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9:01:38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9:01:00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96-100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96  162頁末4行(廣論235頁)接下來所要接受的學處是什麼呢?在科判這部分可以看到「為於發心增歡喜故應當修學憶念勝利」反覆的思惟發心的功德,無論這個儀軌文的詞句是廣或是略,但是應該反覆的晝夜六時,晝三時、夜三時,來唸誦這個儀軌文,來讓自己觀想菩提心來發心。以及反覆的思惟發心的功德,讓自己對發心產生歡喜。這個儀軌文,現在我們看受心儀軌文「惟願現住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於我存念」這個儀軌文也不錯,可以背下來也好,一天晝三次、夜三次的來唸誦。

平常我們所唸誦的儀軌文是「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歸依,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個儀軌文,晝三次、夜三次,來觀想菩提心的。

    總言之,最主要的學處,就是我們於何處而發心呢?於一切有情而發心。於發心處不應該捨棄的意思。所以縱使是一個最不喜歡的,最討厭的對象,也不能從內心深處想說他沒有救了,不應該這樣想。或是不想幫助他了,不應該這樣想。或者對教法產生極大損害的這種極人惡人,我們也不應該從內心裡面,想說我要捨棄這個人的利益,這是身為一個發心承諾者,不應該有的行為。這是最主要的學處,所以連一個眾生都不能捨棄的。

    而且在平常,為了能集資淨障的緣故,所以反覆的唸誦七支供養,來累積這種福德資糧。在這同時,為了能夠累積智慧資糧的緣故,所以要反覆的觀察無我的見解。尤其是要觀修本尊瑜伽,沒有透過空性,思惟本尊瑜伽是沒有辦法觀修的。總言之,平常就要好好的去累積這種福德和智慧兩種資糧。

    之後講到「修學現法不退發心之因」可分四者。為了能夠讓我們的發心不退轉的緣故,必須斷四種黑法,以及行四種白法。那四種黑法呢?一、不應該對上師和阿闍黎欺誑,不應該欺騙自己的上師和自己的阿闍黎,這第一個。第二個,不要令他人行善法的時候,感到後悔。第三,不應該侵毀大乘之教法。第四,不應該對眾生含有諂誑的心態。

    同樣的這個正相反的,四種的白法是什麼呢?一、無論在任何時刻,都不應該撒謊的。有一些會認為這個人很會撒謊,好像這個人很有能力,很能幹的感覺,世間人好像會這麼說。不應該這樣子的,會撒謊並不一定代表很能幹的意思。

但是有種情況,如果有一位比丘,他到山上看到一位獵人,正在追捕他的獵物的時候。如果這個比丘看到了,這個被追捕的獵物往那裡逃的時候,獵人剛好問這個比丘說,你剛剛有看到動物往那裡跑嗎?如果這個比丘很正直的,不撒謊的情況下,直接跟他說往那邊跑,那這個動物會被殺,而且他會造殺這個動物的惡業,會有這個危險。所以在大乘的經教裡有說到,「惟由利他的心,在身語業上有開緣的狀況」。這時候可以說出像酒醉之後的事情,他問你動物往那裡跑?你可以說上面有太陽,你可以作此回答,只好馬上被獵人打了,奇怪你怎麼跟我說無關緊要的回答。總言之,你可以跟他講我沒有看到就好了。這種是特例的狀況。所以對於上師和阿闍黎不應該撒謊,這是第一者。

對第四個黑法而說了第二個白法的對治力,不應該諂誑,不應該巴結,或者為世間八法為了個人世間的利益而行諂誑。應該保持清淨的意樂,隨時以正直的態度去觀待一切眾生。第三白法,反覆的讚美,或者宣揚大乘的偉大精神,反覆的讚歎,這是第三白法。第四白法,無論任何一個有情,相信自己,我們都應該引導這位有情,趣入大菩提的成就之道,這是第四白法。

168頁(廣論242頁)《曼殊室利莊嚴國土經》說:「若具四法不捨大願,謂摧伏我慢、斷嫉妒、除慳,見他富樂心生歡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不只要修學白種四法以外,同樣的身為一個菩薩願心的承諾者,應該要摧伏我慢,還有嫉妒,還有慳吝,以及看到他人富有的時候,不應該嫉妒以外,反而要心生隨喜。

