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08:04:51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08:04:09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略論(32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三十二)2010521 台北 晚上

首先在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聞法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有情,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一顆心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菩提道次第略論》中冊,奢摩他的部分。請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論》中冊的第9頁,倒數第三行。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三個部分,除此次第之外,其他的主張都和諸大車軌的論典相違。正文當中,若不如此次第而修,在之前提到了止觀這兩者當中,必須要先修止後修觀,如果不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止觀,亦極非理,這是不合理的。為什麼不合理呢?《解深密經》如前說云:得奢摩他,依此而修毗婆舍那;在《解深密經》當中,就如同之前所說的,止觀這兩者必須要先獲得止,藉由止更進一步的來修觀。論云:「依前而生後。」在之前介紹六度的時候也有提到,說六度中靜慮與般若之次第,六度當中必須要先有靜慮才會有般若。在三學當中,及依增上定學而生增上慧學之次第,因此不管是從六度的角度,或者是從三學的角度,都有談到必須要有「止」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才能夠生起「觀」。皆是先修奢摩他已,後修毗婆舍那之次第也。

《菩薩地》及《聲聞地》中亦說依止而後修觀;《中觀心論》、《入行論》、《修次三篇》,智稱論師、寂靜論師皆說先求止已後修觀故。故有一類印度論師,承許不須另外求止,最初即以觀慧思擇,便能生觀。在過去印度有一類的論師,他們認為一開始不需要有止作為基礎,透由正理來思惟空性的道理,並且更進一步的透由觀察的智慧來作思惟,就能夠在內心當中生起觀。但是這樣的一種論點,此與諸大車軌之論相違,故非諸具慧者可信之處。因此這樣的一種論點,由於跟之前諸多的論師們所提出來的論點,剛好是相違的,因此對於這樣的論點具有智慧的人,應該透由抉擇而了知到這是不值得信任的。又此止觀之次第,是於最初新生之時應如是修;在這個地方我們提到了,先修止後修觀的這種次第,是在一開始還沒有生起止觀之前,必須藉由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練習。其後亦可先修觀而後修止故,次第無定。在生起了止觀,之後並不見得要先修止、再修觀,它可以透由觀的力量而生起止的功德,因而提到「其後亦可先修觀而後修止故,次第無定」。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三個部分,第三個部分當中的內容分二:一、問難。這當中的問難,是什麼樣的一個問難呢?之前所說止觀的次第,與論典相違。正文當中,若爾,《集論》中云,如果之前所謂止觀的次第,是必須先修止後修觀的話,在無著菩薩所造的《集論》當中,有提到:「有先得觀未得止者,彼應依觀而勤修止。」在《集論》的原文裡面有提到:有一類的人,他是先得到觀,但是並沒有獲得止,而這樣一類的人,必須要透由依觀而更進一步的勤修止。

此義為何?如果有這樣一類人的話,那怎麼會說在修止觀的時候,必須要先求止後求觀呢?第二個部分,回答。回答的時候,須分辨近分和根本定所攝之止。此者非說未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之止,乃是未得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之止。在獲得第一靜慮的根本定之前,必須要先獲得第一靜慮的近分;也就是透由第一靜慮的近分,更進一步的能夠獲得第一靜慮的根本定。而在第一靜慮的近分還沒有獲得之前,必須要 先生起奢摩他,也就是止的功德。在之前我們提到,對於凡夫而言,也就是還未獲得奢摩他的凡夫來說,如果要修學止觀,必須要先求得止,才能求得觀。但是在《集論》當中所說的這一段文,並不是以未得奢摩他的凡夫來作介紹的,而是以獲得了奢摩他的一個行者,他在獲得了奢摩他之後,透由第一靜慮的近分所攝的止,而更進一步的,生起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之止。所以提到「此者非說未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之止,乃是未得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之止」。

彼復是說現證四諦,所以既然這位行者,他已經獲得了奢摩他,並且也獲得了第一靜慮的近分,藉由第一靜慮的近分作為基礎,能夠現證四諦。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就可以設定它為觀,而藉由這樣的一種觀,來成辦第一靜慮的根本定。也就是透由第一靜慮的近分作為基礎,現證四諦之後,這一點稱之為是觀,而以這樣的一種觀,來成就第一靜慮的根本定。依此成辦第一靜慮以上之止,這一點在無著菩薩所造的《本地分》當中有提到,《本地分》云:「又已如實善知從苦至道,這當中的「如實」就是現前了知,也就是現證的意思。透由如實的了知苦、集、滅、道的內涵,然未能得初靜慮等,但是由於沒有辦法獲得第一靜慮的根本定的緣故,住此隨即安住其心,在現證四諦的當下,讓心完全的安住在這樣的一個境界下,不分辨法,應依勝慧而修勝心。」所以藉由現證四諦的這種智慧,更進一步的修學殊勝的定心。

