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2:29:56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37-2講)

午二、修斷彼方便

修斷彼方便分三,要如何破除這種的懈怠呢?初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種,想說如果我明天還有時間的話,要破除這種的懈怠,有三種的思惟方式,一、謂已得之身速當壞滅,這是第一。第二、命終之後墮諸惡趣,這是第二。第三、如此人身極難再得。由修此三能除執為有暇懈怠,引發恆覺無暇之心,如果具有這三種的思惟的話,則能破除有暇懈怠,引發恒覺無暇之心,至於這三種的內涵,在共下士的時候,已經說到了,此三於前下士之時,已廣宣說。

二、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應當如何思惟呢?應觀正法,是能出生現後無邊喜樂之因,

無義狂談掉等散亂,是能失壞現前大利,引發當來無義眾苦無依之處,修習對治而正滅除。如云:「棄妙喜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三、破除退屈或自輕者,就是沒有自信和自輕者,如是破除推延耽惡事已,雖於正法能起勇悍,然非以此便為喜足,應於大乘精勤修學,故應除遣於彼怯弱,謂念:如我何能修證。此中分三:第一、於所應得破除退屈,第二、於能得方便破除退屈,第三、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分這三者。

309頁)所得佛者。謂是永盡一切過失,畢竟圓滿一切功德,我修一德斷一過失且極艱難,故我豈能獲如是果?若實發起如此退怯,已捨發心過患極重,設未實起,亦應從初滅不令起。破除道理者,應作是念策舉其心,如果我們因為看到諸佛的這種圓滿功德,以及斷一切過失的時候,那再回想自己,縱使我修一個德,一種功德,或者斷一種過失,都如此困難的話,更何況是圓滿一切功德,斷一切的過失呢?如果因此而產生了退怯,對自己沒有自信,喪失了自信,想說我沒有辦法成佛的話,這時候就已經違犯了捨心的過患,那會退失我們原有的菩提心,所以一開始我們就要小心,來防護這種捨心的過患。所以我們要怎麼樣去思惟呢?

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諦語者,是實語者,不虛妄者,不顛倒語,而且佛有記載說,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何況我今生在人中身報賢善,何況我今世在人中具有善根,具有智慧力,具有觀擇取捨?故我若能精進不廢,何故不能證得菩提?應當如此的來策勵自己。如云:「不應自退怯,謂不證菩提,如來諦語者,作此諦實說。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彼發精進力,證無上菩提。況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捨菩提行,何不證菩提。」又於往昔過去諸佛及現在佛並未來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諸道,跟我一樣,初唯如我,由漸昇進而得成佛及當成佛,由如是思破除怯弱。不要讓自己沒有自信,過去的佛都是這樣子過來的,未來的佛也是這樣子過來的,不是一開始就成佛,一開始都是跟我們一樣的,以這種方式思惟給予自己自信。

寶雲經云:「菩薩應念所有如來應正等覺,謂諸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進,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乃至說云:「此諸如來亦非皆是成如來已而現等覺,故我亦當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現等覺,我亦應發共同一切有情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是如是策勵尋求。」無邊功德讚云:「雖諸已得善逝位,亦曾墮諸極下處,佛墮險時不自輕,不應自輕壯亦怯。」生此怯弱是由善知諸佛功德無有邊際,果隨因行,故修道時,須無量門引發功德,及無量門滅除過失。

310頁)次觀自身而生怯弱,若謂諸佛無量功德於修行時,僅由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於道生此顛倒了解,則於現在全無所怯。然此非是賢善之相,如果未曾對諸佛菩薩的一種圓滿功德產生,「我沒有辦法作到」的這種畏怯,都未曾有過的話,那也不一定是好事,那就代表說,我們沒有真正的去思考諸佛的功德,圓滿功德相。是於修道之理未獲定解,或雖少有的了解,卻由散渙了解,沒有真正的去親身體會而去作修持,然皆未曾親切修持,總覺容易障覆所致。若至實行雖略顯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滿分之體,生恐懼云,若須如是,誰復能修?而捨棄故。霞惹瓦亦云:「未曾實行諸菩薩行,如看射箭總覺甚易全無怯弱,現在之法無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輕之地,若善圓滿恐必多起怯懼自輕。」此言極實。所以會產生畏怯這是正常的現象,我們不用因此而感到沮喪,因為畏怯是絕對會有的,因為我們現在沒有這個能力,當我們看到諸佛的功德的時候,絕對會產生畏怯的。可是我們不要隨著畏怯所轉,而且看到諸佛菩薩功德而沒有畏怯的話,這也不是一件好事,代表說我們沒有真正去體會,只是嘴巴說說而已。所以在此宗大師就鼓勵我們說,縱使畏怯,我們也不用擔心。可是我們不要隨著這種的畏怯,而讓自己喪失自信,這也是不需要的,畏怯是有,可是我們不需要喪失自信,我們應該提起自信。所以在此宗大師又說到了:

