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1:28:2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3 21:26:19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30-1講)

CD(中)上士道 6-2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海慧問經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唯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娛,墮不淨坑。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嘆,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雖然母親看到,但是只會哭而已,但是不會跳到不淨坑裡面,去把這個小孩子拉拔出來。可是之後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此說三界為不淨坑,獨愛一子謂諸有情(一切有情),若母若親者謂聲聞、獨覺,見諸有情墮生死中,憂慼嘆嗟然不能出;商主長者謂諸菩薩,法譬合說。又說獨一愛子落不淨坑,如母之悲,聲聞、獨覺亦皆共有,故依悲愍,當發荷負度眾生擔增上意樂。如是若發度有情心,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

所以透過上述的比喻,我們就可以知道說,能夠發起大悲心的增上意樂,唯有大乘才有。所以大乘擁有的這個大悲心,初中後三者為重要的這個悲愍心,並非是無量的慈悲而已,最主要是具有一個非常強烈的責任感。可是「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可惜我現有的能力,我光是一個有情,我都沒有辦法救了。又非止此,即使證得二羅漢位亦僅利益少數有情,縱使獲得了羅漢果位了,但是能夠利益有情的數目,是非常有限的。因為他圓滿他利的能力,自己本身要具足,自己本身沒有辦法具備,沒有辦法圓滿,所以圓滿他利是沒有辦法作到的。利亦唯能引發解脫,不能立於一切種智。故當思惟無邊有情,誰能圓滿此諸有情現前究竟一切利義?則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成佛。

當然,他利事業圓滿,並不是說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被我們救護,這個叫做圓滿他利事業,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與自己業緣親近的人,與自己業緣親近的有情,這所有的有情,都能夠依由自己成佛的緣故,而獲得解脫,甚至於成佛的話,具有這種救護的能力,這個叫做圓滿他利。因為你要幫助他人的時候,不是憑著自己單一的想法去幫助他人,他人就會獲得利益的,他要有許多內外的因緣。所以同樣的佛要去救護有情的時候,不是說佛想要幫助他,就能夠使他得到利益,這叫做利益他人,或者是圓滿他利事業,不是的。也是要在因緣聚合的情況下,從佛本身一切的因緣都具足,可是從他本身,要有那個緣。所以佛渡有緣人的意思就是說,當佛獲得成就的時候,一個凡夫他透過修行慢慢成佛的時候,與他業緣親近的人,所有都可以獲得救護,無論是解脫,或者是成佛果位。

但是羅漢證得了阿羅漢果位的時候,也就是小乘者,證得自己最究竟的羅漢果位,因為自己本身利眾的這個能力沒有圓滿,所以雖然他可以少許的幫助與自己業親近的眾生,可是沒有辦法幫助一切與自己業親近的眾生,所以縱使與自己有緣的人,也沒有辦法圓滿的去度眾、去度化他們。所以他利事業能不能圓滿,最主要是看自己的能力當中,有沒有這個圓滿的能力,而不是說一切眾生都被度了,這個時候才叫他利圓滿。所以如果我們快一點成佛的話,與我們業親近的,所有的有情,都應由自己成就、成佛的緣故,而能夠獲得救度。所以快速成佛是有道理的,為利有情我必須快速成佛,我必須成佛,這是有道理的。

壬二、如次正修(分三)

癸一、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分二)

子一、引發生起此心所依(分二)

丑一、於諸有情令心平等

丑二、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子二、正發此心

癸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癸三、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丑一、於諸有情令心平等

