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9:07:51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9:07:11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三)111-115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111  

我將要唸誦的這個文的主要內涵,也就是對十方三世諸佛,今天在此的弟子,已經獲得了清淨的戒體,阿闍黎具有菩薩名稱的我「丹增嘉措」,在此透過三次儀軌文的方式,已經為弟子們傳授了。希望十方諸佛,雖然你們沒有不了解的,但是弟子在此為你們作稟告,希望你們能為弟子眾們而作加持。

    以上已經結束了,祈求得知的這部份。接下來就講到了透過殊勝,或者勝利的介紹,所以來讚美、宣揚。在祈求得知裡面所擁有般的,也就是說到了十方諸佛沒有不了解的,於是透過祈求得知,透過一個稟告,所以在某一個地方,某一個上師,對於一個具有福報的,具有善根的弟子,傳授菩薩戒體的緣故。一由弟子獲得戒體的善德力量,所以會使得十方諸佛淨土產生不可思議的善相等。在這些淨土裡面安住的菩薩,有一些沒有獲得無量的神通,這時候他們看到這種善德、善相的時候,他們會去問具有無邊廣大神通的大地菩薩們,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功德相呢?於是這些具有大神通的大地菩薩們就回答說,因為在某一個地方,某一位上師,對某一位弟子,讓他們得到了菩薩戒體了,由此殊勝的功德,所以今天我們在淨土上可以看到這些種種的功德相,於是就會作此回答。

這是在《菩薩地論》裡面所解釋的整個過程的,也就是在此要唸誦的儀軌文。因為產生這些種種功德相的緣故,這些神通廣大的菩薩們,甚至一切都了解的諸佛們,會為了剛開始生起菩薩戒體的弟子眾們來發願,為他們來作加持的。這是透過殊勝受了菩薩戒之後的勝利,而來作宣揚,並且諸佛菩薩為我們讚美的。

    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內涵,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是供養某個東西,祈求他來為我們加持的;而是弟子本身自己誠心的、真誠的去做的時候,自然十方諸佛菩薩會看到,於是為我們加持。所以我們不需要花一分錢,不需要拿紅包到十方諸佛的淨土去。

    我覺得你們非常有善根,在此同時我也覺得,有非常難得的機緣為你們傳授。因此你們要努力精進,在此同時我也會努力精進,我們都要朝著與佛意趣,與這大神通、大成就者的意趣相應的,去行這些善行。

    不應四處宣揚自己獲得戒體,這部份儀軌文的內涵就是說到了,如果四處宣揚,自然有一些眾生會聽到,我們今天獲得戒體的內涵。他對大乘經藏本身就不相信的,因此有可能會導至他們造成謗法的危險,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如果不喜歡我們個人的行為,或者是我們的怨敵聽到這種消息,他們會產生嫉妒心的,可是我們今天獲得戒體的緣故,所以從今天起會累積無比的資糧;因為我們累積無比資糧的緣故,所以我們成為資糧田了。所以當他誹謗這個資糧田的時候,自然會造成極大惡行,為了避免這種種危險,所以不應將已得戒體的內涵,四處去宣揚。

如同《修心七義》裡面說到了,內心要獲得改變,可是外相的行為要保持原有的樣子。也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內心要一直進展,要一直提升,可是外在的行為要跟平常一樣,跟普通人一樣,要這樣的平凡。我覺得這也是一個穩當的處理方式,否則我們拼命講說我得了菩薩戒了,到時候作凡夫行為,不是很丟臉嗎?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講的好,到時候作些丟臉的事情,也不會怎麼樣。之後講到酬謝,用七支供養來作酬謝。

