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3/11 17:16:22
尊貴日宗仁波切

 

「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第一講

 

蔣哲曲傑‧日宗仁波切教授

時間︰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下午14:00~16:00

地點︰臺北市中山女高

 

今天,在這個地方為大家介紹的是「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的講說教授,由於只有兩天的時間,所以原則上,我們在兩天的四堂課,也就是八個小時當中,我們必須要結束所有的內涵,以菩提道次第教授而言,這本論它字面相當的精簡,但是內涵卻相當的深廣。

 

一般而言,我們在講經說法之前,都會為各位信眾調整你們的動機,而事實上,不管是在聽聞佛法或者者是在講說佛法,調整我們自己本身的動機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平時我們都會唸誦「皈依發心」的這個偈頌,而今天,我們就是透由「皈依發心」的這個偈頌來調整我們自己本身的動機。

 

在佛教或者是在藏系任何一個教派當中,所有上師都會藉由「皈依發心」的這個偈頌來調整自己與弟子們的動機,在這當中所談到的皈依是談到了大乘的不共皈依,一般而言,皈依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談到共大小乘的皈依,第二類是談到大乘不共皈依,而今天在「皈依發心」的這個偈頌當中,「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前面這兩句話最主要是詮釋著大乘的不共皈依,而後面這兩句話是談到了發心。

 

因此,一開始我們必須要能夠觀想「皈依境」,我們應該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觀想「皈依境」呢?就如同平時達賴喇嘛法王所談到的,雖然諸佛菩薩都在我們的四周圍,我們不用藉由觀想實際上諸佛菩薩都是在我們的面前,但對於初學者,如果能夠透由刻意的觀想,以這種方式來調整動機的話,是比較有利的,也就是因此,我們必須要觀想,在我們面前虛空當中有「皈依境」,而「皈依境」裡是以導師釋迦牟尼佛為主,並且在導師的四周圍,有彌勒以及文殊等諸多菩薩,這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以彌勒菩薩為主的廣行派歷代傳承祖師、文殊師利菩薩為首的深見派歷代傳承祖師以及加持派歷代傳承祖師,我們必須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做觀想。

 

而談到了「皈依」,我們所要皈依的對象,簡單的來分可分為「佛」「法」「僧」三寶,這當中的「佛」祂所具備的功德是具備有四身圓滿功德的佛,而這尊佛是大乘的行者所承許的一尊佛,所以當我們想到「佛」這個名詞的時候,並不是只是在字面上來探討「佛」的內涵,而我們必須要內心當中想到說,我所皈依的這尊「佛」他本身是具備有四身功德的一尊圓滿之佛。而所皈依的「法」是談到了聖者心相續當中的滅諦以及道諦的功德。而所謂的「僧」,是透由如實的修學佛道之後能夠在內心生起滅諦以及道諦功德的這些行者們,這些行者是我們所皈依的「僧」寶,所以我們必須在此同時,要觀想我們所皈依的對象包括了「佛」、「法」、「僧」三寶。

 

並且,我們一般在談到「皈依發心」偈的時候,會談到說「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這當中的「我」,就如同法王所談到的,這個時候你必須要能夠想到,這當中的「我」並不是平時我們內心當中所現起的「我」,我們平時內心當中所現起的「我」不外乎是一種很獨立、很自性的「我」,但實際上,「我」所存在的方式並不如此,「我」之所以能夠形成,完全是藉由「心」的力量在「蘊」之上而安立出來的一個個體,所以平時當我們談到「補特伽羅」的定義時,我們都要安立說,所謂的「補特伽羅」是在「五蘊」任何一個「蘊」之上透由「心」的力量去安立出來的「士夫」,我們稱之為「補特伽羅」。相同的,「我」也是藉由這樣的方式所形成的,他並不如同我們內心所現起來的這一番如此的真實,也就是因此,今天當我們今天在念頌「皈依發心」偈的當下,一方面我們希望能夠虔信地皈依三寶,一方面在皈依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瞭解正見的內涵,也就是說,在修學佛道的過程裡面,「方便」以及「智慧」這兩個部分是必須要互相配合的。一開始,在聽法的當下,我們就必須要有這樣的一種認識。