215頁)如前下中士中,所說諸前行等所有次第,於此亦應取來修習。又若此中不從最初遮止分黨,令心平等,於諸有情一類起貪,一類起瞋,所生慈悲皆有黨類,緣無黨類則不能生,故當修捨。在此就說到了,為了使我們真正的去,至少要像愛自己般的去愛一切有情的話,那就不應該有愛恨親疏的這種分別心,這種的分別、這種的分黨,必須要去遠離。否則的話,就變得跟凡夫一樣了,我們只愛自己的親友,或者對自己有恩的人,我們排斥害自己的人。這樣的話,這種的悲愍心是不需要刻意去修學的,我們凡夫就有了嘛,不學大乘教法的人也是有的。所以我們在此要去學習的慈悲心,是能夠遍佈一切有情的這種慈悲,所以他所緣的對象,是沒有侷限,無論是親友,無論是仇敵,甚至於非親非友的中庸者,都要一致的來對待,一者愛則全部都愛,要作到這種的基礎,所以為了能夠打這個基礎,所以先說到了修平等捨。所謂的捨,又可以分三者,行捨、受捨以及無量捨,在此所說的是無量捨。無量捨就是緣無量有情,遠離了愛、恨的這種親與疏的差別。所以在此宗大師有說到了:又捨有三:行捨、受捨及無量捨,此是最後。此復有二:謂修有情無貪瞋等煩惱之相,及於有情自離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在此的無量捨是說我們不應緣親而產生貪,不應緣怨而產生瞋,這部分必須要去遮止的緣故,所以透過無量捨令心平等,所以此是後者。

修此漸次為易生故,先以中庸無利無害為所緣事,次除貪瞋令心平等。所以在修學這平等捨的時候,我們先以一個非親、非怨的中庸的有情,因為他沒有傷害,也沒有幫助我們嘛,所以為一個個別所緣的對象,再慢慢、慢慢的去作思惟,所以次除貪瞋令心平等。若能於此心平等已,次緣親友修平等心。若於親友心未平等,或由貪瞋分別黨類,或貪輕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於怨敵修平等心,此若未平,專見違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當遍緣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所以首先就是緣這個中庸的有情,就想說,他前世也是當過我的恩人,為什麼我不愛他?我應該愛他才對呀!後來再想,他前世也是我的仇人,為什麼我不憎恨他?像是憎恨我現在的這個怨敵一樣,作這樣的觀想。這時候盡量讓自己的心,保持在一種平等的狀態。同樣的,我們再換一個角度,今世我的親友,雖然他對我真的很好,可是畢竟只有一世啊!後世也有可能傷害我呀!或者他前一世也有可能是我的怨敵呀!所以為什麼要為了今世他對我好,而去產生強烈的貪著呢?這是沒有道理的。就像之前,那個中庸有情,他前世對我很好啊!可是我不會對他產生貪著啊!如是的去思惟遠離貪。後來這部分心已經靜下來之後,已經遠離貪的念頭,再去緣這個怨敵。後來再去想說,雖然他今世傷害我,可是他前世,像是對我最有恩惠的恩人般,他前世對我極大的恩惠,為什麼我要瞋怨他呢?我要怨憎他呢?沒有道理,這樣去作思惟,令心去平等。

心的平等是很重要的,就像我們要去建立知母的證量的時候,那個地基如果沒有平,沒有打穩的話,會有高低不平,這樣的話,我們的知母就沒有辦法真正的遍佈一切有情。所以為了能夠遍佈一切有情,而且無有區別的遍佈,所以對於這三種的有情,也就是親、怨、中庸,這三者的有情,我們都要做平等的對待,後來再來觀知母的話才會有效。而且觀修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不應該觀總相的有情,應該觀別相的有情,個別的眾生。尤其是我們真正可以看得清楚對方的模樣來作觀修,這是必須要有的。否則的話,一開始我們就觀一個總相有情,就想一切有情的話,你也許就說,耶!好像可以生起慈悲,可是當你看到個別有情的時候,慈悲心又不見了,會有這種的危險。所以盡量緣別相來作觀修,而不要緣總相來作觀修。別相的部分觀修作得不錯的話,再慢慢的擴展到更多的有情,最後到一切的有情,那再作總相的話,就沒有任何的問題了。

