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2/28 22:24:08
宗喀巴大師
尊貴達賴喇嘛尊者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般若波羅蜜 

宗喀巴大師著 達賴喇嘛尊者講授

般若波羅蜜

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分五:一、慧之自性;二、生慧方便;三、慧之差別;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五、此等攝義。今初

 

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如《菩薩地》云:「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揀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當知即是菩薩慧之自性。」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

 

“般若”就是智慧,“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什麼叫做智慧?對所緣實相具有觀察作用的心所,稱為慧。《廣論》中說“於所觀事能揀擇”,“揀擇”有觀察、通達兩者的意思,所以具有觀察和通達作用的心所叫做慧。這裡說菩薩所要瞭解的事物分五種,也就是五明:一、內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以大乘的角度來說,凡夫和聖者之間的差異,是未悟入、已悟入智慧的差別。未證得初地,叫做能悟入慧者;已證得初地以後智慧的大乘聖者,就是已悟入者。

 

第二生慧方便,謂當思惟生慧功德及未生之過失。其有無通達如實無我性慧之功德過失,毗缽舍那時茲當廣說。今當略說所餘德失,先說功德。此中慧是現後一切功德根本者,如龍猛菩薩雲:「慧為見不見,一切功德本,為辦此二故,應當攝受慧。明是求法義,及大解脫本,故應先敬持,大般若佛母。」慧如施等五度之眼者,如《攝頌》雲:「若時為慧所攝持,爾時獲眼得此名,如畫事畢若無眼,未畫眼來不得值。」于余功德皆須慧者,譬如妙金所作莊嚴,雖已殊妙,若更嵌飾帝青等寶,尤為可意。如是從施乃至靜慮五種金莊嚴具,若以揀擇理非理慧鈿寶嵌飾,更為稀有。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如吉祥勇雲:「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由意顯其力。」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若有慧主,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如雲:「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

 

智慧要如何生起呢?如同之前五度一樣,也是要多多思惟生起智慧的功德以及不生智慧的過失。詳細說通達空性智慧的殊勝功德,以及未證智慧的過失,毗缽舍那部分會說。這裡略說,一般的智慧功德與過失。

 

智慧是現在以及將來一切功德的根本。智慧如同佈施、持戒、忍辱等的眼睛,因為如果沒有智慧,再多的佈施也只是生死輪轉的集諦而已,沒有辦法成為佈施度;再多的持戒、忍辱、精進、靜慮,都只是隨著自性執著而轉,沒有辦法成為解脫之因。唯有現證空性的智慧,才有辦法使之前所有的廣大善行,轉為解脫之因。“此施等福德”,“等”字包含了精進、戒、定、慧其他四者。“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三十七道品裡有說五根、五力,這裡說到了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還有慧根,主要是以慧為主。智慧不僅是前五度的眼睛,更能夠強烈發起五度,如同五度的一個助緣。

 

又諸菩薩將自身肉施諸求者,如從藥樹而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亦因智慧現證真實。又由慧故,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屍羅能令戒淨。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令心調伏,則邪行眾苦,無能奪轉。由慧善知為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極升進。又住真實靜慮所有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如云:「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又雲:「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又雲:「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象王,堪多業差別,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又雲:「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靜慮妙喜樂?」又二功德似有相違,由是慧故能令無違。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遷轉,是由具足慧臣之力。如是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染;見有情苦,雖生恒常猛利難忍大悲,然無懈怠憂惱蔽覆不樂善行。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于所緣全無散動。又雖具足大平等舍,然于眾生所有義利剎那不舍。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滅除此等力均之障。如雲:「菩薩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變非理,是慧臣德力。慈心純利他,然無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憂懈低劣。雖喜無散動,舍不棄利他,諸德所治品,由慧滅故妙。」又如《贊應贊》云:「不棄舍法性,亦隨順世俗。」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於此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舍,然與世俗內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無違隨順。

 

