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0:13:5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3 10:13:06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9-2講)

26頁)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在善知識的十者功德裡面,有六者是屬於自證的功德,其餘四者是屬於利他的功德,所以總共加起來有十者。之前《莊嚴論》裡面有說到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具勤的部分是屬於攝他德,為了利他而說了這個功德。教富饒、善達實性,這以上除了具勤以外,其他的六法都是屬於自德的部分。為了攝眾,為了利眾而說的功德,就是具勤、具巧說、悲體、離厭,這四者功德是屬於攝他的。

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也就是說到,佛是怎麼樣利益眾生的呢?佛並不是以恒河或者是加持的水,像是大悲水等去洗滌眾生的罪行,或者是罪業,這沒有辦法。佛也沒有辦法以親手去消除眾生的痛苦,佛自己的功德或證量,也沒有辦法轉移到他人身上,這樣佛怎麼樣幫助眾生,佛怎麼利眾呢?唯有透過開示「實際的狀況」法性、真諦,使這些苦難的眾生獲得解脫。所以除了為他善巧的說法,所說的內容也必須是無謬的內涵,來使眾生獲得利益以外,沒有其他的利眾的法門的。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

什麼叫做為他而說法,什麼叫做示法性諦令解脫呢?所以在此宗大師要說到,有四個訣竅,其中四法:那四者呢?一、善巧說者:善巧說者就是第一法,第一功德。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所謂善巧說並不是說訓練自己口才,絕對不是的,而是為了使他人能夠行善斷惡,能夠遮止現有的一切惡行,並且讓自己的內心轉為善心,或者是獲得、或是增上功德,所以如何能夠善巧的把這個法義送到他人的心裡面,讓他人的心和法義融合在一起,這種的善巧引導,這叫做善巧說者。雖然這裡沒有說到「說」這個字,其實是善巧的引導,無論是行為上,或者是言語上,都是屬於第一善巧說者的功德。

為了能夠善巧的利眾,所以其動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說到第二悲愍者,也就是說善巧利眾的動機,必須具有悲愍心,所以悲愍者為第二功德。所以在此的悲愍不是自己具有大悲功德的意思,而是說為了能夠利益眾生的這個動機,必須具有悲愍的動機。什麼叫做悲愍的動機呢?在說法的時候,意樂必須清淨,至少要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等而說,而是完全為了利益眾生而說,至少要作到這一點。就像博朵瓦對慬哦瓦曾經有說到,黎摩子!為什麼說黎摩子呢?就是因為慬哦瓦,他來自黎摩的地方,所以叫做黎摩子,就是這個地方的人的意思,「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無論在任何時刻,我所說的教法,或者是我傳法的時候,我從不為別人的讚美而來傳法,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為苦惱眾生而傳法,這是我們責任。我傳法的一個眾生,沒有一個不是苦惱的,大家都是在苦惱,因為被煩惱操控當下;所以我覺得為他人說法,這是我的責任,既然是我的責任,何須要去顧慮會不會受到別人的讚美呢?就像我們每一天都要吃飯,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不會一直期待別人讚美我們有吃飯吧!這是一個很自然,我們每天都要吃飯,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不需要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別人讚美我們說:你有吃飯,用不著!

所以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內心裡面已經給予自己一個概念,就是:「我傳法只是純粹的為了這些苦惱眾生,讓他們能夠獲得解脫,讓他們能夠行善斷惡。」以這種的責任感去傳授的話,就像我們每一天要吃飯一樣,既然你有這種的概念,你又何須在乎別人會不會給你讚美,這是沒有道理的。現在我們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

二、悲愍者:謂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不只我們在善於利他,需要有這種悲愍的動機以外,我們態度上對於利他的事業,我們要歡喜、要精進。雖然我們動機正確,在行為的時候,確實也是為了他人,善巧的引導;可是只是偶而才會這樣想,平常不這樣想,平常沒有這種歡喜於善法的態度,也是不行。所以第三就是「精勤」者,也就是說我們平常必須有這種歡喜利眾的態度,所以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

