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4:09:46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52-2)

第四個部分,「成辦奢摩他的人,相較於只作止修,若能觀修更能成辦具力的三摩地。」這個部分是提到了,如果已經成辦法了奢摩他,也就是在內心當中已生起奢摩他,這個時候相較於只作「止修」(也就是不斷的以止修的方式,而讓內心當中的奢摩他的力量更加增長),相較於只用這樣的方式來作修習,這個時候如果能以「觀修」的方式來修習的話,所成辦的三摩地它的力量是更強大的。

正文當中,已成奢摩他者,較於如前僅作止修令止增長,若能於如所有或盡所有隨所修義,相較於只作止修,「令止增長」,如果能夠對於當下所修學的對境,不管是如所有境或者是盡所生有境,「隨所修義」,你當下你是修學如所有也好、盡所有也好,更進一步的在成辦奢摩他之後,以慧分辨、觀察而修,這時候如果能夠透由智慧,來分辨你所修學的對境,其後能引一心專注之殊勝三摩地,透由智慧在分辨觀察之後,內心當中能夠生起一心專注的殊勝三摩地,由此所成最極大力、一心專注之三摩地,由前不能成辦,故讚觀修。

第五個部分,「這種修法是,雖於同一所緣,但能形成止觀二種不同修法的原因。」在之前我們有提到「奢摩他」以及「毗婆舍那」,這兩顆心最主要的差異,並不是從「所緣境」來作區分,而是以「修學的方式」。「奢摩他」是以「止修」為主,「觀修」為輔;「毗婆舍那」剛好是相反過來,是以「觀修」為主,「止修」為輔。所以這當中有提到,如此修習之理,在面對同一個所緣境,先「生止」後「修觀」的這種修學方式,是先求止,後依止而修觀之理,故如無我,雖是單一所緣,然有止、觀二種不同修法,原因即此。

第六個部分,「修習粗靜行相及無我相的毗婆舍那力量極大」。正文當中,(76頁)分辨上下界之功德、過失而修粗靜行相之毗婆舍那,修學「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是共內外道的,外道的行者透由修學「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也能夠投生有頂。何謂修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這當中的「粗」跟「靜」又是指什麼呢?這當中的「粗」是指下界的過失,「靜」是指上界的功德。以一個在欲界的凡夫而言,如果這位凡位他想要跳脫「欲界」而投生「色界的一襌」當中,這時候他必須要思惟「欲界的過失」以及「一襌的功德」。由於透由思惟欲界的過失、以及一襌的功德,再加上行者本身有修學「奢摩他」的緣故,在奢摩他的基礎點之上修學「粗靜行相」(這當中的「粗靜行相」指的就是欲界的過失、以及一襌的功德),如果在內心當中能夠生起修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這時候他就能夠投生在色界一襌當中,所以藉由修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能夠斷除欲界的欲心;斷除了欲界的欲心之後,他就會投生在色界的一襌;而投生在色界的一襌之後,如果他想要更進一步的往上提升,這時他就會觀察二襌的功德、以及一襌的過失,而修學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所以不管是投生在色界、或是無色界,都必須要有奢摩他作為基礎,在這樣的基礎點之上,修學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才能夠投生在色界以及無色界,所以到最後他能夠投生在輪迴的頂端(也就是有頂)。

但是投生在「有頂」之後,由於在輪迴當中沒有一個地方比「有頂」更高、更殊勝,所以這時他並沒有辦法觀察到上界的功德、以及本地的過失,所以沒有辦法觀察上界的功德、本地的過失的緣故,所以這時候他就沒有辦法進一步的來修學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所以投生在「有頂」的行者,這樣的補特伽羅他內心當中的功德,久而久之就會慢慢的消失,他所累積的善業也會因此而消失。而在功德、以及善業消失之後,最後他還是會墮入輪迴當中,甚至他會墮入惡趣。

所以這個地方有提到,「分辨上下界之功德、過失而修粗靜行相之毗婆舍那」,與以觀慧思擇無我之義而修無我相之毗婆舍那,這個地方有提到兩種的毗婆舍那,前者是緣著「盡所有」,後者是緣著「如所有」,而後者是藉由觀察境的這種智慧,在不斷的思擇、觀察之後,而在內心當中對於無我的內涵生起毗婆舍那,尤須定解猛厲、堅固,不管是前者或是後者,要生能這兩種的毗婆舍那,內心當中的定解必須是非常猛厲、而且堅固的,故斷各別所斷乃具大力。