因為上述說到了觀修平等捨的時候,要斷除遠離親怨所產生的貪瞋,所以要如何觀修呢?第一個,我們應該緣一切有情眾生,都是跟我們一樣的,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既然都是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權利,相同能力的情況下,使貪一者、不貪著另一者,或者是想要損害另一者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基本上我們都是相同的,所以在相同權力、能力和相同思想的情況下,為什麼我們要分兩派?一者產生貪、一者產生瞋?這是沒有道理的。

而且第二個理由,以自己個人來講的話,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我們經過多少的生生世世。縱使今世是親屬,可是前世是怨敵;縱使今世是怨敵,可是前世是親屬,所以哪一者才是真正的親屬?哪一者又是真正的怨敵呢?所以我不應該貪著於誰,或者是瞋於誰,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透過這兩種的思惟,而去遠離由親怨所產生的一個貪瞋,並非是要遮止親怨。因為親怨以名言上,世間共許的情況下來講的話,也是有親屬和怨敵的,這部分並不是我們要去破斥的。我們要破斥的是什麼呢?由親怨所產生的這種貪瞋,這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否則的話,誰是我的親友,這個是沒有辦法決定。因為因緣就是這樣子,我們的生父生母,就隨著因緣這是決定的,這不是自己可以操控的。可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是什麼呢?自己可以作到什麼呢?由親怨所產生的貪瞋,這是我們可以去滅除的,透過思想、透過思惟。所以在此宗大師有說到,我們可以看本文裡面有說:

216頁)若爾於彼由修何事能斷貪瞋?謂修二事。第一就有情者,第二就自己者。就有情者,謂念一切欣樂厭苦,皆悉同故,緣於一類執為親近而興饒益,於他一類計為疏遠,或作損惱或不饒益,不應道理。這是緣有情的部分。所以宗大師在此,其實也是以自他相換為主,因為像這種的平等捨的觀修,最主要就是由自他換而來說到。就自己者,當作是思:從無始來於生死中,未經百返為我親屬,雖一有情亦不可得,於誰應貪、於誰當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說。又於親屬起貪愛時,如月上童女請問經云:「我昔曾殺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殺害,一切互相為怨殺,汝等如何起貪心?」及如前說無定過時,一切親怨速疾變改所有道理,當善思惟,由此俱遣貪瞋二心。所以在此要去除的並非是,此取怨親差別事修,故不須遣親怨之心,親怨的這種認知,並不是要斷除的,而是什麼呢?是滅由執怨親為因,所起貪瞋分黨之心,這是在此要去滅除的。

修完平等捨之後,接下來我們要作的就是為了能夠引發,對一切有情眾生真正的愛護,像是愛自己獨生子般的愛意之相,悅意之相為了能夠生起,所以先講到了修知母、念恩、報恩等的這種內涵。所以我們在本文裡面可以看到:

丑二、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引發一切成悅意相者。修次中篇云:「慈水潤澤內心相續,如濕潤田,次下悲種易於增廣,故心相續以慈薰習,次應修悲。」所說慈者,謂於諸有情,見如愛子悅意之相。又此所說由修等捨,息滅貪瞋不平惡澀,如調善田。次以見為悅意慈水而潤澤已,下以悲種,則大悲心速疾當生,應當了知極為切要。此中有三:

所以透過了平等捨,把這個貪瞋等,這一種逆緣拿掉之後,使得我們修學菩提心的這個田地,變得非常調伏,成為善田。之後再以悅意慈的這種水份,來滋潤慈田,再種下大悲的種子,才能夠速發起菩提心。所以此中有三:初、修母者。

先講到知母的部分,在此雖然象徵性的說母親,但最主要是觀與自己最有恩惠的人。為什麼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最有恩惠的恩人呢?因為生死輪轉無有次數,無有止盡,我們沒有未生過的地方,我們沒有未得過的身體。因為生死輾轉太多次了,無限次的緣故,所以我們每一次在經歷一次胎生,還有卵生的時候,都是需要母親的。尤其是在胎生,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一定是需要有人照顧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夠成長、長大。所以對我們每一世的成長來講,都是需要有一個恩惠的人,而且這種恩人是無限的。這也是為什麼一切有情都曾經作過我們的恩人,所以說到了知母。在此宗大師在本文有說到了:

