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1:48:34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之一 2010

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二)2010420

首先一開始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在還沒有聞法前,都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動機,也就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的如母有情,我希望能夠快速的成辦圓滿的佛果,因此今天我來到上師的前面,聽聞大乘的法類,請以這樣的方式來調整動機。

接下來請看到《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第2頁,這個地方科判裡面提到了,「介紹本論的正文」介紹正文的方式又分為:第一個部分,「介紹的方式,依照過去的智者們的主張而宣說」。這段的原文,此中,如同吉祥比噶瑪拉希拉寺之諸智者,於初承許造法者之殊勝、法之殊勝、如何講聞彼法之理三者最為重要。在這個地方有提到過去的智者們在宣說正法前,一開始會提到「造法者之殊勝」、以及「法之殊勝」、以及「如何講聞彼法之理」這三點。過去除了比噶瑪拉希拉寺之外,最有名的不外乎就是那爛陀寺,而這個地方大師在宣說菩提道次第的同時,最主要依據的是「後時」,也就是比噶瑪拉希拉寺的這些智者們的主張,而來宣說菩提道次第,所以在第二個部分,「正式介紹本論」。

如是菩提道次第引導分四:

甲一、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

             甲二、令於教授起恭敬故,開示法之殊勝

             甲三、如何講、聞具有二種殊勝之法

             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甲一、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

整個菩提道次第,最主要的科判都包含在這四者當中。第一「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為了要讓弟子們了解所聽聞的法是否是清淨的,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有提到造法者的殊勝。如果造法者本身是一位具量的上師,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樣的一位上師,他所造的論也是清淨、沒有染污的,所以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造法者的殊勝」。第二「令於教授起恭敬故,開示法之殊勝」,而更進一步的,為了讓弟子們對於造法者所造的論,生起恭敬心的緣故,所以開示法的殊勝。第三「如何講、聞具有二種殊勝之法」,而第三個科判裡最主要談到的是,上師應該如何的講,而弟子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聽聞具有以上兩種殊勝的這種正法。第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而這個部分是道次第當中,最主要的核心。之前的三個科判最主要講到的內容,是「前行」的部分。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總此教授,是至尊彌勒所造《現觀莊嚴論》之教授;特其基論為《菩提道炬論》。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以總相而言,這個地方所要介紹的教授(也就是道次第的內涵),是至尊彌勒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最主要的核心教授。「特其基論」這當中的「基論」,指的是最主要的依據,也就是不管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是《略論》,所有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論》,也就是因此「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由於《道炬論》是一切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最主要的根源,因此《道炬論》的造者(也就是阿底峽尊者),也能夠稱之為是道次第的造者,「亦即此之造者」。所以接下來就提到了,彼復即是大阿闍黎吉祥燃燈智,別諱共稱具德阿底峽

在之前我們介紹到了,所有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就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論》;而《菩提道炬論》,又是根據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闡釋的;而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它的依據是導師釋迦世尊所造的《般若經》。所謂的《般若經》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廣、中、略三種的《般若經》。而所有的《般若經》當中它所詮釋的內涵,簡單的來分,也可以分為「顯義」以及「隱義」這兩種。所謂的「顯義」就是在字面上《般若經》當中所詮釋的是「甚深空性」的道次第,而「隱義」就是在字的背後它所呈現的內涵,是「現觀」的道次第。而對於「顯義」的部分而言,由龍樹菩薩造了《中觀正理六論》之後,而將顯義的部分闡釋出來;至於「隱義」的現觀道次第的部分,透由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而將它的內涵完全的開闡出來。所以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整個道次第它最主要的依據,還是導師釋迦世尊所造的《般若經》。所以雖然這本論是大師所造的《略論》,但實際上它最主要、最開始的造者,卻是導師釋迦世尊。 

以上我們簡單的介紹了整個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就是《菩提道炬論》,而《菩提道炬論》的造者,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阿底峽尊者。而阿底峽尊者他有什麼殊勝的特點?這當中,彼之殊勝分三:

乙一、生於圓滿種姓之理 

乙二、其身獲得功德之理

乙三、得已於教所作事業之理

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他所投生的地方。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投生之後他所獲得的功德。第三個部分,是獲得了功德之後,他如何行利眾事業。