請問《曼殊室利莊嚴國土經》《寶雲經》在傳流的漢系佛法有嗎?《寶雲經》說:「若於一切威儀路中修菩提心,隨作何善以菩提心而為前導,於餘生中亦不捨離如此心寶,如如若人多觀察。」這句話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無論做什麼善行,都應該先生起菩提心,以菩提心力來作如此的善行。所以我們在一早起來的時候,就讓自己多多的去觀想菩提心,在這一天所作的一切善行,都盡量相應於蓄意、刻意的菩提心的攝持下,這樣會很圓滿。

97  168頁末2行「設壞還出之方便。除捨願心,心捨有情犯餘學處,」除捨願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既然已經承諾了發起這顆無上菩提心之後,不應該想說我不能成佛了,這種想法應該捨棄。當你有這種我沒有能力成佛了,我無法成佛了,有這種想法產生,這叫捨願心。另外一種捨願心的,捨承諾的因緣是什麼?心捨有情,只要捨棄了任何一者有情,這個也是屬於捨棄願心的意思。除此以外,其他的像犯餘學處,好比撒謊等等,這個是不會直接的放棄願心的。所以直接放棄願心的兩種因緣就是我無法成佛,或者捨棄一者有情就夠了,這樣就屬於捨棄了願心。所以「乃至未具菩薩律儀,無依菩薩之罪犯。僅違所受中類善性學處,故是惡行應以四力而悔除之。」如果犯了學處,應該馬上生起四力來作懺悔。

《上士道 學菩薩行》

    169頁(廣論245頁)「既發心已學行道理,分三:一、發心已後須學學處之因相,二、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三、正釋學習學處之次第。首先先講發心已後須學學處之因相。也就是說光是想要成佛的這種願心,光是這種的想法,或發願是沒有辦法成佛的。所以為了能夠成佛,必須斷除二障,以及煩惱和煩惱留下來的習氣,而去累積福德和廣大的智慧資糧,才有辦法成佛。

    170頁(廣論247頁)之後講到「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也就是說不能以偏一的因緣,來累積成佛的資糧的,所以比如《毘盧遮那現證菩提經》裡面說到,《修次中篇》也同樣引用了這句話,「秘密主,一切種智者,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而至究竟。」在此的菩提心是兩種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就是由菩提心所攝的情況下,而去造作的六度的方便,而至究竟的。所以在此說到成佛的圓滿因緣。於是宗大師就解釋說,「其中大悲如前已說」大悲是之前已經說過了,如同之前所說的大悲的內涵。「菩提心者,謂世俗、勝義二菩提心」在此所謂的菩提心,可分世俗和勝義兩種菩提心,光是世俗是不夠的,所以要世俗和勝義兩種菩提心。「方便者,謂施等圓滿,是蓮花戒大師所說。」

    龍樹菩薩在《六十正理論》裡面有說到,空正見不只是一切遍智以外,就連解脫也是必要的、必經的途徑的。所以如同龍樹菩薩所說的。之後又作了一個回向文,這回向文是什麼呢?願此著作的功德,能夠回向一切有情眾生,來累積二種的資糧,而去承辦二身的果位的。所以這裡面所謂的二身果位的二身是什麼呢?自利法身,他利色身,這兩種皆是由智慧和福德這兩種資糧來成辦的。

    至於福德的資糧和智慧的資糧是什麼呢?月稱菩薩在《入中論》的時候曾經說到,「世俗真實廣白翼,鵝王引導眾生鵝,復承善力風雲勢,飛度諸佛德海岸。」透過了福德和智慧兩者的翅膀,使得這個鵝王,超越了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了成佛的彼岸。同樣的如同論中所說的,透過了世俗的道次第的福德資糧,以及勝義諦的道次第智慧資糧,就如同像鵝王的兩支翅膀般的,來越度生死的苦海,到達成佛的彼岸。