112  在《廣論》和《略論》裡面說了,接受菩薩戒的儀軌文之後,說到了菩薩的學處,要從《菩薩地論》裡面去閱讀的。因此如同《二十頌戒律》裡面有說到菩薩戒的戒條,就是發給大家的這張紙,守護根本墮罪和守護惡作之理。這要好好的閱讀,並且去認知,盡量讓自己不要受到根本罪的污染,以及一切的惡作。在根本罪裡,尤其是根本罪是特別要謹慎來防護的。在十八根本罪裡面,「邪見」誹謗因果的邪見,以及「捨棄願心」,這兩種不需要四殘方式,他只要一有那種念頭,馬上菩薩戒就不見了,所以這個要特別小心。我們現在看《略論》。

    之前講到了耐怨害忍,以及安受苦忍等,以及思擇法忍等,這個在《入行論》裡面,說到如何修學忍辱的道理,這應該好好仔細的去學習,真是不可思議的殊勝。

《上士道 精進波羅蜜》

193頁(廣論304頁)「精進分三:一、精進自性,二、差別,三、於相續中生起之理。」先說精進的自性。「攝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及此所起三門動業。」藏文是歡喜,我不知道這邊為什麼翻作勇悍,藏文是歡喜行善的意思。由起歡喜所產生三門的業,促使三門的業動搖的緣故,就是去作三門的業的緣故,所以叫三門動業。應該說歡喜行善法才對,至於放逸、懈怠,就是歡喜行惡法;精進就是歡喜行善法。

    精進本身又可以分三種:擐甲精進、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饒益有情精進者,如前。」就是昨天我們說了十一義大的饒益有情的這個義大。在此就配合十一義大歡喜的緣故,說到精進。

「於相續中生起之理」是講到說,如果有精進,能夠讓我們馬上去滿足,暫時以及究竟的利益,也不會覺得很艱辛、很困難。但是精進力不夠,要做什麼事都會覺得困難,好痛苦、好難作、好難去面對等。實際上確實有困難和不困難的這種差別,沒有錯的;但是困難度到哪一種程度,最主要跟自己的心力有關。

    194頁(廣論307頁)「正生精進之違緣有二,1、雖見能修而不趣入,2、怯弱不入,謂我豈能如是修習。」精進最主要的障礙有二種,第一個、明明知道善業是很好的,但是卻沒有進入,沒有去行善法,所以「雖見能修」他自己知道有這樣的能力能夠修,可是卻「不趣入」,這是一個障礙,主要障礙之一。第二個障礙「怯弱不入」,說我沒有能力,因此而產生心灰意懶、怯弱等,「謂我豈能如是修習」。

第一個、雖然看到了應該要修,可是卻不進入,有兩種原因。那兩種呢?「初中有二,推延懈怠,謂念後時有暇能修。」推延懈怠就是之後可以修,反正之後有時間修的,所以謂念後時有暇能修,這是第一個雖見而不趣入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是「雖非如是,然於庸常諸下劣事,貪著覆蔽。」貪著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因此而覆蔽了這種精進了。這個意思是,為了能夠斷除推延懈怠的緣故,所以可以思惟無常的道理。透過內外一切功德的順緣具足的時候,我們自然要想:時間非常的寶貴,不應該浪費,了解這個道理之後想:如果我浪費時間,是多麼可惜的事情。因此我不應該浪費任何時間的,應該去思惟死決定的,死無定期的,一定會死的,以念死無常的方式,來去除推延的懈怠。

至於第二個「庸常諸下劣事」的貪著,要怎麼樣斷除呢?可以透過業果思惟,或者苦苦、壞苦、行苦的思惟。最主要是行苦的思惟,也就是講到輪迴的享受是需要的,我們生活的時候是需要輪迴的享受;可是太過貪著,會帶來很大的逆緣,這是沒有意義的。因此透過這種的思惟,來斷除貪著庸常劣事的懈怠。