第七個部分,「也有其他緣盡所有的毗婆舍那」。在上一段我們有提到「修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是緣著「盡所有的毗婆舍那」,但是緣著盡所有的毗婆舍那,是不是只有修「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呢?並不是。在正文中有提到,又緣盡所有之毗婆舍那,非僅修習粗靜行相,以此暫伏現行煩惱,緣著「盡所有」所生的毗婆舍那,它的種類有相當多種,並不是只有前面所提到「藉由修學粗靜行相的毗婆舍那」,能夠暫時的調伏現行煩惱的這一點;

亦如《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中所說,有分辨十八界相之觀修。以此為例,餘凡分辨盡所有義之毗婆舍那,亦應了知。就如同在《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裡面有提到,有分辨十八界相的觀修,也就是以十八界相作為所緣境所生的毗婆舍那,這樣的毗婆舍那也是緣著盡所有而生的毗婆舍那。更進一步的,如果內心當中貪念非常的熾盛,這時候也能夠觀修不淨觀,這時不淨的對象、不淨的這個境界,就是生起毗婆舍那的一個對境;相同的道理,如果瞋念非常熾盛的話,這時所觀修的所緣可以以觀修慈心為主;如果癡心非常的熾盛,這時就必須要觀修十八界相。所以這當中也有提到「以此為例」,以此作為例子,「餘凡分辨盡所有義之毗婆舍那,亦應了知。」

第八個部分,「不同於《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當中所說的次第,此處是如寂天論師等所承許的方式而說。」正文當中,《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中雖說緣如所有之止觀生起前, 應 先生起《瑜伽師地論》中所說緣盡所有之止觀,在《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裡面有提到,緣著「如所有」的止觀生起之前,必 須要 先生起緣著「盡所有」的止觀,但是這樣的講述方式在這個地方並不適用。然於此處應如寂天論師與蓮花戒論師等所承許,先生任一之奢摩他,次生毗婆舍那,比方說如果想要生起緣著「如所有」的毗婆舍那,在這之前必 須要 先生起緣著「如所有」的奢摩他,所以這樣的說法跟《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當中所提到的,緣著「如所有」的止觀生起之前,必 須要 先生起緣著「盡所有」的止觀,這樣的講述方式並不相同。在《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當中是將止觀合併起來來作講述,但是以寂天論師、以及蓮花戒論師所造的論典作為依據的話,「先生任一之奢摩他,次生毗婆舍那」,如果緣著同樣的一個境界,想要生起毗婆舍那的話,必須在此之前,緣著這個境界先生起奢摩他。所以提到「先生任一之奢摩他,次生毗婆舍那」,又此意指緣如所有之毗婆舍那也。而在這個地方最主要強調的是緣著「如所有」的毗婆舍那,所以在內心當中如果想要生起緣著「如所有」的毗婆舍那,在此之前,必 須要 先生起緣著「如所有」的奢摩他。

這個部分是提到了「奢摩他」跟「毗婆舍那」這兩者有生起的次第,也就是必 須要 先生起「奢摩他」,更進一步的生起「毗婆舍那」。但是如果我們在內心當中想要生起緣著「無我的毗婆舍那」,在此之前如果是緣著其他的境界生起奢摩他的話,其實並沒有辦法因此而讓我們的內心當中直接生起「緣著無我」的毗婆舍那;也就是說在生起「緣著無我」的毗婆舍那之前,修學奢摩他的這個階段,這樣的奢摩他也必須要「緣著無我」才行。如果是緣著其他的法類,比方說是以緣著「佛像」而修奢摩他,之後想要生起毗婆舍那,這樣的毗婆舍那如果是想要緣著無我的毗婆舍那,其實並沒有辦法藉由緣著佛像的奢摩他,來生起「緣著無我」的毗婆舍那;但是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的內心當中有某一種的奢摩他,也就是緣著某一種境界的奢摩他,這個時候對於生起「緣著無我」的奢摩他來說是比較容易的。

辰二、此法是以大小何乘、何道為主

第二個科判,「此法是以大小何乘、何道為主」,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三:一「說明此法是共大小二乘,密教下三部也如此承許。」正文當中,若爾,如是止觀依次生起之理,是以大、小何乘,顯、密何教為主而說,此是聲聞、獨覺(這是指小乘)與波羅蜜多大乘二者及四宗所共,不管是小乘、或是大乘、以及四部宗義當中的任何一個派別,亦與密教之下三部相同,而在密教當中,下三部也是承許這樣的內涵。各續與其諸大論師之主張,已於《密宗道次第》中說訖。

