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5 19:21:2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15 19:18:11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 第十六講 入大乘門  袞卻格西講授

 

第十六講  入大乘門

    當下我們已經得到圓滿的順緣,獲得無不具足的暇滿人身,此時應該為一切眾生的義利,發起要成佛的菩提心。為了要圓滿菩提心,所以要修持。若要修持必須先思惟,思惟之前必須先聽聞。就請以這種動機來聽聞這場正法,所聽受的教法是菩提道次第教授。


   
菩提道次第教授引導分四個門徑:甲一、為顯示其法根源清淨故開示造者殊勝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以及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第四個門徑是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兩項,就是乙一、道的根本在親近善知識的道理以及乙二、依止之後如何修心的次第。


   
關於道的根本在親近善知識的道理,這點相當重要。依止一位師長不應該草率的依止,應該先很慎重地觀察。觀察後,決定依止了,要像善財童子依止彌勒菩薩,及常啼菩薩依止法聖論師一樣的,以意樂(淨信為本、念恩生敬)、加行(內外財供、身口給侍、如教修行)好好去依止。並且要恒常依止,直至成佛,不能放舍。一旦依止,不管師長做什麼事,要觀師長的所作所為都是十全十美。


   
基於暇滿人身的思惟,由憶念念死無常,再思惟三惡道的痛苦,進而因畏懼三惡道的痛苦而真實皈依三寶。之後行持皈依三寶的學處,主要是奉行業果的道理,特別是斷十不善而修學善法福德來成辦八異熟果報(140頁第2)的人身。這就是下士道次的修學。


   
即使你得到特別的人天果位,由於煩惱未斷,仍為煩惱所自在,還是會在生死裏頭輪轉,永無止盡。由於為煩惱所自在,所以積造了各式各樣輪轉生死的善惡業;因為各式各樣善惡業的造作,所以產生各式各樣極難忍受的痛苦。不思惟則已,你一思惟,真的三界六道,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下至無間地獄,沒有一處不是痛苦所積造、所纏繞,無不是以痛苦為體性。若能至心地思惟由煩惱所引導而造作的業,所產生的種種三界的痛苦,而自內心深處生起厭離輪回生死,這是來自于修學中士道次法行的結果。


   
修學厭離輪回生死,有兩個門徑:從 一、四諦(苦諦與集諦)去思惟,也可以從 二、十二因緣去思惟。無論是從四聖諦或是十二因緣去思惟,你都應該知道,原來整個輪回的根本是來自於無明。而無明本來就是一種顛倒心識,是一種錯誤的、不好的因,因此很清楚地,由這個因所鼓動、所產生的果,絕對不會是好的。一切的不吉祥、痛苦、折磨,一切衰損的根本,不來自於外在,而是以無明我執作為鼓動而產生的。因為無始以來串習的無明我執勢力太強的緣故,我們自然地生起一種由無明我執所鼓動出來的煩惱因,而造作各式各樣的業,然後去承受這些業報。


   
事實上,執無我有我的分別心(實相上是無我,卻執為有我),是因為執實的關係而生起的,追溯起執實的根源是無明我執。無明我執及執為有我的心,皆會緣念補特伽羅和蘊而執為實有,所以這兩種執著,彼此之間有直接的關係。除非這兩種執著消失不見,才能滅除掉之外,即使善業增長,如修大慈心、大悲心、菩提心,也都沒有辦法將它摧破滅除。只有心緣於這兩種執著的所緣上,持續修持實有實相的無我,現證無我慧,才能真正摧滅、根斷執實。


   
只有一次兩次的修學或親證無我空慧,還是沒有辦法摧破那個無明我執的顛倒心識。理由是什麼呢?就是因為無始以來串習得根深蒂固的緣故,就像一塊很韌而且很堅固的樹根,你要能夠截斷它,需要很鋒利的斧頭,而且拿斧頭的臂膀也必須要很粗壯。如果只有一次通達無我空性慧,就能夠徹底的摧破無明我執的話,那不管是聲聞、緣覺或是菩薩應該在加行道的時候,就能夠把所有煩惱淨盡無餘才對。事實上,沒有這回事,還要再進一步去見道,即使在見道位的時候,親證無我空性慧了,也還是沒辦法完全把煩惱障淨除。煩惱所留下的一些習氣,有不同種類的粗分和細分,那些細分煩惱、俱生的煩惱還是沒辦法淨除,還必須安立十地理則,從初地到第十地,依次的由粗到細,一一把余習根斷才行,所以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能真正把無明煩惱予以根斷的方法,就是我們在中士道次所說的增上三學法門,主要的正對治是修學增上慧學,以增上慧學去正對治無明煩惱。慧學修學些什麼呢?四諦十六行相。為了要能夠順利的、直接的把輪回的根本無明實執斷除,所以我們必須修學無我的增上慧學。可是只有修學增上慧學還是不能夠根斷的,行者必須同時淨罪集資(淨除罪障,集聚資糧),同時要以很多正理,去安立抉擇空性慧的道理,漸次的、循序漸進的把學處圓滿,才有可能去斷除。


