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1:05:00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8-2講)

有些人認為這種反覆觀察是不需要的,這種是分別心,如果有這種執著,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障礙,這樣我們的暇滿不只不能取到大義以外,它也是集資淨障很大的一個阻礙,所以在此宗大師非常殷重的對弟子教誡說到:

103頁)念觀察修皆是分別,如果我們認為反覆觀察,這種的思惟是分別心的話,於修行時而棄捨者,是遮此等集聚資糧,淨治罪障非一門徑,故於暇身,攝取無量堅實心藏,應當了知為大障礙。此等若作常時修持,心隨修轉,故於初時修心稍難,所以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一開始當然都是困難的,因為心不熟義,心對這個法義不熟悉的時候,縱使是要念他的名詞,都會覺得有點困難;但是如果我們只要不放棄,一次再一次的去訓練他,慢慢的不只佛學名辭講得流利以外,甚至於它裡面的內容,也慢慢去體會了。所以再難的道理,最後慢慢的我們都能夠了解,這是因為我們的心,已經熟悉了這個法義了。

心要去熟悉這個法義的時候,要督促自己、要讓自己的心反覆去接近這個法義才有辦法。否則一開始就說這個好難,於是放棄了,那太可惜了。所以不要認為說這個好難懂,或者不懂,於是自己就馬上放棄,錯了!與其這樣想,還不如想說,我現在不懂的原因是因為我不是很熟,但是我一旦熟了,那有不懂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佛性,應如是思惟。

故於初時修心稍難,後時於彼能任運轉。又若能念:願我當得,如所隨念,如是佛者,是發菩提心,一切晝夜恆得見佛,所以慢慢的自己熟悉了法義之後,再反覆的去思惟觀想,並且讓自己的心相應於菩提心,如是作者,我們就能夠真正的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業清淨之後,於畫夜我們都能見到三寶,見到諸佛,於臨終時任生何苦,然隨念佛終不退失。三摩地王經云:「教汝應悟解,如人多觀察,由住彼觀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無量智,常能修隨念,心趣注於此。 此行住坐時,欣樂善士智,欲我成無上,勝世願菩提。」又云:「清淨身語意,常讚佛勝德,如是修心續,晝夜見世依。若時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奪。」博朵瓦云:「若數數思,漸能深信,漸淨相續,能得加持。由於此上獲得定解,故能由其誠心歸依,若於所學能正習學,則一切事悉成佛法。吾等對於諸佛妙智,尚不計為準洽占卜。」此復說云:「譬如有一準利卜士說云,我知汝於今年無諸災患,則心安泰。這時候我們的心就會安泰。彼若說云,如果說今歲有災,應行此事,彼事莫為,要作這個不要做那個,則勵力為。若未能辦,心則不安,起是念云:彼作是說,我未能辦。如果他交待我們要做的事情,如果沒有做成的話,我們內心會有不安的感覺。若佛制云,此此應斷、此此應行。豈置心耶?若未能辦,豈憂慮耶?反作是言,所以同樣的,如果我們真正歸依三寶,那對於佛所制定的戒律,或者佛對我們的教誡,佛說了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我們有沒有按照佛所說的去做了呢?佛說了不該做,我們有沒有去斷除呢?反觀自己,我們是不是有真的有依教奉行?反做是言,諸教法中,雖如彼說,然由現在,若時若處,不能實行,須如是行。輕棄佛語,唯住自知。」若不觀察,隨心愛樂,唯亂於言。若非爾者,內返其意,詳細觀察,極為諦實。故當數數思佛功德,勵力引發至心定解。此若生者,則於佛所從生之法及修法眾,亦能發起如是定解,是則歸依至於扼要。此若無者,即能轉變心意歸依,且無生處,況諸餘道。