總為便於言說之故,雖有說九住心為止、分辨等四為觀,以方便介紹的角度來作介紹的話,在有一些論當中,會提到九住心是止,分辨等四種智慧是觀,然真實之止觀如下將說,須由生輕安已,始可安立。但是這只不過是為了要方便介紹的緣故,而以這樣的方式來說明止觀,但實際上九住心也好,或者是分辨等四種的智慧也好,他們都不是真實的止觀。而真實的止觀,就如同下文所要介紹的,「須由生輕安已,始可安立」,也就是在內心當中生起了身心輕安之後,才有辦法安立真實的止以及真實的觀。

丑六、各別修學之理(分三)

寅一、修學奢摩他之理(分三)

卯一、修奢摩他之資糧

卯二、依彼修奢摩他之理

卯三、由修所成奢摩他之量  

寅二、修學毗婆舍那之理

寅三、止觀雙運之理 

卯一、修奢摩他之資糧

「修奢摩他之資糧」,這當中的「資糧」指的是在修奢摩他之前,想要修奢摩他的這個人,必須要具備有什麼樣的條件?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成辦奢摩他,是因為我們連修學奢摩他的條件,都沒有辦法具備的緣故。如果修學奢摩他的條件能夠具備的話,最多只要花六個月就能夠成辦奢摩他。有一些人甚至在一、兩個月當中,就能夠成辦奢摩他,因此修奢摩他的基本條件是相當重要的。所以第一個部分,我們是介紹修奢摩他之資糧。這個部分分六:一、住適宜處,二、少欲,三、知足,四、離諸雜務,五、戒律清淨,六、斷除貪等分別,辰一、住適宜處(11頁) 

具有五德之處,修奢摩他的人,他所要住的地點必須要具備有五種的特色:一、易得,所謂的「易得」指的是什麼意思呢?無須勞苦,便能獲得衣、食等物。二、善處,無猛獸等凶惡眾生及怨敵等所住之處。三、善地,不易引發疾病之地。四、善友,具有戒律、正見相同之友。這當中以比丘來說,比丘戒;沙彌來說,沙彌戒;如果是在家居士的話,在家居士戒。所以這時候跟我們一同想要成辦奢摩他的同行善友,他必須具備有清淨的戒律,以及跟我們相同的見解。五、善相,日無多人,夜靜聲寂。這一點在《經莊嚴論》亦云:「具慧修行處,易得賢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樂資具。」在修學奢摩他之前,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從上師的地方,如實的聽聞該如何修學奢摩他的教授,而更進一步的閱讀這一方面的經論。當我們了解如何的修學奢摩他之後,我們就必須更進一步的,將修奢摩他的資糧,也就是種種的條件,在短時間之內,將它完全的具備,而更進一步的來修學奢摩他。

辰二、少欲(12頁)

不貪眾多、善妙之法衣等物。

辰三、知足 

縱得微少、下劣之法衣等物,亦常知足。所以這個部分最主要是提到,對於生活當中必備的這些物品,不管是吃的、穿的,或者是住的,對一個修學奢摩他的人而言,這些東西只要足夠就可以了。所以盡可能的,對於這些生活的必備品「少欲」,而且內心當中感到「知足」。

辰四、離諸雜務

作買賣等諸惡事業、過於親近在家及出家眾,或行醫藥、算星相等,皆應遠離。對於修學奢摩他的人來說,他必須要遠離世間當中,比方從事買賣等行為。或者是在修學奢摩他的過程裡,要避免過度親近在家居士也好,或者是出家法師也好,這時候盡可能的隔絕跟他人的往來。「或行醫藥、算星相等,皆應遠離」。這是第四個部分。

辰五、戒律清淨(13頁) 