生死無始,故自受生亦無始際,若生若死輾轉傳來,於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處決定非有,亦無未作母等親者。如本地分引經說云:「我觀大地,難得汝等,長夜於此未曾經受無量生死。我觀有情,不易可得,長夜流轉未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軌範親教、若餘尊重、若等尊重。」此復非僅昔曾為母,於未來世亦當為母,無有邊際。如是思惟,於為自母,應求堅固決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發生,此若未生,則念恩等無所依故。所以如果有知母,我們作好的話,接下來念恩、報恩才會生起,否則念恩、報恩就沒有根本,所以這個知母是很重要的。

217頁)二、修念恩者。修習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先緣於現世母修,速疾易生。在觀修念恩的時候,以今世的母親來作觀修,再慢慢的去緣一切有情,都具有如此的恩惠來作憶念的話,才會比較簡單。如博朵瓦所許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顯,次多思惟:非惟現在,即從無始生死以來,此為我母過諸數量。今世的母親,不只是今世當我的母親以外,在無量生、無量世,也都當過我的母親,因為我們的前世無有數量,如是此母為母之時,前面這個母親當我母親的時候,她作了些什麼呢?

一切損害悉皆救護,一切利樂悉皆成辦。特於今世先於胎藏恆久保持,次產生已黃毛疏豎,附以暖體,一生下來,不管是在胎裡面,她如何的去照顧我們,怕我們在胎裡面受到傷害,所以在飲食上非常的注意,非常的小心。而且在行動上雖然不便,但是她卻很高興的,因為有了我們在她的胎裡,所以縱使行動不便,但是還是小心翼翼的,捧著自己的肚子,慢慢的走路。生下來之後,母親馬上會用她的體溫,怕我們冷,來溫抱我們,附以暖體,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給予我們母奶,怕我們吃飯的時候,太冷又不行,太熱又不行,所以先用自己的嘴巴先去嚐,看看溫度是否適中,再給我們吃。口拭涕穢手擦屎尿,種種方便,心無厭煩而善資養。清理我們的大小便,作什麼樣的髒事,她都不會覺得厭煩,而且是非常的歡喜,而為我們去作這些的事情。

又饑渴時與以飲食,寒時給衣,乏時給財,皆是自己未肯用者。自己雖然沒有,但是想盡辦法,在饑渴的時候給我們食物,寒冷的時候給我們衣服,我們沒錢用的時候,父母親想盡辦法掏出錢來給我們用,又此資具皆非易得,而且又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得到的,是負罪苦及諸惡名,受盡艱辛求來授與。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較其子死寧肯自死,所以當自己孩子有痛苦的話,與其自己的孩子痛苦,還不如自己痛苦,與其自己孩子死亡,寧可自己死亡。較其子病寧肯自病,較其子苦寧肯自苦,出於自心實願易代,用盡加行除苦方便,總盡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樂無不興辦,凡有損苦無不遣除。於此道理應專思惟。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虛言真實生者,次於父等諸餘親友,亦當知母如上修習。次於中人知母而修,若能於此生如親心,則於怨敵亦應知母而正修習。所以透過這種的念恩之後,再來觀修父親等其餘的親友,如果能夠像憶念母親恩惠一樣的,這種感恩的心強烈產生的話,那對於中庸者來作念恩的觀修,那再去作怨敵為所緣境來作念恩的觀修。若於怨敵起同母心,次於十方一切有情,知母為先,漸廣修習。

