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4 01:27:4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4 01:25:55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5-1講)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七 

CD(下)毗缽舍那 14-01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了解了奢摩他之後,雖然奢摩他具有心一境性,無有分別,遠離沈沒,而且又非常明顯的,這種身心輕安種種的殊勝功德。可是不應該由此而感到滿足,而必須要去引發無有顛倒的對於空性的決定勝解,而去修學緣空毗缽舍那。如果沒有生起緣空毗缽舍那的話,那這三摩地跟外道所修的是共同的沒有兩樣的,變成只能在世間道壓伏煩惱,沒有辦法從煩惱的根本作斷除。所以在此宗大師說到:

399頁)如是唯以如前已說正奢摩他,心於一緣,如其所欲安置而住無諸分別,復離沈沒具足明顯,又具喜樂勝利差別,不應喜足。應於實義,無倒引發決定勝慧,而更修習毗缽舍那。若不爾者,其三摩地與外道共。唯修習彼,如外道道,終不能斷煩惱種子,解脫三有。如修次初篇云:「如是於所緣境心堅固已,應以智慧而善觀察,若能發生智慧光明,乃能永害愚癡種子。若不爾者,如諸外道,唯三摩地不能斷惑。」如經亦云:「世人雖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壞我想,其後仍為煩惱惱,如增上行修此定。」此中說言「雖修三摩地」者,謂如前說,具無分別明等差別妙三摩地,雖修習此,然終不能斷除我執,故云:「然彼不能壞我想。」由其我執未能斷故,其後仍當生諸煩惱,故云:「其後仍為煩惱惱。」若爾,由修何等能得解脫耶?即前引經無間又云:「設若於法觀無我。」謂若觀察無我之法,能生智慧了無我義。又云:「既觀察已若修習。」謂已獲得無我見者,若能修習無我正見。又云:「此因能得涅槃果。」謂此因即能得涅槃果。如由修此能得解脫,若修餘法能解脫否?於是有人問到,除了空性以外,有沒有其他的方式,能夠破除煩惱的根本,讓我們獲得解脫的呢?

又云:「由諸餘因不能靜。」宗大師回答到,唯一能夠讓我們斷除煩惱根本的因緣,就是緣空的毗缽舍那,止觀雙運,除此以外沒有辦法真正的去對治煩惱根本,所以除了空性的認知以外,沒有其他的方法能夠獲得解脫。謂除此外而修餘道,若全無此,苦及煩惱不能寂靜。此言明顯,唯無我慧乃能永斷三有根本。修次論中,亦引此文破和尚執,故於此義當獲定解。所以宗大師又再次的強調,外道的仙人他們有禪定、有奢摩他,因此引發神通等種種的功德,雖然如此有妙三摩地非常細微而且非常堅定的禪定力量,可是卻因為缺乏無我的正見,所以沒有辦法超越生死。所以在此我們可以看到:

400頁)外道諸仙亦有定通等德,然由缺乏無我正見,故終不能略越生死。如是前引菩薩藏經亦云:「未知經說諸真實義,唯三摩地而生喜足,即便於此起增上慢,謂是修習甚深義道,故終不能解脫生死。故我於此密意說云,由從他聞解脫生死。」此是大師自取密意顯了宣說。從他聞者,謂從他聞解釋無我。又此定為破除邪執,謂外不從善知識所,聽聞思惟無我深義,內自能生,故說「從他聞」等。

佛所說的教法,都是讓眾生了解空性,或者沒有辦法直接了解,以間接的方式令眾生們趣向空性,或者是臨入空性,而說這一切三藏十二部經典的八萬四千法門的。所以如果沒有發起這個空性的智慧,是絕對不可能斷除、滅除愚癡的黑暗。所以光是心一境性的奢摩他,它並非是與真實執著、所執正相違,所以沒有辦法滅除自性執著。為了能夠斷除煩惱的根本愚癡黑暗,必須要獲得通達真實性,也就是空性的智慧。於是宗大師又再一次的引用經文來說明,為了斷除煩惱一定要了解空性。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總諸佛語,有者直顯真實性義,未直顯者,亦唯間接令於實性趣向,或者是臨入。乃至未發真實慧光,不能滅除愚癡黑闇,發則能除。故唯由其心一境性奢摩他者,智不能淨,亦不能滅愚癡黑闇,故當尋求達真實性無我空義,定解智慧。如是思已,定須求慧,如修次中篇云:「其次成就奢摩他已,應當修習毗缽舍那。當如是思,世尊所有一切言教皆是善說,或有現前顯示真實,或有間接趣向真實。若知真實,便能永離一切見網,如發光明便除黑闇,唯奢摩他,智不能淨,亦不能遣諸障黑闇。若以智慧善修真實,即能淨智,能證真實。唯以智慧正斷諸障,是故我當住奢摩他,而以智慧遍求真實,不應唯由奢摩他故便生喜足。云何真實?什麼叫做真實呢?謂於勝義一切有事,由補特伽羅及法二我空性。」所以在此要了解真實性的這個「真實性」的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諸法存在的一個究竟性,在此的諸法最主要是兩者:我,還有非我以外的一切存在法,就是「人」和「法」這兩者。