 

接下來:「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我們這個時候可以觀想,在我們的四周圍有一切的如母有情眾生,他們所現出來的形象皆是「人」的形象,為了讓「我」以及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早日的得到解脫,獲得圓滿的佛果,我希望將過去、現今以及未來所累積的資糧都回向給一切的有情眾生,希望這一切的資糧都成為一切有情眾生成佛之因。

 

所以,一開始我們必須要藉由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調整動機」的這個部分相當的重要,不管是講說者或者是聽聞者,尤其是在我們修學大乘法的過程中,「調整動機」的這個內涵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以講說者本身而言,講說者本身並不是為了要獲得聲名、利養而為信眾們講述大乘法;相同的,聽聞者本身也並不是僅僅在於說「我希望能夠聽聞佛法的內涵,而成為了知佛法的一位智者」,甚至說,不管是講說者或者是聽聞者,我們也不是為了獲得一己的解脫,而來聽聞講說正法,如果以這樣的一種動機來聽聞大乘法的話,實際上,「動機」本身都是有問題的。

 

也就是因此,一開始,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藉由「皈依發心」的這個偈頌來調整我們自己本身的動機,想到為了利益如同虛空般的一切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為了要獲得圓滿的佛果,我希望能夠如實的了知大乘法的內涵,並且好好的去實踐大乘法,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聽聞佛法。

 

接下來,我們一同唸「皈依發心」的這個偈頌︰(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接下來,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為大家介紹「菩提道次第攝頌」,在介紹的過程當中,我們會配合著科判,來為大家介紹「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涵,如果能夠在介紹的過程裡,配合著科判,為大家介紹道次第的法類的話,在此同時,也能夠獲得道次第的講說傳承的教授,不管是在宣說「菩提道次第廣論」也好或者是「菩提道次第略論」也好,當我們在談到道次第的內涵時,都必須要配合著科判來為弟子們做介紹。

 

所以,一開始在這個地方會談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最基本的四個科判,第一個科判是談到「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第二個科判「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第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而整本道次第的內涵都是統攝在這四個科判當中,因此,接下來我們會配合著科判為大家介紹「菩提道次第攝頌」當中的內涵,也希望在介紹的過程當中,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好好的來聽,並且在聽聞的過程當中,能夠透由自己本身所聽聞到的然後將它做一個筆記。

 

首先我們先介紹「菩提道次第攝頌」當中的「皈敬頌」

 

第一個偈頌︰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一切所知意 釋迦教主尊前稽首禮

這個偈頌所禮敬的對象,是禮敬導師釋迦世尊。

 

第二個偈頌:無比導師最勝所生身 負荷佛陀一切事業擔

            變現化身遊戲無量剎 彌勒文殊菩薩前頂禮

 

第二個偈頌是禮敬彌勒以及文殊菩薩。

 

第三個偈頌:甚深難量勝者之般若 如實闡釋密意南州嚴

            名稱普遍宏傳於三域 龍樹無著足下我敬禮

第三個偈頌最主要禮敬的對像是禮敬兩大車軌,也就是龍樹以及無著菩薩。

 

第四個偈頌:融攝二大車軌善傳承 深見廣行無絲毫錯謬

            圓滿道之心要教授藏 敬禮持此教藏阿底峽

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禮敬的對象,是禮敬阿底峽尊者。

 

