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1 16:40:43
|
宗喀巴大師
|
| | |
|
尊貴智敏法師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7 上士道修法
能海上師 集
智敏上師 講
多寶講寺
第十八講
《顯密修行次第科頌》。上一次我們講到佈施波羅蜜多。佈施波羅蜜多種類,四種:內施、外施、無畏施、法施。那麼,它的功德,又是五種。滅除守護的苦;滅除追求的苦;斷貪心跟貪心所引的將來的果報,苦報。第四個,“心志歡喜,無不足之憂愁”,知足常樂,他不要追求了,當然沒有憂;“當來財富自在”,這是將來的報,“究竟滿足檀度”,最後,圓滿佈施波羅蜜多。這就是佈施的一些好處了,功德了。
頌 若先不習施 今世有不舍 觀功德過失 多少廣串習
施物不如意 由前慳貪盜 若不勵力施 困窮且日極
不以上妙施 得果難悅意 又執持妙寶 生險死不去
樂計思果報 如販籌子息 不了三輪空 不得波羅蜜
那麼,對治這個佈施的障礙。過去沒有串習的,要好好練習佈施。東西不夠的,好好供養。多為三寶辦事,這個福報就會來。昨天我們講的一個老修行,開始很窮,供的香只能是草香,最差的香。後來他因為修行好,他用的香,一支香要值半兩金子,最好的檀香,那是牛頭檀香之類的。那就福報大了,可以供養好的了。
那麼,開始你如果沒有福報的時候,連差的香也不供。那麼,你這個福報永遠大不了。所以說,修法也好,供養也好,為三寶辦事也好,都是增加福報的。既然福報少,就是要做這一些,將來福氣會來。那麼,耽著上妙悅意財物。對於好的東西捨不得舍,那麼這個就是要觀察了,收藏的過患,佈施的好處。多去觀察,然後,感到這個東西藏在那裡對我沒有利,死了之後帶不走。倒不如早一點佈施掉,可以增加很多的福報,這個福報的功德帶得走的。所以說,這樣子一想,也可以把這個最捨不得的東西也能舍掉。
還有一個,就是說,貪著這個佈施的果報,貪佈施能感大富。那麼,就貪著這個果報。這個,我們說,那就是說是有漏的福報了,那做生意一樣了——我給你多少東西,你將來給我多少酬報。這個那是我們說修行不是做生意,如果這樣子地講價錢地來佈施,那又不可貴了。但是,初學,沒有果報,他又是初心的,也不願意佈施。那麼,初學可以,真正你學得多了,就不能再這樣子記果報了。下邊,就是說,我們要以菩提心出發,把這個佈施不斷地串習下去,最後圓滿呢,可以圓滿佈施波羅蜜多。
那麼,在這裡,我們要補充一些其他的資料,就是《廣論》裡邊。因為這個講得很略,我們感到還有一些很好的東西需要給介紹一下。
佈施度——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佈施度性
《菩薩地》雲:“雲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舍施物身語二業。”謂善舍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
圓滿佈施波羅蜜多,不待於他舍所施物,捐除眾生所有貧窮。若不爾者,現有眾多貧乏眾生,過去諸佛所行佈施,當非究竟,是故身語非為主要,唯心為主。謂自所有身財根善,一切慳執皆悉破除至心施他。又非唯此,即諸舍報亦施有情,由修此心到極圓滿,即滿佈施波羅蜜多故。
如《入行論》雲:“若除眾生貧,是施到彼岸,現有貧眾生,昔佛如何度。一切有及果,心與諸眾生,說名為施度,以是施即心。”故修佈施波羅蜜多,現無財物可施於他,當由多門引發舍心漸令增長。25
第一個,佈施的自性是什麼。是不是說眾生得到我的東西了,滿足了,富有了,就是佈施的自性呢?不是。佈施的自性,它就是說他不顧自己的享受,以無貪的心,這個思心所,就是造業的思心所。他能夠把自己的東西舍掉,同時,用思心所發動身口二業,這樣子發動。能夠佈施的這個思心所,跟發動這個身口的業,這就是佈施的自性。只要這個心能夠圓滿了,一點也沒有這個障礙了。那麼,佈施波羅蜜多就圓滿。並不是說,一切有情富有了,佈施波羅蜜多圓滿。因為我們說,有情,他的障,自己的福報關係,你要一切有情都富有不可能的。餓鬼永遠是餓的,永遠是窮得不得了,無財鬼什麼都沒有,吃口飯也吃不到,喝口水也喝不到。那麼,這些,是他的業報所感,不可能使他富有。只要自己佈施的心圓滿了,那麼這個佈施波羅蜜多也就圓滿了。並不是說對外的效果來看的。這是佈施的自性。
第二者唯盡破除身財慳悋,猶非佈施波羅蜜多。慳是貪分,小乘羅漢並其種子無餘斷故,故非唯除慳執施障,須由至心發心施他一切所有。26
另外,我們要說一些佈施跟阿羅漢的差別。我們說佈施並不單是除了我們的慳貪就叫佈施。除了慳貪,慳貪是貪的一分。我們學過《百法》 、 《五蘊》,“慳”是一個煩惱心所,屬於貪的一個支分。這個,在阿羅漢也斷掉,阿羅漢一切煩惱種子都斷完了。如果說把慳貪的心斷掉叫佈施波羅蜜多呢,那阿羅漢該有佈施波羅蜜多了。所以說,這個單是慳貪除掉,還是不夠,要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佈施給人家,這個心才叫佈施。所以說,要發心把一切所有的東西都佈施完,不單是慳貪。那麼,這個就是慳貪跟佈施的差別。一個是僅僅去掉慳貪,一個是不但不慳貪,還要把所有的一切都佈施完。這個心,就是不一樣。那麼,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我們說哪些該佈施,哪些不該佈施。那麼,這裡還是有一些重要的東西要介紹一下。
廣釋內物可舍不舍
若知不舍內物道理與此相違知是應舍,故當先說不舍道理。此中分三,初就時門不應舍者,菩薩身等雖已至心先施有情,然乃至未廣大悲意樂,不厭乞求肉等難行,縱有求者亦不應舍。
《集學論》雲:“由何能令精進厭患,謂由少力而持重物,或由長夜而發精進,或由勝解尚未成熟而行難行。”如施肉等,此雖將身已施有情,然于非時,唯應遮止不令現行。若不爾者,能使菩薩厭諸有情,由此失壞菩提心種,故即失壞極大果聚。是故《聖虛空庫經》雲:“非時欲行,是名魔業。”《入行論》雲:“悲心未清淨,不應舍其身,若能成現後,大利因應舍。”
就所為門不應舍者,若為小事不應捨身,即前論雲:“能行正法身,為小不應損,如是能速滿,諸有情意樂。”若就自分已離慳等佈施障礙,而就他分若不捨身,能辦眾多有情利義大事之時,有求肢等亦不應施。若為令作殺生等事,俱害自他諸惡行故來乞求者,則自不應暫施於他。
就求者門不應舍者,若魔眾天,或由彼天所使有情,懷惱亂心來求肢等,不應舍與,勿令於彼有損害故。若諸瘋狂心亂有情來乞求者,亦不應與,此等非是實心來求,唯於眾多浮妄言故。非但不施此等無罪,施則成犯。除此等時來求身者,則應施與。此複有二,謂割身支等畢究施與,及為辦他如法事故,為作僕等暫施自在。27
我們說菩薩行菩薩道,修菩薩戒,一切都要佈施。那麼,是不是什麼都要佈施呢?那就是說,身,我們在《梵網經》不是說嘛,看到什麼人來了,沒有東西給他、供養他的話,把身上的肉割下來供養他。那麼看到獅子老虎也要給它肉供養它。像這一類的,初發心菩薩是不是要做?受過菩薩戒的人,我們受過三壇大戒的,菩薩戒還是《梵網經》菩薩戒,這個受了之後該不該做?那麼,我們就是說,根據《瑜伽菩薩戒》來說,在沒有得到廣大的悲心,悲心的意樂心還沒有生起之前,那麼,這個事情,佈施身的事情是不要做。即使人家跟你要佈施,要求你的身肉,或者要求什麼,這個時候不該佈施,佈施還是不對。因為一佈施之後,你自己還受不了。那麼,對對方起怨恨心。那麼,以後就厭離眾生,要退入二乘。
以前舍利弗就是行菩薩道,他碰到婆羅門要眼睛,他就受不了了,結果退入二乘。不但是退二乘,還墮落成蛇。蛇是最毒的,他因為瞋心起來之後呢,就墮了一個蛇去了。所以說,他眼睛本來是願意舍的,這個婆羅門又故意挑剔。左眼睛挖給他麼,“不對,我要右眼睛。”右眼睛挖給他,就說:“你這個眼睛是臭的。”一腳踩,“啪”一下踩破了。這個舍利弗就受不了了。舍利弗在因地上,他就是經過這個退墮的。所以說,我們這個菩薩戒裡邊規定,大悲心的真正意樂心沒有生起之前,在這些事情呢,是不要佈施的。佈施身肉之類的呢,暫時就不要佈施。
還有,就是他假使說為了小的事情叫你捨身,這個也不一定要滿他的願。因為你這個身體是要做一切、很多的眾生利益的事情的,不能為小小的事情就佈施他。佈施了之後就做不了了。前面是意樂心沒有發起之前,這個就是說小的事情不能夠舍。那麼,即使你是意樂心圓滿了,只要你心裡沒有慳貪的心,你可以不舍。如果你心裡有慳貪呢,就不好,你該舍。已經心裡離開慳貪了,那麼衡量這個事情大小。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你現在佈施了他,只滿足他一個人的願。那麼,那麼多眾生在等你要滿願的,你就做不了了。那麼就不做,就不舍。這個並不是慳貪。他本來慳貪就除掉的人來說的。
還有一個,就是說來求的人,他是魔故意來搗蛋的,或者是魔下面的人。他們故意來擾亂你,或者故意來破壞正法的,要你佈施頭目腦髓之類的。不一定給,就不給了,給了還有罪,不給是無罪。
那麼,還有一些瘋狂的,神經病之類的,他跟你要頭目腦髓,你說你給他?那是不能給,給了還有罪,不給沒有罪。那麼,這是這個看來求的是什麼人。那麼,即使菩薩發了願的,一切都佈施,在這些情況下可以不佈施。
下面還有,這是對身,內財,身。
廣釋外物舍不舍理
初中有五,一就時門不應舍者。如于出家及諸近住,施午後食。
二就施境門不應舍者。于持戒者,施殘飲食,或與便穢涕唾變吐膿血所雜所染飲食,于諸不食蔥蒜肉者,不飲酒者,縱欲飲食,然具律儀不當授彼,施與蒜等及所雜染。雖複先以正言曉喻,令其于施生歡喜心,然於怨家、藥叉、羅叉、兇暴所覆,不知報恩,諸忘恩惠來乞求者,與子僕等;病人來求非宜飲食,或雖相宜,然不知量而與飲食;若已飽滿性極饞嗜,來求妙食惠施妙食。
若諸外道為求過端及非求知經典之義,以財貨想而來乞求,舍彼經典,《菩薩地》中略說如是,廣如《菩薩地·攝決擇分》應當了知。如雲:“若是已寫完善經典,有嬰兒慧眾生來乞,若施與之當知有罪,若為施彼轉向餘求亦是有罪。若我令他持諸深法及觀彼能如實信解,唯以是思而惠施者,是為無罪。若令諸具正信有情,書寫相似正法典籍,或外道論,或先已寫現在手中而施信者,或從他乞而施與者,是名有罪。手中現有已寫似典,菩薩應令改拭彼典書佛聖教,自亦應知彼無堅實亦應為他說其非善。若諸紙葉猶未書寫,有來乞者,爾時菩薩應問彼言,汝今以此欲何所為,若雲轉賣以充食用,菩薩若是將此紙葉預書正法,則不應施。若有財者應施價值,若無價值,二俱不施亦無有罪。若非預為寫正法者,應即施與,令彼隨意受用安樂。如是若乞欲書最極下劣典籍,不施無罪。如欲書寫極惡典籍,如是欲修中典亦爾,若欲書寫最勝經典,不施求者,當知有罪。”28
那外財呢,還有一些簡別。
那個時間的問題。假使你已經出家了,或者是近住(受八關齋戒的),那麼,過了午之後,你供養他東西,那就不要去舍,不要它。
還有就對方的境來說,假使對持戒比丘,你不能是佈施吃剩的飲食,剩下來的東西。像我們有的時候度亡的那些供菜,這個絕對不能給出家比丘吃。那麼,還有髒的東西,痰涕膿血那些雜在裡邊的,不乾淨的東西,都不能。那麼,還有那些不吃蔥蒜酒肉的,你供養他蔥蒜酒肉也不應當,他們也不受,你也不應當供。
那麼,假使有些人,對方是來求的東西,對方是什麼?是冤家,或者是夜叉羅叉保護的東西,這些忘恩負義的人,他來乞求,他要你給他這個,就是像好施太子一樣的,要他的兒子,要他的人做他的奴僕。這些來,不給。
還有一種是病人來要東西,這個東西他吃了,對他病有害的,不給,不佈施,這個沒有罪。還有,雖然這個東西這個病人吃了是沒有害,但是這個人他不懂事,他要大吃大喝的。那這個病才好,或者在病的時候不能吃太多,那麼不給也可以。這就是看病的人了,假使說病人他要吃東西,吃不完的要吃,還要跟你要。不給,那你說菩薩戒一定要給,滿他願——這個時候他多吃了對病有損的,就不給,這個不犯。
還有那些,外道,他故意來求這個差錯。他並不是來求學經的,他或者是以這個經很值價,假使藏經好值幾十萬塊錢的,他跟你來要。這樣子的話,你要不要給呢?他就是說,假使這些經他們來要的話,你給了他還有罪。那麼,假使你為了要佈施他,自己沒有,其他地方化了來給,也是有罪。所以說,這些人他不是真正為了學法的,他為了錢,或者是故意來找茬子了。那些人是不要給的,不給沒有罪的,給了還有罪。
那麼,假使說,他確實能夠持法的,他能夠學法的,這樣子來給他呢,給他是沒有罪的。假使有一些人,他寫一些偽經,或者外道的書,那麼,你應當把他擦掉,叫他重寫,寫佛號,或者寫好的經。假使說這個紙還沒有寫經,人家跟你要這個紙。那麼,你要問他“你拿去幹什麼?”他說,拿去賣了要搞生活的。那麼,這個時候,這個菩薩,本來是這個紙要寫經書的。那麼,就不要給。假使你有錢,就給他錢,“你要吃飯麼,就給你錢好了。這個紙我要寫經書的,不能給。”假使沒有錢,那不給錢也沒有罪。就是有錢的話,給他一點錢。沒有錢的話,這個紙是要寫經書的,他拿去又不是寫經,賣了去吃東西,吃飯去的。那就不給也可以。假使不是寫經的紙,那麼他要呢,要生活麼,你要給。假使這個紙他要拿去寫,本來我要寫《法華經》、《華嚴經》這些大乘的很珍貴的經,如果他要把這個紙拿去寫那些不相干的,很低微的書,不給他沒關係。假使他要寫中等的經,中等的書,不給。我們要寫上等的,最好的,那不給也可以。假使他要寫最好的經,要你這個紙,那你要給。不給的話,就是犯菩薩戒。
那麼,這些我們知道一下呢,就是菩薩戒受了之後,並不是說一定什麼東西,哪個跟你要,就是非給不可。也不是這樣子,要衡量。就是從多方面去看問題,這個才能夠決定那個給不給。那麼,這個我們講菩薩戒的時候,是廣講過。這裡當然是只能略略地說一下。
四就施物門不應舍者。若自父母,有蟲飲食,妻子,奴等未正曉喻,雖正曉喻若不信解。29
那麼,還有一些,父母是不能給的。人家跟你要父母,父母不是東西,不能給。假使有蟲的東西,就是生了蟲,要殺生的,也不能給。那麼,假使妻子奴婢之類的,他們不願意,也就不能給。
五就所為門不應舍者,若有來乞毒火刀酒,或為自害或為害他即便施與。若有來乞戲樂等具,能令增長墮惡趣因,是應呵止,反施彼物。若有來求或來學習罩羅罝弶為害有情,教施彼等。由此顯示,凡害眾生身命資財,皆不應學彼等教授。若為殺害或陸或水所住眾生,來乞水陸即施此等;若為損害此國人民或為害他,來求王位而行惠施;若有怨家來求仇隙,施彼讎敵。30
那麼,還有就是說,假使他來要刀劍毒藥去害人的,那麼,也不要給。假使他要做那些唱戲的那些東西,增長放逸墮落的,也不要給。假使來求那些抓鳥的那些羅網之類的,捕魚的網之類的東西,要去捕魚打鳥,也就不要給。這些,就是說我們都要衡量。他拿去幹什麼?如果拿去不是害人的,那就給。他假如拿刀去做工具,做什麼,那你要給。他拿去殺人,就不能給。像這些,就是要看了。不能說“人家跟你要就給,這是菩薩戒,非給不可”,那不那麼死的,不是那回事。
那麼,佈施波羅蜜多,我們就講到這裡。
乙二 戒波羅蜜
丙一 戒體
丁一 由慈悲心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決定受行菩薩之行
“由慈悲心”,這是從菩提心出發。凡是我們的六度,都是從菩提心出發。“由慈悲心,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決定受行菩薩之行。”這個是受菩薩戒的心。一般我們說是願菩提心、行菩提心。願菩提心就是發了菩提心之後,這個心發起了。然後要受菩薩戒,那是行菩提心。那麼就是說,在受戒之前,由這個菩提心或者慈悲心,要利益安樂無量的有情。就是所有的一切有情,這是無量,不是有數的,整個的法界一個也不漏的。這樣子的心去受菩薩戒。菩薩戒就是利益眾生。
丁二 從他正受
菩薩戒有儀式,不能自己“我受菩薩戒”,自己說了幾句話就算數。要從師受,這個“他”就是授菩薩戒那個戒師。
丁三 受已無犯
受了之後,不要犯。萬一犯了之後,趕快懺悔還淨。那麼這就是說,我們是先要發心,再麼是受戒。受了之後,它的儀式就是要從師受的。不能自己說“我受菩薩戒”,就自己受了。還有一定的儀式一定的羯磨的詞。那麼,受了之後怎麼辦?不要犯。
丁四 雖犯還淨
萬一犯了之後,趕快地還淨,要把它懺悔乾淨。那就是說穿衣服一樣,我們的衣服,假使是袈裟,我們穿了是做佛事的。那麼你穿了之後要愛護,不要給它打髒,不要給它損壞。萬一打髒,損壞了,趕快補,趕快洗。這樣子。還有一點,重的戒犯了之後,即使你懺悔乾淨了,但是你這一輩子要見道是不可能的。那所以說,受了之後不犯這個乾淨,跟犯了之後懺悔乾淨,兩個功德是不一樣的。當然,你既然犯過了,跟人家不犯的,不能劃等號的。但是,畢竟你受這個地獄,惡道的果報可以免掉。這個也是好的。
頌 由大慈悲心 利樂盡有情 時空等無盡 受諸菩薩行
從他受如律 護持謹無犯 雖犯速還淨 是名為戒體
那麼,裡邊,就是說發心,是大慈悲心,菩提心。要利益的物件,是一切有情。我們說四無量,一般是對欲界的有情說的,雖然是無量,還是有數。而真正發菩提心,受菩薩行,那就是說受的物件、所緣的有情,一切有情一個也不能舍,舍一個就不能是菩提心了。那麼,所以,“利樂盡有情”。所有有情都包在裡頭,哪怕是最大的冤家,不共戴天的,你還得要攝受他,還得要度他。而且在真正發菩提心的人,這些人,還要先度。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非常痛,他做忍辱仙人了。但是,他對他不但不起一些怨恨心,還發願:“我成了佛之後第一個度你。”為什麼?因為你惡人,把你第一個度了之後,那你就可以少害人。如果不度你的話,你還要經常地害其他的有情。從慈悲心出發,要第一個度你。並不是照顧他,你惡了我才度你。那麼,大家都做惡人去了,第一個得度了。那是照顧一切有情。那麼,後來佛第一次轉*輪,憍陳如就是以前的歌利王,他是第一個得度的。
“時空等無盡”,那麼這個利益一切有情是不是有時間的呢?在這一段時間裡邊我利益所有的有情,到這個時間過了,我該休息了。沒有,時間是無盡的。從現在菩薩戒受起,一直到自己成佛,還要繼續地,更好地幹下去,沒有時間的限制的。空間也沒有限制。不是說這個世界,這個一方的眾生我要度,其他的,他方世界我就不管了。不行,整個的空間、時間沒有完的,都要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如果為這樣子的發心去受菩薩行、受菩薩戒,那才能得戒。如果你不是這樣的心去受的話,就不得戒。如果你說,你有一個有情是不願意度的,那就不得戒。一個地方不願意去的,也不得戒。
“從他受如律”,那麼,你這個受菩薩戒,有一定的儀軌,從戒師如法地去受。這個是真正得戒。得戒不但是發心要對,如法的儀式也要對,那就是在《菩薩戒品釋》裡邊就講了很多。我們以前講《菩薩戒頌》的時候,這些都講過,現在當然不是講這些,就是把重點講一下。
“護持謹無犯”,受了之後,要護持這個戒,一點也不要犯。萬一是犯了之後,“雖犯速還淨”,趕快要懺悔、還淨。“是名為戒體”,這個叫戒體。
那麼,戒體,我們說,在裡邊不是說,海公上師的《講記》裡邊講了無作戒、作戒兩個,沒有講得很明確。我們就把什麼叫戒體呢,從一般的說一下。
戒體,有兩種,一種是有作戒體,就是作戒,一種是無作戒。
什麼叫作戒?在受戒的時候,頂禮、說羯磨詞,各式各樣的事情,在戒堂上做的事情,有所動作的,身語意都有表示的,可以看得到,聽得到的,(21A)叫作戒。這個戒,過了這個戒堂出來之後就消失了,沒有了。
但是,就在這個作戒的、受戒的過程中,我們的心裡邊——這個就說法多了——那個產生一個無表色,或者說是心,或者說是非色非心,或者有部說是色法,就產生這麼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它看不到,聽不到,不可以表示於我們其他的人。但是,這個東西生起之呢,只要你不犯戒,它是不會消失的。那麼,這個從哪裡引起的呢?就在我們作戒,白羯磨、頂禮、懺悔,等等的時候,就生起這個無作戒體,這個戒體。這個戒體有什麼功能?可以防止那些壞的事情不要去做,防非止惡的功能。這個東西,真正戒體,這個戒體在我們身上,身心上邊。只要你不犯戒,不破、不犯根本戒,它是永遠跟了你跑的。那麼,命終,當然舍掉。這些就是說,真正戒體是這個東西,這個無作戒。那麼這是體。
丙二 戒相
相就是分性戒跟遮戒。性戒就是說本身它的性就是戒,你受不受,犯了之後,都是破壞了自然規律,要墮落的,這是性戒。那麼,遮戒,是為了要護持性戒,保護他的話,使他不犯戒呢,我們立了一些遮止的方式。或者,為了避免白衣的譏嫌等等的關係,立了很多的遮戒。那麼,這個看,比丘戒最多,比丘比丘尼大戒最多。沙彌戒少一點,居士戒裡邊只有一條,五戒只有一條酒戒,保護性戒的。
丁一 性戒
那麼,性戒裡邊又分身口意三種。
戊一 身三
身裡邊,殺盜淫。
戊二 口四
口裡邊四個,兩舌、綺語、惡口、妄語(虛妄語)。
戊三 意三
意三,貪瞋癡,不正見——邪見。
那麼,這個就是十惡業道。這個十惡業道屬於性戒的範圍。
丁二 遮戒——菩薩三聚戒
那麼,遮戒,菩薩裡邊有三聚戒。這個裡邊我們先把性戒說一下。性戒就是通的,凡是菩薩戒裡邊的性戒基本上就是這麼十個,重點是這個十惡業道防止他不做。那麼,我們說菩薩戒裡邊又分三種,菩薩戒裡邊又分三聚戒: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凡是稱菩薩戒,不是一種,它有三種。
戊一 律儀戒
《瑜伽》卷四十雲: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
那麼,這三種裡邊,律儀戒是有點麻煩的,先說律儀戒。《瑜伽師地論》說的,什麼叫律儀戒呢?“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這個七眾的別解脫戒。是不是就是七眾別解脫戒呢?那麼,我們說天上的人他們也受菩薩戒。天人不能受別解脫戒,那菩薩戒沒有律儀戒這一部分了?當然不是。
所以說,我們這個裡邊呢,《瑜伽師地論》這個話有密意的。就是說,已經受了別解脫戒的人,假使比丘,他受了菩薩戒的時候,他的律儀戒是有兩份。一份就是他受的這個別解脫戒,是過去他受的別解脫戒。比丘的話,是比丘戒;比丘尼麼,比丘尼戒;假使居士,是五戒,這一份。另外還有一份,就是說保護性罪的,就是十善,一般說就是十善戒。這個也是通大小乘的性罪的,那個就是十善戒了,最限制的性罪,十條。那就是說,即使說天人或者是非人,他們受了菩薩戒,他們不能受別解脫戒,但是他們受的是大小乘共的那個性戒,他們受了,這是他們的律儀戒。
那麼,假使受了別解脫戒的人,他有兩份。別解脫戒,就是他原來受的別解脫戒,比丘戒也好,沙彌戒也好,只是律儀戒的一個支分,另外呢還有共同的,就是十善的那個,大小乘共的那個性戒的,這個兩部分。所以說,在菩薩戒裡邊律儀戒不就是我們的別解脫戒,而也不離開我們的別解脫戒。這個要這麼理解。所以說,要單單地說,我們的別解脫戒就是菩薩律儀戒的話,那菩薩戒受了之後,盡未來際一直到成佛為止,中間不舍戒的,只要你不犯戒,或者自己不舍的話,這個戒是死了之後還有的。而別解脫戒,命終就舍戒。那麼,你說假使律儀戒是別解脫戒的話,那你命終之後這個戒就沒有了,你這個菩薩戒,律儀戒就沒有了嗎?不會沒有,這個性戒還在。
所以說這個呢,我們別解脫戒在律儀戒裡邊僅僅是一個支分,但是是一個重要的支分。如果你是一個能受戒的人,你要受菩薩戒之前,你一定先受別解脫戒。假使是比丘,我們三壇大戒就是這樣子,先受沙彌戒,後受大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然後再受菩薩戒,一層一層上去。
那麼,這就是說菩薩戒的三聚淨戒第一個是律儀戒,這個律儀戒一般人誤會就是別解脫戒,又是又不是,這個要搞清楚。
戊二 攝善法戒
《瑜伽》雲: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已,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
第二,是攝善法戒。攝善法戒,就是說“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已,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就是說受了菩薩戒之後,他要積集六度的那些善法了,這個就是他的攝善法戒。這是從自身上說的,這六度的功德沒有生的生起來,生的、已經生了的不要給它失掉,還要成倍地增長。這是說攝善法戒,對自身來成就自己的功德的。
戊三 饒益有情戒
即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那麼最後,饒益有情戒是利他,跟自己的功德不相干了,純粹是利他。“佈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是為了使一切有情引出他們現在將來的利益,要做這些事情,那麼要自己要做這四種。
那麼,整個的一個菩薩戒裡面包含的支分就是有這個三種:律儀戒,攝善法戒,跟饒益有情戒。這個我們在《五字真言》呢,每天都在念,“攝善法戒攝六度,其中總有三十四”,還有最後十二個饒益有情戒。每天念就是要激發我們的持戒的心,假使受過菩薩戒的,就要檢查自己,到底犯不犯?不要念過算數,念的時候心不在焉,就是唱歌一樣唱過了就完了。念的時候隨文入觀,檢查自己,一天三次地檢查。本來我們比丘是早晚還要——早上誦略戒,晚上懺悔檢查自己的持犯。那麼,你們沙彌,應當也要晚上自己檢查一下,這沙彌幾條戒哪些犯了,哪些沒有犯,要看一看。
我們說這是戒的問題,那麼,戒是——什麼叫戒?戒的自性是什麼?是不是說戒是不惱害他。不惱害他,惱害他的事情不做。那發動惱害的心所,思心所也不做那些事情,這個是戒的自性。並不是說從對象說的,一切有情都不惱害他,不是說有情沒有受到惱害,要使一切有情不受苦,我的戒波羅蜜才圓滿,這也不是這回事。不惱害的心達到圓滿了,戒波羅蜜就圓滿了,物件不是一個要點。固然我們的戒波羅蜜是不惱害眾生為重點,但不是一定要一切眾生不受惱害,我的戒波羅蜜才圓滿。只要我這個不惱害的心圓滿了,一點沒有欠缺地圓滿之後,戒波羅蜜多就圓滿。
我們這裡還講一下,這個遮戒,在我們這個別解脫戒裡邊呢,性戒遮戒都有的。那麼這裡為什麼說它屬於遮戒裡邊呢?因為性戒在十善戒裡邊已經包了,這裡重點呢,每一個佛弟子他自己受的別解脫戒,他的遮戒是不一樣的。那麼,你說受了比丘戒的,他的遮戒就很多,他同樣受了菩薩戒,律儀戒裡邊他的遮戒就特別多。假使單受一個居士戒的,那他遮戒就一條。所以,這裡從他的遮戒上說,多少。而性戒,前面講了,那是都包在前頭了,並不是說別解脫裡邊沒有性戒,是有的。
下邊說這個頌子,攝前面的話。
頌 戒相說性遮 性為十惡等 遮言三聚戒 如來金口制
律儀攝七眾 各各別解脫 不得別解脫 大戒築無基
瑜伽虛空藏 重戒總十八 攝善三十四 饒益戒十二
“戒相說性遮”,戒的相是兩種,總的說,兩種——性戒、遮戒。“性為十惡等”,性戒就是防止做十惡,所以最粗的那個,最限制的那些性戒就是十惡。“遮言三聚戒”,遮戒呢,三聚戒,遮戒裡說,分別說,菩薩的三聚戒。這是“如來金口制”,佛親自制的戒。我們說戒,是佛制的,等覺菩薩不能制,那麼現在的人,更不能制。那麼,有些人要提倡改戒的,那就是不允許的。佛的戒只有佛能制,為什麼只有佛能制?佛是洞察一切三界因果,就是實地裡邊把一切因果看得仔仔細細,絲毫不苟地看清楚了,然後來制戒。如果你有一點點不清楚的話,等覺菩薩還有一分沒有看清楚,他就不敢制戒。所以說,我們凡夫,無明是滿的,你怎麼敢改戒呢?根本沒有資格改。所以說,佛的制戒,他有開遮持犯,因地制宜,都有他的靈活性,不需要你再來補充,也不需要你來篡改。
我最近接到一封信,這個人很好,他是重視戒的,但是他因為沒有學戒,他就說了一句話。他說,現在很多戒,根據時代的不同,應當進行改革。這個話,我就把它重點來說了,戒律不能改革。戒律只能要學得好一點,把開遮持犯靈活地能應用,這是佛的智慧,早就給我們講好的,在什麼地方,什麼時代,該怎麼開,怎麼遮,都有這個方法。如果你靈活應用得好的話,什麼時候,只要有佛法在世的時候,你持戒是不會成問題的。當然,我們說在這個末法時期持戒是困難重重,很多居士他受了五戒之後,寫信來,各式各樣的問題都出來了,家裡有家裡的問題,父母不同意,要他吃葷等等。他廠裡邊,單位裡邊,有的時候宴會,非吃酒不可,等等的問題。
我們佛教徒不吃酒都不敢說,這個不吃酒,國家也提倡不吃酒,醫藥方面也提倡不吃酒。為什麼我們那麼卑鄙,不敢說一個不吃酒呢?這個我們自己佛教徒好象對自己的佛教感到不好意思,信了一個好象是不體面的教。這個,自己對佛教不認識,不要做這麼自卑的行動,不吃酒就不吃酒,我們不吃的,就好了。當然,某些場合,不能直接說,你來一個方便,你說,“我吃了要頭痛的,難過得很,不吃了。”總之一句話,應當是自己可以。但我們說在解放初期是不行的,你說你是佛教徒的話,你這一輩子的前途就沒有了,什麼好的工作都不會給你了。那麼,現在不是這麼回事了,現在宗教自由,確實自由了,那麼,你可以說了。
這個戒,是佛的親口所制,是不能隨便改動。那麼,現在要改戒的人很多,我們說這個呢,要好好地把佛的戒律學一道再說。沒有學過戒,大筆一揮就要把它改動了,這個好象是不大合情理的。
“律儀攝七眾,各各別解脫。”律儀戒,利七眾的,有七種不一樣。各式各樣的解脫,每一條有每一條的解脫,每一眾弟子有他的解脫。
“不得別解脫,大戒築無基。”那這裡就是說別解脫戒跟上面的攝善法戒跟饒益有情戒的關係。那麼,假使別解脫戒(律儀戒)沒有的話,那麼,上面的攝善法戒跟饒益有情戒就沒有基礎,那是空中樓閣了,就搞不起來了。那麼這個我們在後頭菩薩戒頌裡邊就有,假使別解脫戒不持的話,你不持不殺戒的,你不持這個不偷盜的戒的,你說你要幫忙。假使一個人他很困難,他是一個什麼老闆或者什麼人。他有困難,你去幫忙,假使你這個人會殺人,會偷東西,他就害怕了,你來幫忙,他怕你把他殺了,東西財產都偷完了,他還能要你幫忙嗎?趕快逃也來不及。所以說,你這個別解脫戒不持的話,你說要做好事,人家都不會相信你。你這個最起碼的道德品質都沒有,你說你要幫助人家了,哪個相信呢?不相信的。所以說,你沒有別解脫戒的話,你要說你要行菩薩道,說饒益有情,人家不但不相信你,你也做不好。所以說“大戒築無基”,大戒沒有地基了,那你怎麼造得起來呢?造不起的。
“瑜伽虛空藏,重戒總十八,攝善三十四,饒益戒十二。”這是講數字了,瑜伽菩薩戒重戒是有四條。那麼虛空藏菩薩戒裡邊,國王的罪有五條,大臣的五條,初發心的八條,一共有十八條,重複的把它去掉,兩個經——《瑜伽》的跟《虛空藏》的一共是十八條重罪、根本罪。攝善法戒有三十四,這個我們每天念了。饒益有情戒是十二條,有些地方是十一條,這是開合的不同。這是戒相,戒相就是說重的根本戒十八條;那麼輕的,饒益有情戒跟攝善法戒,三十四跟一十二。
下邊一條是頗費解的,這是破邪見(分二)。
丙三 破邪見
(一),辨定共道共與律儀戒;(二),辨無律儀戒,菩薩戒則不具支。
丁一 辨定共道共與律儀戒
這個好講,定共戒跟道共戒是怎麼的。下麵頌。
頌 定共得定生 道共得果向 如法受便生 唯制律儀戒
“定共得定生”,得了定之後,就得一個靜慮律儀。這個靜慮律儀,只要你這個定沒有失掉,他很多的事情,壞事不會做。得了定之後,我們說怎麼得定呢?要去掉欲界的惡不善法,那就是欲界的貪、瞋、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等等,五蓋。那些除掉之後,然後得定。那麼,這些已經除掉了,這些壞事都不會做了,只要你定沒有退掉,定力沒有失掉,那麼這些事情,自然就不做。得了定的人,他自然有這個戒律,是從定上生出來的,防止那些非、惡的功能。那麼,是定共戒。但是定共戒會退,只要你的禪定退了之後,這個戒也沒有了。那麼,我們經常說,外道他碰到五欲境界之後,他的通也失掉了,定共戒也沒有了,那就退掉了。
不是我們說過一個國王嗎,國王帶了他的宮娥婇女到山裡打獵,打獵打疲倦了,就坐下來休息,叫那些宮女裸體跳舞唱歌。那天上的一群仙人碰巧飛過這個山,有的聽到這個聲音,他貪著這個聲音,色聲香味觸都是五欲。他聲音一聽,迷失了,定就退掉了,定力一退的話,通也沒有了。那麼那些貪色的看了那個樣子,或者聽了聲音的,或者聞了香的,等等,色聲香味觸都能夠產生這個五欲。五欲一生,定力退失,那些通也就沒有了。那就是一批仙人本來在飛的,飛到這個上面一看的話,或者一聽的話,或者一聞到香味的話,那就是神通沒有了,“劈劈啪啪”,像一批鴨子打下來了,地上掉了一大堆,外道仙人掉下來。那國王氣得不得了,他說:“你們為什麼來偷我的享受。”結果把他們都處理了。那就是說,通要退的,就是定要退的。所以,得了禪定的人要保護,不要自以為自己有定共戒了,到處就可以亂跑了,不行。
“道共得果向”。道共戒,就不會退了。得了初果的人,他就是說五戒是再也不會犯。哪怕你把他頭殺掉,他也不會犯五戒。這是道共戒,道共戒不退的,無漏戒麼。有漏要退,無漏不退。定共戒,是得了定之後就生起來的;道共戒,得了果、向。初果向,初果,在見道的時候,這一十五刹那是初果向,到第十六刹那個道類智,那就是初果。那麼,從初果之後,把欲界的煩惱,修所斷的斷掉一到五品,那就是二果向。你六品斷掉了,那是二果。那麼,再斷七八品,三果向。第九品斷了,三果。欲界九品煩惱斷完了,欲界再也不來了,那就是不還果了,欲界是不來了。那麼,上邊還有色、無色界的八個地了,八九七十二品煩惱,斷了七十一品的,那就是四果向。最後一品斷掉的,阿羅漢果。
這是果向的問題。得了果,得了向的,哪怕你是得一個初果向,那就有道共戒,那是很多事情就不做了。得了阿羅漢果,當然這個道共戒更完備,很多壞事就不做了。那麼,這些是不會退的了。
這是戒有三種:定共戒、道共戒、律儀戒。
“如法受便生,唯制戒律儀。”而律儀戒是最簡單,只要你如法地去受,這個戒就生出來了。我們只要如法地發了這個(心),假使發了出離心,到戒師面前——假使是比丘戒要十個師;假使是沙彌戒,兩個師;假使居士戒,一個師就夠了。那麼,如法地問答羯磨,這個戒就生起來了。所以,別解脫戒最方便,只要如法地受,它就生起來了。定共戒沒有那麼容易了,你要得了定之後才有定共戒。那麼,你沒有得禪定呢,定共戒就沒有的。道共戒更難,沒有得果向,道共戒是不會有的。得了果向之後,才能有道共戒。那是一個難一個。那麼,我們先要得戒。最容易的別解脫戒,你就去受就可以了。
那麼,下邊這一段是麻煩一些。他破邪見——這個道共戒、定共戒、別解脫戒,這不是邪見,這是分三種,戒裡邊有這麼三種。下邊一段,就是說什麼?
大般若雲 未見聖諦 未證實際 所有犯者 或有因緣
易可還淨 若見聖諦 證實際已 異見深重 難可還淨
“大般若雲”,這是《大般若經》的一段。“未見聖諦,未證實際,所有犯者,或有因緣,易可還淨。若見聖諦,證實際已,異見深重,難可還淨。”這個我們開始看到,感到很奇怪。沒有見聖諦的,沒有進入實際的,沒有證到空性的,那你犯了戒,還可以還淨(懺悔乾淨)。你見了聖諦之後,證了空性之後,你這個異見深重,反而起了異見,這個犯了戒就還不了淨。這個開始我們感到很奇怪,見了聖諦,怎麼異見呢?聖諦,是正見,怎麼異見呢?