第二個部分,「無上瑜伽部中,以緣唯心及緣真如等,止修、觀修的瑜伽成辦止觀。」正文當中,(77頁)無上瑜伽部中,《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引《密集經》云:「善觀察自心,萬法住其中,法住空金剛,無法及法性。」《楞伽經》云:「應依止唯心,勿觀察外境。」前後的這兩段文它最主要是提到,以唯識宗的角度是承許「二取空」的內涵,因此以「二取空」作為所緣境,一開始必 須 先生起奢摩他,才能夠生起緣二取空的毗婆舍那。更進一步的,在正文當中有提到,此等中說三種瑜伽之地:緣唯心、緣真如、無相。在這當中有提到三種的瑜伽之地。第一種是緣著「唯心」的瑜伽之地,第二種緣「真如」的瑜伽之地,第三種「無相」的瑜伽之地。初二地中,初二地是指緣「唯心」以及緣「真如」的瑜伽之地,在這兩者當中以止修、觀修成辦止觀之理如前所說,在前兩地當中,以止修、觀修的方式成辦止觀的內涵,這一點與之前我們所提到的內涵是完全相同的,故於相續當中生起緣如所有之止觀理,亦許相同。

  這一段最主要是引了《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當中所提到的一個偈頌。《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它的內涵,最主要是提到唯識宗的內涵,所以它屬於唯識宗的一本論典。由此來作推論,不管是唯識宗、或者是中觀自續派,也就是中觀應成派以下的這些宗義師們,他們共同都承許不管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行者的心續當中,如果想要生起「緣著空性的毗婆舍那」的話,在此之前必 須要 先生起「緣著空性的奢摩他」,這是以中觀自續派以下的論典來作介紹。

第三個部分,「無上瑜伽時,引生正見的方式,要依照中觀的論典。圓滿次第的行者在根本定時,必須安住在正見上,但不作觀修的細微差別。」正文當中,自宗則說,以中觀應成派的自宗來作介紹的話,於無上瑜伽時,亦應如同中觀論典所說而引正見。在無上瑜伽時,內心當中想要生起正見,也必須要按照如同中觀論典當中所介紹的內涵,才能夠讓內心當中生起正見。修習之理:於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之後得位中,雖亦有思擇、作意實性,在生起次第以及圓滿次第的後得位中,雖然也有提到可以思擇作意真實性的內涵,然於其身要處已得能力之圓滿次第者,但是對於已經生起圓滿次第的這位行者來說,於根本定修真實性,雖亦必須安住見上而修,在根本定的狀態下修學真實性,雖然也必須要安住在見上來作修習,然不須如餘論所說毗婆舍那之觀修也,但是對於這樣的行者(也就是生起圓滿次第的這位行者)來說,在根本定修真實性,只需要有「止修」,而不需要有之前所提到的毗婆舍那的「觀修」。

故於爾時,捨置觀察修後,勿兼棄捨安住正見專注實性。所以在這樣的時間點,放掉了觀察修之後,並不能夠同時放掉在內心當中安住正見上的「止修」。可如是修習之原因,於此不便明說,故此僅說餘道須如前修之原因也。能夠如此修習的原因,在這個地方並不方便仔細的宣說,所以在這個地方僅僅說明了餘道(也就是共大小乘),共大小乘的道次當中,有提到必須要「先生止、後修觀」的這個內涵。所以在正文當中最後一句話也提到了,「故此僅說餘道須如前修之原因也」。

辰三、正示依止而修觀之理   

第三個科判,「正示依止而修觀之理」,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必須獲得正見」。正文當中,(78頁)若未獲得無我正見,任如何修,彼修終不住真實義,故須先得無我正見;

在生起緣無我的毗婆舍那之前,我們在內心當中必須要先獲得無我的正見,縱使你短時間之內,沒有辦法通達無我的道理,但是至少你也要正確的認識到無我的內涵。如果連基本的認識都沒有的話,怎麼可能在面對無我的境界下生起毗婆舍那?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生起緣無我的毗婆舍那之前,我們的內心當中必須要先獲得無我的正見。