第五個偈頌:遍視無量佛語之眼目 賢士往趣解脫最勝道

            悲心撼動方便善開演 示道知識諸尊我敬禮

這個偈頌當中所禮敬的對象,是禮敬宗大師自己的上師。而這當中獲得道次第傳承最主要的兩位上師,第一位是■後薩的成就者滿喀蔣千,也就是虛空寶幢的這位上師;而第二位的上師是卻傑巴上的這位上師。因此這個偈頌最主要禮敬的對象,是禮敬宗大師他自己本身的親教師。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偈頌,第一個偈頌最主要禮敬的對像是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而禮敬的方式在第一句話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佛的身功德,第二句話是談到了佛的語功德,第三句話是談到了佛的意功德。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句話「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這當中「俱胝圓滿妙善」是談到了佛在還未成道之前,剛開始是發起了殊勝的菩提心,並且透由大悲心以及菩提心的攝持,花了多生多劫的時間行難行廣大的菩薩行,也就是透由這種方式累積了圓滿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之後,而成就了圓滿的佛身,這當中的佛身可以用兩種的方式來做解釋,第一種是談到了佛所擁有的四種佛身,這四種佛身分別是自性法身、智慧法身、報身以及化身;第二種方式是談到了佛的三身,所謂佛的三身是談到了佛的法身、報身以及化身。所以這當中的身,是談到了佛陀的自性法身等四種的身。

 

要成辦如此殊勝的佛身,並不是沒有任何的因緣就能夠成辦的,要成辦如此殊勝的佛身,是必須要具備有圓滿的福德二資糧,才有辦法成辦如此殊勝的佛身。

 

接下來,「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在之前,我們有談到佛身並不是在沒有任何因緣的和合之下而形成的,他們也並不是常態的自生法。佛,是藉由觀修了大悲以及無我的內涵之後而成就了圓滿的正等覺,並且在成佛之後,佛所有的事業當中最主要的事業是以語事業為最殊勝,而且最主要,也就是因此,第二句話「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是談到了佛的這種功德。

 

「如實觀見一切所知意」,而佛他的內心當中所具有的智慧能夠了知一切的所知。所知當中包含了「盡所有法」以及「如所有法」,而實際上,一切的所知,是統攝在「二諦」也就是「世俗諦」以及「勝義諦」當中,這一句話裡面所謂的「如實」,是探討到佛內心當中的智慧,能夠瞭解到法之上最真實的本性,也就是法之上的「勝義諦」,而當中的「一切」是談到了佛內心當中的智慧,能夠了知一切的萬事萬法,最主要是談到了「世俗諦」,所以總而言之,一切的萬事萬法是統攝在所知當中,所以,佛內心的智功德,也就是佛內心當中的智慧,是能夠遍知一切萬法的。

 

「釋迦教主尊前稽首禮」,而導師釋迦世尊他擁有以上我們所談到的種種身、語、意殊勝的功德,因此我在這個地方虔誠的禮敬導師釋迦世尊。

 

在之前,我們是以最普通的方式來解釋了第一個偈頌,實際上,以不共的方式來解釋的話,我們也可以藉由佛的身、語、意這三種功德以不共的方式來做介紹,這種介紹方式就是談到「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語」以及「俱胝圓滿妙善所生意」。也就是說,第一句話當中,不僅在宣說佛的身功德,在這句話的背後,也同時的闡釋了佛的語功德以及意功德。

 

相同的,第二句話裡面「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也可以解釋成是「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身以及希願意」。第三句話「如實觀見一切所知意」也可以解釋成是「如實觀見一切所知身以及一切所知語」。

 

實際上,佛的身與我們一般凡夫的身體是完全不同的,佛,在成就了圓滿的正等覺之後,佛的「身」以及佛的「意」它所呈現出來的本質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身」所擁有的功德「意」也擁有,「意」能夠了知一切的萬法,「身」也是有這樣的一種能力,簡單的來說,佛身的任何一個部位都能夠通達一切世間的萬法,但是我們世間人再怎麼聰明、再怎麼具有智慧,也只不過是我們內心當中的「意識」或者是「心識」它能夠瞭解外境,但是以我們的身體而言,我們的身體根本就沒有有這樣的一種能力,但是佛身並不是如此,佛的「身」不僅能夠成辦佛的「語」事業,也可以成辦佛的「意」事業,相同的,佛的「語」也能夠成辦佛的「身」事業以及佛的「意」事業,而佛的「意」它也能夠成辦佛的「身」事業以及佛的「語」事業,這是佛的不共功德。

