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5 18:30:09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15 18:26:40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 第十三講 思惟苦諦 

 

袞卻格西講授

 

 


目錄

第十三講  思惟苦諦
第十四講  思惟集諦
第十五講  十二因緣
第十六講  入大乘門
第十七講  修菩提心次第
第十八講  因果七教誡
第十九講  自他相換修行次第
第二十講  我愛執與愛他執
第二十一講  發菩提心
第二十二講  菩薩學處與佈施度、持戒度
第二十三講  忍辱度、精進度、靜慮度及般若度
第二十四講  奢摩他
第二十五講  勝觀
編後語


附錄

附錄一  五道十地十波羅蜜對照表
附錄二  四作意、九住心、六力對照表
       
五過失與八行對照表

第十三講  思惟苦諦

    今天我們已經具足了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一個可以圓滿修學佛法的順緣。這非常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得到了,就應該好好利用這人身來修學顯密雙運的圓滿教法。然而不論在課誦或是實修教法時,不要只把目的安立於去除今世的疾病、災厄,或是求圓滿長壽,這種作法事實上畜生道也有。在我們具有這種可以成辦遠大義利的暇滿人身時,不去成辦遠大義利,卻只是迷惑于成辦今世的義利,那比畜生更可悲。
   
至於要如何以這暇滿人身來取心要呢?最上乘的人能一心實修教法。我們聽受教法時,目的固然不應該只是安立於今世的義利,也不該以來世的增上生(人天果位元)當我們的目標,甚至要斷除自己無始以來所取受的這有漏的五取蘊身,以得到解脫果位(阿羅漢果)的這種目標,也不該有。那要怎麼想呢?應該是基於修學愛他執(愛他勝自)來修習菩提心,以為了利益眾生,我願成佛的願行,來聽受教法。菩提道次第就是圓滿菩提心的方便(方法),我們現在所聽受的這個教法正是菩提道次第


   
依著《廣論》的科判我們知道,第四個門徑是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為兩項,即:乙一、道的根本在於親近善知識的道理乙二、親近之後如何修心的次第乙二、親近善知識之後如何修心的次第分為: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其中 丙二又分兩項:丁一、于道總建立發決定解丁二、正取心要,丁二分為三項:戊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戊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以及戊三、于上士道次修心


   
關於戊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的整個內涵我們都講過了。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地實修下士道次的法類,從暇滿難得義大、念死無常、三惡道苦的思惟,乃至真實皈依、奉行業果道理,並且行持四力懺悔,下一世絕對是有資格及權利,能自在地得到人天增上生果位。假設下一世我們可以自在地得到人天果位,可是由於沒有真正的脫離輪回生死大獄,經若干時候,當你享盡了人天增上生的善業果報之後,因為無始以來所積造的惡業,還是會引你到惡趣受苦。就以一個要被處決的重刑犯人來做比喻,處決前這段期間當然不會一直處罰他,也會讓他休息或吃飯,但他也不會很安心快樂的享用,因為終究要被處決了。就像這個比喻,雖然我們得到人天果位的安樂,短時間內不墮三途地去受苦,可是因為沒有脫離三界輪回獄、越過輪回大海的關係,還不能真正的快樂。


   
如何我們不能夠越出三界的輪回大海,不論是三界中的哪一道,都沒有真正的安樂可言,因為它是以苦為體性,為苦所自在(主宰)的。如果誤以為今生的安樂是真正的快樂,不以為苦。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輪回中處處都痛苦,沒有一處不痛苦的。因為有四顛倒見:一、以無常為常,二、以苦為樂,三、以無我為我,四、以不淨為淨,執著常、樂、我、淨的顛倒見,所以受很多痛苦,同時也導致不能真正修學增上三學(戒學、定學、慧學)。一般來說,輪回中最快樂的,可能莫過於上二界(色界、無色界)眾生所享受的安樂。那種安樂是我們認為是快樂,其實它只是痛苦比較少罷了。聖天(亦即提婆)菩薩所作的《四百論》裏面講:智者(善巧者)視三界裏最安樂的地方──人天果位,比地獄的痛苦還不如。為什麼呢?三惡道的眾生受苦,是生前惡業所感召的果報,其受苦有期限,業報完之後,可能感召樂果往赴善趣。而感報人天果報享受安樂,事實上也只是一種業報的享受,當善業享盡之後,就得去三惡道受無邊的痛苦了,所以智者看人天果位的安樂比三惡道還苦,因此產生畏懼。


   
也許你會想說:那些權力很大、受用圓滿的人,運氣好、又長壽。這些人做盡了壞事,為什麼還會有好報呢?反而這些修學佛法的人很倒楣,有很多的障礙,不能很順暢去修學佛法,到底有有沒有惡果這種道理?有業果的定律嗎?為什麼造惡反而有好運,修善學佛的卻很倒楣?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應該怎麼想呢?