這個問題在海公上師講的,當然是很圓。但是做筆記的人,他可能沒有記到要領。他記了一個什麼呢?他是這樣說的,我們把《講記》一百五十五頁31裡邊,“未受戒而先修定慧,如得(阿羅漢及七地則可)”,這個是海公上師在發揮的時候這麼說的,假使你戒沒有,先修定慧的話,假使你能夠得阿羅漢果,或者是大乘的七地,這是問題不大。否則,有了定慧沒有戒,“罪障不能還淨。如渡河然,未到彼岸而不要船,則必沉溺,故宜先受戒而後修定慧。”這個話就是說,證了阿羅漢果,像迦葉尊者,他沒有受別解脫戒,因為他是善根深厚,他一下子證了阿羅漢果。那麼,就有人去問佛,“迦葉尊者他還沒受別解脫戒,怎麼辦呢?”佛說,“他早就受好了,得果就是受戒。”但是這裡是怎麼說呢?假使說,你沒有受戒,修定慧的話,那麼,過去的、佛在世的利根是可能;像我們現在,如果說你沒有戒,定從何而來?我們的定是從“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都沒有,定從何而來呢?根本得不到定。定沒有的話,正定沒有,正慧也沒有。那麼,即使你得了定,邪定邪慧,那是不是我們證到的,那是異見,不要說了。
這些就是說真正的定慧非從戒來不可。那是佛在世的利根的那些弟子,那是例外的事情。因為過去世他受戒的很多,我們說很多的,善來比丘,他過去受戒受了不曉得多少次,成熟了。只要佛一說,“善來比丘”,這麼一說,他鬚髮自落,袈裟著身,行住威儀如二十年老比丘。他過去受戒持戒太多了,次數太多了,純熟到怎麼樣子呢?佛說一句話,“善來比丘”,他這個頭不要剃的。我們這裡要剃頭留三撮,給你做這個儀式,還要袈裟給你穿,新衣裳給你穿上去了,還要唱這個偈。他不要,只要佛“善來比丘”一說,這個頭髮自己掉了,須也自己掉了,袈裟也不要做的,穿上來了,他行住威儀不要大師父教的,他一切都像二十年的老比丘,規規矩矩。這是無數劫以來,他出家的太久了,一下子成熟了,就會現這個相。
那麼,現在的人,就不行了。那一定要從受戒起,修定,由戒生的定才是正定,由正定發的慧才是無漏慧,能斷生死。如果你不是從戒生的定,這個定我們不敢要。很多氣功師他有定,他也能夠看到什麼東西,也能夠知道過去未來的事情,但是這個我們還是不要好,要了之後就是鼻子給人家牽起走了,這個走不上菩提正道去了。
那麼,“易可還淨”這個話他怎麼說呢?“還淨謂懺悔後便能還淨也”,這是對的。“如未證道,或可懺悔”,沒有證道,可以懺悔,“如已證道,往往執持異見”,這個話他又沒講清楚,把海公上師的原意沒有記下來。證了道之後有異見?證了道,你證什麼道?如果證的是佛道,那怎麼異見呢?“不易懺悔,則還淨難矣。若不具律儀,菩薩戒缺支數句,謂在佛前受菩薩戒而不受別解脫戒,則菩薩戒不完備;或但學定慧,不學戒,皆是。”這個是另外的話。那麼,這些話,他這個筆記記了一點點,也沒有把意思搞透。
這個,我們是查了《大般若經》,《大般若經》裡邊有一條,就是什麼呢?這條戒是什麼戒?這一條戒是菩薩戒,菩薩戒說喜樂聲聞的意樂,那就是犯菩薩戒的,所以是指這一個。那麼,指這一個,很講得通。《大般若經》的原文我們呢是念一道,《大般若經》第五百八十四卷裡邊有一個,“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一:爾時,滿慈子32問舍利子言:‘若諸菩薩修行佈施,受持淨戒,回向聲聞或獨覺地,違犯菩薩所受戒已’。”犯戒是這個,就是說菩薩受了這個菩薩戒之後,他做佈施或者持戒等等的功德,他回向什麼?要回向聲聞獨覺,就是回向將來成聲聞果,回向做獨覺,不回向大菩提,這是犯了菩薩戒的。所以犯這個戒。“是諸菩薩,謂有因緣可還淨否”?那麼,像這樣的菩薩,受了菩薩戒的人,還有沒有因緣可以懺悔乾淨呢?這要回答,舍利子就回答了,滿慈子問舍利弗,舍利弗就回答,“若彼菩薩回向聲聞獨覺地已,未見聖諦,未證實際,或有因緣易可還淨,若見聖諦,證實際已,異見深重,難可還淨。”這是原文。但是,你哪一條戒不說的話,人家是不會理解的。怎麼證了聖諦之後,還有異見深重呢?這個異見就是說菩薩回向聲聞乘、不回向大乘,這個異見是大乘跟聲聞乘的不一樣的異,並不是犯戒、外道那些的異。所以說,他沒有證到聖諦,他對這個寂滅的樂沒有執著,那麼,可以在勸說他之後,叫他回向大乘呢,這還容易的。等到你見了聖諦之後,證了實際之後,那麼,你這個聲聞乘的見很深重了。為什麼?證了聖諦之後,那個寂滅之樂是極樂的,他不願意出來了。那麼,這個時候要他回向大乘是困難的。那麼,是指這一個。
所以說呢,“未見聖諦,未證實際,所有犯者”,這是犯菩薩不回向大乘,回向聲聞緣覺,犯這一條菩薩戒的話,那麼,你沒有見聖諦,沒有證實際呢,那麼你因為這個不深,對聲聞緣覺乘的這個功德沒有深入,要出來還是容易了。所以說,“或有因緣,易可還淨。”假使見了聖諦,證了實際以後,那這個聲聞見就很深很重了,那這條戒要還清淨是困難了。
那麼,這個聲聞乘為什麼這個異見深重呢,我們這裡大概可以補充這麼一點資料。在《現觀莊嚴論》裡邊有兩句話,那就是說,菩薩、佛,佛菩薩一樣的,“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他的智慧能夠照見五蘊皆空,把生死都看破了,不會再流落生死了,把有破掉了。悲,菩薩有大悲心,菩提心,不住涅槃。聲聞的涅槃寂滅非常之殊勝,但是,菩薩就不貪著那個,他為了悲心要度眾生,就不貪著涅槃的樂,不住涅槃。所以說,這個住生死那一邊,生死是苦,一般是容易知道,可以離開生死,大家都會知道。但是,聲聞緣覺證到寂滅以後,寂滅是極樂的,那這個是要牽出寂滅這一邊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說,我們在《菩提道次第》,菩提心叫我們先發起來,證空性慢慢地再證,先發了菩提心再證空性。《菩提道次第》裡邊,不但是上士道要叫你發菩提心,就是下士道,中士道,菩提心的種子現在種下去,然後證了空性之後不會墮到二乘。如果你證了空性之後還沒有發菩提心的話,這個時候要勸你發菩提心,極難,要回向大乘是難得很。
“異見深重”,那就是說你二乘的見非常深重了,已經實際達到這個最高的二乘的境界了,也感到是極寂滅的涅槃的樂已經得到了,叫他回過來頭,怕是很困難了。因為我們說有苦才發菩提心,起悲心。聲聞境界,他已經證到寂靜的樂了,苦?什麼三苦,我們不是說這個滅諦嗎,滅靜妙離,什麼三苦、災患、都沒有了。叫他怎麼度眾生呢?他自己不感到苦了,他看眾生也不苦了,要回向大乘的話,這是極困難的。
所以說呢,我們要遣除這個生死邊呢,以智慧來不住生死;要遣除這個寂滅那一邊,聲聞緣覺墮入的那個寂滅的一邊呢,那是要菩提心、大悲心來把他遣除這一邊。所以說,菩提心生了之後,那麼要使你生起空性也比較容易。如果菩提心還沒有生,先生空性慧,就是證實際、見聖諦,見滅諦了,那麼,這個菩提心要生起來,極難。所以說,阿羅漢自己要發動菩提心,極困難。
我們《法華經》就有,那些聲聞弟子,佛給他勸說之後,《法華經》三乘會歸一乘的話,結果他們要成佛在什麼時候?不曉得要多少劫以後才能成,供養了多少多少佛,親近多少多少佛,才成佛。那就是時間很慢很慢。所以說,你證到寂滅之後,你再要回心向大,是慢的。我記得日常法師也再三強調這一點,他只是《華嚴經》跟《法華經》對比,當然《法華經》並不都是聲聞弟子證了阿羅漢之後才回心向大了,也有龍女即身成佛,也有這些。那麼,這個不能偏了一邊說。但是也有這個事實,就是證了寂滅的空性之後,再要發起菩提心要度一切眾生是難的。因為他證了寂滅,第一個,寂滅是極樂,一切苦都沒有了,他就歡喜呆在那個地方。聲聞就要耽著這個涅槃了,菩薩呢,要不住涅槃,那要菩提心了,要度一切眾生。而證到涅槃之後,再去度眾生,他就感到提不起勁了。眾生有苦他才去度,他已經寂滅了,什麼苦都沒有了,度什麼眾生呢?
我們說要有出離心,才能菩提心,出離心是自己感到苦,那你推想到眾生也在受苦,那麼菩提心才生得起。自己不受苦,也不容易推想到眾生受什麼苦,這體會不到了,那麼,你菩提心要生——極難。所以,從這一點看,所以說,證了聖諦,證了實際之後,這個異見就是說,二乘之見太深重了,要再去回向大菩提,是極困難了。八地菩薩是相當於阿羅漢的這個空性或者是七地,那麼如果證了阿羅漢之後,要再回小向大,這個,佛要花很大氣力,好好勸說。
那麼,這個一條如果不把原文一看,那就——我們開始第一次看到也很奇怪了,原文一看,是聲聞菩提跟大覺菩提的問題,這個異見不是其他的外道或者是犯戒的異見了。所以說,這個也不可怪了,沒有什麼。
丁二 辨無律儀戒菩薩戒則不具支
頌 若不具律儀 菩薩戒缺支 雖有方便儀 難興真作用
由戒增我執 恃己輕他犯 無悲不勸攝 不嚴責皆非
這裡就是說,還是重新地強調一下這個律儀戒的重要性。假使沒有律儀戒,這個菩薩戒裡邊不是三聚嗎,第一種是律儀戒,是打地基的,這個地基沒有,上面的上層建築也建不起來。這個前面已經講過。那麼這裡又說了,假使沒有攝律儀戒,那麼,整個菩薩戒三聚,那就缺了一聚,缺了一個支分。而偏偏這個支分是基礎的支分,一切沒有基礎的東西那是不可靠的,沙灘上的大廈禁不起風雨的,一陣風一刮就癱下來了。那麼所以說,菩薩戒裡邊重要的一個地基——律儀戒如果沒有的話,那麼菩薩戒第一個是缺了支分。雖然很多方便,度眾生的方便很多,六度四攝都是方便很多,但是作用就起不了。
就像前面說的,你說你要去度他,但是律儀戒都沒有受,你還要殺人放火,還要偷東西,還要打妄語,你說的話哪個相信你呢?所以說,我們佛弟子,很多人跟我說,好象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老實話不敢說的,說了要吃虧的。我說,你吃虧就吃虧一點吧。佛弟子如果這個妄語戒不受的話,你說的好話哪個相信呢?你說“我要幫助你,我要度你”,他根本不相信,你跑了去,他害怕得逃掉了,因為你沒有受律儀戒。當然,我們別的戒是受了,但是這裡是說律儀戒不受的,那麼你這個“菩薩”,人家害怕得不得了。你的話,不相信,你打妄語的,因為你不受妄語戒的。你說你不殺人,他就怕你,你拿了個刀,他就怕你殺人。你不拿刀,他也害怕你,怕你偷東西。
總之,你這個律儀戒沒有,性罪也不止的,你說你要去幫助人家,度眾生,人家還是“謝謝你,不要你度好一些,度了之後更倒楣”。為什麼?你會偷他的東西,會殺他的生命,什麼都會幹,因為你沒有受律儀戒嘛,哪個要你度呢?
所以說,沒有這個律儀戒的話,菩薩戒你方便再多,人家不會相信你。不相信你的話,你也起不了作用,“難興真作用”。真正的作用,菩薩戒的度生的作用、利生的作用就起不了了。那就是缺乏一個根本的律儀戒的支分沒有,那前面的都泡湯了,不起作用了。
那麼,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持也持戒了,別解脫戒持得很嚴謹,但是“由戒增我執”。他持戒不是從利益眾生的這個大菩提心出發,他自以為“我能持戒,我比你高”。我們修行,《五蘊論》 、 《百法》都說的要破我。《五蘊論》破的是人我,補特伽羅我,《百法明門論》講了兩個,還有一個法我。那麼,最起碼的人我要破掉,而你持戒雖然持得好象很仔細,但是我執卻增加了,“我能持戒,你不能持戒。我看不起你,我比你高”等等,自己肚子裡邊就一大坨。那麼,行動上,也就表現出來了,我們這個很容易看到:很好的,他能持戒,卻是他——我慢心高得很。都看不起人家,人家的話半句也聽不進,自己什麼都對,“我是持戒的,我什麼都對的,你們都錯的。”這樣子的人,是不少不少,心是好心,他能持戒,但是持戒卻是增加我執,天變成魔。本來是好事情,成了更壞的事情。不持戒的人,他倒還執著心、我執沒有那麼大,他也不一定做很多的壞事。你背了個持戒的名,卻是我執是特別大,那麼你修行是背道而弛了。
“恃已輕他犯”,自己認為沒有犯,人家犯了戒,就百般地呵斥挑剔,實際上,自己犯了很多卻不知道。因為自己看不到自己,你要照鏡子他又照不來,就是照人家。學的法都是看人家過失,自己的過失都原諒掉了,好象是不足輕重的。人家的過失,一點點就看得像雞蛋裡的骨頭那麼的大,到處說人家都不對,都不行,就是自己好,那個我慢越來越大。這是說一個缺點,這是持戒不能增我執,不能對人家犯戒——輕視人家。人家犯戒,要可憐他。
“無悲不勸攝 ,不嚴責皆非”,那麼,有些人,他倒是沒有我慢,人家犯戒,“哎呀,不關我的事,這個我管不了。”這個也不對。“無悲不勸攝”,人家犯了戒,你沒有悲心,不去勸他、不攝受他,甚至於“不嚴責”,不嚴厲地呵斥,都是不對。菩薩戒是要菩提心,饒益有情、攝受有情,人家犯了戒,他要墮落了,不關我的事,這個你想對不對呢?該嚴呵斥的就要呵斥,該勸的就要勸。開始是勸,勸了他之後,再不聽的話,就呵斥了。如果你礙於面子,既不勸也不呵斥,那你還是犯菩薩戒。所以說菩薩戒裡邊,海公上師把那些容易犯的那些事情都給我們提出來了,那就是給我們照鏡子。菩薩戒裡邊有兩種,一種是護持自己的,保護自己這個善法的;一個是護持他的,利他的。那麼假使說他犯了戒之後,就得要呵斥。這個呵斥,我們不是說恨他,“你這個犯戒人!”,討厭他,瞋恨他,不是這個心,是慈悲心攝受他。慈悲心攝受他,好好地勸他,不聽的話,那有什麼辦法呢,只好呵斥了。我們說鐵棒喇嘛,藏地的鐵棒喇嘛真的鐵棒棒,你說他打不打人?這是真的打人,他是不是沒有悲心呢?他有悲心,他就是要你好啊。
我們記得以前我們五臺山的那個時候,有幾個人到拉蔔楞寺去學法。有一個師父,他走路威儀不好。他穿的喇嘛裝,那些鐵棒喇嘛又不知道,以為他是喇嘛、藏人。他威儀不好,“嘣”一棒子打得他“哇”頭昏腦脹——快要倒下去了。正在第二棒還要打下來呢,他“哇”地叫了一聲,一聽是漢人的聲音,第二棒就不打了。為什麼啊?他以為是藏人,漢人就照顧一下了,因為漢人到藏地來,可能規矩是不太熟悉,他就慈悲一些,就不給你第二棒棍子下來了。如果你藏人的話呢,第二棍還得要來。這一棍子,他跟我說,痛得不得了。鐵棒棒,不是這個木棍子了。木棍子打一棒還夠痛了,鐵棍子打下來了,你這個——打得腦殼,火星都打出來的。那是他挨了一棍子,他說,“第二棍沒挨到,這還好。”所以說,那麼鐵棒喇嘛是廟裡邊故意弄的一些打人的劊子手嗎?不是那個事情,打死不管的,鐵棒喇嘛是打死人不管的,不賠命。那你不規矩才打了,你規矩哪個打你呢?藏人的性格很硬,你說不用這些方式的話,他不調伏。那麼,這就要忍,我們說要責與攝兩門,能夠攝得你聽話的,那就是攝的門來攝受你。如果好好地勸你,攝受你,你不聽的話,責。這個我們漢地也有責攝兩門。責,怎麼責呢?罵了之後,還不聽,怎麼樣呢?打。打了之後還不聽,就鐵棍子“嘣”一記來了。所以,這個我們說都是悲心,慈心悲心的出發點,不要說他們是野蠻了。因為他們藏人個性強,不用這些方式是調伏不了。調伏難調的,就是要這些方法了。今天就講到這裡。
第十九講
上一次我們講到戒波羅蜜多,那麼今天是忍辱波羅蜜多。在這個之前,我們把《科頌講記》的很多錯字,那麼我們看到的給大家改一下。在一百二十頁大家看,第三行(《三學講錄》九三頁末2行),他說,“果熟謂現在之根身,及山河大地之器世間,皆異熟果也。”異熟果謂現在之根身;山河大地器世間,這個大家知道,前面講過的,是增上果。他這個筆記上呢,“皆異熟果也”,這個有點問題。這可能是寫筆記的那個居士,可能是他聽錯了,他或者自己聽的是對的,他寫的時候寫錯了。這個大家都知道,山河大地是增上果,不是異熟果,異熟果是“根身”。這個旁邊注一下,山河大地是增上果。
那麼下邊還有,反正這個錯字非常多。 哦,標點有的地方還是改一下。在一百三十三頁第六行(《三學講錄》一零三頁末行),他說,“如圓輪有十二齒,譬如圓頓”,這裡要加一個‘;’。“譬如圓頓”,這是半句完了。“其輪轉時,一齒一齒次第而轉。譬如次第”,這是兩個各自各的,“譬如圓頓”下面不能接下“其輪轉時”。應是“譬如圓頓”,這是半句話。十二個齒輪,譬如圓頓,轉的時候,依著次第轉,譬如次第,這是兩個。
那麼,再過去倒數第四行最下邊,“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他寫的是“發心利他樂,正等菩提者”,錯了。應是“發心利他故”,加個“故”,這麼點一下,“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這是《現觀》的頌。還有,這個錯字是很多很多,校對的時候沒有很仔細。
那麼原文是手抄本,手抄本裡邊各人抄的也會抄錯。這個還有在一百五十一頁第六行(《三學講錄》一一九頁11行)最後一個字,“複元”,不是這個元,是原來的原。“戒體復原”是原來的那個原,不是這個元,一元兩元的元,改一下。
還有一百五十四頁第四行(《三學講錄》一二二頁6行),第二句的開頭兩個字,他是“持已”,我們的《科頌》裡邊是“恃己”,是“恃”,就是仗了自己的持戒,輕慢人家的犯。不是“持已”,是“恃己”,這兩個字都錯了,改掉它。
還有一百五十五頁第四行的最後第八個字“若不俱律儀”,這個俱不要人旁的,是具足的“具”。不是《俱舍》 的俱,是具足的具,人旁不要的。
還有,就是一百五十五頁倒數第三行中間(《三學講錄》一二三頁12行),“我有三大無違緣”,不是“大”,是“天”。三天不遇違緣呢,忍波羅蜜多就修不起來了,那就是“三天”了,不是“三大”了。“三大無違緣”,沒有這個話。我有三天,“大”改個“天”。
大概看到的就這點,我沒有每一個字看,就是偶爾翻到一下,看到一些錯字。大家看到的,也可以提出來,我們看是該照什麼的。
乙三 忍波羅蜜
我們現在就講忍辱波羅蜜多。開頭就是說,我們說忍的自性,假使能夠忍一切違緣障礙等等,就是忍。它一共有三種。忍的自性有三種:一種是耐他怨害,冤家來害你,等於說忍冤;一種,自己自身所生的苦,你要修行,或者是其他身上害病等等苦能忍下來;一種,安住法思勝解,就是說對法能夠起意樂心,要忍。有的人他學不懂,就丟了不學,那個法樂生不起。這個法,本來是——我們是凡夫,煩惱很重,法是佛的法很高,當然不是一下聽懂。那麼你不懂呢,就要鑽研,好好地去努力,慢慢地懂,那就要忍了。不忍的話,那你不懂就不懂了,就算了。所以這三種的忍,一共有這麼三種,那麼這裡都要講。
丙一 耐他怨害忍
這是第一種。這是對方的冤家害你,這個要忍,這個特別擺在第一呢,也是最難忍的事情。冤家,人家一般都是看了是最好消滅他。那麼,他來害你,你還要忍,不但要忍,還要感謝他。這個不可思議,但是把道理會通了,那就是感到是應當如此,這個我們慢慢看。
第一種是“耐他怨害忍”,第一種。冤家是最難忍的,他來害你,要忍下去。那麼,這個能夠忍下,其他的,中庸的(不相干的)那些人對你的不如意的事情,當然更容易忍了。這是最厲害的,冤家來害你,這個要能忍得下,那麼其他就不在話下了。這是對方的,那這個有什麼方便能忍下去呢?
丁一 宿生親善想
第一個就是說現在是冤家,過去並不是冤家,過去是親人。那麼,既然過去是親人,他對你很好,現在他來害你了,你想到他過去對你好的地方,那就原諒他。所以說,這是第一種。我們在投生的時候,怨親互相變,是各式各樣的都會有。以前有個阿羅漢到一家人家去,看他們吃飯,他就說了一個偈。大概的意思好象是這樣子,他說:孫子娶祖母,這個孩子他娶的女人就是他祖母投胎的,孫子娶祖母。他的父親是愛釣魚的、吃魚的,結果,後來投魚,他們吃飯的時候吃魚,就把父親吃掉了。他母親,是個狗。他的母親因為做人不太好,投了個狗,結果,妻咬夫骨頭,就是說,他的父親,魚的骨頭掉在地上給狗吃。狗咬它前輩子丈夫的骨頭。那就是冤家親家是搞不清楚,投了生之後就各式各樣的變化都會有。那麼,現在是冤家,過去很可能是親家。不要說過去,我們往往是兩個最要好的人,後來碰到一個矛盾,就結了冤家。不是過去是親家,就是這一輩子是親家。所以,這樣子一些觀想,就可以把怨解除。
丁二 隨順法無我想
一切法無我,這個我們學過《五蘊》、 《百法》都知道了。一切法,補特伽羅是沒有我的。既然沒有我的,我也沒有我,他也沒有我,那麼仇什麼呢?根本就無所,沒有仇的地方了,這個兩個補特伽羅都是空的,自性空,哪有什麼仇恨呢?也沒有冤家,也沒有。
丁三 無常想
一切法都無常的。他現在害你,這個事情過了就算了,他不會緊盯著你搞。
丁四 應令彼安樂想
他既然是過去的親家,他要害你,你就是要報他的恩了,你要使他安樂,不要起“以牙報牙”,不要這樣去搞。
丁五 攝受想
不但是不去報復,還要因為他是我們要度的眾生之一,我要攝受他,要度他。
頌 宿生親善想 諸法無我觀 彼此剎那異 最後皆當死
或令彼安樂 攝受為己任 況怨親不常 自他或異地
這裡講的就是說,“宿生親善想”,第一個方法,過去他是我的親人,現在雖然有點冤,但是想到過去的好處,那就原諒他了。
第二種,“諸法無我觀”,一切法是無常的,無我的。那既然是無我的,他也不是他,我也不是我,這樣麼,什麼冤家不冤家都是空事。
第三種,就是說“無常想”,“彼此刹那異”,你也好,他也好,都是刹那刹那改變的。那麼,現在他這樣子,過了幾個刹那,他又改了另外一個樣子了,他心思也轉變了。你現在恨他,再過了一兩天,他又是另外一個人了。他是思想改變了麼,就是另外一個人一樣了,那你恨他幹什麼呢?這是刹那變。另外再有一個刹那變,就是說,他打你很痛,但是這個痛,他打了一頓就算了,這個刹那過去之後就沒有事了。所以說,哪怕你死掉也一個刹那,死掉之後就沒有事了。“最後皆當死”了,這個是說無常想了。
“或令彼安樂”,這是要使他安樂了。這是使他安樂,因為冤親,不是要知母報恩嗎,他雖然現在是冤親,過去是我的母親。那麼,母親過去對我很好,現在她煩惱所迷,我不要使她受苦,要使她安樂,要把她的煩惱把它去除,慢慢地度她,就是攝受了。
“攝受為己任”,一切眾生都是我要度的,發了菩提心之後要度一切眾生,凡是這六個波羅蜜多都是以菩提心為基礎的。既然你發了菩提心,一切眾生都要度,那麼這個是你自己的責任,你要度他,你何必現在去報復呢?
“況冤親不常,自他或異地。”即使是最大的冤家,他還是我所要度的之一,不能放棄這個責任,何況冤親不常,就是一下冤,一下親,沒有一個常的。
“自他或異地”,自他調個地方看,假使你處在他的地方,你還會發脾氣,還會要抱怨。那麼,你這樣子一想,就是設身處地的一想,也可以原諒他。
這是對冤家如何避免產生這個仇恨,而不但不產生仇恨,還要使他安樂,使他攝受,要度他。那麼,這裡很簡單,我們這個《菩提道次第》,那是講得很多。那麼,這個對我們平時調伏我們的瞋恨心很有幫助,所以我們還是要花點時間把《菩提道次第》的介紹一下。他就是冤家的害,那麼我們不忍,最大的這個害處就是起瞋恨心。瞋恨心一起,不但是害他,自己的功德林,過去的持戒、修佈施等等的功德全部燒掉了。我們以前,在前幾年,大興安嶺這個地方起火,很多的珍貴的樹林、木材全部燒完,那個很可惜。那麼,我們的功德林更可惜。辛辛苦苦好幾輩子積下來的功德,就這樣的,你只要瞋恨心一起,給你燒得光光的,那不是很可惜了。所以說,這個忍辱不但是對他沒有損害有好處,對自己還有極大的好處。
補充介紹——第一個觀想
(22A)我們這裡是有幾個觀想,就是假使有人要害你,那麼,就是說你要觀一觀,是不是他要害我?是他自己的自由的意志來害我還是他受人家強迫,就是說是人家逼迫他來害我?先觀察這樣子,假使說他自己有這個自在權來害我的,那麼這個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切眾生都被業力所牽,他都是由煩惱業所自在,自己沒有自在的。那麼,他所以來迫害,都是他自己心裡的煩惱種子。那麼,既然是煩惱種子促使他來害我們的,我們就不能怪他,只能恨那個煩惱。假使說有個人被鬼附在身上,他做壞事,那麼,我們說這個人把他槍斃了好不好?這個人他沒有做壞事,是附在他身上的魔使他做壞事,那你把魔趕掉就行了嘛,何必把他殺掉呢?真正的壞不在他身上,他自己還沒有主宰,等於是奴才一樣,受了魔的驅使。那麼,他既然他自己不自在的,受魔驅使的,那你恨他幹什麼呢?所以說,這是第一個觀想。
另外還有很多我感到很好,給大家做個參考。那麼,就是煩惱是一個壞東西,它不但是害你。有的人,他煩惱起的時候,甚至於會害自己,怎麼樣子呢?斷食,絕食,他氣起來就不吃飯了。有的人,上吊,自殺。那麼,這個煩惱厲害的時候,不但是對人要生障礙,對自己最可愛的身體,自己最愛的是自己身體了,他尚且要害,何況害人?所以說,不要恨他,他自己是不自在的。他因為煩惱的驅使來害我們,但是他煩惱逼迫的時候,他還會害自己。那麼,這個就是說真正的仇人是煩惱,對有情,所謂冤家,實在並不是冤家。他不是自在做主的,是煩惱指揮他的。我們經常說,過去婦女,一哭二餓三上吊。她煩惱起來之後,第一個是哭,哭了沒有效,就絕食,不吃飯,不吃飯再沒有效的話,上吊。那麼,這都是煩惱害她。他自己還要害自己,何況害人家呢?所以說應當原諒。這是一個。
第二個觀想
就是說他害人,到底他本身、本性是要害人的,還是其他的客觀的因素使他害人。假使說他本身是害人的,就像火,本身是要燒東西的,那你恨他也沒有用,火就是要燒的,你不要去碰它就是了。你要去玩火麼,你自己自焚其身,這個不要怪人家,火本身要燒人的,你不要去碰它就完了。假使它是客觀變的,假使說虛空裡邊,我們在燒火,很多煙把虛空遮掉了。那麼,你恨虛空幹啥,這是煙的事情,這個並不是虛空的問題。那麼,就是說煩惱使他做壞事,不是他的事情,你根本不要恨他。這是又一個觀想。
第三個觀想
我們說害你、直接害你的,你要恨是恨直接害你的呢,還是間接害你的?直接害你的,那麼他拿刀槍棍子害你,那麼,你要恨刀槍棍子,因為砍你的是刀,打你的是棍子,不是他,這是直接的。那麼,你現在要是間接的,他拿刀的是他,那麼他本身就是間接的,他後頭還有一個煩惱,你該恨煩惱,不要恨他。那麼,這也是個觀想法。直接的也不該恨他,因為是刀槍,不是他。間接的,他後頭還有東西——煩惱,你也不能恨他。
第四個觀想
他害你是什麼原因?是不是他安心要害你?我們從因果上看,你所以被他害的話,都是過去宿世造了罪才受他害的。我們說,在將來我們講《二十唯識》就會講到這個,在地獄裡邊,閻羅王的鬼卒他害人,把人家叉在油鍋裡煎,上刀山,鋸子鋸,乃至磨子磨等等。是不是那麼殘酷的人來害人呢?實際上都是自己變出來的,就像夢裡邊碰到老虎一樣,把你咬死了。這個老虎是真的老虎嗎?是你自己這個心裡邊變現出來的。當然這個是第六意識,變的是沒有東西的,但是第八意識變的就會有作用,但是你夢裡你感到還是有作用。那麼,這個東西變出來,是你自己的業障變的,並不是有這個有情來害你,還要怨自己過去的業障,不要去怨外邊的那些害你的人。這又是一個觀想。
第五個觀想
那麼,再看這個。假使冤家來害你,那麼,你就是受不了苦了,你要去發脾氣,起瞋恨心,要報復,把他弄掉。但是,你不想一想,你假使真的怕苦不能忍的話,你起瞋恨心,把他殺掉,或者把他打退,這個你將來受的苦更大。如果你因為他這一次害你,即使他要殺你,你反過來殺掉他了。那麼,你說你避免被殺的苦了,但是你不知道,你把他殺掉,以後地獄的苦比他殺你的苦還大得多,大得不可計的多。那麼,你說你怕苦而起瞋恨心把他害掉,這個話是不成立的。因為你是怕苦,結果你造了更多的苦,並不是怕苦,你是真的歡喜苦,才這麼做。所以說,從這一點看,你真正怕苦的話,你不應該害他。你是怕苦的話,你就該把這個苦受了,以後就不產生苦了。如果你說怕現在一點小苦,把他報復了,那後來地獄的苦才可怕。
所以,從這些地方看呢,都不應當對冤家起瞋恨心。我們在《入中論》裡邊有一句話,“即許彼苦能永盡,往昔所作惡業果,雲何瞋恚而害他,更引當來苦種子”,他現在來害你,什麼原因?過去你造的煩惱業,所以他才來害你。那麼,他害你之後,就是他過去的業起了報,報好之後,我們學過《俱舍》就知道,你受了報之後,這個業就消失了,沒有作用了。那麼,他來害你是把你過去業,報消掉了,這個業以後就再也不起作用了,這是好事情,你何必起瞋恨心,你反過來害他。你又造了很多的罪,將來要感更大的苦報。所以,這一方面一觀察,也不應該去瞋恨他。那麼,這個裡邊講得很多,當然我們不能夠全部把他念出來了,有空的時候,大家自己去看一看。講得很好,反正你要瞋心大的人,把這些多觀察一下,多思惟一下。那麼,把心胸開寬了之後就可以當下清涼,如果你真正能夠善於應用的話,當下就清涼。那麼,這些,一定是從佛經上來的,如果你不學教,不聽法的話,這些方法你不會有。這些觀想沒有的話,瞋心來了就是非報不可,以牙報牙,以打報打,這麼就搞起來了。我們出家人是罵不報罵,打不報打,弄不報弄,那麼這個忍辱的心一定要養成。忍辱第一道,這是出家人的第一個要求的,要忍辱。所以說,我們這個方面的功夫要多下一點。那麼,就是這一類的教授教誡要多下一點功夫,這是對冤家的害能夠把它平下去。這是第一種了。
丙二 安受眾苦忍
丁一 為求菩提,受持戒法,衣食粗少,威儀行乞,種種勤劬等苦能忍
修行,我們從現在凡夫發心要到成佛,中間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要經過不少的難行苦行,還要犧牲頭目腦髓,這些都是苦,要忍。為了求大菩提,我們要守戒,守戒就是這個做不得,那個做不得。有的人他寫一個信給我,他說他每天受八關齋戒,但是晚上的電視能不能看?你要看電視,這個八關齋戒怎麼守呢?八關齋戒,歌舞伎樂過往觀聽都不行,自己不能做,要去看,要去聽也不行。那麼,你電視機當然只好關掉了,或者看看新聞就算了,後邊的那些遊藝的節目就不要去看了。那這些對在家人來說是一個苦——他的娛樂沒有了,把它取消了。這是在家的八關齋戒。那你修比丘的乞食的話,苦得很,那是相當苦的。大太陽也好,大風雪也好,你不去乞食,你沒有飯吃,不開夥嘛,你一定要去要的。要的話,人家有的居士心情好的,給你一點好東西,如果心情不好的,剩下的東西,或者什麼東西給你一坨,一丟。碰到外道,還有毒藥給你吃,印度外道放毒是很多的。海公上師去了印度,他藏地學法回來經過印度,他就是受了印度的外道的毒,瀉肚子了。那個還不是最厲害的毒,瀉肚子,最厲害的毒要毒死人的。印度的外道很凶的。這些不算,如果你乞食這一天碰得不巧,七家過了,沒有還沒有給你飲食的話,得回去了,白白地受了那麼的苦,大風大雪吹,跑了一趟什麼都沒要到,還要回去那麼多路,跑到林子裡餓了肚子坐一天。這個乞食也很苦。那麼,守戒的苦,乞食的苦。
“衣食粗少”,出家人的衣服總是比較簡單,吃的東西,吃素的,而且比較簡單。海公上師說,有一個人他說吃素,他是一頓飯要幾十塊,那個時候,海公上師講經的時候是,即使不是舊社會,還是解放初期了,幾十塊錢吃一頓飯,不得了。像我們現在等於說要幾千塊了。那你說這個吃素他算個什麼吃素呢?還是要耗費揮霍了。那麼,真正的吃素就是簡單了,不但是不殺生了,還要把我們貪的這個食貪,吃東西的貪心把它壓下去。所以,我們吃素並不是單是不殺生就完了,還是要制止我們吃飲食的貪。你為了吃素,你把飲食蔬菜弄得好好的,調了很多的調味,弄了很貴的蔬菜吃,那已經失去意義了。當然,殺生沒有殺,但是貪心是引起來了。衣食要粗少,出家人就這樣子。
“威儀行乞”,威儀要端端正正的。哪怕你疲勞不堪,你站也不能這個歪起站,憑起站,都不行。坐也要坐得正正的,不能斜起憑起,桌子上趴起,都不行。這些還是有相當的苦。“行乞”,乞食。
“種種勤劬等苦能忍”,這些苦,都要能忍下去。那麼,這個下邊是第二個。
丁二 於世八法能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這個世間八個法最容易動我們的心。那個我記得什麼一個,蘇東坡寫了一個詩,好象是“八風吹不動”,給佛印禪師,跟他很要好的。他作了很高興了,拿給禪師看,禪師說“放屁!”他氣得不得了,“什麼?放屁?”你八風吹不動,一個屁就吹動了啊。所以,這個就是說,你真正能夠忍下去是很不容易的,這個是要下功夫的。在世間上辦事情,你們說弘法也好,當然,很多人是聽你的話,讚歎。但是,有人讚歎,必定有人譭謗,這是世間上是必然的事情,有人讚歎你,你就曉得背後決定有人譭謗你。有人對你好,供養你,決定有人要害你,就是甚至於要偷你東西。所以說,世間上你說要什麼都圓滿是不會的。有利必有衰,有譽必有毀,有稱必有譏,有樂必有苦。而實際上,樂是假的,苦才是真的。這個八個法能忍得下去,那不是容易的事情。海公上師特別強調,真正修行就在這個地方下功夫。
丁三 為供事師尊三寶,尋求正法,獨處寂靜,思惟觀察,如理治心,修習止觀等苦能忍
“為供事師尊三寶,尋求正法,獨處寂靜,思惟觀察”,這是修法的苦了。“如理治心,修習止觀等苦能忍。”要供事師尊三寶,供養上師三寶,這個我們米拉日巴的傳看一看。他辛辛苦苦做了很多事情,供養他上師,背石頭,造東西。等到他要傳法了,他要想求法,一腳踢出去。這個你受不受得了?受得了的話,才能成就,受不了就沒有成就——就走,就完了。所以說,這些苦要能夠忍。我要求正法,那法是不會送上來的,尋求正法要下功夫去。我們過去參學,又沒有飛機,又沒有火車,自行車都沒有,那就兩個腳,一雙草鞋,四大名山到處去參訪去。這些都有苦的,“尋求正法”。
那麼,“獨處寂靜”。有的時候,很多人說:“我要閉關。”真正叫你閉關,山上沒有人的話,你難過死了,住兩天都住不住。經常有山上閉關的那些人,他平時看不到人,沒有話說的,很不舒服,總算熬過去了。一碰到有朝山的人去了,他把你拉住,話是說不完的話,話匣子倒起來是倒不完的。為什麼?這個凡夫的境界,沒有人跟你說話是難過得很的事情。你倒去試試看,一天跟人家不說話,藏地修法裡吃啞巴齋就是這個,不說話。那就是鍛煉了,也是鍛煉鍛煉。我們這個嘴長在那裡閑得很,總是要說話,你如果兩天不說話,三天不說話,你自己試試看,難過得很。你不說話手就要說話,這麼比,這個也沒用。
我記得有這麼一個人,他說他要禁語。禁語就不說話了,不曉得他是哪裡聽來的,他說,九年禁語會成就什麼什麼東西。他就奉行那個法,他是禁語。禁語不說話,人家跟他說話,他不說。不說的話,但是他心裡難過,還要比,手比,那不是在說話一樣嗎?所以,那個時候我跟他鬧個笑話,我說,“你九年不說話,你要成就什麼?”啞巴一輩子不說話,他成就什麼呢?(笑)那比你成就還高得很。這個不是單是嘴上悶住了,你要心裡靜下去,不想說話了,這才是真功夫。你把嘴蒙倒,那個手比、弄,那還不是在說話?啞巴說話就是拿手說的。所以,寂靜還是相當得苦。
閉關,我經常聽海公上師說,有人閉關,閉三年關,不到三個月,翻了窗子跑了,為什麼呢?門掛了鎖,跑不出去,爬窗子翻出去,逃掉了。他是不耐寂靜,太靜了難過的。這個有一個現成的,菲律賓有一個地方,一個廟,很好的一個廟。一個居士他說“你要不要去?”我說:“我沒工夫去。”我說:“你們隨便找兩個,海外不是法師很多嗎?”他說找不到。臺灣來了兩個法師,他們請他去住,開始很好。他那裡什麼都現成的,燒飯有人燒,衣服有人洗,地有人掃,茶杯,茶有人泡。你只要坐著用功好了,有居士來,給他開示就可以。結果,臺灣去了兩個法師,開始去——他們那裡不大有人,因為他們菲律賓,都是海外的人,都是工作很忙,只有星期天偶爾來幾個人。佛教徒本來也不是太多,再加上他這個地方非常保密,經過那個門口有警衛,有員警守門。那個地區沒有事的人不准進去。那麼,他們兩個出家人住在裡邊就感到很寂寞了,開始就閱藏,看藏經。藏經看了一個星期,看不懂,這個沒有興趣了。那麼怎麼辦呢?禮拜,拜拜拜,拜到後來也單調得很。最後,念佛什麼的。搞了幾天都提不上勁,最後,睡覺。一天沒有事就睡,睡到後頭也難過。最後三個星期以後跑掉了,不要住了。在這樣子地方還嫌難,那你山上一個人,什麼都沒有,恐怕你住不了。所以說不要想著閉關是好事情,你沒有那個功夫,你閉不了關。三天沒人跟你說話,你就難過死了。
“思惟觀察”,觀察這個教義,不懂的你要把它拼命地把它思惟,把它觀察,這個也是一個苦事。我記得我們一個出家人,叫他背《俱舍頌》。背了幾句,“煩死人了!叫我背書,我要發脾氣!”要發脾氣來了,最後拿起個包,逃掉了。這個學法還是有苦的,你不要以為學法是很舒服的。法的味道來了,那是很好,法喜充滿這是好事情。但是,開始的時候,你要學法,搞不懂,也是很難的事情。
“如理治心”,心把它不要外邊亂散亂出去,把心收住。這也是個難事情。
“修習止觀等苦能忍”,修止觀,坐在那裡動也不要動,響也不要響,專門觀察。這個叫你一天修幾個小時恐怕也是感到苦惱的事情。但是,修得有效的人,越修越愛修。但是,還沒有上路的人,感到是個苦事情。不要說這個止觀,把你腿子盤起來,坐個兩三個小時,有的人吃不消。他說:“你們這裡念經太長了,要三個小時。我們顯教一個小時不到,站起念的。”你這三個小時,腿子盤了難過,不要說你修定,單是盤盤腿子都吃不消。那麼,這些都是苦。但是,這些苦你不忍的話,修行不能成就的。
丁四 在家士農工商等苦能忍
在家的要工作,讀書的,或者做工的,做農的,做商的,都有他們的苦。我記得我在溫州的時候,他們做生意的人晚上睡不好的,他們經常要打聽什麼資訊,一天到晚通電話。買貨進貨或者賣貨,你差一點點時間,價錢跌了,那要蝕本的。這個是緊張得很的,做生意也不是很舒服的。弄得不好還要破產,還要坐監。
丁五 為利他故,種種勞慮,愁憂譏謗,追求諍持,身心疲勞等苦能忍
“為利他故,種種勞慮”,你要行菩薩道,那就是更苦了,種種勞慮,“愁憂譏謗”,你倒做了很多的好事,人家譏毀你,說你騙人,裝模裝樣等等。這些都要忍。“追求諍持”,追求的苦,“諍持”就是說兩個意見不同,大家互相相持不下的情況。“身心疲勞等苦能忍”,你在利他的時候,自己修行固然有很多的苦,利他的苦比自己修行還要厲害。對方他是不是聽你教導,甚至於你好心去攝受他,他反過來說你害他等等都會有。那麼這些都要忍,就是“安受眾苦忍”。
頌 若持戒求法 衣食等劣少 威儀諸劬勞 四依杜多行
又利衰毀譽 苦樂稱譏等 供事師三寶 求法處靜寂
如理調治心 止觀諸禪定 在家習士農 工商事王等
利他諸勞慮 愁憂受謗毀 追求於財法 不染之忿諍
身疲心厭倦 若退若難行 當觀苦性空 而果報決定
