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06:57:13
學習次第 : 初階

菩提道次第修學 菩薩道的修行 濟群法師

 

成佛,就是菩薩道的成就。
  

菩薩道的內容是六度、四攝,這些內容我們太熟悉了,甚至熟悉得失去了感覺。可能還有人心存疑惑:修習這些難道會成佛嗎?在某些人們心目中,以為成佛需要一些神奇密法或特殊手段才能實現。事實上,成佛的修行不外乎六度、四攝,關鍵在於這些行為是否純粹,是否達標。
   《道次第》中,宗大師在建構六度的修行時,每一度皆從三個方面進行詮釋:
 

  1.自性:即每一法所具有的體,並非自性見的自性。每一度的產生皆有自身的心理基礎。只有瞭解各種心行的特徵,才能確定它是否生起。此外,還應注意每種行為圓滿的標準是什麼。以佈施為例,是否要讓一切有情都得到利益,或是讓天下眾生都豐衣足食,才算佈施圓滿呢?如果這樣,顯然是做不到的。因為眾生無量無邊,即使我們盡未來際地修習佈施法門,也難以一一滿足他們的要求。
  

 我們要知道,佈施圓滿是體現於自身的心行。其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所有眾生都能生起利益之心,無一人為捨棄的物件;一是對自己所有的東西全部都能慷慨佈施,無一物不願給予。因為佈施的心理特徵,還在於對慳貪、吝嗇的克服。若能做到這兩點,佈施也就圓滿了。
   2.差別:即種類。例如,佈施有法施、無畏施、財施之分。對於這三者的次第,宗大師根據各自的意義和重要性進行了安排,和其他經論有所不同。
   3.生起:作為菩薩道的修學專案,六度、四攝須在心行中得到落實,否則也不能發揮作用。這就涉及佈施心如何生起的問題。《道次第》中,每一度都是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觀修。如佈施心的生起,是以思維佈施功德和慳貪過患著手的。
   需要注意的是,六度之所以成為波羅蜜,是基於菩提心和清淨見。唯有具備這兩個前提,六度才能升級為波羅蜜,成為圓成無上佛果的資糧。

2007
10月修訂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