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1/21 04:49:21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五)

日常法師 釋


上士道(3) - 般若波羅蜜

p. 323 (3)

※﹝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分五:① 慧之自性,② 生慧方便,③ 慧之差別,④ 正修慧時應如何行,⑤ 此等攝義。今初﹞

學般若也分五部分,第一是了解智慧的特徵,第二是用什麼方法才能夠啟發智慧。然後智慧有哪些不同的內容,每一種有何等功效,這個功效是對治什麼毛病、圓滿什麼功德。了解了這個,下面談正修時如何修,最後一點是將重要的關鍵再總結起來說明一下。

【◎ 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

智慧就是對於我們所看的事情,能夠決擇如理非理,曉得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之間種種必然的關係。對事、理二方面所有正確真實的內涵,能夠看得清清楚楚的話,自然做起事情來會一點都不錯,得到的結果就能圓滿無缺,這完全要靠智慧來辨別。所以做事情儘管是手腳去做,可是判別是非、取捨,卻不是手腳的能力,就像前面說「五度如盲,六度如導」,五度就相當於手腳去做,但是做得好不好、怎麼做等等,那須有智慧來引導。  

這裡總說五明,實際上這包含了我們眼前所對的一切內容,對這個有了完全正確的了解,自然處理任何事情的結果就會很圓滿。修行更是如此,對於修行的方法,如果沒有正確了解,儘管有心想學,卻是盲修瞎練。

【如《菩薩地》云:「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揀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當知即是菩薩慧之自性。」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

這裡引證《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所說的,慧就是能夠很正確、如實地了解我們所對的一切,乃至由此而步步上升,了解一切法的是非,是的該取,非的該捨,這都要用智慧辨別知所取捨,然後依法行持,就能得到圓滿的結果。至於「能悟入」跟「已悟入」兩者有什麼差別呢?能悟入是還沒有真正見到實相,也就是登地之前,這是聞思相應之慧;已悟入是登地以後,經過前面的聞思,把握住了修行的法則,照著這個次第如法修持,而得到實際上的驗證,徹底見到一切事實的真相,這包括真俗二諦。你能夠徹底圓滿了解它的內涵而辨別是非,這個就是慧。  

智慧所觀照的對象是普緣一切,把我們所對的一切總攝起來,分成五個內涵,就是五種明處。「內明」就是佛法,平常世間人都是向外觀察,而佛法是觀察內心。實際上佛法本來就是說明世間現象,以世間的名詞來說明,大家就很容易了解。比如現在大家都讚歎科學,它的確對世間有相當的貢獻,但是科學絕不是內明,它只明外境不明內心。對於宇宙萬物,我們拿什麼標準來觀察呢?每一個人都是拿「我」,然而「我」到底是什麼,科學卻不一定知道,現在暫時不深究「我」是什麼。通常我們都是透過眼睛所看、耳朵所聽、身體的感受而去領納,或者拿我們的知識知見去觀察世間萬事萬物,可是每個人的眼睛所看、耳朵所聽的標準都不一樣,所以科學家想出一個辦法來,不是用你的眼睛或者我的眼睛看,而是在這個世間上共同訂一個標準尺度來測量時空。例如你可以把一天分成晝三時夜三時,現在共同的標準是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六十秒;空間也有一個客觀的標準;所有衡量的東西都有個客觀的標準,不管是英制或公制,這是大家彼此共許建立起來共同的標準,然後在這個標準上面去衡量事物,這樣才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在這個之上你就能夠認識它的內涵。所以科學會比較正確的原因,就是把主觀的因素拿掉,也因此科學發現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真相。以前的人因為憑著自己的眼睛看,所以覺得地是不動的,是太陽在轉,現在發現是太陽不動,而地在轉;以前人說天是圓的地是方的,現在也發覺不對,根本沒有一個具體的天,而地卻是圓的。因為科學先確立了一個客觀的標準,拿這個標準去衡量、觀察,就可以得出一個共同客觀的標準來。   

可是有一個因素被科學遺漏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拿我去觀察,然而不論用眼睛、耳朵、身體,各人能力不一樣,概念也不一樣,「我」是什麼誰也不知道,結果拿「我」去觀察的話,問題就來了。實際上如果科學家拿他的方法去找「我」,是沒辦法找的,而且絕對找不到。這個道理說起來非常簡單,佛法裡說「指不自觸,火不自燒」,手指去摸東西,可以摸到這個是什麼感覺,可是同一根手指不能摸它自己;就像火可以燒東西,卻不能燒它自己。同樣「我」這個東西是什麼,自己是沒有辦法找到的,所以「我」本身是不是一個可靠的標準就有問題了。例如我們要去買東西,這個東西的價錢如果大家都說三塊,沒有什麼爭論的話,就沒有問題,因為在這裡大家用的都是新台幣。可是偏偏我們的心識卻不是這樣,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就相當於不同國籍的人,法國人用法郎,英國人用英鎊,香港人用港幣,台灣人用的是台幣,日本人用日圓,同樣說一塊,價值差了十萬八千里,這是很明白的事實。所以儘管客觀的東西有共同的標準,但是這個共同標準當中卻還有各人的想法。比如說你看這是桌子,我看也是桌子,可是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絕不會完全統一的,這是第一個。   

不但不同的人看法不同,就是同一個人自己在不同的時候去看,也會有不一樣的想法。譬如剛才說要量這張桌子有多長多寬,就拿尺量它,尺本身是固定的,用台尺也好,公尺也好,總之這個單位是固定的,量出來是壹尺、兩尺等等,那都沒關係。可是現在量的東西不是固定的,而是一條牛皮筋作為一個單位的長度,繃緊的也叫一個長度,鬆弛的也叫一個長度,結果量出來一下子二十幾個單位,一下子還不到一個單位。這張桌子沒變,只是你自己的牛皮筋拉得緊一點、鬆一點,是不是這樣?我們這個心也是一樣,今天很高興,就好像放得鬆鬆的,今天心裡面不高興,就繃得緊緊的,這個時候對同一件事情的衡量就完全不一樣了。譬如這張桌子平常擺在這裡無關緊要,你也經常走過去,可是今天你正好急急忙忙,心裡面繃得很緊,跑過去的時候,你就嫌桌子擺在那裡真討厭,偏偏它又撞了你一下,你就覺得這張桌子不對,一定要把它搬走。過了一天,你心情比較放寬了,跑來這個地方,覺得真好,少了桌子還會嫌,心裡面就有這樣的變化,這說明了我們的心本身變化無定。「我」到底是什麼,我們一向不知道,也沒辦法知道,就算真的要去找也無法找到,關於這一點卻不是世間一般人能夠了解的,佛法真正高明的地方,就在這裡,所以叫內明。這裡只是用世間共同的常理作一個最粗淺的說明。   

至於其它的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是世間共同了解的。因明說明一件事情有一定的原則,這樣說的理由是什麼,屬於理則學,這個在我們做學問或討論問題的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西方及印度都很受重視,其實我們中國也有,這是一個衡準事情的標準。醫方明容易了解,這是我們維持生命最重要的一樣依憑。聲明就是語言、文字、音韻等等,不但要表達我們所感受到的事物的內涵意義,而且要表達各種不同的情緒等等。工巧明是針對於我們所處理的一切事情,如工藝、技術等。   

佛之所以成佛,因為他圓滿一切法,成最正覺,也就是對世間萬事萬物沒有一點遺漏、徹底正確地了解,所以佛的根本立場以及認知方式是完全科學的,也可以說真正的科學只有在佛法裡面,因為科學儘管想客觀地認識事情,可是很不幸的是衡量的標準(指觀察者)本身沒有把握住,在這種情況之下,衡量出來的東西永遠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而佛法就不是這樣,它是以一個圓滿正確的標準去衡準世間的一切,所以我們真正要學佛菩薩的人,想要正確地了知一切的內涵,要學的就是這個,所用的就是能夠辨別事情如理、非理的這個智慧。

【◎ 第二生慧方便。謂當思惟生慧功德及未生之過失。其有無通達如實無我性慧之功德過失,毘缽舍那時茲當廣說。】

怎麼樣才能夠啟發智慧呢?這個太重要了。本論處處地方都是這樣,應當先思惟有了智慧的殊勝功德,以及沒有的過失、禍害。因此要多提醒自己,跑到這裡來是為了什麼?無非是想避免痛苦、過失。看見世間真痛苦,包括我自己以及一切人,而痛苦就是因為有過失,要去掉過失要憑正確的認識與作法,這又要靠智慧。同樣地,要得到圓滿的快樂、功德,還是靠智慧。如果這兩點你能夠不斷地深入,必然會策勵我們去修習智慧。我們未嘗不求去苦得樂,可是因為對苦樂的真正內涵沒有正確的認識,只是耳濡目染,乃至於道聽途說,或者隨便稍稍碰到一點,以為佛法就是這樣,便急著去修行了,對於所要修的內涵並不了解,以致無法去除過患得到功德。所以要想滿我們的願,智慧是最重要的一點,有了智慧以後,要去苦得樂,無有不圓滿的。  

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中心就是對於一切法真實的內涵如實的了解,一點不含糊。要了解無我、空性(平常我們說業感緣起),世間一切萬事萬物,不論有情、無情,都不是天生有真實的自性,都是依靠因緣條件而生起,這樣的業因感這樣的果報,而它的本質就是空性,佛法就是講這個。通達空性有何等殊勝的利益,不了解又有多麼大的禍患,這個在後面別學毘缽舍那的時候再說。這個內涵非常深廣,也是三乘最重要的,所謂般若是三乘之母,修學聲聞、緣覺尚且要,何況是佛、菩薩,佛菩薩所證悟的般若更是深遠,這裡暫時不談。

【今當略說所餘德失,先說功德,此中慧是現後一切功德根本者,如龍猛菩薩云:「慧為見不見,一切功德本,為辦此二故,應當攝受慧。明是求法義,及大解脫本,故應先敬持,大般若佛母。」】

除了這個最核心問題以外,現在簡單說明一下其它的勝利過患。有這個基礎以後,才會啟發我們一心一意要學這個最重要的中心。因為這個中心本身非常深奧、難懂,一時不容易體會得到,所以雖然一般情況應該是先從根本上講起,這裡卻先不講根本,先把其餘枝枝葉葉的好處說出來,你了解了枝枝葉葉都有這樣的好處,那更會啟發我們的好樂、羨慕之心。枝末的禍患了解了以後,才會進一步了解根本的過患更是厲害得不得了。所以先把其餘的、次要的,一步一步說出來,暫時不說明根本。  

先說通達智慧有什麼好處,這個功德還不是指如實了知人我、法我的空性智慧。智慧是現世乃至後世將來所有一切好處的根本,這句話要牢牢記住。這裡先標「宗」,也就是整個大主題,我們一直學習、體會、應用的就是這個。你能夠深廣去體會,你的行持就能跟它相應,自然而然你的痛苦就相對地減少,功德也相對地漸能圓滿。不要說心理的,就是生理的,乃至於平常我們眼前所看見的這一切,千真萬確的就是這樣。   

龍猛菩薩是佛所懸記的傳性宗的一位大宗師,也是所有真正有成就的人所共同推仰接受的。不管從哪一個立場來說,他確實最能夠如理決擇佛的深義以及智慧,可以說是一位代表者。現在先引他的話:智慧是現見功德與不現見功德等一切功德的根本。為了成辦此二功德,應該在智慧上好好的努力攝取受持。所以我們應該常常告訴自己:來出家不是自討苦吃,是為求真正快樂,而苦樂的根本原因就在智慧的有無,應該從這裡深入。就像看病一樣,你病得難受,不是光躺在那裡,這是沒有用的,你應該先找到病因在哪裡,以及如何對治它,一切問題都是這樣的,所以說真正佛法的中心在智慧。   

了解了這個,要生生努力去追求與學習般若,因為這是佛法的中心,我們要把修行的重心擺在這裡。所以如果談修行,卻連這一點都不了解,那修些什麼行呢?這就是越修越錯的原因,這一點必須要了解。這個雖然是淺近的,但卻是得大解脫的根本,大解脫就是徹底圓滿地解決生死。在這傳承當中的說法,有一種解脫是二乘果,另外一種是無上菩提的佛果,也就是徹底的大解脫。所以我們首先應該以最恭敬的心情去受持大般若,這智慧是諸佛之母,佛果就是從般若出生的。前面提到將如實通達無我真實慧擺在後面講,先講餘德,也的確應該如此。在我們還沒有如理修學之前,餘德確是應該先了解的,見到原來我們要的內涵都在這裡,會推動自己步步依法深入,一直到罪障漸漸淨除,資糧功德漸漸積累了,才能夠徹底、如實了解無我真實之慧。

【慧如施等五度之眼者,如《攝頌》云:「若時為慧所攝持,爾時獲眼得此名,如畫事畢若無眼,未畫眼來不得值。」於餘功德皆須慧者,譬如妙金所作莊嚴雖已殊妙,若更嵌飾帝青等寶,尤為可意。如是從施乃至靜慮,五種金莊嚴具,若以揀擇理非理慧鈿寶嵌飾,更為希有。】

所謂「五度如盲,六度如導」,第六度就是智慧,它就像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眼睛。《攝頌》說,做任何事情有慧的攝持,就得到了眼睛。就好像我們畫一個人,別的部位都畫好了,沒畫眼睛的話,這張畫沒有用,若畫上眼睛,這張畫應該有的價值就顯出來了。反過來說,畫一個簡單的輪廓,也有眼睛,大家一看就清楚;當然輪廓沒有是不行的,輪廓本身就像五度。我們以前提過《大智度論》中的比喻:好比菜當中加鹽一樣,鹽應該加在菜裡吃的,不能單吃鹽,彼此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係,所以說方便攝慧,慧攝方便。其它五度的功德都需要慧的攝持,譬如我們有一個上好的金子做的莊嚴的東西,再以最好的帝青寶放上去,真是錦上添花。就像古代帝王的皇冠是用金子做的,上面再嵌一顆寶石或金剛鑽。同樣的道理,前面的五度如果能夠由智慧揀擇,才知道如理非理。鈿是金做的花,實際上還有其它的意義,譬如在高貴的東西上面鑲嵌的特別裝飾,這個就是鈿寶。前五度若以智慧的鈿寶來裝飾,那更是希有。  

我們常常說「修福不修慧,象身戴瓔珞」,雖然福是修了,但因為沒有智慧攝持,結果下生的果報是畜生戴瓔珞,那有什麼用呢?只是讓人看起來很好看而已。舉個簡單的譬喻,把小鳥捉在籠子裡面,你把這個籠子裝飾得非常好,我們人看起來覺得非常好,而小鳥卻痛苦不堪。所以畜生雖然戴了瓔珞,卻是苦不堪言。當然這個畜生什麼心情我們不知道,不妨體會奴隸扮帝王相的感受,把帝王的衣服穿在奴隸身上,然後叫他做傀儡,你說這個奴隸會舒服、開心嗎?我想我們也感受得到,或者叫你做一個政治傀儡,你還是苦不堪言。所以並不是人家向你磕頭、給你錢,你就快樂,沒有智慧攝持就會這樣。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需要智慧攝持。

p. 324

【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由意顯其力。」】

「清淨」就是無漏的、究竟圓滿的。漏的另外一個名字叫「染污」,所以清淨就是無染的,由智慧能夠成就無漏的功德,最後是究竟圓滿的報身報土。在我們身體上也是一樣,眼、耳、鼻、舌、身對境會有感受,但是對境能清楚地分別決擇進止取捨的卻是意識,「智慧」對於五度亦復如是。吉祥勇所說的偈子就是說明這個道理。  