113  195頁 之前講到明明他有能力,卻不趣入的過患。現在是說到第二怯弱,心灰意懶所以沒有辦法提起心力的原因有三種。那三種呢?「以所得佛之功德無邊故,而念我不能得。」因為佛的功德無邊的緣故,所以想說我沒有辦法獲得,而產生灰心、怯弱的。第二個理由是「以方便須捨手足等無量難行故,而念我不能行。」因為要累積福德資糧的緣故,必須捨棄手足等無量苦行的緣故,而認為我沒有辦法做到了,這是第二種怯弱的原因。第三種怯弱的原因是,「以處所需於生死受無邊生故,而念於爾時被生死苦所損惱而怯弱。」生死無有邊際,而念生死苦惱所逼的緣故,而沒有辦法修法。這三個理由講到怯弱。

於是首先先針對第一個,因為佛陀的功德無邊的緣故,而產生的怯弱。要如何去對治呢?如同《相續本母》裡面說到「自性諸佛性」,所謂的佛性,如來本性功德的時候,說了三個理由,我們可以成佛的原因。第一個理由是因為佛的事業,是無有間斷的安住,所以佛會隨時慈悲的愍視著我們,因此我們可以成佛的,這是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就是因為「自性諸佛性」的緣故,我們內心的空性和佛陀法身的空性,在清淨法性當中,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只是有沒有被污染給覆蓋而已;但是以性空的本質來講,是一樣的。因為心本身是自性空的緣故,所以執著心有真實的這種執著,是可以被斷除的;因此污染是屬於暫時性的。

以自性的清淨來講,沒有任何的自性,所以自性本清淨;這跟一切遍智的無有自性,空性而言,是一樣的,是沒有差別的。所以自性而言,它本身是清淨的,所以能夠獲得一切遍智以外;一切遍智的心的空性,和我們凡夫的空性也是一樣的。在這個同樣的基礎下,我們是絕對能夠成佛的,這是第二個理由。

第三個理由,我們這種空性所依的這顆心來講,心可以分不同粗細的層次,在最細微的俱生原始光明的本身,就具有能夠成辦四身的能力,以這種的道理來說明我們是絕對可以成佛的。也可以用另外的角度去想,已經成佛的這些過去佛,他們沒有一開始就成佛的,這是沒有的!

像導師釋迦牟尼佛,他之前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也是跟我們一樣具有煩惱的,是慢慢的經過苦行而獲得成就的;甚至於導師釋迦牟尼佛,在凡夫的時候,當然不是說不尊敬的意思,而是說在凡夫被煩惱所轉的時候,有時候投生的地方比我們還來得差勁,這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絕定有的。為什麼呢?因為在無量世之前,我們變成國王的時候,說不定他變成我們奴隸也不一定,說不定我們還命令他做過什麼事情的;但是後來他看到煩惱的過患,藉由精進力量的緣故,今天圓滿一切果位了。如果之前比我們還差勁的這個凡夫,透過精進的力量能夠成佛,為什麼我們不能夠成佛呢?這是沒有道理的。

同樣的在《入行論》裡面說到,佛陀的功德是無量的;在《寶鬘論》說到,佛陀的功德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在成辦每一相好莊嚴,都需要無邊的資糧才能成就的。因此在講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的每一相好莊嚴時,都會說到要累積多少功德的,要不可思議的廣大資糧才有辦法獲得。於是《寶鬘論》說了非常廣泛的相好莊嚴成辦的因緣之後,說了一句話,雖然這個功德需要無比的資糧才能夠去獲得,可是這資糧是可以成辦的,是由無量四種功德的資糧來成辦的。這是說什麼呢?

因為菩提心緣無量有情的緣故,所以能夠快速累集資糧,因為緣無量有情,是第一個無量功德。因為時間是無量的緣故,乃至虛空未盡之前,我要利益一切有情的緣故,所以以時間來講也是無量的。以利益的方便來講,各種門,無量門的方式來做利益的緣故,它能夠累積無比的資糧。因為想要讓他們獲得一切的利益,大小利益都要讓他獲得,因此而能感得無量果位,講到四無量德相。這種善巧方便就是菩提心。