   
修學的方式有止與觀兩種。止就是你的心安住於一個所緣境,能夠專注於一境,沒有任何沉沒掉舉,而且可以產生身心的輕安的時候,稱之為止(奢摩他)。什麼是勝觀呢?在止的功德之上,於所緣境不散亂,生起了觀察慧,再以各別觀擇的智慧,去觀察所緣境的實相、內涵,經若干時候,當由觀察力所引發的身心輕安生起時,那種觀察慧就稱為勝觀。所以得到勝觀是很不容易的,必須有止的功德才能成辦。


   
要能夠有穩固堅定的增上定學(就是得止),之前必須修學增上戒學。基於修學增上戒學,亦即持守淨戒、學處的關係,所以行者能夠以正知正念將粗分的散亂,還有沉沒掉舉遮止掉。將心從渙散境上收攝回來,不為沉掉所散動,在這之上,當然還有剩下所謂細分的沉沒掉舉,此由攝回的心來對治掉。之後就可修觀,但不可能一開始即刻證得無我慧。要得到具相的觀,必須借由思惟及修學四諦十六行相、十二因緣才能漸次的成辦無我慧,通達空性。緣於空性,獲得身心輕安,才真正成辦具相的奢摩他。在後得位時,由於身心已生起輕安,此時的身體就像棉花一樣,輕飄飄的,非常的舒服。在得到身輕安後,身體在修學任何善法時,不會有任何的不堪能性、不聽話、疲倦等等。在得到心輕安的時候,你的心會很聽話,可以任你所欲的安住於善法的所緣境上,非常順暢,不會想打瞌睡。


    增上三學必須日夜無間、恒常猛利的去修學,才有可能將輪回的根本予以斷除而解脫生死,否則是很難的。依於這樣增上三學的修學,可以引導你出離生死,得到解脫。自己脫離輪回雖已成辦自利,可是究竟的自他二利仍尚未圓滿。就中士道次來說,為了引導到上士道次的修學,因此對增上三學的闡述並不側重於定學與慧學(此二學特別是在上士道六度的後二度:靜慮度()與智慧度()的時候才加廣說),而只特別闡述增上戒學的道理。倘若你真的不能由菩提心的引導到大乘,而僅僅只是修學增上三學,這當然絕對是可以讓你得到自己的解脫果位;但是儘管你可以得到自己的解脫果位,自利與利他卻都不圓滿、都不究竟。不僅如此,可能會因為耽著于寂靜的樂受,而阻礙了發起菩提心,趣向佛果的機會。


   
大迦葉尊者對佛訴說:本來有六十位的行者,如果能讓我向他們展示聲聞法,他們在一座之內就可以證得羅漢果位。可是文殊菩薩不善巧,對他們講大乘法教,講空性義理,讓他們起邪見,墮入三惡道。佛回答說:文殊菩薩並非不善巧,不懂得如何教化。若由你展示聲聞法給那些人,他們雖然可以證得阿羅漢果位,但是他們會生生世世、長劫長劫地沉溺在寂滅邊的快樂裏頭,不能回小向大。因此即使文殊菩薩對他們講大乘空性義理,讓他們起了邪見墮入三惡道,可是他們的心相續中已種下大乘空性的習氣了,他們一旦從三惡道上來的時候,就可以馬上值遇大乘法教,然後很快的,就能夠學到顯密雙運的圓融教法。因此,學習密乘教法而成佛的時間,較之沉寂在寂滅邊的時間,成佛不過是一刹那罷了,所以他是很善巧的,並非不善巧。


   
所以說我們開始學法時,應當修學大乘法,只有將目標安立在上士道次的修學,才是我們修學的核心與精髓。然而把下士道次及中士道次稱為共,是安立其為成辦、或是修學上士道次的一個前行、支分。所以一開始,我們要以上士意樂來修學共下士道與共中士道,這樣才對。三士道次的學習並非互不相干,或者說只學下士道次就好、只學中士道次就好,或是只學上士道次就好,好象三士道次彼此不相干。就像一位法師去一個寺院住,又退出去,然後又找別的寺院去住;或是像博朵瓦所說的,如果你要遊過一條河到彼岸,要雙手一鼓作氣遊過去,不要雙手各遊不同的方向,這樣力量就抵銷了。就像這比喻一樣,一開始你要以上士道次的意樂作為根本核心的目標,在此之上,為了圓滿這個目標,所以修共下士道及共中士道。


   
即使經由修學可以證得聲聞、緣覺羅漢果位,然而這樣自利、利他都不圓滿,而且不能完全了知一切,尚有所謂的四種無知。因為我們是修大乘法的關係,不應墮於輪回及涅槃二邊,要安住於無住涅槃。不墮彼山,不墮此山,依中道而行。若不要墮涅槃、寂滅邊,就要修學大悲心,方便品;要不墮輪回邊,則要修學空性慧。並不是說聲聞、緣覺的聖者沒有悲心,他們也有想要安置一切眾生於菩提中、願所有的眾生離苦及苦因的悲心,他們只是沒有完全充足、圓滿的大悲心,沒有這種將一切離苦得樂的責任,由我來荷擔的大悲心。