《大寶積經》上面有兩句話:持戒如果是執著戒相的話,這個持戒根本不清淨。不管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智慧攝持的話,都沒有太大的意義。為什麼持戒而執著戒相,戒就不清淨?要持戒的話,不執著也不行,執著又不行,到底怎麼辦?有很多人覺得不要執著,要自在,所以他要這樣就這樣,早上要幾點鐘起來,就幾點鐘起來,晚上睡不著,就大家鬧一鬧,何必執著呀!你說這個對嗎?當然不可以。反過來說,持戒而太過執著,這又不對,那怎麼辦?沒有智慧攝持則處處覺得矛盾,有了智慧攝持的話,所有在以前看起來矛盾之處,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互相符順,沒有這樣還不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譬如我們能夠坐在教室裡面上課,之前一定要造一棟房子,否則風吹雨打、太陽曬,那可不行。所以把房子造起來,牆壁、地板、天花板統統蓋起來,這就好像佛法上面所說的「有」。牆當然要圍起來,可是偏偏圍起來的時候還要挖兩個洞,把有的地方拿掉。一方面要砌起來,一方面要把它挖掉,是不是很矛盾?如果把所有的牆擋得死死的,這樣造起來的房子變成了你的棺材,死路一條;如果你在外面,沒有入口,那這個房子對你毫無價值。牆壁要挖幾個洞,明明要砌起來的地方卻把它拿掉,一個是「有」,一個是「空」。之前覺得有空兩個相反,懂得以後曉得,你要這個房子,還非要把這兩樣配合起來,才能夠派上用場。曉得要配合了,還要恰到好處,比如門一定要開在這裡,如果把門開在屋頂上,那當然不行,在地下挖一個洞也不行,一定要在恰當的位置,不能亂開,而且門是門,窗是窗。你有了智慧的話,就會了解平常看起來好像很矛盾的事情,不但不矛盾,而是必須要如此互相配合的。   

原則已經說明了,進一步談剛才的持戒,當你不了解的時候,講戒相就以為在持戒。現在深入探討為什麼要持戒,修學佛法,不管是自求解脫也好,乃至於究竟圓滿解決一切眾生的苦樂問題而發大菩提心也好,目的是共同的,就是解脫,就這一點來說大小乘完全一樣,只是解脫的量小大不同。現在了解了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業,業的主導是惑,惑的正對治是明,明是對治無明的,所以你要對治無明,必須是得到了智慧以後,問題才能解決。可是要得到智慧要有方便,換句話說,要有這樣的因,才感得這樣的果。那麼這個因、這個方便就是戒定慧,把握住這個原則去走的話,那就對了。所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第一步的確要持戒。 

以前對事實的真相之所以不懂,是因為沒有辨別的能力,這是要有人來教導的,世間法要世間人教導,出世法要出世者的教導。教導我們出世間的是佛陀,在還沒有跟他學得相應之前,我們是渾身錯誤、無始無明所惑的凡夫,從知見開始到行為,一切都在錯誤當中,所以你只有依靠他、聽他的,目的不是為了他,還是為了自己。就像唸書一樣,我們付了學費跑到學校裡聽老師的話,不是為了老師,是為了自己,這個是很正確很簡單的事情。同樣地,佛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對你有好處,那樣做沒有好處,所以我們要持戒。持戒的目的及究竟意義是要解脫一切煩惱,一步一步地推究,煩惱的根本就是不了解世間真相而起的執著,這又分人我執、法我執。你學了半天,如果不但根本問題不能解決,反而更執著的話,請問你學什麼呀!不是完全學錯了嗎?但是的確學上去是要方法,所以要擇善固執,了解了這點就一點都不矛盾。  

《金剛經》上有個譬喻,我們在生死苦海當中恐怖無比,要渡過生死輪迴大海到彼岸去,需要方便舟,在你沒有去之前,要戰戰兢兢地去造舟、划船,不能讓船有一點漏洞。所以持戒的時候,如浮囊喻:羅剎來要那個浮囊,整個給他固然不可以,半個也不可以,乃至於說一個小洞也不可以給,因為只要浮囊有一個洞漏了氣,你就會送命了,所以要執持得非常嚴密。等到一旦過了岸,當然不會把船扛在肩膀上,也不會坐在船上,因為已經到了。現在你還在苦海當中,等將來到彼岸了,你一定要捨舟而去。所以這個次第很清楚、很明白。要是我們不了解這個次第,會認為不要執著,實際上又犯了一個毛病,我們完全在此岸,還在生死苦海當中,連動都沒動,結果連過岸所需要的船也不要了,自己還覺得不執著,那注定你永遠就在這裡轉。所以每一個次第都有一定的內涵,能夠辨別這些都靠智慧。不要說世間法,就是已經修學佛法了,五度是如理或非理,還要靠智慧來決擇,所以「智慧」是真正稀有啊!布施雖然使你得到好的福報,可是弄得不好的話,是大象戴纓絡,那可不好受!反而成了布施的奴隸。就算感得帝王的福,這也不是我們要的!外表的繡花枕頭固然好看,裡面真實的內容才更為稀有,要把這兩樣東西配合起來。

【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若有慧主,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如云:「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

修學佛法的三十七道品中,第一個四念處,它的本質就是智慧,有了智慧,然後根據這個一步步地行持。其次是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當中最主要的也是「慧」。如果以慧為主來攝持,而修行信進念定的話,樣樣都能成就。同樣的六度當中也是以慧為主。這裡「施信等德」中的「施」是指六度的前面五度;「信」指五根的前面四根。能善巧地了知施信等德及慳等過失,然後如理行持,才能夠淨化一切煩惱,增長一切功德。所以所有修行的種種方便都在「慧」當中。

【又諸菩薩將自身肉施諸求者,如從藥樹而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亦因智慧現證真實。又由慧故,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尸羅能令戒淨。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令心調伏,則邪行眾苦無能奪轉。由慧善知為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極昇進。又住真實靜慮所有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

由前面這麼一步一步上來到登地,乃至於到成佛了,這個過程當中要行種種殊勝難行苦行,譬如說施身肉等等,我們看起來覺得這麼難哪!但是大地菩薩做起來並不難,就像從藥樹上面取藥一樣容易。所以對菩薩來說,布施這些內心是無慢、無怯等分別變異。我們布施的時候會有兩種心情,如果我們有能力布施,心裡會瞧不起對方,總覺得好像是我送他的,乃至於先教訓他一頓,這種心態都是慢心;反過來,如果他一開口向你要一百萬,這時你內心就怯了,總之不是慢就是怯。菩薩完全沒有這種心情,不要說錢,乃至於身肉手足等等任何一樣東西,他沒有一點慢怯等分別變異,內心當中如如不動,這就是由於有智慧攝持而行。當現證無我真實慧以後,會發現原來我們一向執著的這個「我」,以及我所依憑的五蘊,本身是空的,因此別人來取身肉時,就像在「空」當中拿一樣。就譬如儘管火光燭天,或風大得不得了,對虛空本身始終了不相干,就像這樣,這都是靠智慧。  

由於有了智慧,如理了解了過失與功德,是處與非處,才辨別得出生死涅槃當中應取應捨的差別。我們現在因為不了解這個,所以明明是苦的事情,卻認為是樂的,大家在名利上面爭得頭破血流,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忙這個,結果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把自己害得苦不堪言,要認識這個需要靠慧。真正了解、認識了以後,不忙顛倒事,更進一步為利益他人而廣學六度的時候,你也必須要以慧來布施、持戒等。持戒能不能清淨要靠慧;忍辱也是一樣,因為有了智慧,能夠通達忍與不忍的功德過失,就不會為外面的種種境界所轉。對於有情我們能夠耐怨害;對於修行我們能夠安受苦;而更重要的是諦察法時,由於對法的特質了解了,所以可以調伏自己內心的煩惱,受種種的難行之苦,進一步再去濟度一切眾生,那時眾生種種的非理邪惡,你也不會退轉。總之,由於智慧,種種的艱苦事不會使你退轉,這些邪行眾苦也不會把你原來的志趣壓伏,如此才能夠無動無轉,也不損害你真正的願心、行心。   

有了智慧,會善巧了解應該如何行精進,藉由精進在所學的道路上才能更深進。乃至於學靜慮的時候也是如此,也要依止慧才知道如何依正理引發定。雖然此處並沒有正確深入地說明定,可是我們大略都了解一點。舉一個大家最常見的《小止觀》中的數息為例,在修學定的十個方便當中,前面幾個是準備,譬如說要「呵欲」、「具緣」等等。正修的方便有五樣: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做任何事欲一定是第一,沒有欲的話,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這裡的欲是善法欲,世間則是跟無明相應的貪欲,沒有貪欲心策勵你的話,你也不會有興趣的。修學佛法要善法欲,有善法欲以後要勤精進,此外還要念,更進一步還要巧慧,善巧了解才能夠安住、得到。所以五度當中任何一度要想得到圓滿與清淨,一定要以智慧為依。

【如云:「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又云:「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象王,堪多業差別。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又云:「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靜慮妙喜樂。」】

經文上說:當菩薩慧眼開了時,從自己的身上取肉,猶如從樹上摘顆果子一樣,沒有什麼,動都不動。除了布施以外,持戒也是這樣。由於有智慧,所以清楚地見到三有如同牢獄一樣,而且對這個知見能夠產生殊勝的定解,這個勝解就是欲,它就會策發你,所謂「信為欲依,欲為勤依」,勤就是精進,有了精進的話,一切的善法都能生起,我們要求超越世間的果就可以得到了。在大乘佛法當中,持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樣樣東西都是為了別人,對於三有的一切,根本不為它所動、所騙,這些都是以智慧的力量才能夠這樣如理辦到。  

就如同上面說:菩薩開了智慧眼以後,即使身肉送給人家,都像在樹上採藥一樣毫無痛苦,而採下的藥也確實能夠把病治好。現在亦復如是,捨掉外面種種的金錢、名利等,乃至於頭目腦髓,對菩薩而言一點也沒痛苦,還能把眾生的病都解救好,眾生的病好了,自己的病也就好了。這個都靠智慧!所以我們真正要求的是智慧。不過這個地方特別注意,智慧要用在布施、持戒上面,這些都必須深入的觀察了解。千萬不要說,既然智慧最重要,別的就不要了;反過來學別的,智慧又不要了,這些都要靠智慧來辨別。   

有了智慧的話,就能夠忍種種的怨害,就像已經調伏的大象王。象力量大得不得了,以前印度打仗的勝敗往往就決定在大象王上。你的心一旦調伏了,就什麼事情都不怕了。精進也要靠智慧,如果沒有智慧攝持的話,忙了半天,受很大的苦,都是沒有用的。像印度外道受的苦,例如倒吊在樹上面、挨餓,乃至於學牛狗吃糞等等,我們做得到嗎?但是這樣做沒有用,一定要有智慧攝持才可以,有智慧攝持才能夠有大利益。靜慮也是一樣,如果認識錯誤,走上錯誤的路,造了種種的罪惡過患,在這種情況之下,是不可能得定的,所以這也要智慧。上面是針對五度一一說明。

【又二功德似有相違,由是慧故能令無違。】

往往幾件事情好像相違背的,但是如果有慧攝持就能夠無違。實際上有太多的事情都需要這樣,譬如說持戒的目的是要去掉執著,但戒本身卻是要由執著開始,那怎麼持呀?這個我們就不懂了。不必說通達甚深智慧,一開始如果我們學對的話,就可以了解得很清楚。我們第一步學,一定要持戒,戒的目的就是要跳出生死輪迴,生死輪迴的根本在業跟惑,業跟惑不在外面,而在自己身心。所以持戒要從內心持起。當煩惱生起來,一見到就要把它停止;有些事情你不想去做,但是卻是必須要做的,就努力策勵自己去做,這就是持戒。所以說「不執著」的意思是不要執著戒相,應該從戒法、戒體上面用功,在這個上面就要執著了,這叫擇善固執,把持著戒法、戒體,一步一步走上去,就可調伏自己的內心。  

內心粗猛的煩惱調伏了,就能夠漸淨相續,這有兩個好處:第一,修學佛法並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必須要來世生生增上,如果因為未調伏而造了種種惡業,以致墮落惡道當中,就沒有修行的機會了。而要生生增上,戒是根本因,持戒才能夠得到人天身,才能夠修學佛法,這是戒的第一個功德。第二個功德,因為你能夠持戒,能把內心種種的煩惱調伏,進一步才可以學定,得了定之後才能夠開慧,開了慧就能把煩惱的根本--二我的執著徹底拿掉,那個時候,就是把你擺在火裡面烤,用原子彈炸你,你仍安然自得。注意!那個時候的不執著不是我要睡覺就睡覺,要吃飯就吃飯,要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即使把最嚴格的戒相擺在那裡,你卻找不到一點戒相可得,這個才是不執著的真實原意!絕不是我們凡夫自以為的不執著,這千萬要認識。現在我們看經不懂得內涵卻說:唉呀!你不要執著。不執著的真義是把人我、法我二執根本拿掉,找不到可執之處,所以儘管一天到晚嚴格地持戒,卻沒有一點戒相可得,這個才是不執著的真義!   

說起來真是可憐,教理本來是告訴我們修學佛法應有的知見,是最好的,現在我們不要了,只想修行,結果沒有教也修不成。反過來,學了教以後,真正意義又不了解,認為不要執著,實際上連執著的意義都不了解,結果戒也不要了,認為這樣才是解脫,這兩者都錯!都是犯了相似之見。對於一件事情,總覺得不同做法之間好像是互相違背的;如果有了智慧,是完全不違背的,那時候你才能正確地了解。   

不執著有幾個層次。譬如說刀砍在頭上你了然不動,那個是修相應的層次;我們現在不要說刀砍上來受不了,眼睛瞪你一下,你馬上跳起來,心想這傢伙為什麼瞪我?這也是有方法調伏的,那是屬於聞思相應的層次。如果你了解的話,他瞪你也好,打你也好,因為持戒是從自己內心上戒起,所以當你做到了以後,會知道自己做對了,然後安住在這個戒上面,這是我們現在相應的不執著。假定你內心不調伏的話,會覺得他為什麼打我?然後兩個人就打起架來了;或者雖然當前你忍住了,可是心裡面老是想著:他打了我一下,我總要想一些辦法來對付他。世間說起來,這個人蠻有修養的,說得不好聽是老奸巨滑,這不是正確的辦法。聞思相應的部分也有它一定的次第步驟,我們要了解在什麼狀態時學這個法,以及如何去行,凡是這些事情都是要靠智慧。

【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遷轉,是由具足慧臣之力。如是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染,見有情苦,雖生恆常猛利難忍大悲,然無懈怠憂惱蔽覆不樂善行。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於所緣全無散動。又雖具足大平等捨,然於眾生所有義利剎那不捨,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滅除此等力均之障。】

菩薩在修學佛道當中一定會生生增上。因為要廣度一切眾生,所以一直在世間轉,所呈現的都是世間的大富大貴,乃至於做轉輪聖王統領四大部洲。儘管有這麼多世間的欲樂,但是他不會隨欲樂所轉,就是靠這慧臣的功力。所以在上士道一開頭的時候就說明:「由慧攝持的方便是菩薩的解脫;由方便攝持的慧是菩薩的解脫。」反之如果沒有彼此攝持的話,不管是偏重慧或是方便,這個菩薩都被綁住了,換句話說就是不能行菩薩道了。《廣論》前後是一貫的,前面是提出總綱,現在這地方是個別細說。總之,修行最重要的是對於所學的內涵要有正確的認識,而非只是一味地想學,學了半天卻是學我。正因為我想學,所以要去學佛,那佛怎麼講的?對於經論上面所講的我們還不一定懂,因此一定要靠菩薩、祖師的註解,而且要「無垢」的,這個很重要,否則你隨便聽人說,講得好像頭頭是道,卻是相似法,結果愈走愈錯。   

修學菩薩道的人,第一個一定要有大慈悲心,就是與樂、拔苦兩樣事情。你要給人家快樂,應該是看見一切有情都是可悅意相,親愛得不得了。如果是世間的親愛就害了,那個都是為情所染!修學菩薩道的人,雖然慈心遠遠超過世間人,卻沒有一點點的貪欲和雜染在裡頭。另一方面,看見有情受種種苦惱,因而生起恆常猛利難忍的大悲,希望幫忙拔苦。要是看見了苦就害怕得不得了,怎麼去幫忙別人呢?如同自己需要動手術、吃苦藥,心裡非常害怕,要你進一步幫別人除苦的話,一定會產生憂惱,就算去做也會懈怠。現在因為有智慧攝持,所以雖然生起這樣猛利的大悲,但在救度別人的時候心不憂惱,身心不會懈怠,而且樂於行善,不會被懈怠、憂惱所覆蔽、障礙。同樣的,我們修慈悲喜捨中的喜心,平常我們一歡喜心裡面就散動了,現在儘管歡喜無量,內心卻安然不動。修捨要捨掉一切,是無量捨、平等捨,也就是樣樣東西都一點不掛在心上,但是對於利益一切有情,即使是一剎那,乃至於最小的事情你也不捨棄。   