   
對佛法瞭解的人知道,真心修法卻還有病痛障礙,運氣又不好,這是自己以前積造的惡業,因為修法,透過病痛及障礙直接感報,以後就不再受報了。而那些現在造盡惡事,卻還能擁有很多享受和好運氣的人,這是他從前的善業所召得的果報,享完福之後,因為現在所造的這些惡業就會落到地獄去受苦了。業果定律是不爽的應該不至於那麼短視,看不到前生的因果,就說沒有業報。我教授的時候,曾經有很多人對我說:在沒有修學佛法之前,我的運氣多好啊! 過得那麼舒服、安樂,學佛之後,運氣反而開始變壞,有很多的障礙。並不是說修學佛法會運氣不好。一旦修學了佛法,從前所積造的惡業因為現在受報,惡業漸漸減少,以後就不再受報了。


   
曾經有人為了讓自己的生意好,就請出家眾到家裏來誦經。為了準備供養金,商人賣掉一部《大般若經》。他請了四位法師來念經,其中只有一位法師,平常是修觀世音菩薩的相應法。誦完經之後,商人供養四位法師很多錢和豐富的受用。但受用完之後,其他三位法師都沒事,只有修觀音法門的那位法師,他所修的觀音法門中的種子字在整個身心上亂竄,很痛苦。他覺得很奇怪,於是祈請觀世音菩薩,問說:為什麼其他三位法師都沒問題,只有我受這樣痛苦?我平常修您的觀音法門,為什麼還會這樣?觀世音菩薩對他說:不是這樣子的,他們三位下一世會去地獄受苦,你不下地獄,你現在只是重報輕受。那商人賣掉《大般若經》,以販賣經典的錢來供養你們,因此你們的受用不淨。現在你是重報輕受,其實這已經淨化掉你很多罪了,你若想要完全得到倖免,就要用金粉去造廣、中、略本《大般若經》,還要供朵馬(食子)


   
這是說,真心修學佛法或許會有些障礙,但那不是真正的障礙,只是重報輕受,把從前的惡業感報淨除後,就不會再感報了。那些沒有修學佛法的人,乍看起來運氣很好,得到好處,然而以後會有很大的果報等著他們。


   
修學佛法,卻不能面對困難、接受障礙的理由是什麼?是因為還沒有真正生起欲求解脫的心。這是因為我們把輪回的安樂當成真正的安樂,並且貪著輪回的安樂(就是心裏依然貪著三有盛事),所以根本生不起真正希求解脫的心。被關在監獄中的犯人如果在被行刑、處罰的時候,覺得很苦,其他時間認為住在監獄中也還不錯,如此的安樂他怎會想出獄呢?他不想出獄了。認為輪回的安樂才是真正的安樂,一味的追求,就不會生起想要解脫(出離生死)的心。不想解脫的話,就會不斷的從輪回三界上面最高的有頂天到最下的無間地獄,一直不停的輪轉。時而飲用天界的瓊漿玉液,時而灌注地獄中的烊銅熱鐵;有時投生為狗,吃很多穢物,甚至吃同類的肉;有時投生在暗無光明的地方,就這樣過好幾世;有時做個有能力的人,領導一、二百人;有時卻是個累得慘慘的僕人;就像個演員,生生世世一直在轉換。如果我們可以恒常真切的思惟苦諦過患,就有希望生起欲求解脫,出離輪回的心,否則是沒有辦法的。