雖然佛的功德是無邊的,可是能夠成辦的這個菩提心,卻是能夠獲得的。因為生起菩提心的時候,他具有這四種無量德相,緣一切有情眾生,想要讓他們去除無比的、無量的痛苦,讓他們獲得無量的利益,時間又沒有限制,藉由這種無比的心力,能夠瞬間的圓滿一切的資糧;所以不能夠成佛的原因,幾乎是沒有的。因為有這種善巧菩提心存在的緣故,在此就是破除了第一種怯弱的想法。

之後講到第二個,要捨棄自己的手足,這是非常難行。如果有這種想法,如同之前所說的,我們在布施自己身體的時候,一切要有堅固的方便,還有智慧的證量,而且在布施身體好像給食物的感覺是一樣的,到達這種境界才能夠布施身體;而不是在沒有能力的情況下,叫我們布施身體。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都是配合實際的狀況,配合我們的能力,而來教我們修習這個法門的;可以說是一種非常科技的理念,是一種非常科技的實踐,因為它是配合實際的狀況。並沒有叫初學者,一下子就布施身體,沒有的;都是適應我們能力的情況下,教我們如何去實踐的,這是一點。

第二點,所謂的難和簡單,其實跟自己的心力很有關係。因此這第二部份的怯弱也是能夠破除的,因為佛所說的教法,都是適應我們的能力而去實踐的。

第三點的怯弱要如何去思惟呢?如果我們所行的一切善業都是為了他人,如果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人的回向,都是為他利益、轉為他人的功德的話;那虛空未盡之前,我們安住在生死流轉當中,其實也無所謂,因為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相反的我們去看聲聞和獨覺,只是為了個人的解脫而安住在涅槃,好像心量太狹窄了;從這個角度去看,好像沒有什麼殊勝的感覺。

相反的,雖然我們被煩惱給控制,可是我們在煩惱控制的情況下,能夠提起無比的心力,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他人而著想,縱使在生死流轉又有什麼呢?因為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都是值得去做的事,如果能夠這樣去想,自然就能夠提起心力了。

195頁(廣論313頁)「精進所依之順緣有四。」那四力呢?「發勝解力、發堅固力、發歡喜力、暫止息力。」「發勝解力者,修習業果於取捨而生欲樂也。」也就是了解利害的關係,如果這樣做會有怎麼樣的功德,如果不這樣做會有怎麼樣的過失等;透過利害的抉擇思惟觀察之後,因此而自願的產生歡喜,我們應該去作取捨。

「堅固力者,於未觀察任何亦不隨轉,觀以起行則至究竟。」首先讓自己觀察有沒有能力做,而不是經上所說的一切我都要包辦,不是這個意思。配合自己的能力,需要去做什麼?如何做?這個次第是什麼?這種認知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會得到堅固;也就是說有始有終的意思,因此而生起了堅固力。

「歡喜力者,如小兒戲無輟無厭而行精進。」我們在行善法的時候,應該保持一種歡喜的狀態,這樣我們的精進力才能夠強大。

「暫止息力者,以勤精進,身心由暫止息疲勞得蘇,仍無間而行也。」我們的身體是隨著業和煩惱所帶來的緣故,所以在行善法的時候促成種種的逆緣,在想善法的時候,不能想得很清楚,或有疲倦的感覺,那時候就不要強求自己行善法,先休息,這叫暫止息力。如果遇到這種狀況,先讓自己休息,再提起精神,再去學習;也就是說雖然要精進,可是精進也需要善巧的意思。

《上士道 靜慮波羅蜜》

196頁 之後講到「靜慮,分三:一、靜慮自性,二、差別,三、於相續中生起之理。」首先講靜慮的自性。靜慮是什麼呢?「於隨一妙善所緣心一境性,心正安住。」隨一就是隨便一個的善所緣,遠離了沈掉兩種過失之後,專注一境性,這叫做定的意思,這是靜慮的一個定義。至於靜慮可分什麼呢?可分世間和出世間兩者。又可以另外一種分法,分三種:奢摩他、毗缽舍那、止觀雙運。以作業來分:身心現法樂住靜慮、引發功德靜慮、饒益有情靜慮。饒益的方式和之前所說的一樣。