上述慈悲喜捨的兩種狀態,表面看起來矛盾極了,修了捨心,卻要對有情一剎那也不捨;歡喜到絕頂,心裡面卻了然不動;痛苦無比,卻是一點都不怕;親愛得不得了,卻是一點沒有染著,這兩個力量所以能夠並駕齊驅,都是靠智慧,所以一定要止觀雙運。修學佛法也是一樣,沒有智慧,那真難哪!說是要弘法,弘了半天,被法弘去了,所以六祖大師說:「現在你才是轉法華,以前你是被法華轉!」這個話很有道理。沒有智慧去看經典,看到哪裡就被它牽到哪裡。譬如,學唯識的人只說唯識好,學中觀的人只講中觀好,大家吵得天翻地覆,那不是學經,而是被它轉去了。現在了解了這個,你才能真正的轉法輪。  

近代有很多大德都非常了不起,結果仍難免偏在自己所學上面。當然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菩薩示現,為了接引後面初機的學者,當條件不夠時,不必樣樣都學,先學一門,再慢慢深入,最後自然可以摸得到,其他的暫時不管,這種情況絕對是正確的。另外一類就可能會有錯了,學唯識的就說中觀不對,學中觀的說唯識不究竟,乃至於說某部經是偽造的等等,弄到後來變成大乘非佛說,到最後連小乘也否定了。這些情況我們必定要了解,並且要會辨別,所以具慧是最最重要的。

p. 325 (4)

【如云:「菩薩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變非理,是慧臣德力。慈心純利他,然無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憂懈低劣。雖喜無散動,捨不棄利他,諸德所治品,由慧滅故妙。」】

就像上面所比喻的,重頌中又說:當菩薩具轉輪王位時,所享有的根身乃至外面所對的一切境界,就像天上來的一樣,好得不得了,但是不管外境怎麼好,他仍能安住,而不被它所動,這是由於能如實了知事實的真相,這個是靠智慧。  

為什麼這裡稱為慧臣而不是慧王呢?因為菩薩的方便跟智慧兩樣主要特徵之中,不共的是方便,所以王不是智慧而是方便,智慧是臣,因此稱方便是父,智慧是佛母。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每一樣都有它殊勝的功德及其所對治品。它們所以不被障礙而能產生功效,對治它們個別所對治的種種煩惱等等,都是靠智慧成就的。

【又如《讚應讚》云:「不棄捨法性,亦隨順世俗。」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於此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捨,然與世俗內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無違隨順。】

這就是常常講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話講起來好容易,但是做起來可不簡單!法性本身是空,換句話說「如如不動」,不是坐在那兒一動也不動,而是根本了無動靜之相,也就是在任何狀態下,當外境動得天翻地覆時,自己內心卻是了無動相。所以「不捨棄法性」是指不變,「亦隨順世俗」,卻能隨緣;反過來,隨緣卻能不變。正因為內心能不變,才能隨緣,否則連自己都在裡面翻筋斗,還說要救人,救些什麼呢?  

世俗是千變萬化的,你一旦跟著世俗轉,必定會處處被綁。這「相縛」特別的意義是指對於眼前我們所對的一切境相,包括種種外境以及裡面的根識,不能如實了達它是如幻如化,緣起而性空的。裡邊能認識的,在法相上稱為識的見分,外境叫相分。不論裡面的識心或外面的六境,處處被事相所綁。法性是根本「性空」,乃至無微塵許可得。所以祖師們在開悟以後,發現「大地無寸土」,什麼都找不到。這時候不能停在那裡,停在那裡是不對的,因此「無佛處急走過,有佛處也莫停留」。這種情況雖然相上是隨順世俗,但內心卻安住在法性上,反過來正因能安住在法性上,所以才能隨順世俗。既然你對世間平常所執著的那些相,已體會到無微塵許可得,在世俗當中就可以任緣而轉,而且了然不動。   

法的特性總相是空,所以叫如所有性,又叫真如,如如不動。對法性獲得了大定解,並且不棄捨,然而與世俗因緣內外個別生果卻不違背。雖然一切都空,但是正因為空,所以一定有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有空,這就是中觀不共的殊勝法門,這個在毗缽舍那當中慢慢再講。中觀以下是說「空,所以不常;有,所以不斷。」這是普通的講法,中觀不共的勝法卻不是這樣的,它是「空故不斷,有故不常。」跟我們平常的概念不太一樣,也正是它真正殊勝的道理。關於這點要等到後面毗缽舍那講完了,那個時候才能了解真正佛法的核心。   

智慧的特質是能夠了解看起來相違的兩樣東西,不但沒有違背而且還隨順,你靠我,我靠你,就像拿兩枝筷子夾東西一樣,你不能說是哪根筷子夾的,而是互相依靠,相對安立的,天下的事情都是這樣。   

所以我常常說我真是個常敗將軍,在這裡向大家報告自己失敗的經驗,雖然是屢戰屢敗,我卻曉得雖屢敗還要屢戰,如此而已。真正弘法還談不到,因為對法我還並不真正了解,只是在摸索、聞思的階段,這一點自己最清楚不過了,若被眼前一點小小境界轉走的話,那連做學生都不一定夠資格,這話怎麼講?在佛門當中,古代的大德們不像世間的父母這樣哄你,而是要你去求的,因為法一定要用求的!也許有人會問,那不是不慈悲嗎?正因為他們慈悲,所以非這麼做不可。原因在此簡單地說一下:法是尊貴、莊嚴的;法爾如是,你如果對它稍微有一點點不恭敬或輕慢,那對自己是無比的傷害,如果還起瞋心的話,那對自己的傷害更是無法計算。世間人動不動就鬧彆扭、發脾氣,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如果對上師你也動不動就發脾氣、鬧瞋惱的話,那你親近了他不但法沒學到,還會因為這個脾氣把自己送進地獄,真正的佛菩薩絕不忍心這樣。由於不懂得佛法,我們總是想像佛菩薩應該比父母還要慈悲,所以應該一天到晚在你旁邊哄你,可是實際上的狀態並非如此。如果不如理造了惡業墮到地獄中,受了無邊大苦出來時,因為老脾氣還在,遇到善知識後,犯同樣的毛病,又墮落下去了,所以永遠在生死中輪轉!這一點我們必定要了解。   

本論最後的奢摩他及毗缽舍那我暫時不講,有好幾位同修說,這部分不講覺得不夠圓滿,的確佛法真正的中心一定是在毗缽舍那,可是不要說在座的諸位,當然,內秘菩薩行者是陪著我們玩的不談,以我自己來說,本論開始的第一步我都沒有學好,也正在學,雖然文字懂得了很多,可是連要怎麼親近善知識都還不知道,所以真正談修行還在門外。要想把前面的部分學好的話,已經夠我們學一段時間了。如果真正照著這麼去做,那後面的毗缽舍那一定會有因緣學的,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所以不要以為現在好像沒有學到什麼,如果這樣想,表示你連佛法應該怎麼學都不懂,應該回過頭來看《廣論》前面。那種好樂的心本身是正確的,我們的確要有這個好樂心,而且豈止要學毗缽舍那,我們要學佛耶!即使往生淨土,不要說下品下生,就算上品上生我都不要,因為我要學阿彌陀佛!去西方也是為了效學阿彌陀佛,要度盡法界一切有情,以這種心去才是正確的。所以對自己的目地及心裡的行相等等,每一個地方都要能辨別得很清楚,這些都是要靠智慧。所以智慧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現在不說智慧的內容,而先讓我們了解它真正的特質以及有什麼特別好處,我們就不會忙著去盤腿、要拜多少佛,或者要唸哪部經了。唸經是為求智慧,實際上做一切事情的目的也無不為此。

【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然具慧者皆能隨順令無所違。】

很多在別人以為是相違背的事,你若真正具足智慧,就會覺得沒有違背。記得當年我修學佛法時,處處地方覺得這樣做有這個毛病,那樣做有那個毛病,弄來弄去都不對,一直等到依止了善知識,經過學習後才慢慢地了解其實並不違背。我們也常有這種經驗,有時候大家爭論了半天的問題,當了解了以後,發現根本不需要爭論。  

具慧還有個妙處:平常以世間來說,任何一場論辯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從來不可能得結論的。但是當對佛法了解了以後,在任何情況之下,你都能夠找到一個很合理、圓滿的解答。不過有個先決條件:大家是如理來修學佛法的,不是蠻不講理。對於蠻不講理的人而言,儘管你說得很正確,他會說:「就算你有理,我就是不信你那一套,你拿我怎麼辦?」這種情況我們不談。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如果你真正具足智慧以後,別人覺得不行的事情,你全都能解決了,更重要的是本來看起來違背的事,現在不但不違背,反而相隨順了!   

我們常用一個比喻:廁所的糞便真是臭得要命,人人不歡喜,但是如果你有智慧,不要說佛法的智慧,單以世間的智慧,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好得不得了,因為最好最美的花,以及最好的果,都靠它長成,化學肥料有種種副作用,它卻一點點副作用都沒有。東西是一樣的,就看你怎麼用。世間的事情尚且如此,何況佛法。同樣的,當人家來罵你時,以前你是難以忍受,現在懂得了佛法,知道這是善知識,來成就我的忍辱,沒有他,我還不能成佛呢!所以從這一點我們了解到,在別人以為相違的,有了智慧就不覺得違背了。佛法的確太美了!   

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說明功德呢?就是為了讓我們產生最深刻、最殊勝的見解--智慧是真正修學佛法的重心。如果能把握住智慧,然後運用在修行上面,不管修什麼都能成就。

【如前論云:「若開若遮止,佛語或有定,或是不決定,然皆不相違。」謂大小乘及經咒中,見有眾多開遮不同,若以一人雙修二事,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諸愚無慧雖覺相違,然諸智者實見無違,亦是慧之所作。】

前論告訴我們:有一些事情,有的時候該做,有的時候不該做,該做的是開,不該做的是遮。有的事情佛承許決定要這樣,有的時候不決定這樣,但是不管決定或不決定,彼此都不相違背,這就是靠智慧的決擇。  

在大乘、小乘,性宗、相宗,顯教、密教中,有太多地方看似不同,那是因為我們學得不善巧,才會是此非彼。《法華經》上說得很清楚:十方諸佛無一例外都已究竟圓滿了,諸佛引導眾生只有一個目的--幫助眾生成佛,但是因為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所以佛用種種的方便,把無量劫捨頭目腦髓所證得的法,辛苦地傳佈在世間。現在學佛的弟子卻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怎麼會不墮落地獄?佛千辛萬苦所證的無價法寶,你卻一下子就否定它,你賠得起嗎?所以現在不要急著跑去修行,而是應該先要有無誤的認識。自己修行的內容要沒有錯,否則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大大退步,結果不是傷害別人,而是傷害自己,這件事情我們務必要了解!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剛出家時,總覺得我是來修行的,到廟裡還要做那、做這,處處覺得不對。現在才了解以前錯了!正因為要修行,所以跑到廟裡來,從早上打板開始,我樣樣願意做,如果我還有點氣力的話,恨不得把四十八單全擔起來。儘管現在我即使早上做一點點就沒氣力,我唯一能貢獻給大家的就是講課,所以我就盡心盡力地去做。叫我去做什麼我都不怕,我就怕自己不做事情,不是要來積聚資糧淨除罪障的嗎?若不努力淨罪集資,那要靠什麼?這就是智慧啊!當了解了這點後,豈不是正好有助於福慧雙修嗎?   

我們學佛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現在我雖然才剛開始,還沒有把佛法的內容學會,像佛一樣親自做到,可是我若能把佛的法圓滿地留在世間的話,不就等於像學了佛一樣的功德嗎?因為我了解了這一點,所以即使是掃地、燒飯或把佛桌擦乾淨,只要讓別人看到很歡喜,那我就得到功德了。儘管沒有佛陀的智慧及圓滿的功德,我卻可以得到這麼大的福報,而這些福報是跟智慧相應的,是無漏的,自然地我們做任何事情就會高高興興,做的時候有功德,高興又是隨喜功德,那真是增上無比呀!眼前這些都靠智慧。現在我深深感覺到自己以前的錯誤,很痛心地把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經驗告訴大家:要想修行,不要先忙著去盤腿,第一件事情,在內涵上務必要先認識!   

當一個人要修二件事情,而要找無邊經論的秘密意趣之時,對愚癡沒有智慧的人而言,會覺得相違背,然而對真正有智慧的人來說,卻覺得不違背。剛才我所引的比喻都是說明這個。真俗二諦是絕對不能分開的,所以慧和方便一定是不能分開;淺的也是一樣,我們原本來是要念佛修行的,現在卻偏偏要我做很多事情,那怎麼可以,以為這兩件事情是互相違背的;如果真正了解後,會覺得不但不違背,而且正是幫助自己念佛的!反過來,若說「我是要來求福德的,不要念佛!」你求福德是為了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如果不求佛的智慧,所得到的福德是三世怨,將來到地獄去,這是福德嗎?所以,凡是這種地方,一定要把文字所指的內涵認識,然後照著所認識的不斷地行持,真正修道就是從這個地方修起的,從開始第一步到最後都是這個樣子。

【如是無慧覺為相違,及有慧者見不相違事雖有無邊,然二諦建立及經論中互相開遮眾多不同,以慧分辨意趣無違,即是智慧無上功德。】

像前面所說的,愚癡者不了解而覺得相違背,而有智慧的人卻覺得不相違背,這樣的事件是無量無邊。因為眼前沒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做世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副作用,但當有了智慧以後,這些副作用不但可以減到最低限度,乃至徹底消滅,而且變成正助雙修,真是妙不可言,這就是佛法。在這裡面最重要的不相違是真俗二諦的建立,真諦講「空」,要空到「一法不立」,有一點點都不行。俗諦講「有」,有就是「一事不遺」,一點小事都不能遺漏。這兩個差得十萬八千里,但是不但不相違背,而且是互相依止、相待而安立的,拿掉了「有」絕對沒有「空」,拿掉了「空」絕對沒有「有」,經論、祖師都特別開示這一點,對空、有二者,我們一定要這樣徹底地了解。不過學上去時,應注意絕對不是先從「空」下手,因為學「有」時萬一學得不對,還有「空」來破,可是一旦「空」學錯,那完了,就沒什麼東西好破了。就如同我常常講的,學了世間法,還可以拿佛法來破,但是學了佛法還執著的話,那就沒有辦法破了。因為你總覺得自己對,別人的不對,那完了!所以說持戒不要執著,也是這個意思。

除了二諦建立以外,經論互相之間眾多開遮不同之處,都要有智慧來分別,意趣才會無違,這就是智慧無上的功德。世間得到的只是小小的好處,而實際上一切好處,從小的乃至到最究竟圓滿的,都要靠智慧,這裡我們真正最重視的智慧是屬於最高、最究竟的。  

現在不必講真俗二諦,就像大小二乘的開遮持犯,單單從形相上去看是絕對不一樣,就我們現在能了解的道理來說,雖然開遮是不同,但原則絕對沒有違背,都是要解脫生死的痛苦。假定只為自己,那就只針對自己的立場談解脫,如果是為一切眾生,目的還是相同的!大乘行者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乃至殺人也對,這在小乘怎麼可以,殺了人那還得了,但實際上它不違背。從戒相上看是錯了,但從目的而言,實質上都是求解脫,不同的是:小乘人只求自己解脫,當然不會殺人;而大乘人為了幫一切人,處處以利益眾生為決擇點。比如佛陀因地行菩薩道時,眼看著某人將殺五百人,殺了五百人以後他會墮落,而且永遠沒有解脫的機會,卻阻止不了他,為了救這五百人並且幫助此人不墮落,當時唯一的辦法就是殺他以免讓他造大惡業。殺他是為了幫助他免於長劫墮落地獄,那豈不正是持菩薩戒必須要做的嗎?這其中還有更深的道理,單單從這個點是不能辨別的,我只是從很淺的地方說明。真正主要的無非是告訴大家:修學佛法的特質,就是在每一件事相上要把握住。事相是俗諦,就是前面的五度;把握住裡面的特質,知道怎麼做,那就是智慧。每一件事都要用「慧」這個德臣來輔助。