“若持戒求法,衣食等劣少。”你持戒的人,我們說持戒,廣化的圓老,他以前是個榜樣,他確實是個很樸素的,他穿的衣服是墨色衣,自己染的,染的顏色一塊黑、一塊淡的,這個樣子的。那麼,幾個年輕的,在藏經樓跟他學律的,也照他的樣子了,也是墨色衣穿起。但是,一個是內外如一,一個就是不一樣了。有一位他就是外邊麼,墨色衣,但是裡邊,最新式的,照相機,什麼機都有。那麼,這個樣子,就是內外不一樣了。墨色衣是簡單了,不要去追求那些華麗的衣服了。你現在披了個墨色衣,裡邊,什麼華麗的,最現代化的什麼東西都有,照相機等等。我們說照相機好象出家人沒有這個必要要,除非是常住裡邊有法會,有紀念的事情,照一下,也可以請外邊人照。不必自己拿個照相機。我總看到很多的場合裡邊,出家人拿個照相機,歪了個身體,趴在那裡,東照西照的,實在威儀不好看。不要說照相,我們在溫州有一個會長,他年輕,買了一個摩托車,大家都到處說他閒話。因為他第一個坐摩托車的出家人,騎自行車的,第一個大概說閒話的也不少,現在好象多了,就不大說了。而他第一個坐摩托車,大家到處說,碰到就說,“這個人騎摩托車”,什麼什麼的。出家人總不要享受,因為什麼?摩托車到現在說是一個享受,自行車不是享受了,大眾化了,就不說了。摩托車,還是比較高級的,他就要說話。出家人不能享受,出家人生活要簡單。所以,你一享受,就會有譏嫌,要說話。
“衣食等劣少”,持戒求法的人,修行的人,穿的衣服,吃的東西都要粗一點,少一點,不要太豐富,不要太好。我記得在廈門的時候,一個居士,他是很有名的一個老居士。他就跑到廈門來,他是廈門佛教會的什麼。看到廈門的僧人的衣服穿得布料很好,他就說了,“現在的出家人,穿那麼好料的衣服。”他就譏嫌了,因為他是老一輩。實際上,衣服是海外的那些居士供養的,也不是自己買的。但是,你穿在身上,那些比較老一輩的,知見比較是嚴格一點的人,就看到不像了。“出家人穿那麼好的料!”但是還有一些人故意買最好的料作衣服的,那就更要譏嫌了。所以,出家人衣服要粗、要劣、要少。
“威儀諸劬勞”,威儀要正,不能歪,不能憑,不能靠。這些都是辛苦事情。
“四依杜多行”,四依更難。糞掃衣、常乞食、樹下坐、陳棄藥,這個最簡單的生活。那麼,十二頭陀,一般人還做不到。所以,這個出家人的要求,那是普通人看了認為不是人的生活。我們說,真正修行就要這樣子做。反正我們看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必定經過這個苦行的,海外的那個什麼叫果智和尚——廣欽老人的,他就是修苦行的。過去的虛雲和尚也修苦行的,等等。反正有些成就的人都經過苦行,而釋迦牟尼佛傳法的迦葉尊者頭陀第一,就是修苦行的。那就是說,佛教要修行,苦行是必要的,釋迦牟尼自己六年苦行,經過這個,最後成道。
“又利衰毀譽,苦樂稱譏等。”還有,就是世間八法,這個要忍。
“供事師三寶”,供養師父三寶。做香燈師就是供養佛。假使有個法會,一千個燈,一千個杯子,其他什麼東西,洗起來,端起來,供起來,相當辛苦。但是,你要想到這個福報卻無量無邊,不要嫌辛苦啊。有的人就不愛當的,發脾氣,那就是失福了。辛苦是辛苦,但是福氣也是很大。那麼,供養師父一樣,有的師父年紀大了,或者有病,那是很麻煩。但是,你要知道,念恩的話,使自己培福的話,那就是該做。我們記得悟達國師,他敬重一個老的出家人。這個出家人的病是癩病(傳染病),這是很髒的病,大小便什麼東西都要收拾。很多人不願意看這個病,不願意看都跑了。而這個悟達國師年輕的時候,他悲心大,他說大家不看這個人,很可憐,我去看。這個病人,不但是身上髒,脾氣也怪,一點不對要罵。這個東西一般人是受不了,但是他受得了。受得了,過了三年。好了之後,後來得救就是靠這一位。他是羅漢示現的,最後悟達國師的人面瘡就是他解救的。所以說,劬勞,辛苦是辛苦,但是好報是有的。
“求法處靜寂”。你要求法,求法的苦惱。要在靜處修行,那是也有它一定的難受的地方。
“如理調治心”。要治心,你要是行動裝模裝樣的還好做,把心要調伏,那是很困難的。這是都有苦的。
“止觀諸禪定”。修止觀,你不要想腿子一盤就入定了,哪有那麼容易。你要調心調順,把這個心調下來,要能夠觀察起來,這也是個辛苦事情。等等,這些苦都要能忍。
“在家習士農,工商事王等。”那麼,在家的佛弟子,他要士農工商,做勞動。在家勞動我們也看看,相當辛苦。
(22B)有的人做夜工,什麼日夜地幹。這個,不要說其他的,我們上海一個鄰居,他是做司機的。他們交班本來是半天一交,因為半天一交經常碰到正在快要交班的時候有生意來了,他要貪。因為每天賺的錢不太多,總還想多賺一點,他就去接了這個生意。等到這個客送好再回去,過了時間,大家兩方面都不滿意。結果他們是開一天一夜,一天包給他,那麼第二天就包給他。那就是工作連續二十四小時,那是相當苦了。你不要看他司機賺錢好象多一點,實際上我所瞭解的那個人相當苦。二十四小時的工作不算,他收入也並不是很豐富,不像我們想像的,司機是賺了大錢的。這個是在家人。
“利他諸勞慮,愁憂受謗毀,追求於財法,不染之忿諍。”那麼,我們說利他有各式各樣的,就是做利生的事情,你要劬勞,要花工夫,要動腦筋。你不能說利他,馬馬虎虎利他。你要把事情搞好的話,就說我們利他,造一個殿,你看要花多少腦筋,起了多少矛盾?這個都要花代價的。
“愁憂受謗毀”,有的時候做了好事,人家譭謗你。這個也不稀奇,佛功德圓滿,外道還要譭謗。我們凡夫在利他的時候不受譭謗也是不可能的,絕對會有。我們的定公上師,上海道場辦起來了,廣利眾生。但是,在肅反的時候就吃冤枉了,受了二十年冤獄。開始是死刑,後來是無期,總算是文革之後就放出來了。為了利生,你想想看,要受那麼大的苦。
那麼,還有是“追求於財法”。你要利生,要追求財,追求法。那麼,這個時候,必定挨一些忿諍,但是這個忿諍不是染汙的,不是煩惱的。
“身疲心厭倦,若退若難行,當觀苦性空。”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觀一切法自性空,苦也是自性空。“而果報決定”,不要說苦性空,一切都空掉了。你雖然現在受的苦,它是自性空,但是果報,這個作用是有的。你現在做了利生的事情,受了很多辛苦,將來這些眾生都能成就,自己也得極大的福報。這個不要忘記掉,作用是有的。
這個裡邊,我們看看,參考一下海公上師有沒有更大的發揮。差不多,這個利衰毀譽那一段我們參考一下。
於世八法能忍者,八法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法又名八風。八法就能成就方面說,以世間即八法所成立;八風就能破壞方面說,謂如風能摧毀樹木房屋等。宗喀巴大師謂禪家修行不在境上修(不在玄妙上修),而在八法上修,可知八法在修行上最宜注意也。
由此推之,八法現前,如能覺照,自不為所動。如利樂之境現前,當觀可畏而不貪著;衰苦之境現前,當觀無常而不煩惱;譽稱最易動心,故最難忍,宜於此處特別加意防範;至於毀譏若來,當作宿業觀,自能平心靜氣,可以消除眾愆。若修二無我觀,須於此八法上用功,何以故?斷我法二執,除忍八法外,無下手處故。33
《講記》一百五十八頁第四行,“由此推之,八法現前如能覺照”,世間八法了,這個還在前頭,一百五十七頁,最後一行,哪個八法?“八法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個八個法,又叫八風。八法,就成就方面說,“以世間即八法所成立”,世間就是八法成立的。在破壞方面說,像風能夠吹壞樹木房屋一樣,這個八法也破壞人的成就的。
“宗喀巴大師謂禪家修行不在境上修,而在八法上修,可知八法在修行上最宜注意也。”宗大師說,不但是宗大師,我們漢地也這樣子,修行的人不要在境上修。我今天修定看到什麼了,氣功師看的最多,一下子看到觀音菩薩,一下子看到什麼,一下子看到自己怎麼樣子。不在這個地方看,要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個八個法能不能吹動你,要看這個地方修。
“由此推之,八法現前如能覺照,自不為所動。”能夠觀察這個八法,不為他所推動的話。
“如利樂之境現前”,假使一個有利的,快樂的事情現前的時候,你不要去貪著,這是順的境。一般說,利養來了,歡喜的事情來了,就心裡高興——不要高興。不但不要高興,可怕,要觀可畏。為什麼可畏?你一貪著的話,將來受苦報,這個是很苦的。
那麼,“衰苦之境現前”,倒楣的事情來了,“當觀無常而不煩惱”。一般說倒楣事情來了,就要不是灰心喪意,就是起煩惱,起瞋心,要鬥爭去。那麼,這個時候,你要觀一切法無常,不要起煩惱。
“譽稱最易動心”,讚歎、名譽最能夠動心,“故最難忍”。一般人這樣子,都這樣子,你說他好,他跟你很好;你罵他一句,他就當你仇人。人都是歡喜讚歎,不歡喜譭謗的。那麼,這一關是最難過,在這個地方應當特別地加意防嚴。
“至於毀譏若來,當作宿業觀自能平心靜氣。”人家譏毀你,你說就是過去的業報。自己過去造了惡業,那麼天然的,人家要譭謗你。沒有關係,這是重報輕受,這個一觀,就停下去了。不但是可以不起煩惱,還可以消業。
“若修二無我觀,須於此八法上用功。”假使要修人無我——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的話,就要在這個地方下工夫。“何以故?斷二我執法執,除忍八法外無下手處故。”你要斷補特伽羅我執,斷法執,除了在這個八個法裡邊能夠忍下去的話,就沒有地方下手了。
這個就差不多了,我們就補充這一點。
丙三 得法忍
“得法忍”,《廣論》跟這個裡邊內容不一樣。但是,海公上師這裡是他的口訣、心得,還更高一層。那麼,我們把這個看了之後,然後把《廣論》的再看一看。
“得法忍”,得法忍在《廣論》裡邊,叫觀察法要有忍,這裡是“功德忍”、“證得忍”、“修行方便忍”、“自他神通忍”。這是講成就方面來說,要有忍。《廣論》上面說,自己學的時候要有忍。
頌 功德多聞等 於道有契證 當深隱勿揚 重寶防窺竊
修行諸方便 自他神通等 顯示不顯示 依戒觀器行
丁一 功德忍
“功德多聞等”,功德,什麼功德?聞思修的這些功德,還有持戒這些。這些功德要忍。我們說有的人他話很多,碰到人就說,“我怎麼樣我怎麼樣。我今天跑哪裡去了,很辛苦!這個殿都是我造的,這個房子的材料是我買的什麼。”都是報功。那報功,就把功德全部暴露於人家,那麼,把功德報給人家聽,你的功德就少下去了。要忍,這個我們海公上師就說,釀酒一樣,酒你擺在罎子裡要封起來的。如果你漏了氣,這個酒就不好了。密封的,一點不漏氣的,你打開來之後,這是最好的酒。當然我不是要吃酒,就是打個比喻。“功德多聞等”,或是建設三寶等等,不要去到處宣傳。不忍的話,會遭譭謗。人家總不耐你的。我們說,妒忌,不耐他榮。人家有好事,一般人都妒忌,都不歡喜。最好好事是我,壞事是你,你有好事麼,我就心裡不安。為什麼?你有好事,你就超過我了,就顯不出我的高度來了,那就是要譭謗來了。所以說,有功德,最好是忍下去,不要去到處宣傳。一宣傳,就遭一些麻煩,而且厲害的話,還破壞自己的成就。因為你功德一宣傳的話,走了氣,成就就困難了。
丁二 證得忍
“於道有契證,當深隱勿揚。”這個更重要。你道裡邊,假使開了悟,或者有一些小小的證到什麼了,一定要保密。這個,經書裡經常用這個比喻:烏龜,“如龜藏六”,烏龜把他的六個東西都藏在龜殼子裡邊,就是他的頭,四個腳,一個尾巴。全都縮在裡頭,那些野幹,它想吃烏龜,烏龜把它全部縮進去了,不動。那這個硬殼子它咬不動,它只好走了。等了半天它不出來,就要走。如果烏龜把頭伸出來,它就把頭咬掉了。所以說,你神通也是要“如龜藏六”,要跟烏龜把六個東西藏起來一樣,要深隱,深深地隱在裡頭,也不能就在殼的外邊,稍微平那個殼,它牙齒還咬得到你。你要一直縮到裡邊去,殼的硬殼子在外邊,肉在裡頭,那才咬你不到。這個功德就要這麼隱藏,不要宣揚。戒律裡也有,那些神通功德的人不能向人說的。你向人家宣說的話,不但是不要說是成就沒有了,還犯戒。
“當深隱勿揚,重寶防窺竊。”你有寶,你不要露眼。你拿個鈔票,一大墩,馬路上來點鈔票,好多,幾十萬鈔票一大堆。好,你去點鈔票,還沒有點完,人家給你刀、什麼的都來了,把你搶起走了。那麼,你功德也是這樣,你功德要好好地隱藏,一露眼的話,第一個魔就是要不高興了。你有功德麼,你將來要出三界了,他就要給你搗亂了。人也有妒忌心,你越是功德大,他越是妒忌你。人,都歡喜抬高自己,貶低人家,假使你功德比他高,他就沒有光彩,他的歸依弟子就要跑掉了,他只好譭謗,把你壓下去。這是造罪。所以說,我們的功德不要宣揚。一宣揚的話,不但你自己找一些麻煩,也使人家造罪,這就不好。
丁三 修行方便忍
修行的方便,如何次第,觀機而說。有些秘密的修法,不能逢人便說。他不是那個機,告訴他之後,他給你搞錯了,或者是到處宣傳,給外道知道了,那是麻煩。是那個機,就該說。
丁四 自他神通忍
神通也是,顯神通,我們說能不能顯?在別解脫戒裡邊不准顯,菩薩戒裡邊卻要顯,“不作擯責神通等”,這個是菩薩戒裡有這麼一條。那麼,該顯的時候要顯。但是,顯是不給你知道。海公上師就說,藏地經常打卦,打卦並不是真的打卦,打卦是迷信,他是神通。他知道你將來要有什麼事情,他就借打卦來跟你說,“你將來怎麼怎麼,現在該怎麼怎麼避免。”那是把自己的神通隱了,利他的事情,菩薩戒裡利他的要做。那麼,很多的就是由夢中使他知道。
我們經常說這個公案:有一個國王出家了,他的師父在那裡修行很好。後來有人報告他,他的鄰國要侵犯他的國家,派了大兵來侵犯他國家。這個國王雖然是出了家,這個世間的心還存在。他感到侵犯他的國家,他就不忍,他就向他的師父告假。師父說,“幹什麼?”他說,他國家被鄰國侵犯,他要回去組織軍隊跟他打,把他打退了以後再來。他的師父明明知道這個事情不對,但是他這股心很強,也不能說“你不要去”,顯神通告訴跟他說,因為去不利,對他不利。那麼,顯神通也不能顯,怎麼辦呢?他就這樣子,“哦,你要去,好好好,你今天好好休息一天,明天早上準備去”,晚上就叫他休息。休息之後,晚上他入夢境,給他顯示神通。晚上這個國王他夢到,他已經回去了,回去整頓部隊,部隊整頓好了就開戰。一戰,打敗了。打敗之後給五花大綁綁起來,後邊插了個令箭,準備綁到刑場要殺頭了。這個時候他想起不對頭了,該還是師父那裡修行好,就大叫師父救命了。這麼一叫救命,師父來了,說,“你喊什麼?”他醒過來了,哦,做了這個夢,他說不想去了。師父說,你不去好了,最好不要去了。
那就是說,這些神通是夢中給他顯了,他也不知道是師父顯的。那麼,這些就是說神通該不該顯,在利他的時候,知道他回去,打仗有危險的,那麼就顯個神通,讓他不要去了,阻止他。但是,不是說他顯神通,而是他不知不覺的,不曉得是他師父的神通,但是他自己得到了這個效果,就不去了。像這些,就是要看情況了,不能說不顯麼,一概不顯。那是看情況,利他的時候適當地顯,但是,不知道是他顯的。
這個是得法忍,這個,海公上師的經驗,因為他是有成就的人,所以他能講得出這一些。得到自己的功德,自己的修證,修證的方便,最後,最高的是神通,都不能宣說,不能宣揚。
法思勝解忍(《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三引發思勝解忍中勝解之境,略有八種。一淨信境者謂三寶功德;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三希樂境者謂諸佛菩薩廣大神力,此複有三,謂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及俱生力;四五取捨境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此分為二;六七所修境者,謂大菩提是應得義及菩薩學一切諸道,是能得彼所有方便,此亦分二;八聞思隨行境者,謂所知境,卓壟巴師說為無常等,然《力種性品》說十二分教等正法,為第八種或應如是。勝解之理者,謂如實知此諸境已,無所違逆數數思惟。安受眾苦及思擇法俱分八類者,如《菩薩地》所說而錄,特於思法此說極廣。34
那麼,在《廣論》三百零三頁35裡邊的,這個對法的忍是什麼?那是指另外一些東西。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忍,《廣論》裡講忍講了很多,我們可以有時間的去看一看。那麼,他這個忍,第三種,是引發法思勝解忍。
三寶的功德有淨信。這個我們不要看得容易,很多人,你不信佛,他還可以,好象對佛還有點恭敬心。真正到信了,他的懷疑來了,不依止師還可以,一依止師的時候,對師的功德就要懷疑了。這個是人的常性,那麼,這個地方忍下去,對三寶的功德要忍下去。我昨天見到一個居士,他說他到處倒楣,(????)好象是受不了。後來一問他,馬上就露餡了,他到處去算命打卦,碰到倒楣事情就打卦,你已經早不是佛弟子了,你不倒楣哪個倒楣?你信了三寶又去信神信卦,沒有照三寶的做,那你怪什麼?所以,真正對三寶起信心的,不容易,要忍。這個不知道三寶裡邊有嗎?“深忍樂欲”,我們在《五蘊論》有,要忍下去。三寶的功德要真正能夠知道之後,要承認下去,這就得忍。
“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對無我的道理要承認得下去,忍得下去。菩薩的廣大的神通力要忍得下去。有的人說,這是說神話,不相信,這個要忍。
還有那些做的好事造的惡業,會感好報壞報,這個有很多人懷疑。還有就是那個人,他說,“我做了很多好事,我到處倒楣,這個到底是怎麼回事?”對三寶就動搖了。這些要忍下去,這個樣子的人很多。“你看某某人壞透了,十惡不赦,你看他,還是很好,家裡又富,又長壽,地位又高。你看這個人,他什麼好事都做,結果倒楣得很,什麼病,家裡邊也是窮,等等。”這個是你不明因果了,要把因果跟事實配合起來,那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有的人看人家還好一些,他還會說人家,“哎,你要講因果啊!你雖然現在窮了,是過去的業報,你現在做好事,將來還有好報。”自己碰到了就不行了,自己碰到幾下子倒楣,對三寶就懷疑了。
我們說,在以前我們五臺山才去的時候,一個女居士,她很好。她是北京很有地位的人,放棄她的地位到五臺山來,跟了海公上師,是海公上師的親近弟子了。她家裡設一個小佛堂,很用功,但是人家就告訴我一個事情:她今天要出去了,很順,回來,還要點香恭迎禮拜,很感謝。要是她今天跑出去碰了一些倒楣的事情,回來就怨起來了,“佛菩薩怎麼不保佑我,等等等等。”就是做生意一樣的,好象要三寶給你順緣,我就供養;沒有順緣,就不但不供養,還要發脾氣。這個也是對三寶的信心,你說她信心沒有,非常好,超過一般的人。但是碰到這些情況,她還會產生這些懷疑的心。所以,這個忍下去也是一種不容易的事情。
還有一些是聞思修的境界等等,這些都是要能夠忍得下去。這是《廣論》裡邊的,我們海公上師介紹的是果上的,這個是因地上的,兩個配起來呢,正好是完整的。兩方面都可以參考一下。下邊還有一點時間,精進波羅蜜多我們要講一下。
乙四 精進波羅蜜
丙一 雲何精進
“雲何精進”,我們先講精進的自性,對所緣的境,善的,精進精進就是善的,對善的所緣境勇悍為相。這個我們學過《五蘊論》都知道了,勇名精進,悍是不退,堅固不退,等等。這樣子的心叫精進。決定對善法,對惡法勇悍為性,是懈怠,不是精進。你對惡法那麼地下功夫的話,決定對善法是放鬆了,是懈怠。精進決定是對善法的。這個裡邊就分幾種。
丁一 離染精進——一切煩惱未生不生,已生令斷。
“離染精進”,“染”就是煩惱,黑法了,這一種精進,一切煩惱沒有生的,不給它生。已經生的給它斷掉。那就是四正勤。
丁二 引白法精進——一切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住,令不忘失,增長廣大。
一個,“引白法精進”,一切善法沒有生的,生;已經生的不忘失,還要增長廣大。這都是四正勤的內涵。
丁三 淨業精進——能令三業惡行清淨。
下邊,就是“淨業精進”,就是懺悔,懺悔要精進。“能令三業惡行清淨”,那麼,你要精進懺悔呢,你的三業是——惡行很快就乾淨了。修行總不外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集資,積集資糧。資糧,分兩種,福德跟智慧。一個是淨障,清淨業障。這兩個東西有了,就能夠上菩提大道,這個路才走得動。我們走路,就要帶旅費,路上的用品等等,就這些東西。你有障的話,你走不通,路上有障,再好的車開不動。你沒有資糧,再好的車你上不去。福德智慧這些資糧沒有的話,不能上去了。沒有錢,你什麼車都不能上了。那麼,這個是要懺悔業障,也要精進。
丁四 增長智精進——能集積聞思修慧。
第四種,“增長智精進”,那麼是福德資糧了。這個智慧,你要是集積聞思修,把智慧增長,這個要精進。如果懈怠的話,智慧就長不起。
那這些都是精進的內涵,有幾種,第一種是斷煩惱的,要把它沒有生的就不生,已生的斷掉。第二個,善法要沒有生的生,生的要把它安住,不要把它退失,更要增長廣大。再一個,懺悔業障要精進,把惡業清淨。最後,智慧要開發,要集積聞思修。
頌 令諸煩惱斷不生 白法引伸複廣大 三業惡行令消除 集積聞思修精進
“令諸煩惱斷不生”,第一種;“白法引伸複廣大”,第二種;“三業惡行令消除”,第三種;“集積聞思修精進”,第四種,智慧的資糧。
丙二 如何精進
下邊,精進有幾種。一種是“被甲”,這個我們在《廣論》裡邊,《五蘊論》裡都講過了,現在是念一道就可以了。“如何精進”分五種。
丁一 被甲——如法持戒等
一是“被甲精進”,跟打仗一樣的,要進的時候,開始就把鎧甲穿起來。“如法持戒等”,那就是指如法持戒。
丁二 加行——次第進修等
加行精進就是說“次第進修等”,按照次第修,看自己,你自己現在在什麼地位,就修什麼法。有的人跑了來,他說,“你傳我個法”,傳什麼法?“大圓滿,生圓次第。”“你學過什麼法?”“我才進門。”什麼大圓滿,生圓次第,你才進門怎麼學?所以,這個是過高的要求。那就是說,書還沒念,要考到政府的要求,做總統,要做什麼國務院總理。你這個什麼東西都不懂的人,做什麼總統?自己也不量力了。
丁三 有勇——不懈不倦等
與貪瞋癡鬥爭要有勇氣。我們說我們的勇,出家人是戰士,對什麼?對煩惱。菩提道次第裡邊強調得很,對煩惱不斷地跟它鬥爭。哪怕你過去煩惱習氣重,現在力量還不夠,給它打敗了。但是,你在它的腳下邊還要咬牙切齒地發誓,“我總有一天要勝過你,把你壓倒。”暫時失敗還不退,不要投降了。所以說,對煩惱的鬥爭是不能懈怠的,你不要怕疲倦,一定要不斷地跟它鬥。一直鬥到怎麼,鬥到煩惱斷完、習氣斷完。這個任務才完成。
丁四 不退——不畏障難等
這就是打仗的時候,第一要被甲;第二要衝上去;第三,看到敵人來了不要害怕;第四,即使碰到打傷了你也不要退。有的人出了點皮傷,看到一點血了,他嚇得來那個樣子,趕快往後跑了。往後跑你就不死了嗎?機關槍把你一掃就要掃死,給自己人打死。你衝鋒只能往前,不能往後的。那個時候你就不要往後看了,也不要考慮後頭的事情。
丁五 無已——無有間斷等
不要說得到一個小的成就,就停下來了,“我已大功告成了”,到此為止了。還要進去,還要不斷地往前進,一直到成佛。那麼,精進,就以打仗的比喻,你不能打一個戰役勝利了,就停下來了,你還要解放全中國,很多的戰役還要去打了,你不要停下來。那麼,就是一層一層地進去了。
我們的打仗就是對煩惱,對煩惱打仗要披鎧甲,我們要披這個鎧甲。煩惱要殺我們,我們持了戒之後,煩惱殺不到了。所以說,持戒,很多人現在說,“持戒,現在的社會現代化了,這個戒要改。”那就是少了,不要多了。我們說打仗的時候,你盔甲少了,你是安全還是危險?古代打仗非戴盔甲不可,你沒有盔甲的話,人家一刀就把你刺死了。那個盔甲多了,雖然重一點,但是你可以保障自己。你說盔甲不要,那就是害自己了。你跟煩惱打仗的時候,這個煩惱魔力量很大,你鎧甲都沒有,你怎麼打?盔甲是什麼?就是持戒,這個戒是最重要的東西。那麼一開始就要把戒持好,那麼戒持好之後就要衝了,往前進,向敵人那裡去了。去了之後,看到敵人要有勇氣,不要一看敵人來了,趕快就往後退,那就不行。那麼,要有勇氣,要衝上去。沖上去,打傷了,結果打傷了,看見血了害怕死了,趕快倒下去投降了,不行!你一點小傷不要輕易地害怕,還要拼。你小傷不拼的話,你看將來敵人殺你,追過去把你殺掉了,不是小傷,是大傷了。那麼,打勝之後不要停下來,還要往前進,因為煩惱還沒有消滅完。
頌 以戒為堅甲 加行依次第 臨敵勇不懈 雖傷亦無退
精進複無間 貫諸波羅蜜 距果遲或速 凡聖所由分
那麼,這是精進,是一層一層地上去。“以戒為堅甲”,以戒作盔甲。加行,依了戒之後要修行,“加行依次第”,依了次第做,就是加行,按了次第,隊伍把它開上前方。然後,“臨敵勇不懈”,到了前方之後,看到敵人不要懈怠,不要害怕。“雖傷亦無退”,假使交鋒之後,受點小傷,不要往後退。
“精進複無間”,精進還不要停下來。一個戰役勝利了,後頭戰役還多。“貫諸波羅蜜,距果遲或速,凡聖所由分。”這個精進是通五個波羅蜜的,從佈施一直到禪定般若波羅蜜多,都需要精進。所以說,通前通後。你離開果——成佛的遲或者早,或者你是凡夫,或者聖者,他的界限的分法,都要看你精進有沒有。有精進的凡夫就馬上超入聖人,有精進的三大阿僧祗劫不要,可以說即身成佛。那就是精進是很重要的因素。好,今天就講到這裡。
第二十講
(缺)忍辱的時候,我們說忍辱有三種:耐他怨害的忍,安受自身所生的一些苦的忍,跟善安住(得法忍)。這三種,他們是有三種,就是他的障礙,第一個是人家冤家害你的時候,起瞋恨心。第二種,自己受苦的時候,有害怕的心,同時也有瞋恨心,有怯弱的心。第三種,對法不能解,就是對法沒有樂欲。那麼,忍波羅蜜多如何圓滿?把它的對治的品,就是瞋恚心,怯弱的心,對法沒有樂欲的心,把它對治掉。全部對治完了,這個忍波羅蜜就圓滿。
那麼,精進波羅蜜多,他的障礙是什麼?他的障礙一個是懈怠。還有一個是怯弱,做菩薩行害怕,不敢做。一個是懈怠,不願意做。那麼這兩個把它對治掉。
(23A)靜慮波羅蜜多在《廣論》裡邊講得很少,因為後邊講止觀章的時候要廣講,所以這個地方略略地提一下。般若波羅蜜多一樣,後面講毗缽舍那要廣講,在六度裡邊也講得很略。那我們就根據海公上師的,大部分也是《廣論》摘下來的。
乙五 靜慮波羅蜜
第一是靜慮波羅蜜多,分三,“現法樂住靜慮”,第二是這個“能引功德靜慮”,第三呢“饒益有情靜慮”。總的分三個。
那麼這個裡邊,靜慮的自性,我們還是要講一下。靜慮的自性就是說於所緣境心不散亂,善的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大家知道,那是定有正定,有邪定,這是善的心一境性。就是說,於所緣的境心不散亂,善的心一境性。這是靜慮的自性。
那麼,靜慮波羅蜜多什麼時候圓滿?《廣論》裡沒有說,他說,後邊廣說,後邊只說了個毗缽舍那的圓滿。靜慮波羅蜜多的圓滿,我們根據《俱舍》說。 《俱舍》裡邊,靜慮波羅蜜多跟般若波羅蜜多都在金剛喻定36的時候圓滿,就是成佛的前面的那個定,滅除最後一品煩惱的金剛喻定。這個時候,靜慮波羅蜜多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也圓滿。這是根據《俱舍》的。
那麼,下邊我們說靜慮波羅蜜多了,分大的三科。
丙一 現法樂住靜慮
第一個,“現法樂住靜慮”,什麼叫“現法樂住”?在《廣論》裡邊就是說,入了定之後,能夠引生身心輕安的,這個定能夠引發身跟心的輕安的。那麼,這個就叫現法樂住的靜慮。一般的說,初靜慮叫離生喜樂,那麼,這包括二靜慮的定生喜樂跟三靜慮的離喜妙樂都有輕安,都有喜樂。當然,三靜慮是最細的,是樂,沒有喜。那麼,這都屬於現法樂住,四禪以上是舍受,那就不叫現法樂住了。那麼,下三個定都叫現法樂住,在這個定裡邊能夠引發身和心的輕安的。
那個輕安心所,我們在學《五蘊》、 《百法》的時候講過了,有堪能性。那麼,身輕安,就是有的人他修禪定,修到後來身體不見了,那就是身輕安的表現。身得了輕安之後,非常舒服,這個身的執著就沒有了,沒有之後,就像自己的身空掉一樣。這不是得了空觀,還沒有毗缽舍那,這是定的一個輕安相。有的人認為他證了空性了,那不是那回事。得了定的輕安相,他身上非常舒服,就像身體不見一樣的。這個有的有點善根的,他們在念誦的時候有這個感覺,或者修禪定的時候有些感覺,這些人也是不少。那麼,這不是真的輕安。真的輕安,它起了之後,那就是要起就起了,一入定就來了。這是偶然,一般的是初學人偶然碰到一次,第二次去修,就不一定有了,這個也不要執著。
現法樂住就是說, ,這個定能夠引起身的輕安、心的輕安的這個靜慮就叫現法樂住靜慮。在這個靜慮裡邊,現前、當下就是說能夠安住在法樂裡邊叫現法樂住。
丁一 遠離分別、掉舉、愛味,泯一切相
那麼,這個現法樂住的要求,裡邊,遠離分別。一切“分別”心;“掉舉”,東想西想的;“愛味”,是貪著這個味道。還有,“泯一切相”,就是說不思善,不思惡,什麼都不要。這些東西,都要遠離,然後能得到輕安,得到這個現法樂住。如果你分別心大;掉舉心重;對這個定,貪著它的禪味;或者,什麼都不想,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一味地停在那裡。這個都不能得到現法樂住,要得到現法樂住,把這些都要遠離。
丁二 能生輕安、寂靜、不染
那麼,這個功能,它這個現法樂住靜慮能生輕安,這個講過了。“輕安”,身的輕安,心的輕安。身的輕安就是這個身體好象不見了,心的輕安,我們就是心有堪能性,離開了掉舉昏沉,也不耽著那些外境。“寂靜”——不要亂攀緣,靜下來。“不染”———不起煩惱,這個就是現法樂住的靜慮。
頌 離分別掉舉 愛味泯一切 生輕安寂靜 於法不染著
“離分別掉舉,愛味泯一切”,這些要離掉,“分別”要離掉,“掉舉”要離掉,“愛味”離掉,“泯一切”,什麼都不想的這個也要離掉。這是說,在現法樂住靜慮裡邊要避免這些事情,才能得到。那麼,現法樂住有什麼好處?“生輕安寂靜,於法不染著。”能生輕安,能生寂靜,對一切法不起煩惱心,不染著。
丙二 能引功德靜慮
第二個,“能引功德靜慮”。這個靜慮,能夠引生各式各樣的功德。什麼功德?十力四無畏等等,乃至(??)很高了。所以說,靜慮波羅蜜多要圓滿的話,要在金剛喻定,快成佛的時候,才圓滿。因為它要引生佛的十力、四無畏等等功德,當然一定要在高位置才能圓滿。那麼,這個靜慮,能夠產生那個最高的,佛的那些十力、四無畏、大悲、三念住、十八不共——佛的不共法,這些能夠引生的。一切功德從定而起,當然,還要觀。但是觀要沒有定的基礎,這個觀的力量就不強,引生不了什麼功德。一定要有這個定的功德才能夠引發這些,神通那些,都才能夠引出來。那麼,最高的,就佛的功德,十力、四無畏、大悲、三念住,這是第二種。
丙三 饒益有情靜慮
在靜慮裡邊對眾生做利益的事情。前兩個是自利,最後一個,第三個是利他的功德了。這個饒益有情靜慮做什麼事情?就是我們說的,在這個菩薩戒裡邊,饒益有情戒裡邊的十一個事情,這裡是十一個,我們的呢,這個海公上師集的十二個,這是開合的不同。一般是十一個。
丁一 于諸眾生有義利事,為作助伴
有情他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給他助伴。這個我們在後頭的菩薩戒頌我們講過,這裡略略地看一下。有情的事情,什麼事情?他道路往來,有能夠辦得到的事情幫忙;他話說不清楚的,幫他說;他有什麼事情,教他怎麼做,財物怎麼保護;有乖離的,他們不要好的,或者是矛盾的,給他和好;有諍訟的,給他和起來,讓冤家不要冤了;在一些福會的裡邊,幫助他成功。等等。這些,能夠幫助人家。好的事情了,有義利的事情,助伴,幫助他搞成功。
丁二 於有苦者,除苦
有苦的,除苦。哪些苦?七個苦,有病的、殘廢的、缺支的、瞎子、聾子、或者遠行疲勞的,或者還有心裡邊有五蓋這一類的。這些心苦、身苦等等,身有四個苦,心有三個苦,這個,都能夠是幫助他解除這個痛苦。那麼,心苦就是說要得定,有五蓋幾個障把他障住了。八尋伺就是想他的國土、親侶那些東西放不下。那麼,只有想辦法把它解除掉,可以得定。那麼,身的苦,殘廢、缺支、遠行疲勞等等。這些都能夠幫助他除苦。那麼,這個定得到之後,借定裡邊的力量就可以做得更高。我們去做,是做得很少,定裡邊就做得很多,可以圓滿地成就,做完這些事情。
丁三 於顛倒者,如理正說
那些顛倒的,他自己看不清楚的,那有四個倒,“常樂我淨”,這些。那麼,你如理地把佛的正法告訴他。
丁四 於有恩者,知恩報恩
有恩的人,能夠知道他的恩,也能報他的恩。
丁五 於怖畏者,能作救護
有所恐怖的,能夠救他。我們現在看到人家受怖畏,心裡想救,但是救不了,沒有能力。得了這個禪定之後,決定能救護。
丁六 於喪失者,能解愁憂
假使他喪失財富,或者家裡喪失父母,或者父母喪失孩子,那個都是苦事情,能夠使他解除他的愁憂。
丁七 於有匱乏者,施與資財
“于有匱乏者,施與資財。”他有所缺乏的,假使少錢的,給他錢,少東西的,給他東西。
丁八 于諸大眾,善能匡禦
統理大眾。就是說以財法二施統領大眾。但是叢林裡邊就有這個四個料簡:有財沒有法的,這些廟,暫時住一下;有法沒有財的,那麼咬了牙巴住一下,要為法,咬了牙巴住;那麼,假使既沒有財,又沒有法的,就趕快走,你財也沒有,吃也吃不飽,生活也沒有,法也沒有,那呆了幹啥?趕快走;那麼,有財有法的呢,打也不走。這是過去叢林的話。那麼,現在人,卻是做不到了。那麼,這個四料簡,過去叢林的禪和子都知道這些事情。
丁九 于諸有情,善隨心轉
那麼,跟人家做事情,共事的時候,不要跟人家反起幹,要隨順人家。要即使他有點錯誤,要婉轉地諫他,不要跟他頂起來搞。
丁十 於實有德,讚美令喜
真正有功德的人,要讚歎他,使他高興。這個什麼意思呢?你讚歎他,他以後再多做一些好事情。你如果是不讚歎他的話,有些人,他修行好的倒無所謂了,修行差的,他說:“哎呀,我做了那麼多好事,還要罵我一頓,或者看了好象沒有事一樣。”乾脆不幹了。這個就把人家的好心退掉了。所以說,有實功德的人,要讚歎他,使他高興,就是以後再做下去。
丁十一 於有過者,能正調伏
有過失的如法地調伏。輕的要呵斥,重的要治罰,再重的,驅擯,就是遷單。那麼,我們常住裡邊同樣,能夠改過的人,呵斥一下,或者是警告一下。治罰,過去叢林有,跪香、打香板,這些我們現在是不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用一下。那麼,驅擯,就是最後一著了,實在調伏不好了,不聽話了,那麼,只好請你另外參學去了,這裡是不合適了。這些,自己要心裡有數。對常住的規矩,如果你真正受不了的話,那麼你換個地方也可以。你要在這裡住,規矩要守的。
丁十二 為現神通,喜怖引攝
在菩薩戒就有這一條,假使他這個人需要有神通攝化他的,或者是令他歡喜,或者使他恐怖,那麼就要顯神通。我們別解脫戒裡邊不准顯神通,菩薩戒裡邊,你不顯神通又犯戒。那麼,就是說適當的時候,不是亂現了,即使要現,也就是我們以前講的,不令對方知道。喇嘛就打卦,或者是什麼。他實際上他看到你有什麼事,他就裝了打卦,給你打一卦。打下來,“哦,你將來有什麼事,趕快怎麼怎麼避免。”就是隱沒他的神通。但是,為了救護他,還是不能說不用。
這裡就是說饒益有情的靜慮。在這個靜慮裡邊能夠做這十一種饒益有情的事情,那就是說比我們沒有得到這個定的人做得是圓滿。在菩薩戒裡邊,我們每天誦,饒益有情十二個戒。
頌 作助伴除苦 於迷正開解 有恩知報恩 恐畏者救護
善解他憂愁 施匱乏匡禦 於一切有情 常善心隨轉
贊善正調伏 現神通喜怖 皆從靜慮生 別世間粗鹵
“作助伴除苦,於迷正開解。”那就是第一條嘛,有益的事情,給他助伴。第二條,除七個苦。第三個,顛倒的,就是有迷的,那麼如法地給他正說。
“有恩知報恩”,知恩報恩。“恐畏者救護”,恐懼的,能救護他。
“善解他憂愁”,他心裡有什麼,喪失財產,或者家裡有人死亡,能夠解他的愁憂。“施匱乏匡禦”,有匱乏的,他窮的,沒有物資的,就幫助他,佈施他。匡禦,就是調理大眾了,以財以法調理大眾。
“于一切有情,常善心隨轉。”對一切有情,不要跟他頂起幹。要善的、好的心去隨順他轉。就是說不要跟他違背地幹,不要頂起幹。即使他錯了,婉轉地勸。
“贊善正調伏”,有功德的人,要讚歎他。
“正調伏”,有過失的,要如法地調伏,不是亂調伏。
那麼最後,“現神通喜怖”,顯神通使他歡喜,或者使他恐怖,不做壞事。使他歡喜麼,使他精進了。他用功了一段時間,這個恐怕我們修行的人都有感覺。你假使修一個法,假使修加行,他如果真正精進的,如法地修的話,就會夢中,或者是修的時候糊裡糊塗的就會看到一些東西,那個很稀奇的東西,或者光等等。那就是佛現的神通,使你歡喜,這個法好好修,修了有效,就是說。那麼,恐怖,就是像那個國王一樣,他做了比丘怎麼還去打仗呢?所以說,顯一個夢——噩夢給他看看,使你恐怖,就不要回去了,等等。
“皆從靜慮生”,等等這些,都是從靜慮產生的,不是我們一般的,就是照現在這個現實去做了。
定的功德產生這些饒益有情的功能,“別世間粗鹵”,跟我們世間上粗粗糙糙地、馬馬虎虎地、不仔細地那麼去做,那大不一樣。我們現在受了菩薩戒,這個十二條還是要做,那就是世間的粗鹵了,做得很粗,也是很不仔細的。那麼,靜慮裡邊出來的,那當然是功德圓滿的,又做得很周詳的。
靜慮波羅蜜多,這個《廣論》也不過這麼多,那麼,就不參考其他的了。
乙六 般若波羅蜜
那麼,般若波羅蜜多,上師就是他自己的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講了一些般若的事情。那麼,我們就根據這個講一下。般若波羅蜜多的自性,先說它的自性。
慧之自性(《菩提道次第廣論》)
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如《菩薩地》雲:“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揀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當知即是菩薩慧之自性。”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37
“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這是《廣論》的話。於所觀的事情,就是你觀的境,這個你觀的境能夠善抉擇法。能夠抉擇,這個壞的,要舍;那個好的,要取,能夠抉擇。那麼,這個抉擇法是不是限於我們的佛教呢?在《廣論》裡邊說,般若波羅蜜多的慧要通達五明的。那麼,就是這個五明裡邊都要能夠善於抉擇,善巧。那就是慧的自性。那麼,它什麼時候圓滿呢?根據《俱舍》,也是在金剛喻定,就是成佛之前的這一刹那,圓滿。般若波羅蜜多跟靜慮波羅蜜多同時在這個時候圓滿。那麼這裡,上師他特別地發揮了般若的一些內涵,根據我們漢地有的《智度論》這一些來發揮的。