三、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

就是在利眾的事業上,不只自己要大精進力,還要歡喜。在《廣論》的本文裡面,如果按照藏文的直接翻譯,「著哇顛巴」著哇就是歡喜的意思,顛巴就是決定或者穩固的意思,也就是對於利眾的事業,我們應當歡喜,而且這個歡喜心不是短暫的,或者是不穩定的,是要穩定的。所以以藏文直接翻譯過來的話,應該是這麼說「精勤者,謂於利他歡喜堅定。」

四、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我們有能力能夠善巧的引導弟子眾,將自己的內心融入於善法,我們具有這種善巧能力;而且動機上我們非常的純淨,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而且我們確實也歡喜的利益眾生,這種歡喜是非常堅定。可是很可惜的,如果無法吃苦耐勞,又是個問題了。也就是想說,如果這個說法的時間,像是要連續、持續好幾天,甚至一個月,而且每一天好幾個小時,會想說「哇!我要講這麼久!」於是產生說法上,或者利眾的障礙。所以遠離厭患者,就是要吃苦耐勞的意思。所以數數宣而無疲倦,能夠堪忍宣說時候的種種障礙,還有苦勞。這是屬於第四者,利他的功德,也就是大乘善知識第十法的功德。在善知識的十法裡面,那幾法才是主要的呢?

博朵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在此的意思是我的阿闍黎嚮尊滾,他沒有多聞,也不耐勞,也不善說。「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如果以藏文直接翻譯過來,他連一次為了獲得別人的感謝而說法也沒有過,而且也不善說,應該是這麼說的。他不曾一次為了達到別人的感謝,或者達到別人的酬勞而傳法,連一次都沒有過,也不善說;可是具有五種功德,那就是三學、通達實性、以及悲愍心等,所以誰在嚮尊滾的前面,都能夠獲得利益。所以在此本文裡面說到,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

以及另一位阿闍黎就是嚀敦。嚀敦阿闍黎也無善說,可是他在傳法的時候,會作如此的意樂,也就是「我今天在此傳授的原因,是因為在此的諸位對於法義都不了解」,他只有這種想法,除此以外就沒有其他的想法了。所以他以這種很單純的概念為大眾傳法,但是在這個同時,因為具有前五種功德,前五德的緣故,所以誰靠近,或者從嚀敦的座前聽聞教法,都能夠獲得利益。所以在此我們看到本文: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作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到,某一個說法者,他很會講法,很會讚歎三學的功德,還有美譽,他透過說法,所以獲得大眾的歡喜,以這種的方式來謀生活的。這種講法者,可是很遺憾的是他很會講,可是自己卻沒有作到;而且不歡喜修行,自己的內心不想要去改變,這種人是沒有成為善知識的條件,以及基礎的。

就像如果有一個人,他靠讚美栴檀,他說有一種很特別的栴檀,味道有多香,為此他還去寫說、或者演講、或者著作這個為了栴檀特別的味道,寫了一本很厚的書,到處去跟別人演講。讓很多人好奇,會想要去獲得這種的栴檀,於是大家就會反覆的去問他,這個栴檀在那裡可以找得到?這栴檀到底長得什麼樣子?他是以這種方式去謀生的,而且獲得很多人的尊敬和尊重。可是當如果有一個人問說:你有沒有這個栴檀呢?他居然會回答說:我沒有。這樣的話沒有意義,他只是嘴巴講講而已,他只是說他看過栴檀,或他聞過栴檀,但實際上他沒有,這樣的話,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所以《三摩地王經》經裡面也有說到,在五濁惡世的苾芻,自己沒有真正的律儀,但是卻透過讚歎三學,而來謀生活,可是自己本身卻沒有具足戒的條件,這樣是非常恥辱的一件事情。就像有一個人,他一直在讚歎、稱揚栴檀的美德,或是它的味道,或者它的不共的、不可思議的一種妙香,說這個栴檀多可愛,味道多好等等,但是如果有人問說,如同你所稱讚般的,這個栴檀真的是存在嗎?於是這個平常演講,或者有關這個栴檀的著作者,他居然說,我只是稱讚這個栴檀的香味而已,我是以靠這個來謀生的,但是我本身沒有這種香。