【一切功德皆從慧生者,如云:「世間圓滿從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善逝十力超勝力,一切無等最勝事,及餘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世間藝術及勝藏,所有如眼諸經典,救護覺慧及咒等,種種建立法差別。眾多異門解脫門,彼彼利益世間相,大力佛子所顯示,此等皆從慧力生。」】

世間的種種圓滿都是從智慧出生的,就像母親生兒子一樣沒什麼稀奇,換句話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世間一切到佛陀最究竟圓滿的十力、四無所畏,世界上最殊勝究竟,乃至所餘的一切功德,都是以慧為因。世間的藝術乃至五明,沒有一個不是依慧而生的。其中的內明必須從聞思修開始,經典就像我們的眼睛一樣,但是你還要靠智慧才能看到經典真正的內涵。救護我們的法有顯密等等各式各樣的差別,這是依不同的根性,對治不同的煩惱而建立不同的法門,都是為了得到一個共同的利益--解脫。所有的這種種的方便,都是「大力佛子所顯示」,是佛子所行、所成就的,這都從智慧開始。以智慧這個因,才能生起這樣的功德和力量。  

智慧的功德這麼好,聽過了以後,要在心裡不斷地思惟觀察。如果覺得思惟不起來,這個時候更應該努力,更應該懺悔。既然我們了解了這是根本,就不要因為思惟不起來而放棄。而且這種狀況很明白地說明一件事情:現在之所以不好樂或者不善巧,是因為宿生善根不夠、障礙力大。總算有幸還碰得到佛法,眼前唯一的機會就是懺除罪障,然後增強自己的力量。假定現在碰到了卻不做,後果是什麼?時間過去了,機會失去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我們沒有一剎那不在造業,既然現在積集的業跟修學佛法不相應,那麼將來能夠感得跟佛法相應的果嗎?修學佛法的人對這點都不懂,還談什麼呢?現在沒有種思惟觀察的因,將來一定沒有智慧的果,而現在造的種種惡因一定先感果,使你輾轉受苦,請問你願意在地獄當中受盡了千辛萬苦,百千萬劫之後再來嗎?這是我們平常真正要注意的。所以不要認為思惟觀察很難而偷懶,應該要往另外一個方向走,這都是針對智慧而言。   

宿生沒有努力,如果還不趁這個機會趕快淨除罪障,以後就沒機會了!只要能夠加強這個概念,雖然還沒去做,這個概念放下去就是業!業包含思、思已業。你想到自己以前沒做,現在一定要咬緊牙關去做,那個時候就會多一分力量,看見佛,就會一心地禮拜、念佛、求懺悔,那句佛號念起來是有力得不得了,親切無比,因為你覺得唯一的依靠就是佛,將來你很快的就會見到佛親自來告訴你這個與法界相應的法,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接著,反過來說明沒有智慧有什麼害處。剛才說有了智慧會有這麼大的好處,但是單單憑這個還不夠,也就是說,只有前面拉的力量不夠,後面還要有推的力量。譬如前面有好得不得了的引誘,後面卻有獅子、老虎,乃至於刀、兵、水、火逼上來,那時候我們一定會拼命向前衝!現在,看看後面是什麼東西逼著我們。

p. 326 (3)

【◎ 無慧過患中,施等無慧如無眼目,《攝頌》云:「俱胝庾他無導盲,路且無知豈入城,五度無慧如無眼,無導非能證菩提。」是故施等不能清淨,亦復不能獲得正見。】

雖然你也布施或做種種好事情,假定沒有智慧的攝持,就像沒有眼睛一樣。所以《華嚴經》以及其他大乘經論上都是這麼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別以為我們已經在修行了,如果沒有智慧攝持的話,所修的是魔業,我們只要仔細一看就曉得了。以我來說,我很了解自己以前的錯誤,所以才這麼大聲疾呼。我剛在獅頭山元光寺出家的時候,跟著老師學,持戒持得很認真,自己也覺得認真得不得了。我認為要持午,大眾十二點鐘還不吃,我就不吃了!我師父就哄我:「那這樣子好了,你一個人先吃,十一點半叫人送上來。」人家辛辛苦苦煮完,送上來,我還覺得:「這些人修學什麼佛法!」我現在一直在懺悔這件事,你說這個叫做修嗎?實際上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還有自己的衣服穿得破破爛爛,好的也不肯穿,只管一天唸多少佛。我也曾經得到過念佛的經驗,我剛出家就已經有了一些體會,可是現在再反省這件事,我那時都做錯了。所以不要說你念佛唸得多麼好,唸得好都不一定能夠往生淨土,何況我們現在在這裡胡思亂想,這是千真萬確的呀!所以,修行最主要的是靠智慧。

俱胝是一個大數,要走這麼長的路,瞎了眼睛,還沒有人引導,讓他自己去走,能夠走到城裡嗎?不可能的!經上面有個比喻,好像大海底的一隻盲眼的烏龜,一百年浮出海面一趟,出來時要正好遇見一塊浮木,浮木上有一個洞,頭剛好鑽進去,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情。倘若沒有智慧的引導,不可能證得菩提。  

所以布施等等沒有智慧攝持是不能清淨的。「亦復不能獲得正見」,我們剛開始下腳第一步是持戒,然而現在要持戒持得清淨,絕無可能。只有一件事情可以保障我們不墮落,就是正見。昨天有一位同學來問我一件事情,我肯定的告訴他有過錯,他聽了就很懷疑。實際上,我們不妨仔細想想看戒上怎麼說,尤其是所謂的百眾學法,一動就錯了!坐一定要怎麼坐、站要怎麼站、穿衣服要怎麼穿…,比對我們現在的隨便,其實是一天到晚在違反規矩當中,這還只是小乘戒,真正要能持清淨戒,初地菩薩還不行,至少到二地的離垢地才行。戒持不清淨,你是一定墮落的,經上說得很明白,乃至衣服穿得不好一點;走路的時候,眼睛隨便亂看,你就犯了一個最輕的罪,佛告訴我們,犯了那個罪,要墮落地獄相當於人間九百萬年的時間。那像我們這樣的話,到哪一年持戒才能夠清淨?   

所以有一個特質我們要把握住--正見不能破,只要正見未破就比較好。別以為我們得到正見了,你們怎麼樣我不敢說,對我來說的話,我還未得到,只曉得正見的門在哪裡,正向那個地方走。有了正見的標準去判別,就曉得該怎麼辦,儘管你行持上稍微有一點錯誤也不怕。這個不只是理論,事實也確是如此。如果沒有智慧,就得不到正見,而且過患還大得不得了。下面我們看看有哪些過患。

【如云:「無慧求果報,施體不能淨,利他為勝施,餘唯為增財。」又云:「無破闇慧光,不能成淨戒,多由無慧故,尸羅成濁染。」又云:「慧倒心混亂,不信住忍德,不樂觀善惡,如無德王名。」又云:「智者所稱讚,無餘最細深,欲未障直道,無慧不能往。」又云:「心不勤修慧,其見不能淨。」王名稱者,謂如無德之王,名稱一揚後仍退失。】

如果你布施,但因沒有智慧,送給別人東西卻要求果報,這種布施是不清淨的。真正的布施是完全為了利他,而且要究竟圓滿的利他才是殊勝的。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都是只能增加財富,這樣而來的財富是跟佛法不相應的,乃至於是染污的,跟法相應的才是真正的布施。進一步講持戒。如果沒有智慧,不能衝破無明,持戒就不能清淨。雖然戒相做得很好,乃至於執著得很厲害,這個尸羅還是成濁染。反過來,也許戒相上不能究竟圓滿,但是如果把握得住根本的話,我們還是可以漸漸增上。世間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譬如做生意,絕對沒有百分之百只賺不賠的,這都是相對的,重點是你做對的話就賺;做不對的話就賠,一定會有一點副作用,這個都是靠智慧。  

由於我們沒有智慧,所以內心處在顛倒無明的混亂當中,因此「不信住忍德」,忍的真正中心是諦察法忍,對法要如實了解,以淨信心安住在這上面,才能夠行忍德。沒有智慧就會「不樂觀善惡」,也就是不會好好如理決擇是非善惡。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形相上面做到了一點點,以忍來說,你硬忍也做到了,人家看起來也覺得你很能忍,但是這個忍不究竟,就像「無德王名」一樣。國王的地位在世間是最高的,尤其是古代,別人我們可以不知道他,國王是誰一定知道。偏偏這位國王是一個昏君,大家不知道還好,一知道的話,會指指點點說:「這個傢伙!」他必定名譽掃地。所以無德而得到了國王這個好名譽,並不是真正的成就啊!想要無障礙地走上真正智者所讚歎的、所需要的,最深細的這一條菩提大道,沒有智慧不可能進去。學佛真正中心是正知見,依此而究竟圓滿的是無上菩提。正知見必定要靠智慧建立,而這需要努力修學才能具足。

【乃至未發大慧光明,愚癡黑闇終不可滅,慧發即滅。故於發慧應隨力能精勤修習。如云:「由發大慧光明力,猶如出現大日光,眾生身中黑闇覆,悉皆除遣唯餘名。」又云:「故應盡自一切力,於如是慧勤修習。」】

從親近善知識,乃至於到究竟圓滿的聞思修相應,都是我們要學習的。不是聽到一點就算了,聽了要思,思了以後要修,直至得到了究竟圓滿的智慧光明,無明才能徹底地消除。慧一開發,黑暗無明就消滅了。所以對於發慧,我們要真正努力地去修習。

因為我們依著次第如理地聞思修,所以能啟發相應的大智光明。日光是世間最強烈的,任何黑暗都可以破除,慧光就像日光一樣,眾生所具有的無明黑暗,也被它徹底破除無餘。「唯餘名」的名可以做兩種解釋,一種是雖然還有這個名字在,卻沒有實質的內涵;也可以說「名」就是指名言--世俗諦,換句話說,他真正已內證到某種境況,但在世俗諦的名言當中,表面上呈現煩惱相,別人看見了覺得他有煩惱,事實上他內心卻是了無煩惱。  

不要說證得佛果,很多菩薩行者,乃至於羅漢行者,你去對他傷害或者干擾,他都寂然不動。或者他現出貪瞋相來,也就是所謂的逆化,就像濟公活佛--南宋的道濟禪師。他一天到晚喝酒,好像沒有酒就受不了,儘管形相上面還有煩惱,但內在卻沒有,他只是剛開始進入某個內證的階位就能如此,何況是佛呢?「故應盡自一切力,於如是慧勤修習。」看看智慧有這麼多的好處,實質上我們所要的好處全部在這個裡頭啊!為了一點世間的小利,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現在看見這麼大的殊勝利益,當然更應該這樣去做。之所以不能這樣做,正說明我們的愚癡,而愚癡唯一的對治就是智慧。所以可以說什麼都是次要的,勤修智慧才是我們唯一該做的事情。針對這一點,下面所說的就很重要了。

【愚癡之因,謂近惡友、懈怠、懶惰、極重睡眠、不樂觀擇、不解方廣、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樂親近諸有智者。如云:「懈怠、懶惰、近惡友,隨睡眠轉不觀擇,不信能仁最勝智,邪慢所覆而輕問。心劣自眈以為因,不信親近有智士,並其邪妄分別毒,及諸邪見為癡因。」】

既然已經見到了愚癡的禍害,也見到了智慧的殊勝利益,如果要得到它的話,一定要從去除愚癡的因下手,所以必定要正確地把握住,然後努力去行持。愚癡之因分幾方面,其中最嚴重的是「近惡友」,這個惡友不是和我們吵架的冤家,反而是我們的好朋友,所以一定要辨別清楚什麼是善知識,什麼是惡知識。在修學佛法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善知識;而最可怕的莫甚於惡知識。這一點一定要自己去體驗,然而之前一定要如法如理地了解。  

有些人雖然修學了佛法,也了解應該遠離惡知識,卻還是覺得這樣做不好意思!請問不好意思的結果是什麼?不要說下地獄,打你個耳光,比起不好意思來,你願意接受那一個?如果說打耳光受不了,將來豈只打耳光,而是長劫在地獄裡,你願意就為了眼前的不好意思,把自己埋葬在地獄裡無量無邊劫嗎?眾生的愚癡是莫甚於此啊!已經知道愚癡最主要的原因是惡知識,偏偏還不好意思;假如你今天被毒蛇咬了,會不會覺得不好意思而讓它去?當然小孩子因為不懂,他雖然痛得要命,要他把手指切掉,綁著他都還不願意呢!就這樣眼看著毒周流全身。假定你曉得咬傷了非死不可的話,馬上一刀切斷自己的手指,這點很清楚。所以本論一開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善、惡知識之辨,又特別說明這個道理不是聽懂就算,進一步要如理思惟。  

現在我們講修行,聽完了以後,書本一合,就沒有了!這是為什麼不得力的原因。所以,我們真正要行持,必定要從如理思惟開始,了解內涵了以後要懺悔業障,才能夠把心裡面這種力量扭轉過來,這種力量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一種推動我們的業習氣,這是五蘊當中行蘊所攝。下面接著說明我們行蘊的真實狀態。  

譬如上早課,無論持咒也好,敲法器也好,有的時候你是心力集中一直念,有的時候心力沒有集中,但是因為背得很熟,你照樣可以咕嚕咕嚕地把它唸下去。可是如果我中間突然提一句,請你從那句接下去,你想了半天就是接不下去。為什麼接不下去,這我們就弄不清楚了。又比如告訴你怎麼敲法器,你聽懂了以為會了,一旦真的上場時,敲得手忙腳亂;可是等到熟了以後,你不要去想它,一上去就可以敲起來了,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敲得這麼好,這個經驗大家都有。  

這裡邊很明白地說明了兩件事情:一個是想心所的功效,一個是行心所的功效。法器要怎麼敲,他講得清楚,你也聽得清楚,可是叫你做的時候,就不清楚了,這是想心所的功效,它的特質就是緣想長短好壞等等,就像你覺得聽懂了這樣的一個心理。行心所是造作的力量,一定是你心裡面決定要這樣去做,然後身口也跟著這樣不斷地去做,養成了一種業習氣,這就有一股力量,這個叫行。所以「行」跟「想」是兩件事情,你們一定要分辨清楚,當人家在那裡講,你覺得聽懂他所講的名句文身的內涵,那是跟「想」相應的。要真正深入,必定要透過思,思就是行心所、行蘊。不過「思」必定要如理思惟,並不是你自己一個人胡思亂想就可以。平常人很少肯去用心思惟,不管是哪一方面,等到你開始有了思惟之後,再把「如理」兩個字加進去。經常這樣如理思惟的話,自然而然起心動念就是所思惟的內涵,乃至於不刻意去想,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自然反應就是這樣。就像剛才說的念楞嚴咒,維那一起腔,你就可以很流暢地從頭背到尾;或者是你拿起鈴鼓來就自然打得很好。所以一定要了解業習氣的力量,修行過程中重要之處才把握得住。  

前面儘管已經告訴我們善知識、惡知識的行相,在依師聽聞的過程當中,你的想心所相應的,跟思惟觀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我們對思惟的功效要辨別清楚,儘管道理懂了,但是心裡這個習氣的力量還是轉不過來,這時候一定要修行,照著它去思惟觀察,你才不會礙於情面隨順別人,一聽見別人在外面聊天,心裡就立刻警覺起來,知道這個像是毒素一樣,萬萬碰不得,必須要有這種力量。當然在這之前你對善、惡知識的行相必須已經辨得很清楚了。凡是跟世間相應的,增加你貪婪情染的,譬如他對你很好,常安慰你、誇獎你,這正好配你的胃口,跟你的情見、名利相應,完了!所謂善知識,最起碼他一定告訴你世間的真相是苦,策發你的厭離心,不是我們世間的厭離,而是對三有厭離,哪怕這裡像妙天宮,給你王位或一切財富,你都看得像毒藥一樣,這個我們要很清楚。  