接下來第二個偈頌:無比導師最勝之長子。這當中的無比導師是談到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導師釋迦世尊身邊最主要的心子是談到了文殊以及彌勒這兩位大菩薩,透由導師宣說了殊勝的佛法之後而能夠成就彌勒菩薩以及文殊菩薩,因此,這兩位菩薩能夠稱之為是導師的心子。

 

「負荷佛陀一切事業擔」,這兩位菩薩他們所行的利眾事業正是導師釋迦世尊所想要行的利眾事業。

 

「變現化身遊戲無量剎」,只要是佛安住的地方,這兩位菩薩就能夠在佛的身邊呈現出來,與佛一同的行廣大的利眾事業。

 

因此,在第二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禮敬的對像是禮敬佛陀的心子,也就是彌勒以及文殊這兩位大菩薩。

 

接下來第三個偈頌︰甚深難量勝者之般若 。

第三個偈頌最主要禮敬的對像是禮敬兩大車軌,也就是龍樹以及無著菩薩。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句話當中「般若」,在藏文版裡面,這個字是以「■勻」的這個字來做代表,這個字直接翻譯成中文的話,是所謂的「佛母經」,這當中我們將它翻譯成是「般若」,也就是我們平常所熟悉的廣、中、略三種般若經,在般若經當中最主要是以「顯義」以及「隱義」這兩種方式來詮釋道次第的內涵。

 

「顯義」這個部分是談到了深見行的道次第,而「隱義」的這個部分是談到了廣大行的道次第;廣大行的道次第最主要是以彌勒菩薩造了慈氏五論之後而做了詳盡的解釋,但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提到無著菩薩也是有它的原因的,無著菩薩在解釋般若經最深的密意的同時,是依著解深密經的內涵而將般若經當中的密意闡釋成唯識的正見,所以在這個當中,不管是彌勒菩薩也好,或者是無著菩薩也好,他們都能夠將般若經當中的密意解釋成唯識或者是中觀的正見等等,所以有一些人會認為第一句話的最後這兩個字用「般若」來做詮釋,並不是很恰當的,不過今天在這個地方我們還是依照原文來做解釋,也就是說,這當中所提到的「般若」,它有談到兩種道次第的內涵,而在「隱義」裡面,廣大行道次第最主要是彌勒菩薩造了慈氏五論之後而做瞭解釋。但是,無著菩薩之所以會在這個偈頌當中出現,是因為無著菩薩依著解深密經而將般若經當中的內涵闡釋成唯識正見的緣故,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禮敬兩大車軌的時候,是禮敬龍樹以及無著這兩位菩薩。

 

而龍樹菩薩是將般若經當中「顯義」,也就是深見行道次第的內涵,透由「中觀理聚六論」而解釋成中觀正見,所以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禮敬的對像是禮敬兩大車軌。

 

接下來第四個偈頌︰融攝二大車軌善傳承 深見廣行無絲毫錯謬

圓滿道之心要教授藏 敬禮持此教藏阿底峽

 

這個偈頌最主要禮敬的對像是禮敬阿底峽尊者,而這個部分是應該以廣論當中的「造者殊勝」做配合,而這當中有談到了深見以及廣行的兩種傳承,之所以會談到深見以及廣行的兩種傳承,是因為佛在宣說般若經的同時,在「顯義」也就是字面上最主要談到的內涵是談到了深見道次第的傳承,而「隱義」也就是字背後的含意當中,最主要詮釋的是詮釋了廣行道次第的傳承。

 

深見道次第的傳承是從導師釋迦世尊傳給文殊菩薩,透由文殊菩薩傳給龍樹菩薩;而廣行道次第的傳承是從導師釋迦世尊傳給了彌勒菩薩,藉由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而在阿底峽尊者之前,這兩種傳承是分開來的,而到了阿底峽尊者的時候,深見以及廣行這兩種的傳承二合為一,也就是以阿底峽尊者本身而言,他擁有的是深見以及廣行兩種道次第的圓滿傳承。

 

