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8:37:3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8:36:53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46-50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46  「如是意識續流」意識的續流,會一直無有間斷的持續下去。因此所謂的生死,就好比穿衣服一樣,也就是我們這一世的身軀,好比一件衣服,他有他的時間的侷限性,當這時候過了之後,就等於是今世的死亡;其實隨著意識的續流,我們會到下一世,再一次的取得下一個的身體,所以就像換衣服的感覺是一樣的。

因此我們的「生」有開始嗎?如果「生」是有開始,意識就有第一個的意識了;如果有第一個意識,這個意識是有因而生?無因而生?這樣去追尋,如果是無因而生是沒有道理的。如果是有因而生,是同類因而生?或是異類因生?異類因生又有很多的矛盾的地方。因此,他又有前面,又有之前的意識而生了;於是我們說了意識是無始以來到現在,沒有一個開始的,因為尋找不出第一個意識的緣故,這並非是現量可見,這是要透過理由,比量來推理的。但是有些人他可以想起、或憶念他的前世發生的事情,針對這個人來說,他就不需要理由來推理了。如果弟子們,你們好好去修行,說不定可以想起前世,這樣就比在場說法的上師還要來得利害了,這樣我就要眼紅了。

至於死後會到那裡呢?這是由業來決定的;如同之前所說的,世界形成的時候,是由業來決定的。同樣的自己後世會投生到那裡呢?也是由業決定。

《下士道 三惡趣苦》

接下來是說「三惡道的痛苦」。三惡道這種極大痛苦的感受,是沒有人會想要的;可是這個果實,三惡道的痛苦雖然不想要,可是許多人對形成苦苦,這種痛苦的因緣卻不在意、不在乎它。因此在不在意的情況下,隨著散亂心去造作,這個就是要去避免的;有時不只不在意,還刻意的去取有這極大痛苦的因緣。

好比為了賺錢,為了得到更多的錢,於是不擇手段的殺生,或者是偷盜,或者是邪淫,或者是妄語等等,作出這些的行為;當然這些人也不想要痛苦,他們也不想要苦苦的這種極大痛苦的感受,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這個痛苦是來自於那種因緣。這個因緣不去遮擋,諸法是由因緣聚合而產生,因緣不去遮擋,因緣自然有聚合的一天,這時候你不想要這種痛苦,也得承擔這種痛苦。所以有些人在因地上沒有重視,反而在果位上不想要去得到,這種思想邏輯,是前後顛倒的,這是不應有的。為了避免將來會發生極大的痛苦,因此痛苦從那裡來的,因位上我們就要去注意;因果的關係必須相信他,才有辦法避免將來極大的痛苦。於是在此說到了三惡道的痛苦。

三惡道的痛苦,那三惡道呢?地獄、餓鬼以及畜牲,這三惡道的痛苦。首先先講地獄,有寒冷地獄、炎熱地獄、獨一地獄等,這些種種地獄的痛苦。之後又說到餓鬼的痛苦,最主要的講到飢渴的痛苦。畜牲的痛苦是我們可以直接看到的,這是最明顯愚蠢的、愚癡的一種痛苦。

如果我們投生到畜牲道,轉為一般的動物或畜牲,真的是無有依怙、無有依賴,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辦法找到幫助的對象;如果我們下一世,取得這種身體,真的這種痛苦是沒有辦法忍受的。所以從我們現在可看到的來推理、來理解,這種不能忍受痛苦應該去避免;因此要從促成的因地上去遮止,防止這種惡業的造作。

解釋地獄的所在以及餓鬼的所在,大約在什麼地方,離地球的幾個地方之下有地獄,在經典上有說了這個尺度。就像《俱舍論》第三品裡面,講到器世間的整個內涵,在此又說到三千大千世界的形成。可是經典上所說的,《俱舍論》第三品裡面所說的,和現在科學家現證,用現量看到的內容,有產生矛盾的地方。如果現在科學家,他們是以儀器很精準的,完整無誤的測出這種的長度,或者這個尺度;既然他已經用現量看到,我們就不應該再堅持的自己的意見,因為這是與現量違背的內涵。因為以一個真正學佛的精神者,必須保持正直的態度,與正理相違背的內涵都不應該承認,更何況是與現量相違的內涵,更不應該去承認了。