惡友是外在的原因,內在就是懈怠、懶惰、極重睡眠、不樂觀擇、不解方廣等等。通常對我們來說,這些內在的原因都是以前留下來的隨眠,遇見了外緣就會引發,而惡知識就是引發內在惡緣最有力的一個力量。人家影響我們,同樣地,我們也影響別人。以上是屬於情方面的。  

「不樂觀擇」也是同樣狀況,很多人總覺得觀擇實在很麻煩,最好能有一個討巧的方法,聽見念佛好,大家就說:「你只要念佛,什麼都不要管。」念佛的確是個太殊勝、太好的法門,不幸的是這個本來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弄到後來是萬修難得一、二人去,紫柏大師的語錄上告訴我們:大家現在動不動說念佛,實際上是懶惰的人的符桃術。紫柏大師是明末四大師之一,大家尊稱他為紫柏尊者,這個人真了不起,他絕對不會說互相安慰的話,他就是針對病症指出來,告訴你問題在哪裡,你一定要在那個病根上面痛下決心,才談得上修行。同樣地,參禪的人也是如此,他覺得念佛是老公公老婆婆的事情,因此他去參禪,參禪更是要精進努力,弄得不好的話,就會像古人講的「吃得酒肉飽,來尋僧說禪」,自己覺得解脫自在,然後喝酒吃肉,再跑到廟裡去找一個和尚來談談禪,覺得很高明。這樣完全錯了。  

所以真正的修學佛法,一定要找到它根本的問題在哪裡,不要隨著自己的習性,我們歡喜的無非是世間的情染!真正修學佛法,一定要了解它的中心是智慧,要得到智慧要經過一定的次第步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儘管我們目前一下子做不到,確實也是很難做到,但是心裡記住:一定要把這個圓滿種子種下去!正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為無明所覆,沒有在這上面努力,所以現在不能跟法相應而發起精進,偏偏隨著習氣而轉,這是要深深慚愧,好好地懺悔,應該策勵自己一定要做到。這個因種你只要慢慢不斷地加進去,自然而然果就會來。所以一方面告訴我們愚癡之因,一方面下面會說明總共的對治方法。  

「不樂觀擇」跟「不解方廣」,也就是自己的習性和無知,這是最重要的根本。所以在修學過程當中,要注意有兩種障礙:有一種是不願意學,一種是自己學了以後的障礙,例如得少為足、自以為是、未會先會,都是犯了大毛病。下面說「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增上慢是並沒有了解而自以為知道,換句話說,你還沒有達到這種地步,自以為很高深了,雖然有一點相似,可是境界不到。還有一種「上品邪見」,那更是根本完了。這個都是屬於見方面的,前面是情,這是見。  

下面「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樂親近諸有智者。」這是卑劣慢,慢的根本就是「我」,老是認為「我不行啊!跟著爬也爬不上去!」於是就窩在避風港裡,跟那些人混在一起。本來害我們的莫過於這些惡知識,偏偏你又不肯親近善知識,結果那些人正好保護你的煩惱及習性。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的確一時改不過來,但是了解了以後,自己應該痛下決心努力去做。像我們在寺院裡,為什麼時間要注意到分秒必爭?為什麼早晨打了板,一聽到馬上坐起來?每一個地方就是要策勵我們,從剛開始下腳第一步,就要把法擺在第一位,來對治自己的情見。你能夠從這種小地方慢慢做的話,一旦好習性養成了、力量增大了以後,大的自然做得到了。現在你處處地方保護這個「我」,自然而然會覺得這個不行、那個也不對,還找了種種理由去批評外境,結果注定你只有親近惡知識,他會告訴你:「何必這麼麻煩呢?何必這麼認真呢?成佛又不在這個上頭成的。」你聽了他的話,就不會親近真正有智慧的人,而是親近保護我們煩惱的人,真正惡友是莫過於此啊!前面說得很清楚,冤家仇人最多把你這一生的生命殺掉,他絕對不會把你送到地獄去的;惡知識眼前是甜言蜜語,幫你樣樣弄得好好的,但是把你送到地獄裡面的一定就是這些人,我們必須了解這都是愚癡之因。  

不能信解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去深入前面說的方廣大乘,這個才是最圓滿究竟的。對自己不懂的,要好好努力去學、去問。怯弱往往耽誤了自己,所以不要說人家來害我,實際上只有我們自己害自己;人家騙你、傷害你,也只是傷害了他自己而已。你如果懂得了佛法以後,他絕無可能傷害你,真正重要的就在這個地方,如果這個地方不能深入的話,那自己白白耽誤了一生。

p. 327

【故又云:「恭敬承事可親師,為引慧故求多聞。」】

前面所談的是屬於自己這部分,就總的來說,又特別告訴我們:真正要修學的話,一定要親近有智之士,這是關於人的;關於法的是指惡友的邪妄分別等等,由於這樣會增長我們的愚癡邪見,這就是愚癡之因。真正要對治它的方法是什麼呢?應該親近可親之師,他必須具有一定的內涵。對他應該承事恭敬,這個是很重要的。現在末法時代,說起來我們好可憐,因為出家人難得,人家總覺得應像鳳凰一樣捧你,這就害了。我們要了解,真正為自己好,一定要去親近善知識,而且要至誠恭敬地承事,這個道理在前面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我們現在到寺院來,稍微對你一點點要求就不行,總覺得我是來修行的。好像修行都是現成坐在那裡,看著人家跪著把紅包送給你,然後樣樣安排好了,請你老人家坐著享受大菜,吃完了以後,舒舒服服坐在沙發上唸幾聲佛、磕幾個頭,這就算是修行了。我看了心裡面真是覺得應該從這個地方反過來,去看看古來大德親近善知識的榜樣,他們的確受盡千辛萬苦,遭到種種喝斥,看起來會覺得這位善知識好像不慈悲,其實正因為他的慈悲才這樣對你,大家務必要記住!

我們現在如果太下劣、愚癡的話,唯一的辦法是至誠恭敬供養三寶,然後把這個功德迴向於增長智慧。很快地,本來記不住的就記得住了;不了解的就了解了;不能深入的就深入了。親近善知識第一個要孝子心,不能隨自自在,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跑到這個廟裡看看,打聽打聽這裡配不配我胃口,舒服才來,不舒服就不行。乃至於認為我有錢,出幾十萬來討一個單,什麼都不要做,末法之衰莫甚於此。這一點應就兩方面來說,對我們自己來說是這樣,但不要要求別人,千萬記住!佛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佛用種種的方法來說法,不管用哪一種方法引導他,目的只要他能夠趣入佛法。所以對於沒有基礎條件的人,你用這個方法是對的,而剛才所說的是要求我們自己,不是要求別人。所以你們應經常看大經大論,尤其是《法華經》。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嗎?想真正向上嗎?如果是的話,那就該走親近善知識這一條路。對於那一些人,就算不隨順他,至少不必去排斥,這個理路要很清楚。  

那麼,親近善知識為什麼要這樣的恭敬承事,捨自自在而一心一意體會善知識的心呢?無非為了引慧、求多聞。最主要的是慧,為了引發我們的智慧,要從多聞開始。現在我們親近了以後,往往還是隨自意樂,既然這樣的話,你還親近他幹什麼啊?那不是你去親近他,而是你去教他,告訴他該怎麼做。事實上自己的看法完全都是無始以來的無知無明,這個都是垃圾,把它拿掉都來不及,你還自以為是的話,那還談什麼佛法?這個概念我們必定要清楚。這裡是要鼓勵我們思惟觀察,你了解了這件事情是這樣的,誠懇地請問自己錯在哪裡,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然後善知識告訴我們了以後,要把他以及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道理拿來淨化內心,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原則。   

剛才說的是一般性的,還有一類見解特別強的人,他看見了一點文字,不一定真的懂卻以為自己懂了,這種叫做增上慢。然後就找種種的根據、理論等等成立他的,排斥別的,這個更是糟糕。宗派之間有時會這樣,尤其是研究教理的人,見解本來是必需要的,如果到後來變成引經據典把跟他自己不相應的忽視掉,甚至去攻擊對方,那更是錯了!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如吉祥勇云:「寡聞生盲不知修,彼無多聞何所思,故應精勤求多聞,因此思脩生廣慧。」】

這是我們修行上真正重要的。假定我們不能這樣做的話,是無法修行的。因為真正修學過程必須經過善知識的引導,從聽聞開始,所以道前基礎一開始就說,要修學佛法時,先把你內在的三種過失去掉,然後還要具六想。三過當中第一個是你的器不能覆,覆的意思是不接受別人的,自己覺得要這樣那樣;你不接受別人,對自己沒有用處。第二個就是雖然能接受,可是心裡面有種種自己的概念,然後要求根據你的想法去做,那又錯了。如果將上面兩樣過失去除掉了卻記不住,這也是過失,一定要斷除。何況我們現在是保護自己的習性,實際上應該這麼說,我們並不了解自己在無明當中,這個習性都是害我們的。所以下面緊跟著要具六想,第一個就告訴我們,我們無始以來在長夜無明當中,起心動念都是與法不相應的,所以《四十二章經》說「得阿羅漢已,乃能信汝意!」修學佛法第一件事情是:千萬不要以自己的知見去衡量,知見本身是最好的東西,可以使用它做為工具,去辨別如理非理,而這點要靠善知識教。親近了善知識以後,如何從他聽聞?要聽聞就要去掉過失,具足聽聞的條件。有了聞作根據再去思,你如果不照著次第做的話,聞所成慧、思所成慧都生不起來。既然沒有聞慧、思慧的話,你根本沒有辦法修,因為你不知道怎麼修。  

以一件簡單的事來說明,譬如修的時候,剛開始能盤腿最好,當然行住坐臥都是修,可是打坐時較能夠一心一意把思所成慧在念頭上面提持住。不管是止或者是觀,在這之前一定有聞思相應的基礎在。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兩腿一盤不是昏沉,就是散亂,你能夠修些什麼?不要說打坐,乃至於拜佛、念佛無一不是如此。就譬如你忙著去燒飯卻沒有米,拿空殼子亂燒一通,那都是在白忙。如果能夠從善知識那裡多聞,就能根據這個去思惟觀察而生起思慧。有了思惟觀察的力量,「從此能生廣大修慧」,是這樣一步一步來的。   

寡聞的人就像生盲--天生的瞎子一樣,我們就像天生的瞎子,在無明長夜當中,大幸而得到了人身,具有思惟觀察的能力,卻用來造種種的惡業,這個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這個不好意思、那個也不好意思,最大的損失莫過於此!這種能力原本是最寶貝的東西,結果反而用來害自己,把自己送到地獄裡面去,好可惜!因為沒有多聞,所以腦筋裡想的,自然是忙世間那一套東西。因為沒有佛法的內涵,等這一些事情忙完了以後,就會覺得無聊得很,於是再想辦法,不是睡覺,就出去玩,白白浪費生命,這是他的次第。現在我們學佛第一步應該是精勤求多聞,按著次第來,有了聞、思,再由思而生廣慧。假定對所聞的道理能深入思惟的話,進步會更大。如果能夠認真聽,而且隨分隨力去思惟,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感受得到,自己漸漸地進步、改善了,所以處處都應該拿這個來策勵自己。

【慈尊亦云:「三輪諸分別,是名所知障,慳等諸分別,是為煩惱障。除慧無餘因,能斷此二障,聞為勝慧本,故聞為第一。」《集學論》云:「應忍求多聞,次當住林藪,精勤修等引。」自釋中云:「不能忍者,則由厭患,不能堪耐,退失聞等。無多聞者,則不能知靜慮方便,淨惑方便,故應無厭而求多聞。」《那羅延問經》云:「善男子,若具多聞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滅煩惱,若無煩惱魔不得便。」】

所知障跟煩惱障,一個是從知見上面講,一個是從情緒上面講。這兩樣只能以慧來斷除,此外沒有其他任何方法可以代替。要得到慧的話,要從聽聞開始。因為要得到如此的果,一定要種下正確無誤而且圓滿的因;得到智慧圓滿正確的因就是聞。聞是真正殊勝智慧之本,所以聞是第一。  

《集菩薩學論》也告訴我們:真正修學的人,應該要忍種種的苦,精勤努力求多聞。了解了內涵以後,再遠離群眾住在林藪(就是阿蘭若處),精勤修定慧。寂天菩薩自己對這段解釋說:如果對於求法、親近善知識,不能忍得住,覺得很麻煩,這樣的話就沒有用。假定沒有多聞,就不能了解定是怎麼修的,怎麼把無明煩惱的種子斷除掉也不知道(「淨惑」就是以智慧斷除煩惱,所謂「定縛、慧斷」)。一切的根本因,都在如理的親近善知識、如理聽聞。所以我們應該求多聞,而且要不知厭足。我們應該看看佛陀因地當中為求一偈而捨身的故事,倒不一定馬上要學他捨身,實際上也不可能,否則往往看了以後,把自己先嚇退了。你如果善巧地了解怎麼學的話,儘管這樣的行為我們眼前做不到,但是因地當中要策勵自己:「佛是這樣做的,我也要這樣做!」有了這個因以後,從當下一念不斷策勵自己,至少前面所說的那些,都是我們目前真正可以做得到,而且是必須做的。關於親近善知識,前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要學《大般若經》當中求善知識不知厭足的常啼佛子,以及《華嚴經》當中的善財童子等等。

《那羅延問經》說:有了多聞,以這個為因,就能如理地生起智慧之果;有了智慧這個因,就能滅除煩惱;沒有煩惱,魔不得便,因此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是故聖道最勝命根謂擇法慧。慧無上因,謂於無垢經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

所以聖道最殊勝、就像命一樣的根本,就是能夠決擇法的智慧。前面說業果是聖道的根本,這裡又說擇法慧是根本,兩者並沒有衝突。智慧的內容告訴我們如是因感如是果,所以從行相上看,正因為你有智慧,必然了解業果。智慧是能辨別的能力,所辨別的事相正是如是因感如是果的真理。這兩樣其實是同一個東西,能夠這樣思惟的話就對了。因為業因感業果,從這個上面說世間沒有一定的常相,所以一切都沒有自性。如果你真正有智慧的話,從一件事情就可以得到圓滿的了解。所以從前面到這裡,正是層層深入,從事相說到根本。佛法的整個重心,最殊勝的根本是擇法慧,也就是智慧;就是對於法能夠鑑別、決擇是非。  

智慧最重要的因必定要靠無垢經論。「無垢」兩個字很重要。求多聞是就自力方面來說必須如此。因為我們已有一個基本認識--了解皈依的外支已成,所以你一定會去找善知識,而且只有找到善知識,才會得到法。所以就自己方面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一定要在經論上面勤求多聞。而只有多聞不夠,還要「以諸教理善為成立」。所以本論真正殊勝的地方,不是告訴你一個道理就算了,還一定要非常善巧地決擇、辨別。   

為什麼要這樣?平常我們唸一部經就很難得了,譬如《金剛經》、《彌陀經》、《楞嚴經》、《法華經》等等,自己覺得很好了,而且又有人說:「一經通,經經通。」這個道理是沒錯的,可是我們都誤解了,事實上我們幾乎沒有一個地方不誤解的。這個「一經通」以我們的能力,只是把文字唸通,老師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我們也會如此這般地講一遍,從耳朵進來,然後從嘴巴出去,講得一字不漏,在文字上編排得很好,自己就覺得通了。六祖大師說得很清楚:「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通是要心裡跟它通,就像太陽處在虛空中一樣,光明而沒有一點遮障,一切黑暗都能破除,是這樣的情況。不是聽見了以後執著得要命,覺得我這個最好,別人都不對;乃至學小乘的說大乘非佛說;學大乘的又說小乘不行,大家吵得天翻地覆。完全錯了!所以我們必定要在無垢的經論上勤求多聞,還要以種種的教理善巧地把它建立起來。譬如我們中國古代的祖師建立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這種種次第都有它們特殊必要的條件。所以性宗、相宗之間,一定也是彼此相輔相成,絕無矛盾之處。你如果能夠把握認識這個,自然就能把佛的聖教圓滿地建立起來,而這種毛病也都可以避免掉了。   

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在學的時候千萬不要先入為主,我們無始以來的執著就是這樣,碰到哪裡沾到哪裡,聽見一個法,覺得對了,就排斥其他的,這對我們是莫大的障礙。而且因為有自以為對的事,好學的人往往會找種種根據,來成立自己的論點,證明自己的對。事實上,即使你讀通了三藏十二部教典都還不行,何況實際上我們讀的經典是很少的!   