於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謂念成佛須捨手足等,我不能爾,如此之苦應須堪忍。如果我們會退怯的,或者會畏怯的理由是說,要成佛的話我必須要割捨自己的手足,這我沒有辦法作到,因此而產生畏怯的話,不要因此而喪失了自信,為什麼呢?我們可以作此思惟,如果不修行的話,即不修行自任運住,隨著煩惱而來操控的話,流轉生死,也需要反覆的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而且這還是無止盡的,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到最後面是什麼呢?然亦未能成辦自利。可是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可是追求菩提,這種成佛之道的痛苦,比起反覆的死亡的痛苦來講的話,連百分之一都還沒有達到這種痛苦的程度。而且並不是永無止盡的痛苦,他是有止盡的,而且最後,可以成辦不只是自利以外,也能夠圓滿他利,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堪忍呢?

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齊,為除腹內病,如受割身苦。諸醫以小苦,能治令病癒,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又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先於布施漸次學習,至於自身全無貪著,大悲心力開發之時,若有大利方可施捨,故正捨時全無難行。

而且我們要布施自己手足的時候,並不是說自己沒有能力的情況下叫我們去割捨,沒有的。是要從小地方慢慢的學習,一直到對於自己的身體,沒有絲毫的貪著,由這種非常強烈的悲愍心,而且光是有強烈的悲愍心,雖然是歡喜的布施,可是因緣不具足的話,也不準布施,而且要有很大的利益的時候,佛才開許讓我們布施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布施手足是沒有任何的困難的。所以道次第的解說,確實有這種的殊勝功德。像我們現在看精進的時候,透過自他換的修學,發起菩提心,讓我們要修學精進度的時候,會覺得說,哇!都要割捨自己的手足了,那還得了。那修學自他相換的時候,說到哇!愛己的心轉移到他人身上,排斥他人的心轉移到自己身上,是怎麼可能啊!一開始會有完全好像無法接受的感覺。

可是阿底峽尊者是如此善巧的引導我們,好像幼稚園的學生,讓他看博士的論文,他是完全不懂的。可是你從最基本的字母拼音開始教起,慢慢的就能夠透過小學、中學、大學,最後到研究所,最後到博士班,之後不只能夠自己閱讀以外,能夠自己寫博士論文,所以道次第的一個殊勝,就是如此。一開始我們無法接受的這種殊勝法義,但是就是如此的善巧引導著我們,所以慢慢的我們就可以去接受,這就是道次第的殊勝。所以我們現在看本文裡面說到:

如云:「如此治療法,勝醫且不用,以柔和儀軌,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故而後,自肉漸能施。若時於自身,覺如諸菜葉,爾時捨肉等,於此有何難?」是故有說波羅蜜乘,須捨身命故生逼惱是難作道。今此教典善為破除,謂於發生難行想時不須即捨,如與菜等極易捨時,方可捨故。

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者。謂念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應如是思,如果認為說要成佛需要這麼長的時間,那變成我要這麼長的時間,在生死裡面流轉著,那變成了我要反覆的接受這種生死痛苦,所以我沒有辦法了,而產生了一種退轉心,或者無有自信,這時候我們應該如此思惟,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堅固通達,生死如幻悉無自性,故心無苦,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這上面的意思就是說到了,菩薩們雖然處於生死輪迴當中,可是卻由菩提心的緣故,斷一切的惡因,行一切的善行。縱使在一個生死的輪轉裡面,生為眾生而生,死為眾生而死,以這一種的善心是沒有辦法感得極大惡苦的。依由這種的善心,也不會讓我們墮落於三惡趣,所以我們有什麼可以在生死當中覺得恐懼的呢?更何況是當我們的內心真的完全布施給一切有情眾生的話,內心深處的那一份心力,還有那一股的勇氣,以及這一股勇氣所帶來的悅意,是可以讓我們活得非常的有意義,而且非常的歡喜,所以縱使在生死輪轉當中,我們有什麼困難呢?所以在此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裡面說到:

如云:「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又云:「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唯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如果是痛苦的話,縱使是非常短促的時間,我們也覺得非常的長久,因為它是痛苦。可是是安樂的話,我們又何必在乎,它時間的久短呢?沒有人會去計較快樂的時光。所以隨著如此殊勝的菩提心,給我們帶來心裡面如此的安樂,我們又何必去在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呢?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利他的話,又何須在乎利他時間的長短呢?寶鬘論云:「重苦難時短,難忍況久遠,無苦而安樂,無邊時何害。此中身無苦,意苦從何有,唯悲世間苦,由此而久住。故謂佛久遠,智者無退屈,為盡過集德,恆勤修資糧。」又念成佛必須圓滿無邊資糧,此極難作故我不能,亦莫怯退。若為利益無邊有情,求證諸佛無邊功德而為發起,住無量劫,欣樂修集無邊資糧而受律儀,則於一切,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乃至有此律儀之時,福恆增長量等虛空,故無邊資糧非難圓滿。