   
我們若要能夠往赴一切種智之地,必須依靠大乘法教的修學。大乘道的根源,如樹木的根,是勝義菩提心與世俗菩提心。因此修學這二心,必須是智慧分攝持方便分,方便分攝持智慧分,以方便分與智慧分互相不分離的雙運來修學才對。以菩提心做為主要的根本,這一定要有空性慧攝持而修。要能夠實行修學智慧分與方便分互相不分離的雙運道之前,必須真實生起菩提心。在能夠真實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先生起增上意樂以及大悲心。如果沒有共下、共中士道次裏所說的,出離三途苦以及生死苦的這個出離心的話,就好象自己沒有痛苦的覺受,又如何去比度、推測眾生的痛苦,而生起大悲心?大悲心是無以生起的。


   
三乘的出離心,是成就一乘佛果之關要。沒有修學三乘的出離心,無以成佛。出離三途苦,是下士道次所說的內涵;中士道次所說的出離心,是出離生死苦。如果自己沒能真正的發起下士及中士道次的出離心三途苦及生死苦,是沒有辦法去推測虛空一切如母有情的痛苦,那麼大悲心(也就是大乘的出離心)就沒有辦法生起。沒有這三乘的出離心,一佛乘佛果就無法成辦。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不能夠證悟無我空性智慧,三乘(指聲聞、緣覺和佛乘)之果是無以成辦的。修行的精髓及核心在菩提心,菩提心是種子,空性慧是水分陽光,如果能在生起的種子之上,灌以水分、陽光,就可以長出佛陀果位的苗芽。有人請問噶當派的大德說:你修行的精髓,真正的誓願處在哪里?大德回答說:不是阿彌陀佛、不是觀世音本尊,不在於修本尊法,我修行的精髓就在菩提心的修學。不但他這樣說,宗喀巴大師也是這樣講的,一切修行的核心精髓,祈願之最深、最圓滿之處就是菩提心的修學。我們有沒有這樣效學?


   
阿底峽尊者顯經密續的教法都圓融博通。當時他在印度已經非常有名,是位大善巧的博學者,結果他還要歷盡千辛萬苦到印尼金洲島(印尼蘇門答臘),依止金洲大師修學菩提心的精髓十二年。他還要這樣精勤地來修學佛法,現在我們卻說不必以菩提心作為修學的精要,難道我們比阿底峽尊者還博學、還了不起,比他還厲害嗎?尊者之所以要辛苦地去印尼金洲大師面前求受菩提心的教誡,是因為有一次當他在菩提迦耶金剛座大塔之下繞塔時,塔上的兩尊大小佛像正在互相討論,什麼是修學成佛最好、最迅速的方便?大佛像說:菩提心。尊者聽受之後,引為定解,原來成辦佛道最重要的法門就是菩提心。因而動念,到處尋問哪里有教授菩提心的真正傳承者?原來是在金洲大師那兒,所以歷盡千辛萬苦去求法。以見地來說,不論是空性見或智慧品各方面,尊者都已經是究竟圓滿了,這是沒有疑問的。可是他到印尼金洲大師面前,去求受菩提心教授的時候,金洲大師問他說:你能夠修學菩提心嗎?能夠貫徹始終嗎?尊者回答:可以,我能。”“你可以以十年的時間來修學嗎?尊者堅定的回答:可以。我們不要說一年了,一個月、一天都修不起來。要你好好修一天的菩提心都做不到吧


   
說起來到現在為止,我們好象研討、學習了不少菩提道次第教授,上、中、下士道可能也已經研討得朗朗上口了。不要說具相,如果心中可以生起少分少分的相似菩提心、或是大悲心的話,事實上,它就如同小小的碎金剛鑽石一樣,已經是映蔽(超過)純金,金莊嚴的物品了。我們應該朝這個方向去走才對。總之,要能夠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一定要先具足三乘的出離心。三途苦的出離、生死苦的出離、一切有情苦的出離(也就是大悲心),這三種出離心一定要具足,才能夠生起真正的出離心。同時中士道次所說的六種苦裏的無定過患、怨親無定,一定要很深刻的思惟。如果不能夠至心地思惟怨親無定的話,所謂知母,知道六道的父母觀(六道眾生都是父母)的這種想法是生不出來的。


   
關於菩提心的修法傳承,其中自他相換法的教授,由佛陀傳給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傳給寂天菩薩,最後傳到金洲大師的身上。同時由佛傳給彌勒菩薩,再傳給無著菩薩的因果七教誡發心法也傳至金洲大師。因此阿底峽尊者向金洲大師求這兩個教授。而後有尊者將所得的三種教法的傳承匯歸為一流的說法。是哪三種傳承呢?就是修行加持派、廣行派、還有深見派。在阿裏有位拿措大譯師,他有個禮贊文禮贊尊者說:能夠去除雪域(西藏)的暗蔽迷蒙,具有三種傳承的具相師長就是吉祥尊者,敬禮恩重無邊的尊者。


