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08:26:18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08:24:46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 請法隨聞記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時間:99520日 下午450

《提問一》

將仁波切講述佛法的文字檔(如性法師中譯)放在網路上,也有人自行影印流傳,動機是想讓眾生多一分串習正法的因緣,廣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自、他皆能早日成就無上菩提。利用今日的因緣請問仁波切,這樣做可以嗎?往後若再有講述佛法,是不是也可以放在網路上及影印流傳?

《回答一》

仁波切說:可以!因為它跟密法沒有直接的關聯性,所以顯教的法類本來就是可以給大家參考的。

《提問二》

菩提心的修學方法有二:一、七因果教授,二、自他相換。請問仁波切:若要修學菩提心,是選其中之一修學就可以,還是必須二者兼修?鈍根、利根是怎麼判別的?怎麼知道自己是利根或鈍根?怎麼選擇菩提心的修法?

《回答二》

這邊第一個問題是提到,如何修學菩提心的教授?仁波切說:鈍根、利根之差別,最主要是在思惟這兩個教授時,你感覺哪一種教授比較相應,你就可以往這個方向去努力。是不是兩個都是修,這是不一定的,可以選擇你比較相應的那一種教授來修學。也有一種教授是七因果教授,跟自他相換的教授配合起來修的,這也有的。所以就是有三種的修法:一、七因果教授,二、自他相換,三、七因果教授跟自他相換教授兩者配合著修。所以你自己在思惟的時候,覺得哪一種思惟的方式,比較適合你自己的修學,你就可以採用那種方式來修學。

《提問三》

修學自他相換時,是由親人、陌生人、怨敵乃至一切眾生,依次而觀修。觀修的數量為何?是先觀想一位親人、再觀想一位陌生人、再觀想一位怨敵、再觀想一群人,如是漸次的增多,觀想十位親人、十位陌生人、十位怨敵乃至一切眾生,是這樣的方式嗎?

《回答三》

至於這個問題,是有提到它的數量,仁波切說:以親人來說,比方以幾位親人為主,如果你觀修的能力還不錯的話,也可以把它的數量增多。比方以我們自己的父母親,或者是比較要好的朋友開始,然後再擴及到一些我們周遭的親友,再近一步的觀修陌生人,到怨敵,所以它的數量不見得是只要一位,比方說兩、三位,或者是十位、十五位、二十位,就在你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內,也可以說在印象當中,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你能夠作多少位的觀修,你就用這種方式來觀修。

有一種方式就是你觀想了這些有情之後,你可以把心專注放在,比方以我們的父母親為主的親友,或者是某某人為主的陌生人,某某人為主的敵人,這種的觀修方式也是可以的。然後再慢慢的把它的數量擴大到,比方你住的城市,你住的國家,或者是整個東南亞,然後整個亞洲,然後再全世界。

《提問四》

自他 相換 教授的修法,是把原本的「愛我執」轉換成「愛他執」,就著重在「愛我執」及「愛他執」的轉換上,能不能請仁波切舉實際的例子說明,如何將「愛我執」和「愛他執」互換?是不是要注意什麼?

《回答四》

剛剛仁波切是提到,比方以我們自己來說,我們都知道自己是一個極度想要離苦得樂的眾生,所以當你自己想要獲得快樂的當下,你會覺得這種心念是非常的堅定,而且你不會有任何的懷疑,當你想要去除痛苦的時候,這種心念也是相同的。

所以對我們自己本身來說,想要離苦得樂的這種心念是非常堅定的,但是如果我們將這種念頭轉換到跟我們關係非常密切的,比方我們的父母親,這時候我們用同樣的方式去思惟,我們就會覺得,雖然我也想讓他離苦得樂,但是這樣的心念,跟想讓自己離苦得樂的心念相較之下,其實它的程度是有非常大的差異。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思惟到說,雖然我也想要讓他獲得快樂,但是跟我自己想要獲得快樂的心相較,其實它的距離還是相差非常的遙遠,所以應該想辦法讓我們自己的心,就如同想讓我們自己獲得快樂一般,也應該讓我們的母親得到他想要獲得的快樂。

