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8:41:2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8:40:44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二)56-60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56  宗大師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一開始曾經說到,對於希求解脫的弟子眾們,你們必須以清淨的智慧,睜開智慧之眼,才不會隨意因由他人而產生動搖,才有辦法對教法之義產生定解,說到這樣一個偈頌文。總言之,弟子眾們在學習佛法的時候,尤其是在學習那瀾陀寺整個教法和傳承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觀察教理。透過這種了解無常的智慧,了解無我的智慧,來成辦整個成佛之道的道諦增長,或者成辦決定勝之道的。

就像以一個人的別解脫來講,不只要有出離心,同時也要了解無我的智慧,以這種方便,也就是出離心還有無我的智慧,方便和智慧雙運的情況下,才有辦法得到別解脫的,大乘也是如此。因此擇法的觀察,諸法究竟的智慧,無論是解脫也好,或是成佛之道也好,都是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在初中後都是不可缺少的。

尤其是證得佛果位之後,所得的一切遍智就是智慧究竟的階段;為了能夠到達最究竟的智慧,初學者在學習的時候,必須反覆的觀察,否則將來無法獲得一切遍智。這也是為什麼宗大師,一次再一次的反覆強調弟子們,修學正法的時候一定要有信心,還有對教理的堅信。並不是上師這樣說,我就相信,不是這樣的信心;也不是佛這樣說我就相信,而是要透過自己的智慧反覆的觀察之後,來抉擇而相信教法的。

尤其是龍樹菩薩及提婆菩薩、月稱菩薩、清辨論師和寂護論師、寂天菩薩等,他們在講授教法的時候,都是透過一種很堅密、嚴謹的理論,透過辯論的方式,來建立教理的。所以我們身為龍樹菩薩大地菩薩的弟子們,應該好好效法他們,反覆以觀察智慧來抉擇教義。所觀察的目的,就是要把觀察之後的內容,配合自心來修行,使內心獲得改變的。所以光是聽聞沒有實現,就沒有辦法達到聽聞之後的目標了。

因此宗喀巴大師曾經說到「多聽聞之後,不懂得拿來應用學習,這就是沒有辦法把一切聖言現為教授的過患」;所以聽了很多,了解很多卻不知道如何修行,或者不拿來實踐,使內心獲得調伏或改變,這個就是沒有辦法把聖言現為教授的過患了。

為了能夠觀察諸法究竟性質的緣故,所以在此要傳授的內容是《道次第論》,是屬於廣中略的中間部份,也稱為《菩提道次第略論》。

昨天講一般業的總相,業果之理之後,業餘的差別,現在看的是104頁(廣論139頁)「思別業果,分二:一、異熟功德與業用,二、異熟因。先說異熟功德與業用。謂由遠離十種不善,雖定能獲善妙所依,然若成一圓具德相,能修種智,勝所依者,修道進程,非餘能比,故應成辦如此所依。」

在此就說到了,具有八種德相的異熟果的性質、作用以及它的果實。在八種功德裡面,說到了願後世能投生於男身,得到男身,這是根據當時的環境,當時的狀況而說的。因為在那個環境和時代裡面,如果是男孩子,他的權力會比較大,所得到的優待會比較多,因此說到八種異熟功德裡面的其中之一。可是在今天的時代裡面,男女的權利幾乎是平等的,地位也是平等的,所以不需要因為看到後世得到男身,你們女孩子就覺得自己這麼低劣卑微,絕對不要這樣想。

導師釋迦牟尼佛在宣說教法的時候,會配合當時的社會情況,來宣說教理而善巧的引導。但是導師釋迦牟尼佛,基本的思想上,男女是同樣沒有差別的。為什麼呢?因為像比丘戒,在所有的別解脫戒裡面最殊勝的戒體,就是比丘戒。如同給男生比丘戒般的,也同樣給女生比丘尼戒了。更明顯的一點,在咒乘的時候、密乘的時候,不只說了男女平等以外,還特別的對女孩子說了許多開演的,要尊敬的種種道理。