    170頁(廣論247頁)「支那堪布等」就是中國和尚等,「於如此道顛倒分別」在此宗大師再次破斥中國和尚的說法。如果在座來自漢系佛法的出家眾,無論是男眾也好,女眾也好,如果有中國和尚的見解,在此宗大師要趕你們走了。因為宗大師要趕你們走,所以我要把你們趕走。

    在此有說到支那堪布等,有個「等」字,這個等字就是說,當然是一個中國和尚以外,與這個和尚見解相似的,追隨他見解的一些弟子們,在這個等字裡面,還包括了一些西藏人有這種毫無作意想法的見解者。

    1711行(廣論248頁)「以諸大乘人所應成辦,是為無住大般涅槃。其能不住生死者,是由覺悟真實義慧,依勝義道次甚深之道、智慧資糧、智慧支分之所成辦故。不住寂靜般涅槃者,是由了悟盡所有慧,俗諦道次廣大之道、福德資糧方便支分之所成辦故。」

    以上最主要內涵就是說,方便和智慧要兩者雙運,不應該個別的來修學的。什麼叫不應個別的修學?要如何雙運呢?雙運之法,就是要由方便攝持的情況下來修智慧的,要由智慧攝持的情況下來修方便的。首先我們先講由方便攝持的情況下來修智慧,就好比在沒有觀想空性之前,首先要先生起菩提心,之後來觀想空性等,這是由方便攝持的情況下觀想空性,而去累積智慧資糧。

同樣的我們在布施等,在作布施、持戒、忍辱等的時候,在作布施的時候,對於布施處,布施者,布施事,這三輪應該觀想無有自性的,來作布施。這叫無有三輪的布施。應該緣無緣的布施來作善行,這是由智慧攝持的情況下,來修學方便的資糧。

98  172頁(廣論251頁)「特八地位滅盡一切煩惱,安住寂滅一切戲論勝義之時,諸佛於彼作是勸云:『唯此空解不能成佛,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故。當觀我身及智慧淨土等無量德,我之力等汝亦非有,故當精進。又當思惟,未能靜寂諸有情類種種煩惱之所逼惱,亦復不應棄捨此忍。』尚須修學菩薩諸行,況諸餘者。若於無上咒道之時,雖與此不同,總說咒與到彼岸二者於菩提發心有二,然修習六度之共同道體,有粗分相同者,前已說訖。」

    這是說到「與此不同」的道理,也就是說,在顯教的時候,雖然有說到方便--福德的資糧,和智慧--勝義的資糧,兩個要互相的雙運。但是他並沒有說,同時間內無二的雙運法門,並沒有。他是個別的說,由方便攝持的智慧,智慧攝持的方便,所以是個別的互相攝持法,來說雙運之法,但是沒有同時間內無二的作雙運的觀修的。

可是唯有咒乘,就是所謂的密法裡面,透過本尊瑜伽的方式,說到了在同時間內無二的方便和智慧雙修的道理。可是真正的這種無二雙修,具有定義的,是真正具有這個水準的,這種無二雙修,只有在無上瑜伽部裡面,使俱生原有的細微的光明意識,把它轉為道用的時候,才有辦法真正作到同時間內福德和智慧雙運的內涵。

這時候說了一個身心雙運,身心雙趣的果位。所以到達這種境界的時候,不需要再去作禮拜、繞山、唸誦、持咒等這種善行了。這時候只要安住在根本定上,因為在這個根本定的性質上,已經具足了福德和智慧雙運的緣故。所以在根本定當中,來作觀修,就可以圓滿一切的資糧。這種是特殊的情況,所以在此宗大師說到了,咒時與此不同,與顯教不同,是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不同以外。

但是總言之,咒乘也就是密乘,和顯教的波羅蜜多乘這兩者,到彼岸乘,兩者在菩提的發心上都有說到兩種,修行六度之共同道體,有粗分相同者前已說訖。之面已經說了,共同的部份是要去學習的。唯有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就不需要在後得位累積廣大資糧以外,其餘都是相同的。