《上士道 般若波羅蜜》

197頁(廣論323頁)「般若,分三:一、慧之自性,二、差別,三、於相續中生起之理。首先先講慧之自性。什麼叫做慧呢?「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慧又可分:證得勝義慧、證得世俗慧、證得饒益有情慧。」

《上士道 四攝法》

以上講完六度之後,現在講四攝。「學行四攝成熟他有情」一般四攝是融於六度裡面,可是如果把四攝和六度分開講,就是成熟自心的六度,成熟他利的四攝,有這種的說法。四攝是那四攝呢?那四法呢?一、布施。二、愛語,就是善巧宣說何謂所取、何謂所捨,讓弟子眾了解善惡的差別,善巧宣說的緣故,所以叫愛語。三、利行,就是使弟子眾們能夠去學習暫時或究竟利益的資糧善行等,這叫利行。四、同事,如同自己所說般的,自己也這樣去行持。如果自己沒有經驗,要要求別人去做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自己沒有經驗,講一大堆而變成空話。

好比有一個人問說:你怎麼「講一些沒有的東西」?自己就會好像沒有的感覺,因為自己本身沒有這個經驗,所以會說「講一些沒有的東西」。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自然會回答說:我並沒有「講沒有的東西」啊!我講的是吻合實際的東西,於是慢慢幫他解剖、作解釋,為什麼佛法的教理是符合實際的狀況,而並非是捏造的、抽象的、沒有的東西。

以上結束了總體的六度說法。現在是別說後二度的學說。

菩提道次第略論(卷第六) 止觀

《上士道 奢摩他》

114       202頁(廣論336頁)「別學後二度,分六:一、修止觀之勝利,二、明止觀能攝一切定,

三、止觀自性,四、雙修之理,五、次第決定,六、個別學法。先說修止觀之勝利。《解深密經》說「大小乘世出世問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

因為說這句經文的緣故,所以有人就問:「止觀豈非修所成之功德,說一切功德皆是彼二之果,云何應理?」止觀是修所生慧,修所生慧是上界襌定所攝的功德,如果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的功德皆是止觀之果,這就不應道理了!因為止觀是修所生慧。宗大師回答說,真實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雖然是修所生慧,我並不是說大小乘,世、出世間一切的功德,都是真實止觀之果的。可是善止靜、善安住把它攝為奢摩他,善觀察把它攝為毗缽舍那,以這種角度來作解釋,我可以說世間、出世間三世一切功德,都是止觀之果。

這個意思是,無論學什麼都要透過觀察,在觀察後的內涵上安住,透過止和觀兩種的修法,來成辦一切果位;無論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都是如此獲得增上生和決定勝的,在思惟暇滿和業果,反覆觀察之後,要安住在這上面。所以一切的修行,都可以被止修和觀修兩種來含攝的;止修在此稱為奢摩他,觀修在此稱毗缽舍那,我們可以說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的功德,都是止觀兩者之果。

203頁(廣論337頁)「明止觀能攝一切定。」《解深密經》說,「『大小乘無邊三摩地,皆是止觀所攝。』故求三摩地者,不能廣求無邊差別,當善求三摩地總結之止觀修法也。」在此說到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是大小乘共同需要的,所以中士道為了能夠獲得個人的別解脫,必須修學奢摩他。以毗缽舍那來講,為了能夠獲得世間色界的襌定和無色界的襌定,世間毗缽舍那也是需要的;所以光是以毗缽舍那,是屬於內外的共同之道,它並不是內道的不共之道。當然外道他們沒有毗缽舍那,緣如所有性、緣空性的毗缽舍那,這是沒有的。

