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4 01:13:05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2-2講)

酉三、示修時量

第三示修時量。我們修學的時間要多久呢?以初學者來講的話,就是「次數多,時間短」。所以在此說到,由念令心住所緣境,應住幾久有無定量?答:西藏各派諸師皆說:「時短、數多。」此中因相,有說,為什麼呢?有人說到:「時短樂修中止,時間短的話,在結束的時候,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所以叫做樂修中止,則於下次愛樂修習,若時長久則覺厭煩。」

還有另外一種的解說,為什麼要時短數多的理由是,有說:「時久易隨沈掉增上而轉,則極難生無過正定。」聲聞地等諸大論中,未見明說修時之量。修次下篇云:「由是次第或一正時,或半修時,或一修時,乃至堪能爾時應修。」就是隨順自己的能力而去修學,此是已成奢摩他後,修勝觀時所說時量,初修止時想亦同此,應如是行。雖然修次中篇這句話,是針對於獲得了奢摩他之後,在修毗缽舍那之前所說的「修時之量」,可是宗大師在此說,在未證奢摩他的一個初學者來講的話,也可以以此來類推。若能如前修念正知,時時憶念觀察所緣,時雖略久亦無過失。

365頁)然初業者,若時長久多生忘念散亂,爾時其心或沈或掉,非經久時不能速知;或雖未失念,然亦易隨沈掉而轉,沈掉生已不能速知。前能障生有力記念,後能障生有力正知,是則沈掉極難斷除。尤以忘失所緣不覺沈掉,惡於未忘所緣不能速疾了知沈掉,故為對治散亂失念,修念之法極為重要。若忘念重,正知羸劣,不能速疾了知沈掉則須短小,若不忘念能速了知沈掉之時,長亦無過。故密意云,或一時等,未說定時,總以隨心所能,故云「乃至堪能。」這以上的意思就是說到了,以一個初學者來講的話,如果我們修學的時間長,正修時間長的話,變成如果我們那時候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正知和正念,所以縱使心隨著沈掉而走了,也很難發現,所以變成了我們很難生起正念和正知去斷除沈掉,會有這種的危險。

如果要發起強而有力的一個正念和正知的話,那就應該要短一點的時間之內,反覆的去提醒自己,以這種的方式來發起具而有力的正知和正念。如果我們能夠知道沈沒和掉舉的話,在知道的一個過程當中,時間長也無所謂,只要我們不能忘念,能夠了知沈掉的這種過患的話。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修次中篇》有說到了,一時「等」,因為多加一個等字,所以並沒有固定說一定要多長。而且最後在《修次中篇》裡面,以這四個字來作一個總結「乃至堪能」,也就是說憑自己的能力,根據自己的能力。又若身心未生疾病即應安住,有病不應勉強而修,無間放捨除治諸界病難乃修,是諸智者所許,如是修者應知亦是修時支分。

未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分二)

          申一、有沈掉時應如何修(分二)

酉一、修習對治不知沈掉(分二)

戍一、決擇沈掉之相

戍二、於正修時生覺沈掉正知之方便

酉二、修習知已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

申二、離沈掉時應如何修 

戍一、決擇沈掉之相

什麼叫做掉舉呢?沈掉、沈掉,我們上次說到這兩個字,這是三摩地的最大的障礙了。掉舉是什麼意思呢?如同《集論》有說到,掉舉如集論云:「云何掉舉?淨相隨轉,淨相隨轉就是說,他會隨著可愛、想要的、悅意的這種境而跑走,貪分所攝,它是貪心的一種,心不靜照,障止為業。」心不靜照的意思就是說,他沒有辦法使內心安住,沒有辦法寂靜的意思。障止為業的意思,就是說他的作業障礙三摩地。所以宗大師在此針對《集論》的本文而作了解釋了,此中有三:一、所緣,可愛淨境。二、行相,心不寂靜向外流散,是貪分中趣境愛相。三、作業,能障其心安住所緣。於內所緣令心住時,由貪色聲等之掉舉,於境牽心令不自在,貪愛散亂。如悔讚云:「如緣奢摩他,令心於彼住,惑索令離彼,貪繩牽趣境。」在此有個問題了,問:由餘煩惱,從所緣境令心流散,及於所餘善緣流散,是否掉舉?答:掉是貪分,由餘煩惱流散非掉,是二十隨煩惱中散亂心所。