菩薩做了轉輪聖王,擁有著四大洲的一切金銀財寶和眷屬,但卻不會隨著貪欲所轉,這是因由智慧的功德;菩薩雖然對眾生生起了猛烈的慈心,可是卻沒有絲毫的貪著雜染,這是因為智慧的功德;菩薩對眾生的痛苦而產生了非常強大的悲憫心,但卻不會因此懈怠、墮落或是憂惱不喜,這是因為智慧的功德;菩薩內心時常歡喜,但卻不會因此散亂、放逸,像一般人那樣一高興整個人都像要飛起來似的輕浮,菩薩內心非常穩重,這是因為智慧的功德;菩薩雖然具足大平等舍,可是卻從來未曾放棄過利益眾生,這都是由智慧所成辦的。

 

智慧的功德,能使兩種看起來相違之事無違。菩薩們因為對法性獲得大定解,不會有任何自性執著而不棄舍,可是菩薩也不會捨棄內外因緣所生的善果,絕不會放棄諸善行。明明知道諸法無有自性,可是又非常精進地修行善法,沒有絲毫的相違,這是因為智慧的緣故。因為菩薩瞭解性空,由性空現緣起,所以就會更加精進修行善法、斷除惡法,不會因為性空而遮擋一切好與壞的認知。

 

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然具慧者皆能隨順令無所違。如前論雲:「若開若遮止,佛語或有定,或是不決定,然皆不相違。」謂大小乘及經咒中,見有眾多開遮不同,若以一人雙修二事,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諸愚無慧雖覺相違,然諸智者實見無違,亦是慧之所作。如是無慧,覺為相違,及有慧者,見不相違事雖有無邊,然二諦建立及經論中互相開遮眾多不同,以慧分辨意趣無違,即是智慧無上功德。一切功德皆從慧生者,如雲:「世間圓滿從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善逝十力超勝力,一切無等最勝事,及余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世間藝術及勝藏,所有如眼諸經典,救護覺慧及咒等,種種建立法差別。眾多異門解脫門,彼彼利益世間相,大力佛子所顯示,此等皆從慧力生。」

 

如果智慧不夠的人,他會認為既然不應執著自性,那麼對善法也不應執著了,幹嗎還要去行善?他會覺得行善與不執自性完全相違。唯有智者才知道說,就是因為無有自性,所以我們更需要斷除惡業,更應該要去修行善法。所以一般的人認為非常相違的事情,因由智慧能夠去除這種違緣,而且不只是去除違緣,還令其非常隨順相合。佛是根據不同根基的眾生而說了不同的法門,我們乍看之下會覺得佛說的法義不一樣,好象會有一種相互矛盾的感覺。唯有透過智慧,才能通達聖教無違,瞭解到導師的究竟義趣。尤其是在二諦上,乍看之下有矛盾,可是實際上完全沒有矛盾。相反的,下下部的見解卻能夠輔助上上部,這是透過智慧,才能夠讓我們去體證的。

 

無慧過患中,施等無慧,如無眼目。《攝頌》云:「俱胝廋他無導盲,路且無知豈入城?五度無慧如無眼,無導非能證菩提。」是故施等不能清淨,亦複不能獲得正見。如雲:「無慧求果報,施體不能淨,利他為勝施,餘唯為增財。」又雲:「無破暗慧光,不能成淨戒,多由無慧故,屍羅成濁染。」又云:「慧倒心混亂,不信住忍德,不樂觀善惡,如無德王名。」又云:「智者所稱讚,無餘最細深,欲未障直道,無慧不能住。」又云:「心不勤修慧,其見不能淨。」王名稱者,謂如無德之王,名稱一揚,後仍退失,乃至未發大慧光明,愚癡黑暗終不可滅。慧發即滅,故于發慧應隨力能精勤修習。如雲:「由發大慧光明力,猶如出現大日光,眾生身中黑暗覆,悉皆除遣唯餘名。」又云:「故應儘自一切力,於如是慧勤修習。」愚癡之因,謂近惡友,懈怠懶惰,極重睡眠,不樂觀擇,不解方廣,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樂親近諸有智者。如雲:「懈怠懶惰近惡友,隨睡眠轉不觀擇,不信能仁最勝智,邪慢所覆而輕問。心劣自眈以為因,不信親近有智士,並其邪妄分別毒,及諸邪見為癡因。」故又雲:「恭敬承事可親師,為引慧故求多聞。」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如吉祥勇云:「寡聞生盲不知修,彼無多聞何所思,故應精勤求多聞,因此思修生廣慧。」慈尊亦雲:「三輪諸分別,是名所知障,慳等諸分別,是為煩惱障。除慧無餘因,能斷此二障,聞為勝慧本,故聞為第一。」《集學論》云:「應忍求多聞,次當住林藪,精勤修等引。」自釋中雲:「不能忍者,則由厭患,不能堪耐,退失聞等。無多聞者,則不能知靜慮方便,淨惑方便,故應無厭而求多聞。」《那羅延問經》云:「善男子,若具多聞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滅煩惱,若無煩惱魔不得便。」是故聖道最勝命根謂擇法慧。