47  三惡道的痛苦思惟之後,自然產生無法忍受的畏懼,必須了解痛苦形成的因緣是什麼,這樣追溯仔細的尋找之後,可了解這是由十惡業所產生的;因此為了遮擋這十惡業,而來守護,而來行持十善業道,才有辦法從極大苦苦的三惡道痛苦中獲得脫離,而讓自己後世獲得增上生,得人身。因此為了能避免這種痛苦,我們必須相信業果,為何由善因感得善果,為何由惡因感得惡果的這種因果、或業果論,我們要去相信。

當然在業果的學問裡面,有很詳細的、很細微的業果,這是無法用推理的,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難了解,這叫極細微隱蔽分;這極細微隱蔽分,必須透過第三者的敘述、或者解釋,我們相信而了解的。如果沒有第三者來說極細微隱蔽分,我們是無法用推理的;就像大地菩薩,因為他還有二諦異性執著的污染,還沒有斷除的緣故,所以他沒有辦法完全了解整個業果的形象,極細微隱蔽分的部分還是無法推理了解的。

所以這唯有透過一切遍智,佛陀的智慧才能夠了解一切。我們要如何相信第三者佛所說的話語呢?首先先由他的粗分隱蔽分。所謂粗分隱蔽分的意思,就是雖然肉眼看不到的,可是用理由去推理,應該可以推測到的,這種獲尋的內涵叫粗分隱蔽分。首先先從佛所說的粗分隱蔽分的內容來觀察,慢慢去領悟,再去相信佛說的細微隱蔽分的內涵,因為細微隱蔽分是沒有辦法推理的,這時候我們需要依靠佛經,或者是第三者所說的話語來相信。這第三者的話語本身,也要前後沒有矛盾,他所詮的內涵前後沒有矛盾。具有這些種種的與現量無違,與比量無違,他所說的話語前後沒有矛盾,具有這三種的條件,三種的定義下,我們相信所說的細微隱蔽分的內涵,這樣才有辦法完整無誤的,透徹的了解整個業果的學問。

因此為了能夠從三惡道的痛苦當中獲得解脫,我們必須相信業果以外,還必須相信三寶,所以在此就說歸依了。所以講到後世,為了能成辦後世的安樂,而說了兩種的因緣,業果以及歸依。

《下士道 歸依三寶》

73頁(廣論98頁)「依止後世安樂方便,分二: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初中分四,一、由依何事為歸依因,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三、由何道理而正歸依,四、既歸依己所學次第。」

在此說到歸依。如同之前,就是今天早上所說的,當人們遇到了挫折,或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自然就會心灰意懶;這時候就會想要找一個心靈上可依靠的、或者可依賴的對象,這叫做歸依。剛開始宗教信仰為什麼會形成,也是因為心靈上想要尋求一種依賴、依靠,因此而產生歸依的想法,於是形成宗教的。

其實在我們一般的日常生活當中,也會因為遇到種種的問題,因為有種種的畏懼,於是而讓自己從畏懼中獲得救護,他本身就是一種歸依的作用;好比冷,就去提高室內的溫度,或者溫度太熱,就去降底溫度,這是屬於暫時由人們的畏懼當中獲得救護,這是由自己能力讓自己獲得救護的。

所以真正要產生歸依的想法,在產生依賴的想法之前,必須畏懼某種的東西,或者遇到了不想要的某種的因緣,才會想要去找另外的一種因緣,才會想要去依賴另外一種因緣;所以在此所要講的歸依內涵,也就是了解煩惱的過患,認識煩惱帶來的種種問題,把煩惱視為仇敵之後,為了從煩惱敵手當中獲得解脫,於是去歸依的。

因此,月稱菩薩在論典裡面曾經說到:「佛法僧三寶,是希求解脫者,唯一的歸依境」,為了能夠從煩惱的敵掌當中獲得解脫,所以要歸依佛法僧三寶的。

生起歸依之前,必須畏懼某個東西而來歸依的,這種歸依可以分:下士道的歸依,中士道的歸依,上士道的歸依。上士道歸依本身又可以分:般若乘的歸依、密乘的歸依。密乘歸依又可分:外歸依、內歸依、密歸依的。在此所謂的歸依,就是指下士道的歸依。下士道的歸依,須具兩種因緣:第一個就是畏懼,第二個就是信心。

於是宗大師在743行(廣論98頁),我們可以看到,因為白業的力量弱,黑業的力量強的緣故,所以會墮落惡趣。思惟此道理之後,於惡趣起大怖畏,所以首先要有畏懼的因緣;之後並且深信三寶能夠使我們從惡趣中獲得解脫,所以相信三寶有從彼中獲得救護的能力,有救護的堪能。如果這兩者都具足,歸依就有辦法生起了;如果這兩種因緣堅固或者猛利,其歸依也能堅定了。

 

48  74頁(廣論99頁)如《歸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在此說到歸依境。其實歸依境,是我們從小到大依賴的對象,我們要歸依的對象是有的;就像小時候,母親一直照顧我們,因此在小時候,沒有辦法離開自己的母親。因為母親一直陪伴著我們,母親一離開我們就容易哭;之後長大了,雖然母親不在,可是遇到困難時,自然的會說出媽媽!法王問你們會不會有這種現象?

