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22:34:12

喇嘛網 日期:2012/01/08 22:32:16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二之一 甘丹赤巴2010

宗喀巴大師造 甘丹赤巴尊者講授﹝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十二)201051 晚上

接下來請看到第103頁,之前我們已經簡單的介紹了,佛的身功德以及語功德,接下來我們介紹的是佛的意功德。

丑三、意功德(分二)

寅一、智功德

寅二、悲功德

寅一、智功德103頁)

於如所有及盡所有,一切所知,如觀掌中菴摩羅果,智無礙轉,對於「如所有」的法類,也就是勝義諦,以及「盡所有」的法類,世俗諦,「一切的所知」也就是一切的萬法,他都能夠同時的、清楚的觀察到這兩種的法類。佛以外的有情,縱使他能夠清楚的看見「如所有」,也就是勝義諦的內涵,但是在此同時,他並沒有辦法同時的觀見「盡所有」,也就是世俗諦的法義;相同的,如果清楚的看見世俗諦,在此同時就沒有辦法如實的看見勝義諦。但是佛超越了這個境界,他能夠在同樣的這個時間點,同時清楚的看到勝義諦以及世俗諦這兩種法(也就是一切的所知),就如同是觀察自己手掌當中的一種透明的水果,如此的清晰,「智無礙轉」他的智慧是沒有任何的阻礙。故佛智遍一切所知;所以只要是法,都能夠被佛的智慧所觀察的緣故,所以佛的智慧是遍於一切的所知。除佛餘者,所知廣大,智量狹小,故不能遍。佛以外的有情,不管是菩薩,或者是小乘的羅漢,對於他們來說,(佛的)所知是比較寬廣的,而他們的智慧是比較狹隘的。也就是他們心續當中的智慧,只能夠了解部分的所知,並沒有辦法跟佛一樣,在同樣的一個時間點了解一切的萬法。因此他們的智慧,是沒有辦法遍於一切的萬法之上,因而提到了「故不能遍」。

此復如《讚應讚》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法,除尊餘一切,唯所知尤甚。」又云:「佛於時攝法,這當中「」,指的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三時。佛對於三時所攝的一切萬法,一切種生源,這當中的「」,指的就是一切法的表相,「生源」指的就是根源,也就是因。「」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能生果的因,以及能夠詮釋法的原因,這兩種因。這個地方我們所指的因,指的是能詮釋法的原因。也就是佛他對於三時所攝的一切諸法,它的表相以及它的原因內涵,都能夠在同樣的一個時間點,完全清楚的掌握了解。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這當中的「行境」,指的就是他智慧的對境。諸法動非動,若一若種種,如風行空中,尊意無所礙。」佛的智慧,就有如同是風,在虛空當中不會有任何的阻礙;相同的,佛的智慧對於一切的法,也是如此的。應如是思。

寅二、悲功德104頁)

如諸有情為煩惱縛,無能自主;就如同一切在輪迴當中流轉的有情,是被煩惱所束縛的,沒有辦法自主。能仁亦為大悲繫縛,無有自主,相同的導師釋迦世尊,他也是被大悲這種悲心所繫縛,所以他也是在一種不自主的狀態。是故觀見諸苦眾生,能生大悲恒無間斷。所以當他發現,當他看到了輪迴當中受苦的有情眾生時,這時候他的心續自然而然的能夠產生恒常,而且沒有間斷的大悲心。這一點如同百五十頌》云:「此一切眾生,惑縛無差別,在輪迴中流轉的一切眾生,都是被煩惱所束縛的。為解眾生惑,尊恒為悲縛。佛來到人世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眾生的煩惱以及痛苦。所以當他看到有受苦的眾生時,他的內心自然的會生起一種悲念。雖知輪迴過,然由悲久住,雖然佛他清楚的了解,在輪迴當中會有什麼樣的過患,但是由於他的內心不忍眾生受苦,所以他還是情願來到人世間,來調伏我們。為應先禮尊,或先禮大悲?」所以我們在禮敬諸佛的時候,我們應該是先禮敬諸佛?還是先禮敬諸佛心續當中的大悲呢?《諦者品》中亦云:「若見癡黑暗,常覆眾生心,由於眾生沒有辦法了解諸法最究竟的本質,所以在內心當中,產生了無明愚癡的黑暗。由於無明愚癡蒙蔽了內心,所以使得眾生深陷輪迴的苦獄當中。深陷輪迴獄,勝仙發悲心。」這當中的「勝仙」指的就是佛,佛看到了這一點,對於眾生生起強烈的悲愍心。應如所說而作憶念。