 

如果沒有智慧,會有什麼樣的過失呢?在此就說到,施等無慧如同沒有眼睛的盲目善行。“是故施等不能清淨,亦複不能獲得正見”

 

智慧的正違緣,即愚癡的原因是什麼?近惡友、懈怠懶惰、愛睡眠、不喜歡觀察和深入思考、明明不知假裝知道、高估自己、有強烈的邪見、沒有自信、不喜歡親近善知識或智者。所以宗喀巴大師說到,如果要增長智慧,應多親近智者,以自己的力量去多聽聞法義。由聞生聞所生慧;以聽聞的內涵反復地去思惟的緣故,而生思所生慧;這樣,我們才有內容可以修啊,由修才有辦法生起修所生慧。如果不多聞法義,不知修何法,就沒有智慧生起的根本。

 

“三輪諸分別,是名所知障。”這裡的“諸分別”不應該只是一種執著,不然應該是煩惱障才對,不應該是所知障。在此應該要解釋說是三輪諸分別之習氣,是對三輪執著的一種串習力,否則很難解釋。

 

聽聞是增長智慧的根本,多聽聞我們才能增長智慧。將來會不會生起證量,命根在了解法義或說是善擇諸法的智慧。

 

 

 

慧無上因,謂於無垢經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然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聞為必須者,是由於修時不能定解必須觀慧思擇而修,反顛倒解不須多聞過失所致。故自愛者,應棄此過猶如惡毒。大瑜伽師雲:「覺窩瓦,欲成佛一切種智者,不于牛負量經函辨其所作,而將掌許若講若藏,皆無所成。」朴窮瓦開啟經卷安置枕前,曰:「我等是學者故,縱未能看,應於此等而發願心。若不知法,雲何能修?」慬哦之弟子送博朵瓦時,三雲「汝等快樂」,次云:「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識,不須於他更起口水,不勞多看紅紅本釋,事業微少,不勞思業果內心安泰,以多咒法成多事業令心飽滿。」霞惹瓦云:「乃至未成佛求學無完,至成佛時始得完畢。」迦摩瓦云:「若謂修法何須求知,是自失壞。我寡聞者易生此失,易說修行不須求知。然修法者,實定須知。縱于此短壽未能圓滿,須不失暇身,相續多聞。若謂修者不須,說者乃須,說說法師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須故。」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聞,不容或少,應獲廣大定解。然此定解于未知修時,必須觀察修者極難生起。雖自許為受持三藏之法師,亦多認為修之前導,或僅為佐證,非實教授。由此因緣,說欲速成佛則須勤修,欲利聖教則須多聞。內自修與利聖教別執為二,此是矛盾最大狂言。以聖教中,除教證法別無聖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軌,後者是令知已予以實行,故修行能無錯謬者,即是最勝住持聖教。

 

