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7:33:33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七之二 甘丹赤巴2010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戊二、於座間時應如何行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部分,「於座間時應如何行」,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簡單的可以為兩個段落:第一個段落『令所緣呈現功效』。也就是在座上的時候,我們修什麼樣的所緣境,在座間的時候,我們也希望這樣的一種所緣境能夠呈現出它的力量,呈現出它的功效。在正文當中提到,總說雖有禮拜、繞佛及讀誦等多事,然主要者:於座上時勵力修已,未修之時,若於所修之所緣、行相,不依正念、正知,任其渙散,則其效果甚微,故於座間,應當研閱宣說此法之經論,數數憶念,並由多門集聚資糧作為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除違緣障礙;並應於一切之根本──所受戒律,多起防護之心。這個地方特別有強調,如果我們在座上努力的修完之後,在未修之間,也就是座與座這當中,對於我們所修的所緣境,以及它所呈現出來的這種行相,必須要透由正念、正知,而不是讓心完全的渙散掉。特別是對於我們所受的戒律,這時候應該要好好的持守它。

而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段落提到的是,「止觀的因」。復應修學四種資糧,此為易於生起奢摩他及毗婆舍那道之因緣。

此中分四:

己一、守護根門

己二、正知而行

己三、飲食知量

己四、於不睡時勤修瑜伽,於睡眠時應如何行

己一、守護根門

依境與根,起六識後,在面對境以及透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在我們的心續中,生起了六識之後,意識便於悅意六境及不悅意六境生起貪、瞋。如果我們所面對的境,是悅意境,在境以及根互相配合的情況下,我們的內心中就自然容易生起一種貪念;如果我們所面對的境是不悅意境的話,自然的就會生起瞋念。既然是如此的話,從彼防護,莫令生起。如果我們知道有某一些境界,我們在面對它的當下,很容易生起貪心,這時候在座間修習的時候,我們就要盡可能的避免去觸碰這些境界。相同的道理,如果有一些境界會讓我們容易生起瞋心的話,相同的我們也應該要避免。所以這個部分提到的是守護根門。

己二、正知而行

如《入行論》云:「應數數觀察,身心諸現狀,僅此簡言之,即護正知義。」任作何種身等行為,應當了知應作、非作,而後行之。所謂正知的內涵,是什麼樣的內涵呢?也就是當我們作任何的一種行為時,我們必須要告訴自己:什麼的行為是該作的?什麼行為是不該作的?當我們告訴自己「這樣的行為是該作」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盡可能的去成辦它;當我們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應該作」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當下的制止它。所以這個部分提到的是「正知」,也就是時時觀察自己身心的現狀。

己三、飲食知量(50頁)

避免食用過多、過少之飲食,應食不礙行善之量。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它的量,不能夠太多,也不能夠太少。我們所吃的量,它應該是不會障礙我們,不會阻礙我們接下來要去行善的這個量。其實這個量,平常我們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如果將胃分成三等分的話,至少要有三分之一,也就是一部分的空間保留出來。如果完全吃飽,它沒有空間的話,這時候風就沒有辦法運行;風沒有辦法運行,想要消化就會顯得格外的困難,所以我們不能夠吃得太多、也不能夠吃得太少。此復修習貪愛飲食之過患,我們也不是為了要貪吃而去吃這些東西,令心無染,饒益施主。並且在吃的時候,我們要把這個功德迴向給施主,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饒益他。並且應該要想到說,應念:「現以物質攝身中蟲,於未來世將以法攝。」我們的身體當中有很多的蟲,現在我們透由吃這樣的飲食來攝受牠,也就是將牠餵飽。於未來世,我希望透由正法的力量,而來利益牠。又作思惟:「應成辦一切有情之義利。」並且我之所以要吃這一餐,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想要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而受飲食。以這樣的一種思惟方式,以這樣的一種作法,來享用這一餐。親友書》中亦云:「應知飲食如藥品,無貪無瞋而受用,非為驕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

