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7:10:08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七之一 甘丹赤巴2010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七)2010425

首先在還未聽課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菩提心作為聽法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這一堂課。

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至尊法王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論》,請翻到第44頁。之前我們介紹了七支當中的前面兩支,也就是「禮敬支」跟「供養支」,今天我們介紹第三支「懺悔支」,請看到倒數第二行。

44頁)懺悔支:「我昔所造」等一頌。普賢行願品》當中提到了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這個偈頌當中的意思,依三毒因,造作惡業的因,是貪瞋癡三毒,由身等三事,藉由身語意三門來造作惡業。而造作的方式,其自性者為「我所造」,我所造當中包括了,此中復有親自造作及教他作,這當中包含了自己親自去造惡業,以及教唆他人去造惡業,或於他作心生隨喜,或者是對於他人所造的惡業,生心隨喜。總攝一切說「諸惡業」。應念此等所有過患,若能悔先、防後,由衷懺除,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斷其續流。這個部分提到的是懺悔的內涵,如果我們懺悔的同時,能夠具備有四力,這時不管我們所造的惡業,它的力量有多麼的強大,都能夠藉由四力懺悔的方式將它完全的淨除。所以這個地方提到的是「悔先」,對於我們之前所造的惡業,內心要感到相當的懊悔,這是四力當中的「破壞力」。「防後」希望從今天開始,我不要造作同樣的惡業,這是屬於四力當中的「防護力」。而至於有關四力的詳細內涵,我們在之後的正文當中都會為各位作介紹。打從內心底由衷的懺除,如果以這樣的方式來作懺悔,「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斷其續流」。

接下來第四支隨喜支:「十方一切」等一頌。普賢行願品》當中提到了,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解釋到說,謂念五種補特伽羅所有善業功德,修習歡喜。這個偈頌裡面提到了,五種的補特伽羅。五種的補特伽羅分別是佛、菩薩、有學無學的獨覺、聲聞,以及一切的有情。對於這些補特伽羅,他們所造的任何一種善業,或者是他們當下所斷除的任何一種惡行,我們的內心當中都應該心生歡喜。縱使短時間之內,我們沒有辦法親自造作這樣的一種善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心生隨喜,我們也能夠累積到相同的福德。  

第五勸請轉法輪支:「十方所有」等一頌。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這個偈頌當中的意思,謂於十方剎土之中,現證菩提,獲得無貪、無障礙智,未經久時,於彼諸佛,變爾許身,勸請說法。在十方世界當中,如果有補特伽羅他能夠現證菩提,獲得了無貪、無障礙智的這種功德,「未經久時」這個地方之所以要特別的提到「未經久時」,是因為當一位補特伽羅,他在成佛的那一剎那,他並不會馬上為眾生們宣說佛法。除非有眾生到他們的面前去作殷重的啟請,請他們轉正法輪,這個時候他們才會為眾生宣說佛法,所以這邊特別的提到「未經久時」,希望在成佛的不久,透由我們的祈請,希望您能夠轉正法輪。「於彼諸佛變爾許身」甚至在其他的地方,有一些佛他可能當下沒有轉正法輪的,我也希望能夠變現相同的身,在他的面前請他轉正法輪,勸請說法。

第六祈請住世支:「諸佛若欲」等一頌。這個地方提到的是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為利眾生令生安樂,我們之所以要祈請十方諸佛住世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利益眾生,讓他們能夠獲得安樂。勸請於十方剎土中諸欲示現入涅槃者,住剎塵劫,不入涅槃。這時候我們勸請十方剎土當中,即將要示現入涅槃的這些諸佛們,希望他們能夠長久住世,不入涅槃。佛的身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法身、報身以及化身。「法身」的本身它由於是安住在空性中,甚至以它的本質而言,是屬於常態法,所以他並不會示現出涅槃的面貌;而「報身」在輪迴未盡之前,報身也不會示現出涅槃的面貌;所以會示現出涅槃面貌的佛,唯有「化身佛」,才會示現出這樣的面貌。雖然佛他已經成就了圓滿的正等覺,獲得一切的功德,但是之所以要示現出涅槃的面貌,是因為要告誡弟子們,讓弟子們了解無常的道理,所以才示現出涅槃的這個面貌。所以除了我們面前所看到的這一尊佛,甚至十方的一切諸佛,如果他們即將示現涅槃,我們都應該作這樣的一種勸請。