丙一 三種般若(名相)
般若,他說分三種。
丁一 文字——即是名句文身
一種是文字般若,“即是名句文身”,就是一般經書之類的,《般若經》。
丁二 觀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參看《智論·百波羅蜜品》、《華嚴·梵行品》及《三論》等)
二是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就是修觀的時候,上師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是在觀照,還沒有證。
丁三 實相——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詳解在《中觀論》)
第三,實相,證到了,“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這是《中觀論》的第一個,開頭的一個偈。這就是說,世間上的一切戲論。世間上,都逃不出這個八個範圍,總是說一切法要麼是生的,要麼是滅的,要麼是斷的,要麼是常的,要麼是一的,要麼是異的,要麼來,要麼去。來去是運動,斷常是時間,一異是空間,生滅,它的現象,一個東西生成的現象。這些,就把包括一切世間上的萬物的動態都包進去了。把這個否定掉,那一切世間的那些執著相,全部否定了。所以,《中觀論》裡邊一開頭,就要把這個八個東西否定。這八個否定了所現出來的,就是中觀實相。一切法能夠看到它既不生也不滅,也不斷也不常,也不一也不異,不來也不去。照我們一想,這個東西好了,把世間上的東西都否定掉了,那自己腦筋裡就沒有東西了。但這個時候,把這些烏雲掃掉之後,現出來的就是晴空了,那就是說,空性的真理就這麼現出來了。所以,真正的空性,實相的般若要現出來呢,一定要把這些我們說平時執著的概念全部掃乾淨,那才能得到。
頌 文字名句文 能詮之俗境 觀照攝于行 諸智之能作
實相謂真境 親證或疏緣
下邊是一個總結,總的偈頌。
“文字名句文,能詮之俗境。”文字般若是什麼呢?它的體就是名句文身。它有什麼作用?“能詮之俗境”,把一切道理,在世俗的境界裡邊,世俗諦裡邊,把一些佛的道理能告訴我們。“能詮”,告訴我們它的意思。
那麼,觀照般若,就是行。“觀照攝於行”,一個是境,一個是行,一個是果。觀照是攝那些修行的,觀。“諸智之能作”,那就是說智慧的能夠觀照,觀智慧的作用。那麼,觀照一般是空性智,觀一切法空的道理。
“實相謂真境”,實相般若,就是我們真實所觀的境。“親證或疏緣”,或者是親證,真正證到這個實相般若,就是證了空性。或者是疏緣,就是說雖然沒有證到,能通達,能夠了達這個空性的道理。那麼,這是境。如果親證的時候,真智真如的時候呢,那談不上能觀的智,所觀的境,都談不上了,那個沒有能所了。真正親證般若的,實相般若的時候,能跟所兩個是泯合了,不分了。所以說,在親證般若的時候,既沒有能證的智,也沒有所觀的境。疏緣的時候有,這個智慧緣那個實相的境。我們假使能夠研究這個《中觀論》,就是疏緣。能不能緣到如法地,不錯誤地緣,那就看你了。你一樣在看一本書,如果你搞錯了,雖然緣,緣錯了,並不是真的實相般若,不是你所理解的那個東西。那麼,就是要如法地緣了。那麼,親證,當然是真智緣真如了,兩個就泯合了,不分能所了。
這是介紹我們三種般若。這也是說,我們要學證到空性、實相般若,離不開文字。就是要多聞,多聞之後,文字般若有了之後,才能去觀照,才能去修行。沒有文字般若,你怎麼修行呢?盲修瞎練了。那麼,有了觀照般若,才能夠證了,實相般若要證到。所以,這三個東西是前後是一個體系的,不能缺支。你缺了前面的,就得不到後頭的。所以,我們有的人他就是出了家之後,就是第一個想閉關,要坐禪。怎麼坐呢?兩個腿一盤起來,眼睛收攏來,不思善,不思惡,什麼都不想,他以為這樣子就會開悟,開了悟,就什麼都懂了,好象很便宜。那麼,我們看看,能不能開悟?你文字般若沒有,就不能觀照;觀照般若沒有,就不能實證。實證沒有,你怎麼開什麼悟呢?根本就不能開悟。所以,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幼稚的一種幻想。他認為看了人家好象入了定之後,就能開悟。人家開悟是有他的基礎的,六祖大師,一般人都歡喜拿他作榜樣。他文字一個也不識,但是在五祖的座下,他是最高的一個成就者,神秀大師還在他下邊。那麼,都想做六祖。那麼,你要問問自己,是不是六祖那個根機?六祖在以前,他是文字、觀照都已經搞透了,現在,一下子能實證。那麼,你以前有沒有?那就問自己了。如果以前沒有的話,那麼你這一輩子又不學,那麼你怎麼能證這個實相般若呢?所以,我們看問題要看三世,不要看現前的一世。眼光短淺,只看六祖大師這一輩子,那麼你當然會走那個錯誤的道路了。也就是像印度的瞎子摸象一樣,你摸了一個尾巴,你說這個象就是一根繩子一樣的東西。那你說是繩子嗎?你親自摸到的。你看到六祖?看到的,或者沒有看到嘛,歷史記載上這麼寫的。那麼,你抓了個尾巴麼,好了,證不到相了。
丙二 二智(體用)
“二智”。這裡是般若有三種,另外,它智慧又可以分兩種,就是能照的智。一種是真智,也是無分別智。一種是俗智,那就是差別智。
丁一 真智——即實相般若
真智是,我們說,我們的文殊菩薩的黃文殊“阿ra巴雜那的……”,這是加持我們得無分別智的,根本智。
丁二 俗智——即緣一切五明處,而起成物利生之智
那麼,後頭的差別智,或者叫後得智,那是緣一切五明、世間一切法了,利益眾生用的。
那麼,先要有根本智,才能起後得智。沒有根本智,那麼,你這個智慧就是世俗智。世俗智那就是搞錯的,很多地方要搞錯的。從根本智以後發出來的世俗智或者後得智,那是不會錯的,他已經證了根本智。從根本智出發,一切都在一切法空的照耀之下,那怎麼都不會搞錯。所以說,這個真智,就是實相般若。不顛倒的,叫真。實相般若,就是沒有顛倒的,我們現在凡夫看的都是顛倒境。那世俗智,也叫後得智,也叫差別智,這個緣一切法的五明處,都緣了。起什麼作用?“成物利生之智”,成物利生的作用,那個就是教化眾生的作用,就是這個智慧。
頌 能照實相者 說為深般若 廣般若俗智 起菩薩萬行
“能照實相者,說為深般若,廣般若俗智,起菩薩萬行。”那就是兩個般若——深廣二般若。照實相空性的那個智慧叫深般若。緣一切五明境,行菩薩行,度一切眾生的,利益眾生的那個智慧,叫後得智,也叫世俗智。有些人,經常不但是根本智他搞錯,世俗智也搞錯。他認為這個根本智不要學的,眼睛閉了修定就會出來開悟的,開了悟之後,什麼都懂了,也不要學的。這個都是一種很簡單的,一種幼稚的思想。佛教裡邊,什麼都要學的。沒有種子,現行是不會出來的。那麼,這些五明,也要經過學的。你說你不要學,那麼這個五明佛學院開了幹啥呢?我們只要眼睛閉了修定好了,將來五明都會懂的,一切法空也證得到。那麼,什麼都不要學了,經書啊什麼東西都是多餘的事情了。那實際上不是那回事。禪宗,是一個特殊法門,對那些上根利器的人,用一種激發的手腕使他開悟的,不是普通人能做到。從古到今,禪宗裡邊禪堂很多,每一個禪堂裡邊參禪的人很多,但是開悟的人,到底你歷史上看看有多少?也不過是少數。現在我們金山、高旻還有參禪的,你看他們幾個開悟了。那麼,這就是說,不要把開悟了這個東西看得太簡單,什麼都不要學,這是自己把開悟的路都擋住了。
丙三 三慧(得因)
下邊,還有三種慧。這三種慧,就是我們如何能得到般若的因。那就是說,要從這三個慧裡邊來得。
丁一 聞慧——由依止善士、聽聞正法而生得之慧
第一個是聞慧,由依止善士,聽聞正法而起的這個智慧。那就是要從頭開始了,我們的道前基礎就是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這個裡邊得到的智慧叫聞慧。聞慧之前還要加一個慧,生得慧。我們人生下來,我們人有這個分別善惡的心、能夠念經的心,就是念《般若經》、《金剛經》,沒有懂,就是能念這個心,這個慧也是生得慧。就是說,生在人類,他沒有白癡,不是低能的白癡,也不是邪見的那些,那就是都有生得慧。那麼,就是說我們要學法,就是人天才行。如果生在畜生道,或者在那些餓鬼道,他就沒有這個生得慧,那就不能聽聞正法了。有這個生得慧,進一步去聽聞正法,那依止善士了,然後能夠得到聞慧。
丁二 思慧——如理作意而生得之慧
得了聞慧之後,如理思惟——如理地思惟就是作意,那麼,才能夠得到思慧。思慧是聞慧更深一層的,聞慧是在皮面上的,思慧呢,已經是把它更深刻地,把自己的身心呢融合起來了。那麼,這個從何而得呢?要從思惟而得。
思惟的一個方式就是討論了。我們討論儘管是打鐘,但是來的人呢,少嘛,兩個、三個,而且經常如此。這個現象,就是自己把思慧拒絕了不要。你在寮房裡一個人思惟也可以,但是你總不如人多的集思廣益了。人多了,你收穫要大一些。你自己不願意得到思慧,那你不來是可以了。但是呢,規矩還是要守。(23B)每一個常住的規矩不守,經常不守,恐怕以後還是麻煩的。
丁三 修慧——依聞思加行而證得之慧
這個第三是修慧,“依聞慧思慧加行”,那就是得了定之後。根據聞慧思慧的那些種子 ,然後修禪定,得了禪定之後,那個時候生的慧,就是一個質變了。聞慧思慧還是量變,把這個數量加得深一點就完了,而這個修慧,一個飛躍了,一個質變。那就是說,起特殊的作用。
一般假使你修不淨觀,儘管你不淨觀的書看了很多,不淨觀的傳承也得到,也在修,但是沒有入定。你修的時候好象有點味道,好象是很不淨,但是真的境來了之後,你什麼不淨都忘掉了。那個就是不起作用。即使起一點作用呢,偶爾,一下子作用起了,但是時間長了,如果這個人你馬路上看了一眼,你馬上提起正念,那麼,好象起一點作用。如果這個人跟你說話了,甚至於跟你往來了,是你的這個朋友或者同學,經常交往,你這個不淨觀早就九霄雲外,不見了。
我們這裡很多大學生在我面前發了願,什麼將來要出家,現在父母還沒有同意。這是很好,後來回去了之後,找了物件。這個也不是他找的,一碰到了之後就鉤住了。鉤住了之後就了不脫了,心裡煩惱得很,寫信來,怎麼怎麼怎麼說了很多,甚至於說他在家也修行也可以,等等。當然,我們開示當然說,在家修行是可以的。真正你要成就,根據《廣論》,一定要出家身。那麼,有的,他是堅持了,把那些對象推掉了,也有些推不掉的還是有。那這些就是說因為沒有入定,你是不堅固的。今天發心好象是痛哭流涕,激動得很,明天環境一變又九霄雲外,不知所云了。那就是沒有得定是沒有力量的,一切力量從定中來。
所以,禪定波羅蜜多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一切功德沒有禪定的話,都是不穩固的。那麼,修慧呢,是定中生的。那就是產生力量了 。我們經常說的,這個陶器、瓷器,這個泥巴跟水合了,一個樣子做好了,沒有經過窯裡燒是不行的,什麼水一化就化掉了。泥菩薩過河就是這個比喻了,自己沒有修行的話,你過河的話,自己也救不了,怎麼度人家呢?那麼,經過定窯的一燒,那就是說不會壞了,不爛了,再怎麼大的開水冷水都沒問題,化不了。
頌 如是諸般若 悉由三慧成
我們說這個前面所說的文字般若也好,觀照般若也好,那個實相般若也好,乃至根本智——就是真智,後得智——俗智,這些都從聞思修三個慧來的。如果離開了聞思修,這個一切都得不到。那我們說前面的三個般若裡邊,文字般若就是這個聞慧、名句文身得來的。那麼,中間呢,在修觀照的時候,沒有入定的時候,是思慧。那麼,你入了定,修慧就出來了。修慧出來之後,那就可以轉入實相的無漏慧。無漏慧從修慧來的,修慧又從思慧來的,思慧又從聞慧來的,聞慧又是依止善士,聽聞正法來的。這一套東西缺一個支分都不行的。那麼,我們要開悟,這一套東西就是要把它抓住了。你要從根本下手,根本下手就是聽聞正法。那麼,這個後頭的東西都會來。如果你要越階,正法不聽,那麼你這個文字般若就沒有。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書,但是我們看書,我們就看自己看了研究的。他們那個有些佛學院就請了一些老師,是教授,研究得很廣博,他們這個書也看得很多,但是知見,不曉得轉到哪裡去了。他有一個人寫信給我,他說他們的老師的觀點很不對頭,那就是說鑽牛角尖去了。他根據自己的過去的煩惱習氣,根據研究世間法的這一套的方式來研究佛教,得的結論,可以說,有的時候就想入非非去了。
最顯著的就是我們在那個五臺山有一位,他在佛學院學了十一年的巴厘文,應當是成一個大法師了,南傳的大法師了。但是,巴厘文佛教學了十一年,回來對我說,回來的時候是四清的時候,文革就開始、還沒開始。他說,“我們學佛教學了那麼多,都靠不住。”我說,“怎麼靠不住?”他說,“現在喜馬拉雅山最高峰人家都爬上去了,並沒有忉利天。忉利天沒有的,那麼夜摩天也不會有了,那麼,兜率天乃至他化自在天都靠不住。忉利天是踏實的,還在喜馬拉雅山頂上的都看不到,那空間的怎麼會有呢?那麼,這也沒有的話,初禪二禪三禪沒有,禪定既然沒有了,佛成佛的這個四禪沒有的,那怎麼成佛呢?”把一切都退完了,這樣子的人就是教授式的研究佛教。那麼,這個把這個信心都退完了,那樣子,就糟糕了。我們說現在我們這個一切法是不是我們這個肉眼就看得到了?忉利天是我們這個肉眼看不到的,天的依報,跟我們人的眼睛兩個是——它的光波人的眼睛吸收不了,你怎麼能看到天呢?就是天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的。你地獄最簡單的,鬼你看不看得到?狗看到哇哇叫了,你看到沒有?一點看不到,你怎麼說沒有呢?所以說,不要把自己狹隘的這個智慧來觀察一切,那就錯誤透頂了。
入般若法門
(一)何謂般若
(1)名義
頌 般若謂正知 遠離顛倒類 般若者真見 不觀夢幻實
不住色生心 合集流注等 般若者純淨 我相塵垢離
這是上師自己以他的經驗編撰的。般若以三個字來概括,一個是正,一個是真,一個是淨。那麼,這裡就是講這個三個東西。
那麼,為什麼藏地重視《般若經》呢?因為《般若經》,藏地是認為這樣子,我們實際上也這麼樣子的,佛的四十九年說法,一切都是從佛的最高深的般若智慧裡流露出來的。所以,一切從般若流出,一切回歸大般若。這個一切法都沒有離開大般若的,那就是根據利根的,鈍根的,自己來分深淺了,根據根機來分深淺。總的來說,是一味的,佛的法是一味,都是般若的味道。那就是《法華經》的,大雨下下來,草得到的是養一個草,小樹得到的,養一個小樹,大樹得到的,養大樹。就是各個根機不同,得到的東西是一樣的。但是,假如你根器不同呢,你得到的就不一樣了,效果就不一樣了。那麼總的來說,都是從《般若經》流露出來的,從大般若流露出來的。一切還是回歸大般若海,都是回歸般若的。所以,般若是根本的東西。
那麼,什麼叫般若?“般若謂正知,遠離顛倒類。”第一個解釋是“正知”,真正的知道,就是離開顛倒的。顛倒,四顛倒,常樂我淨。般若就是正知,離開顛倒的知,就是真正地知道,正確地知道了。這是正知。
第二個,“般若者真見”,就是真的看到,真的一個見,並不是看到假的東西。假的什麼?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虛幻的東西認為是真的,那就不是般若了。般若來一看,只是夢幻泡影,都是虛妄的。真的東西我們根本沒看到,把虛妄的東西看到之後,把真的就蓋掉了。所以說,真正的般若是真的見,真的見地,就把我們認為的所謂實在的東西,都能夠看破,就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了。
“不觀夢幻實”,不要把這個如夢如幻的東西執著是實在的。我們在做夢的時候,有的時候也見到山河大地,也見到人,也有恐怖的境界,也有歡喜的境界。在夢中你哪知道是假的,都以為是實在的。第六意識的影子我們尚且看不破,在夢裡邊。那麼,第八阿賴耶識這麼複雜的一個識所現的山河大地根塵世界,你怎麼看得破呢?除非你好好地學佛,把佛的無漏種子進去,由聞慧到思慧,然後到修慧轉成無漏慧,這個般若自性出來之後,才能看到這是假的。如果沒有這一套的話,儘管你書上說假的假的,你看那東西好吃的,還是好吃,要多吃,看那東西好看的還是要看。總是對五欲還放不了。如果真的知道是假的,這有什麼好?就不要了。正因為不知道,這個煩惱是不容易斷掉。
既然是一切都是如夢如幻的,不是真實的,那就“不住色生心”了,對色聲相味觸出現的時候,就不會執著它去生起煩惱的心,就不會了。
那麼,“合集流注等”,也不會把那些虛幻的現象看成是真實的。“合集”就是一合相,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並不是鐵板一塊,不分的。我們的看法,就是本來如此,就是一塊的,不是各式各樣的緣合起來的。那麼,我們就是說用化學來說,每一個元素都是由很多的分子、電子合攏來的,沒有一個整的東西。但是我們看來就是整的,合集相。“流注”相,這個合集是空間,本來是各個分散的,我們看起來就是一塊的。那麼“流注”時間上看,本來是相似相續,就是燈焰一樣的,刹那刹那都在生滅的,你看了好象不動的。一個人從小到老雖然有點變化,你總看他是這麼一個人,沒有動,哪有說刹那生滅呢?這個思想不會有的。那麼,山河大地也是,你從小的時候看是這個樣子,到老的時候看還是那個樣子,以為它沒有動,就是一塊。不知道它的生滅,刹那生滅流注。就像一條河流一樣,不斷地在換新的,根本沒有堅住不動的東西。那麼,這些就是說我們凡夫的幻覺,在空間上看到合集相,時間上看到流注相,都認為是實在的。那麼,以般若的真見來看,在這個地方都不會執著,知道一切都是緣起假合,沒有自性。
那麼,再一個,“般若者純淨”,是純粹的乾淨的,這個“純”,我們說過了,在十二緣起裡邊,什麼叫“純”呢?沒有我的,都是五蘊,純粹的沒有我。那麼,這裡的純,就是這個意思。“我相塵垢離”,一切我相,就是我執,沒有的。那麼,一切煩惱當然也沒有。一切煩惱從我而生,為了我歡喜的就要,順我的就要,不順我的就不要,排斥,甚至於要消滅。這些煩惱的起因都由我執上開始的,我執大魔根本的。那麼,我執既然是乾淨了,沒有了,看破了,照見五蘊皆空。不但是人我空,法我也空,那麼,一切煩惱本性是空,當然不會起了。
般若我們總結一下。般若它的含義,從三個方面說。一個是正的,就是正確的,不顛倒的。那些我們世間上的一些顛倒見,最標準的就是常樂我淨了:不淨的說是淨;無常的說是常;本來是苦的,一定說是樂;沒有自在的,一定說我有自在。這個顛倒見,在般若的眼光裡看,根本就沒有。那麼,還有一個,是壞的東西,假的,不會當它是真的,真見。真正的宇宙的現象看到了,那我們所看到的虛幻的那些夢幻泡影的東西不會當作實在的。那麼,合集流注相也不會當它是時間上是不變的,空間上是一個整個的結合體的,那些概念也不會產生了。那麼,如果我們把這些虛幻的那些概念都除掉了,那麼留下的是什麼呢?留下的就是真如了。你要告訴人家,要通過言說,要通過思想來說的話,又是隔了一層了。所以,這個,真的東西就是親證的。
般若的第三個內涵,般若智慧是不帶我執的,不帶煩惱的,乾淨的。純淨,不但是乾淨,純粹的乾淨,一點點的渣滓都沒有。那麼,這個名義,就是說般若的內涵,有三個意思,一個是正確的,一個是真正的,一個是純淨的。正、真、淨這三個要素。這是名義。
(2)體性
頌 體有真及俗 真體離言思 親證或疏緣 俗體謂經論
大經卷六百 論莊嚴中觀 餘複無量種 各各名句文
那麼,它的體性。“體有真及俗,真體離言思,親證或疏緣。”這是說他講般若的體了,有真的,有世俗的。真的就是說勝義諦的,是無分別智;世俗的,就是後得智,差別智。那麼,這兩個來說,“真體嘛離言思”,真正的般若的體,就是無分別智,是超言說事相的。那就是那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那個東西,就是自己親證。只能親證,不可以落於言說思惟的。那麼,“親證或疏緣”,真正證到——親證;但是沒有證到,只理解了,疏緣,隔一層地緣到,也可以。根據佛的這個教授教誡,能夠如法地去理解,得到一定瞭解的,那就是疏緣。沒有親證,但是基本上這個道理通了。我們的教下的大開圓解就是這個,並沒有親自證到,但是道理是會通了。
“俗體謂經論,大經卷六百,論莊嚴中觀,餘複無量種,各各名句文。”那麼,俗諦的般若,那就是說文字般若了,那就是所有的佛的經、論都在裡邊。最大部頭的,就是《大般若經》,有六百卷。那麼,它的論,有——“莊嚴”,就是《現觀莊嚴論》,講般若的。 《中觀》,是講深般若的,《現觀》是講廣般若的。那麼,這兩部是專門解釋《大般若經》的。其餘的還有無量無邊,都沒有離開大般若。前面說的,一切佛四十九年說的這個一代時教都是從《大般若經》流露出來的,最後又回歸大般若海的。所以說,這個都是屬於大般若的,“各各名句文”,都是般若經等流下來的東西,也就是屬於般若的智慧了。那麼就是真諦的跟俗的兩種體性。
(3)義相
頌 三智或八法 廣七十義等 八不四無生 二種無我等
那麼,我們有一個表,今天寫了一個表,就是《大般若經》的《現觀莊嚴論》的整個一部論的體系,下邊要說了。“義相”,它的法相。“三智或八法,廣七十義等”,這是講廣般若。“八不四無生, 二種無我等”,是講深般若。深般若我們在這個《五蘊》、《百法》的時候講過,兩種無我,補特伽羅無我、一切法無我。略略地講一下。那麼,廣般若的這個內涵,還沒有介紹過,這麼就畫一個表給大家看。
“三智”,就是廣般若或者說三個智,或者是說八個法,再廣呢,七十義。這都是《現觀》的內涵,《現觀》是講廣般若的,這個我們再強調一下。整個的《般若經》,《現觀莊嚴論》用多少頌我忘掉了,用不多的頌,把整個的《般若經》都攝完了。而且還可以對照,跟原文《小品般若》都有對照的。以前我們學的時候,都有對好的那個注解,這一段講的是《小品》哪一段,這一段講的是哪一段。最略地說,三個智,就是我們表上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是境,一個境,也把佛法都講完了。
那麼,假使廣一點,八個法。八個法就是境行果三個東西,境,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行,四個加行,這個四加行不是我們入密的四個加行,也不是“暖、頂、忍、世第一”這四個加行,又是另外四個加行。加行多得很,這裡是《現觀》的四個加行。圓加行是總的來說;頂加行,初地到十地的;邊際加行,就是加行裡的內涵,裡邊有六度,六念等等,“一切法無自性”,都屬於邊次加行;刹那加行,一刹那之間能夠證。那麼,這個四個加行,就是《現觀》這一本結構裡的行,修行。那麼,最後證到法身的果。這個就是《現觀》的八個法。
一切智,知一切法空性的道理的智,這個是共聲聞緣覺的。道種智,一切道的差別,那就是修行種種的道的差別,這是屬於菩薩的。因為他比聲聞緣覺還要廣,菩薩道,各式各樣的都在裡邊。最後,一切種智,是佛的智,把聲聞緣覺的,菩薩的智全面歸納攏來,是最高的結晶的智慧。一切種智是佛特有的,菩薩還沒有,菩薩是道種智,聲緣是一切智。但是佛是包括三個智;菩薩道種智,也通一切智;而聲聞緣覺,只有一切智,沒有道種智,也沒有一切種智。那麼,這個三個智加上四個加行,加上一個法身的果,就是《現觀》的結構,裡邊講八個法。
如果再廣的分,又分七十個義,這個在《現觀》裡邊,第一個義是什麼,第二個義是什麼,等等都分了。那麼,以這樣子來解釋《大般若經》。從緣起的方面來說,就是境行果。境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然後經過修行了,最後證到果了。那麼,就是把整個的法都包在裡頭。這是廣的般若。
那麼,深般若,就是“八不”。八個不就是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來、不去。這個八個我們世間的概念,所謂思想範疇,全部打破,那才可以證到空性。“四無生”,一切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我們要這個論證一切法是沒有自性的,一般在經論上用這個四個東西來論證。一切法不自生,假使自生有什麼毛病?不他生,他生有什麼毛病?共生有什麼毛病?那麼,最後,無因生當然是不可能的,無緣無故生出來了。那如果世界是無因生的話,我們危險得很。你在這裡坐在那裡,無緣無故來個原子彈爆起來,那不是馬上就死掉了?哪有這麼的事情,世間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的。所以,無因生是絕對荒謬的。那麼,不自生,不他生好象是還能理解些。不共生,我們一般說一切法因緣和合而生,不是共生嗎?因緣和合而生是沒有自性的,這個共生卻是有自性的。這個共生有自性的,它的比喻就是說,一個瞎子看不到,那麼一萬個瞎子能不能看到?也看不到。所以說,自生他生是一個,既然不能生,那很多的自也好,很多的他也好,合攏來,一千一百個瞎子,你還是看不到,也不能生。那麼,從這些,都經過中觀的道理、嚴格的因明的邏輯來論證,一切法沒有自性。這個學中觀之後會廣講,現在是不能講得太多了,略略介紹一下。
前面的“三智、八法、七十義”,講的是廣般若,就是緣起的,講修行的。那麼,這個“八不、四無生、二種無我”,講一切法都是空性的,是最高的境界。二種無我,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這個我們學過了。這些都是最高的證到的果的境界。那麼,廣般若呢,“境行果”都講了,因為他是要講緣起了,我們既要有目標、遠的目標,也要有實際的行動,最後,達到我們的要求,就是證果。這個“境行果”全部講的。
(4)理相
頌 初發菩提心 至成佛究竟 諸道地因果 眾旨趣所因
那麼,它的理相是什麼呢?就是說把他聯繫起來了,從初發菩提心開始,一直到最究竟成佛。中間我們修行經過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經過十地,初地一直到十地。那麼,裡邊的各式各樣的因果,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因素,達到我們最高的旨趣,就是證到最高的甚深的般若。它的理相就如此,也是一個簡單的藍圖了,從初發心開始,經過五道十地,裡邊各式各樣的緣起的因果,然後到究竟成佛。這些都是達到最高旨趣的一個因素。
(二)以何故學般若
那麼,下邊,要講為什麼要學般若?要學般若。般若是很微妙,有的人,現在一些學者,包括教授,也包括一些文學家,他們對禪宗特別感興趣。他們的感興趣,就是感到裡邊玄妙,並不是說要想證般若,要想離生死,要想度眾生,根本沒有這些意樂心在裡邊。只是感到它文字微妙,好象道理比較深,好象是學了之後,說話裡邊可以壓倒人家,可以說自己是一個有學問的,好象是一個通禪的。以這個目的出發研究,那當然是得到的結論是錯誤的,發心就不對頭。那麼,我們說,我們為什麼要學般若,這個應當辨一下。那麼,這個分三個根機,聲聞乘的,菩薩乘的,佛的。
(1)聲緣
頌 依色等無常 證得無我體 得聲緣解脫 永別世間苦
聲聞乘的,“依色等無常”,這都是修行的,不是世間法的。這不管你聲聞乘、菩薩乘、緣覺乘,都是出離的。那麼,聲緣兩乘的,是二乘。“依色等無常,證得無我體,得聲緣解脫,永別世間苦。”你說不好麼,也好。雖然他們不廣度眾生,畢竟他自己可以離苦。
“依色等無常”,“色”,是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等”,也就等十二處、十八界,乃至七十五法,一百個法,等等,或者是《瑜伽師地論》裡的六百種法。這些法,都是無常,苦、空、無常、無我。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有為法都是這樣子的,有漏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
那麼,要“證得無我體”,既然知道它無常的,那麼苦的,進一步就是空的、無我的,這是一個連貫性的。無常的絕對是空的,假使是實在的,它不會無常,不會變。既然刹那刹那變,自己沒有一個主宰,那就是沒有自性,一切依緣而決定自己的。那麼,緣聚了就現,緣散了就沒有,那麼沒有自性了。有自性的話,不要靠外緣的,它可以獨立存在。它既然一切要依賴人家的,它本身就沒有一個東西。所以,要從這個無常進入空無我,就會證到無我的體。那麼,這樣子證到的,得到聲聞緣覺的解脫這個果,就是證到涅槃了,聲緣的涅槃。
“永別世間苦”,出三界。世間上一切有漏之苦都可以超脫。這是二乘的發心,證到的果,也是小果,僅僅是自己本身離開這個世間苦。那麼我們說不好嗎?也好。我們本來要度一切眾生的,他自己度了,那怎麼不好呢?就是我們的要求了。
(2)菩薩
頌 依於一切乘 定出離成辦 有情攝非攝 能作道種智
菩薩乘心就大了。“依於一切乘,定出離成辦,有情攝非攝,能作道種智。”那就是菩薩呢,他不是單度自己。度自己,只要是簡單的聲聞緣覺乘就可以自己了脫。他要度一切眾生,所以說,一切乘。一切根機的眾生都要度的話,一切乘都要瞭解。那就是大乘、二乘、顯的、密的都要知道。如果你有一個不知道,你這一類的機就度不了。
我們總看到有些人,排斥他宗。認為他的宗是最究竟,最好,一切眾生都要學他的宗派,其他宗派都不對,甚至於要消滅。尤其是對密法,看成是一個洪水猛獸,最好是消滅他。這個觀點是不符佛的本懷的。佛的本懷是要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不可能跟你設想的一樣,只是一個法門能度完的。如果一個法門能度完的話,佛很簡單,不要說那麼多,四十九年的無數的法就不要說了,只要說一個簡單法門就可以了。那因為佛要說那麼多法,就證明一切眾生根機是無量無邊,一個法門是度不完的,所以要很多的法門。那麼,你把佛的那麼多法門都消滅掉,只留下一個,是不是把佛的法都滅掉了呢?只留下一個。如果這個法再碰到什麼一個變動,也失掉了,那不是滅法嗎?這個滅法,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功勞是你的,你滅了那麼多,那麼最後一個人家一滅就滅掉了,整個的佛法就沒有了。
(24A)所以說,我們的佛法不能排斥。人家是什麼根機,他學什麼法,我們不能弘揚的,感到慚愧。真正地要度眾生的話,一切法都要學會,都要能夠,各式各樣的根機都要度他。所以說,菩薩乘,是要一切乘,大的、小的、顯的、密的。大的裡邊,天臺、華嚴、唯識等等都要有,不能說這個唯識宗我不學的,輕易跑掉,這個好象是多餘的事情。那麼,顯的、密的也一樣,不要排斥。密的不要看不起顯的,好象你們是小學生,我們是研究生,自吹自擂地抬高自己,這個是我慢貢高,也不對。顯的也不要說密教不是佛教,是喇嘛教等等。這些都是錯誤的觀點。
那麼,“定出離成辦”。他發的心,他發的願,一定要出離三界。“成辦”,度脫一切眾生事情要成功。那就是說,要度一切眾生出離三界的苦,並不是自己出離苦就完了。
“有情攝非攝,能作道種智。”有情“攝”,我能夠攝受的,“非攝”,暫時攝受不了的,我都要發願,要度他,成辦,將來都能夠成佛。“能作道種智”,那麼,他這樣子能做的,就是靠他的道種智,菩薩就是一切道都要學,道種智。那麼,“有情攝非攝”,那就是看能力了。我們說,我們在凡夫,他假使一個廟,他能攝持多少人,或者一個這個師父,帶幾個徒弟,這個還要裡邊攝不攝得住了。有的人還不聽,很多徒弟不聽師父話的,這個我碰了很多。那麼,就攝不住了,攝不住就是“非攝”。那麼,這個在菩薩地,初地菩薩能夠攝一百個世界,度一百個世界;二地,能一千個世界。那就是越是高,能力越大,攝受的就多一些。這個是學道種智慧成辦這些事情。
(3)佛
頌 依諸法無生 盡空際有情 悲流恒無盡 證正等菩提
佛乘是最高的。佛是,“依諸法無生,盡空際有情,悲流恒無盡,證正等菩提。”佛是最高的,一切法無生的道理徹底知道,這個智慧的功德圓滿。我們佛的功德,一般說“斷智悲”。“依諸法無生”這個是智德圓滿。“盡空際有情, 悲流恒無盡”,他的悲心要度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有情。沒有度完,他的願力是不停的,就像是流水一樣不斷地流下去的,“悲流恒無盡”。那麼,這是悲德圓滿。“證正等菩提”,要證正等菩提,我們《俱舍》一開始,“諸一切種諸冥滅”,煩惱習氣全部要把它滅完。那就是斷德圓滿。所以說,佛的功德,就是智德圓滿、悲德圓滿、斷德圓滿,最後,證到一切正等正覺。這是最高的菩薩道的究竟,就是佛乘,就是佛了。那麼,這是超過聲緣的。菩薩因位,佛是果位。
那麼,在這裡說,既然要度一切眾生,我們就是,“所謂大乘”,這是海公上師的說法。所謂大乘,就是包括一切乘,不要說我是大乘,你是小乘,把大乘分了兩個,那麼你這個大就不大了。為什麼?你還有一些乘你攝不進去,不在裡邊。所謂大者,就是一切能包容進去的叫做大,一切眾生的機都能度的叫大乘。那你如果“這一乘我不包的,你是聲緣乘、人天乘,排在外邊,我是大乘。”好了,你這個大就不大了。所以,這個大乘,一切眾生都要能度,不管你人天乘,什麼乘,都要會,那麼你才度得了。那麼,真正度,人天乘是不究竟的,聲聞乘也不究竟的,最後就是《法華經》的會歸一乘,就是一個,唯一的佛乘。
這是為什麼要學般若。就是說最起碼的也要求聲緣的解脫;中間的,菩薩的解脫;那麼,最高的,也是最究竟的,都要會歸佛乘,得佛的大解脫,正等菩提。你這樣子呢是我們學般若的目的。如果離開這三個目的,都是不正的。都是研究研究,考證考證了。這些,跟佛教可以說是不相干的,跟我們的修持是不沾邊的。如果這一類的人教導佛法,那就要把眾生引向歧途。所以說,我們感到佛學院請老師還得要簡別一下,不要隨便請。有些老師他根本沒有這個發心的,就是研究式的來研究一套,他給學生講的也是研究式的一套。
(4)總說
頌 廣大菩提城 般若能為導 千盲等億劫 終不能得至
我們說我們的最高的目標是成佛,又廣又大的菩提的這個城就是我們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要到這個城裡邊去,這是一個很長距離的長征,是經過千辛萬苦的一個道路才達得到的。那麼,在這個路途裡邊,哪個人做我們的導師,就是引導我們能到這個菩提城的。唯一的就是般若,離開它的話,都進不了,就是水裡邊沒有一個導航的,你就到不了這個目的地。那麼,你要到般若去,或廣大的這個菩提城去,沒有一個引路的人,那也達不到。路上是千辛萬苦,還有各式各樣的險難、各式各樣的阻障,你沒有一個能導的,你怎麼達得了呢?這個路什麼人也沒走過,所到的人是成了佛的人才走過的,沒有成佛的都沒經過,沒有一個帶路的是達不到的。
那麼,這個帶路的是什麼呢?就是般若。這個般若是我們的導師,沒有它,就沒有辦法的。就是說沒有般若的話,就是等於瞎子一樣。般若是眼睛、智慧,沒有般若眼睛的瞎子,你成千上萬的,你等一千一萬的劫的時間,那麼長的時間,不論你怎麼亂碰亂闖,“終不能得至”,終是達不到的。因為這個路,不要碰運氣,你說閉了眼睛要碰上了,他們說,世間上有這個情況,瞎貓碰到死老鼠等等,這個還是有機緣碰的。但是,到般若城的這個路,閉了眼睛的瞎子,你亂闖,幾億的人裡邊,一個碰上了,進去了,不可能。這是沒有般若的話,再也達不到。這個不像我們世間上的事情了可以碰運氣的,碰不上。所以說,一定要那個,那就是說為什麼要學般若。那就是你要成佛的話,沒有般若,你再怎麼等下去也達不到目的。那就是“大般若佛母”,你要成佛,沒有母親,孩子哪裡來呢?成佛的母親就是《般若經》。那麼,你離開般若是沒有辦法第二個辦法的。那這裡是一個嚮導,到涅槃菩提城裡邊去,沒有一個善的嚮導,也是達不到的。
(三)何等人應學般若
那麼,他下邊說了,什麼人該學般若,那就是說上中下士道,人天乘——有漏因果不在裡邊,都是出離的。那就是下士道我們說就是人天乘?不是,這個下士道是共下士道,就是上士道的初階。
(1)下士
頌 為了知苦樂 悉究竟歸依 明黑白業道 趣吉而避險
這是說增上生,要得到暇滿的人身,可以進入這個修行了,這是下士道。為了知道苦樂,三惡道是苦,人天,畢竟還有一點樂可以修行的。我們說這個樂,不是說享受的樂了,真正能修行,要人天身。那麼他知道要歸依了。那就是下士道的念無常、畏惡趣。那麼,最後你要避免這個惡趣就要歸依三寶。歸依三寶之後,下手的辦法,法寶就是說要明白黑白業果。做什麼事情,得什麼果報,你要避免三惡道,那就是黑業絕對不能造。根據佛的那個五戒、十善,三歸依做下去,決定保證增上生,得人天身,可以修行。“趣吉而避險”,那些險惡的惡道可以避掉,人天的暇滿身可以得到。這是下士道。
(2)中士
頌 觀無常眾苦 決定求出離 依諦緣等法 得無我涅槃
中士道的人,他是出三界。觀一切法無常,那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觀到涅槃寂靜,就可以出三界。“觀無常眾苦”,這個苦我們說人天的八苦,六道的苦,總歸一句話就是,總的是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尤其重點是行苦。行苦觀成之後,出離心能生出,真正的出離心能生出來。真正的出離心生出來,那個果就是解脫的果了。如果真正的出離心沒有的話,果還是有漏的,還在這個世間裡邊。那麼,所以說一定要觀三苦,行苦。
“決定求出離”,然後知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行苦觀好之後,那三界是沒有一個地方好呆了,就像大火,這個《法華經》的大火這個火宅,那你一個安樂的地方也沒有,毒蛇猛虎到處往這個洞裡鑽出來,那裡到處有危險性的,趕快逃。這樣子的心,出離心就夠了。否則的話,量不夠。
“依諦緣等法”,那麼,你要出離,要靠什麼?修什麼法?四諦十二因緣等等的法。最後,證到這個補特伽羅無我。但這都不是究竟的,我們這些都是準備要進入上士道的。那麼,上士道是什麼?