175頁(廣論255頁)《不可思議秘密經》云:「善男子,如火從因燃,無因則滅。如是有所緣境心乃熾燃,若無所緣心當息滅。」在此的意思就是,在根本定當中,要緣空性的緣故,所以有所緣境,這時候不應該行世俗的持戒,或者是布施等的這種善行,這種善行應該息滅的。可是在後得道的時候,那應該去行善行,這時候緣空性的所緣境就沒有了,所以應當息滅。「此諸善巧方便菩薩,般若波羅蜜多遍清淨故,亦能了知息滅所緣。於諸善根不滅所緣,於諸煩惱不生所緣,安立波羅蜜多所緣,亦善觀察空性所緣。」此中別說無緣、有緣,當善分別。

什麼時候要緣空性,什麼時候要緣布施、持戒等的善所緣,應該要透過觀察之後,來作個別的所緣,而不是說在一切時中都做的。什麼時候觀,什麼時候不應該觀,這要了解清楚。而什麼時候要放,什麼時候要緊,這也要了解清楚的。對煩惱還有相執應該要放,在此宗大師就回答,作解釋說:「如是煩惱及執相縛當須緩放」這個要放,什麼要緊呢?「學處之索則當緊束」眾學處等應當要緊,則當緊束。什麼要壞呢?自性罪還有遮罪等這些要壞,「當壞二罪」。什麼不需要壞的呢?「不當滅壞諸善所作。」這是不能壞的。

「學處繫縛與執相縛,二事非一」因此學處要緊,和執相要放,這並不是同一個內涵。什麼要緊,什麼不該緊,這個要分清楚,所以這兩個不是同一個內涵。什麼要放,就是我執和罪行要放,可是在放的時候,不是連戒律一起放掉,所以「護律緩放與我執縛緩放,二亦不同」護戒律緩放,以及我執的束縛緩放,這兩個的內涵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為什麼要說這句話的內涵,是因為所謂支那和尚,這種毫無作意的想法,一切不需要去想,無有分別的這種想法,並不是說什麼都放棄,什麼都不用想的意思,有些要想的就應該想,有些要緊的就應該緊,要放的就應該放的意思。

在此中文翻譯好像少了這句話,中文沒有翻譯的這一段的內涵,最主要講到,在經典上有說到毫無作意的經文,這是在完全斷除自性之後。斷除自性的當下而去認知了,斷除自性的這種無遮法的空性,在認知空性的那個當下,就應該安住,不應該散亂,在這種無有實執,無有分別的情況下斷除自性,因此而安住,說了毫無作意的道理了。所以在此其實是針對支那和尚正確的見解上,而做正確的補充,還有作引經據論的,利用理由來安立這種想法。對於這種邪倒,支那和尚的見解而來作破斥的。所以引用了蓮花戒大師的這句話,而來說的。但是這句話因為這裡面沒有翻譯,所以很抱歉。於是法王剛剛開玩笑的說,是不是蓮花戒大師,破斥了支那和尚,所以我們中國人沒有把它翻譯。

175頁「如前所說是諸密咒與波羅蜜多二所共同」之後還有說了一句話,這句話也沒有翻譯,沒有翻譯的內涵是,這兩派各有說到毗缽舍那的觀慧,唯一不同點是在,在咒乘的時候,為了使心和氣能夠融攝成為最細微的一個狀況,所以這時候在毗缽舍那的觀修上,就不應該成為了觀修,不應該成為觀慧,這時候變成止修了。因為那時候觀察,對心氣的融攝、收攝會有障礙,所以會產生障礙的這種觀察,應該暫時捨棄。否則在顯教的時候,一切的毗缽舍那都屬於觀察的智慧,這先暫時的捨棄,這時候雖然修毗缽舍那,可是毗缽舍那把它轉為了止修,這是顯密不同之處,這句話沒有翻譯到。

菩提道次第略論(卷第五)

 