    於別解脫及菩薩律儀,皆不應犯性罪、遮罪之諸學處;若因放逸而有毀犯,應速追悔,如法還淨。 

辰六、斷除貪等分別 

   對於一個修學奢摩他的人來說,在面對世間上的安樂,不管是食衣、或者是聲名、利養,這時候要盡可能的減低自己的貪欲。所以在正文當中有提到,應修貪等於現世中有殺、縛等過患;這時候我們必須要去觀察,貪等煩惱在現世當中,所帶來的種種過患,並將貪等煩惱視為怨敵;後世則有墮惡趣等過患。它不僅在現今會對我們帶來傷害,在來生他會使我們墮入惡趣。或思:「凡輪迴事,悅意與否,皆是無常、壞滅之法,彼等一切不久定遠離我,我為何故於彼生起貪等?」前面是提到了,必須要思惟貪等分別的過患,而更進一步的也就可思惟輪迴當中這一切的事情,不管是否是悅意的,但實際上它的本質都是無常、而且會改變,到最後會壞滅的法類。而這一切在不久之後,一定會離我而去。因此對於這一些輪迴當中的盛事,我何必生起過度的貪念?應如是修並斷一切貪欲分別。

《道炬論》中亦云:「壞止支分故,雖勵力勤修,縱經數千年,終不能成定。」這當中所謂的「壞止支分」,也就是如果我們沒有具備修學奢摩他的條件的話,縱使我們很努力的來修學奢摩他,並且所修的時間是經過了數千年之久,但是終究是沒有辦法成辦奢摩他的。故若由衷欲修止觀之定,如果你是打從內心裡,真的是成辦止觀的這種定功德的話,應勵力修《聲聞地》中所說十三種奢摩他之資糧等,此為重要。 

卯二、依彼修奢摩他之理(分二)

       辰一、加行

辰二、正行 

辰一、加行(14頁)

    應長時修於前所說加行六法及菩提心;亦應修習菩提心之支分──共下、中士諸所緣之體性。 這是指在還沒有正式的修學奢摩他之前,我們必須要長時的修學在之前所介紹的加行六法,以及菩提心的內涵。而在這當中,菩提心的支分,又包含了共下以及共中士當中,所介紹的諸多法類。這是第一個部分。

辰二、正行(分二)

        巳一、身以何種威儀而修

巳二、正釋修習之次第

巳一、身以何種威儀而修

    「如同《修次論》中所說」,在之前加行六法的時候,我們有稍微的介紹過打坐的方式,而這個地方是按照著《修次論》當中所提到的內容,來作介紹的緣故,所以跟之前加行六法時,所介紹的方式會有些許的不同。所以在這個地方以《修次論》當中的內容來作介紹。

如同《修次論》中所說應於柔軟、舒適之墊,身具八種威儀而修。此中一、足者,以全跏趺或半跏趺而坐。這時候打坐的方式,可以用雙盤或者是半盤的方式來作打坐。二、眼者,不應太開或太緊閉,注視鼻端。現今有些教派他們在打坐的時候,會教導弟子們要把眼睛打開,以這種方式來作練習,但或許這有它特殊的用意存在。但實際上,也就是平時我們在教導弟子的時候,會告訴他們說,眼睛不要太開,或者是太緊閉,「注視鼻端」也就是注視你正前方,稍微往下的這個位置,也就是鼻端左右的位置就可以了。

三、身者,不可太仰、太俯,端正其身,不可過於向後仰,或者是向前傾,「端正其身」這時候打坐的姿勢,應該是讓自己的身體,能夠非常的端正,正念住內而坐。而這時候收攝我們的心念,而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打坐。四、肩者,平齊而住。並且要在這個部分要作補充的是,我們在打坐的同時,手臂並不用緊閉著我們的身體,這時候應該要稍微的打開,讓氣,也就是讓風能夠通過這個地方。第四個部分。

、頭者,不可過揚、過低及偏一方,頭要稍稍的往下,而不可以過揚,或都是過低,或者是偏一方,從鼻至臍端正而住。這個地方有提到不可以偏一方,但是也有特殊的例子。比方阿底峽尊者,如果各位仔細的去觀察,會發現阿底峽尊者的聖像,都有頭稍微偏向右的這種感覺。尊者之所以會以這樣的方式來打坐,是有他特殊的用意在。我們都知道整個菩提心的教授,是以阿底峽為主而傳至現今,所以尊者本身最主要修學的法類,就是以菩提心為主。而菩提心的相違品是提到了瞋恨,或者是忿怒,而以忿怒有關的脈,它是偏向於人的右邊,所以這時候尊者就以頭稍微偏向於右的方式來表示,要將菩提心的相違品完全的壓制住,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打坐,所以這是屬於特殊的例子。一般來說的話,頭不可以過仰、過低,或者是偏向於某一方,「從鼻至臍端正而住」。