所以我們要知道說,散亂和掉舉是不同的,散亂的話,它是二十隨煩惱心所裡面的散亂心,但是掉舉並不是二十隨煩惱中的一個散亂心的這個心所。掉舉又是另外一個心所了,它雖然是被貪分所攝,但它並不是隨煩惱心所。所以掉舉它也可以於善緣流散,隨其所應,是善心心所,如果有一個善心的心王,那這個善心的心王,它緣取的是另外一個它之前緣的這個善所緣沒有辦法安住,於是隨著掉舉,去緣取了另外一個善所緣的話,在這個過程當中,是一個善心王來緣取的。那它與它相應的眾多的善心所裡面,這時候的一個掉舉,其實是善心所,他並非是二十隨煩惱之一的散亂心。可是這個散亂的作用是什麼?令這個心沒有辦法安住在之前的一個善所緣上,讓它一直在轉移焦點,所以這個時候的一個與善心王相應的這個掉舉的這個心所,它是一個善心的心所。所以宗大師說到,非一切散皆是掉舉。所以不是所有的散亂都是掉舉的。所以掉舉與散亂是不同的,而且散亂會帶來放逸的作用,可是掉舉就不一定會帶來放逸了,這也是有差別的。

366頁)沈者亦譯退弱,沈一定是退弱,退弱不一定是沈者,像是「喪失心志」的退弱是退弱沒有錯,可是就不是沈者了,或者是對自己沒有自信等,這種並非是沈,可是是退弱。所以雖然都是心,可是不同的心所,它有不同的作用,所以我們要知道的,與喪心志之退弱不同。於此沈相,雪山聚中修靜慮者,多於「安住不散,相不明澄之昏昧,許之為沈。」在許多的西藏的這些禪師們,都認為昏沈就是沈沒,此不應理。論說昏昧為沈之因,二各別故,所以它是分開的。修次中篇云:「此中若由昏沈睡眠所蔽,見心沈沒或恐沈沒。」解深密經云:「若由昏沈及以睡眠,或由沈沒,或由隨一三摩缽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當知是名內心散動。」此說由昏沈及睡眠力令心沈沒,名內散動故。集論亦於說隨煩惱散亂之時說其沈沒,然彼說散亂亦有善性非定染污。 昏沈一定是污染心,昏沈一定是煩惱了。

昏沈如集論云:「云何昏沈?謂癡分攝,心無堪能,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是癡分中身心沈重無堪能性,這個叫做昏沈。俱舍論云:「云何昏沈?謂身重性及心重性,即身無堪能性及心無堪能性。」沈沒是什麼呢?沈沒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故雖澄淨,若取所緣不極明顯即是沈沒。所以昏沈的話,一定是隨煩惱之一者,可是沈沒不同,沈沒不一定,沈沒有無記、還有善的狀態當中。

沈沒的意思是什麼呢?宗大師在此說到,就是我們抓境的這個抓緊力不夠,或者是沒有辦法看清楚境,這是沈沒的作用。所以於所緣執持力,就是心緣所緣的時候,那個抓緊的力量不夠,放緩或者是不明顯看到。還有一種情況是故雖澄淨,雖然看得很清楚,但是若取所緣不極明顯,在此的明顯藏文叫「甚拿木」,就是沒有精神,也就是所謂的頭腦不清楚。看境的時候是看得很清楚,可是頭腦本身就不清楚,就是有一點懶懶的感覺,沒有很有心力的意思,即是沈沒。

沈沒可以分粗中細三品,粗品的沈沒就是沒有澄淨,也沒有明顯分,就是沒有精神。沒有澄淨分也沒有明顯分,這個就是粗品的沈沒了。中品的沈沒是什麼呢?有澄淨分,可是卻沒有明顯分,看得很清楚,可是沒有精神的這種,這是屬於中品的沈沒。細微的沈沒是什麼呢?有澄淨分,但是缺少了少許的明顯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沒有精神,這個叫做細微的沈沒。中品的沈沒是無記,細品的沈沒是善心。

修次中篇云:「若時如盲,或如有人趣入闇室,或如閉目,其心不能明見所緣,應知爾時已成沈沒。」未見餘論明說沈相。沈沒有二,謂善與無記。昏是不善或有覆無記,唯是癡分。諸大經論皆說除遣沈沒,思佛像等諸可欣境及修光明相策舉其心,故心闇境晦及心力低劣,皆應滅除。沈沒最主要來源就是內心有暗暗的一個感覺,或者是內心的心力不夠,沒有精神,這個都是沈沒最主要的一個來源。雙具所緣明顯與策舉之力,唯境明顯及唯心澄清非為完足。掉舉易了,唯沈沒相諸大經論多未明說故難了知,然極重要,以易於彼誤為無過三摩地故,應如修次所說,從修驗上細心觀察而求認識。