如果我們認為說,成佛的資糧好困難,因為要累積如此的廣大資糧,我怎麼有辦法作得到呢?不要對自己沒有自信,我們是可以作到的。因為當我們發起了這顆如此殊勝的菩提心,受菩薩戒的時候,縱使在睡覺或者沒有睡覺,放逸或者不放逸的時候,隨著菩薩戒的律儀,我們時時都在累積無比的資糧,如同虛空。所以成辦無邊資糧,只是早晚的事情,並不是很難圓滿。如同前論云:即前論云:「如一切諸方,地水火風空,無邊如是說,有情亦無邊。菩薩普悲愍,此無邊有情,欲度諸苦厄,安立於佛位。如是堅住者,從正受戒已,隨其眠不眠,及放逸而住。如有情無邊,恆集無邊福,無邊福非難,證無邊德佛。若住無量時,為無量有情,求無量菩提,而修無量善。菩提雖無量,以此四無量,資糧非久遠,如何不得證?」

312頁)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衝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速成佛者,極為希有。然若未近此之方隅,僅由見於極長時劫,須正修學無邊諸行及多難行,便作是念:誰能如是?故妄說云求速近道,此於願心間接損害,正損行心,令大乘種漸趣劣弱,故於成佛反極遙遠。以與龍猛、無著決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極相違故。所以如果有人說,有一個快速成就菩提的果位,我們為什麼要去修學這麼長久的資糧,而且我們多麼難行啊!所以想要以一步登天的一種心,來快速成佛的話,這不只不會讓我們成佛,反而會間接的損害願心,以及直接的損害行心。所以我們在行成佛之道的時候,應該以龍樹菩薩,還有無著菩薩所決擇的如來密意為準繩,而來依止,而走上成佛之道。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反漸怯劣,無論是世間或出世間,對自己沒有信心,在任何的角度,任何的情況都是不需要的。而且這種的畏怯,於事無補,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帶來任何的利益,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如本生論云:「怯弱無益悅匱乏,是故不應徒憂惱,若依能辦利聰叡,雖極難事亦易脫。故莫恐怖莫憂惱,如其方便辨所作,智者威堅而策舉,辦一切利如在掌。」聖者無著數數說為:「當具二事,一、雖善了知於廣大法學習道理,應無怯弱。二、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然現在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實功德,便覺已進極大道位,計唯修此便為滿足。若為智者知道扼要,依於教理善為開曉,謂此雖是一分功德,然唯以此全無所至。果能了解意必怯退,是故能於一分功德不執為足,更求上勝,及知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極為稀少。

所以我們現在不要因為自己有這麼一點點少許的功德,或者是相似功德,或真實功德而感到滿足,要不斷的上進。可是當我們在上進的時候,看到諸佛的這種圓滿功德的時候,又很容易怯弱,可是卻又會隨著自己的少有的功德而感到自信,或者甚至於傲慢,因為滿足的關係。所以真正的懂得如此修法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所以雖然宗大師是這麼感嘆的說,可是間接的是暗示我們弟子眾,只要我們老實的作,不要為了現有所得到的這種類似功德,或真實功德而感到滿足,老實的作,一直往上看,向上希求的話,絕對能夠圓滿功德的。如果我們把持這種的原則而來修學,或者走上成佛之道的話,不會因由現有的功德滿足而感到我慢,也不會因由諸佛的圓滿功德而感到退怯,這才是一個正確的修行精神。

 

巳二、積集順緣護助資糧(分四)

午一、發勝解力

午二、發堅固力

午三、發歡喜力

午四、暫止息力

午一、發勝解力 

313頁)諸論中說,欲為進依,此中勝解即是欲樂。須發此者,所謂發勝解力的意思就是說,我要學習的這種強大的希求心,「我想要學」的這種想法,這種的追求,向上的嚮往,我要前進的一個欲求心,就在此而發勝解力了。如云:「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解,感如此困乏,故誰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勝解如何而起者,如云:「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此說修習從黑白業,生愛非愛諸果道理。諸論又說信為欲依,以從二種深忍之信,能引取捨二種欲故。此是思惟諸總業果,及特思惟諸菩薩行所有勝利,及越諸行所有過患諸因果等。如是勝解大乘入大乘門,即是誓除自他一切過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所以先透過教理的認知,透過信心來引發這種的勝解力,這種的希求心,然一一過及其習氣究竟清淨,一一功德畢竟圓滿,必須經歷多劫修習,不見我有淨除過失引發功德一分精進,我實徒耗有暇之身,如是思惟自行策發。如云:「我應除自他,無量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經諸劫海。未見我有此,斷過精進分,墮無量苦處,我心何不裂。我應勤引發,自他眾功德,然修一一德,須歷經劫海。我終未能起,修此德一分,我將難得身,空棄實奇哉!」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