六、齒與唇者,任其自然而住。七、舌者,令抵上齒。之所以要頂著上齒跟上額之間的這個地方,是因為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打坐的話,我們比較不容易會流口水。八、息者,內外出入莫令有聲、急促、混亂,這時候我們在呼吸的時候,要盡可能的讓我們自己的呼吸是沒有聲音,也不應該過度的急促,或者是有時候忽快,有時候忽慢,而造成混亂。務使出入無有感覺,這時候要讓我們自己的呼吸,我們自己都沒有辦法察覺,無須費力,徐徐而轉。如是應先令身具八威儀,特於調息如說善修。 所以在一開始,必須讓我們自己的身體具有以上的八種特點。「特於調息如說善修」而且在調整我們自己的呼吸的時候,應該如同這方面的論點所介紹的內涵,以這樣的方式來調整我們呼吸的頻率。所以整個來說,我們要讓自己的身體處在一種非常自然,而且放鬆的狀態下來打坐。

巳二、正釋修習之次第(15頁)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正釋修習之次第」,這當中分二:一、連接上下文,二、正文。第一個部分連接上下文,這個部分當中最主要介紹的是,我們在修學奢摩他時,我們所修學的方式也好,次第也好,必須要符合經論當中的內涵來作練習。現今有很多的人,很冒然的想要去修學襌定,或者是奢摩他,他們甚至認為修學襌定是不需要閱讀經論,只要讓心能夠完全的安住,這樣就可以了。但實際上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練習,它的效果都是有限的。所以在正文當中有提到,諸道次第多依《辨中邊論》所說,由八種行斷五過失而修奢摩他;以藏傳佛教來說,不管是紅、黃、花、白,任何的教派,大部分都是依止著《辨中邊論》當中所說的內容,以八種行斷五過失的方式來修學奢摩他。至於透由八行斷五過的方式修奢摩他的內涵,在之後的正文當中會為各位介紹。

格西拉梭瓦所傳之 諸 教授中,更說須於彼上另加《聲聞地》中所說之六力、四種作意及九住心而修;至尊慈氏亦於《經莊嚴論》及《辨中邊論》中說安住其心之九種方便及八斷行;獅子賢論師、蓮花戒論師、寂靜論師等印度智者依循此論,亦著多種修定之次第也。此等於密乘中亦應了知;雖然在之前所介紹的論,都是顯教當中的論典,但實際上密教當中修學奢摩他的方式,跟顯教當中修學奢摩他的方式,除了某些的所緣境有差別之外,大致上修學的內涵是相同的,因而提到「此等於密乘中亦應了知」。特於修定之五過等及除諸過之理,顯教當中則較詳細。 在修學奢摩他時,必須要斷除五過失,以及種種諸多的過患,對於這個內涵,顯教反而是比密教當中更為清楚,因而提到「顯教當中則較詳細」。所以從這段文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要修學奢摩他並不是人云亦云,也就是人家告訴我們怎麼做,我們在不閱讀經論的情況下,就按照這樣的一種方式而去作觀想;或者是讓自己的內心當中,處在一種不作意、不思惟的狀態,就能夠生起奢摩他。其實這樣的一種觀念,都是錯誤的觀念。(校稿中)

第二個部分正文,此中分二:

午一、生無過三摩地之理(分三)

未一、心住所緣之前應如何行

未二、住所緣時應如何行

未三、住所緣後應如何行 

午二、依彼引生住心之次第。

未一、心住所緣之前應如何行 (16頁)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必須要藉由八種行,斷除五過失的方式來修學奢摩他,這個部分的內容,就含攝在第一個科判「生無過三摩地之理」當中。而更進一步的有提到,透由六力以及四種的作意來修學九住心,這個部分的內涵是包含在第二個科判「依彼引生住心之次第」裡。首先第一個科判當中「生無過三摩地之理」分三:一、心住所緣之前應如何行,二、住所緣時應如何行,三、住所緣後應如何行。在這三個科判當中,就提到了心在還沒有安住所緣之前,應該要怎麼作?在安住所緣的當下,應該要怎麼作?在安住所緣之後,又應該怎麼作?所以我們先看到第一個科判,「心住所緣之前應如何行」。在之前我們提到了,透由八種行,斷除五種的過失。所以我們先介紹五種的過失,修學奢摩他必須要滅除的有五種的過失。這五種的過失當中,第一是懈怠,第二忘失教授,第三沉沒以及掉舉,第四作行,第五不作行。這邊有五種的過患。五種的過患當中,必須要藉由八行,也就是八種的對治來斷除。