為什麼在此說毗缽舍那、奢摩他的原因,是因為六度後面的靜慮,還有慧學是在講完菩提心之後才說的;發起菩提心之後,所修的一切的定學,還有慧學,為了能夠轉為一切遍智的因緣,而把它擺在引發菩提心的後面。在中士道的時候雖然需要,可是在中士道,是由出離心所攝的情況下,而去修靜慮、慧學,這樣只是成就個人解脫的因緣而已,沒有辦法把它轉為無上菩提的因緣;為了能夠轉為無上菩提的因緣,所以先說了菩提心,後說奢摩他、毗缽舍那。

真實的毗缽舍那,為了能轉為一切遍智的因緣,為了能夠轉為成佛的因緣,所以必須先有菩提心,才有辦法把毗缽舍那轉為成佛的因緣;因為有這種目的,所以先引發菩提心,後說毗缽舍那。可是在毗缽舍那說了廣大空性的道理,其實這個廣大空性的道理,是說毗缽舍那如何緣空性的時候,作這種的觀修而說了空性的道理以外;其實空性真正的認知,要在沒有學佛之前,沒有正式趣入佛門之前就要學習了。

為什麼呢?如同之前在介紹整個佛法輪廓的時候,是透過四聖諦來介紹的;要了解真正四聖諦的內涵,為了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可以透過佛法的四部宗義,來認識四聖諦的內涵。可是四部宗義裡面,最主要的還是中觀所建立的二聖諦的內涵,才有辦法完全透徹了解四聖諦的,才有辦法了解佛法的內涵。所以在講整個道次第的時候,雖然把空性這部份擺在最後而說,這是因為毗缽舍那如何觀空之理,如何觀想而說的緣故;可是對空性的領悟還有認知,是要在還沒有趣入佛門之前就要學習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203頁(廣論338頁)之後講到「止觀的自性,分二:一、奢摩他自性,二、毗缽舍那自性。」首先講奢摩他的自性。什麼叫做奢摩他呢?奢摩他的內涵,就是使心不往外散,能夠持續的安住於所緣境上,故心能任運、自然而然的安住在所緣上,這叫做定;光是這個不叫做奢摩他,這叫三摩地。什麼叫奢摩他呢?「若時引生身心輕安之喜樂」透過反覆安住所緣境之後,如果能引發起身心輕安的喜樂,這時的三摩地叫奢摩他。這種奢摩他是由什麼產生的呢?是由內攝其心,於所緣境上不散亂的緣故而引生的,不是透過觀察通達諸法之真理而產生的,所以奢摩他不需要觀待通達諸法的。

204頁(廣論338頁)之後講到毗缽舍那的自性。《解深密經》云「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捨離心相」奢摩他就是透過身心輕安,遠離了觀察相,這叫奢摩他;但是於善所緣善思惟,叫毗缽舍那。「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法內三摩地就是思惟的這個三摩地的所行(他的所緣境)影像,緣這個所緣境,所看到的影像、這個像。所以說所漏境、所緣境兩者,「觀察勝解」反覆觀察的緣故,「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在這種的所緣境和所漏境的,「所知義中,能正思擇」盡所有性,就是世俗法,「最極思惟」如所有性,也就是空性。之前講世俗諦,之後講勝義諦。「周遍尋思」就是粗分的、粗淺的方式去尋思。「周遍伺察」細微的方式去作觀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在此說到毗缽舍那的定義。

在《寶雲經》說到,什麼叫奢摩他呢?「謂心一境性」這叫奢摩他。什麼叫毗缽舍那?「謂正觀察」這叫毗缽舍那。

204頁(廣論340頁)如《瑜伽論》及《慧度教授論》所說的,宗大師在此作個總結,「止觀各有緣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二種」也就是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他們個別有緣世俗諦和勝義諦這兩者;如所有性叫勝義諦,盡所有性叫世俗諦,個別的都有兩者。「故止觀不由所緣而分」所以止觀不是由所緣境來區分、劃分的。「即有緣空性之奢摩他,亦有未達空性之毗缽舍那。」因此宗大師再作更詳細的解釋,有緣空性的奢摩他,也有不緣空性的毗缽舍那。