接下來是講到報恩的部分。以世間來講的話,我們知道這個人對我們有恩,知恩不報,那真的是在世間上也會被人唾棄,但是知道知恩圖報的話,這個人我們會稱這個人為善賢,稱為善士。就是以世間一般的倫理道德的一個概念來講的話,不懂得報恩的人,我們會把這一種的行為,歸類為惡行,懂得報恩的話,我們會把這類的行為歸類於善行的,縱使世間人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我們怎麼可能知道有恩而卻不報呢?所以說到報恩。

但是要如何報呢?我們要去報恩的話,並不是再讓自己前世的這些父母,這一切的有情,再隨著煩惱和業所轉,要想盡辦法讓他們從煩惱和業脫離。所以讓他們安立解脫涅槃之樂,這才是真正的報大恩。所以在此說到:

218頁)三、修報恩者。如是唯除轉生死故不能相識,而實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無所依怙,捨而不慮自脫生死,薄無慚愧何甚於此?如弟子書云:「諸親趣入生死海,現如沈沒大水中,易生不識而棄捨,自脫無愧何過此。」故若棄捨如是有恩,於下等人且不應理,況與我法豈能隨順。如是思已,取報恩擔,即前書云:「嬰兒始產全無能,飲誰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勞此諸母,雖最下等誰樂捨?」又云:「由得誰腹而安住?由誰悲慎而取此?此母煩惱苦無依,最下眾生孰樂捨?」

無邊功德讚云:「有情無明盲,意樂衰損慧,為父子承事,慈悲饒益我。棄此獨解脫,非是我之法,故汝發願度,無怙諸眾生。」若爾,如何報其恩耶?生死富樂母自能得,然彼一切無不欺誑,故我往昔於由煩惱魔力所傷,如於重傷注硝鹽等,於性苦上更令發生種種大苦,慈心饒益,應將彼等,安立解脫涅槃之樂而報其恩。中觀心論云:「又由煩惱魔,傷害已成瘡,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於餘生,慈敬及恩益,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不報恩擔,重於大海及須彌擔,若能報恩,即是智者稱讚之處。如龍王鼓音頌云:「大海及須彌,地等非我擔,若不知報恩,即是我重擔。若人心不掉,報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壞,智者極讚此。」

219頁)總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復無引導,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險崖而行,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復望於誰?若子不應從其險怖救度其母,又應誰救?故應從此而救度之。如是若見為母眾生,由煩惱魔擾亂其心,自心無主而成狂亂。又離慧眼觀增上生,決定勝道。又無真實善友引導,一一剎那造作惡行,如步蹎蹶。總於生死,別於惡趣奔馳懸險,母當望子,子應濟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報其恩。集學論云:「煩惱狂癡盲,於多懸險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恆憂事,眾生苦皆同。」此說如是觀已,不應於他尋求過失,見一功德應覺希有,然此亦合苦惱之理。

 

子二、正發此心(分三)

 

丑一、修慈

丑二、修悲

丑三、修增上意樂

丑一、修慈

219頁)第二、正發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緣者,謂不具足安樂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遇安樂?惟願令其獲得安樂,我應令其遇諸安樂。所以講到慈的一個所緣境,所緣境就是緣不具有涅槃,還有正覺果位的這些有情,這是所緣境。所漏境,所看到的相是什麼?所漏境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得到安樂。那更強烈的話,希望我能夠令他們得到安樂,這種慈心的觀修,這是悅意慈的一個行相。

勝利者,它的功德是什麼呢?三摩地王經云:「遍於無邊俱胝剎,盡其無量眾供養,以此常供諸勝士,不及慈心一數分。」此說較以廣大財物,於究竟田常時供養,其福尤大。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云:「於東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莊嚴,其中有情皆具安樂,如諸苾芻入滅定樂。設於彼土修淨梵行,經過百千俱胝年歲,若於此土最下乃至於彈指頃,緣一切有情發生慈心,其所生福較前尤多,況晝夜住。」