所以首先我們看到的是第一個過患,也就是懈怠。因此在第一個科判當中,分為四個部分來作說明:第一個部分,最初要修懈怠的對治。正文當中,若不能滅不樂修定,並除樂其相違品之懈怠,則於初時不趣修定;如果一開始我們沒有辦法滅除不想要,或者是不歡喜修定的這個心態,並且更進一步的滅除歡喜定的相違品的這種懈怠的話,「則於初時不趣修定」我們沒有辦法滅除這一種的懈怠,就沒有辦法更進一步的想要趣入修定的這個狀態當中。

縱修一次亦難持續,縱使我們能夠修學一次的襌定,但是也很難繼續的持續下去,速將退失,是故於初滅除懈怠極為切要。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滅除第一種的過失,也就是滅除懈怠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部分,各別說明四種對治。在之前提到了透由八行,斷除五種的過失,這當中第一種的過失,是提到了懈怠。而八行當中前面的四行,是斷除懈怠的方法,所以這個地方,各別說明四種的對治。正文當中,若能獲得身、心輕安,喜樂增長,則能於晝夜中勤修善行,無有厭倦,故能滅除懈怠;要滅除懈怠,必須在內心當中生起身心的輕安,這當中滅除懈怠的身心輕安,跟之後生起奢摩他時,內心所生的身心輕安,雖然字面上都叫做身心輕安,但實際上它的內容是完全不同的。這裡面滅除懈怠的身心輕安,是在還未生起真實的奢摩他之前,就必須要具備的條件,而這樣的一種身心輕安,是透由精進作為基礎,而讓內心當中對於修學奢摩他,心生歡喜。藉由歡喜的力量,在修學奢摩他的同時,不會產生厭倦所生的一種輕安。所以這種的輕安是生起奢摩他的因,而之後所介紹的身心輕安,是生起奢摩他的同時,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特色。所以這個地方要先作說明,不然會跟後面的身心輕安產生混淆。所以第一個部分是提到了,「若能獲得身、心輕安,喜樂增長,則能於晝夜中勤修善行,無有厭倦,故能滅除懈怠」,所以要滅除懈怠,必須在內心當中生起身心的輕安。所以身心輕安的這個部分,是八行當中的第一行。

然生輕安,須於能生輕安之因──妙三摩地,恆常發起精進;如果想要生起身心的輕安,必須對於能夠生起身心輕安的因,也就是妙三摩地的這一點,「恒常發起精進」也就是內心感到無比的歡喜,所以精進是八行當中的第二行。而發精進,須於妙三摩地,恆常具足猛厲希求之欲;如果想要對於修學三摩地,生起歡喜的精進心,這時候我們必須對於三摩地的內涵,生起非常強烈的希求,這個地方我們稱之為是「欲」,這是八行當中的第三行。此欲之因,須由觀見三摩地之功德,引發堅固奪意之信,而要生起強烈的欲,或者是強烈的希求,在這之前我們必須要先能夠了知,修學三摩地它所能夠帶來的勝利,以及三摩地的功德。「引發堅固奪意之信」,所以生起欲之前,必須要先能夠生起信。故應思惟三摩地之功德,數數修信,因此「信」是八行當中的第四行。藉由輕安、精進、欲以及信這四行,來斷除五過失當中的第一種過失,懈怠。這是第二個部分,各別說明四種對治。

第三個部分,四對治法的依據,《辨中邊論》中云:「即所依能依,及其因與果。」這當中「所依」指的是什麼呢?此中「所依」謂欲,勤所依處;這當中的所依,指的是欲,也就是對於三摩地生起強烈希求的一種欲。這種欲為什麼稱之為所依?它是何者的所依呢?它是勤的所依處,也就是生起精進的基礎。在生起精進之前,必須要先能夠生起欲,因此它是精進的所依之處。「能依」謂勤,或名精進。而藉由欲作為基礎,能夠生起什麼樣的功德?這時候是談到了勤,或名精進。因此《辨中邊論》當中,「所依」指的是欲,「能依」指的是精進。「及其因與果」這當中的「因」,指的是所依的欲,它的因;「果」指的是能依的精進,它的果。所以在解釋當中有提到,深信功德是欲之因;也就是要生起欲,在這之前必須要 先生起信,因此信是欲的因,輕安則是精勤之果。而透由信、欲、精進之後,更進一步的生起輕安,因此輕安它是精進的果。對於這一段如果作一個總結,也就是想要滅除五種過失當中的第一種過失,也就是懈怠的話,必須在內心當中生起輕安;而生起輕安在這之前,必須要能夠生起歡喜心來修三摩地;而生起歡喜心的精進之前,我們必須要能夠生起強烈的希求之欲;而生起希求之欲之前,我們必須透由思惟三摩地的功德,而在內心當中生起信心。透由信心生起希求之欲;透由希求之欲生起歡喜的精進;透由歡喜的精進,在內心生起輕安來滅除懈怠。