我有個認識的朋友,她曾經跟我說,《入行論》非常的不好,因為他輕視女孩子;那裡面說了許多女生的不淨,說了不淨觀,說了女生是多麼骯髒,多麼的那個……,於是就認為《入行論》是個不好的論典,因為他輕視女孩子等。實際上寂天菩薩在宣說《入行論》的時候,是在眾比丘眾作布薩的時候,在懺悔自己戒障的時候,而說《入行論》的;當時所說的對象,是針對比丘眾說的,對比丘眾說的時候,自然要說女生的過患。

如果仔細的去了解經典的內涵,如果今天寂天菩薩所說的對象是女眾,當然會說男眾的過患,但是他所說的對象是針對男眾,自然要說女眾過患。為什麼呢?最主是要斷貪淫的罪行,因此而說的,寂天菩薩個人來講是非常謙虛的人,他絕對不是會輕視女孩子的。但是有時候,不懂裡面的論義,可能會誤認為寂天菩薩,他所著作的《入行論》是不好的,因為他輕視女孩子。

57  我也想要使比丘尼戒的制度興盛,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所謂的興盛比丘尼制度,是在沒有比丘尼戒傳承的國家裡面;當然已經有的,就像在漢系的佛法裡面,或者是越南的佛法系統裡面,已經有比丘尼戒制度了。針對這個題目,在這個主題上,我們曾經有作過計劃,以及透過各種各樣的討論,大約在2030年前,我們已經開始往這個計劃走上去了,而且作了許多的事情。

   在西藏裡面有些人認為,達賴喇嘛一個人作決定就好了,他們說達賴喇嘛一個人作決定就好了,因為像寂天菩薩一樣輕視女生,所以達賴喇嘛輕視女生,曾經有人這麼說。現在是隨便開玩笑的。

以整個戒律的制度而言,並不是一個人能作決定的,必須透過僧眾的力量,僧團的力量,來做戒律的制度。所以絕對不是我一個人能作決定的,必須透過許多的戒師,一起共同討論商量之後來作決定,這是一般戒律裡面所定的制度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之前在台灣,跟一些認識的台灣師父們講過,我希望能透過國際戒師的開會,或者是招集,來針對比丘尼戒,整個制度做更進一步的討論,讓許多沒有比丘尼戒制度的國家們,有這樣一個制度。像現在比丘尼戒的傳承,漢系有,如何使這個傳承弘揚光大,我覺得台灣的比丘尼眾應該負起責任。

因為在泰國和斯里蘭卡等地,他們有出家尼卻沒有比丘尼戒,因此而遇到了許多問題。為了解除這些出家尼眾,想要得到更上一步的,更殊勝的戒體,我們必須負起責任。在負起責任的同時,必須招集國際性的戒師會議,來共同的商量並作討論,因為這不是一兩 個人能做的事情。但是在招集的過程當中,我希望台灣佛教界能負起這樣責任,來招集國際性的會議。

同樣的現在在西方,有許多西方人士,他們對佛教慢慢地深感興趣,因此有許多女孩子,後來出家了,他們得了出家尼的戒體之後,也會想要得到比丘尼的戒,所以對這些人來講,我們也需要做出一些事情。

至於我們現在以暫時的能力,能做到的是什麼呢?針對於出家尼眾,給予學習大論典的機會,給予她們課程,環境各方面條件的順緣等。我們實踐已經進行大約有三十多年了,因此有計劃要讓她們獲得女格西的學位,現在我們正在安排這樣的課程,還有學習的整個條件。

無論任何善業和惡業,我們不應該因為輕微的關係,而不在乎、或者不在意,縱使是再小的善行,也應該盡量的去累積,縱使是再小的惡行,也應該盡量的去懺悔。

107頁(廣論142頁)說到「四力懺悔」的內涵。如果具有四力,以四力來懺悔的時候,再大的罪行也能夠被洗滌的。平常的這些上師們,有說過一句話「罪障唯一的好處,就是懺悔它會消失,或者它的能力會被衰敗的。」