這一點從宗大師所造的「傳承上師祈請文」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在阿底峽尊者之前會分別的談到廣大行道次第的傳承祖師以及深見行道次第的傳承祖師,阿底峽尊者是從金洲大師的座前獲得廣大行道次第的圓滿傳承,而在明瞭杜鵑上師的座前獲得了深見行道次第的圓滿傳承,因此,到了尊者的時候,不管是深見或是廣行的傳承,都傳在阿底峽尊者的身上。

 

如果你們想對於這個部分有深入的瞭解的話,就是想要進一步瞭解這個部分的內涵,你們可以參考上一世的墀江仁波切所造的「掌中解脫」,這本論著裡面有談到傳承的這個部分,你們可以參考這一本論典。

 

當廣行以及深見兩種道次第的傳承分別傳至阿底峽尊者的時候,阿底峽在獲的了兩種圓滿的傳承時,造了「菩提道次第炬論」,而「道炬論」正是道次第的根本,所以阿底峽尊者也可以稱之為是道次的造者,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有談到「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也就是說,雖然「菩提道次第廣論」字面上的內涵是宗大師所造的,但由於道次的根本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的緣故,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這本論著字面上雖然是宗大師他自己]本身所撰寫的,但是實際上它背後的造者應該是阿底峽尊者。

 

下一個偈頌︰遍視無量佛語之眼目 賢士往趣解脫最勝道

悲心撼動方便善開演 示道知識諸尊我敬禮

 

這個偈頌最主要禮敬的對像是禮敬宗大師自己本身的善知識,尤其是我們之前所提到的這兩位善知識。

 

在這個偈頌當中有提到「遍視無量佛語之眼目」,我們所依止的上師或者是善知識,他就有如同是我們人的眼睛,如果沒有眼睛,我們是沒有辦法看到外在的一切事物,相同的,在修學佛道的過程中,要是沒有善知識或者是上師的引導,以我們本身的能力,是沒有辦法瞭解經論當中的內涵,也就是因此,在修學佛道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依靠善知識所傳下來的種種殊勝的教誡,如實的聞思修之後,才有辦法走上佛道。

 

「賢士往趣解脫最勝道」,並且善知識他所宣說的佛道是能夠真正讓我們走向解脫的一條最殊勝的勝道,在之前,我們有提到阿底峽尊者的傳承,是將深見以及廣行兩種道次第的傳承二合為一,而這個地方的一個專有名詞是提到了「二流匯一」,就是深見以及廣行這兩種道次第的傳承同時傳到了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有眾多的弟子,因此,尊者在為這些弟子們宣說佛法的時候,又將傳承以三種不同的方式傳授下來,這三種的傳承分別是嘎當教典派、嘎當道次第派以及嘎當的教授派。而這三種傳承傳到了宗大師的時候,宗大師同時獲得了教典、道次第以及教授的這三種傳承,因此宗大師可以稱之為是「三流匯一」。

 

在這個偈頌之前,我們最主要談到的是廣論當中的第一個科判,也就是「造者殊勝」。實際上,從宣說佛法的導師開始,一直到阿底峽尊者,歷代的傳承祖師都能夠稱之為是道次第的造者,但是我們在宣說道次第的內涵的同時,最主要強調的是強調阿底峽尊者,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會談到阿底峽尊者的傳記,因此,在這個偈頌之前,最主要是談到「造者殊勝」。

 

接下來,下面的這兩個偈頌是談到了「法殊勝」。

 

偈頌當中有談到:南洲一切智者之頂嚴 美名飛幡眾中極響亮

                                   經由龍樹無著二菩薩 漸次傳承菩提道次第

成滿一切有情之希願 故此教授亦如寶中王

                                   能匯妙善經論之千流 亦猶具德善說之大海

 