平常我們談到輕安的時候,輕安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真實的輕安,第二種是隨順的輕安。真實的輕安是在生起奢摩他時,會生起的一種輕安,我們稱之為是真實的輕安。而隨順的輕安,是在還沒有生起奢摩他之前,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而這當中由於它的體性,跟真實的輕安有點類似的緣故,所以我們稱之為是隨順的輕安。

而另外一種的解釋,所有的善業,它的周圍的心所當中,也都具備有輕安,但是這個地方我們所提到的真實的輕安也好,或者是隨順的輕安也好,都不是從善業的心所的角度來作介紹的。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並不介紹善業的心所中,所必須具備的輕安。所以以隨順的輕安來說,要生起隨順的輕安,我們在內心必須要生起歡喜的心,而這樣的一種歡喜的心,我們稱之為是精進。因此精進是生起隨順輕安的因,而生歡喜的心之前,我們必須要對於所修的法,生起強烈的希求,因而提到了欲。而在生起希求之前,我們必須要對於所修學的法,也就是三摩地,透由了解它的功德,而對於修學三摩地生起信念,因此信又是欲的因。所以藉由前面的四行,也就是信、欲、精進、輕安這四行,來斷除五種過失當中的第一種過失懈怠。所以在介紹八行斷除五過失時候,我們必須要先認識五種的過失是哪五種?斷除這幾種過失必須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斷除,這我們要分得很清楚。

    接下來第四個部分,思惟三摩地的功德。正文當中,此中所修三摩地之功德:若能成辦奢摩他,身心喜樂增長,既然在之前滅除懈怠,必須透由輕安來滅除,而在輕安之前必須要能夠生起精進,以及欲,以及信,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一開始,在內心當中必須要透由思惟三摩地的功德,而讓內心當中生起信心。而三摩地具備有什麼樣的功德呢?「若能成辦奢摩他,身心喜樂增長」如果我們能夠成辦奢摩他,我們的身體會感到安樂,內心會感到歡喜,因而身心喜樂增長,故於現法安住樂中;因此在現世,我們能夠讓心,或者是身安住在快樂的這種感受當中,由獲身、心輕安,故令其心於善所緣,如其所欲堪為役使;如果能夠獲得身心的輕安,這個時候能夠讓我們的心,在面對善所緣的時候,能夠隨心所欲的控制我們自己的內心,又由息滅於顛倒境無有自主所生之散亂故,不生諸多惡行,任作何善力量強大;如果能夠成辦奢摩他就能夠滅除,我們在面對顛倒的境界時,沒有辦法自主的情況下所生的種種散亂,因此滅除了這些散亂的緣故,「不生諸多惡行,任作何善力量強大」。又依奢摩他已,能成神通、神變等諸功德;透由奢摩他作為基礎,能夠更進一步的成辦眾多的神通、神變等等的功德。特由依彼,尤其是藉由奢摩他作為基礎,便能引生證空毗婆舍那之證悟,故能速斷輪迴之根本等。

若能思惟此諸功德,則於修定歡喜增長,如果我們能夠藉由這種方式,去思惟三摩地所帶來的利益,這時候我們的內心中,對於三摩地的這一點,心中會感到歡喜,應知此等而作修習。現今我們之所以不想要修學三摩地,或者是不重視這一方面的修持,是因為我們並沒有時常的去思惟,修學三摩地所帶來的種種勝利。若能生此,則由內心恆常策發修定,故易得定;已獲得者,由數數修習故,亦難退失。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對定生起信念,這時候我們就會策發我們自己更進一步的時常去修定,所以以這種方式來修學,是比較容易獲得定的功德。並且在獲得之後,由於能夠不斷反覆練習的緣故,我們所生的定也不容易退失。所以後面的這段文,它最主要介紹的是思惟三摩地的功德。而之後,如果我們能夠透由思惟三摩地的功德,對於三摩地生起信心的話,很容易的,我們就容易對於這一點生起強烈的希求之欲;並且更進一步的,想要精進的去修學三摩地;透由精進的修學三摩地,自然而然的就能夠生起身心的輕安;透由身心輕安的力量,就能夠滅除懈怠。所以以後的部分,也就是在信之後的部分,在正文當中並沒有作特別的介紹,因為它是能夠自然產生的。

未二、住所緣時應如何行(分二)

            申一、明辨其心住何所緣(分二)