401頁)又此真實,是諸度中慧度所證,非靜慮等所能通達。莫於靜慮誤為慧度,更須生慧。如解深密經云:「世尊!菩薩以何等波羅蜜多,取一切法無自性性。觀自在!以般若波羅蜜多取。」前引修信大乘經,亦於此義密意說云:「若諸菩薩不住般若信解大乘,於大乘中隨修何行,我終不說能得出離。」

寅二、學習毗缽舍那之法(分四)

卯一、依止毗缽舍那資糧

卯二、毗缽舍那所有差別

卯三、修習毗缽舍那之法

卯四、由修習故毗缽舍那成就之量

卯一、依止毗缽舍那資糧

為了能夠了解佛陀的究竟意趣,所以我們必須要去聽聞無垢的清淨大論典,透過聞思修來引發空正見,這樣的話才有辦法生起毗缽舍那,也就是緣空性的毗缽舍那才有辦法生起。因為如果不了解空性的話,縱使有毗缽舍那,也是沒有辦法生起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所以為了能夠發起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之前我們必須了解空性。那了解空性的時候,我們要依賴著什麼樣的經典呢?依賴了義經來尋求、來知道,或者通達空性的道理。所以要依賴著了義經來學習空性之前,我們必須要知道,何謂是了義?何謂是不了義?的這種差別必須要先能了解,這樣才能依止了義經來思惟空性更深的內涵。所以這時候又要依賴著定量的這些大轍解密意論,也就是這些大師們所著作的大論,來讓我們了解到何謂了義?何謂不了義?否則的話,我們好像是盲人一樣,沒有引導的人,而前往非常危險的地方。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人引導我們,我們必須要有眼睛,讓我們可以在危險的地方,能夠讓我們用眼睛去看到,並且讓自己從險處脫離。

那我們要依止什麼樣的大論師所著作的這些大論典呢?佛在許多的經文裡面都有授記,能夠真正的解說空性的究竟意趣,遠離了一切的有邊和無邊,乃龍樹菩薩,這是佛曾經有多數授記過的。所以我們應該依止龍樹菩薩所著作的大論典,來尋求空性見解。所以宗大師在本文裡面說到:親近無倒了達佛語宗要智者,聽聞無垢清淨經論,由聞思慧引發通達真實正見,是必不可少毗缽舍那正因資糧。若於實義無決定見,必不能生通達如所有性毗缽舍那故。又此正見,要依了義而善尋求,不依不了義,故須先知了不了義所有差別,乃能解悟了義經義。此若不依定量大轍解密意論,如同生盲又無導者而往險處,故當依止無倒釋論。為當依止何等釋論?謂佛世尊於多經續明了授記,能解深義聖教心藏,遠離一切有無二邊,曰:聖龍猛遍揚三處,應依彼論而求通達空性見解。

此又分三

辰一、明了義不了義經

辰二、如何解釋龍猛意趣

辰三、決擇空性正見之法

辰一、明了義不了義經 

如果要了解到空性的道理,就必須要依賴佛語,可是佛卻隨著眾生不同的根器,而說種種不同的法門。所以我們要從眾多的法門當中,如何去取捨,什麼是了義經,什麼是不了義經呢?所以宗大師在此回答到,如果所詮的內涵是勝義諦,是了義的話。其實所謂的了義,就是究竟義、圓滿義,不需要依賴著其他者,而去引用、而去詮釋的內涵,也就是它最究竟的內涵,這個叫了義。所以詮釋了義的內容,這種的能詮經典,叫做了義經;所詮的內涵是不究竟的內涵,那這個能詮經典就成為了不了義經。所以了義經和不了義經,就是要看它所詮的內涵而去作區別的。所以在此宗大師說到:

402頁)諸欲通達真實性者,須依佛語。然諸佛語由種種機,意樂增上亦有種種,當依何等求深義耶?所以在此回答到,謂當依止了義佛語通達真實。若爾何等名為了義,何等名為不了義耶?宗大師回答到,答:此就所詮安立。詮顯勝義是名了義,以它所詮的內涵來作區別的,也就是說在所詮的內涵,很明顯的講到了勝義諦,那這個能詮經典是名了義。詮顯世俗應知即為不了義經。「詮顯」也就是它直接表示的,或者直接詮釋的內涵是世俗諦的話,應知能詮的經典即為不了義經。