在個別的宗教信仰裡面,同樣的為了使信眾們能夠找到一個心靈的依靠,靈魂的依靠,所以他們會有個別的導師;如果認為有造物主存在,就說造物主創造了一切、創造了我們的安樂、我們所有的種種,於是去相信造物主的存在,並且去依賴他。

可是在此所謂的歸依,並不是這種暫時性的依賴、暫時性的歸依,而是永久性的。什麼叫永久性?為了能夠從煩惱當中獲得解脫的緣故,所以是求脫者依。如果要希求從煩惱中獲得解脫,所依賴的對象是什麼呢?我們心靈依靠就是佛法僧這三者了,除此外沒有其餘的。所以在此我們要認識的歸依境,並不只是在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來到世間,他是一位偉人,對佛的認知只是到這種程度而已,這樣不足以成為我們心靈上的依賴、依靠的。

而是要了解到,佛為什麼具有四身的功德。如同之前所說的,佛如何具有四身功德,這是必須去思惟的一點。四身功德的佛,為了能夠了解之前,我們必須確認解脫是不是要有的?是不是可以成辦的?為了獲得解脫的緣故,根本定、見道、無間道,這種道諦的修學,是否有可能?現證空性的道諦,能不能引發去除煩惱的滅諦?由道滅兩種的功德,如何能夠成辦有學的僧寶?這些的道理都要了解。如果有學的僧寶成立了之後,到究竟的時候,自然就能成辦具有四身功德的無學的佛果位了。

為了能夠了解整個過程,所以今天第三天,在之前的兩天內,我們時常說了一句話:「無我」,這和無我的內涵非常非常有關係,關係非常密切的,就是了解了空性、了解了無我;在此的無我就是無有自性,如果透過無有自性的認知,透過了解無有自性的內涵,自然就能夠很容易建立以上所說的內涵。

    龍樹菩薩說到,業和煩惱斷除之後,由業和煩惱的因緣,這個非理作意所生的一切戲論都能夠滅除;由空性而滅除,或者於空性而滅除,曾經說了這句話。同樣的,在其他的論典裡面也說了,斷除了我以及我所的執著以後,一切的煩惱也能夠跟著斷除。

上述的論典最主要的內容,說到由真實執著的戲論,會產生非理作意;由非理作意產生了貪與瞋。由貪瞋而造業,由煩惱而造業之後,所感得的果,就是生死無自主的輪迴。在《四百論》又說到:如同身根佈遍於一切其餘的四根;同樣的癡心佈遍於一切煩惱,因此為了能夠斷除一切煩惱的緣故,必須斷除癡心。在此就說到了,一切煩惱的根本,就是三毒裡面的癡心。

癡心是真實執著,為什麼這個癡心是真實執著呢?因為在《四百論》上又說到:何者看到緣起的時候,他就不會產生煩惱了。可見這種的癡心,他是在緣起見的性質上顛倒的執取;他執取什麼呢?沒有依賴、有自主的去執取的緣故。

因此這個的對治力,唯有透過緣起的互相觀待、互相依賴,無有自主的緣起見解,才能夠破除有自主、無有依賴的這種癡心,或者這種的執著,這是唯有透過空性的認知才有辦法。

49藏語

50  在《中論》裡面說到,真實執著的戲論要如何斷除呢?就是由緣起見,來斷除真實執著的戲論。也就是說,當仔細的去尋求諸法存在性質的時候,他所看到的是一種獨立的或者自在的,從他那邊而有,讓我們看到的;可是透過緣起的見解,他並非是那樣的獨立和真實;是完全依賴和觀待的情況下,變成它的存在只是一種唯名安立而有的一種存在的方式而已,並不是如同我們看到的那樣的獨立、自主的。