己四、於不睡時勤修瑜伽,於睡眠時應如何行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涵分二:第一個部分,「於睡眠時應如何行」,分五: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睡的時間」。龍樹菩薩所造的《親友書》當中提到了,親友書》云:「慧主於晝勤修善,亦以此度初後夜,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這個偈頌它的意思是什麼呢?此說白晝及夜間初、後二分,白晝就是整個白天,而夜間的時間分成三等分的話,前面跟後面的這兩分,是我們應該要努力來作修習的時間,也就是「修」應該在白天,以及將夜間分成三等分之後的,前面一等分跟後面一等分。於座上及座間之時應如何行。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睡眠的時間,只有將夜間的時間分成三等分當中的,「中間」的那個時間是睡覺的時間。過去的祖師們,他們也有提到,如果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尤其是白天的時間在睡覺的話,會讓我們的慧力,也就是智慧的這種能力迅速的退失。所以睡覺的時間應該選擇在夜間的當中,分成三等分的中間那一分。所以正文裡面提到了,「此說白晝及夜間初、後二分,於座上及座間之時應如何行。」故行、坐時,應除五蓋,淨修其心,令具義利。所以在這樣的時間點,我們在修的同時,應該要去除五蓋。這當中的五蓋,指的就是五種的障礙,第一種障礙提到的是「掉」跟「悔」,第二種障礙提到的是「損害心」,第三種障礙提到的是「昏睡」,第四種提到的是「貪欲」,第五種提到的是「懷疑」。我們要去除這五種的障礙,「淨修其心,令具義利。」

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睡的威儀」。睡之威儀乃屬座間,是故亦勿令其無義空過。其中身之威儀,於夜間三分中,中分之時,右脇而臥,左足置於右足之上,猶如獅子而行臥睡。這時候的睡姿,應該有如同是世尊,他在示現涅槃之前,所呈現出來的現狀,猶如獅子而行臥睡。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正念」。正念:於晝日中所多串習之善行,直至未入睡前,應隨正念而修。如果在白天,我們所修的某一種善行,它的力量是比較強大的,或者是我們造這個善行的時間,是比較久的,「直至未入睡前」在你還沒有睡之前,應該透由正念的力量,而想到你白天所作的這些善行,由此能令睡時等同未睡,能修三摩地等善行。之所以要在睡前,憶念我們白天所作的善行,就是因為我們希望在睡之前,能夠生起一種善念。如果我們是透由善念而入睡的話,睡的本質就會變成是善的本質;如果我們是透由不善的念頭而入睡的話,睡的本質就會變成不善的本質;相同的,如果我們在睡前,並沒有善念,也沒有惡念,我們所生起的念頭是無記的,也就是既非善、又非不善,以這樣的念頭入睡的話,睡的本質也是無記的本質。所以為了讓我們在睡眠的時間點,在睡眠的過程當中也能夠行善的緣故,我們希望在睡前,能夠讓內心生起一種善念,以這樣的一種善念來入睡,這是第三個部分,正念的部分。

第四,「正知」。正知:依正念時,若起任一煩惱,即能了知,不應忍受而當斷除。這時候的正知,就如同我們之前所介紹的,當我們在觀察內心,發現我們的內心生起某一種的煩惱之後,這時候要透由正知的力量來作觀察,「不應忍受」我們不能夠視而不見,或者是刻意的忽略它,我們應該要馬上的斷除它、遮止它。

第五個部分,起想。起想:作「僅此應起」之引念。也就是在睡前,我們要告訴自己說,我在幾點的時候就應該要起床,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在睡前我們要告訴自己,讓自己的內心當中生起一個念頭,也就是我是要睡到幾點,我就應該要起來的這個念頭。

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所有修持的座間應行之理」。如是唯除正行時不共修習之理外,加行、正念、完結、座間應如何行,由此直至毗婆舍那,所修一切所緣、行相皆如是行。其實只有在正修的當下,所修的所緣境,有所差異之外,其他的加行、正行、完結以及座間的該如何行的這些部分,從一開始的依師,到最後的毗婆舍那,它的內容都是相同的。