乙一、生於圓滿種姓之理

第一個部分,「生於圓滿種姓之理」。如譯師讚云,這個地方的「譯師」,指的是那個時代西藏最出名的兩位譯師之一,這位譯師名叫做納措譯師。過去西藏人為了要迎請阿底峽尊者,甚至將印度的佛法帶入西藏,所以他們派了很多的小孩子到印度去學佛法。而這當中最有名的就是精進獅子以及納措這兩位大譯師,這位譯師他所提到的讚當中有提到:「東薩霍勝境,這當中的「薩霍」它的另外一個名稱又稱之為叫做「班加拉」,其中有大城,謂次第聚落,這個大城的名字就叫做「次第聚落」。此中有王宮,宮殿極廣闊,名為金幢。資財權勢盛,等漢東國君。其王善吉祥,這是阿底峽尊者他父親的名字,后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曰蓮華藏月藏吉祥藏。太子蓮華藏,有五妃九子,長子福吉祥,今為大智者,共稱達那喜;幼子吉祥藏,比丘精進月;次子為月藏,即今至尊師。」而這當中的「至尊師」指的就是阿底峽尊者。

對於這個偈頌當中有一句話提到了「等漢東國君」,這當中「東國」的這兩個字,在藏文當中有提到「東昆」的這兩個音,所以這個字是從「東昆」的這個音,直接翻譯成中文的,我們這個地方地方翻譯成是「東國」。由於藏文原文的「東」這個字,代表的是「千」,一千、兩千的千。所以過去有很多西藏的論師們,他們在解釋這一句話的時候,都會誤認為這是指當時的中國有一千頭大象,或者是用其他方式來解釋「東昆」的這兩個字。而之後有一位論師,他就破斥說,這是因為以前西藏的論師們都不懂中文的緣故,所以不知道「東昆」的這兩個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其實「東昆」的這兩個字,它代表的意思就是「東國」,也就是現今的「中國」的意思。接下來第二個科判,

乙二、其身獲得功德之理(分二)

丙一、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之理

丙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之理

丙一、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之理(4頁)

所獲得的功德簡單的來分,就分為「教的功德」跟「證的功德」這兩個部分。而第一個部分,「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之理」,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也就是第一段當中最主要詮釋的是,「尊者一開始在學習明處的情形」。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於二十一歲前,學習內、外四共明處,「內」指的就是內道,「外」指的就是外道。以下所要介紹的這四種的明處,是內道以及外道這兩道所都必須要共同修學的明處,所以我們稱之為是「四共明處」。而這四共明處分別是:聲明、因明、工巧明及醫方明,而尊者他在二十一歲前,就已經非常精通這四種的明處,所以提到了,極盡善巧;特於十五歲時,聽聞一次《正理滴論》,後與一位以善巧推理聞名之外道興辯,令彼折伏,美譽遍揚,此為大卓龍巴所說。尤其是在十五歲的時候,尊者他只聽過一遍《正理滴論》,所謂的《正理滴論》,這本論它最主要詮釋的是「正量」的這個部分。法稱菩薩他最主要造的論當中,有七部詮釋正理的這種論著,而七部的論著裡面,最主要的是廣的《釋量論》,中的《定量論》,以及略的《正理滴論》。尊者他在十五歲的時候,只有聽過一遍的《正理滴論》,就能夠與一位非常善巧於推理的外道來辯論,並且他能夠擊敗外道,所以當時他的聲名遠播,這一點是大卓龍巴尊者他所說的。

在第二段最主要介紹的是,「尊者在學習一般的明處之後,更進一步的學習密法的狀況。」這時候或許各位會有疑惑,在學完一般的明處之後,應該先學顯教、再學密教,實際上對初學者而言是沒有錯的,在還未學習密教之前,必須要先學習顯教的內容。但是對於尊者而言,我們都知道阿底峽尊者,他連續五百世都投生為是大班智達,所以在他成為大班智達的同時,他不僅是精通顯教、而且是精通密教的。由於過去生他所留下來的習氣,所以他一開始在學習佛法的時候,就先趣入了密法的內涵,這是因為他過去所留下來的習氣,而感得的果報。這跟我們一般的初學者而言是不相同的,對於一般的初學者來說,應該先學習的是顯教,再進一步的學習密法。甚至說在尊者從母胎投生之後,十八個月他就能夠寫詩。並且他有一次來到了皇宮裡面,他發現到周遭有很多的人,他看到這些人的時候都能夠為他們祈請、發願,希望他們也都能夠獲得種種殊勝以及圓滿的果報。所以在他所寫的詩詞當中,完全能夠呈現出「菩提心」的特色,而這樣的特點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是很難達成的。

除了尊者在之前連續五百世都投生為大班智達,並且精通顯密圓融的教法之外,另外一個會先修學密法的原因,也是因為他遇到了跟他有業緣非常深厚的上師,也就是接下來我們所要介紹的羅怙羅古達的這位上師。雖然在還未親近羅怙羅古達上師之前,尊者也有親近其他的上師,但是跟其他的上師之間,並沒有深厚的法緣關係,直到依止了羅怙羅古達上師之後,才在這位上師的面前聽聞了許多密法的教授。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在當時如果沒有羅怙羅古達上師出現的話,尊者是否能夠從在家的身分,變成是出家的身分,這可能都有它的難度。