智慧從哪裡來?是精進地去多學多聞,依據無垢大論典的法義內涵,透過教理、比喻等,讓自己的思惟來安立、成就智慧的。有一些修行人不覺得聽聞很重要,所以在修的時候就沒有辦法產生定解,因為他所聽聞的內容不多,思惟的內容有限,以智慧去觀察的時候,就會有偏倚,不能全面化,沒有辦法以真正的智慧去思擇,反而生起顛倒解。這就是沒有聽聞的過失,所以我們應該要遠離不聞的過失。什麼時候,學習才會結束?成佛的時候。

 

有人說,我們最主要是修法為主,幹嗎要去學習這麼多呢?如果有這種想法的話,那是自毀前程,這是寡聞者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不是講法的人需要聽聞法,如果光是講法不修,多聞反而讓他造惡業,會拿佛法當買賣,這樣的人還不如不要聽聞,不知道反倒還好。因為不聞,他就不知,就沒東西可講,就不會造這種惡業了。誰需要去多聞多思呢?是真正要學法的人。要去修行成辦智慧,因緣就是多聞、多學、多行,不可缺少。在定解還沒有發生之前,要透過反復地觀察,這反復觀察的部分,是相當困難的。宗喀巴大師在世的時候,雖然有很多的人成就,但也有許多不真懂法義的人,自許是三藏法師。或者另一派認為,多聽多聞只是修行的前行,修行是有根據的,聽聞只是一種佐證的作用而已。以為正修與所聽聞、思惟的內容沒有直接關係,修行是要透過口訣的。要成佛,就要勤修;要利聖教,才去多聞。於是就把內自修與利聖教別執為二,宗喀巴大師說“此是矛盾最大狂言。以聖教中除教證法,別無聖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軌,後者是令知已予以實行,故修行能無錯謬者,即是最勝住持聖教。”

 

 

 

又能無錯住持修證之聖教,必依無錯瞭解教法故,故先知多法者,修時即應修彼法義,不可忘失。若先未知亦勿怯退,當隨慧力而求多聞。複非聽聞此法,別修他法,即所修處而求聞思,故又不應唯修一分,定應依止初業菩薩所修圓滿道之次第。若慧劣弱即令修彼,若慧廣大,或初雖微劣,由修習故增廣之時,將此道次漸為增廣,能與一切清淨經論相屬而修,亦非定須別求多聞,故凡圓滿無錯教授,略亦能攝一切經咒大小諸乘道之宗要。若廣開解,亦能遍入一切教法,未獲如斯教授之時,于少分修易生喜足,然於聖教全體修行宗要,難獲定解。故應親近良師,淨持屍羅,數聞教授,每日四次修習所緣,至誠祈禱師長本尊。又由多門積集資糧淨除業障,若能勤修此圓滿因,其慧倍複殊勝增長,乃能生起徹底定解。如先覺雲:「先所聞法令心總現,數數思惟稱量觀察,若忘其法專學持心,則無助伴。」故上修者是上法師,中品修者是中法師,凡所修法即知彼法。若由是思定解堅固,則諸惡友唱說,善惡一切思惟,皆是分別。悉應棄舍者,自知法中無如是語,良師不許,便能不隨彼轉。若無此解有信無慧,見哭則哭,見笑則笑,隨他所說覺為真實,猶如流水隨引而轉。

 

佛所說的教法,就是教正法和證正法兩者。為什麼要講教正法?因為我們要修行,就要知道修行的內容,為了瞭解修什麼而去求教正法。修的時候,就是對教正法所詮釋的內涵,如實地去實踐,讓自己的心與之相應。所以先由教正法來確定,我們要修的內涵是什麼;正修時,反復地去思惟,以正念和正知來觀察內心;如果我們的心,遠離了教正法的內涵,就要由正念正知把它拉回來,這樣才有辦法生起無誤的證正法的證量功德。

 

