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01:18:16
宗喀巴大師
尊貴雪歌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略論研討

上課前大家所做的前行緣念,是為了聞法而做的前行。以宗大師為主的十方諸佛菩薩,我們感念他們的恩惠,而以七支供養的方式供養諸大德。我們先誦「功德之本頌」,感謝佛的恩,使我們能圓滿通達道之次第,而我們上課的內容,也是諸佛菩薩所討論的道次第,所以我們以誦「功德之本頌」之頌文來回敬諸大德的恩惠。我們必須用心祈求上師的加持,在誦了「功德之本頌」後,為獲得諸大德的加持,我們要淨化身心、累積資糧,然後以請求的方式來請求的話,最後我們所獲得的果位便能圓滿。
  上次所討論的,是「依止善知識」科判第二「略示修法」。其中又分「正明修法」、「明二種分別」。而「正明修法」又分「正修」、「未修中間」,而「正修」又分「加行」、「正行」、「完結」。所有的修持,皆有加行、正行、完結,也有正修〈座上修〉及未修中間的修行〈座間修〉。當你未修行時所做與修行時所做,如何能貫通成為一體,這很重要。所謂正修與未修中間,比如,一個小孩子,在學校裡上課,上完課、放學以後,若休閒時間與上課時間二者相違,休閒時間在放逸,就會影響上課的學習,那是錯誤的。所以,應將學習時間與休閒時間貫通為一體,甚至讓休閒時間利益到學習時間,才是正確的。如果放了一個暑假,之前學過的什麼全都忘記,那就不行了。
  正修時及未修時,二者所做的事雖不同,可以用以未修時所做之事來彌補正修時不足的部份。此生一天24小時,要不在修行時,要不就在未修時,若善用未修時來彌補正修那一段,你便能把這輩子很實在地運用在修行上。所以,把此生規劃為正修、未修二段,除此而外都沒有別的事情,那麼你的一生都是在修行。
  正修分三個科判:加行、正行、完結,這三點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如果加行時沒有真正具足資糧,則正行是不會圓滿的,所以,加行時必須建立良好的動機,以七支供養來做好加行,如此加行時所做的一切,才能幫忙到正行,若加行做得好,而正行時放逸,自己以為加行時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正行可以放鬆一點,這也是不可以的。應該是,加行做得好,正行時更應認真地觀修、入定…等等(視正行所修法類而定)。一切做完後就迴向,將前面所做一切功德,成為成佛資糧,在自己心續上留下一個好的影響、好的習氣,這一點必須靠迴向來完成。
剛才提到,正修時有加行、正行及完結三部份,這三個都非常重要。比如,我們去應徵某個工作,未應徵前需要一個完整的準備,包括你所需要的資歷、證明、條件,甚至是找一些相關的人或是參加考試,當你前面的準備工作準備得非常好,你就會找到比較好的工作;當找到並開始工作時〈就是正行〉要更加努力好好工作。比如,一個生意人在未做生意前,必須做種種準備,甚至包括訂價格等,接著進行交易,然後在獲得利潤時也要好好安排:今天賺得的這筆錢要如何運用,是用在孩子的前途、或是未來生活的規劃等等,這就有點像是迴向的部份。你前面做了種種努力,若在最後沒有做好規劃,等於是沒有做好迴向,所以前面所做的一切,也很須要有後面完整的迴向。
因此,無論正修或未修時,都需要加行、正行與完結,都是很重要的。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加行是按照金洲大師所傳之加行六法。上次講到六加行法之第五項。
在七支供養文中,最後的偈頌「所有禮讚供養佛,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所有禮讚供養佛」在對所有諸佛菩薩、上師、本尊虔誠地禮讚之後,恭請他們的降臨,之後,在內心中做懺悔,總的是懺悔往昔累劫以來所造的一切罪,淨除內心污垢,淨化之後,再對十方諸佛菩薩做一個虔誠的供養。也就是說,當一個好吃的東西要裝進缽前,先要把缽洗乾淨,之後裝的東西才能是好的;反之,若東西是好的而缽很髒,則再好的東西裝進去也成為不好的。同樣的道理,當你能淨化自己身心後,再對十方諸佛做清淨的供養。之後,我們要累積功德,同時也要隨喜他人累積功德,之後也要請求諸佛長久住世、長轉法輪。
請轉法輪時,若只請轉一次是不夠的,因為我們要的是成佛,這必須每一世、生生世世都要請佛轉法輪,同時也請求諸佛長住在世。目前為止,七支供養的前六支已經結束,再來是把前面所做的功德,最後做一個圓滿的迴向。
以上,是「普賢行願品」中七支供養的方式。在「兜率百尊」中也有七支供養。「普賢行願品」的七支供養,是針對十方三世的諸佛菩薩,而「兜率百尊」則是針對宗喀巴大師及宗大師父子三師徒。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略論》中講到,如理如實慢慢誦七支供養,才能累積圓滿功德。所以,透由七支供養的方式來累積功德的話,是最圓滿的。