掉舉的部分,很多的大論典裡面有說到,所以由經驗上也比較能夠去察覺它的過患,可是細微的沈沒很困難,所以宗大師在此,就是呼籲我們要多多的去觀察,要從自己的覺受上、經驗上來體會,再配合大論典的內容,而來作思惟。要去除掉沈沒的話,用兩種的方式,就是用光明想,以及提高自己的心力,以這兩種的方式來讓心變得更有精神,用這兩種的方式,來斷除沈沒。

戍二、於正修時生覺沈掉正知之方便 

於正修時生覺沈掉正知之方便者。非唯了知沈掉便足,須於修時能生正知,如實了知沈沒掉舉生與未生。又須漸生有力正知,沈掉生已須生無間能知之正知,固不待言,即於未生將生,亦須正知預為覺了。修次中下篇云:「見心沈沒,或恐沈沒。」又云:「見心掉舉,或恐掉舉。」乃至未生如斯正知,縱自斷言,從彼至此中無沈掉,所修無過,然非實爾。

如果自己沒有生起,強而有力的一個正知,自己說:「啊!我的三摩地,我所修的禪定是沒有任何的過失,沒有任何的沈沒掉舉等的這種障礙。」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自己沒有強而有力的正知。什麼叫做強而有力的正知呢?「喔!我快要生起沈掉喔!」的這種正知還沒有生起的話,就是沈掉還未生之前,會先給自己一種警覺性作用的一個正知,叫做強而有力的正知了。以生沈掉不能知故,有力正知未生起故。如中邊論云:「覺沈掉,」覺了沈掉須正知故。若未生正知,凡沈掉生必無所覺,則雖久修不覺沈掉,必以微細沈掉耗時。如果我們沒有察覺到細微沈掉的話,就會隨著細微沈掉而浪費很多的時間。

正知云何生耶?正知怎麼產生的呢?答:前修念法,即修正知重要一因。透過正念的一種修學,正念可以幫助我們的正知,以若能生相續憶念,即能破除忘境流散,亦能遮止沈掉生已久而不覺,故生沈掉極易覺了。又覺失念之沈掉,與覺未失念之沈掉,二時延促觀心極顯。故入行論密意說云:「住念護意門,爾時生正知。」辨中邊論釋云:「言正知者由念記言,覺沈掉者,謂安住念始有正知,是故說云由念記言。」這是一個因,生起正知的一個因是,用那個正念的力量,「我要記住這個境」讓自己策勵的發起這個念力,來幫助或者增長正知,這是一個因。

另一者因是什麼呢?餘一因者,是正知不共修法,那是什麼呢?即令心緣佛像等所取之相,或緣能取明了等相。無論是緣佛像也好,或緣唯明唯知之光明體性的這種所緣境也好,就是緣任何的所緣境都可以。次如前說於修念中,觀察於餘散與未散,任持其心,即修正知極切要處。所以無論是任何一個所緣境,如同之前所說的,在修學的時候,反覆的去提醒自己,「喔!我現在有沒有被沈掉所轉喔?」反覆的去觀察,反覆的提起,這個是讓我們增長正知的另一個不共因緣呀!這是很重要的,正知極切要處。

入行論云:「數數審觀察身心諸分位,總彼彼即是守護正知相。」由此能生沈掉將生了知正知。由修念法,是遮散後所起忘念,應善辨別。若不爾者,雜一切心全無分別,如今後人修習而修,由混亂因,三摩地果恐亦如是。故應順大論細慧觀察修驗決擇,極為重要,不應唯恃耐勞。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獨修精進自苦邊,慧伴將護成大利。」

酉二、修習知已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

第二、修習知已,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修習正念正知之法,若如前說善修習已,生超有力正念正知。由正知故,極細沈掉皆能覺了,必無不知沈掉之過。然彼生已,忍受不修破除功用,是三摩地最大過失。若心成習難生遠離沈掉之定,故生沈掉為斷彼故,對治不行,應修作行功用之思。透過上述的這種修學,讓我們能夠還沈掉未生起之前,就能夠察覺:「我將要有沈掉的發生」,這時候要馬上的去破除。如果這時候沒有馬上的去遮止,隨著心讓沈掉所轉的話,又會退失之前有力的正念正知了,所以一旦正念正知察覺的話,要馬上的去遮擋,要發起這種破除的功用。