(3)上士
頌 平等觀有情 若父母子女 不畏不入流 自苦他安樂
“平等觀有情”,平等舍心,我們前面一開始就說了。要修平等舍心,一切有情都是父母地看。“若父母子女”,把一切有情當父母地看,知恩念恩報恩。把一切有情當子女想,就是要度脫,一個也不漏,就像一個獨子一樣,把他們每一個都要救出來。
“不畏不入流”,“不畏”,不畏生死。“不入流”,不入這個生死的暴流。聲聞緣覺他怕這個生死之苦,證到這個涅槃;那麼,他就是對涅槃,認為是安逸,對生死就害怕。那麼,我們菩薩呢,就不害怕生死。當然,菩薩生死的業是不造了,但是有情在生死裡邊沒有出離的,我們還是要進去救。也就是說,我們進生死的三界就像外邊的人進入牢獄一樣,並不是牢獄裡的人。牢獄裡的人,就是三界裡造了有漏業的,他在裡邊出不來的。菩薩進去,就是像外邊的人要去教化那些監獄的人,他進去自由的。可以進去,可以出來,裡邊也不受一切拘束。但是菩薩,不畏生死,他並不害怕生死,就像地藏菩薩,地獄裡邊不斷地在去,地獄沒有空,他是不出來的。那麼,這就是不畏生死。生死最可怕的是地獄,他地獄都不怕,其他地方還怕什麼呢?“不入流”,不入流就是不沾到這個煩惱。“流”,海公上師的書上寫的是三流,一般是四個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這個四個流。這四個流把三界的煩惱都包完了,就是不入流的話,固然我們不畏生死,但是也不是住在生死裡邊。如果你入了四個流,就淹沒在生死大海裡邊,跳不出來了。我們的入生死是救眾生去的,並不是造了業在裡邊流轉的。所以說,跟造業在三界流轉的眾生不一樣,跟眾生不一樣。
“自苦他安樂”,上士要求的,就是自苦他安樂,自己辛苦點不在乎。你要度眾生,頭目腦髓什麼都要犧牲,三大阿僧祗劫難行苦行都要修,這個害不害怕?像修這個精進波羅蜜多的時候就說了,再怎麼樣子都不害怕,不退卻。那麼,這個就是要度眾生不要害怕了。那麼,既要不害怕,入生死裡邊的三有去,但是不造生死的業,我們不為生死所捆綁。所以說,即不入流。
我們說《現觀》裡有一個頌:“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就是菩薩的智慧了,他有智慧,知一切法空,不造這個有漏的業。自己雖然對生死已經超脫了,但是超脫生死是不是像聲聞緣覺就入了涅槃?“悲不住涅槃”,他的悲心又不安心自己在涅槃裡享受,他還要入生死去,去救眾生,是悲心的關係。那麼,有智慧有悲心,就雖然入生死,不受生死的苦。凡夫,就是沒有智慧,他造了很多業,捆住了在生死裡邊。菩薩進去不造業的,不造業,他不為生死所拘留,要去就去,要出就出,是度眾生去的了。所以說,他既不畏生死,也不造三界的有漏的那些業,不入流。這個四流麼,就是三界的煩惱了。既然不入流,煩惱的業不造的,生死的裡邊是要去的,跟凡夫不一樣,跟聲聞也不一樣,“自苦他安樂”。為什麼這樣子?度眾生,自己不怕苦,要求世間的眾生的安樂。
那麼,這是三士,還有兩個,把它念完了。
(4)外相
頌 堪學般若人 有三種征相 初聞般若理 內心數悅樂
喜極流涕淚 身毛作豎立 或能依教行 堪授實諦義
那麼,什麼樣的人可以學般若?這個有外相的。“堪學般若人”,能夠學般若經的人,就是能夠有學般若的根機了,他有三個相是看得出來的。
“初聞般若理,內心數悅樂”,這是最淺的一種。聽到般若的道理,一切法空的道理,心裡說不出的高興,“內心數歡喜,數悅樂。”
第二種,“喜極流涕淚”,就是須菩提了,涕淚悲泣。他《般若經》聽到之後,內心觸動得不得了,眼淚鼻涕都會流下來,這是高一層次的。
那麼,最高層次,“身毛作豎立”,汗毛都豎起來了。這個是這個激動得最厲害的。我們說,這個是,毛髮都豎起來,這個是做文章的形容的話,哪裡人的頭髮豎起來,汗毛都豎起來呢?但是,真正根機最深的,聽到般若的道理的話,汗毛豎起來。我們沒有看到過,不能說沒有這個話。
這個,這三種人都是般若的根器。最初的,聽到般若的道理呢,心裡是非常歡喜。這個歡喜不是世間上的歡喜,他裡邊就是產生一個力量,極踴躍的心生起來了。那麼,第二種是涕淚悲泣,就是須菩提一樣。最高的,身毛豎立。
那麼,這是經上說的三個相。那麼,有些人,他們沒有這個三個相的人怎麼樣呢?是不是跟般若無緣,那是不能學了?宗大師慈悲,有開許。“或能依教行,堪授實諦義”,你只要能夠依了佛說的法的教去實行的話,那麼,這樣的人,也可以,將來也可以通入般若。就是說,雖然沒有這個那麼好的善根,但是你好好地培養,善根是靠培養起來的,你說天生掉下來的,沒有的。那麼,你過去沒有善根,現輩子就培養了。你好好地聽了佛的話,依佛的教行,你這樣子對佛的這樣子深的道理能夠接受下來的人,那麼你將來好好地這個修下去呢,也可以作一個般若的學人了,也可以學般若了。那就是說,不要自己灰心喪意的,“我聽了般若的道理,我並沒有內心數悅樂,我也沒有涕淚悲泣,我更沒有身毛豎立,怎麼辦呢?只好不要學了”,退了。那麼,這個是自暴自棄了。那麼,宗大師就鼓勵我們,只要佛說的話,你能夠照了他行,能夠聽了去行,好好地把佛講的道理能夠接受下來。那麼,你也可以,將來也可以接受般若的道理,也可以修。這是鼓勵我們末法時期的鈍根的眾生了。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第二十一講
昨天我們講到“入般若法門”。那麼,昨天有人提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說靜慮波羅蜜多在這個金剛喻定的時候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也是這樣子。但是,其他地方,就是一般是五地圓滿禪度,六地呢圓滿般若度。這個說法,就是每一個宗派他有他的配的。我們這裡,因為是要配海公上師的這個靜慮波蜜密多,他能引功德靜慮裡邊,“能引十力等功德”,這是佛的功德。能夠引起十力功德的禪定,那決定是金剛喻定以後的。那麼,所以配了金剛喻定。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說每一個宗派的配,他的這個安立,也不是亂的。我們說這個在天臺,他分了“藏通別圓”四個教,一般就是說佛果,藏通的佛果相當於別教的初地,或者是圓教的初地。那麼,在初地的菩薩就能一百個世界現八相成道,成佛的功德都有了。所以,這個裡邊,因為教派的不同,判教的不同,也沒有什麼矛盾。你這裡是佛,他那裡是初地,初地也能八相成道成佛,這個是沒有什麼大的大矛盾在裡頭。
現在我們接下去。般若波羅蜜多裡邊,上師特別地開了一個入般若法門。這個入般若法門,上師在他的《講記》裡說,等於是一個簡單的、一個最小的菩提道次第。當然,我們說它是菩提道次第,是很多內涵都是菩提道次第上中下士道裡邊採取過來的,那是最簡略的一個次第。但是,中間側重點講的是般若。
般若的名義,我們重點是三個,正、真、淨。正知,不顛倒;正見,一切法緣起不執為實在;淨,就是說沒有煩惱我執,這個是講般若很重要的一個名義。那麼下邊,何者應學般若?那麼,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都是等於一個大乘道裡邊的小學、中學、大學了,那都是一個共同的,是屬於大乘下邊的階梯。所以說,這些人都要學般若。下邊,這個外相,有的人認為下士道,是內心悅樂,中士道涕淚悲泣。那倒不一定的,這個是看他般若的善根有多少深厚就現什麼外相,不一定跟前面的三士道配合。
(四)應如何學般若
那麼,下邊今天我們就開始講這個“應如何學般若”?我們的般若是非常好,下中士道都能夠學,那麼,有外相的,當然決定能學。沒有外相的,好好地聽佛的話,照佛的那個教誡去行持,也能夠慢慢地進入般若的這個門。那麼,如何學,下邊一個重點。如何學,它分兩科。一個是應舍的,它的對立面要放下的,那麼這個正的一面,要學習的。
(1)應舍
頌 若一類有情 依於自種性 聞般若深義 於理觀錯倒
佛大事因緣 及俱有諸法 未得正了知 生二種過失
不善巧空義 而墮於惡取 或於自性無 而執自性有
于現實因果 一切作損減 顛倒壞世間 不善捉蛇者
或於色等法 如幻化喻品 增益壞勝義 妄認空花實
如是執斷常 落有或落無 隨一墮惡趣 學者應遠離
先說應舍的,就是錯誤的那一邊不要去,要把它放掉。
“若一類有情,依於自種性,聞般若深義,於理觀錯倒。”有一類的人,他自己的種性邪的。他或者是過去邪的種子很深厚,或者是今生親近了那些邪的知識,惡知識,或者親近那些外道的那些人了。那麼,他薰染了邪的種子。在我們歸依三寶之後,就是歸依僧,不要跟外道共住,也就是怕這一點。外道的人,他總是說他自己對。那麼如果意志薄弱的,這個信心不堅定的,般若的智慧沒有的,你會受他的薰陶。開始的時候,不一定相信他,久而久之,就進入圈套了,就會對他的說話慢慢地就是採納,甚至於附和了。所以說,這個對於邪的種子不能給它進來,一進來,到一定的時候就會起作用。或者是過去的那個邪種子,或者是今一輩子熏的那些種子。他聽到般若的很深的道理呢,他就是搞錯了,“於理觀錯倒”,這個道理,這個修行,都搞錯了。這個海公上師說,“錯”就是撥無因果,一切法空了,無因無果。那因果都是有了,既然空了,那也沒有什麼因,也不感什麼果了,就是因果都沒有了。“倒”呢,一切法都搞錯了,就是本來是無我、苦、空、不淨的,你看到是常樂我淨。這些都是顛倒。
“佛大事因緣,及俱有諸法,未得正了知,生二種過失。”佛的出世的一個大事因緣,就是要使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就是要度一切眾生成佛,這是佛的大事因緣。那麼佛的大事因緣跟俱有諸法,隨同了這個大事因緣,他還有一些附帶的法,這些法,都搞錯了,“未得正了知”。真正的了知,就是要依止善士,聽聞正法。那有些人他自己有邪種子,自己看自己的書,以邪的知見去理解,或者聽了邪的惡知識的那個傳播,那麼,把這個道理搞錯了。“生二種過失”,那麼就是會產生兩種的過失,兩個極端,一個是執有,一個是執空。
“不善巧空義,而墮於惡取。”這就是說對於佛的空的道理不善巧。佛說的空,一切法自性空,並不是說一切法沒有的空。我們在《廣論》裡邊,後邊《毗缽舍那》那一章廣辨這個問題。自性空並不是這個法沒有了,法沒有跟自性空是兩碼事。你說這個桌子自性空,這個桌子有的,它是名言上有,就是如幻的相有的,如幻的作用也有的。但是,自性空。就是說,獨立存在的,不依靠一切緣起的,不變的那個本質是沒有的。你說一個桌子,一切法自性空,當它空就是無,一切法沒有的。那麼,眼睜睜看到一個桌子凳子擺在那裡,你說它沒有的,那你是什麼?你是瞎子。瞎子摸一下也知道有東西,你怎麼說沒有呢?就是睜了眼說空話了。那麼,這個空的道理不是那麼容易瞭解。有的人說一切法空,他認為什麼都空完了。那麼,吃酒也是空,那個殺盜淫妄也是空。反正空,就沒有關係了,去做好了,這個,就是搞錯了,惡取空,墮於惡趣。你這樣的空,就是惡取空,將來感惡趣的。自己就是把空弄錯了,惡取。因上是把這個空搞錯了,果上,要投生惡趣去。
“或於自性無,而執自性有。”這個說,一個是執於空一邊,或者執了有一邊。本來你說一切法不是空的,是自性是空,而它的如幻的一些作用是有的,他又執了個有,一切法實有的。那麼,他本來自性空,他說一切法是有。反正這個不善巧了,我們說自性空不是無,那麼,它的這個作用有呢,也不是說自性有。這個自性有,就是它本身就是有一個自性,這個自性不需要一切緣起,自己獨立存在,不變的,這個就像那個外道的靈魂一樣的,它就是這麼個東西,不會變,永遠存在,不死的。這個東西是沒有的。
“于現實因果,一切作損減。”這是第一類,就是惡取空的。他一切法自性無,他認為自性空,認為一切法都是沒有的。那麼,因果也沒有了。現實的因果,明明我們看得到的那些因果,有現世的因果,也有三世的因果。現世因果是人家看得到的,就像我們以前五臺山,非常現實的,一個月的時間,因果就見了。就是那一位,他把大威德像親手打掉了,最後,打成反革命,活活地打死了。這是現世的因果,還是華報,這個真正的異熟報還在惡趣裡邊,可能是地獄了,那很危險。那麼,這些現實因果,他說一切法自性空,是沒有的。那麼,這個話就是不好說了。三世因果你看不清楚,你說沒有的。現世你看到的,他也要說沒有的,他說是偶爾碰上的,這不是它這個事情來的。那麼,這樣子就是墮於惡取了。“一切作損減”,他把一切都認為是沒有的。
“顛倒壞世間,不善捉蛇者。”他這樣子搞顛倒,把世間的安立全部破壞掉了,世間上一切的因果的安立,這個生活的程式等等全部破壞了。那些都是空的,他就亂幹了。那麼,這個東西,你到底是空不空呢?真正的苦來了,他又空不了了,就是在自己享受的時候,空麼,正好發洩他的煩惱。反正是空的,隨便幹好了,沒有因果的。這是一種煩惱的作怪,成了個惡取空。“不善捉蛇者”,那麼我們說,本來一個蛇,你如果有善巧能把它抓住,它可以捉住。但是,你這個空,你不善巧地這個理解空呢,就像一條蛇一樣的,反而被蛇咬死。你空搞錯了,墮惡取空之後,要墮惡趣。(24B)就是像捉蛇的人,他不會捉蛇,那麼就被蛇咬死了。你這個空不能正確地理解,又被受害了。那不是空害你,你自己的見錯了,自己害自己。這是執空的。
還有一個,執有的。
“或於色等法,如幻化喻品,增益壞勝義,妄認空花實。”或者說色聲香味觸,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本來是自性空,他認為既然不是沒有,就是有了,很簡單。自性空跟這個無,他劃等號了。那麼緣起的有,名言有,他跟實在的有又劃了等號了。既然不是無麼,就是有了——兩個邊了。那麼,既然無不對,他就執有,他說對了。他執有也錯了。本來是自性空的,你說它是實在有的。本來是如幻如化的,他說是確確實實,真真實實是存在的。那麼又墮入一邊去了,墮有邊。
“增益壞勝義”,什麼叫“增益”呢?本來是沒有的東西,你把它添上去。一切法本來是自性空,是沒有自性的,你說它是實在有的,這是添上去的,法上沒有這個東西,是增益。增益執、損減執是兩個執。損減執是本來有的,說它沒有;增益執,本來沒有的,加上去,說它有。那麼,損減執,就是說一切法名言是有的,作用是有的,你說它是沒有,損減,有的東西把它減掉了。增益執,自性本來是沒有的,你說它是有的,這是增益,加進去的。這個增益執,把勝義諦搞壞了。那個本來是自性空的,你說它是自性有的。“妄認空花實”,搞錯了。天上的空花是眼睛的不好現出來的,沒有真的花在天上。你說天上有一朵花,那個東西你不是搞錯了?
“如是執斷常,落有或落無。”那麼,這兩類了,執有、執無,執斷、執常。或者是有,有就是常,執無就是執斷。我們現在一般世間上都是執斷的,斷見。人怎麼來的?生出來的,生出來之前是沒有的,就是父母這麼這個這樣子交會就有了。死了之後呢,沒有了,這樣子就完了。這是斷見。那麼,執常的,就是說,有了,現在有,後頭還有。有的人說,這一世是人,下一世決定還是人;這一世狗,下一世也是狗。外道都有這個說法。這是常。
“隨一墮惡趣”,管你是執常執斷都要墮惡趣的。“學者應遠離”,那麼,學般若的人,應當遠離這兩邊。這個意思是從《入中論》裡邊取出來的,當然文字是修改了一下,具體內涵,《入中論》裡邊也對得出來,有這個話。那麼,這是應舍的,執斷執常,不要去這個取這些錯見。那麼,應該舍掉。
下邊,舍掉了不好的,好的應該拿起來了,哪些是應當拿的呢?
(2)應學
頌 人生實難得 正法尤難遇 此身如聚沬 無常大鬼吞
日夜眾苦逼 相續恒無盡 壞井毒蛇泉 智者熟思之
分別熱渴想 求水飲鹹海 由鹹轉增渴 由渴飲更多
鹹海水可涸 此渴莫能已 求五欲自娛 癡人亦如是
涅槃界清涼 無諸渴熱惱 尋求善知識 隨行般若教
“人生實難得”,這個就是菩提道次第了,說一個最簡單的小型的菩提道次第,就是這些地方。這是暇滿難得,做一個人非常難得。我們說做人的最起碼的要求——能夠持戒,同時能夠歸依三寶。你不歸依三寶你怎麼持戒呢?要歸依發凈願,不是一輩子,多輩子的持戒,要歸依三寶持戒,還要發增上生的願,就是說把這一輩子一切都不去求,只求下一輩子。發了這個願,你是歸依三寶的,又是持戒不犯的,很多生都這樣子做,那麼才能夠感到人身。所以人身不是很容易得來的,在前輩子自己花了很多的功夫才得到的。那是很難得了。你現在得了一輩子人身幾十年,如果把前好幾輩子的辛辛苦苦的功夫這一輩子白白浪費掉了,甚至於造惡業,墮惡趣去了,那實在可惜。所以人身確實是難得的。
很多人就說這個話,“人一點也不難得,我們人多得是,不要他生出來,還要節制生育,你說難不難得呢?”就在這個地方難得,你看這些人要投生,才懷胎,一點點時候馬上就打死了,你不是難得嗎?你能夠長大了,你說難不難呢?如果你碰到那個是不要的胎的話,你還不是早就死掉了,打掉了,就是難得,並不是容易。容易的話,那都養出來了,正因為難得,所以說這些都打掉了,只留下沒有幾個人。
有的人,我們說看看還不少,不少的話,但是來處很多。天上掉下來的,福報享完的,地獄裡邊苦受夠了出來的,三個惡道裡邊,修羅道裡邊下來的等等,那就很多了。那麼,如果說這一輩子做人,下一輩子再做人的,那是絕無僅有,極少的。因為來處多了,就看到好象數字並不少,實際上,人身是極難。
“正法尤難遇”,那就是說十圓滿了。八有暇很難得,得到之後又要碰到十圓滿,碰到佛說法,有時教,還有四眾地方。這些都是更難。所以,碰到佛的法尤難得。
“此身如聚沫,無常大鬼吞。”那麼,這個身體,不牢固的,就像聚沫,水泡泡,水裡的一堆水泡,那個刹那就滅掉了。他不要風吹,他自己就化掉了。那麼,這個水泡泡,就是身體就像水泡一樣。聚沫,一堆的小水泡,那是絕對不堅固,那個維持不常的,就是很快要壞掉的。“無常大鬼吞”,無常的大鬼就把你一口吞去。我們南無寺拿回來的一張十二因緣圖,外邊的一個嘴張得大大的,就是無常大鬼,不管你投哪一個身,總免不了給無常大鬼吞。在流轉生死,不管天上、人間、地獄,非想非非想天壽命最長,八萬四千大劫,最後呢?最後那一刹那,還是給無常大鬼吃掉了,也要死的。所以人身是很危脆的,那個死很快要到來的。
“日夜眾苦逼”,在沒有死之前,白天夜裡各式各樣的苦,有的是身苦,有的是心苦。心苦,作生意的失敗了,投機的,或者是破產了,晚上睡都睡不著。這是心苦。那麼,身苦的呢?那些痛,那些惡疾,他痛得來睡也睡不著。我們不是以前接了封信,一個母親寫了一封信來,叫我們回向她的女兒趕快往生。為什麼?她女兒從小長大就是一個不健全的,缺支的,沒有智力的,一個白癡一樣的人。脾氣又大。後來她的母親信佛了,叫她念念佛,脾氣好起來了。但是,卻是業障現了,渾身痛,白天也痛,晚上也痛,痛得來苦不堪言。就是她本人跟她母親都想她早些往生西方算了,活了也是活受罪了。像這樣子的苦,也不是很少。你們仔細去觀察,到醫院裡去看看就知道了。相當地苦,白天晚上各式各樣的苦逼惱。
“相續恒無盡”,這個苦完了,那個苦又來,那個苦完了,這個苦又來,沒有完的,這是行苦。行苦就是說隨業牽的。你過去造的業一般都是惡業多,善業少。惡業多嘛,這個苦受了,該受,受完了,那個苦又來了。這個苦還沒受完,那個苦又熟了,又成熟了,它又來叫你受新的苦了。那這樣子,是無量無邊了,沒有一個完的時候。
“壞井毒蛇泉”,就是說世間上,貪一些世間的五欲,財色名食睡。這個就像我們打的幾個比喻。壞的井,裡邊是沒有水的。你在沙漠裡走路,好不容易看到一口井,沒有水喝,跑過去想去喝一口水,枯的,沒有,一點也沒有。這個騙人的,就是一個井的樣子騙騙你的。那麼,我們的五欲也是騙騙人的。你以為它很好享受,能得大樂,結果真的爭取到了之後,並沒有快樂,甚至有很多的苦。
毒蛇泉更厲害,一個泉水,也是沙漠地帶或者其他地方,你喝不到水的地方,看到這個泉水來了,很歡喜。上去喝了,一喝,這個泉水的源頭有一條毒蛇在裡邊,在吐毒水。那你這個泉水喝下去,馬上就死掉。那就是說,你貪著這個世間的財色名食睡,就會把你的法身慧命害死,修行,就死掉了,不能修了。法身慧命沒有了,就完了。
我們以前,記得小孩子的時候,看到一個故事:一個國王,他打仗這一役沒打勝,那麼逃到荒野裡,一個沙漠地帶,而且口渴得很,又有點受傷了,口特別渴。好容易找到一個泉水,也沒有茶杯了,就拿一個樹葉子卷了一個筒筒,接了一樹葉的水。正想喝,來了一個鳥,不曉得是老鷹還是什麼,把它的翅膀一拍,把他的水撒了一地,一口也喝不到。這個國王很氣,算了,算了,第二杯再來,又那個水吃。連搞了三次,這個三次都給那個鳥把他打掉了。那麼,這個國王就氣起來了,這是古代的,一箭射過去,把鳥射死了。結果他射死那個鳥之後,感到有點兒後悔,“它這個鳥三次來打我的水,它總有原因嘛。”那麼,他就到水的源頭一看,一條毒蛇。所以說,這個鳥救他的,如果他吃下去就毒死了。那麼,他當然很後悔了,救他的一個鳥,把它射死了。那麼,人的愚癡,也經常這樣子的。對你好的人,你把他當仇人,把他弄死,實際上,他是救你的。
那麼,毒蛇泉,表面上吃下去好象是解渴了,實際上,要把你是法身慧命毒死。那就是說,五欲,被世間上的人認為好象能夠享受,得快樂了,實際上,把你的法身慧命要毒死的。
“智者熟思之”,這個字你們是“善”還是什麼?我們是改成一個成熟的“熟”。那麼,這個是它有的地方改了熟,成熟的“熟”。“熟思”就是要好好地去考慮了,“善思”的意思也差不多。
這兩句話,就是說觀苦了,整個的世界就是那麼的苦。你認為樂,並不是真的樂,你說壞的井也好,毒蛇的泉也好,你認為那是這個可以解渴之樂了。結果,適得其反,把自己給毒死。那麼,這些道理,要好好地去思惟,這是思惟苦諦。
“分別熱渴想,求水飲鹹海”,這是觀集諦。“由鹹轉增渴,由渴飲更多,鹹海水可涸,此渴莫能已,求五欲自娛,癡人亦如是。”
集諦,就是煩惱。苦諦是果上的事情,集諦是煩惱。假使我們“分別熱渴想”,就是說,假使我們設想在一個大熱天,口幹得很。那麼,你想喝水。你要喝水,其他水沒有,只有海水,海水是鹹的。那麼,你海水喝下去,越喝越鹹,越咸的水喝下去越渴。那麼,你這樣子渴了又吃,吃了又更渴。這個樣子,把水吃完了,你渴也解不了。那就是說,我們的熱渴就是說貪瞋癡煩惱,貪瞋癡煩惱,你要解決煩惱,你只有斷煩惱。你如果去滿足它,滿足它去喝鹽水,等於說滿足他的貪瞋癡的這個煩惱,那怎麼能滿足呢?滿足不了的。
在家人也有這句話,“欲壑難填”。這個欲望,是滿不了的。你要是要飯的人,他就希望能夠吃飽就好了。等到吃飽了,就要想有家庭了,要妻子兒女。有了妻子兒女,就要要富有,要洋房、汽車。有了洋房汽車,還沒有地位,要去做大官了。做大官最高的是國王。國王做了之後,還不滿意,要侵略鄰國,打仗。這個是哪一個滿意的?我記得經上還有一個國王,他在地面上是最高的國王了,結果他跑到天上去,跟帝釋天爭位置坐。(缺)
“熱渴想”就是我們的貪瞋癡煩惱像大熱天的口幹一樣的。那麼,他要求了,要求就是滿足他的五欲,這個像熱渴一樣,煩惱就是渴了。那麼,你要求滿足五欲,就適得其反,好象渴了去飲鹽水一樣,越飲越渴,越渴越要飲,那就是惡性循環,最後,墮惡趣了。
“求五欲自娛,癡人亦如是”,那個愚癡的人,煩惱,不是解決煩惱,他用五欲來滿足煩惱,自以為是求快樂。結果,也是這樣子,越是要去追求,越滿足不了。你把五欲都享受完了,你還不能滿足。那秦始皇就是這樣子,你說宮娥婇女弄了三萬,他還不滿足。一個人要三萬宮娥婇女,你怎麼享受得了?你想想看,三萬,一天陪一個人,你要多少天呢?三萬天,你還不滿足?死了還要帶著走。所以,這些,五欲之欲,就是自己害自己了。你自己這個,你死了把她們帶走,都把她們活埋了,你這個罪又造了好多?三萬個人給你活埋了,你不是又造了很大的罪嗎?所以這些人都是癡人,愚癡的人。這是觀集諦,對煩惱的事情,造業。
那麼,反過來,我們要看,“涅槃界清涼”,滅諦。那麼,這些苦,那些煩惱,在什麼地方沒有的?在最清涼的一個地方,就是涅槃。在涅槃的地方是絕對清涼,“無諸渴熱惱”,這些煩惱的渴,那些熱惱都沒有的。既沒有苦諦的那些苦事情,也沒有集諦的那些熱渴。那麼,是最清涼的地方。
那這樣的地方呢,我們要爭取、要去,怎麼去?修道,道諦。“尋求善知識,隨行般若教。”那麼,我們要避免苦諦的苦,要避免集諦的煩惱的饑渴,那麼,我們要追求清涼的涅槃,就要修道。
修道的開端,就是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要修什麼法呢?般若教,要聽般若的法門才能夠達到涅槃的清涼界。其他的法門,是不行的。那麼,佛四十九年說法,都是從般若的教裡流露出來的。所以說,我們依法,聽聞正法就是聽聞般若教。有是正面的,有是側面的,都離不開般若。佛說過那些話,這個“遺教三經”裡有,佛說的法,中邊皆甜。不管你中間的也好,邊上的也好,跟吃蜜一樣的。這個蜜,中間的蜜也好,邊上的蜜也好,都是甜的,一個味道的。那麼,都是般若味。
這是說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說苦諦要知道是苦。這個集諦,知道是滿足不了,無謂的煩惱,是不能滿足這個煩惱的要求的。只有把它煩惱滅掉。那麼,你要避免這個苦諦的苦,避免煩惱的這些熱渴,那麼追求一個沒有他們的地方呢,就是涅槃界。那是清涼的,沒有煩惱饑渴的地方。那麼,要到涅槃界去,就是要依止善士、聽聞正法、法隨法行。那就是說,依止善知識,要隨行般若教。這是道諦,這是苦集滅道四個諦,應學的就是跟了四諦學。
(3)聞
頌 不驕慢障蓋 恭敬不怯弱 不貪應時請 依義不求過
佛如大醫王 般若阿迦藥 我如待死人 得法藥以生
那麼你既是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怎麼聽聞呢?“不驕慢障蓋,恭敬不怯弱,不貪應時請,依義不求過。”不要驕慢,你一驕慢的話,善知識講起,“這個我都懂,我比他還講得多,講得好一些。我不要聽的。”你驕慢心一起,再好的法你也聽不進去了。不能驕慢,驕傲自滿。“滿遭損”,反正你自滿的話,決定會損失。“謙受益”,謙虛,會受益。那麼,人就是要謙虛一點。
我記得《菩提道次第廣論》說一個大善知識,他在路上不管哪個說法都要停下來聽。甚至有一次,一個居士在說法,一般的居士,他也坐下來在聽眾裡邊聽。他的弟子很奇怪,他說,“你這個聽他幹啥呢”?他說“我聽了有兩個好處。一個是謙虛,一個是他講的法畢竟還是佛說的法。等於兩面都得益。”那就是說,不要驕慢呢,到處都有善知識。“三人行必有我師”,儒家也有這個話。不能驕慢,一驕慢的話,哪一個都不是你的師,你是人家的師。那麼,你沒有地方學了。而你自己懂的東西又是錯誤的,那就糟糕了。教人也教錯了,自己也改不過來。“障蓋”,那個五蓋把他蓋住了,或者是昏沉睡眠了,或者是心裡起掉舉了,想其他的東西了等等。等於說茶杯蓋子蓋起來了,你再好的甘露飲料倒不進來了,蓋住了。
“恭敬不怯弱”,那麼聞法的時候,最重要就是恭敬心。沒有恭敬心就是驕慢心,驕慢心是得不了益的。一分恭敬得一分益,印光法師經常說這個話。“不怯弱”,不要認為自己不是這個根機,“啊,這個法深得很,我聽不懂,我不是那個機”,趕快跑了。“這個我聽不來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你為什麼剃頭,就是說要成佛,要出三界度眾生。你這樣大的事情,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難行苦行,你倒還不害怕,把頭剃了,來了。你怎麼學一點點最起碼的,一般居士也學得會的東西,你倒害怕起來了?那你發的願是假的願。一點點困難就要低頭了,你永遠不會成功。
“不貪應時請”,法不要貪多。這個法也要,那個法也要,哪裡灌頂趕緊去,到處去,結果,拿了很多東西用不來。一個法求了之後,要把它搞懂,徹底懂了之後好去修。修了成效,這個法的益才得到。到處去追求,到處也用不來。那麼,就是海公上師講的,“猴子帶玉米”,“玉米”就是——你們叫什麼的?我們叫包穀。猴子歡喜吃那個東西,一地的長得很好的包穀,它看了歡喜得很,一把抓了去,看看只有一把,地上還有那麼多,趕快抓第二把,夾在腋下。那這去拿第二把的時候,第一把就掉掉了。第二把拿來看到地上還多,就拿第三把。第三把拿了,第二把又掉了。辛辛苦苦把一地的都采下來了,結果身邊還只有一把。你只有那麼的氣力,你拿那麼多幹啥呢?你拿得多你拿不住,那麼拿了一點就夠了,你現在把它都采下來了,都壞掉了。不要貪多,尤其是高的。
我們這個求法,一般都是要最高的法。到密宗來的,一來就是我要求大圓滿,要學大手印,要圓成次第,要最高的。當然高的是很好,但是你,小學生,幼稚園。幼稚園說“我要舉一千斤”。一千斤交給你,死掉了,壓死了嘛!你有什麼好處?所以說,不要貪多、貪高。“應時請”,應時請就是說到那個合適的時候要請法,不是合適的時候不要亂請。但是,該請的時候就要請。那麼,就是要應時,要看時機,要是對機的話。有那個機的人在那裡,你要請這個法,要利益大眾。不是那個機的,你請了很多法,用也用不起,反而有慢法的罪。請了法不修就慢法了。
“依義不求過”,在聽法的時候,要聽法的道義,不要求文字上的過失。有的法師他經教很通,但是他文字並不高雅,或者說話的口分也帶一點這個俗氣的話。那麼,不要從這地方去看他的過失。只要他講的法是甚深的好的法,就取他的義,不要從文字上、詞句上去說。有些人大學的教授,他的這個出言吐詞當然都是很文雅了,還有很多典故,“這是學問大得很!”他講錯了也是對的。那些有些,他文化不高,但是有修有證的,他講的道理很對,很深,但是他的話沒有典故,也沒有詞彩。那你說“這個人講的不好”。你完全在文學上看問題了,你到底還是學文學,還是學我們的佛教的出生死的那個法義呢?這個就是搞錯了。依義不要求過,不要求文字上,或者這個法師有什麼其他的,觀他的過失,不要去觀。一觀的話,你把法師的過失觀錯了,那對這個法你也受影響了,“他講的,我不要聽!”等等。只要法是對的,那就不要去求其他的過失。
我們經上經常有這個比喻,在大海的裡邊,你到處要找一個東西依靠,浮過海去。你找個木板也好,什麼也好,都找不到。最後漂來一個屍體,屍體脹滿了,它是浮在面上的。不會沉下去的。那麼,你就把那個屍體抓住,你靠了它浮到彼岸去,也可以得救了。你不要說,“來了個屍體,我不要,我情願自己……”自己淹死了,你自己也變個屍體,那個又何必呢?屍體來了,你能夠靠它不沉下去,到彼岸,你得救了,就對了麼,不要去挑挑剔剔地看他的過失。哪怕是屍體都可以依靠得度,何況他並不是你所看到的那麼的過失。
還有一個比喻就是說,一個人關在監牢裡邊,他四邊都是銅、鐵,把他遮得嚴嚴的,跑不出去。但是有個洞洞,這個洞洞是廁孔,就是大小便的,通那個大小便等髒的東西的。雖然不大,但是擠得出去。那麼,髒是很髒,但是你出去自由了,在裡邊,關在裡邊甚至於要判死刑。那麼,你就是廁孔也不要嫌髒了,就把它鑽出去之後,得了自由不是很好嗎?所以說,不要去求過失,這個都是,這個經上例子很多的。
“佛如大醫王”,這下邊是打比喻了。“般若阿伽藥,我如待死人,得法藥以生。”這裡說,我們在聽經的時候,要觀想自己就是害了重病的,快死的人。快死了,就要求這個法,這個藥。求這個法把自己救活。那麼,佛就是這個大醫王,醫中之王。你最重的毛病他也給你看得准,而且還有阿伽藥。阿伽藥就是說什麼病都能治的一個靈藥。那麼,佛是大醫王,把你病看准了,即使是世間上判的絕症,不能救的,他還是有他的藥,他的法,佛法是無邊。他一切東西都能救度,他把阿伽藥給你吃,那麼你一吃就會好了。聽法的時候就要這麼觀想。說法的人,法師,當他是佛的代表,就是當佛看。而他說的法,就是治自己不治之症的妙藥。以這樣子的觀待去聽法,絕對得大利益。
如果你說以這個輕慢的心,以去看這個法師過失的心,或者是去較量的心,“看他講得對不對,不對的地方我要批判他。”以這樣的心或者是那個不恭敬的心,或者是跑了去休息休息打瞌睡去了,或者,跑了去,坐在裡邊東想西想地打自己的算盤,那麼,這樣子聽法,絕對不得益。甚至於還要受害,就是天變成魔了。你去挑剔那個法師的過失,那就是已經在造罪了。
(4)思
頌 于法樂正思 善稱量觀察 攝持精密義 諸默說大說
秘密深隱義 勿以世智忖 于諸離言境 不加邪思議
未知義求知 已知無忘失 甚深理不達 仰推如來境
聞慧得到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我們的人,就不重視思。聞,總算還要。思,好象不要了,“聞到了,我已經夠了”,得少為足,不要思了。“于法樂正思”,法得到之後,還要好好思惟,“樂”就是有這個樂欲的心,要去好好地思惟。“善稱量觀察”,“稱量”,就是說比較,看它是不是合法印的,是不是合因明的,仔細地觀察稱量。“觀察”就是觀前後的因果,它的道理如何。“攝持精密義”,稱量觀察是要把它搞得徹底清楚之後,把重要的意思還要把它記住。不要今天學了明天忘,明天學了後天忘,學了一輩子,最後還是只有兩句話。
“諸默說大說,秘密深隱義,勿以世智忖。”那麼,佛說法呢,有的時候不說話,也是說法。有的時候廣說,各式各樣的方式都有。那麼,還有一些秘密的、很深的道理,世間上的人不容易理解的,千萬不要世間的那些知見來猜測佛的意思。如果這樣的話,就會造成一些謗法的罪。
“于諸離言境,不加邪思議”,還有一些講到真如、空性的地方,這是超言說、絕思議的,那麼你不要妄、邪思議,不要去亂想、亂推測。這些本來是離言的。我們的禪宗的那些公案,現在很多人都是邪思議。本來禪宗的公案的那些(25A)都是開了悟的人,他們的機鋒相對的事情。你也沒有參,更沒有悟。這些話用世間的智慧來猜測,那麼,經常會搞錯。他又感到自己很高,一般禪宗,尤其它很隱秘,越是隱秘,就好象是高超。那麼,就都去看公案,多看一些。說話裡邊跑兩個公案出來,好象你的智慧很高,實際上,早就墮入邪思裡去了,已經走錯路了。
那麼,密宗的意思,有些深隱的意思,不要世間的思想去亂說。我們就看到最近某佛學院,他們出了一本什麼書,這本書我們都散了,有人就看它很多地方呢亂說一通。那是教授佛學,他聘一些教授,認為是學問很高。結果他說,“他們密宗裡一個大威德,牛頭怪物。”他怎麼知道牛頭怪物呢?大威德現牛相,他是徹底的菩提心。那就是牛,一輩子忠忠懇懇為人服務的,耕地。耕了地之後,死了之後,肉給人家吃,骨頭給人家做圖章,做工具,做那些東西,這個皮又給人家穿,做皮鞋什麼。一生沒有一點浪費的,全部是為人類服務的。那是徹心地為眾生,大菩提心,這是表這個法的。他說是牛頭怪物啥東西說了一大通。這個你就是外行說外行話,結果謗了佛了。所以說,像秘密的事情,你是外行就不要說了,還是把你的嘴閉起來好一些。或者你要說,你要瞭解一下再說。那一些秘密的、深的道理,不要以世間的眼光亂說一通。說一通,並不見得你的高超,反而就顯出你無知,因為你不懂密法,你是很幼稚。結果,還謗法,造了大罪,金剛地獄有份。這個都是為了世間的名利,就是要抬高自己呢,反而造了很大的罪,划不來。
“未知義求知,已知無忘失,甚深理不達,仰推如來境。”那麼,就是說我們採取的態度就是要沒有知道的要求能夠知道它,已經知道的,要攝持,不要忘記掉。我們聽經的裡邊就是有三個東西,就是要避免三個過。一個是器口朝下,再好的甘露水,一個茶杯口朝下的,底朝上的,你怎麼甘露水倒得進去呢?一個是髒的,口倒是朝上的,但是裡邊髒得很,邪知邪見都沒有洗掉。那麼,再好的甘露水你倒進去,跟那些髒的毒一混的話,吃下去還不是毒死了。再一個,它說髒也不髒,口也朝上,但是有一個漏洞。儘管甘露水倒進去,上邊倒,下邊漏,等你倒完了,也漏完了,沒有,一點也沒有。那就是不攝持了。那麼,這些東西,都是聽經的一些過失。那麼,這也要避免。
那麼,沒有知道的,求知,把口朝上,盛那個甘露水。已經知道的,不要弄個洞洞眼,把它漏完。要把它保持好。那麼,碰到一些不可思議的道理太深了,想不通。想不通,就不要亂想。這個自己智慧還不夠,這是如來的境界,我們到以後再說,保留。以後自己智慧夠了會懂,現在,就不要亂猜測了。假使以自我的眼光猜測呢,這樣容易搞錯。我們說空間,它是虛空,本來沒有東西。你如果戴了個有色眼鏡一看,這個虛空,你假使戴紅眼鏡,那虛空是紅的。這個紅到底是虛空的紅,還是什麼紅?你就亂說了。你把眼鏡除掉,虛空一點也不紅,這是你自己的知見不正。那麼,我們的知見都是世間上來的。一肚子的世間的邪知見,你去推測如來的境界,當然要搞錯了。那麼,在這個時候,你就謙虛一點,你自己還沒有搞懂,就說這是境界高,我是知道不了,慢慢地保留,以後再智慧高一點再來說。那麼,在思惟的時候要注意這些事情。
(5)修
頌 如所求所受 三業無倒轉 佛止不造作 令行勤精進
修的時候,“如所求所受”。你求的法,所受到的法。那麼,“三業無倒轉”,身口意不要顛倒地跟了他去做。那麼,重點,“佛止不造作,令行勤精進。”佛叫你不要做的,就不要做,佛叫你做的,趕快做,精勤地去做。我們這個菩提道次第,就是經常有這個話:佛說得苦口婆心,叫你那些壞事不要做,好事拼命做。總感到好象是不大適應。叫我不要做,偏偏要做一點;晚上叫你不要吃,要偷吃一點。哪怕就是說會供了,好象是有個開許了,趁此機會大吃一頓。
這個都是對佛的話要鑽空子。那麼,叫你要做的——叫你上殿,不上,偷懶;討論,不去。要做的,不做;不要做的,偷做。這個,就是煩惱作怪了。就像菩提道次第說的,假使醫生教你說,“啊,你營養不好,趕快吃肉”,他就回來要吃肉了。“你什麼什麼不對,你趕快怎麼樣”,趕快聽,好象醫生的話比佛的話還靈得多。這是我們的顛倒見,這個自己要好好地審查一下,到底還是歸依醫生,還是歸依佛?你不要搞錯了。
這是修,這個修是泛泛的修,我們說是泛義的修。嚴格的修,入了定的,才真的叫修。入定之後,它的力量能夠轉化我們的身心,這才是真的修。沒有入定之前的修,都是不深刻的,不能真正地轉化我們的心理的。但是,行動。所以,我們說採取一些行動,這裡就叫修。你不要停在這個口、心裡邊。念經不要在口上念,思惟也不單單在心上思惟,要付諸於行動,那就是叫修。這個是泛義的修,不是嚴格的,叫修。
(6)生善