   
苦諦的因是由煩惱與業所導致的,凡是由煩惱()與業在驅使而感報的五蘊(指色界、欲界有情)或四蘊(指無色界有情)身的有情,稱為輪回者。器世間(指山河大地)不是具相的輪回,是假立的輪回者,真正的輪回者,是指一切以煩惱和業,所感召的有漏蘊聚合身的有情。宗喀巴大師說:如果不能真心地思惟苦諦的過患,壓根兒就生不起求解脫的心。如果不能了知苦諦的因(亦即集諦的流轉次第),就不可能斷輪回的根本。因此我們必須對輪回的三有產生厭離心。然後問:到底是什麼系縛(捆綁)著我?系縛我們的就是煩惱,身為心所自在,心又為煩惱及業所自在。由於煩惱和業的關係,心沒有辦法自主,所以當煩惱和業要你作什麼,心就驅使身體去做。


   
我們一直都蒙受著煩惱及業所導出的生老病死苦,不只是這個本有,還有死有、中有、生有,一直在四有間流轉。事實上,我們不應該怕死,應該怕生,怕生在為煩惱及業所自在的三界輪回裏,投生之後就很難改變了。一旦生下來,就會有老病死苦,然後很多過失、不圓滿的問題就出來了。問題是在如何能夠不投生?想要斷滅痛苦之果,要從苦的因去著手。


   
世尊說:一切法都由因而生,沒有例外的。一切法由因而生,這句話是特指四聖諦而說的。苦集滅道四聖諦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是從集諦出來的。基於因(集諦)所以感召到果(苦諦),就會痛苦。由於苦的逼迫,你才會生起欲求脫離苦果的心,並尋求安樂之道,因而修道諦,修了道,就可以得到道諦之果──滅諦,由此得到根本安樂。所以四諦是從集諦安立出來的。如果沒有集諦,就沒有四諦可言。因為有集諦,所以只要斷除苦因,就可以得到樂果,也就是滅諦。滅諦是一個勝義的安樂,是真正的安樂,能得到滅諦就是真正究竟的得到了解脫。是以輪回的因在於集諦,斷除集諦,就可以得到真正的樂果──解脫。可以成辦這滅諦,究竟善業的修行者,稱之為大沙門。


   
就了義上說一切法都由因而生,這種說法在佛教有其不共的意義,也是很科學的。佛在成佛之後,到鹿野苑對五大弟子初轉四諦法輪,先講苦諦。講苦諦的時候,講一、無常性,二、苦性,三、空性,四、無我性。先要知苦,如果你不知苦而以苦為樂,你就會為其所迷惑,因此沒有辦法真正生起脫離痛苦的心。沒有離苦的心,就不會尋找苦因,因此不能斷集諦,所謂不知苦則不斷集。想要把苦因斷除,首先要修道諦。知苦而不知,斷集而不斷,入滅而不入,修道而不修,這是我們的問題。


   
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執著三有的安樂是圓滿的,因而貪著輪回的安樂。身體的感受有三種,就是苦受、樂受和舍受。身體上的痛苦是苦受,這種苦受畜生也有,這苦受人和畜生都不想要。我們因為不瞭解樂受和舍受有什麼痛苦,所以不能生起脫離的心。對於輪回的安樂貪著為樂,不以為苦;輪回裏的一切是無常的,以為是;執無我為;由煩惱及業所感報的有漏五取蘊身是不淨的,執為清淨;基於這種種增益(即無而謂有)邪見,所以不能生起對治力,貪嗔癡一再的增廣,就不停的流轉生死輪回。因此要好好的實修,而思惟生死輪回的過患很重要,是關鍵,為此我們必須修學共中士道次第。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項說明,就是(153頁科判)“己一、正修(心的)意樂己二、彼(修心)生起之量己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己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正修心的意樂分兩點:就是 庚一、瞭解什麼叫希求解脫的心,以及 庚二、發起這個心的方便(方法)是什麼。