丁二、須以二種修習之理修習之原因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部分,「須以二種修習之理修習之原因」這個科判的內容分四:第一個部分,「須要觀修和止修的原因,以及介紹觀修以及止修的內涵。」首先我們看到正文當中,《經莊嚴論》中云:「此先依聽聞,起如理作意,從如理作意,生真義境智。」這段文當中的意思,是什麼呢?說以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諸義,我們所要思的內容,是什麼內容呢?我們應該要如理的去思惟,我們所聽聞到的法義,所以提到了「說以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諸義」由此能生現證真實義之修所成慧;透由如理的去思惟我們所聽到的法義,並且更進一步的去思惟觀察之後,我們才能夠生起現證真實義的修所成慧。所以這段文當中,最主要提到的,就是聞思修的次第。我們聽聞什麼樣的法,聽聞完之後,我們就應該要馬上的去思惟。我們之所以要聞思的目的,是為了要調伏心續的緣故,所以在聞思之後,我們就應該要馬上的去作修行。所以聞、思、修三者,應該要並行的。所以什麼樣的狀態,我們稱之為修?就是將我們所聽到的法義,如理的去思惟之後,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我們的心串習這樣的一種所緣境,我們稱之為是修,所以應該要以這樣的方式來修行。

現觀莊嚴論》中亦云:「抉擇分見道,及於修道中,數思惟理解,觀察修習道。」這當中的抉擇分指的就是加行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當中,有數數思惟理解、觀察的這個內涵。此說大乘聖者之修道中,有數數思惟、理解與觀察;《集學論》中亦云:「由如是故,身體、資財、福報隨其所應(也就是任何一者),恒不間斷修習施捨、守護、淨化與增長。」此說身體、資財、善根三者,一一皆作捨、護、淨、長四事,說此一切皆名為「修」。所以不管是在《現觀莊嚴論》當中也好,或者是在《集學論》當中也好,它們都有提到修的內涵。在《現觀莊嚴論》當中有提到大乘的,比如修道當中也有提到數數思惟、數數理解、數數觀察的這個內涵。在《集學論》中,也有提到對於身體、資財、善根,這三種的對境,我們對於任何的一個境,都應該要修布施、守護以及淨化、增長的這四個部分,「說此一切皆名為修」而這些部分,它都能夠稱之為是修。所言「修」中有二,所以簡單的來說,修可以分為兩種:以觀察慧思擇而修之「觀察修」;不加思擇,專一安住之「止住修」。所以修可以透由觀察慧,不斷的去思擇法義而修的方式,稱之為是觀察修。所以除了奢摩他之外,道次第當中的法類,從一開始的依師法到最後的毗婆舍那,這當中除了奢摩他,也就是襌定的這些法類之外,其他的法類都是以觀察修為主。「不加思擇,專一安住之止住修」,是只有在觀修奢摩他,也就是襌定的同時,是以修止住修為主的。

第二個部分,下一段最主要介紹的內容是,「要讓我們認識,何謂觀察修?何謂止住修?」正文當中提到,若爾,或曰:「何種道為觀察修?何者為止住修耶?」譬如於善知識修習信心、修學暇滿義大難得、死歿無常、業果、輪迴之過患及菩提心,須觀察修。如果我們所要修學的內涵,是從依師到修學暇滿,以及念死無常、業果甚至到菩提心,在修這些法類的當下,我們需要的是觀察修。而這當中「須觀察修」,指的是以觀察修為主,但是如果當我們觀察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我們也可以在此同時,用止修的方式來作修習。所以這時候,如果當我們觀察到一定的程度,想要讓心安住在所觀察的這個所緣境上的時候,這時候我們也可修止住修。所以這個地方的觀察修,是以觀察修為主,止住修為副。