此中分二:

         一、正明其思滅沈掉法

二、明能生沈掉之因

369頁)今講初者,如集論云:「云何為思?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無記役心為業。」思的意思叫做役心,讓心去促成某一種的動作,這個就是思的一個作用、作業。如由磁石增上力故,令鐵隨轉,如是於善、不善、無記、隨一能令心之心所,是名為思。所以令心於善也好,或者不善也好,無記也好,使心像磁鐵吸住般的,相應於境的話,那就是思的作用了。此中是說生沈掉時,令心造作斷彼之思,也就是說要斷沈掉的話,用思的一個作用來斷除。

為斷沈掉發動心已,復應如何除沈掉耶?我們想要斷除沈掉的話,要怎麼斷呢?心沈沒者,由太向內攝,失攀緣力,故應作意諸可欣事,能令心意向外流散,謂佛像等極殊妙事,非生煩惱可欣樂法,又可作意日月光等諸光明相。沈沒除已,即應無間堅持所緣而修。如修次初篇云:「若由昏沈睡眠所覆,所緣不顯,心沈沒時應修光明想,或由作意極可欣事佛功德等,沈沒除已仍持所緣。」此不應修厭患所緣,由厭令心向內攝故。 

又以觀慧思擇樂思之境,亦能除沈。攝波羅蜜多論云:「由勤修觀力,退弱而策舉。」沈沒與退弱者,謂緣所緣力漸低劣說名沈沒,太向內攝說名退弱,故由策舉力及廣所緣即能除遣。中觀心論云:「退弱應寬廣,修廣大所緣。」又云:「退弱應策舉,觀精進勝利。」集學論云:「若意退弱,應修可欣而令策舉。」諸大智者同所宣說,故除沈沒最要之對治,謂思惟三寶,及菩提心之勝利,並得暇身大利等功德,或者也可以冷水,輕輕的打自己的臉,或者是洗自己的臉,令如睡面澆以冷水頓能清醒,此須先於功德觀擇修習已生感觸。又沈沒所依之因,謂昏沈、睡眠及能生昏睡之心黑闇相,若修光明則不依彼而生沈沒,生已滅除。

370頁)聲聞地說:「威儀應經行,善取明相數修彼相,及念佛、法、僧、戒、捨、天六中隨一,或以所餘清淨所緣策舉其心,或當讀誦顯示昏沈睡眠過患之經論,或瞻方所及月星等,或以冷水洗面。」如果是細微的沈沒的話,我們只要提起心力就可以了,可是如果真的太嚴重的話,應該馬上的就是出禪了,我們就不要再繼續修下去了,暫捨修學三摩地。所以在此說到:若沈微薄,或唯少起勵心正修;若沈濃厚或數現起,則應暫捨修三摩地,所以暫時先停止之後,作什麼呢?像剛剛所說的,以冷水洗面,或者是思惟三寶功德等,使心的這種心力調高,如其所應修諸對治,待沈除已後乃修習。若心所取內外所緣相不明顯,內心黑暗隨其厚薄,若不斷除而修習者,則其沈沒極難斷除,細微沈沒如果沒有察覺,還縱容它的話,那之後就很難斷除了,這時候要怎麼辦呢?故應數數修能對治諸光明相。聲聞地云:「應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淨俱心,無闇俱心,修習止觀。汝若如是於止觀道修光明想,設有最初勝解所緣相不分明,光明微小;由數修習為因緣故,於其所緣勝解分明光明轉大。若有最初行相分明光明廣大,其後轉復極其分明光明極大。」此說最初所緣分明者尚須修習,況不分明。縱使已經看得很清楚,都還需要作這種的觀修,更何況是具有黑暗的、或者是看不清楚的。應取何等光明之相,即前論云:「應從燈明,或大火明,或從日輪,取光明相。」如此之修光明相,非唯限於修三摩地,餘亦應修。