   
庚一、明白這個希求解脫的心,所謂解脫是指脫離諸縛(種種系縛)”。由於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系縛,也因為這兩種增上力,所以有三界、六道、四生及五蘊等的分別。脫離三界、六道、四生及五蘊就稱為解脫,是以先要生起希求解脫之心。庚二、發起希求解脫之心的方法有兩種:就是由辛一、四諦門,以及 辛二、十二因緣,去思惟。辛一、思惟四諦門又分兩點:就是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壬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壬一、思惟苦諦過患分兩項,其中 癸一、明示為何四諦要先談苦諦之道理。如果從整個四諦的生起來看,集諦是因,應該先從集諦說起,可是佛陀先說苦諦的意趣何在?(154頁第5)“此複雲何,謂諸所化,若於生死自先未發無倒希求解脫之心,根本斷絕,彼于解脫雲何能導,以諸所化無明暗覆,于諸苦性生死圓滿,執為安樂,顛倒所誑。為了要讓眾生生起厭離生死的心,所以先說苦諦。(8)“此後自見墮於苦海,則於苦海欲求脫離,便見其苦(知道是苦)必須滅除。此複了知,未止其因苦終不滅,苦因不斷苦不能滅,於是思惟其因是什麼?因而知道集諦是苦的因。是以集諦後說。


   
譬如說睡覺的地方淹水,那左方右方換來換去是沒有用的,因為周圍都是水,最好的辦法是指水源遮止,不要讓水出來。同樣的,苦是怎麼來的?由集諦。生死的眾苦都是由有漏的業所感報的,而有漏業是由煩惱所造作,而煩惱的根本,就是我執,由此了知集諦,因此要先遮止集諦的因。若見我執亦能止滅(我執也是可以滅止的緣故),誓願現證滅苦之滅(誓願說我一定要現證斷苦的滅諦,得到滅苦的安樂),故於集(諦之)後宣說滅諦。集諦之後再說滅諦。要現證滅諦,需要趣入道諦的修學。(155頁第2)“如是四諦,大小乘中皆數宣說(都是數數宣說的法門),是為善逝(世尊)總攝生死流轉,生死還滅諸扼要處。故修解脫極為切要,亦是修行大溫柁南(關要),故須如是次第引導學者。


   
癸二、修苦諦之法,分兩項來說明,子一、(修習或)思惟生死總苦以及思惟別苦。輪回的總苦分三項說明:醜一、思惟八苦,醜二、六苦和醜三、三苦。
   
先說八苦(一生、二老、三病、四死、五怨憎會、六愛別離、七求不得、八五取蘊)(156頁最後1)“于初生時,便有無量猛利苦受,隨逐而生。粗重(粗重
──一、身語意不堪能(不能作主);二、煩惱習氣──留存心相續內,能使顛倒心識輾轉增長的習氣勢力。)所隨故生為苦者,謂三界一切諸行,為煩惱品粗重所隨,無堪能性,不自在轉。四種生,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我們是屬於胎生。胎生從父精母血結合人胎之後,直至出生之前的住胎痛苦,我們看(157頁第9)“《入胎經》雲,無量不淨,周遍充滿,……手足面等胎衣纏裹,……(158頁第5)非所悅意,難以為喻,極大苦受。’……(158頁倒數第3)由其先業異熟生風,吹足向上令頭向下,兩手縮屈被二骨輪,逼迫遍迫周遍逼迫,由諸粗猛難忍非悅,最大苦受令其身分悉皆青瘀,猶如初瘡,難可觸著,身一切根悉皆楚痛,極穢胎垢遍粘其身,由乾渴故,令其唇喉及以心臟悉皆枯燥,住此迫迮難忍苦處。住胎情況是如此。就像把你丟擲在不淨坑裏,住在很污穢的地方,真是苦不堪言。為什麼我們無法憶念起過去世?因為住胎所受的苦太痛了,致使整個過去世都忘了。(159)“此由因緣增上,宿業異熟生風吹促至極艱辛,始得產出。生已無間,被外風觸如割塗灰,手衣觸時如利劍割,當受粗猛難忍非悅極大苦受。這是指出生時的痛苦,還有出生之後的種種痛苦。這是事實,並非誇大的說法,其他經書也這樣講。透過至心思惟胎中這無盡痛苦的情況,進而思惟因有,帶來的老、病、死苦,就努力的想辦法遮止,不再投胎。以上所講的是生苦。


   
衰老之苦,(159頁第6)“思惟老苦分五。盛色衰退者,謂腰曲如弓,頭白如艾,額如砧板,皺紋充滿,氣力衰退了,坐下去的時候,像袋子斷索般跌坐下去,想站起來卻像拔樹根般的困難。語言遲鈍,行走緩慢等;還有眼睛不清明,沒有正念力,記性減弱,很容易忘失;飲食難消化,無法享用美食,這都是老苦相;然後很快地就會滅盡,趣向於死,應該如此地去思惟老苦。老苦是漸進的、慢慢的發生。如果今天還是個小孩子或年輕人,明天就變成老人的話,那種痛苦一定更令人無法忍受。