99  176頁(廣論257頁)「正釋學習學處之次第,分二:一、於總大乘學習道理,二、特於金剛乘學習道理。初者可分三:一、淨修欲學菩薩學處,二、修已受取佛子律儀,三、受已如何學習道理。首先先講初者。律咒二中,若先未受各各律儀,不可聽聞所有學處。此不同彼,此諸學處先當善知,淨修相續。」在此說到菩薩的學處,受了菩薩戒之後,所要行的菩薩學處,在無著菩薩的著作裡面,《聲聞地論》還有《菩薩地論》,菩薩地論有很多品,在菩薩地論眾多品當中有叫做《戒品》的。宗大師針對戒品有作解釋,在裡面有一個傳授菩薩戒的儀軌文,明天就以這個儀軌文的方式來為你們受菩薩戒。這個學處,在《菩薩地論》裡面有說到。

    177頁(廣論257頁)「受已如何學習道理,分三:一、何所學處,二、其中能攝諸學道理,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首先先講何所學處。在此說到六度,這是學處的。如果我們把後面的願波羅蜜多、方便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等分開,叫做十度。

    「其中能攝諸學道理,分二:一、正義數量決定,二、兼說次第決定。正義數量決定又可以分六種:一、觀待增上生數決定,二、觀待引發二利,三、觀待引發圓滿一切利他,四、觀待能攝一切大乘,五、依一切道種或方便,六、觀待三學數決定。」

    至於這六種內涵在慈尊菩薩的《莊嚴論》裡面就非常的清楚了。《瑜伽師地論》全部都翻成了漢文了嗎?

    178頁「一、觀待增上生數決定。謂圓滿菩提廣大行者,必須轉經多生。」為了能夠獲得成佛果位的緣故,所以我們必須經由多生才有辦法獲得的,「此復進道若無圓滿德相之身,如現在身略有少相,縱勤修行實難增進,」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我們所獲得的成佛工具,沒有圓滿德相,那是很難增進這個圓滿的成佛之道了,「故須身德一切圓滿」所以我們必須,自己去促成一個非常很好的成佛工具。

為了能夠獲得這個工具的緣故,所以所需的因緣是什麼呢?「又須具足所受用財」這個工具他必須所受用財,才不會形成成佛的障礙,因此需要布施,由布施之後才會獲得了受用。「能受用身」為了獲得這個身體,所以必須持戒,行十善業道才有辦法獲得這個暇滿人身本身,所以必須持戒。「同受用伴」並且需要許多的助伴,法友上的助伴,才有辦法順利的走向成佛之道,這時候必須忍辱了,如果天天都在吵架,相信你絕對沒有同伴。所以不能時常打架,要修忍辱了。「凡所作業悉能成辦,四種圓滿」這個就是如心所願的,想讓一切的事業成辦,就必須精進,因為隨著努力,精進讓我們所做的事情,有始有終。

   「又此盛事亦多變為煩惱之緣,故須不隨煩惱力轉。」可是這四種的圓滿,又有可能轉為煩惱的因緣,所以這時候要以正念、正知,讓四種盛事,不把它轉為煩惱的因緣,所以必須有定學,所謂的靜慮。無論是真正的奢摩他也好,或者與奢摩他相應的正念、正知,就不應該放逸的,不隨煩惱力轉。

「此猶非足,尚須對於諸取捨處,能善分辨無倒進止。」但是由此並非滿足,應該要對於何謂所取,何謂所捨,何謂善,何謂惡,來作觀察,才有辦法讓我們之前的五度,走上真正所要取的。因此要由觀察諸法的智慧,來作取捨的。以上就講到了為什麼需要六度的原因。

「二、觀待引發二利」以自利和他利的角度去看,六度也是決定的,這是必要的。為什麼呢?在此說到了,因為菩薩要做的事情就是兩種,第一個叫正引發自利,第二個叫引發他利。所以為了能夠真正的利他的緣故,而說了布施、持戒、忍辱了。為什麼呢?因為如同之前所說的,透過了殺生、濫殺有情去作生意,所賺來的錢來作布施,它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布施,這是沒有功德的。

也就是說如果要作布施,所布施的物品,他必須沒有諂誑的情況下,不是以邪命而獲得的物品,才有辦法真正作到布施。所以布施是要遠離罪障的情況下,而獲得的物品而去作布施的。因此要讓自己圓滿布施,必須持戒,因為防護這種損惱他人的行為的情況下才會得到這個物品,所以要持戒。持戒之前必須先修忍辱,要損惱的害行而去修忍辱,才有辦法真正持戒。所以以利他的行為來講,說了布施持戒,以及忍辱這三者。