「特以四力淨修道理,分四:一、破壞現行力,二、對治現行力,三、遮止罪惡力,四、依止力。」四力裡面,第一個「破壞現行力」就是針對於以前所造的不善業,多起追悔,也就是後悔的意思。第二「對治現行力」,為了能夠洗滌以前的種種罪障,所作一切的善法,都屬於對治現行力了。

109頁(廣論145頁)在這種對治力上,《略論》裡面說到六種,「對治現行力,分六:1、依止甚深經,2、勝解空性,3、依唸誦,4、依形象,5、依供養,6、依名號。」在這個同時,如果能修學慈心和悲心,或者是菩提心,這是非常有力量的善業,來對治以前所造的罪障。

111頁(廣論146頁)「三、遮止罪惡力」就是讓自己守護並且承諾,將來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的這種守護力。

之後講到「四、依止力」講到歸依和菩提心的觀修。為什麼在此要說歸依和菩提心呢?因為我們所造的罪障,都可以分兩種境來造作的。第一個、對於上面的資糧田,第二、對下面的一切有情,來造作這種罪障的。因此如同我們在那裡跌倒,就要從那裡爬起來般的;我們在何處造的罪障,就要針對這個境來作洗滌並懺悔,因此在此說到了歸依以及發心。

113頁(廣論150頁)「發此意樂之量。謂昔希求現世,心無所偽,其求後世,唯虛言詞。即換其位,令成希求後世為主,現在為副,是則生起。然須令堅固,故此生已,仍須勵力善為修習。」

接下來說到了「除遣此中邪執」。有人問說,在下士道所追求的、所要到達的目的,是獲得增上生,增上生本身是輪迴生死流轉之一,這是要斷除的,它是所捨,怎麼可以把它當成所取呢?提出這個問題。

於是宗大師回答說,這是沒有關係的。雖然增上生是生死流轉所捨的,以這個角度來講是所捨的;但是透過增上生能夠讓我們慢慢獲得解脫的緣故,以這種角度來講,它是暫時需要的。以上就是結束整個共下士道的內涵。

《中士道 希求解脫》      

58  114頁(廣論152頁)「如是隨念當死及思死後墮惡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厭捨現世,於後善趣發生希求。次由共同歸依及由定解黑白業果,勵力斷惡修善,則能獲得善趣妙位。然非以此便生喜足,是令發起共下士之意樂及發共中士之意樂,厭捨生死一切事已,」要對生死流轉產生厭離。為什麼呢?因為這是生起菩提心的前行,而說了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所以在此說到,「依此因緣而發大菩提心引入上士。故於此中,須修中士之意樂。所謂雖得人天勝位,仍未能出於行苦。若即於此執為樂性,實為顛倒。」為什麼呢?因為行苦並非真正的安樂,雖然獲得了人天的勝位,但是還沒有辦法獲得究竟的安樂。為什麼呢?因為他是隨著業和煩惱而轉的。「故於真實全無安樂,其後定當墮諸惡趣邊際惡故。」

114頁(廣論153頁)接下來講到了,「中士道次修心,分四:一、正修意樂,二、彼生起之量,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正修意樂,分二:一、明求解脫之心,二、發此之方便。」首先講「明求解脫之心」。

    「言解脫者,謂脫諸縛。」什麼叫做解脫呢?從繫縛中解脫。由什麼而縛呢?由業和煩惱而縛的。於什麼而縛呢?於業和煩惱所帶來的五蘊而縛的。「此復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繫縛」是講到了能縛者。於何處而縛呢?所縛處是生死,也就是業和煩惱所帶來的五蘊而繫縛的。「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有欲界等三。以趣分別,有天趣等或五趣或六。」因由業和煩惱增上力,增長力量強大的緣故,使得業和煩惱所帶來的蘊可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又可以分五道輪迴或六道輪迴,阿修羅列為天道,就是五道;如果阿修羅和天道是分開講,就是六道了。