子二、法功德

104頁)法功德者。謂由敬佛而為因緣,應作是念;佛具無邊功德者,是由證修滅道二諦,除過引德,以為自性,教證二法,而得生起。所以在思惟法功德的時候,最主要的是要先讓自己去證實法功德的存在,法寶的存在,有沒有滅諦,有沒有道諦,與其直接的去讀誦法功德的本文,還不如先透過整個佛理的認知架構,來讓自己去相信法寶的存在與否?如果法寶是存在的,我們自然能夠了解法功德,而且法寶對我們是多麼的重要,我們再來就能夠了解了。如果連法寶是否存在都疑惑的話,那法功德縱使我們唸了,但是有辦法真正產生信心嗎?也是很困難的。更何況是連法寶存不存在在都沒有思考過的,那更是沒有辦法對法功德生起信心;如果連法寶存不存在都未曾思惟過,由此而成為究竟果位的佛寶功德,更不能了解了,那三寶功德就沒有基礎了。

所以要了解三寶功德,第一優先條件是我們必須知道法寶是存在的,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滅道二諦的功德。這樣的話我們才有辦法真正的發起對三寶的功德非常堅定的信心。在此如同:

如正攝法經云:「諸佛世尊,所有無邊無際功德,從法生起,因為如是行持,依教奉行,所以自己所有的道證功德都從法生起。受行法分,就是因為所有的道證功德,由法所生起的緣故,所以我們能夠享受法的安樂。法所化現,因為能夠享受無漏法,所以由無漏法能夠化現出種種更多所餘功德,法為其主,由此我們就能夠讓自己的心,如此的操控自心相應於法,從法出生,我們的心可以透過禪定的三摩地的力量,使得被我們操控的心,相應於無漏法的這顆心出生,是借由三摩地法而出生的;就是以法為主的這顆心,是由三摩地法而去出生。正法行境,以教正法來如實的依教奉行,依於正法,以由教正法的緣故,而生起證正法,由證正法而去獲得功德,法所成辦。依由證正法生起的緣故,而由證正法去成辦這些種種的事業而成就。所以正法行境是教正法,依於正法是證正法,法所成辦依由證正法生起的緣故,而去成辦一切有利於自他圓滿的事業,而獲得成辦。

子三、僧功德

僧功德中。正謂諸聖補特伽羅,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門中,而為憶念。正攝法經云:「於諸僧伽,應如是念:謂說正法(以語說正法),受行正法(以身行正法),思惟正法(以意思惟正法)。是正法田,所以我們的身語意成為證正法的資糧田,證正法的功德田。受持正法,也就是持有教證兩種正法。依止於法,也就是我們的心依止於法,供養於法,不只自己供養於法以外,我們也做法事業;做法事業,就是也為他人說法,讓其他人也相應於正法,作法事業,法為行境,所行一切都如同法,法行圓滿,不只相應於法以外,所作一切都圓滿善業。自性正直,無有欺誑,自性清淨,也就是正在斷除煩惱,或煩惱種子的緣故,不受到煩惱的污染,而說了自性清淨;法性哀愍,具有大悲的緣故,成就悲愍,具有悲心的緣故。常以遠離為所行境,就是常依寂靜處,阿蘭若處,或者所作一切都遠離煩惱污染的清淨境,而去行持的緣故,恆趣向法,常白淨行。」

癸二、知差別

「由知差別而歸依者。如攝分說,由知三寶內互差別而正歸依。此中分六」,也就是說知道三寶個個的差別而去作歸依,如同攝分裡面所說的。在此的差別是說有不同的角度,來了解不同的三寶的定義,還有它的作用等,那六者呢?首先講到相差別。相差別其實是根據整個教法的形成,演變的過程來說的;也就是在這世間先有佛,佛來到這世間之後,佛去轉法,由轉法的緣故,所以使得凡庸補特伽羅生起道滅功德之後,轉為了聖者,形成了僧寶,先有佛後有法,還有僧。所以由此而來了解到三寶的性相,所以在此說到:

「此中分六:相差別者,現正等菩提是佛寶相。即彼證果,是法寶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業差別者」,三寶之中的作用,它的事業是什麼呢?他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呢?就是第二種差別,如其次第,所以就按順序的來說。第一個佛寶的作業、作用是什麼呢?善轉教業,也就是依由佛寶,所以為弟子眾講法輪。法寶的作用是什麼呢?因為自己內心或者內續生起法寶的緣故,所以才有辦法真正斷除煩惱。我們真正從煩惱當中獲得救護,是靠法寶生起的力量,所以斷煩惱苦所緣為業,這是法寶的作用。