在上一段我們有提到,如果在內心當中,想要生起緣著「無我的毗婆舍那」,在此之前必須要先獲得「無我的正見」,對於這個部分仁波切他做了更進一步的解釋,因為上一段我們有提到,縱使你沒有辦法證得無我,在內心當中沒有辦法生起無我的正見,你也要對無我的內涵有正確的理解。為什麼要特別的提這一段?因為如果我們能夠對於無我的內涵作正確的理解的話,雖然暫時我們的內心當中,並沒有辦法生起無我的正見,但是藉由對於無我的內涵,內心當中有正確的理解,以此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我們可以練習「緣著無我」的毗婆舍那;但是在還沒有生起「無我正見」之前,想要生起緣著無我的毗婆舍那,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去練習,練習對我們來說,我們可以留下習氣,這對我們是有幫助的。但如果想要生起緣著無我的毗婆舍那的正量的話,在這個正量還未生起之前,必 須要 先生起「無我的正見」,在這個地方更進一步的做仔細的說明,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總攝修持的要點」,這個部分的內容分三:一「正修之理」,二「這些修持的內涵,是阿底峽等大班智達所說」,三「修持的前行及結行等差別」。首先第一個部分,「正修之理」。這當中的內容分六:第一個部分,「必須具備止修及觀修」。正文當中,縱有彼見,然修真實性時,不憶彼見,不住見上而修,亦不能成修真實性。如果藉由如理的思擇,透由正理來證成無我的內涵之後,我們的內心當中縱使能夠生起無我的正見。「縱有彼見,然修真實性時」,但實際上在趣入真實性的狀態下,「不憶彼見」,這時我們想要修學真實性,但是在修的當下,我們卻沒有辦法憶念起正見的內涵,「不住見上而修」,我們的心也沒有辦法安在見上來作修習,「亦不能成修真實性」,當下的狀態並不能夠稱為是在修真實性。

故若先思正見一遍,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在一開始,內心當中先思惟了正見的內涵,後令其心無有所思,但是在正行的時候,我們讓內心當中對境毫不作意,內心當中沒有任何的想法,此亦非修真實性也。雖然在一開始,「前行」我們的內心當中有憶念起正見,但是在正行的時候,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辦法繼續的思惟,而是讓心對境沒有任何的想法,這時候也不代表我們在修真實性。

第三種,縱憶正見,若僅安住見上而修,此亦僅是修奢摩他,如果我們能夠憶念起正見,但是我們的心,完全是安住在正見之上而作修習,這時候這樣的修習方式,也只不過是在修奢摩他、而不是修真實義。所以又提到,仍非別修宣說毗婆舍那法之教義。所以這種練習方式、這種修習方式,並不是像論典當中所提到的,別修毗婆舍那法之教義,這當中的「教義」是指教典的內涵。所以如果只是在內心當中憶念起正見,但是我們的心只是安住在正見之上來作修習,這樣的修習方式只不過是在修奢摩他,而不是在修奢摩他之外,如同論典當中所提到的修學毗婆舍那的內涵。

第二個部分,「止修、觀修必須交錯修習。」正文當中,故於無我之義,應如前說,以慧各別思擇而修。對於無我的內涵,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必須要「以慧各別思擇而修」,必須要藉由智慧在一一的觀察之後,在內心當中生起正見,所以提到「以慧各別思擇而修」。倘若僅作觀修,則昔所生之奢摩他將退失故,應乘奢摩他之馬而作思擇,時而間雜止住修也。如果在修的過程當中,只作觀修,這時候我們之前所生的奢摩他,有可能會產生退失的緣故,所以我們必須在奢摩他的基礎之上而作思擇,也就是以奢摩他作為基礎,在奢摩他的基礎點之上藉由毗婆舍那來作思惟、以及觀察,所以這時候「止修」跟「觀修」這兩者是必須要交錯著來作修習。

這當中有提到「奢摩他之馬」,奢摩他就有如是一匹馬,如果兵要到外面去打戰,這時候他必須要騎著一匹馬,手上拿著鋒利的兵器,才能夠消滅敵人;相同的,如果我們想要淨化內心當中的煩惱,必須要在「奢摩他」的這匹馬之上,藉由「毗婆舍那」,也就是騎馬的這位將領,或者是騎馬的這個人,手上拿著什麼樣的兵器?手上拿著「證得無我正見」的這種兵器,才能夠消滅內心當中的煩惱。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