寶鬘論云:「每日三時施,三百罐飲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於是說到了慈法八種功德,一、天人皆慈愛。二、彼等恆守護。三、喜樂,在此的喜樂最主要是指意樂上的歡喜,內心上的一種歡喜。四、多安樂,不只內心上的歡喜以外,由此也可以更多的眷屬,成辦更多安樂的順緣。五、毒刀不能害,第五毒不能害,六刀不能害,毒不能害也包括了下蠱、咀咒等,這些都不能害我們。那刀不能害,不只是外在的兵器以外,最主要還是非人等,這些也不能害我們的。七、無勞事得成。八、當生梵世間,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愛自然集會,佛以慈力戰敗魔軍,故守護中為最勝等,故雖難生然須勵力。

集學論說,當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開示修習慈悲偈文,下至語中讀誦而修。其文為「以此金光勝鼓音,於三千世界中,惡趣諸苦閻羅苦,匱乏苦苦願息滅」等。修慈次第先於親修,次於中庸,次於怨敵來作觀修,其次遍於一切有情如次修習。修習道理,如於有情數數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當於諸有情,數數思惟缺乏有漏、無漏諸樂,樂缺乏理,若修習此,欲與樂心任運而起,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所以我們在修學的時候,先從自己的親友作觀修,再從中庸者作觀修,再由怨敵來作觀修。針對個別的對象觀修之後,再去遍佈一切有情。思惟有情痛苦的話,我們可以產生悲愍。思惟有情缺乏安樂,希望他們能夠獲得安樂的話,可以產生與樂的這種悅意慈。接下來講第二悲心的道理。

丑二、修悲

220頁)二、修悲中悲所緣者。由其三苦如其所應,苦惱有情。就是他的所緣境是三苦所逼惱的有情,行相者,所漏境,他所看到的是什麼呢?謂念:云何令離此苦?願其捨離,我當令離。也就是希望他們能夠遠離這些種種的痛苦,我願意幫他們遠離這些的痛苦,這是他所看到的一個行相。修習漸次:先於親友,次於中者,次於怨修,若於怨處如同親友,心平等轉,漸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習之。所以在修習的時候,先從親友,再從中庸者,再從怨敵而來作觀修,這樣慢慢的再遍佈一切有情。如是於其等捨慈悲別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蓮華戒論師隨順阿毗達磨經說,此極扼要。那針對個別的境來作觀修,這是有依據的,如同蓮華戒論師,隨順《阿毗達磨經》裡面所說的,這是非常重要的。

若不別分,如果沒有從個別的境去作觀修的話,無論我們在觀修親友的時候,不要觀修親友這兩個字,而是真正我們可以看到的那個對象,就是比較個別的這個人,這個補特伽羅。同樣的我們的怨敵,要找出一個讓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他的臉相要看得很清楚,就在自己的前面,這叫個別的觀修。要作這種個別的觀修,再慢慢的擴展到一切有情。若不別分,如果沒有這樣去區分的話,沒有作這種別修的話,初緣總修似生起時,一開始就用總相來觀修,那是親友、怨敵,好像只是一種非常抽象化的怨敵相,看不到人的話,看似好像會生起,可是在作個別思惟的時候,完全一點用處都沒有,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於各各皆生前說變意感覺,漸次增多,後緣總修,隨緣總別,清淨生故。如果對於個別的相,都已經發起之前的這種感受,而且有增多了,再來緣總相的話,這種的修法,才是清淨的正修。修習道理當思為母,此諸有情墮生死中,如何領受總別諸苦,具如前說。