「依生處門,謂胎等四」等字是指卵生、濕生、化生三者再加上胎生,就是四者。「即於其中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於後世,意識和下一世的業和煩惱所帶來的蘊體結生,叫做繫縛的定義。「故行此脫,即名解脫。欲得此者,即是希求解脫之心。」由這裡而產生了解脫,是名解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是隨著業和煩惱帶到後世去,結生於後世。如果能夠斷除煩惱,縱使有以前留下來的業,因為沒有煩惱滋潤的緣故,沒有辦法感果。就像阿羅漢本身,他也有過去的引業,但是因為沒有煩惱的緣故,所以以前的引業,沒有煩惱來滋潤,所以業不會感果的。因此從斷除煩惱那一天起,他就不會隨著業和煩惱在後世結生了,因此從結生的那個蘊體中獲得解脫,這叫做解脫。

    由業和煩惱所帶來的果實,或者是行苦,無論內或是外,都可以稱為行苦。尤其是業和煩惱所帶來的蘊體,叫做苦諦。成辦苦諦的業和煩惱,稱為集諦。斷除這種集諦,稱為滅諦,也叫做解脫。為了能獲得滅諦的緣故,而正在對治煩惱的這個正對治,稱為道諦。

至於煩惱這兩個字,在《入行論》說到「煩惱煩惱慧眼滅」,這個解釋可分梵文的解釋和藏文的解釋,有兩種解釋。如果是按照藏語的解釋,前煩惱和後煩惱發音是一樣的,所以就是說到了,煩惱是由了解煩惱的究竟性質智慧之眼而滅消的,因為煩惱的究竟性質是空性,所以煩惱是由認識煩惱性空的這種智慧之眼而去消滅的,所以「煩惱煩惱慧眼滅」。

如果是以梵語的講法,由煩惱會帶來苦惱,就是前者的煩惱和後者的煩惱內涵不一樣,由煩惱會帶來苦惱,因為煩惱會讓人帶來不安;人家不安的時候,我們會說:你怎麼煩惱呢?煩惱會帶來苦惱,這種苦惱要怎麼斷除呢?是由了解性空的智慧來消滅的。

總言之,煩惱所帶來的苦惱,把它稱為苦諦;帶來苦惱的這個煩惱,稱為集諦。斷除這種煩惱,稱為滅諦;斷除之道,稱為道諦。

換句話說,被煩惱控制,沒有自由的時候,叫做輪迴;從煩惱的控制中獲得了解脫,完全有快樂的自由的時候,叫做解脫。這才是真正的解放,空正見才是正的解放軍。因此我們要了解,這是解脫的定義,「欲得此者,即是希求解脫之心」。

《中士道 思惟苦諦》

59   115頁(廣論153頁)以上說整個解脫的性相和它的定義之後,「第二、發此之方便。譬如欲息渴苦,由於渴逼,見非愛相。」舉一個比喻「如是欲得寂滅取蘊苦之解脫者,亦由觀見,取蘊苦性所有過患。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四百論》云,『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靜。』」

    在此說到,「發此之方便,分二: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這講到要「思惟過患」。在思惟過患的內涵裡面,可以從苦諦本身來思惟過患,也可以從形成苦諦的因緣來思惟過患的,也就是說從集諦上來思惟過患。總言之,輪迴的一切因果都是苦性,以這種方式來作思惟,裡面最主要的是思惟煩惱的過患。

痛苦的觀想,以佛教的觀點而言,痛苦可分三種:苦苦、壞苦、行苦。為了能斷除苦苦,也就是一般我們所認同的痛苦感受,在下士道的時候,說到三惡道的痛苦,說到三惡道的過患等。為了能夠使極大苦苦當中,能獲得解脫的緣故,說了下士道的增上生。

在中士道最主要所說的,就是壞苦的一種過患;壞苦就是有漏的快樂感受。什麼叫有漏呢?就是如之前所說的,由業和煩惱所帶來的快樂的感受,這就是壞苦。為什麼呢?因為它不堅固,而且不能成為究竟的安樂,最後一定會帶來衰退,或者副作用的衰敗。