丑四、事業功德104頁)

身、語、意之事業,由其任運、無間二相,饒益一切有情。佛的身語意種種的事業,具備有二種的特色,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任運」,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無間」。這當中的「無間」指的就是,不會有任何的間斷。佛他的事業是遍於十方,是遍於一切的有情眾生的身上,所以他會想盡各式各樣的方法,看是要為眾生宣說佛法的內涵,還是要藉由其他的善巧方便,來調伏有情眾生。甚至在調伏的當下,藉由息、增、懷、誅種種的善巧方便,看以哪一種的方式,能夠最快的調伏有情眾,佛就會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調伏眾生。所以只要輪迴當中的眾生未盡之前,佛他的事業就不會產生間斷的現象,並且佛想要利益眾生的心,是不像凡人一樣,必須要努力,或者是藉由某一種的動機才有辦法利益的。

這個就有如同天空當中的月亮,如果天空當中有明亮的月亮,這時候地底下的容器裡,只要有水的話,在水中都能夠反射出月亮的影像出來。相同的道理,佛的功德,佛的事業,原本就已經具備了,只要眾生的根器、因緣各方面的條件都成熟的話,其實在此同時,佛的事業就能夠在眾生的心續當中任運的生起。所以這個地方,佛就是藉由這兩種的方式,來饒益一切的有情。此復若從所化方面堪引化者,能仁無不令彼值遇圓滿,遠離衰損,故說定作一切所應作事。

接下來我們看到下一段,這一段最主要提到的是,「附註其他的內容」。而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信心是生起清淨皈依之因,我們應該對於這一點生起定解。」博朵瓦云:「若數數思,信心漸增,相續漸淨,能得加持,如果我們不斷的去思惟三寶的功德,我們對於三寶所生的信心,就會漸漸的增長。由此我們的心相續會淨化許多的污垢,而變得越來越清淨,並且透由思惟三寶的功德,我們能夠獲得三寶的加持。於此獲得定解,故能由衷皈依。如果我們能夠對於三寶的功德,心生定解,很自然的我們就會打從內心底,由衷的去皈依三寶。若能略修彼之學處,所作一切皆成佛法。而更進一步的,我們在皈依了三寶之後,如果能夠如實的修學皈依的學處,當下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能夠稱之為是佛法,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沒有信心的表相」。吾等看待佛之智慧,尚不及一靈驗卦師。」雖然之前我們介紹了佛具備了身語意種種的功德,但是我們一般的人,縱使是佛教徒,我們在看待佛的智慧時,有時候佛的智慧在我們的心中,連一位卜卦很準的上師,或者是算命的人,都還比不上。也就是我們雖然知道佛,他能夠了解一切的萬法,他具有一切遍智,具有種種功德。但是有時候,我們反而會相信一位卜卦很準的人,或者是一位算命算得很準的人,我們會覺得他很了不起,我們應該相信他所說的話。

又云:「譬如有一靈驗卦師說云:『我知汝於今年無有災難。』比方說你到了一個,算命算得很準的這個老師那個地方去,他告訴你說,我知道你今年不會有任何的災難,當你聽到了這句話,則心安離去;你的內心就會感到相當的安穩。若云:『今年有難,應行此事,莫為彼事。』則勵力而為。相反的,如果這位老師他告訴你說,你今年有什麼災難,你為了要避免這樣的災難發生,你應該作什麼樣的事情,什麼事情是應該要避免的。這個時候你聽到他的話,你就會很努力的往這個方向去前進。若未成辦,心則不安,而起是念:『我未成辦彼之所說。』如果你沒有按照他的方式,沒有按照他所告訴你的方法去做的話,這時候你的內心就會感到不安,而生起了以下的這個念頭,會告訴自己說,我沒有按照那位算命師告訴我的方法去作,我會不會得到什麼樣不好的結果?