僧寶的作用呢?是勇猛增長業,也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這條路上,如果有僧寶作為我們的楷模,作為我們追隨的對象,會生起堅定的信心。因為有時候光是聽法義,不一定能夠生起很強烈的感受,可是當我們親眼看到在自己的身旁,確實有這麼一位苦行精進行的大師,如此的努力為眾生所付出,當我們親身經歷或親眼看到,他的所作所為的時候,由此而發起的信心會更加的強烈,或者是不同的。所以由僧寶帶予我們,對於法義上的勇猛增長。

信解差別,是我們對佛寶必須保持怎麼樣的信心?對法寶保持什麼樣的信心?對佛寶而言,我們知道佛寶是我們的親近承事的對象,對於法寶我們所保持的信心,是應該相信說我有證得法寶,我才能夠得到我所希求的內涵。對於僧寶我們應該相信說,如果能夠在修行的路上,能與僧寶一起走上這個修行道,我們對法義的信心會非常的堅定,這是我們應該相信的。

修行差別是說到了,我們緣佛寶要如何修?緣法寶要如何修?緣僧寶要如何修?所以對佛寶我們應該供養承事,對於法寶我們應該讓自己的自續上去生起法寶,對於僧寶我們也應該要去無論是以物質上來作供養,同樣的在法上,尤其修法的一個途上,應該有一個作為我們的歸依、楷模的概念,來和合共修。

隨念差別,就如同《隨念三寶經》裡面所說的,《隨念三寶經》在此以藏文直接講叫做謂是世尊等。若是以中文《隨念三寶經》中的《聖隨念佛經》來講的話,就是佛薄伽梵者,謂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於是而說到佛的種種功德。在《隨念法經》的時候,說到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義妙文巧純一圓滿,清淨鮮白。《隨念僧經》的時候說到,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和敬行,質直行,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等,而說到這些種種的功德。所以如同《隨念三寶經》所說的而來作隨念的差別。

生福差別者,也就是佛寶和僧寶,是依由補特伽羅把他視為資糧田,而來發起福報資糧的;法寶來講,就並非是補特伽羅,所以以法為資糧田來增上功德。以補特伽羅為資糧田,來發起福報資糧的,不只是一個補特伽羅而已,而是依賴眾多的補特伽羅去生長福德的。因為在僧寶來講,我們說有四眾僧寶,在此的四眾並非是在家男女眾和出家男女眾四眾,不是這個意思。

僧寶有四,那四呢?聲聞僧寶、獨覺僧寶、菩薩僧寶、以及佛僧寶。因為佛本身也是僧寶,凡是聖者都是僧寶,所以聖者有四者,聲聞聖者、獨覺聖者、菩薩聖者、佛聖者四者的緣故,所以僧寶同樣有四者。所以在此我們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  

由知差別而歸依者。如攝分說,由知三寶內互差別而正歸依。此中分六,相差別者,現

正等菩提是佛寶相。即彼證果,是法寶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業差別者,如其次第,善轉教業,斷煩惱苦所緣為業,勇猛增長業。信解差別者,如其次第,應樹親近承事信解,應樹希求證得信解,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修行差別者,如其次第,應修供養承事正行,應修瑜伽方便正行,應修共受財法正行。隨念差別者,謂應別念三寶功德,如云:「謂是世尊等。」生福差別者,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生最勝福,佛及僧二是依初義。此復依一補特伽羅,及依眾多補特伽羅生長福德,以於僧伽定有四故。

那我們如何歸依呢?可以由承諾的方式而去作歸依的。所謂承諾的方式而去作歸依,也就是說,歸依的時候,最主要的是一種信念,更確切的說應該算是一種承諾。這個承諾來自於想要投靠的一個心念,這個心念正因來自於畏和信;如果具有這些因緣,而發下如此的承諾的話,那就是真正的歸依了。所以在此說到:

癸三、自誓受

105頁)由自誓受而歸依者。謂由誓受,也就是發誓並承諾,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歸依僧伽為修助伴,以這種方式而來行歸依的。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如毘奈耶廣釋中說。同樣的在《戒經》裡面,如果我們要獲得戒體,像在傳授出家戒體的時候,我們必須發起出離心,但是在出離心發起之前,必須由歸依為根本,這是同樣的道理。 

癸四、不言有餘而正歸依

由不言餘而歸依者。什麼叫不言餘而歸依呢?就是說我們在歸依的時候,應該了解到內外之間的差異,來選擇最好的對象,而來作歸依的。可是當我們已經了解到內外之間的差異的時候,當然以內道的角度而言,唯有三寶才是最究竟的歸依處。可是這種內外之間的差異,以及三寶才是最殊勝的歸依處,在某一種因緣情況下,是不適合對於其餘的外道眾說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此說到了「由不言餘」,不適合對於外道等餘眾而去說。但是自己必須要去了解內外之間的差異而行歸依。所以在此說到,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謂由了知內道和外道的導師,以及導師所說的教法,以及如此的尊從教法的一個學者之間的所有勝劣。

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所以了解這個道理之後,了解內外道之間三寶的殊勝差別之後,唯有內道的三寶為最究竟的歸依處;與內道三寶相違的,外道的師等,外道的導師、外道的教法,以及外道修行者等,並非是我們應該歸依的學處。所以在此有說到,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先講導師部分的差異。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餘大師與此相違。殊勝讚云:「我捨諸餘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又云:「於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遍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

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淨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唯一善妙,清淨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如殊勝讚云:「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讚應讚亦云:「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餘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餘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餘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餘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

壬四、既皈依已,所學次第(分二)

癸一、攝分中出

癸二、教授中出

癸一、攝分中出

針對於歸依的學處,講法上有兩種不同,第一個就是攝分裡面有說到,歸依的學處;以及大論典教授裡面所說的歸依的學處,有兩者。先講攝分所說的學處內涵。

106頁)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親近善士者,謂如前說,善知識者,乃是一切功德依處。觀見是已而正親近,由歸依佛即是歸依示道大師,隨順此之正行,即是親近示道師故。這是第一者。第二者,聽聞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隨其所應,謂當聽聞若佛所說、若佛弟子所說,法教諸契經等。及若作意何種所緣,能息煩惱,即應作意。這是第二。第三、由歸依法,於教證法應當現證,此即是彼隨順行故。法隨法行者,謂應隨順般涅槃法,而修正行。第四、由歸依僧,於趣涅槃補特伽羅應執為伴。其隨順行,謂應與諸趣解脫者,共同學故。

也就是歸依佛的緣故,所以我們要正親近善知識,並且親近佛。第二、我們必須聽聞正法,並如理作意;不只是聽聞以外,還要如同自己所聞的內義一般,來修行和實踐,這是第二。第三歸依法的緣故,所以我們必須努力讓自己心續當中,現證涅槃的隨順之法;當然能夠證得涅槃是最好,縱使沒有辦法成辦涅槃,但是涅槃的隨順之法,隨順涅槃之法,就是相應於解脫之道的這些證量功德,也應當要生起。第四由歸依僧的緣故,所以我們應當要了解到,往解脫道上行走的補特伽羅,都應該成為自己的法友,並且共同和合共修,這是前者的四聚。後者的四聚是那四聚呢? 

第二四聚中,諸根不掉者,這是第一,謂根於境放散之後,意亦隨逐,於境掉動,深見過患,令意厭捨。也就是守護五門。第二,受學學處者,謂隨力受學佛制學處。第二就是鼓勵我們應當發大精進力來受學,以及遵守學處。第三,悲愍有情者,謂佛聖教,由悲差別,故歸依此,於諸有情,亦應悲愍,斷除損害。第四,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者,謂應日日供養三寶。

也就是說依由悲愍的緣故,所以我們不應該造作對眾生任何的損害,當然最好能夠去幫助別人,如果幫助不了別人,至少也不應該去傷害別人,這是第三者。第四者,應於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者,謂應日日供養三寶,這是第四者。之前談的是屬於攝分,所說的內涵,現在是講到教授中所說的內涵。