不過這樣的一種思惟方式,跟之前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所謂的愛自己、棄捨他人,這有一點點不一樣。因此仁波切剛剛說:其實大部分的上師,他在講這一段的時候,都是按照我們之前上課的時候講的,就是棄捨別人、愛護自己的兩顆心,你要轉換這個的念頭。但是這樣的一種修學方式,如果覺得使不上力,也可以用剛剛仁波切他說他自己的經驗,就是以自己周遭的,比方是父母親,大家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你也想要讓他離苦得樂,你不見得是棄捨他,但是你的那種心念,就是沒有辦法提得,像想要讓自己離苦得樂的心念這麼的強烈。這時你就應該想到,我既然這麼想讓我自己獲得快樂,我也等同希望他能夠獲得這樣的一種快樂。

《提問五》

前題一定是要在「離苦得樂」的這個重點上面嗎?

《回答五》

仁波切說其實這樣的思惟在一開始,我們就必須從「離苦得樂」的這個點去作思惟。我們是一個想要離苦得樂的眾生,而且在受用任何的快樂的時候,都不會覺得滿足,並且遭遇任何的痛苦,我們都不希望比別人多承受一分的痛苦,所以這樣的一個念頭,我們雖然有,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跳脫現今所遭遇的苦,也沒有辦法獲得我們想要獲得的安樂,這時候我們就去思惟這一切的過患,都是來自於「愛我執」。如果我們能夠轉換這個心念,他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勝利?這時候我們必須先思惟這一點。

更進一步的,想到導師釋迦世尊跟我們之間的差異,就是來自於他是觀修「愛他執」,而我們不斷的串習「愛我執」,所以我們之間的差異會如此的懸殊。既然是如此的話,這樣的一種心──就是「愛我執」的這顆心,如果能夠去除,而能夠希望他人不管在現今或者是未來都能夠離苦得樂,這時候會為我們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好處?所以把這樣的希望他人也離苦得樂的心,在內心當中不斷的串習,這時候所謂的「自他相換」的這種感覺就能夠顯現出來。

《提問六》

請問仁波切有沒有機緣在台灣講述《密宗道次第廣論》?聞法者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回答六》

仁波切他並沒有回答有沒有這個機緣,但是他說聞法者必須要具備的條件,第一個對於「道次第」,所謂的道次第就是對於顯教的這些道次第,他要有基本的認識,而且在思惟之後,內心要能夠生得起「轉意」的感受,也就是改變你內心當中的這種覺受,或者是一種比較不一樣的感覺。如果要聽聞《密宗道次第廣論》,還必須要接受無上密的灌頂,弟子們必須要具備的就是這個條件。

《提問七》

請問仁波切:白度母的觀修方法當中,把上師觀想成白度母,自己乃至一切眾生都觀想成白度母,這樣的觀想方式,是不是屬於菩提心的觀修?

《回答七》

仁波切說其實這兩種的思惟方式是不一樣的。所謂的不一樣是說,因為菩提心的法類是共顯密二乘的,所以顯教、密教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思惟,就是可以藉由菩提心的法類來思惟菩提心的內涵。但是至於像您剛剛說的,把自己跟上師,還有一切的有情都觀想成白度母的這種思惟方式,是密教不共的思惟方式。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來作思惟?是因為我們要去除我們心中的凡夫相,這個部分是只有密教當中才有提到,顯教裡面並不會用這種方式來教我們思惟。所以密法當中跟顯教比較不同的點就是,密法裡面在思惟,在觀想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去除內心當中的這種凡夫的執著。這個執著是修學密法最大的障礙,所以我們平常就要多練習把這個執著,想辦法讓它減低或者是去除。所以這兩種修學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所謂去除凡夫的執著,以觀想本尊的這種方式來練習的這樣的一種觀修,必須要有對於空正見一定的了解,這樣來思惟會比較有幫助,如果對於空性的法類不清楚,這時候我們對於自己的五蘊,明明就是凡夫的五蘊,你把他觀想成是本尊的五蘊,其實這樣的一種觀修,它剛好是一個錯誤的觀想方式,因為它的境是完全顛倒的,凡夫的五蘊跟諸佛菩薩的五蘊,本來就沒有辦法劃上等號,所以這樣的觀修方式是錯誤的。所以如果有空正見的基礎的話,去除了凡夫的執著,然後在這樣的一種空的狀態當中,觀想一個清淨的五蘊,這樣的一種觀修是比較正確的。但是這種觀修就比較困難,因為對空性的法類必須要有一定的認識。