   
取心要的道理,科判上分三點,於共下、共中道次修心,還有上士道次修心。共下與共中士道次修心是上士道次修心的前行、支分,我們就此簡單講過。


   
什麼叫上士夫?(204頁第1)“見諸眾生眾苦逼惱,為利他故而發忽忙,具有荷擔並去成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心量的人,稱為上士夫。上士夫是真正的智者及善巧者,(204頁第3)“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樂本源,能除一切衰惱妙藥,一切智士所行大路,一切利益安樂之源是菩提心,能夠去除一切煩惱真正的良藥是菩提心,一切智者所行的大道是菩提心。見聞念觸,悉能長益一切眾生,只要見聞念觸,都能夠長養一切眾生的利益。由行利他兼成自利,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當思希哉,我今所得誠為善得,當盡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所以要這樣想,我們今日所得的誠為善得,應該盡所有的能力,趣入大乘法門,修學大乘法要。


    “
由是因緣於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第一個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我們知道,內外道的差別,在於皈依的有無。換句話說,入佛教之門在於皈依;入大乘道之門在於發菩提心;入密乘道之門,在於灌頂的有無。無可置疑的,如果你沒有修學菩提心而趣入別的門徑,這樣就算修學任何法要,都不能入大乘道,也不能成就佛道。科判第一個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第二個如何發生此心道理,以及既發心已(如何修)(菩薩)()道理


    “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複雲何。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顯乘)與密咒大乘(密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于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若于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這是說在任何時候,只要生起菩提心,就算沒有生起其他的功德,也可以安立為大乘人。要能夠成為一株佛陀果位的苗芽,其不共之因的種子,就是菩提心。一般來說,能夠讓種子長出苗芽,當然需要很多因緣,比方說,要有肥料和水分之類,但是不共的因是菩提心(種子)。空性慧像陽光水分一樣,是聲聞乘、緣覺乘以及佛乘,三乘的共法。倘若你能夠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刹那間就可以非常強而有力,輕易地淨除你的罪障,然後積集廣大功德。即使你所積造的善業是那麼的微小,因為菩提心的攝持而可以無邊的增廣。


   
我們看科判:(208)“第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發起之量,四、儀軌受法。發心之因有三種,一般總合來說,就是四緣、四因及四力。


   
第一個是四緣發心。第一緣如文:若見諸佛及諸菩薩難思神力,或從(經書)可信聞如是事(菩薩有不可思議功德力),依此發心,謂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第二緣:雖無如是若見若聞,而由聽聞依於無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發其心。第三緣:雖未聞法,由見菩薩正法將滅(大乘教法將損滅),便作是念而發其心,謂念如是正法久住,能滅無量有情大苦,我為令此菩薩正法久安住故,定當發心。這樣作為因緣而發心。第四緣:雖未觀見正法欲滅,然見惡世(五濁惡世眾生)上品愚疑,無慚無愧嫉妒慳等,便作是念,於此世中雖于聲聞獨覺菩提能發心者,尚屬難得,況於無上菩提發心。我且發心餘當隨學,見難發心而發其心。餘當隨學,就是說,為了讓其他眾生這樣效學,我先發心,然後引導他們也發心。見人家發心而發其心,也是一種緣。這是四種緣。


   
以四因而發心(210頁第2)“二從四因發心者。謂種姓圓滿,善友攝受,悲湣有情,而不厭患生死難行,依此四因而發其心。行者必須種姓圓滿,或蒙善友(善知識)慈悲攝受,或有悲湣有情的意樂,或不厭患生死難行苦行,行菩薩道,而發其心。


   
由四力發心(4)“三從四力發心者。謂由自功力欲大菩提(自己的功德力欲求大菩提),是名自力,由他功力希大菩提(由他功德力鼓動希求大菩提),是名他力。由自己力量欲求大菩提,就是自力,如果自己不先成佛的話,不能令眾生成佛。接著是說他力(他人力量的鼓動、推動)而希求大菩提而發心,昔習大乘,今暫得聞諸佛菩薩稱揚讚美而能發心,是名因力,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修善法,名加行力,依此四力而發其心。以自力發心是最根本的,最能夠堅固的。(本段最後1)“當由自力至誠發心樹立根本,以其菩薩一切諸行皆依此故。菩薩行的所欲是來自於發心,如果沒有堅固的發心,是沒有所謂菩薩行可言的。


    “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從大覺窩(阿底峽)所傳來者現分二種,一、修七種因果教授,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自他相換法)而修心。七因果是什麼呢?謂正等覺菩提心生,佛果是由菩提心生。七因果是六因一果,一果指菩提心果,佛果從菩提心因出生,而菩提心的果又必須此心又從增上意樂產生,增上意樂又由大悲心產生,大悲心從大慈心產生,慈心從報恩產生,報恩從念恩產生,念恩從知母產生。所以這是六因,菩提心是果,共為七種。