如同這個人在末世的時候,如果我們不自己從心裡面去改變,只是靠讚歎戒學,讚歎佛法的功德而去活命,就跟這個人是一模一樣,沒有意義。所以善知識,雖有所謂的攝他的功德,利他的功德,可是比起利他的功德,自己內心的調伏更為重要了。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宗大師的本文裡面有說到:

26末)宛如有人讚美栴檀,謀自活命,有諸欲求妙栴檀者,而問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實無。」此全無義,唯虛言故。《三摩地王經》云:「末世諸苾芻,多是無律儀,希欲求多聞,唯讚美尸羅,然不求尸羅。」於定慧解脫三種,亦如是說。次云:「如一類士夫,稱揚栴檀德,謂栴檀如此,香相極可愛。次有諸餘人,問如所稱讚,栴檀少有耶?諸士夫此問,答彼士夫云:「我是稱讚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諸不勤瑜伽,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所餘三種亦如是說故。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所以在一個修行解脫的上師來講),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這是關係到我們將來究竟上的利益的),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所以如果想要找到一個好的善知識),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我們要先看看這個人,有沒有具足善知識的基本條件,要反覆的觀察,勵力尋求)具其相者(的話就要好好的去依止了);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所以宗大師在後面這句話就說到了,如果想要作為別人的上師或善知識,「諸欲為作學人依者」如果想要作別人所依善知識,你應該要了解到上述所說的內涵,讓自己盡量的具足上師應有的功德,善知識應有的功德。所以宗大師確實是說得非常的善巧,而且圓滿,要講的重點都說到了。

首先先說到上師,或者善知識基本的所需的條件,之後又勸弟子們要多多的觀察,不要馬上去依止;而且又說到,如果我們很急促的尋找善知識,沒有經過觀察,馬上的就去依止,會有危險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將來利益,而且自己的將來利益,跟善知識非常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應當反覆的去觀察上師有沒有具足這樣的條件;如果有的話,就要好好去依止他。

而且不只宗大師對於學徒這麼說,又對傳法的上師又說了一句:我們身為別人的希望,別人所依的善知識,我們不應該辜負別人,所以應該了解到,作為一個傳法者應有的基本條件,要讓自己去獲得或具足如上所說的種種功德,確實非常的語重心長。當然除了灌頂或者是傳戒以外,一般如果一個人,他對佛法不是很了解的話,他不用急著馬上依止善知識,他可以把他作為法友想;但是灌頂和傳戒,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就必須要所謂師徒的關係,這種師徒三昧耶是要建立的。

除此以外,如果只是要聽聞法義的話,一開始我們不用把傳法者作為師長想,這是不需要的,我們把他作為法友想。由他的傳法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法義,當自己知道法義之後,自己知道所謂的三學的內涵是什麼,三藏的內涵是什麼的時候,再來觀察這個傳法者,是否如同他所說的一樣,自己具有這樣的功德,後來再去依止,這才是最穩定的方法。所以作為初學者,我們要特別小心這一點。

我常說所謂的轉世活佛,其實活佛這個名詞,它本身就很不恰當。藏文裡面並沒有活佛這兩個字,活佛是指活生生的佛。我們身為佛陀的弟子,怎麼可能佛陀的弟子可以跟佛一樣同等,而且更自稱自己是活生生的佛呢?所以這個名詞是完全不允許的,在藏傳佛法裡面。尤其是我們轉世的這種,無論稱為仁波切也好,或者是如同漢人你們所謂的活佛也好,但是我希望他們以後最好不要再用活佛這兩個字,如果說轉世仁波切是可以的。