如無盡慧經云:「何等名為了義契經,何等名為不了義經?若有安立顯示世俗,此等即名不了義經;若有安立顯示勝義,此等即名了義契經。若有顯示種種字句,此等即名不了義經;若有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此等是名了義契經。」既然所詮世俗諦的這個經典,叫做不了義經,解釋勝義諦的經典叫做了義經的話,那這個不了義經是如何解釋世俗諦?以及那了義經又是如何解釋勝義諦的呢?所以在此宗大師說到:若由顯示世俗成不了義,顯示世俗其理云何?又由顯示勝義而成了義,顯示勝義復云何顯?即彼經中明顯宣說,如彼經云:「若有由其種種名言,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於無我中顯似有我,此等名為不了義經。若有顯示空性、無相、無願、無作、無生、不生、無有情、無命者、無補特伽羅,及無我等諸解脫門,此等是名了義契經。」而說到這兩種不同的經,而來針對它所詮的內涵,作不同詮解的一個方便。

此說開示無我及無生等,斷絕戲論是名了義,宣說我等是不了義。故亦應知無我、無生等是為勝義,生等是世俗,生等是為世俗諦。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法,在無尋無找當中會產生作用的,這些都是存在的,會有利害的關係,會有善惡的作用,或者因果作用等,但是那些都是要被自己看到而滿足,這種無尋無找當中而去產生作用。可是如果不被自己看到所滿足,想要去尋找它的作用來自於哪裡的話,那是找不到的,所以就無能獲得。所以在它最究竟的存在性裡面,其實是完完全全沒有自己的力量,而去形成自己的性質,而說到無有自性,這個就是諸法存在的最究竟性。

所以每一個法上,都有它的世俗諦和它的勝義諦。無尋無找當中而產生一切的作用,可是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種種作用?因為它存在的究竟性當中,並沒有自己的力量去讓自己生存、自己存在,所以它的存在、它的作用,完全依賴他者而有。所以同樣的一法,但是卻由不同的一個角度可以去觀待,所以由無尋無找當中,而去尋找到世俗諦的這些種種作用。可是有尋有找之後,因為找不到它自性的存在,所以而知道了無有自性的勝義諦。所以佛在解釋諸法的時候,絕對不會超越這兩種的角度來作解釋了,由世俗諦而去解釋的緣故,而說了不了義經,由勝義諦去解釋諸法存在的究竟性的時候,而說了了義經。所以了義經和不了義經是這樣子詮釋它所詮的內容。三摩地王經云:「當知善逝宣說空,是為了義經差別,若說有情數取士,其法皆是不了義。」

403頁)中觀光明論云:「是故應知,唯說勝義是名了義,與此相違是不了義。」入一切佛境智慧光明莊嚴經云:「所有了義是名勝義。」無盡慧經說無生等是名了義,故定應知唯無生等說名勝義。故中觀理聚及諸解釋,應知如實宣說了義,以廣決擇離生滅等一切戲論真勝義故。何故如是二種宣說,而名了義、不了義耶?那什麼叫做了義?什麼叫做不了義呢?也就是當我們了解到,這個內涵它的究竟性的時候,就能完全的徹悟的去看到,原來它的存在性就是如此,這個叫做了義。如果了解了這個內涵,仍然還沒有辦法去知道它究竟的存在性,還必須要透過其他的理由去認知,那就是不了義了。所以在此說到,謂由此義不能更於餘引轉,故名為了義或義定了,此義即是真實性義,過此已去不可引轉,所決擇事到究竟故。諸餘補特伽羅,除此不可引顯餘義,由其具足能成量故。如中觀光明論云:「何等名為了義?謂有正量,依於勝義增上而說,此義除此餘人不能向餘引故。」由此宣說之力,其不了義亦能了解,謂若此義不可如言而取,須引餘義釋其密意,或雖可如言而取,然彼非是究竟真實;除彼更須求彼真實,故非了義,或義未了。

有人說,在了義經裡面有說到了,無生、無補特伽羅、無有情、無受、無命等等的無我內涵。既然是了義經的話,我們應該就要知道,在實際的狀況上,並沒這種人,並沒有受者。否則的話,這個了義經它就沒有辦法依照辭面上所詮釋的內涵來安立了。難道諸法真的都不存在嗎?人、補特伽羅都不存在嗎?為什麼講到沒有人、沒有補特伽羅的這個經典,叫做了義經呢?於是宗大師在此回答到說,導師釋迦牟尼佛在許多的了義經裡面,尤其講到沒有生、沒有受者、沒有補特伽羅的時候,都會多加一個簡別,也就是說是以勝義的角度而說的沒有,「是無有勝義之生,無有勝義之補特伽羅」。但是這個簡別,並不是每一處都要加,只要有一個地方加了簡別的話,其他我們都知道,以此類推來了解的。因為這是共法,一般寫作的方式就是這樣子,如果它是共同的話,你只要講一次就好了,之後每一個事物不用再多加一次簡別,那是一般寫作的方式就是如此的。

