,又會有這種狀態出現,同時我們稱這個,另外一個叫真等流。

  那麼什麼叫增上果呢?前面這兩樣東西,我們稱它為正報,特別是真等流,也就是說什麼叫正報,依報,我們人在世界上面,人本身我們叫它正報,這個人因果前面的感到這一生,一定所依憑的地方,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地球,我們這一下,外面的客觀環境對吧?那麼稱這個客觀,所依的地方叫做增上果。有的時候稱主上果,跟這個有關係的,那麼這個也一樣的,有它的前後必然的關係。比如說,當我們造了很多好的事情,那有好的,壞的事情就有壞的,假定以我們現在來說,惡的事情通常原則上面講,就是我們感得這個依報,我們另外一個叫器世間。正報稱為有情世間,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外面的客觀環境,假定造了惡的話,那個外面我們的客觀環境,會慢慢慢慢的變壞,我們不妨現在看看現在的世界,客觀環境是大大的變壞,這裏面我不細講。

  有一點願意特別講一下的,業大致上我們分十業:身:殺、盜、淫;語:妄語、離間、惡口、綺語,最後意:貪,嗔,邪見。這個十業,那個如果邪見增上,如果邪見強的,這個增上果是怎麼樣呢?你們大家聽一下,我們世間我們所依憑的,真正最好的,殊勝的這些東西都隱沒掉了,不見掉了,還有很多不好的東西,不清淨的,我驟然看起來好象清淨的,苦惱的東西,你驟然看起來好象快樂的,不安樂的地方,好象是安樂的地方,跟事實正好顛倒。因此我現在感覺到,現在這個世界上面這種情況,這是邪見增上的特點。諸位想瞭解這個,你們最好看看《瀕危的地球》,你們就很清楚明白,我們以為好的,實際上這個世界正在迅速惡化當中,這就是我們十惡當中的邪見,真正錯誤的見解,引發的增上果,那也這個就是幾點,是我們對業的基本的認識。

  下麵呢?業的差別,這個差別就是由於造了業以後,有不同的業的差別:黑業、白業、引業、滿業、定業、不定業、輕業、重業。這是非常對我們重要的,我只能現在簡單扼要的什麼叫黑?什麼叫白?這個黑是個形容詞,平常我們好的叫做白,白淨,壞的叫做黑或者叫惡,那麼這個業的善惡是怎麼分呢?當你造了這個業發後,感得的果報是真實的快樂,這個叫做善業,叫做白業。也就是說造了這個業以後,這個果報是使你痛苦的,這個業是惡業,黑業,不過這個痛苦跟快樂,我們平常很多人往往會誤解,我們前面曾經談過,後面還要細談這個問題。苦我們大家都瞭解,可是苦諦很少人瞭解,就像剛才說的邪見增上。因為邪見熾盛而得到的,那個增上果明明在惡化當中,大家以為好的,這種事情我們要分辨的出來,現在這地方苦樂,是真實的情況來說,那麼這個就是黑白業。

  那麼下面這個都是兩個一對一對的,什麼叫引業?什麼叫滿業?就是你造這個業以後,你下一生去能夠感得總報,什麼叫總報?比如說你下一生又得到人身,然後你下一生到天上。下一生你到畜性,到餓鬼、到地獄,這個叫總報。可是得到了這個人身後,這個人生圓滿不圓滿呢?也許有的人,得到人身當中很有錢,另外很窮,也許這個人很高的位置,很下賤,也許很聰明,也許很苦,也許怎麼樣,這個人身當中也千差萬別,這個千差萬別叫做滿業。這引滿二個差別,有很多他引業很好,可是滿業不好,很多人造的業是引業不好,滿業好,我們可舉個比喻來說,有很多人窮得餓肚子,有很多狗啊,過得很舒服,你們有沒有看見過啊那個狗,有錢人家給它裝飾,裝飾,穿很好的衣服還疏一個頭,還要給它養很好東西,人在馬路上討飯討不到東西,所以人討飯,引業好,滿業不好,狗有這樣的生活,是引業不好,滿業好,非常複雜。


  那麼什麼叫定業?造了業以後它有的業是一定感果的,有的業不一定,那麼什麼是一定感果,他是不一定呢?它有一定的原則,造了以後會增長的,那麼這個是一定感果,造了以後不增長的那不一定,什麼叫增長的?也就是說業就是本身啊,我們思惟,然後採取身口的行為,採取身口的行為以後,這個叫造作。造作了以後什麼叫增長呢?你會繼續後面,使得你這方面的業再會增長它,比如說我們做完了以後,也許前面馬馬虎虎地做,做完了以後腦子當中,這個事情不錯很得意,很去想,然後這個不斷地去想,就是增長。作過了以後忘得乾乾淨淨,一點印象都沒有,這個就不增長,當然這個裏邊還有很多不一樣的內涵,這種情況定不定差別,那麼一定受當中又有三種不同的地方,哪三個?一定受的有很多現世就會受,有很多第二生來生就會受,第二生受就是,這一生死了下一生就受。還有一種呢以後受,以後受就牽涉到無量劫長,這個為什麼這樣?在這裏就不細說。

  至於說輕重等等的話,我們只簡單三種因緣是重的,一個是內心當中意樂,這個意樂關係最大,還有個呢?田是物件,比如說父母師長,這世間來說,對我們有恩的那個最重,出世間來說三寶等等,這物件,第三個呢加行,我們做這個行為的時候有很多草草率率,做完了就算了,有很多思考很久,做的時候也很認真,那個是加行,根據這三樣東西的輕重來判,那麼下面呢?

  當我們真正瞭解這個以後,那請問怎麼去修行,這個就是非常重要的,原則上當我們瞭解這個業以後,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的,平常的時候,我們應該一直一直自己啊,時時把所瞭解了去觀察內心,說我現在這樣去做,做的是善業還是惡業?通常我們是會造惡業,都是為了自己好,那既然瞭解為了自己的好,造了惡業將來受苦誰願意,所以你瞭解了這一點,去觀察內心的動機,這樣的話呢?自然而然。這是瞭解以後真正重要的。

  眼前我們瞭解了以後,改過來,可是我們無始以來,造了這麼多業那怎麼辦呢?那個也一定要去懺悔,因此為了這個懺悔起見,我們特別說四力懺悔,那個四力懺悔,就是說有幾種特點,第一破現行,我們現在的行為,都在現行當中,要對眼前做的事情感到羞恥,就是追悔,怎麼這樣的,然後呢?不但追悔,而且如法去做,比如說以前我做壞事,現在做好事,通常做好事,照著三寶去做,然後做了好事以後,不可再做壞事叫遮止,以前所以做壞事,因為並不瞭解正確的認識,所以要依止三寶,告訴我們的佛法僧跟菩提心,這個叫依止力,能夠照著這樣去做的話,那麼眼前不再造惡,以前的惡,也能夠遮止,那學了業以後,就能夠使我們步步改善提升,好今天就講到這地方為止。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