這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法殊勝」,就如同河流都有它的源頭一般,我們現今所修學的這部論,以道次第本身而言,它並不是隨隨便便的一本論著,它最主要是來自於佛陀所宣說的法,所以如果我們去探討道次第它的源頭的話,我們可以追溯到導師釋迦世尊,並且導師所傳下來的法,透由龍樹以及無著這兩位菩薩,依次的將深見以及廣行的內涵傳下來之後,「成滿一切有情之希願」,透由道次第的內涵,能夠讓一切的有情成滿現前以及究竟的種種希願,這當中的「現前」最主要是談到了人天的增上果位,「究竟」是談到瞭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也就是因此,這部論典可以稱之為是如意寶中之王,在世間,我們會認為如意寶相當的珍貴,所以我們藉由世間當中最珍貴的寶物,來形容我們所修學的這部論著是相當殊勝的一部論著。

 

「能匯妙善經論之千流,亦猶具德善說之大海」,就如同河流最後的盡頭,都會流入大海當中一般,佛所宣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不管是顯教或者是密教,這一切的善法到最後都能夠統攝在道次第的這本論著當中,因此道次第它就有如同是匯集眾多善說的大海。

 

平時,當我們談到道次第的時候,我們都會宣說道次第它擁有四種的殊勝以及三種的特點,而這四種的殊勝在下麵的偈頌當中,我們會為大家介紹,而在這個地方,我們是談到了三種的特點。道次第的這部論它具有那三種特點呢?這當中第一個特點,這部論它能夠統攝一切顯密的所詮,也就是說,這本論著當中的內容是相當完整的,所以稱之為是「所詮圓滿」;第二個特點,這部論住勝出餘軌,也就是說]道次第的這部論典我們從某一個角度來探討的話,它確實比某一些的論典要來的殊勝,之所以殊勝的關鍵是在於以善巧二大車軌之二師教授作為莊嚴,也就是說,道次第的這本論,是藉由二大車軌龍樹以及無著菩薩,依次傳給歷代的傳承祖師之後所造的一部論典;而第三個特點是有談到道次第當中的內涵是以調心的次第為主而作開示的緣故,故易於受持。也就是說,這本論典很適合大眾來修學,從這部論典當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說,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學佛道?因此,這三點是道次第這本論著當中的三種特點。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通達一切聖教無相違 一切佛語皆現為教授

                                       易於獲得勝者之密意 救護免墮大惡之險崖

故為印度西藏諸智者 故多善士所依勝教授

                                       於此三士菩提道次第 智者之心何能不歡喜

 

這兩個偈頌當中,也是談到了法的殊勝。而第一個偈頌裡面,是談到了「菩提道次第論」它具有四種殊勝的特點,這四種殊勝的特點分別是「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極大罪行自取消滅殊勝」。

 

首先,我們先探討第一個殊勝特點,第一個殊勝是談到了「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而在這個地方,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辦法為大家很仔細的介紹這個內涵,但是所謂「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它最主要的內涵是要告訴我們什麼呢?是希望我們能夠瞭解佛所宣說的一切聖言,不管是大乘或是小乘、顯教或是密教,這一切的聖言教授皆是一位補特伽羅在成佛的過程當中所必須要修持的一個內涵,不管是大小乘或者是顯密兩種教法,這彼此之間是不會有任何的相違,並且應該是互相配合的,我們都知道,佛祂所宣說的法有眾多種,這當中簡單的來分,可以分做大乘、小乘,甚至說顯教以及密教,這一切的法是一位補特伽羅成佛所必須的工具,這當中的補特伽羅並不是我們一般所謂的補特伽羅,這當中的補特伽羅最主要是談到具有大乘種性的補特伽羅,對於這一位具有大乘種性的補特伽羅而言,在成佛的過程當中,也就是在修學佛道的過程當中,不管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這一切佛所傳下來的聖言雖然在字面上會有相違,但是對於這一位大乘的補特伽羅而言,這都是他所必須要修學的內涵,並且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瞭解這一切是沒有任何的相違,並且在修行的過程中,應該是互相配合的,如果了知這一點,就表示你已經瞭解「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的內涵。

這一部份如果你們想要進一步瞭解認識的話,你們可以參閱「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的這個內涵。

 