轉世仁波切還有善知識,沒有所謂互相定屬的關係,也就是轉世的仁波切並不一定是具有善知識的條件,具有善知識的條件也不一定被認證為是轉世的仁波切,所以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個關係。可是無論在藏人,甚至於華人佛教圈裡面,對藏傳佛法有信仰者,很多人可能對於佛法的知識不夠,所以都是靠一般人的介紹,而去產生對於某一個喇嘛也好,或者善知識的信心。尤其是具有這些頭銜的人,信心就會越強烈,就是未經觀察的狀態下,所以這些轉世的仁波切,恰恰好他們的名稱又是很長的,所以很多的信徒,就會因此而去相信。

尤其是在西藏的佛教圈裡面,佛教界裡面,這些藏族的在家居士,他們因為對佛法的認知也不夠,所以一但聽到,這是某位大師的轉世,就馬上好像身語意就可以供養給他似的,產生如此虔誠的情形。如果這個轉世的仁波切,他將來能夠具有善知識的條件,那當然值得我們去隨喜,這些信徒如此的供養,那絕對沒有問題。可是不一定,甚至於有些不只不具有善知識的條件以外,還轉為了惡知識,騙錢、騙財,這是非常實際的,我們可以看得到,所以要特別的小心。

也就是因為我們佛教徒,無論是穿著法衣的人,或者信賴穿法衣的這些法師們的這些居士們,因為對佛法的法義的認知不夠,所以我們是在表面上,進行所有這些弘揚正法的活動,只是在表面上而已,在實質的根本基礎,其實就是通達法義。因為這個基礎我們不夠,所以如果只是在表面上產生信心,這個信心不是真實的信心的話,那我們的佛教的傳承可能因此,因由我們佛弟子的作為不妥當、不如法而毀敗了,我們的傳承真的會減短。

為什麼佛教這麼殊勝的教法,卻會不斷產生種種的障礙,真的我們佛弟子要好好思考這件事情,否則我們真的會把佛法給敗壞了,我們要特別小心。不要因為這是某某轉世的仁波切,就產生信心,不是!

最好的弘揚佛教的方式是什麼?就是讓自己了解教義、通達法義,這樣每一個佛教徒,自身作起通達法義的希求,這樣佛法才能弘揚光大,我們才能夠真正的把整個佛法的傳承教法流傳下來,這也是唯一持教的方式。否則沒有這種基礎的情況下我們再怎麼持教,再怎麼弘揚教法都沒有意義的。

而且我平常也這樣說,在西藏人的佛教圈,或是華人的佛教圈,好像那一個上師,那一個喇嘛,他帶的隨從越多,他的證量就越高,好像這種的感覺,這是完全錯誤的。從龍樹菩薩的本生傳裡面,我們從龍樹菩薩唐卡裡面也看不到,龍樹菩薩有多少隨從,沒有!但是每一個大乘教法的信徒們,一聽到龍樹菩薩的時候,都是歸依的對象,大家是如此的尊重、重視龍樹菩薩,可是龍樹菩薩的行為我們也應該要知道。而且導師釋迦牟尼佛,給予我們的三衣,我們沒有好好的去保留,反倒是中國皇帝給的,或者是蒙古的國王給的,這種有顏色的、五花八門的帽子,我們卻非常的重視。三衣擺在下面,帽子擺在上面,我們真的作法上完全錯誤。