   
阿底峽尊者因果七教誡的傳授,以兩個次第來說明,(211頁科判)“一、於其漸次令發定解,二、如次正修。第一點於其漸次令發定解分為兩項來說明,就是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諸餘因果是此(大悲心)因果道理。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心,可分三項。大悲心安立為初重要的理由是什麼呢?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說明開頭是很重要的。在《入中論》講到:大悲心初重要猶如種子。大悲心中重要的理由何在?是說只有一兩次修學大悲心是不夠的,必須在生起大悲心之上,恒常猛利地繼續修學。在正式修道當中。因為大悲心的關係,不會在乎自己的苦樂,完全一心純然地想利他,也因此,福德資糧得以易於迅速成辦圓滿。如此恒常地修學大悲心,最終,無疑的能夠成就圓滿二利的佛陀果位。《入中論》說:中重要猶如水分、陽光、肥料一樣。因此諸佛教法的根本在於大悲心。


   
大悲心後重要怎麼說呢?成佛之後,雖然佛陀有能力像二乘行者一樣,安住於寂滅之樂。但是因為大悲心的驅使,讓他沒有時間去品嘗寂滅之樂,而會日夜無間的垂顧眾生的痛苦,然後勇悍地救度眾生。他會住世間利益有情,直至眾生界、輪回界盡之際。


    “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213頁第5)一般說來,只要你不斷地去思惟痛苦,你是可以從自己的痛苦去推斷眾生的痛苦。然而你真的要對眾生的痛苦有非常堅固、猛利、恒常的思惟,就必須先修學悅意慈(慈心)。要生起悅意慈之前,應先修平等舍。若不如此,則只會對親眷的痛苦無法忍受,而對怨敵的痛苦覺得很歡喜,對非親友非怨敵的中庸眾生的痛苦感覺不關痛癢。因為你只會對你親眷的痛苦不能忍受,所以必須設法安立所有眾生為你最好的親眷。而最好、最超勝的親眷莫過於母親,所以要修知母。由一、知母之上,二、念恩,三、報恩而修學 四、悅意慈,這四個就是大悲心的因。


   
然而如果你只是在知道眾生是母親的概念,直接修知母的話,那個量是生不起來的,必須要用善巧的方法來修學。一般而言,菩提道次第教授裏,最難生起的證量有兩個:在前面是依師之理的觀師如佛;以及在大乘道的六道有情父母觀,六道眾生都是母親,就是六道眾生都曾當過你的母親。《經集》中佛陀講說:首先要修眾生平等,對所有眾生修平等住之後,修眾生是你的最好親眷(如母)由於我們心中一直修學親疏愛憎,貪嗔的心太強了,所以要修平等舍實在是太難了。當遇到利益於我們的時候,我們所生起的貪心之水蕩漾無邊,反之,若遇到對我們有損害的時候,我們內心的嗔恨之火則又燃遍天際。如果這樣的話,那一點都沒有菩提心的法味,知母的證量也沒有一點味道了!因此要想真正修學而得到知母的證量,一定要先修學好中士道次所說的六苦中的無定過患。想遮止我們心中的貪嗔,一定要先好好地修學怨親無定,把我們粗分的親疏愛憎的心遮止,在這之上才能夠住平等舍中。就像整地一樣,先把平等舍的地整平之後,才能夠播種子,再灌澆以慈心的水潤澤大悲心,大悲心的種子才能夠長出苗芽。


   
要如何正行修遠離親疏愛憎的平等舍呢?先把三個境在眼前明現(明白顯現):首先明現你一刻也不能分離,非常照顧你、呵護你,好到啟發你最強烈貪著心的那個親眷;第二個是那個損害你,讓你嗔恨到極點、一刻都見不得的敵人,在你眼前明現;第三個既不利益你,也不損害你,他在你心中是不嗔不貪的一個中庸眾生。這三個你所謂的第一流的怨、親,還有第一流的中庸角色眾生在你眼前明現。


   
基於這個人傷害了你,所以你安立他為怨敵。可是這樣一個傷害你的敵人,他會生生世世都傷害你,都一直是你的敵人嗎?這是值得懷疑的。不僅如此,現在是敵人,也許以後會是親人,轉怨成親,這是可能的。對於一個以前曾經利益過你,對你施恩無量的人,未來也可能會變為你的怨敵,他可能曾經當過、或將成為你心裏中庸眾生角色的人,而僅只是一時一地,你就完全把他視為敵人,恨恚無邊,這怎麼有道理呢?如果仔細想想,根本沒有理由對眼前所謂的敵人起嗔恚,因為無始以來,他已曾經利益過你無數次,也曾當過你的中庸眾生。而和你沒有什麼關係的人,未來也將變為你的親友、親眷,都將會利益你;你卻以今世短暫的理由當他是敵人,發起嗔恚心,這沒什麼道理的。如果你能這樣修的話,就會遮止對他的嗔恚。


   
一個連一刻都讓你不能分離,令你愛戀無邊,想與他合為一體的那個親友,只不過是他曾短暫地對你施恩、利益你,所以你安立他是你的親友而貪愛他。但是無始以來他一直是你的親眷嗎?一直是這樣一個利益你的人嗎?以後也一直會是一個利益你的人嗎?以為親眷一直是親眷,歡喜一直是歡喜,不會有改變,這是錯亂的心識。如果怨敵一直是怨敵,親友一直是親友的話,以佛陀一切種智應該看得到才對,他沒有看到這一點、沒有說怨敵一直是怨敵,他反倒是說怨親無定。事實上,無始以來在輪回生死裏,怨敵變為親友,親友變為怨敵,然後又變為中庸,互相變來變去。他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是利益你的親友,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如一個例子所說的:懷中抱的是你的仇人,踢的狗是你的媽媽,用父親投胎的魚喂媽媽投胎的狗,而且踢它。就沒有道理了。一個現在對你那麼好的親眷,以前不知已經砍殺你多少次了,未來也將損害你,會帶給你很大的痛苦,這是一定的。如果親眷就是親眷,怨敵就是怨敵的話,中士道次輪回六苦裏的怨親無定過患就不用講,不要修了,因為根本就不會有這個苦可修了。