於此等境,須令其心猛厲、長時、轉變其意。對於這些法類,在作實修的時候,我們應該讓心它的力量非常的強大,而且它的時間要能夠維持,並且透由這樣的修學方式,能夠轉變我們的內心。為什麼呢?下面就提到了兩個原因,第一個,若無此者,則此等之相違品──不恭敬等,不能滅故;如果我們沒有辦法透由觀修,讓我們生起強而有力的一顆心,甚至這樣的心,能夠讓它恒常的保持下去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滅除這些法類的相違品,比方依止善知識的相違品,提到的就是不恭敬善知識。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藉由觀修善知識的功德,而讓我們對於善知識生起信心的話,我們就很難滅除這個相違品。第二個原因,起如是心,唯須依賴善觀察慧數數思擇而修習故。如果我們想要生起強而有力的這顆心,這時候我們必須要依賴善觀察慧,數數思擇,然後不斷的去修習,不斷的去串習,才有辦法生起。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想要生起強而有力的心,必須要透由觀察的智慧,不斷的去作思擇,不斷的去作觀察呢?這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可以發現到。比方平常我們所觀修的境,是什麼境?我們所觀修的境,是貪瞋癡的境。當我們在對貪的境、或者是瞋的境,不斷的去作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你的貪念,你的瞋念,就會比平常還要來得強烈。

比方以貪的境而言,如果你去逛街,你看到了一個東西,你發現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的好看、非常的美,而且它的材質也相當的好,價錢又公道,這時候你不斷的去思惟,不斷的去觀察這個境界的優點。所以這時候,你對這個境就會生起強而有力的貪念,所以這時候,你就不得不掏出你的腰包,把你的錢拿出來付給對方。你會覺得,我就非得買這個東西不可,我今天不買我就是不舒服。所以你不斷的去思惟這個境界的好處之後,你就會對這個境,生起強烈的貪心。相同的道理,當我們在看到敵人的那一剎那,雖然我們的心裡不是很愉快,但是那種不愉快的感受,不會非常的強烈。但是如果你更進一步的去思惟,這個人他不僅是我的敵人,而且他之所以變會我的敵人,是因為他某一種的行為非常的惡劣,他可能曾經傷害到我,用什麼樣的方式傷害我,所以你這樣不斷的去思惟,他傷害你的方式,或者你看不順眼的地方,你不斷的去思惟之後,之前的那種不愉快的心情,它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強,所以你內心當中就會生起非常強的這種瞋心,到最後甚至你會想要把對方殺掉。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當我們在面對生貪或者是起瞋的這些對境的同時,如果我們不斷的去觀察這個境界,這時候它所生起來的貪以及瞋,力量就會非常的強烈。所以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對於善法類,也作同樣的這種觀修方式,不斷的去思惟的話,所生起來的這顆心,它的力量也會非常的強大。

所以在正文當中就有提到,如於貪境,倘若增益可愛之相並多串習,則能生起猛厲之貪;這當中的「增益」,就是我們不斷的去捏造這個境,它的好處,它的優點,並且不斷的去串習,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生起猛利的貪。若於怨敵,多次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厲之瞋。是故修習此等諸道,境相明顯與否皆可,然須其心執境之力猛厲、長時,故應觀修;所以當我們在修學正法的內涵時,不管它所現的境,清楚與否,但是我們如果想要對這個境,生起一種非常強烈的這種心,而且希望這顆心它的力量,能夠不斷的持續下去,這個時候唯有透由「觀修」,才有辦法產生這樣的一種力量,所以這個部分提到的是「觀修的部分」。