對這點佛說得很清楚,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在地上用爪挑了一點土,問道:「阿難!你看我爪上的土多,還是地上的土多啊?」阿難回答:「這爪上的土怎麼可以跟地上的土比呢?」佛說:「我未說的法像大地土,已說的法就像爪上土這麼一點點。」龍樹菩薩也是一樣,到龍宮一看,原來他沒看過的經有這麼多。本論的師承阿底峽尊者,他通達五明,當年在印度幾乎遍學一切,他自己也覺得三藏十二部沒有不通的,於是夢中就有空行母帶他去看各種經典,結果沒有一部是他看過的,因此摧伏了他的慢心。就算你覺得那是夢中所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他到了西藏桑耶寺的時候也是這個情況,發現原來還有很多經典自己以前都沒看見過。你們如何我不知道,我坐在這裡雖然講得你們服服貼貼的,可是我看過的經論只有一點點,說老實話,三藏十二部我實在碰都沒碰到;儘管《華嚴》八十卷、六十卷、四十卷,《阿含》、《大般若》我都看過;可是就像螞蟻在紙上爬,當時看是看了,但是莫名其妙,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懂了一點點,乃至於聽人家講了以後,居然就執著得要命,致命傷就是這個。 

這裡告訴我們要勤學無垢經論,其次以諸教理善為成立。所以第一個先要把我們心裡面這種執著拿掉,不忙著馬上去學很多,先認得自己心裡的障礙,勤加懺悔。能夠把這個拿掉了以後,自然而然有機會能夠深入。要不然你還沒有動,這個障礙已經先在前頭擋住你了,然後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自然而然就忙著去找,找了半天,爭論的資料是越來越多,一開起口來就跟人家吵半天,這和佛法完全不相應。另外一種情況是不跟人家吵,而且說法時說得非常動聽,覺得自己了不起,那更是害了!

【◎ 然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聞為必須者,是由於修時不能定解,必須觀慧思擇而修,反顛倒解,不須多聞過失所致,故自愛者,應棄此過猶如惡毒。】

很多想修行的人,不知道聽聞是必須的。這是因為他對修行時必須由觀察慧思擇而修這個道理沒有確定的認識;又由於自己的執著誤解,就以為不要多聞,害了這個大過失。所以真正自愛的人,對於這個毛病要棄之如毒,而且是「惡毒」,可怕極了!  

關於思擇修,我不妨說得簡單一點。我們會覺得念佛好像不要思擇,參禪好像也不要,真的不要嗎?我們不妨仔細看看:念佛法門是個善方便,雖說是完全靠彌陀他力,但是行者也一定要具足信、願、行。請問你信些什麼?願些什麼?「一句佛號欣厭具足」,請問欣厭的內容是什麼?假定你的腦筋裡一片混沌,只是嘴巴唸的話,請問這一句佛號當中有沒有欣厭?你的信、願從哪裡來?你必定要先了解這個世間可厭,一心想逃,而唯一去處只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你一心嚮往,由於有這個心理,所以就拼命唸阿彌陀佛,一心皈投依靠。這個功效就是靠思擇而來的,怎麼會不要觀慧思擇呢?乃至於修的時候,要唸得清清楚楚,也要聽得清清楚楚,請問這是什麼?然後所謂「正助雙修」,正的要怎麼修,助的要怎麼修,這不要動腦筋嗎?   

參禪也是一樣,有人可以定在那裡一坐八個鐘頭,祖師說這個沒有用,就像冷水泡石頭。石頭本來就泡不開的,用開水去燙都沒有用,何況還用冷水去泡。參禪一定要起大疑情,譬如去想:念佛的是誰?這不是全部的精神就放在那裡找嗎?這不是思惟嗎?不管是參「無」字也好,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也好,就是全部的精神在那裡找,所以叫疑情。疑就是去思惟、觀察,不斷去找它,哪裡會不要觀察思惟呢?而且我們更要清楚,禪是在大乘加行位以上修的,那是已經發了大菩提心,積聚了資糧,跟空慧相應的時候,才學這個法門的,這個次第步驟非常清楚明白。我們現在不了解,只是表相上看看,覺得人家坐在那裡好像蠻舒服的樣子,於是也想這樣修,思惟、觀察都不要了,覺得看那些經論幹什麼?這是一個大誤解!所以真正自愛的人,對於修行不須聽聞的這種錯誤要放棄,就像棄捨惡毒一樣。

【大瑜伽師云:「覺[口窩]瓦,欲成佛一切種智者,不於牛負量經函辦其所作,而將掌許若講若藏,皆無所成。」】

大瑜伽師就是阿底峽尊者在康地三位最主要的弟子之一,一生跟著尊者。他說:菩薩呀!你想成就一切種智(成佛),要在什麼情況之下才能辦呢?「於牛負量經函辦其所作」,西藏的運載工具最大的是牛,可以運載很多經函,換句話說如果你不能在眾多的經論上多作聽聞,而只是在如「掌許」這麼一點點的典籍講說,乃至於只把它收藏在那兒,而自己覺得很了不起的話,這是沒有用的。

【樸窮瓦開啟經卷安置枕前曰:「我等是學者故,縱未能看,應於此等而發願心,若不知法,云何能修。」】

另外一位善知識樸窮瓦他打開經卷放在枕前說:「我現在正在學,就算一口氣不能看那麼多,應於此等而發願心。」這句話我們用得上,記得前面六度每一度都告訴我們要以大地菩薩的行持做為我們的願境,我也常跟大家說,我們因地當中要常發願:「這是我要的!」現在真正的問題是還沒學已經先打退堂鼓了,覺得自己不行,算了、算了,不要學了。如果在因地當中已經種了這個因,請問會結成什麼果啊?你總是覺得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由於這樣的因,將來遇到苦的境界,這個「不行」的心念就起來了。其實要面對事實唯一的辦法就是學這個願心:現在雖然做不到,可是我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發這個願就對了!由於你不斷地發這個願,將來遇到緣時,這個因就會成熟,你就能做到了,這是因果的必然性。要曉得「若不知法,云何能修!」道理這麼簡單,你了解了,時時刻刻發這個願,自然而然會慢慢地增長這個善因,就有希望走上去了。

p. 328

【慬哦之弟子送博朵瓦時,三云:「汝等快樂。」次云:「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識,不須於他更起口水,不勞多看紅紅本釋,事業微少,不勞思業果內心安泰,以多咒法成多事業令心飽滿。」】

慬哦瓦的弟子送博朵瓦時,博朵瓦再三地說:「我但願你們能真正地相應,得到這個快樂!」  

這是一個方言。實際上,因為博多瓦、慬哦瓦是敦巴尊者的弟子,也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再傳弟子。唯一得到阿底峽尊者全部傳承的就是敦巴尊者。能夠親近這麼一位得到全部圓滿師承可以說「如天覆地」的大善知識,以後再也沒有疑義了。當再看見其他的大上師、大善知識時,你也不需要去羨慕了,只要真正能夠跟到這個大善知識就好了。而且「不勞多看紅紅本釋」,這裡面有大理由在!並不是不要我們多聞,正因為要親近善知識,必要的條件一定是以師心為心,處處揣摩老師的用心,絕對不會隨自意樂,自然而然全部的信心一直是在老師身上;因為他的信心百分之百,所以透過師長的加持,各種經教能夠傳到他身上來,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不是像我們所想的,親近了這個人,就不要看書了,反正跟著他。於是大家一天到晚弄弄吃的、喝的、玩的,那就完了!注定我們生生世世輪迴生死不絕。所以你能夠如法依止一位大善知識的話,就能得到這樣的效果。博朵瓦的傳記我們容或不太清楚,從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好老師的確就會有這樣的力量,能把最精要圓滿的東西傳給他的弟子。其實從這個傳記上也看得出來親近善知識的條件,當善知識看起來不合理時,他絕對不會覺得善知識不合理、很殘忍,絕對沒有一點點這種想法,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在任何情況下,他只是覺得:「我的業障很重啊!」這是我們該學的地方。所以到現在為止,我感覺到連本論一開頭怎麼親近善知識,我都還不知道!   

博朵瓦告訴慬哦瓦的弟子:「你們能依止到這樣最了不起的大善知識,真好啊!真好啊!」一方面是讚歎,一方面是隨喜。我常常記得《入菩薩行論》上寂天菩薩說:「當知善知識,如命不可捨。」善知識像命一樣地珍貴,換句話說,能跟到善知識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快樂,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末法時代我們第一件要辨別的就是這個。所以當我看見很多人要去找道場修行,我是非常歡喜讚歎,可是注意哦!你要別具隻眼認清楚,千萬不要以這個道場吃得好、事情少,樣樣省力,又沒有約束,我愛怎麼辦就怎麼辦,如果這樣就完了!應該找有道之處,注意這個地方的善知識如何、同行如何。前面說過「有道、有食,盡壽不去」,既有道又樣樣供給,則任何情況絕不離開;其次如果「有道無食」,道是有的,但吃的東西沒有,這種情況你要咬緊牙關,一定要安住下來。密勒日巴尊者就是這樣,他的老師說:「我給你吃的,就不給你講法;給你講法,就沒吃的。」「沒關係,我自己討飯。」這樣苦、這樣折磨他,他都不走,而他的成就也就在這裡。反過來說,如果這個地方無道的話,不管有食無食,趕快站起來就走,這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

【霞惹瓦云:「乃至未成佛求學無完,至成佛時始得完畢。」】

如法依止善知識,一直要到成佛,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連大地菩薩都不能離開善知識,而我們居然不依止,這怎麼可以?或許我們會覺得修行人也不一定能見到佛!實際上情況真的如此嗎?我們雖然看不見大地菩薩,但是經論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華嚴經》善財童子第一位參的大善知識德雲比丘,他得到的法門叫做念佛三昧,得到後一切時處十方諸佛就在眼前,再也沒有任何時刻會離開,一直到成佛都能親見佛,因為他已破無明了。而我們現在無明未破,居然不依善知識,怎麼可以呢?   《大乘止觀》說:我們是瞎子!雖然看不見佛,但是佛看得見我們。我們應該怎麼見佛呢?用信心跟願力去見佛。所以這一句佛號不只是嘴巴上面唸出來,而是心心念念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寶。所以一直到最後的等覺菩薩,還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廣義的說,十方一切諸佛的共同現象都是極樂,世間之樂是有漏的,不能叫極樂,唯有成佛才是徹底圓滿的。普賢之願是一切諸佛的願,換句話說,一切諸佛在因地當中,從凡夫開始一直到等覺,都是這樣做的,最後成就的是圓滿的報身報土。

【迦摩瓦云:「若謂修法何須求知,是自失壞,我寡聞者易生此失,易說修行不須求知。然修法者,實定須知,縱於此短壽未能圓滿,須不失暇身,相續多聞。若謂修者不須,說者乃須,說說法師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須故。」】

祖師又告訴我們:假若你說要修行就直接去修,不須要求知,那就是自己傷害自己,尤其是寡聞的人更容易產生這種過失,以為修行不需要善知識指導。所以要修行一定要多聞多了解,就算人身壽命很短,無法一生圓滿,也一定要在此生不斷地努力修行,來生能不失暇身,才可以相續多聞。有人說修行的人不要多聞,講說的人才要多聞,因為要懂得很多道理才能講給人家聽。實際上不是這樣,如果這樣,說法的人固然錯了,修的人也不對。

【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聞,不容或少,應獲廣大定解。然此定解,於未知修時必須觀察修者,極難生起。雖自許為受持三藏之法師,亦多認為修之前導,或僅為佐證,非實教授。】

所以真正如理修行的人,多聞是必須要的,要得到智慧,一定要有智慧的因,而這個都是從多聞開始,因此它是絕不可以少的。關於這個道理,一定要獲得廣大定解!但是這個定解,對不了解修的時候一定要去觀察修的人,是很難生起來的。儘管我們現在聽見了,為什麼仍然得不到定解?這需要很多條件,因此我們必定要克服前面的種種障礙,淨除種種罪障,如理去思惟,得到相應的認識,那個時候淨信心就有根了,然後慢慢從這上面增上。所以要了解這些修行正確的內涵,一定要靠觀察修,而不是坐在那裡閉上眼睛,或者做其他的修持就可以了。  

這個道理很難生起定解,所以特別告訴我們要勤勤懇懇很認真去做,至少先在心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努力去懺悔,深發大願,勉勵自己一定要做到。千萬不要用種種方便保護自己的壞習氣和大邪見,找種種理由及藉口,總覺得什麼也不能少,在世俗時固然不能少,進入佛門當中還是不可以少。現在我們有太多方便,實際上都是把我們送上死路上去的,好可惜啊!所以本論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一定要先對圓滿的道體有正確的認識,然後再在這個構架上面步步深入;否則一旦走上錯路,要扭過來是非常困難的。   

很多自許為三藏法師的人(這「自許」兩個字特別有意思),他們「受持三藏」,但是並沒有真正把握住三藏的重點。自己覺得看過了,但因為沒有把握住經論真正的內涵,所以錯誤地以為多聞只是在修之前引導一下,或只是作為佐證,如此而已,修行的時候真正的教授不是這個。這個就是錯誤的根本,在宗喀巴大師的時候就已經這樣了。那些廣學的人尚且如此,已經不知道錯到哪裡去了!

【由此因緣,說欲速成佛則須勤修,欲利聖教則須多聞,內自修與利聖教別執為二,此是矛盾最大狂言,以聖教中,除教證法別無聖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軌,後者是令知已予以實行,故修行能無錯謬者,即是最勝住持聖教。】

因為上面這樣的誤解,有人就說:「你要快速成佛,就要勤修;如果你要『利聖教』,想要廣弘佛法,那才要多聞;因為聽懂了才可以講給別人聽啊!」就是把自修與弘法看成兩件事情,我們對這點的確很容易產生誤解。在《法華經‧學無學人授記品》當中,阿難尊者也被授記,有很多新發意的菩薩就想:「阿難尊者乃是一個學人,他怎麼會得到授記呢?」心中就起了懷疑。佛就說:「你們不要弄錯喔!我跟阿難兩個人同樣在空王劫的時候,就發了大菩提心了!我精勤地修學,而阿難只求多聞,所以現在我成佛了,他還沒有,還在學人的地位。」《楞嚴經》上也這麼說。我們往往因為這些根據而誤解,以為修行只要精進就好,不須多聞。所以前面才會說「自許受持三藏」,由於不能如理決擇這個道理,看了經典以後,很容易就會自以為是,實際上卻錯了!  

把自修跟利聖教別執為二,這種說法是完全矛盾、完全錯誤而且狂妄的。因為真正旳聖教只有兩樣:教跟證。教是因,告訴你怎麼修,你懂得了而如理去修,才會有證,所以教證彼此間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現在你不要多聞,沒有因會有果嗎?如果修行能夠一點都不錯誤,那才是真正住持聖教、利益聖教。很多人修錯了自己也不知道,還把錯誤的講給別人聽,說相似法。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在弘法,在如法行持僧的事業。佛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破壞佛法最嚴重的只有兩件事情:說相似法、行籌。第一個就是講弘法,可是對法的真正內涵不知道,只是在文字上弄懂了講給別人聽;雖然講得天花亂墜,動聽得不得了,但是卻似是而非。還有一種是行籌,僧團當中作羯磨的時候有一個行籌的儀式,換句話說,大家要表決同意或不同意的時候要行籌,如果表面上好像認認真真地做,實際上卻沒有法的內涵,這是相似法。佛說一般人沒辦法破佛法,外道也沒辦法破佛法,但若前面兩件事情發生的話,就破壞佛法了。   

真正要住持、弘廣佛法,在行持上要如理如量地做到,這樣就算你不開口,佛法還是長存世間。一旦有人來問時,你有機會講出來,而且處處行持正確,那個才對。我們現在動不動就說要去弘法,實際上你弘的是相似法還是如理的法?如果是相似法,你不弘還不壞,一弘就完了,這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事情!