第七迴向支:「所有禮讚」等一頌。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以前六支善業為主,一切善根皆與一切有情共享,並以猛厲欲樂而作迴向,令成圓滿菩提之因,故無竭盡。這個部分的內涵從字面上,各位應該都可以了解。

在七支當中,這個地方我們特別提到「隨喜支」這一支。大師曾經說過,我們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花最小的心力,就能夠累積到最大的福德?這時候宗大師提到了,藉由「隨喜」的方式。如果我們能夠隨喜他人所造的善業,這時候你既不用花錢,也不用花心力,你只要花短短的幾秒鐘、幾分鐘,把心靜下來隨喜他人所造的善業,這時候你也能夠獲得一份善業。但是對於這一點,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不認識,縱使你有聽過,你也知道,但是你不見得相信。所以如果你真的相信宗大師所說的這個內涵,你能夠善巧的去應用隨喜的部分,其實不管是行住坐臥,甚至你在睡前,只要把心靜下來,隨喜周遭的人所付出的這一切,他們所行的善業,其實對於你自己本身而言,是有很大的幫助。

而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講到,我們所要修隨喜的對象。如果我們修隨喜的對象,是以諸佛菩薩為主,這時候由於他們的證量是遠超過我們的,所以我們隨喜他們所造的善業,頂多只能獲得一半,或者是獲得一部分的善業。如果我們所隨喜的對象,他的證量、他的功德是跟我們相等的,這時候我們所隨喜的善業的力量,也跟他所造的善業的力量,能夠劃上等號。比方說對方的證量、他的功德,跟我們不相上下,如果今天他很誠心的去供千燈,累積了一個善業,這時候我們縱使沒有供一盞燈,但是我們誠心的去隨喜他供千燈的功德,這個時候我們也能夠獲得供千燈的功德。甚至如果我們修隨喜的對象,他的證量功德比我們還低的話,這個時候我們隨喜他所造的善業,我們的功德會比他所造的善業,還多出一倍。

所以縱使不從佛法的角度我們來探討這個事情,以世間的角度,現今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很有知識,有一些人他的心地非常的善良,有一些人他的行為非常的良好,這一切我們都能夠稱之為是功德,既然是功德就表示它是善業的果。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呈現出這麼好的面貌,我們就應該要隨喜他人,會覺得這都是他過去生累積善業而感得的果報。如果你能夠打從內心底,去隨喜他人的功德,對於我們自己的福德要增長,就會有絕對的幫助。我們現今,由於內心充滿了嫉妒他人的這種嫉妒心,所以我們的功德沒有辦法增長,我們的福德沒有辦法變多,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在於此。所以當我們發現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就應該把心靜下來然後隨喜他人,不管是長壽也好,或者是他擁有很多的權勢、地位、金錢,只要我們覺得這是善業的果報,我們就應該要隨喜他人。相反的,如果我們不懂得隨喜他人,反而生起一顆嫉妒的心,我們的福德會慢慢的退失。

下一段是提到了「思惟文義」如是了解此諸文義,令意不散餘處,倘若徐徐如文所說而誦,則能攝持無量德聚。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七支供養偈當中的這些內涵,我們在念誦的時候,就應該專注我們的內心,不要散亂到其他的地方去,並且在念的時候應該要慢慢的念。如果平常我們有時間,能夠將這十幾個偈頌背起來,並且閱讀《菩提道次第略論》或者是《廣論》的這個部分,宗大師都有作非常精簡的解釋。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他能夠將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的內容,都介紹給各位,所以能夠讓各位了解。所以平常我們在念誦的時候,我們要先了解,這個偈頌當中它在詮釋的內涵是什麼?而把這個意思記在心裡面,並且在念的同時慢慢的念,一邊念,一邊來作觀想,一邊來作思惟。如果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念誦七支供養的偈頌,就能夠在短短的時間之內,累積無量的福德。所以在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到,「倘若徐徐如文所說而誦,則能攝持無量德聚。」