頌 能依此善學 無錯不倒反 行空不住空 了空不作證
由正空見生 亦不壞餘義 欲學修不斷 轉起勤施與
於戒能正受 受已能住持 複相續而轉 解空性大悲
發生大忍持 聖者諸所作 能學能修行 恒常力精進
靜慮解脫生 乃至究竟邊 般若悲皆具 皆回向有情
修的目的,善法要把它生起來。“能依此善學,無錯不倒反”,根據這個般若的道理,佛的經教都是般若,這個大家都知道。如果說他的精粹呢,就是般若。依佛的經教,就是以般若為中心的那些法義是好好地修的,好好地學的話。“善學”,善巧地學,不是慢的,也不是懈怠的,是善巧的。“無錯不倒反”,不要搞錯。佛叫你做的,不要理解錯。不叫你做的,你理解錯了,這個佛叫我做的。
我記得有一個,我跟他們說,就是說佛的這個非時食,在四分律,是非常嚴格。哪怕你病重得快死了,醫生叫你吃東西,那也只能說把這個米用布包起來,米湯,把米的一些渣滓都濾乾淨才能喝。快要死的病人也這麼樣作。但是其他部,有開許。就是說,會供的東西能吃。能吃,這是開許,我們四分律部是沒有的。那麼,其他的部開許,目的就是什麼?假使你真的是有病,胃病之類的,或者是餓得受不了了。那麼你就利用這個開許,把你的煩惱止一下,因為你不吃,你難過死了嘛。那麼,這個開許是叫你偷偷地,就是不要給大庭廣眾大吃大喝的,就是自己知道是不正規的,那麼要起慚愧的,在角落頭自己一個人去吃。結果,他抓了半邊,他說,“開許的,可以吃的。”不但自己大吃大喝,還聚了一大堆,一起在大吃大喝,開宴會了。這樣子做,你說是不是對?人家問他,“你怎麼晚上大吃大喝?”“法師說的,可以吃的。”你到底還是在故意找岔子呢,還是在搞什麼呢?人家跟你說的話,你抓了半句,這個就是不善巧了,就是錯了,搞錯了。你搞錯了之後,或者是不是搞錯了,故意地這麼子做,那麼,你這個是煩惱,煩惱作怪,想吃東西,藉口是法師叫你吃的。這個又沒有罪,又能滿足自己的煩惱,真是太好了。但是地獄在等你,你將來就知道,這到底好不好。
那麼,就是說佛說的話不要搞錯,不要執了一邊去。斷章取義,把自己不要的不說,自己歡喜的一半就拿過來了。這樣子去做的話,搞錯了,感的因果就不好。“不倒反”,不要顛倒,不要反過來。就是要按了次第做,不要跳級,也不要把難的、高的先學,從低的、容易的下手。
“行空不住空”,這個善巧更重要。我們要行空,而不要住空。就是說空的道理要知道,但是不要執著那個空,也不像這個二乘的,就住在涅槃裡不出來了。那麼,行空,因為你要度眾生,要一切法空的道理知道。空的道理不知道的話,那你就害怕了,不敢度了。或者有些地方就頂住了,行不通了。行空就是空的作用要知道,但是不要住在這個空裡邊。空裡邊住了,就不做那些事情了,它一切法空,就什麼不要幹。
我記得有一個居士,他寫信來。他說,他已經開悟了,他現在可以坐在家裡不要動了,一切以前的拜佛,什麼東西供養,這些事情,他到現在可以止住,不要做了,好好地修行就可以成佛了。後來他寫信給我,我說:“這個不對。《 金剛經》裡說的,要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行一切善法,可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使你證了空性了,你還要行一切善法呢。你不行善法,你怎麼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他說:“這個道理是這個佛告訴我的。”我說:“現在有佛?奇怪!這個佛叫什麼名字?”他說:“姓張。”這才怪了。他說是什麼佛呢?五指如來,五個指頭的如來。姓麼姓張,在家人。我說:“三世佛都穿袈裟的,沒有在家的佛。”這個是奇聞了,真是一個奇怪的事情了。
所以,“行空不住空”,不要住在空裡邊,把因果都放下了。有的是不幹,好的事情不做,還不說。有的事情,既然是空的,什麼都幹起來了,殺盜淫妄都做。空的嘛,沒關係。那就是糟糕了。他們的藉口,都是以佛經為依據。他說:“淫盜癡,就是戒定慧;生死,就是涅槃,流轉生死,殺盜淫妄就是戒定慧,就是涅槃,你怕什麼。”這個還振振有辭。那麼,真正你這樣子做了,惡取空。將來的果報,投惡趣。
“了空不作證”,“了空”,空的道理要知道。“不要證”,就是不要像二乘一樣,證了空性不出來了。那麼,就是要空的道理知道,要行菩薩道。
“由正空見生,亦不壞餘義。”正空見生了之後,決定不壞緣起。如果你的空生起來之後壞了緣起,一切法空了,什麼都不要了,那就不是正空。這是惡取空,搞錯了的空。正空的見生起之後,決定不壞餘義。那些緣起的事情,就是五度、四攝,這些都會做下去,絕對不會破壞緣起的。如果破壞緣起的空,就是惡取空,就是前面要舍的那些東西。因為正空,空性跟緣起兩個是不二不一的,不離的。從這面看是空性,那面看就是緣起。離開緣起沒有空性,離開空性也沒有緣起。你把它拆了兩個,就糟糕了。
“欲學修不斷,轉起勤施與。”那麼,證了空性之後,你並不是滿足了,大徹大悟之後,他還要去林間樹下,長養聖胎,還要行菩薩道。所以說,要學修不斷的話,證了空性之後,並不是沒有事情幹了。還要“轉起勤施與”,趕快地修佈施波羅蜜多,要精勤地去做。
“於戒能正受,受已能住持,複相續而轉。”那麼,這個是持戒波羅蜜多。證了空性之後,不要說持犯都是一樣的;只要是心乾淨,就是持戒。這個是果上的話。你才證了空性,要大大地把戒持好。所以說,證了空性之後,對戒要正受,如法地受。受了之後,能住持,以持戒,住在戒裡邊不犯。“複相續而轉”,假使有犯,懺悔還淨,這樣子繼續下去。不要說證了空性,佈施也不要了,持戒也不要了。
還要“解空性大悲,發生大忍持”,你把空性的道理知道之後,再生起悲心,那就是對一切眾生的那些苦都能忍受。“發生大忍持”,忍的力量還是要空性結合之後才能忍。如果你空性不瞭解,硬了頭皮忍,總有一個時候忍不住,那就是不但是那個要報復,而且大量地報復。這已經是熬了很久,跟炸藥一樣,憋在裡邊,一下子爆發的時候,那是不可收拾。所以說,老修行,發起脾氣來是不得了。平時看他是老修行,真正觸動他發了脾氣,那比一般人發得還要厲害。那就是說還沒有證空性的時候,證了空性就不會了。真正地忍持,要證了空性之後才能發生大忍持。
“聖者諸所作,能學能修行。”那是精進,“恒常力精進”。聖者,那些佛菩薩的難行苦行,你到證了空性之後就慢慢能做了。在沒有空性之前,做不到,也不要你做。這個我們在戒波羅蜜多裡就講過的。叫你佈施頭目腦髓,在你沒有證到空性之前,大悲心的意樂心沒有真正生起之前,還是不做好。一做,會退。不但是自己會退,對一些跟你要頭目腦髓的人就產生怨的心,仇恨心。那就是要墮落的。所以說,沒有到這個時候,就不要做。但是,證了空性之後,那就可以做了。一切聖者,證了見道以上的聖者,他們所做的難行苦行,這個時候能夠學了,甚至於能做了,能修行了。做的時候,還要“恒常力精進”,精進地去做,不是做了一個兩個算了,不斷地要去做。這是第四度了,精進度。
禪定度,“靜慮解脫生”,有了空性之後,那是定裡邊八解脫,八勝處等等功德都能生出來。這個在《定道資糧》裡有,我們去翻一翻好了,什麼叫八勝處,什麼叫八解脫,還有十遍處等等那些定的功德,禪定功德都能生出來。
“乃至究竟邊”,一直到究竟彼岸。“般若悲皆具”,有智慧跟悲心同時的。我們佛的這個智慧裡邊有大悲隨行,不是像一般的說:智慧就是太理智,沒有悲心了。我們的智慧跟悲心兩個本來不是兩個東西的,在佛性裡邊就具足悲跟智兩個東西。那麼,所以說,真正證到般若究竟彼岸的時候,悲智同時雙運,“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就是這個情況。智慧,他對空性的理解可以超出生死。他的悲心又不像二乘呆在涅槃裡享受,他要來廣度眾生,乃至地獄未空,他是誓不成佛,跟地藏菩薩一樣,這是大悲心。
那麼,這些功德怎麼辦?“皆回向有情”,所有修的那些六度萬行的一些功德,都不是為自己,回向一切父母有情,使他們離苦得樂。這是我們修行的目標。所以這個是,再回過來說,眾生跟自己本來是一體的,“我”,所謂補特伽羅都是假安立的。那麼,你回向眾生,就是利自己。自利利他,在究竟的地方,兩個是統一的,不分的。所以說,我們在因地上就是有這個分別心,他跟自己,總是一個對立面。那麼,這個寂天菩薩,就善巧,叫你反過來,把自己當他,把他當自己。這樣子,你不會做錯了。但是,反過來談何容易?我們現在將心比心這樣地做一做已經是很好了。那麼,這個方便呢?自他相換的方便有,那麼,七重因果的方便也有,這要看自己如何用功了。依了方便去做,慢慢地、慢慢地決定會達到目的。不依方便做,那就是永遠達不到。一切法從緣而起,沒有那個緣,果是不會來的。緣足夠了,果決定會來。
(五)依止何人學習般若
頌 具調伏寂靜 惑除三德增 有勇阿含富 覺真善論議
悲深離退息 十德堪依止 複解般若理 圓滿之教義
得方便善巧 能作之正士 完全次第知 如法引隨行
那麼,般若的應當學、應當聞、應當思、應當修,那麼,我們依哪個來修呢?依哪個來學呢?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依止善知識的標準。怎麼樣的善知識可以跟他學般若的道理?“具調伏寂靜,惑除三德增,有勇阿含富,覺真善論議,悲深離退息,十德堪依止”,這是前面的,就是我們的菩提道次第的最初的道前基礎,依止善知識。那麼,善知識的要求,就是有十條。要“具調伏”,戒律要嚴格;“寂靜”,跟定相應的;“惑除”,他的智慧能斷煩惱的;“三德增”,戒定慧不斷增上的,要超過自己的;“有勇”,在教化眾生的時候有勇氣。不為這個一切的環境,或者是對方的權威勢力所阻撓,該呵就呵,該罵就罵。像印光法師,他有一次吃飯。聶雲台是一個大官,吃飯,這個聶雲台吃飯的時候,因為他是大官的家裡出生的,自己又做大官,吃飯的時候,不大留心,把飯丟在桌子上,丟了幾顆。給印光法師大罵一頓,當面呵斥。這個就是有勇。你不要以為自己地位高了,就可以馬馬虎虎,這一點小事情,他還要呵斥。那麼,這是有勇的表現。我們對這個弟子也好,對一些弘法利生的事也好,就是要有勇氣。碰到困難,“趕快退”,那你怎麼利益眾生呢?“阿含富”,那就是說學法要學得多一點,不是單是學了一部經就算數,各方面要會得通;“覺真”,能夠證到般若的,般若的甚深空性能證到,或者是了達、理解了的;“善論議”,能夠善於說法的,三支比量能夠是精通的;“悲深”,為度眾生。不為自己名利著想的,這樣子為住持正法,為利益眾生,從這個目的出發的,不為個人的一切名譽、利養、地位等等所干擾的,這是悲深;“離退息”,任何時候,再疲勞,再怎麼樣子心情不舒暢,碰到有人請法,還是恭敬地給人家教導。釋迦牟尼佛到雙林去的時候,去涅槃的時候,路上碰到一個老人,要求出家。釋迦牟尼佛還是慈悲,攝受他,給他說法,證了阿羅漢果。這就是說,任何情況之下,利他的心不會退,離退息。這十個功德,有這十個功德的,能夠依止。那就是具調伏一個,寂靜一個,惑除一個,德增一個,四個,有勇五個,阿含富六個,覺真七,善論議八,悲深九,離退息十個。有這十個功德的人,可以依止他。
“複解般若理,圓滿之教義。”還要加一個,就是能夠理解般若的道理,圓滿的教義,深廣兩個般若都能夠圓滿理解的人。“得方便善巧 ,能作之正士”,在理解了之後,還要有方便善巧,能夠做。不但是那個理上能夠懂,他行動上該怎麼做的方便善巧都有的。那麼,這樣子的人,可以依止他。“完全次第知,如法引隨行”,他對整個的教義,圓滿的般若教義能夠全部知道。而且,次第,如何學的次第也知道。知道圓滿的教義,不知次第也沒辦法,無從下手。要知道次第,該從什麼地方下手,從什麼地方一層一層進去,如法來引導我們做的。“隨行”,跟了他跑的。這樣的人,可以依止他學般若。如果不是這樣的人,就不能引導我們,那就不能跟他學。
(六)如是學修般若之果如何
頌 若善修學人 了證般若理 不執蘊處界 諦緣諸度等
流轉還滅法 智照皆如幻 度一切苦厄 知色空義故
是心無罣礙 亦無諸恐怖 離顛倒夢想 得究竟涅槃
乃至大菩提 悉由佛母生 能聞如是法 福慧無比倫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你這樣子如法地學了之後,他的果報是什麼樣子?“若善修學人,了證般若理,不執蘊處界,諦緣諸度等,流轉還滅法,智照皆如幻,度一切苦厄,知色空義故,是心無罣礙,亦無諸恐怖,離顛倒夢想。”那是《心經》來了,這就是般若嘛。“得究竟涅槃,乃至大菩提,悉由佛母生。”
善修的人,善學善修的人,他能夠瞭解,或者證到般若的甚深道理,那就可以對蘊處界、諦緣度等等法不會執著它是實在的,如幻的。“諦緣諸度等”,那些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都是過海的船。沒有過海之前要用它,過了海之後就要知道是自性空,不要執著。“流轉還滅法”,這些流轉也好,還滅也好,生死就是涅槃,都是假的。在沒有度脫的時候,沒有到彼岸之前,生死是生死,涅槃是涅槃,這是我們的凡夫的虛妄的見地。真正到了彼岸之後,回頭一看,生死涅槃都是假的。不但生死是空的,涅槃也是空的。那麼,人家就搞錯了,“那麼涅槃空的,我們就不要修了。修它幹啥呢?”那麼,你生死是空的,你現在感不感到這個生死是空的?你如果感到生死苦多得很,那就該修。因為你還沒證到,證到之後固然是空的,你還沒證到,你在無明大夢之中,你還感到很多苦。如果你感到的苦本性是空,苦也不苦了,那就對了。你現在感到苦,你沒有般若,你還得要修。
那麼,“智照皆如幻”,真正到了般若之後,什麼蘊處界、諦緣度、還滅、流轉都是自性空,都是夢一樣的,如幻如夢的。這樣子能夠真正照見五蘊皆空之後,那就是《心經》說的,一切苦都度掉了。我們在流轉生死,你說要了生死,怎麼了?那就去看,誰在流轉?那個看了半天,就是參,禪宗參。參了半天,流轉的是沒有的,就是五蘊。那麼,根本沒有一個補特伽羅在流轉生死。那就本來沒有流轉,那你哪個在流轉?當下就停下來,沒有流轉了。你因為有一個有情在那流轉了,你看到沒有有情流轉了,那就根本沒有流轉了,一切苦就度掉了。
“知色空義故”,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了,那就心無掛礙了。既然沒有掛礙,恐怖也沒有了。沒有恐怖之後,一切顛倒夢想,這個亂想也不會來了。那就得到究竟涅槃,乃至大菩提。這是《心經》的話,大家一般都知道的,就不要詳細講了。那麼,到最究竟涅槃,得大菩提,這都要靠般若,這個才能得到。
“悉由佛母生,能聞如是法,福慧無比倫。”這個般若的道理,它的功效有那麼大,成佛都是靠它。那麼,我們能夠聽到般若的法,這個福氣,這個智慧,是最大的福氣了,沒有人好比的。世間上不要看做國王、做大臣,或者是大富長者,好象福氣很大。但是,他們沒聽到般若,比我們聽到般若的,那就差得遠了。我們的福氣比他們大,大得無比得大。因為將來我們聽的般若種子下去之後,將來成佛有餘。他們再現在的大富大貴,沒有般若種子,將來還要三惡道受苦,所以不好比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的話。那麼,這個般若的道理知道之後,一切有為法,什麼叫有為法?就是說有所作為的,造作遷流的就是有為法,有生滅的。那麼,都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夢裡邊有山河大地,醒過來什麼都沒有。幻,都是那個幻化的東西。假使說海市蜃樓之類的,看上去好象是逼真的,你跑過去看一看,什麼都沒有。“泡,影”,都是很快就要壞的東西。那麼,“如露亦如電”,也是很容易壞的。
這個六個喻,海公上師的書上有講的,它都是比喻法。那麼,都是如幻如化,就是沒有自性的。那麼,“應作如是觀”,我們起般若的正見,不要執著這個世間的有為法。一執著,就要起煩惱、造罪、墮落。能夠知道自性空,煩惱也無從起,煩惱本性也空。那麼,這樣子不起煩惱不造業,那就是涅槃。所以,我們證了般若之後,這個好處很多,這是鼓勵大家要好好地學般若。這個比喻,它是這樣子的。
過去的法就是夢一樣的,現在醒過來之後再去抓夢,沒有了,抓不到了。
現在的法,就是在幻,變幻,幻化。海市蜃樓,看看是很逼真,一看,走近去摸,一點也摸不到什麼東西。
那個身體,我們人的身體呢,如泡,一下就破掉的。
業果如影。我們講這個造什麼業感什麼果,就像一個東西立竿見影。你一個竹竿的話,你這個影子是直的;你是個鉤鉤呢,影子就是歪的。這是影子一樣的,也是不實在的。
就是那個世間的事情,好象早上的露水一樣,一下子幹掉,沒有了。
那麼,世間上的一切事情無常,就是跟電一樣,電是再快也沒有了,一亮就沒有了。就是天上的打雷的雷電,古代是沒有什麼電燈的,沒有,這是天上的電,就是閃電,一閃就沒有了,這個是很快的,無常的。
一切法這麼觀。你這樣子觀的話,就不會貪著五欲造業,就不會貪了。所以說,我們要有般若的知見,一切世間上的壞事都不會做了。那就是鼓勵我們要修般若。
下面四攝法我們講完,明天,我們準備把密法的那一部分簡單講一下,因為我們這裡重點是學顯教。(25B)來參學的人,不一定全部是修密宗的。那麼,密宗的道理也不能廣說了,只能是介紹一下。今天我們把顯教的四攝把它講完。六度講完了,六度裡邊講般若度的時候,海公上師又悲心,加了一個入般若法門,自立一段。這是在這個菩提道次第精要的東西湊攏來講的。然後,六度講好了,講四攝。四攝裡邊,我們說菩薩道、六度是圓滿自己功德的,四攝是純粹利益眾生的。
甲四 四攝法
總說
頌 六度成自利 四攝能益他 成佛勝資糧 上士應善尋
難行菩薩道 見聞驚怖生 當念諸菩薩 其初亦如我
若先作願欲 漸漸小小行 串習時分多 不加功任運
施同前勸學 自亦隨順轉 是為愛樂語 利行及同事(出《莊嚴經論》)
那這個四攝就是,“六度成自利,四攝能益他”,一開始就這個話。六度,圓滿自己的功德。四攝,就完全是從眾生著想,利益他。“成佛勝資糧,上士應善尋。”這些都是成佛的殊勝的資糧,上士道的上士,就是大乘根器的人,你要好好地追求這些法。“難行菩薩道,見聞驚怖生,當念諸菩薩,其初亦如我,若先作願欲,漸漸小小行,串習時分多,不加功任運。”那就是說菩薩道是難行的。那麼,我們在初學的人,見到或者聽到都害怕。把頭目腦髓都供養人家,把身體這個割下來。我們《梵網經》就有,你假使什麼人來了,你要把身體的肉割下來給他吃。這個聽到就害怕。但是,你想這個行菩薩道的菩薩,他開始的時候也跟我一樣的,從凡夫開始起頭,也是害怕的。但是,他發了這願之後,慢慢做,一點點地做。做到時間久了,那就是成了習慣了。“不加功任運”,你也不要加功用行,它自己成了習慣性了,自己就做起來了。那就是說,這些菩薩道,難行的菩薩道,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自己發了願,慢慢慢慢做。越做越膽大,得了空性之後,身上割一點肉就像樹上刮一個皮,樹枝一樣,不在乎的。那麼,就是說一方面,要發願;一方面,趕快證空性。不證空性,執著有的話,把頭目腦髓來供養人家呢,一般是做不到的。證了空性之後,毫無關係。本來一切法都是自性空,怎麼樣子幹都是空,沒有關係的。那麼,這是要好好地發願。先要發願,再要慢慢地做。做到後來成了習慣了,就不成問題。
那麼,這個是總的說法,一個頌。那麼,這個裡邊,還有一個頌,就是六度之後還有四攝,他弄到後頭去了。應當是加在這個後頭。就是後邊的“施同前勸學 ,自亦隨順轉 ,是為愛樂語 ,利行及同事”,這個頌應當是加在“若先作願欲”的後頭,他是擺了後頭去了。這是總頌。“施同”就是施是同的,同前面六度一樣,就是佈施愛語了。佈施是跟六度的佈施一樣的。“愛語”,是示,就是告訴他。“勸學”,是利行。“自亦隨順轉”是同事。“是為愛樂語 利行及同事。”施同,一句話說完。示、勸學、自亦隨順轉,這三個,是愛語,示就是愛語,愛樂語;勸學,是利行;自亦隨順轉,是同事。這是總的四攝,應當放在“六度成自利”這個頌的後頭。然後,分開講。
乙一 佈施
如前六度中說,而偏在攝他,謂攝受眷屬,令修善行,須彼歡喜,應以資財,饒益其身,既歡喜已,教令必從,乃令修道。
佈施,跟前面六度說的一樣,就是施同。“而偏在攝他”,做的事情是一樣的,而重點,側重點,不是為自己積累這個功德了,是在利他。目的是不一樣了,“謂攝受眷屬,令修善行,須彼歡喜,應以資財,饒益其身,既歡喜已,教令必從,乃令修道。”我們攝受眷屬,就是攝受弟子攝受什麼,叫他修善行,修行的話,一定要使他生歡喜心。怎麼樣使他生歡喜心?先給他資財,給他物質上滿足。滿足之後,饒益他的身。然後他生了歡喜心之後,你教他,他就聽話了。乃至修道,他也可以跟到你修。小孩子就是這樣,你叫他做一個事情,他不幹。你給他吃一塊糖,他就幹了。這個就是說,你要給他一點好處,他就幹了。眾生也一樣,你先用這個佈施使他得到利益,然後,你叫他修行,他來了。我們在《藥師經》裡也有,好象是先把他吃飽,然後再以佛的教誡去教他。這個是佈施。
頌 施相同度說 而意在攝他 令彼心歡悅 成就聞法器
那麼,佈施的頌,就是後頭那個。“施相同度說”,“施相”,在我們佈施的,四攝裡佈施呢,他的相貌跟六度的佈施是一樣的。“而意在攝他”,而他的偏重點,是攝持眾生,不是為自己積累功德。“令彼心歡悅”,你佈施他,使他的心裡對這個佈施的法師生起歡喜心。那麼,你叫做什麼,叫他聽法、修行,他就聽話了。令彼心歡悅呢,“成就聞法器”,這是一個佈施。
乙二 愛語
於所化機,開示諸度,謂以可愛語,除其無知,斷其疑惑,令其正受法義,此中複分順世語及正法語。
“於所化機,開示諸度”,所化的機,既是攝受了,他受你化了,要給他開示。開示什麼?六度。“謂以可愛語”,說話,要說使他聽了歡喜的話。“除其無知”,這個愛語的目的,他的無知,他什麼都不懂的,把它除掉。“斷其疑惑”,他有什麼懷疑的,把它除掉。“令其正受法義”,能夠正確的了解法的道理。這個裡邊,又分兩種。一種是愛語,順世間的話,世間上隨順的話;一種,正法的話,是法上的話。順世間語,就是說要世間上也做的一些規範。就是說話的時候,要帶笑地跟他去說,慰問他好不好,身體好不好等等這一些世間上的使他愛語。那麼,法上的愛語,跟他說一些法,跟他說法上的功德,使他得到利益,遠離那些惡道、苦等等,排他的疑惑。這是愛語兩種,一種是世間的,一種是順法的,正法的語。
頌 愛語除無知 斷疑受法義 或順世間言 或依正法語
一個頌,就是“愛語除無知”,愛語,是除他的無知。“斷疑受法義”,或者斷他的懷疑,教他受法義。“或順世間言,或依正法語。”或者以世間的方式,順世間的話使他生歡喜。或者以正法的話,使他能夠修那些功德的事情,將來得到利益。或者斷除疑惑等等。這是愛語。
乙三 利行
如所教義,令所化機,如實修行,或令正受,未成熟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又應行難行利行有三:(一)少善根者,(二)大財位者,(三)習外道者。
“利行”,“如所教義,令所化機,如實修行”,所教的道理,教他的所化的那些人修行,要去行動。前面是講道理,道理講好之後要行動了。“或令正受”,或者,使他能夠如法地把這個道理弄下來,接受下來。“未成熟者令其成熟”,根機沒有成熟的,使他成熟。已經成熟的,使他解脫,就是行動了,行動方面的。前面是偏於理論方面的。
“又應行難行利行有三”,利行,有三種是不好做的。一個是少善根的,對少善根的人,你要叫他修行,這是一個困難的事情。二有大財位的,地位很高的,又大富的,他一向放逸的,你要叫他修行,如實地修行,也是困難的。三還有一些,對外道學過的,學過外道的,他有邪知邪見的,這些人,你要利行也是困難的。這是我們行利行的時候,有三個難以度的,就是沒有善根的;他是世間上的大財位的;還有,是學過外道。這三種人,最難度的就是這三種。這是利行,下面是總結。
頌 利行令實修 所教眾法義 未成令成熟 已成令解脫
若善根弱小 大財勢名位 曾習外道類 勤勞多方引
“利行令實修”,利行,是愛語道理講通之後,叫他實際修行。“所教眾法義,未成令成熟,已成令解脫”,所教的一切法義,沒有成熟的叫他成熟。已經成熟的,能夠使他解脫。“若善根弱小”,假使善根弱小的,就是少善根的;“大財勢名位”,在世間上有大財富,有大勢力,有大名稱地位的那些人;還有一種學過外道的,“曾習外道類 ,勤勞多方引。”這三種是難教化的。那麼,對這三種人,要費很大的辛勞,多方面地引導他才能達到目的。就是利行的時候,這三種人是最難教化的。但是也要花極大的劬勞使他們能夠引導到正路上去。
乙四 同事
教他所修,自亦應修,與彼同學,不語之語,自身能行,他必從之,自身不行,強令他行,諍訟無益,故當同事。
“教他所修,自亦應修”,你教他做,一天到晚發號施令。他就是說,“你叫我做,你自己呢?”那就是自己還要做,帶頭,我們現在說,自己要帶頭。“教他所修,自亦應修”,你教他怎麼修呢,自己也修。我不是昨天說的麼,有一位,他經常說,“你可以出家了,你這個條件很好”,怎麼怎麼。那麼,你自己呢?你自己不出家,就是叫人家出家。這個人家對他就有看法了。那麼,你既然教人家修呢,自己也要多修,這是帶個頭。“與彼同學,不語之語”,這是身教,你不要說話,這就是比說的話還要有利。“自身能行,他必從之”,自己做到了,他也一定做到。你如果說,“我們出家人吃兩頓的,你一定要吃兩頓,這樣子沒有過失”,怎麼怎麼。你自己吃三頓五頓,怎麼說呢?那個當然你自己要教人家吃兩頓麼,你也要吃兩頓,才好說了。你自己也做不到,你怎麼教人家做呢?所以說,你真正要教化人家呢,自己要以身作則。這個身教比言教力量還大,就是不語之教。“自身不行,強令他行,諍訟無益,故當同事”,自己不做,教人家做,那麼就是強迫命令。這個人家要反抗了,互相諍訟,大家吵起來了,沒有啥好處。所以,應當要同事,自己要一樣做,而且要帶頭先做。
頌 同事能自行 恒常力精進 雖不教彼修 相習亦隨轉
口說正教理 自身不能行 諍訟難益他 調人勤調己
“同事自能行, 恒常力精進。”自己要做到,要人家做麼,自己先要做到。而且不但要做到,恒常地做,要精進地去做。“雖不教彼修,相習亦隨轉。”雖然你不教他怎麼做,嘴裡不說,但是,你時間久了,他看你經常這麼做,他也跟著你做了。我們就看這小孩子,母親怎麼做的,他無形之中就會學她。我們有一個鄰居,他的父親有一點神經過敏的,他認為吃開水、吃茶,這個茶杯的這個口,大家一起喝的,很不衛生。那麼,他就吃茶是懸的,口唇不碰到茶杯或者茶壺口的,倒的。後來,他這個是一個怪習氣,他說是他講衛生,這麼人家也不去多說他了。後來還奇怪了,他的孩子到我家裡來,一杯開水倒給他,也是倒進去的。他就是看父親的,看樣,天天看了,看樣,他自己也學起來了。那就是同事,這個是不正當的同事。我們好的事情,經常做經常做,人家看了樣,也會慢慢做了。
那麼,今天我們把顯教的就結束了,明天把密乘的略略地講一下。東西很多,但這些我們初學的,就不一定要很仔細地去知道。同時,我們這裡也不是說每一個人都是學密法的。我們的規章制度就是兩條路。六年的學習滿了之後,一個是顯教,你去弘揚也好,弘揚你的淨土也好,這個教理是通的,哪一個宗派都必須要的知識。一個是根本教,一個是瑜伽的,一個是講緣起的;一個是中觀的,講性空的。哪一個宗派都要。然後,你去弘揚哪一個宗都可以。另一條道路,從這一條根據菩提道次第的要求,再進入密宗。那麼,這不是每一個人都一定這麼做,根據自願的。所以說,我們在講顯教的時候,對密法也是略略介紹一下就行了,不必廣講。好,今天就講到這裡。
第二十二講
我們講到現在,把顯教的部分,就是菩提道次第的那一部分講完了。下邊是密宗的那一方面,那就是密宗道次第的內涵。那麼,在這裡邊,就是略略地介紹一下密宗的一些境行果,這一些地方。那麼,還有修行的一些要點。
(這個裡邊,我們這本書,就是《講記》的錯字很多。就把密宗道次第的我們先看一看,這個裡邊的錯字糾正一下,前面還多,也沒有功夫全部去看。
那我們先看到這個,在密乘修法的一百八十四頁第六行最後一個字,“無知密是也”,好,一共八個密。“如次到”,這個“到”,有問題,我們懷疑——如此釋,解釋的釋——下邊一個個解釋了。“如次到”,這個“到”是肯定寫錯的。那麼,原文也對了,一般鉛印本還是到。那麼,就是再原始的沒有了,都是手抄本。那麼,這個我們懷疑大概是釋,解釋的釋。
在一百八十九頁第三行第四個字,“微細惑智不現行之微細煩惱”,這個“智”我們是懷疑是手指的指。什麼叫微細惑?就是指那個不現行的微細煩惱。這個指,寫個智慧的智了,可能也同音字,手抄的時候抄錯了,寫錯了。那麼,這個是因為沒有原始本,旁邊注一個就是了,也不要塗掉。
下邊一百九十二頁第一行,“俱足”,人旁不要,具足的具,人旁不要。
那麼第五行第二句,“若佩法王(筌)”,這個“筌”了,肯定是錯的。在我們這個本子上對的,“璽”,國王的印,璽,爾下邊一個玉,就是可爾可爾的那個爾下邊一個玉石的玉,“若佩法王璽”。
那麼,還有這一頁倒數的第三行,它是最後一個字,“如不火之器,仍無異土壞”,這個“壞”有問題,土坯,或者是土壤都可以。反正原始的文也不知道了,我們的本子上是土坯。土坯,不火之器就是土坯。那麼,“無異土坯”好象是兩個重複,土壤,跟泥土一樣,這個好象好一點。
那麼下邊一行,“三聚戒不全,漏池難蓄水,根基既壤殘”,這個是壞殘。這個壤跟壞好象是換了個地方,應當是“仍無異土壤…… 根基既壞殘”,應當是這樣子。
還有一個,就是一百九十三頁倒數第三行第二偈,“執我若芭蕉 ,安可坐樑柱”,“坐”應當是作,有所作為的作。“安可作樑柱”,不能作樑柱的,不是坐在那裡的坐。
二百頁的第六行,“我及父母身”,“我乃父母身”這個乃少了一撇,是“我及父母身”。<, /P>
再過去兩行,“娑婆土成淨”,不是城牆的城,是成功的成,土旁不要。娑婆土,成淨土了。不是城,是成功的成,土旁不要。大概有這麼幾個。)
五 密乘修法
好,那麼我們今天就把密乘的修法講一下。這裡總的分五科。
一,什麼叫密?這個密宗的密,一般就是認為是秘密不可告人叫密。這裡解釋為什麼叫密。那麼,還有一個要說明的。在對沒有學密的人,叫密。真正學了密的人,叫明。不但是不密,而且要你明白,徹底地明白。那麼,對不懂的,門外的那些沒有這個密宗根器的,沒有進入密乘的,那麼,對他說,是秘密的。因為他不懂。那麼,什麼叫密,下邊有八個解釋。
二,“密器之鑄成”,這是從這個中心,重點是密器的鑄成。我們經常有些人他好象是要尋找善知識,找不到,東找西找的。那麼,這裡就很簡單。菩提道次第也是這麼說的,你要法器成就,密器成就,善知識就在你眼前。本尊也會示現,其他的方式都會告訴你哪有善知識,不會找不到的。如果你假使密器沒有成就,站在你面前你也認不到他是善知識。所以說,我們不要從外邊去求。我再三講的,廣化的那個三門裡邊,不從外求,“莫向外求”。你要求善知識,向內求。怎麼內求?你自己成了密器,決定有密乘的善知識會教你。如果你不是密器的話,你到處求還求不到。所以說,一切法,都要從內求,不要向外求。那麼,你這個內求,是有辦法的,外求是沒有辦法的。你踏破鐵鞋,你也不一定找得到。但是,內求,你只要有一個目標,密器如何,能夠鑄成了,成就了,決定善知識會現的。佛菩薩的神通,哪裡會說你密器成就了不管你的呢,肯定要來度你的。但是,你密器沒有成就,那個就是在你面前,你也上不了路。所以說,這個十分必要。
三,再下邊,“擇師法”,密乘的師,比顯教的師還要嚴格。
四,下邊,“受學密乘戒”。如果真的要修密法的話,你一定要受三昧耶戒。
五,最後,“修行要道”。修的時候還有一些重要的問題。
那麼,這個就是說入密乘的。我們再三強調菩提道次第它是共同道,學好之後,它本來開兩條路。一個就是說你顯教的波羅蜜乘專門地修下去,也會成佛。第二個,就是進入密乘道,那就是快一點成佛。密乘道的根機就是菩提心發了之後,更要急於度眾生,所以說,他要更快一些地這個成就。跟波羅蜜大乘,他們的目的是一個。一個就是說菩提心發得更懇切一些,要求快一些,僅僅是這一個要求不同。這個要求不同,佛就有一種特殊的方法,可以使他們快。那麼,就是說最快的就是即身成佛。我們黃教的昂旺堪布的《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聖教願文講記》裡邊,三個半月就成佛。那個就是最快的速度。但是,速度是快,看你是不是那個根機。就是“悲圓菩提滿”,你悲心圓滿了,菩提心夠了,那麼就成佛了。如果你這個兩個沒有滿,那麼要三大阿僧祗劫,是不是成功,也不知道。要這兩個條件滿了之後,什麼時候都可以成就。
甲初 密義略釋
那麼下邊,我們就簡單地把這個密,什麼叫密宗?密乘,這個密是什麼意思?他這裡分了八個。那個是很高,我們是略略地瞭解一下。
乙一 尊貴密
尊者,諸曼荼拿,如帝王宮,不可盡人遊觀;貴者,密符印契,如傳國璽,不可凡人皆持,故見為密。
第一個是“尊貴密”。這個密乘,特別尊貴。尊貴的東西,就是國王庫藏裡的,或者王宮裡的東西,一般老百姓是不能看的。所以說,這個密乘,也像這個一樣,一般的人,是不給你隨便看的。“諸曼茶拿”,這個字也是錯的,“曼荼拿”,就是茶上邊再加一橫,一般是蔓茶蔓茶的,實際上翻的時候——曼荼),就是吃茶的茶,下邊一個再加一橫,就是人下邊再加一橫。那麼,這個是——兩個字都錯的。“諸曼荼拿,如帝王宮”,佛的這個曼荼就是他的壇城,或者是淨土。這個密宗的曼荼,是跟國王的宮殿一樣,不是隨便什麼人可以進去的。那麼,“不可盡人遊觀”,不能去參觀遊覽。
“貴者”,一個是尊,這是尊,什麼叫貴?“密符印契,如傳國璽”,這個“密符”,我們說古代要派一個人辦一個事情,他出去了,就是把一個竹子,或者是木片,或者是銅片,字寫好之後,劈兩片。以後要對證的時候,把兩個合攏來,一點也不錯的,那麼是真的。如果合攏來不對的,那是冒牌的。這叫密符。那麼,這個密符,是指佛結的印,手印。手印不能錯,所以一定要結印。那麼,這個東西,就像傳國家的、國王的、皇帝的印一樣。“國璽”就是國家的印,那就不是隨便什麼人可以拿。所以,凡夫,是不能拿的。這個從它珍,從它貴的那一方面說,這是保密的,不給你們一般人都公開的。那麼叫密。這是一個,這是從思想上說。
乙二 微細密
法界緣起,種子相續,三輪各各不思議用,及三業互用,如是如是,細微細微,世人不知,密教中詳示修學方規,漸令開曉,以常人粗心缺學,不善了知,故以為密。
“法界緣起”,這個是《華嚴經》的緣起。我們說我們的緣起很多,我們講前面的分位緣起、刹那緣起、遠續緣起、連縛緣起。這都是根本乘的。那麼,進入這個後期的呢,有受用緣起,阿賴耶的緣起,還有如來藏的緣起。最高的法界緣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法相即,法法相入。這個是最高深的緣起法,一般人,還不太容易懂的。
那麼,法界的緣起,“種子相續”,每一個法都是有聯繫的。就是舉一毛要動全身,每一個法中間不相干的是沒有的。那麼,種子現行,相熏相續,種子熏種子,種子成現行,現行又熏種子,這裡邊層層的關係。“三輪各各不思議用”,佛的這個身口意成就的是三輪,他的身口意不思議的作用,都在這個時候能夠表達出來。“及三業互用”,那麼,修行成就的人,身口意可以調了用。我們在現在,這個特異功能的人,他就是說他的膝下可以看字。這就是身口意互相通用的一個小小的表現,真正大成就的人,這個身口意都是可以調了用的,也可以同時起作用。身體也可以看,也可以聽,什麼東西也好,耳朵也可以聽,也可以……這個都是互相並用。這個六根清淨的時候,就可以六根互用了。
“如是如是,微細微細”,這些道理,是微細又微細的,世間上不知,不知就是密。太微細了,我們這些粗的那些,世間上的粗人根本就覺察不到。密宗裡邊,卻詳細地告訴我們這些道理,還有修習的方式方規。“漸令開曉”,慢慢地使我們知道。因為普通的人心粗,沒有學,他知不了,懂不了,那就是密了,認為是很秘密了。實際上,他不懂。這是從理上說,是密。一個是從事上說它是密。
乙三 普遍密
真如道理,普能含攝,遍入無間,圓裹十方,貫徹三世,如大白傘蓋,即是一切性空,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無為、菩提道,名異體同,凡夫日用而不自覺,教中處處指引,故說為密。
那麼下邊,“普遍密”。這個道理,是真如的道理,這也是從這個法界緣起說。法界緣起的,它的體性,這個性空的體性就是真如,遍一切處。“真如道理,普能含攝,遍入無間”,哪個地方沒有真如呢?真如就是法身。那麼,“圓裹十方”,在空間說,就是說沒有一個地方不遍的。“貫徹三世”,從時間說,徹頭徹尾地通三世。“如大白傘蓋”,大白傘蓋的意思就是這個。那麼,下邊舉很多名字都是真如的異名。“即是一切性空、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無為、菩提道”等等,這是真如的異名。“名異體同”,就是指那個空性。“凡夫日用而不自覺”,我們都在空性裡邊,我們的作用都是空性裡流露出來的,就是因為煩惱堵住了,作用不能全部發揮。但是,我們還畢竟在這個作用的裡邊。但是我們因為煩惱的阻隔,就看不到這個作用的來源。“日用”,每天在用這個真如的用,而不知道它是怎樣子出來的。“教中處處指引”,那麼密法裡邊,不但是密法,顯教裡邊也處處指出這個道理來。“故說為密”,這是凡夫來說,他不知道,所以叫密。這是一個,從前面是世俗諦,緣起上說,這是從勝義諦的空性上說,凡夫當然不知道了。
乙四 隱顯密
如一法上,法法具足,此顯彼隱,此隱彼顯,眾生顧此失彼,不觀隱微,執取一端,故見為密。不知顯是密之顯,密是顯之密,有則雙存,無則並遣。若不知顯,則不了密之性相;若不知密,則不悉顯之作用,故密固密,顯亦密;顯固顯,密亦顯。以不知故,均覺為密。