酉一、總所緣之論述(分二)

以總相來說,在修學奢摩他的時候,奢摩他的所緣有幾種?以總相的方式來作介紹。

戌一、示正所緣

戌二、顯示何種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酉二、明辨此處之所緣 

而更進一步的介紹在這個地方,我們修學奢摩他時,最主要的所緣。

申二、心於所緣如何安住之理 

戌一、示正所緣(18頁)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示正所緣」,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介紹所緣的分類。正文當中,世尊說有四種瑜伽師之所緣,導師釋迦世尊在《解深密經》當中,有提到四種瑜伽師的所緣境,這四種分別是:一、周遍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首先看到第一個部分,周遍所緣。周遍所緣當中有四種:一、周遍所緣。有四,一、心不思擇而住與二、思擇之二種所緣。這當中的「心不思擇而住」指的是無分別的影像,也就是在修學奢摩他的同時,不需要藉由觀修的方式,而面對無分別的影像來修學奢摩他,因而提到心不思擇而住。第二個部分,思擇之二種所緣,這當中的思擇指的是有分別的影像,在修學毗婆舍那的時候,透由觀修的力量而對境,更進一步的作分析以及觀察,因此當下所面對的所緣境,稱之為是有分別的影像,或者是思擇的所緣境。所以前面包含了心不思擇以及思擇的兩種對境。

三、如所有及盡所有之事邊際性。一切的所知,也就是萬法,都包含在如所有以及盡所有這兩種法類當中,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的所知法,所以「如所有及盡所有之事邊際性」,我們要知道一切的所知,都包含在這兩種法類裡,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法。由前二種修習之理,緣如所有及盡所有之義而修,「由前二種」指的是第一種以及第二種的方式,任何的一種方式來修學如所有以及盡所有,這當中的任何一者來修習的話,得轉依時,這當中的轉依,指的是藉由這種方式來修習之後,獲得奢摩他或者是毗婆舍那時,即是四、所作成辦。這時候我們修學奢摩他的最終目標,就已經成辦了,因而提到所作成辦。這是第一種周遍所緣。

二、淨行所緣。有五,於前世中,多起貪欲、瞋恚、愚癡、我慢、分別;這當中的「多起」指的是在過去生我們不斷的串習,貪欲等五種的煩惱,其對治法,如其次第,修不淨觀、慈心、緣起、界之差別、氣息出入為其所緣。由於要對治貪欲等五種的煩惱,所以必須要修學它的對治法,而它的對治法,按照次第必須要修學不淨觀等五種的內涵。對於一個修學奢摩他的人來說,如果貪欲等五種煩惱,其中一者過於熾盛的話,這時想要修學奢摩他,或者想要在內心當中生起真實的奢摩他,其實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如果發現自己的某一種煩惱特別的強烈,這時候就要以對治的方式,將這樣的煩惱力量減低,這是第二種淨行所緣。

三、善巧所緣。亦有五種,善巧蘊、界、處、十二緣起、處與非處。

四、淨惑所緣。也就是淨除煩惱的煩惱,有二,上、下地之粗、靜行相、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相。這兩種所緣境都能夠淨除內心當中的煩惱,透由上下地之粗靜行相,能夠暫時調伏內心當中粗分的煩惱;而更進一步的,透由觀修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相,能夠根本的斷除我們內心當中一切的煩惱,所以提到了兩種的淨惑所緣。

 

接下來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部分,這些所緣各別具有特殊的目的。正文當中,其中淨行所緣,易滅多起貪等者之貪等煩惱,在之前所介紹的淨行所緣,它有什麼樣的一個功用呢?「易滅多起貪等者之貪等煩惱」,依此易得妙三摩地,如果能夠藉由淨行所緣,滅除或者是降低我們內心當中貪欲等眾多的煩惱,以此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我們會比較容易獲得三摩地的功德,故是殊勝所緣;因此淨行所緣又可以稱之為是殊勝的所緣境。

善巧所緣,破除離彼諸法之補特伽羅我,之前在介紹善巧所緣時,最主要提到的是我們能夠善巧蘊、界、處等等的內涵。如果我們能夠了知蘊界處的道理,我們就知道我的形成,是必須要在蘊界處之上才有辦法安立的。因此遠離了蘊界處之外,並沒有一個真實的補特伽羅我存在,所以「破除離彼諸法之補特伽羅我」,了解無我的道理。這一點,此與引生通達無我之毗婆舍那相順故,是奢摩他之善所緣;所以這個地方所介紹的善巧所緣,也就是透由了解善巧所緣的內涵,更進一步的了解無我的道理,而這個部分與「引生通達無我之毗婆舍那」的內涵是相順的,「是奢摩他之善所緣」。