提到了觀修之後,什麼樣的狀態,我們要修學止修呢?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安住而修習奢摩他等時,倘若數數思擇,則其住心不生,故於爾時須作止修。對於剛開始要修學奢摩他,也就是修學襌定的這些人而言,一開始當他的所緣境,粗分的顯現之後,這時候他就應該讓他的心,安住在粗分的顯現境之上。這時候修學住心,更進一步的,當住心堅固之後,再修學明分,這時候它的所緣境就會變得非常的清楚。但是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希望這個所緣境顯現得非常的清楚,而追求明分。希望它一開始顯現的當下,它的影像就是非常清楚,而不斷的去作思惟,不斷的去作觀察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心反而會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上。沒有辦法安住在境上,這時候是沒有辦法生起襌定,也就是沒有辦法生起奢摩他的。所以這個地方所提到的內涵,是對於初學者,一開始如果你想要觀修襌定的話,你必須要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練習。所以提到了,如果心沒有辦法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安住而修習奢摩他等時」,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想要讓我們的心,隨心所欲的安住在我們想要安住的這個境界的時候,「倘若數數思擇」在這個時間點,如果我們不斷的去思惟,「則其住心不生」心就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上,「故於爾時須作止修」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應該修的內容是以止修為主。

下面這一段提到的是,「我們必須要破除錯誤的觀念」。這當中的觀念是什麼觀念呢?有一類的人他認為「」,雖然有「觀修」跟「止修」這兩類。但是一個人他在修行的時候,不需要既作觀修又作止修,他只要找其中的一種方式,來修行就可以了。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53頁)有未解此理者,有一些人他並不了解止修以及觀修的內涵。說凡智者唯應觀修;凡孤沙利唯應止修。這當中的「智者」就是廣泛的閱讀經論,他了解的內容相當的多,這樣的一類人,他在修行的時候,他所應該採用的方式,是以觀修為主,也就是他只要觀修就可以了。「孤沙利」指的就是他懂得不是很多,甚至他是一個想要實修的人,這時候由於他懂得不多,所以他的修學方式只要用止修的方式就可以了。此說亦非,其實這樣的內容,也是不正確的。

以此一一皆須二故。因為不管是智者,或者是孤沙利,他都必須要作止修以及觀修的這兩個部分。雖是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為什麼智者他也需要作止修呢?因為智者他雖然懂得很多,但是他也必須要修學奢摩他的內涵。諸孤沙利,於善知識亦須修習猛厲信心等故。是故,作如是念:「以觀察慧數數思擇,是聞思時,非修持時。」執此非理。因此有一些人他會認為,所謂透由智慧不斷的去觀察境界,這是在聽聞以及思惟的時候才需要的,在修的時候是不需要的。其實這樣的一種想法,這樣的一種觀念也是錯誤的,「執此非理」。

第三個部分,這個部分提到的是,「破除執一切的分別,皆是相執的錯誤觀念。」由於以下的部分,在之後談到「止」跟「觀」的這些內容的時候,都會詳細的為各位介紹,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就以過嚨的方式將這個部分先帶過。

又起念執:「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礙成佛。」乃是不分非理作意實執分別,如理作意清淨分別二者之過,這是第三個部分。第四個部分『破除執未生定前,若多觀修,則成阻礙。』莫起念執:「此教授中,是須成辦無分別定,令心於一所緣,如其所欲而能安住。於前若多觀修,則成生起三摩地之阻礙。」

  譬如大煉金師,若將金銀數數火燒、水洗,一切污垢皆能淨除,而成極其柔軟堪用,故能如其所欲製成耳環等諸飾品;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修諸黑業果及輪迴之過患等時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苦惱,或起厭惡。以此作意,如火煉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除彼等污垢。如於善知識之功德、暇滿義大、三寶之功德、白淨業果及菩提心之勝利等時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彼等之功德,令心潤澤,或生淨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諸白淨品,心生歡喜,以白善法滋潤其心。如是成已,隨其所欲修止或觀,若於彼處專注其意,無大劬勞即能成辦,是故如是觀修,即是成辦無分別定之勝方便。