【又能無錯住持修證之聖教,必依無錯了解教法故,故先知多法者,修時即應修彼法義,不可忘失。若先未知亦勿怯退,當隨慧力而求多聞。】

所以真正想住持聖教,要靠如理無錯謬的修證,一錯就不行了。前面在卷十的時候告訴我們,修行的時候如果修錯了,就好像蒸沙煮飯,煮了半天還是一鍋子沙,即使把鍋子燒破了,飯也燒不出來,所以「必依無錯了解教法」。知道了以後,在修的時候就照著所了解的去做,不可以忘失,如果忘失了,你就只能修你自己的;修自己的則不是妄想就是昏沉,增長邪見。譬如有時忽然想出什麼來,自己就覺得很得意。天台小止觀也告訴我們一定要辨別邪正,有沒有走上邪路,一定要依聖教辨別。《十六觀經》上面也說「如此觀者是正觀」,否則就錯了!因此處處都教誡我們,聖教是修行時必須要的依據,告訴我們怎麼修的是它,修的時候驗證對錯的也是它。現在居然有人說不要了,請問修些什麼啊?修持而無法成就的原因都在這裡。所以已經知道很多法的人,要依著法去修,假定還不知道的話也不必怕,要隨自己的力量廣求多聞。

【復非聽聞此法,別修他法,即所修處而求聞思,故又不應唯修一分,定應依止,初業菩薩所修圓滿道之次第。】

此處說明我們真正聽聞的目的是要照著去修,這個在前面道前基礎破除邪執的部分已經講得非常清楚。有很多修行人有一種錯誤的執著,以為只要止修,不需要思惟觀察,大師特別說明那是錯誤的。我們可以重新思惟一下,不了解的人切記回過頭去看。道前基礎是這樣說的,然後從下士到上士一步一步上來,一直有很多錯誤的地方要辨別,特別到第十卷上士的時候,又有一個非常詳細的辨別,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必需是所修的就是所思的,而所思的就是所聽聞的,這個是必然的次第;不是你聽的或講的是那個,而修的卻是另外一套。現在有人也覺得是要聞思相應,要信解行證,解行要並重,於是就到處講說,講完了把書本一合,跑到佛堂去拜佛打坐,修的是另外一套,以為這樣叫做信解相應、解行並重。不是這樣子的!我們坐在講堂裡聽講,為的是講完了去修行。講的內容就是告訴我們怎麼修,講完了不能停在這裡以為自己懂了,到佛堂裡面不管是拜或坐,要把剛才講的拿來修行,這樣才叫相應,否則那是炒雜燴,把兩個不相干的硬兜在一塊,就像冷水泡石頭,沒有用的。真正相應的話,就像米洗乾淨了放下水,擺在鍋子裡面燒,到最後水跑到米裡面去,飯就煮熟了,這才叫相應。所以你的因是米、水、火;果則是飯,飯裡面一定有米有水,還有火的力量在裡面,哪裡是離開這些東西而能產生另外一樣東西呢?我們修行也是一樣,先聽懂道理,然後照著去修,修得對,果一定成就;所以這個果其實是靠前面的聽聞,然後照著修得來的。天下的事情無一例外,燒飯是如此,做衣服也是如此,就像棉花紡成紗,紗織成布,布經過裁縫穿在身上,所以布裡面有棉紗、棉花、還有人工,這些全都在裡頭。世間這麼淺近的事都如此,何況佛法!不了解的人以為修行不需多聞,這固然錯了,知道解行兩樣都要,結果變成解是解,行是行,然後再把兩個硬兜在一塊兒,那還是不相應!所以一定要依止「初業菩薩所修的圓滿道之次第」,這是我們初修行的人應該要依止的圓滿道的次第,它必定是:質對、量夠,還要次第無誤,這三個一點都不可以少,不可以亂。現在不是叫我們一口氣要做到它,但是因地當中要一點都不能錯,因為有完全正確的因,才能夠感得圓滿無缺的果,這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如是二心初心難」,記住!不怕佛果難求,就怕你下的初因弄錯了,那的確會弄到驢年也沒希望;初因弄對了,只要把這個因繼續積累下去,無有不得果者。

【若慧劣弱即令修彼,若慧廣大或初雖微劣,由修習故增廣之時,將此道次漸為增廣,能與一切清淨經論相屬而修,亦非定須別求多聞。】

假定我們現在條件比較差,「慧劣弱即令修彼」,換句話說,前面告訴我們本論旳道次,就是從佛傳到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兩位十地菩薩,輾轉傳到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然後再由阿底峽尊者合併起來,這樣的圓滿道次第,你依著這樣走上去就對了。說到這裡順便提一下,這兩個傳承一定是合起來的,絕對不能自己打架,大小、性相是不能分開的,一定要互相配合,這樣才圓滿。

假定你的智慧比較廣大,或者一開始雖然比較差,但是不斷修習慢慢會增廣--這就是我們現在最用得上的;我們千萬不要說自己差,然後就陷在這裡,我們是差,但是正因為差所以更要修,修了就增廣。所謂增廣是從這個上面慢慢一步步上來的,你能夠照著這個次第這樣做的話,還是跟清淨的經論互相配合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的確可以不必另外再求多聞,因為經論的精要都在這裡,而從這裡才可以說「一經通,經經通。」  

尤其大乘經典,它的內涵必定是究竟圓滿的,問題是我們憑自己的力量,是不是能夠把它的精要全部決擇出來,這才是問題!所以我常常拿自己失敗的經驗告訴你們:當初我聽人家說,《法華經》非常圓滿,我就去看,看了半天看不出它圓滿在那裡,只是說你也成佛,他也成佛,以為就是這麼簡單,所以憑我們自己的力量是看不出來的。可是到天台智者大師手上,他講一個「妙」字就講了三個月還沒講完,原來這裡面還有這麼深廣的意義!假定真的能夠這樣通了,依之修行一定能成就。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要有清淨的師承!千萬不要師心自用,文字上看懂了,就自以為對了,那就錯了。

p. 329

【故凡圓滿無錯教授,略亦能攝一切經咒大小諸乘道之宗要,若廣開解亦能遍入一切教法。未獲如斯教授之時,於少分修易生喜足,然於聖教全體修行宗要,難獲定解。】

這是很重要的概念,凡是圓滿、無誤的教法(根本因是正確而且圓滿的,這兩樣完全具足),雖然它是一個簡略的綱要,也能把一切佛法,不論小大、性相、顯密,所有道的綱宗及樞要統統包括在裡頭。你能把這個綱要推廣開的話,一定能跟一切的教法相應,而且絕對不會有錯,它有這個特質。

假定沒有得到這個教授,又不求多聞,那是不對的。我們要廣學一切的確比較困難,但不用怕,有這樣一個完整的教授在,你得到這個教授的話,它也能很深廣地包含一切。可是這個教授一定要有傳承,不是憑空想像,或者看看文字自己就看得出來的。當然,你宿生有善根也許可以,但是這樣得到的也不圓滿。我自己是個凡夫,說出來都是錯的,我們可以看看祖師典型的公案,像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龍樹菩薩、世親菩薩等等,這些祖師都是絕頂聰明的人,他們有誰是看了一本經論就懂了?假定他自己看得懂的話,就不要上山下海到處去求善知識了。現在這個時候飛機、汽車、輪船方便得不得了,而那個時候完全靠著兩條腿走!印度又是那麼熱,但他只要聽見哪裡有善知識可求,沒有不去求的。阿底峽尊者親近過那麼多的大善知識,性宗、相宗、顯教、密教、大乘、小乘、十八部,乃至於到後來的金洲大師,沒有一位不親近學習的。金洲據說就是現在的錫蘭,而阿底峽尊者是東印度孟加拉灣的人,從孟加拉灣要到錫蘭去,不曉得有多遠,為的就是佛傳下來的教授。而且他不是只得到一個教授,所有善知識都傳承給他教授,但他還不以此為滿足,所以才能圓滿菩提!否則就算是個開悟的過來人,我們從他那一條路摸上去,錯是不會錯的,但是要達到圓滿還是不夠。念佛也是如此,所謂的一心念佛是要你現在除了念佛外,其他都不管,等到見到佛了,自然而然後面的教授會跟著來。如果你眼前要想得到圓滿的教授,非要有清淨的傳承不可,否則憑我們自己看看經,自己以為開悟了,或者得到一心不亂了,你把這個經驗告訴別人,就你念佛或參禪這一點來說,或許沒有錯,可是對圓滿的教授而言,那卻是枝末,這個我們應該分辨清楚。

所以大師告訴我們,在還沒有得到正確教授的時候,「於少分修便生喜足」,前面講精進的時候,特別提到我們「得少為足」的毛病實在好嚴重!現在真正可惜的還不是得少為足,而是由於得到了少分而沾沾自喜,常常再走上去就走錯了。錯得小只是在門外空轉,錯得大的就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好可怕!「然於聖教全體的修行宗要,難獲定解」,對真正修行的全部的綱要會忽視甚或排拒,自己掉入陷阱而不自覺,還以為自己都對,跟人家談起法來,好像什麼都懂,犯的都是這個毛病。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多看古德的傳記,像宗喀巴大師、印度當年的大師、白教的那諾巴尊者等等,看他們是怎麼做的。那諾巴祖師他自己是國王,從小絕頂聰明,對世間的學問沒有一種不通曉,進入佛門之後也是大小、性相、顯密沒有不精通的。在他廣學一切之後,一位善知識告訴他:「你要講道理可以,真正論修行還不對。」當時他一下子還覺得不服氣,這個基本精神從這裡很明白地看得出來。所以不管你學的是哪一教、哪一派,如果真正想學成就的話,所有的祖師沒有例外的都是廣學一切!這一點我們要先擺在心裡。淨土宗尊慧遠大師為初祖大有道理,在東晉當時他的地位之高,世間、出世間的學問天下找不到第二個,他可沒有說只要四個字就夠了。我們再看看禪宗的達摩祖師,他在印度當年的情況也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不要說學佛,即使說學祖師,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要記著以圓滿的教法作為我們的希願處。不是要我們一下子做到,而是必定要注意因要下對。

【故應親近良師,淨持尸羅,數聞教授,每日四次修習所緣,至誠祈禱師長本尊。又由多門積集資糧,淨除罪障,若能勤修此圓滿因,其慧倍復殊勝增長,乃能生起徹底定解。】

你只要靠對了一位真正的善知識,他一定會把圓滿的教授告訴你。真正親近了善知識以後,一定要照著規矩來,千萬不要把「尸羅」兩個字看得太狹義。前面已經一再說過了,我們起心動念乃至行為都是跟著凡夫心走的,所以一定要跟著善知識,以他的知見為知見,以他行持的方法為行持,這個才是尸羅的本質。持戒絕對不是這件衣服這樣穿才如法,那樣不如法,如不如法絕對不在這個上頭,而是在正知見,這是根本,然後根據這個根本而修正身口的行為。其實不要說大乘,就算小乘的教法當中,你仔細看南傳的《清淨道論》,也一定是以正見為最重要。這個正見是什麼呢?只要是「我覺得」、「我想」,那你就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不論見或行,一定不能以「我的」為準,而是善知識告訴我怎麼辦我就怎麼辦。親近了善知識以後,開始要接受他告訴我的正知見,那個時候一方面聽聞教授,一方面如理行持,所謂騎著馬找馬,就是這樣,聽聞了教授以後照著次第去做。

正規的修法,照著佛世的規定,早晨兩點鐘就起來,修第一座,第一座完了以後就早齋,早齋完了是第二座,午齋後第三座,然後晚上一座,每天就是這樣的四座。至於所緣內容就看你層次的高下,雖然沒有特定,而大綱就是下面講的。

真正要做的就是至誠祈禱師長本尊,也就是歸依、發願,而且至誠這兩個字一定要如法做到。我們祈求的是什麼?祈求淨除無始以來的無明,不管是所知障、煩惱障,或者是人我執、法我執;不但是現行,隨眠種子也要淨除,而且是徹底無餘地淨除。這個目標在開始第一步千萬要確立。所以如果說我念佛,我的目標就是學阿彌陀佛,要像他一樣,絕對不是因為在這裡很苦,只求去淨土就行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如果你僅僅為脫苦求往生淨土的話,就連去都去不了,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本尊就是我們所修學的根本目標,這特別是密教中說的,其實顯教亦復如是。譬如念佛的人,本尊就是阿彌陀佛,你一心一意要學他;或者學教理,希望像文殊菩薩一樣,實際上文殊菩薩是諸佛之師,你們看看《法華經》就曉得了,他早就成佛了。所以本尊就是我依靠學習的根本目標。那麼師長代表什麼?我所祈求的不管是阿彌陀佛也好,釋迦世尊也好,文殊菩薩也好,觀世音菩薩也好,這個教法實際上要從師長傳下來,必須經由師長的引導才能步步走上去。所以你能夠把師長看成跟佛一樣,你就得到佛的加持。當然這個善知識,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不是隨隨便便的,要有一定的條件,你要經過思惟、觀察、如理決擇才跟他學。其次,還要於多門中淨罪集資,一是把罪障消除,就是懺悔等等。懺悔要包括四力,前面下士道已經說過了,還要積集資糧。

整個說起來一共是四件事情,其中第一個善知識是外在的,自己要努力的就是聽聞如理無垢的教授、至誠祈禱師長本尊,還有多門中修集資糧淨除罪障。如果能夠努力於這三事,就具足了圓滿因。圓滿因一定是正確的,而且一點沒有遺漏,否則怎麼算是圓滿。在這種狀態下,「其慧倍復殊勝增長」,那個智慧的增長不但是加倍加倍的,而且是殊勝的增長,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樣做下去,對於前面所說的完整的道理能夠生起徹底的定解,勝解是一切善法之本!善法欲的根本在這個上頭。一定要對它有殊勝圓滿的定解,一點也沒有遺漏而且絕不動搖,有了這個心的話,對眼前的決擇會看得很清楚。我們常常說的比喻:被毒蛇咬了,你必定要百分之百肯定:蛇的毒一旦跑到心臟就非死不可。有了這個完全的正確的認識的話,一被咬到,你馬上會很快地拿刀剁掉被蛇咬的部位,不會在那裡考慮:「哎唷!想想看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這個猶猶豫豫的心不叫勝解。  

這個內涵我們自己不一定了解,但是不妨看看《了凡四訓》或《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剛開始做的時候「非疑即惰」,這兩個字好像很容易懂,實際上仔細檢查,惰是什麼?懶懶散散的不努力;疑呢?要去做時心裡就想:這樣做到底好不好啊?仔細看看我們的內心,不檢查不知道,檢查了以後,發現好像有很多事要做,但到那時候總有各種藉口,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要考慮,都是非疑即惰。真正生起殊勝定解的話,這種心理是一點都沒有了。這種心理行相我們一定要認識得很清楚,認識清楚以後,修行才有希望;要不然只是文字的認識,而文字所指的行相到底是什麼,跟你了不相干,既然了不相干,你修些什麼?修一張嘴巴而已,修得好的話變成鸚鵡,吱吱嘎嘎叫起來很好聽,要是修得不好,墮落餓鬼地獄痛苦地慘叫。這個一點都不是開玩笑哦!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從它的本質上去體會!