而且這個了義經所詮釋的內涵是勝義諦,那就是諸法最究竟的存在性,所以能詮的經典,怎麼可能會是非了義經呢?如果不是的話,那佛陀所說的教法裡面,根本就找不到了義經了。因為詮釋勝義諦所有的經典,都有說到破除生,或者是破除諸法的自性。那以你來講的話,一者加簡別,不能代表其他也加一道簡別,雖然沒有直接明顯的加上去,可是因為一者加簡別的緣故。所以我們要知道,所謂的「沒有」的意思,並不是說它破壞了名言上的沒有,而是說到了它的勝義上的沒有,自性上的沒有,可是這一點你也不認許,這樣以你來講的話,根本就找不到了義經呀!因為只要一個講到無生的話,其他都應該破除才對,所以「若不爾者,總破生故亦別破句」,所以如果並不是如此的話,那講到空性的這種內涵的經典,變成一切都要破除,變成名言上什麼都不存在了。所以我們看經典的時候,無論是經典,或是論典,如果沒有根據前後相關的內容,來了解到經典的整個大義,只是局部的,或斷章取義的來用它中間的某一段話,去解讀經典的意思的話,是沒有辦法了解經典真正的內涵。所以在此我們可以從宗大師的本文裡面看到:

有作是說,諸了義經是如實說,故若彼經宣說無生無補特伽羅等,應須執為全無有生補特伽羅。若不爾者應非了義,以其言聲非如實故。然不應理,如是說法大師,現見眾多了義之經,遮生等時加勝義簡別。若有一處已加簡別,於未加者亦應例加,是共法故。又此即是彼法真實,豈能成立如是說者為非了義。若不爾者,總破生故亦別破句,故不能立如是宣說了義之經。故經或論,若不就其前後所說總體之理,唯由其中少分語句,不可如言而取義者,應知不壞為了義經。又若彼語縱可如言而取其義,然亦不成非不了義。

佛說的經典裡面,哪一者的經典,是可以依照辭面上的內涵來安立?哪一者的經典是不可以依照辭面上的內涵來安立呢?這最主要是要看,經典辭面所詮釋的內涵,有沒有與正理相違。如果有,就不應該依照辭面上來安立。那我們就要知道說,佛陀為什麼字面上是這麼說,是因為當時候在某個因緣下,因為某一個眾生不同根器的背景,所以為了引導這個補特伽羅,所以佛在當時那種情況而說的一種經文,所以它不可以用文字上辭面所表達的內涵,來安立實際的狀況。如果這個經文辭面上所詮釋的內涵,與實際上沒有相違,與正理沒有相違,那我們就可以知道說,這個辭面所詮的內涵就是實際的狀況了,因為與正理無違。

所以同樣都是佛所說的經文,可是一者卻可以用辭面上所詮的內涵來安立,一者卻不行,這個並不是說要靠另外一個其他的經典來證明,不是的,最主要是靠正理。否則的話,我們會覺得佛所說的經典,它辭面上的內涵是否符合實際,好像要看龍樹菩薩,這樣的話,好像龍樹菩薩比佛還要厲害似的,這樣的話又錯了。那龍樹菩薩所說的對或不對,又要靠誰?又要靠另外一個經典嗎?這樣的話變得無有止盡了,沒有究竟了,那我們就找不到一個最根本的依據了。所以我們要去辨別經文所詮釋的內涵,是否符合實際的時候,最主要是靠正理,而不是靠其他的經典。

可是我們要理解到這個正理的時候,也必須要透過聞思經文來了解正理。所以這樣的話,這一個因果次序不是很複雜嗎?所以宗大師在此就說到了,以中觀諸大論師共同認許的一些大論典,我們透過這些大論典來參考,來讓我們增長智慧。可是那個時候,不要馬上以自己的見解,馬上去果斷說,喔!哪一個經文是可以按照辭面上去安立,哪一個經文不是,我們先不要讓自己,依由自己的見解而來論斷。透過大論典的學習,慢慢我們增長智慧之後,自己有了對於二諦的認知,實相的認知之後,再以自己的智慧來判別說,哪一個是可以依照辭面安立,哪一者不可,或者是哪一個是了義經,哪一個不是。所以我們在作判斷的時候,最主要是以正理,而不是依據某個經典而來說的。可是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如果沒有參考任何的經典,我們光是靠自己的智慧沒有辦法,所以還是得依據經論的。

所以如果能夠了解到佛陀最究竟的意趣空性,宗大師在此說到了,我們可以參考龍樹菩薩所著作的經典。因為龍樹菩薩被佛曾經多數的授記,「此是大車軌師」能夠把這種中觀甚深空性的正見,發揚光大的一位大師,佛自己也親自這麼授記過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