「由能止心向外境轉,令住內所緣,即名為止。」之後說了什麼叫做止呢?為什麼取名為奢摩他,為什麼取名為止的原因是,能止心向外轉,能使心安住於所緣境的緣故,而稱為止,這就是奢摩他的意思。「由增上觀照故名勝觀」因為安住再去看所緣境的時候,能明顯的看到,殊勝的看到,勝觀的緣故,所以稱為勝觀,這叫做毗缽舍那。

205頁「即未得真實見者,只要持心令不分別,現可成辦」雖然沒有了解空性,但是讓心不分別,就是不往外散,往內安住,即可成辦不分別的無散亂的感受。「故未達空性者,生無分別定,全不相違。」無分別定,不一定是了解空性的意思。「若由此門久持其心,由持心力,生風堪能,身心法爾發生喜樂,故生喜樂亦不相違」若不往外境散亂,安住所緣境往內收攝,因為心安住的緣故,心所依的氣流能獲得堪能,這時身心會法爾發生喜樂。所以雖然沒有了解空性,卻生起喜樂,這並沒有相違的。

「生喜樂已,由喜樂受明了之力,心亦明了。」生起喜樂之後,由喜樂的時候,看境會看得更清楚,所以心亦明了;所以能夠安立樂明不分別的定,這也是能生起的,並不相違的。「故不能安立一切樂明不分別定,皆是通達真實義者」所以所謂安樂不分別定,就是通達真實義嗎?並不一定的。「以是當知,通達空性之三摩地,固有樂明不分別」通達空性之三摩地,也有樂明不分別,或者是雖有樂明不分別,沒有通達空性的,這也是有。「即心未趣向空性之三摩地,亦多有樂明不分別者,故當善辨此二之差別也。」

115  205頁(廣論341頁)「雙修之理由。何故隨修止觀一種不為完足,必須雙修耶?」為什麼不能個別的修止、個別的修觀呢?為什麼個別修不能滿足,必須雙修呢?在此回答,先說比喻,「如是觀甚深義,亦須了解真實義之無倒智慧,與心安住所緣而不動,方能明見真實。」為了能夠了解最究竟空性的道理,而且能夠清楚的現證了解,而且必須了解真實義無倒之慧,必須內心的安住不動之後,才有辦法明見真實,現證空性的;如果光是內心不散亂、不散動的止分,是無法通達真實真理的,因為他只是不散亂而已。可是沒有這種的不散亂去了解空性,是可以了解空性沒有錯,但是沒有辦法明見真理,沒有辦法現證,所以必須雙修止觀的。在此就說到,為了能夠了解,為了能夠現證空性的緣故,如果沒有奢摩他為助伴,是沒有辦法修現證的這種空正見的。

雖然有了奢摩他,但是不一定要了解空性,因為奢摩他只是一種,不往外散亂的止的三摩地而已;由三摩地為助伴之後,觀想空性的時候才能專一,這樣串習空正見,才有辦法使它的力量增長,才有辦法證得緣空毗缽舍那。

第一次的緣空毗缽舍那,叫做緣空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在五道來講就是屬於加行道的部份。加行道可分煖、頂、忍、世第一法。如是慢慢修學,最後對空性的明顯度越來越清楚,二相越來越稀釋之後,現證空性的時候,叫見道。

    206頁(廣論342頁)講完《修次初篇》之後又說「又成就奢摩他,非但能遮止觀正觀無我慧動之過,即修無常、業果、生死過患、慈悲、菩提心等,凡以觀慧修觀察時,散失所緣之過,皆能遮止,各於所緣不散亂轉。故隨修何善,力皆強大。未得奢摩他前,多分散緣餘境,故所修善,力極微弱。」

    之前說了要雙修,既然止和觀,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兩者都要修學,那要先修什麼呢?說到了次第。奢摩他先修,毗缽舍那後修的次第是決定的。