【如先覺云:「先所聞法,令心總現,數數思惟稱量觀察,若忘其法專學持心,則無助伴。」】

在我們之前已經成就的人叫做先覺。他們的經驗說:修的時候,一定是要如理如量把以前聽聞的法在心中現起來,再照著這個去思惟稱量觀察,這個才是修。假定把先前聽聞的法忘記掉了,只是專注持心,這沒有用的。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心裡是什麼狀態,比如說念佛,古德告訴我們「一句佛號信願具足」,信是信些什麼?願是願些什麼?就是念的時候,的確覺得娑婆是無比地苦啊,哪怕叫你作皇帝,你也覺得是一無是處,一心一意厭離娑婆,那個時候你唯一的路是歸投依靠,心裡再也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你會拼命念佛。那這句佛號的確是信願也具足,欣厭也具足,這道理不是很簡單嗎?現在你忘得乾乾淨淨,只在嘴巴上面喊,然後心裡面胡思亂想,就算你拼命念,我想大家都有經驗,念得辛苦無比,三天、五天也許還可以,過了一年、兩年那就完了,原因就是這裡所講的,內心還沒跟法相應就專學持心。所以凡是修過來真正成就的先覺都有這個體會:你沒有跟法相應的內涵,是修不成的。初機的人也許不一定了解,諸位有很多久修上座,我想一定有同感吧!毛病就在這裡,趕快從這個地方痛改還來得及。

【故上修者是上法師,中品修者是中法師,凡所修法即知彼法。若由是思定解堅固,則諸惡友唱說善惡一切思惟皆是分別,悉應棄捨者,自知法中無如是語,良師不許,便能不隨彼轉。】

上修是最完整的修,這是真正最了不起的法師,開口說法就都對;中品修的是中法師;下品的這裡根本不談。一定要了解所修的法就是之前所聞思的,對於這個獲得堅固的定解,有了這個確定的認識,就能不隨惡友轉。惡友不是跟你打架的人,而是說那種似是而非的話,說起來很好聽,而且引經據典,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如理,就像說:「一切思惟都是分別,所以不要去思惟,我們一開始就要如如不動。」也有很多人說:「一開始的時候要學《楞嚴》,《楞嚴》的宗旨是要得到根本定,所以你不要去妄分別。」他一開始就去找心到底在哪裡,當然你找到固然好,結果找不到,又叫你不要分別,實際上處在大無明當中,還覺得這是修!《楞嚴》本身就說得很清楚,佛陀跟阿難「七處徵心十番顯見」,這都是在思辯當中,去找這個心是在身體裡邊還是在外頭,若在身體裡邊,是這個嗎?不對;若在外面,是這個嗎?不對;若在中間,這個嗎?不對。那都是如理的思惟啊!最後找到了,然後安住在這個上面,這個才是《楞嚴》的宗旨。現在我們沒有下過這種功夫,也沒有善知識指導,又聽人家說思惟分別像蒸沙煮飯,所以不用分別。結果別人蒸的是沙,而我們蒸的是糞!因為我們都在妄想當中。如果把如理思惟這個好東西排除掉了的話,他蒸沙最多只是浪費柴火,你蒸糞是臭氣沖天,害人不淺,所以我們對這一點要了解得很正確。當然我們說道理讓人家聽,至少種一個善根,那也可以;真正重要的是對自己修行而言,你要把握得住這個。所以,當惡友說:「善惡一切思惟皆是分別,悉應棄捨。」你了解在真正完整的教法當中,可沒有這樣的說法,真正的良師也不許,就不會跟著他轉。

【若無此解有信無慧,見哭則哭,見笑則笑,隨他所說覺為真實,猶如流水隨引而轉。】

如果你對這個道理沒有正確的認識,有信心而無智慧,那害了!聽見別人這麼說,你也這麼來。他說不對,你也說不對,這個叫「見哭則哭」;他說對,你也說對,這叫「見笑則笑」,你根本不曉得他說的是對是錯。就像水一樣,哪裡低下,就跟著流得不曉得到哪裡去了,所以說沒有智慧有這麼大的禍害。  

前面告訴我們智慧的重要,有了智慧有這麼大的好處,沒有的話,有這麼大的缺陷。所以古人告訴我們「寧願千年不悟,不要一日錯路」,就是這個道理。寧願停在這裡摸索,你沒有走遠,就算你原地踏步也不怕;就怕一走錯路了以後,你跑得越起勁就離得越遠,不曉得跑到哪一年哪一日才能回頭,這個概念對我們太重要了。曉得了智慧這麼重要,我們想學。這時慢一點,先告訴你智慧還有三種不同的差別。

※﹝第三慧之差別分三:① 通達勝義慧,② 通達世俗慧,③ 通達饒益有情慧。今初﹞

【◎ 謂由總相覺悟,或由現量覺悟無我實性。】

勝義慧就是由總相或現量覺悟無我實性。現量就是現證,總相是說雖然你沒有現量證得,可是有聞思相應的比量,了解一切法的共相都是空,沒有真實性,這是勝義諦所指的內涵,第一個就是通達勝義諦的智慧。

【第二通達世俗慧,謂善巧五明處慧,如《莊嚴經論》云:「若不勤學五明處,聖亦難證一切智,故為調伏及攝他,並自悟故而勤學。」謂為調伏未信聖教者故,應求聲明及因明處,為欲饒益已信者故,應求工巧及醫方明,為自悟故應求內明,此是別義。又此一切皆為成佛故求,是為通義。】

通達世俗慧就是通達俗諦的智慧,它包含了五明處慧,也就是了知世間一切事相的智慧。前面通達勝義慧是總相,這裡是別相。對世俗慧(又叫道相智)要徹底地了解,下面引經證明,如果不學這個的話,沒辦法證得一切智智(也就是圓滿的佛果),菩薩跟小乘的根本差別就在這裡。所以不管是為了調伏別人,以及自己要想徹底圓滿地解決,都要勤學。為了幫別人,調伏沒有信的人,要求聲明跟因明。聲明是語言、文字、音韻,你善巧的運用就可以利益他人。譬如跟人家談話,你要懂得談話的善巧。因明就是說話的邏輯,問題在哪裡,你找到了,針對這個去解決,不要說風馬牛不相干的事情。所以要把握住所謂的理則,我們討論一個問題,這個原則為什麼是這樣,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然後你用種種比喻輔助,就是所謂的宗、因、喻,這個是因明。因明先把握住,然後表達的方式,你用的語言、文字等等,這個是聲明,這二個是調伏未信的人。對已信的人,怎麼去攝受他呢?用工巧明(就是其他種種的技術),還有醫方明。為了自悟應求內明。以上是個別地說,實際上就整個來說,這五明全部都是為了成佛而求的。以上是世俗慧。

p. 330

【第三通達饒益有情慧,通達能引有情現法後法無罪義利。】

要把一切有情引進來學佛,要帶給他們的是對眼前也好、將來也好的。世俗上的利益是眼前好將來不好,眼前好最多是短短一百年,將來不好是無比長劫的生死輪迴,而且大部分在地獄裡邊痛苦無比。佛法眼前好,而且一直增上將來是更好。

【◎ 第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發三慧時,應令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自住慧已,立他於慧是為慧施,餘如前說。】

這一點,前面五度也都是這樣做,這個概念很重要,修六度真正殊勝的原因,是它一定具足六種殊勝,所依的一定是大菩提心,所做的事情一定是遍緣一切。譬如布施是遍施一切,智慧是遍學一切,沒有一點遺漏,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是以這樣的心去做。詳細的內容在二六七頁。

【◎ 第五此等攝義。雖有現證空性之慧,若無大菩提心,仍非菩薩之行,故應增長大菩提心為行所依,地上慧度修所願境。】

要曉得慧的特質,慧是三乘之母,大乘不共的父是菩提心。所以儘管有了現證空性之慧,如果沒有方便,沒有大菩提心的話,這個不是菩薩行。所以我們修智慧一定要以大菩提心為行所依,然後以地上菩薩的智慧作為我們所願學的目標。這個慧是總相的,只是見空性;而菩薩一開始修的是道相智,悲、智兩個同樣重要,所以空性慧與大菩提心要同時相輔增長。

【其能圓滿無上妙智資糧所有方便,謂發三慧,現應勵力而求多聞。若不爾者,違越學處罪所染著,諸餘生中亦不樂多聞,不能學習菩薩學處。】

要能夠圓滿無上妙智的資糧,因地當中先要做些什麼呢?方法就是要啟發聞思修三慧。所以眼前從聞思下手,說來說去我們真正要努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這個。假定不能這樣去學的話,自己該做的本分事都不知道,行為處處地方為罪犯所染,你還談什麼!或許有人說:「我是念佛的,其他都不要了。」但持戒對念佛更重要啊!你念佛的目的就只是單純念一念,還是要求生淨土?假如只是要念一念,那不必談;如果要求生淨土,經典上說得很清楚,持戒最穩,只要能夠把戒持得很清淨的話,那一定往生。即使是沙彌戒,乃至於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你持清淨了就能去。但是要想持得清淨,必須要多聞,否則不了解戒的內涵,自以為持了,卻是違犯了,這是不行的。更何況我們要求無上大菩提!所以我是要去淨土,但是我的目的是成佛,因此一定要生生增上。不管從哪一個法門都沒關係,持戒也好,淨土也好,禪宗也好,教下都一樣,一定都是先從聞思下手。   如果不能勵力而求多聞,除了違越學處之外,眼前因地當中把不樂多聞這個惡因種下去了,將來下一生又會現起。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現在趕快努力,一定要把宿生種下的惡因,靠現在聽見正法的時候努力拔除,那就有希望了。好的話這一生就成就,否則下一生也能很快地拼命去學,不會像現在,聽見了還覺得這個麻煩。在因地當中把惡因拿掉了,心裡種下「我要努力多聞,勤學菩薩學處!」的因,緣起之法,將來自然而然這個心就現起來了。

【若於現法勤修開發智慧方便,能遮現法不學之罪。如《妙手問經》所說,餘生亦能速疾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這樣去學的話,能夠遮止不學的罪過,這是就這一生而言,下一生也很容易就把要學的內涵學起來。所以你只要一念如理相應去做的話,馬上果報就跟著來。不但是佛法,我們要從處處地方去體會。實際上佛法包含了世間的一切,深的地方我們容或看不見,但是淺的地方我們應該多去看。所以我經常把《了凡四訓》擺在旁邊,有的時候不一定去看,可是心裡會想到,一點都沒錯,袁先生聽了雲谷法會禪師的話以後,第二年考試的名次馬上改了;我們現在也是如此,只要你聽了這個教法肯下功夫的話,現生就改了,然後下一生學得更快,就是這個道理。   前面說我們如果不學的話,因為不了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現生會被罪所染污,餘生也很難學習。將來除了很難學習之外,實際上還有一點--因為我們沒有學習般若波羅蜜多,不曉得如理取捨,所行的事情都是非理的,結果所集的種種惡業,將來感得的果是一直在惡道當中輪轉,即使偶然有因緣脫出來,還是不了解如理的取捨,繼續造惡、受苦,在惡趣裡頭輾轉,這個後果對我們是太大的損失。反過來,我們能夠學的話,就能用智慧決擇,遮止很多不理想的罪染,現生就能在身心兩方面得到種種的增上,而餘生也很容易學,生生這樣一直向上,自然解脫乃至於無上大菩提都容易成就。所以經論上面說,你學習般若的話,不久當證菩提,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主要的關鍵都在這個上頭。關於這一點,我們要再三深入思惟觀察,策發自己全心全意去學習般若。

【如是經咒二道棟樑,六度之中,修習靜慮之次第,尚似略存,修餘五度之次第,皆已隱沒,故於修行攝要及引發定解之方便,略為宣說。】

宗喀巴大師是鑑於當時佛教界的狀況,而略宣說六度修行之綱要及引發定解之方便。棟樑就是撐持整個建築物最重要的支柱,現在這裡是指支撐大乘佛法的。通常經就是指顯教,咒就是密教,大乘不外顯密兩部分,那麼這兩部分的棟樑是什麼呢?就是六度。而在大師當時,六度當中只有學定(靜慮)還有一點教授留下來,其他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乃至於般若,這五度的次第慢慢地都隱沒了。既然完整的教授隱沒了,請問你怎麼修?沒有如理的修行,佛法還靠什麼?如果嘴巴上面講講就可以成佛的話,所有的人都成了佛了。所以很多經論上面都這麼說,假定只是嘴上講「我要成佛」,或者光是心裡想要成佛就能成佛的話,那天下沒有一個不是佛!實際上一定要如法行持才行,而要如法行持,一定要有完整如理的教授。既然現在完整的教授隱沒了,佛法當然因此就隱沒衰退了。所以大師看見了這個情況,特別是希望我們對於這個關鍵要產生正確的認識,所以他把修行的綱要以及引發定解主要的方法,像前面這樣概略地宣說。這個「略」分兩方面:第一個是的確很簡略,第二個這是大綱,綱要,你能夠把大綱把握住了,從這個上頭一步一步深入,就能得到你所要的東西。

【諸大經論所說,修習緣如所有及盡所有般若自性毗缽舍那之次第,及修習靜慮自性奢摩他之次第,後當廣釋。】

除了這個簡略的說明以外,特別是關於學定慧這部分,在後面會詳細說。定慧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了解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的真相分兩部分: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所謂如所有性是一切法的共相--空性,就是平常我們說的真如,或者天台所立的真諦。盡所有性就是平常我們說的俗諦,就是一切雜染法、清淨法的緣起相,比如說品別、邊際,換句話說,這是哪一樣東西,屬於哪一類,它的界限範圍、彼此關係等等。例如一切有為法以五蘊就可以統統含攝,這五類每一類有它的性相等等。乃至於十二處、十八界,也都可以說明一切有為法。不但有為法,無為法也要了解,這個叫作盡所有性。所以不但了解它的總相、本質(如所有性,空性),而且空性當中所生起的種種不同的差別相、因緣、功效等等也要徹底地了解,那就是佛陀圓滿的法身。要了解這個一定要學止跟觀,關於這一部分,後面再詳細說明。

【凡菩薩成佛,皆依六度而得成佛。《菩薩地》中,於六度一一之後,皆珍重宣說,故應了知,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眾共行之道,此六即是一切白法大海,故是修行宗要無上大嗢柁南。如《菩薩地》云:「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名為涌施大寶泉池。又即如是所集無量福智資糧,更無餘果可共相稱,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所有一切修學佛道的佛子(就是菩薩),從修菩薩行而成佛都依這六度。在《菩薩地》當中,除了詳細說明六度以外,每說一度,最後都特別珍重叮嚀,說明這件事情。所以應該知道,六度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的共同行處。實際上我們將來要做的也必定是這六度,除了六度沒有第二條路好走。儘管我們現在愚癡,由於怯弱或者為眼前其他的小事情蒙蔽了而不走,結果自己傷害了自己,要受很多苦惱,最後你還是要走這條路,才能夠真正圓滿無缺地得到一切功德,以及淨除一切痛苦。所以這六度就是完完整整地包含所有白法的內容,好比大海是世間一切的水最後匯歸之處,換句話說,菩薩該修學的全部的內容就是六度了,所以六度是修行當中真正最無上最扼要的內容。「嗢柁南」有幾個解釋,這地方是指全部內涵的大綱宗要。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上也說,這六種波羅蜜多,是菩薩為了證得無上菩提的佛果而努力修學的內容,是一切白法的大海,也是要圓滿一切有情一切希願之因,所有的大寶都從六度出來,由於行六度而積聚了無量無邊圓滿的福智資糧,這個因感得的果,再沒有其他的果可以跟它相提並論,就是無上正等菩提的佛果。   

我曾經提起一件公案,阿難尊者跟佛陀在空王劫的時候(就是空王佛出世的時候)一起發菩提心,結果阿難到現在還在學地,而佛陀卻已經成了佛果,差別在於一個是好多聞一個是精進修,從這點看,好像真正修持只要精進就夠了,不要多聞,其實不是的。不但《法華》、《楞嚴》,大小乘很多經典都這樣說,本論在這個地方又特別告訴我們,修習的時候一定要透過多聞,那麼到底多聞跟精進之間怎麼配合呢?這個大家想一想。學了本論以後,了解修學佛法一定要從多聞開始,但經上明明有這個公案,毛病在哪裡?你們要想辦法把它找出來。你只要肯去想,然後再經過大家討論了以後,聽講的時候你就很快能夠把握住重點,要不然,我們很容易就陷在這個錯誤裡面而不自覺,結果雖然有一番好心,走上去時,難免因為認識不夠,總是走得千辛萬苦,弄得不好的話,乃至於不曉得轉到哪裡去了。六度講完了以後,下面是四攝。

 

 

 

喇嘛網 日期:2009/11/21 04:34:27   編輯部 報導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