如是亦如聖無著云:「譬如大煉金師或其弟子,某時為除金銀上之一切垢穢,若時時以火燒、水洗,則成柔軟堪用,現前能成彼彼莊嚴妙飾。大煉金師或其弟子,順彼工巧,以諸工具,隨其所欲飾品之相皆能成辦;如是諸瑜伽師,某時令心不趣貪等垢穢,而生厭惡,則能不趣染污憂惱。若於善品心生喜好,令心趣入而生歡喜,則瑜伽師,為令其心定修奢摩他品或毗婆舍那品,即於彼彼極能隨順、極能安住、無動、無搖,為正成辦所思之義,皆能成辦。」

  復次,能令內心堅固安住一所緣境,其主要違緣有二:沈沒、掉舉。此中,若有猛厲、長時觀見三寶等功德之心,則易斷除沈沒。彼之對治,由見功德門中令心高昂,此為諸多具量師長所宣說故;若有猛厲、長時觀見無常及苦等過患之心,則易斷除掉舉。掉舉是貪分所攝散亂之心,故諸經論讚厭惡為彼之對治。這個部分用過嚨的方式先傳授給各位。至於詳細的內涵,在之後談到「止、觀」的時候,再為各位詳細的作介紹。所以以上我們所介紹的部分,是「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之理」的這個部分。

乙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分三)

                    丁一、明辨暇滿(分二)

戊一、閒暇

戊二、圓滿

丁二、思其義大

丁三、思惟難得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戊一、閒暇(56頁)

這當中的「暇閒」指的就是遠離八種的無暇,我們稱之為是閒暇。「圓滿」指的就是具足修學正法的順緣,我們稱之為是圓滿。首先我們看到閒暇的部分。「閒暇」的部分,第一段當中是要我們「認識何謂閒暇?」

如《攝功德寶》云:「由戒斷諸畜道體,斷八無暇常得暇。」離八無暇即是「閒暇」。遠離八無暇的狀態,我們就稱之為是閒暇。既然要遠離八無暇,才有資格稱之為是閒暇的話,八無暇為何呢?第二、我們就提到了八種無暇八種的無暇,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屬於人的四種無暇,跟並非人類的四種無暇。而屬於人類的四種無暇,分別是一、無四眾弟子所經之邊地。如果這個地區,並沒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話,這個地方,稱之為是邊地。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無四眾弟子所經之邊地」。而你們所生長的地區,也就是台灣,由於有四眾弟子的緣故,所以你們已經具足了第一種的閒暇。二、愚、啞、聾等,肢體殘缺,根不具全。這當中的「愚」指的就是愚癡,他不懂得思惟法義。「啞」就是他不會說話,所以這當中就包含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如果有其中一根不具全,我們在這個地方,歸類為根不具全。三、妄執無有前世後世、業果、三寶之邪見者。有一類的人他心生邪見,這種邪見它會執著沒有前後世,沒有業果,以及沒有三寶。四、無佛出世,無有佛教。此四者是人之無暇;三惡趣及長壽天者,則是非人類之無暇。

所以這當中提到了八種的無暇。八種的無暇,我們看到第二種,也就是根不具全的這個部分。這個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引了龍樹菩薩所造的《親友書》。在《親友書》裡面的第三句話,提到了「即生邊地蔑戾車」的這一句話。這當中的蔑戾車,指的就是野蠻民族的意思。所以在《親友書》裡面這一句話,看似把生於邊地跟蔑戾車是放在一起來作講述的,但是宗大師不管是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當中也好,或者是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的原文,都沒有提到蔑戾車,也就是野蠻民族的這個名相。所以有很多的人,對於這一點產生了質疑,他們質疑宗大師為什麼在這個地方,並沒有將野蠻民族歸類在其中。但是在宗大師所造的「經鬘疏」裡面,他有提到,所謂的野蠻民族,或者是《親友書》當中所提及的蔑戾車,它指的就是意根不具足的意思。所以他是歸類在根不具全的這個部分,並不是宗大師刻意的忽略掉了這一點,而是它是歸類在根不具全。他的哪一根不具全呢?他的意根不具全,意根不具全還包括了,比方說有一些人他光聽到宗教,或者是聽到法的內涵,他的內心就相當的排斥,其實這樣的一種人,某種程度而言,他的意根也是不具全的。所以不管是野蠻民族也好,或者是我們剛剛所介紹的這一類人,其實他的意根都是不具全的。所以這個地方,在這一點作一個特別的說明,也希望你們回去的時候,能夠多留意這個部分。