此復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此自心修易於生起。若於自上思惟此等,則成引發出離心因,若於他上而思惟者,則成引發悲心之因。透過上述中士道痛苦的解說,從自身上去思惟的話,容易發起出離心,但是從他人的身上去發起的話,產生悲心。然未先於自上思惟,則不能生令至扼要。如果自己先沒有去體會痛苦的話,要從他人去體會痛苦,是沒有基礎的。此乃略說,廣則應如菩薩地說,悲心所緣百一十苦,有強心力應當修學。此說較諸聲聞現證究竟苦諦,以厭患心所見諸苦,菩薩修悲思苦眾多,所以菩薩們在思惟苦諦上,是比聲聞、獨覺還要思惟得更深,還要思惟得更廣,以多門力而去作思惟的。若無量門思惟無樂苦惱道理,慈悲亦多。若恆思惟則能發生猛利堅固,故少教授便覺飽足,棄修諸大教典所說,力極微弱。此如前說趣大乘門是發心理,及以大悲為根本理,善別此等,以觀察智思擇修習,後生證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別,唯專策勤略生感觸,全無所至,修餘事時皆如是知。

所以我們應該以更多的法義,來思惟種種的痛苦,而不要透過少數的理由就感到滿足,應該依照大論典的內涵,來反覆的思惟,這樣力量才會堅定,才不會微弱。所以要以智慧反覆的去觀察而修。如果並沒有了解到,所要修學的法義內涵,只是靠著五分鐘的熱度,一種情緒來產生感受,就覺得很歡喜的話,那沒有真正的修到,因為這是完全不堅固的。所以透過法義的思惟,怎麼修?什麼叫做生起之量?如何修?他的所緣境是什麼?他的行相是什麼?他看到的又是什麼?他的對治力是什麼?這些的內涵,我們透過智慧來觀察,決定之後,而去修學的話,那地基才會打得穩,這樣才是堅固的。否則的話,只是靠著情緒,或者覺得是一種五分鐘的熱度而去修學的話,這是非常不穩定的。

221頁)其悲生量者。什麼叫做生起大悲心?在什麼樣的標準下,才叫做我們己經發起了大悲心呢?如同修次初篇云:「若時猶如可意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淨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性相應轉。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就像父母親只有一個獨生子,非常的愛護這個自己的獨生子,所以當自己的孩子,他的身體如果有病苦,這父母親無論是上班也好,或者是作菜也好,或者出去也好,都會時時惦記著、或掛念著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麼樣了。而且這種的悲愍,或者這種想要照顧,想要為他負起責任的這種悲愍心、憐愍心會一直油然而產生,就是在此的任運而轉的意思了。而且是不須要經過思慮就自然的發起,油然的產生。同樣的道理,緣一切有情眾生,希望他們能夠早日遠離煩惱的習氣所留下來的痛苦的這種悲愍心,油然的生起。無論在行住坐臥,都一直有惦記著或掛念著,這種的悲愍心能夠任運而轉的話,就是生起大悲心之量。

此說心中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許而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運轉(所謂任運轉就是油然產生),說為圓滿大悲體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當了知。又彼論敘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濟一切有情,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以為自性菩提之心,不須策勵而得生起。」此說能生願心之因,須前所說如是大慈。由此當知大菩提心發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聖道所有發心,初發業者所有發心說為如是。攝大乘論亦云:「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三無數劫起首菩薩,亦須發起如是之心。

當我們生起了這個大悲心的時候,這並非是一個至高無上的一種成就,要不然的話,我們可能會誤會說,我現在油然的產生悲愍心了,好像覺得到一個很高的成就了,並沒有。其實這時候連大乘門都還沒有進入,因為菩提心還沒有生起。所以由這個大悲心,我們慢慢的會去引發菩提心,為利有情我必須要成佛的,這種追求無上菩提的、希求無上菩提的發心,會慢慢的生起。當這個希求無上菩提的發心,也像之前大悲心一樣,油然產生的話,這才是真正生起菩提心之量。這個時候,才一開始進入大乘門。三大阿僧祇劫,就是成佛的時間三大阿僧祇劫,是從生起油然發起菩提心的那一天開始而算起的。