所以你看外國人給予我們藏傳佛法不同教派的稱呼,是以帽子的顏色來作稱呼的,他不講噶舉、寧瑪、薩迦、格魯,他講紅教、白教、花教、黃教,所以這是我們自己的作法上真的錯了,真的錯了!所以為什麼我們對教義不通達的時候,我們唯一能作的只是在表面上的儀軌,或者是表面上的作法而已。這也是為什麼,以第三者去看我們的時候,會覺得說「你們這種都是迷信」。因為他看不到實質的內容,他只是覺得你們在作一些外表上的形式、儀式而已,所以為什麼他們會覺得藏傳佛法是落後的,這是不文明的,其實也是因為我們的作法不對,而讓別人對佛法誹謗。其實他人謗法的惡業,不光只是從他人而產生,也是因為我們作為的不妥當而形成的。光是這一點我們也是值得懺悔的,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的去學習法義,真的要好好的學習。

27頁)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因為有分所謂正法或末法的時代,所以如果佛法的傳承真的快要間斷了,已經沒有具足這種佛法的傳承者了,但佛法的傳承又必須透過師徒三昧耶才能繼續的持續下去,光是靠法友想,雖然對自己法義的認知可能會有幫助,可是得不到佛法的傳承,所以這時候,還是要依靠善知識,而去得到教法的傳承,那怎麼辦呢?

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了,如果善知識的十法條件都不具足的話,那至少要具足幾個條件?為了能夠引經據論的來解釋這一點,所以宗大師先引用其他的角度來作解釋。什麼叫其他的角度呢?也就是在《妙臂請問經》裡面曾經有說到,如同沒有道路,馬車只具一輪,縱使有馬車也沒有辦法行走般;同樣的沒有善法友,我們是沒有辦法獲得成就的。所以在此說到善法友的定義,在五濁惡世的時候,一般善法友的定義是十六者那是最圓滿相。如果在五濁惡世找不到,那至少要獲得多少,曾經有作這樣的解說。所以從善法友的定義的解說上,我們去套用善知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我們自然就可以知道了。所以在此我們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

「若有」第一功德,現在講到善法友,不是善知識。善法友十六個條件的第一個條件「具慧」,第二「形貌正」,第三「潔淨」,第四高貴的種姓所以叫「姓尊」,第五「趣注法」歡喜修法、歡喜修行,第六「大辯」這裡辯論的意思,藏文直接翻譯,就是具有自信者,就是第六功德。

第七「勇悍」,第八「根調伏」守護五門者,不只守護以外,五門獲得調伏。第九「和言」就是善巧宣說的意思,第十「能施」以及「具悲愍」,第十一「堪忍飢渴」,第十二「堪忍苦惱」,第十三「不供婆羅門餘天」,第十四「精悍」就是能幹的意思,第十五「工巧」,第十六「知報恩、敬信三寶」。具有上述的十六種功德,就「是良伴」,就是善法友了。

諸能完具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但是在五濁惡世的時候,要遇到這種善法友,很困難,這時候怎麼辦呢?所以又說到了,半德四分或八分,在十六個功德裡面,具有一半的功德,再不行的話,在此的四分是百分之四十的功德,從十六功德裡面去算百分之四十功德,或是百分之八十的功德,應依如是咒師伴。」所以同樣善知識的條件,也跟善法友至少的條件,一個解說相同的去應用,去套用善知識的基本條件。

此說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了,在十六個功德裡面,假設十六個功德以百分例來算,那百分之八十,這是為最下限的善友的基本條件。鐸巴所集博朵瓦語錄中,鐸巴所集的博朵瓦語錄裡面說到,阿底峽尊者也說過上師的條件,亦復同此,所以在此說到,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這句話「隨其所應配其難易」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在十個善知識的功德裡面,我們要怎麼去算這是百分之八十,不是從簡單的功德去算起的百分之八十,不是的,而是很困難的善知識的條件以及簡單的善知識的條件,總共加起來的百分之八十,應該以這種方式去算;而不是你挑幾個比較簡單的能夠具備的條件,我這八個都具足了,所以我佔有百分之八十,不是這樣算。所以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就是所有難的和簡單的,這一切的善知識的功德加起來的百分之八十,為善知識的基本條件,最下限的條件。具八分者為下邊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