對於宗大師所造的這部論,也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而言,如果你是一個懂得如何研閱「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論著的人,你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宗大師他造論都有一個特色,也就是剛開始,他會先立下一個總綱,並且在立了總綱之後再透由經論的內涵來做詳細的詮釋,在詮釋之後會將他所詮釋的內容做一個統攝,也就是這一段文當中最主要也就是最心要的內涵,他會做一個統攝,這是宗大師造論的時候,所造的論著都有這樣的一種特色,所以平時如果你懂得如何的來研閱宗大師所造的這些論典的話,應該要能夠看得出這個內涵,所以,之前我們對於「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最主要就是談到了佛所宣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皆是一位補特伽羅在成就佛道的過程當中所必須要修學的內涵,而這一切的法彼此之間是不會有任何的相違,而且應該要互相的配合,這一點是談到第一個殊勝。

 

接下來,「一切佛語皆現為教授」,這句話是談到了第二個殊勝「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而這個殊勝當中最主要的特點,是談到了佛所宣說的一切聖言皆能夠統攝在三士道的法類裡,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並且在認識了這一點之後,對於三士道當中的內涵,有需要做觀察修的,我們就必須要如實的做觀察修,有需要做安住修的,我們也必須要如實的做安住修,如果能夠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學道次第的內涵,就表示你能夠瞭解「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的這個道理,而這一點在「掌中解脫」當中也有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你們可以也參閱這部論典。

 

下一句話「易於獲得勝者之密意」,這句話是談到了第三種殊勝,也就是「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這一部分當中是談到佛陀所宣說的法有無量無邊,以大藏經當中的精華而言,我們談到了般若經,以般若經本身而言,它就有二十多■涵,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藉由般若經直接深入佛法當中的話,這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不要說融會貫通般若經當中的內涵,就連你要抽空來閱讀般若經,可能都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此同時,如果我們有機會修習道次第的這本論著,講說者本身能夠善巧的為弟子宣說道次第的法類,而聽聞者,也就是弟子本身能夠如裡的來做聽聞的話,對於佛所宣說的這一切的顯密圓融的教法都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能夠易於通達、易於瞭解,佛陀所宣說的這一切教法對於初學者來說,想要直接從佛經當中深入佛海,這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佛所宣說的法,很多的內涵它是分散開來的,甚至說,有一些次第是以顛倒的方式來為弟子介紹宣說,甚至有一些部分它並不是講得非常的清楚,所以這一切的內涵如果我們能夠透由道次第的這本論著來修學的話,我們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能夠瞭解,佛是為了什麼、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為弟子介紹佛法?這當中有特別的強調「易於獲得」,所謂的「易於獲得」,就是透由道次第的這本論著,我們能夠在短時間之內,不用花很多的心力,就能夠瞭解佛所宣說一切教法殊勝的特點。

 

接下來,下一句話「救護免墮大惡之險崖」,這句話當中是談到了第四種殊勝「極大罪行自取消滅殊勝」,這當中的「極大罪行」最主要是談到了謗法的惡業,由於佛所宣說的法有多種,這當中包含了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種種法類的緣故,在大乘之中又可以分為像般若經、解深密經等諸多的佛經,在大乘以及小乘道當中,在解釋成佛道的時候,會以不同的方式來解釋成佛之道,相同的道理,在般若經以及解深密經當中,也會有些許的不同,但是對於修學佛法的佛弟子而言,當他在研閱大乘或者是小乘的經論,甚至是佛所宣說各種的不同經典時,他會看到,這當中有很多的內涵是相違的,也是因此,自認為自己本身對於大乘法有絕大的信心,所以因此而毀謗小乘法,而以印度而言,印度當中佛家有四個教派,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謂的「四部宗義」,有一些人自以為自己對於中觀應成能夠生起絕大的信心,而就因此毀謗中觀自續派所提出來的論點,相同的,有一些人認為,中觀自續派的論點比較容易接受,因此毀謗中觀應成所談到的見解,甚至說,以藏傳佛法而言,藏傳佛法當中可以分為紅、白、花、黃四個教派,有一些人在修學藏傳佛法的過程裡面,也會因為自己所修學的是某一種教派的緣故,而去批評或者是毀謗其他的教派,而以上我們所談到的這些內涵,實際上要是你沒有辦法瞭解之前我們所談到的另外三種殊勝特點的話,這種情形是很有可能會產生的,但是如果你能夠瞭解之前道次第的三種殊勝特點的話,你就可以知道說,佛所宣說的這一切教法不外乎都是一位補特伽羅在成就佛道的過程當中所必須要修學的內涵,相反的,如果沒有辦法瞭解這一點,你就會在修學佛法的過程裡,很容易的造下謗法之業,而這種惡業是相當可怕的。