接下來有提到,「三惡趣」。雖然畜生道的眾生都是我們能夠親眼看得見的這些有情眾,但是提到了地獄以及餓鬼,由於這是我們沒有辦法親眼見到的境界,所以很多的人他會懷疑說,真的是有地獄?或者是有餓鬼存在嗎?甚至現今我們透由科學的儀器,確實也沒有辦法真實的掌握到什麼地方有地獄,什麼地方有餓鬼。但是如果以佛法的角度,我們來探討這個問題的話,我們的周邊確實有所謂的「近邊地獄」,但是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親眼看見近邊地獄?那是因為我們跟近邊地獄之間有業作為阻隔,所以在當下,有這樣的一種業作為阻隔,縱使近邊地獄就在你的身邊,你還是沒有辦法看到它。因為你並沒有當下可以看到它的這種業。所以相同的道理,須彌山也是如此,雖然在很多的經論裡面,都有提到須彌山它的形狀,它的高度,但是為什麼在現今的我們,都沒有辦法看到須彌山?這也是因為我們跟須彌山之間,有了業作為阻擋的緣故,所以我們並沒有辦法親眼的看到須彌山。不過這個部分,在之後的三惡趣,我們都會再為各位作介紹。接下來我們看到長壽天。

長壽天者,《親友書釋》中說有無想天及無色天二種。這當中的長壽天,指的就是無想天或者是無色天。無想天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呢?初者是於第四靜慮廣果天中一處,第四靜慮是三界當中,色界的一個部分。色界的有情眾生,雖然它有色法,但是由於它的色非常的微細,所以對於欲界的眾生,也就是我們而言,我們並沒有辦法透由五根,直接的感受到色界的有情眾生,所以這個地方提到了,初者是於第四靜慮廣果天中一處,如聚落外阿蘭若處;後者則是投生無色界之凡夫。而無色天是指投生在無色界的凡夫。《八無暇論》中云:常為欲事所擾而生散亂之欲界天,是長壽天。在《八無暇論》的這本論當中有提到,時常被五欲的這些事情擾亂其心,而讓他的心對於五欲時常生起散亂的這些欲界天,它也是屬於長壽天的一部分。

接下來我們介紹的是「圓滿」。圓滿分二:五自圓滿跟五他圓滿。「五自圓滿」是我們自己所必須要具備順緣的,稱之為是自圓滿。「五他圓滿」指的是外在的境,所必須要具備的五種順緣,我們稱之為是五他圓滿。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五自圓滿。  

戊二、圓滿分二:

己一、五自圓滿

己二、五他圓滿

己一、五自圓滿(57頁)

如云:「一、人生中根具,業未倒信處。」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人,這一點我們大家都具備了。第二個部分,二、生中:生於四眾弟子所經之地。三、根具:非愚、啞者,肢體、分支、眼耳等皆具全。四、業未倒:未自造作或教他作無間之罪。五、信處:於「調伏法」生信,此是生起世、出世間一切白法之處。這個地方的調伏法,並不是只有指律藏的內涵。所以調伏法我們必須要對它生起信心,因為調伏法,也就是佛所說的三藏內涵,是生起世、出世間一切白法的根源。所以在這個地方,宗大師就進一步的強調說,調伏之法,此通三藏。這當中的調伏法,指的是經律論三藏。此五屬於自身所攝,且是修正法之順緣,故名「自圓滿」也。這五者是我們自己本身所應該必須具備的修法順緣,所以我們稱之為是自圓滿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