淨惑所緣,能成總煩惱之對治,故為義大;之前提到的兩種淨惑所緣,依次能夠暫時的調伏現前的煩惱,以及根本斷除煩惱的種子,所以它是很有意義的一個所緣境,「故為義大」。

周遍所緣,非離前所緣而別有。而所謂的周遍所緣,是將之前的這些所緣境,完全的都統攝在奢摩他的所緣境當中,以總相的方式來作介紹,並不是說遠離了前面的三種所緣之後,有另外的周遍所緣,並不是。是故,應依具殊勝義之奢摩他所緣而修妙三摩地;若以石、木等物作所緣境而修三摩地者,是顯不知三摩地之所緣論述。如果我們在修學三摩地的時候, 以石頭,或者是木頭作為我們的所緣境來修學三摩地,雖然藉由這樣的一種所緣境,確實也能夠生起奢摩他。但是以石頭或者是木頭,作為所緣境的修學方式,它並沒有太大的目的,也就是它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如果我們是以石頭,木頭,作為我們修學奢摩他的所緣境的話,這表示我們並不了解佛在經典當中,有特別的強調三摩地它的所緣的內涵。所以在修學三摩地的時候,最好是以之前所介紹的這些所緣境,作為修學的所緣。

戌二、顯示何種補特伽羅應緣何境(19頁)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顯示何種補特伽羅應緣何境」,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何種補特伽羅應緣何境之理。正文當中,若是貪欲熾盛至分別熾盛之補特伽羅,則如《頡隸伐多請問經》中所說,依次各修不淨觀至氣息出入為其所緣;若是中等及煩惱力弱之補特伽羅,則於前說諸所緣中,任喜何一,於彼攝心,無有一定。在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如果你發現你自己的貪欲,或者是瞋恚等某一種的煩惱特別熾盛的話,就應該如同之前所介紹的,必須要修學不淨觀,或者是慈心等內涵。但是如果藉由觀察,我們發現內心當中的煩惱並不是如此的熾盛,如果是中等,或者是煩惱力弱的這些人,這時候只要修學前面所說的任何一種所緣,你喜歡哪一種,你就對這樣的所緣境來收攝你的內心,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奢摩他,就可以了,並沒有一定的所緣。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貪等煩惱力量的差別,既然之前有特別的介紹煩惱熾盛的補特伽羅。那什麼樣的補特伽羅可以稱之為是煩惱熾盛的補特伽羅呢?此中,貪欲等五熾盛之人,於前世中串習貪欲等五,貪欲等五種的煩惱,非常熾盛的這些人,他是在前世當中,不斷的串習貪欲等五種的煩惱,故於微小貪等五境,亦能生起長時貪等;因此對於非常微小的貪等五境,也能夠生起非常久的這種貪念等煩惱。中等之人,而煩惱中等的這些人,於前世中雖不串習貪等,然因未視彼等為過,故於彼境雖不生起熾盛、長時之貪欲等,然非不生;而對於煩惱中等的人來說,他在過去生,雖然不經常串習貪等的煩惱,但是他也沒有將這些煩惱視為過患來作對治,因此在面對貪等五境的同時,雖然並不會生起非常強烈、或者是非常久的這種貪念,但並不表示它不會生起。煩惱力弱之人,於前世中不串習貪欲等並視其為過患,而煩惱的力量非常微弱的這些人,他是在前世透由不串習貪欲等煩惱,並且更進一步的視煩惱為過患,因此在今生當中,故於巨大、眾多貪等之境徐起貪等,因此在今生中,對於一些非常強烈、非常多的這些貪的對境,「徐起貪等」他生起貪念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於中、小境則全不生。而對於微小的貪等境,或者是中等的貪等對境,他是不會生起煩惱的。又貪等五熾盛之人歷經長時;中等之人非極長時;煩惱力弱之人速能成辦住心。

酉二、明辨此處之所緣(20頁)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明辨此處之所緣」,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八:第一個部分總說。此處應依何種所緣而修奢摩他耶?總說各補特伽羅之所緣,如前所說;分別熾盛之人,修習氣息尤為切要。這是第一個部分。第二個部分,緣佛像生三摩地之理。正文當中,又《修次論》中、下二篇中,依循《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與《三摩地王經》說緣如來像修三摩地;覺賢論師亦說緣佛身像修三摩地,此為《道炬論釋》所引。

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校稿中)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