    “
思惟病苦分五。身性變壞者,謂身肉銷瘦,皮膚乾枯等。增長憂苦多住憂苦者,謂身中水等諸界(指四大,地水火風),分不平均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心起憂痛而度晝夜。不能受用悅意境界者,謂若有雲,諸可意境於病有損,雖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諸非可意境界受用,雖非所欲須強受用者,謂諸非悅飲食藥等,須強飲用,如是火炙及刀割(像開刀)等,諸粗苦事,皆須習近。”(160頁第1)


   
再來思惟死苦,死會讓你舍離圓滿可愛的財位、親族眷屬、朋友、和身體,並有猛利的憂苦。在心中沒有生起真正厭離之前,一定要恒常不斷的思惟這些情況。有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例如《掌中解脫》),在講到苦的時候,先修死相(先思惟死的痛苦而啟發厭離)。而《廣論》的教授是把死相放在後面講。


   
第五個痛苦是(161)“思惟怨憎會苦分五。謂如遇怨敵,便生憂苦,畏其制罰,怖畏惡名,遭非讚頌,畏苦惱死,違正法故,畏懼死後,墮諸惡趣,當思此等。
  思惟愛別離苦分五。謂若舍離最愛親等,由此令心發生憂戚,語生愁歎,身生擾惱,念彼功德,思戀因緣令意熱惱,應受用等有所缺乏,當思此等。
   
求不得苦就像愛別離一樣,或是務農秋天不能收穫、經商的時候不能獲得利潤等等,由於所欲而勵力追求,卻未能得,所以灰心憂苦。


   
五取蘊(指我們身心由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積聚而成)總為苦,五蘊熾盛苦:(161頁第8)“其中初者,謂依受此取蘊(受這個取蘊身),能引來生以後眾苦(能引生以後諸苦)這是第一點。第二是(此生)依此已經成辦之蘊體,才會有老病死等痛苦。謂由第一、第二兩種痛苦之粗重,隨逐於蘊,而生第三之苦苦與第四之壞苦。第五個是有漏的取蘊身一旦成辦,便是為行苦自性,因為是由從前的惑業所轉,皆是行苦。


   
以上是講八苦,現在講 醜二、六苦。六苦之一是無定過患,就是在輪回生死裏怨親無定,怨敵或親友是不一定的。比如過去的怨敵可能是今世的親友,過去的親友會是今世的怨敵;上半輩子的怨敵,可以變成下半輩子的朋友,上半輩子的親友,可能下半輩子變成怨敵;甚至可能今天上午還是怨敵,到了下午卻又成了朋友等等,這是沒有一定的。曾有故事提到:懷中抱的是怨敵,吃的魚肉是前世的眷屬,想吃肉骨頭的狗,是自己過去的父親。這是譬喻輪回中的怨親無定,所以不要一心想把敵人摧滅,不要那麼仇視敵人,也不要貪著親友。【問:那我們該怎麼做呢?怨親平等舍?】那是上士道的說法,我們現在講中士道,只需要證明怨親無定,知道了怨親無定之後就要遮止自己的貪嗔,不要再如此的貪親嗔敵了。如此說來,輪回中的敵友無所憑信,因而產生厭離。