下面這個部分提到的是「總攝各個支分」,如果我們將前面的七支,總攝起來的話,它所呈現出來的,是什麼樣的相狀呢?此中禮敬、供養、勸請、請住、隨喜五者為集聚資糧;前面七支當中的這五支,它最主要是集聚資糧。懺悔則是淨除障礙。隨喜支中一分,於自造善修歡喜者,令善增長。之前隨喜它包含在集聚資糧當中,但是隨喜的另外一個內涵,它提到的是「於自造善修歡喜者,令善增長。」它不僅能夠集聚資糧,它也能夠讓我們所造的善業,不斷的增長。迴向是使集聚、淨除、增長之善,縱然微少,亦增廣多;而七支當中的迴向,是我們所集聚的資糧淨除障礙之後,對於增長的善,縱使它善業的力量還是相當的微薄,相當的稀少,但是透由迴向,能夠讓它的力量變得更加的強大,能夠讓它增長廣大。又令現前諸已感果將竭盡者,永無窮盡。總之,攝於集聚、淨除、增長無盡三者當中。所以七支如果將它總攝起來,它可以總攝在集聚資糧、淨除罪障、以及讓善業不斷增長無盡這三者裡面。比方我們修學布施,如果我們能夠將修學布施的善業,修學布施的功德,透由菩提心來作迴向,迴向到圓滿菩提的話,從今天開始到我們還未獲得圓滿菩提之前,這樣的一種善業它感果是不會有竭盡的一天。但是如果我們並不是以菩提心,將我們所造的善業迴向至圓滿菩提,我們迴向到其他的地方去,縱使我們所造的善業,當下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但是它都還是會有用完的一天。

六加行當中的最後一加行。六、次令所緣明了顯現,供養曼達。這個部分提到的是供曼達。當我們在供養曼達完之後,應以猛厲欲樂多次祈請,祈請的內涵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大項,第一謂「唯願加持不敬善知識等一切顛倒之心悉皆滅除這個地方有提到「不敬善知識等一切顛倒之心」,道的根本是在於依止善知識,而它的相違品就是不敬善知識。而最後提到的是毗婆舍那,毗婆舍那的相違品,就是「相執」或者是「實執」。所以希望透由對於面前的諸位本尊、諸佛菩薩們作供養之後,希望他們能夠加持我,在內心當中不敬善知識,一直到我內心當中所生的實執,一切顛倒的這些心,都能夠快速的滅除。恭敬善知識等一切無顛倒心易於生起,相同的,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止觀,這當中一切的無顛倒心,希望都能夠快速的生起。內外一切阻礙悉皆息滅。」這個地方提到了「內」指的就是內在的煩惱,「外」指的就是人與非人其他因緣的干擾。並且我們也希望,除了顛倒的心去除,無顛倒心能夠快速生起之外,「內外一切阻礙悉皆息滅。」

這個部份的內容,《菩提道次第略論》跟《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容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其他的道次第的論著,比方直接教授《速疾道論》,或者是《安樂道論》的教授當中,在這個部分,除了供養曼達,並且作如同《略論》當中的這三項祈請之外,它還有另外加上了要念誦「傳承上師祈請文」的部分,這個部分是跟《略論》、《廣論》不同的。

己二、正行分二:

庚一、總修之理

庚二、此時修習之理

庚一、總修之理(46頁)

這個部分當中最主要的內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們要認識何謂修習?以及之所以要修習的目的。」平常我們提到「修行」,或者是「修習」的這個名相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所謂的「修」就一定是打坐,或者只是「止修」,也就是只有觀修襌定,他認為這叫做「修行」。但實際上修行的內涵是相當廣泛的,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止觀的部分,這當中很多的修,都是所謂的觀修。所以不管是皈依、發心,這些內涵都是透由不斷的去思惟,不斷的去觀修之後,才能夠讓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一種強而有力的這種定解。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認識何謂修習?或者是何謂修行?