若佛制云:『此及此應作,此及此應修。』豈置心耶?但是對於佛所告訴我們的,哪一些事情是應該要作的?哪一些法是應該要修的?佛所告訴我們的這些內涵,我們何時把它放在心上?若未成辦豈憂慮耶?當我們沒有作到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會因此而感到憂慮嗎?也不會。反作是言:『法中雖如彼說,然於現今因時、地故,不能實行,須如是行。』內心不僅不會有憂慮,反而你內心會覺得「佛法雖然是這麼說的,但是那是佛在世賢劫的時候,這些人才要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行。現今是五濁惡世,而且在某某的地點,所以這一些都不是我們能夠作到的,所以只要聽聽就可以了。」而且反而你會提出你自己的看法,會覺得說其實現在的這樣的一個時間點,這樣的一個地點,用另外的一種方式作,說不定會更好。因而提到了,不能實行,須如是行。輕視佛語,唯住自知。」這時我們面對佛所告訴我們的法,我們是一種輕視的態度在面對他,並且我們只以我們自己所了解的去作。

若不觀察,隨心愛樂,唯亂於言;這時候,大師他就作了一個結論,如果我們不仔細的觀察內心,「隨心愛樂,唯亂於言」,這兩句話,它指的就是對於以上博朵瓦他所說的這個內涵,如果我們不仔細的觀察內心,表面上雖然我們都會說,「我要皈依佛,我要對佛生起信心」,但是這一切都只不過是表面的功夫。若非爾者,內反其意,詳細觀察,極為真實。如果你打從內心,你仔細的觀察內心的狀態的話,你就會覺得,之前博多瓦所說的這些內容,其實是很符合我們的。我們之所以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沒有辦法生起種種的地道功德,最主要的就是一開始,我們對佛就沒有辦法生起信心。當我們想要這樣作的時候,我們就會覺的,佛是怎麼樣的。就比方說當我們的所作所為,跟佛所說的剛好是相吻合,你就會覺得佛說的是對的;但是當你想作的這件事情,跟佛所說的內容是互相抵觸的,這時候你就會覺得佛說的也不怎麼樣。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以我們自己的想法作為出發點。所以對於一位算命算得很準的老師,跟佛這兩者相較之下,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相信算命的這位老師,而不相信佛。對於這一點,在座的每一個人,我們仔細的觀察內心,應該都可以知道,我們的內心呈現的現狀就是如此。我們對於法跟世間這兩者當中,我們絕大部份的時間所重視的都是世間的這些事情,我們很少將我們的心安住在法上面。所以這個部分的內容,是我們應該要仔細的思惟的。

第三個部分,「慎重教誡,要引發定解。」故應數數思佛功德,隨力勤修,由衷引發定解。我們在思惟佛的功德的時候,我們要藉由各種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來思惟佛的功德。有時候有些人,他在思惟佛的功德,他會覺得這只不過是經論上面所說的,佛應該不具有這麼殊勝的功德。但是如果你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是藉由其他的正理來作思惟的話,你就會覺得,佛是應該具備有這樣的一種功德,他才有資格稱之為是佛。所以對於思惟佛的功德,我們應該要多花一些時間不斷的來作練習、來作觀修。若能生此,則於生佛之法,修學正法之僧,亦能生起如是定解,如果我們能夠對於佛生起信心,更進一步的,對於能夠生佛的法,以及修學正法的僧,也能夠生起任運而起的這種定解。

相反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對於佛就沒有辦法生起信心,那怎麼能夠對於他所說的法,或者是修學正法的僧,生起信心呢?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故此皈依能得要領;如果能夠對於佛、法、僧三寶生起強烈的定解,這時候我們心續當中,所生起來的皈依就具備了皈依的核心、以及皈依的重點。在之前我們有介紹,透由思惟三惡趣的苦,對於苦內心當中生起恐懼,以及對於三寶生起信心,這兩者它是皈依的因。藉由這兩者,真正的皈依是我們在內心當中,打從內心任何的時間點,不管你是快樂的,或者你是痛苦的,你都誠心的相信三寶會救護你,這樣的一顆心才能夠稱之為是真正的皈依。

之前我們所介紹的恐懼以及信心,它是在還未生起皈依之前的前行。透由這兩種因,才有辦法生起皈依的心。若無此者,則能轉意之皈依尚不能生,況諸餘道?如果說我們的內心中,連一顆皈依的心,都沒有辦法生起,都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心因此而改變,因此而轉變的話,「則能轉意之皈依尚不能生,況諸餘道?」如果連道的基礎,道的根本,也就是皈依三寶的心,都沒有辦法生起,更何況是其餘更深奧的道次內涵?