   
再過來六苦之二是無飽足過患。無飽足過患是說,輪回中的安樂不論如何享用,都不會覺得滿足的痛苦。佛世的時候有一對夫妻很貧賤,只有一套衣服,想要供佛時,就輪流穿那唯一的一套衣服去。當我們窮得連一套衣服都沒有時,會想要有一套衣服穿就好了,等有了一套衣服之後,就希望有更多衣服,最後變成不知飽足的過患。龍樹菩薩講:有一隻小象,貪著懸崖邊青翠的草,不顧懸崖的可怕去吃草,結果草沒吃到,就掉下去了。如果僅只會積累今世的財富及圓滿的話,下一世就會掉到輪回去。錢財是要的,但是不能不知足。欲望是填不滿的,一而十、十而百、而千、而萬、十萬、百萬,一直往上積累,不斷地要求。以前有位阿羅漢尊者,他有一塊金子,他對世尊說:我要把這塊金子供養給最貧窮的人。佛就把金子供養了一位國王。但是那國王很有權力而且財富又很豐饒,阿羅漢就請問佛說:他不貧窮,為什麼把金子給他呢?佛說:他是最有錢的窮人,因為他不知足。這個國王追求權勢,他從鐵轉輪聖王、銅轉輪聖王、銀轉輪聖王、金轉輪聖王,一直這樣向上求,然後又求大自在天、遍入天,到最後是三界的主人梵天王,他先向梵天王分一半的管理權,最後把梵天王趕走了,得到梵天王一樣的果報,但是等善業感報完了後就直落地獄。輪回的安樂是沒有滿足的時候,得隴望蜀,因此長期輪回生死。


    “
若謂受樂令意滿足,然三有樂,任受幾多,非但無飽,後後轉複增長貪愛,由此常夜馳騁生死,經無量劫,受諸至極難忍大苦。”(163頁第2)誰是最富有的人?就是知足的人。即使擁有全世界的財富,不知足的話,就是最窮的人。我們投生過、當過梵天王和轉輪聖王,【是這樣嗎?答:是啊!是這樣。問:我都不知道。答:不知道並不代表含遍(此話不周延,不能說不知道就否定事情的存在)。】仍然沒有飽足,即使前世你曾有多生受用圓滿,卻還是在生死輪回。教授裏頭有三個譬喻:一個是剛剛講的那只小象,貪著懸崖邊的青草,結果掉下去了;一個是飛蛾撲火;一個野獸貪著美妙的音聲,而被獵人所殺。總之,貪著如果增廣,最後吃虧的是自己。(165頁第7)“積集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鹹歸死。這是《調伏阿笈摩經》講的。


    (
六苦之三)“數數捨身過患者。如雲:一一身體諸骨聚,超過幾多須彌峰”(164頁第3) 如果把一個眾生無始以來投生至今,所積累的身體骨頭聚在一起,會超過須彌山。或者說,把我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所吃過的東西,積累起來,也知道超過須彌山。在地獄時,所飲用烊銅熱鐵的量積起來,會超過四大海。謂一一有情受身之骨,若不爛壞,多於須彌。


   
再過來(六苦之四)是數數結生的過患。(5)“雖將地丸如柏子,數母邊際未能盡。這是顯示數母邊際。就是一個眾生,要找出曾經做過他母親的眾生的源頭時,就算將大地糅成小小柏樹子這麼小,等數完這個數目時,當過你母親的眾生源頭卻還沒能找到。


    (
六苦之五)數數高下過患。我們已經好幾世曾投生過梵天王、大自在天,當過很多次的神,享受過很多的快樂。有時下生人間,統理百軍,做一個很有權力的人,有時卻連一隻狗都不如。當過各式各樣的角色,經過多次投生的痛苦。以其三有一切盛事,最後邊際,衰所攝故。”(165頁第6)


   
最後的無伴過患是什麼呢?生獨生,死獨死。生的時候獨自生下來,死的時候,這個向父母借的身體也知道棄舍掉,獨自前往他世。《入行論》說:獨生此一身,俱生諸骨肉,壞時尚各散,何況餘親友。身體尚且如此,親友更不用說了。
   
六苦可以總攝為三種,(165頁最後1)“六苦總攝為三:一、謂於生死中,無保信處。二、受彼安樂,終無飽期。三、無始而轉。首先生死無定,沒有保信處分四種:初中有四,一於所得身不可保信者,謂身數數舍生死流轉中自己身體數數棄舍,所以不可保信;二、於作損害(亦即怨敵)及利益(亦即親眷)不可保信,是因為怨親沒有決定的緣故;三、于輪回盛事得圓滿不可保信,是因為高(指善趣)(指惡趣)變異的緣故;四、於共住不可保信,共住是友伴親眷,是說死時無伴而往的緣故。


    “
三、無始而轉是說數數結生,輾轉受生不見邊際。
   
醜三是思惟三苦。三苦是苦苦、壞苦和行苦,是一切痛苦的總攝。(166頁第2)