如果是從他那邊而有,那唯一能破除從他那邊而有的自在性,唯一理由就是緣起;並非是從他那邊而有,是因緣聚合,依賴他緣而有,不是從個別的境上而有。可是我們以自己的經驗去看任何一法時,都會覺得是從這個境上讓我們看到的;這是由自己的經驗可了解的,再配合緣起見去作觀察,從那邊而有的理由幾乎就找不到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奇怪!看什麼法的時候,會覺得從他那邊而有讓我看到的;可是當我們去觀察實相的時候,卻不是從那邊而有,只是因緣聚合的情況下,產生的作用以外,沒有一個固定的,沒有一個個別的真實的作用,從某一個定點而有,於是會有一種所見和所在不同的感覺。

當我們了解所見和所在是不同,自然就可以了解到,如同我們所見般的這種執著,它的所執境是錯誤的,這個道理我們自然就能夠了解了;尤其是產生貪瞋的時候,產生貪瞋的時候,幾乎都是和真實、獨立個體的執取非常有關的。就像我們之前所說的那位科學家,他從來沒有讀過《中論》,他也不會唸誦《中論》,他連看都沒有看過;可是他透過反覆一次再一次的觀察之後,他認為產生貪心和產生瞋心的時候,對實相的了解,是超越了實相原有情況的百分之九十了。可見我們強烈瞋心或強烈貪心產生的時候,它看到的實相和實際上存在的是不一樣的,這是他的經驗而說的。

   在此想跟大家講一個故事,法王的上師林仁波切,以前在拉薩的時候,林仁波切有個桌子,會請一個中國的工人來塗漆桌子。有一次必須塗漆的緣故,就派他的侍者去找這個中國人;一到工人的家裡的時候,工人就嘆氣著,手拿著已破掉的陶磁,這樣看著、瞪著。於是問他到底怎麼回事?他說我早上太生氣把它砸壞了,現在好後悔。

所以這一點我們可以了解到,之前他非常生氣的時候,因為真實執著的關係,所以看什麼都是真實的壞了,所以那時候沒有任何好的正面的觀點可以溶入他的思想裡面,因為他看什麼都是真實的壞;非理作意去添增了壞的程度,所以壞的成份一直增加變成百分之百的壞了;所以在他生氣的那個當下,完全執取的都是顛倒執,所看的一切都是壞的,所以那時候看這個陶磁,也是看成壞的陶磁。當然生氣有生氣的理由,因為太太而生氣也好,因為什麼生氣也好,無所謂!反正他生氣的那種強烈的真實執著,因為產生的緣故,所以他所看的壞變成真實了;因為壞變成真實的緣故,去添增真實執著,添增壞的成份的非理作意,自然就產生了,所以看到什麼都變成壞了。當他氣消之後,真實執著就沒有那麼強大力量時,慢慢會看成好、會看成壞了,那叫做名言識,之前叫顛倒執著。

所以像這位科學家,他也說了強烈貪瞋產生的時候,所看的事物和實際上的事物是不同的。因此我們以正直的觀念去看待的時候,首先先以很真實的概念,產生了一個真實好壞的想法;當好和壞有一個真實想法的時候,自然有一種不變的、堅固的真實想法存在,就會產生非理作意了,非理作意就是去添增好的成份或壞的成份;當添增完好壞的成份之後,自然就會產生貪心和瞋心。

從整個貪瞋的生起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是原來沒有把實相看清楚,顛倒執取為真實而產生的;所以當我們強烈的貪瞋產生的時候,我們只要有一種想法:不是像我們看到的那麼美,不是像我們看到的那麼壞。只要在強烈貪瞋的當下,只要給自己這種訊息的時候,貪瞋會馬上被潑水的感覺,馬上的消失;就像平常我們在說話的時候,說「原來如此」不是有這種說法嗎?那時候貪瞋會有那種感覺「原來如此」不是那麼壞。如果那時候你沒有給自己訊息:不是像我看到的那麼好,也不是像我看到的那麼壞;你沒有給自己這種訊息的時候,會覺得他就是那麼壞,他就是那麼好,會促使我們要貪、要瞋,會有那種感覺。

可是當我們給予自己這種訊息,諸法並非我們所看的那樣真實,並非我們看到的那樣好、那樣壞的時候,那時候貪瞋的力量就會降低。這點代表什麼呢?貪瞋和真實執著幾乎是不可分開的,他產生的過程當中,因為看到真實,所以產生了真實好、真實壞,因此而產生貪瞋,這點幾乎是可以確定的。

所以從這個經驗上我們可以體會到,煩惱絕對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對實相的不了解;不只如此,他的根本真實執著,也是對實相的不了解,對實相的顛倒執著而產生。與這種正相違的,無我的認知,卻是一種證量,了解實際的狀況,剛好可以對治這種顛倒執著。乍看之下煩惱非常有力量,可是煩惱沒有後盾,因為他沒有實相的後盾;可是無我的見解,他雖然力量是非常的微弱,可是他有一個實相的後盾。