我們要怎麼修學呢?絕對不是說,聽的是這種法,修的時候是另外一種法,那就錯了。是因為要修法的緣故,我們才去聽法,要以所聽聞的法來做修行,而且修行時不應該只修一分,應該圓滿地來修行。智有微劣,我們並不是一開始就都具有強大的慧力。初業菩薩如果智慧不夠,那就盡自己的能力慢慢修學;因由修習,智慧增強或智慧廣大的時候,這時所修的道次第內涵也慢慢增廣,才有辦法于一切清淨經論相屬而修,沒有任何相違。這樣完全符合大論典法義的修學,才有辦法圓滿顯教般若乘即經乘、密咒乘即金剛乘的一切教授。

 

在此,宗喀巴大師跟我們講到了如何開啟智慧的口訣,就是通過親近善知識,自己持戒清淨,反復地去翻閱學習教授,而且每日四次去做上師瑜伽的觀修,視上師本尊無二做至誠的祈禱,反復地積資淨障。如果我們能夠如此努力精進,那我們的智慧就能夠倍數地增長,才有辦法對法義產生徹底定解。

 

如果能對法義生起定解,那麼縱使惡友再怎麼說一切善惡的思惟都是分別,必須要斷除,我們自己也會知道說,法義裡面並沒有這樣說,善知識沒有這樣說,不容易被他們所牽引。如果對法義沒有徹底的定解,只有信心但卻沒有智慧,就很容易被別人所騙,覺得惡友所說才是真實法義。

 

 

 

第三、慧之差別分三:一、通達勝義慧;二、通達世俗慧;三、通達饒益有情慧。今初

 

謂由總相覺悟,或由現量覺悟無我實性。

 

總相的意思,就是義共相,並非現量所見,是透過與此物類似的影像,去間接地瞭解此物。我們用肉眼看到前面事物時,是現量所證。可是當我們閉上眼睛,用意識分別心來緣取此物的時候,並非是如肉眼一樣看得清楚,而是一種類似此物的模糊影像,這就是此物的義共相了。以比量去瞭解一切東西,都是透過義共相的,所以在此說到總相覺悟。剛開始通達空性的時候,是以比量證空,是以義共相去證空的,之後這種義共相才慢慢、慢慢地稀釋,透過修專注一境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在加行道暖、頂、忍、世第一法時,義共相越來越稀釋,慢慢地減少,之後完全徹底地消除,就像是用肉眼看到前方的事物一樣看到空性,就是現量覺悟空性了。詳細的內容,下面毗婆舍那部分會說到,在此只是簡略說。

 

 

 

第二通達世俗慧,謂善巧五明處慧。如《莊嚴經論》云:「若不勤學五明處,聖亦難證一切智,故為調伏及攝他,並自悟故而勤學。」謂為調伏未信聖教者故,應求聲明及因明處;為欲饒益已信者故,應求工巧及醫方明;為自悟故,應求內明。此是別義。又此一切皆為成佛故求,是為通義。第三通達饒益有情慧,通達能引有情現法後法無罪義利。

 

第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發三慧時,應令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自住慧已,立他於慧,是為慧施。餘如前說。

 

第五此等攝義。雖有現證空性之慧,若無大菩提心,仍非菩薩之行。故應增長大菩提心為行所依,地上慧度修所願境。其能圓滿無上妙智資糧所有方便,謂發三慧,現應勵力而求多聞。若不爾者,違越學處罪所染著,諸餘生中亦不樂多聞,不能學習菩薩學處。若于現法勤修開發智慧方便,能遮現法不學之罪,如《妙手問經》所說,餘生亦能速疾圓滿般若波羅蜜多。如是經咒二道棟樑,六度之中,修習靜慮之次第,尚似略存,修餘五度之次第,皆已隱沒,故于修行攝要及引發定解之方便,略為宣說。諸大經論所說,修習緣如所有及盡所有般若自性毗缽舍那之次第,及修習靜慮自性奢摩他之次第,後當廣釋。凡菩薩成佛,皆依六度而得成佛。《菩薩地》中,於六度一一之後,皆珍重宣說,故應了知,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眾共行之道,此六即是一切白法大海,故是修行宗要無上大嗢柁南。如《菩薩地》云:「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名為湧施大寶泉池。又即如是所集無量福智資糧,更無餘果可共相稱,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