    “
譬如極熱或瘡(如腫瘤)或癰,若於其上灑以冷水,似為安樂(乍為安樂,因為很熱,灑水乍然會有很舒服的感覺)可是於生死中所有樂受,若壞滅時,還起眾苦。瘡是苦苦,當你灑冷水的時候乍覺安樂,可是那只是壞苦而已,不是真正的安樂,它還會起眾苦的。可以厭離苦苦的,畜生道也有。能夠思惟壞苦為苦,就知道所謂樂受也是痛苦。外道也有此說,因而厭離欲界和色界的粗分欲望,視樂受以為苦,對下界,特別是將欲界粗分的快樂視為痛苦,欲求那種無苦無樂的境界,證得四禪天的舍受。然後再厭離舍受,就證得無色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到了非想非非想處的時候,自以為解脫了。

但是當他修行的力量殆盡時,由於他還沒有斷除煩惱,沒有把有漏近取蘊身的因斷除掉,所以還會投生到下界來,甚至墮到地獄去,這是因為外道不知行苦的緣故。即使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因為沒辦法把系縛輪回的煩惱和業斷盡,所以還會再次下墮。什麼是系縛呢?就是為煩惱和業所驅使,產生出來的那個有漏蘊體之續流,稱為系縛。因為這個蘊體的續流沒有截止,就稱為輪回。如果這個續流截止了,就可以稱為解脫。


【解惑篇】

    問:苦諦和輪回有什麼不一樣?這個道場的大殿是苦諦不是輪回?
   
答:這個是苦諦,不是輪回。輪回一定是要有心識的眾生才叫做輪回。否則我們說輪回的安樂,輪回連如針尖大的快樂也沒有,一點都不快樂。這表示有心才叫輪回,不是苦諦。山河大地是苦諦,不是輪回。

    問:有些人好象活得很苦,可是並沒想要離開痛苦,那是什麼原因?
   
答:畜生碰到火,都會趕快縮回來,我們比畜生還不如,知道苦還不想脫離。
   
問:雖然感受到痛苦了,卻沒有很強的心力想要脫離苦。
   
答:他到底想不想要痛苦?(答:他不想。)不想要痛苦,就是想要離開痛苦吧! 如果想要痛苦也很好,也許他想修忍辱,所以他知苦而不想離苦。(答:有人是這樣子沒錯的!)你想要痛苦嗎?(答:不要痛苦。)既然不要痛苦,就是已經覺得痛苦,想要離開痛苦了。知道頭撞到牆壁會痛,下次一定會小心,如果撞了不會痛,不會害怕撞的。


   
問:有些人受了傷害,還是繼續在找傷害來受。譬如說,自殺的還是繼續自殺。他也知道自殺時是很苦的,但是為什麼他被救起來之後,還是要自殺。
   
答:他不是為快樂而自殺的吧! 他是受不了痛苦的折磨,透不過氣才自殺的。他可能是想與其受苦,倒不如自殺死了來得好,以為死會比較快樂。比方說,手中了毒,為了保住身體,就會砍斷手臂。這不是說斷手臂不痛苦,而是為了保全整個身體而斷臂。自殺的人也是這樣,視死的痛苦比生的痛苦來得輕,但這是錯誤的。經上說,所有的眾生連微細的痛苦都不想要,再多快樂也都不滿足,這句話難道是謊言?如果你認為痛苦是快樂的,你就不會想要離開痛苦。若有人依著痛苦修忍辱,這是有功德的。
   
問:有人是這樣,受苦自殺,自殺被救又自殺?
   
答:這是錯誤的比喻。比方說,飛蛾撲火,我也要撲火嗎?