   
經典中說怨親無定,我們卻說怨親是一定的,這不是錯誤嗎?怨親一定是錯誤的見解。在修平等舍時,當知親友不會絕對一直是親友,以此摧滅對親眷的貪心;又由於敵人不會一直是敵人,所以可以摧滅對怨敵的嗔心。這個眼前非怨非親的中庸眾生,我認為與他根本沒有關係,或是不理他,也是不應該的。為什麼呢?因為他也曾經無數次為我的怨敵和親友。針對安立為怨敵、親友、中庸眾生這三個角色,我們心生貪、嗔、癡,還有不貪、不嗔是我們的錯誤,這只是凡夫的一個看法,是我們內心由煩惱鼓動的看法罷了。在佛的眼中看起來,所謂的怨敵、親友、中庸都是平等一致的。如果怨敵真的一直是怨敵,親友一直是親友的話,因為佛陀有一切種智,應該看得到,而對眾生有親疏愛憎才對,但事實上佛陀沒有親疏愛憎。


   
就像田地整平之後沒有砂礫、石頭,一樣的,思惟怨敵、親友、中庸三個都平等一致。也像凹凸不平的木板,木匠用刨刀將它刨平一樣,把怨親中庸三個角色平等一致的去看待。桌子也一樣,什麼時候都是平衡的站立著。心中要修平等舍,平等舍是在心上,不是在外界。你對三個角色:怨敵、親友及中庸,心裏不要有貪嗔癡,不要有那種親疏愛憎的覺受。把那三個角色基於正理的安立,去修平等舍。這樣的作法是可以調伏貪嗔癡,只是調伏,不是根斷貪嗔癡。


   
中士道次所說的:遠離親疏愛憎,然後怨親無定。這個沒有好好修的話,上士道次的知母、大悲心及發菩提心,是沒有辦法生起來的。因此一定要好好修學怨親平等。怎麼修?就是思惟能讓你發起嗔恚心的一個怨敵,他不會一直是你的怨敵的,對你來講,他依次做過三種角色:怨敵、親友和中庸。又這位你現在一直視為是你親友、對你有好處的這位眾生,他也曾經對你做過三種角色,就是親友、怨敵及中庸。中庸眾生也是如此,他也曾經對你做過這三種角色。所以這怨親及中庸三種角色,對你來說其實都平等一致的,他們對你都做過這三種角色,所以是平等的,這是一點。再來就是,從你的心來看,你的心對他們三位也是一樣的:對親友來說,你也曾經以此三個心來對他;對怨敵也曾經以此三個心來對他;對中庸也曾經以此三個心來對他。所以由此看來,三位平等;從他們那邊看,對你來說也是平等,這樣就整平了。如此就把貪嗔癡現行遮止,然後住於平等舍中。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而又祈願親眷離苦及苦因!祈願怨敵得苦吧! 這樣是沒有大乘的法味。


   
有一個學處說:莫候險道,即不要等候在險道上。等候險道是說,等候敵人要給他好看,希望他痛苦,這是不對的。修心法門要莫候險道,不應該希望給敵人顏色看,或希望他倒楣或痛苦,那種心態要不得,是修心法門的行者所要去除的。中士道次的時候,說到一切輪回痛苦來自於苦因,苦因主要是煩惱,所以首先要對治煩惱。如果不能夠真正的對治、摧滅煩惱,貪念生起的時候,會把你引到惡趣去;生起嗔的時候,會把你引到三途苦去;生起癡的時候,會引導你入輪回,流轉生死,受苦無邊。為這緣故,必須認真思惟煩惱,然後認識它,並予以對治,這是整個修學佛法的一個根本。如果不能夠對一切有情產生平等舍的心,那要修六道父母觀是太難了;反過來說,如果可以修舍住的話,修眾生如母就很容易了。如果可以這樣的話,就是修學大乘菩提心最好的善巧方便了。