問:唸七支供養就能累積資糧,有這麼容易嗎?會不會有點討便宜?只是念而已,也不會很辛苦啊。
答:累積功德是針對內心的境界而講的,並非外在世界。所以,宗大師說,光是要念「十方三世一切佛」時,要以清淨三門,以身口意安住於不動搖、非常好的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念誦七支供養,才會累積很大的功德。但是,我們要表明的是,並不是不要做外相上的一切。內心的境界是非常深奧的,當你能在內心做到一心不亂、不被外界影響的境界時,或是調伏好你的內心時,透由你的內心能代表外在的行為,若你能改變內心,而用內心帶領著你身心上的一切行為,行為就會改變。因此並非不要做外在行為,而是以內心的改變來帶領你做外在的行為。

問:仁波切剛才提到,正修之前最重要的準備是動機的調整,如果動機便能決定方向,而加行也如法,那麼為什麼最後的迴向也是重要的呢?好的動機已決定了方向,迴向的影響力應該不會那麼大吧?
答:動機能決定方向,若能建立一個完整的動機,則這個動機是會決定你正行時的方向。但是,當你在前行、正行後,最後所做的迴向,就像用一個繩子把它綁住,讓前面所做的更加堅固、儲存在一個很堅固的地方。
一般而言,所謂的菩提心,在加行時要,在正行時要,完結時亦很重要。當我們講到迴向,是說當你在加行及正行時,所累積的功德你要將之總結為一體。我們迴向的目的就是把在加行與正行時所做的功德做個總結,把它融合成一體。

問:做念誦功課時,剛開始因為不懂所以還比較想去了解其中的意思,但做久了便沒有感覺了,趕時間時只是念一念而已,即使已經會背了,但感覺卻不見了,這要如何轉回來呢?
答:這是大家共通都有的問題。我們會覺得自己因為很忙,而沒有辦法把事情處理好。但是,若想想,「忙」的本性,其實是不忙的,只是我們思考的角度,把某一些事情想成很忙。比如,遇到障礙時,我們可以很確實地把它看成是一個障礙與煩惱,但我們也可以把煩惱障礙轉為助道、正道。同理,當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障礙、很忙時,事實上可能是沒有這回事的,只是我們以某種思考角度去看它才造成這種感覺。你可以把「很忙」當成無自性的,以它本身來說並不是很忙的,只是我自己以某種角度安立它,才把它當成很忙。
所以,忙是不忙。
我們常說「我很忙」「這會影響我的修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把這很忙的情況,拿來做為一種修行。當你遇到忙、障礙時,應更進一步探討:為什麼我會很忙?我這麼忙,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就把這種「很忙」的情況,轉化成學習的助力與資糧。在「忙」的情況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可以去觀察自己忙的情況,觀察造成自己忙碌的原因,在很忙的當時,我們可以觀察很多、學到很多。在修行上也可以觀察,最好的,是在很忙的當下,用於修行上。