所以當阿底峽尊者在依止羅怙羅古達上師的時候,他在這位上師的面前,接受了許多密乘的灌頂,並且在接受了灌頂之後,聽聞了許多密乘的這些教法。由於他如實的觀修密法的緣故,在當時就能夠生起一定的證量,由於他生起了一定的證量,所以有資格呈現出異於常人的種種行為。這個時候,他的上師為了要讓他從在家的身分,轉變成出家的身分,所以這時候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希望尊者能夠裝成是一位瘋子,並且這位上師也變現出許多的化身,跟隨著尊者一起回到之前所居住的王宮。一路回去的時候,當地的居民、或者是當時的國王,看到了這種情形,他們都感到非常的害怕、也感到相當的失望,最後國王在不自主的情況下,就讓尊者遠離了他。也就是這樣的因緣,所以尊者在一開始修學佛道的時候,是以修學密法為主的。

正文,後於黑山道場,依止瑜伽自在羅怙羅古達上師,而這位上師他具有什麼樣的功德呢?此師能親見吉祥喜金剛,並獲得金剛空行母授記。尊者於前接受一切灌頂,立密諱為智密金剛阿底峽尊者他在這一位上師的面前,接受了一切的灌頂,這時候上師為他取的密名(密教當中的名字),就稱之為是智密金剛。直至二十九歲前,於諸獲得成就師前學金剛乘,這句話它清楚的強調出來,尊者一開始在修學佛道的時候,是以學習金剛乘為主。精通一切經論、教授,並且在學習金剛乘的同時,他能夠精通的了解,密乘當中所有的經論以及教授。其後心生:「密法唯我善巧。」由於他自己本身相當精通密法當中的經論教授,所以在內心生起了慢心,覺得在這個世間上除了我以外,沒有人比我更懂得密法當中的這一切內涵。作是念已,諸空行母於其夢中,陳示眾多昔所未見密乘經函,摧其慢心。由於尊者生起了這樣的一種我慢,所以在夢中空行母,就展示出種種尊者之前所沒見過的這一些密乘經函。而這些密乘經函,不要說它的內涵,就連它的名字,尊者他都沒有聽過。所以在尊者醒來之後,他就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密法,是我沒有聽聞過的,就因此而摧伏了他當下所生的慢心。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三段,這一段最主要的內容提到的是,「出家並學習內明三藏的情形」其後諸位上師、本尊,於其面前或於夢中作勸請云:「若能出家,則於聖教及諸眾生起大利益。」依此因緣,請大眾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趣入實性一分之三摩地者,其號戒鎧為親教師,而正出家,其諱名為吉祥燃燈智在修學密法之後,有很多的上師本尊來到尊者的面前,或者是在他的夢中勸請尊者,希望他能夠出家,所以提到了「若能出家,則於聖教及諸眾生起大利益」。在當時尊者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發現,在這一排的最前面有導師釋迦世尊,並且在導師釋迦世尊的身後,有很多尊佛,一直到他。當時他並沒有現出家相,所以在最前頭的導師釋迦世尊,就指著阿底峽尊者說:為什麼你沒有出家?你在想什麼?你不覺得出家是比較好的一件事情嗎?這時候導師釋迦世尊就指著阿底峽尊者說,為什麼你沒有出家?由於他做了這樣的夢,所以他在夢醒之後,就發現到:那我是不是應該要往出家的這條路前進?如果當時尊者沒有生起這樣的念頭,由於他對於密法非常的精通,甚至在修學密法之後,已經生起了一定的證量的緣故,所以那時他大可以修學無上瑜伽的密法,讓他在一生一世當中成就圓滿的佛果;要是我們一般的人,應該都會想用這種方式,讓自己在短時間之內成佛,但實際上尊者在當時並沒有選擇這一條路。

因為他發現到,佛的教法是否能夠住世,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僧團是否能夠和合,出家的法師是否能夠如理的持戒,而不是在於密法是否是興盛的。所以當他看到這一點之後,他就認識到,原來出家的重要性是很難以形容的。由於他生起了這樣的念頭之後,就請了大眾部的持律上座,而這一位上座的功德是已經獲得了加行道、趣入實性一分之三摩地的一位大成就者,而他的名字就稱之為是戒鎧。他請這位上師作為他的親教師,在他的面前出家,而當時他所取的出家之名,就稱之為是吉祥燃燈智