   
菩提心很珍貴,每個人好象也都閉著眼睛,修得很認真的樣子,可是根本沒有修前面所提的舍住,哪會有菩提心的影子呢?如果能夠真實的修學,並生起最初的平等舍,那知母、念恩、報恩、大悲心、菩提心的修學並不很困難。以前我在柯磐寺講經的時候,講到知母時,我說眾生如母,眾生均曾當過我母親。有學員說:知母不好,母親對我太壞了,虐待我,我要修知父。這表示他不知道平等舍,沒有好好修平等舍才會說知母不好。如果真的要慎重細心的修法,請大家首先修平等舍,怨親中庸平等。生起平等舍之後,對眾生的心就平等了,修知母、大悲心、大慈心、菩提心都是很容易的。我們的情形是怎樣的呢?事實上,自己心不平等,且一直都沉溺在這裏頭,卻不承認,又急著去受菩薩戒,這一點我們要好好想一想。面對怨敵一直修嗔恚,對可愛的眾生一直修貪心,或對你的親眷修知母,這樣菩提心是生不起來的,再怎麼修也修不起來。阿底峽尊者聽到眾生的聲音,就想是媽媽的聲音;當狗在哀叫的時候,就想到是媽媽在哀叫。我們看眾生哀叫就好象看電視節目一樣,看他呻吟罷了,不會覺得他是我母親。總之,道次第是很重要的,而菩提心的修學是一個很大的關要,請大家不要只是嘴巴常常講菩提心,卻不去修;不修的話,就不會有菩提心。


【解惑篇】

    問:既然眾生是平等的,都曾平等地對我扮過三個角色的話,那平等就好了,我都一律平等地不要管,反正利益我、傷害我、對我不利不傷害都一樣,為什麼還要成就他們的義利呢?
   
答:不是這樣子的,修舍主要是為了能夠遮止貪嗔癡,倒不是遠離親疏愛憎的舍能引導出大慈及大悲。你要先再進一步的念眾生恩,才來修知母。你沒有念恩才會想說,反正一樣平等嘛,所以可以一起平等的不去管。如果是這樣都不要管的話,阿羅漢聖者早就成佛了才對,他們都平等舍了,但是他們沒成佛啊! 所以這樣是錯的。不要說他們只有遮耶,他們已經斷除親疏愛憎了,為什麼他們沒成佛呢?
   
基於要遮止自己心中的親疏愛憎,所以對眾生的看待方式要一致平等。要怎麼平等呢?就是現在你對怨敵又遠又疏,不管他;又親又近的是親友;還有對中庸感覺不相干等的這些心情要去除,要平等的對待他們,這是這個的意義,遮止心中的貪嗔癡吧!

    問:自他平等怨親無定是否一樣呢?
   
答:不一樣,怨親無定是比較下的,是為了遮止你心中的貪嗔癡。自他平等是你要修學知母、念恩、報恩,特別在念恩之後,才能產生自他平等,才有這種證量,這不容易的。自他是平等的,你和我是平等的,這個不一樣。中士道次所說的怨親無定,怨親平等,是講對你來說,眾生成為你的怨敵、親友和中庸三個角色,都曾是一樣的多次。當你看到敵人的時候不需要嗔恚,看到親友的時候不需要貪心,看到中庸的時候不需要不管他。你要以心裏沒有親疏愛憎的心態去平等看待他,因為他對你來說是平等的,所以你看待他的方式是平等的,這是為了遮止粗分的貪嗔癡,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平等舍。這樣的平等舍是知母的前行,是修知母的前行法。因為如果你不能真正的修學怨親平等的話,當你修知母的時候,會變成只知親友是你的母親,不會有別的眾生也曾是你母親的想法,因為他是敵人,怎麼會是我母親呢?他一直對我很壞啊! 和我沒有關係啊! 你就不會想到他是你的母親,所以知母也就生不起來。

    問:要對治煩惱,先要瞭解煩惱的行相。但是煩惱的行相很多又很微細,像粗的貪嗔癡,再細一點的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等等。就我們初機學佛人來講,看煩惱都是很籠統的一個概念。比方我們起了一個負面的情緒,沒有辦法去細細的瞭解它到底是哪一種煩惱。我們到底要把煩惱認識得多麼細、多麼清楚,才有辦法去對治它?
   
答:去看鏡子吧! 看你自己的臉孔,就知道有煩惱了。生氣的時候,鏡子裏,你的臉孔是紅色的,青筋浮暴,嘴巴嘟著,那就是煩惱、就是嗔恚。對可愛境生起貪心的時候,好象一刻都不離,愛見不舍,那就是貪心的樣子。粗分的煩惱從外在的表情、樣子可以看出來,細分的煩惱是看不出來的。不丹的一位喇嘛說:生起貪心的時候,臉孔是紅色的;生起嗔心的時候,臉孔是黑色的。這樣就看出來了。紅黑兩種臉孔是不是可以看出貪嗔?不知道,不過有這種說法。
   
問:那內心的行相呢?
   
答:我不是說過嗎?要認識心中的煩惱行相很不容易,除非你本身對整個內涵有些修學的基礎。在修心法門的時候,我講過有三難要認識:第一個是要認識煩惱的生起很困難;第二個,即使認識,對治困難;第三個,即使對治了,要斷煩惱的根很困難。對自己的問題,要認識、覺察、對治、根斷才有辦法。你心中生起信心時,你知道嗎?對佛法的信解知道嗎?對嗔恚生起來的時候知道嗎?
   
問:煩惱要看到多細?
   