在中士道,最主要是解釋壞苦的過患。為什麼呢?因為之前在下士道的時候,不是說要獲得增上生嗎?已獲得的增上生它本身,雖然是快樂的行為,但是快樂的行為是由業和煩惱帶來的,是有漏的一種感受,它本身也是痛苦。於是在中士道,針對這方面而作解釋,說壞苦雖然是快樂的感受,但本身也是個苦的性質。

苦苦和壞苦這兩個的根本是來自那裡?是來自於行苦的。什麼叫做行苦呢?行苦就是由業和煩惱的控制,沒有自由,這叫做行苦;就是被業和煩惱控制,隨業和煩惱他力而轉,這叫做行苦。

為了能斷除業和煩惱所帶來的行苦的緣故,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業和煩惱裡面重要的是煩惱;要了解到煩惱的過患,並且從煩惱的手掌當中獲得解脫。完全斷除煩惱叫涅槃,為了能獲得涅槃和解脫的緣故,首先要反覆觀待煩惱的過患。

第四世班襌洛桑卻吉曾說一句話,思惟輪迴痛苦的方法有很多種,雖然有很多種。但是大致上歸類,從苦苦當中獲得了想要獲得的解脫;畏懼苦苦的這種畏懼者,連畜牲也有,因為像動物也不想要痛苦的感受、的這種畏懼。我只想要從苦苦的苦受當中獲得解脫,這種自然的想法,畜牲也有,這不是真正的我們在此要發起的希求解脫之心了。

至於有漏的快樂感受,世間的安樂感受,看此為過患,想要從世間快樂的感受而獲得解脫者,外道也有。外道不只有以外,還能暫時的斷除世間的感受,安住在既不樂又不痛苦的捨受中,這是外道也能做到的。

真正身為佛教徒,要了解的痛苦是什麼呢?就是行苦。由業和煩惱所帶來的近取蘊,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它也會帶來將來一切的痛苦;這是一切疾病、一切災難、一切不快樂的困難的種種所依,這叫做行苦。我們要視它為過患、畏懼它,要從此當中而獲得解脫;這種希求心,才是真正佛教徒希求解脫之發心。

在此就說到中士道的內涵,中士道一開始就說四聖諦,從這裡才開始真正的說到佛法的內涵。

60  我想在此作個聲明,下士道依止善知識,這是屬於佛教的不共修行嗎?這就很難說了。為什麼呢?像外道的婆羅門修行者,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上師,梵文所說的「咕嚕」,他們很依止、很尊敬自己的上師所謂的「咕嚕」。有一些外道甚至可以捨棄今世一切的享受,去深山閉關修行,這種非常有成就、有修行的外道,這種苦行者是絕對有的。

好比每十二年,印度婆羅門教都會舉行一次聚會,我曾經去參加聚會兩三次左右。在聚會當中,可以看到非常好的苦行者和修行者,在聚會中出現。當然也有一些少數的,為了錢而作…,也是有的。平常的修行者也是有的,但是苦行者是不可否認的。我想他們應該有依止善知識吧!他們這種的證量應該是有的,他們也應該有念死無常。

但是他們唯一沒有的是四聖諦,了解煩惱的過患,求解脫的法門,這是他們沒有的;我執為煩惱的根本,為了斷除我執要修學無我的正見,這個他們沒有。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從中士道開始而說四聖諦的內涵。

在講四聖諦的時候,一般是集諦先有,苦諦後有,這是因果次第,先有集後有苦。所以集為因,苦諦為果;同樣的道諦為因,滅諦雖然不是有為法,不是因也不是果,可是滅諦是由道諦而生的緣故,故把它取名為果。所以道諦為因,滅諦為果,這是整個四諦的因果次第。

可是佛,如同在《現觀莊嚴論》說到,集諦先有後來苦諦,道諦先有後有滅諦,說了這個因果次第。可是導師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他顛倒的說,他說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可見因果的次第顛倒而說。為什麼說呢?這是修持扼要的緣故而說的。