以自利來講,為了讓自己獲得解脫的緣故,必須有慧學,智慧才有辦法獲得解脫。這個智慧為了能夠堅定,所以要有定學。兩者都需要由精進來成辦的緣故,所以自他二利的角度來講,六度也是決定的。

179頁(廣論259頁)「三、觀待引發圓滿一切利他」以圓滿利他的事業來講,也是需要六度的。為什麼呢?透過了布施,可以讓我們收攝一切的眷屬。透過了持戒所以我們不會去傷害別人。別人傷害我們的時候,為了不讓自己獲得損惱,所以說到了修忍辱。由精進讓我們增長利他的事業,由襌定會引發神通等來利眾。如果沒有獲得神通,因為由定學,有襌定的緣故,正念、正知會讓自己在一切的威儀當中,不會放逸。具有非常清淨的威儀的時候,自然會收攝許多的弟子眾,因為自己的威儀非常清淨。由智慧來斷除一切的疑惑,使他人獲得解脫。

之後「四、觀待能攝一切大乘」以收攝一切大乘功德的角度來講,六度也是決定的。「謂已得財位無所貪著,及於未得不希求故,於諸財位能不顧戀。」為了使大乘者,對於財位沒有貪著的緣故,而修布施。「有此則能守護學處,受戒敬戒」為了守護三學的緣故,而去受戒,並且去尊敬戒體,而來守護三學的。「依情非情所生眾苦,能堪忍故不起厭患。」依有情和非有情所生的眾苦,而產生堪忍的緣故,所以不會起厭患。有情的傷害而去修忍辱,非情的意思就是,像在修法的時候,很多的痛苦,行苦行等而來修忍辱。依由法忍的緣故,而來修苦行的,這叫非情所生眾苦。

「修善所作勇悍無厭」行善法的時候,能夠歡喜的無有厭倦的去修學,這是精進的緣故。「修奢摩他無分別瑜伽,及毗缽舍那無分別瑜伽」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是讓自己去成辦止觀的無分別的瑜伽。「以此六事攝盡一切能趣大乘,此由六度次第引發,無須更多。」所以這六事、六度也能夠攝盡一切大乘的功德。

之後又講到「五、依一切道種或方便」以一切道功德的增長和一切方便功德的增長的緣故,六度也是決定的。所以首先先說到了「謂於已得境界受用,無貪欲道或方便者,謂行惠施,由修能捨離彼貪故。」為已得、受用能夠無止盡的緣故,說了惠施,就是布施。「諸未得境為得彼故功用散亂,防護方便謂持淨戒。」已獲得的功德,為了能夠不讓他散失的緣故,說了持戒。「由能安住比丘律儀,一切事業邊際亂悉不生故。」而說了忍辱。「不捨有情方便謂能堪忍,不厭怨害一切苦故。」而說了忍辱。「增善方便謂發精進,由發精進善增長故。」而說了精進。「淨障方便謂後二度,靜慮伏惑,般若能淨所知障故。」而說了後二度了。

「六、觀待三學數決定」之後以三學的角度來講,六度也是決定的。尸羅就是戒學,就是戒度了,布施是持戒的資糧,忍辱是戒學的眷屬,靜慮就是定學,般若就是慧學。精進是三學所攝的。

100       181頁「兼說次第決定,分三:一、生起次第,二、勝劣次第,三、粗細次第。」六度的生起次第,先有前者再有後者。勝劣的次第來講,前前為劣,後後殊勝。粗細來講,前前粗分,後後為細微。

《上士道 布施波羅蜜》

    「於此如何學習次第,分二: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二、別學後二度。初者又分二:一、學習六度熟自佛法,二、學習四攝熟他有情。」首先先講六度,六度裡面先講布施分三:「一、布施自性,二、布施差別,三、於相續中生起之理。」首先先講布施的自性。「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不待於他捨所施物,捐除眾生所有貧窮。」