如下將說修習道者,之後所要介紹的修道的內涵是什麼呢?此是為令其心於善所緣,如其所欲堪為役使。這是為了讓我們的「」,在面對善所緣境的時候,能夠「如其所欲」也就是如我們所想像的、如我們所想要的,能夠控制我們的心,安住在善所緣境上面。

所謂的「修」,簡單的來說,就是熟悉善所緣境、或者是串習善所緣境。當我們在面對一個善所緣境的時候,我們一開始一定是很陌生、很不熟悉,所以我們要不斷的串習,讓我們的心跟善所緣境之間的距離,能夠越拉越近,能夠越來越熟悉,到最後你就能夠完全的掌控你的心,讓你的心百分之分的安住在這樣的境界之上面,而不會分心。這個內涵,就是我們接下來所要為各位介紹的「修道」的內涵。這是第一個部分,我們必須要先認識,何謂修習?或者是何謂修行?以及它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個部分,「不善於修習的過患」此復若於任遇所緣而修,如果我們是隨便找一個所緣境來作練習的話,縱念:「如己所欲,修習善所緣之數量、次第。」然定不能成辦。如果我們是隨隨便便,沒有任何的計劃,也不知道在修的時候,這個所緣境它的數量到底是有多少?或者它的次第到底為何?或者這當中引了什麼樣的教?引了什麼樣的正理?如果都不清楚、都不了解,只是覺得它既然是一個善法,我就拿來作修習看看,如果是以這樣的念頭來修的話,其實是不會有任何的證量生起的。因此這個地方就提到了「縱念:如己所欲」,如果你只是隨心所欲,你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麼修就怎麼修,而不是按照經教當中的內涵來作修習的話,「然定不能成辦」縱使你想要去修,你到最後也沒有辦法獲得你想要的善果。若於最初養成惡習,則其終生善行皆含過失。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在練習的時候,就養成了這樣的一個壞習慣,也就是我們隨便的找一個所緣境來作練習,這時候你也不清楚要如何的來作練習?如何的來作修習?也不知道它的數量為何?它的次第為何?很冒然的作這樣的練習,其實對我們而言,不會有任何的幫助,反而會養成一種壞習慣。如果養成壞習慣的話「則其終生善行皆含過失」,這時候你一輩子所造的這些善行,它都會含有這樣的過失。

第三個部分,「善於修習的方式」故於將修諸行所緣境,須先決定數量、次第,所以在還沒有正式的修習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我們所要修的善所緣境,它的數量到底有多少?它的次第到底為何?當我們了解了之後,次應發起猛厲引念,在還沒有修習之前,我們要先生起內心當中這種強而有力的念頭,這時候要想到說:「如所決定,不令修餘。」就如同我之前所認識、所了解的這些數量、次第,我就應該要如此的來作修習,而不要修其餘、其他的法類。如所決定,令無增減,就如同我們所決定的數量、次第,這時候在正式修習的時候,就不要讓它有多或者是少的這種改變。應具正念、正知而作修習。並且在修的當下,必須要具備有正念以及正知,以這樣的方式來作修習。

所以這個段落最主要強調的內容,就是當我們在還沒有正式的修習之前,我們必須要有計劃的來作這樣的一件事情。其實不只是修學佛道,世間任何的一件事情,我們在還沒有進行之前,都必須要有完備的計劃。比方蓋一棟房子也要有它的計劃,如果你隨隨便便找一塊地,然後找一些人來蓋房子,到最後你蓋出來的房子不見得是你想要的,甚至在這當中,你會花很多的時間、很多多餘的金錢。相同的,生意人也是如此,他想要作生意,他就必須要有全盤非常詳細的計劃,這樣去作生意才有賺錢的機會。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修學佛道的人,也是如此,在還未正式的修習之前,必須要先認識,我們所要修的內涵為何?它得數量為何?它的次第為何?甚至它在引經據論的時候,引了哪一些的經論?引了哪一些的正理?這都是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的部分。