在有沒有後盾的立場上來做比較,無我的見解因為有實相為後盾的緣故,只要我們串習,一次再一次反覆的串習,他的力量就能變得越來越強大;在無我的見解力量強大的同時,有我的執取力量就能夠慢慢消弱了,這是一點。

第二點,如果這功德是依賴著身體,有形有色的這個身體而有,這個功德絕對是有限的,因為我們的色法是有限的。可是今天這個功德,它所依賴的是無限的、無盡的意識的續流;所以我們再怎麼樣的串習它,它能夠一直的深進到達無限的程度,能夠到達究竟的程度。所以透過這些種種的理由,我們去推理幾乎可以推理到,佛陀的這種果位是絕對有的,再加上過去先賢大師他們所修行的果位,還有成就等。

就像我平常所說的,薩迦派他們有說到四種證量。那四種證量?先有「經證量」,之後有「論證量」,之後有「師證量」,之後有「受證量」。也就是說先有佛講經,之後慢慢由佛所說的經典去作解釋而形成了論,所以先有經證量,後有論證量;由有經論的緣故,學習經論的內涵,而形成了具有證量的上師,而形成了師證量;由上師無誤的宣導的緣故,使得弟子產生證量,使得弟子產生覺受、感受,而形成受的證量。

但是以一個弟子決定的次第,首先要有個人的覺受,先要有受證量。自己去學習有一種感受,有感覺了,內心有感動的時候,由自己受的證量來相信,原來教導我的上師他本身具有這種的功德;因為我依照他所說來行持,可以得到這種的感受,未曾有過的感受,因此上師是絕對存在的;所以由自己的受證量,去推理有師證量的存在。

上師的功德是從那裡而獲得的呢?是由論典裡面所說的內涵獲得的。好比龍樹菩薩的《中論》等,於是形成了論證量;這論證量最主要的根據,也是來自於佛所說的經典,而形成經證量的。

在此受證量,可分兩種解釋,一種是高層的經驗或者是感受。什麼叫高層的經驗和感受呢?就是真正開悟,依現量了解空性,或者是自然任運的生起菩提心,或者生起了高程度的定學,而生起了神通等。當然這些我們現在沒有,我們是以凡庸的受證量來講,雖然沒有生起菩提心,可是對菩提心有歡喜心。

我們只要一想到菩薩心,在我慢的時候,生起菩提心的歡喜,那時候我慢馬上會被摧毀的。在快樂的時候生起菩提心,不會隨著快樂而生起我慢;在沮喪的時候生起菩提心,不會因沮喪而失敗,反而會因菩提心而提起心力,所以我們在產生挫折的時候,觀想菩提心吧!就能坦然的面對這種殘酷的事實。所以雖然我們現在沒有了解空性,可是對空性有所領悟,絕對會對我們有所幫助;雖然我們現在的經驗只是少許的經驗,可是就能夠帶來這種利益,那更何況是高程度、更高的境界,絕對能帶來更大的利益。

當我們思惟到業果,或思惟到出離心的時候,因為思惟業果,所以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覺得怎麼別人沒有,只有我才有這種痛苦,就不會去怨天尤人;因為一切由業來決定,我們會去接受這個事實。當我們去思惟出離心的時候,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想,反正既然人生在輪迴,這種生死流轉,再多的痛苦都有可能,那又不是我一個人有的,這是法性,這是由出離心思惟所帶來的利益。

所以由自己少許的經驗,雖然我們沒有菩提心,沒有空正見,可是由這種少許的經驗,自然就可以了解到,他能帶來極大利益,更何況是真正的生起了菩提心,真正的了解空性,這種的利益絕對是不可思議的;這是由自己的凡庸的經驗,自然就能推理到上師,或者更高的覺受所帶來的利益。

因此由個人的受證量,而形成師證量;由師證量形成論證量;由論證量成辦了經證量,於是去成辦具有四身的佛果位。由這種的想法去推理,具有四身功德的佛果位,是絕對有的,並不能否定的;因此佛果位絕對不是像有部所說的,在一個坐墊上從加行道到見道,從見道到修道,最後到佛果位,絕對不是同時間內剎那成辦的,而具有四身的佛果位是絕對有的。在這個同時,如果能配合無上瑜伽部裡面的四身修法,真的可以決定,四身的果位是絕對可以成辦的。由此思惟,來了解歸依之境的道理。

 


備註 :