癸二、教授中出(分二)

子一、別學(分二)

丑一、遮止應學

丑二、修行應學

       子二、共學

丑一、遮止應學

107頁 如涅槃經云:「若歸依三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歸依,諸餘天神等。歸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歸依於僧伽,不共外道住。」此說有三,謂不歸餘天,因為歸依佛的緣故,所以不應歸依餘天。什麼叫做不歸依餘天呢?就是不應該歸依,在欲界天道的,或者是色界、無色界天道的這種天人;像是色界的大梵天王,或者是遍入天等,以及欲界的第四天王,這種世間人供奉為無上的歸依境的這種天人,不是佛教徒應該去歸依的對象。因由歸依法的緣故,所以我們應該遮止這部分的一種像世人般的歸依,這是不行的,所以叫做遮止應學。

因為歸依法的緣故,所以我們要遮止什麼呢?我們要遮止對於有情的一種損害,所以在此說到了,於諸有情捨離損害,因為歸依法。因為歸依僧的緣故,我們必須要遮止什麼呢?與諸外道不應共住。所以就說了這三者,不歸餘天、於諸有情捨離損害、與諸外道不應共住。

現在講不歸餘天更詳細的內涵:其中初者謂於世間,若大自在遍入天等,尚不執為畢竟歸處,如果連大梵天王、大自在天、遍入天等,都不可成為究竟歸依的對象,況諸鬼趣山神龍等。更何況是世間的天龍八部,或者是鬼趣山神龍等,更不可成為歸依的對象。所以我們不能對三寶產生一種不信,於是歸依彼等,這是不可做的。

所以在此說到:此是不可不信三寶(之後),歸心彼等(將自己的心,歸誠彼等)。若於彼等,請其助伴,現前如法,所作事業,則無不可。如果因為暫時的所需,祈求世間的天龍八部來幫忙,這是可以的;因為我們確實需要這種的協助、或幫忙,所以如果只是這麼單純的話,這是可以的。就像好比,如求施主為活命伴,依醫師為治病伴,如果是以這種的方式來請求協助,向天人祈求協助或天龍八部祈求協助,這不會違背歸依的學處;但是不可對於三寶產生不信,於是像歸依三寶般的去歸依這些世間天人,那就是違背了歸依的學處,這是歸依佛寶的第一遮止學處的部分。為什麼稱為遮止呢?因為歸依佛的緣故,我們必須遮止的內涵,所以叫遮止學處。

第二歸依法,歸依法之後的遮止學處是什麼呢?第二謂於人及畜等,若打若縛、若禁穿鼻、實不能負強令負等,意樂加行,損害有情,悉應遠離。無論是在意樂上,或在加行上,對於人以及畜生等,都不應該造作任何損害的行為,所以歸依法的緣故,所以我們要遮止、禁止的是什麼呢?對於人以及畜生所有的損害,無論在意樂上或者是在加行上。

因為歸依僧的緣故,所以我們要遮止什麼呢?第三謂與不信三寶,為可歸宿,而誹謗者,不應共住。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應該與誹謗三寶或不信三寶者,走得太近,或者把他當為內心的一種依賴,而來結交這種至好的朋友,這是不應有的。不應該把他當成內心一種完全可信賴的對象,或者內心的一種依賴的對象,這種的想法是不應有的。

當然如果我們對於其他的一些,像是基督教,或者回教的這些法友們,我們在一起相處的時候,要互相的尊重,互相的信賴,這種的信賴是可以的。可是並非是內心的一種依靠,像是我們對於真正非常知己的親朋好友,我們會產生一種內心想要去依賴他,依靠他的一種感覺,這種的信賴是不行的,所以叫做不應共處的意思。而不是說一切的外道法友都會撒謊、不值得信賴,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我們可能要搞懂。

不應該把他成為一種內心的依靠,或者內心依賴的一種對象。為什麼呢?因為對方他不信三寶,甚至於誹謗三寶,如果我們把這種的對象,視為是內心可依賴的、可靠的一種對象的時候,那就跟自己歸依三寶的學處,產生了違緣,產生了矛盾。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