庚二、此時修習之理

在之前從「總相」的角度,我們來介紹修習的內涵,而這個部分以「別相」的角度,在這個部分,「此時」指的就是依師的這個部分。以依師作為例子的話,我們應該要如何的修習呢?這個部分,分為三點:第一『思惟勝利以及過患』,應先思惟依止之勝利及不依之過患,這是第一個部分。第二個部分『透由思惟功德生起信心』,次應多起防護之心,不容生起尋求師過之心。隨自所知,思惟戒與定等功德,我們要讓自己生起防護的心,生起防護心的目的,是希望讓我們自己,不要刻意的去觀察上師的過;並且要隨分隨力,以自己所了解的內涵,去思惟上師持戒以及修定的種種功德。直至自心未起淨相之信前,應恒修習。第三個部分『隨念上師的恩,對於上師生起恭敬。』次應如前所引經典所說而作思惟,之前引了《十法經》以及《法華經》當中的內容,這時候我們應該要思惟經典當中,所說的善知識的功德,而更進一步的來作思惟。於己已作、將作種種利益之恩,不管是過去上師所對我作的,或者是未來即將會對我所作的這些種種的恩惠,直至未生誠敬之前,應作修習。

己三、於完結時應如何行(47頁)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第一個部分,「於完結時應如何行的正文」,也就是最主要的內容。應將所集諸善,由《普賢行願品》及《淨願七十頌》等門中,以猛厲欲樂迴向現前、究竟諸希願處。這個地方提到的是藉由《普賢行願品》以及《淨願七十頌》當中的內容來作迴向。

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部分當中分三:第一「說明修習的時間」,我們要在什麼樣的時間點來修習呢?如是應於黎明、上午、下午、初夜四時而修,這個地方提到的是修的時候。

第二個部分,「一開始修的方式」也就是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呢?此復於初,若時長久,易隨沈沒、掉舉而轉。如果初學者,一開始修習的時間,一開始就很長的話,這時候在修的同時,很容易被沈沒以及掉舉所控制住。倘若於此串習,難改其心,故應時短、次數增多。所以如果我們在這上面不斷的串習,到最後想要改變我們的修習方式,這就變得非常的困難。所以對於初學者而言,一開始我們所觀修的時間,我們所修習的時間應該是短的,但是它的次數是多的。比方在上午的這個時間點,如果你想要修習的話,這個時候你修的時間,或許你設定是一個小時,但是在正修的當下,可能剛開始是五分鐘休息一次,五分鐘休息一次,一直修到一個小時為止。所以不是一坐下去就坐一個小時,而是要慢慢的讓它的時間,慢慢的從少、慢慢的變多,而不是一開始就坐很長的時間。

如云:「有欲修心,若能中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如果我們在修的當下,還有那種想要繼續修的這種感覺的話,如果能夠停止當下的這種修行,「則於後次心欲趣入」我們之後想到「我修行的時間到了,我應該要去修行了。」這個時候你就會對於這件事情,非常的想要去作,也就是躍躍欲試。若不爾者,見座位時,便生厭嘔。」如果你一開始就坐得很久,你發現打坐的這件事情,實際上不怎麼有趣,之後光看到你要坐的那個坐墊,你內心就會覺得很厭煩。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一開始不管是打坐,或者你作觀修,或者是作止修,它的時間點應該要能夠縮短。

第三個部分,「略微堅固之後,修習的方式以及不會疲倦的口訣。」若趨堅固,時漸延長,如果我們修習的這個內涵,慢慢的越來越堅固的話,我們就可以將它的時間拉長。於一切中,應離加行太緊、太緩之過而修。在任何的情況下,我們應該要遠離心在緣境的時候,心過於緊繃,這就提到了「太緊」;「太緩」指的就是心在對境的時候,心非常的鬆散,或者是心沒有辦法集中精神。所以太過或者是不及,這兩個都是應該要避免的。由此能令阻礙減少,疲倦、沈沒、昏沈等皆能息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