下邊是“隱顯密”,就在空性裡邊,這個緣起裡邊,一個隱一個顯,互相相輔相成的,不是拆開兩個的。“如一法上,法法具足”,這是法界緣起。一個法裡邊什麼法都具足的,就是一即一切。一切也即一,一切法裡邊,也可以從一個法來表現。這是法界緣起,圓融的,最圓融的一個緣起法。每一個法都具足的。但是,我們並不從一個法上看就什麼法都一起看到了。那就是說,一個顯的,其他的就隱下去了。所以說,“此顯彼隱”,那麼,“此隱彼顯”。我們看到的,只看到顯的,隱在後頭的,凡夫就看不到了。實際上,法法具足,都是具足的。
“眾生顧此失彼”,眾生,因為是凡夫了,他是觀察力弱,他看到這個,就失了那個。“不觀隱微”,只看到明顯的,隱微在裡邊的,就看不到了。那就是——我們看桌子就可以說了,我們看到桌面,就看不到桌子下邊。看到抽屜的外相,抽屜裡邊藏什麼東西就不知道。就是只看到一個,實際上一即一切,它裡邊東西都在裡邊。我們就是只能,觀察力有局限性,就是這個問題。“執取一端,故見為密”,因為裡邊的隱的看不到,那麼以為裡邊是很秘密。實際上,你道理知道之後,它就是一個東西,都具足的。不過一個顯、一個隱而已。“不知顯是密之顯,密是顯之密”,密跟顯就是像一件衣服的表面的面子跟裡子一樣。你說把它拆開來,不是兩個東西。那麼,它密,就是顯的密;顯,就是密的顯,兩個就是一個。
(26A)“有則雙存”,要麼就是兩個都全的,要麼都沒有。你說沒有顯,密也沒有;沒有密,顯也沒有。有顯必有密,有密必有顯。所以說,我們顯教跟密教根本不要分家。很多人排斥密教,我經常問他,“你早上念什麼?”“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這是什麼?你心經,“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呵”,這又是什麼?《法華經陀羅尼品》這又是什麼?你說顯教裡邊,“我們顯教不學密的”,你天天在學密,每天早上在念密,你怎麼說不學密的呢?那個密跟顯根本拆不開。那麼,我們學密的,難道我們顯教不學的嗎?我們說《俱舍》、《唯識》、 《中觀》都是顯教,哪裡離開顯教呢?所以這兩個是拆不開的。密就是說顯教的一些教理把它特殊地組織起來,成了個密的。離開了這個,顯教就是磚瓦木石了。你造一個屋子,特殊的結構,假使國防用的特殊結構的屋子,特別堅牢的。那麼,你的材料也是鋼筋水泥、磚瓦木石,也是這些東西。離開這些東西,你說這個屋子哪裡來?沒有。離開顯教就沒有密教。“有則雙存,無則並遣。”
“若不知顯,則不了密之性相。”假使不知道顯教的話,這個密的性相,就是密的相,那就是就不瞭解了。假使不知道密的話,顯的作用就沒有了,密就是顯的作用,發揮它特殊的作用。相,叫體性、體相。顯是體相,就是磚瓦木石;密就是特殊結構的屋子。那麼,你假使不瞭解密的性相呢,那顯就不知道;不知道顯,密的性相就不知道;顯就是密的性相。假使不知密的話呢,顯的作用就不知道。很多秘密的作用你就發揮不出來。
“故密固密,顯亦密。”所以說,密法固然是密法,顯教也是密法。因為什麼?沒有離開密法。“顯固顯,密亦顯。”顯教固然是叫顯教,密教也是顯的,它也沒有離開顯教。所以從哪一方面看問題。“以不知故,均覺為密。”你不懂的話,都是密,懂了之後都是顯。這個就是說懂不懂的問題。這是隱顯密。
乙五 總持密
隨舉一法,持一切法,無不具備,如發心功德,萬善齊張;阿字義門,諸惡盡滅;乃至戒定慧道度攝等行、聞思修法境行果事,無量諸法,攝於一法之上,功用齊起,無不圓具。此唯善習者能知,故稱為密。
再一個,“總持密”,這個就是一即一切,這個,法界緣起。“隨舉一法,持一切法”,一個法裡邊,就一切法都具足,“無不具備”。“如發心功德,萬善齊張”,從發心功德的緣起門來說,只要菩提心一發,什麼善的都開了。“萬善齊張”,全部都是好的東西,好的緣起。“阿字義門,諸惡盡滅”,“阿字”,無生,那就是真諦來看,一切法都是自性空,一切惡都沒有的,都滅掉了。“乃至戒定慧道度攝等行”,戒定慧、五道、六度、四攝等等的修行的那些方法。“聞思修法境行果事”,境行果,聞思修法還有它的境行果等等。“無量諸法,攝於一法之上”,因為它是整個法界是一個聯繫的,一個統一體,你這個裡邊有他,他裡邊又包含他。一個為主,其他的為伴,一個為伴,它作伴的話,其他就是為主,互為主伴,互相襯托,互相相契。這個緣起,是最微妙的緣起。攝於一法上,無量諸法都可以攝在一個法上,從一個地方就看到一切。這是要很對這個有觀察力。我們凡夫看到一個就是一個,不知道它裡邊還攝了很多。只看到表面上的,隱在裡邊的他就看不到了。“功用齊起”,從他在這一方面說,他的功用,同時都在起。“無不圓具”,沒有一個不圓的,這是圓人見法,無不皆圓。我們不是圓的人,鈍根去見,什麼都是鈍的,都是有偏的。“此唯善習者能知”,那就是說真正善於修習的人才知道,那麼普通人不知道,那也叫密。
乙六 發心密
由其瞭解上說圓頓境義,並知下文次第力用之法,深明發心成佛因果、理事一貫之義相作用,而起發菩提心之次第修行,有異乎平常斷惑證真之力用,超越時間,因果同時,如是發菩提心之用,世人不知,或知而不信,或行不如法,故稱為密。
“發心密”。那就是發心的問題了。“由其瞭解上說圓頓境義”,上邊說的都是境,上邊五個密的境相你知道之後,你從這個地方發心。“並知下文次第力用之法”,下面還有次第密。次第是用,前面是境。那麼,你知道前面的境跟後面的用,然後你這樣子來發心的話,那你這個發心也是圓的。那就是說,發心就是成佛。你把發心即成佛的因果的道理,事理一貫的道理的作用,併發菩提心的次第修行。但是,圓頓裡邊又不離開次第,就像一個齒輪轉,像上次一個比喻一樣的。你如果發心是圓頓的,發心即成佛。但是,在裡邊修行的次第歷歷分明,整個一個輪子轉了之後,一個牙齒、每一個牙齒在轉都是按了次第的,沒有說是跳過去了,沒有。所以說,圓頓裡邊沒有離開次第,次第也沒有離開圓頓。你一個輪子轉的時候,齒輪轉的時候,整個輪子都在轉,也是圓頓的。那麼,這樣子的道理知道之後,以這樣子發菩提心來修行,對一般的,就是顯教的斷惑證真的力用,大大地不一樣。他可以超越時間,時間是假法嘛。“因果同時”,集一個因,果法就在裡邊。“如是發菩提心之用”,這樣子的殊勝的作用,一般世間人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之後,告訴你了,不相信,“哪有因果同時的?我一發心就成佛了,沒那麼快。”那麼,這樣子還是不信。“或行不如法”,即使信了之後,你依它修行的時候,沒有如法地修。那麼,這樣子,就搞不清楚了,叫密。這是一個發心的密。
乙七 次第密
次第者,方便善巧之謂,雲何善巧?由理事圓融,諸法齊修而不紛亂,並能興各各相應同時具足之微妙次第作用,以得諸善巧故,能二智速圓,二障易除,果道立成,有進無退,魔不能擾。庸常莫知,故稱為密。
還有“次第密”。次第,就是方便善巧。“雲何善巧?由事理圓融”,這個事跟理圓融。我們說事理無礙,還不稀奇,要事事無礙,什麼事什麼事都是沒有妨礙的,都是相即相若的。這個是法界緣起,那才是一個最微妙的。“諸法齊修而不紛亂”,諸法一起在修,但是一個個齒輪,齊修就是圓頓。但是,次第不亂,一個牙齒一個牙齒挨了走。所以,這樣子,各行各的作用,同時相應,同時具足。那麼,這樣的微妙次第作用,“以得諸法善巧”故。因為得了這些善巧,可以使“能二智速圓”。兩個智,根本智、後得智,很快地圓滿。這是後邊的境善巧。繼而,“二障易除”,兩個障,就是煩惱障、所知障,容易很快地除掉,就是後邊的對治善巧。“果道立成”,馬上就成佛,時劫善巧。“有進無退”,資糧善巧。“魔不能擾”,師資善巧。“庸常莫知,故稱為密。”下邊五個善巧,就是說這個解釋這個問題。
丙一 境善巧
謂了前五者密義故。
“境善巧”,前面的五個密,就是前五個密都是講境的一些道理。那麼,知道前面五個密,對於這個法界這個境,起了善巧。那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尊貴密知道之後,他知道這個事相,這個事密是知道了。有了事密,就學理,後邊的微細密就是理。事理兩個合起來修,但是,也要知道事是沒有自性的。事跟理,要合起來。但是事,因為不知道,不要執著它是硬梆梆、有實性的,而是如幻如化的。你要這樣子知道這個事密之後,知道它是如幻如化,然後進入一個理密,就是微細密。知道微細密之後,再進一步知道法界緣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互相相入,相滲透的話。那麼,就是說入普遍密,再進入普遍密,就是真如緣起了,真如遍一切處。然後這個真如知道之後,從它的一個顯一個密、一個顯一個隱裡邊,又知道隱顯密。隱顯密知道之後,一切法都是攝在一個法裡邊,一切法可以攝在一個法裡邊,那就是總持密,一即一切,那就是總持密。舉一個法,一切都攝在裡頭了。那麼,只要五個善巧的境把它善巧之後,那今後就會發殊勝的菩提心,發心密。那麼,這是對境的善巧。
丙二 對治善巧
下邊對治的善巧,就是說,能治善巧,能治、所治,分兩個。
丁一 能治善巧
即斷惑之作用殊妙,由其信解、歸依、發心、教乘次第力故(道品等),得深厚之加持故,信解自心不思議力故,信解真空理故,具足持戒力故,信解業不思議因果力故,信解法界緣起力故。
能治的,就是能治的道,斷煩惱的作用殊妙,殊勝。到底哪些人是斷煩惱呢?就是說他的“信解”、歸依,信解三寶,實德能;“歸依”;“發心”,發菩提心;“教乘次第”,就是修道品等等,修六度四攝。他得到深厚的加持。“信解”,這個裡邊就是我們說,我們念密宗的儀軌經常“自心不可思議力,諸佛如來加持力,法界種種緣起力,凡諸如理希望力”,等等,有六個力。這個就是說自己心本身是佛,有不思議的力量。我們經常有些人問,就是說他念經的時候要跳、要動,怎麼辦?這個我們有傳承,你叫它不動,它就不動。這是心不思議力,你只要下個命令,不要動,它就不動了。很多人就試驗過的,你只要自己意志堅強,不准動,就不動了。所以,這個事情是不可思議力。“信解真空理故”,你知道真空的道理知道之後,一切法自性空,這個力量也是很大。我們理懺的時候,罪性本空,那就根本懺掉了。“具足持戒力故”,這個持戒力也是重要的。還有六度力,行六度的,佈施、持戒、忍辱等等,這個六度就是白淨的力量。我們在《上師供》“五力正真配合口教授”裡邊,就有這個白淨的善力。這裡強調持戒,那麼其他的六度也是有殊勝的力量。“信解業不思議因果力故”,業力不可思議,這個當然,大家都知道,業力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在哪裡?因果不謬,同時還可以轉變。不但是不謬,還可以轉變。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冷水熱水一摻,可以使它改變的,不是說死的。“信解法界緣起力故”,法法相即、相入,這個殊勝的那些力量。那麼,有這樣的力量的話,你對治煩惱的善巧力就大了。否則的話,你死板板的,這個力量就很小。
丁二 所治善巧
即能治能知細微惑故,諸障不障故,眾魔不擾故,遣除退惰,別具方便故,困苦愚昧能解救故,由能治力強,諸惑猶點雪入爐,惑不我害故,方便眾多,難除之習氣易除故,能令智等資糧,速得圓滿。
“所治善巧,即能治能知細微惑故”,密宗裡邊專門對治微細惑的。因為我們顯教的學過,密宗必須要經過顯教,就是說共同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學好了,再進入密乘。沒有前面的,後頭的得不到。就是前面得到了之後,如果對於密乘的信解力不夠,也不能進入密乘。那麼,就是說你真正密器成就了。密器怎麼成就後頭要講。那麼,你這樣子,在共同道的時候,粗的煩惱早就對治完了,有的人就認為自己煩惱已經沒有了。但是這個時候,我們說微細煩惱,就是“滅除煩惱四百四十病”,這個《上師供》都有。就是這些微細的隱在裡邊的煩惱,你自己還不知道,認為沒有了。這個時候密法怎麼辦?這些煩惱不滅掉,成佛是成不了的,就要把它鉤出來。勾刀,我們看大威德手上那個勾刀,一把刀裡起一個鉤子的,把你勾出來,把你斷掉。這個就是用密法的用這個方法。所以說,把微細煩惱斷掉。
“諸障不障故”,一切障障不住,方便善巧多。我們的密法裡邊,大家知道,息增懷伏。我們講曼荼供的時候,也有息增懷伏。我們每天,每個月十五早上念的是息增懷伏,一切魔障都能降住。當然,你修法的人要自己有力量,自己不持戒,不好好地觀想,那個定力不夠,那當然力量小。如果你如法、合量地修,這個力量極大。但是,我們要說“懷”,息增懷伏,伏,降伏法,黃教一般是不用的。因為用了降伏法,傷慈悲,把對方是降住了。我們看米拉日巴修那個黑法,他是報他的仇了,他的那個護法就把血淋淋的心都拿給他,等於降,給你除掉了。那麼這個,我們黃教是儘量避免用。實在為了正法的關鍵時刻,也得要用。但是,用了之後,對自己還是有回過來的損害。那個對自己就是即身不能成就。雖然障是除掉了,結了個冤,自己本身造了個孽,要想這一世成就是困難的,沒有辦法的。
“眾魔不擾故”,因為你這樣子,方法很多,一切魔他也擾不了你。“遣除退惰,別具方便故”,那個你自己修行的時候,有本尊護法的護持,只要你修得相應。所以說,我們強調大家念儀軌不要不來了,不上殿認為是好象很舒服,“我今天又賺了個便宜,睡了個大覺,沒有上殿”,好象暗暗自喜。你不知道你吃了大虧,本尊護法的加持你沒有了。沒有加持之後,禁不起風雨。一點點波動,自己會得起煩惱——呆不住了,就要走了。那就是你沒有得加持,你加持力不要,這是很可惜的事情。你只要修法相應之後,護法本尊的加持力就像電波一樣的,到處有。你不相應呢,是你這個頻率沒擱好。你三心二意,這樣子打瞌睡了,昏沉掉舉了,念經當然不相應了。不相應,你感不到他的加持力。你只要是相應了,就是說你的這個頻率擱得差不多了,那就是力量就來了。如果擱得非常准的話,那極大的力量就來了。這個大家如果沒有一些經驗,也沒有辦法。有一點經驗的話,那就再打你也不想不上殿的。
“困苦愚昧能解救故”,那麼就修文殊法。黃文殊,根本智;白文殊,開智慧、增加記憶力;紅黃文殊就是增加辯才、速疾智,等等。都有方法的。那麼,“由能治力強,諸惑猶點雪入爐。”因為能夠對治的力量極大,煩惱就像什麼?就像這個一點點的雪丟在一個大的溶爐裡邊,那一下就化掉了。不但是化掉了,連水都沒有了,燒成水汽,全部沒有了。那你看一點點煩惱有這麼強大的對治力,根本就不足道,一下就化完。“惑不我害故”,就是你煩惱還存在的話,也害不了我。為什麼?你對治力強了,你可以把它的危害性避免掉。這個就像海公上師說的,“毒的蛇沒有須”,蛇的毒就在須上,或者它的牙齒上。你把牙齒拔掉,須拔掉了,這個蛇再毒也害你不了。那就是煩惱雖然還在,還沒有滅完,你對治強的話,即使它沒有消滅掉,就像拔了牙齒、拔了須的毒蛇一樣,它還是害不了你。
“方便眾多,難除之習氣易除故”,這個密乘裡邊的方便極多,你最難除的微細的習氣都要給你除掉。這些方便,有的是以毒攻毒的方法,在密乘裡邊,要特殊的根器能用。密乘裡邊經常講這個話,“如蛇在竹筒裡邊走”,竹筒是很細的一個筒子,跟蛇差不多細。這個蛇在竹筒裡走的話,要麼上,要麼下,中間橫的跑是跑不來的。那麼,這個什麼意思?你如法地修,上去了,成就。你不如法地修,下去了,金剛地獄,犯戒了。那就是說,密法有些修法不是隨便好修的,一定要有真正是這個根器,他這個法不會搞錯的,這麼修,不受害,成就,很快成就。如果你搞錯了,那就是下金剛地獄。所以說,密法不要當是一個好玩的東西隨便去修,一開始就大威德啥馬上要求。一求的話,你一下往下走了之後,你糟糕了。所以要方便夠了之後再去求高的東西。那麼,“能令智等資糧,速得圓滿”,智等資糧,就是說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等,還有福德資糧等等。這些資糧,因為方便多了,可以趕快圓滿。
這裡我們再說一個,在我們的顯教不是沒有密教的道理。海公上師,他在晚年的時候,他寫《阿含經》的學記。他後來就跟我們說,他說,“密法在《阿含經》裡就很多,很多就是密法。”那麼,我們很簡單的,可以從根本教裡邊八解脫。他就是說,開始的解脫,“內有色觀外色”,就是說觀對方的外色,觀他是修不淨觀。就是把煩惱除掉,修不淨的方法把煩惱除掉。等到第三個,就不是了。就觀他外色淨,你看不淨的色,你觀他是不淨,你煩惱不起,這還不稀奇。你觀他是淨的,你還不起煩惱,這才是煩惱真正斷掉了。那密法就是用這個方法。所以說,根本乘就有這個東西。那麼,但是你沒有到這個資格的人,沒有到這個地位的人,不能亂修。本來就是貪心很大的,你再外色淨,一觀的話,貪心引起來了,好了,你馬上就下去了。
丙三 時劫善巧
時屬假法,無起無盡,中間不住,三世無從安立。論雲:無方距果遠,果近善方便。成佛時劫遠近,視方便如何耳。
“時劫善巧”,時間,前面講過,是不相應行,是假法。“無起無盡”,沒有一個開始,也沒有一個完的。我們說,假的東西,哪個開始?經常我們說,一個東西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什麼沒有的,從什麼地方來的,到什麼地方去的。這個經上就這麼說,空花。你眼睛不好,空中現一個花,以為這個空花是從哪裡來的,從蘇聯來的,還是從這個澳大利亞來的。這個是空的花,白問的話,它從哪裡來的?你眼睛不好看出來的,眼睛好了根本就沒有花。那麼,這個花你說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什麼時候消滅了,時間空間,去問這個空花的事情,都是空話。這個空花本身是空的東西,沒有的東西,你這麼時間空間去問他幹什麼呢?這是戲論。
那麼,這個時間是假法,三世呢,“無起無盡,中間不住”,中間不停留。“三世無從安立”,根本就是三世不可安立的,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未來、現在都不能安立,還有什麼心不心的話呢?
“論雲:無方距果遠,果近善方便”38,這是《現觀莊嚴論》的話。你要成佛沒有方便的話,你離開這個果——佛果,是極遠。沒有方便善巧你去修行,當然遠,又慢又遠又苦。“果近善方便”,如果你能夠有善巧方便的話,這個佛果很近。這個就是這個這個帕繃喀仁波卿的那個發願文裡邊,最利的根三個半月成佛,這個再近也沒有了。我們想想三個半月,一個小孩子養下來,三個半月一點點大。我們這一點點時間就可以成佛,那還不知道多快呢,再快也沒有。那麼,經常我們有人說,黃教慢,紅教快,白教快。我看什麼教三個半月成佛的還沒聽說的,即身成佛是指一輩子,三個半月的還沒人提,這是黃教。但是,要有講條件的,我們是科學的,不是說三個半月成佛,“我也三個半月,我要成佛。”你怎麼成佛?人家什麼條件的人才能三個半月成佛?如果我們去的話,恐怕三大阿僧祗劫,能不能成,還要看你發心呢,不退的話,能成;一退,就成不了。
“成佛時劫遠近”,看你方便善巧有沒有。那麼,能夠知道方便善巧的話,那就很快。但是,這個快和慢畢竟要看什麼條件。“悲圓菩提滿”,悲心滿了,菩提心滿了,福德資糧滿了,那個智慧資糧滿了。菩提心就是智慧,悲心就是福德。這兩個都滿了之後,那就是成佛了。你說沒有滿,那就看你什麼時候滿了。所以,不要從時間上看,看你這個根機,看你修行,功德夠不夠。夠了就是成佛,不夠的話,時間沒有,沒有時間的,一直到你夠了就成佛了。那麼,所以說時劫善巧。因為他的方便多,可以。問題就在方便有沒有,方便多的話,就可以把福德資糧很快地搞成功。方便善巧沒有,拖拖拉拉的,搞了好久還沒有夠。既然方便善巧多,成佛當然快。
丙四 資糧善巧
謂由善對治,二空易證,解方便故(如普賢供雲等法),福資易成。
“資糧善巧。”那麼我們說成佛要資糧,這裡可以很快地幫你積集資糧。“謂由善對治,二空易證”,就是前面的對治善巧。有了對治善巧的話,人空法空很快可以證到。“解方便故”,這是智慧資糧。那麼,解方便故,一切法的方便你知道之後,“福資易成”,福德資糧也易成。這個方便他就給你注了一個注解,“如普賢供雲等”。我們供養,供養,實供、意供,意觀想的供。“實設意顯”,實設的供就是擺在那裡的供,意顯的供觀想的供。如果我們說,實設的供,你把你的錢都拿完了供,也不過是這一點點的。你要完成你的福德資糧,那到什麼時候完得了。意供,這個意顯的供,就是觀想的供。這個觀想卻不是一點點了,可以遍法界的都是充滿的供雲。那麼,這個供雲,那個福德資糧當然快了。但是,我們要避免一個,捨不得供,把錢都藏起來,“我觀想觀想好了。”這個又不行的。當你拿完了錢,再用觀想補充,這個力量極大。如果你錢,資財捨不得用,用觀想來節約你的錢。這個是貪心,不但是沒有功德,還有罪。那麼,這樣子,你一個智慧資糧容易圓滿。你方便善巧多,福德資糧容易圓滿。那當然是要資糧圓滿快,資糧圓滿得快的話,你成佛就快,這個是必然的。
丙五 師資善巧
謂求如量師,得法流甘露,滋養慧身;得有形無形之攝護,不墮邪險;指示道途之曲直險易,無迂回遲緩,不入疑怖之林,穩速至家故。
還有一個“師資善巧”,上師加持。“謂求如量師,”,得到夠量的師。那個夠量的師後邊要講到,這個條件很大。那麼,如果得到這樣的師的話,“得法流甘露”,傳承,傳承的加持。那個力量就極大。“滋養慧身”,可以養我們的慧身,法身慧命。
“得有形無形之攝護”,有形的,他給你教導、教授教誡、呵斥,或者是什麼,或者是這個這樣子攝護。“攝”就是財攝法攝兩種,“護”,就是說保護你,護持你不受損害了,這是無畏施。那麼,可以施給你有形的或者無形的。無形的,有高度證到的上師,可以以神通加持你。沒有高度證驗的,他可以念經的時候給你回向加持。這是無形的加持,攝護。
“不墮邪險”,有了這樣子的攝護,就可以不墮入邪的險的境界去。邪的,就是說對內說不斷善根,對外說不去破戒,破見。最怕的是破見,破戒還有時候出來,見地破了,那就是惡道裡邊沒有期的。一直到你見改過來了,才能出得了。所以說,破見的罪比破戒的罪還要重得多。當然,斷了善根,也不是個好事情了。善根沒有了,一切法就完蛋了,好的事情就做不起了,歸依三寶這個就是結緣了。那麼,這個邪險都可以不墮,那麼就不會有危險性,可以穩速地上道了。
“指示道途之曲直險易,無迂回遲緩,不入疑怖之林,穩速至家故”,這前面有的。有上師的指導,道路的曲折險易,他會告訴你,這個路是直路,這是曲路彎路,不要走。走直路。這個道路是安穩的,那個道路有危險,叫你不要走。這樣子有人指路,沒有迂回遲緩,不會走冤路,迂回,也不會很慢地到。而且,在走的時候,“不入疑怖之林”,你說疑、疑心,產生疑心,產生恐怖,這就是像森林一樣的,把他迷住了。不會進入這些迷住的森林去,因為有人指路嘛,穩速到家——涅槃城,能很快到涅槃城。
這個裡邊,就是有一個困難,就是說對師父要有信心。對上師沒有信心的話,他告訴你不相信的話,那也是沒辦法的。那自己不相信就完了。反正傳承裡邊都有一條路,這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信不信,就看自己善根有沒有。有信的人一信到底,就可以很直接地達到他的目的。要考慮考慮、思惟思惟、考證考證,那個書上去翻翻的,看看合不合適。這個師承的傳承它有它的密意,不一定經典裡翻得到他的依據。有的時候看起來好象不一樣,但是你靠自己的微薄的智慧要去考驗這些東西,那就是這個穩速的道路就自己離開了。
乙八 無知密
不解密義,認同妖術,不親知識,妄評是非,顯密異轍而觀,或執此以謗彼,劣慧愚迷,故見為密。
最後一個“無知密”。“不解密意,認同妖術,不親知識,妄評是非。”那就是一些普通的凡夫,他愚癡,密宗他不知道,秘密他是認為不可見人的,這是妖術,不是一個正規的。那麼,就是說很多人就把密法當作妖術來看了。我們記得上海有一個,他是轉世的。他在那個學校裡念書的時候,大學念書的時候,人家都叫他妖道。因為他修法很有理念,人家又承認他的理念,但是又不承認他的法術,說他是妖道,就是有妖術的道士。他又不是道士,他是密宗的。那麼,“不親知識”,他也不親近善知識。“妄評是非”,憑自己的世間的狹隘的、有缺陷的心的知識來亂七八糟地評論這個對,那個不對。
“顯密異轍而觀”,把顯宗、密宗一定要拆成兩個,“我們是顯教的,你們密宗的,我不相信的。”甚至於排斥的,溫州就有很多一部分排斥密宗的。他這個就是明明一個東西要拆兩個。你把密教排斥了,你顯教還存在嗎?顯教也不存在了,這個前面講隱顯密的時候就講得很清楚。有密就有顯,如果密要把它取消了,把它滅掉了,你說“你密宗是婆羅門教”,什麼什麼,一定要把它消滅掉。好了,你把密宗消滅掉,你顯宗也站不住了,也消滅掉了,那就是滅法了。不是天魔來滅法,是你自己來滅法。
“或執此以謗彼”,或者你拿這個來譭謗那個,以顯的謗密的,以密的謗顯的,都是無知。“劣慧愚迷,故見為密”,因為他的智慧很差,下劣的智慧,愚癡充滿了的。那麼這樣子來看密法,當然是很稀奇,秘密。搞不懂,還要誹謗。
那麼,這裡把密的一些意思講完了。
甲二 密器之鑄成
下邊,是重要的“密器之鑄成”。我們要修密法,一定要成就密器。這個密器如何成就呢?這是重點。
乙一 具足修持菩提
那就是菩提心要滿。一個是願菩提,一個是行菩提,都要夠量的有。
丙一 願心
頌 未修菩提心 他人不若己 怨親了了別
愛憎心不平 若佩法王璽 自他同害困
你修密法,如果沒有菩提心,那就是自以為了不得,“人家也不如我。”他怨親呢,又歷歷分明。“這是我的親人,這是我的冤家。”“愛憎心不平”,沒有修平等舍心,有的是親的,要愛,冤的要憎,心不平等,平等舍心沒有。那麼,這樣的人菩提心沒有,如果你“若佩法王璽”,假使你教他密法的話,法王就是佛,法王,把佛的這個印鑒、寶印交給他的話。那不是他就憑這個印宰殺自由,他就亂搞起來了,把親的弄得好好的,仇的都全部消滅掉。那是害自己,又害人家了。所以說,沒有菩提心的人,這個力量極大的密法是不能教給他的。一定要發了菩提心,這是第一個要求。
丙二 戒行
頌 無戒行無力 不堪有所涉 如不火之器 仍無異土坯
三聚戒不全 漏池難蓄水 根基既壞殘 密戒無由生
“戒行”。菩提願心,菩提願心有了之後,行菩提也要有,單是一個空願也不行。要實際行動的,菩薩戒要受。所以說,“無戒行無力”,假使你菩提心有了之後,這個菩提願的行,這個菩薩戒的行沒有,那你只是空願,沒有力量。“不堪有所涉”,等於說你走路,兩個腿沒有力量,你走不遠,走不動。
再一個比喻,“如不火之器,仍無異土坯(或土壤)”。我們說做陶器、瓷器,假使茶壺也好,什麼也好,我們說泥菩薩就是陶的坯子,做一個菩薩坯子。你不經過窯裡燒的話,那你碰到水就化掉了,跟土一樣。土坯也好,土壤也好,都是土。那個土坯,不火之器就是土坯。土壤,就是它原來的材料,就是泥土。那麼,你做那個樣子做成功了,你不燒的話,你泡到水,不是化掉了嗎?所以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你這個菩薩的樣子,菩薩戒也受了一個,而真正菩提心也沒有,行也行不起。你說要度眾生,不但你度不了,你自己還難保。所以說,泥菩薩浸不了水的。儘管你是樣子跟菩薩一樣,但是你菩薩的量不夠,你碰到水就化掉了。人家泡了水沒有事,你泡了水就自己化掉了。所以說“仍無異土坯”。
“三聚戒不全,漏池難蓄水”,三聚淨戒,菩薩戒了不完全的話,等於說這個池,本來蓄水池是蓄水的,但是這個池是漏的。那你再大的水進去它也漏完了,裝不滿。那麼,就不起作用了。這個蓄水池,沒有水的池要它幹啥?就不起作用了。所以,三聚戒要全。
“根基既壞殘 ,密戒無由生”,你這個根基壞掉之後,就是說你是犯了戒的那些呢,對菩薩戒,包括三聚淨戒——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個根基是不全的話,密乘的三昧耶戒根本建立不起來。這是地基,地基沒有,就是三聚戒不行,菩薩戒沒有行的話,那麼,你密乘戒安不上去。安不上去你怎麼修密法?所以說,要修行密法的人,第一個要求的菩提願心、菩提行心都要具足。那麼,這才能夠進入密法。不但是密法,波羅蜜多大乘沒有菩提心、沒有菩薩行,你怎麼做?我們在上士道裡邊就講了,一定要菩提願心、菩提行心都要具足,才是進入大乘了。否則的話,你不是大乘人。那麼,密法是更需要了。如果這兩個沒有的話,進不了密乘。
乙二 學習完全次第深修廣行般若之教理
頌 不知深般若 圓成難修學 不學廣般若 生起艱於行 如醫師藥匠
不解醫科理 雖終身勤劬 不獲勝利譽 無方便教他 害人亦害己
第二個,要學習圓滿的次第,就是深廣般若都要學,整個的要學好。“不知深般若 ,圓成難修學”,我們在密法裡邊兩個次第,一個生起次第,一個是圓成次第。生起次第要有廣般若,緣起的,講緣起的。圓成次第,要講性空的。那麼,你如果深般若不知道的話,圓成次第也無從下手,沒辦法學。我們很多人才歸依這個上師,就向上師要求什麼,“你傳我圓成次第。”你想想看,你深般若還沒有碰到邊,圓成次第交給你不是害你嗎?“圓成難修學”。“不學廣般若”,這個假使廣般若不學的話,生起次第也修不起。所以說,密宗的兩個成就,生圓次第,如果深廣兩個般若沒有學好的話,那是沒有辦法修的。
打個比喻,“如醫師藥匠,不解醫科理”,醫生跟抓藥的藥工,他假如醫生的道理不知道的話,那麼,一天到晚給人家看病,要麼給人家抓藥,結果抓錯了,看錯了。不但是沒有名聞利養,還要抓起來坐監。“雖終身勤劬,不獲勝利譽”,雖然你一輩子辛苦,因為你不懂這個道理,醫學的道理,學的道理也不懂,那麼,你就沒效果,人家治不好病,甚至於把病搞壞。那麼,你殊勝的名譽利養當然不會有。就說得不好聽一點,你還會被抓起來。“無方便教他,害人亦害己”,無方便,是不是方便,我們看看這裡。是方便,那麼,這個字,這個“更”也錯了。沒有方便來教他呢,那麼你就是既害人又害己。那就是說藥工、醫生,你沒有這個醫藥的知識,你要給人家治病去了。那麼,人家給你治死了,害了人,你自己犯了罪,抓起來了,那不是害自己了?
我們在五臺山的時候,就聽說一個針灸醫生。一個小廟裡死了一個出家人。一個針灸醫生,江湖醫生,他跑到五臺山來做江湖醫生的,也沒有執照。那麼,這些醫生是不可靠的,千萬不要去找他們。那麼,他把這個針灸紮背心。懂針灸的人,背是不能深紮的,只能淺淺紮一點。他結果,把那個病人,本來這個病還不是大病,他是一些小毛病。紮一下,這個因為便宜,這個江湖醫生要的錢便宜,紮一下。他就給他(病人)紮起來了,背上紮了好幾針。紮了之後,那個病人搖晃起來了。那個醫生看見病人搖晃,你該把針拔掉了,哪知道他逃掉了。這個病人,就是針在身上不拔出來,一直紮在背上紮深了,死掉了。死掉之後,最後,這個江湖醫生也抓住了。這是五臺山以前我們在的時候,出現這麼一個案子。
你這個醫生真是糊塗,你自己沒有本事,就不要亂紮。紮了之後,看見不對頭麼,趕快拔針了。他不但不拔,這樣跑掉了,把病人白白害死一個。那麼,自己也逃不了,你逃哪裡去呢?這就是“害人亦害己”。那麼,我們修行的人,自己沒有修好的話,千萬不要亂教人。一教人的話,你還不是成了一個江湖醫生。
乙三 分全證得空理加持而生之密乘信願
頌 不解空無我 信願皆不實 由他信心生 可由他不信
執我若芭蕉 安可作樑柱 堂殿功未完 不風雨而傾
廣大堅實法 必安金剛地 未親受加持 信願不堅固
信由他可毀 不堪有緣違 修行力複鮮 寶山未親見
“分全證得空理加持而生之密乘信願”,這要一部分或者全部得到。這個很難。這個我們說發菩提心還是從顯教的。那麼,這個深般若、廣般若,顯教也有。對金剛乘的信,相信,願,發願要修這個金剛乘的願,這個是密乘特有的。要部分的,或者全部的要證得,不是聽到人家說,要自己親身的經驗,得到這個加持,得到這個空性的而生的,或者空性或者加持得到的這個信,這個願。這個有了之後,不會退了。這個沒有的話,總是靠不住。
“不解空無我,信願皆不實”,就是你空無我的道理不知道的話,那麼你信,你說,“我信三寶信得很,我信密法也信得很”,這個假的。這是人家勸你的,人家說,“哦,怎麼好,怎麼怎麼好。”我為了要好,我就相信了。那麼碰到一個人說,“怎麼壞怎麼壞怎麼壞”,他說,“糟糕,這個壞的,我又不相信了。”你都是聽人家的話,耳朵很軟。你自己沒有根的嘛,都是聽人家怎麼說怎麼說,風吹草動,東風吹朝西倒,西風吹朝東倒,自己沒有主宰,那個是靠不住的。
“由他信心生 ,可由他不信”,既然你這個信心不是自己的根子發出來的,那麼人家勸出來的。人家再反面一勸,你以後也不信了。“執我若芭蕉,安可作樑柱”,這個我,執著有我,不管是人我也好,法我也好,你執著有個自性的東西的。那麼,你這個要修密法是成問題的,這個信願也生不起,那打個比喻就是說,本來這個芭蕉是不實在的。“執我若芭蕉”,本來這個我是……,你芭蕉一層層剝下去,剝到裡邊空了,沒有東西,皮剝完了,裡面就空掉了,沒有了。那麼,我也是自性空。你一定說執著實在有,那麼,像這樣子的東西,芭蕉一個東西,本來裡邊空的,你叫它做屋樑去,哪承得起那個重量?承不起的,不能做樑柱的。“堂殿功未完,不風雨而傾。”你假使拿芭蕉去做樑柱,這個殿堂它還沒有造完,也不要風吹雨打,更不要颱風,它自己就垮下來了。因為它這個空心的一個芭蕉怎麼做樑柱呢,那承不起那個重量的。
那麼,這就是說,“廣大堅實法,必安金剛地。”你這個殊勝的金剛乘的法,必定要把一切法空的道理,知道這個金剛地,知道自性空的這個地基,才能夠安上這個,建起這個廣大的金剛乘的一切法。所以,這個堅固的法,一定要金剛地才承得起。我們說,佛成佛的時候,一定要在菩提道場,為什麼?菩提道場是南洲最堅固的地方,在成佛的時候要起金剛喻定,這個定是最厲害的定。如果是其他地方,大地平沉,都沉下去、塌下去的。這個只有金剛地基承得起這個金剛喻定。那麼,這裡密法也一樣的,沒有一切法空性的這個金剛的地基的話,你這個廣大的密法也承不起。那就是說,不知道性空的、不理解性空的道理的人不能修密法,他一執著就會著魔,這是修不起那個法。
另外一個要親自得到加持,上師三寶的加持,本尊的加持。“未親受加持”,假使沒有親自得到加持的話,信願也不堅固。你說這個了不得,這個怎麼了不得,搞了半天,你好象自己沒有感到什麼,弄到後來就退心了。“信願不堅固,信由他可毀,不堪有違緣”,這個信,也是人家勸出來的,人家對你進行宣傳了而來的信,沒有經過實際的這個加持的力量得到。這個加持力我們說一個,也是自己要真正虔誠才得到。我們自己也有體會了,對本尊三寶,師尊三寶,上師三寶不虔誠的話,你想得加持力,那是一個空話。加持力要以你一分的虔誠,得一分加持。那得到之後,你就相信了,這個不是說空話的。假使沒有得到加持,這個信既然是由他建立起來的,也可以由他給你毀掉。“不堪有違緣”,而且,經不得違緣。碰到違緣,信心就要搖動了,懷疑要生了,“怎麼我搞了半天,還這樣子的呢?”我們最近不是來了一位嗎,他信佛的,他說,“我信了佛之後,我好象比較規矩的,三歸五戒都受了,怎麼到處碰到違緣呢?”後來一瞭解,他既然信佛了,他還到處求卦、求籤,去問什麼東西,問巫婆神漢。那你怎麼是佛教徒呢?早就失了歸依,那你不倒楣哪個倒楣?“不堪有違緣”,沒有堅固信心的人,違緣一來就打垮了。
“修行力複鮮”,即使你沒有違緣,好象還是維持在那裡修,但是力量很小。“寶山未親見”,主要是你沒有親見寶山。你要親見寶山你就退不了,打也不會退。你真正親見寶山,人家叫你不要去,決定不會不去,“我要去拿,拿寶。”人家阻止你去,拉著你不准走,你還強著要去。乃至打你,你還得要偷了跑了去。那你看到寶山,自然自己有這個意樂心要去了。你寶山沒有看到,人家說,“那裡寶山好得很。”“哦,好得很,我去去。”碰到幾個違緣,“哎,算了,不去了,那裡到底有沒有還不知道,我跑到去幹啥呢。”辛辛苦苦吃了很多的虧,他就不想幹了。那就是說,那個沒有得到親的加持呢,那密乘的信願是不堅固的。那麼,沒有這樣的信願的話,那你修密法也成問題,不能成密器了。
乙四 總頌
頌 菩提心戒心 深廣般若理 證空加持力 二者之信願
合三分則六 缺一器非善
下邊總攝一個頌。“菩提心戒心 ,深廣般若理”,“菩提心戒心”分出來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兩個。“深廣般若”,如果合起來就是般若,分開來就是深般若、廣般若。“證空加持力 ,二者之信願”,分開來,(一個是)證了空性的這個信願,一個是加持力的信願,合攏來,證空加持力兩個的信願,兩個。“合三分則六”,合起來三個,分開六個。“缺一器非善”,如果你這個六個東西缺一個,密器就不行了,不是真的密器。那麼,這個裡邊我們就是說了,海公上師也是這麼說,菩提道次第也這麼說,我們要求真的善知識,就看自己是不是器。你要是成了器之後,決定有善知識來引度你,不要著急的。那麼,你如果不是器的話,你踏破鐵鞋去找的話,也不會找到。因為你即使找到了,你看他也不是一個師承,也教你不了。那麼,你這個,因為你不是器,見到師也沒用。
我們碰到很多,都是認為這個師不好,那個師不好,一定要找個如量的師,最好是佛三十二相親自現了來教你。那當然是很理想了,但是在末法時期,我們為什麼生在末法時期?就是沒有這個福報見到三十二相的佛。佛並沒有滅度,智者大師他修法華三昧,就看到佛還在靈山說法。那我們為什麼見不到?我們沒有這個福報。如果我們也入了法華三昧,也有福報,也可以定中也可以見到。這個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無處不現身,就像觀音菩薩一樣,你什麼樣子福報的人,就看到什麼的樣子,三十二應嘛。你是有福報看到三十二相佛身的,就以佛身來度你。你看不到的,就什麼身度你。我們現在是這麼樣的根機的人,就是看不到三十二相的,只能看到平平凡凡的。
那個問題就是說,你是顯教的大乘根器也好,密宗的那個密器也好,你器不成,你要求師是徒然的。就是莫向外求了,你要求師從內求。你自己密器成就了,大乘的根器,聞器成就了,自然有善知識來教你。這個佛的法身的功德我們要相信,遍虛空盡法界,哪裡有感,哪裡就有應。這個我們如果這一點不相信的話,好,你這個佛教徒你不要做了。連佛都不相信,你還相信哪個!