    問:有些人下輩子想再來度化眾生,我下輩子不要再來娑婆了,因為沒有把握可以再得到人身。
   
答:患熱病的人,醫生要他不喝酒、不吃肉,否則會加重病情。等他病轉好些,身體依然虛弱時,醫生卻要他吃肉、喝酒,不然太虛弱了。喝酒要有喝酒的地方,吃肉也有吃肉的時候。講暇滿人身,是為了督促你、激勵你以暇滿人身來修學佛法,知道暇滿人身難得。但不是說人生不苦,只要還在苦諦當中,就是苦的,這兩者並不相違,但作用不同。中士道次要你斷苦,上士道次要你自願取受各種苦,不是斷苦喔!這是修行的法門,並不相違。當你能夠真正斷除生死的痛苦,就可以做到這點,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依著暇滿難得義大去思惟,可以得到激勵,督促你趣入佛法,因此而得到好處。當你思惟苦諦時,可以激發欲求解脫的心,同樣可以得到好處,並不相違。我們必須基於需要及目的來看不同的法行,只在文字上看,那就得不到意趣。


   
比如佛的教典中,有時候講有是,有時候講無我,佛是為了順應眾生的需要才這樣善巧的說法。我們都知道,不能殺父殺母,佛卻對阿闍世王說,可以殺父殺母,這有它的必要性。當時阿闍世王已經很悲傷了,若對他說你殺父殺母是不對的,他會受不了。說他殺父殺母沒有罪的意思是可以殺煩惱父、業之母,就是造就輪回之父母,佛的本懷是這個。我們要看當時的狀況,來瞭解佛的密意。我們要以正理或是以需要來看,我們先看需要,如果沒有需要而前後相違的話,則以正理為依歸。以前有一位噶當派的祖師,看到有一個人快被狗咬到時,就拿經書打那只狗。經書是不能拿來打狗的,但如果被咬到的話,就不能修學佛法了,基於這個需要的緣故,雖說拿經書打狗是不對的,是應該遮破(不應該做)的,還是用了經書打狗。又比如說,殺人是不可以的,然而佛陀在過去生為大商主時殺人,又怎麼可以呢?基於需要的理由,為了救那五百個人,所以他殺人。菩薩是勤于為眾生而投生,並非不要投生。菩薩為了眾生而祈願:讓我一直投生到眾生界盡、虛空界盡。他是這樣發願的。菩薩不是不怕生死,他是為了救度眾生、為了利益眾生而投生,那是菩薩的行持。所以我們應該思惟審查一下要遮破的地方、應該斷除的地方,與需要是什麼來安立輕重取捨。

    問:覺得最難對治的還是自己的習氣,往往佛法的道理是瞭解了,但是習氣仍是不經意地隨時就跑出來了。在刹那刹那間,心念的自我檢視過程當中,會覺得很困難,因為煩惱很容易產生。雖然知道自己永遠都在造業中,但是直至念頭產生才追悔,因此對自己感到非常地失望和厭惡,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式,是不是暫時摒除外緣去修行?


   
答:如果你是至誠、真心地想解脫的話,那離惡境是佛子行,先遠離惡境,依僻靜之處去修行是佛子行。《戒經》說,要先離惡境,才能斷煩惱。能先離開惡境是對的,因為你目前沒有能力應付惡境。但真要這樣做很難吧!


   
問:我們都是在家眾,怎麼辦?
   
答:對啊! 在家眾的困難在這裏。真心想修學的話,是要離開惡境,依著僻靜之地苦修去,這是佛子行,但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你要知道,即使在僻靜之地、荒無人煙的地方苦修,好象沒有境,應該沒有作意了,但煩惱卻還是不斷地湧現生起;更何況在境中,怎麼能不生煩惱?修行人最困難的三件事:首先對治力生起很困難;其次是難把煩惱的續流遮止;最後難根斷。在家修行是很困難,我沒有說它很容易。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修學思惟三難處:難生對治力、難遮煩惱流、難斷煩惱根。


   
問:那大家不是都絕望了嗎?
   
答:說你們沒有希望了?不能這樣講的。有人是不絕望的。

    問:如何去發現當下念頭或行為的造作?
   
答:身口意三道門,當煩惱貪、嗔、癡快跑進來了,就像小偷快入門了,正知就是員警,要像員警一樣守著門禁,不讓小偷進來。小偷是什麼?就是煩惱,不讓貪、嗔、癡進入你的三門,用正知去看。奔恭甲格西的修法就是這樣,他就看著他的心,時時用正知正念觀心,看自己現在心裏正想什麼?就看著它。拿正知力的矛看著它,它緊我就緊,它松我就松,看著它,要這樣來對治。


   
問:在我們每天成辦所有的事情當中,察覺自己的心念上有染雜,卻無法對治。
   
答:鍋中的麵條快煮熟了,快可以吃了,我們快講到那裏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