115頁(廣論154頁)「集諦為因,苦諦是彼之果,故集是先,果應是後。何故世尊不順彼義之次第,而作是說:『諸比丘,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耶?大師於此違因果次第而宣說者,以有至大修持扼要,故無過失。此復云何?」

    在解釋四聖諦的時候,佛以三種方式來解釋四聖諦,「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聖諦的「聖」字,為什麼要多加聖字,因為把一切的事物看得非常透徹的聖者們,由他們的角度去觀待,這是痛苦的、這是集的、這是滅的、這是道的;以凡夫的角度去看就不是了。為什麼呢?像世間的安樂感受,我們看是快樂的,我們不會把它看成是痛苦的;但是由聖者的角度去看,它是真的痛苦,這叫聖諦。由聖者的真實角度去看,這是痛苦的,這是苦因的緣故,而多加一個「聖」字。

佛說了這是苦聖諦、這是集聖諦、這是滅聖諦、這是道聖諦,這叫做宣說苦諦的自性。先解釋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的性相。為了什麼呢?為了離苦得樂,我們如果想要離苦得樂,就要知道痛苦、知道集諦的性相,所以先講四聖諦的性相。

之後佛又說了,要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又多加這四個字。首先先講這是苦諦,之後又說了要「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這叫做宣說四諦的作用。剛剛是宣說四諦的自性,現在是宣說四諦的作用。

因為想要離苦得樂的緣故,所以必須真正的認知,我們不想要的痛苦是什麼呢?才有辦法永遠的斷除痛苦,這叫做「知苦」。因為不想要痛苦的緣故,所以必須遮止痛苦的因緣,因此要「斷集」,這是痛苦的因緣。因為想要獲得快樂的緣故,所以永遠斷除痛苦的那個當下,這叫究竟的快樂,這是要去獲得、證得的,叫「證滅」。為了能夠獲得究竟的安樂,所以必須「修道」,於是說了四諦的四種作用。

講完這個道次第之後,佛又說了,如果如實的按照四諦的作用去作取捨,會獲得什麼功德呢?於是四諦作用之後而說了,由作用所證得的果實。

它的果實是什麼呢?佛在經中說到「雖知苦而不得知」,我們是必須了解痛苦的,了解痛苦而痛苦完全斷除之後,沒有多餘的、更新的痛苦要去斷除,所以不得知。「雖斷集而不得斷」如果我們完全斷除痛苦的因緣,業和煩惱,就沒有多餘的業和煩惱要我們去斷除了,所以雖斷集但是不得斷。「雖證滅而不得證」我們己經要獲得的這個滅的功德,如果獲得就沒有再次的新的、同樣的滅功德可以再次獲得了,因為它已經獲得了。「雖修道而不得修」因為已經獲得滅諦了,所以能獲得此滅諦的道功德,就不需要再次的修習了,說了整個基道果的修學方式。

所以先講四諦的自性,之後講四諦的作用,之後講四諦的果位。我們看整個大論典的科判,尤其是密學裡面,時常講這句話,基、道、果這三者。也因為實際上有這樣的「基」礎,配合實際基礎來做善惡的取捨,這叫做「道」,如是的取捨會對自己有幫助的緣故而說了「果」,這叫做基道果。

佛法大致上,可分三種層次來作解釋。第一、佛法的科學。第二、佛法的哲學思想。第三、佛法的修行,以三種方式來解釋佛法。

先講以佛法的科學基礎,就像現在科學家,我們有做佛法與科學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好比外在的物理學,就像《俱舍論》所說的,世界如何形成、微塵等等的物理學,或者是四大等。以及內在的心類學,科學家所謂腦部的變化等等,也就是佛所說的心和心所之間,要如何思惟等這些內涵,這是屬於佛法的科學,我們是在佛法的科學基礎上作討論的。

至於佛法的哲學,像四聖諦的內涵,就不需要和他們作討論了。還有佛法的修行,如何去實踐佛法,這也不需要和他們討論。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