答:你恒常地觀察吧! 一直觀察。你可能沒有時間觀察它耶!奔恭甲格西是這樣修的,當心生起一念噁心,馬上畫條黑線;生起善心的時候,畫條白線。開始的時候黑線比較多,慢慢修治、調伏之後,黑線比較少了。我們有沒有這樣的觀察時間?如果有時間,可以觀察煩惱怎麼生起來。你的心是寂靜?還是不寂靜?知道煩惱相的生起,你就用心看它。你根本沒時間看啊! 有時間看就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我們有時間去看我的心是生善心?還是噁心嗎?根本沒時間耶!真的沒時間。但不看的話,就沒辦法了。內心的寂靜、不寂靜是要觀照的,一定要深細觀照,沉靜下來觀照才有辦法知道。從外面的外相可以知道你是粗分煩惱現起,這除了自己觀照之處,是無法倚重他人的。外面的衣服可以別人做給你穿,心上蓋著什麼東西,只有自己看得到。


   
問:有很多的煩惱,不是緣外境而產生的,而是不由自覺而生的。前面講對治的方法,如持咒、禮懺,煩惱也是同樣的對治方式嗎?
   
答:最好的對治法還是正知正念。你要先覺察,正知念力要很強,能夠訓練自己的正念力去守護是很需要的。有三個:正知力、正念力,還有戒慎。《入行論》第五品專講正知、正念,還有戒慎,刻意講護正知。要有警戒心,這個心生起來了沒有?一直看著它,心存警戒,才有辦法。沒有警戒力就太難了。

    問:在禪修的時候,其他的師長提到說讓心念停留在無念的情況下,那就沒有所謂的善與惡。
   
答:這樣智力會越來越愚笨,越來越鈍喔!你都不作意,心都無所緣,頭腦會越來越鈍。短暫來說,會很舒服,有很安樂的感受,好象煩惱沒有了,事實上這只是暫時把善心及噁心遮止了,無所緣。這樣表面上是很好的,遮止了惡的心,也遮止了善的心,就像黑狗白狗都咬人一樣的,心沒有任何所緣,所以無所住,這種說法是堪布和尚的說法,不過當今有人這樣修。在心眼很狹隘、很焦躁的時候,短暫的修這個無所緣,令心無所住,會有短暫的舒服。但這樣修沒有什麼功德,你的根器會越來越鈍,理解力會越來越鈍。與其這樣修,一般來說,還有五停心觀,不是嗎?貪欲的對治力是不淨觀,嗔恚的對治力是慈心觀等等。比如密乘的話,已經灌過頂的人,倒不如修三種相應法,自現本尊了,所以任何所想的,包括貪嗔癡,都是本尊心的功德,這樣煩惱怎麼會生得起來呢?如果這樣的話,你根本不須額外添加什麼法來修行,你想自己是本尊身,任何所思惟的煩惱都是本尊心的話,你不可能生煩惱的,煩惱自然就慢慢沒有了。真的,說起來,灌過頂之後,修本尊法,自現本尊之上,三種相應法不會忘記,特別是本尊心的功德,任何所想的都是本尊心功德,包括貪嗔癡,你這樣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去對治煩惱,它慢慢就滅除了。
   
問:這哪是那麼容易?
   
答:這是最容易的了,這比前面更容易。
   
問:禪宗裏面所講的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指的是什麼?
   
答:無所住如果是指不住於二我相(人我及法我)及不住於戲論相,則無所住是對的。如果無論什麼都無所住的話,則是錯誤的。如果無所住是無所緣,就是什麼都沒有的話,那是錯誤的。主要是於什麼無所住呢?如果你能夠於戲論與邊見無所住的話,你要證空性了。如果無所住把你的心也遮了,心也沒有了。可能是無所緣三摩地,就是都無任何所緣,能緣的心也沒有,所緣的境也沒有,那能修的是誰啊! 很多人這樣修都混淆了。有人不住於戲論與邊見,離開一切戲論邊,相都離開了,就無所住,這樣修空性是對的。如果說什麼都無所住,根本沒有一個空性的理則,那無所住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而且這既不是修什麼勝觀,也不是修止,因為修止一定要有所緣。


   
問:修止一定要有所緣,那毫不作意,都無所緣的話,不也是一個所緣嗎?
   
答:禪行者修這樣無所緣的很多。日本的禪宗,這樣修無所住的。還有無色界眾生也是這樣修的,他無所緣,所以投生無色界去了,這不是出三界之道。等持觀法如虛空,修初發心的時候,那又另當別論。


   
你無所住的話,都不作意,對任何境界都無所緣,沒有緣念,沒有安住。當然你可以遮止現行煩惱,可是同時你也遮破大悲心,如此一來,菩提心的福報功德,都沒辦法修了。因為善惡都被遮了,無善無惡,非善非惡。
   
無所緣有兩種情況:一是都無所住,不要有所緣境,無分別;二是無二相離戲論,是基於空性的道理來修學,這才是正確的。


   
問:非善非惡是不是空性?
   
答:為什麼是空性?這不是空性,非善非惡是說,遮破了能生起善業的心、能生起惡業的心,包括證空性的心、善業的心,智慧的心是善業的心吧?都遮了,這樣怎麼證空性?如果非善非惡的話,則連證空性的心都遮破了,那怎麼證空性呢?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