此後至三十一歲前,學習相乘內明上、下諸藏;特於能飛聚落法鎧師前,十二年中聽聞《大毗婆沙論》,精通根本四部教典。這當中提到的《大毗婆沙論》也是一本介紹「律」、介紹「戒」的一部論。並且他花了很長的時間,修學了《律經》當中的內容,精通根本四部教典。這當中「根本四部」是屬於四部宗義當中的「有部」,而「有部」當中最主要又可以分為:大眾部、說一切有部、上座部以及正量部。尊者他花了十二年的時間來聽聞《大毗婆沙論》,而精通了根本四部當中所有教典的內涵。故於各部之受食等,諸取捨處雖極微細,然無雜亂而遍了知。所以對於各部的「受食」,這是屬於出家的法師,在接受他人供養的時候,所應該表現出來的行為,這當中我們將它翻譯為是「受食」。對於這種非常細微的部分,什麼是該取,什麼是該捨,非常細微的部分,尊者他都能夠完全沒有雜亂的,完全的通達、完全的了解。所以從這一段文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佛法是否能夠興盛,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律、在於戒。如果有人願意持戒,甚至有人願意在這方面,不斷的花時間去作聽聞、修學的話,佛的正法就有興盛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沒有人願意持戒,只想要修學密法,縱使密法再興盛,也不能夠稱之為是佛法興盛的這種特點。

丙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之理(分三)

丁一、具有戒學

                    丁二、具有定學

                           丁三、具有慧學

丁一、具有戒學

接下來我們看到,「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之理」,之前所介紹的是「教」這一方面的功德,這個部分所介紹的是「證」的功德。提到了功德,以佛教的角度而言,所謂的「功德」就是分為「教」以及「證」這兩種功德。對於一般世間人而言,可能會覺得長壽、不生病、有錢,稱之為是功德,但是這以佛教的角度來說,這都不能夠稱之為是功德。所以身為一個佛教徒,所想要獲得的功德簡單的來分,就是分為「教」以及「證」這兩種功德。而「證功德」當中,簡單的來分分三:具有戒學、具有定學、具有慧學。而「具有戒學」當中的這一段,最主要強調的內容是,一切的「證」功德都可以涵攝在三學當中。所以正文裡面提到了,總說勝者一切之教聖教,悉皆攝入三藏寶內,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

「總說勝者一切之教聖教」,這當中的「勝者」指的就是佛。佛所宣說的一切「教聖教」,他所宣說的一切教法,都能夠攝入經、律、論三藏寶中。「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所以「證」這一方面的功德,也必須要能夠融攝在戒、定、慧這三學當中。為什麼會有這種關聯性呢?因為如果佛所宣說的教法,都能夠攝入能詮(也就是所宣說法的經、律、論這三藏)裡面的話,就表示透由修學經、律、論三藏,就能夠生起三藏當中所詮的內涵(也就是戒、定、慧三學),所以如實的修學經、律、論之後,是能夠在內心中生起戒、定、慧的三種功德。所以「教」的聖教,它要能夠總攝在經、律、論三藏裡,而透由修學經、律、論三藏之後所生起的功德,也必須要能夠總攝在戒、定、慧三學當中。

所以在這個地方最主要提到的「證」功德,它是必須要能夠總攝在戒、定、慧這三學當中。而平常我們所熟知的,比方神通、或者是神變等種種的功德,它只能夠稱之為是普通的功德,並沒有辦法稱之為是主要的功德,這個地方最主要想要獲得的「證」功德,就是戒、定、慧這三學的功德。所以我們對於出家的法師,尤其是比丘而言,我們會稱之為是「具有三學」的一個人,所以這當中的「三學」,指的就是戒、定、慧三學。雖然在家的居士,如果如理的修持,也能夠生起戒、定、慧三學,但是這三學當中唯有比丘,他才能夠獲得最圓滿的戒學功德,所以會特別以「具有三學者」這個名稱,來稱呼出家的比丘們。

現今有很多的法師都會覺得,自己的頭銜上,如果能夠冠一個「格西」的名稱,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實際上如果能夠冠上「具有三學者」的這個名稱,是更珍貴的。所以這個地方進一步的提到了,其中戒學,經典及釋論中,多次讚為定、慧學等一切功德之所依處,戒定慧三學當中,在許多的經典以及釋論當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戒學」,是「定」以及「慧」,一切功德最主要的根源,故須先具以戒學為主之證功德。所以三種的功德當中,必須要先具備的是「戒」的這種功德。如果具備了「戒」,要生起其他的功德,相較之下就會顯得比較容易;但是相反的,如果沒有「戒」作為基礎,想要生起其餘的功德,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如果出家的法師(尤其是比丘)能夠持守清淨的戒律,對於佛陀的聖教而言,是會有直接幫助的,這一點相當的重要。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