掉舉者,由貪為門,令心追趣色、聲等境,此應作意諸可厭事,能令心意向內攝錄,以此息滅掉舉無間,於先所緣應住其心。掉舉最主要是往外散亂的緣故,所以我們應該透過一些,像是出離心的思惟,或者是念死無常的思惟,透過思惟這種的法義,使心往內收攝,也就是心的起伏的這種層次降低。修次初篇云:「若憶先時喜笑等事,見心掉舉,爾時應當作意思惟諸可厭事,謂無常等由此能令掉舉息滅,次應勵力令心仍於前所緣境無作用轉。」中觀心論云:「思惟無常等,息滅掉舉心。」又云:「觀散相過患,攝錄散亂心。」集學論云:「若掉舉時,應思無常而令息滅。」故掉舉太猛或太延長,應暫捨(奢摩他的)正修而修厭離,極為切要。非流散時,唯由攝錄而能安住,若掉舉無力則由攝錄令住所緣。如果沒有很強烈的掉舉的話,我們只要透過思惟就可以了,不需要停止奢摩他的觀修。如攝波羅蜜多論云:「若意掉舉時,以止而遮止。」經中說云:「心善安住,」瑜伽釋為掉舉對治。

總之若心掉動,應於所緣善住其心。若沈沒時,於可欣境應善策舉,如聲聞地云:「由是其心於內攝略,若已下劣或恐下劣,觀見是已,爾時隨取一種淨妙舉相,慇懃策勵慶悅其心,是名策心。云何持心?謂修舉時其心掉動,或恐掉動觀見是已,爾時還復於內攝略其心修奢摩他,是名持心。」心掉動時,不應作意淨可欣境,以是向外散動因故。

第二、明能生沈掉之因者。本地分云:「何等沈相?也就是沈沒和掉舉最主要是來自於那裡呢?謂不守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勤修行覺寤加行,不正知住,是癡行性。耽著睡眠,無巧便慧,懈怠俱行欲勤心觀,不曾修習正奢摩他,於奢摩他未為純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其心昏闇,於所緣境不樂攀緣。」沈沒相者,應知是說沈沒之因。懈怠俱行者,通勤心觀。又前論云:「何等掉相?掉舉的因是從那裡來的呢?謂不守根等四,如前廣說,是貪行性,不寂靜性,無厭離心,無巧便慧,太舉俱行欲等如前,不曾修舉,於舉未善唯一向修,由其隨一隨順掉法親里尋等動亂其心。」掉舉相者,謂掉舉因。太舉者,謂於可欣境太執其心,與此俱行欲等四法如前廣說。

372頁)由是前說未修中間防護根門等四,於滅沈掉極為利益,沈掉雖微,皆以正知正覺了已,悉不忍受畢竟滅除。若不爾者,名「不作行。」辨中邊論說是三摩地過。故若有說微細掉舉及散亂等初時難斷,捨而不斷。又謂彼等若無猛利恆常相續,微劣短促不能造業故不須斷,為斷彼故而不作行,此皆不知修習清淨三摩地法,詐現為知欺求定者,以捨慈尊等所決擇修習三摩地之法故。所以《辨中邊論》有說到「不作行」,這是三摩地的一個過失,有些人就解釋說,所謂不作行的意思,是不需要去斷除細微的這種沈掉,因為這細微的沈掉不會造業等。雖有這種的說法,可是這是不了解清淨三摩地的一個修學正法,與慈尊所說的內涵是完全相違的。

如是滅沈掉時,多因掉舉散亂為障先勵斷彼,由此勵力便能止息粗顯掉散,獲少安住。爾時應當勵防沈沒,勵力防慎沈沒之時,又有較前微細掉動障礙安住,為斷彼故又應策勵。所以現在宗大師就說到了,要怎麼修學奢摩他的一個次第呢?首先沈掉兩者裡面,先有掉舉,也就是很容易散亂,那這部分應該以正念和正知的力量,讓這種很粗品的掉舉,先讓它獲得止息,讓心獲得少有的安住。安住久之後,又會產生沈沒了,所以這時候再以正念和正知防慎沈沒。如果沈沒這部分也控制好的時候,又會再次的產生細微的掉動,細微的掉舉,於是讓自己內心的這種安住力受到影響,這時候用正念正知察覺,斷除細微的掉舉。細微掉舉遮止之後,又有細微的沈沒現起,所以這時候我們要以正念正知,知道什麼叫細微的沈沒,並且去勵力對治,讓心一直保持在一種非常有精神的狀態。所以在此說到:掉退滅已住分轉增,爾時又有沈沒現起,故於斷沈又應勵力,總散掉時應當錄心,住內所緣而求住分,住分生時勵防沈沒令心明了。此二輾轉修習無過勝三摩地,不應唯於澄淨住分全無持力俱行明了而起希求。不應該說只要看得很清楚的境,但是沒有堅持力,沒有持淨力,俱行明了而起希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