222頁)故全未知此之方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對於上述所說的內涵,連邊都沒有沾到的話,方境的意思是連一邊、連一方、連一面都沒有沾到,這法義連一邊都沒有沾到,僅作是念,為欲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發此意樂便大誤會,所以對於上述所說的法義不了解的情況下,而想說,啊!我的行善動機上,我想說為利有情我想要成佛呀!我有這樣想。可是光是這樣想,沒有內涵的話,沒有從心深處而發起的一種感受,其實我們在行善的動機上,是沒有菩提心所攝的,並沒有。所以未得謂得,堅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追求餘事勵力欲想超邁多級,了知大乘扼要觀之,實可笑處。

所以我們不了解上述所說的內涵,就想說,喔!我有為利有情,我要成佛啊!我有這種的想法,其實缺乏了內心的這種真實的感受,油然發心的這種感受,而說自己已經進入大乘,那這樣的話,對於一個了知大乘扼要的修行者來看,會覺得這些無明眾生,怎麼這麼可憐都還不知道!會這樣的來憐愍我們。這是一種增上慢在作祟的,並沒有真實的了解大乘的法義。

多經宣說諸勝佛子,於多劫中尚須執為修持中心而正修學,況諸唯能了知名者。這句話的意思就說到了,在許多的大乘經典裡面都有說到,所有的菩薩或佛子,於三大阿僧祇劫當中,於多劫中都需要以上述所說的,這個自然任運的菩提心,作為修持的一個根本,修持的一個中心,修持的一個根本,而來正修學的話,只有了知菩提心名字的你們,怎麼可能會知道大乘的精髓?因為你們只知道大乘的名稱,菩提心的名稱,但實際上並不了解。因為在當時有許多人,他們只是說為利有情願成佛,大乘的名稱掛在嘴巴上,講得很好聽,可是實際上所修的,卻是另外一套。所以並不把大乘的這個發心,作為是修行的一個根本,只是在修法儀軌的時候,先念到「諸法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歸依,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樣念念之後,就去修正行了。所以在修正行的時候,跟菩提心是沒有相關的,去修另外一套法門。

所以宗大師在此,特別的呵責、呵斥這種自稱大乘修法者。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菩薩們用多劫去行菩薩道的時候,都是以菩提心為主的,這個道理你們怎麼能夠了知呢?因為你們只是把菩提心掛在嘴巴上,又沒有實際上去修學,所以既然是如此,你們怎麼會去修學真正的大乘精髓呢?雖然這麼說,可是並不是說,我們不學習菩提心以外的法門,也不是這個道理,而是說必須將菩提心視為教授的精髓,所以宗大師又再補充了一句:

又此非說不修餘道,是說須將修菩提心,而為教授中心修習。總未能生前說領感,總之,未能生起之前所說的這種靈感,這種感受覺受,若善了知大乘學處,堅信大乘,雖然並沒有生起上述所說的這種覺受,但是卻對大乘的學處,真的是通達了解,而且對大乘的信心,非常堅定的話,那可以先受發心的儀軌,以及菩薩戒的律儀,所以在此有說到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儀是發心儀軌,律是菩薩戒,所以律儀這兩個是分開的,應該先有儀後有律了,次乃修習菩提之心。

但是他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善了知大乘學處,以及堅信大乘。一般的次第來講的話,是先有願心,再來受願心儀軌,之後來受菩薩戒。得到菩薩戒的這個當下,我們之前的願心就轉為行心,一般的次第是這樣子。但是雖然沒有之前所說的,自然任運生起的一個菩提心,也是沒有真正生起菩提心,可是對於大乘的學處,能善了知、通達了解,而且非常的堅信,那可以先受發心儀軌,或者是菩薩戒,後來再來修學菩提心,這也是可以的。

 

如入行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次於彼學六度之中,修靜慮時,乃廣宣說修菩提心。然為成就此法器故,但是要成辦這種器皿的話,有很多的因緣,像是於先亦須修眾多心,謂:思惟勝利、七支歸依、修治身心、了知學處、發心欲護等的這種因緣,必須要先具足,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昇進名亦弗存。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