    183頁(廣論267頁)之後講到布施的差別,講到他的分支,「一、觀待別依所有差別」觀待個別不同的所依,而說了不同的差別的。就像出家的布施,以及在家菩薩的布施是不同的。所以在《菩薩別解脫經》講到了,《華嚴經》以及《菩薩地論》裡面有說到,身為出家的菩薩眾,應該以法施為主。所謂的法施,並不是說坐在一個法座上而來講法,而是隨當時候的因緣,盡量的使弟子眾們去做與法相應的善行,這叫法施了。如果是在家的菩薩,就可以財物來作布施。

    之後講到「二、布施自性所有差別」所謂的法施是什麼意思呢?「法施,謂無顛倒開示正法」就是以清淨的意樂來開示正法,這是一種法施了。第二個「如理教誨工巧等明」像五明等來教授,這也算是一種法施。以現在來講,因為現在的科技、科學非常的進步,所以教科學或者教一種科技上的學問,其實也算是一種法施。如果是以古代時候來講,就是所謂的工巧明或者是因明等,其實就是教這些不懂的人,如何去學醫,如何去學手藝,工巧明等,這也算是一種法施。

但是在古代如果是教弟子,如何去學造箭,或者是我們用的利劍,或者槍等,有了箭、有了槍,最主要就是要去刺人、去殺人,這不叫法施了。如果以現代來講,就是教怎麼去作炸彈、槍、子彈等,最後是要拿來打人的、射人的,這種涉及會去損惱他人的緣故,所以「世間無罪事業邊際」這裡講到一個無罪,也就是不會使他人引導於損惱他人的這種布施,這才叫法施。所以除了這些以外,教他們工巧明也好,甚至醫學、因明也好,這一切都是屬於一種法施的。

    「令受學處」就是給予他們戒體,就是傳戒,戒師等給予他們戒體,這也算是一種法施之一。所以布施可分,第一個法施。第二個叫無畏施。

無畏施是什麼呢?「無畏施者,謂從王賊等人間怖畏、獅虎鯨等非人怖畏、水及火等大種怖畏救護有情。」這叫無畏的布施。好比現在的狀況來講,那時候在印尼不是發生了大水災嗎?那時候因為有來自世界各地給他們支援、資助等,可見我們人類這種凝聚的、善良的力量,真的是不可思議。所以他們在海裡面,安置一個機器等等,就是為了能夠將來,如果再發生水災,可以提早的預防,或是警告。像這些都是讓他們從將來的怖畏當中,獲得救護的緣故,所以這種的設備的提供,其實也算是一種無畏的布施了。

同樣的像警察,警察是要保護這個地區的治安的,讓這個地區的人民獲得安穩,這也算是一種無畏的布施。如果是以清淨的意樂來講,因為可以從畏懼當中,而獲得救護。但是如果有些警察是貪污的警察,那叫做畏施,不叫無畏施,因為給予當地的居民更加的恐怖了,所以這叫畏施的。

還有一種像醫生、護士來講,如果是以清淨的意樂,好好的守自己的責任,我覺得這也算是無畏施的一種。因為可以從現有的疾病而獲得救護,以及將來將要發生的疾病先作預防。所以這也算是無畏施的一種。之後就講到財施,把自己的財物,施捨給他人。

有時候我們在布施的時候,因為聽到許多佛法的概念,就像好比對業果的信心,所以我們知道一個觀念,布施會讓我們得到財富。一有了這種理念,想說將來可以獲得一種果報而行布施,這個就沒有什麼利益了。或者是如果布施,他人會歡喜我的善行,為了他人歡喜的緣故而布施。或者如果布施,我會很有名氣,於是我作布施。如果是有這種目的而來布施,就不叫是真正的布施了。

真正的布施,要自己好好的去觀察,自己的動機之後,再去作布施。那樣才有辦法獲得布施真正的功德。在布施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我個人的想法就是蓋學校、蓋醫院,或者為社會做出極大貢獻等,以清淨的意樂來做這些事,是真正的會為人民帶來極大的利益和幫助,我覺得這很重要的一點。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