修學空正見跟觀修本尊這兩點,必須要能夠互相的配合來作觀想,這樣的觀想才是具力的。如果沒有空正見的基礎,就是對於空性完全不認識,縱使你觀想本尊,這樣的心念並沒有辦法呈現出它的功效。

《提問八》

平常還是這樣觀嗎?還是暫時先不要這樣觀,等空性了解後再作觀修?

《回答八》

仁波切說在還沒有對於空性有一定的了解之前,至少你在觀想的時候,必須要先篤定的告訴自己說,我跟一切的法它的本質就是自性空的,這是最低、最低的標準。你對自性空的內涵不見得有體會,不見得認識,甚至它的內涵是什麼可能都不清楚,至少你要告訴自己,我跟一切的法類「都是自性空」的,在這樣的一種狀態當中,再次的去觀想本尊,這是最基本的。

所以至少要把它觀想成「我是自性空的」,在這樣的一種空的狀態當中,自生本尊,這樣至少他會跟標準的觀修方式比較接近。不會像是把我自己觀想成本尊,這種感覺就差很多了,把我自己觀想成本尊,那就是把凡夫觀想成是本尊一樣的。要先把自己觀想成是自性空,然後在這個狀態中,把自己觀想成是本尊,它的思惟就是多走一步。

過去的承傳袓師他們也是這樣的在教導初學的弟子,你們對於空性的法類,不見得能夠馬上的體悟,但是至少你要透由所謂「自性空」的這種聲音,讓你自己知道,原來諸法都是自性空的。在思惟的時候,就要以這個作為基礎,告訴自己「自、他一切的萬法都是自性空的」,在這樣的狀態當中生起本尊的觀想。

《提問九》

非常感謝仁波切講述珍貴的法寶,也感謝如性法師流暢的中文翻譯。我們受用無窮,法喜充滿。南無阿彌陀!

《回答九》

仁波切說其實他發現這次來聽法的很多信眾,大家都很認真的在作聞思,仁波切本來預計四十堂課講完的課程,他發現大家這麼努力的在希求正法,所以他想把它講得再仔細一點,所以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後面有一部分可能沒辦法講完。但是他明年,過年期間來台灣,他會再增加大概十到十五堂課,把後面的課程都結束。

這次的課程大概可以把《奢摩他》的部分結束,《毗婆舍那》的部分可能只上兩堂課左右,明年過年期間仁波切他會安排另外一個時段,把後面的課程全部都上完。

所以剩下來的課程裡面,就是仔細的把《奢摩他》的部分介紹完,《毗婆舍那》的部分可能就是稍微起個頭,剩下的部分就是明年再講。

你們平常在學習的時候,像《略論》已經有翻譯成中文,所以你們應該是在自己本身的語言上面,對於道次第的這些法類,更進一步的去專研。你們平常使用的語言文字就是中文,所以這對你們來說會比較容易。有些人他覺得學習藏傳佛教,就應該要學藏文,但是仁波切他覺得,這並不適合普羅大眾來使用這種方式。他覺得你們既然有你們自己的語言,而且這些文字語言用來陳述佛法是綽綽有餘,所以就保留你們的文字,用你們最熟悉的方式來閱讀、思惟、聽聞,仁波切覺得這樣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學藏文。

仁波切是建議,每天上課之前,如果能夠預習的話,它的效果一定要比沒有預習要來得好。因為預習你就可以先閱讀過明天要上的課程,對於不了解的部分,你可以先作記號,聽的時候,你就可以專心聽你不懂的地方。相同的《毗婆舍那》的部分,如果沒有上完的,你們有空也可以先閱讀,發現不了解,或者是有質疑的地方,你們就可以作記號,仁波切在講的時候,你們就會比較有印象。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