 

我們在修學佛道的當下,應該對佛所宣說的任何一種教法都必須在內心當中培養信心,要不然,你自認為是一位佛教徒,但是在修學佛道的過程裡,你沒有辦法反觀內心,看自己是否能夠如實的修學佛道,反而是不斷的在批評、毀謗其他的教法或者是教派的話,那這倒不如不要學佛,因為在毀謗以及批評的同時,我們所造作的惡業是相當可怕的謗法之業,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

 

對於透由謗法所造的惡業,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也有引了一個偈頌,這個偈頌裡面就有談到說,如果我們造下的業是謗法的惡業的話,這種惡業的力量它會遠遠超過於我們透由某一種方式而摧毀南瞻部州所有的佛塔所造的惡業,我們都知道,要是我們摧毀佛塔的話,在當下所造的惡業是相當可怕的,這種惡業它是很接近所謂「殺阿羅漢」的這種惡業,我們都知道,殺害阿羅漢的惡業是所謂的「五無間罪」當中的一種惡業,如果我們刻意的去破壞佛像或者是佛塔的話,我們當下所造的惡業是很接近、也可以說很類似「殺阿羅漢」所造的惡業,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以此類推,知道說造下謗法業是多麼的可怕!

 

我們自認對於大乘法有信心,而對於小乘法做出種種的批評或者是毀謗,甚至由於自己本身是某一種教派的緣故,而因此去批評、毀謗其他的宗教信仰或者是其他的教派,當下所造的業是我們一般人所沒有辦法想像的。我們都會認為自己是佛教徒,所以看世間的人,我們會覺得世間的人沒有什麼修行,他們當下所造的種種行為我們會看不順眼,甚至我們會從我們自己本身的角度認為說,這些世間人他們沒有宗教信仰,他的行為皆是惡行,但實際上,我們雖然自認為是佛教徒,但是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我們卻毀謗佛法的話,那當下我們所造的難道不是惡行嗎?這些世間人他對於佛法沒有信心,他甚至不承認佛法,所以當下他的行為有可能是惡行,沒有錯,但是我們不僅僅承認有佛法,而且我們自認為我們修學佛法的時候,對於佛法能夠生起信心,但是在對佛法能夠生起信心的當下,要是毀謗佛所宣說任何一種法門的話,你不覺得你自己所造的惡業是比一般的世間人還要來得大好幾百倍嗎?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特別的注意。

 

佛陀因為眾生的根器、種性以及他當下的想法而宣說了不同的教法,這當中有很多的內涵,甚至說對於之後修行的人而言,可以分為許多的教派,但我們時常會犯下說,在無意間我們會因為自己修學某一種教派的緣故,而去分辨或者是比較其他的教派「好」或者「壞」種種的區別,所以當下雖然我們自認為是佛教徒,我們也認為說,透由我們自己本身的力量,可以宏揚佛陀本身的教法,但是你有這樣一種認知的同時,你當下所造的業,要是去分辨佛陀所宣說的法之間的好壞或者是毀謗其他的宗教,那當下你所造的業其實皆是謗法之業,那之所以會造下這種惡業,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我們沒有辦法如實的了知四種殊勝當中的前面這兩點,由於沒有辦法瞭解前面這兩點的緣故,所以我們當下,也就是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是很容易會造下謗法之業的。

 

這一堂課我們就上到這個地方。

 

~~ 第一講結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