那麼,這個裡邊,就是說總結下來,要成密器,就是要那麼幾個條件。
甲三 擇師法
那麼,這個師承,也是要看了,也不能亂找,就是“擇師法”。
乙一 揀除者
要“揀除者”,就是哪些是要不得的。
丙一 多忿恚而不具悲心
他瞋恨心很大,沒有悲心的。悲心什麼呢?為了住持正法,他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不惜一切為住持正法的,這是悲心。多憤怒而沒悲心的,這個我們卻是要不要從表面看。表面看的話,海公上師他年輕的時候很厲害的,動則呵斥,那麼還是鞭子打。他一個小侍者師在磕大頭,他年紀小,磕到後來就趴在地上不動了。鞭子“啪”一下打過去的。這個你看到是憤怒嗎?是悲心啊!如果你不這樣子的教誡的話,他就是不成材。那麼,我們三個小孩子為什麼送回去?就是沒有辦法教啊,沒有這個悲心來教他,要嚴加教管了。你真正上了路教管的話,這個三個孩子能成材了,我們是有功德的。如果讓他散散漫漫的,到處亂搞的話,學習又不用心,那是糟蹋三個人才。那個還是叫送回算去。這個,對師承多憤怒而不具悲心的不能選擇,但是不要看表面現象。我們看瑪律巴上師,你看看他呵斥,一下子發脾氣,發起脾氣來把米拉日巴一腳踢出去,拉了頭髮拉出去。這個好象悲心……,他叫修房子,把石頭背得背脊、背部的肉都磨完了,他膿水骨頭都看到了,還要背。是不是沒有悲心?這個我們表面上看不出來。這是說真正沒有悲心的,多憤怒的,是不能作師承。表面上示現的,就不要隨便以凡夫的眼睛去看。
丙二 貪名聞利養而無厭足
這是沒有悲心的另外一方面來看了。不是為了住持正法,救度眾生,而是為了名聞利養。而且貪得無厭。這樣子的人,不能作師承。
丙三 恃己傲慢而無防護
自己驕傲、我慢,自己就是有點功德,就驕傲我慢。“而無防護”,對戒律不嚴持。防護就是這個,持戒就可以防止造罪,犯戒就是罪。防止造罪,也可以防止世間的譏嫌。做一些事情,出家人做事情不要使世間上起譏嫌。這個事情世間上不能做的,也要防護一下。
丙四 諂曲而不正直
直心是道場。作為一個師承,他要諂曲的,不正直的,那當然不行。一般的修行人的要求就是要正直的。而心不直的,就是心裡邊彎彎太多的。表面上很客氣,內心卻是要對你下一種不好的手腕的,這些人,不能親近。
那麼,這是不應該有的。那麼,應當有的條件呢?是不是沒有這些都可以作師呢?不行。這些不要之後,還要揀擇。有特殊的功德的,那麼才可以作師承。
乙二 應具者
丙一 住調伏
頌 動止要中律 不越顯密戒
第一個要調伏,就是要戒。“動止要中律”,一舉一動都要合戒律。“不越顯密戒”,顯教的戒不能超越,就是不能犯,密乘的三昧耶戒更不能犯。
丙二 具三慧
頌 二教聞思修 三慧具不缺
第二種,“具三慧”,就是聞思修。“二教聞思修,三慧具不缺。”對顯密兩教的聞思修都是具足,沒有缺陷。那麼,就是要通顯密二教。不但是通,還要修,還要行得起來。
丙三 有忍力
頌 于功德及證(顯密) 修行諸方便 神通等甚深 秘藏不顯現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只要顯神通一來,馬上就去歸依、灌頂。這個我們看看,該具足的條件是不顯神通。于功德也好,顯密教的功德也好,不管你是戒定慧的功德,或者是學法的功德等等,或者是修證,修行的方便,修行裡邊有很多的一些善巧方便,不要到處說。神通等甚深的境界,也不能到處說,要秘藏不顯現。那麼,當然,對師承,自己的師承,或者是最要好的同參,大家在這個交換、交流的時候,偶爾說一下是可以的,不能對外宣佈。這些,如果是有這個——這叫忍,就是前面的得法忍。
如果這個忍力沒有的話,以神通,自己功德到處宣傳,來招攬那些信徒的,這些人,不敢親近。所以說,上當的不少。青海無上師,還是什麼盧勝彥,都是有神通的,還是什麼這個什麼*輪功,什麼功,各種名堂多得很。他們都會有點小神通,鬼通,我們說個老實話,鬼通。鬼神通都有一點點,那麼他的號召力極大。我聽說有一位,他說,對一個居士說,“你前輩子我的母親,現在碰到了,你好好給我護法”,顯神通,到底真的假的那還不知道。反正那個人就迷掉了,“我是你的母親,我就該護你的法了”。
丙四 性沉毅
頌 作業性堅忍 重諾事不掉
這個性要沉著,要有堅定,要有毅力,堅定不移的,不動搖的。就是不要去朝三暮四的,一會兒這麼,一會兒那麼的。“作業性堅忍”,作事情心要堅定,要有堅忍的心。“重諾事不掉”,“重諾”,就是說答應了人家之後就是要辦到,不要空口亂答應人,結果,都是說一些假話。“事不掉”,做這個事情不要掉,“掉”就是說一下子掉舉了,一下子想這個想那個。這個事情要麼不做,做,就做到底,把它做成。不能說這個這個,事情麼做了很多,沒有一個做成的,虎頭蛇尾,或者是有始無終,等等。這樣的人不行。你要度眾生住持正法,不能這一個去搞一下,有困難,就退了,不幹了,那個搞一下,一下子又退了。這樣子你搞來搞的話,你是百事無成的話,你搞什麼呢?沒有名堂的。所以說,要有堅忍沉毅的,要有堅定的力,在困難之中,也不退的。這樣子的人才可以做師。
丙五 善傳授
頌 于觀機施教 具方便善巧 次第若登高 初中後不謬
“善傳授”。自己有本事,教不來人,那也不行,要觀機施教。“于觀機施教,具方便善巧。”就像這個佛在世的時候,舍利弗他教兩個弟子,修了很久沒有成就。就問佛,佛一問,他們原來做什麼?他說,他原來是洗衣服的,舍利弗教他修數息觀他修來修去修不成。後來佛說,你修不淨觀。一修就成。他洗衣服都是髒東西,不淨觀一觀就觀起來了。還有一個打鐵匠的,舍利弗教他修不淨觀,修來修去修不成。佛問他:“你是幹什麼的?”他說:“打鐵的。”“你修數息觀。”一修就成,鐵匠“啪啪啪”,一二三四打錘子,他這個心裡邊早有這個基礎了,你再數息觀一數,他清清楚楚數下來了。那麼,就成就了。所以,要觀機施教。這個很難,你搞錯了一個,對方一個好的材料會給你浪費掉。所以,要觀機施教,要方便善巧。
“次第若登高,初中後不謬。”那麼,這個重要的善巧,當然是按了次第教。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師再再地強調要按了次第修。而我們漢地的人,就歡喜好高騖遠,圓頓,一下子跳龍門,跳上去最好。眼睛不要看,鼻子豎起來,腿子盤起來,什麼都不要學,“開悟了,我什麼都有了。”這樣子的賺便宜的方法,就是沒有善巧,你永遠得不到。你要登高,你要從下邊來了。一層一層,從下士道,中士道,那麼上士道的高度才來,才是密宗道。你如果下士道不要,中士道就沒有;中士道沒有,上士道也沒有;上士道沒有,密宗道也根本就沒有。所以,次第,跟登高一樣,必定按了次第上去,你要跳躍的話,就不行。
“初中後不謬”,初中後不要搞錯。初該什麼做,中間怎麼做,後面又怎麼做,不要搞錯。這是善於教授。
丙六 具悲心
頌 為報酬佛恩 令正法不淪 不忍心攝受 非利養恭敬
要有悲心,“具悲心”。“為報酬佛恩,令正法不淪。”前面說沒有悲心,什麼悲心?就是這個。他要攝受弟子,弘揚正法,並不是為了名聞利養、恭敬禮拜、磕頭、紅包,不是為這個。“為報酬佛恩”,我們在三界裡邊流浪,所以能夠住人天,不沾惡道,所以能夠出三界,所以能夠成佛度眾生,都是靠佛的恩。那麼,我們現在沾到一點光了,就趕快要報恩,為做報恩的關係。
還有一個,“令正法不淪”。我們在這個世間上,既然是佛弟子,佛的事業就是住持正法,我們總要擔點肩。不要看了正法沉淪,“不關我的事,我只要清修,一個人住個茅棚,一個人單修好了。我修了,我就對了,這個世間上的正法有沒有不關我的事。”這樣的心呢,沒有責任心的。我們比丘是佛的長子,就是要負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要住持正法的。這個心沒有,沒有悲心——就是說一個話。所以,我們在常住裡一樣的,看了正法的事情不幹,自己拿本書。沒有悲心就是說,你將來不能作師父。
“不忍心攝受”,我們攝受弟子,是為了正法不斷,以不忍的心來攝受的。不是弟子多,“我的力量就大,以後我有什麼事情呢,一大批弟子來擁護我,我可以勢力就大起來了。”這個心,就是世間的心了。不是為這個,是為了正法不斷,為了他不受苦,能夠救度他,以這個不忍的心來攝受弟子的。那麼,這樣子的人才可以算。
“非利養恭敬”,並不是為了名聞利養了。一般人攝受弟子麼,名聞利養了。尤其是歸依弟子,在家的居士有錢,歸依的時候要找大老闆。找大老闆用不著介紹,叫他介紹個大老闆,我以後辦事情的錢都有,造廟的話,不要說一個殿,十個殿都造得起。這樣子你搞什麼呢?
丙七 善論議
頌 依顯密法相 能遮表抉擇 開合不違量 旁通複中理
“善論議”。那麼,還要善於說法。“依顯密法相,能遮表抉擇。”“遮”就是遮詮,表是表詮,這是因明裡邊用的。那就是肯定、否定。有些事情要否定的,要遮掉的;某些事情要把它表現出來,要肯定的。這些抉擇的法都要懂。
“開合不違量”,開也好,合也好,要合因明的比量,不能亂開亂合。
“旁通複中理”,這個旁在《講記》裡邊有加個人旁,要去掉,你們去查一查。“旁通”,觸類旁通。我們在講經或者是看書的時候,經常會引伸到其他地方去,觸類旁通,這個是有。但是,不能亂通,要中理,要合乎邏輯的,就是說以因明的方式去通。如果違背因明方式的,憑自己想像的,主觀的想像去通的話,有的會搞錯。搞錯了,你得了結論就錯了,錯了之後就害人,也害自己。所以,善論議,雖然你旁通是可以了,但是要中理。
丙八 精曼荼
頌 於密教事相 善精密了辦
“精曼荼”,這是密法裡邊的。密教的事相,曼荼是修壇城,做一個壇城是很難的。我們說他們藏地尤其是時輪金剛的壇城,極難做。以前我們在甘肅時輪金剛灌頂,這個壇城大家可以看的,就是灌頂的人可以看的。精緻得不得了,做了很大一個,外邊那個圍起來的,只能看看,在蓬帳裡邊,不能去碰的。那麼各式各樣的曼荼都會做,那就是要經過很長的時間的學習。“於密教事相 ,善精密了辦”,能夠辦。最近他們南無寺花了好多天畫毗盧佛的壇場,要進行毗盧灌頂。那麼,他也是花了很多時間在畫壇城。這些也都會。
丙九 解加行
頌 種種陀羅尼 修行助道等 一一皆具足 實習之修智
種種的陀羅尼,總持法門,修行的助道法門。假使你主修是這個法,還有助修了。假使我們主修是文殊法,文殊法修了之後,我們必定要修習觀音法,朵馬,放水陸,還有燒煙煙……為什麼?文殊法是智慧。太智慧了,太理智了,有的時候悲心就欠缺一點,緣也不好。那麼,你要修習觀音的慈悲法,要修一點。這是配合的,助行,助道,這些都要具足,要完整的一套。“實習之修智”,這個實際修行的智慧要有。這些不是說空談。怎麼怎麼地空談一套,真正的自己根本沒修過,那也不行。這就要實際的智慧,修的智慧都要有。
丙十 根調寂
頌 雖不具相好 內德實充盈 外儀亦可表 慈威而調純
言少言必當 見者生欽敬
“根調寂”。“雖不具相好,內德實充盈。”根門調寂了,就是有定的相了。假使根掉舉的——手舞足蹈,坐立不定,一個人坐了兩分鐘就搖來搖去,站起來了。你坐都坐不住的人,你這個與定就毫不相應了。根要調寂,跟戒定相合的就是說。雖然沒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是內德,內邊的功德是戒定慧等等,聞思修功德是有的,充盈的。“外儀亦可表”,外表,就是諸相調寂,諸根不掉。“持重不掉默密智念存”,《上師供》就講這些。諸根的調寂,這個,外相。“誠于中,形於外”,裡邊有什麼功德,外邊就可以表現出來。這個不是裝模裝樣,“誠於中,形於外”,這是儒家有這個。你裡邊有什麼德,外相就會表現出來。那麼,不是作戲。作戲他是作的裝模作樣,他下了那個面具,丟了之後,他就掉動的舉止又來,這是裝一個時間。一輩子不掉動的,那不是裝出來的。“慈威而調純”,他有慈悲心,但是還有威儀,威勇心。我們太慈悲了,你教化一個小孩子,他肯定不怕你。你跟他說,他還跟你調皮。要威,還得要威一下,“啪”打一下,給他鞭子抽一下子,看你怎麼辦。“調純”,調純就是指持戒的純粹的,沒有夾雜煩惱的。“言少言必當”,說話不多,但是說出來必定是中肯的,不是亂說的。“見者生欽敬”,他這樣子的人,人家看到的人對他生起恭敬心。這是說外相。
乙三 總法則
頌 得師先共住 親近經多旬 若不互觀察 皆得越法罪
功德要求全 密乘無開許 師德若不全 悉地無堪能
若得真依怙 終身應依止 依止勿乖法 乖法地獄淪
當視之如佛 悉地現身證
“得師先共住”,得了師你要去考驗是不是真的可以依止學法,至少要三十天,多則六年。(27A)“親近經多旬”,幾個月,最少三個月。“若不互觀察”,(這個“苦”是錯的,是“若”,就是假設的話,“若”,就是苦一個撇,撇出來的,《戒定慧三學》中是對的。)假使不互相觀察的話,“皆得越法罪”,師弟都有違犯,犯了這個規,犯了法,違背密法的罪。“功德要求全”,密法的師,要全——功德要全,不能說顯教一樣,只有兩個就夠了,他是十個都要夠。“密乘無開許”,在密教裡邊不能開許。“師德若不全,悉地無堪能”,師的功德不全的話,自己成就就沒有堪能。
我們這裡是六年學法,六年修法之後,是兩條道路:一個是你們學顯教的,依你們的原來宗派去弘揚正法,或者是翻譯等等。一個是你要精求密法,那個時候我們就是會給你們送進去的,你們不要擔心,會找最好的師承。假使師德不全,“悉地無堪能”。“若得真依怙”,假使真正得到好的師承,“終身應依止”。“依止勿乖法”,依止的時候,不要違背依止法。“乖法地獄淪”,那就是——這個是很厲害的,如果你不依止那個法去做,那就是下金剛地獄,很可怕。“當視之如佛,悉地現身證”,這個不但是密教,顯教裡邊,哪怕是沙彌戒裡邊,這個剃度師,也得要對——他(指沙彌——整理者注)的得戒師,沙彌戒的得戒師——都要對佛一樣地看待。這個就是說,我們真正要得功德的話,你不這樣子建立關係的話,功德得不到;反之,還是會造很多的罪。那視師如佛的話,現身就可以成就;否則的話,還得造罪,金剛地獄。
甲四 受學密乘戒
那麼,這樣子,師承找到之後,自己還要受密乘戒,灌頂就是密乘戒了。我們灌頂,有兩種:一種是正修的灌頂,就是學法灌頂,那是要受密乘戒,灌過頂,密乘戒就受了;還有一種,結緣灌頂,就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參加。正修灌頂你資格不夠,不能灌,那麼結緣灌頂是可以了。結緣灌頂裡邊,一般說,你灌頂都有受三昧耶戒,但是現在的人,什麼叫三昧耶戒都不懂,灌的人卻是無數,這是一個問題。前面的密器有了,成就了,師也找好了,那麼就要受密乘戒,受灌頂了。
頌 求得如量師 進應受密戒 自他力皆強 悉地現生獲
越誓險中險 現前生苦受 乃至殺自他 死複墮燒煮
“求得如量師”之後,“進應受密戒”,就是受三昧耶戒。“自他力皆強”,這個,自己的力量有戒,他的力量就是師的加持。這個,“悉地現生獲”,這個力量都強的話,現身可以成就。那麼,“越誓險中險”,假使受了三昧耶戒——三昧耶戒就是誓戒,自己發的這個誓願——要遵守那些戒了;如果你違背了這個誓言的話,就是違背三昧耶戒的話,那是險中的險——最危險的事情。“現前生苦受,乃至殺自他,死複墮燒煮”,現生,這個報——現報,當下就會受苦;“乃至殺自他”,不但害自己,還要害人家;那麼,最後,下一輩子的異熟報,決定下地獄去——三昧耶戒是不能犯的,所以說,灌頂,你去灌了之後,要考慮考慮,三昧耶戒不要犯了。
甲五 修行要道
那麼下邊,“修行要道”,這該怎麼修,總的。
乙一 依止
頌 成悉地由師 是執金剛說 一切實了知 全賴師悅樂
戒初事師頌 應學應當作 總意樂加行 智者慎勿忽
“成悉地由師”,我們要成就,全靠上師的加持。“是執金剛說”,這是大日如來(法身佛),他說的:要成就悉地,一定要靠師。“一切實了知,全賴師悅樂”,一切你能夠了知的話,就是能夠開智慧的話,全靠你要使師的心悅樂,不要擾亂師心。“戒初事師頌”,受戒之前先要把《事師五十頌》好好看。“應學應當作”,行持——應當學,而且還要做,不但要學,還要照他做。“總意樂加行,智者慎勿忽”,總的來說,一種是“意樂”,對師起一個極好的意樂,恭敬他,當佛一樣看;“加行”就是給他做事情。這個《事師五十頌》裡邊廣講,我們就不要仔細說了。
乙二 修行
頌 由密器鑄成 複得無上師 戒體善取持 依止並如法
達解二藏理 三密事精能 附修諸要則 一一鹹若命
次第複完全 穩速得現證 此身定成佛 經言非空論
那麼,依止之後,要修行。“由密器鑄成,複得無上師”,密器已經成就了,又得到無上的大寶師。“戒體善取持”,這個戒體--自己的三昧耶戒要好好地護持,這樣子“善取持”,善的去取——就是受,持就是受了要持,不要犯。“依止並如法”,一切的依止法都要如法地做。“達解二藏理”,在這個中間,要能夠了達生圓次第的道理。“三密事精能”,“三密”——身、口、意三密的事情精通,就是精通生圓次第裡邊的那些道理。“附修諸要則”,還有一些助道法,就是四攝、十二因緣了,這些,都是幫助我們的主修的,我們說主修必定有附修的。“一一鹹若命”,一個一個都把它看得、珍重得跟自己性命一樣的珍重,不要隨隨便便。我們定公上師,他在監獄裡的時候,四次大威德儀軌不斷的。甚至於他在裡邊,有一次犯急性盲腸炎,已經穿了,成了腹膜炎,開刀。就在開刀那一天,他說的,四座儀軌沒有少——這樣子的“一一鹹若命”,命可以死掉,但是儀軌不能少。這個樣子修行才有成就,如果你“今天又頭痛了,我不上殿了”,明天“牙齒痛了,我不念經了”,你成啥個就呢?你自己想想看。“次第複完全”,“次第”,按了次第做,又是完全的,不是缺一個支分的。
那麼,你“穩速得現證”,那決定會現證。“此身定成佛”,如果照一切條件如法地做的話,自己有那個善根的話,即身成佛是可能的。“經言非空論”,經裡的話不是白說的。那麼當然,我們要看自己的條件,你是一個初學的,什麼善根都沒有的,你說:“我即身成佛!”,三個半月你給我成佛,找一個無上師——這個恐怕也難做了。你自己要有條件,那個經書上也說的,自己要止觀雙運得到了,菩提心真正生起了,菩提願生起了,深廣般若完全精通了,證到了,那你是三個半月能成就。
結願
頌 稽首禮三身 聖言並現證 具戒勤修者 諸乘得果聖
願大慈加護 我及父母身 悉發金剛願 入廣大教乘
能次第進修 能穩速登聖 自他魔陣中 凡入皆必勝
速殄滅魔軍 娑婆土成淨 複相續無間 如來三身證
“稽首禮三身,聖言並現證,具戒勤修者,諸乘得果聖。”這是歸依佛法僧了。“稽首”——歸依了,“禮三身”,頂禮佛的法報化三身,這是佛寶。“聖言並現證”,教證二法。聖言就是教法,現證是證法,這是法寶。“具戒勤修者”,具足戒,就是僧寶。最開始的是具足戒,比丘戒就近了聖人了,然後,勤修。“諸乘得果聖”,不管你哪一個乘,能夠得到四果、四向的,或者證了登地的,這就是賢聖僧了,從凡夫僧到賢聖僧,總的歸納是僧寶。這就是稽首佛、法、僧,頂禮佛、法、僧三個寶,在三寶面前發大願。“願大慈加護”,希望三寶大慈大悲,加持我,加持哪個?加持我及父母有情,法界的有情,不是為自己,自己——要加持我,也是為了度眾生,那麼也希望直接加持那些眾生。“悉發金剛願”,那就是發起這個金剛乘的大願。“入廣大教乘”,進入金剛乘。因為海公上師是修密法成就的,他希望大家都能夠得到這個利益,所以發願,發金剛的願,進入廣大的金剛乘。“能次第進修”,按了這個次第進修。“能穩速登聖”,即身成就。“自他魔陣中,凡入皆必勝”,在修行之中必定有魔,不管是自魔——自魔是煩惱魔、五蘊魔,自己身上的五蘊跟煩惱。那麼,他魔呢?天魔、死魔等等,病、死那些,那麼,自他的魔裡邊,在鬥爭的時候,只要有這個加持力,決定能夠勝過,能夠打勝。不要他勝,他勝就是魔把你打勝了,那就糟糕了,犯根本了。你自己要勝魔軍,魔軍再厲害,不要膽怯,只要三寶的加持力、上師加持力、本尊加持力有了,決定進去會勝。“速殄滅魔軍”,就很快地把魔的軍隊全部摧滅。“娑婆土成淨”,當下娑婆土就成淨土。為什麼藏地很多的佛爺轉世呢?他們就是已經證到這個境界了,無所謂——淨土,當下就是淨土。“複相續無間,如來三身證”,這樣子努力下去,相續無間,不要是間斷,那麼,將來佛的法報化三身決定能夠證到。
好,這是總的結願,海公上師給我們發願,他也給我們學的人都發這個願。那麼,我們到此為止,《菩提道次第科頌》講了兩年,第一年講了幾天。那麼,這一次,將就這個機會。因為有的人對法相,是沒有學過,感到困難,那麼我們把《菩提道次第科頌》整個的修行的道路給大家講一下。你說容易,我看看也不見得容易,裡邊講的深的地方比法相還深得多,但是,這是總的指示一條我們修行的道路,那麼,這個給大家瞭解一下,這是對學那個法有個趨向——就是我們學法將來的路向哪裡走,到什麼目的,都有個趨向了,應該知道一些了,那也好。今天就講到這裡。
思考題
(一)道前基礎
(第1講)
1.什麼是西藏佛教的前弘期?
2.什麼是西藏佛教的後弘期?
3.略述宗大師簡歷。
4.宗大師何時寫《菩提道次第廣論》?此書總源何經何論?別依何經何論?有什麼 特殊價值?
5.海公上師集《科頌》為什麼?
6.詳釋“加持”的涵義。
7.為什麼稱宗大師為第二法王?
8.什麼是所求的身、口、意三悉地?
9.印藏修行主要分幾派?
10.何謂廣般若、深般若?
11.釋《菩提道次第論》名。
12.何謂“薄伽梵”?
13.何謂“滅戲論”?
14.何謂“莊嚴”、“頂嚴”?
(第2講)
15.何謂“中道”?
16.廣行派與深觀派的中道觀是否同一?
17.為什麼說“能成眾德之體”是師?
18.眾德是哪些德?
19.為什麼說“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20.圓滿有暇身之難得大事,自己真實了知沒有?
21.什麼叫“抉擇”?
22.無常之念,反省自己生起沒有?如何令生起?
23.什麼叫“下士道”?試引論說明之。
24.什麼叫“中士道”?試引論說明之。
25.什麼叫“上士道”?試引論說明之。
26.試明業果之重要性。
27.阿底峽尊者入藏弘法要點在哪些?
28.何謂“解脫”?
29.何謂“出離心”?
(第3講)
30.何謂“菩提心”?
31.何謂“願菩提心”、“行菩提心”?
32.何謂“止”、“觀”?
33.何謂“止觀雙運”?
34.密器如何成就?
35.密器成就具體需要哪些條件?
36.為什麼說金剛乘是一切乘中最勝?
37.何謂堪能士夫?如何契入?如何稱正習修?
38.何謂悉地?二種悉地指何?
39.二種成就之體是何?
40.何謂三昧耶?密宗三昧耶與顯宗別解脫、菩薩戒有何聯繫?
41.何謂“無諂誑心”?
42.雲何“准如師教”?
43.內外魔障指何?二者有何關係?
44.修行二要件是何?
(第4講)
45.什麼叫皈敬頌?這四句含幾層意義?
46.修行次第大科有幾?具體是什麼?
47.何謂八有暇?具體是什麼?
48.何謂八難?具體是什麼?
49.何謂世智邪辯?
50.何謂無想天等,“等”什麼?為什麼說此是無暇?
51.何謂十圓滿?
52.什麼叫“眾同分” ?
53.什麼叫“依正”?
54.什麼叫“無業障”、“無信解障” ?
55.何謂“世俗正法、勝義正法” ?未滅、未隱、未斷指何?
56.因何要親近善士?
57.何謂“二攝護” ?“不墮邪險” ?
58.善士需具備什麼條件?
59.十德中何者是主?(依博朵瓦尊者)
60.十德難覓、五德不易,至少需具何德方能親近依止?
61.善知識十德中何者自利?何者屬利他?
62.所謂“攝他”,究竟以何方式攝受?
(第5講)
63.能親近者,應如何依止?
64.信、敬二心如何生起?
65.起覓過心時,應如何對治?
(第6講)
66.聽聞正法,應具何等要求?
67.怎樣思惟方稱如理?
68.法隨法行重要有哪幾項?
(二)共下士道
(第7講)
69.既中、下士諸法皆上士道之前加行,何不單立一上士道,而別立中、下士道?
70.下士道主要修法有幾?
71.檢查自心對無常的觀念是如何?
72.檢查自心對惡趣怖畏心生起沒有?
73.皈依三寶有幾要點?
74.皈依三寶別學中應止應持有哪些?
(第8講)
75.依宗大師規,失皈依有幾緣?
76.皈依三寶後,應共學的有哪些?
77.皈依三寶能解脫自他苦難,為什麼要明業果?
78.果有幾種?
79.何謂異熟果?
80.何謂等流果?
81.何謂增上果?
82.何謂士用果?
83.何謂離系果?
84.何以要說五果?
85.試述五果中差別?
(第9講)
86.述六因與五果之關係?
87.報有幾種?各分述之。
88.果與報的差別如何?
89.述業果之關係及如何善巧取捨之理。
(第10講)
90.懺除黑業有幾種力?一一述之。
91.破邪見指哪些邪見?
92.何謂惡取空?
(三)共中士道
93.中士修法主要有幾?
94.佛說四諦次第有何密意?
95.菩提道次第中為什麼廣說苦諦?
96.何謂行苦?
(第11講)
97.真實求解脫心應怎樣令其生起?
(第12講)
98.述六道苦。
99.觀苦之目的何在?
100.試述苦諦四相。
101.空與無我有差別否?
102.試述集諦四相。
103.集諦具體是指什麼法?
104.流轉之因是什麼?何者是主要?試以喻說明之。
105.述煩惱過患。
(第13講)
106.試述滅諦四相。
107.試述道諦四相。
108.何謂道品?道品有幾?
109.三十七道品實體有幾?如何相攝?
(第14講)
110.何謂七賢,雲何稱聖?
111.在修行階位中,於三十七道品,何位修何道品增勝?
112.雲何五邪命?
113.十二緣起是破外道何種見?
114.十二緣起在佛教內部,說明了什麼問題?
115.何謂四有輪轉?
116.生死有無始終?為什麼?
(第15講)
117.十二緣起依三際分十二支,是怎樣分的?
118.試述十二支要義。
119.緣起有幾種?(約根本乘說)
120.十二支以何立無明等?其體是何?
121.試分析十二支可納入幾類?
122.雲何略果、略因?雲何由中可比二?
123.惑業果三者各各關係如何?
124.十二支三際,前際之前尚有前際, 後際之後尚有後際,十二支應不斷增加,是則有無窮過,為什麼說“有支理唯此”?
(四)上士道
125.上士道與下中士道有何關聯?
126.舍有幾種?平等舍心屬哪一種?
127.平等舍心如何修?
128.何謂菩提心?修法有幾?
129.述般若與三乘之關係。
130.判斷大小乘以何為標準?
131.圓頓法門是否可以不歷次第,一舉成佛?
132.述圓頓與次第之關係。
133.怎麼發心稱圓滿的發心?
(第16講)
134.菩提心二十二喻,試按十地分配而解釋之。
135.何謂“行假無三世,一多大小平”?為什麼?
136.成佛到底要修多少時間?
137.發菩提心修法有幾?各分述而比較之。
138.何謂七因果、八因果?
139.何謂九有?有是何義?
140.何以說“盡法界有情,皆過現父母”?
141.父母對己有什麼恩?
142.思惟自己對現生父母之恩觀起否?
143.思惟自己報恩之心生起沒有?生起後該怎麼做?
(第17講)
144.分析七重因果內不同層次,慈心悲心在中屬什麼地位?此二者為什麼次第不定?(參考《廣論》、《略論釋》)
145.什麼叫所緣、行相?
146.什麼叫願菩提心?行菩提心?
147.施有幾種?一一舉例釋之。
148.佈施有何功德?
149.佈施有何等障?如何對治?
(第18講)
150.佈施之自性是什麼?怎樣算圓滿佈施波羅密?
151.持戒之自性是何?如何稱圓滿屍羅波羅密?
152.何謂戒體?戒體有幾?一一述之。
153.戒相有幾?各別釋之。
154.菩薩戒分幾?一一釋之。
155.菩薩戒中,律儀戒指什麼?與別解脫戒是否同一?
156.何謂定共戒,道共戒?
157.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如何得?
158.雲何見聖諦已,異見深重?
159.菩薩戒若不具律儀戒,有何缺陷?
160.菩薩戒對他人犯戒,應如何對待?
(第19講)
161.忍之自性是何?怎樣稱圓滿忍波羅密多?
162.忍之差別有幾?
163.耐他怨害忍,以何方便修?
164.安受眾苦忍,以何方便修?
165.如何修得法忍?
(第20講)
166.精進自性是何?雲何稱圓滿精進波羅密多?
167.精進有幾種?
168.如何精進?
169.靜慮自性是何?(參《廣論》)
170.靜慮波羅密多如何圓滿?
171.靜慮有幾種?一一說明之。
172.般若自性是何?(參《廣論》)
173.雲何稱圓滿般若波羅密多?
174.般若有幾種?
175.何謂二智?各說明之。
176.雲何三慧?
177.何謂正真淨?為什麼說般若是正真淨?
178.般若體有幾?
179.般若義相,深廣二般若雲何?
180.為什麼要學般若?
181.何等人應學般若?
182.堪學般若者有何征相?
183.無三征相人是否般若無緣,不能修學?
(第21講)
184.於般若深義錯倒會產生哪些過失?其後果如何?
185.應如何學般若?
186.依止何人學般若?
187.如法學修般若之果如何?
188.四攝是哪四種?
189.雲何佈施?與六度中佈施有何同異?
190.雲何愛語、利行、同事?
(五)密乘道
(第22講)
191.密義略釋有幾種?各約略說之。
192.顯密二者應如何正確看待?得何善巧故,能二智速圓乃至魔不能擾?
193.密器之鑄成須具何種條件?
194.擇師中應揀除者何等?
195.應具者何德?
196.得如量師後,應如何作?
197.如何受密戒?受密戒有何利益?
198.犯密戒有何果報?
199.修行中應如何依止?
200.前項各條件具備後,應如何修行?
1《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七(二九七頁)雲:“契經說有三種示導;彼于六通,以何為體?頌曰:第一四六導,教誡導為尊。定由通所成,引利樂果故。論曰: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如其次第,以六通中第一四六為其自性。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或此能引憎背正法及處中者,令發心故。能示能導,得示導名。又唯此三,令於佛法,如次歸伏信受修行,得示導名。餘三不爾。
於二示導,教誡最尊。唯此定由通所成故。定能引他利樂果故。謂前二導,咒術亦能。不但由通。故非決定。如有咒術,名健馱梨,持此便能騰空自在。複有咒術,名伊刹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教誡示導,除漏盡通,餘不能為。故是決定。又前二導,有但令他暫時回心,非引勝果。教誡示導,亦定令他引當利益及安樂果,以能如實方便說故。由是教誡最勝,非餘。”
2《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卷二第八七頁。
3《俱舍論頌疏》卷第十:“末摩此雲支節。然於身中有百處異支節,其量甚小,觸便致死,是謂末摩。”
4《菩提道次第廣論》卷第三:“《大般涅槃經》雲:‘一切耕種之中,秋實第一。一切跡中,象跡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如是又以‘是能頓摧一切煩惱惡行大椎,是能轉趣頓辦一切勝妙大門’如是等喻而為讚美。”
5光音天:色界第二禪之終天也。此天絕音聲,欲語時,自口發淨光而為言語之要,故名光音。
6《增一阿含經》三十三曰:“劫初光音天,相謂我等欲至閻浮提地,即來下地食地肥故。失神足,皆共號咒。自相謂言:我等窮厄,不能複還天上。”
《經律異相》一曰:“天地更始,蕩蕩空虛,了無所有,亦無日月。地湧甘泉,味如蘇蜜。時光音諸天,或有福盡來生,或樂觀新地,性多輕躁,以指嘗之。如是再三,轉得其味,食之不已,漸生粗肌,失天妙色神足光明。”
7《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8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理實一切行苦故苦,此唯聖者所能觀見。故有頌言:‘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上,為損及不安。愚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緣極生厭怖。’以諸愚夫於無間獄受劇苦蘊生苦怖心,不如眾聖於有頂蘊。”(二三七頁)
9《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九 :“謂母胎中分位有五:一羯邏藍位,二頞部曇位,三閉屍位,四鍵南位,五缽羅奢佉位。此胎中箭漸次轉增,乃至色根形相滿位。”(九五頁)
10《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十六:“苦聖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 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等現理故集,相續理故生,成辦理故緣。 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 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11《大智度論》:“【經】已舍利養名聞 。【論】是利養法如賊,壞功德本。”
12《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三百七十七頁):“又此中有,眼等諸根悉皆完具,當生何趣即彼身形,乃至未受生有以來,眼無障礙,猶如天眼,身無障礙,如具神通。”
13《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三百七十七頁):“有誤解此說為前生身形,又有見說是後形故,說三日半為前生形,次三日半為後生形。此說全無清凈依據,唯增益執,《瑜伽論》說識不住故,於前世身不起欲樂。”
14《集論》中說容有轉改,聖者超度,勝其業力故。
15《大毗婆沙論》:“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間劫複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複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有二十中間劫。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
16《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十六:“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二八三頁)
17《佛說阿彌陀經》:“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18蕅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
圓瑛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上明鳥音,此明說法。謂以上眾鳥,非但音聲和雅可愛,且能演揚宣暢,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經七科三十七分,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經惟列二十五品。或謂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極樂為大乘機,如何演暢不對機之法。當知三十七品,實通大乘。《智度論》雲: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經》雲: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證也。”
19《三學講錄》上海佛學書局版為:而究竟之義不達。
20《俱舍論頌疏注釋》:“毗婆娑師說有十一,謂戒分二,以身語業,不相雜故。”(第150頁)
21上海佛學書局《三學講錄》一百〇三頁。
22法尊法師譯文:“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涅槃,非方便則遠,方便即非遙。”海公上師譯文:“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無方距果遠,果近善方便。”
23五句贊:即密遮瑪。
24三輪體空:就佈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謂之三輪,行施後,此三輪相,不存於心,名三輪體。
25《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卷十第五四六頁。
26《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卷十第五四七頁。
27《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卷十一第五六三頁。
28《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卷十一第五六五頁。
29《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卷十一第五六八頁。
30《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卷十一第五六九頁。
31上海佛學書局海公上師《三學講錄》內《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一百二十三頁。
32滿慈子:又曰滿願子,滿祝子。富樓那尊者之譯名。
33上海佛學書局《三學講錄》內海公上師《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一百二十七頁。
34《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卷十二第六二三頁。
35《菩提道次第廣論》廣化寺版。
36金剛喻定:其體堅固,其用銳利,得斷一切煩惱之禪定謂之金剛喻定。與金剛定,金剛三昧,金剛心等同。此為三乘行心最後心之禪定,由此禪定而斷盡最極微細之煩惱各得其極果。在聲聞乘謂之阿羅漢向之最終,在菩薩乘謂之等覺位。《俱舍論》卷二十四曰:“金剛喻定者,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為金剛喻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
37《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卷十三第六六一頁。
38注:海公上師譯本原文:“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無方距果遠,果近善方便,不共對治品,加行平等性,聲聞等見道,許即遍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