207頁(廣論344頁)「何故必先求止,次乃修觀耶?」為什麼要先修奢摩他,之後修毗缽舍那的原因是,「曰:此言觀前先修止者,非說生無我見須先修止,以無止者亦能生正見故。」所謂觀後修,止先修,並不是說沒有證得奢摩他就不會了解空性,並不是這回事的;沒有奢摩他的人,他還是可以生起空正見的。「即生轉變心力之見,亦不需要止為先,」生起空正見,不需要先有奢摩他的,「以雖無止,但以觀慧數數觀察而修,亦能生轉變心力之感觸,不相違故。」其實空正見是透過數數觀察而能生起,故不需要先有奢摩他的。

「若相違者,則修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引生轉變心力之感觸,亦應依止,理相等故。」如果了解空性之前,一定要先有奢摩他,同樣的了解無常、生死過患等之前,也一定要有奢摩他了;不是的,因為無常等生死過患的感觸,是透過觀察之後自然產生的。

「若爾,何為觀前先修止耶?」如果這樣,為什麼在毗缽舍那之前,要修奢摩他的原因是,「此言生觀者,是說未得修所成之異生。」在此所謂毗缽舍那的意思,是修所生慧的這種觀,這種的毗缽舍那,而不是一般的觀察而已。異生就是凡夫的意思,也就是在凡夫道的時候,會得到修所生慧的觀,這就是在此所謂的毗缽舍那,不是一般的觀而已。

「此除下說無上瑜伽部中以證空智修無我理之外」在無上瑜伽部裡有說了一個特別的觀修方式,透過大樂無二的智慧,使心越來越細微的修法以外;一般的「顯教與密教下三部,若未以觀慧觀無我義而修觀察」顯教與密教下三部,都說過了透過無我慧而修觀察。由這種不需要透過奢摩他,就能夠生起空正見的智慧,「則定不生修所成之毗缽舍那,故須修觀。」

在此的意思是,毗缽舍那是一種透過反覆觀察之後,而產生了身心輕安;由身心輕安攝持的情況下,所帶來的內心的不共功德,這叫毗缽舍那。反覆的觀察產生身心輕安而攝持的這種觀慧,叫做毗缽舍那;在這種觀慧之前,必須安住於境上,產生身心輕安的奢摩他要先有。因為觀力所產生的身心輕安之前,必須有止力產生的身心輕安,有止力產生的身心輕安這叫奢摩他,由觀力而產生身心輕安叫毗缽舍那。在這種觀力所產生的身心輕安之前,就必須先要有奢摩他的存在,所以先修止、後修觀;在此的觀並不是一般的觀察而已,而是說由觀力而產生的身心輕安,所攝的這種慧功德,我們叫毗缽舍那,並不是一般的觀慧而已。

208頁(廣論345頁)「此止觀次第,是約初生時說,後則亦可先修觀,後修止,次第無定也。」所謂的要先有奢摩他,後有毗缽舍那的這種次第的決定,這是一開始生起的時候來說的,後者就沒有決定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初襌、二襌、三襌、四襌之後,就是無色界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及非想非非想處天,總共有八個襌定。如果是一個未曾獲得初襌的人,他在修學初襌的時候,要先有奢摩他,後有毗缽舍那,那是透過一種粗細微相的觀修。粗細微相就是說,下地為粗,上地為寂;或自地為粗,上地為寂,以這種粗細微相的方式,來讓自己斷除下下界的煩惱,獲得上上地的功德。

在這個過程當中,先要有這一地的奢摩他,之後才會有這一地的毗缽舍那;而不是說獲得初襌天的毗缽舍那之後,也可以再獲得第二襌天的奢摩他,這變成初襌的毗缽舍那先有,二襌的奢摩他後有了。這好像觀先有,止後有,這種是有的;但是以這一地的止觀,剛開始生起的時候,這一地的奢摩他要先有,才會有這一地的毗缽舍那後有。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