子二、法功德106頁)

由敬佛為原因,之前我們提到的是佛的功德,如果能夠藉由思惟佛的功德,對於佛生起恭敬心,以此為理由,應作是念:「佛具無量功德,是由教、證二法,現證滅諦斷除過失、修習道諦成辦功德之體性而生。」這時候我們應該要思惟到,佛之所以能夠具備無量圓滿的功德,這樣的功德是從何而來的?其實這樣的功德,是從法而來的。而詮釋這樣的法的內涵,我們稱之為是教。所以佛的功德,是透由聞思教理,如理修學而生起證功德之後而產生的。所以這當中的「教」,最主要的內涵就提到了教理的部分;「證」提到的就是如實的修學而生起的證功德。而「證」的功德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滅」以及「道」的這兩種的功德。所謂的滅,指的就是滅除任何的一種煩惱,而在滅除任何的一種煩惱之前,必須要透由修學道的次第,才有辦法滅除心續當中的煩惱。所以這當中的證,指的就是滅諦跟道諦。

「現證滅諦斷除過失」,透由心續當中現證滅諦的功德,能夠斷除種種的過失。「修習道諦成辦功德」,透由修道能夠成辦種種的功德,由這樣的一種體性而產生的,而這種體性最主要指的,就是佛法僧三寶當中的「法」。所以簡單的來說,佛是透由修學法的內涵,才有辦法成就佛的果位。而他所修的法,最主要就是分成了滅諦跟道諦。「滅諦」指的就是斷除過失的這一分,「道諦」指的就是成辦功德的這一分。所以佛所具備無量圓滿的功德,就是透由滅跟道的這種體性才產生的。此乃《正攝法經》之義。所以由於之前我們透由思惟佛的功德,了解到佛是如此的殊勝。這時候我們就應該更進一步的去思惟,佛之所以能夠如此殊勝的原因是為何?而更進一步的思惟到,由於「法」相當的殊勝,所以才能夠成就殊勝的佛果位,所以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思惟法的功德。

子三、僧功德

主要者是聖者補特伽羅。這個部分我們所提到的「」,最主要的內涵,指的是聖者的補特伽羅。為什麼要特別的強調「聖者」?什麼樣的補特伽羅,他能夠稱之為是聖者呢?唯有現證空性,也就是得到了五道當中的「見道」的這一種補特伽羅,才有資格稱之為是聖者的補特伽羅。為什麼要特別的強調「聖者」,這是因為「僧」他的本義,就是他能夠行善,而且不間斷的這種補特伽羅,我們稱之為是僧。而聖者的補特伽羅,由於他現證了空性,獲得了聖道的緣故,所以對於這樣的一種補特伽羅來說,他要行善,呈現出不間斷的這種現相,是有可能的。

但是對於凡夫而言,凡夫的心不穩固,所以他有時候會想要修善,有時候不見得想要修善。所以凡夫的補特伽羅,並沒有辦法稱之為是佛法僧三寶當中的僧寶。所以三寶當中的「僧寶」,最主要指的就是聖者的補特伽羅。此亦由念正法功德,並念彼能如理修學正法,此乃《正攝法經》之義。這一點透由思惟正法的功德,並且進一步的去思惟到,僧是能夠如理修學正法的補特伽羅,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思惟僧的功德。

癸二、由知差別而行皈依

之前我們在第101頁的時候,有提到「應如何行皈依之理」,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對於三寶行皈依呢?第一個部分我們提到的是,「由知功德而行皈依」,這個部分當中,最主要強調的就是佛具備有什麼樣的功德?法又是有什麼樣的功德?而僧又具備了什麼樣的功德?第二個部分,「由知差別而行皈依」。如《攝分》中所說,《攝分》是無著菩薩所造的一部論,這一點就如同無著菩薩所造的《攝分論》當中提到了,了知三寶相互之差別,而行皈依。這個部分詳細的內容,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詳細的作介紹。所以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了解這個部分的話,回去你們可以閱讀《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部分的原文。

癸三、由承許而行皈依

執佛為皈依之大師,正法──涅槃為正皈依,僧為修皈依之助伴,由如是門而行皈依,如同《律經廣釋》所說。我們在皈依佛法僧三寶的時候,這三者它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三寶當中的佛,是我們皈依的導師,也就是我們皈依的一個根源。所以這當中提到了「執佛為皈依之大師」。「正法」佛法僧三寶當中的法,最主要的內容指的就是涅槃。涅槃是我們的正皈依,唯有在心續當中生起涅槃的功德,我們才有辦法完全的淨化心續當中的煩惱,以及痛苦,所以正法是我們的正皈依。我們最主要要皈依的對象就是「正法」,而這當中的正法,指的就是涅槃。「僧為修皈依之助伴」而僧寶在此同時,他所扮演的角色,是我們在修學皈依的路上最好的榜樣,「由如是門而行皈依」。