問:您的意思,在遇到障礙時可以就去觀察這個障礙,把它轉化成我們修行的資糧?舉剛才的例子,誦經愈誦愈熟,反而變成只是嘴巴上唸唸而已時,這也是不好的情況,那麼,如何運用您剛才教的方法,運用觀察這個不好的情況,轉化為修行資糧呢?
答:光是僅唸一字一句都有功德,所以,你應該要提醒自己:我光僅僅念一字也有功德,如此提醒自己,會讓你自己對於整個功德產生隨喜的。
在趕時間、愈念愈快、愈念愈沒有感覺的情況裡,你的心裡覺得自己是不對的,此時,快的心沒有什麼用,你可以想:「我只是靜靜地念、沒有想它的意思」,即使只是這樣,功德也是很大的,這樣想的話,隨喜的心生起,之後,就會變成我們需要的一個東西。只是靜靜唸就有這麼大的功德,若能進一步思考的話,功德更大。這麼做,心就可以轉出來了。

問:加行這麼重要,那麼在學佛過程中,何時開始做四加行較適合?
答:一般而言,任何一個正行的前提,都必須具足加行。只要有正行就一定有加行,比如,觀想無常、思惟暇滿等,這些觀想或思惟正修,也可以增長你的尋思、正念、智慧。但,若沒有資糧,就如同沒有水的種子般,噶當派的前輩大師們說,如果沒有加行,所累積的資糧就像脫離了水的種子般,沒有辦法生出來。所以,觀想無常、思惟人身難得等,這些是能增長你智慧的近取因,但沒有圓滿的加行,也沒有辦法增長智慧,所以,加行非常重要,是能累積資糧最重要的近取因。

問:為什麼把加行比喻成水呢?
答:正行,是心裡要生出證量,為了在內心中生出證量所以要做正行,比如,心裡要生起無常證量、暇滿難得的證量、空性的證量、四聖諦的證量等,為了這個,我們打坐、思考、止觀,這些都算是正行。在正行前,需要很多的緣,若沒有具備這些緣分,就沒有辦法單獨生起證量。若只有思考無常,則無常的證量無法生起。它須要具備很多的緣分,這是因果的關係。
比如,為什麼要依止善知識呢?自己思考就可以生出很多智慧了,為什麼須要善知識的加持呢?這是因果的關係,我們學的是從佛傳下來的法,他的證量我們心裡若要從心裡也生起法的證量,則一定要這樣的一種感恩佛的心、或是對傳承上師的一種感恩與尊敬的心,這種量要夠才行,若不夠,就完全沒有辦法生出證量,這是一種因果關係。

至於剛才問到,何時開始做四加行。四加行是在修本尊前的一種準備,比方說,我們觀修本尊時,必須透由生起次第的方式來修持本尊,在這之前要做四加行。加行,若用白話來講是準備,所以,是否準備妥當是很重要的。我們以前面的加行來做為修成本尊的準備,若一個人已經有出離心、菩提心、空正慧時,其實不必做四加行直接觀修本尊就可以了。
在做四加行時,這些都是下士道的修行,例如念誦皈依發心、百字明咒、大禮拜等等,接著要進入中士道修持。而唸誦百字明咒,是有關於進入密咒的修持。

問:七支供養的順序,先禮敬諸佛、廣大供養,之後懺悔,這種順序,我覺得好像是一種賄賂,送紅包的感覺。
答:若觀想時,把所供養的東西觀想成是你所供養的對象所需要的,那就會變成你剛才所講的狀況。供養三寶,不是因為他們需要,而是我們自己資糧的累積,是為了自己的功德而非他們的需求。
當我們供養時,把對方當成是活生生的人來供養,在印度傳統中,當佛在世時,他們會邀請佛以及菩薩、比丘等應供,應供後,供養者會提出很多問題,佛就會幫忙解答。

問:今天講到,應使正修與座間修此二者產生關係。但對我來講,若二者可以完全無關,修時才會比較認真、效果較好。若未修與修都一樣在修,我會覺得好累。應如何改善?
答:未修與修時所做的事一定要不一樣,但它們是有關的。比如,修無常時,正修時思維無常,座間修時可以看修無常的祖師們的傳記或關於無常的故事、論疏。比如,打坐修空性,休息時可看有關因果、緣起的書。整個外在世界中,緣起的情況是在哪裡都看得到的。或者,可以多看看以前修行者的功德,通常我們不會去想,這些祖師的功德與修空性有什麼關係,這時候座間修你可以想,他們的功德與他們把空性修得很好有關,所以才能得到成就。
所以正修與未修,所修的內容不是完全一樣,但是是相關的。如果完全一樣,一定是會煩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