所以我們在看待三寶的時候,我們要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待他,這個地方如果做一個簡單的譬喻的話,比方如果有一個病人,他生了重病,這時候他所需要的是一位相當好的醫生,以及相當好的藥品,甚至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有同行善友來協助、來幫忙。而這時候,佛他所扮演的角度,就有如同是這位醫生,由於我們的心中所生的病,是貪瞋癡三毒的疾病,想要治療好這樣的疾病,我們就必須要找到一位相當好的醫生,而佛就是這樣的一位醫生。而對於佛所告訴我們的正法內涵,就有如同是醫生在治療我們的時候,所給予我們的藥品。但是光有這兩者是不夠的,我們在治療的過程中,也就是在修學佛道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有其他人來協助,讓我們能夠在這一條佛道上不退轉,不斷的走下去。所以這時候「僧」他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我們在修學佛道時的一個榜樣,他能夠恊助我們不斷的修學佛道。所以這個地方特別的點出,佛、法、僧三寶他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癸四、不言有餘而行皈依(107頁)

了知內外道之大師、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這個部分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內道的大師跟外道的大師,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差別?相同的,內道的教法跟外道的教法,這兩者又有什麼不同?「諸學法者」修習內外道教法的這些行者,他的功德面有什麼優缺點?這時候我們必須要進一步的來作了解。如果我們能夠仔細的分辨內外道,不管是大師、教法,或者是學法者之間的優劣,這是對於我們想要更進一步的對於三寶生起信心,是有絕大的幫助的。我們對於三寶生「信」,並不是以迷信的方式,對於三寶生起信心。我們必須要透由不斷的去觀察,了解到三寶到底具備了什麼樣的功德,打從內心底希求這樣的一種功德,對於三寶生信,這樣的信心它才是堅固,而且不動搖的。唯執三寶為皈依處,不執與彼等相違之大師等為皈依處。如果我們能夠如實的了解,三寶具備了什麼樣的功德,到最後我們就會很直接的告訴自己,唯有三寶才能夠成為我究竟的皈依處,三寶以外的世間天人等,這都沒有辦法成為我的究竟的皈依處。

 

此二差別之中,大師之差別者:內道的大師跟外道的大師,這兩者它有什麼樣的差別呢?佛陀無有過失,功德圓滿;以佛而言,佛他沒有任何的過失,而且他的功德是圓滿的。餘之大師與此相違。這當中的「相違」指的就是相反的意思。佛斷除了一切的過失,但是外道的大師,他並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相同的,佛圓滿了一切的功德,但是外道的大師們,他們也不具足這樣的功德,這是在大師方面的差別。而以教法而言,佛所宣說的教法,最主要的內容提到了,「一切的萬法皆是無我的本質」;甚至在修學的同時,佛告訴我們要以無害行的方式來修學佛道。但是外道的教法,它闡釋的內容當中,他告訴弟子們的是「一切的萬法皆是有我的」;不僅是如此,在修學的同時,要以有害行的方式,也就是傷害其他有情的方式來作修學。其實不管是從「見」,或者是從「」,任何的一個角度,我們來作觀察的話,內道的教法跟外道的教法,它還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

這一點,如同殊勝讚》云,對於陀增諸傑大師所造的《殊勝讚》這部論當中,陀增諸傑大師他一開始是一個外道徒。而這位外道徒,他為什麼會對於內道的佛法,或者是內道的佛,生起信心?這是因為他看到了大自在天也皈依佛陀,所以他覺得為什麼我皈依的對象,他到最後竟然也是皈依佛陀的?所以更進一步的,他去思惟了佛、法、僧的功德。而提到了:「我捨諸餘師,皈依佛世尊,我捨棄了我之前所皈依的這些大師們,到最後我皈依了佛世尊,若問是何故?尊無過具德。」如果問我,我為什麼要這樣作的話,是因為我發現導師釋迦世尊,他沒有任何的過失,並且具備一切圓滿的功德。又云:「於餘外道教,如何善思惟,如是於怙主,我心起深信。並且更進一步的,對於其餘外道的教義,不管我思惟多少次,我每一次思惟,我反而對於怙主,也就是佛,生起更強的信心。如是非遍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之大師。」但是外道,也就是我之前所皈依的大師,或者是教法,或者是這些學法的行者,他們並不具有一切遍智的功德,並且帶有過失的宗派,蒙蔽了他們的心,讓他們的心沒有辦法看到諸法最究竟的本質。他們沒有辦法了解無我的道理,也沒有辦法了解必須對於一切的有情生起一視同仁的悲心。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他對被有過失的宗派蒙蔽了自心,縱使沒有過失的佛來到他的面前,他也沒有辦法看到佛的種種功德。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